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钠 1、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保存在煤油中),熔沸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2、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如O 2、Cl 2、S 等。 ①钠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生成Na 2O (白色),化学方程式为: 4Na+O 2=2Na 2O

燃烧时生成Na 2O 2(黄色),化学方程式为: 2Na+O 2 Na 2O 2 ②钠与氯气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 2NaCl ③钠与硫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2Na+S Na 2S (2)与水、酸反应(反应顺序:先酸后水)

①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上均是和H +

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Na+2H 2O=2Na +

+2OH —

+H 2↑、2Na +2H +

=2Na +

+H 2↑ ②钠与水反应(加酚酞)的实验现象和解释 现象

解释

a 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

b 熔成闪亮的小球

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c 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 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气体 d

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3)Na 与盐溶液的反应(反应顺序:先与水反应,再考虑NaOH 是否与盐反应) ①钠投入到NH 4Cl 溶液中,有H 2和NH 3逸出,化学方程式为: 2Na+2NH 4Cl=2NaCl+2NH 3↑+H 2↑

②投入到CuSO 4溶液中,有气体放出和蓝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 2Na+2H 2O=2NaOH+H 2↑ 、 CuSO 4+2NaOH =Na 2SO 4+Cu(OH)2↓ 思考: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点燃

点燃

加热

切开金属钠,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成白色粉末(Na2CO3·10H2O风化为Na2CO3)。

3、钠的保存、制取及用途

⑴金属钠的保存及取用

少量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里,大量的金属钠则存入在铁筒中用石蜡密封。取用时一般先用镊子把钠从煤油中夹出来,并用滤纸把表面的煤油吸干,然后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再做有关实验。

⑵钠的制取:2NaCl(熔融) 2Na+Cl2↑

⑶用途: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工业上用它还原金属钛、锆、铌等;另外钠和钾的合金在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钠也可用于制高压钠灯。

二、钠的重要氧化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对比项氧化钠过氧化钠

化学式Na2O Na2O2

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

稳定性不稳定稳定

是否碱性氧化物是否

阳、阴离子个数比2∶1 2∶1

生成条件常温加热或点燃

与H2O 反应化学方程式Na2O+H2O=2NaOH

2Na2O2+2H2O= 4NaOH

+O2↑

滴加酚酞试液变红先变红后褪色

与CO2反应化学方程式Na2O+CO2=Na2CO3

2Na2O2+2CO2= 2Na2CO3

+O2

气体体积变化足量氧化钠使气体消失

足量过氧化钠使气体变为

原来的一半

与酸反

化学方程式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 4NaCl+

2H2O+O2↑

用途——制氧剂、漂白剂、氧化剂电解

转化关系2Na

2O+O22Na2O2

保存隔绝空气

一、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

⑴Na2O2与SO2反应:Na2O2+SO2=Na2SO4。

⑵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成Fe3+,同时生成Fe(OH)3沉淀。

⑶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浑浊。

⑷Na2O2投入Na2SO3溶液中,可将SO32-氧化成SO42-。

⑸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氧化性,所以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其漂白原理与HClO、NaClO、O3等相同。

二、有关Na2O2与CO2、H2O反应的重要关系

⑴物质的量关系

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或H2O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解决此类可借助物质的量守恒关系。

⑵电子转移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每产生1molO2转移2mole-。

⑶先后顺序关系

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H2O(g)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作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成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

⑷气体体积关系

若CO2、H2O(g)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等于原混合气体体积的1/2且等于生成氧气的体积。

⑸固体质量关系

当Wg通式符合(CO)m H n(m、n为整数)的物质在O2中充分燃烧,将其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完毕,固体增重Wg。常见符合符合(CO)m H n的物质如:CO、H2、CH3OH、CH3COOH、HCOOCH3、C6H12O6等。

【答案】C

【答案】(1)验纯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轻微的“噗”声,表明H2纯净。

(2)较多的钠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可能使试管内的H2、O2混和气爆炸。

(3)钠比水轻,比苯重,落在苯水交界处。钠与H2O反应产生的H2使钠浮起,脱离水面,反应停止;当钠表面的H2逸出,钠又回落,与水反应,如此反复,就可减慢Na与H2O反应速率

1B 2C 3A 4A 5A 6B 7D 8B 9D 10A 11D 12A

13 .

14.(1)A、NaOH B、NaHCO3C、Na2O2

(2)NaOH + NaHCO3 = Na2CO3 + H2O

(3)CO32- + CO2 + H2O =2HCO3—

15.(1)①2Na2O2+2H2O = 4NaOH+O2↑

②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集气瓶口,将玻璃片与集气瓶一起移出水面,将盖有玻璃片的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2)①经计算,烧瓶中c(OH—)约为1 mol/L;因为c(OH-)在1.0×10-4 mol/L~2.5 mol/L时酚酞呈红色,因此红色迅速褪去不是由于溶液中c(OH—)过大造成的。

②取烧瓶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气泡放出,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说明溶液中可能有H2O2存在。

③取②中试管里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且不褪色,说明“红色迅速褪去”与H2O2的存在有关16(1)放出大量的热(1分)2Na2O2+2H2O 4NaOH+O2↑(1分)

(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P口处,木条复燃(1分)

将Q口插入到盛水的烧杯中,有气泡产生(1分)

(3)MnO2(1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分)

(4)①B(1分)防止倒吸(1分)②500mL2分

【例1】(2007·全国Ⅱ理综)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 浓度为0.5mol/L 的HCl 溶液中和,则生成物的成分是( ) A .Na 2O

B .Na 2O 2

C .Na 2O 和Na 2O 2

D .Na 2O 2和NaO 2

【例2】(08年昆明模拟)某实验小组对中学课本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四个可以生成氢气的反应:①Zn 和盐酸 ②Na 和水③Al 和NaOH 溶液 ④Na 和无水乙醇。为方便制取和点燃上述四个反应生成的氢气,他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进行 。

方法是

(2)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氢气时,①③④实验获得成功,②却失败了。他们分析后认为失败的原因有a :Na 与H 2O 的反应速率太快;b :Na 的用量太少;c :装置存在缺陷。针对b 失败的原因,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增加钠的用量,但有同学认为这样做太危险,原因是 。

(3)针对原因a 、c ,实验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钠、苯、水的密度分别为0.97g ·cm -3、0.88g ·cm -3、1.00g ·cm -3。他们改进了实验装置后重做实验②。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改进后的实验,氢气的生成速率明显减慢。原因是 。

【检测评价】

1.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均是固体

2.有许多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Na 2O 2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2Na 2O 2+2CO 2= 2Na 2CO 3+O 2,2Na 2O 2+2SO 3= 2Na 2SO 4+O 2。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2Na 2O 2+2SO 2= 2Na 2SO 3+O 2 B .Na 2O 2+2NO 2= 2Na 2NO 2+O 2 C .2Na 2O 2+2Mn 2O 7= 2NaMnO 4+O 2 D .2Na 2O 2+2N 2O 5= 2NaNO 2+O 2

3.观察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

—有孔试管 —广口瓶 ——铜丝网隔板

①②③④

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②变白色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4.(08枣庄市调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食盐灼烧时火焰呈黄色与久置的浓硝酸呈黄色原理不相同

②固体氢氧化钠存放在带塑料塞的广口瓶中

③熔点:钾>钠>钠钾合金

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后溶液呈蓝色

⑤向含有Na+、SO42-、HCO3-、CO3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Na+和CO32-的物质的量不变

⑥1mol 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mol。

⑦取用金属钠时,应将剩下的大块钠放回原瓶,实验结束,余下的钠屑应用乙醇处理

A.①②⑦B.①②③⑥C.①②⑥⑦D.①②④⑤

5.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

B.Na2O2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NaOH Na2CO3

6.在25℃,101Kpa下由HCHO(g)、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共6.72g,其相对氢气的密度为14将该气体与 2.24L氧气(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粉末,使Na2O2粉末增重的质量为( )

A.等于6.72g B.小于6.72g C.大于6.72g D.无法计算

7.氮化钠和氢化钠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末配平)如下:Na3N+H2O →NaOH +NH3 ,NaH+H2O →NaOH +H2.有关它们的叙述

①离子半径:Na+>N3->H+;②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③与水反应后的溶液都显碱性;④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⑤两种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中正确的是()A.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②④D.③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氧化钠中过氧化钠的含量。实验步骤:①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搅拌使之充分反应;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至恒重,冷

却、称重。若在蒸发过程中,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则实验结果会( )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无法判断

9.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碳酸钠溶液可用于

治疗胃病 Na 2CO 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向Na 2O 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 Na 2O 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

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 D

过氧化钠可用于航天员的供氧

Na 2O 2能和CO 2和H 2O 反应生成O 2

Ⅰ对,Ⅱ对,有

10.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 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叙述中,不合理...

的是 ( ) A .NaOH 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 2 B .溶液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 2放出 C .总溶液的质量减小,有H 2放出 D

.钠浮于液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响声

11.绿色化学是化学实验追求的目标。《化学教育》2006年第11期刊载了创新设计“钠在空气中燃烧实验”装置。下列对于该创新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防止钠燃烧时烧裂试管

B .解决了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烟造成污染

C .观察到黄色火焰和生成淡黄色固体

D .钠先反应放热,然后钠受热熔化

12.等物质的量的N 2、O 2、CO 2混合气体通过Na 2O 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 2、O 2、CO 2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3:4:1

B .3:3:2

C .6:7:3

D .6:9:0

13.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有水存在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某课题研究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了甲、乙两次实验:

实验甲:干燥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在干燥的试管II 中装入Na 2O 2,在通人 CO 2之前,关闭K 1和K 2。在试管I 内装入试剂 X 后,打开K 1和K 2,通人CO 2,几分钟后将带火

星的木条插入试管III 的液面上,观察到木条不复燃,且II 中的淡黄色没有变化。

实验乙:潮湿的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 应。在试管I 内装入试剂Y ,其他操作同实验甲。观察到木条复燃,且II 中的淡黄色变为白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装入 Na 2O 2 后,通入CO 2前,关闭K 1和K 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甲中,试剂X 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乙中,试剂Y 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两个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确保实验现象的准确性,制备CO 2所用的反应物最好选用__________(填编号,多选扣分)。 A. 大理石 B. 小苏打 C. 烧碱 D. 盐酸 E. 稀硫酸 F. 稀硝酸 (5)CO 2和Na 2O 2的反应机理可用示踪原子分析加以证明,请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Na 2O 2+C l8O 2+H 218O →

14 已知A 、B 、C 是三种常见的固体化合物,焰色反应均显黄色,其中A 与C 按任意比例混合,溶于足量的水中,得到的溶质也只含有一种,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D 放出。另A 、B 、C 、D 之间含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未写出)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A 、

B 、

C 。

(2)写出A 、B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溶质E 与足量CO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5.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

加热

A

B

只含溶质E

n A :n B=1:1 并溶于足量水

D

C

通入足量CO 2

(1)将3.9 g过氧化钠放入烧瓶中,加入100 mLH2O,然后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①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集气瓶充满气体后,怎样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简述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酚酞在c(OH-)为1.0×10-4 mol/L~2.5 mol/L时呈红色,且0.5 min内不会褪色;H2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取上述实验得到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片刻红色褪去。

①有人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由于溶液中c(OH—)过大造成的,试通过估算并对比数据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还有人认为,“红色迅速褪去”是因为溶液中存在H2O2。试设计实验证明烧瓶内的溶液中可能有H2O2存在,请简述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补充实验,证明“红色迅速褪去”与溶液中存在H2O2有关。请简述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水,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有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

第一,为氧气生成,Array第二,。

Na2O2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

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用以验证第二条结论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3)实验(2)向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度管,向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退色,为探究其原因,该小组同学从查阅有关资料中得知:Na2O2与水反应可生成H2O2,H2O2具有强氮化性的漂白性。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Na2O2跟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只要求写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

试剂:;

现象:。

(4)该小组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Na2O2跟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含有H2O2,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gNa2O2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O2的体积并与理论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①测量气体体积时,必须持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

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如图装置中的(忽略导管在量筒中所

占的体积)(填序),

理由是。

②若在标准状况下测量气体的体积,应选用的量筒的大小规格为(选填

“100mL”、“200mL”、“500mL”或“1000mL”)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与氧气:常温: 点燃: 2.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3.钠与硫酸反应: 4.氧化钠与水反应: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7.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离子方程式: 8.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④碳酸氢钠与盐酸: ⑤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⑥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⑦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⑧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二、铝及其化合物 1.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与氧化铁反应(铝热反应): 3.铝和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 4.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铝和稀硫酸: 离子方程式: 6.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7.氢氧化铝和盐酸: 离子方程式: 8.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10.硫酸铝与氨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11.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12.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13.电解氧化铝: 三、铁及其化合物 1.铁与氧气反应: 铁与硫反应: 2.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铁与CuSO4溶液: 离子方程式: 3.铁和水蒸气: 4.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6.CO还原氧化铁: 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10.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11.除去FeCl2中的FeCl3: 离子方程式: 12.FeCl2和Cl2反应: 离子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姓名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B.蒸馏C.分液D.萃取 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3.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冷却至室温才转移到容量瓶中5.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D.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 7.已知1.505×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8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 /mol D.32g /mol 8.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B.分子数C.体积D.物质的量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本

学生实验 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当我们通过认真训练,逐步掌握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后,就能更快、更好地学习化学。 实验目的 1.复习初中学过的部分仪器的使用方法。 2.进一步练习初中学过的部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通过实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量筒、酒精灯、集气瓶、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玻璃片、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研钵。 KClO3、CuSO4·5H2O、NaOH饱和溶液。 火柴、木条、剪刀。 实验步骤 一.制取氧化铜 1.称取 5g CuSO4· 5H2O,在研钵中研细后倒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30 mL 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观察溶液的颜色。 2.向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饱和溶液并搅拌,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滤纸和漏斗做一个过滤器,过滤并分离烧杯内的液体及沉淀(图1)。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沉淀2次~3次。观察滤液及沉淀的颜色。 4.把滤纸上的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加热(图2),搅拌,直到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把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研钵中,研细,留下备用。 二.制取氧气 1.如图3所示装配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称取 l.2 g KClO3,与前面制取的CuO粉末(这里作为通常使用的催化剂 Mno2的代用品)混合均匀后装入大试管中,用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塞紧管口。 3.加热,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氧气。 4.先撤出导气管,再停止加热(为什么?)。 5.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收集的氧气。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2015.12 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 化学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32 Cl 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1错误!未指定书签。.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A.水中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D.汽油中 2.人的胃液是一种强酸性液体,pH在0.9~1.5之间,氢氧化铝是一种治疗胃液过多的胃药的主要成分.目前这种胃药已不常用,原因主要是() A.长期摄人铝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B.它不能中和胃液 C.它不易溶于胃液D.它的疗效太差 3.向某溶液中投入铝片后有大量H2放出,则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Cl-B.H+C.OH-D.HCO3- 4.将一小粒钠投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气体和沉淀的是() A.NaCl B.BaCl2C.H2SO4D.CuCl2 5.将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有白色沉淀生成B.有红棕色沉淀生成 C.没有沉淀生成D.既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又有无色气体产生6.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A.1:2:3 B.6:3:2 C.3:1:1 D.1:1:1 7.分别与FeCl2、CuSO4、NaCl、Fe2(SO4)3、MgSO4等溶液混合时产生的现象各不相同的是( ) A.盐酸 B.氨水 C.氯化钡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8.相同条件下将干燥的88g CO2通过装有Na2O2的干燥管后,气体质量变为60g,则反应后的气体中CO2的质量为() A.24g B.34g C.44g D.54g 9. 将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铝D.镁 10.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④Al A.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全部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大全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 2Na + O2==【点燃】Na2O2 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O2=2Na2O Na2O在空气中加热(变黄) 2Na2O+O2=2Na2O2 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 2Na + 2H2O = 2NaOH + H2↑ 2Na + 2H2O = 2Na+ + 2OH- + H2↑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Na2O2 + 2H2O = 4Na+ +4OH -+O2↑ 碱性氧化物Na2O与水的反应 Na2O+H2O=2NaOH 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CO2↑ CO32- + 2H+= H2O + CO2↑ ②纯碱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Na2CO3 + HCl =NaHCO3 + NaCl CO32- + H+ = HCO3-

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 = H2O +CO2↑ 6、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3==【加热】Na2CO3 + H2O +CO2 ↑ 7、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NaHCO3 + NaOH==【加热】Na2CO3 + H2O HCO3-+ OH - = H2O + CO32- (若是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 8、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 4Li + O2==【加热】2Li2O 9、氯气的性质 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 Cu + Cl2==【点燃】CuCl2 之后加水,可由绿色溶液(浓)得到蓝色溶液(稀) Cl2 +2FeCl2 =2FeCl3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Cl2+SO2 +2H2O=H2SO4 +2HCl 2Na + Cl2 ==【点燃】2NaCl 10、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2Fe + 3Cl2==【点燃】3FeCl3 1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火焰) H2 + Cl2==【点燃】2HCl 氟气与氢气反应(黑暗处即可爆炸) H2+F2=2HF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 (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 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 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 (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 (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 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 (1)物理性质有哪些? 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 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

★(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 2O 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 2O―→NaOH―→Na 2 CO 3 ·10H 2 O(结晶)―→Na 2 CO 3 (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 (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 2CO 3 )。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 2 O反应 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 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 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 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CuSO4=Cu(OH)2↓+Na2SO4 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 2Na+2HCl=2NaCl+H2↑ 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一般规律: 钠与酸溶液反应时,钠直接与溶液中的酸反应,但当钠与其它溶液反应时,一般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看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反应! (3)钠的保存方法是什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垂在容器上方且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下列实验中均需要的仪器是()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PH试纸的使用③过滤④蒸发 A.试管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漏斗 4.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5.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用500mL的容量瓶配制450mL溶液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6.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7.关于粗盐提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时,应尽量让溶液稀些,防止食盐不完全溶解

B .滤去不溶性杂质后,将滤液移至坩埚内加热浓缩 C .当蒸发到剩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D .将制得晶体转移到新制过滤器中用大量水进行洗涤 8.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A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 .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 .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 .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9.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①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②不宜贮存溶液;③不能 用来加热;④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这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0.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64 g SO 2含有氧原子数为1N A B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 -1 的MgCl 2溶液,含有Cl - 数为1 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的分子数为1N A D .常温常压下,14 g N 2含有分子数为0.5 N A 11.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 -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 .M g B.1 M g C.M 6.02×1023 g D.6.02×1023M g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 .1 mol 臭氧和1.5 mol 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 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 6H 12O 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13.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 .1 L H 2SO 4溶液中含98 g H 2SO 4 B .0.5 L 含49 g H 2SO 4的溶液 C .98 g H 2SO 4溶于水配成2 L 溶液 D .0.1 L 含24.5 g H 2SO 4的溶液 14.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溶解700体积氨气,所得溶液密度为0.9g·cm - 3,这种氨 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 A .18.4mol·L - 1 34.7% B .20.4mol·L - 1 38.5% C .18.4mol·L - 1 38.5% D .20.4mol·L - 1 34.7%

高一化学必修1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单元同步测试及答案

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Ⅰ.学习重点: 1.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性质 2.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3.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Ⅱ.学习难点: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Ⅲ.训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的是() A.Na2O B.Na2O2 C.Na2CO3 D.NaOH 2.与水作用生成碱并有气体放出的是() A.Na2O B.SiO2 C.Na D.Na2O2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比改变,生成的化合物不会改变的是() A.钠与氧气 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C.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g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 B.1g表面被氧化的金属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 C.1g氧化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 D.1g过氧化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 5.要除去硫酸钠里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的物质是() A.氯化钡溶液 B.稀硫酸 C.石灰水 D.氢氧化钠 6.关于NaHCO3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酸反应放出等量的CO2所消耗的酸比Na2CO3少 B.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比NaCO3要大 C.热稳定性比Na2CO3小 D.NaHCO3只能和酸作用不能和碱作用 7.将下列固体物质放在空气中,逐渐变成溶液后又变成粉末的是() A.Na2CO3 B.KNO3 C.Na2CO3·10H2O D.NaOH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2Na+2H2O 2Na++2OH-+H2↑ B.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O2-+2H+ H2O C.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CO32-+2H+ CO2↑+H2O D.NaOH溶液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HCO3-+OH- CO32-+H2O 9.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少量的Na2CO3杂质,最易选用加入的物质是() A.干冰 B.盐酸 C.碳酸氢钙 D.氢氧化钙

高一化学必修一总结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练习题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练习题 、选择题 1.将金属钠投入 AICI 3溶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 A ?最后一定有沉淀生成,且有气体放出 B ?溶液最后一定澄清,且有气体放出 C . 一定有气体放出 D .一定无气体放出 2?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 装置中的两个止水夹,这时观察到 ( ) A .水进入左瓶 B .水进入右瓶 C .水同时进入两瓶 D .水不进入任何一瓶 3?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引起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A . C03 一 B . C 「 C . OH 一 D . HCO 3 4. 向500 mL 1 mol/L FeCI 3溶液中加 入铁粉,完全反应后,除去多余的铁粉,加入足量 的NaOH 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后,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 ) B . 1 mol D .不能确定 5. 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 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 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 2 + B . Cu 2 2 + D . Mg 2 KSCN 溶液,显红色的是( ) B .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溶液 D .过量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 7.能分别将含有Cu 2+ > Fe 3*、Al 3: Mg"、Fe 2 + > NH 4、Na + 等离子的七种溶液一次 性鉴别开来 的试剂是( ) A . NaHCO 3 溶液 C . KSCN 溶液 D . NH 3 H 2O &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 . 0.5 mol C . 0.75 mol A . AIO 2 3+ C . Al 6.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 A .过量的铁与稀盐酸 C .过量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 B . NaOH 溶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 必修1)人教版各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 .遵守实验室规则。 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 .过滤和蒸发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 (2)蒸馏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2 .蒸馏和萃取 3 .(1)蒸馏 原理:利用沸点的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实验1---3 从自来水制取蒸馏水 仪器:温度计,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操作:连接好装置,通入冷凝水,开始加热。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液体, 用锥形瓶收集约 10mL液体, 停止加热。 现象:随着加热, 烧瓶中水温升高至100 度后沸腾, 锥形瓶中收集到蒸馏水。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 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⑤溶液不可蒸干。

高一化学易错题型训练《钠及其化合物》.doc

高一化学易错题型训练《钠及其化合物》 易错点一: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易错题典例】在研究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反应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与金属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小D.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 易错点二:碱金属的性质 【易错题典例】钙和钠相似,也能形成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2O2 B.1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钙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 C.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2:1 D.过氧化钙中只含离子键 易错点三: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易错题典例】用脱脂棉包住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几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两条有关过氧化钠跟水反应的结论是: 第一:有氧气生成;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以验证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第一条结论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②为了验证第二条结论,将管口b浸入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q插入盛水的小烧杯中,有气泡冒出。 易错点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易错题典例】下面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B.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 C.溶液酸碱性: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Na2CO3溶液pH小于NaHCO3溶液的pH D.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HCl的量前者多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复习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钠: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密度小于水,大于煤油,熔点低,电和热的良导体。 铝: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铁: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磁性,可以被磁铁吸引,有延展性,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考点:1.钠与氧气反应;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现象。 2. 铝与酸碱的反应离子方程式、计算。 3. 铁与水蒸气反应、实验。 典型例题:1、将Na、Mg、Al各0.3mol分别放入100ml1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C )

A.1:2:3 B.6:3:2 C.3:1:1 D.1:1:1 解析:钠与稀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反应时,首先是钠直接跟 H + 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2.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最后生成什么物质?用图表示之。 提示: Na 2CO 3。 Na ――→O 2Na 2O ――→H 2O NaOH 溶液――→CO 2 Na 2CO 3·10H 2O ―→Na 2CO 3 3、在盛有5mL 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C )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 C.试管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 4. 相同质量的铝,分别与足量的强酸、强碱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为 1:1 . 5. 某无色溶液中放入铝片后有氢气放出,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 ) A.Na + B.Mg 2+ C.S 2- D.HCO 3- 6. 如图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 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用试管收集产生的经干燥的气体,并靠近火焰点火。 (1)所观察到的现象是点火时听到爆鸣声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Fe+4H 2O===Fe 3O 4+4H 2 。 (2) 干燥管内可装入的试剂是CaCl 2,其作用是干燥氢气。干燥管还可用U 形管(装置)代替。 (3) 玻璃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作载体,增大铁粉与水蒸气接触面 积 。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酒精灯 ,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

高一化学必修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钠的性质: 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现象:银白色变暗。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以隔绝空气。) 2.钠受热后,与氧气剧烈反应:2Na+O2△====Na2O2 (现象: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钠与酸反应(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2Na + 2HCl= 2NaCl+ H2↑ 2Na+2H2O=2NaOH+H2↑ 5、钠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盐反应)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 Na 2 SO4+Cu(OH) 2↓ 另:钠放置在空气中的变化: 1、4Na+O2==2Na2O 2、Na2O+H2O=2NaOH 3、2NaOH+ CO2=Na2CO3+H2O 4、Na2CO3+10H2O= Na2CO3﹒10H2O(块状) 5、Na2CO3﹒10H2O= Na2CO3+10H2O(Na2CO3为粉末)风化是化学变化 记:1、K、Na、Ca 与水反应生成碱+ H2 2、Mg与冷水反应慢,与沸水反应快 3、Zn-H前的金属与水蒸气(高温),生成金属材料氧化物+H2 4、金属与非金属单质(O2 Cl2 S)反应时, 当与Cl2生成高价:2Fe+3 Cl2△= 2Fe Cl3 当与S生成低价:Fe+ S= Fe S Fe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在氧气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Fe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 △=Fe3O4+4H2↑ Na2O Na2O+H2O=2 NaOH Na2O + CO2 = Na2CO3 Na2O2 2Na2O2+2H2O=4NaOH + O2↑2Na2O2 + 2CO2 = 2Na2CO3+O2 (Na2O2遇到CO2和H2O时,先和CO2反应,再和H2O反应) Na2CO3和NaHCO3 Na2CO3俗名:纯碱、苏打;NaHCO3俗名:小苏打 1、都易溶于水,NaHCO3比Na2CO3溶解度小 2、都显碱性, 3、热稳定性:Na2CO3加热不分解;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基础练习题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导引】 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导引】 认真观察反应,记录现象,分析整理得到金属的性质。 1.(1)钠常常保存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中。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可以看到钠表面呈现__________。很快,钠表面生成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一小块钠放在坩埚中加热。钠受热后,与氧气________________,发出 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________________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其中有的氧化膜致密,例如镁、铝表面的氧化膜,可以保护______不被继续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1)分析学过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其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分析上述反应,可以发现金属单质表现出______,这是因为金属元素的______,______, 当遇到______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因此,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______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 【同步练习】 1.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A.Na B.NaCl C.NaOH D.Na2O 2.实验室中常用的保存少量Na的方法是( ) A.保存在水中B.保存在煤油中 C.直接放置在空气中D.铝箔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3.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很快熔化②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③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④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 体物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4.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熔点高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5.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能与铁反应的是( ) A.硫B.氯气C.氧气D.氢气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钠的熔点较低 B.钠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合价升高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并发出黄色火焰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将金属钠投入AlCl3溶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最后一定有沉淀生成,且有气体放出 B.溶液最后一定澄清,且有气体放出 C.一定有气体放出D.一定无气体放出 2.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足量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止水夹,这时观察到() A.水进入左瓶B.水进入右瓶 C.水同时进入两瓶D.水不进入任何一瓶 3.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引起离子数目减少的是() A.CO2-3B.Cl- C.OH-D.HCO-3 4.向500 mL 1 mol/L 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完全反应后,除去多余的铁粉,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搅拌,充分反应后,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A.0.5 mol B.1 mol C.0.75 mol D.不能确定 5.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AlO-2B.Cu2+ C.Al3+D.Mg2+ 6.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A.过量的铁与稀盐酸B.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溶液 C.过量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D.过量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 7.能分别将含有Cu2+、Fe3+、Al3+、Mg2+、Fe2+、NH+4、Na+等离子的七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开来的试剂是() A.NaHCO3溶液B.NaOH溶液 C.KSCN溶液D.NH3·H2O 8.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 A.加热时无气体放出 B.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 C.溶于水后滴加稀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9.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把4.6 g钠放入200 mL 0.1 mol/L 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Cl-的浓度几乎不变B.溶液变浑浊 C.溶液中存在Al3+D.溶液中存在最多的离子是Na+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2.实验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操作中用玻璃棒,其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A.搅拌 B.引流 C.加速反应 D.加快热量散失 3.标准状况下的1mol H e的体积为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4.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纯数,没有单位 B. 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1023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1023mol-1 5. 16g某元素含有×1023个原子,则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 B. 12 6.关于2mol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积为44.8L B.质量为32g C.分子数为×1023 D.含有4mol原子 7.在1mol H2SO4中,正确的是 A.含有1mol H B.含有×1023个氢原子 C.含有×1023个分子 D.含有×1023个氧原子 8.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的是 A.1L溶液中含有4g NaOH B.1L水中溶解4gNaOH C.0.5L溶液中含有 H2SO4 D.9.8g H2SO4溶于1L水配成溶液 9.1mol/L H2SO4的含义是() A、1L水中含有1mol H2SO4 B、1L溶液中含有1mol H+ C、将98gH2SO4溶于1L水中配成的溶液 D、该溶液c(H+)=2mol/L 10.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3mol/LNa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150mL 3mol/LKCl溶液 B.150m L 1mol/LAlCl3溶液 C.50mL3mol/LMgCl2溶液 D.75mL LMgCl2溶液 11.下列溶液中,跟100mL L NaCl溶液所含的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 L MgCl2溶液 B.200mL L CaCl2溶液 C.50ml 1mol/L NaCl溶液 D.25ml L HCl溶液 1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 B.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中 D.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归纳

高一必修一知识点一览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 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 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 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 体暴沸 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 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 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 剂;③要易于挥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 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 液漏斗 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 口倒出 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 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计算⑵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摇⑺定容⑻摇匀 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②容 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 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 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STP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M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V m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 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8 物质的量浓度C 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 B=n B/V n B=C B×V V=n B/C B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与氧气:常温: 点燃: 2.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3.钠与硫酸反应: 4.氧化钠与水反应: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6.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7.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离子方程式: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离子方程式: 8.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向稀盐酸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 ③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④碳酸氢钠与盐酸: ⑤少量碳酸氢钠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少量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⑥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⑦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⑧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1

二、铝及其化合物 1.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与氧化铁反应(铝热反应): 3.铝和稀盐酸: 离子方程式: 4.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铝和稀硫酸: 离子方程式: 6.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7.氢氧化铝和盐酸: 离子方程式: 8.氢氧化铝和NaOH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铝受热分解: 10.硫酸铝与氨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11.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12.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往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13.电解氧化铝: 2

三、铁及其化合物 1.铁与氧气反应: 铁与硫反应: 2.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铁与CuSO4溶液: 离子方程式: 3.铁和水蒸气: 4.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5.氧化铁与盐酸反应: 离子方程式: 6.CO还原氧化铁: 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 离子方程式: 9.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10.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11.除去FeCl2中的FeCl3: 离子方程式: 12.FeCl2和Cl2反应: 离子方程式: 13.FeCl3和Cu反应: 离子方程式: 14.氯化铁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