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知识点复习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知识点复习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排泄

知识脉络图

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严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排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排便和排尿。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但许多健康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排便、排尿功能,粪便和尿液的质与量也相应发生异常变化。因此,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排便、排尿情况,为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资料。护士还应理解正常排泄及其促进因素、阻碍因素、导致排泄改变的原因等,以便更好地处理患者的排泄问题,并指导和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必要时能熟练运用有关护理技术,满足患者排泄的需要。

第一节排尿的护理

一、概述

(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1.肾脏

肾脏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位于脊柱两侧,贴于腹后壁,右肾略低于左。肾。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生成终尿,经肾盂排向输尿管。

2.输尿管

输尿管为细长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成人全长约25~30cm,有三个狭窄,即起始部、跨入骨盆入口缘和穿膀胱壁处,输尿管结石常嵌顿在这些部位。输尿管通过平滑肌的蠕动和尿液的重力作用,使尿液不断流入膀胱内,此时尿液是无菌的。

3.膀胱

膀胱为储存尿液的囊状肌性器官,其形状、大小、位置均随尿液充盈的程度而变化。一般膀胱内储存的尿液在300~500ml时,才会产生尿意。

4.尿道

尿道由膀胱的尿道内口开始,末端直接开口于体表。尿道内口周围有膀胱括约肌(内括约肌)环绕;尿道穿过尿生殖膈处有横纹肌环绕,形成尿道括约肌(外括约肌)。临床上将尿道穿过尿生殖膈的部分称为前尿道,未穿过的部分称为后尿道。男性尿道长约18~20cm,有三个狭窄,即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两个弯曲,即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女性尿道长约4~5cm,较男性尿道短而直,富于扩张性,与阴道口、肛门相邻,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二)排尿的生理

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膀胱的排尿则是间歇进行的。只有当尿液在膀胱内储存并达到一定量时,才能引起反射性的排尿动作,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膀胱处于轻度收缩状态,其内压经常保持在0.98kPa。由于膀胱平滑肌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故在尿量开始增加时,膀胱内压并无明显升高。当膀胱充盈时(成人尿量增加至400~500ml,儿童50~200ml时),膀胱内压才明显升高,并出现尿意。如果尿量增加至700ml,膀胱内压随之升高至3.43kPa时,膀胱逼尿肌便出现节律性收缩,但此时还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当膀胱内压达到6.86kPa 以上时,便出现明显的痛感,以致不得不排尿。

排尿活动是一种反射活动。但排尿又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如果环境不适宜,

排尿反射将受到抑制。但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对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能力较弱,所以小儿排尿次数多,且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二、排尿活动的评估及一般护理

(一)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

1.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排尿的影响很大,例如,当处于焦虑或紧张的应激情境中,可能出现尿频、尿急,也可能出现尿潴留。另外,排尿也会受到暗示的影响,任何听、视或躯体感觉的刺激,均能引起排尿反射的增强或抑制。如有的人听见流水声就想排尿。

2.个人习惯因素

个人的排尿习惯姿势,有助于排尿反射活动的完成。当姿势改变后,排尿有可能受阻;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会建立一些排尿时间习惯。儿童时期的排尿训练对成年后的排尿型态也有影响。

3.文化因素

在隐蔽场所排尿是多种文化共同的规范,因此,排尿最基本的行为规则是需要隐蔽的环境,当缺乏隐蔽场所时,就会产生许多压力,影响正常排尿。

4.饮食与液体的摄入

液体的摄入量直接影响到尿量,摄入得多,尿量就多,而尿量又直接影响排尿的频率。摄入液体的种类也影响排尿,如咖啡、茶、酒类饮料,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加,排尿次数也增加。有些食物的摄入也会影响排尿,如含水量多的水果、蔬菜等可增加液体摄入量,使尿量增多。饮用含盐饮料或食物则会造成水钠潴留在体内,使尿量减少。

5.气候因素

夏季炎热,身体出汗量大,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

多,促进肾脏的重吸收功能,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冬季寒冷,身体外周血管收缩,循环血量增加,反射性地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而使尿量增加。

6.手术及外伤

外科手术、外伤均可导致失血、失液,若补液不足,机体处于缺水状态,尿量减少。术中使用麻醉剂可干扰排尿反射的进行,有些患者会出现尿潴留。某些诊断性检查前要求患者禁食禁水,因而体液减少影响尿量。泌尿系本身的手术或外伤则会直接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出。有些检查可能造成尿道损伤、水肿与不适,导致排尿型态改变。某些药物直接影响排尿,如利尿剂增加尿量,止痛剂、镇静剂影响神经传导而干扰排尿。

7.疾病

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病变,使排尿反射的神经传导和排尿的意识控制障碍,出现尿失禁;肾脏的病变使尿液生成障碍,出现少尿或无尿;泌尿系统的肿瘤、结石或狭窄等都可导致排尿障碍,出现尿潴留。

8.其他因素

妇女在妊娠时,可因胎儿压迫膀胱导致排尿次数增多;男性前列腺肥大压迫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老年人因膀胱肌肉张力减弱,出现尿频;婴儿因大脑发育不完善,其排尿不受意识的控制,2~3岁后才能自我控制。

(二)排尿活动的综合评估

1.排尿的评估

尿量是反应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肾脏的病变使尿液的生成障碍,可出现少尿或无尿;泌尿系统的结石或肿瘤可导致排尿障碍,出现尿潴留;而膀胱炎症或机械性刺激可引起尿频。正常情况下,排尿受意识控制,无痛苦,无障碍,可自主随意进行。成人排尿每日3~5次,夜间无或一次,每次尿量约200~400ml,24小时尿量约1000~2000ml。通常异常的排尿方式见如下几类:

(1)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1。多由内分泌代谢障碍,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引起。常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患者,正常情况下大量饮水也会引起多尿。

(2)少尿或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者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 或12小时内无尿者为无尿或尿闭。少尿多见于心脏、肾脏、肝脏功能衰竭和休克患者;无尿多见于严重休克和急性肾衰竭患者。

(3)尿潴留:尿潴留是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膀胱高度膨胀,容积达3000~4000ml时膀胱可至脐部。检查可见耻骨上膨隆,能扪及囊性包块,叩诊呈实音,有压痛等尿潴留体征。

(4)尿失禁: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称为尿失禁。

(5)膀胱刺激症状:此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多即尿频,是由膀胱炎症或机械性刺激引起;患者突然有强烈的尿意,不能控制需立即排尿称尿急,是由于膀胱三角或后尿道的刺激造成排尿反射活动特别强烈;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疼痛为尿痛,为病损区域受刺激所致,此症常伴有血尿。

2.尿液的评估

(1)尿量与次数

尿量是反应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尿量和排尿次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颜色

正常新鲜尿液呈淡黄色,是由于尿胆原和尿色素所致。尿色会受某些食物或者药物的影响,如进食大量的胡萝卜或服用核黄素,尿液的颜色会呈现深黄色。在病理情况下,尿色还会出现以下变化:

①血尿:呈红色或棕色(似洗肉水),呈色深浅受尿中所含红细胞的数量多少的影响。通常见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膀胱肿瘤、输尿管结石等。

②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或浓茶色常由于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所致。急性溶血、恶性疟疾、血型不合的输血常见血红蛋白尿。

③胆红素尿:呈深黄色或黄褐色,常见于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

④乳糜尿:呈乳白色,因尿中含有淋巴液,常见于丝虫病、泌尿系统化脓性炎症。

(3)透明度

正常新鲜尿液透明,放置后可出现微量絮状沉淀物,是黏蛋白、核蛋白、盐类与上皮细胞凝结而成。尿中有脓细胞、红细胞以及大量的上皮细胞、黏液、管型等,可见尿液呈混浊状。通常见于以下情况:

①尿盐析出:尿盐含量高时,尿液冷却后,可发生尿液混浊,但加热、加酸或加碱后,尿盐溶解,尿液又变得澄清。

②脓尿:尿中含有大量脓细胞、细菌或炎性渗出物时,排出的新鲜尿液即呈现白色絮状混浊,此种尿液在加热、加酸或加碱后,混浊度不变。

(4)比重与酸碱性

正常人尿液呈现弱酸性,一般尿液pH在5.0~7.0之间。尿液pH也会因为不同的饮食而受影响,进食大量蔬菜时呈现碱性,进食大量肉类时,呈现酸性。尿比重正常情况下固定于1.015~1.025之间,若尿比重经常固定于1.010左右的低水平,则提示肾功能严重障碍。尿液呈酸性,常见于酸中毒及低钾性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尿液呈碱性,常见于碱中毒或服用碱性药物。

(5)气味

正常尿液气味来自尿液中的挥发性酸,尿液久置后会产生氨,故有氨臭味。

①新鲜尿液有氨臭味,常见于泌尿道感染。

②烂苹果味,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尿内有丙酮所致。

③尿液带粪臭味,常见于膀胱直肠瘘。

(三)一般护理

维持正常排尿功能是护理的根本目的,主要措施包括摄入适量的液体、运动、健康教育、维持正常排尿习惯、自我放松、适当姿势和利用暗示等。

1.维持适当液体摄入

尿液生成量会随着液体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刺激排尿反射。若患者发热、大汗等,则需要增加液体摄入量;若患者活动受限,应鼓励进食含水量高的食物,维持每日摄入量,以稀释尿液,预防泌尿系统结百的形成和感染。

2.运动

运动能增强腹部和会阴部肌力而有助于排尿活动。预防尿失禁的发生,则应指导患者进行会阴部肌肉的锻炼。

3.维持正常的排尿习惯

患者住院后改变了以往的生活环境,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情况,应尊重和保持患者的排尿习惯,如排尿的姿势、充裕的时间和适合的环境等。

4.自我放松和隐蔽性

自我放松对排尿非常重要,而提供一个隐蔽的环境有助于自我放松。切勿强迫患者排尿。对于手术后或产后的患者,护士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放松自己,或采取一些适当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排尿。

三、排尿异常患者的护理

(一)尿潴留患者的护理

1.尿潴留的原因

(1)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或尿道有梗阻性病变,如前列腺增生或肿瘤压迫尿道使排尿受阻。

(2)动力性梗阻:外伤、疾病或使用麻醉剂等致使脊髓初级排尿中枢活动障碍或抑制,不能形成排尿反射。

(3)其他:各种原因导致不能用力排尿或不习惯床上排尿,包括某些心理因素,如焦虑、窘迫使尿液存留过多,膀胱收缩无力,导致尿潴留。

2.尿潴留的临床表现

膀胱高度充盈,患者主观感觉下腹胀痛、排尿困难。体检可见耻骨联合上膨隆,可扪及囊样包块,叩诊呈实音。

3.尿潴留患者的护理

(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焦虑情绪,采取各种方法诱导患者放松情绪,随时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

(2)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关门窗或用屏风遮挡,请无关人员回避。适当调整治疗与护理时间,使患者安心排尿。

(3)取适宜的体位和姿势: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患者以习惯姿势排尿。对需绝对卧床休息或某些手术患者,应事先训练床上排尿,以免因不适应排尿姿势的改变而发生尿潴留。

(4)诱导排尿: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如,让患者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或温水坐浴,下腹部热敷。用吸水管在水中吹气泡等。

(5)热敷、按摩、针灸:热敷可放松肌肉,促进排尿。如病情允许,可用手按压膀胱协助排尿,不可强行按压,以防膀胱破裂。按摩膀胱,轻揉10~20次,一手掌自膀胱向尿道方向推移按压,另一手掌按压内关、中极,促进排尿。针刺或艾灸中极、曲骨、三阴交等穴位,刺激排尿。

(6)药物治疗:积极配合原发病治疗,避免药物使用不当造成尿潴留,必要时根据医嘱肌内注射卡巴胆碱等。

(7)导尿: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可采用导尿术。

(8)健康教育:①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饮水2~3小时后鼓励患者排尿。②讲解影响排尿的有关知识。③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运动锻炼,自我放松。

(二)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1.尿失禁是指排尿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来。

2.尿失禁分类及原因

(1)充溢性尿失禁:即假性失禁,多由于创伤感染、肿瘤所致的神经性排尿功能障碍以及膀胱以下的尿路梗阻所致。当膀胱内压上升到一定程度并超过尿道阻力时,尿液不断地自尿道中滴出。当膀胱内压力降低时,流尿即自行停止,但膀胱仍呈胀满状态而不能排空。

(2)真性尿失禁:由于膀胱括约肌失去控制,尿道阻力完全丧失,膀胱内不能储存尿液。常见于手术或分娩,骶髓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之间联系受损如昏迷、截瘫等。

(3)反射性尿失禁: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当正常的神经冲动不能在脊髓的排尿中枢和大脑之间传递时就会发生反射性尿失禁。

(4)急迫性尿失禁:由部分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或急性膀胱炎等强烈的局部刺激引起;或由于强烈的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而发生尿失禁。

(5)压力性尿失禁:因膀胱括约肌张力减退,骨盆底肌肉及韧带松弛所致。 3.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尿失禁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如精神苦闷、烦躁、丧失自尊等,也给患者生活中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对于尿失禁患者除了适当的治疗矫正外,还要做好以下护理:

(1)心理护理:尿失禁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自卑感强,期待得到理解和帮助。护士应尊重、理解患者,充分给予安慰和鼓励,使之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皮肤护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经常用温水清洗会阴部皮肤。床上铺橡胶单和中单(或一次性尿垫)。需要时则根据情况定时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发生压疮。

(3)引流尿液:女性患者可用女式尿壶紧贴外阴接取尿液;男性患者可用尿壶接尿,也可用阴茎套连接引流袋接尿,如长期使用,需每天定时取下阴茎套和尿袋,清洗会阴部和阴茎。

(4)留置导尿管:对长期尿失禁的患者,可采用留置导尿,避免尿液刺激致皮肤受损,定时放尿锻炼膀胱肌肉张力。

(5)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尿失禁的原因,配合护理的方法,使之树立康复的信心。帮助重建正常排尿功能,持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①摄入足量的水分:每天摄水量为2000~3000ml,促进排尿反射,预防泌尿系感染,入睡前限制饮水,以减少夜间尿量。

②膀胱功能训练:白天每隔1~2小时使用便盆一次,夜间4小时一次,以后逐渐延长间隔时间,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③盆底肌肉锻炼:患者取立、坐或卧位,做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缩盆底肌肉,再缓慢放松,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次,每日进行数次,以不疲劳为宜。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肌肉正确的收缩和放松比例运动,以逐步恢复尿道括约肌的控制能力。病情许可时可做抬腿运动或下床活动,增强腹部肌肉力量。

四、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一)尿标本采集术

导尿术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

【目的】

采集尿液标本,通过实验室检查,协助诊断某些疾病。尿液标本有常规标本、

尿培养标本、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常规标本用于检查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有无细胞及管型,测定比重,并作尿蛋白及尿糖定性;尿培养标本用于收集未被污染的尿液作细菌学检查;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是用于进行尿的各种定量检查,如钠、钾、氯、肌酐、肌酸或尿浓缩查结核杆菌等。12小时尿标本时间为晚上7时至次晨7时,留24小时尿标本,时间为早晨7时至次晨7时。

【实施用物】

(1)常规标本:标本容器(50ml或100m1)1个。

(2)尿培养标本:有盖培养试管1支、1:5000高锰酸钾液适量、无菌纱布2块、消毒液适量、无菌棉签1包、酒精灯1盏、长柄木夹1个、导尿包(必要时)1个、火柴1盒、便器及便巾1套、无菌手套1副。

(3)12h或24h尿标本

有盖便器1个、防腐剂(依检验项目而定)适量。

【操作前准备】

1.按医嘱填写检验单,在检验单联号上注明病室、床号、姓名;根据检验目的,选择适当容器,检查标本容器有无破损,以避免发生差错和损坏标本

2.洗手、戴口罩;将容器携至患者处,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留取标本的目的及过程。

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收集尿标本。

【实施要点】

1.常规标本的采集

(1)嘱患者将晨起第一次尿留于标本容器内,除测定尿比重需留尿100ml外,其余检验留尿30ml即可。

(2)留取标本后贴上检验单联号。

2.尿培养标本的采集

(1)中段尿留取法:①嘱患者晨起先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男患者须将包皮翻开清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外阴。②点燃酒精灯,用燃烧法消毒试管管口和盖子,用长柄夹子夹住试管管身。③嘱患者排尿,弃去前段尿,以试管接取中段尿5~10ml。④再次用燃烧法消毒试管管口和盖子,随即盖紧试管,熄灭酒精灯,贴好检验单联号。

(2)导尿术留取法:通过插入导尿管的方法将尿液引出,留取标本,具体步骤见导尿术。

3.12小时或24小时尿标本采集法

嘱患者于晨7时或晚7时排空膀胱,弃去尿液后开始留尿,至次晨7时留完最后一次尿,将24h或12h的全部尿液留于容器中送检。

【注意事项】

1.检验标本必须是全部的尿液,检验结果才可靠。

2.常用的防腐剂有甲醛、浓盐酸、甲苯。其中甲醛用于固定尿中有机成分;浓盐酸用于防止尿叶I激素被氧化;甲苯可用于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

(二)导尿术

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技术。

【目的】

1.直接从膀胱导出不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量,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鉴别尿闭及尿潴留,以助诊断。

2.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3.盆腔内器官手术前,为患者导尿,以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

4.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切口的愈合,常需

做留置导尿术。

5.为膀胱肿痛患者进行膀胱内化疗。

【实施用物】

治疗车1辆、治疗盘1个、无菌导尿包1个、外阴消毒包1个。

无菌导尿包内置导尿管(10号、12号)各1根、治疗碗1个、弯盘1个、小药杯(4个棉球)1个、液状石蜡棉球瓶1个、血管钳(或镊子)2把、标本瓶1个、洞巾l块、纱布2块。

外阴消毒包内置治疗碗(内置棉球若干个)1个、血管钳(或镊子)2把、无菌手套(左手)1只、纱布(男患者导尿用)2块、无菌手套1副、无菌持物钳1把、弯盘1个、消毒用品1套、小橡胶单及治疗巾各l条、便器及便巾1套、屏风1架、浴巾1条。

【操作前准备】

1.洗手,准备物品,将用物置治疗车上层,便器置治疗车下层,推至患者处。护理人员要仔细检查导尿包是否过期,有无破损、潮湿,确保无菌物品合格,预防尿路感染。

2.确认患者,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导尿的目的和过程,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窘迫心理而得到患者的配合。

3.保护患者隐私,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患者。

4.嘱咐或帮助患者清洗外阴部,以保持清洁,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

5.根据男、女性尿道解剖特点行导尿术。

【实施要点】

1.针对男性患者的实施要点

(1)协助患者仰卧,脱下裤子退至腿部,露出外阴部,两腿平放略分开,将

小橡胶单和治疗巾垫于患者臀下,弯盘置患者右腿外侧;备消毒棉球。

(2)左手戴手套,用纱布裹住阴茎略提起,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外口,右手持血管钳夹棉球自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转擦拭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数次。

(3)在患者腿间打开导尿包,用无菌持物钳放好小药杯,倒入消毒液,浸湿棉球;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使洞巾和包布内层形成一无菌区,按操作顺序排列用物,选择合适的导尿管,用润滑剂润滑导尿管前端。左手用纱布裹住阴茎并提起,使之与腹壁成60°,将包皮向后推以露出尿道口,用消毒棉球如前法消毒尿道口及龟头。

(4)左手固定阴茎,右手将无菌弯盘置洞巾口旁,嘱患者张口呼吸,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前端。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约20~22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约2cm,将尿液引流入治疗碗或弯盘内,治疗碗或弯盘内尿液盛满后,可用血管钳夹住导尿管末端,将尿液倒入便器内,再打开导尿管继续放尿。

(5)如需作尿培养,用无菌试管接取尿液5ml,盖好瓶盖,置合适处。

(6)导尿毕,轻轻拔出导尿管,撤下浴巾,擦净外阴,脱去手套,置导尿包内,包好;撤出患者臀下的小橡胶单和治疗巾,放在治疗车下层;协助患者穿裤,整理床位。

2.针对女性患者的实施要点

(1)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右侧,帮助患者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部,并盖上浴巾,对侧腿用盖被遮盖。患者取仰卧屈膝位,两腿略外展,露出外阴。将小橡胶单和治疗巾垫于患者臀下,在患者两腿间打开外阴消毒包,弯盘置于患者外阴旁;取出治疗碗和棉球,倒消毒液浸湿棉球,将治疗碗置于弯盘后。

(2)左手戴手套,右手持血管钳夹取消毒棉球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依次初步消毒阴阜、大阴唇,接着以左手分开大阴唇,同样顺序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污棉球置弯盘内。消毒完毕,脱下手套置治疗碗内,污物放至治疗车下层,弯盘移至床尾。

(3)在患者两腿之间,打开导尿包,用无菌持物钳放好小药杯,倒入消毒液,浸湿棉球。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使洞巾和包布内层形成一无菌区,按操作顺序排列用物,选择合适的导尿管,用润滑剂润滑导尿管前端。

(4)左手拇指、示指分开并固定小阴唇,右手持血管钳夹取消毒棉球,由内向外,自上而下依次消毒尿

道口、两侧小阴唇,最后在尿道口处加强消毒一次。

(5)左手继续固定小阴唇,右手将无菌治疗碗或弯盘移至洞巾旁,嘱患者张口呼吸,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后再插入1~2cm,左右,松开左手,下移固定导尿管,将尿液引入治疗碗或弯盘内。剩余步骤同男性患者。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

2.插入尿管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尿道黏膜,若插入时有阻挡感可更换方向再插,见有尿液流出时再插入1~2cm,勿过深或过浅,尤忌反复抽动尿管。 3.选择导尿管的粗细要适宜,对小儿或疑有尿道狭窄者,尿管宜细。

4.对膀胱过度充盈者,排尿宜缓慢以免骤然减压引起出血或晕厥。

5.留置导尿时,应经常检查尿管固定情况,有否脱出,必要时以无菌药液每日冲洗膀胱一次;每隔5~7日更换尿管一次,再次插入前应让尿道松弛数小时,再重新插入。

6.导尿时,若尿液引流不畅,可用手轻轻按压膀胱,以助膀胱排空。对于膀胱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因为大量放尿使腹腔内压突然降低,可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而膀胱内突然减压,会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

(三)导尿管留置术

导尿管留置术是指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以持续引流尿液的方法。

【目的】

1.用于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能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盆腔内器官手术前留置导尿管,引流出尿液,以保持膀胱空虚,可避免术中误伤。

3.某些患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可便于引流及冲洗,还可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有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

4.对于截瘫、昏迷、会阴部有伤的患者,留置导尿管可引流尿液,以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防压疮。

5.为尿失禁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训练。

【实施用物】

实施用物同导尿术。除此之外,需另备:

无菌硅胶气囊导尿管(16~18号)1根、无菌注射器(10ml)1个、无菌生理盐水(10ml)1支、无菌集尿袋1只、宽胶布1段、橡皮圈1个、别针1枚、备皮用物1套、丝线一小段。

【实施要点】

1.操作前准备

洗手、戴口罩,准备物品放置治疗车上,推至患者处。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患者。嘱咐或帮助患者清洗外阴,并剃去阴毛。按男、女患者导尿术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2.女患者留置导尿管固定法

将一块宽4cm、长12cm的胶布的一端剪成3条,长约胶布的2/3,将未剪的一端贴于阴阜上,另一端3条的中间1条螺旋形粘贴于导尿管上,其余2条分别交叉贴在对侧大阴唇上。

3.男患者留置导尿管固定法

取宽2cm、长12cm的胶布,在一端的1/3处两侧各剪1个小口,折叠成无胶面,制成单翼蝶形胶布,将2条蝶形胶布分别粘贴于阴茎两侧,再用条形胶布以大半环形加固蝶形胶布,开口处向上。在距离尿道口1cm处,用胶布环形固定蝶形胶布的折叠端于导尿管上。

4.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固定法

向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ml,轻拉导尿管有阻力感,证实导尿管已固定于膀胱内。

5.移开洞巾,将导尿管末端与集尿袋的引流管接头处相连,用橡皮圈和安全别针将集尿袋的引流管固定在床单上,将集尿袋置于低于膀胱高度的位置固定。

【注意事项】

1.对于男性患者留置导尿管固定时,不得将胶布直接贴于龟头上,因为龟头的表皮非常薄,贴胶布易造成损伤;且龟头非常敏感,贴胶布易导致不适;用胶布加固蝶形胶布时,不可作环形固定以免影响阴茎的血液循环而造成阴茎充血、水肿甚至坏死。

2.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固定时注意膨胀的气囊不宜卡在膀胱下口即尿道内口,应注意向内推约2cm,以免气囊压迫造成损伤和不适。

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

1.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术的目的、重要性及护理方法,并取得他们的主动配合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保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应妥善放置,避免受压、扭曲、堵塞等导致引流不畅。

3.防止逆行感染

(1)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患者用消毒液棉球擦拭尿道口、阴茎头及包皮,每日1~2次。

(2)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并记录尿量。

(3)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导尿管可酌情适当延长更换时间。

(4)患者离床活动时,导尿管远端粘贴固定在大腿上,集尿袋应安置妥当,不可高过膀胱,以防尿液逆流。

(5)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更换卧位,使尿量增加到每日200ml 以上,以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

4.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并经常观察尿液,每周查一次尿常规。若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

5.训练膀胱功能常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来阻断引流,每4小时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四)膀胱冲洗术

膀胱冲洗术是将无菌溶液经导尿管灌入到膀胱内,并引流出来达到冲洗膀胱目的的方法。膀胱冲洗术通常用于清除膀胱内异物,如细菌、黏液、凝血块等,以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还可用于治疗某些膀胱内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等。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此术还可以在某些情况下用于保持其尿液引流的通畅。膀胱冲洗术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开放式膀胱冲洗方法,另一种则为密闭式(以下会详细介绍)。

常用的冲洗溶液有: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液;3%硼酸液;氯己定溶液;0.1%新霉素溶液。

【实施用物】

(1)开放式膀胱冲洗:无菌治疗盘1个、无菌膀胱冲洗器1个。无菌治疗盘内置:治疗碗2个、镊子(置治疗碗内)1把、纱布1块、70%乙醇棉球(置治疗碗内)数个、冲洗液按医嘱备。

(2)密闭式膀胱冲洗术:治疗盘(消毒物品)1套、冲洗液按医嘱备、输液调节器1个、无菌膀胱冲洗装置1把、输液架1个、便器及便巾1套。

【实施要点】

1.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准备物品和冲洗溶液,仔细检查冲洗液有无混浊、沉淀或絮状物。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

(3)按导尿术为患者插入导尿管,按导尿管留置术固定导尿管。选择冲洗方式,冲洗膀胱。

2.开放式膀胱冲洗术

(1)分开导尿管与集尿袋引流管接头连接处,消毒导尿管口和引流管接头,并分别用无菌纱布包裹。

(2)取膀胱冲洗器吸取冲洗液,接导尿管,缓缓注入膀胱

(3)注入200~300ml,取下冲洗器,让冲洗液自行流出或轻轻抽吸;如此反复冲洗,直至流出液澄清为止。

3.密闭式膀胱冲洗术

(1)用启瓶器启开冲洗液瓶铝盖中心部分,常规消毒瓶塞,打开膀胱冲洗装置,将冲洗导管针头插入瓶塞,将冲洗液瓶倒挂于输液架上,排气后用血管钳夹

闭导管。

(2)打开引流管夹子,排空膀胱。

(3)分开导尿管与集尿袋引流管接头连接处,消毒导尿管口和引流管接头,将导尿管和引流管与Y形管的两个分管相连接,将引流管的玻璃接头用无菌纱布包裹。

(4)夹闭引流管,开放冲洗管,使溶液滴人膀胱,调节滴速;待患者有尿意或滴入溶液200~300ml后夹闭冲洗管,放开引流管,将冲洗液全部引流出来后,再夹闭引流管。

(5)按需要量,如此反复冲洗,冲洗过程中,经常询问患者感受,观察患者反应及引流液性状。

4.冲洗完毕,取下冲洗管,消毒导尿管口与引流管接头连接。清洁外阴部,固定好导尿管。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物品。

第二节排便的护理

一、概述

食物通过消化吸收后,存留在大肠内的食物残渣经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而形成了粪便。许多健康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排便,粪便的质与量也会相应的发生异常变化,故护士通过对患者的排便活动及粪便的观察,可以了解个体消化系统的生理活动情况,有助于诊断和选择治疗、护理措施。直肠全长10~14cm,有两个弯曲,下止于肛门,长约4cm,肛门外括约肌为横纹肌,是控制排便的重要肌束。

当食物由口进入胃和小肠进行消化吸收后,将其残渣贮存于大肠内,其中除一部分水分被大肠吸收外,其余均经细菌发酵和腐败作用形成粪便。正常人的直肠通常情况下是没有粪便的,当肠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排便活动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如果个体经常有意识地制止便意,就会使直肠渐渐失去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加之粪便在大肠内停留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11章(排泄)模拟题及答案

【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导尿前需要彻底清洁外阴的目的是 A.防止污染导尿管 B.使患者舒适 C.便于固定导尿管 D.清除并减少会阴部病原微生物 E.防止污染导尿的无菌物品 2.对尿失禁患者的护理中错误的一项是 A.指导患者行盆底肌锻炼 B.女患者可采用橡胶接尿器 C.对长期尿失禁患者可采用一次性导尿术 D.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 E.多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3.下列疾病的患者中排出的尿液含有烂苹果味的是 A.前列腺炎 B.尿道炎 C.膀胱炎 D糖尿病酸中毒 E急性肾炎 4.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放出的尿量不应超过 A. 500ml B. 800ml C.1000ml D.1500ml E.2000ml 5.胆红素尿呈 A.酱油色 B.红色或棕色 C金黄色 D黄褐色 E乳白色 6.多尿是指24h尿量超过 A. 1000ml B. 1600ml C.1800ml D.2000ml E.2500ml 7.当患膀胱炎时,患者排出新鲜尿液有 A.硫化氢味 B.烂苹果味 C.氨臭味 D.粪臭味 E.芳香味 8.成年女性导尿时,导尿管插入长度是 A. 2 ~ 3cm B. 4 ~6cm C. 7 ~8cm D. 7 -9cm E. 9 ~ 10cm 9.男性患者导尿,导管插入的深度应为 A. 12-14cm B. 14 ~ 16cm C. 16-18cm D. 18 ~ 20cm E. 20 ~22cm 10.正常尿液的pH是 A.中性 B.酸性 C.碱性D.弱碱性 E.弱酸性 11.为尿潴留患者导尿的目的是 A.测量膀胱容量 B.鉴别有无尿闭 C.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 D.减轻患者痛苦 E.记录尿量、观察肾功能 12.当患者胆道完全阻塞时,因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粪便呈

基础护理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执行给药原则中,下列首要的是 A.遵医嘱给药 B.给药途径要准确 C.给药时间要准确 D.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E.给药过程中要观察疗效 2. 剧毒药及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 A.与内服药分别放置 B.放阴凉处 C.装密封瓶中保存 D.应加锁并专人保管,认真交班 E.应有明显标签 3. 剧毒药瓶上的标签颜色是 A.蓝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E.黄色 4.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 A.氨茶喊 B.苯巴比妥钠 C.泼尼松(强的松) D.胎盘球蛋白 E.青霉素 5.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 口服 B.外敷C吸入 D.皮下注射 E.静脉注射 6.股静脉的穿刺部位为 A.股动脉内侧0.5cm B.股动脉外侧0.5cm C.股神经内侧0.5cm D.股神经外侧0.5cm E.股神经和股动脉之间 7.在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原理中,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的装置是 A.超声波发生器 B.雾化罐透声膜C雾化罐过滤器

D.晶体换能器 E.电子管 8.超声波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水槽内的水温超过多少时应及时调换冷蒸馏水A. 30℃B. 40℃ C. 50℃ D. 60℃ E. 0℃ 9.肌内注射时,选用联线法进行体表定位,其注射区域正确的是 A.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B.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C.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D.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后1/3处 10.肌肉小剂量注射选用上臂三角肌时,其注射区是 A.三角肌下缘2~3横指处 B.三角肌上缘2-3横指处 C.上臂内侧,肩峰下2 ~3横指处 D.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E.肱二头肌下缘2~3横指处 11.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现患者局部肿胀、疼痛、试抽有回血,可能的原因是 A.静脉痉挛 B.针头刺人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 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 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 E.针头刺入皮下 12.氧气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应调至 A.0.5L/min B.1-2L/min C.2-4L/min D.6-8L/min E.8~10L/min 13.臀大肌注射时,应避免损伤 A.臀部动脉 B.臀部静脉 C.坐骨神经 D.臀部淋巴 E.骨膜 14.小儿头皮静脉注射,应除外的是 A.贵要静脉 B.耳后静脉 C.额静脉 D.枕静脉 E.颞浅静脉 15.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苜选药物是 A.盐酸异丙嗪 B.去氧肾上腺素C盐酸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16.青霉素皮内注射的剂量是、20~50U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第一部分:第1-5章)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 适用范围:护理学本科专业 目的:提供电子简版,以备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使用 章节:共十八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环境 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五章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 第七章休息与活动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第九章冷热疗法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第十一章排泄 第十二章给药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十四章标本采集 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管理 第十七章临终护理 第十八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五章 (5号宋体,22磅行距)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 (一)课程的地位 1.是护理学科的基础 2.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3.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 4.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1.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 2.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 1.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认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1.实践学习法:实验室学习、临床学习 2.反思学习法 第二章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概述 1.定义: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环境的分类 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 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气候影响、地形地质影响、环境污染 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因素、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护士的职责: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素。保护人类健康,满足人们需要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 (一)服务专业性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

第十一章排泄 1、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排除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2、尿潴留患者的护理 (1)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2)护理: A心理护理B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 C调整体位和姿势D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 E热敷、按摩F健康教育 G必要时药物治疗:卡巴胆碱H导尿术 3、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1)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2)护理: A皮肤护理B外部引流 C重建正常排尿功能 a病情许可分时间段多饮水 b定时给予便器协助排便 c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 D留置导尿E心理护理 4、导尿术(catheterization):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操作步骤】 (1)核对、解释(2)准备环境(3)协助患者准备好体位(4)垫巾,保护床单不被污染 (5)根据男、女患者尿道的解剖特点进行消毒、导尿 A女: a初步消毒:取消毒液棉球消毒阴阜、大阴唇,另一手分开大阴唇,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消毒顺序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每个棉球限用一次 b打开导尿包,倒消毒液于药杯内,浸湿棉球 c戴无菌手套,铺洞巾 d摆放用物,润滑尿管 e再次消毒:分别消毒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消毒顺序是内→外→内,自上而下。 一个棉球限用一次 f导尿: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cm左右,松开固定小阴唇的手下移固定导尿管,将尿液引入弯盘内 A男: a初步消毒:取消毒液棉球进行初步消毒,依次为阴阜、阴茎、阴囊,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转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 c~e同女性患者导尿 f再次消毒:用纱布包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用消毒液棉球再次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 g导尿:固定阴茎并提起,使之与腹壁成60o角,将弯盘置于洞巾口旁,嘱患者张口呼吸,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20~22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2cm,将尿液引入弯盘内 (6)夹管、倒尿 (7)取标本若需作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接取中段尿5ml,盖好瓶盖,放置合适处 (8)操作后处理 A协助患者睡卧舒适,收拾清理用物 B测量尿量,尿标本贴标签后送检 C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患者着凉。 (3)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4)避免误入阴道。 (5)为女患者插尿管时,如导尿管误入阴道,应另换无菌导尿管重新插管。 (6)为避免损伤和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必须掌握男性和女性尿道的解剖特点。 5、留置导尿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操作步骤】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 Nursing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操作考核及实验报告测评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30%。 三、学时分配表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 绪论 1 环境 3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 铺备用床法、铺麻醉床法12 舒适与安全 3 卧位与搬运3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9 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6 患者的清洁卫生 6 口腔、皮肤、头发护理 6 休息与活动 3 协助患者活动 3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8 T、P、R、BP测量及绘制、鼻导管 吸氧法 9 冷、热疗法 1 冷、热疗法 3 饮食与营养 6 鼻饲法 3 排泄 6 女患者导尿术、灌肠法 6 给药9 摆发口服药法、肌内注射法、静脉 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肤过敏试 验法 15 静脉输液与输血8 周围静脉输液法 6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6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6

基础护理学第12章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11章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药瓶上贴有明显标签:内服药标签为(蓝色边)、外用药为(红色边)、剧毒药和麻醉药为(黑色边)。 2、在执行药疗时,护士应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3、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舌下含服)、(吸入)、(皮肤黏膜用药)、(直肠给药)以及(注射)等。 4、根据皮内注射的目的选择部位:如药物过敏试验常选用(前臂掌侧下段);预防接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局部麻醉则选择(麻醉处)。 5、皮内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o)刺入皮内。 6、皮下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o~40o),快速此入皮下。注射部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也可选用(两侧腹壁)、(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 7、肌内注射最常用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8、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有两种:即(十字法)、(连线法)。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9、药物过敏试验法,青霉素过敏试验法注入剂量为(20~50U),破伤风为(15U),链霉素为(250U)。

10、局部给药的方法有(滴药法)、(插入法)、(皮肤给药)、(舌下用药)。 二、名词解释。 1、口服给药:是临床上最常用、方便、经济、安全、适用范围广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 2、注射给药法:是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 3、臀大肌注射定位法:臀大肌起自髂后上棘与尾骨尖之间,肌纤维平行向外下方止于股骨上部。 4、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区。 5、雾化吸入法: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

《基础护理学》试卷(第十二章 给药)

《基础护理学》试卷(第十二章给药)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口服药法 2、雾化吸入法 3、注射给药法 4、皮内注射法 5、皮下注射法 6、肌内注射法 7、静脉注射法 二、填空题 1、药物保管原则中规定药瓶上标签的颜色为:内服药用()色边,外用药用()色边,剧毒药用()色边。 2、健胃药宜在饭()服,助消化药宜在饭()服。 3、超声雾化器水槽底部的()和雾化罐底部的()薄而质脆,安放时动作要轻,以免破损。 4、臀中、小肌注射法是将示指、中指指尖分别置于()和()的下缘处,示指与中指形成的角为注射部位。 5、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是取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上()cm,髋关节下()cm,约()cm宽处为注射部位。 6、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是取上臂(),肩峰下()横指处。 7、臀部注射时为了使局部肌肉放松,侧卧位时下腿()上腿();俯卧位时两足尖()足跟()。 8、青霉素皮内试验结果为()性者方可给药,()性者禁用青霉素,并在()、()、()、()上说明青霉素()反应,并告知病人及家属。 三、单项选择题 1、发挥药效最快的剂型是() A、注射液 B、溶解剂 C、散剂 D、胶囊 E、片剂 2、对于药物的领取以下不妥的是() A、口服药由中心药房专人负责配药、核对 B、注射类的药物由病区护士专人负责 C、抢救药品须凭医生处方领取 D、临时医嘱所需口服药品由病区护士专人负责 E、剧毒药、麻醉药须凭医生处方领取 3、药物的保存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毒药应加锁保管 B、药柜应避开阳光直射 C、药瓶应有明显的标签 D、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离失效期远的药品应先用 E、药物质量须保证 4、应存放在有色密闭瓶内的是()

基础护理学第12章 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习题】一、选择题型题(-)A1下列首要的是1. 执行给药原则中,C.给药时间要准确 B.给药途径要准确遵医嘱给药A. 给药过程中要观察疗效 E. D.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剧毒药及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2. C.装密封瓶中保存 A.与内服药分别放置 B.放阴凉处 E.应有明显标签 D.应加锁并专人保管,认真交班 3. 剧毒药瓶上的标签颜色是黄色E. C.黑色 D.绿色 A.蓝色 B.红色 ℃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应放在44.) C.泼尼松(强的松 B.苯巴比妥钠氨茶喊A. E.青霉素 D.胎盘球蛋白 5.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吸入 C A. 口服 B.外敷 静脉注射D.皮下注射E.股静脉的穿刺部位为6.0.5cm B.股动脉外侧股动脉内侧0.5cm A.0.5cm D.股神经外侧0.5cm C.股神经内侧 股神经和股动脉之间E.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的装置是7.在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原理中,C雾化罐过滤器 B. 雾化罐透声膜超声波发生器A. 电子管 E. D.晶体换能器 超声波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水槽内的水温超过多少时应及时调换冷蒸馏水8.℃E. 0 ℃D. 60 ℃C. 50 ℃B. 40 ℃A. 30. 肌内注射时,选用联线法进行体表定位,其注射区域正确的是9.处B.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中 1/31/3处 A.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D.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1/3C.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处

1/3处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后10.肌肉小剂量注射选用上臂三角肌时,其注射区是横指处B.三角肌上缘2-3 A.三角肌下缘2~3横指处 横指处,肩峰下2-3 D.上臂外侧C.上臂内侧,肩峰下2 ~3横指处 横指处E.肱二头肌下缘2~3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现患者局部肿胀、疼痛、试抽有回血,可能的原因是11. B.针头刺人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 A.静脉痉挛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D. 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 针头刺入皮下E.氧气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应调至12.E.8~10L/min C.2-4L/min D.6-8L/min B.1-2L/min A.0.5L/min 臀大肌注射时,应避免损伤13. E.骨膜臀部淋巴 B.臀部静脉 C.坐骨神经 D. A.臀部动脉 小儿头皮静脉注射,应除外的是14.E.颞浅静脉 D.枕静脉 A.贵要静脉 B.耳后静脉 C.额静脉15.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苜选药物是C盐酸肾上腺素 B.去氧肾上腺素 A.盐酸异丙嗪E.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20~50U16.青霉素皮内注射的剂量是、 E.150U D.1OOU C.80U A.10U B.40U 17.链霉素皮内注射的剂量是A.0.25U B. 2.5U C. 25U D. 250U E.2500U 18.接受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患者出现轻微反应时,护士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立即停止注射,迅速给予抢救处理A. B.立即报告医生 C.重新开始脱敏注射 D.停止注射,待反应消退后,减少剂量增加次数注射 E.注射苯海拉明抗过敏19.过敏性休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其原因是 C.脑组织缺氧 A.肺水肿 B.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通透性增加E.肾衰竭D. 毛细血管扩张, 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的剂量是每毫升含20.C. 150U D. 200U B. 20U

基础护理学排泄试题

1.正常成人24h的尿量约(1000?2000)ml,平均在(1500)ml左右。尿液的颜色呈(淡黄色或深黄色。 2.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结核及感染疾病。胆红素尿见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疾病。乳糜尿见于丝虫病疾病。 3.当泌尿系统感染时新鲜尿液发出(氨)臭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尿液呈烂苹果气味。 4.膀胱刺激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 5.女性患者导尿一般插人尿管的长度为4-6)cm;男性患者导尿一般插人尿管的长度为(20-22)c m。 6.人体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某些有害物质大部分通过(肾脏过滤),以尿的形式经肾盂)、(输尿管)流入膀胱贮存。 7.当膀胱高度膨胀时,第一次导尿量不应超过1000ml,以免导致患者出现血尿和虚脱。 8. 24h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24h尿量大于(2500 )ml为多尿。 9.尿失禁可分为真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充溢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 10.为女性患者导尿初步消毒的顺序是阴阜大阴唇小阴唇尿道口 11.为女性患者导尿再次消毒的顺序是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 12.留置尿管期间,如病情允许应鼓励患者每日摄入水分在2000)ml以上,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目的。 13.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14.下消化道出血粪便为(暗红色血)便;肠套叠、阿米巴痢疾为(果酱样)便;痔疮或肛裂时粪便表面粘有(鲜红色血液);霍乱、副霍乱为白色“米泔水”样便。 15.—般肉食者粪便气味(重),素食者粪便气味(轻)。严重腹泻患者的粪便呈碱性反应气味极(恶臭);下消化道溃疡、恶性肿瘤患者的粪便气味呈(腐败)臭;上消化道出血粪便呈(腥臭)味;消化不良、乳儿糖类未充分消化粪便气味为(酸败)味。 16.个体进食大量蔬菜时,尿液可呈(.碱性),而进食大量肉类时,尿液可呈(酸性)。 17.慢性痢疾患者进行保留灌肠常采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病患者灌肠应取(右侧)卧位。 18.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粪便常表现为(柏油样)颜色胆道梗阻患者的大便常表现为(白陶土)颜色。 19.肛管排气时肛管插入的深度是(15-18)cm,保留灌肠时肛管插人的深度为(15-20)cm。 20.正常人的粪便为成形软便。便秘时粪便坚硬,呈(栗子样);消化不良或急性肠炎时可为(稀便或水样便);肠道部分梗阻或直肠狭窄,粪便常呈(扁条形或带状)。 21.肠胀气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腹泻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 22.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23.成人每次灌肠的溶液量为(500 ~ 1000 )ml,小儿(200 -500 )ml。溶液温度一般为(39 ~41)℃,降温时用(28-32 )℃,中暑时溶液温度为4℃。 24.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液)灌肠;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患者禁用(生理盐水)灌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 25.为消除或减轻患者肠胀气,行肛管排气,一般保留肛管不超过(20m i n),长时间留置肛管,会降低(肛门括约肌)的反应,甚至导致(肛门括约肌永久性松弛)。 名词解释 1.膀胱刺激征: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2.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3.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4.导尿术: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人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5.腹泻: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 6.排便失禁: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的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 7.便秘: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 8.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淸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 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四、简答题 1.简述对于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的原因。 对膀胱高度膨胀且虚弱的患者,第-次放尿不超过1000ml。因为大量放尿可使腹腔内压急剧下降,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又因为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 2.简述留置导尿管术的目的。 答:(1)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正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以密切现察患者的病情变化。(2)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虚,避免术中误伤。 (3)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4)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的淸洁干燥。 (5)为尿失禁患者行膀胱功能训练。 3.列出影响排尿的因素。

最新版基础护理学试章节强化练习第十一章 排泄

最新版基础护理学试章节强化练习 第十一章排泄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常成人一昼夜尿量为 A.800ml B.1500ml C.2500ml D.2800ml E.3500ml 2.少尿是指24h排尿量多于 A.50ml B.100ml C.200ml D.400ml E.600ml 3.多尿是指24h排尿多于 A.2500ml B.2000ml C.1800ml D.1600ml E.1400ml 4.留置导尿管为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导尿管应 A.每日更换1次 B.每周更换1次 C.每周更化2次 D.每两周更换1次 E.每月更换1次 第十二章给药 一单项选择 1药物的半衰期是(B) A药物从血浆中完全消失所用时间的一半 B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药物作用强度减弱一半所需时间 D 50%药物生物转化所需时间 E 50%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所需的时间 2、服用铁剂时,多食哪种食物可增加铁的吸收(D) A含电解质的流质食物 B 高蛋白的食物 C 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D 酸性食物 E 米面食物 3、易氧化和遇光变质,需装在密闭瓶中保存的药物是(B) A 巴比妥 B 安茶碱 C 甲氧氯谱胺(胃复安) D 糖衣片 E 地西泮 4、抢救青霉素过敏休克病人时、首选的药物是(C) A盐酸异丙秦 B 去肾上腺素 C 盐酸肾上腺素 D 异丙肾上腺素 E 盐酸肾上腺素 5、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下列哪种方法是正确的(E) A分2次量,平均每隔20min注射1次 B 分3次量,平均每隔20min注射1次 B分4次量,平均每隔20min注射1次 D 分3次量,注射量由多到少,平均每隔20min注射1次 E 分4次量,注射量由多到少,平均每隔20min注射1次 6、药效发挥最快的给药途径是(B) A口服给药 B 静脉注射 C 吸入给药 D 皮下注射 E 皮肤给药 7、应放置于冰箱冷藏的药物是(B) A肾上腺素 B胎盘球蛋白 C 安茶碱 D 地西泮 E甲养氯谱胺(胃复安) 8、宜饭前服用的药物是(B) A维生素E B.胃蛋白酶合剂 C.止咳合剂 D.庆大霉素 E.先锋霉素 9、护士在给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服用地高辛时,应重点观察:(C) A.胃肠道反应 B、是否成瘾 C、心率、心律 D、体温 E。血压 10、内服药在瓶上应贴有哪种颜色标签(A) A.蓝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E、黄色 11、连续使用超声波雾化吸入治疗时,雾化器水槽内的水温不宜过(C) A.30度 B、40度 C.50度 D、60度 E.70度 12、在肌肉注射时,如需两种药物混合注射时,应首先注意的是(A) A.药物有无配伍禁忌 B.药物的有效期 C.安瓿有无裂缝 D.药物的刺激性 E.药物的粘稠度 13、2岁以下的婴儿肌肉注射时,最好不选用(A) A.臀大肌 B.上臂三角肌 C.臀中肌 D.股外侧肌肉 E. 臀小肌 14.臀大肌肉注射时、为使肌肉松弛,应采取的姿势为(C) A.俯卧位,足尖分开,足跟相对 B.侧卧位,上腿稍弯曲,下腿伸直 C. 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D.坐位时,应选择较矮坐凳 E.仰卧位,足尖分开,足跟相对 15.皮下注射时,针尖与皮肤通常呈(C) A.5°~10° B.20°~30° C.30°~40° D 45~50° E.50~60° 16.皮肤药物试验过程当中,正确的操作是(C) A.进针角度为20~30° B.用2%碘酊消毒皮肤 C.通常注射量是0.1ml D.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处 E.若皮试需做对照实验,可用同一注射器及针头 17.青霉素使用后出现血清病样反应,常发生在用药后(C) A.2-3天 B3-5天 C. 7-12天 D 15-18天 E 一个月左右 18.对于TAT过敏试验阳性的病人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B) A停止注射TAT; B采用脱敏疗法注射TAT; C 再次做过敏试验并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D注射肾上腺素、苯海拉明等药物抗过敏; E 先准备好抢救器材,然后直接注射TAT

基础护理学第十二章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在下列给药途径中,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吸入疗法 D.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 2.皮内注射进行药物皮肤试验时,选择前臂掌侧下段是因为该处 A.皮肤较薄、肤色较淡 B.无大血管 C.离大神经远 D.皮下脂肪薄 E.操作较方便 3.服磺胺药物需多饮水的目的是 A.避免结晶析出堵塞肾小管 B.避免损害造血系统 C.减轻服药引起的恶心 D.避免影响血液酸碱度 E.增加药物疗效 4.无痛注射方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注意力 B.进针要快 C.拔针要快 D.推药液慢 E.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液,再注射刺激性弱的药液 5.两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时最好选用 A.臀大肌 B.前臂外侧 C.股外侧肌 D.上臂三角肌 E.臀中肌、臀小肌 6.皮内试验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无菌操作 B.针尖与皮肤呈5°角刺入 C.严格核对 D.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 E.用70%乙醇消毒皮肤 7.以联线法取肌内注射部位的定位法是 A.髂嵴与脊柱联线外1/3处 B.髂嵴与尾骨联线外1/3处 C.髂前上棘与脊柱联线外1/3处 D.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外上1/3处 8.灭菌注射器及针头哪部份手可接触 A.针尖 B.针梗 C.活塞 D.针栓 E.乳头 9.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为 A.15°~20° B.50°~60° C.20°~25° D.90° E.30°~40° 10.肌内注射时,为使臀部肌肉放松,应采取的姿势为

A.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B.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C.俯卧位,足尖分开,足跟相对 D.坐位,腰背前倾 E.站立位,身体需挺直 1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时,首选药物是 A.盐酸肾上腺素 B.盐酸异丙嗪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盐酸麻黄素 12.表示饭后的外文缩写的正确写法是 A.hs B.ac C.pc D.sos E.Co 13.同时服用下列药物,最后服用的是 A.维生素B1 B.复方阿司匹林 C.麦迪霉素 D.硫酸亚铁片 E.止咳糖浆 14.下列哪种病人给药时须将药研碎溶解后用 A.鼻饲病人 B.发热病人 C.禁食病人 D.腹泻病人 E.呕吐病人 15.药物保管原则中,下列哪一项不妥 A.药柜宜放在光线充足处 B.由专人保管,定期检查 C.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分别保管 D.麻醉药应加锁 E.瓶签模糊的药物应认真核对 16.不妥的药瓶标签是 A. 内服药用蓝色边 B.外用药用红色边 C. 剧毒药用黑色边 D. 瓶签—药名应用中文,不可用外文 E.瓶签上可涂蜡保护 17. 剧毒药品必须 A. 放在柜子里 B. 与普通药统一领取 C. 专柜加锁,专人保管 D. 随便放置 E. 医生保管 18.王先生,因外伤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局部皮丘红肿,硬结1.7cm,痒感。其处理是A. 禁用破伤风抗毒素 B.将全量分三次肌内注射 C. 将全量平均分成四次注射 D. 将全量分四次注射,剂量递增 E.将全量分四次注射,剂量递减 19. 易氧化的药物是 A. 红霉素片 B. 硫酸亚铁 C. 维生素C D. 乙醚 E.TAT

基础护理学第十二章习题(含答案).doc

基础护理学第十二章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 1.在下列给药途径中,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曰服 B.皮下注射 C.吸入疗法 D.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 2.皮内注射进行药物皮联试验时,选择前臂掌侧下段是因为该处 A.皮肤较薄、肤色较淡 B.无大血管 C.离大神经远 D.皮下脂肪薄 E.操作较方便 3.服横胺药物需多饮水的目的是 A.避免结晶析出堵塞肾小管 B.避免损害造血系统 C.减轻服药引起的恶心 D.避免影响血液酸碱度 E.增加药物疗效 4.无痛注射方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注意力 B.进针要快

C.拔针要快 D.推药液慢 E.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液,再注射刺激性弱的药液 5.两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时最好选用 A.臀大肌 B.前臂外侧 C.股外侧肌 D.上臂三角肌 E.臀中肌、臀小肌 6.皮内试验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无菌操作 B.针尖与皮联呈5。角刺入 C.严格核对 D.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 E.用70%乙醇消毒皮肤 7.以联线法取肌内注射部位的定位法是 A.骸靖与脊柱联线外1/3处 B.骼靖与尾骨联线外1/3处 C.骸前上棘与脊柱联线外1/3处 D.骸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E.骸前上棘和尾骨联线外上1/3处8.灭菌注射器及针头哪部份手可接触A.针尖

D.针栓 E.乳头 9.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为 A.15°?20° B.50° ?60° C.20° ?25° D.90° E.30° ?40° 10.肌内注射时,为使臀部肌肉放松,应采取的姿势为 A.侧卧位,下腿伸宜,上腿稍弯曲 B.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C.俯卧位,足尖分开,足跟相对 D.坐位,腰背前倾 E.站立位,身体需挺直 1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时,首选药物是 A,盐酸肾上腺素 B.盐酸异丙嗪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盐酸麻黄素 12.表示饭后的外文缩写的正确写法是 A.hs

基础护理学第12章给药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12章给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药瓶上贴有明显标签:内服药标签为(蓝色边)、外用药为(红色边)、剧毒药和麻醉药为(黑色边)。 2、在执行药疗时,护士应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3、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舌下含服)、(吸入)、(皮肤黏膜用药)、(直肠给药)以及(注射)等。 4、根据皮内注射的目的选择部位:如药物过敏试验常选用(前臂掌侧下段);预防接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局部麻醉则选择(麻醉处)。 5、皮内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o)刺入皮内。 6、皮下注射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o~40o),快速此入皮下。注射部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也可选用(两侧腹壁)、(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 7、肌内注射最常用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8、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有两种:即(十字法)、(连线法)。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9、药物过敏试验法,青霉素过敏试验法注入剂量为(20~50U),

破伤风为(15U),链霉素为(250U)。 10、局部给药的方法有(滴药法)、(插入法)、(皮肤给药)、(舌下用药)。 二、名词解释。 1、口服给药:是临床上最常用、方便、经济、安全、适用范围广的给药方法,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的目的。 2、注射给药法:是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 3、臀大肌注射定位法:臀大肌起自髂后上棘与尾骨尖之间,肌纤维平行向外下方止于股骨上部。 4、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区。 5、雾化吸入法: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知识点复习

第十一章排泄 知识脉络图 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严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排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排便和排尿。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但许多健康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排便、排尿功能,粪便和尿液的质与量也相应发生异常变化。因此,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排便、排尿情况,为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资料。护士还应理解正常排泄及其促进因素、阻碍因素、导致排泄改变的原因等,以便更好地处理患者的排泄问题,并指导和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必要时能熟练运用有关护理技术,满足患者排泄的需要。 第一节排尿的护理 一、概述 (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1.肾脏 肾脏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位于脊柱两侧,贴于腹后壁,右肾略低于左。肾。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生成终尿,经肾盂排向输尿管。 2.输尿管

输尿管为细长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成人全长约25~30cm,有三个狭窄,即起始部、跨入骨盆入口缘和穿膀胱壁处,输尿管结石常嵌顿在这些部位。输尿管通过平滑肌的蠕动和尿液的重力作用,使尿液不断流入膀胱内,此时尿液是无菌的。 3.膀胱 膀胱为储存尿液的囊状肌性器官,其形状、大小、位置均随尿液充盈的程度而变化。一般膀胱内储存的尿液在300~500ml时,才会产生尿意。 4.尿道 尿道由膀胱的尿道内口开始,末端直接开口于体表。尿道内口周围有膀胱括约肌(内括约肌)环绕;尿道穿过尿生殖膈处有横纹肌环绕,形成尿道括约肌(外括约肌)。临床上将尿道穿过尿生殖膈的部分称为前尿道,未穿过的部分称为后尿道。男性尿道长约18~20cm,有三个狭窄,即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两个弯曲,即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女性尿道长约4~5cm,较男性尿道短而直,富于扩张性,与阴道口、肛门相邻,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二)排尿的生理 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膀胱的排尿则是间歇进行的。只有当尿液在膀胱内储存并达到一定量时,才能引起反射性的排尿动作,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膀胱处于轻度收缩状态,其内压经常保持在0.98kPa。由于膀胱平滑肌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故在尿量开始增加时,膀胱内压并无明显升高。当膀胱充盈时(成人尿量增加至400~500ml,儿童50~200ml时),膀胱内压才明显升高,并出现尿意。如果尿量增加至700ml,膀胱内压随之升高至3.43kPa时,膀胱逼尿肌便出现节律性收缩,但此时还可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当膀胱内压达到6.86kPa 以上时,便出现明显的痛感,以致不得不排尿。 排尿活动是一种反射活动。但排尿又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如果环境不适宜,

基础护理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执行给药原则中,下列首要的是 A.遵医嘱给药 B.给药途径要准确 C.给药时间要准确 D.注意用药不良反应 E.给药过程中要观察疗效 2. 剧毒药及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 A.与内服药分别放置 B.放阴凉处 C.装密封瓶中保存 D.应加锁并专人保管,认真交班 E.应有明显标签 3. 剧毒药瓶上的标签颜色是 A.蓝色 B.红色 C.黑色 D.绿色 E.黄色 4.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 A.氨茶喊 B.苯巴比妥钠 C.泼尼松(强的松) D.胎盘球蛋白 E.青霉素 5.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 口服 B.外敷C吸入 D.皮下注射 E.静脉注射 6.股静脉的穿刺部位为 A.股动脉内侧0.5cm B.股动脉外侧0.5cm C.股神经内侧0.5cm D.股神经外侧0.5cm E.股神经和股动脉之间 7.在超声波雾化器工作原理中,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的装置是 A.超声波发生器 B.雾化罐透声膜C雾化罐过滤器

D.晶体换能器 E.电子管 8.超声波雾化器在使用过程中,水槽内的水温超过多少时应及时调换冷蒸馏水 A. 30℃ B. 40℃ C. 50℃ D. 60℃ E. 0℃ 9.肌内注射时,选用联线法进行体表定位,其注射区域正确的是 A.髂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B.髂嵴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C.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D.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中1/3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后1/3处 10.肌肉小剂量注射选用上臂三角肌时,其注射区是 A.三角肌下缘2~3横指处 B.三角肌上缘2-3横指处 C.上臂内侧,肩峰下2 ~3横指处 D.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E.肱二头肌下缘2~3横指处 11.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现患者局部肿胀、疼痛、试抽有回血,可能的原因是 A.静脉痉挛 B.针头刺人过深,穿破对侧血管壁 C.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外 D.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内壁 E.针头刺入皮下 12.氧气雾化吸入时,氧流量应调至 A.0.5L/min B.1-2L/min C.2-4L/min D.6-8L/min E.8~10L/min 13.臀大肌注射时,应避免损伤 A.臀部动脉 B.臀部静脉 C.坐骨神经 D.臀部淋巴 E.骨膜 14.小儿头皮静脉注射,应除外的是 A.贵要静脉 B.耳后静脉 C.额静脉 D.枕静脉 E.颞浅静脉 15.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苜选药物是 A.盐酸异丙嗪 B.去氧肾上腺素C盐酸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护理学基础 排泄护理试题

2015年宜春幼专护理学基础排泄护理考试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对尿失禁患者的护理中错误的一项是 A.指导患者行盆底肌锻炼 B.女患者可采用橡胶接尿器 C.对长期尿失禁患者可采用一次性导尿术 D.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 E.多用温水清洗会阴部 2.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放出的尿量不应超过 A. 500ml B. 800ml C.1000ml D.1500ml E.2000ml 3.多尿是指24h尿量超过 A. 1000ml B. 1600ml C.1800ml D.2000ml E.2500ml 4.成年女性导尿时,导尿管插入长度是 A. 2 ~ 3cm B. 4 ~6cm C. 7 ~8cm D. 7 -9cm E. 9 ~ 10cm 5.正常尿液的pH是 A.中性 B.酸性 C.碱性 D.弱碱性 E.弱酸性 6.当患者胆道完全阻塞时,因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粪便呈 A.鲜红色 B.暗红色 C.柏油样便 D.陶土色 E.果酱样便 7.当患者患有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其粪便为 A.暗红色 B.鲜红色 C.柏油样便 D.陶土色 E.果酱样便 8.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每次用液量为 A .200-500ml B. 250 ~ 600ml C. 300 ~ 800ml D.500-1000ml E. 1000 ~ 1500ml 9.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灌肠筒内液面距肛门约 A. 40 ?50cm B. 40 ~ 60cm C. 45 ?60cm D. 50 ~ 60cm E. 60 - 70cm 10.肝性脑病的患者禁用的灌肠液是 A.等渗盐水 B.肥皂水 C.等渗冰盐水 D.碳酸氢钠水 E.温开水 11.小量不保留灌肠时,溶液液面与肛门距离在 A. 20cm以下 B.30cm以下 C. 40cm以下 D. 50cm以下 E.60cm以下 12.保留灌肠时,灌入的液体应 A.不超过100ml B.不超过200ml C.不超过250ml D.不超过300ml 13.肛管排气时,其肛管插人肛门约 A. 7 - 10cm B. 10 ~15cm C. 10 ~ 20cm D. 12-15cm E. 15 ~18cm 14.对排便异常的描述,下列错误的是 A.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柏油样便 B.痔疮患者排便后有鲜血滴出 C.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呈暗黑色 D.肠套叠患者可有果酱样便 E.痢疾患者常为脓血便 15.排便失禁患者的护理重点是 A.保护臀部,防止发生皮肤破溃 B.给予患者高蛋白软食 C.认真观察排便时的心理反应

《护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十一)

《护理学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十一章 1.对使用约束带的患者应重点观察()。 A.衬垫位置 B.患者体位 C.患者神志 D.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 E.肢体活动度 2.口腔霉菌感染,漱口液宜选()。 A.1%~3%过氧化氢 B.0.1%醋酸 C.2%~3%硼酸 D.1%~4%碳酸氢钠 E.0.02%呋喃西林 3.对外科手术后疼痛,镇痛剂最好用在()。 A.麻醉清醒前 B.麻醉清醒后 C.疼痛发作前 D.疼痛发作时 E.疼痛发作后 4.全麻后未清醒患者宜取()。 A.屈膝仰卧位 B.去枕平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中凹卧位 E.头高足低位 5.休克患者宜取()。 A.屈膝仰卧位 B.去枕平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中凹卧位 E.头高足低位 6.防止躁动不安患者坠床应使用()。 A.床档 B.肩部约束带 C.膝部约束带 D.腕部约束带 E.踝部约束带 7.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常选用的漱口液是()。 A.1%~3%过氧化氢溶液 B.2%~3%硼酸溶液 C.1%~4%碳酸氢钠溶液 D.0.02%呋喃西林溶液 E.0.1%醋酸溶液 8.为有假牙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取下的假牙暂时不用,应将其置于()。 A.冷开水中 B.75%乙醇中 C.清洗消毒液中 D.朵贝尔漱口液中 E.温开水中 (二)多项选择题 1.宜采用半坐卧位的患者有()。 A.心衰B.腹膜炎C.休克D.腹部手术后E.甲状腺手术后 2.助患者翻身,符合要求的是()。 A.为输液患者翻身,翻身后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B.为牵引患者翻身,不放松牵引 C.为手术患者翻身,翻身后检查更换敷料 D.给颅脑手术后患者翻身,头部不卧于患侧 E.翻身间隔时间以4h为宜 (三)填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