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

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
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

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

王华进,王贤明,管朝祥,刘登良(化工部海洋化工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

徐吉超(青岛市技术监督局质检所,266000)

摘要:总结了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目前所使用的防污涂料的优劣及今后防污涂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防污涂料;自抛光防污涂料;无毒防污涂料

1前言

人类长期为防止海生物对舰船和海洋设施的危害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因为船舶附着海生物后,将明显地增加表面摩擦阻力,降低船速,增加燃料消耗,增加进坞维修次数;浮标污损而须经常更换;声纳罩污损会降低灵敏度;海水进水管路(包括冷却系统管路)、接头和阀门污损,导致流速降低,甚至堵塞,还会加速腐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要超过10亿美元。2防污涂料

2.1传统防污涂料

解决海生物污损的方法中,以使用防污涂料最为广泛,也最为有效。早期美、英等国家使用汞、砷等化合物作为毒料配制防污涂料,此类防污涂料的毒性大,20世纪50年代被淘汰。随着以氧化亚铜为主要毒料,松香、沥青、乙烯树脂和氯化橡胶等为主要基料配制防污漆,使防污漆技术进入逐渐成熟的阶段,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有机锡化合物应用到防污漆中。

表6固化剂用量对耐碱性的影响

717用量

(固含量计)

耐碱性

1/430s边缘起泡,5min1/4起泡,30min2/3起泡

1/515s边缘起泡,3min几乎全部起泡

从表6中可以看出:固化剂用量占其固含量的1/4比1/5的耐碱性有很大提高。由此可以看出1/5固化剂含量仍没有达到交联平衡,而1/4固化剂含量已经达到设计要求。

4丙烯酸乳液的耐水性

实验中将带有涂层的铝片放入沸水中煮10min 后取出,发现涂层几乎不吸水,不起泡,不剥落,耐水性较好。

5结语

(1)乳化剂用量决定乳液稳定性,采用复合乳化体系有协同效应,选取两种乳化剂的配比为2B1,且用量控制为单体总量的10%左右较好,可制得半透明状核壳结构微乳液。

(2)核壳种子乳液聚合分两步加料,核聚合阶段控制乳胶粒数目及粒径,形成反应性微凝胶,便于进一步反应。壳聚合阶段的滴加方式及速度决定壳结构。该工艺所得乳液可以改进丙烯酸酯涂料的施工性能及固化特性。

(3)本体系以717为固化剂,用量占固化剂固含量的1/4,固化时间为60s即可达到较好的耐碱性和耐水性。

上述水性丙烯酸耐碱底漆,为进一步开发亲水性面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管蓉,艾照全,李建宗,熊传溪.影响聚丙烯酸乳液胶粘剂性能的

因素.中国胶粘剂,1998,(7):36~39.

[2]袁才登,王艳君,张彤楦,刘德华,曹同玉.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

的合成及应用.高分子通报,1999,(1):66~71.

收稿日期:1999-09-30

作者地址:合肥工业大学314信箱

联系电话:(0551)4655210转2229

有机锡化合物既能单独使用,也能与氧化亚铜配合使用,可以提高广谱杀菌性和防污期效。用氧化亚铜和有机锡化合物作为复合毒料配制的防污漆防污期完全可以满足船舶防污的需要。上述防污漆为溶解型和渗出型,具有毒料渗出率不稳定和表面比较粗糙的缺点。

2.2含有机锡自抛光防污涂料

20世纪70年代以后,含有机锡的自抛光防污涂料(SPC)开始进入市场。其防污机理是SPC浸于海水中,涂层中的有机锡高聚物在微碱性海水中发生水解,缓慢地从聚合物表层游离出有机锡基团,以三烷基锡氢氧化物的形式渗到海水中,以达到防污的目的。剩余的有机锡聚合物因带有亲水基在航行过程中借助水流冲刷作用而溶解于海水中,使里层的有机锡高聚物不断水解,不断释放出防污有机锡毒料,达到长效防污的目的,同时剩下的有机锡聚合物部分还应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和溶胀性,形成光滑的表面,起减阻作用。这样,就同时解决了引起防污漆表面粗糙的两个因素)))海生物污损和表面逐渐粗糙的问题,因此,此类防污漆一问世,就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船舶所用的防污涂料主要是有机锡自抛光防污涂料。据英国IP公司统计表明,全世界有60%~70%的船舶使用SPC防污涂料。近年新建的商船90%涂装这类涂料。日本的1000余艘新建商船几乎100%涂装这类涂料。我国的新建商船也是以此类涂料为主。国际上主要的海洋涂料生产商I P、KANSAI、HEMPEL、JOTUN等公司均在我国设有生产此类防污涂料的厂家。

2.3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

含锡SPC防污涂料虽然具有防污和降阻双重特点,但其毒性较大,对海洋污染严重。有研究报道,有机锡化合物具有强毒性且不易降解,有机锡含量高于0.1ppm的海水将影响海洋生态环境,严重影响海生物的生长、繁殖,还使得海生物发生遗传变异。随着环境保护呼声的日益高涨,各沿海国家纷纷立法限制有机锡的使用,到目前已有43个国家先后发布限制使用含三丁基锡防污涂料的法规。1988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控制使用有机锡防污涂料的法案,即著名的OAPCA法案。1989年日本禁止在防污涂料中使用三苯基氯化锡,环境厅又将7种有机锡化合物列为第2类特定化合物,限制其生产及进口。1987年,12个欧洲共同体国家已同意禁止有机锡防污涂料用于长度为25m以下的船舶。1994年联合国发表了/21世纪宣言0。我国于1995年发表了/21世纪海洋发展宣言0,明确提出了发展无公害的海洋防腐和防污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底国内外加快了研制和开发不含有机锡的低毒和无毒防污涂料的步伐。其中,以无锡自抛光防污涂料(TF-SPC)发展最快,TF-SPC采用可溶和可水解的基料,配合低毒氧化亚铜防污剂,在海水的作用下,基料缓慢消蚀,不断露出新表面,溶出防污剂,使涂膜保持光滑和防污性。它与常规的溶解型防污涂料有本质区别,常规的溶解型防污涂料所用的可溶基料为小分子,如松香等,由于表面不均匀溶解及与颜填料溶解过程的差异性,造成涂膜表面粗糙,不能起减阻自抛光作用。而TF-SPC不含有机锡,又具有自抛光的功能,既克服了原有机锡自抛光涂料毒性大的缺点,又具有SPC节能的优点。因此,目前世界上各大涂料公司都在积极开发这种涂料产品。最早进行TF-SPC研究的是IP公司,接着,HE MPEL、JOTUN、KAN-SAI、SIG MA、DEVOE等公司也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相继有产品推向市场。如IP公司的IN-TERVIRON和I NTERGCLENEBRA500等和W& JLEIGH公司的ERVYTF100、200、300等品种。上述涂料产品已先后在多艘英、美海军舰船和商船上应用,并达到36个月的防污期效。1998年KANSAI公司推出含锌丙烯酸聚合物防污漆。据其公司人员介绍,将很快把此新产品在其海外工厂投产,销往世界各地。我院于1992年开始开发TF-SPC,并已先后在十余艘船上进行涂装,在青油8号上已有30个月的实船试验结果。TF-SPC的技术途径一般有如下几种:

(1)以普通可水解树脂为基料,添加无锡防污剂(主要是氧化亚铜和低毒有机防污剂),控制基料水解速度,从而控制毒料的渗出率。

(2)以丙烯酸树脂为主,聚合物链上接上防污基团(酚、喹啉等),此基团可水解而发挥防污作用。

(3)以高酸值的树脂为基料,在海水中,涂膜表面呈酸性,形成不适合海生物生长的微环境。

(4)采用含锌、铜丙烯酸共聚物与海水中的钠离子发生离子交换,达到防污的目的。

(5)采用乳酸聚酯进行生物降解。

目前,从总体看来,TF-SPC还达不到含锡SPC 的水平,防污期效较含锡SPC的短,占主导地位的仍

是含锡SPC。

2.4无毒防污涂料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毒防污涂料必将淘汰。虽然TF-SPC中的主防污剂(氧化亚铜)的毒性较有机锡的小,但氧化亚铜并不是完全无毒,如氧化亚铜的浓度为0.68mg/L足以抑制各种藻类生长;浓度为25~50mg/L可毒死海藻和硅藻,给以藻类为食物的鱼类带来危害。因此,人类最终要开发出无毒而又能满足各类船舶及其他海洋设施需要的防污涂料。近3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无毒防污涂料,专利、文献不断出现,归纳起来可分为物理防污和生物防污两种方法,其本质在于形成一个海生物不易生长的表面。

物理防污方法有如下途径:

(1)低表面能防污涂料

以有机硅或有机氟低表面能树脂作基料,配以交联剂、低表面能添加剂(如硅油、液体烃类等)及其他助剂组成的防污涂料。已报道了实船效果最佳的美国海军/鹦鹉号0涂以全氟烷基聚醚聚氨酯为基料, 10L m聚氟乙烯粉末为填料的防污漆,在航7年的记录,但每隔半年必须上排,用高压枪冲去附着不牢的生物,因此,只适用于小船。日本的中国涂料公司和龟田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及壳牌公司和英国伯明翰大学也有此类涂料专利。我院自1987年以来,在低表面能防污涂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历经5年,挂板上千块,发现其防污性能的持久性难以满足要求,尤其是防藻效果较差,一旦污损,动物性附着生物立即附着。此外,由于其配套性、干性、重涂性均不理想,需要不断冲洗,故不适宜大中型船舶使用,因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此方面研究不太活跃,但还是值得继续开发的一个方向。目前在海水管道防污方面得到成功应用。

(2)以高吸水性树脂为基础的防污涂料

基本原理是产生一个高度不稳定的、不利于海生物附着的表面。20世纪80年代初Ghanem提出利用醋酸纤维素和含胶体二氧化硅的聚甲基硅氧烷制得树脂。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Nitto电气工业公司开发了以机器润滑油和嵌段丁苯胶制得亲水凝胶,在海水中挂片试验24个月无污损。但此类涂料漆膜机械强度低,而且长期贮存容易胶化,涂装时流平性不好,易流挂,有待发展。

(3)以导电涂料为表层的电解海水法防污

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开发的在船底涂布绝缘层后,以导电涂层为阳极,以船壳钢板为阴极,通电后在阳极上水解海水产生次氯酸的防污方法,海水电解产生的具有防污作用的次氯酸用量很小,而且很快分解而消失,不存在海洋污染的问题。现已在小型船舶上进行实船试验。这项技术的关键是研制导电性好和高度耐电解性的涂料。

(4)表面植绒型防污涂料

通过物理或施工方法在涂料表面产生一层类似于微细鞭牧毛的不稳定表面,以防止海生物附着的方法已有报道,对于绒毛的长短和直径,及绒面的疏密分布等施工工艺上尚有待实用化。

(5)可溶性硅酸盐为主防污剂,形成长期稳定的高碱性表面的无毒防污涂料

海生物适宜的生长环境是pH为7.5~8.0的微碱性海水,强碱性或强酸性环境下均不易生存。有资料表明,用碱式硅酸盐为成膜物,可以开发出既便宜又无毒的防污涂料。但此种涂料的有效防污期不长,理化性能差,与实际应用尚有一段距离。我们自/八五0到/九五0一直承担舰船涂料攻关课题5无毒防污涂料6,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攻关,已研制成功以碱式硅酸盐为主防污剂,配以适当渗出调节剂、助剂,以可水解丙烯酸聚合物为基料的2年期效无毒防污涂料,并已有3年实海挂板数据,进行了20余艘实船涂装。

生物方法防污是在研究生物的附着、繁殖等一系列污损过程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的。现已发现某些少量甚至微量无毒激素、酶和化合物引入涂料中,可干扰、抑制污损海生物附着、新陈代谢和繁殖过程。如美国海军马岛实验室试图通过生物酶来干扰藤壶的蛋白胶质的分泌或阻断其老化过程,从而防止海生物附着,而Zoexon研究出一种激素Juenile Hormone可干扰藤壶等海生物附着。我院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此方面进行了探索,从海水中提取硫杆菌作防污剂,制成生物防污涂料,取得半年防污期效。/九五0又将生物防污涂料列为预研课题,并取得一定的进展。生物防污技术虽然前景广阔,但距实际应用尚有很大距离。

3结语

虽然自抛光防污涂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在防污涂料领域里占主导地位,但随着人们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各种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及对海生物生长机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钛白粉中微量铜

周丽群(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12004)

摘要:有机相萃取微量铜,使铜与基体钛分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钛白粉中微量铜。该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应用于钛白粉的科研与生产中,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萃取分离;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微量铜测定;钛白粉

1前言

钛白粉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杂质元素,如铁、铜、锰、钴、镍、铬等对钛白粉质量有较大影响。钛白粉中铜的测定过去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灵敏度不高,选择性较差,操作繁琐,难以满足科研与生产的要求。本方法采用萃取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用于萃取分离铜的络合剂有APDC、DDTC、KI、双硫腙等,萃取溶剂有乙酸乙酯、三氯甲烷、MIBK等。经筛选,采用KI-MIB K体系萃取分离铜,有机相直接进样。实验表明该法有很高的选择性,萃取效率高,灵敏度高,有效消除了基体的影响。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GF U-201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已改造); Cu(ò)标准溶液:用高纯铜粉配制成0.1g/L贮备液;抗坏血酸溶液:用分析纯抗坏血酸配成10%的水溶液;KI溶液:用优级纯KI配制浓度为1M的水溶液;硫酸:优级纯;氢氟酸:优级纯;硝酸:优级纯; MIB K:分析纯。

2.2仪器工作条件

波长:324.7nm;狭缝:0.2mm;工作方式:双光束;灯电流:4mA;乙炔流量:1L/min;空气流量: 8.5L/min;负高压:-262V;提升量:3.8ml/min。2.3实验方法

萃取分离在125ml分液漏斗中进行,硫酸浓度1.5M,碘化钾浓度0.2M,抗坏血酸(10%)加入量5ml,水相体积控制在40ml,MIBK用量10ml,震荡时间3min。在上述仪器条件下,对有机相进行测定,读取吸光度。

3结果与讨论

3.1萃取分离条件选择

3.1.1硫酸浓度

为了防止钛的水解,同时使K I与Cu2+定量反

的不断认识,环保型的低毒和无毒防污涂料未来必将全面取代含锡防污涂料。

参考文献

[1]Journal of Coati ngs Technology,1998,70(880).

[2]中国涂料,1998,(6).

[3]涂料技术,1996,(2).

[4]涂料技术,1996,(3).

[5]涂料工业,1989,(1).

[6]涂料工业,1992,(2).

[7]Jotun Marine Coating.

[8]Pitture Vernici,1998,74(4).

[9]J UP09/078006.[10]Pai nt&Ink,1999,(1/2).

[11]涂料工业,1993,(2).

[12]涂料工业,1994,(5).

[13]涂料工业,1998,(1).

[14]涂料工业,1998,(2).

[15]Pol ymer Pai nt Col.J.,1998,(18).

[16]Pitture Vernici,1998,74(3).

[17]Protect.Coat.Europe,1997,2(11).

[18]ENDS Report,1998,277.

收稿日期:1999-10-18

作者地址:青岛市南区金湖路4号联系电话:(0532)5820034

#分析测试#

Automotive Prim er Surfacer/YI M ingwen,S HU Man,HUA Yunhua M TULIAO GONGYE.-2000,30(3).-1~2

An automotive pri mer surfacer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polyester resi n,blocked polyurethane,antisagging resin,amino resi n, pigment,fillers,additi ves and solven t blend,which shows good appl-i cation and chip-resistance properties.The effects of the ingredien ts of the formulation on the coatings properties were discussed.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Novel F-Grade Polyurethane Wire Coatings/TAN Xiaohong,Zeng Fandi M TULIAO GONGYE.-2000,30(3).-3~6

Polyurethane wire coatings is featured by its excellent insulation and direct weldability,heat stability and good dyeability,which has found wide applications in color TV,instrumen t and computer indus-try,where there i s a lot of welding poin ts.The heat resistant grade of the pain t film is i mprored by using the tri-polymerization reaction of the isocyanate group s in polyurethane prepolymer,thus to produce a novel F-grade polyurethane wire coatings.The synthesi 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novel polyurethane coatings were studied i n a systematic way.

Study on the New Acrylate Water-Proofing Emulsion and Its Coatings/LI Dan,QIAN Feng,YOU Bo et al M T U LIAO GONGY E.-2000,30(3).-7~10

A redox ini tiator system has been used to prepare the acrylate copolymer emulsion.The properties of two emulsions made respectively by redox and thermal initiator systems and their water-proofing coat-ings were compared.The water-proofing coatings shows lower pro-duction cost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Study on the Keto-Aldehyde Resin M odified Perchlorovinyl Paint/C HEN Yifeng,LIU Chun,WANG Ying M T U LIAO GONGYE. -2000,30(3).-11~12

This article has di scussed the properties of keto-aldehyde resins. Addition of12%~16%(m/m)of keto-aldehyde resin in per-chlorovinyl paint can i ncrease the adhesion,hardness,gloss and ful-l ness of the paint film with main taining good corrosion protection prop-erties.

Study on Reversible Temperature Indicating Paint/MEI Yue, JIANG Zeng M T U LIAO GONGYE.-2000,30(3).-13~16

A reversible temperature indicating paint,based on alkyd resin varnish,chromop horic pi gment(CoCl2#2C6H12N4#10H2O)and low cost pyrophyllite filler and xylene,has been prepared.The color change mechanism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coatings were de-scribed.

B y of orthogonal experi ment,the influences of amount of chro-mophoric pigment,binder and filler,film thickness and working time on the indicating temperature were discussed.

Study on the UV Light Curing Putty/LIU Fusheng,WEI Shuguang,YANG Yaqi n M T U LIAO GONGYE.-2000,30(3).-16 ~19

A UV Light curing putty,which is composed of epoxy/acrylic resin,acrylic polyol crosslinker,light ini tiator and fillers,has been de-veloped.It can be cured only in10~15min under sunligh t.The influences of resin,crosslinker and light initiator varieties and amount on the UV light curing properties and putty performance were studied.It has shown that the putty has ex cellent UV li ght curing property and performance.

Discussion on the Bleaching Technology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TiO2/WEI Wenge,YANG Yanmei,DONG Luyan M TULIA O GONGYE.-2000,30(3).-20~22

Whiteness is a cri tical technical property for TiO2pigment.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bleaching,various bleaching technologies have been compared,and a quality and cost effective bleaching approach is determined.

Im provement of Chemically Superfine Powder Washing Process/ ZHONG Jing,ZHAO Yijiang M T U LIAO GO NGYE.-2000,30(3).-23~25

The ceramic microporous membrane has been used for washing and concentrating of the chemically produced ZrO2and TiO2superfine powder solution,which shows the reduction of cost for washing and concentration,increasement of the process continuity and product con-version,and reduction of labour work.The ceramic membrane washing and concentration facility and production process were descri bed, which is also compared with the tradi tional washing process.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C oating Process for Bullet/PANG Liuyang M T U LIAO GONGYE.-2000,30(3).-25~27 This paper has discussed and analysed theoretically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ilm properties and the fighting performance of bullets coated.Modification was carried out during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perfect the coating process,and ensure a better corrosion protective property and long storage stability of the bullets. Application of Ultrafilter in CED Painting/WANG Junsheng M T U-LIAO GONGYE.-2000,30(3).-28~31

The structures and mechanis m of several widely used ul trafilters have been described,focusing on the requirements,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ultrafilters in CED painting for car body.

Study on the Acrylate Microgel Emulsion/ZHAO Xiaoning,FANG Zhiqi M TULIAO GONGYE.-2000,30(3).-33~35

A core-shell structure reactive acrylate microgel emulsion has been developed.The influences of emulsifiers,initiators,composition of the acrylate emulsion,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curing schedule on the film properties were discussed.

Developm ent of Antifouling Marine Coatings/WANG Huajin, WANG Xian ming,GUAN Chaoxiang et al M T U LIAO GO NGYE.-2000,30(3).-35~38

This paper has reviewed the develop ment history of antifouling ma-rine coatings,focusing on the advan 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xisting antifouling paints and i ts future develop ment trend. Determination of Trace C opper in TiO2by Usin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Z HOU Liqun M T U LIAO GO N GYE.-2000,30(3).-38~39

The trace copper is extracted in organic phase and separated from the TiO2base,then determi ned by use of atomic absorp tion spectrometry.This determination approach has the features of hi gher sensitivity,good selectiveness and has been used in R&D and pro-duction of TiO2,and found satisfactory resul ts.

#ABS TRACT#

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一)2014-3-26 概述 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面积为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 900余个,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入海河流众多,有鸭绿江、辽河、海河、黄河、长江、珠江等1 500余条河流入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分布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草床、海岛、海湾、入海河口等多种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环境为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2013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对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入海污染源、海洋功能区、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开展了监测,布设监测站位8 700余个,获取监测数据250余万个。 2013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15%近岸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约1.8万平方公里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海洋生境退化、环境灾害多发等问题依然突出。 1.1 海水 1.1.1 海水环境状况 2013年夏季,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要素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符合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47 160、36 490和15 63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44 340平方公里,较上年减少了23 540平方公里。渤海、黄海和东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减少了4 590、13 030和9 150平方公里,南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增加了3 23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盐城、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的部分近岸海域。与上年相比,烟台近岸、汕头近岸、珠江口以西沿岸、湛江港、钦州湾的部分海域污染有所加重。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海洋防腐涂料的发展过程

海洋防污涂料的研究进展 2.1传统型海洋防污涂料 传统型海洋防污涂料是以一定速度释放出毒料形成有毒环境来阻止海洋生物附着。显然,随着防污剂的不断释放,防污效果将逐渐降低。这种类型的海洋防污涂料又可分为如表1所示的三大类。 传统海洋防污涂料虽然在防污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时给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造成了一定的毒害,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间接的危害。随着人们对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许多国家、国际海事组织已明文禁止传统海洋防污涂料的使用。 2.2环境友好型海洋防污涂料 伴随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环境友好型海洋防污涂料的研究逐渐热门起来,研究方向见表2。

2.2.1仿生涂料及天然防污剂 仿生涂料来自人们对某些海洋生物具有天然抗生物附着特性的认识,如海豚、鲸和海绵等虽然长期生活在海水中,却很少有海洋生物附着在表面。研究表明,海豚、鲸等是通过分泌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或者通过特殊的表面结构来抑制其他海洋生物附着在身上,仿生涂料的设计灵感就源于此。 在仿生防污涂料的研究方面,华盛顿大学的KarenWooley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研制的涂膜是通过模仿海豚皮肤的外形和组织来达到减少海洋生物附着的目的。该工作打破了人们对于粗糙表面不具有防污性的传统观点,从他们的研究工作中可以得到启示,具有微相分离并具有疏水和疏油两种特性的聚合物可以用来研制防污涂料。 在对仿生防污涂料研究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一些陆上植物(如桉树、栎等)以及海洋植物(主要是海藻)内含有防污活性的天然化合物。目前,尚不清楚它们的防污机理。天然防污剂通常对海洋生物不会构成毒害作用,且防污效果较好,但是提取非常不容易且含量较少,正是由于这个缺陷,天然防污剂作为工业产品至今未见报道。 2.2.2低表面能防污涂料

海洋工程重防腐技术

作者简介:聂 薇(1984-) ,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海洋工程防腐涂装技术研究。 海洋工程重防腐技术 聂 薇,姚晓红,卢本才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0 ) 摘 要 针对海洋工程钢结构不同区域的腐蚀环境与腐蚀规律, 论述长效防腐技术与材料的种类、性能及要求,对当前具有长效防腐性能的金属及非金属防腐涂层的性能进行了重点介绍,分析各项海洋重防腐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选择适当的防腐材料或涂层,设计具有较长防腐年限的复合涂层体系,实现海洋工程同寿命涂层设计理念。 关键词 海洋腐蚀;重防腐;重防腐涂层;重防腐技术中图分类号 U671 文献标志码 A Technical of Heavy Duty  Coatings for Marine EngineeringNIE Wei,YAO Xiaohong ,LU Bencai(Wuchang Shipbuilding  Industry(Croup)Co.,Ltd.,Wuhan 430060,Hubei,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corrosion environment and corrosion law of different zone on ma-rine engineering,types,performance,and requirements of long service life anticorrosion tech-nology and material are discussed.The performance of metal and non-metal long  service lifeanticorrosion coating are also described in detail,and applica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of every anticorrosion technology are analyzed.By selecting approp riate anticorrosionmaterial,coating,designed complex coating system for longer anticorrosion service life,designconcept of the same duration as marine engineering  are realized.Keywords marine corrosion;heavy corrosion protection;heavy anticorrosion coating;heavy anticorrosion technology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资源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海洋石油、海底矿业、海洋化工、海洋养殖、海洋能源等海洋产业的开发已从浅海走向深海,甚至超深海。从20世纪60年代起,海洋工程技术领域不断发展,海上大型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均长达几十年。由于海洋工程钢结构长期固定于海中,恶劣的海洋环境所造成的严重腐蚀直接影响到钢结构物的使用安全,且海上涂层的修补十 分困难,常规防腐方法已无法保证海上钢结构物长期的使用寿命。重防腐概念由此问世,重防腐是对被保护体施加一定的保护措施,使其达到较长使用年限的防腐蚀技术,对海上结构物的腐蚀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1 海洋结构物的腐蚀规律及环境特性 海洋钢结构物处于阳光暴晒、盐雾、波浪冲击、海生物侵蚀等复杂环境所构成的海水体系中。在不同的海洋环境下,腐蚀行为和腐蚀特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有对钢结构物的腐蚀区域进行明确的分析界定才能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海洋腐蚀环境理论上可分为大气区、飞溅区、潮差区、全浸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治理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治理 摘要: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符合第一类海水水 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海洋沉积物质量良好。海水、海 洋沉积物、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处于本底 范围内。但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生态受损、灾害多发等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经河流 排海的氮、磷入海量较上年明显增大,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率依然较低。 一、我国近海环境污染现状 1、我国海域海水环境质量 近年来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2012年我国近海海域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符合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46 910、30 030和24 70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67 880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 080平方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增加了8 870、6 990、6 700和1 52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的近岸海域。 2、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 我国海洋沉积物监测要素主要包括石油类、重金属、砷、多氯联苯、硫化物和有机碳。在我国管辖的海域内共有581个监测点。2012年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沉积物中铜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为85%,其余监测要素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6%以上。近岸以外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仅个别站位的部分监测要素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全国重点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黄海北部近岸沉积物综合质量状况较差,其余重点海域综合质量良好。黄海北部近岸污染区域集中在大连湾,主要超标要素为石油类、铜、镉和锌,其中石油类含量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同时部分区域贝类体内残留的铅、镉、六六六以及粪大肠菌群等有害物质比例较高。 3、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

试论新型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

试论新型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料的制备 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型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料制备技术的示范与开发,从 单体树脂合成试验开始,逐步完成防污涂层的整体设计,并对其防污效果进行了 严格测试,最后对其防腐能力及防污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新型无毒长效船 舶海洋防污涂料具有良好性能,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型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料制备 当前,传统的长效、接触型、释放型等防污涂料的有悖于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控制船 底有害防污体系的公约》的相关条款,因此正逐渐退出市场。然而,制定的对船舶强制30 个月的年检规定,使得具有更显著防污效果及更长防污期限的新型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 料--丙烯酸-有机硅树脂为基料的自抛光防污涂料,在市场上颇受欢迎。那么,如何制备新型 无毒长效船舶海洋防污涂料,是相关部分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丙烯酸-硅防污涂料用树脂的表征与合成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把有机聚硅氧烷应用进丙烯酸树脂的分子中,以便从结构上与组织 上使得丙烯酸树脂的性能发生改变,从而变成室温固化、具有良好附着力与柔韧性的新型树脂。利用把具有羟基侧链的丙烯酸酯单体引入到丙烯酸树脂中,可使其交联程度进一步加深,从而和异氰酸酯固化剂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双组分涂料。溶剂类丙烯酸树脂的主要引发 剂有两种:偶氮类与过氧类。该试验中选择的是偶氮类中的异丁腈与过氧类中的苯甲酸叔丁酯,以便将两者进行对比。借助一定的试验过程及能耗分析,本实验最终选用了偶氮型异丁 腈作为引发剂。因为单体残留对树脂的正常性能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单体的反应完 全性,本试验中将单体与引发剂进行了滴加混合,并采用了一定的催化剂工艺。具体来讲, 在滴加完单体之后,进行数小时的保温处理,然后将适量引发剂滴加进去,可显著优化转化率。热固性树脂具有的分子量通常应不超过30000,主要几种在10000--20000,而Mw/Mn 应保持在2.3--3.3。该项目中拟定的分子量是15000。由于热塑性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在实 际成膜环节中难以实现深度交联,所以要想确保涂膜性能的分子量足够大,就需要将其分子 量设计在75000--120000,应尽可能使得树脂具有较小的分布范围,通常应将Mw/Mn保持在20.--2.2.该试验中合成的热塑性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的分子量设计为120000。由于选择的 溶剂对树脂的性能及合成进程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应科学而慎重地选择。 二、丙烯酸-硅和环氧聚硅氧烷防污涂料的配方 下表中(表1与表2)依次表示的是丙烯酸硅自释放防污涂料的相关配方设计、环氧聚 硅氧烷自释放防污涂料的相关配方设计。本试验借助环氧聚硅氧烷防污涂料(使用的固化剂 为Dynasilan AMEO),当成试验参照样板,两者同步完成测试。 在试验中我们发现,依照上述配方制造的防污涂料,一次成膜量为100--150μm,说明具 有理想的施工性能及较高物理强度。 三、两种防污涂料性能测试与使用范围评价 依据两种树脂的具体性质,能较为容易地拟定出符合这两个类型防污涂料的相关连接涂料,其是可用在海洋中的船舶涂层与树脂防污涂层间过度的涂料层,可保证前后涂层之间及 水下防腐层之间都具有较高的附着力。一种基于硅树脂的三组分过渡涂料和硅树脂与厚浆类 环氧防污涂料之间都具有很高的附着力,从而可较好地符合阴极保护的涂层需求。本试验的 最终目的,是为了设计一种适合全世界范围内航速超过18节船舶用的、船舶水线以下设施 使用的、坞修间隔超过60个月的防污涂层。这属于船舶的第三代防污涂层,是以双组分有 机硅树脂、高体积固含量、没有生物杀虫剂的防污涂料。该防污涂料能实现憎水、低表面能、表面保持光滑的特性,可借助船舶行驶速度将表面的污染物大量清除掉。在测试新型无毒长 效船舶海洋防污土层所具有的性能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分析船舶涡轮叶片在正常旋转中会形 成很对气泡可破坏防污涂层,这就需要防污涂层的物理强度足够大。在实际的测试活动中, 所选用的测试方法是依照涂装标准将已经完成涂覆的各个试板放置到开水中,做超过2小时 的强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一个试板在开水中都能确保涂膜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光泽也

海洋防污涂料知识概括

海洋防污涂料 产品简介: 海洋防污涂料是一种特种涂料,主要作用是通过漆膜中防污剂(毒料)的逐步渗出防止海洋生物的污损。但是,早先的防污涂料在抑制海洋生物附着的同时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因此,开发高效、持久的绿色环保海洋防污涂料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且已有了相当的进展。 船舶、码头等水线以下的壳体长期与海水接触,受到海水的腐蚀; 海洋生物的附着使船舶的航速下降、船壳腐蚀速度加快,水中平台设施毁坏,电厂冷却水管道阻塞。对其涂覆各种海洋防污涂料可以防止以上问题出现。 分类: 检测标准: 项目技术标准 防污漆样板签好浸泡试验方法GB/T5370—2007 船底防污漆铜离子实海渗出率测定法GB/T6824—2008 船底防污漆有机锡单体实海渗出率测定法GB/T6825—2008 船舶防污漆防污性能动态试验方法GB/T7789—2007 防污漆耐阴极剥离性试验方法GB/T7790—2008 自抛光防污漆降阻性能动态试验方法圆盘转矩法GB/T7791—87 影响海洋防污涂料效果的主要因素: 涂料的防污效果主要表现在广谱性和长效性两方面。理想的海洋防污涂料应该对植物和动物性海洋附着生物有防附作用,并有较长的防污期效。现今的海洋防污涂料有效性一般为1 ~5 年。决定防污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防污剂的含量一般来说,防污剂的含量越高,有效期就越长。

2) 防污涂层的表面自由能低表面自由能的涂层不容易产生附着,即使有了也附着不牢,容易清除或被流动的海水冲刷掉。 3) 涂层的弹性模量污损生物剥离所需的功为表面张力( γ) 和弹性模量( E) 乘积的1 /2 次方,即W =(γ·E) ?。弹性模量低的涂层上,海洋生物可在较小的外力下被剥除。 4) 涂层的光滑程度涂层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海洋生物越不容易附着,因此,涂料的光滑性也能延长涂料的寿命和清洁周期。 5) 涂层的疏水性疏水性的海洋防污涂料有明显的防污效果,目前已有研究将超疏水性( 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 的表面应用于海洋防污。 6) 涂层pH 值涂膜表层海水与正常海水的pH值相差越大,海洋生物越不容易附着。 主要品种: 先进的防污涂料技术主要源自欧美和日本,国内主要是仿制国外,而且还相对来说在研究阶段。以商业化的防污涂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含杀虫剂的防污涂料;二是不含杀虫剂的防污涂料(或称低表面能防污涂料,或污损释放型防污涂料FRC)。 1. 含杀虫剂的防污涂料 含杀虫剂的防污涂料时当前市场上最常用的,占据市场90%—95%。这类防污涂料又分为以下3种。 1) 水合型自抛光防污涂料 通过物理作用(受水流冲刷而溶解)抛光,无自平滑涂层表面的功效。防污涂料涂层主要是在均匀地减薄,同时因多孔皂化层的形成而新增微量粗糙度,增加航行时的摩擦力,会降低船速,逐渐增加油耗。 2) 水解型自抛光防污涂料 水解型自抛光防污涂料是在海水中通过化学反应(离子交换型和纯水解型)达到涂层抛光目的,有好的自平滑涂层表面的功效。不仅有效降低因涂装技术产生的原始粗糙度。对于能进行纯水解反应(如以丙烯酸硅烷基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硅烷基共聚物为基料的水解型防污涂料)的防污涂料涂层,其船体表面在航运过程中,会变的更光滑,可减少航行的摩擦力,进而降低燃油用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水解型自抛光防污涂料主要由以下类型:丙烯酸锌树脂;丙烯酸酮树脂;硅烷化丙烯酸树脂;羧酸锌树脂。 上述技术的主要机理都是逆酯化的水解或离子交换进行化学分解。聚合物的本身是疏水性的,因为它本身是通过一个酯键而被束缚在功能基团上的。当聚合物浸入海水中时,酯键断裂,留下羧酸盐从而提高聚合物的亲水性。 a) 丙烯酸铜共聚物自抛光防污涂料(离子交换型)

船舶防腐蚀涂料研究报告发展方向

【行业论文】船舶防腐蚀涂料的研究发展方向 https://www.360docs.net/doc/308183662.html, 2008年02月27日13:38 涂料涂装资讯网 生意社02月27日讯 <国际涂料网整理,欢迎加入国际涂料圈) 熊金平,左禹 (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从涂料的重防腐化、水性化、环保化、无毒化、高固体分化等方面,综述了船舶防腐 蚀涂料的国内外发展方向及重点研究领域。 关键词:船舶涂料;重防腐涂料;水性涂料;环保涂料 1引言 地球表面的4/5为海洋所覆盖,海洋经济和海洋产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 作用。我国从南至北海岸线长达 18 000 多 km ,南北气温相差50℃ ,海生物众多。海洋环境是十分严酷的腐蚀环境,船舶长期处于这样的海洋环境中,腐蚀极其严重,而涂料一直是其最主要的防腐手段。海洋防腐和防污涂料是构成海洋涂料的基础。根据各种设施的使用环境和要求不同,又衍生出各种系列产品,例如,船舶涂料、海洋工程设施用重防腐涂料等。其中,船舶涂料叉分为船底防腐和防污漆、船壳漆、甲板漆、内舱漆以及阻尼降噪等特种涂料。由于船舱的特殊性,人们除了关注船舱涂料的耐蚀性外,还特别关注其毒性问题。因为涂层的耐蚀性影响到船舶的服役时间和服役性能,而涂层的毒性问题则关系到船员的人 身健康与安全。为此本文在对船舶涂料的防腐蚀性、水性化和高固体分化关注的同时,对船舱涂料的安 全性、防腐长效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2重防腐涂料 重防腐涂料是指在严酷环境中比常规涂料有更长保护期的防腐涂料,具有厚膜、高固体分、双组分等特征。重防腐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使用环境评估、材料选择、配套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各方面,并且根据使用环境和维修的难易程度,对不同的使用对象有不同的 使用年限要求,对于船舶涂料来说,要求有 5 ~ 10年的防护期。 2 . 1 重防腐底漆 重防腐涂料通常由底漆、中间漆和面漆组成。由于普通面漆的寿命远不及防锈漆,所以 底漆的性能尤其重要,无机富锌涂料是被公认的重防腐涂料通用底漆。目前重防腐涂料体系的问题是缺乏长效的实际使用数据支持,没有有效的加速测试方法。 2 . 2 玻璃鳞片涂料 在涂层上通常存在两大类微孔:分子空隙产生的 10 -5 ~ 10 -7 cm 孔隙,溶剂挥发产 生的 10 -2 ~ 10 -4 cm 孔隙。溶剂挥发产生的孔隙是水汽、盐雾等腐蚀产物渗入的主要通道,在这方面,鳞片涂料有很好的阻挡效果,从而成为重防腐涂料底漆的重要选择。涂料中的鳞片材料主要有片状的云母、云母氧化铁、石墨、锌粉、不锈钢和玻璃鳞片。片状云母、云母氧化铁、石墨等由于价格便宜,在船舶防锈涂料中得到大量应用,而玻璃鳞片的价格较

05.25关于海洋防腐的涂漆工艺

江苏杨标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YB/ JS05.25-2001 腐蚀环境的涂漆工艺 1 范围 适用于用于腐蚀环境的API设备防腐涂漆。 2 防腐油漆工艺 2.1 在裸露的垫环槽及其它不要涂漆表面抹少许黄油,并用大小相等的纸条遮贴。 2.2 底漆: a.气候条件及环境 涂喷漆应在室内进行,当气温低于5oC,相对湿度超过85%,暴雨天、大雪天、大雾天、工件表面结水珠等恶劣天气禁止施工。 b.准备 应仔细检查所有漆品种、型号、规格,充分了解漆的基本组成、性能及施工方法;准备适用的工具,并保证容器清洁干净,将漆搅拌均匀,如发现漆皮和颗粒,应用80~120目筛过滤。 c.漆的品种、用量、施工要求 品种为725L-H06-1环氧富锌底漆,使用前分甲乙组分,颜色淡灰色,色标代号B03,理论用量185g/㎡,膜厚70μ,干膜厚35μ,25oC时干燥时间,实际干燥≤24h,完全固化7d,喷漆道数两道,涂装间隔最短8h,甲乙组分按10:1比例混合,配完静置熟化半小时,方可使用,混合后的漆(25oC时)应在8小时内用完,需稀释剂HO2,用量不大于5%。 2.3 腻子 产品涂喷漆主要部位不得有斑疤,凹凸不平等缺陷,如铸造、锻造等非加工表面有缺陷时,用腻子腻平,待腻子完全干燥后,干燥时间一般不小于1.2h,用砂纸打磨平整,调腻子的漆应与底漆一致。 2.4 中间漆 气候、环境和准备要求同上。 漆的品种、用量、施工要求: 品种为725L-H53-1厚浆环氧云铁防锈漆,颜色红色,色标代号R01,理论用量250g/㎡,湿膜厚190μ,干膜厚70μ,干燥时间,实际干燥时间≤24h,完全固化7d,涂装时间最短8h,最长不超过7d,甲乙组分按6:1比例混合,重量比混合静置0.5h后使用,其余要求同725L-H06-1。 2.5 面漆 气候、环境和准备要求同上。 漆的品种、用量、施工要求: 品种为725L-J53-9厚浆改性橡胶铝粉,涂料颜淡灰,色标代号7250J53-9,用户对颜色有待殊要求的,按合同执行;理论用量185g/㎡,] 1

防腐涂料的现状和前景

防腐蚀涂料是指涂布于物体表面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形成薄膜而起保护、装潢或其他特殊功能(绝缘、防锈、防霉、耐热等)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它是现代工业、交通、能源、海洋工程等部门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涂料。按其涂料膜层的耐腐蚀程度和使用要求,通常分为常规型和重防腐型两类。常规防腐涂料是在一般条件下,对金属等起到防腐蚀的作用,保护有色金属使用的寿命。重防腐涂料是指相对常规防腐涂料而言,能在相对苛刻腐蚀环境里应用,并具有能达到比常规防腐涂料更长保护期的一类防腐涂料。 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设计开始从钢筋混凝土向钢结构发展的趋势,防腐涂料面临着新的要求。防腐涂料是现代工业、交通、能源、海洋工程等部门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涂料,目前我国防腐涂料的市场规模已经仅次于建筑涂料而位居第二位。目前,我国的防腐涂料主要应用在化工和石油行业、铁路、公路桥梁、冶金行业、电力和能源工业、机械及纺织行业、工业产品领域、汽车、船舶及集装箱行业。随着防腐涂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给防腐涂料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涂料工业中,汽车涂料技术含量极高,施工难度大,需要满足金属表面涂膜的耐候性、耐热性、耐酸雨性、抗紫外照射性以及色相的耐迁移性能等等。 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持续上升,而钢材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材料,其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防腐涂料的需求增长。重防腐涂料主要应用在船舶、集装箱、石油化工、建筑钢结构、铁路、桥梁、电力和水利工程等诸多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与常规防腐涂料相比,重防腐

涂料技术含量更高能在相对苛刻腐蚀环境里应用、并具有能达到比常规防腐涂料更长保护期的一类防腐涂料。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加快对其的建设速度。在这一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带动了系列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各类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特别是在涂料的防腐蚀保护寿命、材料的涂装性能、材料的季节通用性以及环境友好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 当今的防腐涂料产品广泛以石油工业、炼焦工业、有机合成化工工业等部门的产品为原料,品质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如何进一步加快防腐功能性涂层涂料领域的发展步伐,使其更好地为各行各业服务,这是摆在我们涂料人面前的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中国海洋资源现状报告 班级:软件三班 姓名:李晓芳 学号:20132230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20132230 2013级软件三班李晓芳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近300平方公里的海域,3200公里长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00多公里的海洋大国。中国海域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是中国海洋的富饶,这是近年来我国提出“海洋大国战略”、“走出深蓝的中国海军”等基本的立足点。保护好中国的海洋环境,就是在保护中国以后的资源供给,具有战略性意义。要想了解中国海洋战略,首先得了解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以及改善的对策,才能真的实现“海洋大国战略”。 关键词:中国海洋环境现状改善方法海洋大国 一.中国海洋环境现状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对于我国四海:渤海、黄海、南海、东海,的海水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四个海域中,渤海、东海的海水污染较严重。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三分之二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近几年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总体上保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潜在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污染较重。 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并且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生

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以上都是我国海洋环境的现状。 或许是受近代著名的法学家,格劳修斯的“海洋是无边无际,不可用竭”的思想,和近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影响,人类对海洋探索越来越热,渴望从海洋中获取那“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却也因此,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海洋环境污染,尤其是国家近海领域的污染,给中国的海洋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从我国对渤海黄海南海东海的海洋调查分析中,可明显的看出,我国海洋环境主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状态。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有以下表现: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由于海水的富营养化和营养失衡,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得异常。尤其是我国石油资源的污染,是海洋油污染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石油在海水表面形成油膜,阻止了还洋气体的对流,是海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引起大面积的缺氧;而且油膜能黏住大量的鱼卵和幼虫,是鱼卵、幼虫,还能引起鱼、贝的畸形,蓄积某些致癌物质,对使用这些鱼、贝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海洋环境现状的改善方法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海洋生态问题严重,难以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大国战略,我们需要加大对海洋环境的治理力度,改善海洋环境现状。 首先,从根本上说,我国公民的海洋保护意识不足,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

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江苏兰陵化工(集团)公司--盛晔 一.前言 我国海域广阔,海洋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海洋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进一步开发海洋资源,我国相继建造了大型船舶、钻井平台、港湾设施等大型钢铁结构。这些钢铁材料处于比陆地严酷5~6倍的腐蚀和污损的海洋环境中,因而开发海洋防腐和防污涂料就显得更为重要。海洋涂料需求量近年来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着。而船舶涂料占海洋涂料中的相当一部份。我国船舶涂料的生产厂不少,发展较早的有上海开林、青岛海建、宁波、广州造漆厂等,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有上海海生、江苏兰陵、常州特种、武进船舶、舟山造漆等,合资企业有上海国际、上海中涂、天津关西、深圳海虹、佐敦远洋、式玛(昆山)有限公司等。这些船舶涂料厂的兴起推动了我国船舶涂料的发展。本文就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阐述。 二.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车间底漆 国产车间底漆以环氧富锌、环氧铁红、无机富锌三个品种为主。无机富锌车间底漆由于具有优良的防锈性,室外保养期达9~12个月,而且干燥快、机械性能好、耐热性能优异、热加工损伤面积小,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车间底漆。但焊接切割时有一定的锌蒸汽产生,不利于劳动者健康。 据英国IP、荷兰Sigma公司介绍它们都在欧洲大力推广高耐热、低锌车间底漆,这种车间底漆可耐800℃高温(国产无机锌车间底漆只有耐400℃)旨在大幅度降低焊接切割和火工校正时车间底漆的烧损范围,从而大大降低二次除锈工作量。另外含锌量纸,热加工时锌蒸汽量少,对工人健康有利。 2.船舶防锈漆 船舶防锈漆包括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船底防锈漆和用于船舶水线以上大气曝露区域和机舱、房舱、货舱等的一般防锈漆。 2. 1船底防锈漆

海洋防腐涂料-t

一、技术介绍 海洋环境是非常严酷的腐蚀环境,海洋船舶及海洋工程设施所用的防护涂料属于重防腐涂料,范畴非常广泛。如防锈底漆、船壳漆、甲板漆、内舱漆、集装箱涂料,海港设施及平台涂料,油罐涂料,海水冷却管道用涂料等。随着世界海洋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环境保护法对船舶工业的影响,我国船舶涂料今后可持续发展方向是重点开发高性能及环保型涂料。 1.1低表面处理防锈涂料 船舶及海洋设施有许多狭小紧密或不能搬动的部件,维修时往往难以进行彻底的表面处理,正常处理后仍带有不同程度的锈蚀物,并常处于高度潮湿及带油(油舱维修中)的状态,需要一种在恶劣表面可直接进行涂装的高性能低表面处理涂料,这种涂料不但可以减轻表面处理的压力,避免预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可节约大量维修费用。 1.2高性能无公害防锈颜料和填料 钝化型或缓蚀型船舶重防腐涂料一般使用含铅、铬等重金属的防腐颜料,这些颜料有一定的毒性。为此,研究开发了抑制钢铁腐蚀的新型活性颜料,如磷酸锌、磷酸钙、钼酸锌、钼酸钙以及其他含磷化合物等;新型的锌-硅酸盐改性的三聚磷酸铝颜料等也是替代重金属颜料的有效品种。金属锰及其他化合物如四氧化锰,作为防腐抑制性颜料在涂料中使用,无论单独效能还是综合效能与传统的钼酸盐和铬酸盐抑制性颜料几乎具有相同防腐效果;铁氧体作为防腐蚀活性颜料

也有极佳的防腐效果。 纳米粒子的引入可以改善涂料流变性,提高涂层附着力、涂膜硬度、光洁度和抗老化性能,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1.3超耐候性面漆 有机硅树脂涂料的耐候性和耐久性极好,一般可使用10~20年或更长的时间,可用作防腐体系的面漆,纯有机硅树脂因物理性能过于极端,难以直接用于重防腐体系。目前开发的可用于防腐体系的新型低温固化改性有机硅树脂涂料主要有:有机硅醇酸树脂涂料、有机硅橡胶改性聚氨酯涂料、丙烯酸有机硅树脂涂料等。 氟碳树脂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新型材料,具有极其优异的耐候性、耐水耐油性、耐沾污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溶剂性等,是制造超耐候性重防腐涂料及建筑涂料的优良材料。在极其苛刻的海洋腐蚀环境下,氟碳树脂及含氟聚氨酯等改性材料是面漆基料的极佳选择,除用于船壳漆外,还可用于接触强腐蚀介质的内舱涂料等。 1.4无溶剂涂料——环氧涂料和聚氨酯涂料 用低黏度液体环氧树脂制成的无溶剂环氧涂料具有一次成膜、便于喷涂、可常温固化、边缘覆盖性好、防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由于施工过程中无有机溶剂挥发,不仅漆膜厚度及防腐效果得到保障,而且液舱内部施工环境和施工安全性明显改善。

海洋防污涂料及防污剂的发展动态

海洋防污涂料及防污剂的发展动态 桂泰江 (海洋化工研究院 青岛 266071) 摘要:介绍了海洋防污涂料及防污剂最新技术发展动态 关键词:海洋防污涂料 发展趋势 前言 随着环境保护日趋严格,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一系列与涂料相关的法规和公约的实施,对世界涂料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如各国的VOC法规、IMO的《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系统公约》(AFS公约)、《船舶压载舱保护涂层性能标准》(PSPC)、欧盟的《杀菌剂产品指南》(BPD)和REACH法规等促进了海洋涂料技术的发展。 为了满足环境保护和业主的要求,海洋涂料技术向着高性能、节省能源和资源、施工方便高效、环保卫生的方向发展。 防污涂料是海洋涂料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随着《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系统公约》(AFS公约)的生效,有机锡防污涂料已全面退出市场,防污涂料在向不含有机锡、低氧化亚铜含量、不含重金属杀菌剂和无杀菌剂的方向发展。 1. 无锡防污涂料 无锡防污涂料有以下几类:①传统的基料不溶型;②可控消蚀型;③自抛光型;④可控消蚀与自抛光结合型。 1.1 基料不溶型防污涂料 基料不溶型防污涂料是最传统的防污涂料,以乙烯树脂、氯化橡胶等聚合物为基料,氧化亚铜为防污剂,防污期效为2~3年,此类防污涂料存在毒剂渗出率不稳定,漆膜表面粗糙等缺点。

1.2 可控消蚀型防污涂料 可控消蚀型防污涂料实际是新型基料可溶型防污涂料,在原有的松香基料中加入聚合物,防污剂除了氧化亚铜,还采用了环保的有机防污剂。此类防污涂料的防污期效可达3年。 1.3 自抛光防污涂料 自抛光防污涂料是通过丙烯酸聚合物在海水中的水解或离子交换来保证防污剂的平稳渗出,从而达到防污目的,机理与有锡自抛光防污涂料基本相同。可水解或离子交换的丙烯酸聚合物主要有丙烯酸铜聚合物、丙烯酸锌聚合物、丙烯酸硅氧烷聚合物三类。此类防污涂料的性能基本上达到有锡自抛光防污涂料的性能,防污期效可达五年,具有抛光率和防污剂渗出率可控,防污剂扩散层薄的特点。 1.4 可控消蚀与自抛光结合型防污涂料 自抛光防污涂料固含量低,与底层旧漆膜配套性差(一般需涂封闭涂层),价格高;而可控消蚀型防污涂料的抛光率和防污剂渗出率可控性差,漆膜较软。通过松香和可水解的丙烯酸聚合物的精确复配得到两者结合型的防污涂料。这类防污涂料具有无有机锡、高固体份、抛光率和防污剂渗出率可控、与旧漆膜配套性好、机械性能好、价格适中的特点。 1.5无铜自抛光防污涂料 氧化亚铜等铜类防污剂对动物类硬附着生物的防止非常有效,目前97%以上的防污涂料含铜类防污剂,每年有4万吨左右的铜释放到海洋中,对海洋生态环境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美国、加拿大、挪威和瑞典等国家对铜的释放有一定的限制,在波罗的海是禁止使用含铜的防污涂料。各国都在致力于开发无铜防污涂料。 无铜自抛光防污涂料是以可控水解树脂为基体,复合环保型有机防污剂替代铜防污剂,因此要求复合防污剂有更好的广谱杀菌性能。主要的防污剂主要有异噻唑啉酮,吡啶硫酮锌盐和铜盐等。目前日本公司的无铜自抛光防污涂料技术比欧美公司更具商品化的优势。如日本中国涂料公司开发无铜自抛光防污涂

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

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 王华进,王贤明,管朝祥,刘登良(化工部海洋化工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 徐吉超(青岛市技术监督局质检所,266000) 摘要:总结了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目前所使用的防污涂料的优劣及今后防污涂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防污涂料;自抛光防污涂料;无毒防污涂料 1前言 人类长期为防止海生物对舰船和海洋设施的危害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因为船舶附着海生物后,将明显地增加表面摩擦阻力,降低船速,增加燃料消耗,增加进坞维修次数;浮标污损而须经常更换;声纳罩污损会降低灵敏度;海水进水管路(包括冷却系统管路)、接头和阀门污损,导致流速降低,甚至堵塞,还会加速腐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用于这方面的费用要超过10亿美元。2防污涂料 2.1传统防污涂料 解决海生物污损的方法中,以使用防污涂料最为广泛,也最为有效。早期美、英等国家使用汞、砷等化合物作为毒料配制防污涂料,此类防污涂料的毒性大,20世纪50年代被淘汰。随着以氧化亚铜为主要毒料,松香、沥青、乙烯树脂和氯化橡胶等为主要基料配制防污漆,使防污漆技术进入逐渐成熟的阶段,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有机锡化合物应用到防污漆中。 表6固化剂用量对耐碱性的影响 717用量 (固含量计) 耐碱性 1/430s边缘起泡,5min1/4起泡,30min2/3起泡 1/515s边缘起泡,3min几乎全部起泡 从表6中可以看出:固化剂用量占其固含量的1/4比1/5的耐碱性有很大提高。由此可以看出1/5固化剂含量仍没有达到交联平衡,而1/4固化剂含量已经达到设计要求。 4丙烯酸乳液的耐水性 实验中将带有涂层的铝片放入沸水中煮10min 后取出,发现涂层几乎不吸水,不起泡,不剥落,耐水性较好。 5结语 (1)乳化剂用量决定乳液稳定性,采用复合乳化体系有协同效应,选取两种乳化剂的配比为2B1,且用量控制为单体总量的10%左右较好,可制得半透明状核壳结构微乳液。 (2)核壳种子乳液聚合分两步加料,核聚合阶段控制乳胶粒数目及粒径,形成反应性微凝胶,便于进一步反应。壳聚合阶段的滴加方式及速度决定壳结构。该工艺所得乳液可以改进丙烯酸酯涂料的施工性能及固化特性。 (3)本体系以717为固化剂,用量占固化剂固含量的1/4,固化时间为60s即可达到较好的耐碱性和耐水性。 上述水性丙烯酸耐碱底漆,为进一步开发亲水性面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管蓉,艾照全,李建宗,熊传溪.影响聚丙烯酸乳液胶粘剂性能的 因素.中国胶粘剂,1998,(7):36~39. [2]袁才登,王艳君,张彤楦,刘德华,曹同玉.反应性聚合物微凝胶 的合成及应用.高分子通报,1999,(1):66~71. 收稿日期:1999-09-30 作者地址:合肥工业大学314信箱 联系电话:(0551)4655210转2229

十大海洋腐蚀防护技术

盘点十大海洋腐蚀防护技术 前言 海洋工程构筑物大致分为:海岸工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近海工程(海洋平台、钻井、采油、储运)、深海工程(海洋平台、钻井、采油、储运)、海水淡化、舰船(船体、压载舱、水线以上),简称为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主要失效形式包括:均匀腐蚀、点蚀、应力腐蚀、腐蚀疲劳、腐蚀/磨损、海生物(宏生物)污损、微生物腐蚀、H2S与CO2腐蚀等等。控制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失效的主要措施包括:涂料(涂层)、耐腐蚀材料、表面处理与改性、电化学保护(牺牲阳极、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缓蚀剂、结构健康监测与检测、安全评价与可靠性分析及寿命评估。 从腐蚀控制的主要类型看(表1),涂料(涂层)是最主要的控制方法、耐腐蚀材料次之,表面处理与改性是常用的腐蚀控制方法,电化学保护(牺牲阳极与外加电流)是海洋结构腐蚀控制的常用手段,缓蚀剂在介质相对固定的内部结构上经常使用,结构健康监测与检测技术是判定腐蚀防护效果、掌握腐蚀动态以及提供进一步腐蚀控制措施决策和安全评价的重要依据,腐蚀安全评价与寿命评估是保障海洋工程结构安全可靠和最初设计时的重要环节。建立全寿命周期防护理念,结合海洋工程设施的特点及预期耐用年数,在建设初期就重视防腐蚀方法,通过维修保养实现耐用期内整体成本最小化并保障安全性,是重大海洋工程结构值得重视的问题。 表1腐蚀防护方法及中国的防腐蚀费用比例 一、防腐涂料(涂层) 涂料是船舶和海洋结构腐蚀控制的首要手段。海洋涂料分为海洋防腐涂料和海洋防污涂料两大类。按防腐对象材质和腐蚀机理的不同,海洋防腐涂料又可分为

海洋钢结构防腐涂料和非钢结构防腐涂料。海洋钢结构防腐涂料主要包括船舶涂料、集装箱涂料、海上桥梁涂料和码头钢铁设施、输油管线、海上平台等大型设施的防腐涂料;非钢结构海洋防腐涂料则主要包括海洋混凝土构造物防腐涂料和其他防腐涂料。 海洋防腐蚀涂料包括车间底漆、防锈涂料、船底防污涂料、压载舱涂料、油舱涂料、海上采油平台涂料、滨海桥梁保护涂料以及相关工业设备保护涂料。海洋防腐涂料的用量大,每万吨船舶需要使用4~5万升涂料。涂料及其施工的成本在造船中占10%~15%,如果不能有效防护,整个船舶的寿命至少缩短一半,代价巨大。 海洋防腐领域应用的重防腐涂料主要有:环氧类防腐涂料、聚氨酯类防腐涂料、橡胶类防腐涂料、氟树脂防腐涂料、有机硅树脂涂料、聚脲弹性体防腐涂料以及富锌涂料等,其中环氧类防腐涂料所占的市场份额最大,具体见表2。实际上,从涂料使用的分类看,涂料可以分为:底漆、中间漆和面漆。其中,底漆主要包括富锌底漆(有机:环氧富锌;无机:硅酸乙酯)、热喷涂铝锌;中间漆主要有环氧云铁、环氧玻璃鳞片;面漆包括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乙烯树脂等。 表2我国重防腐涂料的种类与比例 我国重防腐涂料增长率较快,2012年我国涂料总产量1270万t,居世界第一位,但企业数量多,单产低。 我国涂料生产企业有上万家,但产量在5000t以上的涂料企业不足10%。美国涂料年生产总量约700万t,厂家只有400多个。日本是世界第3大涂料生产国,总产量200万t,生产企业只有167家。我国涂料公司的产值低:从企业销售额来看,我国最大的涂料公司的年销售额不足AkzoNobel(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的1/50。此外,我国许多涂料公司的产品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虽有先进的纳米复

防腐涂料最大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防腐涂料最大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业内知名人士认为,国内部分防腐涂料企业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情况下逆势上扬,一方面受国内房价平稳温和上升,另一方面则与民族涂企正在积极实行合理的超级三步曲密不可分,他们力图避开欧美防腐涂料企业遇到的金融危机伤害,继续攀上上升大道。 防腐涂料发展现状 防腐涂料是现代工业、交通、能源、海洋工程等部门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涂料。按其涂料膜层的耐腐蚀程度和使用要求,通常分为常规型和重防腐型两类。 常规防腐涂料是在一般条件下,对金属等起到防腐蚀的作用,保护有色金属使用的寿命;重防腐涂料是指相对常规防腐涂料而言,能在相对苛刻腐蚀环境里应用,并具有能达到比常规防腐涂料更长保护期的一类防腐涂料。 1、产品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防腐涂料品种有1000多种,传统的按树脂分类有环氧、环氧沥青、沥青、氯化橡胶、氯磺化聚乙烯、聚氯乙烯、过氯乙烯、漆酚树脂、硅酸乙酯、高氯化聚乙烯、聚氨酯、聚氨酯沥青、酚醛、醇酸漆等。 近些年来,还出现了不少性能优良的改性型树脂品种防腐涂料,如醇酸树脂改性聚硫橡胶改性环氧防水防腐涂料及用于铁路客车箱的丙烯酸改性醇酸磁漆等,同时结合我国自身特色的防腐涂料,如漆酚钛、漆酚环氧、漆酚硅重防腐涂料等。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新一代防腐涂料体系逐步占据了市场研究和应用的主流,环保性防腐涂料如水性环氧、水性丙烯酸涂料等相继问世,丰富了防腐涂料的种类,并且逐步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2、市场需求及应用范围广阔 我国防腐涂料生产企业较多,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00来家,其中专门生产防腐蚀涂料的厂家就有近百家,但规模均不大,年产量在千吨以上的只有几十家。这些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沿海各省市与中南地区。由于各省市自然环境和发展特点的差异,其防腐蚀涂料的品种和用途也不尽相同的。 目前,我国的防腐涂料主要应用在化工和石油行业、铁路、公路桥梁、冶金行业、电力和能源工业、机械及纺织行业、工业产品领域、汽车、船舶及集装箱行业。其中,需求最大的行业为化工和石油行业,它包括油田设施、输油管道、海上平台、石油化工厂的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腐;与此同时,铁路及公路桥梁的新建和维护也是防腐涂料应用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