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锦先生讲《道德经》第一章(一)

熊春锦先生讲《道德经》第一章(一)
熊春锦先生讲《道德经》第一章(一)

第一章观妙

讲解一

(根据熊春锦先生2003-10-25讲座录音整理)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周末愉快,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相逢相遇,共同探讨道医学的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和共同探讨的内容,还是接着讲上一堂课没有讲完的部分进行阐述。我们要将《道德经》这一部万经之王真正弄懂、弄通,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连接上古真人的一座桥梁,就必须对《道德经》诞生的背景、诞生的意义,《道德经》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都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只有把《道德经》这四大方面的意义弄清楚,再来研究和诵读、学习《道德经》,才能开辟一个比较顺畅的直达《道德经》根邃的一条路。我在正式开讲之前,为了使大家能够同步获得所讲的一些内容,产生真实不虚的效果,因此先请大家进入三调。

心身清静运太极

这三调就是要进入一种状态,先调我们的形,身体要整个符合松、静、自然,甚至是无为的状态。这个放松包括了从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整体松弛,皮肤、毛发、肌肉、骨骼、心腱、血管、神经、心、肝、脾、肾、肺五脏和六腑都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使自已的心也处在放松的状态,心不外想,意不外思,把呼吸调到一种自然的、悠长的、平衡的状态。这样一来,通过三调达到一种松、静、自然的状态,就比较容易感知到我所讲的《道德经》的一些内涵真谛。保持住一种恍兮惚兮的状态,来学习《道德经》,保持一种执两用中的内环境就容易感知到《道德经》的真境,这也是读经的奥秘,使我们真正切入到《道德经》内核的一种关键方法。然后保持住这一状态,与刚才讲的“天气下降,地气生升”融汇在一起进行听课,一起讨论《道德经》。那样,道德也就可以几十倍的提高,也就容易感知出言词与语言文字之外的深邃的意境,理解道和德的含义,紧密地联系它。请大家保持好这一状态。

我今天对《道德经》的展示、讲解,还是结合《道德经》本身的背景,对大全局反复强调一下,系统的讨论一下。这样有利于大家深刻的理解《道德经》。上次我讲了,希望大家先学习《道经》的第一章——观妙章第一;以及《德经》的第一章——论德章,也就是第三十八章。相信大家都已经初步把这两章基本上阅读了。在阅读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来共同探讨它的意义,那么许多东西也就一点即明,容易掌握。

宇宙本源光炁海

第一章之中的第一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是《道经》的开篇。这一段开篇可以说高度地概括了道的实质、本义,阐述了道的博大精深,虚渺无形,既有又无。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用语言所能描述和展示清楚的一个根本的现象、自然的本质现象。这个道可以说由于距我们的历史时代很遥远,但却又进入我们的社会实际,非常地接近现实之中,因为它无所不在,它也就在万物之中,就在我们身体之内,虽是有名而不可见的。

“道可道,非常道”

,开篇第一句就将道的实质点出来了。道,就宇宙自然的本质而言,是可以讲解、理解、知道、实践的,并且可以在我们体内完成道的变化。但是这个道并不是平常的、世俗的那种道的观念。因为它具有双重性,具有物质性。说它是物质性,是客观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存在于宇宙天地的环境中。万事万物的每一个角落里,都能寻找到它的痕迹,它的深化力量,它的变化作用,它对生命和万物的根本作用,都含在宇宙本源的光海之中。它既是一种极其巨大的光炁场,也是一种炁的变化无穷、奥妙无方。它本来是无名无相的、不可见的、不可以触摸、也不能度量的物质。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几千年以来,对道的认识还是处在一种初期阶段。因为这个道,它的确是我们人类目前的智识、思维和物理学和其它学科研究过程中,暂时还没有办法完全展示的一种物质的本源现象、本源能量、本源物质。人类虽然将它逐步演化为理义性的一种解释,但是它的根本特性是无法衡量,也无法验证的。只有在我们的内环境中进行实践,只有在对宇宙大环境的同步求证过程当中,才能逐步地实践与道的一种合真过程。

对于道,当我们建立了基本的概念以后,才能够讨论德。象形的模式,象、数、理、气当中,以象的模式来描述。古人曾想尽各种办法来解释这个道,可以说象、数、理、气这四大类方法,是比较贴切地展示这个道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古人在象当中是用○--一个圆圈这个象,用○这个数来释道的客观存在性,用无极的理论来表述道的可阐释性,其中的无极生太极,一阴一阳谓之道。当它演变以后,当它具有了一气含三的阴阳太极模式的时候,也就是“有”。这个“有”可以运用象、数、理等模式来讲解这个道,所以说这个道也是可道、可名的。必须用祖先们通过宏观实践来形成的宏观理论、框架,将它表述清楚。虽然说是可道,但是它所表述的是非常道。

紧接着强调了“名可名,非常名

”。道本身是无名,强名曰道,是可以被冠之以名称的。道的概念,无论我们如何去强名,都只是一个概念,并不能够全面地说明道的虚无之理,并不能囊括它的不可见性、不可名性,以及它的可指性。名而言,虚而无,从本质上可以说没有什么名,可以冠之名,也难以表尽不可冠之名的内涵。冠名之时,已经离开了道的本质。所以在阐释这个名的过程当中,就用象数理气的方法来阐述、表达它。但是要注意不要被局部的象、局部的数、局部的理、局部的气的观念把它束缚住了,一定要宏观的、整体的对待道的概念,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不能自己建造宝塔尖,也不能自己去钻牛角尖,将自己局限在“道可道,非常道”和“名可名,非常名”这个博大的阐释道的框架当中,而将自己束缚在一块小的局部的天地里。如果那样来学习《道德经》,我们只会进于一种盲人摸象的状态,就会形成形形色色的解释,而难以得到整体的纲要和整体的精神支柱,也难以在体内产生完整的道的转换和变化。这对我们修养道德者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纲领,所以我们必须感悟这个特点,掌握这个特点。

对“可道、可名、非常道、非常名”,在进入之中后,应当很好地整体把握和思索。虽然“道”这个字,古人在定义的时候很有哲理,是由一个“首”,一个“走”字共同构成的。但从这个“首”的构造之中也可以参悟一些内容。比如说上面两点代表阴爻;一横代表阳爻;下面那个自己的“自”,就代表需要对自己体内心身环境,按照一种正确的方法、系统的方法去进行实践,才能了解道、知道,才能得道、成道、了道。这实际上囊括了我们通过对阴阳学说的深入实践和研究,并且走一条正确的路,来进入其中,才能够通过实践最后得道、成道、了道。虽然说后世演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字,很多书籍都有各自的说法,但是都不离阴阳,不离根本,也就是“

一阴一阳谓之道”。这才是它的实质和根本。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两句,是在更进一步展开前面两句的定义,更加深化、细化的说明“名可名,非常名

”的实质。“无名”的确就是阴阳未判时的道象,也就是一个○态、圆圈态,一种无极

混元状态。因为在天地之始时,也就是现在科学家研究出来的宇宙天体学所讲到的,宇宙是由初始的大爆炸才形成了整个宇宙空间。在这个爆炸之前,在这个一动之前,它是一种静态;这种静是一种无极混元态。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无形无象,所以也就说它“无名”。道的本质就是无名,它蕴藏着一股巨大的能量,它是天地形成的一种气机和能动力。当它演化成“有名”的时候,阴阳已判,形成了“名”。能够表象的时候,也就是万物之“母”。因为万物是在这个无名的前提下诞生的。

虽然我们对道的阐释称之为无名,但是由于天、地、人、万物都蕴含着道的质量,道的能量。由于我们没有进入某种状态,没有与道感恪,所以才未能出现“象”;如果能够出现了,那就是一种有名性、可描述性、可定义性的状态,所以在这里用“

万物之母

”来形容道的一种变化气机,一旦有了一动一静之间,在这个动象之中,就能演化、分成、诞生万事万物。我们在内环境当中进行一种内在的求证,需要应用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样一种状态,去无中生有。

有很多人说我观不到内环境,两眼一抹黑,怎么办?实际上在内观的过程当中,也就是对应“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一种内在道的显现与呈现。一定要把握住内在身心的真清静,把握住心里面的无,你对无为境大自在的感触、感受就是真实不虚的,那么这个无中生有也就很自然地在内环境中产生。当然这种“有”也是为了归于“无”而产生的“有”。有我们不能“恋”,还是要注意它反复的“无”,因为只有“无”才是道。这正反之间的变化,可以说是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需要结合在一起,对自己的心、对自己的身不调适到了一种无挂碍、无名这样一种状态,那么对道的体悟和感知就无法了;那么对外环境道的一些象、数、理、气等表现,我们也就无法理解和感知。更不用说深入地进行系统的实践,自然万物是从道而生,万物又是它本身内所含的道生成演化的,虽然所含道性有不同的系列,独自各不相同的系统。但万物都诞生在道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整体之中,这个“无”和这个“有”,两者之间可以说就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宇宙自然的一种造化,造化是从无到有进行的一种顺行变化。这一段也就是三句,可以说高度概括了道的基本象、数、理、炁可以阐述的基本内涵。

失道离德时空变

紧接着提出了“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些“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

”,“无名”的特点和“有名”的特点。都反复的强调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并且预见了后世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人类对道的解释会出现众多复杂的曲解与变化,所以在这里就运用了重重的笔墨要来阐述道的实质。这一段文言文的文字包含的内容,囊括了整个上古时代、中古时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之前的整个时间段。是我们中华的祖先对道的认识、阐述,是对整个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一个高度融合性的一种表述。由于《道德经》撰写的年代,正是从一个道治社会文化过渡到德治文化这一社会状态之中。而在这两个阶段之后,紧接着又出现了仁治文化社会和刑治文化社会这么一个模式的相互交织与替换,处在一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之中。在道治文化时期的历史阶段,离春秋战国阶段已远,从三皇五帝时期,延至东周、春秋这个阶段是相当長的历史时期。当时的人类和后世的人类对道的理解,因为社会基础文化的不同而对它的理解

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异。在这样的前提下,老子才毅然立定,将中华文化的上古时代、中古时代,也就是说人类第二个人纪和第三人纪的开始,这一段历史背景下的道治文化状态,将它浓墨重笔的聚在一起,撰写了五千言。在这以前的时代,是一个道治社会,人们自然的闻道、修道、参道、证道,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淳朴的社会状态。

当时的社会结构,马克思学说当中也提到了被称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是不是能够完全描述当时的社会文化结构,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从《道德经》所表述的对道的阐述和我们中华历史文化对相传下来的道治时期的文字记录来看,这个阶段的社会状态可以说是十分祥和的,也是极其和平、安宁、稳定的。在那个时代,人们对道的实践都是自然的,就像我们现在睡觉吃饭穿衣一样,非常自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德治时代的时候,看看《德经》也就会知道。为什么要描述“德”

?要给德下定义,因为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不仅经历了道治文化的社会演变过程,同时也经历了德治文化时代的演变过程,人们由于贪欲的生成和名利兴起才离开了道治时代,从而滑到了德治的文化社会历史时期。在这个德治的文化历史时期后,随着德的下滑,从而又诞生了仁治文化社会时期。

如果很好地研究一下历史,这一切都在历史之中。《德经》的开头一句,就讲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这句话从社会文化的整体背景来看,是属于道治社会的尾期,还没有完全背离道治状态下的一种上德状态。进一步演变下去,这个德治总框架之下又出现了一种变化。变为仁的时候,那么就很自然记诞生了仁治时代。

所谓仁治时代,就是圣人、贤人管理社会,形成了一个圣人、贤人文化社会时代的历史时期。而且在这种仁治阶段之中,虽然早期是圣人、贤人来主领社会的基本结构,但是随着德的分解、细化,这些圣人、贤人的品质、内修的质量、外证的层次,内修外证的整体要素,都开始出现德性变化;所以紧接着出现了东周时代的“文攻武治”。这个时候已不是贤人、圣人之治,而是到了一种大杂绘的状态,称之为“文攻武治”。由于德的下滑,逐步地随着人类贪欲和名利思想的膨胀、增长,很自然地社会文化也发生了相应的演变。

在东周列国时期,这种“文攻武治”的仁治和刑治的兼有,也就相应的诞生了。为什么又要诞生刑治呢?这是因为“文攻武治”的人,没有贤人和圣人的内在思想品德,没有圣人、贤人的道德水平和能量,不足以影响整个社会,就必须借助于一些具体的礼法条文的制约性。这个特点在德篇里可以看的非常清楚,所以说这种仁治与刑治,也就叫它法制,两者结合着经厉了这一段历史,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在离德、离道、失德以后,由仁、义过渡到了礼,靠礼靠智来治世。最后退到了现在整个世界上的一种道德的最底线阶段。这个底线是什么呢?就是缺乏对道德的诚信,连最起码的诚信也不具备的时候,那也就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最后阶段。这个在《道德经》里也谈到了,“

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所以说我们现在处在整个世界的道德底线水平上。这个时代法制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已经处在顶峰上,还在砌台阶这样一种状态,法律条文可以说堆如山,越多离道越远。象西方,如果将法律的书籍堆积在一起,可以摆满一个偌大的房间。要是一个人呆在里面,如果不留下空隙,很快就会窒息。因为实在太繁杂、太细了。但是西方的文化的特点和特征,决定它没办法找到法制在不断地完善、建全,登峰造极,而社会治理上越来越糟糕的现象。老子在二千五百年前早已看到了这个阶段,洞晰了道德文化演变的总趋势和总规律,所以才有这么洋洋洒洒五千文字,深刻地进行表述。

高颂道德复归曲

对《德经》的理解,要紧扣住历史时期的演化(刚才讲到的一些演变过程)。不难看到,大至社会,以及我们体自身内的变化,都是处在一个不容我们自己掉以轻心的状态。虽然我们现在处在“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的道德底线这样一个状态之中,但正如《道德经》第四十章里所说的“

反者,道之动

”。如果人类真正的“得一”,那么这个道德底线的转化也是必然的。“反”也,就是一种循环的意思。无论是社会,还是我们人类内环境,只要能够转换气机就会出现。而且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以及在二十一世纪尾期这个阶段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都在开始大量研究中国的古文化、古哲学,得出了许多结论。可以说他们已经从我们祖先的这些道学思想里,从道家文化的这个整体框架之中,已经吸取了许多我们自己都没有认识到的精华,并运用它推动着他们社会的变革。而我们自己相反却守着金山不守,还没有认识到《道德经》里所描述的这个历史社会道德演化的规律性。

我们在自己内证的过程当中,观之于内和观之于外,再加上读经典、读经文,给我们智慧的开启就能奠定良好的基础。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就很容易映入我们的眼帘,触及我们的大脑,使我们正视对道德的认识。人类可以说是从有道到失道;再到有德,然后再失德;最后才演化到礼德的内容这样一个整体框架之中。从道、德、仁、义、礼,一步步地丢失。随着贪心贪欲的生起,随着名利思想逐步地深入到灵魂之中,不断侵蚀着心身;不仅仅侵蚀到每个人的灵魂,而且也侵蚀着整个社会,使道德逐步地、一步步地下滑,最后到了一种“

忠信之薄

”的状态。人们没有任何信仰、没有任何信誉,没有任何诚信,不畏天地、不畏自然、不畏法律,我行我素,失去了起码人生的准则,连做人的起码诚信准则也丢失了。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可以说整个人类社会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去阅读、拜读这部《道德经》的时候,我们心中的疑惑还会有没有呢?应该是消失殆尽。我们会充满信心的看到“

反者道之动

”,这种气机就处在我们这个时代。所以有的贤者就预言,道德世界必将在二十一世纪在世界上重新出现;东方的道德文化必将在世界传播弘扬。这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因为物极必反。无论任何事物,当它走到一个极端,注意反向的运动和变化,可以说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这种现象不足为奇,是一种自然的总规律。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反者道之动”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幸运,是我们的福慧。所以我们在观察社会、观察整个世界的变化的时候,不要为这个迅速的下滑而感到惊奇,这是道德文化的一种总趋势。我们的立足点是要放在如何弘扬、继承我们中华的传统道德文化,把这个历史的鸿沟填满、拉近,使我们自己和使更多的人去返仆归真,归到道德文化的本源上来,建设我们自己、建设家庭、建设社会,兴旺整个民族都道德化,甚至影响到整个世界,这才是我们不枉来此一生。不仅我们自己对道德学说要弄懂弄通,并且进行社会科学实践;而且也应该形成一个个的能量场,这个场称之为“道德场”。这个场必定富有场性的德能,德的能量,才能够使我们释放出道的能量。我们现在只有通过德才能同心步入到道,离开了德,你的证道、求道、得道、了道都是空话。

从整个社会历史的演变规律来看,也是个从上滑到下的过程。刚才讲了道、德、仁、义、礼、智、信,现在到了信的阶段。那么相反,也必须要有一个从信开始返归于德的过程。这个“信”是忠信,是每一个人灵魂深处都具有的。因为道德生万物。只是每个人心里这种道德含量的多少,和后天补充、学习、丰富、聚合它释放量的多少,各有不同。先天所带是主要的因素,后天的结合、补充、与聚合,也是不可分割的基本因素。只要两者完美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尽快使自己的信德立起来,使智德尽快地形成。有了信德、智德的基础,礼德就容易去自觉地遵守。心里建立起礼德的基本框架,而且随着礼德的规范,智德、仁德就会复归于我们的心身。心、肝、脾、肾、肺在这种五德齐备的状况下,它们是相通的。你的德具备了,道气也就直接滋养你的五脏。这种德能首先在脏相方面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青龙、还是白虎、还是朱雀、还是玄武,都会在体内真实不虚地见到它。这种五行一

齐备,对天地气运的规律变化,你才能感应、相应、同步,才能进入那种天人合一的状态,才能品尝到真正道的味道。只有玄德、只有上德,才能自然地与道同化在一起。这个道德的离散,那么人体内环境当中也就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现在看起来人类虽然还处在道的底线上,但它也是天地自然大道对于人类的一个扭转契机,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去完整地分析我们的历史,洞察道德史的演变过程,从而把握其中的机和尾,一体地调适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内环境。

作为修养道德者来说,我们每个人对道的认识、对德的认识,首先要树立起一个正确的理念。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如果没有建立起一个正觉、正念、正识,如果你对道德的理解、你的思悟还是错误的,是背离历史的,是偏离自然真理的,如果你还处在这个底航线的话,那么作为修养道德者,作为研究中国历史,实践道医学也好,实践修真学也好,就很难真实不虚的产生。所以不能背离了这个总框架、这个主线来空谈道德。一是要结合我们的历史,二是要结合社会,三是要结合自身,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继承中华道德文化,并且加以发扬,才能真实不虚的在我们内环境当中,在我们的心身之内进行科学地求证。当然这个求证不是盲目的求证。

前几次我提了一下,学习、修养道德,理气学说和理形学说也会获证。理气学说和理形学说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东方科学的精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理气学说是道德文化系统中有别于其它各种哲学观的独到之处。这个理气学说充分体现了《道德经》中所阐明的道生一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一个道的演化规律作为理论基础。这个理气学说抓住了宇宙深层的万物生成的根本物质——气,是探索一切真理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而且几千年以来,可以说上万年以来,一直从上古到远古、中古时期,大批的祖先们都是以这个理气学说,在自己身体内进行实证,从而认识生命和宇宙的一种方法。这种理气学说虽然具有肉眼不可见性,但是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和实践方法。我们曾经将它称之为“慧观科学

”。理气学说是在慧观下产生和形成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正是因为它具有系统理论性和方法性,我们才把它称之为“理气学说”,或者称之为“理气科学”。

我们打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传统中医学。在传统中医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可以说都是慧观科学的姣姣者。神农、华佗、扁鹊这些前辈,在内慧观和外慧观方面,都达到了慧观科学的颠峰。他们的故事给后代,特别是那些不能实践慧观的人们留下了许多神话一般的奇迹。例如神农的尝百草,传说他的身体是玻璃一样透明。每品尝一种草药,都能看到中药的走向在体内经络里面的运行,在脏腑里面的气化过程,因而给中药记下了各种不同的药性。他通过这些品尝和观察,给各类中药进行了定性。这一定性就为后人在治疗疾病的上运用上,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既然药性具有它的气,也有它的理;有的是补,有的是泄;有的带信息。这个理论体系实际上是慧观下的内观观察而建立起来的,后人没办法理解。传说中把神农形容成为透明玻璃一样的身躯,实际上就是指的他慧观当中的内观。在我们的道德实践队伍当中是不是会有这样的人呢?也是同样会有的。当真正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把自己的穴位练开,经络练通,内环境有丹、有神以后,也可以尝尝一些草药,自己去感应一下,也就同样会有“神农尝百草”的自我实践、体悟和体会,它并不神秘。当然是要能进入这种状态,要靠你的德行、内练的深度才能步入其中。象扁鹊见桓公,病在肌肤,病入骨髓,病入膏肓,这些望而诊病、治病,就是一种外慧观。我们祖先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内慧观和外慧观,才达到了当时科学的颠峰。

中华文明耀全球

就像国外的有些科学家所断言的那样,西方世界所运用的科学成果大部分都源自于中国。我们中国古代的许多发明和发现,都远远早于西方科学,只是我们自己没把它当作宝贵财产。但是这种慧观下产生的理气学说,与现代科学家观察到的一些道的比值性变化,带有

道的本质性、本因性的一些变化因素,能够帮助我们形成、构成理形学说。可以说理气学说是一种灵感思维,是一种系统性的灵感,是一种既有系统性、又具有生动性的潜意识思维。它是在定观和慧观融为先天状态下的场应,是系统性的科学,必须要通过实证才能形成,并且才能巩固和提高。

什么叫理形学说?理形是指诞生于理气科学基础之上的形态科学的一种同步,是指在慧观基础上,通过对肉眼可见、身体可感、通过仪器可以测试的事物,进行同步一起研究,从而形成了一套认识自身和宇宙的理论和方法。就象祖先们遗留给我们的阴阳学说、河图、洛书、易经、五行、甲子、干支、九宫八宫、斗建十二月、气运学说、气化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等的理论和方法,它们都是我们东方科学文库的宝藏。我们东方的理形学说,既是先天慧性的产物,是后天知识的日积月累,是聪明才智和逻辑思维的叠加,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理形科学。理气科学是理形科学之母。例如中国古建筑学中的长安皇城,这个建筑古迹就是根据八卦九宫图而建的九门这种模式,也就是在慧观中对大脑气脉结构图形的全部外用。实际上在中国传统建筑学当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理气学说基础上的理形科学成果。

这种传统文化延续到当今,在我国民间流行的风水学说,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欢迎,可以说风靡全球。前一段时间,德国国会议员都发表议论,说德国的经济基础、经济现状的发展滞后,是不是跟风水学有关?因为美国人帮他们所建的这所国会大厦,不符合中国的风水学原理。由这件事可知,在国外对风水学的应用已经比较重视。这是我们祖先文化的一种宝贵财富。德国议员所提出的这个疑虑,当然是有这个因素在其中的。因为他们的国会大厦设计了一个玻璃的、圆形的球体,完全透明性的;而且这个大厦的中央,又是一个螺旋的楼梯旋转着上升,这样气场效应的大气使整个大厦的气不能凝聚,很快被这个螺旋形的楼梯旋转而离开了建筑物。在这里我们不深入谈这个问题。但是从我们古代文化的理形学说所蕴藏的至深道理,可以看到在世界上,人们都是越来越重视中国祖先留下来的古文化。再例如我们继承的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方法,虽然有些重要内涵被被删掉了,但如果按照现有的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而言,同样是立足于理气学说基础上而诞生的,它是人体生命形体上的理形科学。

世界上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大家都知道,他就曾经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的哲学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我经常提到的西方科学,实际上就是一种逻辑思维模式,以及通过系统的试验,才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西方科学不外乎这两点:一个是逻辑体系;再一个就是系统的反复试验的试验体系,最后从中找因果对应关系。爱因斯坦曾经说:在我看来,中国的圣哲学没有步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因为西方科学这些发现在中国古时已经全都作出来了,早在数千年前中国古代全部都验证过了,远远走在了他们的前面,做在西方科学的前面去了。作为科学巨人的爱因斯坦,他的惊奇和不惊奇的答案,我觉得可以理解成为:他当时并没有全面了解到中国文化中理气科学和理形科学的深层内涵。

因为这一点,在我们自己内部当中,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共同的认识。因为大量的研究者和继承者对道的文化系统,和道的文化系统当中的关键性的理气和理形这两大科学系统,将它活生生地、非常残酷地隔离开来,完全回避和不承认理气学说,只是单纯研究和分析理形学说当中的内容,只取其子,而不顾其母。所以许多研究成果只凭主观意识的推断和想当然的判别,使自己的研究方向离道越远。自己也难以认识真正的东方科学的真面目。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期的内证实践和社会实践,揭示了既高度协调统一,又尽善尽美的哲学框架

----

理气学说和理形学说,只用一副太极图就将这种哲学框架完美地组合于一体之中,构

成了东方科学的坚实基础。这种阴阳生万物的东方科学理论,使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高度发展的鼎盛时期。

我到现在还记得,恩师当年曾经说:你只要熟读春秋,你就能够知道整个历史,认识大道。人类就是在一部春秋史上因果的反复,由中国到世界的同时演化。到现在我们感觉到这一提示,对于参悟《道德经》,参悟我们整个中华的文化历史,使自己的心和身处在一个相应的位置来纵观它是极有帮助的。而且对这整个世界的书籍和研究,也能够做到心定意宁的。因为以史为鉴,以这个历史为鉴,一是可以展开其中的因果。仅是一部春秋史就能够将整个世界这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上面复杂的变化,演示的比较清楚。

恩师当年另一个提示,就是说唐宋以前这一个时代,虽然进入了仁治和刑治这样一个历史社会变化时期,人们是在靠仁、义、礼来管理社会。当时的社会文化还没有丢掉根本,也就是说没有丢掉理气学说这个根本。理气科学在当时可以说还是盛行一时的。当时的文人墨客、诸子百家研究理气的蔚然成风,有一种好古的习惯。在这种社会里,各界人士普遍进行着内证与外印,也可以说是诞生我国古代天文学、理法学、气象学、数学、物理学、文学、人体学、中医学等等各业鼎盛的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人们的物欲越来越强烈,名利思想的膨胀,贪求心的日益滋生,距离自然平常之道也就逐步的远离了。当然还有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制约性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

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之下,理气学说逐步就转到了隐传的状态,逐步地退隐山林,深藏于民间。但是祖先们在历史上通过理气学说和理形学说高度结合在各门各类、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所创造的科学成果,虽然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过巨大贡献,从而保证了中国古代大量的发明创造,才使我们民族长期处在世界民族之林之首,名列于前矛(这是说在古代,不是指的在近代)。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自己的确没有很好将祖先们的发明创造的科学成就继承发展下去;相反,我们祖先研究的成果,却被西方广泛地接收并且发展,因而就推动了西方科学的系统发展。

象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在《中国科学技术》这本书中就提出过,世界发明的大多数来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发明的摇篮。他在书中列举了二十六种重大发明,都是在中国诞生的,并且在传入欧洲以后,推动了西方的产业革命。他曾经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都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如果我们翻开历史,我们自己也不难发现,历史上理气科学和理形科学,在我们古代社会中的逐步发展和应用过程,又逐步的失道、损德、离德现象,以及社会整体的逐步离德,也是一种甚深的互因互果的必然关系。

正是在中华道德文化系统受到一种压抑的时期,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成果,比如上边所提到的二十六种重大发明,在西方却得到了承认。西方的研究模式,正象爱因斯坦说的,实际上他们那种模式为什么我们祖先没有采用?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之前,就已经在道的高层次上,早已超越了仅凭西方逻辑思维模式那种系统性的反复试验验证因果关系的方法,西方这种科学模式必将会走进死胡同。正因为我们祖先早已超前数千年,越过了逻輯模式这一步,因而才诞生了理形学说框架,以理形学说为整体的这样一种阴阳结合在一起的完整科学模式。这也可以说,是道在德的这个文化基础之上,深入进行内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样才把握住了自然规律,与自然大道能够同步,才促进了社会结构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科学水平的发挥,就能够切入到一种自然状态。这种文化的基础,也是诞生四大发明和其它众多发明的源头,并使中华民族走在世界民族之林前列的一个根本前提。但可惜的是,近代这种理气学说和理形学说,不断地在被我们自己进行否定、分离和破坏。如果能够将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中华道家文化的这个系统,将会得到全面的恢复。

我们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走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重新崛起在东方是毫无疑问的。这要看我们对《道德经》的理解,对道德文化系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否能够真实不虚地去实

道德经全文打印版版

道德经全文打印版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老子道德经全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帛系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注音版】 谷(gǔ)神(shén)不(bù)死(sǐ),是(shì)谓(wèi)玄(xuán)牝(pìn), 玄(xuán)牝(pìn)之(zhī)门(mén),是(shì)谓(wèi)天(tiān)地(dì)根(gēn). 绵(mián)绵(mián)若(ruò)存(cún),用(yòng)之(zhī)不(bù)勤(qín). 【译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世间万物生机,生生不息,就好像一个神奇的母亲的存在一样,我们管他叫做“玄牝”,“玄牝”就是“道”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就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源。冥冥之中它好像是客观存在的,“道”是永不枯竭的。 扩展阅读:《道德经》经典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出处】《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天地万物之道是可以认知的,但道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名也是可以名状的,但名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 【解释】有与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声音音律的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联接而成顺序。 4、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天地无所谓仁慈不仁慈,它对待万物就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平等;圣人也无所谓仁慈不仁慈,他对待百姓也像对待草狗(古代用草扎成的祭品)一样,任凭百姓自生自灭。 5、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出处】《道德经》第五章。 【解释】有的版本为“多言数穷”。意思是:多说无益,言多必失,还不如保持静默。

道德经 原文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皎,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三宝之光

亲爱的家人: 您好!谢谢您的每月一信,谢谢您参与2016年11月的网络读书会,《道德经学用每月一信 网络读书会》是一项社会公益祈福共修活动,我们为地球母亲的安平泰祈福;为社会和谐祈福;为家庭和谐祈福;为身心和谐、快乐幸福祈福!您的每月一信能够让自己感动吗?凡能 够感动自己的正能量分享,也能感动这个世界——感动,就是我们在收获上天赐予我们的祝 福能量。 十一月是收获月,我们走进十一月: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用不断地学习收获着太多太多的喜悦。小时候,我们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当我们含糊不清地喊出第一声“妈妈”、“爸爸”时,我们收获了语言;当我们迈出第一步时,我们收获了人生道路的起点。当然,我们那张笨拙的小嘴不知学了多少次;我们两条稚 嫩的小腿,不知摔了多少跤……从此,我们可以说出我们的心声,表达我们对世界的感受。 人生旅途中,我们在收获了快乐、富有后,还要在下一个时间继续播种“三宝”,继续用“三宝”来灌溉心田。我们的生命就是因为有新的更高层面的力量不断注入,而年轻,而健康,而热 血沸腾,而幸福天长地久! 但是,人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心理:想着不付出或付出很少,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收获;总是期 待着“天上掉下馅饼”,那可能吗?即使天上能掉下馅饼,会一直“掉”吗?“守株待兔”的故事 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要想有所收获,那就得去默默地耕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千 古真理。 我们坚信“笨鸟先飞早入林”,只有先飞了,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们坚信凡只想索求的付出, 最终不会有结果,也不会有收获!因为付出本不一定全是回报!有能力付出的人,是世界上 最有福报的人! 现在,让我们进入【收获月的祈祷文】。 我们行走在三宝之光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收获着生命之神不尽的恩典,满揣着她的礼 物与祝福启程。 我明白,有时付出也不一定有收获,但是不付出绝对不会有收获,人生路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绝望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之路。所以,有时的付出不一定有 收获,但不断地付出一定会有收获。所以,有时放弃也是大智慧。 我明白,人应当以信仰来敬畏“天”、服从“天”,以智慧来认识“道”、顺应“道”。天道是一个 伟大的组合!困境之中,心灵向上天祈祷,祈求上天之福佑;行动之前,研究自然之道,感 悟自然规律之特征,按“道”的规律去趋利避害。 我明白,满怀慈爱者,无所畏惧故勇敢;节俭之道,可以令人回到生命之源不衰歇;不敢为 天下先,并非孱(chán)弱无能,它有不争而胜的创造潜力。人若舍弃“慈、俭、不争”这三宝,则必死无疑!三宝中,以慈爱最重要。有了它,战则胜,守则固,天必将卫护他。修三宝,就是修最高等的风水。 我明白,能够把自己放得低低的,那才是真正的尊贵。在下面,不用急,只要有生长的力量,下面的总会跑到上面来。修炼百分之百的信任、无条件的爱、全然的喜悦,这是一条通达大 安心、大自在的幸福路。

读《老子-第一章》

读《老子?第一章》 *导读:《老子》一书,版本多样,其中以王弼的通行本影响最大,本文在解读《老子第一章》时,即以王弼本为主,并参照马王堆…… 《老子》一书,版本多样,其中以王弼的通行本影响最大,本文在解读《老子第一章》时,即以王弼本为主,并参照马王堆帛书本进行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为通行本《老子第一章》之内容。 道可道,非常道,此句解法颇多,笔者仅举影响较大的两例:其一,第一个道为人们习称之道,即今人所谓道理,第二个道意为言说,第三个道乃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常,帛书本为恒,通行本为避汉武帝刘恒讳而改为常(此说法亦是被大多数《老子》研究者所接受的,笔者亦如是),恒解为永恒,且恒变恒动。程颐言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不动而恒常存在的理是会穷尽,唯有动则终而复始,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故,句意为,习常可以言说之道,并不是老子所言的永恒的、恒变恒动之道。其二,第一、三个道均为老子哲学之专有名词,是老子所言 道,第二个道仍为言说,意思是,老子所言之道一旦被言说

出来就不再是其所说的恒变恒动的永恒之道。 笔者认为,此两种解读意均在强调老子所言之道是不可言说的,他们认为,因为道是无限的,语言是有限的,人无法言尽其全部,而只言局部又会损坏其全部。笔者认为,此种解读是只看到了言说的缺陷而强调道不可说,却未思及老子之所以这样说之理。笔者认为,一方面,老子如大多数学者一样看到了言说的表达方式的有限性,以有限的语言去诠释无限的道就是以有限去限定无限,这明显是有缺陷的,但是老子却认为有缺陷的表达方式并不是错误的方式,它只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表达方式,所以,其所言之道也就是具有相对性的道。另一方面,老子认识到其自身对道的认识并非完全的,这与道本身特性是相关的,如道之形体就是很难把握的,《老子》中仅以恍兮惚兮、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等去描述道之形;但,作为规律性的道和发挥创生万物之功用的道又是可以认识的,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的事物相反相成之规律的道是可以认识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道的创生功用也是可以认识的。道本身可被清楚认识的部分和不可被清楚认识的部分给老子完全认 识道造成一定阻碍。因此,综上两方面而言,笔者认为,老子意在强调,首先,道是可以言说的;其次,其自身所言之道并非完全是那个恒变恒动的绝对正确之道。因此,笔者认为此句应解读为,道(老子所言之道)是可以言说的,但是一旦言说出来就又不完全是那个恒变恒动的永恒之道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理解

《道德经》白话文

《道德经》白话文 《道德经》白话文 1 那不可言说、不可解释的最根本的存在,我把它称之为“道”。无法给这个最根本的存在命名,姑且把它命名为“道”吧。天 地万物刚开始产生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名字。我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是他们存在的另一次开始。天地万物知道自己已经被命名了吗?没有;对他们来说,存在和不存在,有名字和没有名字,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命名,我们又如何认识事物的微小差别?有和无,存在和不存在,他们的区别是非常微妙的。微妙就微妙在:这种区别只对于人才有意义。 2 世人都知道何种事物为美,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美的标准,可这个美的标准是恶的;世人都知道何种事物为善,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善的标准,可这个善的标准是不善的。美有了标准,善也有了标准,人们借此把许多事物排出在美和善之外,这岂不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恶和不善?美和丑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善和恶互相对立,又互相彰显。世界上的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成立。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上和下、音和声、前和后,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圣明的人

绝不有意地制定标准,使本来和谐的事物互相对立起来。事物会自己发生变化,生长和死亡遵循他们内在的规律,何必去故意地干预他们?你不去干预他们,他们的生长才最为完美。 3 不崇尚贤能,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竞争;不珍贵黄金和宝玉,人们就不知道自己原来很贫穷;在人们的心中放上了这样那样的渴望,而又无法满足他们,痛苦和不满就会在人们的心中普遍滋生。所以幸福的社会是一个这样的社会:人们心境恬淡,食物充足,欲望淡漠,身体强健。人们不知道贤能是好的、而且黄金和宝玉是可贵的。人们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快乐和健康。这样的社会与其说是没有政治的,不如说已经达到了政治的最高境界。 4 是“道”在统领着世上的万事万物。“道”是如何进行统领、使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得呢?我想,“道”像一个自我展开 的无边胸怀,使万事万物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锋利的,它承受他们的锋利;混沌的,它接受他们的混沌;它和最光明的东西一起闪光,和最昏暗的东西一起昏暗。它隐藏在事物的背后从不显露自己。 5 天地不知道有仁爱,所以天地把世间万物看作无分别的芻狗;

道德经原文

道可道 , 非常道。名可名 , 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 , 欲以观其妙﹔常有 , 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 , 同出而异名 ,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 众妙之门。 老子 : 「道德經」 :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 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 , 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 , 难易相成 , 长短相形 , 高下相盈 , 音声相与 , 前后相随。 恒也。就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 生而弗有 , 为而弗恃 , 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 , 就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 第三章 不尚贤 , 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 , 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 , 使民心不乱。 就是以圣人之治 , 虚其心 , 实其腹 , 弱其志 ,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 , 则无不治。 老子: 「道德经」 : 第四章 道冲 , 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 , 似万物之宗﹔湛兮 , 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 , 象帝之先。 老子: 「道德经」 : 第五章 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 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 , 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 , 不如守中。 老子: 「道德经」 : 第六章 谷神不死 , 就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 , 就是谓天地根。帛系若存 , 用之不勤。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 以其不自生 , 故能长生。 就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老子: 「道德经」 :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 处众人之所恶 , 故几于道。 居善地 , 心善渊 , 与善仁 , 言善信 , 政善治 , 事善能 , 动善时。夫唯不争 , 故无尤。 老子: 「道德经」 : 第九章 持而盈之 , 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 , 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 , 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 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 , 天之道也。 老子: 「道德经」 :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 , 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 , 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 , 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 , 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 , 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 , 能无知乎。 老子: 「道德经」 : 第十一章 三十辐 , 共一毂 , 当其无 , 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 , 当其无 , 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 , 当其无 , 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 无之以为用。 老子: 「道德经」 :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 , 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 , 令人行妨。 就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 故去彼取此。

如何面对挫折 赵妙果老师与《道德经学用》41章分享

如何面对挫折 赵妙果老师与《道德经学用》第41章的分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去享受老子关于宇宙规律之爱对我们的祝福!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mèi),进道若退,夷道若纇(leì)。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yú)。大白若辱,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译文】具有上德且知行合一者为“上士”。上士一旦有机会接触到大道,就会如饥似渴,勤勤恳恳,自强不息;坚信不疑,依法修行。具有小德且闻一善言心便喜,见一利欲心便乱者为“中士”。中士是道与非道之间的徘徊者,他们大多接触到大道后,或热血沸腾,或将信将疑。具有失德且嚣张无礼者为“下士”。下士听到大道之理,会憋不住要大笑,这种嘲笑,是把大道之理视为异端邪说的讥笑——这实在是一种愚痴的表现!这些人听闻大道要是不笑,那么道也就不是道了。 以下是老子对从事于道者的忠告: “明道若昧”是指光而不耀者。大道光明,精通大道者却外似愚昧,藏智敛慧,浑然无迹。 “进道若退”是指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进道之人是知止、知反、知退的勤而行之者;是真正孜孜不倦,以寻求大道之光的人;当他走向大道深处时,常人却误以为他在后退。 “夷道若纇”又好比若冬涉川——平滑的冰面比起伏的路面还要难行,更需谨慎而行之;过程中的种种挫折不是障碍,而是夷道的一部分,好比考试不是对针好学生的障碍,而是用来淘汰不用心学习者。 “上德若谷”是指上德之人,心德广大,如空谷一般,无所不容,无所不纳。 “广德若不足”是指德行广大,虽辽阔无边,包容一切,但广德者始终不自以为有德。 “建德若偷”是指德已厚,而不自以为厚;功已深,而不自以为深;兢兢业业,始终以圣贤之任为己任,以天地之心为己心;“偷”者,薄也。 “质真若渝”是指质朴纯真的德行,柔和而表现为平淡,出色而表现为普普通通的浅显。质真者,不矜其真,故渝也。

道德经原文注音版

道德经原文 第一章 Dào kě dào , fēichángdào 。 Míng kě míng ,fēi cháng míng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w ú míng tiān dì zhī shǐ,yǒu míng wàn wù zhī mǔ。gù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 cháng wú yù yǐ guān qí miào ;cháng yǒu yù yǐ guān qí jiǎo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jiào)。cǐ liǎng zhě tóng chūér yì míng ,tóng wèi zhī(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 xuán ,xuán zhī yòu xuán ,zhòng miào zhī mén 。 ?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二章 tiān xià jiē zhī měi zhī wéi měi ,sīè yǐ。jiē zhī shàn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 zhī wéi shàn ,sī bù shàn yǐ。gù yǒu wú xiāng shēng ,nán 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 yì xiāng chéng ,cháng duǎn xiāng xíng ,gāo xià xiāng qīng 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yīn shēng xiāng hè,qián hòu xiāng suí。shì yǐ shèng rén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 chù wú wéi zhī shì,xíng bù yán zhī jiào wàn wù zuò yān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 ér bù cí,shēng ér bù yǒu ,wéi ér bù shì,gōng chéng ér 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fú jū。fū wéi fú jū,shì yǐ bù qù。 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

【赵妙果悟道心得】道德经第68章:用人之力

【赵妙果悟道心得】道德经第68章:用人之力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善为将帅者不逞武;善战者不发怒:善胜者不硬拼;善用人者对人谦下,这叫做不争的品德,这叫做用人的力量,这叫做自古以来最高的准则。 【神奇生命】 1、生命就是修行,修行就是要懂得转圆,留了余地,才可能转圆。 2、做领导的人,是让自己成为环境,引领大家做人做事,把舞台让给大家绽放。而不是什么事都自己做,不是让事把自己做死了! 3、有能力还能尊重别人、有能力还受欢迎的人叫本事;有能力处处让人看不顺眼,那铁定会闯祸。 4、生气是下下策,生气产生的黑色毒素,登陆在人体哪里,哪里就产生不舒服,不生气命才大。 5、如果我们思想有病,那我们将收获病痛、失败、挫折。

爱与感恩的思维是一种高频率的光能振动,能改变体内细胞原子活动而引发化学变化。 6、如果我们的健康发生问题,您可以先构建一条健康程序,并将它印在您的心灵中,直到被您的血液吸收为止。 7、大自然的启示是:应该生发的时候就生发,应该静默的时候就静默,自己还给它个自己! 8、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秋天低垂的谷穗告诉我们,应该学会谦虚,过分张场昂首是不成熟的表现。 9、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债。 10、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无为;无为就是无执著;无执著就是没有任何愿与事违。 11、生活时常和我们开玩笑,您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您越远;您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得不到回报的付出,要懂得适可而止。 12、常常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帮助的手,您便可立地成佛,与上帝同在。

《道德经》第一章解释

《道德经》第一章 宫延庆释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经典之作,千百年来,世代人们读他、解释他,总是受益匪浅。几年来,我从另一个视角——认知学的视角去解读他,顿觉豁然开朗。虽然与许多前贤们很有出入,但还是愿作为一家之言与大家共享。 道可道也,非常道。名可名也,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这个东西是可以用语言来说一通的,但说一通的道与世间本来存在的那个道不是一回事。 (其中的道理也是容易理解的,要说一通就要用名称、概念这类语言材料,)名称、概念是可以解释的,但这种解释与它背后所指事物的丰富内涵也不是一回事。 (比方说)“无”这个词,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初始状态。 “有”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原因或母体。 但“无”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细微精致之处, 而“有”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整体框架方面。 “无”也好,“有”也好,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由于着眼点不同,才有不同的说法。 这种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的方法就叫做“玄”。 反反复复地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这是认知万事万物的根本法门。 第一章的逻辑思路是很清晰的,由“道”引出“名”,由“名”引出“无”和“有”,再由“无”和“有”归结为“玄”。“道”是出发点,“玄”是归结点。由此看来,第一章讲的既不是道、名,也不是无和有,而是“玄”。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认知方法。《道德经》八十一篇,其余的八十篇用的就是玄的方法,理解了“玄”就理解了《道德经》的篇章结构。 在通常情况下,玄字经常被理解为玄奥,通过这一章,使我们意识到,玄字并不玄奥。它其实就是指多视角的认知方法。这种多视角的认知方法,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经常见到。在逻辑上叫“同出而异名”,现在经常说“辨证的看问题”,其意思和玄字也有些相近。中医诊病望、闻、问、切,可看成是玄的方法,西医看病要做切片化验,做CT扫描也是是玄的方法。机械制图三视图的方法,计算机CAD还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翻译】:道可以说,

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翻译】: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3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翻译】: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

道德经(第十三章)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 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 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 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 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 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 若可托天下。 译文 得到宠爱或受到屈辱,以至于感到惊喜或惊恐。重视大患(即“宠”与“辱”)以至于如同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

什么叫宠辱若惊?由于得宠者地位卑下,因此得到宠爱就会为之惊喜,失去宠爱就会感到惊恐。这就是宠辱若惊。什么叫贵大患若身?人之所以有大患(即宠辱),是因为人患得患失而心中只有自己。如果人达到不患得患失、心中没有自己(即无身)的境界,那么人还有什么忧患呢? 所以,崇尚把自身献给天下者,就可以把天下交给他;情愿把自身献给天下者,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评析]本章所讲关于"贵身"和人的尊严问题,大意是说"圣人"不以宠辱荣患等身外之事易其身,这是接着上一章"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的而言的。凡能够真正做到"为腹不为目",不为外界荣辱乱心分神者,才有能力担负治理天下的重责。对于本章主旨,王夫之作过如下精辟的发挥。他说:"众人纳天下于身,至人外其身于天下。夫不见纳天下者,有必至之忧患乎?宠至若惊,辱来若惊,则是纳天下者,纳惊以自滑也。大患在天下,纳而贵之与身等。夫身且为患,而贵患以为重累之身,是纳患以自梏也。惟无身者,以耳任耳,不为天下听;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衍》)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许多人是以荣庞和功利名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目的就是为享荣华富

道德经全文及注释

道德经及全文注释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 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 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 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注音版】 天(tiān)下(xià)皆(jiē)知(zhī)美(měi)之(zhī)为(wéi)美(měi), 斯(sī)恶(è)已(yǐ), 皆(jiē)知(zhī)善(shàn)之(zhī)为(wéi)善(shàn), 斯(sī)不(bù)善(shàn)已(yǐ).故(gù) 有(yǒu)无(wú)相(xiāng)生(shēng),难(nán)易(yì)相(xiā

ng)成(chéng), 长(cháng)短(duǎn)相(xiāng)形(xíng),高(gāo)下(xià)相(xiāng)倾(qīng),音(yīn)声(shēng)相(xiāng)和(hè),前(qián)後(hòu)相(xiāng)随(suí).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处(chù)无(wú)为(wéi)之(zhī)事(shì), 行(xíng)不(bù)言(yán)之(zhī)教(jiào), 万(wàn)物(wù)作(zuò)焉(yān)而(ér)不(bù)辞(cí), 生(shēng)而(ér)不(bù)有(yǒu),为(wéi)而(ér)不(bù)恃(shì), 功(gōng)成(chéng)而(ér)弗(fú)居(jū). 夫(fū)惟(wéi)弗(fú)居(jū),是(shì)以(yǐ)不(bù)去(qù).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

道德经-德经第48-50章

《道德经》选段讲解 第48—50章 封开县渔涝中学莫胜慈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讲授,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通过诵读欣赏,让学生领略道德经经典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文言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发掘可资借鉴的内容,积累国学经典写作素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与人为善、讲究诚信,善于保护自己的内涵。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对这三段选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视频《与人为善》动画片,引入今天要学习的篇章:48章至50章 二、正课 (一)诵读 1、在激起学生的兴趣之后,一起诵读课文内容第48章至第50章; (教师留意学生诵读中的朗读错误的字,读完后提醒学生注意。)并且把文中长句,进行正确的断句处理) 2、听标准音乐配音朗诵,明确字音 3、再听范读:注意节奏和停顿。 4、学生集体跟着录音朗诵。 5、读完之后,抽几个学生朗诵。 讨论:录音里的方式大家喜欢吗? (二)理解大意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大家现在能理解这三段话的意思吗?在这几段话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呢? 展示译文,对照自己的理解。 2、学生诵读译文内容

3、这三段文字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如:做人要与人为善,讲究诚信、保护自己等 (1)探讨与人为善的内涵 与人为善是一种仁爱的美德。对人对事光明正大,不以自己度人,不以偏见对人;长思人之长,反思之过。对生机有困难者,应同情其遭遇;对因感情失落而悲观者给与关爱,尽心尽力扶助其走出困境。 与人为善也是一种奉献和责任。应像是夜路上的灯光,引领人前进,也应如雨露阳光对大地的情怀。对失误者,启发其感悟,抛弃邪恶,走向光明,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义不容辞的。纵然有些情景是阴暗的、困惑的,但你对社会,对人生,对生命的赤诚爱心,总能驱散乌云见彩虹。 (2)探讨讲求诚信的内涵 我们为人处事,与人交往,要讲究诚信。“诚”就是内诚于、童叟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用。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话就是说:“人在理智的状态下,一旦许下诺言,就要忠实地履行承诺”。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参是孔子得意弟子。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出门,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妈妈回头杀猪给你吃。”她从街上回来,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她连忙制止道:“我不过是哄孩子,何必当真呢?”曾参却说:“如果不杀猪,就是欺骗孩子,也就是教孩子说谎。”于是曾参坚持把猪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一诺千斤,诚实守信。 (3)探讨善于保护生命的内涵 这是说,个体生命生存于人世间始终处在一些或显现、或潜伏的危机和威胁包围之中,故而说,维持和保全生命不是一件容易事。上述两段引文其实深刻蕴含了两个方面的信息:其一、彻底流露了对人类的当下生存状况的不安和忧虑;其二、充分表达了对生命的超越性和无限性的向往和渴望。 《道德经》认为,人类应该善于保全自己的生命、学会作"善摄生者"。"善养生者"就是指能够自觉避开各种威胁,即便是遇到威险,也会最终逢凶化吉,渡过难关,保全生命,维持个体的生命存在。这是因为,"善养生者"本身没有那些可以被外来力量所控制、伤害、以及能够被置于死地的弱点。"《道德经》致

熊春锦先生讲《道德经》第一章(一)

第一章观妙 讲解一 (根据熊春锦先生2003-10-25讲座录音整理)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大家周末愉快,非常高兴今天在这里相逢相遇,共同探讨道医学的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和共同探讨的内容,还是接着讲上一堂课没有讲完的部分进行阐述。我们要将《道德经》这一部万经之王真正弄懂、弄通,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连接上古真人的一座桥梁,就必须对《道德经》诞生的背景、诞生的意义,《道德经》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都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只有把《道德经》这四大方面的意义弄清楚,再来研究和诵读、学习《道德经》,才能开辟一个比较顺畅的直达《道德经》根邃的一条路。我在正式开讲之前,为了使大家能够同步获得所讲的一些内容,产生真实不虚的效果,因此先请大家进入三调。 心身清静运太极 这三调就是要进入一种状态,先调我们的形,身体要整个符合松、静、自然,甚至是无为的状态。这个放松包括了从外向内和由内向外的整体松弛,皮肤、毛发、肌肉、骨骼、心腱、血管、神经、心、肝、脾、肾、肺五脏和六腑都处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使自已的心也处在放松的状态,心不外想,意不外思,把呼吸调到一种自然的、悠长的、平衡的状态。这样一来,通过三调达到一种松、静、自然的状态,就比较容易感知到我所讲的《道德经》的一些内涵真谛。保持住一种恍兮惚兮的状态,来学习《道德经》,保持一种执两用中的内环境就容易感知到《道德经》的真境,这也是读经的奥秘,使我们真正切入到《道德经》内核的一种关键方法。然后保持住这一状态,与刚才讲的“天气下降,地气生升”融汇在一起进行听课,一起讨论《道德经》。那样,道德也就可以几十倍的提高,也就容易感知出言词与语言文字之外的深邃的意境,理解道和德的含义,紧密地联系它。请大家保持好这一状态。 我今天对《道德经》的展示、讲解,还是结合《道德经》本身的背景,对大全局反复强调一下,系统的讨论一下。这样有利于大家深刻的理解《道德经》。上次我讲了,希望大家先学习《道经》的第一章——观妙章第一;以及《德经》的第一章——论德章,也就是第三十八章。相信大家都已经初步把这两章基本上阅读了。在阅读的基础之上,我们再来共同探讨它的意义,那么许多东西也就一点即明,容易掌握。 宇宙本源光炁海 第一章之中的第一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一章是《道经》的开篇。这一段开篇可以说高度地概括了道的实质、本义,阐述了道的博大精深,虚渺无形,既有又无。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用语言所能描述和展示清楚的一个根本的现象、自然的本质现象。这个道可以说由于距我们的历史时代很遥远,但却又进入我们的社会实际,非常地接近现实之中,因为它无所不在,它也就在万物之中,就在我们身体之内,虽是有名而不可见的。 “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七十八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音版】 天(tiān)下(xià)莫(mò)柔(róu)弱(ruò)于(yú)水(shuǐ), 而(ér)攻(gōng)坚(jiān)强(qiáng)者(zhě) 莫(mò)之(zhī)能(néng)胜(shèng), 以(yǐ)其(qí)无(wú)以(yǐ)易(yì)之(zhī)。 弱(ruò)之(zhī)胜(shèng)强(qiáng), 柔(róu)之(zhī)胜(shèng)刚(gāng),

天(tiān)下(xià)莫(mò)不(bù)知(zhī),莫(mò)能(néng)行(xíng)。 是(shì)以(yǐ)圣(shèng)人(rén)云(yún): 受(shòu)国(guó)之(zhī)垢(gòu), 是(shì)谓(wèi)社(shè)稷(jì)主(zhǔ); 受(shòu)国(guó)不(bù)祥(xiáng), 是(shì)为(wéi)天(tiān)下(xià)王(wáng)。 正(zhèng)言(yán)若(ruò)反(fǎn)。 【译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很少有认真做做到。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因此圣人说:能够承担起全国屈辱的,才能称为一国之主。能够担当国家灾难的,才算是一国。真理听起来都不是很顺耳。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言 1、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解释】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