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总复习《几何基本图形1—三角形》讲义

初中数学总复习《几何基本图形1—三角形》讲义
初中数学总复习《几何基本图形1—三角形》讲义

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辅导课目:数学年级:九年级学科教师:汪老师

授课日期及时段

课题初中数学总复习——几何基本图形1——三角形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总复习——几何基本图形1——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基本知识考点:】

一、三角形的分类:

1、三角形按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角形按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角形的性质:

1、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____第三边,两边之差_____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_______,外角与内角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三、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三角形的中位线.

2、中位线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角形三条中位线将三角形分成四个面积相等的全等三角形。

4、角平分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三角形的内心,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

内心也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

5、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它到三角形

三个顶点的距离,外心也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6、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都是____________.(线段、射线、直线)

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__________;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______、底边上的________和顶角的_______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3、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 五、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等于_______,同样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

2、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三边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一个角等于60°的 三角形 是等边三角形. 六、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________.

2、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________.

3、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 ;

4、勾股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中考试题:】

1、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cm 和6cm ,那么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5cm B .16cm C .17cm D .16cm 或17cm

2、如图,在ABC △中,13AB AC ==,10BC =,点D 为BC 的中点, DE DE AB ⊥,垂足为点E ,则DE 等于( ) A .

1013 B .1513 C .6013 D .75

13

3、如图,⊿ABC 和⊿C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B,C,D 在一条直线上,

点M 是AE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 tan ∠AEC=CD

BC ;② S ⊿ABC +S ⊿CDE ≧S ⊿ACE ;

③ BM ⊥DM; ④ BM=DM.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如图3,在Rt △ABC 中,∠C =90°,BC =6cm ,AC =8cm ,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 沿BD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的

M

E

D

C

B

A

C ′点,那么△ADC ′的面积是 .

图3

A 'C

B

A

D

E

5、如图5,在△ABC 中,∠C=90°,BC=6,D,E 分别在AB,AC 上,将△ABC 沿DE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处, 若A ′为CE 的中点,则折痕DE 的长为( )

A .

2

1 B .

2 C .

3 D .4

6、一个正方体物体沿斜坡向下滑动,其截面如图所示.正方形DEFH 的边长为2米,坡角∠A =30°,∠B =90°, BC =6米. 当正方形DEFH 运动到什么位置,即当AE = 米时,有DC 2

=AE 2

+BC 2

.

7、已知等边△ABC 中,点D,E 分别在边AB,BC 上,把△BDE 沿直线DE 翻折,使点B 落在点B ˊ处,DB ˊ,EB ˊ 分别交边AC 于点F ,G ,若∠ADF=80o ,则∠EGC 的度数为 8、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DAE =90°四边形ACDE 是平行四边形,连结CE 交AD 于点F ,连结BD 交CE 于点G ,连结BE . 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结论有 ① CE =BD ; ② △A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③ ∠ADB =∠AEB ; ④ CD ·AE =EF ·CG ;

9、如图7-67所示,有一底角为35°的等腰三角形纸片,现过底边上 一点, 沿与底边垂直的方向将其剪开,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两部分,则四边形 中的最大角的度数是 .

10、如图,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B 、C 、D 、E 在同一直线上,且CG =CD ,DF =DE ,则∠E = 度.

第5题图

11、如图,已知等腰Rt △ABC 的直角边长为1,以Rt △ABC 的斜边AC 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 △ACD ,再以 Rt △ACD 的斜边AD 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 △ADE ,…,依此类推直到第五个等腰Rt △AFG ,则由这五

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的图形的面积为__ ____.

12、如图,已知∠AOB=α,在射线OA 、OB 上分别取点OA 1=OB 1,连结A 1B 1,在B 1A 1、B 1B 上分别取点A 2、

B 2,使B 1 B 2= B 1 A 2,连结A 2 B 2…按此规律上去,记∠A 2 B 1 B 2=1θ,∠3232A B B θ=,…, ∠n+11A n n n B B θ+=则 ? 1θ= ; ? n θ= 。

13、在图14-1至图14-3中,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D 是线段CE 的中点.四边形BCGF 和CDHN 都是正方形.

AE 的中点是M .

(1)如图14-1,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点N 与点G 重 合时,点M 与点C 重合,

求证:FM = MH ,FM ⊥MH ;

(2)将图14-1中的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 得到图14-2,

求证:△FM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图14-2中的CE 缩短到图14-3的情况,

△FMH 还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吗?

(不必说明理由)

图14-1

A

H

C (M )

D E

B F

G (N )

G

图14-2

A

H

C D

E

B F

N

M

A

H

C D

E 图14-3

B F

G M

N

14、如图,在直角△ABC中, ∠ACB=90 ,CD⊥AB,垂足为D,点E在AC上,BE交CD于点G,EF⊥BE交AB于点F,

若AC=mBC,CE=nEA(m,n为实数).试探究线段EF与EG的数量关系.

(1)如图(14.2),当m=1,n=1时,EF与EG的数量关系是

证明:

(1)如图(14.3),当m=1,n为任意实数时,EF与EG的数量关系是

证明:

(3)如图(14.1),当m,n均为任意实数时,EF与EG的数量关系是

(写出关系式,不必证明)

【二、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

【基本知识考点:】

一、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除以上的方法还有________.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_______、周长_____、对应高、______、_______相等.

5、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

(1)已知两边(2)已知一边一角(3)已知两角

二、相似三角形:

1、三边对应成_________,三个角对应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若DE∥BC(A型和X型)则______________.

?射影定理:若CD为Rt△ABC斜边上的高(双直角图形)则Rt△ABC∽Rt△ACD∽Rt△CBD且

AC 2 = ,CD 2 = ,BC 2

= .

E A D

C

B

E

A

D C

B

A

D C

B

? 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

? 两边对应成_________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_.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 ?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________,一般用k 表示.

?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的 线,对应边上的 线的比等于 比, 周长之比也等于________比,面积比等于_________.

【相关中考试题:】

1、如图2,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 的办法是( )

A. 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2、已知如图11-134所示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a 的度数是 ( ) A .72° B .60° C .58° D .50°

3、如图11-135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 中,AB =DC ,AC ,BD 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4、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按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 则S △BCE :S △BDE 等于( ) A. 2:5 B.14:25 C.16:25 D. 4:21

5、如图,点F 是□ABCD 的边CD 上一点,直线B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ED EA =DF

AB B. DE BC =

EF FB C. BC DE =BF BE D. BF BE =BC

AE

6、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mm ,高AD=80mm ,?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 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

【三、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

【基本知识考点:】

一、锐角三角函数

1、sin α,cos α,tan α定义

sin α=____,cos α=_______,tan α=______ . 2、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二、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些_____________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如图(1)解直角三角形的公式:

(1)三边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2)角关系:∠A+∠B =_____,

(3)边角关系: sinA= cosA=_______. tanA= , 3、如图(2)仰角是____________,俯角是____________.

30° 45° 60° sin α cos α tan α

α

a

b

c

c b

a

A C

B

图1

4、如图(3)方向角:OA :_____,OB :_______,OC :_______,OD :________.

5、如图(4)坡度:AB 的坡度i AB =_______,∠α叫_____,tan α=i =____.

45?

西

东60?A

D

C B

70?

O

【相关中考试题:】

1、已知3tan 30 A -=∠A =则 .

2、如图,△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则sin A =_______.

3、在△ABC 中,若三边BC 、CA 、AB 满足 BC ∶CA ∶AB =5∶12∶13,则cos B =( )

A .

125 B .512 C .13

5

D .1312 4、如图所示,在△ABC 中,∠C=9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D=4,AD=2,则tan ∠CAD 的值是( )

A 、2

B 、

C 、

D 、

5、如图,A 、B 、C 三点在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处,若将△ACB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AC ’B ’, 则tanB ’的值为( )

A .

1

2

B .

1

3

C .

1

4

D .

24

α

A

C

B

O

A

B

C

A

B

C

C’ B’

6、点M(-sin60°,cos60°)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

3

2

1

2

)B.(

3

2

-,

1

2

-)C.(

3

2

-,

1

2

) D.(

1

2

-,

3

2

-)

7、如图是教学用直角三角板,边AC=30cm,∠C=90°,tan∠BAC=

3

3

,则边BC的长为()

A、303cm

B、203cm

C、103cm

D、53cm

8、已知△ABC的外接圆O的半径为3,AC=4,则sinB=()

A.1

3

B.

3

4

C.

4

5

D.

2

3

9、如图28-145所示,在高楼前的D点测得楼顶的仰角为30°,向高楼前进60米到达C点,又测得楼顶的

仰角为45°,则该高楼的高度大约为 ( )

A.82米 B.163米 C.52米 D.70米

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分別是AB、AD的中点,若EF=2,BC=5,CD=3,则tanC等于()

A.3

4 B.

4

3 C.

3

5 D.

4

5

11、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AB边上,沿CE折叠矩形ABCD,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F处,若AB=4, BC=5,则tan∠AFE的值为()

A.

4

3 B.

3

5

C.3

4

D.4

5

A B

C D

150°

图4

h

12、图4是某商场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AB 、CD 分别表示一楼、二楼地面的水平线, ∠ABC =150°,BC 的长是8 m ,则乘电梯从点B 到点C 上升的高度h 是( )

A .8

33

m B .4 m C.3 m D.5 m

13、△ABC 中,若(sinA -

12)2+|32

-cosB|=0,则∠C 的大小是_______. 14、计算:|-1|-

1

82-(5-π)0+4cos45°先化简, 15、求代数式221

93

x x ÷--的值,其中x=2cos45°﹣3. 16、如图28-140所示,A ,B 两城市相距100 km .现计划在这两座城市中间修筑一条高速公路(即线段AB ),

经测量,森林保护中心P 在A 城市的北偏东30°和B 城市的北偏西45°的方向上.已知森林保护区的范 围在以P 点为圆心,50 km 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请问计划修筑的这条高速公路会不会穿越保护区. 为什么?(参考数据:3≈1.732,2≈1.414)

17、气象台发布的卫星云图显示,代号为W 的台风在某海岛(设为点O )的南偏东45

方向的B 点生成,测得 1006km OB =.台风中心从点B 以40km/h 的速度向正北方向移动,经5h 后到达海面上的点C 处.因

受气旋影响,台风中心从点C 开始以30km/h 的速度向北偏西60

方向继续移动.以O 为原点建立如图 1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1)台风中心生成点B 的坐标为 ,台风中心转折点C 的坐标为 ;(结果保留根号) (2)已知距台风中心20km 的范围内均会受到台风的侵袭.如果某城市(设为点A )位于点O 的正北方向且 处于台风中心的移动路线上,那么台风从生成到最初..侵袭该城要经过多长时间?

x /km

y /km

东 A O C

60

45

2015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讲义—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的定义 0的数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加上正号“+”,但是正数前面的正号“+”,一般省略不写。 -”的数叫做负数。负数前面的负号“-”不能省略。 eg :-a 不一定是负数,因为字母a 可以表示任何数,当a 是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则是一个正数,而不是负数;当a 表示0时,-a 就是在0前面加上一个负号,仍是0,0不分正负。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用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就表示与其相反的量,反之亦然。 常见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零上和零下、前进和后退、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收入和支出、向南和向北、盈利和亏损、升高和下降。 (3)0的意义(重点理解)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经不仅是表示“没有”。 1、(2013山东德州)-1, 0, 0.2,7 1 , 3 中正数一共有 个 2、(2013广西玉林市)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是 3、(2013浙江丽水)如果零上2℃记作+2℃,那么零下3℃记作( ) A .-3℃ B .-2℃ C .+3℃ D .+2℃ 4、(2014浙江宁波)杨梅开始采摘啦!每框杨梅以5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记录如图,则这4框杨梅的总质量是( ) (1)正整数、0 注:(1)正整数、0 (2 (3)对于小数,只有能化成分数的小数才是有理数。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讲义—有理数

按数的种类分 按有理数的性质分 有理数? ???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正整数整数0 有理数??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0 注:(1)有理数的分类必须按同一标准,不漏、不重。(2)0 (3)0(4)0 (5)0 1、下列个数中:13 30.70125 ---,,,,,中负分数有 个;负整数有 个; 自然数有 个 2、(宁波)下列各数是正整数的是( ) A .-1 B .2 C .0.5 D . 1 3 3、(上海)如下列分数中,能化为有限小数的是( ) (A) 13 (B) 15; (C) 17; (D) 1 9 4、(东阳县) 7 3 是( ) A .负整数 B .有理数 C .整数 D .负数 三、数轴的概念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画法(重点) 画数轴时,关键要体现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3)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重点、难点) 一般地,设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长度单位;表示数-a 的点在原 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长度单位。 (4)利用数轴比较大小(重点、难点) 1 、数轴上的数的大小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 2、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1)正数都大于0 (2)负数都小于0 (3)正数大于负数 1、如下图所示,数轴中正确的是( ) 2、(重庆潼南)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 、b , a 、b 的大小关系为 3、(2013江苏泰州市)如图,数轴上的点P 表示的数是-1,将点P 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得B -1 0 1 A C D b A B

(word完整版)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 几何证明题入门难,证明题难做,是许多初中生在学习中的共识,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学习不得法,没有适当的解题思路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掌握证明题的一般思路、探讨证题过程中的数学思维、总结证题的基本规律是求解几何证明题的关键。在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要审题。很多学生在把一个题目读完后,还没有弄清楚题目讲的是什么意思,题目让你求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非常不可取。我们应该逐个条件的读,给的条件有什么用,在脑海中打个问号,再对应图形来对号入座,结论从什么地方入手去寻找,也在图中找到位置。 二要记。这里的记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标记,在读题的时候每个条件,你要在所给的图形中标记出来。如给出对边相等,就用边相等的符号来表示。第二层意思是要牢记,题目给出的条件不仅要标记,还要记在脑海中,做到不看题,就可以把题目复述出来。 三要引申。难度大一点的题目往往把一些条件隐藏起来,所以我们要会引申,那么这里的引申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牢固,平时训练的一些特殊图形要熟记,在审题与记的时候要想到由这些条件你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就像电脑一下,你一点击开始立刻弹出对应的菜单),然后在图形旁边标注,虽然有些条件在证明时可能用不上,但是这样长期的积累,便于以后难题的学习。 四要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也就是要逆向推理,从题目要你证明的结论出发往回推理。看看结论是要证明角相等,还是边相等,等等,如证明角相等的方法有(1.对顶角相等2.平行线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3.余角、补角定理4.角平分线定义5.等腰三角形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等等方法。然后结合题意选出其中的一种方法,然后再考虑用这种方法证明还缺少哪些条件,把题目转换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 点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原文阅读 I.定义与定义表达式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 (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II.二次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一般式:y=ax^2+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交点式:y=a(x-x?)(x-x ?) [仅限于与x轴有交点A(x?,0)和 B(x ?,0)的抛物线] 注:在3种形式的互相转化中,有如下关系: h=-b/2a k=(4ac-b^2)/4a x?,x?=(-b±√b^2-4ac)/2a III.二次函数的图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可以看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IV.抛物线的性质 1.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直线 x = -b/2a。 对称轴与抛物线唯一的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P。特别地,当b=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是y轴(即直线x=0) 2.抛物线有一个顶点P,坐标为:P ( -b/2a ,(4ac-b^2)/4a )当-b/2a=0时,P 在y轴上;当Δ= b^2-4ac=0时,P在x轴上。 3.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4.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 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5.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 抛物线与y轴交于(0,c) 6.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全套基础知识复习讲义(精心整理)

范文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全套基础知识复 1/ 6

习讲义(精心整理) 2020 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全套基础知识复习讲义(精心整理)第 1 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知识梳理】 1. 实数的分类: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 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的绝对值,记作∣a∣,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4. 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 5. 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6.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 7. 大小比较: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 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9.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 x 的平方等于 a,即 x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 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 1 ◇◇—

为相反数;0 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 0 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10. 开平方: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11.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即 x2=a,那么这个正数 x 就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0 的算术平方根是 0. 12. 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 x 的立方等于 a,即 x3=a,那么这个数 x 就叫做 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 的立方根是 0. 13. 开立方:求一个数 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例题精讲】例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 3 B. (1)1 3 C. 9 3 3 例 2. 2 的相反数是() D. 3 27 3 A. 2 B. 2 C. 2 2 D. 2 2 例 3.2 的平方根是() A.4 B. 2 C. 2 D. 2 例 4.《广东省 2009 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显示,港珠澳大桥工程估算总投资 726 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 7.261010 元 C. 0.7261011 元 B. 72.6109 元 D. 7.261011 元—◇◇ 2 ◇◇— 3/ 6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3.93=,[]1.82-=-.记1()44k k f k +????=-????????(k 是正整数).例:3133144()f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1)()10f =;(2)()()4f k f k +=;(3)()()1f k f k +≥;(4)() 0f k =或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的定义,依次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111(1)00044f +????=-=-=???????? ,正确; 41411(4)11()444444k k k k k k f k f k +++++????????????+=-=+-+=-=???????????????????????? ,正确; 当k=3时,414(31)11044f +????+=-=-=???????? ,而(3)1f =,错误; 当k=3+4n (n 为自然数)时,f (k )=1,当k 为其它的正整数时,f (k )=0,正确; 正确的有3个,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新定义下的实数运算,函数值.能理解题中新的定义,并根据题中的定义进行计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x 的任何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故D 正确. 故选D . 3.如图所示,菱形ABCD 中,直线l ⊥边AB ,并从点A 出发向右平移,设直线l 在菱形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图象过点A (3,0),对称轴为直线x =1,给出以下结论:①abc <0;②3a +c =0;③ax 2+bx ≤a +b ;④若M (﹣0.5,y 1)、N (2.5,y 2)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 1<y 2.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3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①由图象可知:a <0,c >0, 由对称轴可知:2b a ->0, ∴b >0, ∴abc <0,故①正确; ②由对称轴可知:2b a -=1, ∴b =﹣2a , ∵抛物线过点(3,0), ∴0=9a+3b+c , ∴9a ﹣6a+c =0, ∴3a+c =0,故②正确; ③当x =1时,y 取最大值,y 的最大值为a+b+c , 当x 取全体实数时,ax 2+bx+c≤a+b+c , 即ax 2+bx≤a+b ,故③正确; ④(﹣0.5,y 1)关于对称轴x =1的对称点为(2.5,y 1): ∴y 1=y 2,故④错误;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本题属于中等题型.

2.如图,抛物线2 119 y x =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D 是以点()0,4C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动点,E 是线段AD 的中点,连接,OE BD ,则线段OE 的最小值是( ) A .2 B . 32 2 C . 52 D .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抛物线解析式即可得出A 点与B 点坐标,结合题意进一步可以得出BC 长为5,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可知OE=1 2 BD ,而BD 最小值即为BC 长减去圆的半径,据此进一步求解即可. 【详解】 ∵2 119 y x = -, ∴当0y =时,2 1019 x =-, 解得:=3x ±, ∴A 点与B 点坐标分别为:(3-,0),(3,0), 即:AO=BO=3, ∴O 点为AB 的中点, 又∵圆心C 坐标为(0,4), ∴OC=4, ∴BC 长度2205OB C +=, ∵O 点为AB 的中点,E 点为AD 的中点, ∴OE 为△ABD 的中位线, 即:OE= 1 2 BD , ∵D 点是圆上的动点,

2014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讲义—全等三角形

1.全等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全等形的性质:(1)形状相同.(2)大小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4.全等三角形的表示: (1)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时: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如图, 和 全等,记作 .通常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例题】如图,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填空: (1)AB 与 是对应边,BC 与 是对应边, CA 与 是对应边; (2)∠A 与 是对应角,∠ABC 与 是对应角, ∠BAC 与 是对应角 【方法总结】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找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方法。 (1)有公共边的,公 共边一定是对应边;(2)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3)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4)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最长的边对最长的边,最短的边对最短的边,最大的角对最大的角,最小的角对最小的角。 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相等. 6.全等变换: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和大小的图形变换.平移、翻折(对称)、旋转变换都是全等变换. 7.全等三角形基本图形: 翻折法:找到中心线经此翻折后能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易发现其对应元素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讲义—全等三角形 ???? ?? ????→???? ??? ?? ?? ??? ? ? ?对应角相等 性质对应边相等边边边 SSS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应用边角边 SAS 判定角边角 ASA 角角边 AAS 斜边、直角边 HL 作图 角平分线性质与判定定理 D A B C

初三数学几何证明题(经典)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以AC为直径的⊙O 交AB于点D,过点D作⊙O 的切线DE交BC于点E. 求证:BE=CE 证明:连接CD ∵AC是直径 ∴∠ADC=90° ∵∠ACB=90°,ED是切线 ∴CE=DE ∴∠ECD=∠EDC ∵∠ECD+∠B=90°,∠EDC+∠BDE=90° ∴∠B=∠BDE ∴BE=DE ∴BE=CE 如图,半圆O的直径DE=10cm,△ABC中,∠ABC=90°,∠BCA=30°,BC=10cm,半圆O 以2cm/s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D、E始终在直线BC上,设运动时间为t(s),当t=0(s)时,半圆O在△ABC的左侧且OB=9cm。(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2)当△ABC一边所在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时,如果半圆O与直径DE围成的区域与△ABC的三边围成的区域有重叠部分,求重叠部分的面积。 (1)当t为何值时,△ABC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与半圆O所在的圆相切; 相切分两种情况,如图, ①左图:当t=0时,原图中OB=9,此时圆移动了OB-OE=9-5=4cm 则:t=4/2=2s; --------------- ②右图:设圆O与边AC的切点为F,此问不用三角函数是无法求出的==>∵∠C=30==>∴OC=OF/sinC=5/sin30=10=BC ==>O与B重合,此时圆移动的长即为OB的长,即9cm ==>t=9/2; =========

(2)如右图:由②得:∠AOE=90 ==>S阴=(90*π*5^2)/360=6.25π 不明之处请指出~~

天津市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图文答案

天津市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图文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在ABC ?中, 10,BC BC =边上的高5h =,点E 在边AB 上,过点E 作 //EF BC 交AC 边于点F .点D 为BC 上一点,连接DE DF 、.设点E 到BC 的距离为x ,则DEF ?的面积S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判断出△AEF 和△ABC 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式求出EF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表示出S 与x 的关系式,然后得到大致图象选择即可. 【详解】 解:∵EF ∥BC , ∴△AEF ∽△ABC , ∴ 55 EF x BC -= , ∴EF=55 x -?10=10-2x , ∴S= 12(10-2x )?x=-x 2+5x=-(x-52 )2+25 4,

∴S 与x 的关系式为S=-(x- 52 )2+254(0<x <5), 纵观各选项,只有D 选项图象符合.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动点问题函数图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2.在同一条道路上,甲车从A 地到B 地,乙车从B 地到A 地,乙先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 (千米)与行驶时间x (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 B .甲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 C .甲出发0.5小时后两车相遇 D .甲到B 地比乙到A 地早 1 12 小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由图象横坐标可得,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正确,不合题意; B .∵乙先出发,0.5小时,两车相距(100﹣70)km ,∴乙车的速度为:60km/h ,故乙行驶全程所用时间为: = (小时),由最后时间为1.75小时,可得乙先到到达A 地,故甲车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75﹣0.5=1.25(小时),故甲车的速度为:100÷1.25 =80(km/h ),故B 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 .由以上所求可得,甲出发0.5小时后行驶距离为:40km ,乙车行驶的距离为:60km ,40+60=100,故两车相遇,故C 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 .由以上所求可得,乙到A 地比甲到B 地早:1.75﹣= (小时),故此选项错误, 符合题意. 故选D . 考点:函数的图象. 3.如图,在ABC ?中,90C =o ∠,30B ∠=o ,10AB cm =,P Q 、两点同时从点A 分别出发,点P 以2/cm s 的速度,沿A B C →→运动,点Q 以1/cm s 的速度,沿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有下面四个结论:0abc >①; 0a b c ②-+>; 230a b +>③;40c b ->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a 0>,根据对称轴02b x a =- >得到b 0<,根据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得到c 0<,所以0abc >;1x =-时,由图像可知此时0y >,所以 0a b c -+>;由对称轴1 23 b x a =- =,可得230a b +=;当2x =时,由图像可知此时0y >,即420a b c ++>,将23a b =-代入可得40c b ->. 【详解】 ①根据抛物线开口方向得到0a >,根据对称轴02b x a =- >得到b 0<,根据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得到c 0<,所以0abc >,故①正确. ②1x =-时,由图像可知此时0y >,即0a b c -+>,故②正确. ③由对称轴1 23 b x a =- =,可得230a b +=,所以230a b +>错误,故③错误; ④当2x =时,由图像可知此时0y >,即420a b c ++>,将③中230a b +=变形为 23a b =-,代入可得40c b ->,故④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像与系数的关系,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2.一列自然数0,1,2,3,…,100.依次将该列数中的每一个数平方后除以100,得到一列新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不可能等于零 B .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随着原数的增大而增大 C .当原数与对应新数的差等于21时,原数等于30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全

专业资料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初三) 第一讲 分式的运算 [知识点击] 1、 分部分式:真分式化为另几个真分式的和,一般先将分母分解因式,后用待定系数法进行。 2、 综合除法:多项式除以多项式可类似于是有理数的除法运算,可列竖式来进行。 3、 分式运算:实质就是分式的通分与约分。 [例题选讲] 例1.化简 2312++x x + 6512++x x + 12 712++x x 解:原式= )2)(1(1++x x + )3)(2(1++x x + ) 4)(3(1++x x = 11+x - 21+x + 21+x - 31+x + 31+x - 4 1+x =) 4)(1(3++x x 例2. 已知 z z y x -+ = y z y x +- = x z y x ++- ,且xyz ≠0,求分式xyz x z z y y x ))()((+-+的值。

专业资料 解:易知:z y x + = y z x + = x z y + =k 则?? ???=+=+=+)3()2()1(kx z y ky z x kz y x (1)+(2)+(3)得:(k-2)(x+y+z)=0 k=2 或 x+y+z=0 若k=2则原式= k 3 = 8 若 x+y+z=0,则原式= k 3 =-1 例3.设 1 2+-mx x x =1,求 12242+-x m x x 的值。 解:显然X 0≠,由已知x mx x 12+- =1 ,则 x +x 1 = m + 1 ∴ 22241x x m x +- = x2 + 21x - m2= (x +x 1)2-2 –m2 =( m +1)2-2- m2= 2m -1 ∴原式=1 21-m 例4.已知多项式3x 3 +ax 2 +3x +1 能被x 2 +1整除,求a的值。 解: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初中数学所有几何证明定理 证明题的思路 很多几何证明题的思路往往是填加辅助线,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这里就不详细讲述了。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 同学们认真读完一道题的题干后,不知道从何入手,建议你从结论出发。 例如: 可以有这样的思考过程: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 (3)正逆结合。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真的分析。 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 证明题要用到哪些原理?

要掌握初中数学几何证明题技巧,熟练运用和记忆如下原理是关键。 下面归类一下,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遇到几何证明题能想到采用哪一类型原理来解决问题。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或底边的高平分底边。 4.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或对角线被交点分成的两段相等。 5.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6.线段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段距离相等。 7.角平分线上任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8.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平行于第三边的直线分第二边所成的线段相等。 9.同圆(或等圆)中等弧所对的弦或与圆心等距的两弦或等圆心角、圆周角所对的弦相等。 10.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的切线长相等或圆内垂直于直径的弦被直径分成的两段相等。 11.两前项(或两后项)相等的比例式中的两后项(或两前项)相等。 12.两圆的内(外)公切线的长相等。 13.等于同一线段的两条线段相等。 二、证明两个角相等 1.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3.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上的中线(或高)平分顶角。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汇总

函数及其图像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在x 轴上纵坐标为0 , 在y 轴上横坐标为, 原点坐标为(0,0)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 轴、y 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2)到y 轴的距离等于x (3)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 2y x + 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2、函数的三种表示法(1)解析法(2)列表法(3)图像法 3、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 4、自变量取值范围 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b kx y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 kx y +=中的b 为0时,kx y =(k 为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解析 一、选择题 1.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M 满足横、纵坐标都为整数,则把点M 叫做“整点”.例如:P (1,0)、Q (2,﹣2)都是“整点”.抛物线y =mx 2﹣4mx +4m ﹣2(m >0)与x 轴交于点A 、B 两点,若该抛物线在A 、B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边界)恰有七个整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m <1 B .12<m ≤1 C .1<m ≤2 D .1<m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画出图象,利用图象可得m 的取值范围 【详解】 ∵y =mx 2﹣4mx +4m ﹣2=m (x ﹣2)2﹣2且m >0, ∴该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2,﹣2),对称轴是直线x =2. 由此可知点(2,0)、点(2,﹣1)、顶点(2,﹣2)符合题意. ①当该抛物线经过点(1,﹣1)和(3,﹣1)时(如答案图1),这两个点符合题意. 将(1,﹣1)代入y =mx 2﹣4mx +4m ﹣2得到﹣1=m ﹣4m +4m ﹣2.解得m =1. 此时抛物线解析式为y =x 2﹣4x +2. 由y =0得x 2﹣4x +2=0.解得12120.622 3.42 x x ==- ≈+≈,. ∴x 轴上的点(1,0)、(2,0)、(3,0)符合题意. 则当m =1时,恰好有 (1,0)、(2,0)、(3,0)、(1,﹣1)、(3,﹣1)、(2,﹣1)、(2,﹣2)这7个整点符合题意. ∴m ≤1.【注:m 的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m 的值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答案图1(m =1时) 答案图2( m =时) ②当该抛物线经过点(0,0)和点(4,0)时(如答案图2),这两个点符合题意. 此时x 轴上的点 (1,0)、(2,0)、(3,0)也符合题意. 将(0,0)代入y =mx 2﹣4mx +4m ﹣2得到0=0﹣4m +0﹣2.解得m =12 .

初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

第一讲 和绝对值有关的问题 一、 知识结构框图: 二、 绝对值的意义: (1)几何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代数意义: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也可以写成: ()()() ||0a a a a a a ??? =??-??当为正数当为0当为负数 三、 典型例题 例1.(数形结合思想)已知a 、b 、c 在数轴上位置如图: 则代数式 | a | + | a+b | + | c-a | - | b-c | 的值等于( ) A .-3a B . 2c -a C .2a -2b D . b 例2.已知:z x <<0,0>xy ,且x z y >>, 那么y x z y z x --+++的值( ) A .是正数 B .是负数 C .是零 D .不能确定符号 例3.(分类讨论思想)已知甲数的绝对值是乙数绝对值的3倍,且在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的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求这两个数;若数轴上表示这两数的点位于原点同侧呢? 例4.(整体思想)方程x x -=-20082008 的解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穷多个 例5.(非负性)已知|a b -2|与|a -1|互为相互数,试求下式的值. ()()()() ()() 1111 112220072007ab a b a b a b ++++ ++++++ 说明:(Ⅰ)|a|≥0即|a|是一个非负数; (Ⅱ)|a|概念中蕴含分类讨论思想。

例6.(距离问题)观察下列每对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间的距离 4与2-,3与5,2-与6-,4-与3. 并回答下列各题: (1)你能发现所得距离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吗?答:___ . (2)若数轴上的点A 表示的数为x ,点B 表示的数为―1,则A 与B 两点间的距离 可以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数轴求得23x x -++的最小值为 ,取得最小值时x 的取值范围为 ___. (4) 满足341>+++x x 的x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 . 第二讲:代数式的化简求值问题 一、知识链接 1.“代数式”是用运算符号把数字或表示数字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它包括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等内容. 2.用具体的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所得的数值,叫做这个代数式的值。 注:一般来说,代数式的值随着字母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 3.求代数式的值可以让我们从中体会简单的数学建模的好处,为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典型例题 例1.若多项式( ) x y x x x mx 5378522 2 2 +--++-的值与x 无关, 求()[] m m m m +---45222 的值. 例2.x=-2时,代数式635-++cx bx ax 的值为8,求当x=2时,代数式63 5-++cx bx ax 的值。 例3.当代数式532 ++x x 的值为7时,求代数式2932 -+x x 的值. 例4. 已知012 =-+a a ,求200722 3 ++a a 的值.

中考数学几何证明题大全

几何证明题分类汇编 一、证明两线段相等 1.如图3,在梯形ABCD 中,AD BC ∥,EA AD ⊥,M 是AE 上一点, BAE MCE =∠∠,45MBE =o ∠. (1)求证:BE ME =. (2)若7AB =,求MC 的长. 2、(8分)如图11,一张矩形纸片ABCD ,其中AD=8cm ,AB=6cm ,先沿对角线BD 折叠,点C 落在点C ′的位置,BC ′交AD 于点G. (1)求证:AG=C ′G ; (2)如图12,再折叠一次,使点D 与点A 重合,的折痕EN ,EN 角AD 于M ,求EM 的长. 2、类题演练 3如图,分别以Rt△ABC 的直角 边AC 及斜边AB 向外 作等边 △ACD 、等边△ABE .已知∠BAC =30o,EF ⊥AB ,垂足为F ,连结DF . (1)试说明AC =EF ; (2)求证:四边形ADFE 是平行四边形. 4如图,在△ABC 中,点P 是边A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作直线MN∥BC,设MN 交∠BCA 的平分线于点E ,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 (1)求证:PE =PF ; (2)*当点P 在边AC 上运动时,四边形BCFE 可能是菱形吗?说明理由; 图3 A B C D E F 第20题图

A B C D M N E F P (3)*若在AC 边上存在点P ,使四边形AECF 是正方形,且 AP BC =3 2 .求此时∠A 的大小. 二、证明两角相等、三角形相似及全等 1、(9分)AB 是⊙O 的直径,点E 是半圆上一动点(点E 与点A 、B 都不重合), 点C 是BE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D ⊥AB ,垂足为D ,CD 与AE 交于点H ,点H 与点A 不重合。 (1)(5分)求证:△AHD ∽△CBD (2)(4分)连HB ,若CD=AB=2,求HD+HO 的值。 2、(本题8分)如图9,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E ⊥BF ,BE=BF ,EF 与BC 交于点G 。 (1)求证:△ABE≌△CBF ;(4分) (2)若∠ABE=50o,求∠EGC 的大小。(4分) 3、(本题7分)如图8,△AOB 和△COD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COD =90o,D 在AB 上. (1)求证:△AOC ≌△BOD ;(4分) (2)若AD =1,BD =2,求CD 的长.(3分) 2、类题演练 1、 (8分)如图,已知∠ACB =90°,AC =BC ,BE ⊥CE 于E ,AD ⊥CE 于D ,CE 与 AB 相交于F . (1)求证:△CEB ≌△ADC ; (2)若AD =9cm ,DE =6cm ,求BE 及EF 的长. A B C D 图8 O A B D F E 图9 A O D B H E C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全集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函数基础知识全集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图中的两条射线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和t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 ①射线A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 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 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图象上特殊点的坐标和实际意义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根据函数图象的意义,①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故射线OB表示甲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错误; ②甲的速度为:64÷8=8米/秒,乙的速度为:52÷8=6.5米/秒,故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正确; ③甲让乙先跑了12米,正确; 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正确; 故选B. 【点睛】 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随着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 2.在同一条道路上,甲车从A地到B地,乙车从B地到A地,乙先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B.甲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 C.甲出发0.5小时后两车相遇D.甲到B地比乙到A地早 1 12 小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象横坐标可得,乙先出发的时间为0.5小时,正确,不合题意;B.∵乙先出发,0.5小时,两车相距(100﹣70)km,∴乙车的速度为:60km/h,故乙行 驶全程所用时间为:=(小时),由最后时间为1.75小时,可得乙先到到达A 地,故甲车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75﹣0.5=1.25(小时),故甲车的速度为:100÷1.25 =80(km/h),故B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由以上所求可得,甲出发0.5小时后行驶距离为:40km,乙车行驶的距离为:60km,40+60=100,故两车相遇,故C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由以上所求可得,乙到A地比甲到B地早:1.75﹣=(小时),故此选项错误, 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函数的图象. 3.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km和骑行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他们都骑了20 km B.两人在各自出发后半小时内的速度相同 C.甲和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D.相遇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答案】C 【解析】

初中数学九年级二次函数基础练习题完

二次函数基础练习题 1.抛物线)0(2≠++=a c bx ax y 过第二、三、四象限,则a 0,b 0,c 0. 2. 抛物线)0(2≠++=a c bx ax y 过第一、二、四象限,则a 0,b 0,c 0. 3.已知抛物线c x ax y ++=22与x 轴的交点都在原点的右侧,则点M (c a ,)在第 象限. 4.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0, b 0, c 0, b 2 -4ac 0,a +b +c 0,a -b +c 0; 5. 二次函数y ax bx c =++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0, b 0, c 0 6.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下列四个结论: ①a <0 ;②c >0 ; ③ac b 42 ->0 ;④a b <0中, 正确的结论有( )个 7. 已知:抛物线 (a <0)经过点(-1,0),且满足4a +2b +c >0.以下结论: ①a +b >0;②a +c >0;③-a +b +c >0;④ > 0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个 8.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 中0,0,0<><>c b a ,则此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 10.已知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中0,0,0<<y 时,对应x 的取值范围是 函数值0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基本知识 ㈠、数与代数A、数与式: 1、有理数 有理数: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Ⅱ、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数轴:Ⅰ、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Ⅱ、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Ⅲ、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Ⅳ、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Ⅰ、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Ⅱ、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Ⅰ、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Ⅱ、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Ⅲ、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Ⅰ、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Ⅱ、任何数与0相乘得0。Ⅲ、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Ⅱ、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Ⅱ、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Ⅲ、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Ⅳ、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Ⅱ、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Ⅲ、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Ⅰ、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Ⅱ、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Ⅲ、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 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Ⅰ、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Ⅱ、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Ⅲ、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4、整式与分式 整式:Ⅰ、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Ⅱ、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Ⅲ、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样。 整式的乘法:Ⅰ、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Ⅱ、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Ⅲ、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