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6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历史性巨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8.1%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增加77倍,位次跃升世界第3位。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亿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总量迅猛扩张,2008年超过了30万亿元,达到了300670亿元,年平均增长8.1%,而1961-2008年世界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3.6%。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9.8%,快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6.8个百分点。2008年的经济总量比1952年增加了77倍,2008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超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195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很小,1978年才达到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为6.4%,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居世界第3位。根据世界银行资料,折合成美元,我国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86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7.2%,日本的78.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4倍,我国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由1952年的119元上升到1978年的381元后,迅速提高到2008年的22698元,扣除价格因素,2008年比1952年增长32.4倍,年均增长6.5%,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8.6%。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8

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277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长期以来的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在60年之内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985倍,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力日益增强。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62亿元,1951年上升到125亿元,达到3位数,此后经过27年的缓慢增长,1978年财政收入上升到1132亿元,达到四位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财政收入实现加速度增长,到1999年,财政收入增加了10多倍,达到11444亿元。进入新的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到2008年,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超过6万亿元,达到61317亿元,比1950年增长985倍。国家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外汇储备增加近14000倍,我国由长期以来的外汇短缺国一跃而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1952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39亿美元,到1978年,也只增加到1.67亿美元。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汇储备的短缺局面依然没有明显改观。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外汇储备逐步由短缺走向富裕,1990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1946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商品和服务实现由严重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供给能力名列世界前茅

农产品供给不仅解决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还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持。粮、棉、油、糖的发展变化最能体现建国以来我国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巨大进步。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只有11318万吨,人均209公斤;1978年粮食总产量缓慢增长到30477万吨,人均产量增加到319公斤。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农业的强力支持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使粮食产量进入快速增长期,1984年超过4亿吨,1996年超过5亿吨,2008年达到52871万吨,与1949年相比,粮食产量增长3.7倍,人均产量增长91%;棉花产量1949年只有44.4万吨,1978年升至217万吨,2008年达749万吨,与1949年相比,增长15.9倍,

人均产量增长5.9倍;油料产量1949年只有256万吨,1978年发展到522万吨,2008年达2953万吨,比1949年增长10.5倍,人均产量增长3.7倍;糖料产量1949年只有283万吨,1978年为2382万吨,2008年迅猛发展到13420万吨,与1949年相比,增长46.4倍,人均产量增长18.4倍。肉类、水果和水产品的迅速增长则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从量的满足到质的追求的变化过程。猪牛羊肉类产量1952年只有339万吨,人均5.9公斤,1978年产量865万吨,人均9.0公斤,2008年产量5337万吨,人均增加到40.3公斤;水果产量1949年120万吨,人均2.2公斤,1978年产量657万吨,人均6.9公斤,2008年产量19220万吨,人均145.1公斤;水产品产量1949年44.8万吨,人均0.8公斤,1978年产量465万吨,人均4.9公斤,2008年产量4896万吨,人均37.0公斤。

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短缺问题,而且还使我国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制造业大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2008年与1949年相比,纱产量由32.7万吨增加到2149万吨,增长64.7倍;布由18.9亿米增加到710亿米,增长36.6倍;糖由20万吨增加到1449万吨,增长71.5倍;原煤由0.32亿吨增加到27.93亿吨,增长86.3倍。电视机、电冰箱、照相机、洗衣机、计算机、空调器等一大批新兴电子产品产量也从无到有,在改革开放以后呈迅猛扩张之势。电视机由1958年的0.02万台增加到2008年的9033万台,电冰箱由1956年的0.03万台增加到2008年的4757万台;房间空调器由1978年的0.02万台增加到2008年的8231万台。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我国由一个只能制造初级工业产品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资料,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其中,烟草类占比49.8%,纺织品类占比29.2%,衣服、皮毛类占比24.7%,皮革、皮革制品、鞋类占比33.4%,碱性金属占比23.8%,电力装备占比28.2%,其他交通工具占比34.1%;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除机动车、拖车、半拖车一个大类外,其他21个大类所占份额均名列世界前六位。而在发展中国家中,除机动车、拖车、半拖车一个大类名列第十一位外,其他21个大类所占份额都名列第一位。

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基本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对服务业的需求,还在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良性互动中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建国初期到1978年,第三产业发展缓慢,195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只有191亿元,1978年增加到873亿元,年均实际只增长5.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第三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的深化,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120487亿元,比1952年实际增长84倍,年均增长8.3%。其中,交通运输增加值由1952年的2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6590亿元,实际增长113倍,年均增长8.8%。批发和零售增加值由80亿元增加到23101亿元,实际增长49倍,年均增长7.2%。金融、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金融业增加值由1952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6817亿元,实际增长242倍,年均增长10.3%。房地产业由1952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2720亿元,实际增长85倍,年均增长8.3%。不仅如此,伴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一些新兴产业也如雨后春笋,在改革开放30年中萌芽并迅速发展起来。

工农业产品产量位次大幅前移,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解放初期,我国没有一种农产品产量达到世界第一,工业中钢产量仅居第26位,原油仅居第27位,发电量仅居第25位。经过60年的发展,2007年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茶叶、水果等产品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位。甘蔗、大豆分别居第三、四位。主要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棉布居第一位。发电量居第二位。原油产量居第五位。其他主要产品产量的位次也明显前移。

三、经济结构实现由低级到高级、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巨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产业结构基本实现由农业为主,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是个农业国,农业在经济中占居主要地位,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6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1952-1978年,随

着“重点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实施,工业占比迅速提高,到1978年,工业占比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44.1%,而农业占比则由51%下降到28.2%。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继续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也得到大力促进。到2008年,第一产业由1978年的28.2%下降为11.3%,第二产业由47.9%上升为48.6%,第三产业则由23.9%大幅上升至40.1%。

工业结构实现了从门类简单到齐全,从以轻工业为主到轻、重工业共同发展,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的转变。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基本上以农副产品加工和采掘业为主,且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整体水平很低。经过60年的建设,工业结构门类逐步齐全,钢铁、有色、电力、机械、轻纺、食品等工业部门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都有。一个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轻、重工业关系逐步趋于协调。1949年轻重工业比重为73.6:26.4,此时的工业主要为手工作坊,且以劳动密集型为主。1978年,轻重工业比重尽管有了很大变化,为43.1:56.9,重工业占比已经高于轻工业,但技术含量不高,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等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工业内部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2008年,轻、重工业比重分别为28.9%和71.1%,重工业占比大幅上升,高技术产业、大企业、企业集团不断强化,企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壮大,为工业经济由大变强奠定了基础。

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建国以后特别是“文革”期间,与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相适应,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基本上没有非公有制经济。改革开放后,随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所有制理论认识的重大飞跃,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到200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28.3%,集体企业占2.4%,非公企业比重上升到65.6%。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23.5%。

分配结构实现从绝对平均主义到以按劳分配为主、资本和技术等收入为辅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转变。建国初期到1978年,国家、企业和居民三者分配关系表现为“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居民收入分配则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逐步发生改变,资本、土地、技术与劳动共同成为分配要素,而且资本、土地和技术参与分配的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中,工薪收入占66.2%,比1990年下降9.6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占8.5%,财产性收入占2.3%,转移性收入占23%,分别比1990年提高7.0、1.3和1.3个百分点。2008年,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38.9%,比1985年提高20.8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占51.2%,下降23.2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已占到3.1%。

城乡结构经历了以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转变。建国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制度的藩篱,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处于严格的分割状态。此后至1978年,随着国家对工业投入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缓慢上升,1978年达到17.9%。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使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0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5.7%,比建国初期上升了35.1个百分点,年平均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1978年到2008年年平均上升0.9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提高了吸纳就业的能力,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1952年的12.0%上升到2008年的39.0%。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2008年,我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72万公里,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2%。已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达99.7%。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区域结构实现了由低水平不协调到各具优势、协调发展的转变。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等原因,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1952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68.3%,而中、西部分别只占21.3%和10.4%。此后,我国实行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通过计划手段配置资源,工业布局由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逐步缩小。1978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下降到59.2%,而中、西部分别上升到25.1%和15.7%。改革开放以来,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重又拉大,2000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比比1978年上升了10.5个百分点,中、西部则分别下降6.3个和4.2个百分点。但在新的世纪,我国政府相继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逐步缩小,2008年,东部地区占比68.9%,比2000年降低0.8个百分点;中部占比19.0%,提高0.2个百分点;西部占比12.1%,提高0.6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实现由薄弱到明显增强的巨大飞跃,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建国60年来,我国发展农田水利事业有两个重点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农村集体经济时期,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各大队、生产队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基本形成了遍布全国多数农村的以中小型水库、机井(水塘)以及灌溉渠网为主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为此段时期农业的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个时期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散生产的模式,在改革开放前期,农村水利设施长期处在疏于管理、年久失修的状态,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更高的层次上修建防洪、排涝、灌溉等工程设施,农业生产的水利条件在恢复中明显提高。到2008年底,全国共有大中型水库3710座。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1996万公顷扩大到2008年的58472万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952年的18万千瓦增加到2008年的82190万千瓦。

能源生产能力由弱变强,终结了“贫油”、“缺电”历史。作为经济发展血液的重要基础产业,能源生产一直得到高度重视,60年的建国史同时也是能源生产能力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2008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6亿吨标准煤,比1949年增长108.5倍,年均增长8.3%,已经成为世界上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原煤产量由1949年的0.32亿吨扩大到2008年的27.93亿吨,增长86倍。原油产量由1949年的12万吨扩大到2008年的1.90亿吨,增长1580倍。1949年,发电装机容量185万千瓦,2008年末达到7亿多千瓦,发电量由1949年的43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008年的34669亿千瓦小时,增长805倍。

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基本形成。60年来,交通运输建设成效显著,不仅满足了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2.18万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7.97万公里,增长2.7倍。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大为改善。公路里程由1949年的8.07万公里增加到201万公里(不含村道),增长23.9倍。特别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8年总长度已达到6.03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由1949年的7.36

万公里增加到12.28万公里。民用航空已开通1532条国际国内航线,航线里程达到246.18万公里。输油(气)管道里程由1958年的0.02万公里增加到5.83万公里。

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初步建成。建国初期到1978年,我国的邮电通信事业发展相对较慢。全国局用交换机容量由1949年的31万门发展到1978年的40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由1949年的21.8万户升至1978年的192.5万户。但在改革开放后,邮电通信业实现超速发展,2008年全国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50863万门,比1949年增长1631倍。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4036万户,比1949年增长1560倍。移动电话用户从无到有,由1988年的0.3万户增加到2008年末的64125万户。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1.5亿户。电话网络规模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长途光缆线路长度达到79.8万公里,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0890万个。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近3亿人,居世界第二

位,宽带上网人数2.7亿人。全国邮电业务总量从1978年的34.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3650亿元,增长930倍。已通邮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8.4%。

五、对外经济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均跃居世界前列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总量跃居世界第3位。对外贸易在经历了1952-1978年的低速徘徊后,进入加速发展时期。60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50年的11.3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5616亿美元,增长2266倍,年均增长14.2%,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17.4%。出口额由1950年的5.5亿美元扩大到2008年的14286亿美元,增长2596倍,年均增长14.5%,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18.1%;进口额由1950年的5.8亿美元扩大到11331亿美元,增长1953倍,年均增长14.0%,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16.7%。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由1978年的第29位跃升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与德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9%。与此同时,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1980年,农副产品等初级产品出口所占比重高达50.3%,2008年,初级产品比重已经降到5.4%,机电产品等工业制成品比重则上升到94.6%。量的增加和结构的改善使我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大国。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建国之初到1978年,我国利用外资渠道单一,规模很小。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资在近乎空白的基础上迅速发展。1979-2008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8526亿美元,平均每年284亿美元,2002年以来利用外资一直居于世界前三位。1983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9.2亿美元,2008年达到924亿美元,年均增长20.2%。2008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近30%,进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

对外经济合作从无到有,“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以直接参与海外工程、劳务合作和技术合作为特点的对外经济合作发展迅速。2008年,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合同金额达到113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51亿美元,分别比1989年增长50.1倍和37.5倍。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随着“走出去”战略的付诸实施,对外投资也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3年到2008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分别为29亿美元、55亿美元、123亿美元、176亿美元、248亿美元和407亿美元。

六、人民生活实现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财产性收入进入寻常百姓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8.5倍,年均增长5.2%,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49年的44元提高到2008年的4761元,其中1949-1978年年均名义增长3.9%,1979-2008年年均实际增长7.1%。收入的增加使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8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1952年底的8.6亿元增加2.5万倍,人均由1.6元增加到16407元。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居民拥有的财产性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由无到有,上升到2008年的2.3%。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改善。建国之初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都在57%以上,在温饱最低线和贫困水平之间徘徊,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高达60%以上,一直处于贫困线以内。改革开放后,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居民人均消费1952年为80元,1978年为184元,2008年为818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提高了15倍,年均实际增长5.1%,比1978年提高8倍,年均实际增长7.6%。居民消费结构也改善明显。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57年的58.4%下降到37.9%,农村居民家庭由1954年的68.6%下降到43.7%。从耐用消费品看,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在城镇地区逐步普及,汽车、家用电脑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提高。2008年,

城镇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达到132.9台,家用电脑拥有量59.3台。农村居民彩色电视机、电风扇、洗衣机、摩托车等普及率也不断提高。2008年,农村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达到99.2台,家用电脑拥有量5.4台。电话普及率由1990年末的1.1部/百人提高到2008年末的74.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迅速上升,达到48.5部/百人。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在顺利地向前推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建国初期到1978年,社会保障实际上是国家保障,但层次较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在城镇,到2008年末,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1891万人,比1989年增加16181万人,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1822万人、12400万人、13787万人和9254万人,比1994年分别增加31422万人、4432万人、11965万人和8338万人。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医疗改革试点也在加快推进。截至2008年底,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595万人。2008年,272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合率91.5%。低保等制度的实施使得低收入居民生活得到保障。2008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61万人。2008年有2335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4306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扶贫取得的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体现在消灭贫困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建国初期到1978年,虽然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加上长期实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对增加产出积极性的压制,1978年全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仍还约有2.5亿人,约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改革开放后,消灭贫困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通过政策支持和寻求国际合作,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到2007年末,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为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6%。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在消灭贫困方面,中国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三分之二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七、科技和教育实现了落后到突飞猛进发展的转变,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和教育水平十分落后,全国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左右。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不足500人,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努力,科技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成果举世瞩目,一些技术领域取得世界先进水平,文盲率大幅下降,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

科技投入稳步增加,科技事业不断取得重大成果。建国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2008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57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比1991年增加0.87个百分点;2007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54万人,是1991年的2倍。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明显增长,已成为中国科技人才队伍的主体。目前,我国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对科技的重视和科技投入的增加使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建国初期到1978年,我国科技人员成功爆破了原子弹和氢弹,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在世界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等一批举世瞩目的尖端技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成果更是层出不穷,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不断升级并全部研制成功。中国科学家与世界其他国家科学家一道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图,在世界上首次构建成功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记录。量子信息领域避错码被国际公认为量子信息领域“最令人激动的成果”。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一号绕月飞行成功,“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神舟”五号、六号、七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是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高

性能计算机曙光5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位,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超级杂交水稻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提高我国水稻产量、确保粮食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基础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教育结构不断改善。建国初期到1978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教育,同时也适度发展高等教育。文盲率由1964年的33.58%下降到1982年的22.81%;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义务、高等、职业等教育方式都得到迅速发展。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021万人,比1978年增加1935万人。1978-2008年累计毕业普通本专科毕业生3521万人,研究生210万人,分别比前29年增加3243万人和208万人。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8.5%;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文盲率降至6.67%。2008年,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4546万人,比1980年增加2825万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进程要求的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057万人,每年有近500万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

八、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事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多层次、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建国初期,我国卫生医疗水平低下并且主要集中在城镇,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人民健康水平低下。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年末全国共有卫生机构27.8万个,比1949年增加75倍。卫生技术人员503万人,比1949年增加9.0倍。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74.8万张,比1949年增加45.9倍。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2.8张,远高于1949年0.15张的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中等偏上水平。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肝炎、鼠疫、碘缺乏病等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慢性非传染病的防治取得新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逐步推开,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5年的73.0岁,在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居于领先地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建国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物质水平的普遍低下造成人们偏重物质上的追求,公共文化服务十分薄弱,改革开放前期也没有明显改观。但在改革开放后期,经济发展阶段和人们需求的提高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迅速,一个覆盖全国多数城镇和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08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19个,是1949年的51.3倍。博物馆1893个,是1949年的90.1倍。共有广播电台257座,而1949年只有49个;电视台从无到有,达到277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6352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06部,而1978年仅生产故事片4部。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几倍、几十倍增长。2008年出版图书30.7万余种,是1950年的25.3倍,总印数68.7亿册;期刊9821种,是1950年的33.3倍,总印数达30.2亿册;报纸1943种,是1950年的5.1倍,总印数445亿份。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跨越。旧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低下,三次参加奥运会没有任何项目进入决赛。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竞技体育连续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连续跨越。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新中国取得第一个世界冠军。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00年悉尼夏季奥运会,中国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三名,金牌总数位居第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100枚奖牌的优异成绩,第一次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创造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最好成绩。据统计,1949-2008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283个,其中1978-2008年共获得世界冠军2257个,占建国以来总数的99%;创超世界纪录1017次,占建国以来总数的85%。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和锻炼当中,体质不断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污染物排放总量逐步得到控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质量问题日渐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事业,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步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基本控制,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环保治理投资每年为25-3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0.5%;2007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3388亿元,约为1981年的135倍,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2%。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稳步增长。2008年,全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1亿元,是1981年的334倍。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8106万立方米,是2000年的3.8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2%,比2000年提高35.9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3%,提高9.6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321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321万吨,分别比2005年下降6.61%和8.95%,实现了两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

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上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我国同各大国、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等的关系持续平稳发展,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国内看,尽管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特别是各种“两难”问题突出,但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步伐加快,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这些都为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应该十分明确地说,党的十六大作出的关于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是符合实际的、完全正确的,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的基本条件和我国发展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面并没有因为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发生根本性改变。

二、国内环境的新特征。在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是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呈现新特点。200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0美元,2010年有望超过4000美元,“十二五”期间将向更高水平迈进。在这个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将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将随之调整变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在快速增长变动中,经济结构升级的约束增多,社会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前进中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社会管理亟待加强和改善。二是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新挑战。现在,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明显加大,传统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主要表现在: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国际收支不平衡,外贸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消费率偏低。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许多核心与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三是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新期待。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近些年来,尽管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但总体上依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焦点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仍然不够。这些都与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有较大差距。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加显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还任重道远。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舆论领域更加活跃,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思想相互交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仍然存在,各种非马

克思主义的社会意识有所滋长。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三、国际环境的新趋势。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影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各国经济复苏仍不均衡,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此同时,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全球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对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形成新的压力,也对我们在内需和外需的平衡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国际经济规划改革深入进行,将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深度变革和调整,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重塑国家实力,一场新的全方位综合国力竞争正在全球展开。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遇、把握主动,我国就可能拉大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难以在这场竞争中掌握主动。如何适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趋利避害,有所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努力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增创新优势,进一步奠定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建国60年来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步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建国初期,青海经济极其落后,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百业凋零、百废待兴。60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领导青海各族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总量逐步扩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1949年,全省生产总值仅1.23亿元,经过23年到1972年突破10亿元,经过16年到1988年突破50亿元,经过5年到1993年突破100亿元,此后每增加100亿元所用的时间缩短为4年、3年、1年,从2007年起,每年增加100多亿元,2008年达到961.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123.5倍,年均增长8.5%。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83元增加到2008年的17389元,增长32.4倍,年均增长6.2%。尤其振奋人心的是从2001年开始,全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2001-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并提前3年于2007年实现了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2004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2008年达2504美元,正朝着3000美元的目标迈进。根据国际公认的人均生产总值1000-3000美元为“黄金发展期”,青海已经站在了加速起飞的历史起点上。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建国初期,青海财政经济非常困难。1951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400万元,财政支出1128万元。60年来,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到2008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36.51亿元,财政支出363.83亿元,分别是1951年的3413倍和3225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5.3%和15.2%。

农牧业稳步发展。解放前,青海农牧业发展缓慢,结构单一,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加之长期战乱,农牧业生产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1949年全省粮食产量仅29.57万吨,油料产量0.83万吨。60年来,青海省农牧区经历了从土地改革、合作化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区推行并完善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牧业区实行“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的草原承包生产责任制。调整和变革农村牧区生产关系,改革了农副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和价格机制,进行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结束了我国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历史,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各级政府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农牧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力明显提升。农牧业生产由开荒种粮、过度放牧转变为科学种田、以草定畜、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逐步向效益农牧业、高原特色农牧业、设施农牧业、生态农牧业和农牧业产业化方向发展。在退耕还林草和耕地减少的情况下,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单产,保持了粮油产量稳定增长。2008年,全省粮食亩产为249.5公斤,比1949年增加185公斤;油料亩产达135.9公斤,增加110.4公斤;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65.4%,粮食总产量101.8万吨,比1949年增长2.4倍;油料总产量35.22万吨,增长41.2倍。2008年全省农机总动力362.4万千瓦,是1975年的10.9倍。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有效地推动了优

势产业建设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根据地区特色初步形成了马铃薯、蚕豆、油菜、花卉、辣椒等品种的多个生产基地。畜牧业在控制或减少牲畜存栏数的情况下,加快畜群结构调整,加快牲畜出栏,提高畜牧业商品率,畜牧业生产获得持续、稳定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活跃城乡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畜产品资源。2008年草食畜出栏率33.9%,比1983年提高19个百分点;草食畜商品率28.8%,提高19.9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25.54万吨,比1952年增长8.1倍,牛奶产量25.28万吨,比1949年增长4.1倍。同时大力发展林业,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业,农林牧渔全面发展。2008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05.57亿元,比1949年增长6.6倍,年均增长3.5%。

工业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建国前,青海工业生产十分落后,仅在西宁市有所谓的“八大工厂”等一些手工业小作坊。1949年全省工业企业总产值为1871万元。建国后,青海省先后发展了机械、电力、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工业。到1978年,全省工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70.1倍,年均增长15.8%。改革开放后,青海工业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施资源开发战略,加大工业项目投资力度,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培育特色工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成为现在门类较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有色金属、盐湖化工四大支柱工业以及冶金、医药、农畜产品加工、建材业四大优势工业。2008年,四大支柱和四大优势产业完成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4.3%。近年来,全省进一步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新能源工业和藏毯、民族服饰和沙棘、畜产品加工等特色工业开始崛起,一批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工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十一五”以来,设立柴达木和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循环经济试验区,紧紧围绕油气—盐化工产业链、煤—焦—盐化工产业链、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产业链整合工业生产,初步构建生态工业链。200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442.85亿元,是1949年的1807倍,年均增长13.6%。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4.9%提高到2008年的46.1%,实现了从传统农牧业到加速工业化的历史性转变。

市场流通繁荣活跃。建国初的青海商业十分落后,1949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3470万元。建国后,大力发展商品流通业,建立起以国营商业和供销社为主渠道的商品流通网络。改革开放后,积极改革流通体制,在发展国合商业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私营、个体商业和城乡集市贸易,商业网点大量增加,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联营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相互竞争的商品流通体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告别了“票证年代”,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满足了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1952年,全省消费品零售额仅为6016万元,1978年为6.68亿元。2000年突破100亿元,2007年突破200亿元,2008年达252.84亿元,是1978年的37.9倍。城乡集市贸易市场179个,比1980年增加124个。连锁企业、超级市场、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等多种新型零售业态迅速发展。

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青海外贸出口主要是收购货源,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调拨给总公司和沿海口岸出口。1950—1979年的29年间,全省供应出口商品金额累计12.22亿元。1980年,青海开始自营出口,对外贸易进入一个新阶段。二十多年来,青海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发展空间,不断加大开放力度,提高开放水平。1980-1997年,经省外贸厅统计全省进出口总额累计14.10亿美元。1998-2008年,经西宁海关统计全省进出口总额累计40.64亿美元,其中,2008年进出口总额达6.88亿美元,出口4.19亿美元。出口国家(或地区)由1980年的3个增加到2008年的86个。出口商品结构由早期的以初级产品和农副产品为主的资源型逐渐向加工型转化,轻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逐步上升,近年来,藏毯、“三绒”、民族服饰等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产品成为外贸出口新的亮点。改革开放前,青海对外经济合作几乎为空白,近20年来发展逐步加快。1991-2008年外商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18.52亿美元。1994-2007年全省对外投资或总承包金额累计达13088.25万美元,其中2003-2007年对外经济合作项目12个,累计对外投资或总承包金额达10538.25万美元,占80.52%。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1949年,青海三次产业结构为80.5∶5.7∶13.8,为农业居主导地位的“一三二”结构。“一五”计划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目标,拉开了青海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在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的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健康发展。2008年,三

次产业比例为11.0∶55.0∶34.0,与1949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69.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49.3和20.2个百分点。二是所有制结构趋于多元化。60年来,全省实现了在高度计划经济相联系的所有制上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经济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以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推行农牧区土地草原承包经营,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改制。近几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外商投资、股份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28.5%,比2000年提高10.3个百分点。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国有和集体企业只占18.84%,股份有限公司占29.81%,有限责任公司占27.02%,私营企业占9.51%,股份合作制企业占0.61%。三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从业人员构成的变化。2008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构成比例为44.5∶21.3∶34.2。与1949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43.4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分别提高了20.2和23.2个百分点。四是随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全省城镇化进程加快。1949年,全省只有1座城市,19个县城,城镇人口约1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即城镇化率)为7%左右。1978年城镇化率为18.59%。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2008年,城镇人口达到226.5万人,城市化率提高到40.86%,比1952年提高35.67个百分点,其中2000年以来年均提高0.76个百分点。五是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抓好污染防治,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2008年,全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13.42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财政支出中用于环境保护的支出达到19.55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5.4%。近年来积极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工程项目,截至2008年,共完成退牧还草3360万亩、围栏封山育林182.68万亩、退耕还林9.81万亩、治理黑土滩14.6万亩。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1处,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2%,森林覆盖率达5.2%。2007年和2008年,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年下降2.20%、4.18%。

二、投资建设迅猛,基础设施变化巨大

建国60年来,国家对青海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通过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拓展投资渠道,投资额迅速扩大,投资主体逐步多元化。195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有371万元,2008年达到582.85亿元,是1950年的1.6万倍。1979-2008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70亿元,是1950-1978年累计完成投资额的57倍。其中“十五”以来完成投资2907亿元,年均增长18.8%,占近30年累计投资额的75.1%。建成了一大批优势项目,尤其在能源等基础产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青海发展基础长期落后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善,为全省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能源建设成就巨大。1949年,全省仅有两座电站,总装机容量223千瓦,年发电量48万千瓦时;仅有一座煤窑,年产煤4万吨。建国60年,青海能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等建设发展迅速,能源自给率从1980年的65.15%提高到2008年的113.31%,在实现了自给自足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外省供给。1976年龙羊峡电站的开工建设拉开了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开发的序幕,到2008年底,青海电力总装机805万千瓦,是1949年的3.6万倍;全年发电量306亿千瓦时,是1949年的6.4万倍。同时加大了电网建设力度,80年代,龙羊峡电站330千伏送出工程实现了青海电网与西北主网相联。2000年以后,750千伏特高压电网开始建设,全省形成了750千伏/330千伏/110千伏为主干的电网。通过实施农网改造一、二期”工程、送电到乡工程等项目,大电网覆盖下的农牧区基本实现了“户户通电”。2008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1183万吨,是建国初期的296倍。自1958年冷湖第一口油井投产,青海油田已形成勘探开发并举,多元化发展的格局。2008年,累计探明油气储量6.4亿吨,是1978年的13.2倍;生产原油220万吨、天然气44亿立方米,分别比1978年增长14.7倍和61.9倍。新能源从无到有,实现了零的突破。“十五”期间,青海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加速。到“十五”末,全省太阳能光伏系统累计装机容量已达8000千瓦,一些城镇的道路、景观、住宅和小区的草坪、楼梯灯等采用了太阳能绿色照明。近期出台的《青海省太阳能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规划(2009年-2015年)》显示,全省将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产业,未来6年内,将实施1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610亿元,预计于2015年建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其工业增加值将占全省总量的26%,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达1000兆瓦。

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省城镇农村公用设施日臻完善,道路、供水、排水、供气、集中供热、垃圾处理、地下管网改造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市容大环境和居民生活小区环境都有明显改观。2008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达8.89亿元,比2000年增长98.0%。年末实有道路铺装面积1173万平方米,增长95.8%;供水综合生产能力94.88万吨/日,增长97.7%;供气(人工、天然气)总量11.84亿立方米,增长

6.5倍。年末实有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899辆,增长68.8%;出租车6600辆,增长14.1%。截至2008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180公顷,增长99.5%。

交通运输发生根本性改变。1949年,青海境内勉强可以通行汽车的公路仅有472公里,只有14辆破旧汽车,没有铁路。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青海加大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1979-2008年全省用于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68亿元,建成了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到200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66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119倍。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达54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5公里;形成了以省会西宁为中心,国道、省道为骨架,县乡道路为脉络的辐射全省城乡的公路交通网。2008年,全省拥有民用汽车22.56万辆,是1949年的1.6万倍。60年来,铁路营运里程实现零的突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兰青铁路复线、柴达尔至木里地方铁路项目已开工建设,到2008年末,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1651公里。民航事业从无到有,建成格尔木、西宁曹家堡、玉树3个机场,航线里程增加到2008年的3.21万公里,通航城市达19个。输油(气)管道里程从无到有,增加到2008年的439公里。随着交通运输状况的极大改善,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客货运输量成倍增长。2008年,全省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是1952年的1889倍和3106倍;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是1952年的2169倍和6209倍。

邮政通讯实现了大飞跃。1949年,全省电话用户仅有15户,邮路总长仅为1727公里,以步班、畜班为主。60年来,建成了包括光纤、数字微波、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覆盖全省的电信网和业务种类齐全、网点密布的公用邮政网。2008年,全省固定电话年末用户达到119.4万户,移动电话达247.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6.5部,比1978年的每百人0.2部提高66.3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22.5万户,其中宽带用户达到21.3万户。邮路总长度增加到2.45万公里,邮电业务总量由1949年的4.5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69.95亿元。

金融业快速发展。1949年,全省只有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1家银行,1950年设立第一个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青海省分公司。6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青海金融业发展迅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与1978年相比,全省金融机构现金收入增长了259.6倍;现金支出增长了240.8倍,年均净投放现金2.81 亿元。保险企业从1980年的1家增加到2008年的8家保险公司及5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由128万元增加到14.10亿元。

三、加快推进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建国以前,青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78年科学大会召开以来,青海科技事业如沐春风,从无到有,逐步壮大。60年来,成立了青海盐湖研究所、高原生物研究所等一批自然、社会人文科研机构。到2008年,全省共有科研机构144个,国有企事业单位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56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209人,比1954年多202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投入也不断加大。1959年,科技三项费用投入为341.5万元,1994年为1800万元,2006年达8896万元。2002年以来,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内部支出累计达21.58亿元。自1985年全国实施专利授权以来,全省专利申请累计3257件,其中2008年达431件,比1985年增长29.8倍。全省星火计划项目从2000年的6项增加到2008年的34项。登记的各类科技成果从1999年的90项增加到2008年的205项,一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解放前,青海民生凋敝,百业萧条,广大贫苦农牧民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力,世代处在蒙昧状态。1949年,全省只有中等专业学校5所,普通中学3所,小学717所,在校生共41888人。1952年全省小学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仅为45.1%和82.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兴青”战略以来,全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到2008年,全省拥有普通高等院校8所,80个硕士点,5个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3所;小学2556个;初中学校353个。2008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比1965年提高26.3个百分点;小学、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97.5%和85.0%,分别比1952年提高52.4和2.91个百分点。从2001年开始,我省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两免一补”为主要内容的帮困助学措施,到2008年,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到2008年,37个县实现“两基”,“两基”覆盖率达93.5%。目前,全省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28年,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提高了3.14年。文盲率为16.62%,比1964年

第二次人口普查时降低了24.64个百分点。每万人口中拥有的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703人,高中和中专教育程度人口972人,分别比1964年增加了640人和805人。

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焕发勃勃生机。建国前,全省各族人民文化生活极度贫乏。1949年,全省只有各类文化事业机构4个,其中电影放映机构1个,图书馆1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2个;从业人员41人。没有出版机构,也没有专营的书店,图书发行量极小。新中国成立以后,青海的文化事业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日益繁荣。恢复和重建了许多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创作了一大批音乐、舞蹈和戏剧等作品,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全省广播节目由1952年的1套增加到9套,电视节目从无到有,达13套,广播和电视的人口覆盖率分别为88.5%和94%,分别比1978年提高63.5和74个百分点。成立了青海人民出版社等机构,出版的图书由1952年的23种增加到656种,报纸由1975

年的2种增加到26种,杂志由1978年的1种增加到52种。有公共图书馆43个,藏书348万册。

卫生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1949年时,青海只有900余名民间医生,医疗机构9个,病床100张,卫生技术人员103人。60年来,青海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医疗卫生机构、网点已遍及全省城乡各地。近年来,全省按照“做优公共卫生、做实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做大卫生人才队伍、做活卫生筹资机制、做强综合医院、做精专科医院”的发展方向,初步形成了卫生防疫、疾病治疗、医学科研、医学教育等衔接配套的医疗卫生事业体系。2008年,全省拥有卫生机构6107个,床位17861张,卫生技术人员21973人,分别是1949年的679倍、179倍、213倍。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由1949年的0.7张和0.7人增加到2008年的32.2张和39.6人。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全省各族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提高。全省人口死亡率由1952年的13.98‰下降到2008年的6.14‰,年均下降0.14个千分点;人均预期寿命由1981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60.79岁提高到目前的70.34岁。

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建国前,青海体育事业发展滞后,只有些传统的武术、赛马、摔跤、射箭等项目,现代体育几乎是空白。新中国成立后,青海体育事业逐步走上了综合性、专业性和群众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相继建设了西宁体育馆、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尖扎国家水上训练基地等一大批体育活动场馆和设施,涌现出任龙云、马海军等优秀运动员,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了突破性成绩。2004年全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省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639个,比1995年增加880个。2008年,全省有优秀运动队机构3个,达到等级的优秀运动员367名,其中国际级运动健将1名,国家级运动健将6名。近年来,青海以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世界杯攀岩赛和世界攀岩锦标赛为中心,发挥高原体育训练优势,着力打造青海的体育产业链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藏羚羊成为吉祥物福娃“迎迎”、昆仑玉被确定为奖牌用玉、土族传统体育项目轮子秋在开幕式前进行表演,不仅为2008北京奥运会做出特殊贡献,而且成为宣传青海的靓丽名片。

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全省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实行少生优育、少生快富、奖励扶助等政策,转变了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创新了生育文化理念,人口总量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得到极大提高,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人口再生产模式从旧中国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转变为目前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到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554.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35‰,比1952年下降7.92个千分点,尤其是2004年以来,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连续五年保持在10‰以下。

着力打造高原旅游名省,旅游业前景广阔。近年来,全省加大旅游和服务设施投入力度,加快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挖掘内涵、提高品味,着力打造高原旅游名省。到2008年,全省已有旅行社198家,旅游星级饭店117家,旅游接待能力已初具规模。2008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05万人次,比1995年增长5.6倍;旅游总收入47.51亿元,增长11.3倍;接待入境游客3万人次,增长1.26倍;旅游外汇收入达1014.73万美元,增长3.4倍。

四、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迈进总体小康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通过政府计划。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就业,积极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就业总量不断扩大。全省就业人员由1949年的63.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317.2万人。全省职工人数由1949年的0.63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44.55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从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城镇干部、职工的生、老、病、死、住房等基本上是由政府大包大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保障逐渐开始向社会保障过渡。近二十年来,社保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相继出台了相关措施,建立完善了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项制度,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2008年底,全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8.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12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实现43个县(市、区)全部覆盖,参合人数331.28万人,参合率达96.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5.43万人;城市低保人数由2002年的17.62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2.02万人,低保标准由2002年的152元/月提高到2008年的190元/月;到2008年底,将34.5万农村牧区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648.3元,比1981年增长26.8倍,年均增长13.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061.24元,比1981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10.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由1949年的0.2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580.4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从0.001元增加到10498元。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60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基本改变了多少年来以吃、穿等生存支出为主的单一格局,住、用、行和文化娱乐等享受和发展方面的消费支出明显提高。到2008年,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用于吃和穿的支出比重为51.9%,比1981年下降20.6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下降15.4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用于吃和穿的支出比重为50.3%,比1985年下降27.6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比1981年下降22.8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住房从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帐篷发展成八、九十年代的砖瓦房,近年来,又发展成砖混结构、简单装修、水电暖厨卫设施齐全的楼房。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4.79平方米,比1981年增加17.4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19.78平方米,比1985年增加9.28平方米。城乡每百户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大幅度增加,在满足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向高档次、多功能、智能化、环保等方向发展,实现了从量的满足到质的提高。电视、电话、冰箱、洗衣机、电脑、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全省各族人民满怀豪情从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

新时期青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推动科学发展任务艰巨

对青海而言,实现科学发展,突出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跨越发展的问题,一个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

关于跨越发展。从纵向比较看,2001年以来,青海连续8年保持了GDP两位数的增长,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成果。但是,从青海与全国、东部地区的横向比较看,青海的发展仍然较慢,与全国的差距较大,且有逐步拉大的趋势。

关于转变发展方式。我省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表面上看是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薄弱,实际上根本的差距在于发展方式的落后。目前,我省资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0%左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远远低于发达地区水平。2008年,青海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2.935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6倍。2000~2006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0%提高41%,但主要以资源型开发为主,粗加工的产品和企业比重高,精深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产业配套协作能力较低,真正衡量工业化水平的制造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8.7%,实现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任务还很重。2008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传统服务业比重大,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整个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偏低,而且社会化程度不高,机关和事业服务的色彩比较浓厚。如果不加紧转变发展方式,要就很有可能在全国乃至世界新一轮结构调整中掉队落伍,要与全国包括与西部其它省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二、生态保护任重道远

近年来,青海通过生态立省战略的实施,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看,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改变,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到国土总面积的近一半,80%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场载畜量平均下降30%,青海已经成为全国沙化面积最大的3个省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与自然

灾害频繁、人口不断增长与自然资源开发力度逐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加大与贫困人口相对增加、农牧民收入水平低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更高等诸多矛盾更加突出。

三、扶贫攻坚难度加大

一是贫困人口的规模依然较大;二是贫困程度加深,脱贫难度加大;三是返贫率高,达到75%左右。按新标准测算,全省农村牧区贫困人口为138.36万人(农民104.36万人,牧民34万人),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37.6%。而按照青海省新的扶贫开发规划,要到2015年,也就是“十二五”期末,使80%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任务艰巨。

四、改善民生任务繁重

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和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青海的民生水平总体上仍然很低。一是教育资源紧缺。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不足,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4.98%,处在较低水平。人口素质教育程度低,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26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少1.01年。农村教育基础仍然薄弱,学校布局分散,整体办学条件差,义务教育还有8个县未实现“普九”目标。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二是就业压力大。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目前,全省每年有各类求职人员10万人左右,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军队复转军人等,还有近80万左右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在城镇竞争就业岗位,就业压力很大。三是卫生资源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卫生发展与健康水平的差距明显,卫生服务的相对可及性、可得性和公平性低,卫生医疗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突出。四是社会保障不全面。城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等还有相当数量没有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基本制度不完善,保障项目少,保障水平低。五是住房保障覆盖面小。住房保障缺乏统一的规划,住房救助起步晚、范围小、层次低。农村牧区农牧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差,住房困难户达8.8万户。六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08年,青海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达到3.8:1。

五、维护稳定形势严峻

“十二五”期间,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企业重组改制以及环境污染、安全事故和涉法涉诉、草场纠纷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有所增多,加之达赖集团等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和煽动挑拔,来自传统的、非传统的和境内的、境外的不稳定因素相互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仍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 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 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 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 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7%,比世界年均增速快 6.8个百分点,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世界第 一,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788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结构看,近40年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了近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占比则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增幅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从财政情况看,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近40年来我国多数年份财政收支处于赤字状态,2016年虽略高于3%的警戒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截至2017年末,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36.2%,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已连续两年下降。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8.0%,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银行业信贷发放量占GDP比重超过20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基础设施来看,人均电力消费从1978年的247千瓦时增

(完整word版)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 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64年华诞,这必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在这风雨兼程的64年历程里,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化国家,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励精图治,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中国在全球的政治地位举足轻重,经济位居第三大经济体,文化更是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总的来说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具体来说主要有: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建设、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城乡建设、金融事业、对外开放、民族团结、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教育科技事业、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大业、全方位外交、党政建设。作为一名平凡的在校大学生,我对中国成就的理解与了解都是片面与不足的,有不少的成就是我们作为平民百姓所关注不到或者了解不到的。所以,我以个人理解谈谈这些成就以及对社会,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和感受。 新中国成立64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以下是我国在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产匮乏,经济建设资金短缺,与世界经济交往的范围狭窄。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中国进入了“闭关锁国”状态,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虽然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中日建交,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有所发展,但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仍未开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此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进入了改

中国经济发展(中英文)

中国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形势蒸蒸日上。紧跟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的各方各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们完成了诸多造福百姓的巨大工程,例如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等等。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用水用电都更加方便快捷,出行选择也多种多样,极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有学上,学校硬件设施更加优越,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也愈趋完善,他们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不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的老人都享有养老保险,再加上改革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都能安享晚年。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政策牵动着世界的一呼一吸。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让世界为中国经济喝彩。 总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经济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Nowadays,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e can see that our economics developed very quickly. We have made big economic achievements in many aspects under the lead of our party. There are countless programs making benefits for common people, such as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We have easier access to water and electric power in daily life, and we have more choices when traveling. Every child can go to school and get an education in better school facilities. They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ir tuition fees with proper assistance. Old people have assurances no matter where he lives, and they can enjoy their life with the reformed social safety net. Peace and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theme of world.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status keeps on improving, and we make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world economy. Joining in the WTO, our economic policies control the breath of world. Successfully holding the Olympic games and the world EXPO make the world give us more attention and respect. In a word,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s at an amazing speed and has made encouraging breakthroughs. I believe that the tomorrow of our economy will be brighter as long as we try our best effort.

新中国成立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中原区委党校张凌楠 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2009年,转眼间我国已走过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在这六十年的峥峥岁月中我国虽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挫折与磨难,却取得了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伟大成就,回首这六十年的弹指一挥间发生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分,新中国到底靠着什么样的法宝,又走过了怎样光辉的历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品味,去解读。 (一)、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光辉历程。 还记得1949年10月1日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那响破云霄的宣言,令全国上下都为之鼓舞和振奋,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的百年历史从此结束,从此中国人民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伴随着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但是在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究竟应该怎样去建设和发展,成为党当时所面临的全新而又艰巨的课题。为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1956年起开始进行艰辛地探索,寻找一条能够飞速加快中国生产力发展的道路,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迎来了1956年—1966年

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虽然这个时期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失误,遭受了大跃进的错误,但我国的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62年党中央召开了七干人大会,系统地总结了大跃进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阐明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重要性,使 1 人们认识到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然而正当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国家开始实行第三个五年建设计划的时候,由于党的左倾错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966年一场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直至1976年党中央毅然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从危难中拯救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使中国获得了空前有利的发展戚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前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焕发了活力和生机,中国迎来了二十世纪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阔步前进,1979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试点工作,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等,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也有了重大的突破。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了经济特区,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

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意即国民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共产党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今,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使艾奇逊之流的资产阶级唯心史观彻底破产。1953年至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8.4%,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不仅使13亿人口(比艾奇逊当时看到的多了1.7倍)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并且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一、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立即着手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一)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旧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经济。在抗日战争以前,现代性质的工业仅占百分之十左右,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占了百分之九十左右。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掠夺压榨,特别是长期战争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1949年同旧中国生产力发展鼎盛时期的1936年相比,工业生产下降50%,钢产量由92万吨降为15万吨,原煤由6000多万吨降为3000多万吨,棉纱由245万件降为180万件;农业生产下降20%多,粮食产量由2700多亿斤降为2100多亿斤,棉花由1600多万担降为800多万担。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空运)遭到严重破坏。国民党政府为维持其反动统治和发动内战,滥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造成恶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成就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意即国民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共产党也不见得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今,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使艾奇逊之流的资产阶级唯心史观彻底破产。1953年至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8.4%,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奇迹。不仅使13亿人口(比艾奇逊当时看到的多了1.7倍)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并且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一、前30年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立即着手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一)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旧中国的经济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经济。在抗日战争以前,现代性质的工业仅占百分之十左右,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占了百分之九十左右。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掠夺压榨,特别是长期战争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1949年同旧中国生产力发展鼎盛时期的1936年相比,工业生产下降50%,钢产量由92万吨降为15万吨,原煤由6000多万吨降为3000多万吨,棉纱由245万件降为180万件;农业生产下降20%多,粮食产量由2700多亿斤降为2100多亿斤,棉花由1600多万担降为800多万担。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河运、海运、空运)遭到严重破坏。国民党政府为维

持其反动统治和发动内战,滥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使市场混乱、民不聊生。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新中国成立后要发展经济,必须首先治理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乱摊子,先有经济的恢复,才能有经济的发展。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和措施:一是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权;二是没收官僚资本,发展国营经济;三是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四是保护和发展私营工商业;五是统一财经工作,彻底稳定市场。仅仅用了三年时间(1950~1952年),就使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超过抗日战争前的历史最高水平,稳定了市场物价,较大改善了人民生活。难能可贵的是,我们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胜利,还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和清剿国民党在大陆残余势力的背景下取得的。 (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逐步建立起来。一是管制或收购帝国主义在华企业。首先是把帝国主义对中国海关和对外贸易的控制权收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国家统治对外贸易和国家银行外汇专营制度。对于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约1000多家),由于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并冻结了我国在美管辖区内的公私财产,我国政府宣布管制其在华财产;而其他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由于过去依赖的特权不复存在,其经营难以为继,有的放弃经营,有的被我国作价收购,这些被管制和收购的帝国主义企业成为了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二是没收官僚资本。当时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八比二,国家在解放后没收了全部官僚资本,从而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并转变为了国营经济。接管的官僚资本企业包括工业企业2858个;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招商局所

浅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成就讲课稿

浅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成就

浅谈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仅凭文字的叙述是难以言表的,那些经历过的艰苦,奋斗的岁月,是多少人的奉献积累了这些硕果累累的辉煌!在回顾中国六十年间所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成就之后,我内心激昂充满感激,激昂是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感激则是想到了那些为了祖国兢兢业业奉献一生的革命党人甚至是普通百姓。所以,在论文之前,在谈及那些祖国现在的辉煌成就之前,我想首先应该衷心地感谢那些成就背后奉献的人们,是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丰衣足食,安定和平的生活。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六十华诞,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在这风雨兼程60年的历程里,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励精图治、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惊人跨越。建国初,中国一穷二白;如今,六十年一个轮回,中国经济已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教科文卫等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中国六十年来获得的成就太多太多,主要归结于几个方面: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建设、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城乡建设、金融事业、对外开放、民族团结、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教育科技事业、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大业、全方位外交、党政建设。六十年,说是弹指一挥之间,但是期间却记忆了多少伟大的历史成就! 从各方面谈中国六十年的建设,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任务。作为一名平

凡的在校大学生,我对中国成就的理解与了解都是片面与不足的,有不少的成就是我们作为平民百姓所关注不到或者了解不到的。所以,我想就从改革开放这个主要方面谈谈这些成就对社会,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和感受。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中国六十周年的成就之改革开放三十年给我的一些思考和感想。(由于中国六十年间取得的成果辉煌丰富,我的见解有限,所以参考了必要的资料,忘老师指正错误)。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产匮乏,经济建设资金短缺,与世界经济交往的范围狭窄。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中国进入了“闭关锁国”状态,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虽然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中日建交,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有所发展,但真正意义上的对外开放仍未开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此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4 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 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 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谈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三篇

谈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篇一 (一)新中国从落后农业国起步,达到比较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并逐步成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 从1949 年到1978 年,中国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变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技术落后、畸形发展的工业状况,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走向合理的格局,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大增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较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头29 年,值得肯定的是,我国在60 年代先后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人造卫星,奠定了我国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和作为世界大国地位的基础。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78 年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处于世界第10 位,2008 年提升到第3 位。 (四)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五)围绕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所有制的改革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带来无限活力。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打破单一公有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调动了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巨大财富。 (六)为了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从1978 年起我国即实行逐步开放,在逐步开放中推动了国内市场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对外开放,开放的格局从沿海到内陆,从四个小地方到遍及直辖市、省会市,从极少数量的居民点到覆盖13 亿各族人民,对我国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七)为了推进中国经济发展,为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党中央从对外开放总方针出发,从80 年代中期起为入世进行了长达15 年的谈判,终于在2001 年11 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入世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标志。国外有人评价,中国在入世后的5 年,走完了西方历经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道路。 (八)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加强,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最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而乂与时俱进的,它包括以下内容: (1) 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的理论;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3)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6)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口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讨其中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理论和制度中看出:首先,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H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整体系,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o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o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乂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人分配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提高驾驭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有喝彩的,也有怀疑的;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对此,我们的头脑是清醒的,胸中是有数的,信心是坚定的。——回应唱衰中国论 本报讯昨天,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开幕。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进入达沃斯论坛专题】 温家宝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中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进步,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力争取得明显进展。坚持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温家宝在回答问题时表示,当前反腐重点工作一是反对职务侵占。严禁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插手招投标活动,牟取私利,这要成为经济上反腐败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是逐步推进财产申报制和公示制。这些年已制定了一些制度,包括领导干部申报财产和家属子女在国外定居和经商情况,还要进一步完善,逐步从申报到公示,这是对干部手中权力的一个最重要的监督;三是公开“三公”经费。今年开始已在98个部门实行“三公”经费公开,群众对此是欢迎的,但感到还不够,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逐步扩大范围,并且明确公布内容要具体到项。 >>关于经济问题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温家宝强调,我们将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解读】 全年CPI预计“4%右一点”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8月CPI比上月回落,至少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了“拐点”。下一步物价走势将保持基本稳定,因为稳定物价存在一些有利因素。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依然存在,此外,工资上涨及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等,也增加了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 总的来说,今年中国将力争完成年初设定的通胀管理预期目标,全年CPI 涨幅可能会在“4%右一点”。 中国愿意加大对欧洲投资

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

中国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 宏观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第一,在经济增长方面,破天荒地实现了长期、持续、快速、平稳增长。1 9 7 9年 - 2 0 0 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 ;在基数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比1 9 5 3年一1978年年均增速6. 1%要高出3.7个百分点,年均增速提高了60%。2008年上半 年经济增速为10. 4%。据国外有的学者计算,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11个国家和地区在长 达2 5年的时间内,年均经济增速达到7%以上。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已有2 9年实现了年均增速9. 8%。看来,中国经济增速达到9%左右,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所以,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在国际收支方面,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在经济改革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部分地由于实行封闭、半封闭政策的影响,部分地由于当时国际形势的限制,我国国际收支不仅规模很小,增长速度也很慢。1 9 5 2年末,国际收支顺差只有2.94亿美元,到1 9 7 8年也只有8.68亿美元;按美元当年价格计算,26年间只增长了1.95倍,年均 增长4.2%。改革以来,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条件下,由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国际收支顺差 呈现出飞跃式的增长。由1 9 8 2年的6 2.91亿美元增长到2 0 0 6年的2 4 7 0.2 5 亿美元;按当年美元价格计算,24年增长了38.3倍,年均增长16.5%。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第一,居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这是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来源。1 9 7 8年—20 0 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 4 3. 4元增长到1 3 7 8 6元,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纯收入由13 3.6元增长到4140元;二者分别增长了 6.4和6.2倍。200 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 0 6 5元,增长6. 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2 5 2 8元,增长1 0.3%。但需说明:这些收入并不是居民的全部收入。它只是包括了 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并没有包括各单位对居民的补贴和居民 的其他合法收入,更没有包括数量相当大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所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 一定程度上是被低估了。还要提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实际上也提高了居民收入。 19 8 9年我国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8 0 0元,2 0 0 6年调高为1 6 0 0元, 20 0 8年再调高为2 0 0 0元。 第二,居民消费水平迅速提高。1 9 7 8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由1 9 5 2年的91 元增长到18 4元;其中,农村居民由6 5元增长到13 8元,城镇居民由15 4元增长到 4 0 5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这期间三者年均增速分别为2.3%、1.8%和3.0%。 但2 0 0 6年居民消费水平由1 9 7 8年的18 4元迅速增长到6 111元,其中农村居民 由13 8元增长到2 8 4 8元,城镇居民由4 0 5元增长到1 0 3 5 9元。这期间,三者年均增速分别为7. 5%、5.9%和6. 3%;三者比前一个时期分别高出2. 26倍、2.2

浅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成就

浅谈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仅凭文字的叙述是难以言表的,那些经历过的艰苦,奋斗的岁月,是多少人的奉献积累了这些硕果累累的辉煌!在回顾中国六十年间所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成就之后,我内心激昂充满感激,激昂是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感激则是想到了那些为了祖国兢兢业业奉献一生的革命党人甚至是普通百姓。所以,在论文之前,在谈及那些祖国现在的辉煌成就之前,我想首先应该衷心地感谢那些成就背后奉献的人们,是他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丰衣足食,安定和平的生活。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六十华诞,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在这风雨兼程60年的历程里,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励精图治、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惊人跨越。建国初,中国一穷二白;如今,六十年一个轮回,中国经济已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从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教科文卫等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中国六十年来获得的成就太多太多,主要归结于几个方面: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建设、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城乡建设、金融事业、对外开放、民族团结、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教育科技事业、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大业、全方位外交、党政建设。六十年,说是弹指一挥之间,但是期间却记忆了多少伟大的历史成就! 从各方面谈中国六十年的建设,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任务。作为一名平凡的在校大学生,我对中国成就的理解与了解都是片面与不足的,有不少的成就是我们作为平民百姓所关注不到或者了解不到的。所以,我想就从改革开放这个主要方面谈谈这些成就对社会,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和感受。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以

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和成果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特点和阶段划分 中国现代经济史或者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真正起步和繁荣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此前,虽然薛暮桥、许涤新、沈志远、吴承明、赵德馨等人已经开始研究新民主主义经济,研究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新中国经济发展规律,但是这种研究更多地是从当时社会变革和经济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党和国家需要认真总结过去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因此从1978年开始,研究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前29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逐渐成为当时党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30多年来,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段。 (一)20世纪80年代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抢救历史资料和总结经验并重,以国家成立的有关机构和各部门成立的专职机构为主体。这个阶段,由于有一大批从事经济工作的老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他们认为有责任、有义务总结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经验,而且有关机构也认为时不我待,必须抓紧进行。这个时期的科研工作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牵头搜集整理出版的系列有关经济史的历史文献,例如多卷本的有关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历史资料;二是由财政部等单位牵头搜集整理出版的大量有关革命根据地的财经历史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批研究专著;三是由《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牵头组织各有关经济部门编写出版的《当代中国》丛书有关经济各卷及其大量的副产品(如资料选编,大事记等)。 (二)20世纪90年代为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研究为主的相对沉寂的阶段。一是经过十多年的历史资料搜集和整理,80年代提出的任务已经逐步完成,而且当时退下来的大批顾问和老同志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继续深入开展研究;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确定为改革和发展目标,这与80年代改革是围绕着如何完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而展开已经不同了,因此许多人认为时过境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成就与 经验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7年来,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目前,95%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由市场确定,95%以上的投资来源于企业、银行和社会。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年多来,严格信守承诺.清理和修订法规,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推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为进一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虽然已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平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中国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协调,城乡、区域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扭转。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中国经济发展(中英文)

. 中国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形势蒸蒸日上。紧跟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的各方各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们完成了诸多造福百姓的巨大工程,例如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等等。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用水用电都更加方便快捷,出行选择也多种多样,极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每一个孩子都有书读有学上,学校硬件设施更加优越,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也愈趋完善,他们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不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的老人都享有养老保险,再加上改革的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都能安享晚年。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政策牵动着世界的一呼一吸。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让世界为中国经济喝彩。 总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经济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Nowadays,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e can see that our economics developed very quickly. We have made big economic achievements in many aspects under the lead of our party. There are countless programs making benefits for common people, such as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We have easier access to water and electric power in daily life, and we have more choices when traveling. Every child can go to school and get an education in better school facilities. They don’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ir tuition fees with proper assistance. Old people have assurances no matter where he lives, and they can enjoy their life with the reformed social safety net. Peace and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theme of world.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status keeps on improving, and we make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world economy. Joining in the WTO, our economic policies control the breath of world. Successfully holding the Olympic games and the world EXPO make the world give us more attention and respect. In a word,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s at an amazing speed and has made encouraging breakthroughs. I believe that the tomorrow of our economy will be brighter as long as we try our best effort. '.

新中国年的发展成就

新中国60年的发展成就 一、回首看历史 解放前夕,旧中国的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连年战争留下满目疮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市场萧条,物价飞涨,失业现象严重,广大劳动人民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1949年,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当时大部分人的生活仍维持在最低的生存水平上。面对这样的局面,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安排就业,以安定人民生活。广大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这在发展生产稳定民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对救民于水火的共产党充满了热爱和感激,对自己当家做主充满了自豪和热情。“一五”时期被称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但是,由于已知的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中去,人民生活几起几落,在温饱线上徘徊20年之久。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不会忘记,人民生活虽有改善,由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供应匮乏,消费品供应不足,绝大多数商品都需要凭票证购买。正是在这个时期,整个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相比之下,中国经济以及人民生活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35倍 如今,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已30年,我省也同全国一样,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跨越和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主体分配向个人倾斜,使城镇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到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29.45元,

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与1981年相比,增长了35倍,26年间平均增速14.1%。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断增加的,经历了“快速增长、高速增长、平稳增长”的过程,收入渠道实现多元化。 一是工资性收入仍是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非工资性收入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虽然不断下降,但仍占60%以上,是家庭总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达到8677.27元,比1981年增加了8313.56元,增长了23倍。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36.2%。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增长及比例变化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非工资性收入发展时期。1981年至1985年,由于经济体制尚处在起步阶段,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减少,收入仍以工资为主,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一直保持在90%—94%之间,变化甚微。随着其他收入渠道的拓展,家庭收入的多元化渐渐表现出来,非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上升。 非工资性收入全面增长时期。1986年至1998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城镇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第二职业、停薪留职的人数逐渐增多,是非工资性收入增加和收入来源多样化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非工资性收入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由15.27%,上升到1998年的26.46%,增加了1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较快,到1998年为4223.88元,比1986年的764.76元增加了3459.12元,增长了4.5倍。家庭总收入增加带动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同步上升,由1986年的648.01元,116.75元,上升到1998年的3106.32元和1117.56元,分别增长了3.8倍和8.6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