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姓名

专业

学号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令世界瞩目。然而在高速发展下,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差距也逐渐被拉大,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收入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金融是整个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也是一种分配机制,对资源和财富具有分配和再分配功能。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本文是对研究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一篇文献综述。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背景介绍,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介绍相关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未来的研究拓展方向。【关键词】收入分配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Abstract

During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However, income gap is widening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old saying goes, "Don't worry about the amount of resources, worry about the distribution. Naturally, the issu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cent debate. As the lifeblood of the economy, finance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Also, finance is a kind of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t has the function of distributing and redistributing resources and wealth. Through consulting related literature information,This article is a literature review to study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re are three parts,part 1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part 2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s,the last one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search.

【Keyword】income distributi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literature review

一、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8-2009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9.8%,尤其是2002年后年均增长率达到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增长速度,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然而,在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稳步提升的同时,居民间收入差距却以超乎寻常的速度不断扩大。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8上升到1990年的0.35,2009年进一步达到了 0.47,越过0.4警戒线的同时依然逐年上升。并且,中国1%的家庭掌握41.4%的财富,而美国5%的人口拥有60%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处于高位水平,远远超过美国。世界银行关于收入比例数据的报告显示,中国最高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的比值是10.7倍,而这一比值在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日本是3.4倍。对收入差距贡献最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也日益拉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在1985年为1.53,上升到1992年的2.58,2000年的2.79,到2009年进一步上升到3.33。

可见,中国经济的增长效应明显,分配效应不足。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国民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是收入分配领域的两大突出问题,已经成为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隐忧。收入分配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金融是整个经济的命脉,作为现代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大量文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证明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显著的促进作用(Levine, 2005)。金融不仅是交易活动,促进经济增长,也是一种分配机制,对资源和财富具有分配和再分配功能。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长期被忽视,一直被隐含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之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真正关注。Greenwood and Jovanovic (1990)作出开创性贡献,他们指出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库兹涅茨效应存在的内在作用机制。之后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金融发展是使全部国民均等受益还是主要使富人或者穷人受益呢?学术界探索多于共识。但毋庸置疑,金融发展在收入分配中扮演重要角色己经得到了各方认同。

我国有着特殊的金融制度安排,金融发展兼具金融抑制特征,且在地区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为从金融视角研究收入分配的变化提供了契机。伴随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快,收入分配不平等持续扩大,那么金融发展与我国收入分配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其财富分配功能是否会影响我国社会阶层的变化?现有的相关研究众说纷纭,还不足以让人们拥有对此问题的完整答案,拓展视野的进一步研究仍然是必须的。

二、文献综述

(一)早期的研究

在早期研究文献中,经济学家们主要关注金融发展的增长效应,很少对金融发展的分配应进行研究,仅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中涉及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McKinnon (1973)的金融抑制理论和Shaw (1973)的金融深化理论对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McKinnon (1973)指出发展中国家严重的金融抑制导致金融价格扭曲,对资本积累、生产力进步及经济增长都产生不利影响。Shaw (1973)认为发展巾国家应改革金融制度,降低金融抑制程度,通过金融深化产生储蓄效应、投资效应与增长效应。除了考察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他们还分析了金融抑制对收入分配的消极影响:在金融抑制条件下,获得信贷的不平等会导致二元经济结构,进而扩大收入差距。Galbis (1977)在 McKinnon (1973)和 Shaw (1973)的分析框架上进行拓展,利用两部门金融发展模型,证明金融抑制对一国收入分配的负面效应。在金融抑制政策下,现代或高效率的部门是得利者,落后或低效率的部门是未得利者,得利者与未得利者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总的来说,McKinnon (1973)、Shaw (1973)及Galbis (1977)等早期研究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政策与经济增长,只是简单触及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金融发展的分配效应一直被隐含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之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真正关注。

(二)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国外研究文献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术界才开始正式关注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理论和经验文献考察金融发展能否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分配不平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理论论证和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综观已有文献,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理论观点:其一,金融发展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不平等;其二,金融发展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其三,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伴随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收入不平等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经验研究方面,大部分文献得到金融发展能够有效改善收入分配的研究结论。

1.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分配不平等论

一些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金融获得的不平等被视为收入差距持续存在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有利于推动收入分配平,等化发展。理论研究方面以Galor and Zeira (1993 )、Baneijee and Newman (1993)为代表,实证研究方面以 Clarke、Xu and Zou (2006),Beck、Demirguc-Kunt andLevine (2007)为代表。

Galor and Zeira (1993)基于一个两时期两部门模型,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探讨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信贷市场不完善的假设条件下,存在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问题,初始财富分布决定经济中受信贷约束的个体的比例。穷人受限于初始财富和信贷约束,不能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两个时期都只能从事非熟练劳动力工作,而富人凭借初始财富或外部信贷支持投资人力资本成为熟练劳动力。从长期看,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收入出现两极分化,初始财富分布决定长期收入水平,收入不平等通过代际转移永久存在。而金融发展能够缓解这种状况,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不完善得到消除,穷人可以借款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贫富差距缩小,经济增长加速。

有别于Galor and Zeira (1993)模型中人力资本的线性积累方式,GalorandMoav (2004)的模型在同样的假设条件下,证明了当经济增长的源泉从物质资本积累转变为人力资本积累时,初始财富分布通过人力资本的非线性积累影响收入分配不平等和长期经济增长。

上述理论研究具有共同的特征,在金融发展不完善的条件下,缺乏抵押物的穷人受到限制,因此放松信贷约束主要使穷人受益,从而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当人力资本或者物质资本投资不可分时,信贷市场不完善阻止资金流向穷人,流动性约束主要对穷人不利,初始财富分

布具有永久性影响。而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消除市场不完善,穷人的流动性约束得到缓解,可以获得贷款投资人力资本或高收益项目。相对来说,富人在任何金融发展水平条件下都有能力集中资源进行投资,他们从放松流动性约束中获益较少,因此,金融发展使穷人受益较多,有助于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

一些学者从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贫困率的角度考察其对改善收入分配的积极作用。

Perez-Moreno (2010)检验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不同程度贫困的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在1970-1980年代,以金融体系流动资产/GDP或者以M3/GDP、M2/GDP为指标度量的金融发展缓解了中度贫困,估计系数的显著性高于其对极度贫困的影响;而在1980-1990年代或者以私人部门信贷/GDP度量金融发展,研究结论则不成立,说明金融发展与贫困的关系与特定历史和经济背景、政治和社会环境相关。再者,贫困对金融发展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

Jeanneney and Kpodar (2011)分析金融发展对贫困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他们着重探讨金融发展减少贫困的作用机制,强调金融发展的传导渠道在于直接分配效应(便利交易、获得储蓄以及贷款)而非间接的增长效应。基于1966-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样本数据,以M3/GDP和信贷/GDP作为金融发展的度量指标,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主要通过麦金农导管效应减少贫困,即穷人从便利交“易和储蓄机会中受益更多而从贷款中获得利益较少。因此,他们建议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先增加穷人的储蓄机会,而后逐渐提高穷人贷款的可获得性,这与其他文献的观点存在差异。进一步地,他们还考察了金融发展成本对收入分配的消极影响,金融发展过程伴随的金融波动对穷人冲击更大,将部分抵消其积极作用。尽管如此,金融发展产生的收益大于成本。此外,金融发展也通过增加金融可得性、劳动力市场需求对改善收入分配产生积极作用。

金融发展通过劳动力市场这一渠道影响收入分配的研究还有,Townsend andUeda (2006), Demyanyk、Ostergaard and Sorensen (2007)发现金融发展改善了资本配置效率,并影响了社会总产出,这都将改变劳动力市场需求。Demirguc-Kunt and Levine (2009)进一步指出若金融发展更多增加对非熟练技能工人的需求,将有助于缩小非熟练与熟练技能工人的收入差距。此外,Blackand Strahan (2001)发现金融发展缩小了女性与男性银行经理的工资差距,Demyanyk et al. (2007)认为其有助于减少不同种族和性别劳动者的工资增长差异。

2.金融发展扩大收入分配不平等论

一些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使富人获益更多,提高了收入分配不均程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不但没有缩小收入差距,反而加剧了收入不平等。他们将金融家描述为贪婪的中间商,只为富人和具有政治联系的企业服务。金融成为少数人操控的工具,尤其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金融发展使这部分人受益更多。如果既得利益者对弱势群体的进入设置障碍,这种趋势还将得到加强。

第一,个体的能力存在差异。Cagetti and Nardi (2006)认为金融发展有助于能力强的个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变成企业家,企业家数量增加,而能力弱的个体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变成工人,整个社会的收入不平等扩大。

第二,资本是逐利的。Maurer and Haber (2007)认为金融发展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虽然可以动员储蓄和资本形成,但只有富人有能力提供担保和偿还贷款,金融机构引导资金流向富人,伴随金融机构的扩张,给予富人的金融资源越来越多,穷人和新企业很难获得,款,只能依赖于非正式的家庭联系获得资金,因此,金融发展(更多表现为JH式金融部门的扩张)仅使富人受益,穷人没有分享到金融发展的成果。

第三,金融获得是不平等的。Honohan (2006)发现,在高收入国家,约90%的家庭使用金融服务,在发展中国家不足四分之一的家庭能获得基本的金融服务。贷款规模在乌干达是人均GDP的11倍,而在以色列仅是人均GDP的1.58倍,只有大企业和富裕家庭能够使用金融服

务。Claessens (2006)指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小企业的外部融资非常困难。Perotti and Volpin (2007)发现制度越平等的国家其金融获得也越公平。

第四,内部人设置进入障碍。Claessens and Perotti (2007)指出金融发展带来金融体系的深度发展而非宽度发展,从而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企业和家庭的金融可得性是扭曲的。影响可得性的原因不仅是自身经济条件,还在于内部人设置的进入障碍。在薄弱的制度体系下,金融规则很容易被内部人控制,他们利用信息、资本和权力等优势抵制那些损害其影响力和利益的变化,通过限制穷人和小企业的金融获得以压制竞争、阻止进入(Acemoglu and Robinson, 2005; Rajan and Zingales, 2003a)。内部人指的是既得利益群体,可能是社会精英、权贵或者有政治联系的人,他们在整个社会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金融发展使得内部人获得大部分利益,发展成果没有惠及弱势群体,利益集中化而风险社会化了。存在这样的循环:初始财富不平等一一政治势力不平等——金融获得不平等^"机会不平等——加剧初始不平等,金融自由化在实践中将产生更严重持久的不平等。因此,在不平等严重的国家,改革路径必须是渐进的,只有配合制度的整体改革,维持公平的竞争以改善金融获得,金融改革才有可能成功,带来持久充分的金融发展,从而推动收入分配平等化发展。

最后,金融发展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对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影响。Jerzmanowski andNabar (2013)基于内生增长模型证明美国上世纪最后20年的金融发展是不同技能劳动力工资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金融管制放松,金融市场复杂度上升,允许养老金投资高风险资产,新项目的金融摩擦减少,导致企业形式改变,大量小企业成立,技术创新加快,生产方式变化,熟练技能工人离制造业进入研发部门,制造业对熟练技能工人的需求出现缺口,而新企业生产效率较高,技术溢价,共同推升了熟练技能工人的工资水平,低技能工人生产效率的提高慢于其相对工资下降的速度(Acemoglu,1998、1999),他们之间的工资分配不平等扩大。例如,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提高了 0.5-1.2%,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却下降了 2.2%。可见,金融发展通过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拉大工资收入差距,恶化了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3.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非线性关系论

与上述文献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线性相关的观点不同,一些文献指出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关于非线性关系的研究文献认为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存在库兹涅茨效应,即二者的变化路径遵循“倒U型"轨迹。

Matsuyama (2000)是从信贷市场均衡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到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倒U型关系的结论。穷人的初始财富低于金融市场的财富门槛,即使获得贷款也达不到最低的投资规模,只能出借自己的资金。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中,生产效率低下,收入不平等将持续存在,而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中,信贷市场需求增长导致利率提高,穷人通过放贷获得高利息收入,收入不平等逐渐缩小。可见,他与Aghion and Bolton (1997)的研究角度相同,但是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Townsend and Ueda (2006)将常系数风险规避(CRRA)加入到效用函数中,对Greenwood and Jovanovic (1990)的模型进行简化和改进。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财富达到一定水平时,穷人即使不参与金融中介也可能更愿意投资高风险高收益项目,从而使收入差距缩小,这同样证明了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的演化路径遵循倒U型轨迹。他们基于1976-1996年的泰国数据进行数值模拟,校正不同参数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泰国限制性的金融政策对收入分配产生负面效应。在严格限制自由进入金融体系的政策下,金融发展只利于少数人,导致低收入者福利的损失,因而收入分配状况恶化。

对于真实经济世界而言,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否因金融发展的不同状态存在差异呢?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倒U型关系成立吗? Clarke、XuandZou (2006)基于跨国长期数据的分析结果没有发现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倒U型关系,而短中期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为倒U型假说仅提供了微弱的支持。Jalilian and Kirkpatrick (2002)认为金融

发展和人力资本(受金融发展驱动)是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库兹涅茨效应的原因。Iyigun and Owen (2004)通过比较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发现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库兹涅茨效应,金融发展水平可以解释收入不平等与短期消费变化的关系。Shahbaz、Aviral and Sherafatian-Jahromi (2012)以伊朗为样本进行的研究也得到倒U型关系的结论。

相比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负相关的理论假说,正相关以及倒U型关系的理论假说得到较少经验证据的支持。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文献中证明倒U型关系的理论模型大部分是动态模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还有少部分文献述及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双向影响关系、正u型关系。Chakraborty and Ray (2007)的研究表明,收入分配不平等使得信贷规模缩减,不利于金融发展;而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收入分配不平等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因此,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是双向影响的关系。而Tan andLaw (2012)采用UTIP和SWIID两个数据库以35个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在过去40多年的动态变化呈现正U型轨迹。

(三)中国问题的研究文献

关于金融发展与中国收入分配这一主题的研究大部分是实证层面的分析,理论研究文献较少。并且,利用中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普遍得到金融发展扩大收入不平等,因而对改善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影响的结论。

1.理论研究文献

李俊青和韩其恒(2011)认为金融发展影响个体的劳动性收入差异和金融性(财产性)收入差异进而对个体间的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他们构建二元经济的世代交叠模型,将信贷约束对个体教育投资的影响纳入分析框架,理论模型和数据模拟的结果表明,放松信贷约束能够降低工资基尼系数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尤其表现在人力资本回报更高的经济发展后期。

现有理论研究主要强调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市场不完善,而陈斌和林毅夫(2012)则认为政府干预也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不完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分析政府发展战略、金融抑制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政府通过金融抑制的方式支持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企业和政府的收入快速增加,穷人的收入没有较大变化,因而收入不平等不断恶化。该研究揭示了政府发展战略和金融制度导致金融发展在结构和功能上对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影响的事实。与Banerjeeand Newman (1993)等文献强调政府二次分配的重要性不同,他们强调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应该实行比较优势战略才能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2.经验研究文献

由于没有公开的省级基尼系数的数据,而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大(Yang,1999),因此绝大部分的经验研究采用城乡收入差距作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替代指标。

采用时间序列数据的经验研究主要有,陈志刚和王皖君(2009)釆用1986-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等三个方面运用相同的计量方法进行检验,得到类似的结论,金融规模与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城乡收入比率正相关,而金融效率与城乡收入比率负相关。李志阳和刘振中(2011)借鉴Holmstrom and Tirole (1997)构建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模型,并基于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相同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他们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从长期来看,分析结果与姚耀军(2005)、陈志刚和王皖君(2009)的发现相一致,但从短期看,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均产生负面效应。

于潇等(2011)认为实物资本天然具有贫富分化的属性,而资本货币化能够使单个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种类和规模的限制,特别是金融发展将进一步促进这种超越,从而有助于抑制贫富分化。他们釆用86个国家1990-2008年的时序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伴随资本货币化程度提高,基尼系数降低,然而中国的实际情况则与之相反;虽然股票市场的发展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但过度投机和金融过度自由化会加速贫富分化。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主要有,叶志强等(2011)利用1978-2006年省级数据的研究也发现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正相关,而且金融发展的正向效应并不依赖于Greenwood andJovanovic (1990)模型提及的经济发展水平。他们对变量每^年取值以减少商业周期波动和高频数据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并检验金融发展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在于其显著阻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而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王征和鲁钊阳(2011)基于1993-2009年省级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从农村金融发展角度探讨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效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显著扩大乡收入差距。

上述研究结论皆表明,我国金融发展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收入分配产生负面效应。农村金融资源不断流向城市,在“三农”贷款方面存在信贷歧视或贷款效率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恶化了整体收入分配状况。

与金融发展恶化我国收入不平等的主流观点不同,一些学者在这一问题上持不同看法。Liang (2006)基于1986-2000年分省数据运用GMM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有助于降低城镇收入不平等程度,然而,由制度改革带来的城镇失业率上升以及大量职工下岗对金融发展的积极效应产生了负面影响。

胡宗义和刘亦文(2010)利用同样的县域数据进行研究亦得到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倒U 型曲线的拐点出现在金融深度的20%-60%分位数水平区间。马草原(2009)构建理论模型论证金融歧视通过金融市场的“双重门槛”影响金融资源配置,产生金融差距与收入差距的双向反馈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他利用我国1952-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相应的检验,结果显示,城乡金融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呈现显著的双向正效应。

与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考察金融规模扩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同,杨俊和王佳(2012)探讨金融结构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渠道和现实影响。他们主要从金融分工、企业融资层面理解金融结构,以直接融资的相对规模测度地区金融结构,基于2000-2009年分省数据运用非平衡异质面板的FMOLS (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结果显示,直接融资比例提高促使城镇居民基尼系数降低,即金融结构优化有利于改善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但是效果强度不大。而在金融结构的作用渠道中,劳动力需求渠道基本顺畅,经济增长渠道不畅,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三、研究拓展空间

很显然,国内外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这一主题的理论研究存在诸多分歧,由于选择的研究对象、计量方法、分析工具存在差异,经验研究也未得到一致的结论。纵览现有研究文献,己有研究成果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考与启发。然而,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仍然有以下值得拓展的空间:

(1)关于中国问题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针对金融发展影响中国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的探讨并不多见。现有研究主要是实证层面的分析,且只是涉及了中国金融发展的一个阶段,没有给出将来二者关系的理论论证或阐述,分析金融发展的不同状态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十分必要。

(2)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大都是在线性模型框架下展 ,估计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的平均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献中,金融发展的不同状态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导致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的变化呈现非线性特征。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与经济发展的地区非均衡类似,金融发展在省际间、区域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国各省份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很有可能是非线性的,利用经验数据进行相关研究值得拓展。

(3)收入分配问题有两个维度:居民收入分配与要素收入分配。现有文献着眼于金融发展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较少关注金融发展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还没有出现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因此,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可能会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发现

参考文献

[1] 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耍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3)

[2] 蔡昉.探索适应经济发展的公平分配机制[J].人民论坛,2005(10)

[3] 陈斌开,林毅夫.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12(1)

[4] 余玲铮.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理论及中国的经验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3

[5] 郭庆旺,吕冰洋.论要素收入分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2(12)

[6] 李俊青,韩其恒.教育、金融市场和中国居民的收入不平等[J].世界经济,2011(9)

[7] 余玲铮.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只是线性关系?[J].上海金融,2012(4)

1994―2014年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

1994―2014年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研究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使用了边界协整分析法、ARDL-ECM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从金融发展的角度研究其和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国1994-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证实了变量间的长期关系,金融发展使得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而通胀也会使得收入分配差距增加,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不显著。所以,不能将收入分配差距归结于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需要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好通胀,解决金融发展部门和区域不均衡问题。 关键词:金融发展收入分配边界协整检验 引言 1994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一般认为,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基尼系数达到0.4,则这个社会分配不平均;如果高于0.4,则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现如今主要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基本在0.24-0.36之间。全球公布基尼系数的国家和地区大概有120多个,其中约有10%国家和地区的基尼系数高于中国,80%-90%国家和地区的基尼系数低于中国,中国收入不平等现象非常严重。而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还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南美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就

是例证。 以基尼系数变化来看,中国从1994年的0.37增加到2014年的0.469,而且从2000年以后,中国的基尼系数均超过0.4,尤其是2002年之后,这一系数一直超过0.45,2008年最高时达到0.491。此外,由于部分群体的隐性福利和灰色收入,以及较严重的腐败问题等,中国实际的收入分配状况很可能比所公布的基尼系数还要高。即使按照官方所公布的基尼系数来看,中国仍然存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仅对社会福利带来影响,也给经济机会在社会分配中设置了障碍,容易形成阶层固化的社会现象,不利于社会发展。而且,程度越大的收入分配差距,越会使得贫困化程度加大,引起社会不稳定。从全球经济来看,收入差距过大不仅限制了经济体完全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 增长潜力,还限制了经济体内部生产要素匹配带来的生产能力。一般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这被大量的国内外文献所证实,但是金融发展能否减少收入分配差距?尚未达成一致。因此,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解释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视角之一,本文基于此展开研究,即金融发展究竟加剧还是减少收入分配差距。 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很早就关注了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因素,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包括金融发展、全球化、贸易、教育

互联网金融发展文献综述及外文文献资料P2P金融

本份文档包含:关于该选题的外文文献、文献综述 一、外文文献 标题: Online brokers lead the way for French internet finance 作者: Caffard, Christophe 期刊名称: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 卷: 20;期: 3;页: 20-24 Online brokers lead the way for French internet finance 1 Regulated brokers Regulated brokers are legal entities which have an investment services licence and are subject to the prudential regulations of the Comite de Reglementation Bancaire et Financiere (CRBF) and the Conseil des Marches Financiers (CMF). * Choice of legal form: regulated brokers are not required to be incorporated in a specific legal form; however, under article 13 of the MAF Law, the CECEI checks whether the legal form of the brokerage company is appropriate for providing investment services. In practice, any type of commercial company is admitted: societes de capitaux (limited companies) or societes de personnes (partnerships). The formalities of share transfer, tax and the scope of liability of a company's management will be relevant factors to the choice of legal form. * Application for an investment services licence from the CECEI: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application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investment services, and a business plan including prospective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the following three years. The CMF will check whether the business pla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nvestment services licence requested by the broker. The CECEI will ensure that the applicant's own initial fun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business plan. The scope of the investment services licence is variable and covers one or more ofthe following investment services: Recep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orders to another investment services provider on behalf of investors, for execution. This is the core investment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行为金融学文献综述 安徽大学08金融刘秀达学号:I00814009 导言:在传统的经典金融理论中,理性人假设是所有理论的基石。在这一假设下的投资者具有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的特点。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的实证研究和观察结果表明,金融市场上存在着投资者行为“异常”与价格偏离现象,这些现象无法用理性人假说和已有的定价模型来解释,被称为“异象”,如“股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波动率之谜”、“周末效应”等等。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成为了学术界的关注点,并开始动摇经典金融理论的权威地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进行系统阐述,并总结目前行为金融学的研究现状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前景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行为金融,投资者,偏好 一、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理论框架 行为金融学, 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是运用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式来分析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一门新兴学科。 行为金融学以真实市场中普通的正常的投资者为理论基石代替经典金融理 论的理性人原则,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投资者不是完美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由于投资者在信息处理时存在认知偏差, 因而他们对市场的未来不可能做出无偏差估计;第二,投资者不具有同质期望性。投资者由于个体认知方式及情感判断的不同, 导致偏好与行为方式不同,因而对未来的估计也有所不同;第三, 投资者不是风险回避型的,而是损失回避型的。投资者面临确定性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回避,而面临确定性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在不同选择环境下,面对不同资产的效用判断是不一致的,其风险偏好倾向于多样化,并且随着选择的框架的改变而改变。总之,投资者风险偏好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理性预设。 (一)行为金融学有关投资者偏好的理论 1、期望理论 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进行决策时,由于受个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其投资行为并非完美预期, 风险态度和行为模式经常会偏离经典金融理论的最 优模式, 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可变性。包括决策参考点决定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投资者损失规避两点。前者主要强调投资者主要通过收益和损失的比较而不是最终的财富状态来制定决策;后者有确定性效应和反射效应,即人们在面临收益时是厌恶风险的,而在面对损失时又是冒险家。 2、认知偏差理论 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投资判断。由此产生启发式认知偏差和框架依赖。启发式偏差是指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往往想寻找捷径来解决问题,并依靠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进行推理并制定决策;框架依赖是指个人会因情景或问题表达的不同而对同一组选项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序列,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金融结构理论文献综述

金融结构这个概念首先由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提出,他指出金融结构是一个国家金融的上层结构,金融发展(Finance Development)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自戈德史密斯提出这些重要论断以来,有关金融结构的研究就受到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重视,甚至成为世界国金融战略调整的重大议题。 金融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概念,表现为世界不同国家拥有各不相同的金融结构模式,以及同一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金融结构模式。近些年,经过无数学者的研究和探索,这些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金融和法律主导型”以及“金融服务主导型”这四大类型的金融结构模式。以下我将主要从第三种“金融和法律”(即LLSV学派)探讨金融结构的观点。 在大多数学者们进行金融结构到底是银行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激烈大讨论的时候,也有部分学者产生了新的想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LSV学派的金融和法律理论。La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以下简称LLSV)等学者没有掉入金融结构由银行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的定义案臼,而是独辟蹊径,率先抓住一国法律体系的渊源与该国金融结构形成与演进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法律制度对市场投资者和银行债权人保护程度不同等角度展开研究,并以此作为变量解释不同类型金融体系形因,将金融结构的差异,归结为各国法律制度的异同。 LLSV认为一国的法律制度影响和制约了本国的金融结构,不同法律制度产生不同的投资者保护程度,一国的金融结构主导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该国法律所赋予的债权人和股东的权利差异,以及执行这种权利的力度差异。LLSV对49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金融体系进行了实证经验,认为具有普通法系的国家更倾向于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更重视中小股东的权利,大公司股权分散化结构趋势明显,因而更容易发展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则较为强调银行债权人的权利,由于相对缺乏对市场投资者的保护而最终发展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从法律渊源的差异、对市场投资人的法律保护力度与执行力度来看,习惯法对市场投资者保护最强,而法国民法系国家最弱,德国民法系国家居中。 同时LLSV(2000)指出:法律(包括立法和执法)是保护外部投资者不受内部人剥削的关键机制,法律保护制度既决定了控制权私利的高低,也决定了外部融资机会的大小。因为任何理性的投资者在没有任何法律保护的极端情况下,为避免内部人攫取公司利润,都不会给公司提供融资,金融市场化的进程难以深化。随着法律保护制度的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对内部人的剥削行为的约束也逐渐升级,致使其剥削成本增大,控制权私利锐减.剥削手段趋于无效,内部人对外部投资者的剥削将越来越困难,企业融资的外部生态环境日趋改善,公

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分配的文献综述

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分配的文献综述 发表时间:2019-12-30T13:13:51.23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 15期作者:杨帅 [导读] 目前关于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目前关于个人所得税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国内外的学者早就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都值得我们虚心的学习,从而更好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之后,凯恩斯流派盛行。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认为在不同经济周期时使用不同的措施应对是能够调节收入分配的问题的,他认为在存在工资刚性的情况下,当出现,经济衰退时就应当降低工资来达到刺激投资,促使经济复苏的目的。与此同时为了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应当提高对富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20世纪70年代的边沁和穆勒父子则是主张功利主义。边沁认为政府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实现全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最大化。穆勒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政府应当对社会收入进行分配,以实现社会的公平。20世纪90年代的米德认为要改善收入分配不公的情况应当采用课征累进所得税,辅之以劳动所得的优惠,这样的政策效果将会更加显著,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其他一些税收方面的措施,希望能够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的目的。同时代的哈耶克则,对累进税制进行收入再分配来达到社会公平持怀疑态度。哈耶克认为试图改变收入再分配不单是对民主的不负责任,同时还牵扯到政体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主张通过比例税制来完善收入分配问题,他认为累进税制过分强调重税,不利于资本的有效运转,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很可能会使得社会的不公平长久持续的存在。,世纪之初的弗里德曼主张通过负所得税来调整收入再分配以期望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弗里德曼认为政府过往所运用的累进所得税并没有解决收入再分配问题,所以他提出了征收负所得税观点。一般来讲负所得税就是通过补贴穷人的收入来扩展所得税,而补充的数额就是穷人未曾使用过的所得税减免份额。 国内研究综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个人所得税功能及其对收入分配的作用研究。贾康、梁季(2010)认为在当前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体的情况之下在初次分配的过程之中出现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情况是可以预见到的,因此让市场参与到经济之中,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达到对收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税收手段尤其是作为重要的税种之一的个人所得税在缩小收入差距中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当然个人所得税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它依然需要有其他的手段与之配套进行,显然没有它的参与也是万万不行的。胡绍雨、申曙光(2013)认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应与现阶段的国情相适应,既要考虑其现实必要性,又要考虑其现实可行性。只有把个人所得税定位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上,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才有现实意义。二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现状研究,李建芳(2012)认为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的不公主要体现在初次的分配过程之中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收入差距也将会更加严峻。王琳、张增(2016)认为我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尽管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出现了下滑趋势,收入差距有一定的缩小,但是应当清醒的意识到,我国的基尼系数依然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的工程依旧任重而道远,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差距明显。三是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问题研究,冯喜明、黄文丽(2012)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方面有不少的缺陷,主要有税收的来源不合理,费用的扣除标准不科学,征税税率不合理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急需对其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王玉秋(2012)认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制度不健全,征管手段落后,难以体现出较高的征管水平,他更提出我国目前对税收的违法犯罪惩处力度不足。同时受到历史以及传统的影响,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薄弱,这些都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申雅茹(2016)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同时她也认为我国个税征收中的不严谨导致偷税问题比较严重。四是如何发挥收入调节作用的个人所得税研究。高培勇(2009)认为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并不能对收入调节产生积极的作用。武辉(2009)认为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应当适度扩大税基,扩大征税范围。邓子基、李永刚(2010)认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制度改进应当做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冯喜明、黄文丽(2012)认为可将现行分类所得税制逐步转变到综合分类税制模式。对个人的不同收入采用不同的税率。崔志坤(2012)认为应当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同时与实际国情相结合,在扩大税基,优化税率档次,完善税法漏洞等方面狠下功夫,加以改革。 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宝贵的成果为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向。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doc

金融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1] Y Sheffi,J.B.Rice.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nder the threat of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19,(2): 1 -11 [2] A.N. Berger. Bank Concentration and Competition: An Evolution in the Making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19,36(3):25-29 [3]Hofmann E.Supply chain finance: some conceptual insights [J].Logistic Management - Innovative Logistic concepts,2019, S. 203-214 [4] William Atkinson. Supply Chain Finance: The Next Big Opportunity[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19(4):57-60 [5]胡跃飞.供应链金融一极富潜力的全新领域[J].中国 金融,2019,(22): 38-39 [6]牟龄.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思维[N].金融时报,2019,(5) [7]李形,何肠衫.深发展:供应链金融[J].商界(评论),2019,(10) [8] Sidney Rutberg. Financing the Supply Chain by

行为经济学文献综述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综述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 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 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 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 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 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 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 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2001年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 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1998),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 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2002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 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 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 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1997, 2001)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 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 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 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随着2007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众多学者作了分析,促进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发表了意见。但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1 内部控制定义 其实我们通过学习观察所得,内部控制的定义在不同年代都有所不同。各国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活动和不同的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冯培根(2000)认为,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强化内部监督,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文章认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可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对于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 Lauraf.Spira(2003)指出 Turnbull 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接合。 彭君翔(2008)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和企业内部控制原理探析三方面,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并且回顾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全面风险管理”五个发展阶段;并从“控制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三个角度,探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原理。 安艳红(2008)提出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正确,利于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

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论文《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姓名 专业 学号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令世界瞩目。然而在高速发展下,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差距也逐渐被拉大,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收入分配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金融是整个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也是一种分配机制,对资源和财富具有分配和再分配功能。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本文是对研究收入分配和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一篇文献综述。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背景介绍,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介绍相关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未来的研究拓展方向。【关键词】收入分配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Abstract During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However, income gap is widening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old saying goes, "Don't worry about the amount of resources, worry about the distribution. Naturally, the issu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cent debate. As the lifeblood of the economy, finance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Also, finance is a kind of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t has the function of distributing and redistributing resources and wealth. Through consulting related literature information,This article is a literature review to study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re are three parts,part 1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part 2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s,the last one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research. 【Keyword】income distributi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literature review

如何写文献综述金融教研室(精)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本科在毕业论文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相关文献后, 经过消化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与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论文的论述性文章。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通常是作者对自己毕业论文选题方面相关问题的写作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的科学性论述。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 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 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 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 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 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 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 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 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 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 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 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 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1、 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2、 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 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3、 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1 由图可见中国学者目前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在2006年后开始出现逐渐下滑,也表明了这一领域目前在中国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及更多此方面的研究分析 4、 研究内容统计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和方向,笔者对2007-2016十年间的208篇样本进行了逐一归类与整理,并进行了分类统计,由于其中部分文章有领域交叉,并且领域交叉文章,笔者将计入交叉领域双方,所以最终文章总数会大于208,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2: 表2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总计 综述及评介775132312132 基本理论研究 5444231528 (个人行为/集体 行为/有效市场假 说等) 公司金融中的应 52314427230 用 证券市场的应用14179787143272 房地产市场的应 2114 用 商业银行的应用

金融学2013年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报告 班级:09经济学(2)班学号:Xc09580217 姓名:金芳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而居民消费对于我国GDP新增份额的贡献率逐年下降,日趋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健康发张的障碍。我国必须改变过度依靠进出口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局面,积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很多,目前对我国来说,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全是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持续低迷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下,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已引起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只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且进行归纳与总结,得出现有的理论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才能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二、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一)国外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Gormley,Liu,Zhou(2010)认为,若政府没有提供一系列安全网,如失业、工伤、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以及其他社会保障,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为了未来的生活有所保障,最为理智的做法就是尽量缩减当前消费、增加未来储蓄。 Kotilikoff(1979)利用生命周期函数,在分析部分均衡和总体均衡时发现,退休效应只是对社会保障在资本存量上的替代效应部分抵消了,因此社会保障会增加居民储蓄,降低消费。 Barro(1978)的代际转移支付理论,认为生命周期家会所理论撕裂了各代人之间的联系,他的理论以储蓄为中介变量,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有可能内个人代际转移支付所补偿,因此不部分抵消挤出效应,如果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偏好、禀赋、工作岗位,并且都缴纳相同的税金和社会保障费用,那么人们对退休年龄的选择就不会因为社会保障的引入而产生变化。在这种情况,若存在遗产动机,那么社会保障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效应即为零。 (二)国内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理论分析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增强,很多学者倾向于预防性储蓄理论来研究社会保障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臧旭恒、裴春霞(2004)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开题报告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4届) 学院(部):财经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学生姓名:彭瑶 班级: 103班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谢刚职称:讲师 2013年 12 月 22日 3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一、结合课题任务情况,查阅文献资料,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西方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五个阶段,其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目标由单元到多元、对象由局部到整体的演进。而随着人们对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的不断认识,基于公司治理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不断兴起和深入,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国外有关公司治理下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和特恩布尔报告,以及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和OECD《公司治理原则》为代表。其中,前三者被称为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碑。 卡德伯利报告(1992)从财务角度研究公司治理,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内,明确要求公司建立审计委员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并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前提,明确要求公司改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议董事会应就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声明,外部审计师和审计委员会应对董事会发表的声明进行复核。 特恩布尔报告(1999)作为公司治理委员会综合准则指南指出,董事会应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负责,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寻求日常的保证,使内部控制系统能有效发挥作用,还应进一步确认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效的。其中特别指出,董事会应在谨慎、仔细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正确判断。 DECD《公司治理原则》(2004)规定:公司治理结构应确保董事会对公司的战略指导和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对公司和股东的责任和忠诚。同时,要求董事会确保公司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的完整性,其中包括独立审计师的完整性,确保公司具备恰当的控制制度,特别是风险管理制度,财务和营运控制制度等,确保公司的行为不违反法律和相关的准则等。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有关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我国政府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加大企业内部控制的推动力度的。我国在内部控制规范的建设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理论突破,特别是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研究也呈现出勃勃生机并不断发展。 吴水澎(2000)指出,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阎达五(2001)也指出,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是内部控制管理监控系统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李连华(2005)认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阎达五、杨有红(2001)则将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结合起来,认为内部控制外延的拓宽正是由公司治理机制变化所致。因此他们建议采取双管齐下和分两步走的战略建立内部控制框架,认为首先要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做到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董事会和总经理班子分设,避免人员重叠;特别强调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的核心地位,认为董事会应该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文献综述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主要是收入分配理论。这其中又包括收入分配的定义,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及其原因等方面。 在对收入分配的定义方面,我主要关注了新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观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将收入分配问题视作价格形成问题的一个方面。他们认为,在市场机制下公平的收入分配就是人们按各自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例如,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认为,在一个竞争经济中,收入分配由生产要素的定价来决定,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又与增加的总产量的货币价值相称。对于工人工资,他认为“在工资率(边际要素成本)等于企业出售边 际产品的额外收益(边际收益产品)时,达到雇佣的最优水平”。马歇尔等新古 典主义经济学家主要立足于“效率”来考察收入分配,但他们却忽视了“公平”的作用,忽视了雇佣工人所应得到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他们明显的缺陷。[1] 再来看马克思对收入分配的定义,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集中在《资本论》第三卷第7篇的《各种收入及其源泉》中。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是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创造,收入分配是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分配。而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因此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并且劳动力可以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个价值可以分解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其中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取决于再生产这一劳动力所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也就是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所需的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得到的价值具体表现为工资。而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并被进一步分解为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其中利润归产业资本家,利息归银行资本家,地租归土地所有者。[2] 在收入差距问题方面,我关注了以下几种理论观点:(1)唐松年教授认为收入差距扩大会造成心态失衡,会给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造成一种潜在的不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因素。[3](2)赵友宝教授认为收入差距扩大会形成恶性投资循环,即“大多数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致使国内市场狭小,投资引诱不 足进而导致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5](3)曹国安教授认为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由于消费的边际效用递减,过大的收入差距会使经济资源不能达到最优配置状态,另一方面会出现

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行为金融学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展望 一、引言 行为金融学是目前经济学领域较为前沿的新兴学科,打破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有效市场假设等,强调了投资者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事实,并且这种非理性是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的,行为金融学以人们的真实决策心理为出发点来分析其投资规律以及市场影响,能帮助人们更加清晰透彻的认识和理解金融市场。 中国在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学者也在逐步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7-2016这十年间中国在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对行为金融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对未来的情况提出展望。 二、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1.样本来源 本文选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文库,因为该文库入选的刊物是能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界各个学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编辑出版较为规范的学术刊物,有较强的我国在此方面研究水平的代表性。 过程中以篇名或关键词为“行为金融”作为检索项,查询范围从

2007-2016这十年的相关文章,经过逐一排查后,选定208篇经济学领域的文章作为定性分析样本(不选取更早期文章是因为更早期的文章对于中国行为金融发展现状参考价值较小,故不收录。)经过检索以及查验排除经济学领域外的文章,共得到208篇相关文献该208篇相关文献即本文的定性分析样本。宏观上定量把握中国行为金融发展趋势采用从1998年引入行为金融开始到2016年的全部424条经济学类检索结果作为定量分析样本。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是通过样本的统计研究,来分析目前我国行为金融的发展现状,包括我国行为金融研究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行为金融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热点,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等。 三、我国行为金融领域的发展趋势 从1998年引入开始到2016年期间,就行为金融文章发表数来看,行为金融方面的研究热门程度呈先上升下降趋势,虽然从1998年中国引入行为金融学开始,行为金融学相关研究逐年提升,但就2006年之后的数据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相关领域的研究呈现一种明显的逐年下滑趋势,虽然在2015年有一个小幅的提升,但在今年(虽然今年还未结束,但按照已发表的5篇计算,今年已过去5/6,所以预计为6篇)情况仍较为低迷,具体见下图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