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总结材料结构设计经验

自己总结材料结构设计经验
自己总结材料结构设计经验

结构设计经验FOR YAN Li(20150120)

一、上部结构布置、PKPM建模、工作流程注意事项

1、小于等于C25混凝土时,保护层厚度+5mm【规范】

2、扭转位移比小于1.2,不用点双向地震

3、抗震缝相关规范:《抗规》6.1.4

4、有效质量系数<90%,说明结构存在局部振动较多,较为松散,常为有较多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的情况。

5、外边柱、墙的外边线到轴线距离沿结构全高一致。

6、双连梁:利用窗台增设连梁。例如原200X600连梁超筋,改为双200X450连梁,建模时按400X450输入

正常连梁,计算结果均分到两根连梁上。

7、15m范围内不应出现非拉通榀框架【省规】

8、初次建模从CAD导入轴网至PKPM时,退出“AUTOCAD向建筑模型转化”菜单时不点“清理无用的节点”,

否则刚导入的轴网、节点又被清除了。

9、现阶段6mm一级钢(270Mpa)供应不足,故不宜采用。

10、PMCAD建模时别忘了点“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

11、强制刚性假定

高层结构计算位移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偶然偏心

双向地震【高规4.3.2】

偶然偏心(只看位移比)

高层结构计算配筋

双向地震

·计算后发现楼层位移满足要求且位移比小于1.2,在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可不勾选双向地震。

另外,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不勾选强制刚性假定和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强制刚性假定

多层结构计算位移

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多层结构计算配筋:双向地震

·计算后发现楼层位移满足要求且位移比小于1.2,在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可不勾选双向地震。

另外,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不勾选强制刚性假定和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12、调模型技巧:

·对于柱、墙较密的区域,柱、墙截面做小,反之做大。

·受荷较大且靠边的区域柱、墙截面做大。

·地梁层尽量低矮以作为崁固端。

·扭转出现在第二周期:两个主轴方向刚度相差较大。

·扭转出现在第一周期:结构周边刚度弱于中间刚度。

·刚重比不足时,可调整地基土M值,实在不行就要考虑P-Δ效应。

13、楼板局部开大洞造成的明显薄弱部位应定义为弹性板;开洞较多或较复杂时应定义整层弹性板;多塔

之间的连廊应定义为弹性板。

14、相对加强楼层外圈刚度原则:

·若整体刚度不强,仅刚好满足位移要求——加强外圈刚度。

·若整体刚度已足够强,位移远小于规范要求——削弱内圈刚度。

15、调刚度和质量的均匀性——再加强外圈刚度提高抗扭性——最后验算周期比、位移比。此顺序不能颠

倒或遗漏。

16、跨高比>5时,连梁按框架梁输入;

跨高比<2.5时,连梁按洞口输入;

跨高比介于2.5与5之间,按洞口输入时应细分网格,按框架梁输入时,结构刚度偏柔。

17、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和一级框架的框架梁和连梁端部剪力、框架柱端部弯矩和剪力调整应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来计算实际承载力设计值。超配系数是考虑人为配筋、材料因素的放大系数。

18、本层的建筑图是“放”在本层结构图之上。

19、梁上框架柱需加侧向约束梁。

20、标准层各层梁截面宜做一致,便于画梁、板图。

21、有放置填充墙的板块,需将填充墙荷载按均布输入,偏心放置时宜将荷载适当放大。

22、计算板配筋点选支座条件时只需在标准层的第一层点选,以减少工作量。

23、SATWE地震信息中“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用于有局部斜向布置结构的计算,角度取WZQ.OUT

中“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

24、SATWE“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用于整体轴网斜向布置的结构(较少见)。

25、提柱网给建筑专业后确认可行,才能画梁柱墙配筋;梁截面宜先征求建筑专业意见,再进行建模,特

别是外边梁。

26、室内外高差较大或不规则结构,可在地梁外周边设置挡墙,作为底层加强约束。同时可利用挡墙化解

一些标高不在楼层面的梁的支座问题。

27、设计技巧:一边画结构平面图,一边提条件给其他专业以便完善模型,最后再画梁、柱、墙、基础图。

28、嵌固端取1层,即为基础顶面为嵌固端。若取地梁面或顶板面,则地梁面或顶板面以下梁柱墙配筋值

放大1.1倍(嵌固端层号为地梁层号或顶板层号+1)。

29、嵌固端刚度需大于上一层的两倍【规范6.1.14】。

30、应注意薄弱层验算位移角是否满足要求【抗规5.5.5】

31、建模时,注意不要让柱子彼此靠太近,柱距宜大于5米,避免后期产生柱下独立基础碰撞问题。

32、高度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需进行罕遇地震下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抗规5.5.2】

33、不规则或高度大于100的建筑使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应考虑扭转藕联效应计算位移及配筋【高规

4.3.4】。

34、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8度以上地区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

详抗规5.1.2。

35、高度大于150m的建筑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结构顶点风振加速度应满足:住宅、公寓<0.15m2,办

公、酒店<0.25 m2。

二、地下室结构布置、PKPM建模注意事项

1、地下室总是采用强制刚性假定。

2、建模操作:将主楼工程拼装至地下室顶板,再将其柱、墙落下。

3、外墙按梁输入(若按墙输入,柱底内力会失真)。

4、外墙按上端铰接下端刚接的单向板计算。

5、斜梁轴线宜为柱中心点连线。

6、底板、梁计算只考虑水浮力,正向荷载由下部土体承担。若底板下是淤泥等软弱土层,底板正向荷载不

可直接传给软弱土层,需输入底板正向荷载,此正向荷载底板模型与水浮力底板模型叠加取包络值配筋。

7、外墙下底板做挑板,增加土体压重以便抗浮。

8、抗浮验算时,梁自重按均布100厚的板考虑

9、注意消防车荷载取值,按规范折算。

10、设计基础时不考虑消防车荷载【规范】。

11、带多塔时,若带塔楼计算困难,可单独建扩出两跨地下室的塔楼模型,用该模型的顶板梁、柱配筋;

其余纯地下室范围内的梁柱可用单层地下室模型配筋。

12、对于人防底板等效荷载(核6级),当底板周边是浅基础时,取50kN/m2;桩基础时,取25kN/m2【规

范】。

13、底板梁截面常做300x800左右,不宜超过350。板厚做300。

14、底板梁建模:对于有不满跨或不在框架梁上的小墙肢,底板建模时应予以删除;满跨或接近满跨墙肢,

应在其下建梁。大跨密闭门下应建梁。

15、单层纯地下室基础活荷载不折减【抗规5.1.2】。

三、基础设计注意事项

(一)、勘察

1、根据地基复杂程度等级确定详堪孔点间距:一级10~15m,二级15~30m,三级30~50m

2、一柱一桩的基础,应逐桩布置勘探孔。

3、单柱单桩的大直径嵌岩桩,应视岩性检验桩底下3d或5m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

良地质条件(超前钻探)。

4、有溶洞存在的地段应进行一柱一桩的超前钻探,若发现溶洞较大或较深则应采用冲孔桩。

5、饱和土:地下水位以下为饱和土,以上一般为非饱和土。

(二)、浅基础设计

1、独基计算宜以JCCAD为主,计算书较容易出。

2、使用morgain2011v06版进行设计时,读取satwe的柱底内力,可在satwe中查看所需设计的柱子所对

应的编号。

3、设计双柱基础时,若双柱离得很近(比如说分缝两侧柱子),可将其视为一根柱子(中间缝用混凝土填

充),然后内力取最大内力柱子的两倍进行设计;若双柱距离较远,双柱基础较长时,应注意计算基础顶面是否出现负弯矩,并予以配筋。

4、做独立基础时,若持力层土质很差(比如淤泥等),可采用换填垫层法,详《建筑地基处理规范》。

5、独立基础计算何时考虑地震作用:

《抗规》4.2.1

6、基坑开挖深度大于4m时,甲方应请专业公司进行基坑支护。

7、条形基础可用JCCAD 中的地基梁建模。框架结构在计算条基时可采用“按SATWE 或TAT 的上部刚度进行

弹性地基梁计算”,此时应事先在上部结构内力计算中勾选“生成传给基础的刚度”。

8、条基的梁宜薄一点以节省材料。

9、独基JCCAD 中埋深取最浅处,以便安全。

10、底板下的基础高度应与底板梁截面最高的高度相同。

11、尽量不要做多柱基础(出计算书较麻烦),遇到基础碰撞问题时,可采用矩形基础相互避开。

(三)、桩基设计

1、单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桩基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桩基应按静载试验确定。

当缺少静载试验资料时:

低配筋率(<0.65%)的灌注桩由桩身强度控制,详《桩基规》式5.7.2-1;

高配筋率(>=0.65%)的灌注桩及预制桩、钢桩由桩顶水平位移控制,详《桩基规》式5.7.2-2。

2、群桩基础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详《桩基规》式5.7.3条。

3、桩基计算何时考虑地震作用:

《抗规》4.4.1;《桩基规》5.1.2。

4、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 (计算桩顶水平位移时用到):

《桩基规》表5.7.5可查得。

5、抗震区桩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不含桩尖)按计算确定,且不小于4~5倍D (非岩石土),

或2~3倍D (砂、石、硬土)

6、灌注桩配筋:

D=300~2000mm 时,配筋率取0.65%~0.2%(小直径取大值);对于受荷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桩

应按计算确定配筋,并不小于上述规定值(详《桩基规》4.1.1)

7、液化影响:

(1)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1.5m 、1.0m 的非液化土或非软弱土层时,液化土层侧阻力乘以l ψ(土

层液化折减系数),l ψ查《桩基规》表5.3.12

(2)承台底面上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上述规定,0l ψ=

8、大直径灌注桩(D>=800mm ,高层建筑常用)

需修正侧阻力(乘以si ψ)和端阻力(乘以p ψ),详《桩基规》5.3.6条。

9、嵌岩桩(持力层为基岩)

需修正端阻力(乘以r ξ),详《桩基规》5.3.9条。

10、后注浆灌注桩(提高承载力,在砂层区效果好)

需修正注浆增强段的侧阻力(乘以si β)和端阻力(乘以p β);增强段内土层厚度gi l 须按规范划分,详

《桩基规》5.3.10条

11、负摩阻力(有软弱土层和液化土层时需注意考虑)

中性点以上:负摩阻力;中性点以下:正摩阻力

何时计入负摩阻力:《桩基规》5.4.2条

n k g a N Q R +≤,n g

Q 为负摩阻力产生的下拉荷载。 n n g si i Q u q l =?∑,'n si

ni i q =ξ?σ,详《桩基规》5.4.4-1 群桩基础还需考虑群桩效应(乘以n η),详《桩基规》5.4.4-2

中性点:查《桩基规》表5.4.4-2

12、验算桩基水平承载力:所有桩的水平承载力总和>SATWE 总信息中X 、Y 向基底剪力总值(地震)。

13、柱脚弯矩较大时不宜采用单桩基础。

(四)、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要点

(五)、人工挖孔桩要点

1、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

(六)、冲、钻孔灌注桩要点

(七)、筏板基础要点

(八)、桩筏基础要点

(九)、抗拔桩要点

1、抗拔桩裂缝控制等级:

一级:应设置预应力钢筋

二级:宜设置预应力钢筋

三级:进行桩身裂缝验算(详《桩基规》3.5.3和5.8.8)

2、抗拔承载力要求较高时,可采用桩侧后注浆、扩底(扩大头)等技术措施

3、抗拔承载力验算:

非整体拔出破坏:/2k gk gp N T G ≤+

整体拔出破坏:/2k uk p N T G ≤+,整体和非整体拔出破坏均需验算(详《桩基规》5.4.5和5.4.6)

4、计算非抗拔桩(普通桩)所需抗拔力:

(1)水浮力面荷载-恒载面荷载=净浮力(标准值)

(2)地下室面荷载只输净浮力,计算出底层柱最大内力,即为控制抗拔力(设计值)

(3)纯地下室部分宜统一做一个桩数的承台,因此单桩抗拔力特征值=控制抗拔力/一个承台桩数/1.2

5、地下室底板柱下、墙下抗拔桩计算方法:

在satwe 中导出柱底内力CAD 图,一个是自重的,一个是水浮力的,然后使用抗浮计算插件KF 计算水浮力减去自重后的柱、墙净浮力值,即可计算出所需的抗拔桩数量。

(十)、抗浮锚杆要点

1、抗浮锚杆通常为小直径(常用150mm ),配3根钢筋

2、锚杆抗拔承载力在200KN 左右为宜。

3、验算抗裂,按边长a=0.86d的矩形截面验算。

4、锚杆间距在3m左右为宜,长度小于20m。

5、抗浮验算按单位面积算,很简便。

6、抗浮锚杆可减小底板水浮力荷载,折减值为

2*0.8

Ra

s

,其中Ra为抗拔特征值,s为锚杆间距,折减后水

浮力为

2

1.35*(*10--*0.8

1.35

w

Ra

H H P

s

底自重

(十一)、桩基试验

1、施工前试桩试验: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

(1)静载试验地质复杂,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符合条件之一就得做。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新工艺

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且不少于总数的1%;总数少于50根时,试验数量不少于2根。

(2)无法做静载试验的端承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太高或岩层太硬)应采用深层载荷板试验、基岩荷载试验;或同条件下小直径桩的静载试验中确定端承参数。

2、施工后试桩试验: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工程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试验

(1)静载试验施工前已进行静载试验,但施工工艺或质量出现异常符合条件之一

地质复杂,桩的施工质量可靠性低就得做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新工艺

试验数量不少于3根且不少于总数的1%。抗压桩、抗拔桩、水平力较大的桩分别进行试验。

(1)中以外的桩基

(2)高应变动测试验

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桩基做静载试验时的辅助试验

试验数量不少于5根且不少于总数的5%,大直径扩底桩和非嵌岩大直径灌注桩不宜采用。

低应变法(对桩身缺陷只作定性判定,缺陷性质较难

区分)动测法

(3)桩身质量检测高应变法(原本是用于竖向承载力检测,可作为附带

检测桩身完整性)

钻孔取芯法

声波透射法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承台不得少于1根(单柱单桩应全数检测)。

检测数量甲级桩基、地质复杂、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不少于总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

其他工程不少于总数的20%且不少于10根

另外,在检测数量中,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应选用钻孔取芯法或声波透射法,并且不少于总数的10%,其余的桩应采用可靠的动测法检测。

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采用钻孔取芯法测定桩底

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测持力层,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

(十二)、地基处理

1、换填法处理时,基础附注应注明相关信息。

(十三)、综合

1、砂夹石的压缩模量可取20MPa 。

2、周边有临近建筑时,基础附注应注明施工时避免对邻近已有基础的影响。

四、人防地下室设计注意事项

1、临战封堵门外侧做各扩出500mm 的沟槽,且与上部梁平齐,以便搁置封堵梁。

2、后浇带不宜穿过临战封堵门。

五、画柱图、柱表注意事项

1、三级框架角柱不用加密【规范】

2、归并柱子,自己归并

3、柱箍筋间距若在satwe 参数中设置为100,则在计算结果中非加密区数值应X2倍(非加密区间距人为取

200时)。

4、出屋面的柱宜在屋面结构图中另外表示。如KZ5出屋面段另起编号为KZ5a 。

5、柱纵筋宜比计算值多配1~2。

6、绘制结构层楼面标高、层高、混凝土标号时,按“脚踩的是本层楼板,看到的是本层墙柱”原则编写层

号。

7、沿柱全高采用12@100井字箍,轴压比限值可提高0.1【抗规】。

8、与窗台相邻的柱子受窗台压顶梁影响,按短柱考虑。

9、短柱加密区体积配箍率>1.2%

10、4n H h

<为短柱,Hn 为柱净高(层高-梁高),h 为柱截面高。 11、基础面~地梁面(或底板面)柱段常为短柱,务必注意。

12、短柱轴压比限值降低0.05。

13、短柱配筋要点:

·箍筋间距s<=100

·体积配箍率sv ρ>=1.2%

14、柱非加密区箍筋(d 为纵筋最小直径): 10d (一、二级抗震)

箍筋间距S<=

15d (三、四级抗震)

六、画剪力墙柱图注意事项

1、使用工具:屠夫墙柱

2、边构合并时,箍筋应满足原墙身水平筋的要求。

3、剪力墙按计算确定的钢筋:墙身水平分布筋、边构纵筋

4、约束边构的参数确定条件: 抗震等级、设防烈度 体积配箍率λv

边构沿墙肢长度Lc 轴压比μn

墙肢长hw (墙肢长为PKPM 中墙肢节点距离)

边构类型(暗柱、翼墙、端柱)

5、屠夫墙柱用法:

(1)加载程序

(2)DHK ——输入初始参数(配箍特征值、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

(3)自己在剪力墙大样上画边缘构件,用S4命令放大四倍(25:100)【合并多段线命令:PE ——M 选

取多条——J 合并】

(4)TCHZB ——画一格墙柱图框,将放大的构件放入其中

(5)YXZ ——画构件的配筋大样

(6)HGJ ——自己画箍筋和纵筋(当YXZ 命令无法识别边构时)

HLG ——画拉筋

(7)XZB ——选取一格墙柱图框,生成纵筋、箍筋值,再按计算值修改。

(8)DGJ ——选取墙柱图框,计算图框内的边构的配筋率,看是否满足要求。

6、画墙柱大样宜在平面图中只标“剪力墙一、剪力墙二……”,再另画“剪力墙一、剪力墙二……”的截

面、边构沿层号或标高的变化大样图。

7、墙身长度<=1m 的,用边构箍筋拉出以代替墙身水平筋(省钢筋)。

8、画墙柱图时将底部加强层的轴压比打出来查看核对。

9、墙身搭梁的区域纵筋加强。

10、若有裙房,底部加强区应至少在裙房的上一层。

11、剪力墙GBZ 尺寸按高规确定。

12、短肢墙轴压比限值为(一、二、三级):0.45、0.50、0.55

【短肢墙:h<=300,48w H h <<,只要有一边墙肢的8w H h

>就不是短肢墙】 13、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宜用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

14、构造边构,箍筋隔一拉一,满足肢距<=300。

15、4w H h

<的短肢墙按柱配筋,暗柱纵筋计算面积为边构一侧单排钢筋面积。 16、墙身竖向、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是指单排钢筋。

17、屠夫墙柱:“参照配筋率”表示按DHK 中指定的配箍特征值和混凝土强度等级计算的YBZ 体积配箍率sv

ρ(按一级钢计算)。DGJ 命令执行后,需使“(1)”后面的实际配箍率>sv ρ。

七、画结构平面图注意事项

1、板负筋伸入板内长度为

024

l ,且取50mm 的整数倍。02l 为梁两侧板中较长的短跨。

2、相邻板高差不大于50mm的可视为连续板,但支座负筋不连通。

3、屋脊线至边缘距离小于9m的可做建筑找坡。

4、画结构平面图:打开SATWE——PM生成数据——图形检查——各层平面图——保存T 图——转DWG——

CAD打印——对照图纸并根据建施画结构平面图。

5、屋面板面筋拉通后支座负筋仍不够的,支座再加一道相同的负筋。

6、墙柱定位:外边缘至轴线距离按建筑定位,如需加宽加高则向内增加(不影响外立面),个别墙柱(如

楼梯间处)常为与墙齐平,具体定位按建筑而定。

7、开大洞房间(比如楼梯间)上下两侧区格楼板负筋拉通。

8、结构平面图按建筑条件图分层;梁图在建筑条件图分层的基础上按归并系数再次细分。

9、结构平面图与建筑图校核:将建筑图(仅留门窗、墙柱、楼梯等图层)做成蓝色的块,然后套进结构图

校核。

10、外凸的构造柱突出梁外边线的部分可用梁托支承。

11、2m跨以下的板负筋可拉通。

12、负筋伸入板长度不小于400mm。

13、板面高于梁面的部位用斜线填充示意为宜。

14、支座附加筋宜标“另”。

15、绘制结构平面图时,线角宜自定一图层,便于拷贝。

16、PKPM平面图转CAD平面图:外部接口——PM梁、PM柱;

剪力墙用绿线,图层用wall;框架柱用红线,图层用colu。

17、结构平面图附注内容:

(1)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2)升降板区域标识、板面高于梁面标识

(3)板厚说明

(4)板配筋说明(分布筋、未注明的负筋、板底筋表、负筋图例)

(5)梁定位原则

(6)构造柱设置原则;大样定位(一般为按建施);门窗洞口定位按建施;洞口加强筋(详结总);隔墙高度>4m设圈梁。

(7)板底加强筋说明

(8)水电管道井预留钢筋头

18、快速画板钢筋——PMCAD画结构平面图

·绘图参数:钢筋编号——不编号;界线位置——梁边;选文字标注。

·计算参数:负筋长度取整模数——50

·图层转换:探索者中的PM文字、PM钢筋命令。

19、管道井口等开中型洞口周边宜加小梁(比如150x300)。

20、底板模板图要画承台线,顶板外墙要画虚实线。

21、底板:待板配筋、梁图画完后,再套一次墙柱和轴网,最后修剪承台线。

22、集水坑应尽量紧贴承台和梁的边角,省去标注位置尺寸。

23、伸缩后浇带浇注时机:周边结构浇注60D后;沉降后浇带浇注时机:结构封顶60D后。

八、画梁图注意事项

1、梁集中标注内容依次为:编号、截面尺寸、箍筋、通长筋、底筋(选注)、构造腰筋或抗扭腰筋(选注)、

梁面标高(选注)。

2、梁宽大于等于350mm的,应采用四肢箍。

3、悬挑梁箍筋全长加密,面筋宜不少于3根,伸出的面筋应比计算值大一点。

4、连梁纵筋全通且箍筋沿全长加密。

5、框架梁底筋宜不少于3根,直径宜不小于18mm。跨度较小(小于5m)的多层结构不小于16mm。

6、若有多个结构层配筋相同且画在一张图上,则梁编号可编为KLX、LLX、LX等等,再注明X等于哪几层

层号。

7、考虑水浮力的地下室底板梁应将按水浮力荷载与按正向荷载计算的配筋值同时包络,且梁拉通筋和支座

负筋位于梁底,底筋位于梁面。按水浮力荷载计算的配筋值查看方式与普通梁配筋相反,例如

“A B C

D E F

--

--

”,其中A-B-C为底筋值,D-E-F为面筋值。这是因为PKPM水浮力按正向荷载输入。

8、梁底筋不应配的比计算值小,面筋若无合适配筋组合,可略比计算值配的小一点,但此时底筋应略加强

(相当于调幅)。

9、梁外排钢筋直径不应大于内排钢筋。

10、梁钢筋直径不宜差太多,一般不差超过两级。

11、采用三肢箍及以上的多肢箍时,务必考虑拉通筋是否满足搭箍筋要求。当拉通筋为两根时,可加设架

立筋以满足搭箍筋要求。

12、连梁标注的颜色与其他梁标注的颜色分开,一般用品红。

13、梁面标高与楼层标高不同时,应标注高差或绝对标高,在集中标注或原位标注中用红色字标出。例如

(-0.050)、(H=5.370)。

13、梁集中标宜排列整齐,标注线宜落在梁轴线上。

14、梁相邻跨因故不能配相同的支座负筋时,支座负筋的直径宜相同。

15、梁配置拉通筋时应同时考虑支座负筋排列是否对称,应使支座负筋排列对称。

16、梁编号顺序应从数字轴开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在字母轴结束。

17、多跨梁集中标宜落在第一跨上。

18、多跨连续梁各跨所需的拉通筋相差较大时,可原位标注拉通筋使其不同于其他跨。

19、多跨连续梁支座负筋宜全部原位标注,跨数较多时底筋也宜全部原位标注。

20、遇到标高易混淆的区域宜分别标注梁标高。

21、连梁是剪力墙的一部分(洞口),线型为实线,且用蓝色。

22、跨高比小于5,一端为剪力墙,但另一端与平面外剪力墙相连的梁不作为连梁。

23、地下框架梁梁面标高应比室内地坪降低,具体降低数值应与建筑设计人员协商。

24、一、二级抗震时,框架梁通长筋不应小于2两根14mm,且不应小于底筋和面筋最大值的1

4

25、地梁支座面筋放大1.1倍【2010新规范】。

26、画梁图:把PKPM中的配筋数据和梁截面尺寸一同拷入结构平面图中叠加。

27、梁拉通筋应直径越小越经济,能满足跨中和支座配筋要求即可。

28、连续次梁跨中面筋用架立,支座(简支端)不应小于底筋的14

【混规9.2.6】。 29、次梁宽小于等于200,底筋根数最少可配两根;大于等于250,底筋最少宜三根。

30、应在PKPM 的梁施工图中查看主次梁交接处是否需附加吊筋,若有就在CAD 图上画出。

31、务必注意一排只能放几根钢筋!

32、画梁图易忽略的地方:(1)变截面(2)变箍筋(3)次梁架立筋是否满足跨中(4)次梁箍筋不用加密

(5)高差大于6

h 处梁钢筋断开(6)附加吊筋 33、梁底筋尽量配少根数、大直径、多配一点(多1~2),尽量使相邻跨底筋可连通。

34、地下室梁配筋:配筋值较大时(大于20)可全部采用25mm 钢筋。

人防地下室梁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0.25(混凝土等级C25~C35)或大于0.30(混凝土等级C40~C55)。

【规范】 人防地下室连续梁支座和框架节点受压钢筋(底筋)面积不小于受拉钢筋(面筋)的

13

。 35、大面积地下室梁配筋宜先配框架梁再配次梁。

36、架立筋尽量用两根(多肢箍例外)。

37、底筋尽量不多于两排。

38、人防地下室顶板梁配筋可以抠一点。

39、梁抗扭筋:当VT<3时且腹板高<450mm 时不再另设抗扭纵筋,而应将VT 值考虑在上下纵筋里;若腹板

高>450mm 时,则应设抗扭腰筋且满足构造腰筋要求。

40、大跨度(>6m )次梁底筋宜不少于3根,起抗裂作用,因为PKPM 配筋时不是按裂缝控制。

41、屋面次梁配筋宜比计算值多放一根(抗裂防漏水)。

42、跨度、截面、配筋都一样的梁才能用同编号归并。

43、配筋率大于2%的框架梁箍筋直径提高一级【规范】。

44、质量较大的大样线角下的梁应加抗扭筋,箍筋加强。

45、画梁线时不急着修剪交线,先预留交线以便日后修改节点柱子的尺寸。

46、连续梁其中某跨降标高较大时(如穿过楼梯间的框架梁),宜将此段梁另起编号标注。

47、上面各层与下层梁系相同或相差不大时,可以把下层梁系标注拷贝到上面几层,再进行修改,这样即

简化操作,还可以一边校对下层的标注。

48、主梁标注与次梁标注宜分开图层。

49、梁图附注内容:

(1)梁面标高说明

(2)梁定位说明

(3)腰筋说明

(4)主次梁交接处箍筋、井字梁相交处箍筋说明

(5)对称说明

(6)梁编号(“X ”=…)

50、抗扭配筋示例说明:VT3-0.3

其中3为抗扭纵筋面积,0.3为単肢箍面积(配双肢箍时即为原值+0.3*2=0.6)

51、地下室梁图可分区编号,比如遇到斜交区块时,不同区块分开编号,颜色区分开。例如:1KL-1、2KL-1、

3KL-1等等。

九、画楼梯图注意事项

1、面筋和底筋间距最好一致,或间距方便施工,钢筋级差宜差1级以内。

2、MORGAIN 中的楼梯参数设置:支座条件两端弹性、裂缝控制0.3mm 内(室内正常环境)。

3、若裂缝或挠度不满足,可用MORGAIN 中的底筋放大系数来放大底筋。

4、挠度限值1/200。

5、梯板较薄不宜考虑踏步刚度。

6、标梯梁时注意是否为楼层梁,如遇夹层需手算配筋(尤其是底部几层,楼层与夹层易混淆)。

7、梯段板与休息板厚度不宜相差太大。如150厚梯段板可配120厚休息板。

8、层间设置梯连梁时,应使连梁减弱,避免影响主体结构。

9、4m 跨梯段板宜配12mm 钢筋;5m 跨梯段板宜配14mm 钢筋;6m 跨梯段板宜配16mm

钢筋。

10、梯柱宜上下连通。

11、梯梁底筋宜放大,且不宜少于2根14mm ,梯框梁底筋不宜少于2根16mm 。面筋均不宜少于2根14mm 。

12、梯段板垂直投影面荷载可取28/kN m (板厚100~120)或2

9/kN m (板厚120~150)。

13、绘图比例用1:50。

十、画大样图注意事项

1、探索者中绘图比例用1:20。钢筋用0.4mm ,保护层100mm 。

2、板厚小于100mm 用单排布筋,大于等于100mm 用双排。

3、线角外立面按建筑条件,内侧厚度可按结构酌情调整。

4、大样板厚:1500高用130;1200~1400高用120;1100以下用100mm

5、L 形线角受力筋转角处应采用270度处理。

6、大样编号应尽量与建筑大样同编号。大样名称应采用与建筑相同的名称。名称下应注明对应建筑大样图

(X )XX 号。

7、非受力筋不必满足la 锚固长度,仅用于抗裂。

8、标注分布筋时宜注明“XXX 分布筋”。

9、受力筋最小配筋率0.2%,非受力0.15%。

10、受扭构件(如圈梁)纵筋加强,箍筋加密,必要时再加抗扭腰筋。

11、屋面开洞需做反口,且周边布置洞口加强筋。

12、对于非干挂石材的复杂柱式大样,结构可采用挑板+砖砌的形式处理。

十一、计算书整理注意事项

1、多层上部结构

【文字】:总信息、周期振型地震力、结构位移、超筋信息、薄弱层验算结果。

【图形】:结构布置简图(截面尺寸)、平面荷载(面荷载、线荷载,关掉导荷)、板筋、梁柱筋、板裂缝(取

标准层和屋面层等代表性的楼层)、梁裂缝(取不利的几层)、梁挠度(取不利的几层)、柱底标

准内力(基础为独基时用D+L工况)、柱编号。

【附属构件】:楼梯计算书、挡土墙等

2、独立基础

【文字】:JCCAD计算书(一次性框选自动生成基础,然后点计算结果即可生成本次框选生成的基础的计算书)或MORGAIN计算书

【图形】:基础节点编号(JCCAD-基础模型输入-图形管理-显示内容)、控制荷载图

3、高层上部结构

4、桩基

5、筏板

6、人防地下室

7、情况处理

·梁挠度、裂缝大部分超限时(楼层<0.3mm,屋面<0.2mm),可在PKPM梁平法施工图——配筋参数中选择“按裂缝限值选筋”,并定义相应限值,然后重新生成。若还有部分梁超筋,就手工修改裂缝数值及挠度值。大跨度梁一般会采用预起拱施工,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500,在改梁挠度时可手工改动,扣去预起拱的高度

8、简化技巧:

·板配筋、板裂缝计算书只需打标准层。

·梁挠度、裂缝只需打标准层的最下面一层。

十二、文件事务工作注意事项

1、审查修改、建筑改动等改图:第一次改图号加“X1”,第二次改加“X2”,如此类推,每一次改图均需出

具通知函。改图时宜在原图形文件里改,在原稿旁边区域绘图,并注明改图日期并简要注明修改原因。

2、图纸送审晒六份,审查回复晒四份。

3、改图:另拷一份DWG,重新修改,方便识别版本和修改图框。

十三、CAD操作技巧

1、添加FONTS文件:CAD-选项-文件-支持文件搜索路径-添加FONTS文件夹地址。

2、CAD2006版以上问题:关闭动态输入:F12

3、将对象图层置为当前命令:ai_molc。可令其快捷键为a。

4、将对象图层匹配为其他图层命令:ma

十四、施工配合工作注意事项

钢结构设计原理复习总结

钢结构的特点: 1.钢材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2.钢结构的重量轻 3.材质均匀,和力学计算的假定比较符合 4.钢结构制作简便,施工工期短 5.钢结构密闭性好 6.钢结构耐腐蚀性差 7.钢材耐热但不耐火 8.钢结构可能发生脆性断裂 钢结构的破坏形式 钢材有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破坏形式,即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钢结构所用材料虽然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但一般也存在发生塑性破坏的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脆性破坏的可能。 塑性破坏是由于变形过大,超过了材料或构件可能的应变能力而产生的,而且仅在构件的应力达到了钢材的抗拉强度fu 后才发生。破坏前构件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断裂后的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在塑性破坏前,构件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且变形持续的时间较长,容易及时被发现而采取补救措施,不致引起严重后果。另外,塑性变形后出现内里重分布,使结构中原先受力不等的部分应力趋于均匀,因而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 构件应力超过屈服点,并且达到抗拉极限强度后,构件产生明显的变形并断裂。常温及静态荷载作用下,一般为塑性破坏。破坏时构件有明显的颈缩现象。常为杯形,呈纤维状,色泽发暗。在破坏前有很明显的变形,并有较长的变形持续时间,便于发现和补救。 脆性破坏前塑性变形很小,甚至没有塑性变形,计算应力可能小于钢材的屈服点fy ,断裂从应力集中处开始。冶金和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缺陷,特别是缺口和裂缝,常是断裂的发源地。破坏前没有任 何预兆,破坏时突然发生的,断口平直并呈有光泽的晶粒状。由于脆性破坏前没有明显的预兆,无法及时察觉和采取补救措施,而且个别构件的断裂常会引起整体结构塌毁,后果严重,损失较大,因此,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止钢结构的脆性破坏。 在破坏前无明显变形,平均应力也小(一般都小于屈服点),没有任何预兆。局部高峰值应力可能使材料局部拉断形成裂纹;冲击振动荷载;低温状态等可导致脆性破坏。平直和呈有光泽的晶粒。突然发生的,危险性大,应尽量避免。 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1.弹性阶段:OA 段:纯弹性阶段εσE = A 点对应应力:p σ(比例极限) AB 段:有一定的塑性变形,但整个OB 段卸载时0=ε B 点对应应力:e σ(弹性极限) 2.屈服阶段:应力与应变不在呈正比关系,应变增加很快,应力应变曲线呈锯齿波动,出现应力不增加而应变仍在继续发展。其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称为上屈服点和下屈服点;下屈服点稳定,设计中以下屈服点为依据。 3.强化阶段:随荷载的增大,应力缓慢增大,但应变增加较快。当超过屈服台阶,材料出现应变硬化,曲线上升,至曲线最高处,这点应力fu 称为抗拉强度或极限强度。 4.颈缩阶段:截面出现了横向收缩,截面面积开始显著缩小,塑像变形迅速增大,应力不断降低,变形却延续发展,直至F 点试件断裂。 疲劳破坏:钢材的疲劳断裂是微观裂纹在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不断扩展直至断裂的脆性破坏。 钢材的疲劳强度取决于构造状况(应力集中程度和残余应力)、作用的应力幅、反复荷载的虚幻次数,而和钢材的静力强度无明显关系。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焊接连接:不削弱构件截面,构造简单,节约钢材,焊缝处薄。弱铆钉连接:塑性和韧性极好,质量容易检查和保证,费材又费工。螺栓连接:操作简单便于拆卸。 焊接连接的优点:1.焊件间可以直接相连,构造简单,制作加工方便2.不削弱截面,节省材料3.连接的密闭性好,结构的刚度大4.可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焊接结构的质量。 缺点:1.焊缝附近的热影响区内,钢材的金相组织发生改变,导致局部材质变脆2.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使受压构件承载力降低3.焊接结构对裂纹很敏感,局部裂纹一旦发生,容易扩展至整个截面,低温冷脆问题也比较突出。 焊接连接通常采用的方法为电弧焊(包括手工电弧焊)自动(半自动)埋弧焊和气体保护焊。 侧面角焊缝主要承受剪力,塑性较好,应力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分布不均匀,呈两端打而中间小的状态。焊缝越长,应力分布不均匀性越显著,但临界塑性工作阶段时,产生应力重分布,可使应力分布的不均与现象渐趋缓和。 焊脚不能过小:否则焊接时产生的热量较小,而焊件厚度较大,致使施焊是冷却速度过快,产生淬硬组织,导致母材开裂。 焊脚不能过大:1.较薄焊件容易烧穿或过烧2.冷却时的收缩变形加大,增大焊接应力,焊件容易出现翘曲变形 计算长度不能过小:1.焊件的局部加热严重,焊缝起灭狐所引起的缺陷相距较近,及可能的其他缺陷使焊缝不够可

结构设计学习心得体会

结构设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1、拜模仿为师,从模仿中学习,不断提高 通常的设计,80-90%都是对已有的技术进行模仿、综合后搞出来的。充分利用他人的经验和过去的经验,使之为自己服务,不断进步。 2、对设计要迷恋不舍 设计人员要有美学观,安稳观,能区分产品美与不美,安定与不安定。其次设计人员要为用户设身处地着想,站在用户立场上体验。信心来自对设计的迷恋,像迷恋情人那样迷恋设计,使出全部精力和才华,这就是信心的基础,也是征服用户,为用户喜欢的奥妙所在。 3、形状和结构产生于力 机器产品都在负载下工作,以最弱部分的强度为依据进行设计,查清受载情况,以受力分析为靠山。(在电子设备产品设计中:塑料件以刚度校核为主、金属件以强度校核为主)。 4、图纸比理论重要,事实又比图纸重要 设计者必需用设计好的图纸来表达思想,图纸合理地处理了理论和工程问题,这就是图纸重于理论的意思;实际是设计人员的源泉,当听到不能按照图纸制造或用户意见时,应该认真对待,切忌草率。 5、使用后才能更深理解 厂内试验合格,实际使用中还会发生问题,因为用户现场的条件和制造厂的条件不同;工人不一定已经掌握了操作要领,维护保养不方便。所以设计不要只满足于当初的目标和要求,在使用现场搜集情况,发现各种问题,改进设计,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保持正常,降低成本,降低消耗。 6、不要一味追求高精度 装配中因误差大而不能正常装配,往往是加工车间和设计部门之间扯皮、埋怨的根源,于是设计人员缩小公差范围。产品的成本是按精度的几何级数上升的,设计者笔头上稍微疏忽,成本可能直线上升。几个符合精度的零件不一定能装起来,这是尺寸链问题。在尺寸链的某一环节留出调整位置,装配后临时加工,就能达到装配目的,不一定把精度定得很严。搞设计要做到产品使用可靠,操作方便,制造容易,维护简单。要做到这些,需要刻苦锻炼,努力学习,决非一日之功。 7、多用标准零件、通用零件 机械制造业已经越来越专业化,要想什么都靠自己工厂制造,这是既不经济又是过时的思想。搞一个新产品的设计,应尽可能的采用通用零件和标准零件,这样做既能缩短生产周期,也便于互换和降低成本。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专业化也必然会大力发展,设计人员应该了解专业化的发展,熟悉市场能提供的通用零件、标准零件和其它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一、系统设计的原则 1、系统性 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传递语言要尽可能一致,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数出一处、全局共享,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 2、灵活性 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结构的可变性,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尽可能减少模块间的数据偶合,使各子系统间的数据依赖减至最低限度。 3、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 经济性指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一方面,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方面,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 二、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系统模块化结构设计。 2、代码设计 代码设计就是通过设计合适的代码形式,使其作为数据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代表客观存在的实体、实物和属性,以保证它的唯一性便于计算机处理。 3、数据库(文件)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得到的数据关系集和数据字典,再结合系统处理流程图,就可以确定出数据文件的结构和进行数据库设计。 4、输入/输出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主要是对以纪录为单位的各种输入输出报表格式的描述,另外,对人机对话各式的设计和输入输出装置的考虑也在这一步完成。 5、处理流程设计 处理流程设计是通过系统处理流程图的形式,将系统对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在系统存储介质间的转换情况详细地描述出来。 6、程序流程设计 程序流程设计是根据模块的功能和系统处理流程的要求,设计出程序模框图,为程序员进行程序设计提供依据。 7、系统设计文档 系统标准化设计是指各类数据编码要符合标准化要求,对数据库(文件)命名、功能模块命名也要标准化。 描述系统设计结果是指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说明书以及各种图表等,要将他们汇集成册,交有关人员和部门审核批准; 拟定系统实施方案设计是在系统设计结果得到有关人员和部门认可之后,拟定系统实施计划,详细地确定出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时间和具体要求。 另外,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还要对数据进行保密设计,对系统进行可靠性设计。 三、系统设计的步骤 1、系统总体设计 包括:系统总体布局方案的确定;软件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存储的总体设计;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方案的选择。 2、详细设计

钢结构课程设计心得

钢结构课程设计心得 篇一:钢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 钢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到的知识,而且掌握了许多以前没有学懂的知识。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不过经过一遍遍的思考以及和老师同学们的讨论都一一得到了解决,基本达到了再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的目的。古人有云:“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说的就是错误并不可怕,人类能不断的进化发展,靠的便是一个个错误,在错误面前不骄不躁,不断思考,不断改正,才能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虽然改正错误的过程是冗长而艰辛的,但是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成功的真谛,用汗水浇灌收获的果实才是最令人感觉幸福而满足的。遇到困难也需迎难而上,

披荆斩棘,诗云:“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如果中途荒废,那样便永远不可能成功,以后步入社会仍然适用。课程设计是一门专业设计课,它不仅仅教会了我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也教给了我很多运用知识的能力,曾经有一个马拉松运动员把具体很远的路程划分为一段段百米间隔,通过实现一个个小的目标,最终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远大的目标。同时,课程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以往所学的抽象的理论有了一个逐渐清晰的认识,包括整体稳定性计算,局部稳定性计算等,也发现了以前忽视的小细节,比如节点的设计要求和钢材之间的接法。 我认为这次课程设计不仅仅充实我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我很多学习的方法以及处事的道理。而这是以后最实用的。在步入社会以后,也要勇于接受社会的挑战,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在 这个循环的过程中不断的充实自

己,提高自身,实现个人的不断进步。 回顾这次课程设计,至今仍感受良多,从最初的一脸茫然,到最后的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回忆起来,苦楚多多,不过回头看看一份洋洋洒洒的课程设计,心中仍是喜悦异常,痛并快乐着。。。。。。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感谢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老师给予的讲解和帮助以及和我讨论亦给予我很大帮助的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

结构设计工程师工作总结

结构设计工程师工作总结 转眼间20xx年已悄然划过,回首这一年,现将20xx年一年个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20xx年在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设计院全体员工同心协力,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目标。总结过去这一年,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工作量方面 过去的一年里,我主要参与了xxx公共租赁房项目、xx赁住房项目、xx住宅项目、xx来访大厅、xx三益化工厂区项目、等建筑的结构设计。通过自己努力工作、迎难而上,不断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终于顺利完成了院里给我下达的35万的产值任务。我个人工作量方面完成54.5万产值,实收费达到38.2万,在圆满完成产值任务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此,我感谢领导、同事们对我的支持和关心。 二、其它方面 (一)处理现场问题 处理现场施工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协调参建各单位的关系,是结构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也是一种义务。 (二)、图纸质量方面作为结构设计人员此要求更为严格,因为我们设计的图纸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可靠度和结构经济合理性,所以在工作中我从不敢怠慢我们的产品质量。平时经常和专业人员和技术骨干交流探讨,在遇到技术难题时积极向前辈及领导请教,同时上网查阅、翻阅资料,努力把难题合理全面的解决掉。

(三)、以老带新方面 作为师傅认真指导徒弟的工作,督促其认真学习规范以及软件操作,认真解答在设计过程中的疑问及图纸中发现的问题,尽量将图纸中出现的问题降到最低,使顺利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任务。 (四)、市场营销方面 通过朋友的关系寻求市场也是一个锻炼自己很重要的机会和任务,我一定要抓住每一个信息,争取赢得市场,为公司和所里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五)、注册考试方面 由于自己的惰性,没有认真对待注册考试,一二年注册考试很不 理想。今年我要端正思想,调整心态,积极的争取复习时间,珍惜单位提供的考试机会,争取在今年的考试中考取好成绩。 (六)注重团结和谐 一个设计单位就像是一个球队,是靠团队协作工作的,一个设计 项目牵涉到多个专业配合,每个专业还需要设计、制图、校核、审查等多个环节。团队协作在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下来:在这一年中接触到了许多新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经验,使自己在思想上认识和工作能力上有了新的提高和进一步的完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要求自己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严 要求,力求做到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双提高。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工作总结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工作总结 本工程的结构设计咨询工作是在工程初步设计已经完成,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介入的。进行的方式是介入后的结构设计全过程控制,包括对初步设计的修改完善,对施工图设计过程的控制和对施工图成果的审核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本工程位于山东淄博,地下一层车库,地上一二层营业、办公,三至十八层住宅,框架—剪力墙结构,平板式筏形基础。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本工程设计方案原为剪力墙结构,并已通过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考虑到下部楼层为营业和办公,在咨询过程中首先探讨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可行性和优点,配合设计单位对结构方案进行了调整,由剪力墙结构改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并合理的而布置剪力墙和框架柱,优化了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法,通过多次的设计计算、分析比较、合理调整来满足规范规程的而要求,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结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多次与结构设计人员交流沟通,统一了设计的做法和上机计算数据,事先控制保证了结构的施工图设计沿着安全、合理、经济的思路进行,使最终的结构施工图成果文件差错少、质量优、经济性好。 施工图绘制完成后,对结构设计的成果进行了审核,并提出了审核意见。配合设计方对施工图审查咨询中心的审核意见进行了修改,对部分审查意见与审查专家进行了沟通说明,修改后的施工图交付建设单位。 设计咨询工作和精益求精的结构设计保证了结构设计的技术质量和经济质量,达到了使营业、办公空间布置的方便合理,地下车位的增加,合理的混凝土用量,较低的用钢量等多方面效益。通过结构设计的咨询优化,给投资方带来了很好的效益,使投资方非常满意。 该工程现已进行了图纸交底与会审,并已开工建设。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钢结构学习心得1

钢结构学习心得1 《钢结构设计原理》学习总结与体会 掌握钢结构的特点和钢结构的应用范围;理解钢结构按极限状态的设计方法,掌握其设计表达式的应用;初步了解钢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了解钢结构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钢结构知识打下基础。 了解钢结构采用的焊缝连接和螺栓连接两种常用的连接方法及其特点;理解对接焊缝及角焊缝的工作性能,掌握各种内力作用下,焊接连接的构造和计算方法;了解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种类、产生原因、影响以及减小和消除的方法;理解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的工作性能和破坏形式,掌握螺栓连接在传递各种内力时连接的构造和计算方法,熟悉螺栓排列方式和构造要求。理解受弯构件的工作性能,掌握受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的计算方法;了解受弯构件整体定和局部稳定的基本概念,理解梁整体稳定的计算原理以及提高整体稳定性的措施;熟悉局部稳定的验算方法及有关规定。 下面谈谈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一、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就了解到,《钢结构设计原理》是多么重要的一门课,特别在毕业设计时,你现在不熟悉,以后设计会带来很多麻烦,而我不是那种只满足及格的学生。但想起那计算题,我就气,本身正在学结构力学,而且还学得不错,谁知把一些题给弄糊涂了. 二、学习要有兴趣。在我看来,学那一门课都一样,有兴趣才能学得好,一旦失去兴趣,那是不可能学好,不牢固。而我对钢结构设 计原理的兴趣来于它存在于我们生活周围,学到那部分,我都会联系实际.

三、抓住重点,抓住主线。这门课无非就讲了几个构件: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受扭构件。抓住它们的本质联系,我们清楚知道在推导公式时,在做抗弯、剪、压、拉、扭计算时,它们原理是一样或相似的。 四、多煤体上课,有助于我们接受更多的信息。甚至能够把一些现象或实验演示出来,加强我们的感性认识。 五、多思考,多讨论,多提问,独立完成作业。这是很重要一点,也许你上课听不明,但你通过作业,你就可以把一些问题搞懂。平时多思考,多讨论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如果不懂,应找老师答疑。这学期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多找老师答疑,还从老师那里学到一些课本没有的知识。 对我来说,知识真正得到巩固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说,课程设计的内容贯穿整本书的内容。同时设计也能体现你个人的能力和创新。所以我一向很热衷于课程设计,通过设计,你才真正地学会知识。在做设计遇到的难题要及时找老师解决,问题千万年别积压。这样才真正把知识学牢。希望以后可以把所学的应用于实践中,为自己加油吧。 陈昭 a,b Y,12c

结构设计经验的总结

十年结构设计经验的总结 1.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 (1).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干脆砍了。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2).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必加辐射筋,谁见过独立基础加辐射筋的?当然加了也无坏处。  (3).如果甲方及老板不是太可恶的话,可将悬挑板的单向板的分布钢筋改为直径12的,别小看这一改,一个工程省个3、2万不成问题。 2.关于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问题: (1).从结构角度来讲,如果能出挑板,能调匀边跨底板钢筋,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置时,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较节约。 (2).出挑板后,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必要时可加较大跨度的周圈窗井。 (3).能降低整体沉降,当荷载偏心时,在特定部位设挑板,还可调整沉降差和整体倾斜。 (4).窗井部位可以认为是挑板上砌墙,不宜再出长挑板。虽然在计算时此处板并不应按挑板计算。当然此问题并不绝对,当有数层地下室,窗井横隔墙较密,且横隔墙能与内部墙体连通时,可灵活考虑。 (5).当地下水位很高,出基础挑板,有利于解决抗浮问题。 (6).从建筑角度讲,取消挑板,可方便柔性防水做法。当为多层建筑时,结构也可谦让一下建筑。 3.关于箍筋在梁配筋中的比例问题(约10~20%): 例如一8米跨梁,截面为400X600,配筋:上6根25,截断1/3,下5根25,箍筋:8@100/200(4),1000范围内加密。纵筋总量: 3.85*9*8=281kg,箍筋:0.395*3.5*50=69,箍筋/纵筋=1/4, 如果双肢箍仅为1/8,箍筋相对纵筋来讲所占比例较小,故不必在箍筋上抠门。且不说要强剪弱弯。已经是构造配箍除外。 4.关于梁、板的计算跨度: 一般的手册或教科书上所讲的计算跨度,如净跨的1.1倍等,这些规定和概念仅适用于常规的结构设计,在应用日广的宽扁梁中是不合适的。梁板结构,简单点讲,可认为是在梁的中心线上有一刚性支座,取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1.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 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

结构设计工作总结

结构设计工作总结 结构设计工作总结 转眼间20xx年已悄然划过,回首这一年,现将20xx年一年个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20xx年在院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设计院全体员工同心协力,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目标。总结过去这一年,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一、工作量方面 过去的一年里,我主要参与了武威市凉州区于郭庄村公共租赁房项目、20xx古浪土门公共租赁住房项目、金沙乡小康住宅项目、古浪人民来访大厅、张掖市三益化工厂区项目、等建筑的结构设计。通过自己努力工作、迎难而上,不断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终于顺利完成了院里给我下达的35万的产值任务。我个人工作量方面完成54.5万产值,实收费达到38.2万,在圆满完成产值任务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此,我感谢领导、同事们对我的支持和关心。 二、其它方面 (一)、处理现场问题 处理现场施工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协调参建各单位的关系,是结构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也是一种义务。 (二)、图纸质量方面

作为结构设计人员此要求更为严格,因为我们设计的图纸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可靠度和结构经济合理性,所以在工作中我从不敢怠慢我们的产品质量。平时经常和专业人员和技术骨干交流探讨,在遇到技术难题时积极向前辈及领导请教,同时上网查阅、翻阅资料,努力把难题合理全面的解决掉。 (三)、以老带新方面 作为师傅认真指导徒弟的工作,督促其认真学习规范以及软件操作,认真解答在设计过程中的疑问及图纸中发现的问题,尽量将图纸中出现的问题降到最低,使顺利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任务。 (四)、市场营销方面 通过朋友的关系寻求市场也是一个锻炼自己很重要的机会和任务,我一定要抓住每一个信息,争取赢得市场,为公司和所里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五)、注册考试方面 由于自己的惰性,没有认真对待注册考试,一二年注册考试很不理想。今年我要端正思想,调整心态,积极的争取复习时间,珍惜单位提供的考试机会,争取在今年的考试中考取好成绩。 (六)、注重团结和谐 一个设计单位就像是一个球队,是靠团队协作工作的,一个设计项目牵涉到多个专业配合,每个专业还需要设计、制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来看,该系统应具备如下基本功能:●客户管理系统客户信息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联系人信息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销售信息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服务反馈信息添加、修改和删除功能 ●客户信息、联系人信息、销售信息、服务反馈信息的查询功能 ●客户信息、联系人信息、销售信息、服务反馈信息的报表和打印功能 其功能模块结构图如下: 图3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查入查录查录入查 询询入询入询 客 户联销服 信系售务 息人信反 信息馈 息信 息 客户记录 图4 客户关系管理数据流图 图5 系统数据流图符号说明 2.2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2.2.1 CRM数据库概念设计 根据对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的分析,可以将这个数据库抽象为一个E-R图,如图4所示: N M

图6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E-R图 图7 E-R图数据说明 根据上述E-R模型,将其转化为关系模型: 客户(客户名称、客户编码、国家/地区、国际区号、省份、区号、城市、邮编、详细地址、客户电话、客户传真、电子邮箱、主页、年收入、员工数、行业、客户类型、客户来源、客户状态) 联系人(姓名、称呼、主联系人、客户、部门、职务、国家/地区、国际区号、省份、区号、城市、邮编、详细地址、办公电话、移动电话、家庭电话、传真、电子邮箱、业余爱好、特别纪念日) 销售产品(销售日期、相关客户、相关联系人、订单/合同号、产品、单价、销售数量、折扣、金额) 2.2.2 数据字典 通过系统需求分析,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编制数据字典如下: 各主要数据流的定义如表1至表4所示。

表1 表1注释: 客户录入单是客户信息录入到系统之前,系统管理员提供的客户录入资料,为便于日后的管理,客户录入单应尽可能详细,主要记录必须要填写清楚,避免录入记录数据丢失。 ①客户编码是唯一的,对应公司的一个客户,按重要等级分为i(inportant),n(normal), p(potential)。 系统名: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条目名:客户编号 存储处:客户一览表 客户编码为文本数字码,长度最大为8位 代码类型意义 字符X XXXX XXX 代码,流水码 省(市)/国际区号,流水码 重要等级(i,n,p) 例:i010110表示中国石油物资装备公司 ②电子邮箱和主页字段的设置是为了顺应企业信息化潮流,使公司与客户的联系手段增加了,也就增加了留住客户的机会。

结构设计个人工作总结最新总结

结构设计个人工作总结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本人马xx于2xx年6月毕业于xx科技学院,取得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xx新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加工作,从事结构设计的技术工作,现任助理工程师职务。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下面就从专业技术角度对我的工作做一次全面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工作中,我坚决拥护党的各项政策、方针,每天都密切关注国内、国外的重大新闻和事件,关心和学习国家时事政治,把党的政治思想和方针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二)、主要工作业绩 在工作这些年里,我设计完成了如xx市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城东街道半沙村地块住宅建设项目,金海湾花苑商住建设项目,xx市北白象镇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建设工程项目,长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用房及辅助非生产。 (三)、结构技术工作方面的一些经验总结

(1)、拿到条件图不要盲目建模计算。先进行全面分析,与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工程的各种情况(功能、选型等)。 (2)、建模计算前的前处理要做好。比如荷载的计算要准确,不能估计。要完全根据建筑做法或使用要求来输入。 (3)、在进行结构建模的时候,要了解每个参数的意义,不要盲目修改参数,修改时要有依据。 (4)、在计算中,要充分考虑在满足技术条件下的经济性。不能随意加大配筋量或加大构件的截面。这一点要作为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来重视。 (5)、梁、柱、板等电算结束后要进行优化调整和修改,这都要有依据可循(需根据验算简图等资料)。 (四)、努力学习新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 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丰富自己。在这几年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学习上,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应该还原回到生活。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要不断的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很

结构设计人员年终总结

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来公司已经快四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过得是很充实的,因为专业知识一直在不断的积累,专业能力一直在不断的大幅度提高;在这里我还是要深深的感谢公司对我的信任与培养,给了我那么多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还有要感谢每一位与我合作过的同事伙伴,是你们的配合与帮助,才能使我成长的这么快。经过了几年的相处,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公司更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因为无论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上公司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包容。公司需要发展,而公司的发展和我们每一个成员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公司的一名设计人员,我们更应该为它在前进的道路上贡献一份力量,而这份力量则来自我们做好本职工作,做一名合格的设计人员。要想有所提高,有所突破就必须学会自我总结,下面就对我这几年的工作和学习作如下总结。 来到公司的第一年,是收获最多的一年。因为5.12特大地震的原因,公司格外繁忙,业务也很多,因此手上的事情也多。从砌体结构到框架结构,再后来到底框结构,这些结构形式在工程中是比较多的,因此也渐渐地掌握了基本建模、绘施工图的要求。因为刚开始接触实际工程,所以经常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首先反应在结构模型上,经常有漏项的事情发生,还有很多时候是模型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或有较大出入;其次是反应在施工图上,依然有很多漏项的情况,然后就是不同专业之间有很多矛盾之处,还有很多施工图上本身的错

漏之处;最后就是在工地现场时,观察能力及现场经验不足,很少发现问题或者发现的问题都是比较小的问题,有很多需要控制的质量问题都是师傅或者其他监督部分所发现的,当发现问题后,如何补救或处理更是摸不着头脑。从建立模型到模型完成,从校核模型到修改模型完成,从模型到出校核图,从修改后的校核图到再次校核,从施工图到审查回复,从设计到现场,再从现场到设计这些程序的前前后后,不知道出了多少问题,一次次的审核师傅都兢兢业业、不厌其烦地一一执行,自己所出问题,公司都一次次的解决。正是因为这么多的问题和失误,才让我不断的掌握专业知识,第一次有了理论结合实践的亲身体会。 到了第二年,因为处在灾后重建当中,所以任务依然很多,这一年里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问题层出不穷,归根揭底是因为对各种规范不熟悉,常出现与规范不符的现象。当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基础埋深超深,在这个问题上公司可以说是费尽心力,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给公司带来太多麻烦,而最后公司用一颗包容的心来承担这一切,在这里再次感谢公司及公司的领导们。经过超深事件后,大家都深刻地意识到:设计必须严谨,必须认真对待,必须尽最大努力来完成任何一项设计,任何一个小小的疏漏都可能把我们推向深渊。在工地现场方面,经过第一年的积累,对于比较常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解决,但实际工程则是复杂的,基本上不同的工地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更是变化莫测的。遇到这种情况后,就将不能现场立即解答的问题带回公司,向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们请教,最

轻钢结构设计总结

轻钢结构设计总结(有用的着的下载) 轻钢结构总结 第一章、轻钢结构的特点及分类 一、门式刚架特点(在设计时需注意的事项) 1、主要承重结构为单跨或多跨实腹式门式刚架; 2、屋盖采用压型钢板屋面和冷弯薄壁型钢檩条,有时采用轧制槽钢或工字钢 檩条(现在很少采用)。 3、外墙面采用压型钢板屋面和冷弯薄壁型钢墙梁,在外墙板接近地面处,为 防止其锈蚀,可从地面砌筑1米高度左右的墙体(此做法不一定经济,尤其在软土地区)。 4、屋面和墙体可采用轻质保温隔热层。 5、建筑物内一般无桥式吊车或有不超过20t的A1~A5工作级别的桥式吊车或 是3t悬挂式吊车。 6、屋面水平支撑系统的交叉拉杆和柱间支撑可采用圆钢,但应带拉紧装置。 二、门式刚架的分类(简略) 1、按跨度数量分类: 单跨、双跨、多跨 第二章、轻型钢结构房屋材料选择 第一节、建筑常用钢种简述 土木工程常用金属材料主要是建筑钢材和铝合金。建筑钢材分为钢结构用钢和钢筋混凝土用钢。前者主要是型钢和钢板;后者主要是钢筋、钢丝、钢绞线等。建筑钢材的原料刚多为碳素刚和低合金钢。 1、碳素结构钢的牌号、表示方法 参考规范《碳素结构钢》GB/T 700,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屈服点的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四部分组成。 屈服点(共五种):195MPa、215MPa、235MPa、255MPa、275MPa。 质量等级:A、B、C、D。(以硫、磷等杂质含量由高到底排列) 脱氧方法:F(沸腾钢)、b(半镇静钢)、Z(镇静钢)、TZ(特殊镇静钢)。其中b(半镇静钢)在新规范中已经取消。 例如:Q235-A·F表示屈服点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 随着牌号的增大,其含碳量增加,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冷弯性能逐渐变差。同一牌号内的质量等级越高,钢材质量越好,例如 Q235C级优于Q235A级。 2、优质碳素结构钢 (轻钢结构主要构件不采用此钢种,故略述) 优质碳素结构钢大部分为镇静钢,对有害杂质含量控制严格,质量稳定综合性能好,但成本较高。优质碳素钢分为普通含锰量(0.35~0.80%)和较高含锰量(0.70~1.20%)两大组。

自己总结材料结构设计经验

结构设计经验FOR YAN Li(20150120) 一、上部结构布置、PKPM建模、工作流程注意事项 1、小于等于C25混凝土时,保护层厚度+5mm【规范】 2、扭转位移比小于1.2,不用点双向地震 3、抗震缝相关规范:《抗规》6.1.4 4、有效质量系数<90%,说明结构存在局部振动较多,较为松散,常为有较多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的情况。 5、外边柱、墙的外边线到轴线距离沿结构全高一致。 6、双连梁:利用窗台增设连梁。例如原200X600连梁超筋,改为双200X450连梁,建模时按400X450输入 正常连梁,计算结果均分到两根连梁上。 7、15m范围内不应出现非拉通榀框架【省规】 8、初次建模从CAD导入轴网至PKPM时,退出“AUTOCAD向建筑模型转化”菜单时不点“清理无用的节点”, 否则刚导入的轴网、节点又被清除了。 9、现阶段6mm一级钢(270Mpa)供应不足,故不宜采用。 10、PMCAD建模时别忘了点“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 11、强制刚性假定 高层结构计算位移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偶然偏心 双向地震【高规4.3.2】 偶然偏心(只看位移比) 高层结构计算配筋 双向地震 ·计算后发现楼层位移满足要求且位移比小于1.2,在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可不勾选双向地震。 另外,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不勾选强制刚性假定和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强制刚性假定 多层结构计算位移 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多层结构计算配筋:双向地震 ·计算后发现楼层位移满足要求且位移比小于1.2,在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可不勾选双向地震。 另外,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不勾选强制刚性假定和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12、调模型技巧: ·对于柱、墙较密的区域,柱、墙截面做小,反之做大。 ·受荷较大且靠边的区域柱、墙截面做大。 ·地梁层尽量低矮以作为崁固端。 ·扭转出现在第二周期:两个主轴方向刚度相差较大。 ·扭转出现在第一周期:结构周边刚度弱于中间刚度。 ·刚重比不足时,可调整地基土M值,实在不行就要考虑P-Δ效应。 13、楼板局部开大洞造成的明显薄弱部位应定义为弹性板;开洞较多或较复杂时应定义整层弹性板;多塔

系统组织结构图表及主要功能阐述1.doc

系统组织结构图表及主要功能阐述1 附件2 以旧换再信息管理系统 操作手册再制造企业及网点 版本号:2.0 2015年4月 目录 一、系统目标(1) 二、系统组织结构图表及主要功能阐述(2) 一)、软件系统参与主体(2) 1.主管部门(2) 2.再制造企业(3) 3.网点(4) 二)、系统用户类别说明表(4) 三)、系统主要功能模块(5) 三、系统功能介绍(企业级网点)(6) 一)、业务管理(7)

1.联单管理(8) 2.联单查询(9) 3.联单审核(10) 4.销售登记(网点)(12) 二)、再制造产品管理(14) 1. 再制造产品定义(14) 2.再制造产品数量核定(14) 3.再制造产品核定(15) 三)、产品序列号管理(17) 四)、机构与用户(19) 1.用户维护(19) 五)、报表管理(21) 1.月度统计汇总表(21) 2.季度补贴申请表(22) 3.交易数据统计表(31) 4.资金补贴统计表(32) 四、常见问题FAQ (33)

一、系统目标 为协助相关部门对”以旧换再”业务的开展进行规范化管理,促使”以旧换再”流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协助相关部门监督再制造企业为”以旧换再”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时掌握再制造产品的交易情况和交易规模,以及”以旧换再”补贴资金的支付和使用情况,为不断完善行业发展,及时制订和调整行业政策,提供宏观管理数据。 协助再制造企业完善营销网络,及时统计和上报再制造产品的销售数据,实现再制造零部件”以旧换再”的交易数据传输、审核、上报,方便各级主管部门及时了解及监管全国”以旧换再”业务开展情况,随时掌握“以旧换再”各项业务状态。 二、系统组织结构图表及主要功能阐述 一)、软件系统参与主体 1.主管部门 目前参与的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每个主管部门实行三级管理,分别是:中央——省、直辖市——地级市。(其中直管市仅有中央、直管市两级)

钢结构年终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钢结构设计预算,至今已有10年之余,在工作中,我不断 地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和专业素质,经验越多,实践越多,感觉越要严谨,设计要严谨,预算要准确!对于钢结构 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一. 预算工作: 对于规则的厂房来说,不论重钢还是轻钢,工程量的计算也很规则,可分为以下几个系统 进行计算,不会漏项的: 1)刚架系统:包括刚架柱,刚架梁,梁柱间、梁梁间、柱撑十字花、剪刀撑、水平刚性 连系杆及与刚架柱连接处的连接板工程量的计算。 2)屋面支撑系统:包括屋面水平支撑,水平刚性系杆以及与刚架梁连接处的连接板工程 量的计算。 3)屋面维护系统:包括屋面c型钢(根据设计不同材料的规格型号不同)、屋面檩条拉 杆、屋面檩条刚性拉杆、隅撑、屋面檩托、隅撑与屋面梁连接处接点板、屋面彩瓦工程量的 计算。 4)墙面维护系统:包括墙面c型钢(根据设计不同材料的规格型号不同)、墙面檩条拉 杆、墙面檩条刚性拉杆、墙面檩托、山墙柱、山墙柱与刚架梁连接节点、窗框、门框、门窗 框与墙梁的连接节点、墙面彩瓦工程量的计算。 5)吊车梁系统:包括吊车梁、车挡、吊车梁与刚架柱的连接节点、制动梁、轨道、轨道 压件工程量的计算。 6)雨蓬系统:包括雨蓬悬挑型钢梁(主次梁)、彩瓦工程量的计算。 二 . 设计工作 对于设计工作,主要要掌握钢材的各种特点 1、钢结构用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哪几些?承重结构的钢材至少应保证哪几项指标满足 要求? 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性能、冲击韧性;承重结构 的钢材应保证下列三项指标合格: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 2、钢材的机械性能指标有哪些?分别代表钢材哪些方面的性能? (1)屈服强度:代表钢材强度指标,是钢材可达到的最大应力 (2)抗拉强度:代表材料的强度储备 (3)伸长率:代表材料在单向拉伸时的塑性应变能力 (4)冷弯性能:代表钢材的塑性应变能力和钢材质量的综合指标 (5)冲击韧性:代表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是钢材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 3.强度与厚度的关系,厚度越大,强度越低,因为随着钢材厚度的增加,金属内部缺陷 就会增多,就会削弱钢材的强度了。 4、冲击韧性:采用带缺口的标准试件进行冲击试验,根据试件破坏时消耗的冲击功,即 截面断裂吸收的能量来衡量材料抗冲击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5、残余应力及其影响:焊接构件在施焊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均匀的电弧高温作用,在焊 件中将产生变形和应力冷却后,焊件中将产生反向的应力和变形称为残余应力和残余 变形。残余应力的存在对构件承受静力荷载的强度没有影响,但它将使构件提前进入弹塑性 工作阶段而降低构件的刚度,当构件受压时,还会降低构件的稳定性。 6、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构件的几何形状与尺寸;杆端约束程度;钢材的强度;焊接残余应力;初弯曲;初偏心 7、疲劳的概念:钢结构构件和其连接在多次重复加载和卸载的作用下,在其强度还低于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框架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 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 防潮抗渗做法, 活 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 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 。 板厚一般取 1 20、 1 40、 1 60、 1 80四种尺寸或 1 20、 1 50、 1 80三种尺 寸。尽 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 10 (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 径》12的受力钢筋, 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 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 量用 200. (一般跨度小于 6.6 米的板的 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 筋间距宜相等, 直径可不同, 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上筋可不断,或 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 筋相同时, 仅标出板号即可。 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 为一个板号, 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 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 为一个板号。 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 法。电的 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 180(考虑四 层 32 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 明分布筋为 ? 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 ? 8@200板. 顶标高不同时, 板的上筋 应分 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 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 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 以利防水, 构的整体性及 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 米设一 10mm 勺 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预制板加整浇层方案。 卫生间做法可为 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 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 板。 L 、T 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 并附加 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 PMCA 软件自动生成, 一可加快速度, 二来尽量减小笔误。 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 因 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 配筋计算时, 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将板上筋乘以 0.8-0.9 的折减系数, 将板 下筋乘以 1.1-1.2 的放大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 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 几处的值, 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 不必再人为放大。 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 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200,间距尽 。跨度小于 2 米的板 ? 8@200板上下钢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 。现浇 并加强结 10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