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资料【何风华】

遗传学复习资料【何风华】
遗传学复习资料【何风华】

绪论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2.遗传(heredity):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即生物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可以保持物种

和生物个体各种特性不变;

3.变异(variation):指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

象。

4.变异的多态性(polymorphism) :生物所表现出的性状变异分为可遗传(heritable)变异和不

可遗传(non-heritable)变异

●环境引起的变异中包含可以遗传给后代的特性;也包含只在生物当代表现出来,而

不能传递给后代的变异。

●考察生物遗传与变异应该在给定环境条件下进行

5.遗传与变异是一对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同卵双生、克隆牛也不同)

●没有遗传就没有物种的相对稳定,也就不存在变异的问题;

没有变异,物种将一成不变,也不存在遗传的问题

6.进化(evolution):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生物进化就是环境条件(选择条件)对生物变异进行自然选择,在自然选择中得以保存的变异传递给子代(遗传),变异逐代积累导致物种演变、产生新物种。动、植物和微生物新品种选育(育种)实际上是一个人工进化过程,只是以选择强度更大的人工选择代替了自然选择,其选择的条件是育种者的要求

7.遗传学的发展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血统论。遗传是通过血液来传递的。血缘关系、血统、混血

儿。

?先成论精子中的小人

?后成论婴儿的各种组织器官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

?获得性状遗传法国拉马克认(1744-1829)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他提出了用进废退学

说,或获得性状遗传学说来解释物种形成的机制。盲肠退化,洞穴鱼盲目的,长颈

鹿。但铁匠的儿子肌肉发达?

?泛生论达尔文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

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

?融合遗传高尔顿及其学生双亲的遗传成分在子代中发生混合,而后表现。虽然错误,

但在这一基础上所创建的一系列生物数学分析方法,却为数量遗传、群体遗传的产

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种质论魏斯曼

●多细胞生物由种质(Germeplasm)和体质(Somatoplasm)组成:种质指生殖细胞,负

责生殖和遗传;体质指体细胞,负责营养活动

●种质是“潜在的”,世代相传,不受体质和环境影响,所以获得性状不能遗传;

体质由种质产生,是“被表达的”,不能遗传

●种质在世代间连续,遗传是由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一定分子性质的物质(种质)在世

代间传递实现的

●魏斯曼在生物进化方面支持达尔文的选择理论,但在遗传上否定获得性状遗传,是

新达尔文主义的首创者。

?遗传因子假说孟德尔

遗传因子假说认为:

1.生物性状受细胞内遗传因子( factor )控制

2.遗传因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遵循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基本规律。(“能普遍应用的杂种形成和发育的定律”)

这两个遗传基本规律是近现代遗传学最主要的、不可动摇的基础

1900年,遗传学的诞生

遗传学的发展可以分为4 个主要阶段,大致对应于20 世纪的四个25 年。

第1 个25 年,细胞遗传学时期,建立了染色体遗传理论;

第2 个25 年,微生物遗传学时期,确定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第3 个25 年,建立和发展了分子遗传学(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基因调控机理的研究,基因工程技术),发明了基因工程技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第4 个25 年,基因组学阶段。(DNA序列测定,PCR技术)

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2.1 分离定律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现象

1.正交

结果:

●F1(杂种一代)的花色全部为

红色;

●F2(杂种二代)有两种类型的

植株,一种开红花,一种开

白花;并且红花植株与白花

植株的比例接近3:1。

2.反交【白花(♀)×红花(♂)】,结果一样。说明不受亲本组合方式影响

3.

●F1代个体(植株)均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而另一个亲本的性状隐藏不表现。

相对性状中,在F1代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而在F1中未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F2有两种性状表现类型的植株,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另种表现为隐性性状;并且表

现显性性状的植株数与隐性性状个体数之比接近3:1。

隐性性状在F1中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掩盖了,在F2代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会表现出来,这就是性状分离(character segregation)现象。

二、分离现象的解释

(一)、遗传因子假说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认为:

?性状是由颗粒性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单位性状原则);

?显性性状受显性因子(dominant ~)控制,而隐性性状由隐性因子(recessive ~)控制;只要成对遗传因子中有一个显性因子,生物个体就表现显性性状(显隐性原则);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来自其父、母本,并且各自独立,互不混杂;(遗传因子的纯洁性)。

(二)、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

?遗传因子在世代间的传递遵循分离规律:

?(性母细胞)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配到配子中,配子只含有成对因子中的一个。(分离原则)

?杂种产生两种不同因子的配子,并且数目相等;

?在形成合子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即两种遗传因子是随机结合到子代中。(三)、豌豆花色遗传因子的分离与组合

三、基因型与表现型

基因型: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合,表示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又称遗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简称表型。

●基因型是生物性状表现的内在决定因素,基因型决定表现型。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往往可以直接观察、测定,而基因

型往往只能根据生物性状表现来进行推断。(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在一个座位上带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的基因型称为纯合基因型。如CC和cc;这类生

物个体称为纯合体。

?在一个座位上带有两个不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称为杂合基因型。如Cc;这类生物个体

称为杂合体。

四、分离规律的验证

一)、测交法:是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的亲本杂交。根据测交子代Ft所出现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可以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二)、自交法,F3代自己自交。

(三)、F1花粉鉴定法

(四)、红色面包霉杂交法

六、分离规律的意义与应用

(一)、分离规律的理论意义

遗传因子假说及基因分离规律对以后遗传和生物进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

1.形成了颗粒遗传的正确遗传观念;

?分离规律表明: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并不相互融合,而是保持相对稳定,并且相对

独立地传递给后代;父本性状和母本性状在后代中还会分离出来。

?它否定了融合(混合)遗传(blending inheritance)观念,确立了颗粒遗传(particulate

inheritance)的观念。

?在遗传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进步,促进了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本质的研究。

2.指出了区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重要性;

?早期的遗传研究与育种工作在考察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时,所考虑的就是可以直接

观察到的性状表现(表现型)的差异。

?遗传因子假说指出,生物性状只是其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的外在表现。

?在遗传研究和育种工作中,仅仅考虑生物的表现型是不适当的;必须对生物的基因

型和表现型加以区分,重视表现型与基因型间的联系与区别。

3.解释了生物变异产生的部分原因;

?遗传变异是生物种类间和个体间性状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进行自然选择

的基础,也是遗传研究与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因此解释遗传变异产生的原因是遗传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分离规律表明:生物的变异可能产生于等位基因分离。

?由于杂合基因的分离,可能会在亲子代之间产生明显的差异。这就是变异产生的一个方

面的原因。

4.建立了遗传研究的基本方法。

?证明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普遍适用性

?同时也发现了许多用孟德尔遗传规律不能够解释的遗传现象。但例外现象,正是遗

传学新的生长点。

(二)、在遗传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在良种繁育及遗传材料繁殖保存工作中的应用

?在杂种优势利用工作中的应用

?为单倍体育种提供理论可能性

2.2自由组合定律(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在世代传递中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

一、孟德尔的双因子杂交试验

二、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

1. 独立分配规律的基本要点:

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

三、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一)、测交法

(二)、自交法

四、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只要决定各对性状的各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性状间就必然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五、独立分配规律的应用

孟德尔的成败与原因

●孟德尔植物杂交试验成功的因素

?选用适当的研究材料:豌豆

?严格的试验方法与正确的试验统计与分析方法

?独特的思维方式,“假设—推理—论证”

●孟德尔规律长期不被接受的原因

?孟德尔思想的超前性。

?孟德尔没有提出一套严格的专业术语来表述他的遗传因子假说;

?孟德尔定律是贝特生等人加工、诠释形成的:贝特生(W. Bateson)于1902-1909年间引进了allelomorph(allele 等位基因)、homozygote、heterozygote、F1、F2等术语,约翰森于1909年创造了gene、phenotype、genotype等专业术语才使孟德尔思想的表达变得简洁明了。

?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所引起的争论吸引了过多的注意力;

而孟德尔在科学界是一个籍籍无名之辈;他的研究表明遗传因子与性状在世代间的稳定传递,与当时进化论强调的生物界广泛变异的思想也似乎并不相吻合。

?孟德尔本人对其理论普遍适用性的研究遇到挫折。

分枝法来推算子代的遗传比率(PPT101)

卡方测验 ● 进行 2测验时用以下公式计算 2值,即:

● O 是实测值,E 是理论值,∑是求和的符号。

● 从以上公式可以说明,所谓χ2值即是平均平方偏差的总和。

自由度df = k- 1 k 为子代分离类型的数目。

当df =1时,必须注意:

● 假若用上述方法进行卡方测验,观测值和理论值相符合,则结论可信; ● 假若用上述方法进行卡方测验,观测值和理论值不相符合,则一定要做卡方连续性校正,

所用的校正公式为:

P>0.05 观测值和理论比例没有差异 P<0.05 观测值和理论比例存在显著差异 P<0.01 观测值和理论值存在极显著差异 例:紫长紫圆红长红圆总数

实际观测数 226 95 97 1 419 理论数 235.69 78.56 78.56 26.19 419 O -E -9.69 16.44 18.44 -25.19 0

(O -E)2/E 0.40 3.44 4.33 24.23 32.40 χ2=0.40+3.44+4.33+24.23=32.40 df =3, χ20.05=7.82, χ20.01=11.35 χ2> χ20.01,P <0.01

结论:F2四种表型的分离比不符合9∶3∶3∶1的分离比,花冠颜色和花粉粒形状的遗传不是自由组合,而可能是连锁的。

()

-=E E O 2

2

χ()

--=

E E O 2

25.0χ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不同时期的名称。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的物质●染色体DNA 的关键序列(着丝粒,端粒,复制起点)

●染色体的类型: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中间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顶端着

丝粒染色体。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恒定。核型:指一个物种的一组染色体所具有的特定的染色

体的大小、形态和数目。

●染色体的形成:四级结构模型。基本结构单位是核小体

有丝分裂行为: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一个细胞产生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与亲代细胞在数目和形态上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减速分裂: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特点: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是等数。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合子又恢复到亲代的染色体数目,使生物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和遗传性状保持相对稳定。

2.基因重组,为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准备了条件。【染色体重组;基因重组(由交换而发生的重组)】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染色体可能是遗传因子(基因)的载体的学说

基因的作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基因型、表型和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

1.多因一效:多个基因一起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

2.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具有多方面的表型效应

3.一定的基因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造成表现型变异的幅度(范围)称为反应规范。

4.表现度:是指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

5.外显率: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显示预期表型的比例。

由于修饰基因的存在,或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基因的预期性状在有的个体能表达出来,但在有些个体却没有表达出来。

6.表型模写: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叫做表型模写。

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1) 不完全显性:杂合体表型为双亲中间型(红*白=粉红)

(2) 镶嵌显性

(3) 并显性: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

(4) 显隐性随所依据的标准不同而改变。

眼观:(圆粒)(完全显性)

显微镜:淀粉粒发育为中间型,观察外形是近圆粒(不完全显性)

致死基因

1.隐性致死:马恩岛无尾猫、人类的视网膜母细胞瘤、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2.显性致死:亨亭顿病

复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基因互作的发现

●互补基因:若干个非等位的显性基因只有同时存在时才出现某一性状,其中任何一个基

因发生突变都会导致同一突变型性状,这些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累加作用: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表现另一种性状;

而两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表现第三种性状。(南瓜:无显性基因:长形;一种显性基因:球形;两种显性基因:扁形;显性基因越多:越扁)

●叠加效应:两对非等位显性基因只要存在任何一个,都能表现同一表型,双隐性个体表

现另一种性状;即每一个基因对表型效应都具有一定作用。

●抑制基因:有些基因本身并不能表现任何可见的表型效应,但它的存在,完全抑制了其

它非等位基因的作用,这种基因称为抑制基因

●上位效应: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对某一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

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

总结:

第三章连锁互换和基因作图

一、连锁遗传现象:杂交试验中,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不符合独立分配规律,而常有连在一起遗传的倾向。

凡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群,都称为一个连锁群。连锁群的数目=单倍体染色体数目。人2n=46,连锁群数目=23

二、多数生物,基因的连锁和互换在雌雄间大致相同;

极少数动物雌雄间的连锁不同(雄果蝇是完全连锁的,雌果蝇是不完全连锁的)

●F1 测交,其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只表现为亲本组合的类型---------完全连锁

●后代不仅出现亲本型,也产生重组型,且亲本的类型远远大于新类型--------不完全连锁连锁与互换的本质:重组配子的产生是由于: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片段互换。(基因论的核心内容)

交换值的测定(PPT35-41)

●两个连锁基因间交换值的变化范围是(0, 50%),

●交换值的大小反映基因间的连锁强度、基因间的相对距离;

?两基因间的距离越远,基因间的连锁强度越小,交换值就越大;

?反之,基因间的距离越近,基因间的连锁强度越大,交换值就越小。

●交换值/重组率是相对稳定的,所以通常以这个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的相对

距离,这种相对距离称为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 。

●图距: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距离的数量单位。单位:厘摩(cM)

三点测交

RF:重组率。μ:交换次数。X:图距(交换率)。重组率<交换率

真菌类的遗传分析

第4章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性染色体: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组中存在的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成对性染色体往往是异型的:形态、结构、大小、功能上都有所不同。

常染色体:除去性染色体以外的或线粒体DNA以外的所有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同型的。性别决定的类型:XY型;XO型;ZW型;染色体倍数决定性别

伴性遗传:也称为性连锁遗传,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伴性遗传的特点:决定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正交与反交的结果不同;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表现特殊的交叉遗传规律。

人类的伴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隐性遗传(红绿色盲、血友病);Y连锁遗传

从性遗传:也称为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Barr小体:1浓缩的、惰性的、异染色质化的小体,为失活的X染色体,位于核膜的边缘。Lyon假说: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内只有一条X有活性,另一条失活并固缩,后者在间期细胞表现为性染色质体;2失活是随机的,即失活的X染色体既可来自父亲,也可来自母亲,但一个细胞某条X-旦失活,由该细胞繁衍而来的子细胞都具有同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3失活发生在胚胎发育的早期。人类X 失活发生在囊胚期,约在妊娠16天左右。4杂合体雌性在伴性基因的作用上是嵌合体(mosaic),即某些细胞中来自父方的伴性基因表达,某些细胞中来自母方的伴性基因表达,这两类细胞随机地相嵌存在于某些组织中,从而出现毛皮的随机镶嵌现象。

第5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分析

细菌和病毒用于遗传分析的优点:1.易培养,繁殖快,世代周期短:无丝分裂,E.coli 20分钟可繁殖一代。2.易突变,且突变易鉴别:DNA(或RNA)裸露,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突变;单倍体生物,不存在显性遮盖隐性问题,突变均能表现出来。影印培养

3.遗传物质简单,但对其遗传重组的分析方法与真核生物的相似,便于研究基因结构、功能及调控机制。

1、接合:一种细菌细胞与另一种细菌细胞直接接触后,前者将其DNA传给后者的过程称为接合。

(性导:指接合时由F’因子将所携带的外源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菌形成部分二倍体的过程。)

F’因子:F 因子偶尔在环出时不够准确,会携带出细菌染色体上的一些基因,这种因子称为F’因子

2、转化:裸露的DNA

雄性:细胞内有一种致育因子F,又称为性因子,因而雄性以F+表示,

雌性:无F因子,F―

包含一个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内的F因子,即Hfr------ 高频重组品系

中断杂交作图与重组作图

看书

噬菌体的突变型:宿主范围突变体,噬菌斑形态突变体。

3、转导:指以噬菌体为媒介,将细菌的小片段染色体或基因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的过程。

普遍性(一般性)转导:噬菌体在转导时,可以携带细菌染色体的任意部分。

特异性(局限性)转导:噬菌体在转导时,只携带细菌染色体的特定部分。

1.基因概念的发展

丹麦约翰森——(基因)

基因既是一个功能单位,也是一个突变单位和一个交换单位

基因是具有一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

一个基因一个多肽学说;

一个基因并不是一个突变单位和一个交换单位,基因是可分的,(顺反子学说。)

操纵子模型,基因在功能上是有差别的

2.基因精细结构的分析方法(重组作图和顺反测验)

3.一个基因一个酶:如果某一基因突变,不能形成某种酶,就出现突变型

一个基因一条多肽

4.拟等位基因:将紧密连锁(交换率极低)、控制同一性状(功能相同)的非等位基因定义为拟等位基因。

顺反子:功能水平上的基因,表示功能的最小单位

突变子:在一个顺反子内,有若干个突变单位----突变子

重组子:基因内部发生重组的遗传单位。

断裂基因:具有内含子和外显子相间隔排列的基因叫断裂基因

内含子:在成熟mRNA上找不到对应序列的DNA片段

外显子:在成熟mRNA上能找到对应序列的DNA片段。

重叠基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

第七章染色体畸变第一节

果蝇唾腺染色体:巨大性、伸展性;体细胞联会;有横纹结构。研究染色体畸变的好材料。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机理

1.染色体的稳定是相对的,变异则是绝对的。

2.使染色体发生折断的因素:

?外部作用:各种射线、化学药剂、温度剧变等;

?内部作用:营养、生理生化代谢失调、衰老等。

3.染色体折断后的修复

?正确重接:重新愈合,恢复原状;

?保持断头:产生结构变异。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错误重接:产生结构变异。

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

√缺失:染色体的某一区段丢失了(类型:顶端缺失,中间缺失)

注意:1较小的缺失往往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学特征;

2缺失纯合体也不表现明显的细胞学特征。

遗传学效应:(1)缺失影响个体的生长和发育(2)假显性现象

√重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在同一染色体或不同染色体上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现象。

类型:串联重复;倒位串联重复;移位重复

细胞学效应:重复杂合体在联会形成二价体时,重复区段会被排挤而突出环或瘤

注意:不能同缺失杂合体的环或瘤相混淆。

√倒位:一个染色体上同时出现两处断裂,中间的片段倒转180°重新连接起来,使这一片段上的基因排列顺序颠倒了。

0类型:臂间倒位(长臂和短臂之间发生的倒位);臂内倒位(长臂内或短臂内发生的倒位)0细胞学效应:1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的圆环状结构。2倒位片段很长:倒位区反转过来与正常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进行联会,倒位区段以外的部分只有保持分离。

0倒位的遗传学效应:1物种进化:倒位纯合体→“标准型”染色体;具有进化上的意义2倒位杂合体产生的配子部分不育3降低倒位环内的基因重组,使重组值减小,

倒位相当于一个交换抑制因子

应用:平衡致死系:永久以杂合状态存在、同时保存两个致死基因的品系称为平衡致死品系(或称永久杂种)

√易位: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的转移所引起的染色体重排现象。

类型:简单易位;相互易位

第二节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非整倍体:在正常个体染色体数(2n)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条至数条染色体所造成的变异类型。

整倍体:以染色体基数(X)为单位成倍数性增加或减少所造成的变异类型。

无籽西瓜为啥无籽:无籽西瓜由四倍体西瓜作母本,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而成的,结出的西瓜是三倍体。三倍体联会时会发生紊乱,不能产生种子。

香蕉为什么是三倍体:同无籽西瓜,为了方便食用。

唐氏综合征:21号染色体三体主要特征:特殊面容;发育不良;半数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脏病;智力缺陷,先天愚型;部分患者有特殊肤纹

第八章基因突变

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是在自然状况下产生的突变);诱发突变(诱变剂处理导致)两者本质上是相同的,但诱发突变的频率高于自发突变。

从表型特性上来分:

⑴形态突变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导致形态、大小、色泽的改变。

⑵生化突变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一个特定的生化功能的改变或丧失。

⑶致死突变突变主要影响生活力,导致个体死亡,可发生在不同时期。

⑷条件致死突变在某些条件下是能成活的,而在另一些条件下是致死的。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1. 突变的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2. 突变的稀有性:突变率都相当低

3. 突变的可逆性

4. 突变的重演性:相同的基因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间重复发生。

5. 突变的多方向性:1同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突变,但在染色体上的座位不变。2这些基因都是等位的3复等位基因并不存在于同一个体中,而是存在于同一生物群内。复等位基因:由于基因突变多方向性而在同一基因座位上可能具有的多种等位基因形式。

6. 突变的平行性:指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较近似而发生相似基因突变的现象。(小麦有早熟、晚熟的变异类型,属于禾本科的其它物种如大麦也有)

7. 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多数突变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往往是有害的。

诱变突变的机制

物理诱变剂

?电离辐射粒子辐射:α,β射线、质子、中子;电磁辐射:X、γ射线

重要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断裂,它们的频率跟辐射剂量成正比。

辐射效应有累加作用。

?非电离辐射紫外线引起DNA突变。紫外线的穿透能力有限,多用在微生物、生殖细胞、花粉粒以及培养中的细胞

化学诱变剂

1. 碱基类似物

5-溴尿嘧啶正常状态:酮式5-BU类似于T,将只与A配对(5-BU=A).

稀有状态:烯醇式5-BU类似于C,它只与G配对(5-BU≡G).

2. 碱基修饰剂通过直接修饰碱基的化学结构。

3. 嵌入剂

本科医学遗传学复习题答案复习课程

遗传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遗传病:指由于遗传物质结构或功能改变所导致的疾病。 核型:一个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所构成的图像。 染色体显带:通过现带染色等处理,分辨出染色体更微细的特征,如带的位置、宽度和深浅等技术,常见有G带、Q带、C带和N带。 基因突变:指基因内的碱基组成或顺序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并且常能导致表型的改变。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约100bp左右,是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使转录开始的DNA 序列。 系谱:指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等资料,将调查的资料按一定的格式绘制成的简图。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相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 共显性: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即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 交叉遗传:男想X染色体(及其连锁基因)只能从母亲传来,并且必定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的这种遗传方式。 染色体畸变:在不同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 嵌合体:指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染色体组成的细胞系的个体。 易患性:一个个体在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患某种多基因病的风险。 遗传度:人体性状或者疾病由基因决定程度,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二、问题 1. 遗传病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几类?对人类有何危害? 答:遗传病一般具有先天性、家族性、垂直传递等特点,在家族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比例;部分遗传病也可能因感染而发生。①先天性:许多遗传病的病症是生来就有的,如白化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婴儿刚出生时就表现有“白化”症状;②家族性:许多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Hutington舞蹈病患者往往具有阳性家族史。③垂直传递:具有亲代向子代垂直传递的特点,但不是所有遗传病的家系中都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有的患者是家系中的首例,还有些遗传病患者未活到生育年龄或未育。 分类:单基因病、染色体病、体细胞遗传病。 危害:①遗传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1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中,约40%是由遗传病和先天畸形所致,遗传病已经成为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病死率最高之一,而且有些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也属于遗传病。 ②遗传病总数占人类疾病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很多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一部分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都与遗传病有关。 ③遗传病不仅影响患者本身的生活和生存,同时也给家庭及其他成员带来许多精神和经济负担,既影响家庭幸福,又给社会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并且还直接影响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2. 简述基因概念的沿革,基因的现代概念。 答:①.19世纪:生物性状——遗传因子 ②.20世纪初:染色体学说: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功能单位、突变单位、交换单位 ③.20世纪中:基因是有遗传功能单位的DNA片段,由“一个基因,一种酶”发展到“一

遗传学考试复习题库

遗传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 (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2、某种生物核酸中的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52%,嘧啶碱基占48%。此生物不可能是() A.烟草 B.小麦C.烟草花叶病毒D.噬菌体 3、对某生物进行测交实验得到4种表现型,数目比为58:60:56:61,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不可能是(三对基因自由组合)()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4、乳酸杆菌的遗传信息存在() A.细胞核中 B.细胞核和细胞质C.DNA和RNA D.DNA 5、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某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19,则杂合子 Aa的频率是() A.0.1 B.0.6 C.0.9 D.0.18 6、下列在生物体体细胞增殖过程中肯定发生的变化是() A.染色体自由组合 B.纺锤体的形成 C.基因突变 D.DNA含量 7、下列①一④的叙述是() ①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基因型Dd的豌豆经减数分裂会产生雌雄各两种配子,雌雄配子比例为1:1 ④豌豆的灰种皮(G)与白种皮(g)植株相互授粉,它们的种子全部为灰种皮

A.一种正确B.二种正确C.三种正确D.都正确8、科学工作者分离得到了某生物的基因A,将其解离成两条单链,用其中一条与基因A的信使RNA杂交配对,结果如右图所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基因A来自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B.1~7代表了基因A的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C.1和7位于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 D.2、4、6属非编码序列 9、原核生物中多基因组成的基因表达和调控元件称为() A. 顺反子 B. 操纵子 C. 密码子 D. 基因组 10、随着杂交时代的推移,杂种群体狭义遗传力的数值应该是:() A. 加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下降为零 11、加入两个突变的噬菌体都不能在E.coliK菌株上,但是它们同时感染一个E.coliK时,可以生长,那么这两个突变体是:() A. 互补 B. 突变在同一基因内 C. 突变在不同基因内 D. A与C正确 12、在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点上游约25bp左右的区域有一段保守序列,可能与RNA酶的正确定位结合及转录起始有关,这段序列是:() A. CAAT box B. Enhancer C. TATA box D. Promoter 13、表兄妹结婚所生子女的近交系数是:() A. 1/4 B. 1/8 C. 1/16 D. 1/32 14、以下关于F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哪个?() A. F+通过性伞毛与F-结合,传递F因子; B. F-得到F因子变成F+,F+失去F因子变成F-; C. F因子在F+细胞内以两种形式存在,游离于细胞质中或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 D. F+和F-杂交通常指转移F因子,染色体上基因转移的频率很小,不到10-6。 15、关于RNA转录合成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有:() A. 转录过程RNA聚合酶需要引物; B. 转录时只有一股DNA链作为合成RNA的模板; C. RNA链的伸长方向是5,—3,; D. 所以RNA聚合酶都不能特异性地识别promoter。 16、下列哪一个有关DNA突变修复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 DNA修复机制有时也会引起突变; B. 在细胞生长的任何时期都可以探测到DNA突变,并加以修复; C. 很多DNA修复机制都可以在将受损的DNA切除,再以其完好的互补

医学遗传学复习思考题(详细答案)

医学遗传学复习思考题 1、医学遗传学的概念是什么? 是遗传学基本理论与医学紧密结合的一个学科,是以人体的各种病理性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遗传病的发生、发展、遗传方式、转归、诊断及预防治疗措施的一门学科。 2、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的关系如何?狭义遗传病:由于配子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发生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导致所发育成的个体产生的疾病。 广义遗传病:由于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包括生殖细胞和体细胞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先天性遗传病不全是遗传病;遗传病不一定具有先天性。 家族性遗传病不完全是遗传病;遗传病不一定具有家族性。 3、确定某种疾病是否有遗传因素参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如何进行确定? 1. 群体筛选法 情缘关系越近,同病率越高——有遗传因素参与 2. 双生子法 同卵双生与异卵双生的同病率差异大——有遗传因素参与 3.种族差异比较 同一居住地不同种族之间发病率有明显差异——有遗传因素参与 4.伴随性状分析 某一疾病经常伴随另一种已经确定由遗传决定的性状或疾病出现— —有遗传因素参与4、赖昂假说有哪些基本内容?

①女性有两条X 染色体,其中一条有转录活性,另一条无转录活性,在间期细胞核中螺旋化呈异固缩状态。 ②失活发生在受精后的第十六天(细胞增殖到5000-6000,植入子宫壁时) ③失活的X染色体是随机的和恒定的。 ④计量补偿,X染色质数=X染色体数一1 5、性染色质的数目与性染色体数目的关系如何?X染色质数二X染色体数一1 Y染色质数二Y染色体数 6、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各时期各有何主要特点? 减数分裂:真核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由二倍体减少到单倍体的现象。 减数分裂I 前期I 细线期: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呈细线状。偶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粗线期:染色体变短变粗,非姐妹染色体见发生交叉。双线期:联会复合体解体,交叉端化。 终变期:四分体更短更粗,交叉数目减少,核膜、核仁消失。中期I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面上,纺锤体形成。 后期I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各二分体移至两级后解旋、伸展,核膜重新形成。减数分裂II 前期II :二分体凝缩,核膜消失。中期II :二分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后期II :染色单体被纺锤丝拉向两级。 末期II :染色单体到达两级后解旋伸展,分别形成细胞核,细胞一分为二。

遗传学

遗传学的诞生、细胞遗传学的建立、分子遗传学的形成、分子遗传学的发展。 从遗传学产生和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一、要了解遗传学,我准备先从遗传学的诞生开始讲。遗传是生物的一种属性,是生命世 界的一种自然现象,遗传与变异构成生物进化的基础。人类何时开始认识到生物性状特征世代相传和发生变异的现象,已无稽可查了,但早在1809年,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就发表了论述进化的第一部系统著作《动物学的哲学》,强调“用进废退”的理论,提出了有名的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然而,他对于许多过程的解释过分简单,不免包含了若干错误的意见和作者的主观臆测。1859年11月2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式出版,该书对已知的各种有关遗传与变异的事实作了全面的考察,建立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并且提出了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学说,给予进化过程以科学的解释。虽然达尔文的论述比拉马克要系统、详尽得多,但受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和认识方法的局限,仍不免有若干偏颇之处。直到1900年,奥地利的神父格里戈-孟德尔经豌豆杂交试验而确立的遗传因子分离法则和独立分配法则被重新发现时,遗传学才被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上,成为一门自然科学。1906年英国生物学家贝特森首次提出了“遗传学”一词,以称呼这门研究生物遗传问题的新学科。 二、细胞遗传学是遗传学与细胞学相结合的一个遗传学分支学科。研究对象主要是真核生物,特别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植物。 早期的细胞遗传学着重研究分离、重组、连锁、交换等遗传现象的染色体基础以及染色体畸变和倍性变化等染色体行为的遗传学效应,并涉及各种生殖方式如无融合生殖、单性生殖以及减数分裂驱动等方面的遗传学和细胞学基础。以后又衍生出一些分支学科,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大。 18世纪末,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后不久,美国细胞学家萨顿和德国实验胚胎学家博韦里各自在动植物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染色体行为与遗传因子行为之间的平行关系,认为孟德尔所设想的遗传因子就在染色体上,这就是所谓的萨顿—博韦里假说或称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在1901~1911年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史蒂文斯和威尔逊等先后发现在直翅目和半翅目昆虫中雌体比雄体多了一条染色体,即 X染色体,从而揭示了性别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1902~1910年英国遗传学家贝特森等把孟德尔定律扩充到鸡兔等动物和香豌豆等植 物中,并且创造了一系列遗传学名词:遗传学、同质结合、异质结台、等位基因、相引和相斥等,奠定了孟德尔遗传学的基础。 从1910年到20年代中期,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布里奇斯和斯特蒂文特等用果蝇作为研究材料,用更为明确的连锁和交换的概念代替了相引和相斥,发展了以三点测验为基础的基因定位方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工作线性排列,从而使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得以确立。细胞遗传学便在这一基础上迅速发展。 从细胞遗传学衍生的分支学科主要有体细胞遗传学——主要研究体细胞,特别是离体培养的高等生物体细胞的遗传规律;分子细胞遗传学——主要研究染色体的亚显微结构和基因活动的关系;进化细胞遗传学——主要研究染色体结构和倍性改变与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细胞器遗传学——主要研究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等的遗传结构;医学细胞遗传学,这是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三)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医学遗传学》 1. DNA 损伤后的修复机制有哪些? 答:(1)光复活修复又称光逆转。这是在可见光(波长3000~6000 埃)照射下由光复活酶识别并作用于二聚体,利用光所提供的能量使 环丁酰环打开而完成的修复过程。 (2)切除修复。在 DNA 多聚酶的作用下以损伤处相对应的互补 链为模板合成新的 DNA 单链片断进行修复。 (3)重组修复。在重组蛋白的作用下母链和子链发生重组,重组后 原来母链中的缺口可以通过DNA 多聚酶的作用,以对侧子链为模板合 成单链DNA 片断来填补进行修复。 (4)SOS 修复。DNA 受到损伤或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受阻时的一种 诱导反应。 2. 下图为某个遗传病的系谱,根据系谱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病的遗传方式,写出先证者的基因型。 答: 此病的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证者的基因型为aa 。 2)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是多少? 答:患者的正常同胞是携带者的概率是2/3。 Ⅰ Ⅱ Ⅲ

3)如果人群中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问Ⅲ4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 概率为多少? 答:如果人群中携带者的频率为1/100,问Ⅲ4随机婚配生下患者的概率为1/100*1/2*2/3*1/2=1/600。 3.简述多基因遗传假说的论点和遗传特点。 答:(1)多基因遗传假说的论点: ①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也是基因,但是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②不同对基因之间没有显性隐形之分,都是共显性; ③每对基因对性状所起的左右都很微小,但是具有累加效应; ④数量性状的受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作用。 (2)多基因遗传特点: ①两个极端变异个体杂交后,子1代都是中间类型,也有一定变异范围;②两个子1代个体杂交后,子2代大部分也是中间类型,将形成更广范围的变异③在随机杂交群体中变异范围广泛,大多数个体接近中间类型,极端变异个体很少。 4.请写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的核型及主要临床表现。答:(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又称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其核型为45,XO。 (2)主要临床表现:表型为女性,身材较矮小,智力正常或稍低,原发闭经,后发际低,患者有颈蹼;二,患者具有女性的生殖系统,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6月医学遗传学考查课试题及答案讲解

中国医科大学2016年6月考试《医学遗传学》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细胞周期中进行大量DNA合成的时期为 A. G1期 B. S期 C. G2期 D. M期 E. G0期 正确答案:B 2. Klinefelter综合征的核型为 A. 47,XXX B. 47,XYY C. 47,XXY D. 46,XX/47,XYY E. 46,XX/47,XXX 正确答案:C 3. 限制酶切割不同来源DNA时,能产生具有相同序列的突出末端的不同片段可能方式是 A. 用相同的限制酶切割 B. 用识别相同靶序列的不同限制酶切割

C. 用识别不同序列但可产生一致的粘性末端的限制酶切割 D. A和B E. A、B和C 正确答案:E 4. 减数分裂I 的前期中同源染色体间的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的时期为 A. 细线期 B. 偶线期 C. 粗线期 D. 双线期 E. 终变期 正确答案:C 5. 父亲并指(AD),母亲表现型正常,生出一个白化病(AR)但手指正常的孩子,他们再生孩子手指和肤色都正常的概率是 A. 1/2 B. 1/4 C. 3/4 D. 1/8 E. 3/8 正确答案:E 6. 下列哪一项不是XR特点 A. 交叉遗传 B. 系谱中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患者 C. 系谱中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患者 D.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E. 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是从母亲遗传而来

正确答案:C 7. 癌家族通常符合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X连锁隐性遗传 D. X连锁显性遗传 E. Y连锁遗传 正确答案:B 8. 脆性X染色体的脆性部位位于 A. Xq24.3 B. Xq25.3 C. Xq26.1 D. Xq27.3 E. Xq29.3 正确答案:D 9. 癌基因erb产物是 A. 生长因子 B. 生长因子受体 C. 信号传递因子 D. 核内转录因子 E.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正确答案:B 10. 在研究尿黑酸尿症的基础上,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是 A. Morgan

《遗传学》期末考试题(A卷)-2006无答案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6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遗传学 考试类型:(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评阅人 (注意事项:试题共6面。答案请写在答卷纸上,不要写在试卷上。答卷纸上要写上姓名和班级。要求保持卷面整洁。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45题,每题1分,共45分;选择答案可以多个) 1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的科学: A 生物遗传 B 变异 C 生殖发育 D 新陈代谢 2 Mendel 1866年首次提出: A 分离规律 B 独立分配规律 C 连锁遗传规律 D 获得性状遗传规律 3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式是于1953年提出的: A Watson(美国)和Crick(英国) B Mendel C Morgan D Johannsen 4植物细胞的组成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5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含有: A 核物质 B 核膜 C 核糖体 C 诸如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6 以下哪些生物是原核生物? A 细菌 B 蓝藻 C SAS病毒 D 禽流感病毒 7 染色质是: A 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一种形态 B 核内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 C 细胞处于分裂时而卷缩形成具一定形态结构的物质 D 细胞内可染色的物质 8 染色体一般含有: A 一个着丝粒 B 2个被着丝粒分开的臂 C 端粒 D 核仁 9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是指: A 形态和结构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B 来源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C 其中之一来自父本, 之二来自母本的一对染色体 D 形态和结构不同的一对染色体

医学遗传学整理复习资料

第四章单基因病 单基因病:由某一等位基因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染色体:X连锁显性遗传从性遗传限性遗传 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 Y连锁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显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AD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 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杂合子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连续遗传 完全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与显性纯合子相同 不完全显性(中间型显性、半显性):杂合子的表现型介于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之间 共显性:杂合子的一对等位基因彼此间无显、隐之分,两者的作用都同时得以表现。 复等位基因(I A、I B 、i ):在群体中,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的两个以上的基因。不规则显性:带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表现正常或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不外显(钝挫型):具显性致病基因但不发病的个体 外显率:一定基因型个体所形成的相应表现型比率 不同表现度: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性状表现程度的差异 表现度:指在不同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性状或疾病的表现程度上产生的差异 延迟显性:带显性致病基因的杂合子在个体发育的较晚时期,显性基因的作用才表现出来。--------------------------------------------------------------------------------------------------------------------------------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隐性基因控制,这个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 AR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特点:①患者的双亲无病,为携带者 ②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③散发 X 连锁显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D。XD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之一有病,多为女性患者 ②连续遗传 ③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女儿全发病) X 连锁隐性遗传:某种性状或疾病受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所控制,其遗传方式为XR。 交叉遗传:男性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也必定传给女儿 XR遗传病系谱特点:①患者双亲无病②多为男性患者。③交叉遗传 从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基因的效应随着个体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异(即杂合子的表型在不同性别个体中表现不同) 限性遗传: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一类基因,由于性别限制,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 (即男性表达,女性不表达。或反之。)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90201

5.高血压就是___B_____。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6、基因表达时,遗传信息的基本流动方向就是__C______。 A、RNA→DNA→蛋白质 B、hnRNA→mRNA→蛋白质 C、DNA→mRNA→蛋白质 D、DNA→tRNA→蛋白质 E、DNA→rRNA→蛋白质 7.断裂基因转录的过程就是_____D___。 A、基因→hnRNA→剪接、加尾→mRNA B、基因→hnRNA→剪接、戴帽→mRNA C、基因→hnRNA→戴帽、加尾→mRNA D、基因→hnRNA→剪接、戴帽、加尾→mRNA E、基因→hnRNA 8、双亲的血型分别为A型与B型,子女中可能出现的血型就是___E_____。 A型、O型B、B型、O型C、AB型、O型 D、AB型、A型 E、A型、B型、AB型、O型 9、对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而言,男性发病率等于____C____。 A、致病基因频率的2倍 B、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 C、致病基因频率 D、致病基因频率的1/2 E、致病基因频率的开平方 10、从致病基因传递的角度考虑,X连锁隐性遗传病典型的传递方式为___E_____。 A、男性→男性→男性 B、男性→女性→男性 C、女性→女性→女性 D、男性→女性→女性 E、女性→男性→女性 11、遗传病中,当父亲就是某病患者时,无论母亲就是否有病,她们子女中的女孩全部患此病,这种遗传病最可能就是____C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X连锁显性遗传病 D、X连锁隐性遗传病 12、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就是___A_____的细胞学基础。 A、分离率 B、自由组合率 C、连锁互换率 D、遗传平衡定律 13.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有均等的机会组合到一个生物细胞中, 这就是___D_____的细胞学基础。 A、互换率 B、分离率 C、连锁定律 D、自由组合率 14、当一种疾病的传递方式为男性→男性→男性时,这种疾病最有可能就是___C____。 A、从性遗传 B、限性遗传 C、Y连锁遗传病 D、X连锁显性遗传病 E、共显性遗传 15、一对糖原沉淀病Ⅰ型携带者夫妇结婚后,其子女中可能患病的几率就是___D_____。 A、1 B、1/2 C、1/3 D、1/4 E、0 D22 16、由于近亲婚配可以导致何种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增高最明显__B______。 A、AD B. AR C、XD D、XR E、以上均正确 17.父母都就是A血型,生育了一个O血型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育孩子的血型可能就是

遗传学复习考试思考题重点汇总及答案

1、医学遗传学概念 答:是研究人类疾病与遗传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人类遗传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2、遗传病的概念与特点 答:概念:人体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或受精卵细胞,其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后所导致的疾病叫遗传病。 特点:遗传性,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在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细胞中,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终生性,先天性,家族性。 3、等位基因、修饰基因 答: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修饰基因:即次要基因,是指位于主要基因所在的基因环境中,对主要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的基因,分为加强基因和减弱基因。 4、单基因遗传病分哪五种?分类依据? 答:根据致病基因的性质(显性或隐性)和位置(在染色体上的),将单基因遗传病分为 5 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 遗传病,Y 连锁遗传病。 5、什么是系谱分析?什么是系谱? 答:指系谱绘好后,依据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特点,对该系谱进行观察、分析和诊断遗传方式,进而预测发病风险,这种分析技术或方法称为系谱分析。 6、为什么AD病多为杂合子? 答: 1 遗传:患者双亲均为患者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生出纯合子的概率就很小 2 突变:一个位点发生突变的概率很小,两个位点都突变的概率更小 7、AD病分为哪六种?其分类依据?试举例。 答:①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与患病纯合子(AA)完全一样。例: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短指 ②不完全显性遗传:杂合子(Aa)表现型介与患病纯合子(AA)和正常纯合子(aa) 之间。例: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侏儒) ③共显性遗传:一对等位基因之间,无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子时,两种基因的 作用都表现出来。例:人类ABO血型,MN血型和组织相容性抗原 ④条件显性遗传:杂合子在不同条件下,表型反应不同,可能显性(发病),也可隐性(不发病),这种遗传方式叫显性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叫不完全外显或外显不全。例:多指(趾) ⑤延迟显性遗传: 基因型为杂合子的个体在出生时并不发病,一定年龄后开始发病。 例: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共济失调综合征,遗传性舞蹈病 ⑥从(伴)性显性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由于性别差异而出现男女分布比例或基因表达程度上的差异。例:遗传性斑秃 8、试述不完全显性遗传和不完全外显的异同。 相同点:1、都属于AD,具有AD的共同特点; 2 、患者主要为杂合子; 不同点:1、不完全显性遗传是一种遗产方式; 不完全外显是一种遗传现像; 2 、不完全显性遗传中杂合子全部都发病,但病情轻于患病纯合子; 不完全外显中杂合子部分发病,只要发病,病情与患病纯合子一样; 9、试述AR病的特点 答:1、患者多为Aa 婚配所出生的子女,患者的正常同胞中2/3 为携带者; 2 、病的发病率虽不高,但携带者却有相当数量;

医学遗传学复习资料

医学遗传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交叉遗传; 2.非整倍体; 3.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4.易患性: 5.亲缘系数: 6.遗伟性酶病: 7.不完全显性 8.易位 9.基因治疗 10.结构基因 11.遗传异质性 12.断裂基因 13.等位基因 14. 不规则显性 15.移码突变 16、延迟显性 17、.交叉遗传 18、.嵌合体 19、遗传学

二.填空题 1.根据染色体着丝粒位置的不同,可将人类染色体分为 类。 2.分子病是指由于造成的 结构或合成量异常所引起的病毒。 3. 和是同一物质在细包周期的 不同时期中所表现的两种不同存在形式。 4.一个体的某种性状态是受一对相同的基因控制。则对这种性状 而言,该个体为 。如控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相对基因,则该个 体称为 。 5.基因频率等于相应基因型的频率加上1/2 基因的频率。 6.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人类初级精母细胞前期Ⅰ粗线期中,每 个二阶体具有 条染色单体,称为。 7.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在胎儿出生前诊断其是否患有某种疾 病叫做。 8. 45,X和47,XXX的女性个体的期间细胞核中具有个 和个X染色质。 9.表现正常带有致病遗伟物质的个体称为。他可以

将这一有害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10.倒位染色体的携带者在进行减数分裂联会时,其体内的倒位染色体通常会形成一个特殊的结构,即。 11.一个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称为,与此性状相关的遗传组成称为。 12.在早期卵裂过程中若发生或,可造成嵌合体。 13.DNA分子是的载体。其复制方式是。 14.基因突变可导致蛋白质发生或变化。 15.在血红蛋白病中,因珠蛋白异常引起的是异常血红蛋白病,因珠蛋白异常引起的是地中海贫血。 16.如果女性是红绿色盲(XR)患者,男性正常,所生子女中,女性是携带者的可能性是,男性是携带者的可能性是。 17.在真核生物中,一个成熟生殖细胞(配子)所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其上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一个。 18.近亲的两个个体的亲缘程度用表示,近亲婚配后代基因纯合的可能性用表示。 19.血红蛋白病分为和

人类遗传学

人类遗传病 09级生科三班 任婧 40908136

人类遗传病 文章摘要:就遗传病与性别之间的关系举例讨论,哪些遗传病在男性人群中易发生,哪些遗传病在女性人群中易发生,以此达到预防的目的,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关键词:人类遗传病;性别;预防遗传病;人类健康 1.X连锁遗传 人类体细胞性染色体为XX或XY,即正常男性为46,XY,正常女性为46,XX.如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相连锁,即为X连锁遗传.可分为X连锁显性遗传(X—linked recesssve inheritance)和X连锁隐性遗传(X—linked dominant inheritance).本病发病情况为前者一般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因为男性患者后代女儿全为患者而儿子不会患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后者一般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因为女性携带者后代儿子可能发病,而女儿不会发病,如红绿色盲. 2.Y连锁遗传 即决定某种性状或致病基因在Y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为Y连锁遗传(Y—linked inheritance).具有Y连锁致病基因者均为男性,这些基因将随Y染色体进行传递,因为女性没有Y染色体,故不传递有关基因,即女性不会发病,只能由父亲传给儿子,父亲的致病基因由祖父传给,所以又称全男性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3.从性遗传 有些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由于性别的差异,显示出男性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达程度上的差异,这些基因控制的性状或遗传病的遗传是从性遗传(Sox—conditionded inheritance).从性遗传与性别相关的特点是:从性遗传基因控制的性状或遗传病在男女两性中的发病程度和发病率显著不同.如男性早秃,是常染色体显性致病基因所致,一般35岁左右开始秃顶,男性表现早秃,即(Aa.XX)女性则不表现早秃.同样是纯合子(AA.XY)男性比(AA.XX)女性早秃严重,因而人群中男性秃头明显多于女性.研究发现,秃头基因能否表达还要受雄性激素调节.带有秃头基因的女性在体内雄激素水平提高时也可出现早秃.这一点可作为诊断女性是否患某种疾病的辅助指标.如女性肾上腺瘤可产生过量雄激素,导致秃顶基因的表达. 4.限性遗传 有些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或遗传病,由于基因表达的性别限制,可以是显性或隐性,只在一种性别中表现,而在另一种性别中完全不能表达,但这些基因均可传给下一代,称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这主要是由于解剖学结构上的性别差异造成的,也可能是受性激素分泌水平差异限制.限性遗传与性别相关的特点是:限性遗传基因控制的

医学遗传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医学遗传学》答案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染色体病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体细胞遗传病 2、突变基因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细胞质 二、名词解释 1、遗传因素而罹患的疾病成为遗传性疾病或遗传病,遗传因素可以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 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也可以是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2、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即由于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单个基因或 一对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呈孟德尔式遗传。 3、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畸变)所导致的疾病。 4、在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体细胞突变)所引起的疾病。 第2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填空题 1、碱基替换同义突变错义突变无义突变 2、核苷酸切除修复 二、选择题1、A 三、简答题 1、⑴分离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每个生殖细胞中只有亲代成对的同源染 色体中的一条;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生殖细胞中只含有两 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对于亲代,其某一遗传性状在子代中有分离现象;这就是 分离律。 ⑵自由组合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分和随机,即自由组合 定律。 ⑶连锁和交换律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连锁在一起的,构成一个连锁群;同源染色体上 的基因连锁群并非固定不变,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在配对联会 时发生交换,使基因连锁群发生重新组合;这就是连锁和交换律。 第3章单基因遗传病

一、填空题: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 2、系谱分析法 3、具有某种性状、患有某种疾病、家族的正常成员 4、高 5、常染色体、无关 6、1/4、2/3、正常、1/2 7、半合子 8、Y伴性遗传9、环境因素10、基因多效性 11、发病年龄提前、病情严重程度增加12、表现型、基因型 二、选择题——A型题 1、B 2、A 3、C 4、D 5、D 6、A 7、D 8、B B型题 1、A 2、D 3、B 4、C 5、D 6、C 7、B 8、C 三、名词解释: 1、所谓系谱(或系谱图)是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族成员(直系亲属和 旁系亲属)的数目、亲属关系及某种遗传病(或性状)的分布资料绘制而成的图解。 2、先证者是指某个家族中第一个被医生或遗传学研究者发现的罹患某种遗传病的患 者或具有某种性状的成员。 3、表现度是基因在个体中的表现程度,或者说具有同一基因型的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 的不同部位,由于各自遗传背景的不同,所表现的程度可有显著的差异。 4、外显率是某一显性基因(在杂合状态下)或纯合隐性基因在一个群体中得以表现的 百分率。 5、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使个体的表型恰好与某一特定基因所产生的表型相同或相似, 这种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表型称为拟表型。 6、遗传异质性指一种性状可由多个不同的基因控制。 7、一个个体的同源染色体(或相应的一对等位基因)因分别来自其父放或母方,而表 现出功能上的差异,因此所形成的表型也有不同,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印记或基因组印记、亲代印记。 8、杂合子在生命的早期,因致病基因并不表达或虽表达但尚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临床症 状,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后才才表现出疾病,这一显性形式称为延迟显性。 9、也称为半显性遗传,指杂合子Dd的表现介于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dd的表现 型之间,即在杂合子Dd中显性基因D和隐性基因d的作用均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遗传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遗传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C)年。 A 1859 B 1865 C 1900 D 1910 2、水稻体细胞2n=2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结果,子细胞染色体数为(C)。 A、6条 B、12条 C、 24条 D、 48条 3、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C): A J·Lamarck B T·H·Morgan C G·J·Mendel D C·R·Darwin 4、染色体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B)。 A内质网中 B细胞核中 C核糖体中 D叶绿体中 5、一个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及B和B',在它的生长期间,你预料在体细胞中是下面的哪种组合( A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6、蚕豆正常体细胞内有6 对染色体, 其胚乳中染色体数目为 ( D )条。 A、3 B、6 C、 12 D、18 7、一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大孢子,最后形成( A)个雌配子。 A、1 B、2 C、3 D、4 8、一个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四个小孢子,最后形成( A )个雄配子. A、8 B、6 C、4 D、2 9.由等位基因A-a组成的遗传平衡群体,A基因频率为0.8,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 C ) A、0.8 B、0.64 C、0.32 D、0.16 10、AaBb的个体,减数分裂后,产生的配子组合是( C )。 A、 Aa AA aa Bb BB bb B、 A a B b C 、 AB Ab aB ab D、 Aa Ab aB Bb 11、分离定律证明, 杂种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 B )。 A、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B、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C、不分离, 进入同一配子 D、不分离, 进入不同一配子 12、Aabb与AaBb杂交产生A_B_类型子代的比率为( D ) A、9/16 B、7/8 C、5/8 D、3/8 13、豌豆红花基因(R)对白花基因(r)是不完全显性,另一对与之独立的高杆(T)对矮杆(t)是完全显性,RrTt的个体自交后代会产生( B ) A.1/8高杆,开粉红色花 B.1/8矮杆,开粉红花 C.3/16矮杆,开白花 D.3/16矮杆,开红花 14、有一豌豆杂交:绿子叶×黄子叶→F1全部黄子叶→F2 3黄子叶:1绿子叶。那么F2中能真实遗传(即纯合体)的黄子叶的比率是( D )。 A、3/4 B、2/3 C、1/3 D、1/4 15、杂种AaBbCc自交,如所有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无连锁关系,基因显性作用完全,则自交后代与亲代杂种表现型不同的比例是(C ): A、1/8 B、25% C、37/64 D、27/256 16、在独立遗传下,杂种AaBbDdEe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全部纯合的个体占( C ): A、25% B、1/8 C、1/16 D、9/64 17、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共同影响, 称之( C )。 A、一因多效 B、一因一效 C、多因一效 D、累加效应 18、某一合子,有两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它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应该是( C )。

遗传学及其应用

遗传学及其应用 阮庆丰 2013年11月10日 摘要 遗传学是20世纪兴起的一门年轻而又发展迅速的学科,随着研究的进展,它的分支已渗入到生物科学的所有领域,成为现代生物学的中心和带头学科。它既是生物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同时又是应用性非常强的的一门课程。遗传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而新成果又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力。如遗传工程技术已成为世界多国的支柱产业,而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正在为人类展示出美好的前景。这一切也向人们展示,21世纪的遗传学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学科,它将带动整个生命科学迅速发展,使人类支配和主宰生命世界的能力再有一个巨大的飞跃。本文主要从遗传学的发展史,遗传学的基础和原理以及遗传学在遗传标记方面的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遗传学的发展和遗传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遗传学发展史原理基础遗传标记 1.遗传学的概念及发展史 1.1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命科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遗传和变异的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所谓遗传(heredity),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变异(variation)则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存在的差异。

1.2遗传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遗传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由细胞到细胞、由亲代到子代,亦即由世代到世代的生物信息的传递,而细胞及所含的染色体则是生物信息传递的基础。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在于: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表现的规律;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示其内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防治遗传疾病,提高医学水平,造福人类。 1.3遗传学发展简史 人们在古代从事农事生产过程中便注意到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春秋时有“桂实生桂,桐实生桐”,战国时又有“种麦得麦,种稷的稷”的记载。这说明古代人民对遗传和变异有了粗浅的认识。但直到19世纪才有人尝试把积累的材料加以归纳、整理和归类,并用理论加以解释,对遗传和变异进行系统的研究。总结起来,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 一、遗传学的诞生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遗传假说”→达尔文的“泛生论学说”→魏斯曼的“种质学说”→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假说”→遗传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遗传学的发展 (一)经典遗传学的发展 摩尔根的连锁遗传定律→人工诱变→群体遗传、数量遗传和杂种优势理论的确立→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证实→“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 (二)现代遗传学的发展 分子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重组DNA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基因多样性的确立→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和应用 遗传学100余年的发展历史,充分的说明遗传学是一门发展极为迅速的学科,无数事实说明,遗传学的发展正在为人类的未来展示出无限美好的前景。 2.遗传学的原理及基础 2.1遗传学的基本原理 通过前人的观测与实验以及后人对这些实验的总结和验证,遗传学家们已把各种基本概念作为遗传学的原理而建立起来。这些原理有诸如:

05级医学遗传学试卷及答案

新乡医学院05级临床等专业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医学遗传学考试卷(A)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A.人类细胞遗传学B .人类生化遗传学 C.医学分子生物学D.医学分子遗传学E .医学生物化学2.等位基因的分离是由于A .着丝粒的分裂B .遗传性状的分离C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E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分离3.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A .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B .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C .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 .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E .螺旋化程度低,很少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4.根据ISCN ,人类C 组染色体数目为:A .7对B .6对C .7对+X 染色体D .6对+X 染色体E .以上都不是5.经检测发现,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个X 小体,表明该个体一个体细胞中有几个X 染色体。A .1B .2C .3D .4E .56.G 显带与Q 显带所得到的带型:A.完全无关系B .完全一致 C.正好相反D .基本相同E .有时一样,有时不一样7.染色体臂上作为界标的带,在计算上属于下列哪一种叙述? A .属于后一个区(着丝粒远端的区) B .属于前一个区(着丝粒近端的区) C.分成两半,各归一个区D .不属于任何区 E.前一个区和后一个区重复计算 8.正常人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 A .23 B .44 C .46 D .48 E .92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合计人分数 分数阅卷人

遗传学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 染色体组:生物细胞内所有的一定大小,形态和数目的染色体。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同源染色体:在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在生物体中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分析: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 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过程。 胚乳直感:在3n胚乳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果实直感: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的个体。 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的个体。 单位性状:植物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称为单性性状。 基因互作:由于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交换值: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 完全连锁:在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间不发生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 结构基因:是指可编码RNA或蛋白质的一般DNA序列。 染色体组: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染色体。 半保留复制:随DNA分子双螺旋完全拆开,就逐渐形成两个新DNA分子与原来的完全一样。 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 基因突变:在染色体某一基因位点上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称复等位基因。 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自花授粉不结实,而株间授粉却结实的现象。 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而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细胞质遗传: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保持系:N(W)具有保持不育性在世代中稳定传递的能力。 不育系:曲于S(W)被N(W)所保持,从而在后代出现全部稳定不育个体。 恢复系:N(RR)和S(RR)具有恢复育性的能力。 固异缩:细胞分裂时, 核内染色质要凝缩成染色体结构,对碱性染料着色很深,一旦脱离分裂期, 染色体去凝集成松散状态, 此时染色着色力减弱。但是,有些染色体或其片段的凝缩周期与其它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异固缩 填空 1)1900年孟德尔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诞生。2)建立在细胞染色体的基因理论之上的遗传学,称之经典遗传学。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分子遗传学。4)通常认为遗传学诞生于1900年5)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G·JMendel 。6)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可分为:核不育型、质不育型、质核不育型。7)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变异、的科学。8).遗传学研究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传和变异。9)生物的体细胞的染色体个数是其性细胞的2倍,用2n和n表示。10)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两次分裂:减数的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的第二次分裂。11)减数分裂前期可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12)减数分裂后期I实现了2n 数目减半。13)减数分裂后期II着丝点分裂为二。14)遗传学研究的任务:阐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表现规律、探索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内在规律、进一步指导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实践。15)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表现最为明显。16)胚、胚乳和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