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夏商西周的兴亡_导学案

1[1].4夏商西周的兴亡_导学案
1[1].4夏商西周的兴亡_导学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看教材能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时间,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目的和作用。

2、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

古国。

【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学习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

定都,历时400年而亡。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

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

性质是国家。

3、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4、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

朝为朝。

5、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6、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二、小组探究,拓展提升

材料解析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

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

三、课堂练习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始自()

A.禹 B.启 C.桀 D.汤

2、施用“炮烙之刑”的暴君是()

A.启 B.桀 C.纣 D.周厉王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者是()

A.禹 B.启 C.汤 D.周武王

4、任用姜尚,使国力逐步强大的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平王

D.周厉王

5、下列历史人物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A.舜—禹—桀—启

B. 舜—禹—启—桀

C.禹—舜—启—桀

D. 启—禹—舜—桀

6、牧野之战为哪一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7、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的明君是:()

A.黄帝

B.启

C.商汤

D.周文王

四、课堂反思: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Array

【学习目标】:

1、了解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青铜器的

发展、代表及特点,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代表及其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

【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1、我国出现青铜器的时间是社会末期,社会是

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是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3、除青铜制造业外,商周时期的业和业也很

发达。

4、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我国夏、商、

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5、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业,主要劳

动力是。

二、小组探究,拓展提升

1、据考古学家发现,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青铜器存在。请根据以有关青铜器的知识回答:

(1)我国青铜器的出现和繁荣时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2)写出我国青铜器的代表。

(3)我国青铜器工艺的特点是什么?

三、课堂练习

1、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西汉

2、下列四个青铜器中,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代表是()

A.兽纹扁足鼎

B.人面纹方鼎

C.司母戊方鼎

D.四羊方尊

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

D.铁器开始使用

4、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5、我国青铜器中的珍品是()

A.四羊方尊B、乳丁纹平底爵

C.司母戊方鼎

D. 人面纹方鼎

6、下列青铜器中,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

D.大盂鼎

7、与商周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遗址在()

A.长江三角洲

B.华北平原

C.三江平原

D.成都平原

8、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主要劳动力是()

A.奴隶

B.农民

C.工人

D.农奴

四、课堂反思:

【学习目标】:

1、知道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通过学习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的史实,认识到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

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3、了解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的情况。

【学习重点】:齐桓公称霸、晋楚称霸。

【学习难点】: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

【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史称“东周”。东周分为

和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等。

3、齐桓公任用为相,积极进行改革,以“”为口号,扩大疆

界,发展齐国势力。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与之有关的成

语是,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最后,打败了晋国,做了中

原霸主。

5、战国七雄分别是:。

6、战国初年晋国被分为、、三个诸侯国。

7、公元年,和之间发生了空前激烈的,赵军

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国的进攻。

二、小组探究,拓展提升

1、“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阅读材料回答: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三、课堂练习

1、春秋的霸主中,最先称霸的人是()

A.秦穆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2、在齐桓公争霸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商鞅 B.孙膑 C.管仲 D.孙武

3、晋文公确定霸主地位的标志是()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春秋时期的霸主的是()

A.秦孝公 B.齐桓公 C.宋襄公 D.晋文公

5、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

都有贤相辅佐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6、“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7、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伍子胥 B.勾践 C.孙武 D.夫差

8、战国初期,瓜分晋国的三个国家是()

A.齐、楚、燕

B.楚、韩、赵

C.齐、楚、秦

D.韩、赵、魏

9、“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四、课堂反思: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1、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 2、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水利工程都江堰、甲骨文。 3、齐、晋争霸、商鞅变法。 4、孔子,百家争鸣。 【难点】

初三历史教案-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最新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5—11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夏、商、西周主要制度、兴衰过程。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7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的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1页(共1页)张洪中学七八年级政史备课组 《夏商西周的兴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说出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观察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 【重点难点】 夏朝的建立和分封制 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 【学法指导】 阅读浏览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自学讨论法:组内要相互讨论,各抒已见,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知识链接】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另外一个故事“姜太公钓鱼”,在中国也很有“人气”。那么,“姜太公钓鱼”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具体的由来是什么?在那个“太公钓鱼”的时代,除了有趣的故事外,还有那些重要的事情在发生呢?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 ②_______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 ③商朝建立者是________,他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等人做大臣。 ④商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 ⑤周国君________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逐渐强大。 ⑥商朝灭亡,________建立周朝。 ⑦商朝迁都的国王是__________。 2.地点: ①夏朝统治中心地区,在今________和________一带。相传,把都城建在_______ ②夏朝衰败时,_________的商国强大起来。后来商王将都城迁到_________。 ③西边_________流域的周国发展起来,与商在________大战,商纣王逃到________自焚而死。西周建立,定都_________。 3.时间: ①约公元前______年,商朝建立。②商、周牧野大战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年。③公元前________年,西周灭亡。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活动一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意为“去”),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读一读上面的材料,议一议,从材料一所反映的时代过渡到材料二所反映的时代是社会的进 步还是倒退?谈谈你的看法。 活动二: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小结】 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商朝建立于( ) A.约公元前2070年 B.约公元前2046年 C.约公元前1600年 D.约公元前771年 3.西周的都城定在( ) A.阳城 B.镐京 C.鹿台 D.殷 4.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 ) A.纣 B.启 C.幽王 D.桀 5.下列内容,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舜传位给禹 B.禹传位给伯益 C.禹传子,家天下 D.汤战胜桀 6.下列内容属于商纣王所为的是( ) ①无休止的征发百姓 ②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 ③监视平民的言论和行动 ④施用炮烙等酷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面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B.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 C.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天子纳税 8.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年表。目前我们的课本即采用了这一成果。据此,请你推算一下,夏商周三代各自统治的时间为( ) A.470年 554年 275年 B.407年 550年 260年 C.450年 554年 275年 D.470年 550年 275年 9.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 )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族诸侯 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10.右图是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 ) A.黄帝 B.禹 C.伯益 D.汤 【作业布置】P25活动与探究1、2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学习目标】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区别开世袭制与禅让制。 2、通过分析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3、对比夏商周的兴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夏朝的兴衰;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认识到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1、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者大事 夏 商 西周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3、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4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思考下面问题 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什么是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团队合作探究: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三、拓展延伸: 我们常说“学史明智”、“以史为鉴”,那么我们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得到什么启示? 四、达标检测: 1、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是() A、出现了阶级剥削和压迫 B、生产力不断提高

C、出现了私有 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有人因触犯法律而被投入监狱受到惩罚,请你推断他不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一时期() A、黄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3、“执政为民”这种思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奴隶社会时期就有所体现。夏、商、周时期,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的国王是() A、启 B、汤 C、武王 D、盘庚 4、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的是西周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商朝的残余势力 B、发展社会经济 C、保卫镐京的安全 D、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6、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奴隶和国人的暴动 D、少数民族的入侵 7、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C、实行分封制 D、残酷压迫奴隶和平民 8、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 A、《三国演义》 B、《封神演义》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 9、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10、阅读下列材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天之下,莫非王臣 -------《诗经》 请回答:①这句话大体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③写出几个你知道的反映这种现象的朝代。 【学后小记】

《夏商西周的兴亡》导学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说出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观察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 【重点难点】 夏朝的建立和分封制 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 【学法指导】 阅读浏览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自学讨论法:组内要相互讨论,各抒已见,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知识链接】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另外一个故事“姜太公钓鱼”,在中国也很有“人气”。那么,“姜太公钓鱼”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具体的由来是什么?在那个“太公钓鱼”的时代,除了有趣的故事外,还有那些重要的事情在发生呢?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 ②_______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 ③商朝建立者是________,他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等人做大臣。 ④商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 ⑤周国君________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逐渐强大。 ⑥商朝灭亡,________建立周朝。 ⑦商朝迁都的国王是__________。 2.地点:①夏朝统治中心地区,在今________和________一带。相传,把都城建在_______ ②夏朝衰败时,_________的商国强大起来。后来商王将都城迁到_________。 ③西边_________流域的周国发展起来,与商在________大战,商纣王逃到________ 自焚而死。西周建立,定都_________。 3.时间:①约公元前______年,商朝建立。②商、周牧野大战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年。③公元前________年,西周灭亡。 二.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主题一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意为“去”),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读一读上面的材料,议一议,从材料一所反映的时代过渡到材料二所反映的时代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谈谈你的看法。 主题二: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小结】 通过自学、讨论,按照下列表中提示,将知识归纳起来填在表中。 【当堂测评】 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商朝建立于( ) A.约公元前2070年 B.约公元前2046年 C.约公元前1600年 D.约公元前771年 3.西周的都城定在( ) A.阳城 B.镐京 C.鹿台 D.殷 4.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 ) A.纣 B.启 C.幽王 D.桀 5.下列内容,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舜传位给禹 B.禹传位给伯益 C.禹传子,家天下 D.汤战胜桀 6.下列内容属于商纣王所为的是( ) ①无休止的征发百姓②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③监视平民的言论和行动④施用炮烙等酷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面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初一4夏商西周的兴衰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一历史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编制人:郭兰波复核人:使用日期:2012.9.13编号:04 【授课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 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难点】分封制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自主学习】 1、公元前_________年,_____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____,都城在 ________(今河南登封)。这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_________的产生。2、禹死后,______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_________代替了禅 让制。 3、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年,黄河下游的商国国君 _______推翻夏朝的统治,建立了________。 4、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_________迁都到_______,都城才稳定下来, 后人又称商朝为_________,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5、商朝最后一个王_______,是个有名的暴君。那时候,西边渭水流域的_________ 迅速发展起来。国君_________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逐步强大。 6、周文王死后,继位的_________向商纣进攻,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_________ 大战,商军阵前倒戈,_________灭亡,_________建立周朝,定都_________,历史上叫做_________。 7、西周后期,终于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西周灭亡。 【展示探究】

《夏商西周的历史》教案完美版

《夏商西周的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 一、教材分析 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约公元前2070年,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之时,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仅销迟于古老埃及进入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课堂讨论的方式归纳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和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以及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课堂参与讨论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奴隶制国家的更替过程,感悟“得道我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体会中国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理念和方式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整个课堂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教师应给予点拨指导。对于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可适当补充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商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不紊。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这一课,教师必须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计划,放在多媒体课件中,供学生参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并且,关于商朝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教师要补充一些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使学生对商文明的了解更全面。另外,在课件中,应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朝代更迭的深层原因。学生应在课前提前做一些预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疑难问题到课堂上交流。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①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卓越的部落联盟首领禹,谁能说一说,禹有哪些值得我们后人吸取和借鉴的优点? ②禹不但有同学们所说的优点,禹还做了一件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大事,那就是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那么禹是如何建立夏朝的?中国的奴隶社会还有哪几个朝代,它们的发展状总如何呢? 让我们共同学习本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教案修订稿

第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 学设计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1、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

专题04 夏商西周的兴亡(讲)-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上册)(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同步精品学案(讲)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一课,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比较重要。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夏朝的兴衰。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3、西周的分封制。 【知识梳理】 一、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二、夏商西周的更迭和西周的分封制 (1)夏、商、西周的更迭 (2)西周的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统治。 ②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 ③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 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

知识链接: 1. 夏朝的建立: (1)开国帝王——禹 (2)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统治 (2)方法:①接受赏赐的诸侯必须对天子履行义务,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出征。 ②诸侯也可以效仿天子继续分封产生卿大夫,卿大夫效仿诸侯实行分封产生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贡品、作战等义务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教师点拨: 1、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这也是我国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原因。 2、分封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起到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典例说明】 例1:西周初年,疆域空前辽阔。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是下面的哪一种制度(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方法总结】本题属于肯定型选择题,可以根据题文意思直接选出C项。 二、教学难点: 对分封制的理解认识 知识链接: 1、西周分封制在西周初年有利于天子加强统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 ?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一一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 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 前771年西周灭亡。 3、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 4、开发思维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 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自我测验 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所以,选择题主要是 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 2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练习题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约公元前2019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制代替制,公天下变成了。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制。 二、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 2.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B.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C.国王居住在宽大、宏伟的宫殿里 D.国王暴虐无道,统治黑暗 3.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 A郡县制B分封制C礼乐制D中央集权制 4. 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有扈氏 5.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 6.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待的贤明君主是( ) 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7.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 ) A.国人暴动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实行分封制 D. 盘庚迁都 8.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 A.商汤 B.商纣 C.周文王 D.周武王 9.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 ) ①世袭制②等级制③分封制④禅让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0.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幽王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1.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第1页共1页

西周的兴亡 优秀教案

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西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西周结束时的国王、时间;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并初步理解实施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课前分小组布置学生查找“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烽火戏诸侯”两个历史故事及其讲述,以及课后布置学生制作西周主要诸侯国分布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叙述表演能力;通过帮助学生分析武王伐纣的性质和胜利原因,培养学生总结历史现象,初步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掌握一种历史地图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公元纪年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商朝的灭亡、西周的兴起和结束的学习,认识人心向背对战争胜负、政权存亡的影响。通过对周武王与周幽王的对比,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对西周的政治经济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西周王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西周建立;分封制 二、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多媒体《封神榜》主题曲及片段,问学生是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曲,它能反映哪两个朝代的更迭? 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评并讲解,通过对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对夏商两个奴隶制国家有了了解。出示课件《商朝略图》,请学生注意殷的位置,指出在其后期走向衰落的同时,渭水流域的周族发展起来。问学生:那商是怎么灭亡的、周又是怎样建立的呢?(多媒体展示本课题目)学习新课:西周的兴亡 一、西周的建立(多媒体展示) 教师:有谁知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成语的来历吗?

学生:上台讲述故事。 教师:周文王武王任用姜子牙为相,周国日益强盛。终于发动了讨伐荒淫无道残暴昏君商纣王的战争,其中最重要的一战是发生于大约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 学生:自学小字部分的同时出示课件:(问题:这场战争相对周武王而言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老百姓是拥护还是反对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商纣的暴政阻碍了历史的向前发展,而周武王顺应民心,就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因此,一场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就看它是不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否得到老百姓的民心的拥护,都成为了周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牧野之战后,西周建立。 教师:西周的建立这是谁? 学生集体回答。 教师:(多媒体展示《周武王》图片)建立时间和都城呢? 学生集体回答。 教师:历史又翻开新的有一页,进入西周的历史部分。此时的周王国土辽阔,怎样进行统治呢,周武王就采纳了周公旦的建议:实行分封制 二、分封制(多媒体展示) 学生阅读全目。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提出问题并拟定答语。 教师:分男女生组互相提问,对方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表,以提问或回答正确的写红色“正”字的笔画的方式进行。如果答语(倒计时找)错误,则对方得分写一笔红字。教师要引导确定问题的大致正确度。) 教师最后才出示多媒体展示本目应该掌握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集体回答。 1.什么是分封制? 2.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3.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 4.主要的封国有哪些?分在什么地方?教师提示,我们常说的“燕蓟之地”“齐鲁大地”“三晋之地”的由来。 5.诸侯国有什么权利? 6.诸侯国君要向周王尽什么义务? 学生回答:(略) 教师:通过这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形成了西周时期严格的等级制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辅栏内容并总结:周王掌握着土地和政治权力,所有的封国中,国姓姬的占一大半,进一步说明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以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从而

1[1].4夏商西周的兴亡_导学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看教材能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时间,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目的和作用。 2、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 古国。 【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学习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 定都,历时400年而亡。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 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 性质是国家。 3、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4、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 朝为朝。 5、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 6、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二、小组探究,拓展提升 材料解析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 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

三、课堂练习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始自() A.禹 B.启 C.桀 D.汤 2、施用“炮烙之刑”的暴君是() A.启 B.桀 C.纣 D.周厉王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者是() A.禹 B.启 C.汤 D.周武王 4、任用姜尚,使国力逐步强大的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平王 D.周厉王 5、下列历史人物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A.舜—禹—桀—启 B. 舜—禹—启—桀 C.禹—舜—启—桀 D. 启—禹—舜—桀 6、牧野之战为哪一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7、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的明君是:() A.黄帝 B.启 C.商汤 D.周文王 四、课堂反思: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 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 4、开发思维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自我测验 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所以,选择题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

第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1、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 2、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水利工程都江堰、甲骨文。 3、齐、晋争霸、商鞅变法。 4、孔子,百家争鸣。

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教师寄语: 课题第四课时夏商西周的兴 亡 课型新授课授课人审核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2、[过程与方法]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批判地继承古代历史任务的道德、精神;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学习重点夏朝建立和西周的分封制学习难点分封制 导学过程预 习 自 测 国家第一个王 和最后王 建立结束 时间 都城 夏 商 西周 课 堂 交 流 与 探 究 1、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1、通读课文,完成上表 名称建立时间第一个国王都城灭亡时间最后一个国王 夏 商 西周 2、夏朝建立有何标志?启代禹位,社会有何变化? 夏朝建立的宫殿、军队、监狱等国家机构的性质是什么? 3、例举课文中的三个暴君 4、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5、汤和周文王都是有作为的君主,试比较他们的相同点。 6、写出牧野大战的时间、双方和结果

7、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内容是什么?

导学过程课 堂 反 馈 练 习 与 巩 固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 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清朝 B.夏朝 C.唐朝 D.商朝 2.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B.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C.国王居住在宽大、宏伟的宫殿里 D.国王暴虐无道,统治黑暗3.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4.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禹 D.启打败 有扈氏 5、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 6.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待的贤明君主是() 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7.“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明这句话正确的历史事件是() A.国人暴动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实行分封制 D. 盘庚迁都 8.暴君亡国,明君兴政。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A.商汤 B.商纣 C.周文王 D.周武王 9.阅读材料:材料一夏桀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之哉? 日亡吾亦亡矣。” 材料二商纣说:“呜呼,我生有命有天!” 请回答:(1)夏桀将自己的统治比喻为像太阳一样长久,商纣说他会有上天的保佑,没有人能能推翻他们的统治。他们的话对吗?假如不对,请你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2)夏桀、商纣最后被推翻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谈一谈两则材料蕴含的深刻道理。 学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