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导游词

岳阳楼导游词
岳阳楼导游词

岳阳楼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开始被成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好好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千余篇名篇佳作以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是贯穿着中华名族的忧患意识,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挥到了顶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出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苏东坡发起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历史文物,现在大家所见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有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个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接为整体。岳阳楼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

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称,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引入大家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这《岳阳楼记》的雕屏,这幅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真正开始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一楼所悬挂的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我们现在登上的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凭窗远眺,可领略到“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真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道这里,欢迎大家再到这来,谢谢大家。

岳阳楼导游词100字(共11篇)

篇一:岳阳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地岳阳楼参观游览.岳阳楼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旅游区.岳阳楼地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地前身为鲁肃修建地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年及公元年.唐肃宗前元年及公元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地历史最为悠久. 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三是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了千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地楹联揙玭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地忧患意识.比如杜甫地《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地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地《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处事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地忧患意识,荣慧地精神,使当时地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不及不易斯言”地感慨. 四是岳阳楼地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地国家级文物. 现在大家所见到地岳阳楼为纯木结构.年按整旧如旧地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有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隼,工艺十分精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地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郭沫若先生编写地,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 . 篇二:岳阳楼导游词 岳阳楼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地岳阳楼参观游览.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地前身为鲁肃修建地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年)开始被成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地历史最为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好好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三是它地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千余篇名篇佳作以及大量地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是贯穿着中华名族地忧患意识,如杜甫地《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地情怀溢于言表,范仲淹地《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挥到了顶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出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地忧患意识,融汇地精神使苏东坡发起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地感慨;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地国家级历史文物,现在大家所见地岳阳楼为纯木结构,年按“整旧如旧”地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有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地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个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地,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接为整体.岳阳楼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地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地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地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称,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因此,岳阳楼地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引入大家眼帘地是大家神驰已久地这《岳阳楼记》地雕屏,这幅雕屏由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真正开始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 虽然仅有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地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地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地心灵.一楼所悬挂地古今名

岳阳楼导游词

岳阳楼导游词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岳阳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毛泽东主席提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高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

5篇介绍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5篇介绍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下面是橙子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湖南岳阳楼的导游词范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毛泽东主席提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1 / 20

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2 / 20

唐诗赏析-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

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 '《登岳阳楼》主要是塑造了诗人自我形象,集中表现了诗人优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而且由于这种感情与个人遭遇的悲惨、个人抱负的不能施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杜甫《登岳阳楼》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唐代: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 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吴国和楚国)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下瞰洞庭,碧湖万顷,遥望君山,气象万千,唐张说建,宋滕子京修。以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驰名。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

乾坤(qián kūn)日夜(一作“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天地,此指日月。 无一字:杳无音讯。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年老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生平的最后三年里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岳阳楼导游词(新编)

岳阳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xxx主席提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

登岳阳楼赏析

《登岳阳楼》鉴赏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联系下文更是如此。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他高兴不起来。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

岳阳楼导游词介绍五篇

岳阳楼导游词介绍五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岳阳楼导游词介绍五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岳阳楼导游词介绍(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始称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历史最悠久。 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诗人杜痒咏道:“茫茫雪浪带烟芜,天与西溯作画图,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都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三是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名篇佳作干余篇及大量的楹联匾屏、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日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忧圄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c刘少奇将它引为共产党员修养的准则,胡耀邦誉之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结晶,它确实是我中华精神文明之绝旬!四是文物珍贵。 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现在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 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四柱、三层、飞檐、盔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历史上岳阳楼屡毁屡修达50多

登岳阳楼·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登岳阳楼·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登岳阳楼》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这首感怀之作。此诗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五言律诗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是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

为天下文化名楼。 【原文】 《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解】 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淡水湖。 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临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 坼(chè):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这句是说:辽阔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分割。乾坤(qián kūn)日月(一作“夜”)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乾坤:原指天地。此指日月。 乾坤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 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 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诗人晚年是在小船上度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活的实况。 戎(róng)马关山北: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当时吐蕃侵扰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震动,匆忙调兵抗敌。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 【韵译】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登岳阳楼杜甫选择、理解性默写及解析

《登岳阳楼》杜甫选择题、默写及解析【高中部编版必修下册】题型:【选择题】【理解性默写】【解析】 【原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剽悍(biāo)鞭挞(tà)唱喏(rě)自给自足(jǐ) B.戎马(rónɡ)擢升(zhuó)女红(ɡōnɡ)歃血为盟(shà) C.涕泗(sì)诠释(quán)襁褓(bǎo)与时俱进(yù) D.蹩脚(bié)乾坤(qián)斡旋(wò)大大落落(lā) 1.答案:B【解析】A.“剽”读piāo, C.“与”读yǔ;D. “落”读luō。2.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B.亲朋无一字字:文字,指书信 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 D.戎马关山北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 2.答案:C【解析】C.老病:年老且生病。 3.下列诗句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C.亲朋无一自,老病有孤舟。D.戎马关山北,凭轩涕四流。 3.答案:A【解析】B.月—夜;C.自—字;D.四—泗。 4.下列对《登岳阳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登岳阳楼》是杜甫中年时期的作品。 B.《登岳阳楼》中,“昔、今”二字有深刻的含意。 C.《登岳阳楼》颔联形象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D.《登岳阳楼》意境宏大,炼字炼句准确。

4.答案:A【解析】A.为其晚年作品。 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用比喻写洞庭湖的阔大,意境宏丽。 B.首联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C.颈联是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 D.尾联笔锋一转,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5.答案:C 【解析】C“诗歌意旨所在,写自己的身世,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理解有误。“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 6.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B、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关于岳阳楼导游词范文五篇

关于岳阳楼导游词范文五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搜集的关于岳阳楼导游词范文五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岳阳楼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岳阳楼参观游览。大家这次的岳阳楼之行呢,就是由我全程陪伴了。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二是风景独特,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四是它的文物珍贵。 先说说我们岳阳楼悠久的历史吧。岳阳楼的前身呢,是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到唐朝才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岳阳楼和黄鹤楼、滕王阁是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但是其中呢,当属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了。

再说得到风景独特,大家向四周看一看,相信就都是深有体会啦。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茫茫雪浪带烟芜,天与西湖作画图。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这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真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呀。 提到岳阳楼的文化深厚,就不得不提到《岳阳楼诗文集》了。《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千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事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更是被胡耀邦誉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结晶。 最后要说的就是它的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其特点可以用“四柱、三层、飞檐、盔顶”八个字概括。岳阳楼全楼用木料构成,没有一块砖石和一颗铁钉,工艺十分精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大家抬头看看这块横匾,这匾上的“岳阳楼”三个字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大家再往这这边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

《登岳阳楼》诗歌鉴赏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一年九个月后,杜甫最终还是决定离开夔州,顺江而下。 江流慢慢变得缓慢了,江面也变得开阔起来了,杜甫知道,岳州到了,这一片辽阔的水域就是洞庭湖。 这一年是公元768年,杜甫59岁。(杜甫死于770年)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是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那时候的孟浩然还有理想,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提携;那时候,大唐歌舞升平,繁盛富足;那时候,皇上还是励精图治的唐玄宗;那时候,杜甫还只有22岁,22岁,那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期;22岁,杜甫应该还在吴越一带漫游,怀揣着“一览众山小”的抱负,“裘马颇清狂”,那些岁月,那些理想,那些朋友……怎么说没就没了。 杜甫颤颤巍巍,每上一个台阶他都感到很吃力。 “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杜甫没有想到,只是短短的三十多年功夫,一切都变了,昔日强大的王朝已经支离破碎,凋敝衰微;昔日的朋友一个一个辞世,李白、严武、王维、高适……而他自己已经漂泊大半个王朝,穷困潦倒,一事无成。他用衣袖拭了拭眼角,强撑着枯瘦的身躯,他想登上岳阳楼看一看。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洞庭湖真大啊,风迎面吹来,夹带着水腥气,杜甫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轻松了一些。他极目远眺,水,除了水,还是水,眼前是水,天边也是水,八百里洞庭,将吴楚从东南方分裂开来,气势非同一般。江面波光粼粼,百舸飞逝,日月星辰,若出其中,何其壮阔! 杜甫有些恍惚,他抬头望了望天,有些阴沉,显得低矮了一些,眼前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天地阔大,人显得多么渺小啊,“我这一辈子过着过着怎么就成这样了呢?“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我已经很久没有了亲朋好友的消息了,都不敢去想象家乡的情形,而自己已是疾病缠身,只能栖身于一条小舟之上。有时候,朝廷

岳阳楼-湖南新版导游词

岳阳楼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来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它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都曾登临吟咏,留下了众多的名篇佳作,为岳阳楼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前方映入大家眼帘的水池中,有五座精致小楼,这个景点叫五朝楼观,它是一道微缩景观,展示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风格各异的岳阳楼,用黄铜铸造,极具历史感和艺术感。 双公祠是为了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建,采用湘北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白墙青瓦。祠内还设有两个陈列厅,分别为“岳阳天下楼”和“双公忧乐情”。 大家看岳阳楼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石结构的牌坊,每座牌坊的中间石柱上均刻有楹联。左边牌坊刻有“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这是清代大书法家张照所撰。右边牌坊刻有“闲云野鹤自来往,沅芷澧兰无古今。”这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撰。两座牌坊南北对峙,布局对称,使得岳阳楼更显古朴、庄重。 岳阳楼南侧的这座亭子叫仙梅亭,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这座小亭子呈六边形,两层三檐,檐角高翘,纯木结构,玲珑雅致。岳阳楼北侧则是三醉亭,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而得名,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了。1983年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落架大修,基本保持了清代原有的艺术风貌和建筑特色。楼顶所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由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岳阳楼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共三层,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 飞檐是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形式,指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挑出的飞檐由斗拱承托,其中承托飞檐的方木块叫做斗,托着斗的木条叫做拱。岳阳楼的三层建筑均有飞檐,四角翘升,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仅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营造出壮观的气势。 岳阳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所以叫盔顶,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岳阳楼也是现存最大的盔顶建筑。大家请看,它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称,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着惊人的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杜甫《登岳阳楼》赏析-最新教育文档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王国维融会贯通了中国历代文论和西洋哲学、美学理论后,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拈出三组相对命题:“造境”与“写境”、“主观之诗人”与“客观之诗人”、“写实家”与“理想家”。“主观之诗人”即“理想家”“造境”,“客观之诗人”即“写实家”“写境”。我们持此理论返视唐诗这个浩渺山系中对峙的两大主峰——李白诗和杜甫诗,当会发现二者的共通与歧异。为便于比较,我们捡出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和杜甫《登岳阳楼》两首诗,旁及其他,解析归纳,淘洗出二人的诗风。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两首诗都是登岳阳楼的五律,但它们的物态层、形象层、生活

层、人性层、作者意识层、集体无意识层却各具特点。 严羽《沧浪诗话》云:“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①李白此诗正是这样,开笔便写在岳阳楼上的所见然后是所闻所感。所见者,天岳之南、川、洞庭;所闻者,浪声、雁鸣、夏十二与我等人豪饮语;所感者,开阔、渺远的视野和胸襟。高张扬厉,夸饰铺排,意象繁复却不嫌冗杂,似醉后之语却又以能一贯之,字里行间无不弥漫着酒气,无不冲斥着豪气,大有“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之概,神完气足之感。 杜甫《登岳阳楼》却不同,首先拉长时间、记忆的线段,沉稳厚重地起笔,然后描写登临之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恢宏雄大。史料记载,洞庭湖广圆五百多里,日月若出没其中。杜诗虽不如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崇高(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但因寄寓了江山纷乱之事,又比孟诗来得凝重,来得有神。 透视李白、杜甫这两首诗,我们完全可以剥削出两个丰满而非扁平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李诗一、二句深层处隐然可见一胸襟博大之人,唯其胸襟博大,方悠然而觉宇宙宽;三、四句“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点明登临前胸有块垒,睹物移情,被物感染;五、六句说不敢也不能辜负良辰美景,纵酒助兴;《唐诗鉴赏辞典》中何国治这样鉴赏七、八句:“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②如此看来,则全诗应是浑发着一股喜气、一股轻快了。我们以为不然。李白遇赦后是惊喜交加的,旋即放舟东下江夏,《早发白帝城》

岳阳楼导游词

岳阳楼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开始被成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好好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千余篇名篇佳作以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是贯穿着中华名族的忧患意识,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挥到了顶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出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苏东坡发起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历史文物,现在大家所见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有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个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接为整体。岳阳楼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

最新高二语文《登岳阳楼》知识点、赏析及教案

【篇一】高二语文《登岳阳楼》知识点 原文: 登岳阳楼⑴ 昔闻洞庭水⑵,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⑶,乾坤日夜浮⑷。 亲朋无一字⑸,老病有孤舟⑹。 戎马关山北⑺,凭轩涕泗流⑻。 注释译文编辑 注释: ⑴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在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览胜地。 ⑵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二淡水湖。 ⑶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飘浮在洞庭湖上。 ⑸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 ⑹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唯有孤舟一叶飘零无定。 ⑺戎马:指战争。关山北:北方边境。 ⑻凭轩:靠着窗户或廊上的栏杆。涕泗(sì)流:眼泪禁不住地流淌。 译文: 从前只听说洞庭湖茫茫大水,如今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没有得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年老体弱之身只剩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栏遥望胸怀家国泪水横流。

【篇二】高二语文《登岳阳楼》赏析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篇三】高二语文《登岳阳楼》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作家生平及思想体味诗歌内容。 2、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及“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培养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品味诗歌内涵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由广景——个人——广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式感悟式自主式交流式点拨式讲析式比较式

岳阳楼导游词_导游词

岳阳楼导游词_导游词 岳阳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毛泽东主席提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 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 题,极其巧妙而生动简洁地融入对优美景物的描写之中。它启迪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不能不令人扼腕浩叹。先忧后乐,掷地有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作为一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

岳阳楼景区讲解词

岳阳楼景区讲解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现在大家所处的是我们岳阳楼的南大门,大家看一下,在我们的上方,有一块匾额,上面“巴陵胜状”四个字是清代乾隆皇帝的第一任书法老师张照所写!这两边的对联——“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是一首诗,它的下面两句是“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那么现在请各位跟随小陈一起走进我们岳阳楼公园,去领略着一座千古名楼的博大精深! 现在各位看到的第一个景点叫五朝楼观!五朝指的是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因为我们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中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一座,所以被称为是大哥大!岳阳楼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屡建屡毁,有史可查的就有58次之多!那么大家看一下,我们左手边的着一座是元代时期的岳阳楼!我们岳阳楼是一个三无产品,其中一无就是无地基!在这所有的岳阳楼中,元朝时期的岳阳楼是唯一一座有地基的楼阁!它当初是建在洞庭湖畔,后来被洞庭湖的湖水所冲垮!我们边看边往右手边走!着一座格式最为复杂,布局最为严谨的便是宋代岳阳楼!也就是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岳阳楼了,当初的这座楼阁被称为是巴陵四绝!这四绝是什么呢?就是——滕子京修楼,范仲淹作记,苏子美题词,邵松雕刻!但是这座楼和巴陵四绝都只存在了短短的33年,后来毁于一场雷火之中!导致这场雷火的原因是因为当年滕子京修楼的时候忘记在楼顶上方安装一根避雷针!所以才导致了这个遗憾的发生!对面的那一座是明代时期的岳阳楼!我们看一下它的形状,像不像古印度佛教塔?因为明代的皇帝信仰佛教,所以将岳阳楼修建的和佛塔一般!面前着一座就是唐代的岳阳楼!你看它方方正正较为简单,上面岳阳楼三个字也大有来头,是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写!唐代的岳阳楼有这么一说:“不向岳阳楼上醉,未可堪称做诗人!”意思就是说,你没有在岳阳楼上喝醉过酒的人,你也没有任何资格说自己是一个诗人!好了,我们来看看最后一座,这就是清代时期的岳阳楼!岳阳楼演变到清朝就已经变成了一家远近驰名的饭店,据说生意也是做的红红火火!上面岳阳楼三个字是康熙帝所写!我们站在这里远眺一下今日将要参观的主楼,各位看一下,它像不像一个古代将军的帽子?我们再看一下着一座清代时期的岳阳楼!今日的岳阳楼和清朝时期的岳阳楼唯一不同的就是这屋顶!这种建筑在建筑学上被称为盔顶式建筑,虽然美观,但是很容易达到头重脚轻的效果,也就是说下身之称不起上身!但是我们岳阳楼做到了,这在中国的建筑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五座铜楼都是用纯铜打造,耗资百余万!以原先身高1/20的比例建成! 看完五朝楼观,我们接着往前面走!接下来的景点是双供词! 大家看一下我们右手边,这种式样的墙叫马头墙,它是“徽派”建筑!这是一座祠堂,里面供奉的是两个与岳阳楼息息相关的任务——滕子京和范仲淹!我们都知道,当年滕子京百废俱兴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写下千古雄文岳阳楼记,也就是说一切的岳阳文化都是从他们那个时候开始滋生!我们看那牌匾上“双供祠“三个大字,那是范仲淹的第二十八代世孙范敬宜老先生所写!范敬宜是中国书法协会的主席,也是北大的教授!但是不幸的是,他已经病逝于2010年11月! 现在我们走进来的这座亭子叫七星回廊亭!因为它从上空俯视下来,是一个北斗七星的形状!而且每一座亭子都是以星星来命名!不仅如此,而且这里面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