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大全)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 + = +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

质(注:2H 2O 2 2H 2O + O 2 ↑ 此反应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

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2是化合物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 (单位为“1”,省略不写)

三者的关系:

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两者都是氧化反应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2

分子的种类。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

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溶液

中各部分的性质均一、稳定。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

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食

盐36克。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若要分离溶解度随

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例如:2、 2)碱性氧化物(属于

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2O 3 )

2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23

●10H 2O 、4●5H 2O )

26、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7、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主要的空气

污染物:有害气体:2 、、2、H 2S 、等物质和粉尘。

2、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3(氨气)、(一氧化碳)、2(二氧化碳)、4(甲烷)、2(二氧化硫)、(一氧化氮)、2(二氧化

氮)、H 2S (硫化氢)、(氯化氢)

3、常见的酸根或离子:42-(硫酸根)、3-(硝酸根)、32-(碳酸根)、3-(氯酸根)、

4-(高锰酸根)、42-(锰酸根)、43-(磷酸根)、(氯离子)、3-(碳酸氢根)、42-(磷酸氢根)、H 24-(磷酸二氢根)、(氢氧根)、(硫氢根)、S 2-(硫离子)、4+(铵根或铵离子)、(钾离子)、2+(钙离子)、(钠离子)、2+(镁离子)、3+(铝离子)、2+(锌离子)、2+(亚铁离子)、3+(铁离子)、

2+(铜离子)、(银离子)、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4、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

价最常见。(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 银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 氖(气)氩(气)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 2(氧气)、N 2(氮气) 、H 2(氢气注意各酸根或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读:直接读其元素名称 (稀有气体的可多加个 “气”字或不加也可)

氢(H) 氦() 锂() 铍()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 钠()

镁() 铝() 硅() 磷(P) 硫(S) 氯() 氩() 钾(K) 钙() + + + + + + + + + + + + + + + + + + + + F 2(氟气)、2(氯气)、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 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氧化镁)、(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4(高锰酸钾)、K 24

(锰酸钾) 4(硫酸镁)、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正价先,负价后,标出价,找个数。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 2个电子(n 表示层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先

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有2个)

,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值

说明:(1)值=7,溶液呈中性;值<7,溶液呈酸性;值>7,溶液呈碱性。

(2)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 钾、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盐酸或稀硫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 出氢气,生成对应的碱。 例如: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 + 2H 22 + H 2 ↑2 424()2↓ 10、物质的结构:

稳定结构:

①最外层8电子②第一层为最外 层2电子 891011121314

6543210K 、、、、、、、、、(H )、、、、、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化合物(化合态) 存在状态 表示方法 单质(游离态) 元素符号 元素 宏观组成 质子(+)

初三化学培优计划

初三化学培优计划 根据我校九(4)班学情,结合中考目标,现将本学期对于化学课程培优计划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做好优生思想工作,为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优等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应多与其谈心,多关爱他们,从多了解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来鼓励、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培优计划的落实,重在从培养其能力入手,训练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从而使其形成较为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制定目标 1.全面提高优等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让优等生从心底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心理,多锻炼其“处事不惊”的心理素质,以免其在中考中因紧张而出现“大考失常”现象的发生。 3.让优等生在“互帮、互追、互超”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不断进步。 三、培优对象 九(4)班:滑紫尧、荣甲、张伟宽、豆萌、于旭鹏 四、培优内容

目前阶段,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培优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以及深化探究能力的应用。就答题技巧来说,重点还应放在基础知识点的巩固记忆上,强调学生答题的规范用语,严格要求使用化学术语来答题,以免因言语不严谨而失分,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反复记忆、提问不容忽视;而对于探究能力的培养,重在锁定中考出现的探究性考题来说,首先多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指导学生从给出材料中思考、假设、验证得出最佳答案,中考中探究性问题并不难,主要在于认真审题过程中找到与所学相关联的指示点,再加以整合、反复练习应用。究其根本,我认为,无论是优生还是潜力生,对于化学学习,基础知识点必须反复巩固记忆并会举一反三才能提高化学总体成绩。 五、主要措施 除课上多加关注外,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时间,对优等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堂上多创造机会引导其用自己思维大胆展示,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此不再赘述; 2.为强化基础知识,严格要求“三本”必须到位,即:练习本、笔记本和纠错本,必须严格要求其跟上进度,每天督查; 3.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钟时间听写提问当天知识点,避免优生

化工安全培训资料(大全)

安全知识 一、安全生产管理、环保、消防、用电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方针是“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管理核心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①、安全为自己②、安全为了家庭③、安全为企业④、安全为国家 4、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于2002年1月9日国务院53次会议344号令通过,2002年3月15日起实施。 6、《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自2006年8月10日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局长办公室会议通过,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7、危险化学品包括: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和腐蚀品等。 8、“三不伤害”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9、“三危”指的是:危险源、危险区域、危险作业。 10、“三规三制”内容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岗位交接班制、岗位经济责任制。 11、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2、“四不放过”内容是: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得到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13、工作前的“三必须”内容:必须穿戴好公司规定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认真进行交接班,对设备进行点检,对工具吊具进行检查,对作业区域的安全情况进行确认;班前必须保证充分休息。 14、“三无四保”内容是:个人无违章、班组无轻伤、车间无重伤;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部门、部门保公司。 15.国家规定的安全色是:红、篮、黄、绿四种颜色;国家规定的对比色是黑白两种颜色。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方案修订稿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方 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培优补差方案 九年级是初学化学,学生基础的好坏,虽然不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但是据上课情况来看学生情况:优生不多,思想不够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跟不上。故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 一、优生辅导: 1、对优生的辅导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提问一些有针对性、概括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优生的思维的敏感性,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思考题进行对优生及特长生的辅导,要让他们养成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在教学中,广泛地、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学习方面的优势。并且,课后对他们的作业布置也要有层次性,即让它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让他们“吃饱”。 2、鼓励他们要利用业余时间多练习、多思考、多做一些课本之外的题目,训练知识的掌握和熟练应用程度,教师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机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比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进一步训练优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后进生辅导: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上课不注意听讲,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故可做以下工作: 1、对差生多表扬其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批评时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2、课后多和差生交谈,使后进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 3、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 4、开展互帮互学四人小组活动,尽量给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选择一个学习不错的同学和他们坐同桌,进行一对一地帮助,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5、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差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后进生的成长,使每个后进生真正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6、与家长的多联系,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完整)九年级化学培优专题训练.doc

直升班化学培优专题讲座 第一讲差量法 例 1、用氢气还原 10 克 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 克,则参加反应 CuO 的质量是多少克? 例 2、将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2.4 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 后,得到 CO2的质量为 3.2 克,求原混合气体中 CO 和 CO2 的质量比? 例 3、将 30 克铁片放入 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 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 例 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 甲烷和氧气的混合 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 30mL 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例 5、给 45 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 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8 克2、 7∶ 5 3、11.2 克4、 8∶ 7 7∶ 23 5、28.89% 练习 1、将盛有12 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 克时,这10 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 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O2、 CO2混合气体9ml ,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 3.5Ml ,则原混和气体中 CO、 O2 、 CO2的体积比? 练习 3、把 CO、 CO2的混合气体 3.4 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 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 4.4 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 ⑵反应后生成的 CO2与原混合气体中 CO2的质量比? 练习 4、CO 和 CO2混合气体18 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 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 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 )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 ) A Fe B Al C Ba(OH) 2 D Na2CO3 练习 6、在 CuCl 2 和 FeCl3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 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m 克,则原混合溶液中 CuCl 2 与 FeCl3 物质的量之比为 ( )(高一试题 ) A 1∶ 1 B 3∶ 2 C 7∶ D 2 ∶ 7 练习 7 P 克结晶水合物 A ? nH20,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q 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 分子量为 ( ) A 18Pn/(P—q) B 18Pn/q C 18qn/P D 18qn/(P— q) 答案:1、96%5、 A 6 、 C7、 A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11.2《化学肥料》 培优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11.2化学肥料 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氯化钾 B.硝酸铵 C.磷矿粉 D.硫酸钾 2. 下列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思路,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A.将农家肥和化肥综合使用,以提高生产效益 B.对大棚中的植物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以促进其光合作用 C.从外观就可以区分硫酸铵和磷矿粉 D.将硝酸铵和熟石灰混合施用,在给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的同时,又能降低土壤的酸性 3.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A.NH4Cl与KCl:观察外观 B.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C.(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D.NH4HCO3与KCl:加水 4.下列物质中,可作化肥,且能促进作物茎秆粗壮,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的是() A.氯化钾(KCl) B.硝酸(HNO3) C.尿素[CO(NH2)2] D.磷酸二氢钙[Ca(H2PO4)2] 5.如图是碳铵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信息。下列关于该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复合肥料 B.主要含有四种元素 C.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储存和运输时,不宜受潮或曝晒 6. 下列肥料中含营养元素种类最少的是() A. KCl B.(NH4)2HPO4 C.NH4H2PO4 D.KNO3 7. 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建议工作人员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A.NH4HCO3B.KNO3 C.Ca(H2PO4)2 D.(NH4)3PO4 8.如图是根据组成元素不同对化学肥料的分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的是磷肥 B.图中②表示复合肥 C.尿素、氨水、硝酸铵属于氮肥 D.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属于钾肥 9.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该化肥在运输、贮存和施用中做法错误的是( ) A.运输时注意密封 B.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 C.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施用后立即盖上土 10.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倡农家肥与化肥综合利用 B.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其主要成分中含有钾元素 C.磷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D.常用作氮肥的化合物有尿素、碳酸氢铵等 11.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已成为最有力的措施。现有一包化肥,可能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磷矿粉、氯化钾中的一种,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外观为白色固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培优难点过关题12化学与生活

化学下册难点过关题5化学与生活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酸:锰酸钾、碳酸 B. 营养物质:蛋白质、水 C. 盐:氯化钾、氢氧化钠 D. 合成材料:塑料、蚕丝 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其类别均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3.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制品和涤纶制品 B. 用足量稀硫酸可以分离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C. 不需外加试剂即可鉴别NaOH、NaCl、CuSO4三种溶液 D. 用熟石灰可以鉴别氯化铵和尿素 5.“分类”可以使人们更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 营养物质:蛋白质、水、维生素 B. 复合肥:尿素、硝酸钾、氯化铵 C. 有机物:乙醇、葡萄糖、碳酸钙 D.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Fe、Zn

6.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推方法,下列正确的推理有几个() ①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着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③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④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⑤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⑥碱溶液可以电离出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下列对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8.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A. 金属材料:黄铜、氧化铁 B. 复合肥料:硝酸钾、碳酸氢铵 C. 人体必需常量元素:S、Mg D. 有机物:CH4、C60 9.聚乳酸[(C3H4O2)n]是一种可降解塑料,降解生成CO2和H2O。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聚乳酸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聚乳酸降解发生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C. 聚乳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 聚乳酸不会产生“白色污染” 10.“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的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 合金——生铁、锰钢、青铜 B. 碱——纯碱、烧碱、消石灰 C. 盐——氯化银、氯化钠、氯化氢 D.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铝合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0分) 11.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摄取营养物质和人体必需的元素. (1)蛋白质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是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食物: ①苹果;②葡萄干;③牛奶;④米饭;⑤大豆. 其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______(填写编号). (2)人体摄入的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 ______,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3)目前一种叫碘酸钙的保健品已进入一些超市,其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______.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培优训练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培优训练题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 1.某工厂废液中含有 Fe(NO3)2和 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 ①图中纵坐标表示 Cu(NO3)2的质量 ②a 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③c 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 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 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 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 个B.3 个C.2 个D.1 个 2.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反应后甲、乙、丙三种金属均显+2价),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泼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3.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百姓,下列对真假元宝的鉴别办法中错误的是 A.加盐酸B.看颜色C.用火烧D.测密度 4.为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各组试剂不可以的是( ) A.Fe、Ag、Cu(NO3)2B.Fe、Cu、AgNO3 C.Fe、CuSO4、AgNO3D.Fe、Cu、Ag、HCl 5.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该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

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6.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的溶液可能为蓝色B.金属M可能是铝 C.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D.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改变 7.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Z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投入到Y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Y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X>Y B.Y>X>Z C.X>Y>Z D.X>Z>Y 8.向 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2、Mg(NO3)2和 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9.有X、Y、Z三种金属,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减少并放出气体,X、Z无变化;把X、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X、Y、Z B.Y、X、Z C.Y、Z、X D.Z、Y、X 10.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呈蓝色B.滤液中一定有Zn(NO3)2 C.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11.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18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不可能是() A.锌B.铝C.碳D.银 12.将颗粒大小相同的等质量X、Y、Z三种金属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工有限公司员工安全知识培训

安徽安庆化工有限公司 员工安全知识培训 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增加安全知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思想及意识,遵守公司的安全规章制度。 消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本公司属印刷特种行业,所用原材料主要是纸张,以及油墨、汽油、酒精等,属易燃易爆品。要严格控制领用、回收,应专人管理,统一存放。对进入厂区的所有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严禁带火种进入。公司内的消防器材及灭火设备未经许可,严禁挪位、损坏,并保持显而易见、道路畅通。员工进出厂要遵守门卫制度,物资出厂要有仓储、财务、行政部等各相关部门办理的出门证。 在工作中,当不幸发生电气安全事故时,要保持冷静,首先应切断电源,实施紧急救护,确保救护者的人身安全。然后采取其他救护措施,并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公司领导进行处理。 如发生火灾事故时,应道德明确是电气设施失火还是其他不导电物资失火,对电气设施失火应先断电源,严禁用水、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性物质灭火,以防触电。此时,要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如发生失盗及治安事故,拨打110报警;发生火灾,拨打119;医疗救护,拨打120;交通事故,拨打122,并马上通知领导,保护好现场。发生事故进行处理时,应遵循三不放过的原则: 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2、责任人和周围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3、没有落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一、用电常识、机械操作和消防安全常识 1、设备机械传动(转动)部位必须设置防扩罩,避免发生意外缠绕、拖拉等伤人事故及设施受损事故。 2、对人体致命的电流为50毫安,而人体电阻一般为1000-3000欧姆之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培优综合测试卷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解析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测试时间 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粮食危机 2.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 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3.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溶解性 C.可燃性 D.导电性 4.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5.下列滴管使用图示中正确的是( )

6.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植物光合作用 B.苹果腐烂变质 C.矿石研磨成粉 D.酸雨腐蚀建筑 7.氯酸钾是一种白色晶体,加热到400℃以上,可缓慢分解放出氧气在军工企业,常用来生产炸药。上 述对氯酸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物理性质 B.制法 C.用途 D.化学性质 8.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及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 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9.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 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有及时盖瓶塞 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 10.某同学用天平称取12.5g药品时,若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减少砝码 B.减少药品 C.增加药品 D.游码右移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垂直的试管中 C.用100mL量筒量取9.5 mL NaCl溶液 D.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5.00g 12.下列用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然后用手指捏紧橡胶胶帽,赶走滴管中的空气 B.取液后的滴管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可平放或倒置

化工厂安全知识培训

化工厂全员安全知识培训 一、化工工厂特点 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有害、高温高压、大电流、深冷、负压等; 二、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三、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四、什么是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在安全生产中,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素,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消除损坏设备、产品等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 五、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六、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未查清楚不放过; ?事故责任单位领导和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七、操作工的六项严格规定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严格执行操作法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八、燃烧三要素:1、要有可燃物质:2、要有助燃物质:3、要有引火源 九、特种设备: “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十、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 ?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 ?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 ?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 十一、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 ?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监守岗位; ?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十二、机动车辆七大禁令:严禁无证、无令开车 ?严禁酒后开车 ?严禁超速行车和空档溜车 ?严禁带病行车 ?严禁人货混载行车 ?严禁超标装载行车 ?严禁无阻火器车辆进入禁火区 十三、安全三同时: “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一般称之为“三同时”制度。 十四、三级安全教育: 是指新入厂职员的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是厂矿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制度的基本形式。企业必须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对调换新工种、复工、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工人,必须进行新岗位、新操作方法的安全卫生教育,受教育者,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十五、三大主题: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采取强制手段对本国公民实施的三大安全主题是健康、安全、环保十六、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法律(参见该法第一条)。2002年6月29日由 行,2014年修订的。 十七、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物的不安全状态; 3、工作环境不良; 4、管理上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培优特训卷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培优特训卷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 1.下列有关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用10mL量筒量取9.5mL蒸馏水C.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8 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2.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 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3.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 A.O2B.NH3C.CO2D.SO2 4.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操作甲乙丙丁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 加入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 加入锌粒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 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 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5.“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 6.如图所示是A、B、C和Fe四种金属在盐酸中反应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C一定是铜 B.金属A不能制取氢气 C.铁能从B的盐溶液中置换出B D.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Fe>C 7.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一定不含AgNO3,不一定含有Zn(NO3)2 8.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 9.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B.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D.浓硫酸有挥发性,在试剂瓶口有白雾现象 11.将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 加热 3Cu+Al2O3.充分反应 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能够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实验现象是() 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产生 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蓝色 ③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产生 ④加入稀硫酸后,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 ⑤在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 A.只有①B.只有②C.③④D.②⑤ 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九年级化学培优计划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真正体现教育平等,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突出学生的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重视基础,狠抓培优,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合格人才、获取大面积丰收做出新的贡献,特制定本计划。 二、目标与任务: 1、通过培优补差,使全组教师对素质教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人人争当素质教育领头雁,把培优补差当作自己的份内事,走在课改前列。 2、把培优补差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培优补差制度和激励措施,解决培优补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实践上展开对培养尖子生、指导学困生研究和实验。体现出“尖子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学困生吃了。” 3、要求全盘考虑,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班级学生的实际, "培"文化课成绩相对好的群体、学生个体的优势方面;"补"文化课成绩相对差的群体、学生个体的劣势方面,力争在九年级化学差生人数不能超过年级总人数的十分之一,使学校化学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方法措施: 1、确立分层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根据每个班学生学习基础,确定每个班最多能达到的优秀数、及格数,并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为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其次,为学生确立一个目标。每节课用很短的时间揭示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清楚本节课的任务,这个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层次性,即

根据学生不同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体现由简单能力到综合能力;这个目标必须有可测性,针对目标要考虑到对应的检测题,便于课堂教学中随时进行反馈和矫正,以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既定目标,促进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2、实施分层教学,力争各得其所 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分成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为一组,在教学时,注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如课堂提问、安排课内练习、布置课外作业及组织其它信息反馈活动时,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交给学生的问题,应是他们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如学过某一概念或规律后,对于差生,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内容就可以了,练习也主要是模仿性的或稍加变化的;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较高层次上体验成功的愉悦。力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尤其是学习成绩在及格、优秀边缘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关注他们,使他们能确保达到及格、优秀。 3、设计分层练习,争取全面丰收 (1)分层训练,分步提高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训练的内容,布置不同难度的习题,体现层次性和代表性,不搞“一刀切”、“齐步走”,作业尽量当堂独立完成,避免抄袭。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加与本节内容相关的且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使他们“吃得饱,吃得好”。 (2)训练变式,提高技巧 我们每天都和习题打交道,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把有关典型习题的已知和未知改变一下,就可构成许多新的习题。对A、B类学生要求他们能把所学知识灵活迁移。C类学生仅训练只需稍微努力就能答对的习题,下次练习时,适当改变数据后再加训

进入化工厂前的安全知识培训

进入化工厂前的安全知识 培训 (培训大纲) 编制:于漪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公司 神华宁煤集团工程项目经理部 2007年06月01日

目录 (一)安全知识 (二)安全文明施工基础知识(三)消防安全知识

(一)安全知识 一、培训目的: 强化安全意识,推行安全文化建设。 二、培训内容: 1、基本术语 2、安全生产管理可采用的方法 3、安全文化建设 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了解关于安全的基本常识。 1、关于基本术语 1.1、安全 安全就是安稳,其含义是: 人--平安无事 物--安稳可靠 环境--安定良好 安全不但包括人身安全,也包括设备安全,财产安全,还包括环境安全。 1.2、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伤亡事故发生,使劳动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及国家、人民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安全生产的内容,广义上讲,一般包括安全法规,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三个方面。 安全法规 安全法规又叫劳动保护法规,它是用立法手段制订出来的一套保护职工安全地进行生产的政策、规程、条例、制度、规范等的总称。它对改善劳动条件,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财产安全,起着法律保护作用。 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是指生产过程中,为防止和消除伤亡事故所采用的措施,基本内容包括预防伤亡事故的工程技术和制订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条例及标准两部分,其作用在于使安全生产从技术上得到落实。 工业卫生 工业卫生又叫生产卫生,它是指生产过程中,为防止高温、严寒、粉尘、振动、噪声、毒气、污染等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危害,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或医疗措施。其内容包括环境治理、作业控制、健康保障。其作用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 1.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及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建筑生产活动中的首要位置和重要性。预防为主是在建筑生产活动中,针对建筑生产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及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

九年级化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化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老湾中学张柱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真正体现教育平等,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突出学生的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重视基础,狠抓培优,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合格人才、获取大面积丰收做出新的贡献,特制定本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40%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各科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辅优转后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内容及对象 1.辅导对象 (1)培优对象(A):(以上学期调研考试为基准) 45分以上的学生,以学生自愿为主结合月考考试成绩确定。 暂定:叶执、李世龙、刘欣宇、李珍、余庆、定浩、范珂、叶子龙、杨琪、潘家卫(2)补差对象(B、C):(以上学期调研考试为基准) 45分以下的学生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共同确定。其中B类学生为能力较强、自觉性较好但础较差的学生。C类学生为基础较基差、能力较弱、自觉性不强的学生。 暂定:韩俊、谢义、谈千红、张圆、李慧、刘明慧、刘建行、刘少龙、李亚文、杨媛 2.辅导内容 (1)、优等生:化学重点、难点知识,含能力提升知识的训练与理解。 (2)、后进生: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化学仪器的使用、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等。四、辅导时间、地点 时间:每周一和周五中午 地点:教室或办公室 五、方法措施: 1、确立分层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根据每个班学生学习基础,确定每个班最多能达到的优秀数、及格数,并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为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 其次,为学生确立一个目标。每节课用很短的时间揭示本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清楚本

九年级化学下培优作业6(无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培优作业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Fe-56 Mg-24 Zn-65 Na-23 Ca-40 Ag-108 1.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 浓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2.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3 A.番茄汁 B.糖水 C.牙膏 D. 肥皂水 4.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NaCl B. KOH C. MgO D.Cu 5.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A.生石灰 CaOB.苏打 NaHCO3C.烧碱 NaOH D.食盐 NaCl 6.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7.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7的是 A.CO2B.KOHC.NH3?H2OD.KCl 8.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D.紫色——蓝色——红色 9.下列区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 B.用酚酞试液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 C.用水鉴别氧化钙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 D.用石蕊试液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 10.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A. 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 B. Fe2O3加入NaOH溶液中 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 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1.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2.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和尿素[CO(NH2)2] 中的一种,为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X、Y、Z,并进行如下实验(此处箭头表示得 出实验结论)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方案

培优补差方案 九年级是初学化学,学生基础的好坏,虽然不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但是据上课情况来看学生情况:优生不多,思想不够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跟不上。故围绕学校工作目标, 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 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 制定培优补差计划。 一、优生辅导: 1、对优生的辅导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提问一些有针对性、概括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优生的思维的敏感性,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思考题进行对优生及特长生的辅导,要让他们养成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在教学中,广泛地、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学习方面的优势。并且,课后对他们的作业布置也要有层次性,即让它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让他们“吃饱”。 2、鼓励他们要利用业余时间多练习、多思考、多做一些课本之外的题目,训练知识的掌握和熟练应用程度,教师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机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比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进一步训练优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后进生辅导: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上课不注意听讲,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故可做以下工作: 1、对差生多表扬其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批评时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2、课后多和差生交谈,使后进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 3、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 4、开展互帮互学四人小组活动,尽量给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选择一个学习不错的同学和他们坐同桌,进行一对一地帮助,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5、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差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后进生的成长,使每个后进生真正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6、与家长的多联系,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培优综合测试卷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测试时间 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Mn:55 Mg:24 Cl:35.5 N:14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1.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 60 A.C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60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金刚石、石墨、C 6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可选用盐酸和大理石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3.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的导电、导热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 错误的是( )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化合物 C.可作新型电池的电极 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常温下将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 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大理石粉末能溶于水 5.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A.金刚石、石墨、C 60 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7.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 2 线如下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8.有关CO 、CO的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2 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