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检验方法例谈

初中数学检验方法例谈
初中数学检验方法例谈

数学答案检验方法例谈

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 立达中学 庄士忠 201600

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也包括估算能力,有时候我们不知道答案是否对,但可以知道答案是否一定错;检验答案不仅能纠正错误,还能有效培养我们思维的严谨性、灵活性、深刻性。

方法一:直接法

例1 如图,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15DAC ,

?=∠110DBC ,则D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 分析:由题设知?=∠15DAC ?=∠110DBC ,

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

角的和知识,通过计算可得出D ∠=?95.

方法二、特例法:

例2 已知ABC △中,60A ∠=o ,ABC ∠,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则BOC ∠的度数为 ( )分析:此题已知条件中就是ABC △中,60A ∠=o 说明只要满足此条件的三角形都一定能够成立。故不妨令ABC △为等边三角形,马上得出BOC ∠=120o 。

例3、填空题:已知a<0,那么,点P(-a2-2,2-a)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在第_______象限.

解:设a=-1,则P{-3,3}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 {-3,-3}在第三象限,所以点P(-a^2-2,2-a)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在第三象限.

例4、无论m 为任何实数,二次函数y=x2+(2-m)x+m 的图像都经过的点是 _______. 解:因为m 可以为任何实数,所以不妨设m=2,则y=x ^2+2,再设m=0,则y=x ^2+2x 解方程组

解得

所以二次函数y=x ^2+(2-m)x+m 的图像都经过的点是(1,

3). 方法三:基本概念检验法

A B C D

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是同学们复习时最容易忽视的,因此在解题时极易发生概念性错误,所以,概念检验法是一种对症下药的方法。

例4: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有几个?

(1)y=2x2(2)y=x3+2(3)y=kx-2(4)y=(x-1)-3

答:有三个。错了,我们先来回想一下一次函数的定义:一切形如y=kx+b (k非0)的函数称为一次函数。对照定义形式,仅(4)为一次函数,故只有一个。

方法四:对称原理检验法

对称的条件势必导致结论的对称(此结论通常被称为不充足理由律),利用这种对称原理可以对答案进行快速检验。

例5:因式分解,(xy+1)(x+1)(y+1)+xy=(xy-y+1)(xy+x+1)结论显然错误。左端关于x、y对称,所以右端也应关于x、y对称,正确答案应为:(xy+1)(x+1)(y+1)+xy=(xy+y+1)(xy+x+1)。

方法五:特殊情形检验法(猜想法)

问题的特殊情况往往比一般情况更易解决,因此通过特殊值、特例或极端状态来检验答案是非常快捷的方法,因为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猜想法:

例6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图所示的方式摆图形,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则第n个图形需棋子枚(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第1个第2个第3个

分析:从第1个图中有4枚棋子4=3×1+1,从第2个图中有7枚棋子7=3×2+1, 从第3个图中有10枚棋子10=3×3+1,从而猜想:第n个图中有棋子3n+1枚.

方法六:等价关系检验法

等价关系不仅广泛用于解题时的等价转换,而且在检验答案时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等价转化法:通过"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将问题等价地转化成便于解决的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7、如图,在△ ABC 中,AB=7,AC=11,点M 是BC 的中点, AD 是∠BAC 的平分线,MF ∥AD ,则FC 的长为_________.

解:如图,设点N 是AC 的中点,连接MN ,则MN ∥AB.又MF ∥AD ,所以

所以

.因此 例8、如图,在 中,E 为斜边AB 上一点,AE=2,EB=1,四边形DEFC 为正方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解:将直角三角形EFB 绕E 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因为CDEF 是正方形,所以EF 和ED 重合,B 点落在CD 上,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ABE 的面积,因为AE=2,EB=1,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2*1=1.

方法七:整体思想检验法

整体把握不仅能培养我们全局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在检验答案时,通过彼此的遥相呼应、全局的和谐统一也可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例9. 如果x+y=-4,x-y=8,那么代数式x 2-y 2的值是

分析:若直接由x+y=-4,x-y=8解得x ,y 的值,再代入求值,则过程稍显复杂,且易出错,而采用整体代换法,则过程简洁,妙不可言.分析:x 2-y 2=(x+y )(x-y )=-4×8=-32

例10.已知

53

=-=-c b b a ,1222=++c b a ,则ca bc ab ++的值等于________. 分析: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得222)()()(a c c b b a -+-+-=2

)(222c b a ++-2)(ca bc ab ++,

即)(ca bc ab ++=)(2

22c b a ++-21

[222)()()(a c c b b a -+-+-]. ∵ 53=-=-c b b a ,

56)()(-=-+-=-a b b c a c ,1222=++c b a , ∴ )(ca bc ab ++=1-21[2)53(+2)53(+2

)56(-]=-252.

方法八:数形结合检验法

数是形的抽象概括,形是数的直观表现,数形结合相得益彰。通过代数方法解出的问题,若能联想出几何背景,不妨用几何方法进行直观验证;用几何方法求出的答案,也可用代数方法进行精确验算。数形结合法: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学量数的问题后面都隐含着形的信息,图形的特征上也体现着数的关系。我们要将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通过形的形象、直观揭示出来,以达到"形帮数"的目的;同时我们又要运用数的规律、数值的计算,来寻找处理形的方法,来达到"数促形"的目的。对于一些含有几何背景的填空题,若能数中思形,以形助数,则往往可以简捷地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果。

例11、 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_。

解: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可设它们的边长分别为a 、b 、c 、d ,由直角三角形全等可得

解得a 2+b 2+c 2+d 2=4,则S1+S2+S3+S4=4.

例12.如图为二次函数y=ax 2+bx +c 的图象,在下列说法中:①ac

<0; ②方程ax 2+bx +c=0的根是x1= -1, x2= 3

③a +b +c >0 ④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____。(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都填在横线

上)

分析:本题借助图解法来求 ①利用图像中抛物线开口向上可知a >0,与y 轴负半轴相交可知c <0,所以ac <0.②图像中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3可

知方程ax2+bx +c=0的根是x1= -1, x2= 3 ③从图中可知抛物线上横坐标为1的点 (1,a +b +c )在第四象限所以a +b +c <0 ④从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为-1,3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且开口向上,所以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所以正确的说法是:①②④

方法九:一题多解检验法

多种解法比一种解法更使人放心,也更容易发现存在问题。当一道题解完后,进行再思考,往往会闪出好念头,获得好方法,用新颖的方法再解后,有错则纠,无错则形成双保险。

例13:六(一)有学生5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6

5,六(一)班有男生多少人?

生1:用方程解:设男生有x 人,女生是X 6

5人。 根据“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

列方程: x+X 6

5=55 男生人数:X 6

11=55 X=30 生2:全班总分成11份,求出每份几人:55÷(5+6)=5(人)

男生占6份的人数:6×5=30(人)

生3:设男生x 人,6

5看作5:6,得出(55-x ):x=5:6 X=30

生4:男生6份,女生5份,男生是全班人数的11

6,从而直接可列式求男生:55×11

6=30(人) 通过对同一道题不同答解方法的展现,经历了一个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检验答案的准确性。

方法十: 构造法

例13.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m ,2)和(-2,3)则m 的值为 .

分析:采用构造法求解.由题意,构造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x k =y ,因为它过(-2,3)所以把x =-2,y =3代入x k =y 得k=-6. 解析式为x 6-=y 而另一点(m,2)

也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所以把x =m ,y =2代入

x 6-=y 得m=-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