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指纹图谱分析

DNA指纹图谱分析
DNA指纹图谱分析

DNA指纹图谱法的基本操作:从生物样品中提取DNA(DNA一般都有部分的降解),可运用PCR 技术扩增出高可变位点(如VNTR系统,串联重复的小卫星DNA等)或者完整的基因组DNA,然后将扩增出的DNA酶切成DNA片断,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按分子量大小分离后,转移至尼龙滤膜上,然后将已标记的小卫星DNA探针与膜上具有互补碱基序列的DNA片段杂交,用放射自显影便可获得DNA指纹图谱。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片段的常规方法。利用低浓度的荧光嵌入染料-溴化乙锭进行染色,可确定DNA在凝胶中的位置。如有必要,还可以从凝胶中回收DNA条带,用于各种克隆操作。琼脂糖凝胶的分辨能力要比聚丙烯酰胺凝胶低,但其分离范围较广。用各种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可以分离长度为200bp至近50kbp的DNA。长度100kb或更大的DNA,可以通过电场方向呈周期性变化的脉冲电场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在基因工程的常规操作中,琼脂糖凝胶电泳应用最为广泛。它通常采用水平电泳装置,在强度和方向恒定的电场下进行电泳。DNA分子在凝胶缓冲液(一般为碱性)中带负电荷,在电场中由负极向正极迁移。DNA分子迁移的速率受分子大小,构象。电场强度和方向,碱基组成,温度和嵌入染料等因素的影响。

三. 实验材料和试剂

1. DNA样品

2.化学试剂和溶液

(1)DNA样品反应缓冲液:100mM Tris,200mM NaCl,20mM MgCl2,2mM DTT,pH 8.0 (2)EcoRⅠ限制性内切酶

(3)PstⅠ限制性内切酶

(4)电泳缓冲液(50×TAE)

Tris 242g

冰醋酸57.1ml

EDTA(0.5mol/L pH 8.0)100ml

使用时用蒸馏水稀释50倍。

(5)样品缓冲液(DNA sample loading dye)

0.25%溴酚蓝

0.25%二甲苯青

40%(W/V)蔗糖

(6)溴化乙锭(EB)10mg/ml

(7)琼脂糖agarose(电泳级)

(8)DNA分子量标记物:Lambda HindⅢDNA markers

3. 仪器设备和消耗品

电泳仪、电泳槽、样品梳、微波炉、水浴锅、移液器(10μl,200μl,1000μl)、离心管、一次性枪头(200μl,1000μl)。

四. 实验步骤

1. DNA样品的制备

采集生物检测样本,在弱碱和螯合剂存在条件下进行组织匀浆,溶解细胞或细胞核膜;利用阴离子去垢剂和蛋白酶,在37孵化数小时,消化蛋白质分离DNA;使用有机溶剂如苯酚、氯仿等除去残余蛋白质,萃取DNA;用乙醇或某些盐类从溶液中沉淀DNA。

由于一般采集的样本中的DNA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完整的基因组DNA或者特定的高可变位点,以此制备出的DNA样品备用。

2. DNA样品的酶切反应

设置DNA样品的双酶切反应,按下列顺序加样(体积:μl):

加完反应液,温和混匀,置于37℃水浴中反应1小时,取出备用。

3. 酶切产物的琼脂糖电泳

(1)在100ml电泳缓冲液(1TAE或0.5TBE)中加入1g琼脂糖,加热熔化,注意观察,当心煮沸的液体溢出!当凝胶冷却至60℃左右时加入5ul溴化乙锭溶液(终浓度为1ug/ml),充分混匀。

(2)先用透明胶带封固胶托边缘,放好梳子,然后再倒入凝胶(凝胶厚度在5mm左右)。

(3)在凝胶完全凝固后(室温放置30~45分钟),小心移去梳子和透明胶带,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液面超过胶带约2~3mm)。

(4)取已制备好的酶切DNA样品,加入1/5样品缓冲液,充分混匀。用移液器将样品小心地加入点样孔。在不同的点样孔中,分别加入DNA分子量标记物,对照以及酶切DNA样品各5~10ml。

(5)盖上电泳槽,打开电源并调节电压(通常用50~100伏),电泳40~60分钟(注意:DNA样品从负极向正极泳动)。

4. 结果观察与分析

关闭电源,取出凝胶,在紫外灯下观察DNA的迁移位置,并讨论实验结果。判断CS与哪一个DN A样品是同一个样品,找出罪犯。

五. 注意事项

(1)酶切时,应尽量减少反应中的加水量以使反应体系减到最小。但要确保酶体积不超过反应总体积的十分之一,否则限制酶活性将受到甘油的抑制。

(2)进行酶切消化时,将除酶以外的所有反应成分加入后再从冰箱中取出酶,并应放置于冰上。每次取酶时都应换一个无菌吸头。操作要尽可能快,用完后立即将酶放回冰箱。

(3)溴化乙锭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使用时必须带手套。实验结束后,含溴化乙锭的凝胶要进行净化处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