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壳地幔演化

第五章 地壳地幔演化
第五章 地壳地幔演化

岩石圈是各种岩石组成的地圈,其上界是地球固态表明,下界位于上地幔B层的软流圈顶面。由于软流圈顶部界面深度变化较大,使得岩石圈厚度的变化也较大。岩石圈是跨越地壳和上地幔的固态地圈,在莫霍面以上为上岩石圈,在莫霍面一下为下岩石圈。

+板块(大纲)

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是由漂浮在软流圈之上的岩石圈板块镶嵌而成的,全球总共有七大板块(欧亚板块、南极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和澳洲板块)。板块的边缘是由洋脊、俯冲带、转换断层或内陆挤压带等连结起来。板块的面积处于变化中,扩散边界(如洋脊)导致大洋岩石圈生长,聚合边界(如以海沟为标志的俯冲带)则导致大洋岩石圈消减。

+地壳类型(大纲)

1定义:指具有相似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的地壳区段

2主要划分:

1 地盾地壳稳定部分

2 克拉通地壳稳定部分,有沉积岩

3 古生代造山带代表中等稳定的构造活动条件

4 中生代~新生代造山带具有不稳定构造活动条件

5 大陆裂谷系以断层为边界的谷底

6 火山岛火山成因,与俯冲带无关

7 岛弧以地震和火山作用为特征,与俯冲带有关

8 海沟俯冲带开始的标志

9 大洋盆地地壳稳定部分,有深海沉积物

10 洋脊构造不稳定

11 边缘海盆沉积物来自大陆或岛弧

12 内陆海盆与岛弧无关

+岩浆系列(07考)

1定义:指一系列侵位于地壳之内或喷出于地表之上的一组密切相关的岩浆类型,而岩系往往指具有某些共同化学属性的所有火山岩组成。

2划分:其划分可根据岩石的碱性程度划分为碱性系列、非碱性系列(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性系列)。

每一岩浆系列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岩石,它主要取决于原岩的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和岩浆形成之后的晶体、流体的分离作用等。如果在一个系类中同时出现长英质和镁铁质占优势的岩石,则称为双峰系类(双峰模式)。

3三种基本岩浆系列特征

拉斑玄武岩系列一种分布最广、含少量或不含橄榄石的玄武岩

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地体中以安山石为主,深层岩地体中以花岗闪长岩占优势,以

及少量的拉斑玄武岩、流纹英安岩(或它们相同成分的侵入岩石)碱性系列一种含橄榄石的玄武岩,相对富碱性元素

原始地壳指地球上主要由岩浆作用生成的最初的固态表面。原始地壳的成分主要取决于岩浆源区的成分、岩浆熔融程度、以及岩浆分异的程度和种类。

+大陆地壳(大纲)

大陆地壳大致可分为花岗质的上部地壳和较基性的下部地壳。其具有一下基本的岩石学特征:

1随地壳深度、温度和压力的增加,岩石变质程度加深,并产生变质分带,不同深度对应不同的变质相;(一般而言,上部地壳由未变质的岩石和绿片岩相岩石组成,如沉积岩和花岗质侵入体,上地壳的下部由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片麻岩为主的角闪岩相岩石组成;下部地壳则由成分不同的麻粒岩相岩石组成。)

2一般由上地壳至下地壳,侵入岩或变侵入岩的成分逐渐变得基性,同时变沉积岩的数量逐渐降低。

+TTG岩石组合(大纲)

地球早期从地幔经玄武质阶段而派生的硅铝质地壳主要是英云闪长岩(tonalite)、奥长花岗岩(trondjemite)和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即所谓TTG组合。该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岛弧火山岩系相似,属于钙-碱性岩系。

+地壳增长模式(大纲)

主要有以下三个观点:

1大部分陆壳在30亿前便形成,之后的任何地壳生长都是由早期地壳经过由对流的上地幔循环而实现;

2陆壳主要呈线性生长,并且硅铝质地壳只在地壳范围内进行再循环;

3陆壳生长速率随时间演化而呈指纹状增加。

三种观点以第一个观点最流行,各个观点都有各自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与事实相抵触而不能解释的一面。

+玄武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大纲)

1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

具有Sr、Nd亏损地幔源特征,铅同位素组成是海洋玄武岩中最低的,具有地幔源N同位素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是所有玄武岩中最低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亏损型,无Eu异常。

2洋岛和大陆板内碱性玄武岩

Sr、Nd略显亏损,铅同位素组成是所有各类玄武岩中有最高值和最大的变化范围。He 同位素组成表现为深部地幔源的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表现为高度富集特征,具有强烈的轻稀土富集模式。

+地幔的区域与层状不均一性(大纲)

1地幔的不均一些在垂直和测向上的不均一些在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方面主要表现如下:

1.1大陆地幔与大洋地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有明显差异;

1.2各大洋地幔以及部分大陆地幔之间具有不同特征;

1.3洋脊、洋岛和岛屿地区的岩石有各自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了其源区组成的差异;

1.4同位素不平衡现象的存在,造成了微区域内同位素的不均一性。

2全球相同种类的地幔岩石常常具有共同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这表明它们来自同一类化学源区,这种相同的化学源区往往意味着地幔的某一固定层位,即表现了地幔的层状不均一性。例如洋脊玄武岩和大陆钠质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两者来自不同的地幔层。

3地幔不均一性原因:

3.1在地球形成的行星吸积过程中就存在化学组成的不均一性;

3.2在地球形成后的分异过程中,特别是在地球演化的早期大陆地壳形成过程中,便产生了大陆地幔与海洋地幔的区域不均一些;

3.3由于大陆漂移过程,使地壳与地幔结构发生重新组合;

3.4根据地幔对流理论,存在与地幔中的两种规模的对流圈的转换过程可能引起地幔不均一些。

+亏损地幔与富集地幔(大纲)

地幔中相对于原始地幔亏损(或富集)不相容元素的地幔,称之为亏损(或富集)地幔。根据不同的富集亏损程度,可划分出以下几种地幔端元组成:

1亏损的洋中脊地幔(DMM):具有高143Nd/144Nd,低87Sr/86Sr和低206Pb/204Pb组成,是洋脊玄武岩的源区,代表了大陆地壳从地幔分异后的残留物;

2高μ值地幔(HIMU):极高的Pb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低87Sr/86Sr和中等143Nd/144Nd,高U、Th和U/Pb值,其组分可能来源与俯冲再循环的洋壳;

3富集地幔EMⅠ和EMⅡ:具有高87Sr/86Sr、低143Nd/144Nd、中等206Pb/204Pb(EMⅡ)和偏低的206Pb/204Pb(EMⅠ),EMⅡ比EMⅠ组分有更高的放射成因Sr和Pb同位素;

4流行地幔(PREMA):值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地幔端元组分;

5全球平均(BE):它代表了未分异的原始地幔或地球的同位素组成,相当于全球的平均。

地幔化学端元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它们的同位素组成存在的差异,是一种化学类型的划分,不同端元组分并不一定对应确定的地幔空间,而是强调了地幔的化学属性。

地壳发展历史

地壳发展历史 在地球演变的编年史上 , 地球的年龄约在 46 亿年左右 , 而嵩山距今已有 36 亿年的历史。当整个世界还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时 , 嵩山便横空出世。 可以说嵩山见证了整个地球演变的全过程。 在嵩山不到 400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连续系统、良好地出露着全球绝无仅有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 , 地学界称之为 " 五代同堂 " 。 在距今36-25亿年的太古宙时期 , 由海底基性岩浆喷发作用和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共同构成登封群的花岗绿岩建造 , 铸就了嵩山的结晶基底。 在距今 25~5.43 亿年间的元古宙 , 沉积了滨一浅海相的碎屑岩、粘土岩和碳盐岩 , 即古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新元古界五佛山群。 在距今 5.43~2.5 亿年间的古生代 , 发育着寒武系和奥陶系的滨海相的碳酸岩 ( 底部碎屑岩 ), 以及石炭系、二叠系的海陆交替沉积的灰岩、碎屑岩、粘土岩。其中广泛贮存着煤、铁、铝、建材等沉积矿产。古生代是生命大爆发的时代地层中保存着丰富的动、植物化石 , 这些古生物化石成为地层年代和沉积环境的见证。 在距今 2.5~0.65 亿年间的中生代 , 发育着三叠系湖相碎屑岩、粘土岩夹煤线。在陆相盆地一一河流环境沉积的中生代红色泥岩一一碎屑地层 , 其中含有丰富的陆生动、植物化石。 在距今 0.65 亿年 ~ 现代 , 沉积了新生界古近系的砾岩、砂岩和泥岩 , 以及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园内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保罗系、白歪系和新近系。其中含丰富的古生物化石及古人类、古文化遗址。 太古界、下元古界构成该区基底 , 岩层走向近南北、晚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构成盖层 , 岩层近东西向展布 , 其盖层、基底格局非常显著 ,接触关系一目了然。在嵩山地区不足 20 平方公里范围元 , 清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 25 亿年、18.7亿年、5.43 亿年三次前寒武纪造陆和造山运动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及典型的构造形态遗迹。这三次 " 翻天覆地 " 的全球构造运动分别被地质学家称为 " 嵩阳运动 " 中岳运动 " 、 " 少林运动 " 。 根据嵩山地区内 " 五代同堂 " 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运动遗迹的基本特征, 按照地质科学的原理 , 可以追溯出嵩山形成的过程和发展、演化的景象 : 地球发展的早期阶段 , 表面被水包裹着。大约从 36 亿年前开始 , 嵩山地区的海底发生了来自地。幔的基性熔浆喷发和酸性岩浆侵入 , 共同堆积了以基性火山岩和酸性侵入岩为主的被称作登封群的花岗绿岩系。在距今 25 亿年前后 , 嵩山地区发生了剧烈的地壳运动 , 地质学家称它为 " 富阳运动 " 。富阳运动的结果 , 使海底沉积的花岗绿岩系受到近南北向的应力作用、温压效应而发生褶皱隆起 , 慢慢露出峥嵘。后来经过长期风化剥蚀, 富山渐渐被夷平了, 加上地壳不断下降 , 夷平的嵩山又被淹没在海水之下 , 形成海滨和浅海环境 , 于是接受了被称作嵩山群的碎屑物质、泥质及钙、镇等物质的沉积。到了距今 18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一课程,大陆地壳演化考试资料整理

要点1 陆壳的起源 1 地球的形成年龄和前寒武纪地质年表 地球形成年龄为45.67亿年 2 月球的启示 月球起源的三种学说 一、分裂说——认为月球原是地球赤道区的一部分。在太阳系形成初期,所有的行星都处在高温熔融且高速自转的状态。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有些部分被从行星上甩了出去,形成卫星。月球也是这么来的。但是据现代科学家们的模拟计算,地球诞生时的离心力只不过是现在的4倍,不可能将这么大质量的物质抛出去。分析月岩样本也能发现,月球和地球的化学成分有很大不同。 二、同源说——认为月球和地球是从同一块原始星云中分别凝聚成团诞生的。但是它也同样面临着化学成分不同这一难题。 三、俘获说——认为月球原来是一颗离地球不远的小行星,受地球引力吸引成为围绕它转动的卫星。这一说法较好地解释了上面的难题,但也存在着明显缺陷。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并不比月球大多少,要俘获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月球的年龄:通过地球与月球的对比,一般认为它们都形成于45-46亿年前后,月球最古老岩石4.456 Ga 月壳的组成:月壳辉长岩+苏长岩+斜长岩高地(4-4.4Ga),高地之间是月海玄武岩(3.8-3.3Ga),高地的岩石类型主要由斜长岩( Anorthosite )和辉长岩 ( gabbro )组成, 月球的结构核、幔、壳撞击构造:月海,就是陨石冲击坑,主要的岩石类型

为玄武岩 月球的演化:岩浆海学说:月球表面熔融成岩浆海(44亿年)~~~分异成三层壳慢结构:斜长岩层、富钛铁矿层、低钛橄榄辉石岩层(43亿年)~~~富钛铁矿层下沉至月幔(39-41亿)年 3 地球先有陆还是先有洋 地球最古老的物质锆石,~4.4Ga (Jack Hills, Australia) 地球最古老的岩石长英质片麻岩,~4.1Ga (Acasta, Canada) 最古老的成规模的陆壳:片麻岩+表壳岩,~3.8Ga (Greenland) 锆石-比较好的定年办法: 形成于岩浆、变质以及热液条件下 U和Th含量高、Pb含量低 重要的U-Pb定年矿物以及Lu-Hf同位素测定 有较高的封闭温度 可有岩浆生长环带和变质环带或交代环带 原位分析会得到多个年龄和不同阶段的信息 锆石形态学和地球化学是区分不同成因的锆石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合理的解释锆石年龄的地质意义 根据锆石的REE含量和长英质熔体和锆石之间元素的分配系数,可以估算母岩浆REE 含量。根据LREE富集HREE亏损的老锆石计算所得的熔体成分具有太古宙花岗岩的特征(TTG,Martin et.al.,2005)。如Jack Hills的锆石具有的稀土特征与Acasta片麻岩(TTG)相同(Hoskin,2005)。因此,Jack Hills锆石结晶于TTG类的长英质岩浆。 Jack Hills 锆石具有环边结构,指示在 4.4-4.0Ga之间经历了改造(重熔re-melting)。这也暗示Hadean大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可以被岩浆和沉积过程所改造氧同位素测量结果(d18O = 5.4 -15)计算所得其母岩浆氧同位素为d18O =7-11 (Mojzsis et al., 2001; Peck et al., 2001; Wilde et al., 2001)。从而认为这些锆石包含与液态水在地表或者近地表相互作用的地壳物质。这些数据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指示早在 4.4Ga的Hadean时期,液态水(海水?)可能存在于地球表面。另外,也指示在石榴石稳定域内,TTG类岩浆的起源来自于变玄武岩的含水熔体( Martin, 1986; Martin et al., 2005),暗示水圈的存在 总之,Jack Hills锆石说明早在4.4Ga就存在与TTG类似的大陆地壳并且在整个Hadean 时期被持续的产生和改造。地壳也是稳定的并足以经受陨石的冲击。另外,锆石氧同位素组成和Hadean地壳成分(TTG)都支持Hadean时期地球表面存在液态水,这也是讨论早期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强有力的根据。 Jack Hills 锆石年龄( 4404±8Ma)的意义 根据锆石的REE含量和长英质熔体和锆石之间元素的分配系数,可以估算母岩浆REE 含量。根据LREE富集HREE亏损的老锆石计算所得的熔体成分具有太古宙花岗岩的特征(TTG,Martin et.al.,2005)。如Jack Hills的锆石具有的稀土特征与Acasta 片麻岩(TTG)相同(Hoskin,2005)。因此,Jack Hills锆石结晶于TTG类的长英质

地质学基础第五章地壳演化简史教案

第五章地壳演化简史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地史的研究方法;熟悉地壳历史的发展顺序和分期阶段。 重点:各地史阶段中的大地构造演化、古地理、古生物的重大事件; 难点:我国地史上发生的重要构造运动及其对我国自然地理的影响。 第一节概述 一、地层学理论的建立 二、时间标尺的建立 第二节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 一、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一)地层的划分的依据 所谓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地层既然具有时代的概念,所以地层就有所谓上下或新老关系,这叫做地层层序,也就是相当于一本书的页次。如果地层没有受过扰动,愈处于下部的地层时代愈老,愈处于上部的地层时代愈新,叫做正常层位。前面已经讲过,这种上新下老的关系叫地层层序律。划分地层的主要根据如下: 1、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 对于一个地区的地层进行划分时,一般是先建立一个标准剖面。凡是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剖面就可以做为标准剖面。 地层中的沉积旋回特别是陆相地层,不一定都是很清楚的。这时,就可以根据岩性来划分地层。岩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沉积环境的变化,而沉积环境的变化又往往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因此,根据岩性把地层划分成许多单位,基本上可以代表地方性的地史发展阶段。 2、岩层接触关系 岩层之间的不整合面是划分地层的重要标志。任何类型的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都代表岩层的不连续现象,反映了地理环境的重大变化。 3、古生物(化石) 上述方法只能确定各组地层间的界限和相对新老关系。若确定各地层时代则必须根据地层中所含的生物化石。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如动物

大陆地壳演化与早期板块构造

“大陆地壳演化与早期板块构造”重大项目指南 早期大陆的形成演化及其构造机制一直是固体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前沿科学主题,对于深入认识太阳系类地行星和地球的起源与发展、理解现代地球过程、预知地球未来的演变都有重要意义。板块构造是随着地球壳幔体系的演化和大陆地壳的生长,逐渐发展、建立、成熟起来的。大约在2.7-2.5 Ga前随着全球一批成规模的稳定大陆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全球构造开始了从热构造体制向垂向-横向运动的构造体制转化,开启了地球系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演变,包括固体圈层的形成与耦合,水与大气圈层的确立,大氧化事件与生命活动,大规模沉积作用包括多次冰期事件和多期次巨量硅铁建造的沉积等。到了2.0-1.8 Ga,构造岩浆活动又重新活跃了起来,全球短时间内出现了众多线型造山带,出现了地质历史上第一个超大陆,标志着早期板块构造开始支配全球。由此可见,2.7-1.8 Ga是地球历史上的关键演化期,该时期不仅塑造了现代板块构造出现之前的全球构造格局,直接控制了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等,甚至对于之后地球中年期及现代板块构造体制出现,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由于早前寒武纪地质记录的复杂性、大部分克拉通地质记录不完整性、加之数据资料和研究覆盖程度不足,许多重大科学问题仍然亟待深入研究。当前更加需要围绕早期板块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这一核心科学问题,进一步阐明早期板块构造不同于现代板块构造的特殊性,深入探究其作用过程和机制,提出和完善元古代早期板块构造理论,为发展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依据。 一、科学目标 揭示地球由最初的热构造体制向早期板块构造体制转变的岩石圈状态、地质基础、主要表现、基本过程、重要环节、及其地球动力学机理;建立早期板块构造的造山模式,准确刻画其构造-岩浆-沉积-变质作用的特殊性及相互关系;阐明早期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现代板块构造的根本差异,发展板块构造理论,丰富前寒武纪地质学的学科内涵,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引领本领域前沿研究。 二、研究内容 (一)大陆地壳生长-稳定化与早期板块构造的启动。 研究2.7-2.5 Ga花岗-绿岩地体岩浆作用的性质和成因;解剖该时代高级片麻岩地体,确定其成因及其与更古老地壳的发展和继承关系;在与全球2.7 -2.5 Ga典型花岗-绿岩地体和高级片麻岩地体的对比中,揭示早期板块构造开始阶段的壳-幔相互作用特征。研究从-2.5 Ga 开始出现的幔源和壳源碱性岩浆岩类的成因。研究该时代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类型、PT轨迹及其随时代的变化,探讨2.5 Ga前后的克拉通化与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构造意义。 (二)早期板块构造的变质-岩浆作用特征与动力学机制。 研究古元古代高压-高温-超高温麻粒岩的变质作用类型、时空分布、相互关系,进一步揭示它们与中级变质作用的联系,揭示不同类型麻粒岩变质作用记录的造山作用性质和过程,及其与现代板块构造变质作用的异同。研究同期幔源和壳源岩浆侵入活动和火山活动,确定岩浆活动的性质、成因、活动范围及其与高压-高温-超高温变质作用的关系,特别关注

地壳的演化史的说课稿

地壳的演化史的说课稿 说教材(包括创思点) (一) 本节教材的地位: 本节是对全章的总结,它与前面所学的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海陆变迁、岩浆活动、沉积岩特征的关系密切,学生在学习前面知识之后具有怎样的综合利用能力、创新能力,在本节均能得到反馈。 (二) 本节教材的特点: 由于学生对地层、化石缺乏感性认识加上学生对化石形成过程不做说明,教材基本上是各种事件与结论的堆砌,规律与原理分析很少,内容显得枯燥,各地质年代发生的重大事件显得多而乱,学生难以掌握,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课外、课内充分参与、充分思考,否则难以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 研究地壳演化史的重要意义是本节的思想教育点。抓住该教育点,宣传科普知识,让学生明确新陈代谢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 创思点)▲对化石的地质学意义的研究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综合分 析能力)及创造性想象能力的教育点,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结 合点。 对地壳演化史各重大事件的演变规律的研究是培养学生发现能

力、探究能力以及学会分析整理信息能力的绝好教育点。 通过补充介绍云南澄江化石群的发现及意义,培养学生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同时也宣传生物进化的最新科研动态。 (三) 本节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预期重点:化石的地质学意义及地壳演化史中各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先后顺序。其依据是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预期难点是:化石的概念和化石的形成及各时代重大事件的记忆。其依据是教材对化石仅做简单阐述,并未对化石的形成做进一步阐述,而各重大事件多且学生不易发现其中规律。 重、难点的调控:根据本节课前的5分钟练习情况的反馈临时调整讲课的重、难点及时间安排。依据是:由于学生课前预习及资料收 集处理情况只能在上课时得到反馈,而教师的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时 间安排必须充分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故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 识情况作随机调整。 (四)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 2、知识目标:了解地层时代顺序与化石的二个地质学意义,掌握各地质时代重大事件发生的时代顺序。 3、能力目标:运用地层与化石的有关知识确定地层新老关系进

第二章 第八节地壳的演化与发展

二、地球上生物的演化与发展 (一)生命起源与过程 1、生命起源的孕育条件 原始大气和水圈的形成,是生命起源的孕育条件。 原始大气圈和水圈的主要成分为C、H、O、N、S等,并含有其他多种化学元素,这些化学元素正是细胞的主要成分,为地球上生命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条件。当大气圈分解出H和游离O,并形成臭氧层之后,就为生命的出现形成了条件。 2、生命起源与演化过程 生命起源于无机界,其过程可概括为如下的简单模式:从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氨基酸等碳氢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复杂有机物—原始生命—最原始的生物。 在原始的大气圈和水圈中,C、H、O、N等元素,在高温作用下,形成了碳氢化合物,这些原始的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辐射,闪电、陨石冲击、宇宙射线,以及来自地球内部的火山喷发、地下热流等能量的作用下,与水汽、H、二氧化碳、甲烷等化合,形成了简单有机物质氨基酸。当有机物质汇聚到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的积累与物理化学作用,氨基酸与核苷酸分别合成了原始的蛋白质与核酸分子。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当蛋白质和核酸在原始海洋中不断积累与浓缩、相互吸附,聚集成一种多分子体系,并形成了原始界膜,成为与海水分离的独立体系,再经过不断的演化,逐渐具备了新陈代谢和繁殖特征时,就形成了原始生命。在自然界,有无机物转化为原始的生命,是一个长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原始生命出现后,又经过长期的生物化学作用与复杂的演变,使其内部结构复杂化,逐渐进化成具有细胞形态的生命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摄取无机物质作为营养。之后,又逐渐演化为群体单细胞的原始生物,并具有运动、营养和生殖功能。到太古代晚期,在海洋里出现了一些原始单细胞细菌和藻类植物。已知最古老的化石发现于南非32亿年前的地层中,就是由这些原始菌藻类组成。元古代开始,藻类植物大发展,海洋中开始出现最原始动物,地球上的生物结束了演化的萌芽状态。 三、地壳的构造轮廓、古地理面貌的演变历史和生物的演化与发展历史 1、前古生代 前古生代是指子地壳形成至古生代开始的一段地质时期,延续约40亿年时间,大致可以24亿年前后划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两个阶段。 (1)太古代 地壳的构造轮廓和古地理面貌的演变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