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气象指挥中心信息化整体设计方案

智慧气象指挥中心信息化整体设计方案
智慧气象指挥中心信息化整体设计方案

智慧气象指挥中心大数据信息化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

气象指挥中心信息化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X月

目录

目录 (2)

第1章项目总论 (7)

1.1 概述 (7)

1.2 建设内容 (7)

1.3 建设原则 (8)

1.4 建设目标 (9)

1.5 建设依据 (9)

第2章气象指挥中心显示系统 (12)

2.1 液晶拼接屏显示系统 (13)

2.1.1 系统特点 (13)

2.1.2 系统组成 (15)

2.1.3 系统功能 (15)

2.2 DLP大屏幕显示系统 (18)

2.2.1 系统特点 (18)

2.2.2 系统结构 (19)

2.2.3 系统功能 (21)

2.2.4 显示墙应用管理系统软件 (23)

2.3 工程实施准备及环境设计 (24)

2.3.1 供电设计 (24)

2.3.2 空调设计 (25)

2.3.3 温湿度设计 (26)

2.3.4 灯光设计 (27)

2.3.5 装修设计 (27)

2.3.6 设备维修通道与地面设计 (28)

2.3.7 承重设计 (28)

2.3.8 防尘设计 (29)

2.3.9 接地设计 (29)

2.3.10 消防设计 (30)

2.3.11 机械冲击和振动设计 (30)

2.3.12 磁场设计 (30)

2.3.13 综合布线设计 (30)

2.3.14 墙体安装固定设计 (31)

2.3.15 复合视频信号接口设计 (31)

2.3.16 电脑信号接口设计 (31)

2.3.17 设备数据配置 (31)

2.4 气象指挥中心LED显示系统 (32)

2.4.1 系统结构 (32)

第3章气象指挥中心设计方案 (34)

3.1 位置 (34)

3.2 VCP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功能 (34)

3.3 IBD交互数字平台 (35)

3.3.1 专业大屏幕显示 (35)

3.3.3 交互数字图板 (36)

3.3.4 友好的人机界面 (37)

3.3.5 多功能一体化 (37)

3.3.6 网络投影 (38)

3.3.7 会议纪要 (38)

3.3.8 远程交互数据共享功能 (39)

第4章网络基础建设 (44)

4.1 中心网络基础 (44)

4.1.1 概述 (44)

4.1.2 建设原则 (44)

4.1.3 系统架构描述 (46)

4.1.4 计算机网络描述 (48)

4.1.5 终端层设备描述 (49)

4.1.6 应用层服务器描述 (49)

4.1.7 数据库存储层服务器描述 (49)

第5章可视化分布式综合管控平台 (50)

5.1 本案项目需求和建设目标 (52)

5.2 项目需求: (52)

5.3 气象指挥中心建设目标: (52)

5.4 气象指挥中心建设目标: (55)

5.5 项目方案详细阐述 (61)

5.6 用户操作界面 (69)

5.7 选型产品详细资料 (73)

5.8 调试及售后服务方案 (82)

5.9 系统集成 (85)

5.9.1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 (85)

5.9.2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 (100)

5.9.3 项目成果交付 (114)

5.9.4 项目质量服务体系 (117)

5.9.5 项目服务承诺 (124)

第6章消防系统建设 (130)

第7章气象指挥中心装修 (136)

7.1 总体装修设计 (136)

7.1.1 装修原则 (136)

7.2 供配电及UPS系统 (138)

7.2.1 供配电建设总设计 (138)

7.2.2 UPS (139)

7.2.3 线路的布线方式 (140)

7.2.4 照明系统 (141)

7.3 空调系统及新风系统 (144)

7.3.1 总体指标 (144)

7.3.2 机房精密空调系统 (144)

7.4 综合布线 (145)

7.4.2 布线系统原则与依据 (145)

7.4.3 工程内容 (147)

7.5 防雷接地系统 (148)

7.5.1 防雷系统 (148)

7.5.2 接地系统 (148)

7.6 机房环境监控子系统 (150)

7.6.1 系统概述 (150)

7.6.2 系统组成及功能 (151)

7.6.3 系统结构 (154)

7.7 消防子系统 (155)

7.7.1 机房气体消防子系统 (155)

7.8 系统集成 (157)

7.8.1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 (157)

7.8.2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 (172)

7.8.3 项目成果交付 (186)

7.8.4 项目质量服务体系 (189)

7.8.5 项目服务承诺 (196)

7.9 指挥大厅等的桌椅 (201)

7.10 其他相关建设考虑 (201)

第8章施工组织方案 (202)

8.1 项目概述 (202)

8.2 项目设计依据 (203)

8.2.1 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思想 (203)

8.2.2 编制范围及内容 (203)

8.2.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技术依据 (205)

8.3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07)

8.4 工程实施组织计划 (208)

8.4.1 工程进度安排 (208)

8.4.2 项目管理机构的组建 (209)

8.4.3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10)

8.4.4 项目管理机制 (215)

8.4.5 施工项目的高效运作机制 (215)

8.4.6 保证施工项目高效运作的措施 (216)

8.4.7 工程施工准备 (217)

8.4.8 材料组织与管理 (220)

8.5 工程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221)

8.5.1 组织工作管理 (221)

8.5.2 进度控制管理 (222)

8.5.3 项目实施管理 (222)

8.5.4 风险管理 (222)

8.5.5 质量控制管理 (223)

8.5.6 项目文档管理 (224)

8.5.7 施工部署及组织管理 (224)

8.5.8 质量检验及不合格品的控制 (234)

8.6 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236)

8.6.2 项目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 (236)

8.6.3 安全保证计划 (239)

8.6.4 安全教育措施 (240)

8.6.5 特种作业人员上岗 (241)

8.6.6 机器设备安全防护 (241)

8.6.7 施工人员安全防护 (241)

8.6.8 安全标志牌 (242)

8.6.9 安全检查及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处理 (242)

8.6.10 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244)

8.6.11 防火措施 (246)

8.7 文明施工与环保措施 (248)

8.7.1 文明施工 (248)

8.7.2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252)

8.7.3 环保措施 (253)

8.7.4 绿色施工保证措施 (254)

8.8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54)

8.8.1 进度要求 (254)

8.8.2 工期要求 (255)

8.8.3 施工进度控制 (255)

8.8.4 确保工期的措施 (259)

8.9 施工中协调配合 (269)

8.9.1 配合管理的内容 (269)

8.9.2 工程配合管理 (272)

8.9.3 总包配合管理承诺 (274)

8.9.4 分包管理承诺 (275)

8.9.5 各系统施工工序之间的协调和时间表 (276)

8.10 成品保护措施 (277)

8.10.1 成品保护责任及管理措施 (277)

8.10.2 原材料保护措施 (277)

8.10.3 施工前成品保护准备工作 (278)

8.10.4 安装工程主要工序成品保护措施 (279)

8.10.5 成品保护措施制度 (280)

8.11 施工设计方案 (283)

8.11.1 综合布线系统 (283)

8.11.2 多媒体发布系统 (336)

8.11.3 楼宇自控系统 (355)

8.11.4 门禁系统 (369)

8.11.5 视频监控系统 (378)

8.11.6 无线对讲系统 (402)

8.11.7 智能照明系统 (410)

8.12 售后服务方案 (424)

8.12.1 试运行及质保 (424)

8.12.2 保修期外的服务方案 (424)

8.12.3 售后服务方案 (427)

8.12.4 售后服务承诺 (431)

8.13 培训方案 (436)

8.13.2 培训目的 (437)

8.13.3 培训方式 (437)

8.13.4 培训地点 (438)

8.13.5 培训课程 (438)

8.13.6 培训资料 (439)

8.13.7 培训考核 (440)

8.13.8 培训效果评估 (440)

第1章项目总论

1.1概述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增长,信息的可视化需求也急剧扩大,同时高端可视化的实现难度也越来越高。单台显示设备所能显示的信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一些监控中心、指挥中心、调度中心等重要场所,大屏幕背投拼接显示系统已经成为信息可视化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系统。具体表现在:1. 视讯设备从标准清晰度向高清晰度迈进,视讯内容也开始跨入数字高清时代;

2. 网络技术飞跃发展,从百兆网到千兆网、万兆网,传输速度迅猛增高,传输信息量也随之呈几何级增长;

3. 特别是在以上各种高清信息要求可视化管理和大量信息要求集中显示时,例如几十个视频信号和若干路超高分辨率计算机信息需要在一个系统平台下同时显示时,传统的显示方法和设备已经完全不能胜任。

以上技术要求催生了一个新兴行业——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制造行业。其突出特点是:

显示面积大。积木式拼接,可达几十、几百平方米,甚至更大;

分辨率高、清晰度高。理论上可以随着拼接规模增大而不断累加;

1.2建设内容

气象指挥中心建设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气象指挥中心装修

气象指挥中心装修包括天花、墙面及隔断、地面、门窗、供电及UPS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综合布线、消防等内容。

2.气象指挥中心显示系统

本期显示系统包括DLP大屏显示、LED显示系统、信息发布室LCD显示系统。

3.气象指挥中心气象指挥中心

气象指挥中心包括视频会议系统及IDB数字交互平台。

1.3建设原则

1)先进性

XXX市的社会经发展水平、机动化发展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等都居于国内前列,由此导致的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需求也相应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一期工程的建设中,必须结合当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领域中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等的应用,从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等多方面充分体现先进性的原则。

2)实用性

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需求,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具有良好实用效果的系统建设方案,采取成熟适用的设备、技术和系统机制,保证建设系统的良好应用。

3)创新性

XXXX的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氛围、机动化程度、城市化水平、城市形态、地理区位、管理需求等都存在着独有的特点,在进行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地区特点。

4)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开放的结构意味着通信协议的开放和数据与数据结构的开放和共享。通信协议开放,系统接口透明,便于与其它系统组网,实现系

统的集成与资源共享;数据与数据结构的开放,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从系统中抽取所需要的各种交通数据和信息,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

5)标准性

系统设计符合有关国家通用标准、协议和规范,符合国家与部颁标准及行业规范的要求;保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数据安全;系统接口规范统一。

6)经济性

气象指挥中心建设能够实现最优的系统性能价格比,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4建设目标

此次工程项目是XXXX县气象局防灾减灾指挥中心会商室环境建设的的施工设计方案。设计原则以能举办各种类型的视讯会议为目标,实现拼接大屏幕会商系统所需演示的各种视频信号、各类计算机信号灵活、方便、快捷的进行操作管理,拼接大屏幕会商系统则为实时处理这些大量数据信息和视频信息提供了一个明亮、清晰和逼真的大画面显示环境,清晰地向各参会人员显示视频信息。本系统的设计就是提供满足以上功能实现的活动环境。

1.5建设依据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总体而言建设中需要考虑和遵循的主要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

?《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形符号》(GB/T11797-2005)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

?《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17859-1999)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1995)

?《道路交通事故案卷文书》(GA40-2008)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2002)

?《道路交通流量调查》(GA/T299-2001)

?《道路交通堵塞度及评价方法》(GA/T 115-1995)

?《城市道路交通秩序评价方法》(GA/T 175)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445-2003)

?《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标志》(GA/T484-2004)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安装规范》(GA/T489-2004)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GA/T491)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图形符号》(GA/T492)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GA/T493)

?《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9)?《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497-2009)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A/T509-2004)

?《交通视频监控系统验收规范》(GA/T514-2004)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制图规范》(GA/T515-2004)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T527-2005)?《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程序与要求》

(GA/T651-2006)

?《公安交通管理设备外场设备施工要求》(GA/T652-200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框架》公安部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测试》(GB/T17544-1998)?《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除上述规范以外,还应遵循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2章气象指挥中心显示系统

气象指挥中心是总控中心,是系统监控、管理、协调的核心,通过气象指挥中心的建设提供一个先进、实用、美观舒适的工作环境,将各系统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均送至气象指挥中心,气象指挥中心进行收集、整理、调用、判断、存储和处理、控制,实现交通信号控制、视频图像监控、交通录像、违法处理、指挥调度等工作。

目前较通用的有两种显示系统,一为采用窄边液晶拼接技术的DID液晶拼接屏显示系统,另一种为采用投影方式的DLP显示系统。目前DLP技术较成熟,成功运用案例较多,缺点就是显示单元的灯若使用频繁则每年均需要更换。而DID液晶屏窄边拼接技术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成功实施案例较少,且目前程度的边界最窄为6mm,视觉上与DLP拼接屏仍有差距,但其造价较低,方便维护。

2.1液晶拼接屏显示系统

本期项目在气象指挥中心指挥大厅建设XX台XX英寸的高清液晶拼接单元,进行X行X列的拼接排列。本方案将提供的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2.1.1系统特点

2.1.1.1液晶屏

●采用专业的Sumsang DID液晶屏,寿命超长,适合于24小时

连续工作

●高亮度、高对比度、色彩还原真实

●分辨率高、显示清晰、亮度均匀、无眩光

●物理缝隙:1.7mm

●长时间显示固定图像没有残影;

2.1.1.2拼接控制

●内置嵌入式拼接控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动态画面连续流畅,无视觉延迟

●支持同时显示多种信号:全制式标准视频信号、RGB信号、

Y/Pb/Pr信号

2.1.1.3传统液晶拼接与窄边液晶拼接对比

2.1.2系统组成

AV

矩阵

RGB矩阵

客户机

监控球机违法抓拍事件监测

制高点监控

客户机客户机

指挥中心(4*7)28块

液晶大屏

控制主机

图2-1液晶拼接屏显示系统总体结构图

2.1.3系统功能

2.1.

3.1显示控制功能

●最大可以支持16行x16列256个显示单元的拼接控制

●最大可以支持256x256路视频、VGA、RGB矩阵的控制

●VGA输入分辨率最高可以支持到2048x1536

●YPbPr输入可以支持到1080P

●图像无延时,不会发生不同步的现象

●图形控制功能方便快捷,用鼠标直接在显示阵列上拉选几

个单元,点击视频源即可实现指定视频源在选定的几个单

元上的拼接显示。

●可控制各种显示信号以窗口形式在大屏幕上显示,能灵活

实现单屏显示、多屏显示、整屏显示等多种显示模式;

●支持视频 VGA信号序列自动切换分组自动切换

●可以任意开窗口支持跨屏显示支持窗口的任意移动和缩

●支持大系统分区控制,对于大系统可以将单元分成即支持

几个操作员同时控制系统,每个操作员控制一个区域。

●系统支持16个显示预案:

●可以直接存储当前所有显示单元的显示状态为一个显示预

案,自定义32个字符的汉字预案名称,直接点击保存的预

案即可所有屏显示设定的状态。

2.1.

3.2单元控制

●可单独控制某一个单元,也可以同时控制所有单元的拼接

状态和位置

●单元显示格式支持 1920*1080 1366x768 1280x1024

1024x768 800x600 640x480

●单元图像上下左右移动调整,可以使拼接图像很好的对齐。

●单元图像水平/竖直缩放调整,保证拼接图像在缝隙处的平

●单元图像亮度/对比度调整

●单元白平衡/黑平衡调整系统支持黑平衡调整,使图像无

论在亮的状态还是暗的状态都能保持很好的亮度和色彩一

致性

2.1.

3.3监控系统集成控制功能

●系统集成市面常用的视频矩阵数字硬盘录像机高速球机

视频编解码器等设备的联动控制功能,真正的实现大系统

的同平台控制。

●系统支持扩展PTZ控制接口可以直接控制常用的云台快

球,支持变速控制。实现云台快球的所有功能。

●支持市面常用数字硬盘录像机系统控制,可以控制

1/4/9/12/16画面在单屏、整屏或任意组合显示,可控制录

像开始停止、常速快速进退回放、PTZ等所有功能,支持Dvr

系统设置,最大支持256台硬盘录像机。

●支持市面常用的监控矩阵系统的控制,实现视频切换、序

列切换、成组切换、辅助控制、预制调用、矩阵设置、监

控系统联动等功能。

●*支持网络视频编解码器控制管理。

●支持大型指挥控制中心的监控、报警、GPS、LED信息发布、

巡更等多个系统的大屏显示指挥调度和统一控制,主控席

最多可以控制16个系统。

2.1.

3.4网络分区控制

支持大系统分区控制,在屏幕数量很大的时候,在大屏上设定区域,每个操作员控制一个指定的区域,最大支持4个区域。

2.1.

3.5系统安全

用户管理

限定操作员的用户名和密码,正确才能操作。

设定操作员的操作权限,避免操作人员修改了系统重要设置。

设定操作人员的操作控制范围,避免控制到不该控制的部分。

事件记录

记录所有操作人员的登陆退出信息,并记录所有操作指令,支持分类查询,便于事件责任认定。

系统设置备份/恢复

支持将系统所有设置的备份到其他盘中,电脑出问题或更换电脑时可直接恢复设置系统即可恢复原状。

2.2DLP大屏幕显示系统

大屏幕显示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提供共享信息、决策支持、态势显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屏幕显示系统是集多种信息接收处理显示、多类人员操作控制于一体的多媒体互动系统。

2.2.1系统特点

2.2.1.1技术的先进性

1、采用双灯技术:使系统同时具有高亮、长寿命的双重特性、有备份功能、使用成本可选的优点;同时有着规格适应性强:适用50寸到84寸所有箱体,场合适应性强(日常使用低瓦数,寿命得到保证;重要场合使用高瓦数,通透亮丽);大幅降低使用成本等好处。

2、能够智能调整:方案中所采用的显示系统均具备全新的智能化自动调整功能,分别为:

●亮度智能调整

●色彩智能调整

2.2.1.2系统的可靠性及易维护性

1、专业的五级防尘:

2、可靠的双灯冷备份:

3、内置图像处理备份能力:

2.2.2系统结构

2.2.2.1系统总体结构

从总体上考虑,DLP大屏幕显示系统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系统硬件包括DLP大屏、多屏处理器(又称大屏控制器、图像处理控制系统)、RGB矩阵以及视频矩阵(通常由视频监控系统矩阵承担其功能),系统软件包括系统控制软件,控制所有的DLP显示单元、信号处理转换设备、其他计算机应用等。从信息流程总体上可分为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以及输出三部分,信息输入包括视频信息、RGB 信号和网络信号;信息处理由系统控制软件以及多屏处理器共同处理,负责将选定的信号输出到大屏幕上显示;输出端由DLP大屏拼接组成。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信息输入

图 2-2大屏幕显示系统总体结构图

2.2.2.2 系统硬件结构

DLP 大屏幕显示系统硬件包括大屏幕显示单元、多屏控制器、RGB 矩阵等,同时亦考虑电视视频矩阵、计算机信号转换接口以及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等其他配套设施。从层次结构上分析,系统硬件可划分为输入设备、处理设备、输出显示设备三类,同时以通信网络将其组合完整的系统。输入设备包括中心计算机工作站及服务器、视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