中级统计师

中级统计师
中级统计师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

=,则A BA C →→

?的最小值为( )

A .1

4- B .12-

C .34-

D .1-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

=得,22

()()OB OA OC OA -=- ,因为

1OA OB OC ===

,所以有,OB OA OC OA ?=? 则()()AB AC OB OA OC OA ?=-?-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

所以,cos22cos 1AB AC αα?=-+ 211

2(cos )22

α=--

即,AB AC ? 的最小值为1

2

-,故选B 。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

//,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

== 则AE AF ?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

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 ,体

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

2918

【解析】因为1,9DF DC λ= 12

DC AB =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 ,

AE AB BE AB BC λ=+=+ ,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

-+=++=++=+ ,

()

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

λλλλλλλλλ+++?????=+?+=+++?? ? ?????

19199421cos1201818

λλ

λλ++=

?++???

?2117172992181818λλ=

++≥+=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 的最小值为

29

18

.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

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

9

FA FB →

?=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 故2

14x my y x =-??

=?整理得2

440y my -+=,故121244

y y m y y +=??=?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

222144y y y x y y ?

?-=- ?-??

令0y =,得1214

y y

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

(Ⅱ)由(Ⅰ)可知121244

y y m y y +=??=?,所以()()2

12121142x x my my m +=-+-=-,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

=-

故()()()2

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

?=--+=-++=-,

则2

84

84,93

m m -=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

21y y -==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

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

,54t t +--------------10分 由

31315

4t t +-=

得1

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

t r +=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

21499x y ?

?-+= ??

?

【举一反三】

【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

4|PQ|.

(1)求C 的方程;

(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

y 2=2px ,得

x 0=8

p

所以|PQ|=8p ,|QF|=p 2+x 0=p 2+8

p

.

由题设得p 2+8p =54×8

p ,解得p =-2(舍去)或p =2,

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

(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

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

m 2+1|y 1-y 2|=4(m 2+1).

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

所以l ′的方程为x =-1

m y +2m 2+3.

将上式代入y 2=4x ,

并整理得y 2+4

m y -4(2m 2+3)=0.

设M(x 3,y 3),N(x 4,y 4),

则y 3+y 4=-4

m

,y 3y 4=-4(2m 2+3).

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

2m

2+2m 2+3,-2m ,

|MN|=

1+1

m 2|y 3-y 4|=4(m 2+1)2m 2+1

m 2

.

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

2|MN|,

从而14|AB|2+|DE|2=1

4|MN|2,即 4(m 2+1)2+

? ????2m +2m 2+? ??

??2

m 2+22=

4(m 2+1)2(2m 2+1)

m 4

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

三、考卷比较

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题型分值完全一样。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

2018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试题及答案一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考点试题及答案一含答案 1.下列属一次性调查的是( A )。 A.全国实有耕地面积 B.职工家庭收入与支出的变化 C.商品购销季节变化 D.单位产品成本变动 2.普查是专门组织的( B )。 A.经常性全面调查 B.一次性全面调查 C.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3.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C )。 A.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 B.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 C.确定调查单位的标准不同 D.确定调查单位的目的不同 4.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D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选取单位方式不同

5.调查对象是指( A )。 A.所要调查的总体 B.进行调查的标志承担者 C.提供调查资料的单位 D.组成统计总体的基本单位 6.某市工业企业2006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7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7.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A )。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8.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应该采用( D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9.调查期限是指( B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登记工作开始到结束的时间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 10.街头拦截面访的缺点之一是( D )。 A.问卷长度比较长 B.费用比较高 C.效率不高 D.搜集的数据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强 11.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C )。 A.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 B.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八)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八)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八) 1.在研究某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时,要通过对个别居民消费状况的了解达到对全市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认识,这主要体现了统计学研究对象的( )。 A.客观性 B.数量性 C.随机性 D.总体性 2.总体的差异性是指( )。 A.总体单位标志的不同表现 B.总体单位不同的标志 C.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指标 D.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标志 3.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4.普查的标准时间是指( )。 A.调查员登记调查资料时间 B.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完成登记任务时间 D.完成整个调查工作时间 5.统计整理阶段工作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 B.统计分组 C.资料汇总 D.编制统计图表 6.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 7.为反映不等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计算( )。 A.次数 B.次数密度 C.频数 D.权数 8.某企业总产值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去年提高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公式是( )。 A.4%/8% B.8%/4% C.104%/108% — 1 D.108%/104% — 1 9.在右偏态分布条件下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表现为( )。 A. B. C. D. 10.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置信度为95.45%时(z=2),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是( )。 A.大于84% B.等于78% C.在76%-84%之间 D.在78%-82%之间 10.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 A.可靠性 B.显著性 C.可靠概率 D.精确性 1.D 2.A 3.B 4.B 5.B 6.C 7.B 8.C 9.C 10.C

中级统计师考试-3统计方法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私藏打印版)

2014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知识考 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统计和数据 第二章 ●统计是用来处理数据的,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问。 1、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 2、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分为:(1)描述统计(2)推断统计 3、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4、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5、推断统计包括:(1)参数估计(2)假设检验 6、定性变量的特点: 只反映现象的属性特点,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 ●定性变量包括分类变量和顺序变量。 ●只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称分类变量。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 ●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顺序变量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关系。 7、定量变量的特点: 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 ●数值型数据(定量数据)作为统计研究的主要资料,其特征在于它们都是以数值 的形式出现的,有些数值型数据只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而有些数值型数据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还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相对差。其计量精度远远高于定性数据。在统计学研究中,数值型数据有着最广泛的用途。 8、数据按获取的方法不同分为:(1)观测数据(2)实验数据 9、观测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在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一 般没有人为的控制和条件约束。 10、实验数据:一般是在科学实验环境下取得的数据。 11、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 (1)通过直接的调查或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2)别人调查的间接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这是数据的间接来源。 12、数据的直接来源:(1)统计调查(2)实验法 ●通过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一般称为观测数据。 ●运用实验法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生应当是随机的。 13、数据的间接来源: (1)公开出版的统计数据(2)尚未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 14、搜集数据的方法: (1)普查(2)抽样调查(3)统计报表 (4)重点调查(5)典型调查 1

2020年中级统计师考试-法律法规复习重点归纳

2017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规复习重点归纳 第一章统计基础知识 1. 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 统计法的特点: 1)调查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2)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3.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4.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5. 统计法的作用: 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2)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6.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是此次修订和重中之重。 7. 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8.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负责人 1) 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 2) 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3) 不提对依法履行职责或拒绝、抑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9. 统计人员 1) 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2) 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3) 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10.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建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制度。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11.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12. 统计调查的对象: 1)国家机关; 2)企事业单位; 3)其他组织; 4)个体工商户; 5)个人 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 1. 根据法律效力的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四种形式: 1)统计法律 2)统计行政法规; 3)地方性统计法规;4)统计行政规章。 2. 法律:专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 3. 统计法律即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统计方面的行为规范。目前,我

2020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试题

213 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知识》试题 二O—三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 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 4分,每小题 1 分。) 用实验法获取数据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生应当是 () 。 随机的 配对的 随意的 有意的 在抽样调查抽取样本单位时,每次抽取时抽出来的是一组,而不是一个个体单位。这种抽样方法是 () 。 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系统抽样 整群抽样 根据研究需要,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法是 () 。 简单随机抽样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统计调查 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 55-65; 第二组 65-75; 第三组 75-85; 第四组 85 以上。则数据 () 。 65 在第一组 75 在第三组 75 在第二组 85 在第三组 对于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都能测量的统计量是 () 。 平均数 标准差 方差 众数 某单位的职工工资分组数列中,如果每组的职工工资额不变,但是每组人数都增加了1%,则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 () 。 都增加 1% 都减少 1% 不变 不能确定 假定一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大国和五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差异程度相同,用重复抽样方法各自抽取本国的 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样本平均年龄的标准误差 () 。 两者相等 前者比后者大 C .前者比后者小 D.不能确定

由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要求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的小,这是满足了评价估计量标准的 () 。 无偏性 一致性 同质性 有效性 在样本数为n小样本情况下,如果正态总体方差c未知,样本均值经标准化后服从自由度为 () 。 n-1 的 t 分布 n-1 的 z 分布 n 的 t 分布 n 的 z 分布 在显著水平为a的假设检验中存在两类错误,其中如果拒绝原假设,则可能犯第一类错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是 () 。 最大不超过a 等于a 最小不超过a 不确定 在相关分析中,由于样本的随机性、样本容量少等原因,常常要对其进行相关系数的检验,其检验的假设为 () 。 H: 两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H1两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H: 两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H1两变量之间存在正的显著相关关系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2018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知识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 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 计资料和统计 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 统计资料包括: (1) 原始调查资料 (2) 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3、 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 (1) 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 ?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 信息职能 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 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 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 法, 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 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 的并不多。 5、 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 生动具体情况 7、 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 力、物力。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 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 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经过批准或备案的合法统计调查表的右上角需标明法定第标识。 第二章统计调查设计 1、 统计调查设计:具体表现为包括统计指标、调查方法、调查表式等内容的调查方案。 ?调查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本或费用, 系到调查结果的 可靠性。 2、 政府的统计需求包括: (1) 全面系统描述和反映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统计数据 (2) 全面系统的价格指数数据 (3) 全面系统反映人口发展的统计数据 (4) 系统反映经济结构的统计数据 (5) 全面系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和生活质量方面的统计数据 (6) 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 (7) 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方面的统计数据 (8) 全面系统的金融数据 (9) 为配合政府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政 策等方面的统计 监督职能是在 国境 内从事第 简单随机抽样 关的 、财 有一定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重点(精品资料).doc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知识考试重点归纳 第一章综述 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 (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 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 (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 ●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 (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每5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 的年份实施。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 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 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

中级统计师考试题(附答案)

中级统计师考试题(附答案) 统计师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统计专业初级资格、统计专业中级资格,下面是中级统计师考试题,后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开始答题: 1、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 A.动态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答案】D 2、两个总体的平均数相等,标准差不等,若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差大的,代表性大 B.标准差小的,代表性大 C.标准差小的,代表性小 D.两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答案】B 3、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工作期限是指( )。 A.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B.搜集资料的时间 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答案】A 4、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 A.职工月工资总额 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 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 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数额 【答案】C 5、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 【答案】C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50在第二组,80在第四组 【答案】C 7、一个开口组距数列最大组的下限为600以上,其相邻组的下限为400,则该数列最大组的组中值应为( )。

中级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练习题及复习资料汇总

中级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练习题及答案汇总(8套) 中级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练习题及答案(1) 统计师考试中级统计练习题及答案 1.某县统计局联合县乡镇企业局对某工厂的统计违法行为做出处罚决定,该工厂不服,申请复议时,应由( )负责管辖。 A.上级统计局 B.上级乡镇企业局 C.该县人民政府 D.国家统计局 〖答案〗C 2.当事人不应向国家统计局提起统计行政复议的情况是( )。 A.对国家统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B.对北京调查总队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C.对北京市统计局和北京市税务局以共同的名义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D.对北京市统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答案〗C 3.下列有关统计行政复议的审查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审查是统计行政复议的关键阶段 B.在审查范围上,复议机关受复议申请人复议请求范围的限制 C.统计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 D.统计行政复议以全面审查为原则 〖答案〗B 4.统计行政诉讼是( )对统计行政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决的活动。 A.统计部门

C.法制部门 D.监察部门 〖答案〗B 5.下列( )不可能成为统计行政诉讼中的被告。 A.国家统计局 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统计管理相对人 〖答案〗D 6.下列( )不属于统计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A.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C.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D.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答案〗C 7.不应由国家统计局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的是( )。 A.对国家统计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B.经过复议,国家统计局改变了某省统计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对复议决定仍然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C.对国家统计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过行政复议后仍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D.对北京市统计局做出的统计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而提起诉讼的 〖答案〗D 8.在统计行政诉讼中,被告统计局的局长参加庭审的身份为( )。 A.被告

中级统计师历年真题

二○一六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 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 40分,每小题1分。) 1.统计分析中研究如何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方法是()。 A. 描述统计 B. 推断统计 C. 理论统计 D. 数理统计 2.“天气形势”、“职业”等是从现象的属性来表现现象的特征,这类变量属于()。 A. 定性变量 B. 定量变量 C. 定距变量 D. 定比变量 3.在抽取样本单位时,如果先将总体分成组,然后在每一组中随机抽选样本单元,这种抽样的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系统抽样 D. 整群抽样 4.能够反映变量分布的统计图是()。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第1 页(共17页)

A. 饼图 B. 散点图 C. 环形图 D. 直方图 5.有一数列59、44、38、22、90、32,其中位数是()。 A. 38 B. 22 C. 41 D. 30 6.某地区2015年居民的月平均收入为5200元,标准差为200元。则该地区居民收入的离散系数为()。 A. 19.61% B. 3.85% C. 0.15% D.0.27% 7.张红是某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参加了微积分的两次考试。第一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5分,标准差是10分;第二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15分。张红每次考试成绩都是85分。假定考试分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则张红两次考试的成绩在班里的相对位置()。 A. 不相同,第一次比第二次好 B. 不相同,第二次比第一次好 C. 相同 D. 因为不知道班里人数而无法判断8.某学校10000名女生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160cm,标准差为5cm,其中6827名女生身高的可能范围是()。 A. 160cm到165cm B. 150cm到170cm C. 155cm到165cm D. 155cm到160cm 9.从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样本,在95%的置信度下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结果为:20±0.0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样本量扩大到原来的4倍,则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应该是()。 A. 20±0.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20±0.0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80±0.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80±0.04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第2 页(共17页)

2020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知识点:基础知识(3)

2020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知识点:基础知识(3) 第三节统计的过程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的工作过程和统计的理解过程 一、统计的工作过程 统计的工作过(领会)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1、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基本任务是制定出各种统计工作方案,是统计工作第一阶段,是保证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2020 单选】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 )。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四阶段 【答案】A 2、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 统计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是不系统,分散的,可能还带有一定片面性。所以,实行统计整理是必要的。 3、统计整理 统计整理是对搜集到的原始资料实行科学的分组,汇总,列表等加工整理,对统计数据条理化、系统化得过程。

统计整理介于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之间,既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4、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统计获得成果的阶段。统计分析报告是统计分析得最终产品。 【2020 多选】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包括( )。 A、统计设计 B、统计预测与决策 C、统计调查 D、统计整理 E、统计分析 【答案】ACDE 【2020 多选】统计的工作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以下阶段( )。 A、设计 B、调查 C、整理 D、分析 E、报告 【答案】ABCD 二、统计的理解过程(认知) 从定性理解(统计设计)到定量理解(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再到定量理解与定性理解相结合(统计分析)。

这种质一量一质的理解过程是统计的完整过程,虽然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独立性,但他们又是相互连接的统计过程,缺少哪个环节都会出现偏差。

2010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2010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是()。 A.描述统计 B.理论统计 C.推断统计 D.应用统计 2.下列选项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服务满意度 B.员工人数 C.籍贯 D.利润 3.在抽样调查中,样本量是指()。 A.样本的个数 B.样本所包含的单位数 C.抽样框的大小 D.样本的可能数目 4.在抽样框中每隔一定距离抽选样本单位的调查方式是()。 A.整理抽样 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5.在某一特定类别中的数据个数称为()。 A.均值 B.众数 C.标准差 D.频数 6.假设检验中第二类错误是指()。 A.接受正确原假设 B.拒绝正确原假设 C.接受错误原假设

D.假设设立不正确 7.当总体为正态总体,方差已知,样本量为40,此时进行均值检验,应采用()统计量进行检验。 A.卡方 B.t C.F D.Z 8.下列四个相关系数中反映变量之间关系最密切的数值是()。 A.0.6 B.0.91 C.-0.8 D.-0.95 9.度量了因变量与k个自变量的总体相关程度的指标为()。 A.相关系数 B.多重相关系数 C.多重判定系数 D.估计标准误差 10.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期增长的绝对数量是()。 A.逐期增长量 B.累计增长量 C.平均增长量 D.增长速度 11.某企业2008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是2004年的3倍,比2007年增长20%,那么,200 7年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比2004年增长()。 A.250% B.300% C.150% D.60% 12.时间序列中在一年之内的周期性波动为()。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13.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产量指数 B.价格指数 C.员工人数指数 D.销售量指数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2004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 分,每小题1分。) 1国民经济统计的内容包含的两个层次是指( )。 A描述和分析 B专业和综合 C微观和宏观 D流量和存量 2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核算社会生产最终成果及使用去向的子体系是( )。 A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B投入产出核算 C资金流量核算 D资产负债核算 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 A常住单位 B企业 C居民 D经济组织 4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的投入来源和使用去向纵横交叉组成的棋盘式平衡表,称之为( )。 A供给表 B使用表 C投入产出表 D产品部门表 5反映一个国家初次分配总收入的指标是( )。 A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D财政收入 6某年末流通中的现金余额为2.2亿元,单位活期存款余额为3.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亿元,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5亿元,则这一年末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 )。 A 2.2亿元 B 5.5亿元 C 9.5亿元 D 14.5亿元 7某商场上月商品销售总额为2052万元,其中:售给居民消费的商品823万元,售给社会集团消费的商品46万元,售给企业、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用的商品185万元,售给其他商店作为转卖的商品636万元,售给外贸公司作为出口的商品362万元。该商场上月的批发额为( )。 A 636万元 B 998万元 C 1183万元 D 1229万元 8我国《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上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这里作为可比价格基础的价格指数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A反映价格综合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 B消除价值指标中价格变动因素 C反映经济增长速度 D测度通货膨胀率 9某市批发零售业2002年初商品库存额45700万元,全年商品购进总额298740万元,商品销售总额322650万元,年末商品库存总额36700万元。按此计算的商品周转次数为( )。 A 7.06次 B 8.79次 C 7.83次 D 7.25次 10在对外货物贸易统计中所使用的价格是:( )。 A进口按离岸价格计算、出口按到岸价格计算

中级统计师考试复习经验浅谈

中级统计师考试复习经验浅谈 2011年12月16日下午得知中级统计师可以查成绩了,由于准考证没在身边,只得周一即12月19日上班时再查了,虽然在考场上保守自我估分都在85分以上,但是没见到分数还是不能盖棺定论,后查分都九十来分,这个分数不高不低,比较安全,较欣慰——过了就好。 现在回想一下,这次复习即有成功之处,也有后怕之处。现将我的短暂复习之路整理成文,谨表一己之见,希望能为备考的童鞋们提供微薄之助,少走弯路。勿拍。下面,我将分以下三部分内容进行总结: 一、中职考试概况: 以2010年教材为例(2010年教材与09年相比,据说有较大改动,但是与2011年变动不大,总不能老有大变动吧,详情可咨询当地统计部门),中级有两本教材分别为《统计业务知识》和《统计相关知识》,另有两本配套习题,共四本书。两本书共有5个部分(38个章节),两门考试并不是一本书考一门。《统计业务知识》分为:B1统计法、B2统计实务、A1统计方法;《统计相关知识》分为:A2会计、A3经济学。A1、A2、A3 为一门,B1、B2为一门。 考试以120分为满分,72分过线,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综合分析题四类,具体分值参看历年真题。

二、个人复习步骤: 针对考试全是选择题的特点,我个人的复习策略是——以全面细致、多遍复习、重点突破的方式复习,其中全面细致和多遍复习都是针对单选多选和判断题的特点来的,重点突破是针对最后30分大题来说的。 第一遍水过地皮、勾画全局。用了5个晚上(每天大概4个小时),即1天1个部分,目的在于总体把握教材内容,了 解五个部分的难易点和重点在哪,为第二遍的精耕细读做好准备。(喜欢做笔记的童鞋可以做知识树形式的笔记,5张纸搞定。)学习的顺序,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为了不至于上来就难倒、拿书就头疼,我采取先易后难,第一遍是统计实务、统计法、经济学、统计方法、会计的顺序看的。 第二遍精耕细读、重点划线。这是整个复习过程最重要的部分,用了大概15天(每天学习约10个小时,看的想吐)。我个人而言,重点部分如B2的国民经济核算1天、国民经济行业统计1天、专业统计2天、A2的借贷记账法1天、财产报 表的编制(几种表式)1天,A1的参假线1天大体了解了原理,A3经济学部分共2天、统计法1天时间……。碰到特别难点如借贷记账法、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章节,看不懂也要尽量看下去,由于我给自己留的时间不多,所以我没有时间在不懂的地方过分浪费时间。一开始做了要点笔记(总课程的一半吧),后来发现进度有点慢,就放弃做笔记,在书上做记录。由于

如何顺利通过中级统计师考试的方法

如何顺利通过中级统计师考试的方法 如何顺利通过中级统计师考试的方法 本人有幸的以两科都上了一百分的成绩顺利的通过了中级统计师考试,下面我介绍一下我这个菜鸟是如何顺利的通过考试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花最少的时间去复习,考出优秀的成绩,在于你的复习是否正确) 不求完全领会书中的内容,可蜻蜓点水般的去观看! 首先拿到教材,先把目录看一遍,然后把教材给浏览一遍,怎么去看呢?给自己定一个计划性的去学习,比如:这两本教材,我打算花两个星期的时间去看完,那好我就在这两个星期里,空的时候就随意的翻翻!看这遍教材,目的就是对全书的总体大概的了解一下,理解哪部分是重点哪部分比较难,让自己有个数。在这过程中也可以适当的做一下试题,通过试题了解大概的难点,这样印象会深点。 攻重点,分析真题 再看第二遍教材,把一些重点的部分找出来,多去理解一下,并对一两套历年真题进行分析一下,如:X道题是在哪个章节的哪个部分,分析真题是根据哪个思路的,但不要过于的认真,把时间都花在这上面,一般的话与第一次看的差不多两个星期就够了!时间花费的太多会得不偿失,还会有损信心,考试也不会太难! 举一反三,归纳重点 两遍教材已经看过了第三遍教材就可以了不必太过于认真的看了,因为此时心理已大概的有数了,这时就可以举一反三的行式去了

解教材,比如我看到这一章节,就会想一下在这个章节里我会出什么样的题目,该怎么回答!我试过这个记忆效果非常好,不易忘记!(差多不花一到两星期的时间就可以了,自己规划下) 最后考前重点复习 三遍教材都看过了,然后对真题进行全面理解,将主要精力放在容易记忆的、容易的知识点上,抓住其中的重点!如果大家有兴趣,下次再与大家交流。(最后阶段一定要多做题)

2019年中级统计师考试试题:统计基

2019年中级统计师考试试题:统计基础(巩固习题一) 1.我国现行的统计基本法是( )。 A.统计行政法规 B.统计行政规章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答案】C 【解析】我国现行的统计基本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我国惟一的一部统计法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于__________,第二次修订于 __________。( )。 A.1963年6月4日;l983年12月8日 B.1983年12月8日;2009年6月27日 C.1987年1月19日;1996年5月15日 D.1989年7月26日;1994年1月26日 【答案】B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 )制定的国家法律。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家统计局 C.国务院

D.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A 4.( )对统计法有解释权。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家统计局 D.享有立法权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A 5.统计行政法规是由( )制定和发布的。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D.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A 【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相关国家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 6.《江苏省统计管理条例》是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属于( )。 A.统计法律 B.统计行政法规 C.统计规章

D.地方性统计法规 【答案】D 【解析】地方性统计法规,是由有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发布、并于本地方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江苏省统计管理条例》是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并于江苏省内实施的统计行为规范,属于地方性统计法规。 7.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 )。 A.部门统计行政规章 B.地方性统计法规 C.统计行政法规 D.地方统计规章 【答案】D 【解析】统计行政规章分为两类:①地方统计规章,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②部门统计行政规章,即由国务院各部门所制定的统计行政规章。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北京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地方统计规章。 8.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方面的( )。 A.部门统计行政规章 B.地方性统计法规 C.统计行政法规 D.地方统计规章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2含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师资格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2含答案 局 B.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 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答案〗C 解析: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 2.下列( )不是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A.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B.统计行政处罚合理性原则 C.公正、公开的原则

D.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答案〗B 解析:统计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有三个: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统计行政处罚合理性原则和公正、公开的原则。 3.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原则,关键在于要求执法者( )。 A.对受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B.建立完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 C.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D.建立政务公开制度 〖答案〗C 解析:要坚持统计行政处罚公正、公开原则,除要求各级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对被处罚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建立完善的回避制度、

听证制度、办案公开制度等相关制度外,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正确行使统计行政自由裁量权。 4.违反( )的统计违法行为不适用统计行政处罚。 A.《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有关规定 B.《全国农业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D.《全国污染普查条例》有关规定 〖答案〗A 解析:适用统计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有:违反《统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有关规定的行为以及有关统计规章处罚的规定。 5.对于具有《统计法》第41条所列的统计违法行为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最高可处( )以下的罚款。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中级统计师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中级统计师考试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是中级考必考科目,下面是《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中级统计师考试题及答案,欢迎练习。 1、有意识地选择几个城乡结合部地区调查外来流动人口在本市的生活状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答案】A 2、两个总体的平均数相等,标准差不等,若比较两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差大的,代表性大 B.标准差小的,代表性大 C.标准差小的,代表性小 D.两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答案】B 3、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工作期限是指( )。 A.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B.搜集资料的时间 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答案】A 4、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 A.职工月工资总额 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 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 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数额 【答案】C 5、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 B.分组的组数 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 D.标志变异个数 【答案】C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50在第二组,80在第四组 【答案】C 7、一个开口组距数列最大组的下限为600以上,其相邻组的下限为400,则该数列最大组的组中值应为( )。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为了布置“十一”黄金周旅游各项工作,旅游局网站推出一项“居民出游意向调查”。该项调查的抽样方式属于(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判断抽样 D.方便抽样 2.用1个图形比较三个地区的居民消费结构,适用的图形是( )。 A.饼图 B.雷达图 C.散点图 D.气泡图 4.6名销售人员的工资(单位:元)分别是30000、5000、8000、6500、6900、9000。下列选项更适合反映6人平均工资水平的是( )。 A.标准分数 B.算术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6.估计总体方差的置信区间时,其检验统计量服从( )。 A.正态分布

B.t分布 C. Χ2分布 D.F分布 7.为了解市民对某项政策的态度,某咨询公司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000名市民进行调查,其中750名市民表示支持该项政策,支持率95%的置信区间为(72.32%, 77.68%)。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估计值是75% B.此次估计的误差范围是±2.68% C.用该方法估计的可靠程度是95% D.总体比例落在这个置信区间的概率是95% 8.评价估计量的标准不包括( )。 A.无偏性 B.有效性 C.单调性 D.一致性 9.关于P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值是最小的显著性水平 B.P值是最大的显著性水平 C.P值越小,拒绝零假设的证据越强 D.P值越大,拒绝零假设的证据越强 10.估计标准误差与判定系数都是评价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指标,两

2018年中级统计师考试大纲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科目 一、考试目的 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能力;利用统计和会计资料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判断和分析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 (一)统计学基础知识 1.掌握搜集数据的常用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熟悉统计学基本概念;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 2.掌握描述统计数据特征的基本方法及其适用性。 3.掌握参数估计方法,掌握样本量的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熟悉评价估计量优劣的标准。 4.掌握总体均值与比例的假设检验方法;熟悉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方法;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5.掌握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及检验;熟悉回归预测方法及效果评价;了解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 6.掌握时间序列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时间序列构成分析。 7.掌握统计指数的编制原理及方法。 (二)经济学基础知识 1.熟悉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熟悉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了解消除市场失灵的政策与手段,了解收入分配理论。 2.掌握利用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关系,掌握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计算方法;熟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3.掌握IS-LM模型,判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状况;熟悉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供给的过程;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不同宏观经济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4.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汇率的影响因素,熟悉净出口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5.熟悉不同类型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熟悉主要的经济增长模型和不同类型的经济周期;了解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三)会计基础知识 1.掌握会计要素、会计计量属性、会计等式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与方法;熟悉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的基础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了解会计的目标、分类、核算对象、基本职能及会计法律规范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