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内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区域内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区域内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考

关于区域内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在本科生乃至研究生的专业

素质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考虑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域集中特征,综合利用区域内各高校的优势资源,通过统一规划实

现资源整合共享,一方面可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综合优势和集中精力开展高水平教学改革和建设。在共享并有机组合区域内高校教学资源前提下,专业实践教学如实习、设计和实验等内容将会有进一步发展并可能增加新内容。同时为克服各高校行政划分的阻隔,有必要在区域内各高校建立一体化、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这符合当今物流网发展趋势,专业课程实践教

学平台将以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为显著特征。作者参与了相关课题的探索研究,本文将结合土木工程专业,阐述区域内高校实践

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区域内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平台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p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2)07(a)-0171-02

1 引言

在我国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素质培养方面,实践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帮助学生将前期所学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相联系,真正做到学用结合,互为促进,帮助学生有效融合、巩固所学知识并为进入工作岗位前提供良好实践平台。区别于以往,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并开展了一系列

高校实践教学论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探究

高校实践教学论文-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探究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文章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了该门课程500多份实践性论文和调研报告,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2005]5号)(简称“05”方案),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05”方案颁布后,实践教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而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调研了该门课程500多份实践性论文和调研报告。调研范围为2007级、2008级学生,其中2007级173份,2008级327份,院系为全校17个学院的38个专业,主要采用归纳分析法,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 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可使学生深入生活、走向社会,在实践体验中树立崇高的理想,陶冶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内化为思想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校内的实践教学和校外的社会实践教学,具体表现形式有:课题研究、参观考察、专题调研、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团活动、主题活动等。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各种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更突出的是它的自主性、开放性、灵活性、探究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特点。同时,在开展实践性教学时,还要求实践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时效性;实践性教学形式要多样性、灵活性;实践教学组织实施要具体化、规范化;实践教学评价方式要科学化、合理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同时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明显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高素质人才。 例如,广西师范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长期坚持开展实践性教学,让广大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受到很好的教育和引导,陶冶了情操,心灵受到震撼,唤起爱国爱民强烈意识;加强了环保意识,增强自身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提高和锻炼了洞察能力、社交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活动能力、分析和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初步了解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步骤、格式,为四年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浅析高职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析高职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未来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将迈入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高职高专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高职高专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标签:高职学生;实践教学 党的十九大明确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教育战线要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突出教育中国特色,推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高职院校“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就业市场上同样有所反映,从总体情况看,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规格、水平、质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情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当今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很多的,但一种集学校模式与企业模式之精华的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为有效的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教学模式,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同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時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序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2)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4)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德国的“双元制”实质上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以及韩国等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共同特点之一也是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遵循职业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学生时间能力的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的训练就是靠实践教学来保证的。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即便在今天,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可能特别关注学生观念、能力、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就容易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分析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实践教学基本上都依据专业教学计划来组织教学工作,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3个方面。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而实验课也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实验内容一致,结果唯一,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培养了一些不能主动参与实验的同学提供的方便。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也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验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总体而言,培养模式仍然较单一,管理过死,条条太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不少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某些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我们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前沿的知识,却仍被我们置于教学大门之外。另外,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很少交流。 2.2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的认识。认为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而实践能力则无足轻重,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二是由于实践教学较理论教学难度大而有畏难情绪。实践教学不但需要教材,而且需要实物;不但需要与校内各部门打交道,而且还要协调校外有关单位。教学组织工作较复杂,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到实验报告批改,特别是野外教学生产实习,除去学生方面难于管理的因素外,其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及实习大纲的检查指导都要详细安排,同时还要协调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所以有个别教师怕麻烦就轻避重,甚至干脆不搞实践教学。因此,在实验、实习时只是走过场,不愿动脑筋,更不愿动手,应付过关了事。 3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Java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ava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目前Java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构缺乏市场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教学内容不够完善,教学模式和考试形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及适应市场对Java人才的需求,就要加强Java课程改革的研究。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及实践教学四个环节进行Java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1引言 随着国家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和对计算机人才的更高需求,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需要反思自身专业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和社会性,需要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分析社会需求并相应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在重视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的零距离对接。现有Java课程的教学体系结构缺乏市场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只有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才能使学生满足社会对Java人才的需求。

2教学内容改革 Java已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从广义上说它代表了一个技术体系,该体系结构根据应用方向的不同主要分为Java SE、Java EE和Java ME三个部分,它们分别适用于小型设备和智能卡、桌面系统以及服务器应用程序的开发与运行。J2SE 为创建和运行Java程序提供了最基本的环境,是Java技术的核心和基础,J2EE和J2ME都建立在J2SE基础之上。但目前Java教学中主要以J2SE为基础,很少系统讲解J2EE 和J2ME。Java技术尤其是J2EE技术占据着市场很大的份额,但国内J2EE技术的开展仍然处于滞后状态,许多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只学习了一点Java基础知识和JSP,而对于Eclipse、Tomcat、Hibernate、Struts、JSF、Spring、EJB、SQA等很少应用。所以,在Java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J2SE 中的主要技术规范,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方向将J2EE 和J2ME作为J2SE的后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课后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精选习题,促使学生加深对本章节主要概念、方法、原理等的理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年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承担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主动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通过“做中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新课程培养目标。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技能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变革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需求,成为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着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有鉴于此,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从2009年起在所有教师教育类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力求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能力和适应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的其他能力,改 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学校一方面组织各教学系和相关部门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毕业生适应情况调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地方高师院校现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明确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探索和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充分利用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改革。校内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合理设置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则在当地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高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打破常规,打破教学时间限制,灵活安排见习、实训和实习,让学生在中小学、幼儿园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得到专业技能的全面训练,努力实现学校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走“校校结合”和“校校交替”的人才培养之路,使学生在“校校交替”中逐步形成从事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与服务的实际技能和能力。通过改革与实践,学校构建了“以学科基础课程为基础,以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全程实训为两翼”的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教师职业岗 位适应能力。上,加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二、增加教师教育 类课程门类,加强学生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设置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事关教育的质量和生命,因此,教师教育专业改革首先必须从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人手。针对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门类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我们 从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着眼,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类课程。 1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在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设了教师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田虎伟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断贯彻新的教学理念,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三年多来在教育学区的指导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学科入手,积极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努力探索教育改革的内容、方法与途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堂教学改革的体系。实践证明,通过对课堂教学改革尝试,促进了学生自主健康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认真分析学科现状,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通过认真分析和反思,我们认为过去学科的教学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其一,教师对各学科是在教学,但不够科学,方法陈旧。如识字教学只是教师教,学生学,满堂灌,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从音、形、意去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掌握生字。其二,由于认为小学低年级的知识不教,到一定的时候他自己也会自然掌握和理解,疏于管理,甚至放任自流。在数学学科中,如:元、角、分;时、分、秒;年、月、日等内容。教师上课只是走过场,糊弄糊弄学生。 为了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展开,学校挑选出一批教学优秀、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年青教师担任低年级的教学。回顾近几年的课改历程,我校新课程研究正在实践中稳步推进,并以新基础教育理论为依据,在研究策略、教学改革、校本课程等方面的实践中研究和发展。 二、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初期,我们通过学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设计了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和操作细则。我们本着边实践边完善的原则,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课堂教学体系。 1、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 改变过去知识满堂灌的方式和技能死方法的教学模式,注重内容、方法、技能的全面培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改革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的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在尝试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但却出现了一些担忧的问题。为夸奖而夸奖、自主变成了自流、有活动没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此我们提出必须用理性对待实验,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1)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既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为此向教师提出了课堂努力的三个阶段: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作者:张永鹏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7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许多的便利,满足人们对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的需要,基于此,高校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在实践教学中融入互联网理念,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的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希望为推动高校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校;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15-01 近些年,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给现代高效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之中应重视融入互联网理念,实现对传统高校教学课堂的变革,然而,现阶段大多数的高校教育工作人员缺乏对互联网全面的认识,为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为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效果提供重要保障。 一、基于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因此,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充分的发挥出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优势,积极的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然而,由于互联网理念在高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起步较晚,各方面还有待于成熟,导致高校的实践教学中面临着许多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多媒体综合教室 就多媒体教室来看,其主要包括五种类型:一基于Web型,二多功能型,三标准型,四学科专业型,五简易型等,大多数的高校目前主要采用简易型的多媒体教室,大致包括下面几点内容:一投影仪,二幕布,三音响,四计算机,五话筒等。然而,当前的多媒体教室面临着教学硬件设备不足的问题,给高校多媒体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巨大的阻碍。 (二)互联网资源利用率不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应用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由于受到教师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限制,大多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附件5: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 (本科部分) 一、建设目标 通过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教改项目)建设,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引导和推进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研究解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实践问题,培育教学成果,全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 二、立项范围与项目类别 (一)立项范围 2012年度本科教改项目立项重点围绕省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省质量工程项目建设领域,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先支持学生受益面广的项目以及围绕我省高等教育教学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与实践的项目。具体立项范围见立项指南。 (二)项目类别 2012年度教改项目分为三类,一是以省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基础的教改项目,予以资助;二是其他立项资助的改革实践项目;三是立项非资助项目。 三、申报条件

(一)基本条件 1.项目理念先进。项目能把握理论与改革实践前沿,符合改革与发展趋势,体现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2.基础条件扎实。有校级以上重点项目立项与研究实践的基础,团队结构合理; 3.方案科学合理。项目实施方案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强; 4.预期效益明显。项目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预期效果显著,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5.保障体系健全。学校每年开展校级教改项目立项建设工作,制定教改项目实施奖励管理办法,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本校教师开展教改实践项目。 (二)选题与成员 对同一单位同一名称及内容相似的项目(包括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不重复立项。一般意义的个人项目或其它与教改无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项目,或已获同一级别教改立项的、已入选省级教育科学研究和超额申报的项目等,均不予受理。每个项目负责人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报。 作为负责人承担的省级教改项目仍未结题的,本年度不得作为负责人再次申报教改项目。 (三)申报网站 申报学校须建立工作网站,将申报材料及其相应的支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018470365.html,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江玉婷 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7年第10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奔向小康生活,汽车成为人们主要的交通 工具。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使汽车维修成为日益增长的行业。由于目前汽车构造和维修的专业人员不足,所以相应的高校要不断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进行课程的建设和完善,实施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策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9-0089-02 如今,在汽车行业所缺乏的是掌握汽车构造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汽车故障诊断和维修的专业技术工人。高职院校作为汽车构造和维修专业人员的主要培养基地,不仅仅是培养出了解汽车构造或熟练汽车维修的专业人员,而是要打造出二者兼得的人员。在专业技术的教学课程上,建设新颖的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课程,推动着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 一、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体系建设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作为一门新开设的课程,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便于之后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从如今社会现状以及高职教育的要求出发,将汽车发动机构造和维修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新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体现出以下几大特点:第一,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方面能够吸收汽车新科技知识以及维修经验,让学生感觉内容更加的新颖并且能够直接运用到实践中,与学生之后的工作能力拉上关系。第二,在一定的程度上缩短理论教学课程的时间,避免汽车发动机理论知识的重复讲解,删减那些与实际应用中脱节的理论知识讲解,减少理论课程教学的时间,增加课程实践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整体性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第三,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自身能力三个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讲解,教师凭借自身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专业的技能,来引导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 另外,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设立一个完善的能力要求设定,让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以及可以根据自身能力的短缺进行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比如,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车辆发动机构造以及工作原理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要求能够清晰地认识发动机中重要的原件与结构,更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整个工作过程,每个汽车零件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新课程体系的建设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计划要严格落实,比如通过相关课程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发动机故障中所需要的相关的检测设备,以及其工作的原理和使用的技巧,提升汽车发动机的识图和绘图的能力,对汽车发动机中的零件能够进行独立的机械加工,并且能

初探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评教体系

初探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评教体系摘要:实践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科学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评教工作,是实现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阐述如何构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评教体系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学生评教;实践教学环节;指标体系;教学质量 高等学校的责任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高水平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质量的核心,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评价通常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价、教师自评及督导评价等几种方式。因此,课堂教学是目前各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其中,学生评教因其相对更为全面、客观,已成为高校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主要、最有效的监控手段。本文以北京林业大学实施的课堂教学中的学生评教为例,阐述学生评的价基本内涵。 一、实践教学的学生评教现状 大多数高校非常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大都有一套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方式包括网上学生评教、学生座谈会及纸质问卷调查等。但是,大部分学校缺乏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科学完善的学生评教体系。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由实验员来完成,使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也缺乏较完善的实践教学指标体系,让学生对其进行评价。部分学校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面只重结果,未足够重视教学过程。 二、学生评教在实践教学中的必要性 教育部提出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体现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加重视。高校应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学生评教体系,通过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评价,使师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通过学生评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在大学期间的重要性并不低于甚至高于理论课,让学生不再忽视实践教学。通过学生评教的实施,提高和完善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鼓励教师将精力大力投入到实践教学研究中,逐渐理顺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质量的总体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1]。 三、实践教学的学生评教原则 (一)目标性 建立实践教学学生评教体系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这一教学活动总目标,合理地选择学生教学评教体系要素,组织协调各种保障力量以有效达成培养目标[2]。 (二)监控性 一般高校都结合本校实际设置了不同的实践环节,如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但大部分都没有起到实质作用,没有真正达到拓展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原因主要在于实践过程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而学校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又较薄弱。因而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才能起到相应的促进和监控作用。 (三)可操作性 构建实践教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除了要满足考察和监督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还要做到可操作性强、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 [摘要]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而实践教学环节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不同的特点,文章分析了现有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一、实践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实践环节的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国内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组织与构建现代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①。 1.实践教学的内涵。实践是人类在一定社会组织中,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人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的经验知识,这是认识的基础与发端。由于人类在历史的社会实践中已积累了大量的认识成果,而个体直接经验总是有限的,因此,需要通过教学去传承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实践教学正是根据认识的本质与规律、实践的特点以及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实践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客体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和拓展,主要包括:科学实验、工程训练、工程实习、学年论文、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 2.实践教学的特点。在高等教育活动过程中,每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都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应,而且每个实践教学环节既具有相对独立特性,又紧密结合,将各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联系到一起,形成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实践教学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它具有系统性、长期性、综合性、广泛性、多样性、灵活性、社会性等特点。

实践教学几点思考

1.您认为现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侧重点是什么? 人才培养规格 (1)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道德品质,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与人 合作的能力。 (2)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3)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4)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职业转型能力。 (5)取得本专业的普通话、声乐或钢琴或舞蹈等级证。 专业基本能力 (1)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 (2)掌握开展群众艺术活动及文化传媒活动所需要的艺术、礼仪、语 言表达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技巧。 (3)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公关协调。 (4)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文字录入与处理,能设计 制作简易的电教软件,正确使用常见的电教设备。 (5)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及技巧,具有绘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手段。 能创制简易的教具,掌握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一般知识和方法。 作为应用型本科侧重点应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论知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和出发点,在理论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才有方向和目标。同时要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充分利用学前实训楼中的器材,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其感兴趣的地方,让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针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改进。 2.您更希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什么样的能力? 学生进一步理解与巩固理论知识,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3.您对学院目前的课程设置有什么看法? 学院目前设置的课程比较多,导致学生压力大。学生的学习没有缺乏自主性,更多时候是由教师引领着往前走。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适合其发展的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考核和学生考核应该多元化。 4.学生实习过程中,作为指导教师,您做了哪些方面的专业指导?效 果如何?您在学生实习指导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建议? 对学生实习的心态、保育工作问题、实习中教学方案的设计与修改、与园长和教师、家长的沟通、与幼儿的相处、未来职业规划等进行了指导。通过一个学期的实习,学生逐渐对幼儿园的工作有了明确的认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特点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去体验幼儿园生活。实习过程中多次参加幼儿园的培训活动和演讲活动,提高了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学会了与同事、领导和家长的相处方式。能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并组织实施。同时对未来职业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 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保育工作太多太繁琐 (2)家长工作难做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承担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主动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通过“做中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求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达到新课程培养目标。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素质、技能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变革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需求,成为当前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着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地方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有鉴于此,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从2009年起在所有教师教育类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力求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能力和适应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岗位的其他能力,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学校一方面组织各教学系和相关部门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毕业生适应情况调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剖析地方高师院校现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教育专业标准,明确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探索和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改革。 校内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合理设置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外则在当地教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高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打破常规,打破教学时间限制,灵活安排见习、实训和实习,让学生在中小学、幼儿园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得到专业技能的全面训练,努力实现学校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有效衔接。走“校校结合”和“校校交替”的人才培养之路,使学生在“校校交替”中逐步形成从事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与服务的实际技能和能力。通过改革与实践,学校构建了“以学科基础课程为基础,以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全程实训为两翼”的教师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教师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二、增加教师教育类课程门类,加强学生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程设置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它事关教育的质量和生命,因此,教师教育专业改革首先必须从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人手。针对长期以来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门类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我们从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着眼,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类课程。 1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学校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在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设了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课程模块。这样,课程设置就既充分考虑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学术性,又充

Java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Java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针对Java课程教学特点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课程实训方法的选择与实施,以及考核方案的设定等环节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这些改革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Java;教学改革;实践教学;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4)10-64-02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Java curriculum He Yuzhe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ncheng University, Yuncheng, Shanxi 044000, China) Abstract:Aiming at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Java and traditional problems of the process during the teaching,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organization of instruction in classroom and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lab,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selection of subject training methods and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当前颇为紧要的任务。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常见问题。 (1)实践基地建设问题。由于实践设备和场地不足,使得目前实践教学条件难于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2)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3)实践教学的考核问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的考核办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理论教学要求的严格。 (4)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许多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5)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首先是实验内容安排的随意性,其次是实验教学时间安排的随意性。 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 (1)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我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遵循的原则。 (2)实用型原则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可分为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实践平台三大步进行构建。 (3)混合型原则

混合型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三、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化建设 (1)强化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管理 从多方面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补充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如实验实训教学考核、实验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实验实训耗材的管理、实验室环保工作、信息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方法。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确定不同实验管理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量。 (2)因“室”施“法”定条例 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实训室,建立对应的实验设备管理条例。机电信息实验实训室类型较多,主要有计算机类实验室、机电类实验室、现代先进制造实训中心等类型,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设备的状况和实验的性质,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实训管理条例。 (3)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和归档制度,对实验实训室的各种信息及时进行记录,并做好统计、分析和归档工作,及时向学院和上级有关部门提供实验实训室的准确数据。 (4)加强安全教育 制订安全教育规章制度,认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实验实训前,对参加实践教育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签定安全教育责任书,最大程度上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四、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 (1)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 在高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通过参加专业竞赛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我院构建了开放式实验室。为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实训技能,达到竞赛所要求的技能,分院设立了计算机项目工作室、机械设计创新实验室、开放机械加工实验室、现代制造实训中心,为学生在课外实训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在各个开放性实验室进行实验、实训操作、技能训练等。在近几年计算机类和机电类的竞赛中我院取得较好的成绩。 (2)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唐山学院专科教育部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双重属性:既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组成部分,又是一种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的技能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中心地位。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目标,以岗位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下开展活动,完成并达到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技能培养目标 前言 专科教育部承担着唐山学院高职高专教育任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方向和培养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有实践教学体系做支撑。多年来我们在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中,针对实践教学“硬件(教育经费、师资结构、实验室及设施、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相对薄弱的现状,注重开发“软件(更新实践教育理念、建设实践教学体系、锻炼实践教学教研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资源,努力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1、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狭义的概念是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即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配置而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主要包含: ⑴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主要针对专科教育部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电工电子实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实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普通化学、仪器分析)进行,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和实验教学大纲及专科教育部当前的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要求。 ⑵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内容,指学生的操作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训练等。专科教育部利用校内数控及加工中心实训基地、财会实训室、分析化学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餐饮客房实训室、形体实训室和校外多家旅行社、网络公司等实训基地,根据当前所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