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交通核设计手册

高层建筑交通核设计手册

术语

?住宅: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

当住宅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其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

<注>:确定项目是否按住宅设计的前提——《规划意见书》中所标明的用地使用性质

?商业服务网点:

居住建筑底部(地上)设置的小型商业服务用房,不超过2层,建筑面积≤300㎡。

?建筑高度(防火):

1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

2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

3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注:室外地坪标高不同时,以消防扑救场地标高计算。

?建筑层数:

以下空间不计入建筑层数:

1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5m者,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2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3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

?住宅建筑层数:

1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2消防设计时,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

3住宅(≤9层)顶部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它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注:仅〈低规〉适用,〈高

规〉不适用)

防火规范的适用范围

?《高规》、《低规》

建筑分类

名称多层建筑

〈低规〉

高层建筑及其裙房〈高规〉

一类二类

居住建筑≤9层≥19层10~18层

公共建筑?H≤24m

?建筑高度>24m的单层

公共建筑。?H>50m

?医院、高级旅馆、重要公建

?建筑高度24m以上任一楼层建筑面积>1000㎡的商业楼、综

合楼等。

?建筑高度24m以上任一楼层建筑面积>1500㎡的商住楼。

?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

除一类外的其他高层公建

注: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住宅建筑规范》

全文强条,优先于其他现行标准。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楼电梯间设计要求

?术语:

1.安全出口:

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2.住宅单元:

由多套住宅组成的建筑部分,该部分内的住户可通过共用楼梯和安全出口进行疏散。

?疏散楼梯的形式

1.防烟楼梯间

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应设为防烟楼梯间

剪刀楼梯应设为防烟楼梯间。

2.封闭楼梯间

设有防火门等防火分隔设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靠近外墙。

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3.非封闭楼梯间(开敞楼梯间)

三面围合,入口开敞。

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靠近外墙。

4.开敞楼梯

不能做为疏散楼梯(复式住宅,商业服务网点内部除外),不计入安全出口。

上下层面积及叠加计算防火分区面积。

5.室外疏散楼梯

具有与防烟楼梯间等同的防烟、防火功能。

宽度≥0.9m,倾斜角度≤45°,栏杆高度≥1.1m。

疏散门不应正对梯段。楼梯周围2m内墙面不应开其他门窗、洞口。

?高层住宅的类型

1.单元式高层住宅

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的高层住宅。

2.塔式高层住宅

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3.通廊式高层住宅

由共用楼梯、电梯通过内、外廊进入各套住房的高层住宅。

注:以上是《住规》的解释,《高规》、《低规》没有解释,但有要求区分。

《住建规》以住宅单元为准,分独立住宅单元和多个住宅单元,不具体界定住宅类型。

?住宅单元的楼梯间形式与安全出口数量:

住宅层数住宅形式楼梯间形式安区出口

数量设计要求

≤9层全部开敞楼梯间

(户门为乙级防火门)1个住宅单元楼层建筑面积≤650㎡,

所有户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15m。

10~18层单元式住宅10、11层开敞楼梯间1个住宅单元楼层建筑面

积≤650㎡,

所有户门至安全出口

的最大距离≤10m,楼梯通向屋顶,并通过屋顶联通,

单元间设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

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1.2m

12~18层封闭楼梯间

塔式住宅防烟楼梯间≤8户通廊式住宅10、11层封闭楼梯间

12~18层防烟楼梯间

≥19层全部防烟楼梯间2个两个安全出口间距≥5m

公建疏散楼梯的适用范围及设计要求:

类型适用范围

防烟楼梯间1、一类高层

2、H>32m的二类高层

3、地下商店及歌舞娱乐游艺场所,地下3层以上或△H>10m

4、人防,△H>10m

封闭楼梯间1、高层建筑裙房及地下室;

2、﹥5层的所有公建;

3、多层病房楼;

4、多层旅馆;

5、﹥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6、设置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2层的建筑

7、车库(包括地下车库)

8、地下商店及歌舞娱乐游艺场所,地下1、2层,且△H≤10m

9、人防,地下1、2层,且△H≤10m

敞开楼梯间以上范围除外的多层公建

?疏散楼梯、走道和疏散门的最小净宽

建筑类别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

单面布房双面布房

住宅多层 1.2 1.0m(≤6层,一边临空)

1.1首层外门1.1m,户门0.9m

高层 1.2 1.3

公建多层 1.1 1.10.9高层 1.3 1.4 1.2首层外门1.2m,其它0.9m

其中

学校教学楼 1.8 2.1现行规范无具体数值规定单班1.0,合班1.5(洞口)行政办公 1.5 1.0(洞口)托幼生活用房 1.5 1.8 1.2(洞口)服用供应用房 1.3 1.5 1.0(洞口)办公走道长度≤40m 1.3 1.4首层外门1.2m,其它0.9m 走道长度>40m 1.5 1.8

医院高层 1.4 1.5疏散楼梯1.3m首层外门1.3m 高、多层通用单侧候诊和通行病床的走道2.1m

双侧候诊走道2.7m

主楼梯1.65m

楼梯平台2.0m

病房、诊断室、手术室1.1m

放射科防护门1.2m 商业 1.4 1.4 1.4汽车库 1.1 1.1 1.1

注:疏散门净宽为门扇宽度,设计图纸中的门洞宽度=疏散门净宽+100mm(经验值)

?疏散楼梯、走道、安全出口和房间疏散门的最小净宽计算:

高层建筑:1.0m/100人

多层建筑:一、二层0.65m/100人,三层0.75m/100人,四层以上1.0m/100人,△H≤10m地下建筑0.65m/100人,

△H>10m地下建筑和地下半地下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1.0m/100人。

楼梯设计细则:

1、楼梯梯段净宽和平台净宽=扶手中心线到墙面的距离,设计图纸中的结构宽度=净宽+50~100mm(经验值)。

2、楼梯平台的宽度:

≥梯段宽度,且≥1.2m(梯段改变方向时)

直跑楼梯≥1.2m(此为经验值,现行规范除住宅、体育馆、电影院外,无明确要求。)

3、楼梯踏步数:3步≤n≤18步,(室外台阶≥2步)

4、楼梯平台过道处净高≥2.0m,梯段净高宜≥2.20m(梯段踏步前缘以外0.3m范围内)

5、无障碍楼梯宽度:公建≥1.5m,住宅≥1.2m。

?楼梯踏步尺寸——《通则》表6.7.10

楼梯类别最小宽度最大高度

住宅公用楼梯260175

幼儿园、小学260150

商场、影剧院、体育馆、旅馆、医院、大中学校280160

其他楼梯260170

专用疏散楼梯250180

服务楼梯、住户内楼梯220200

注:螺旋楼梯的使用条件:

1、无中柱旋转楼梯和弧形楼梯离内侧扶手中心0.25m处,踏步宽度≥0.22m。

2、疏散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离内侧扶手中心0.25m处,踏步宽度≥0.22m,且踏步上下级夹角≤10°

?无障碍楼梯踏步尺寸《无障碍》表7.5.2

楼梯类别最小宽度最大高度

公建280150

住宅、公寓260160

幼儿园、小学260140

室外台阶300140

无障碍设计的范围:《无障碍》5.1.1

公建和住宅的垂直和水平交通

可以这样理解:设有电梯的建筑,应设有满足无障碍要求的电梯;不设电梯的建筑,应设满足无障碍要求的楼梯。(不要求全部楼梯、电梯满足无障碍)

电梯

电梯按适用功能分为:客梯、客货电梯、病床电梯、货梯、杂物梯

住宅电梯的设计要求:

a)n≥7层或△H>16m,必须设电梯,电梯厅深度≥1.8m(无障碍要求);

b)n≥12层,电梯数量≥2台;

c)n≥12层和塔式高层住宅,应设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的设计要求:

住宅公建

设计范围1、n≥12层

2、塔式高层住宅1、一类高层

2、H>32m

前室面积≥4.5㎡≥6㎡

合用前室面积≥6㎡≥10㎡

其他载重量≥800kg,速度≥1.5m/s,且1分钟内应到达顶层

候梯厅深度:

电梯类别布置方式候梯厅深度(≥1.5m)

住宅电梯

单侧排列≥B*

多台双测排列≥相对电梯B*之和,并<3.50m

公建电梯

单侧排列≥1.5B*,当电梯群为4台时≥2.40m

多台双测排列≥相对电梯B*之和,(除病床电梯外)<4.50m

注:B*为轿箱深度,或电梯群中最大轿箱深度。

电梯数量选用表

建筑类别经济级常用级舒适级豪华级备注住宅(户/台)90~10060~9030~60<30

旅馆(间/台)120~140100~12070~100<70不包括消防和

服务电梯办公(㎡/台)600050004000<4000

常用电梯选型(对重后置)

载重量(KG)(人数)800(10)900(12)1000(13)1150(15)1350(18)

井道净尺寸(宽*深)<经验值>1900*20002200*20002200*22002600*2200三菱1900*19502200*19702200*21202600*20002600*2150 OTIS1850*19702100*19702150*21502550*21002550*2200日立1850*20002100*20002100*22002300*22002550*2200

轿厢内尺寸1400*13501600*13501600*1500(1400)2000*1500门净宽(土建门洞)800(1000)900(1100)900(1100)1000(1200)1100(1300)适用类型经济型小高层舒适型小、中高层高层、豪宅公建公建

电梯主要技术参数和规格尺寸各电梯厂家有所不同,方案设计中的预留结构尺寸应有一定的兼容性。

电梯井道尺寸、底坑深度、顶层高度和机房尺寸与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有关。

电梯选用速度与提升高度的关系

电梯速度(m/s) 1.0 1.6 1.75 2.0 2.5以上适用提升高度(m)≤5030~8060~9080~100超高层

建筑竖井

高层建筑核心筒的竖井主要包括加压送风井、电井(强电、弱电)、水暖井。

?建筑防烟: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应设防烟:

防烟设施分类适用范围设计要求

自然排烟h≤100m的居住建筑和h≤50m的公建,

其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

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

前室≥2,合用前室≥3㎡

防烟楼梯间≥2㎡(每5层内)

机械防烟(加压送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

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

封闭避难层(间)

1、分别设正压送风井;

2、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都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

可仅对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

3、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风量按两个楼梯间风

量计算,送风口分别设置。

防烟楼梯间不设防烟设施的条件:

1、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做前室或合用前室;

2、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的前室或合用前室。

3、

加压送风井净面积≥0.5㎡<经验值>

?建筑排烟:

1、建筑排烟包括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

2、内走道排烟:

高层L>20m、多层(地上)L>40m的走道应设排烟,自然排烟要求可开启外窗面积≥2% 3、排烟口距离:

防烟分区内,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30m。

电井包括强电井和弱电井

1、强、弱电井宜分别设置,并利用公共走道满足操作、

维护距离的要求。高层豪宅弱电系统增加,竖井面积

应适当加大。

2、在住宅设计中,为减少竖井面积,经常将强、弱电井

合并设置,电力与电信线路分别布置在竖井两侧。

常用一类高层住宅的电井尺寸2000mmX500mm

3、当无法并利用公共走道满足操作、维护距离的要求,

竖井内宜留有不小于o.8m 的操作、维护距离。

1、强、弱电井独立设置,利用公共部位作检修空间

2、强、弱电井合并设置,利用公共部位作检修空间

3、强、弱电井合并设置,检修空间位于竖井内

1、水井和暖井宜合并设置,

2、水暖井包括给水立管、消防竖管、雨水立管、采暖供回水总立管,住宅排水采用分开就近排放的原则,排水立管直接布置在厨房、卫生间用水设备

附近。

3、标准层户数增加,竖井面积加大

?消火栓

1、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

2、以下情况,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可设一根竖管,但必须采用双阀双出口型消火栓:十八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的塔式住宅.

3、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消火栓。

4、常用消火栓箱尺寸700*1000*160(宽*高*深)

5、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方,封闭楼梯间不设消火栓。

高层住宅建筑的基础结构设计

高层住宅建筑的基础结构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普遍,不仅缓解了城市的建设用地,还最大程度运用了空间,高层住宅建筑基础结构的设计是项比较复杂系统的工程,本文就高层住宅建筑的基础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基础结构;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economy,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common, not only to ease the city construction land, but also maximizing the space, the desig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infrastructure is a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the basic structural design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frastructure; design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建筑被建设,这种高层住宅建筑不仅有效缓解了城市用地面积,还最大化地运用了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科技迅速发展,人们对高层住宅建筑要求越来越高,进行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对其合理性及经济性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一、基础结构设计概述 1.高层住宅总体指标控制 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时,要对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限值进行计算,从而判断其结构抗震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之下建筑物底部的剪力及总弯矩进行判断,还有自振周期及结构振型曲线等均应进行计算判断,这些相关的总体指标能够对高层住宅建筑进行总体判别,当周期太短及刚度太大时,会造成地震效应增大,并导致不必要材料浪费,可刚度太小的话,结构变形就会增大,影响其使用性能。对结构布置扭转实施控制时,需要考虑偶然偏心对地震作用的影响,高层住宅建筑竖向构件最大层间位移及水平位移不能比该建筑楼层平均值1.2倍要大,对于顶层构件可暂不考虑。 2.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基础结构设计 在基础结构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构件延性,可依据相关规范进行梁内恰当钢筋的配置,现在短肢剪力墙高层住宅为满足埋置深度要求,通常会设置地下室,其基础所采用的是桩筏基础,对桩给予合理选型,能够对整个高层住宅地下室设计经济性产生很大影响。在基础选型上可进行方案比较,并选出较为合理经

建筑消防设计任务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设计任务书 1、本设计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1) 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使学生获得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训练。 ③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 本设计题目具体目标 通过本毕业设计题目要达到以下目标: ①熟练运用计算机CAD技术进行建筑电气弱电工程设计,掌握电气专业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②熟悉各种建筑弱电设计、施工规范; ③熟练运用互联网查询相关厂家产品、规范; ④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深化提高知识水平; 2、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一层为大堂、厨房、餐厅,二层至六层为KTV包间,属二级火灾保护民用建筑。 2、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报警,消防广播,消防电话,消防栓按钮启泵,消防联动等。 3、报警区域按楼层划分、探测区域按独立房间划分。楼梯间,电梯前室,走道独立划分探测区。 3、本设计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1)设计要求

设计过程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时高质量的完成设计任务。 设计方案要符合国家各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设计计算准确、完整,问题探讨清楚,方案流畅,书写工整,计算书按规定装订。 图纸表达清楚准确,图面清洁,折叠规范。 (2)设计条件 ①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20L/s。消防泵房设于室外消防水池旁,消防水池设在室外,水池内储存180m3室内外全部消防水量,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不包括在本设计范围.具体位置由甲方确定。消火栓系统控制根据规范要求,本建筑不需设置消火栓,由室外消火栓提供。 ②自动喷水系统 整个大楼自动喷水系统管道均在报警阀前布置成环状管网,本建筑按中危险Ⅰ级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设计流量 10L/S,火灾延续时间 1h。 ③供水方式: 室外消防水池该楼地下室自动喷水泵报警阀自动喷水系统屋顶水箱阀后压力0.50Mpa。 ④消防控制室(盘)应显示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信号阀.消防水池及水箱水位.以及电源和备用动力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反馈信号 ⑤自动喷水系统控制 a.自动控制:自动控制:平时系统的压力由屋顶消防水箱和增压稳压设施保证,当系统压力下降至0.4MPa(水泵房读数)时,自动喷水加压泵启动,灭火后手动停泵;火灾时喷头喷水,该区水流指示器动作,向火灾控制中心发出信号,同时报警阀动作,敲响水力警铃,报警阀上的压力开关动作自动启动自动喷水加压泵.消防结束后,手动停喷水泵,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和湿式报警阀动作,均应向消防控制中心发出声光信号,备用泵应能自动切换投入使用。 b.手动控制: 消防控制中心在收到火灾信号并确认火灾发生后,手动启动喷水泵;泵房内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教案 山东大学 土建与水利学院 薛云冱

目录 第一章: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布置 (2) §1-1 概述 (2) §1-2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7) §1-3 结构总体布置原则 (9) 第二章:荷载及设计要求 (12) §2-1 风荷载 (12) §2-2 地震作用 (13) §2-3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 (14) 第三章: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15) §3-1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分层法 (15) §3-2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一)—反弯点法 (16) §3-3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近似计算(二)—改进反弯 点(D值)法 (17) §3-4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近似计算 (18) 第四章: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20) §4-1 剪力墙结构的计算方法 (20) §4-2 整体墙的计算 (22) §4-3 双肢墙的计算 (23) §4-4 关于墙肢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的影响以及各类剪力墙划 分判别式的讨论 (24) §4-5 小开口整体墙的计算 (29) §4-6 多肢墙和壁式框架的近似计算 (30) 第五章: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30) §5-1 框架—剪力墙的协同工作 (30) §5-2 总框架的剪切刚度 (31) §5-3 框—剪结构铰结体系在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32) §5-4 框—剪结构刚结体系在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33) §5-5 框架—剪力墙的受力特征及计算方法应用条件的说明 (36) §5-6 结构扭转的近似计算 (36) 第六章:框架截面设计及构造 (36) §6-1 框架延性设计的概念 (36) §6-2 框架截面的设计内力 (37) §6-3 框架梁设计 (39) §6-4 框架柱设计 (42) §6-5 框架节点区抗震设计 (47) 第七章:剪力墙截面设计及构造 (49) §7-1 墙肢截面承载力计算 (49) §7-2 连梁的设计 (5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学习笔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学习笔记 一、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内容 1、变配电所设计 (1)根据变配电所供电的负荷性质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进行负荷分级,从而确定所需的独立供电电源个数与供电电压等级,并确定是否设置应急备用发电机组。 (2)进行变配电所负荷计算与无功功率补偿计算,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3)确定变压器形式、台数、容量。进行主接线方案选择。 (4)变配电所选址。为了节约电能与减少有色金属耗量,通常应尽可能使高压深入负荷中心。但在建筑高度甚高和大容量负荷相当分散的情况下,也可分散设置多处变电所,其布置方案应经过技术经济进行比较确定。 (5)短路电流计算与开关设备选择。 (6)二次回路方案的确定,继电保护的选择和整定计。操作电源的选择。计量与测量。(7)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设计。 (8)变配电所电气照明设计。 高压与低压配电所的设计、除不需进行变压器选择之外,其余部分的设计内容与变电所设计基本相同。 2、高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 (1)输电线路设计 包括:线路路径及线路结构型式(架空线路还是电缆线路)的确定,导线截面选择,架空线路杆位确定及标准电杆绝缘子、金具的选择,弧垂的确定与荷载的校验,电缆敷设方式的确定,线路的导线或电缆及配电设备和保护设备选择,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的设计等。 (2)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高压配电多采用放射式系统,以增强其供电可靠性与控制的灵活性。对于有多处变压器分散设置的高层建筑,高压配电网络也可以采用环网结构。 主要任务:确定配电电压与网络结构;进行配电线负荷计算;选择开关设备并进行短路校验;拟定二次回路方案并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选择高压电缆截面、形式,确定配电干线路径与敷设方式。 还应做好防雷击与电气防火设计,以确保安全。 (3)、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主要任务:确定低压配电方式与配电网络的结构,其主要内是竖直配电干线与水平配电干线的个数,位置与走向。进行分干线与干线的负荷计算,选择开关设备及导线、电缆、封闭式母线的截面与形式。选择保护装置,进行保护整定计算并保证其级间的选择性配合,以防止穿越性跳闸。确定线路敷设方式,进行电气竖井与配电小间的设计。低压无功补偿容量计算,补偿方式与调节方式的选择。按需配置电气测量与电能计量装置。保护接地、重复接地系统的设计。 3、电力设计 电力设计通常指动力负荷的供电设计。 主要内容:在建筑平面图上确认各动力负荷的位置、容量;按各动力负荷的性质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进行负荷分级,并采取相应的供电保证措施(如双电源互投的供电方式);确定动力负荷的配电网络形式,通常多采用放射式供电。确定配电装置的位置、选择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问题意见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问题意见-----------------------作者:

-----------------------日期: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意见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多发性的问题,看法往往不一致,现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关于高位水箱中消防储量的意见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7.4.7.1规定: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一类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8m3。 GBJ84-8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第3.2.3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消防水箱……,但可不大于18m3。 从现行的规及笔者所见到的资料里都没有明确消防水箱中的消防储水量是一个18m3还是两个18m3。即一般的将GB50045-95中的18m3的理解为消火栓系统室10分钟消防用水(故近日有将高位水箱中之10分钟消防储水量定为24m3,因室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将GBJ84-85中的18m3理解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0分钟消防储量(与原GBJ45-82第6.2.3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设备的用水量,按30L/s计算巧合)。因此设计消防检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同时存在时出现高位水箱中的消防储量为36m3的情况(其他情况还多,不一一列举了)。 究竟如何理解规,采用何值(对一类高层而言)才是“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呢?

笔者认为18m3是指10分钟消防总贮量,消防二字含义为:所有消防手段(包括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即不存在24m3或36m3的问题。说明如下: 第一,一般说来火灾发生时,如果有人在火灾现场,则除了灭火器等扑救外,会动用消火栓灭火,绝不会坐视不救而等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动作,任其火灾扩大(火灾不到一定程序,普通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不会动作的)。这样在初起火灾时,即消除队到达现场前之5~10分钟不可能有6~8股水柱同进使用灭火,一般两股水柱应为现实的,如不放心,加倍也只有4股水柱作用。这是因为:(1)初起火灾不大可能出现火灾层的上、下层同时“灭火”;(2)不大可能有多人同时灭火,如有,那么在消火栓启用同时定会按启动消防泵之按钮,这样就不存在储量不够的问题了。这个时期(5~10分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一般不会动作,故18m3储水量即使是有4股水柱工作,则10分钟也只用去12m3。仍有6m3未动用。另外,有的设计者在高位水箱的消火栓系统出水管上设置水流指示器(设置与否有争论),当消火栓动用后,即使无人按消火栓箱处启动水泵按钮,则因水流指示器动作,在消防控制室有灯光和音响信号,值班人员可依据情况启动或“延时”启动消防泵。笔者不主设水流指示器,更不主由水流指示器信号经控制柜直接启动消防泵。 第二,当发生火灾时无人在现场,如娱乐场所、仓库等等,则只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作,并且该系统只要有一个喷头动作,压力开头将在60秒动作发出电信号,向控制中心报警,并经控制箱切换启动消防泵。即使几个喷头动作,18m3储水量也仅仅动用约三分之一。

建筑消防课程设计

《建筑自动消防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建筑自动消防工程课程设计,是配合《建筑自动消防工程》课程学习的实践性质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要求高于平时的作业,是对整个课程及相关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设计要求学生自己确定设计方案、查取相关资料、进行过程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校核,经过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最终掌握建筑电气消防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体应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利用本课程知识的能力; 2、掌握本课程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 3、提高消防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能力; 4、学会应用有关国标、规范等设计资料,进行设计计算的能力; 5、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增强对实际工程的认识和理解。 二、设计题目: 某三层实验楼电气消防设计 三、设计工况参考参数 1、一层是1号实验室,其面积为2000 m2; 2、二层是2号实验室,其面积为1000 m2; 3、三层是计算机中心大厅:20×10×3.5m(长×宽×高)。 四、设计内容: 1).一层设计出预作用式自动水喷淋灭火系统; 2). 二层对防烟、排烟、加压送风系统、防火卷帘等消防联动控制进行设计; 3). 三层的计算机中心大厅,要求用自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 4).完成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平面布置; 5).完成消防事故广播和直通电话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五、设计说明要求: 撰写规范的设计说明书,要求:有必要的计算说明;数字要准确,公式、数据要有根据并符合国标规范;文字要简明扼要;内容包括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 六、推荐的参考文献: 1、标准与规范: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版)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 4)、《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16806-97 5)、《卤代烷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110-87 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93-93 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97 8)、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D11 2、期刊文章 [1 ] 蒋永琨.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李引擎.建筑防火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陈保胜等.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 杜文丽.论高层建筑的防烟与排烟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4).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资料

名词解释: 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 2. 房屋高度: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3.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4.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5.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6. 转换结构构件:完成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的结构型式转变或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结构布置改变而设置的结构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 7. 结构转换层:不同功能的楼层需要不同的空间划分,因而上下层之间就需要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轴线的改变,这就需要在上下层之间设置一种结构楼层,以完成结构布置密集、墙柱较多的上层向结构布置较稀疏、墙术较少的下层转换,这种结构层就称为结构转换层。(或说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 8. 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即某层地震剪力与该层以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的比值。 9. 刚重比:结构的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是影响重力 P效应的主要参数。 10. 抗推刚度(D):是使柱子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施加的水平力。 11. 结构刚度中心:各抗侧力结构刚度的中心。 12. 主轴:抗侧力结构在平面内为斜向布置时,设层间剪力通过刚度中心作用于某个方向,若结构产生的层间位移与层间剪力作用的方向一致,则这个方向称为主轴方向。 13. 剪切变形:下部层间变形(侧移)大,上部层间变形小,是由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框架结构的变形特征是呈剪切型的。 14. 剪力滞后:在水平力作用下,框筒结构中除腹板框架抵抗倾复力矩外,翼缘框架主要是通过承受轴力抵抗倾复力矩,同时梁柱都有在翼缘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和剪力。由于翼缘框架中横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使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向中心逐渐递减,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后。 15. 延性结构:在中等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某些部位进入屈服状态,形成塑性铰,这时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在这个阶段结构刚度降低,地震惯性力不会很大,但结构变形加大,结构是通过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的。具有上述性能的结构,称为延性结构。 16. 弯矩二次分配法:就是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作分配和传递,第一次按梁柱线刚度分配固端弯矩,将分配弯矩传递一次(传递系数C=1/2),再作一次分配即结束。填空: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规定: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 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 面的高度。2.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 3.复杂高层结构包括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带加强层的高 层结构,错层结构,多塔楼结构。 4.8度、9度抗震烈度 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 作用。 5.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 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板柱 —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向承重体系有现浇楼盖体系,叠 合楼盖体系,预制板楼盖体系,组合楼盖体系。 6.高层结构平面布置时,应使其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 心尽可能靠近,以减少扭转效应。 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 构技术规程》JGJ3-2002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 度超过28m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 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 9 三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是指框架结构、剪 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1.地基是指支承基础的土体,天然地基是指基础直接建造 在未经处理的天然土层上的地基。 2.当埋置深度小于基础底面宽度或小于5m,且可用普通开 挖基坑排水方法建造的基础,一般称为浅基础。 3,为了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常在垂直于条形基础的另一个 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拉梁,将条形基础联系起来。 4.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不宜小于0.5m,且基础顶面应低于 设计地面100mm以上,以免基础外露。 5.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 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 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8—1/20。 6.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 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2m。 7.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 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其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 8.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 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9.基床系数即地基在任一点发生单位沉降时,在该处单位 面积上所需施加压力值。 10.偏心受压基础的基底压应力应满足maxpaf2.1 、af 和2 min maxppp 的要求,同时还应防止基础转动过 大。 11.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 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地基反 力可按直线分布,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当 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宜按弹性地基梁计算。 12.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在设计时,忽略地基梁扭转变形和 相邻节点集中荷载的影响,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 条件,进行各类节点竖向荷载的分配计算。 13.在高层建筑中利用较深的基础做地下室,可充分利用 地下空间,也有基础补偿概念。如果每㎡基础面积上墙体 长度≮400mm,且墙体水平截面总面积不小于基础面积的 1/10,且基础高度不小于3m,就可形成箱形基础。 1.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 2.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框架、框架—剪力墙结 构体系单位面积的重量(恒载与活荷载)大约为12~14kN /m2 ;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为14~16kN/m2 。 3.在框架设计中,一般将竖向活荷载按满载考虑,不再一 一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如果活荷载较大,可按满载布 置荷载所得的框架梁跨中弯矩乘以1.1~1.2的系数加以放 大,以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所产生的影响。 4.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甲类 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等三类。 5.高层建筑应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方 法:①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 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底部剪力法;②高度超 过40m的高层建筑物一般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③刚 度与质量分布特别不均匀的建筑物、甲类建筑物等,宜采 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6.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重力荷载代表值为永久荷载 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7.在地震区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延性设计, 这一要求是通过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的;对框架结构而言, 就是要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和强锚固。 8.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时,平面宜 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9.高层建筑结构通常要考虑承载力、侧移变形、稳定、倾 复等方面的验算 问答: 1.我国对高层建筑结构是如何定义的? 答: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 于28m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 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2.高层建筑结构有何受力特点? 答:高层建筑受到较大的侧向力(水平风力或水平地 震力),在建筑结构底部竖向力也很大。在高层建筑 中,可以认为柱的轴向力与层数为线性关系,水平力 近似为倒三角形分布,在水平力作用卞,结构底部弯 矩与高度平方成正比,顶点侧移与高度四次方成正 比。上述弯矩和侧移值,往往成为控制因素。另外, 高层建筑各构件受力复杂,对截面承载力和配筋要求 较高。

住宅电气设计说明标准版

一.设计依据 1.建筑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地上6层,高3.0米,主要为民居,每层层高2.9米,总建筑面积为2584.68㎡。两个单元,每个单元11户,共22户。每户建筑面积112.94㎡。现浇混凝土楼板。本工程属于三类住宅建筑。 2. 设计环境参数: 1)海拔高度:40m ; 2)年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8℃,年平均气温20℃,七月平均最高气温32℃,电缆选择按室内℃环境温度。 3) 冻土层深度:-1.03m 4)全年雷暴日数:18.3d/a,年预计雷击次数:0.075次/年。 3.相关专业提供给的工程设计资料; 4.各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5.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标准及法规参考如下: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 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第二版1~2.吕大光.中国电力出版社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照明设计手册》.GB 50034-20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天正电气CAD软件用户手册》.北京市天正工程软件公司 二.设计范围 1.本工程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电气系统: (1)照明电气平面设计; (2)照明电气系统设计; (3)设计说明、图例、材料表; (4)有线电视系统(平面、系统); (5)通信系统(平面、系统); (6)简单的消防系统(平面、系统); (7)防雷接地系统; (8)计算书。 2. 本工程电源分界点为地下层配电室电源进线柜内的进线开关。电源进建筑物的位置及过墙套管由本设计提供。 三.220/3800V配电系统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土地资源、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我国大中型城市,人员密集、结构复杂的高层商用、民用建筑大量涌现,这些高楼大厦构成了现代化城市的独特面貌,已成为现代城市的标志。 高层建筑具有中上层部位视线开阔,采光通风良好,高容积率,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虽然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了生机,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城市消防安全的困难和负担。高层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大,扑救困难,而且火灾后容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比如沈阳皇朝万鑫大厦“2·3”火灾、“11·15”上海胶州路特大火灾事故、央视新台址园区文化中心大火等。要解决好防火、灭火等问题必须从建筑设计与施工的阶段、从消防系统的设计阶段就开始着手考虑。正确处理建筑设计中的消防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于现代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设计和消防工作就提出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 一、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和常见隐患 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火灾发生后其性质与一般火灾不同,具有下列特点:1.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多,功能复杂。此外,在建筑内部用电设备多,可燃物集中,火灾荷载密度大,着火可能性相比其它建筑要大得多,一有不慎,就会引发大火。 2.高层建筑火灾持续时间长,危害面大。高层建筑内设备及构件多,特别是装修时使用大量高分子复合材料,且多数都为可燃物、易燃物,加大了火灾负荷,一旦起火,会引发大面积的火灾,并且着火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 3.高层建筑火灾蔓延速度快且途径多,危害大。高层建筑的竖向管井很多,如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水道等,如果没考虑防火分隔措施或防火分隔措施处理不好,发生火灾时烟气会由于“烟囱效应”迅速向上蔓延。 4.高层建筑火灾人员疏散困难。现代高层建筑的层数多、垂直距离大、结构复杂,发生火灾时疏散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场所的时间也会较长,火灾时烟气使能见度降低,造成被困人员的恐慌心理,逃生时容易出现拥挤、踩踏等情况,使安全疏散成为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 5.高层建筑火灾对灭火装备要求高,灭火救援难度大。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火灾扑救难度相对较大。现有的很多高层建筑外墙大多采用玻璃幕墙,破碎后极易造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上)试卷

一.单选题 1.地震荷载:结构物由于地震而受到的惯性力、土压力和水压力的总称。由于()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最大,因而一般只考虑水平震动力。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水平 B.内力 C.垂直 D.分布荷载 2.筒中筒结构体系是由内筒和外筒两个筒体组成的结构体系。内筒通常是由()围成的实筒,而外筒一般采用框筒或桁架梁。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框架 B.筒中筒 C.剪力墙 D.框架--剪力墙 3.空气流动形成的风遇到建筑物时,就在建筑物表面产生压力或吸力,这种风力作用称为()。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分布荷载 B.集中荷载 C.风荷载 D.应力荷载 4.()是高层建筑广泛采用的一种基础类型。它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的特点,适用于结构荷载大、基础土质较软弱的情况。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A.箱形基础 B.独立基础 C.筏板基础 D.条形基础 5.()复杂,不规则,不对称的结构,不仅结构设计难度大,而且在地震作用的影响下,结构要出现明显的扭转和应力集中,这对抗震非常不利。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A.大门形状 B.立面形状 C.平面形状 D.屋顶形状 6.两个以上的筒体排列在一起成束状,成为成束筒。成束筒的抗侧移刚度比()结构还要高,适宜的建造高度也更高。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框架 B.筒中筒 C.剪力墙 D.框架--剪力墙 7.板式结构是指建筑物宽度较小,长度较大的平面形状。因平面短边方向抗侧移刚度较弱。一般情况下()不宜超过4。当抗震设防等于或大于8时,限制应更加严格。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B A.高宽比 B.长宽比 C.长高比 D.窗墙比 8.精确计算表明,各层荷载除了在本层梁以外以及与本层梁相连的柱子中产生内力外,对其它层的梁、柱内力影响不大,为此,可将整个框架分成一个个()来计算,这就是分层法。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单独框架 B.单层框架 C.独立柱、梁 D.空间结构 9.当框架的高度较大、层数较多时,柱子的截面尺寸一般较大,这时梁、柱的线刚度之比往往要(),反弯点法不再适用。 (分数:10分)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B A.大于3 B.小于3 C.大小于2 D.小于2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45-82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 试行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试行日期: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 关于颁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通知 经基〔1982) 585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文的通知,由北京市公安局会同有 关单位共同编制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三年六月一日起 试行。 本规范由建设、设计单位负责贯彻实施。各有关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负有检 查监督之责。在执行本规范个别规定如确有困难时,应在地方基建主管部门的主 持下,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当地公安机关协商解决。 鉴于本规范适用于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二十四米的其他民 用建筑,对于七、八、九层的非单元式住宅和层数超过六层且建筑高度不超过二 十四米的其他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要求,可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TJ16-74

的有关规定执行。 本规范只规定了高层民用建筑的一般防火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本 规范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补充规定,并送国家经委和公安部备案。 本规范由公安部负责管理和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八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78)建发设字第562号文的通知,由北京市公安 局会同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上海工业建筑设计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广州市设 计院、东北建筑设计院、上海、广州市公安局及公安部民警干校、四川消防科学 研究所等十个单位共同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遵照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和“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的消防工作方针,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实践经验,吸 取了有关这方面的科研成果,参考国外有关资料,并征求了各省、市、自治区和 有关部、委所属设计、科研、高等院校和公安消防等单位的意见,最后经有关部 门会审定稿。

四十五个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

45个关于建筑防火及防排烟设计问题研讨 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第8.2.1条“面积超过2000m2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现在审查中遇到开窗面积合适,自然排烟距离满足要求,是否可以不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答:不可以不设机械排烟系统。超过2000平米的地下车库,火灾发生时,由于烟气瞬间爆发且迅速蔓延,其流动特性无法预测,因此应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可开启外窗可作为排烟补风口。 2、高层住宅地下室为自行车库、机电设备用房时,地下一层前室和楼梯间可不设机械加压送风装置,地下一层中超过20m的内走道是否要设排烟系统。 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8.4.1条:一类高层住宅及超过32m的二类高层住宅无自然排烟条件的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应设排烟系统。 3、底层外门可以作为自然排烟口吗?(①某七层公共建筑,二层以上均满足自然排烟要求,一层有一个58米长的无外窗内走道,内走道两端各有一个直接通往室外的外门,外门开启后满足内走道排烟面积要求,一层内走道是否需设机械排烟.②商场、超市等建筑的一层入口的大门是否可计入自然排烟的可开启外窗面积?③自然排烟口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2.2-4规定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对于长走廊,走廊尽头的门是否可作为自然排烟口,可以作为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如何计算,最底高度从多少开始算。 答:外门为安全出口,为有利安全疏散,不宜作为自然排烟口。某些场合,在不影响安全疏散的前提下,可以兼作排烟用,但有效面积应该折算。 4、超过50m的一类高层建筑,地上部分采用机械防烟措施,只有一层地下室,地下防烟楼梯间具备自然排烟条件,可以采用吗? 答:应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2.1条处理。 5、建筑高度在100米以内,层数34层的住宅楼(或商业网点),地下一层为汽车库或自行车库时。分段设计正压送风比较困难,包括地下层在内是否可以合用一个正压送风系统,不进行分段设计。 答: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第8.3.3条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得建筑物为高层建筑。 2、地基模型就是研究土体在受力状态下土体内得应力-应变关系。 3、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就是以分层总与法为基础,运用辛布奈史克公式求得得。 4、温克尔地基模型一般适用于力学性质与水相近得(土体中剪应力很小得)地基。 5、采用天然浅基础时,筏板基础得最小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得1/12。 6、《高层建筑箱型与筏板基础技术规范》JGJ6-99规定将按局部弯曲算出来得顶、底板得纵横向支座钢筋得1/2-1/3贯通全跨,且贯通钢筋得配筋率不小于0、15%与0、10%。 7、桩端进入持力层得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碎石土不宜小于1d。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对于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得桩基,其最终沉降量计算可采用等效作用分层总与法。 二、问答题: 1、高层建筑基础设计方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三个阶段: (1)基本不考虑共同作用得阶段。 优点:简单、方便,力学概念清楚。缺点:忽略了上部结构基础、

地基得变形协调,造成基础内力计算得偏差与地基计算得偏差。 (2)仅考虑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得阶段。 优点:设计理论化、系统化。缺点:忽略了上部结构得刚度贡献,其结果夸大了基础得变形与内力,引起配筋及材料得浪费;且计算冗繁。 (3)开始全面考虑上部结构与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得阶段。 优点:较真实地反映其实际工作状态,可根本上提高与改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得水平与质量,设计最为经济合理。缺点:尚处于发展与完善中。 2、常见得线弹性地基模型有哪几种? 答:主要有四种:文克尔地基模型、利夫金模型、弹性半无限地基模型(均匀各向同性地基模型)、有限压缩层地基模型(分层地基模型)。 3、什么就是筏板基础?如何区分筏板基础与箱型基础? 答:(1)筏板基础就是指柱下或墙下连续得平板式或梁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 (2)箱型基础就是由底板、顶板、侧墙及一定数量内隔墙构成得整体刚度较好得单层或多层钢筋混凝土基础。其内、外墙沿上部结构柱网与剪力墙纵横均匀布置。与筏形基础相比,箱型基础有更大得抗弯刚度,只能产生大致均匀得沉降或整体倾斜,从而基本上消除了因地基变形而使建筑物开裂得可能性。箱型基础埋深较大,基础中空,从而使开挖卸去得部分土重抵偿了上部结构传来得荷载,因此,与一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尉向荣 (绍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要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文章对负荷计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新的工程计算方法。 [关键词]高层住宅;负荷计算 [收稿日期] 2005- [作者简介]尉向荣(1963-),男,浙江绍兴人, 绍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 研 究方向:建筑电气设计、工程管理。 1引言 按照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45-95 (2001年版)的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民用建筑均属高层建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 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高层建筑用电负荷的专题研究。许多计算都是照搬国外经验,但国情不同、地域不同,需要系数不合理,单位容量指标偏低。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用电设备增加,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内,空调及电梯负荷的大量使用是电力负荷发生很大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高层住宅的负荷计算,过去按插座、灯泡数统计,主要是考虑照明,后来按2kW/户统计。这样根据计算结果所选的开关及导线截面均偏小,所配置的电表容量偏小,造成经常性的负荷跳闸,超负荷运行而烧坏开关、电表、电线的现象常有发生。随着现代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每户实际设备容量已超过20kW,使得按插座、灯泡统计和按2kW/户的负荷计算方法已不适应家庭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现状及高层建筑用电的需求,正确确定用电的负荷尤为重要。要提高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 2负荷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性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建筑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min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配电变压器、导体及电器的依据,并用来计算电压损失和功率损耗。在工程上为方便计算,

高层建筑中庭消防设计

高层建筑中庭消防设计 高层建筑中庭消防设计 摘要:根据消防实际工作经验,就高层建筑中庭的火灾危险性以及规范中对中庭消防设计存在的不明之处,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对策。关键词:中庭;火灾危险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 中图分类号: 99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的种类及形式风格也正发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贯通数个楼层和整个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存在着数个中庭的建筑形式也并不鲜见。如何从建审的角度把握好中庭的消防设计,既能节约建筑投资. 又能保障消防安全以及提高建筑物的有效任用面积.是摆在每个消防建审人员眼前的一个课题。 1 高层建筑物中庭的火灾危险性 (1)中庭失火后,烟火蔓延速度极快。中庭又叫四季庭或共享空间。其内部空间由于上、下各层贯通,极易产生烟囱效应。如在中庭的下层着火.烟火会在中庭内和与中庭相连通的楼层迅速蔓延扩火;如在中庭的上层着火,当着火产生的高温烟气不能及时、迅速向中庭外部排时. 就会向中庭周围的建筑空间扩散. 进而导致整个建筑全面受灾。 (2)中庭失火后. 消防扑救与人员疏散难度大。中庭火灾. 往往涉及到数个楼层,很容易发展成为空间立体火灾,迫使人员安全疏散与灭火战斗必须在多个楼层同时展开。灭火救救援投入人员多. 极易造成火灾现场混乱。此外. 迅速充满整垫个中庭空间的烟气和热量,使消防扑救人员难以确认起火点和组织有效的进攻,中庭顶部破裂散落的物体,也对人员的安全疏散构成一定的威胁。 (3)中庭的火灾预防难。中庭空间大,高度高,采用常规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难以发挥早期火灾探测和扑救初期火灾的作用。设置的机械或自然排烟装置. 往往失去功效达不到预期的设计排烟效果。

楼宇供配电系统设计讲解

目录 一、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概述 (1) 二、供配电设计 (2) (一)设计建筑概况 (2) (二)设计内容简介 (2) (三)负荷计算 (3) (四)高压配电系统设计 (8) 1概况 (8) 2设备选择 (9) (五)低压配电系统设计 (10) 1概况 (10) 2设备选择 (11) 三、照明设计 (13) 四、导线计算与线路敷设 (13) (一)导线计算 (13) (二)线路敷设 (16) (三)线路安装 (17) 五、设计依据 (18)

一、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概述 (一)高层建筑电气的特点 1.用电设备种类多 从前,设备占整个投资的10%,现在设备会占整个投资的40%,比如地王60%、宏昌50%;设备功能亦不断增强。 2.用电量大,即负载密度大 由于照明及空调负荷多,电梯等运输设备多,给排水设备多,所以用电量特别大 负载密度在60W/MM,高的有200/MM。此数字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的。 3.供电可靠性要求高 现代高层建筑均是采用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同时供电。一般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自动切换,互为备用。另外,还须装设应急备用柴油发电机组,要求在15秒钟内自动恢复供电,保证事故照明、电脑设备、消防设备、电梯等设备的事故用电。应急备用发电机组:过去大多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做应急备用电源的。近年国外高层建筑已开始采用燃汽轮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速度快,故障率低等优点。 应急备用发电机组必须是快速自起动的。按国外规定,应能在15s内恢复供电。从可靠性出发最好选用两台,自动并车。容量较小时也可选用一台。 4.电气系统复杂,电气线路多自动化程度高,电气用房多 (二)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正向着自动化、

建筑消防教学大纲

《建筑消防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建筑消防工程(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Engineering)课程号: 30509120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32学分:2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建筑消防关系到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和财产的防火安全,事关重大,尤其是高层建筑。建筑消防内容涉及到建筑学、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多个不同的专业门类,内容广泛,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需要各个专业相互密切配合。为使学生对建筑消防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特开设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和掌握消防基础知识和建筑消防各个子系统(建筑防火、消防给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的主要工程内容、技术手段、设计要求以及基本的设计参数。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3学时 第一节燃烧原理 第二节可燃物的燃烧特点及燃烧产物 第三节火灾 第四节建筑消防系统及消防方针 本章的重点是燃烧的基本原理、可燃物的燃烧特点和火灾的发生发展过程,难点是燃烧的基本原理、可燃物的燃烧特点。 第二章建筑防火6学时 第一节建筑总平面防火 第二节建筑防火分区 第三节安全疏散设计 第四节建筑耐火设计 本章的重点是建筑总平面防火、建筑防火分区、安全疏散设计的消防措施内容要求,难点是如何把这些内容要求和实际工程结合起来。 第三章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6学时 第一节消火栓给水系统 第二节消火栓系统用水量 第三节消火栓的布置 第四节消火栓系统的水力计算 第五节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供水设施 第六节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超压和水锤 第七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