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石景山区“十三五”区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石景山区“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石景山区知识产权局

北京市石景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九月

目录

前言 (1)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2)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2)

(二)存在的问题 (6)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

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发展原则 (10)

(三)发展目标 (11)

四、“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发展任务 (12)

(一)深化知识产权发展,提升管理效能 (12)

(二)激发创造潜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 (13)

(三)促进运用转化,增强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 (14)

(四)健全保护机制,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15)

(五)完善服务体系,铸造知识产权服务高地 (16)

(六)汇聚创新资源,支撑绿色发展 (17)

五、“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保障措施 (19)

(一)加强组织实施 (19)

(二)强化财政支持 (19)

(三)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19)

(四)加大宣传培训 (19)

(五)促进合作交流 (20)

(六)建立评估监测机制 (20)

北京市石景山区“十三五”时期

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既是北京市落实“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坚持创新驱动,打造知识产权首善之区,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也是石景山区建设高端科技创新驱动体系的攻坚时期,知识产权工作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为促进“十三五”时期石景山区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深化发展,根据《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十三五”规划》、《专利工作“十三五”规划》以及《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深化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文件,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二五”时期,石景山区紧紧把握首都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围绕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目标,积极建设区域创新驱动体系,以知识产权为创新驱动源动力,以“领航工程”为抓手,全面落实《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专利)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基本实现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做到了知识产权创造有活力、运用有效益、保护有力度、管理有特色、服务有质量,全区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全面深度转型和高端绿色发展”的核心要素资源,有力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为构建“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1.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十二五”期间,每年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政府折子工程,进入绩效评价体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定期组织召开知识产权联席会议,逐步形成政府部门、驻区科研院所、驻区企业、中介机构组成的矩阵式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制定实施《石景山区鼓励知识产权服务业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办法》、《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商标战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15项政策文件。五年间石景山区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北京西部知识产权教育基地”、

“全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专利试点先进单位”,区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连续四年进入北京市考评前三名。通过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抓住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专利周等契机组织公益宣传活动,创建“园区讲堂”加强培训教育,初步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2.“领航工程”效果显著,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区实施“领航工程”,逐步形成以知识产权为源动力,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6年的31%增加到2015年的67%。以知识产权为引领,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技金融产业高端融合发展,石景山区实现了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以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以专利技术为核心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收入年均增速达10%以上,收入突破1000亿,截止2015年底经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73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75家,高新技术产业已成长为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支柱地位的主导产业;以版权、著作权为核心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发展。每年新增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软件著作权数量接近3000件,形成了以动漫游戏、影视文化、创意设计互为支撑的发展格局。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年均增速15%,2015年达到307亿元,其中动漫游戏产

值占全北京市一半。科技金融产业以专利技术、标准、软件著作权为手段,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传统业务结合,迅速发展成为现代金融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力量。

3.创造能力稳步提高,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石景山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及专利质量保持稳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提高带动全区经济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专利申请11692件,授权6831件,分别是“十一五”的1.5倍和2.3倍。商标申请量超过24000件,有效注册商标超过16000件,共获批北京市著名商标6件,中国驰名商标4件。制定各类标准共217项,《工业通信网络分布式冗余协议》成为石景山区企业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创新成果屡获嘉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57项,驻区单位连续两年摘得国家科技进步最高奖桂冠。以中铁电气化局的“京石武高速铁路高可靠性接触网成套装备与集成关键技术”为代表,获奖成果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先进理念,对支撑全区建设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区企业创新活力的持续增强和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的不断提升,全区涌现出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有“北京市专利试点企业”192家,“北京市专利示范企业”13家,阿尔西公司荣获国家首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猎豹移动”、“可牛网络”两家公司被评为中关村知识产权领军企业,

东土科技、暴风科技进入中关村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区第一批商标试点名单。

4.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成效凸显,支撑全区产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以来,石景山区致力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平台,统筹资源,对接需求,在知识产权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研究制定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专利成果转化、完善服务体系、吸引高端人才的政策体系。依托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石景山工作站,搭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方向,探索采用“技术+资本”的手段,吸引更多优秀科技成果和资源集聚、落地转化和示范应用。与北京科技金融领域中心、北方工业大学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共同举办“百家重点实验室进千家企业”活动,推进企业需求对接。依托“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动园区企业开展技术国际合作与转移。一批企业获得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支持。2011年-2014年,石景山区的专利许可合同备案数量达到2508件,金额达到135.8亿元。积极落实中关村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拥有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互联网+”企业。一批高技术服务企业实现多角度创新,服务高端化特征明显。

5.保护有力度,护航经济健康发展

成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深化公检法机构合作,共同构建知识产权联合保护机制。与北

京市知识产权局签署专利执法委托协议,独立开展专利行政委托执法,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累计查处侵权案件30件,有效地震慑假冒专利、假冒商标、侵权盗版犯罪行为。搭建“中关村石景山园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平台”,共建网络检察联络室和案件受理绿色通道,区法院知识产权庭顺利入驻石景山园,定期举办“知识产权案件巡回审判”。北京市12330工作站维权服务延伸到区,形成“分中心+工作站+联席会成员单位”的特有工作模式,为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创造便利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

知识产权创造基础有待夯实。石景山区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处于北京市中等水平,与全区经济社会高端绿色发展的需要尚存差距。创新基础较弱,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较少。知识产权数量和规模较为可观,但缺乏核心专利、精品版权、知名品牌等高附加值创新成果。

知识产权运用转化能力有待加强。区内缺少成熟有效的成果转化平台及其所需的价值评估、信用担保等配套服务,难以吸引优秀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落地,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制约了创新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实现产业化、市场化和资本化。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有待健全。石景山区知识产权服务资源

数量少,专业化水平不高,市场化服务和政府服务的协同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和城市配套对高端创新要素吸引能力弱,政策对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端要素吸引的优势不突出,吸引龙头企业、培育小微企业等的政策支持、保障措施、服务等还不健全。区内缺少能为企业提供高端及高附加值服务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服务与科技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未来五年,是我国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阶段,是北京市建设成为知识产权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石景山区知识产权工作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新一轮产业革命引发全球知识产权新竞争

新技术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形成历史性交汇,步伐不断加快。以“互联网+”、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将深刻改变传统产业形态,加速产业融合,重塑产业竞争格局。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知识产权事业提出新要求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提出明确要求。2020年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收官之年,需要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确保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目标、落实知识产权战略举措,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这对知识产权事业提出新要求。

3.“新常态”下首都知识产权事业迎来新机遇

未来五年,以建设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知识产权首善之区为目标,以在全国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为导向,北

京市将重点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努力建设成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示范区、知识产权运营的先行区、知识产权创造的核心区、知识产权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的窗口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技术、服务、人才等知识产权要素流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4.绿色转型为石景山区知识产权事业带来新动力

“十三五”时期是石景山区内涵式高端转型的关键时期,全区将坚定高端绿色发展方向,明确以“建设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为目标,深入实施“全面深度转型、高端绿色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八个高端体系”,实现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同步。这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指导思想、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正确把握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抓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构建知识产权首善之区的契机,以石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为立足点,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优先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将石景山区建设成“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原则

引领发展,支撑转型。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发展全面融合,着力将知识产权数量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加强知识产权政策在区域、产业、科技政策中的导向作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方式转变。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格按照市场规律、产业发展规律、价值实现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激发市场主体发展知识产权的动力。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为创新

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统筹规划,协同联动。按照“八个高端体系”总体部署,重点分析“十三五”期间石景山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部署政策措施,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有步骤推进,确保实现主要目标。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密切协作。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实现京津冀区域内资源共享,提高专利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石景山区知识产权体系更加完善,培育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领军企业,建设完善区内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集聚一批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需求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机构,吸引一批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金融服务机构,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达到北京市中上游水平,努力成为全市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强区与服务高地,实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发展目标,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为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力争全区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16000件,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9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40件,PCT专利申请量力争达到北京市中游水平,北京市专利试点、示范企业总数达到250家,2020年技术交易额突破50亿元。

四、“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工作发展任务

“十三五”时期,按照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领航工程”,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创新完善知识产权运用机制,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新型服务体系,高标准推进落实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使知识产权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全面服务“八个高端体系”建设,努力成为“国家级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深化知识产权发展,提升管理效能

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充分调动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中介等相关机构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统领全局、辐射基层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效能。继续发挥科委、园区管委会、知识产权局三位一体合署办公优势,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工作机制运行效率。在此基础上,成立石景山区知识产权专家小组,协助提升全区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自身能力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人员专业化队伍建设,增强知识产权执法能力、政策法规执行能力以及与相关部门关于知识产权事务的协调能力。依托北京市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12330)系统,构建全区“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分中心+工作站+联系点”的工作网络,自上而下推进落实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及政策,全面做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工作,切实保障全区顺

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评审。

优化政策体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政策与产业、科技、财政、金融、税收政策有效衔接,加大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转化、服务机构、服务市场、服务平台的扶持力度,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保障。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共同建立研发、测试到产业化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

(二)激发创造潜力,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

开展知识产权提质增效专项工作。确立“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理念,优化专利资助政策和考核评价指标,着力对实施专利转移转化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资助,将发明专利拥有量、发明专利维持年限和PCT专利拥有量纳入重点监测指标。在我区现有专利比较集中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开展专利分析与预警,通过专利挖掘实现专利有效布局,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管控侵权风险。

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应用研发。深化资源对接,引导区内企业与高校院校、科研院所、中央企业对接,共建技术研发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研发、中试、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请认定

国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研发平台。推进产业技术联盟建设,承接各类科研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在产业链上下游扩散速度。

加强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培育专项工作。着力引进一批产出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以北京市及中关村专利试点示范企业评选为契机,加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宣贯力度,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创新品牌培育模式,积极推进全区高新技术、文创产业、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内企业品牌建设,增强企业品牌战略意识,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培养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国际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前景好、具有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示范企业。

(三)促进运用转化,增强区域知识产权竞争力

搭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主体为依托,以企业购买为主要手段的知识产权转化交易模式,建立石景山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申请北京市企业知识产权资产核算试点,满足企业知识产权资产价值核算与运营需求。借助孵化器、创业基地、雏鹰人才基地等创新创业资源,发挥北方工业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服务中心的纽带作用,对接供需双方加速知识产权转化。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转化或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引领作用和规模化前景的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

构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联盟。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等重点产业成立知识产权联盟,整合产业链内优势资源,加强协作,完善布局,提升对外知识产权谈判能力,形成产业整体竞争优势。以东土科技、易华录、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等企业和机构为示范,引导区内有条件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联盟标准的制定,依托信息通信、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重点技术领域标准、协会成立专利池,探索市场化运营许可模式,促进优秀专利成果扩散。

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制定专利运用创投引导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向专利运营项目。深化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工作,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区内企业创新创业。对于没有资金孵化专利的小微企业或者个人,鼓励其转让、许可或合作生产,加快实现专利产业化。通过首购、订购等方式,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在城市建设、智能交通、健康养老、文化惠民、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高知识产权运用效率。

(四)健全保护机制,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在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下,建立联席会议成员间特别是与公检法系统的联动机制,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行政和司法职能,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公安等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的协作,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双打专项行动,有序开展“清源”、“净

网”、“秋风”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网络侵权违法犯罪。充分发挥区法院知识产权庭入驻园区优势,加大司法保护力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和司法案例公开。探索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模式,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建立完善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机制。联合区法院、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动漫游戏产业联盟等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组织,构建快速高效多元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平台,建立重大知识产权案件协调处理机制,加大知识产权纠纷的协调处理力度,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孵化器等机构在协调解决行业内部知识产权纠纷的积极作用。

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北京市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12330)“1+X”服务网络,开展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定期向企业发布海外市场拓展主要目的国的知识产权环境状况报告,重视企业海外发展的知识产权服务, 引导服务机构在知识产权纠纷易发国家开展咨询服务,加大海外维权援助力度,为创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保驾护航。

(五)完善服务体系,铸造知识产权服务高地

打造跨区域知识产权服务。立足石景山,服务京津冀,形成知识产权跨区域服务模式,保障知识产权要素自由流动,充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建设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整合创新服务、

行政服务和中介服务资源。形成较为专业、规范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完善信息管理、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等诚信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开展“金融助力知识产权工程”。积极对接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依托石景山园科技金融服务联盟,鼓励银行、证券、担保、小额贷款、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各类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类金融产品,服务企业融资需求。通过风险备偿、业务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探索开展专利保险服务,引入专业信用评级机构,探索信用园区建设,建立投资、担保、贷款和信用评级的联动机制,完善区内企业融资环境。

开展知识产权优秀服务机构培育专项工作。充分发挥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知易网等优秀服务机构的示范作用,引导、带动、培育一批中小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新发展。一方面创新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代理、咨询、法律、运营、转移转化、价值评估等全方位服务;另一方面加强监管,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评价机制,制定考核指标,以业内评选、行业推荐等方式筛选出石景山区知识产权优秀服务机构名单,保障服务质量,净化服务市场。

(六)汇聚创新资源,支撑绿色发展

支撑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围绕石景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发挥知识产权在高端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