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概论 第12讲 中国古玉文化

宝石学概论  第12讲 中国古玉文化
宝石学概论  第12讲 中国古玉文化

第11章中国古玉及玉文化

11.1 概述

玉在中国起源之久,可能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相比的。据考证,全世界最早认识石头,对它作出分类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把石头中具有最美的一类叫玉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曾影响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历史等著作。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本章有必要向鉴赏者就中国古玉及玉文化基本内容作简要介绍,目的是引起鉴赏者对中国古玉及玉文化的兴趣和重视。

11.2 中国古玉简介

11.2.1 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

从今天的宝玉石学的角度讲,玉石是由矿物集合体组成的、能用来雕琢玉器工艺品或做其它珠宝饰品的多晶质、隐晶质和非晶质材料的总称。但在古代,由于缺乏对玉石自然属性的了解,人们主要强调的是它们的社会属性,因而,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与今天相比差别较大,究何所指,有时难以决断。但一般来讲,中国古代对玉的认识和理解有下列几个特征。

1、以色辩玉

玉石被中国古代称为“美石”,美与不美主要表现在颜色上。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古人不可能从物理学和化学的角度对玉作出本质的定义,只能以直觉为基础,以多数人的喜好和公认为依据,因此以色辨玉必然是古人识玉的一大法则。例如章鸿钊所著《石雅》中清楚写到:“古人辨石,所重在色而不在质。其色相似者,其名恒相袭”。其它描述玉的古籍,如《渊鉴类涵》、《潜确类书》、《玉纪》等均将颜色作为辨别玉和进行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

2、玉与器同称

中国的文字,往往一字多义,古文尤甚。一个“玉”字,按传统习惯的用法,是包含了玉石和玉器两方面的涵义。玉石是未经雕琢的原料,玉器则是已经琢磨而成的器物。这两个概念照理说是不可混用的,但在古籍之中,却大多是用一个“玉”字概括之,说玉石是它,说玉器也是它。玉与器同称这种现象跟古人对玉崇拜的起因和心理有关,玉为人所爱,首先就在于它的优良品质,无论琢磨也好,不琢磨也好,发挥作用的是其美质,所突出的也是其美质。《礼记·效特性》曰:“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玉之美,在其质,由其质”。正因为古代人们较看重玉石和玉器的质,故琢磨与未琢磨就不那么重要了,这种情况也反映了当时的认识水平。

3、玉的认识与政治、文化意识或道德标准密切联系

根据中国古代有关的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并根据见之于史册各种神话故事和流传于民间的大量传说,中国古代关于玉的概念归纳起来有五种说法:万物主宰说:这种说法将玉的地位推崇为万物的主宰;天地之精说:这种说法将玉形成归纳为天地之精华;道德楷模说:玉在礼仪上被标榜为道德的楷模;辟邪除崇和延年益寿说:这种说法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因而玉被用作巫术活动的主要器具。玉还具有治病以及延年益寿的功能。这一认识从今天科学的角度看,应具有相当的科学基础。这些说法就其实质来讲,是表明当时玉的认识与政治、文化意识或道德标准密切相关,这一整套玉的理论完全是以玉论人,讲的是当时统治阶级的形象。

11.2.2 品种和用途

中国古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品种日趋繁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家族。不同着眼点,可有不同的分类。本书仅从中国古玉的用途出发,对其品种及用途作简要介绍。

1、石器类

本应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但从玉石学的角度看,它们是一类特殊的玉器,因为许多石器都符合耐久、美丽等特征,考古发现的许多石器也是用今天的玉石材料制成的,同时它们也记录了当时人类行活状况的许多信息而具有较大的科学研究价值。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石器的主要品种有:石核石器、石片石器、刮削器、尖状器、石钻、石簇、石核、小石片、石砧、砸击石器、锤击石器、石锥、石纺轮、石钺、石耜、石铲、石锄、石犁、石戈、石凿、石锛、石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石杵、石臼、石珠、石环等。

2、礼乐器类

这类玉器各种中国古玉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是古代进行祭祀活动、朝享、交聘、军旅等礼仪活动中所用的玉器,其品种繁多,主要品种有:

(1)玉璧:是“六瑞”中出现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礼器。呈圆形、片状,中部有孔。环状实体部分称“肉”,孔洞部分称“好”。比例有严格的规定:《尔雅》有:“肉倍好,谓之璧”之说。其形状如图11-2-1。玉璧的颜色为天蓝色,是礼天的玉器品种,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苍璧礼天”之记载。

图 11-2-1 玉璧的形状和尺寸示意图图 11-2-2 玉琮和形状示意图(2)玉琮:一种中间为圆筒状,外圈为正方或钝角四方形的器物,见图11-2-2。琮的材料要求为黄色,琮是礼地的品种,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黄琮礼地”的记载。玉琮的外方内圆代表了天圆地方的观念,中间穿孔代表天地之间的沟通。此外,玉琮还被用于符瑞、敛葬等。

(3)玉圭:是一种扁平长方体器物,它是六瑞中最为每繁杂的一种重要礼器。若板状器顶端为平的,称平首圭,顶端为尖的则称尖首圭,其形状见(图11-2-3)。制作圭的材料要求是青色的,它是礼东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青圭礼东方”的记载。此外,玉圭还用于代表地位高低、符节、行使征守恤荒、和难聘女、治德结好、易行除慝等功用。

图11-2-3 圭的形状示意图

(4)玉璋:是一种扁平长方体器物,一端斜刃,另一端穿孔,《说文》云:“半圭为璋”。其形状见图11-2-4。玉璋也是六器之一,作璋的玉材要求其颜色是红色的,璋是礼南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赤璋礼南方”的记载。

图11-2-4 璋的形状示意图

(5)玉璜:是一种圆心略缺的半圆形片状物,两端各有一孔。《说文》释璜:“半璧也”。但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表明,大多数璜仅三分之一璧(图11-2-5)。璜也是六器之一,且是其中样式最繁硕、数量最多和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礼乐玉器。做璜的玉材要求其颜色为黑色,璜是礼北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玄璜礼北方”的记载。此外,玉璜也作为佩饰物。

图11-2-5 璜的形状示意图图11-2-6 琥的形状示意图

(6)琥:是圆雕形片状体或饰虎纹形的虎形器(图11-2-6)。要求做琥的材料为白色,琥是礼西方的器物,因此《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白琥礼西方”的记载。同时,玉琥也是王候用以调兵的信物。

(7)珑:龙形玉器。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历代关于龙有无数神奇的传说。许慎《说文》中解释:“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秦汉以后,玉龙主要是作为“祷旱玉”,民间认为龙能呼风唤雨。

(8)玉磐:一种标准形制如矩形尺状的器物。中国上古时,玉磐是宫廷举行大礼秦乐时的主要打击乐器。

(9)玉册:是由数块扁平长条形玉片组成,上面书刻文字,内容有祭祀、明誓、悼文、记史等,是上层统治者的专用物。

3、佩饰类和装饰类

佩饰类和装饰类玉器的品种繁多,十分庞杂,大致说来有头饰、耳饰、项饰、手饰、身饰几大类。以下对其中几个常见的品种作进一步描述。

(1)瑷:圆形板状体,中间有一大孔,其孔径与其边缘之比为1:2,《尔雅》中有:“好倍肉,谓之瑷”可用证明。瑷主要作佩饰用,但也有其它用途,例如作请召的信物,《旬子》说:“召人以瑷”,还作为引导君王上阶之器,以免君王失坠等。

(2)环:形同璧,区别在于肉和好的比例,《尔雅》云:“肉好若一谓之环”。古人佩环是为了象征自始至终不渝的精神,除佩饰外,还用来传递回归、回还的信息。

(3)块:是一种带缺口的环形器,产于新石器时代,常作耳饰。古人佩块有两个含义:一是决断事物;二是表示断绝之意。

(2)冲牙:片状长牙形玉器,是佩带在人身较下部的玉器。

(3)玉翁仲:人形佩饰。传说翁仲姓阮,越南人,秦朝时来到中国,他体高魁梧,作战勇敢,攻无不克,为纪念他,人们将他的像制作成不同的雕塑和佩饰,并用来驱魔避邪、保全平安。

(4)玉刚卯、严卯:方柱形玉器。中间有一穿孔,一般是用白玉琢作,成双成对。严卯刻文曰:“疾曰严卯,帝今夔化,慎玺固伏,化兹灵殁,既正既直,既觚既方,赤疫刚瘅,莫我敢当。”汉代贵族习惯佩饰刚卯,认为可以去凶化吉。

(5)玉斛:角形圆柱体,《礼·内则》云:“左佩小玉斛,右佩大玉斛”,除佩饰外,还有实用价值。

(6)玉剑饰:用于剑及鞘上的装饰玉件,常见的有剑首、剑格、遂、剑等。

(7)搬指:体作圆筒形,戴在手指上的玉饰。

(8)玉镯:是一种短筒形腕饰,为古代人们最早和最基本的装饰器件之一,故历代以来,流行不衰。

(9)玉带板(跨):佩带在腰部玉器,由许多玉片缀附在革带上而成,据说由唐高祖李渊所制。玉带板不但作佩饰,而且是身分和等级高低的标志。据《新唐书·东服志》记载:“三品官着金玉带,13跨;四品8跨;五品10跨;六、七品官是银玉带9跨”。

(10)玉人:人形玉饰品。品种很多,有各种人像、佛像、观音等古人佩玉人饰,一是纪念,二是为了保佑平安。

除上述之外,还有如玉鱼、玉片饰、玉坠、玉牌、玉锁、、玉发箍、玉簪、玉笄、玉帽花、玉带钩、玉带扣、玉提携、朝珠、手串、朝带、顶圈、香囊、兽形器、人首形器、飞天、方勒、生肖、法轮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4、兵器和仪仗器类

玉兵器和仪仗器主要出现在商、周两代,以商代前期最为突出。主要品种有玉戈、刀、戚、钺、牙璋、斧等(图11-2-7)。

图11-2-7 各类玉兵器示意图

5、葬玉类

葬玉开始于新石器时代,盛行于汉代。其品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为陪葬之用,即将死者生前使用的玉或专门为死者制造一些玉制品随死者葬于墓中,或是让死者灵魂得到安慰,或是让死者进入阴间仍能飞黄腾达、高官厚禄;第二类是专门的丧葬器,古人迷信“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不朽”。丧葬品的主要品种有:

(1)玉衣:有称玉匣或玉柙,用金丝银丝或铜丝将上千块小玉片联串而成的衣服。玉衣起源于汉朝,分金缕、银缕和铜缕三级。皇帝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玉衣;更次一级的用铜缕玉衣。

(2)玉含:是放入死者口中的玉器,含玉有蝉形玉、玉鱼、珠、玉贝等(图11-2-8)。

图11-2-8 几种玉葬器示意图

(3)玉塞:堵在死者九窍(两眼,耳,两鼻孔,口、前后阴)的玉器。塞耳鼻、前后阴者一般器形如棒,横截面或六角、八角或圆形,一端略细,一端略粗,眼塞一般是片状,男子则套以琮形器。

(4)玉握:葬死者时,执在死者手中的玉器。早期并无一定的规定,但汉代盛行握玉豚,即小猪。猪是当时社会的主要家畜,是财富的象征。

6、陈设类

陈设类玉器始见于商、周,但以明清最为多见。主要品种有:

(1)玉山子,即以玉雕成一座小山,上面雕以树木、房屋和人物,最有名的玉山子是清代如“大禹治水图”等。

(2)玉鼎炉、瓶、壶,即是用玉制成的鼎、瓶(花瓶)和壶。一方面作陈设用,另一方面具有实用价值,如炉用以燃香。

(3)玉屏,是用玉雕琢成的方形或圆形片状玉器,上饰各种花纹,插于木座或玉座上。

(4)玉辟邪,是一种神兽,其形象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并在西汉开始流行,被视为吉祥之物。

(5)玉花插,是仿自然的仿生玉雕品,明清两代多见,作品有鸣凤在竹,鹿鹤同春,松竹梅三友,双鱼,白苹等。玉花觚,仿青铜觚的玉雕器物。

(6)玉如意,形状为长柄钩,钩形扁圆。上饰有八仙过海,梅松竹图,鹤桃图,灵芝、万年青松等。

7、生活用器

主要指一些玉制器皿。最早始于商代,如玉茛。古玉中常见的玉器皿有:玉角杯、玉卮、玉奁、玉灯、玉羽觞、玉碗、碟、杯、瓶、文具(砚、笔、印盒、笔筒、笔架等)、酒具、玉璇玑等。

11.3 中国玉文化

11.3.1 中国玉文化的产生

1、什么是中国玉文化?

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玉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同样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以玉器为主要内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中国玉文化的产生

中国玉文化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提出一些关于玉文化产生原因的看法,以便与鉴赏者交流。

(1)中华民族先民对美的原始追求:与旧石器时期的玉器相比,我国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既经过了打磨,又经过了穿孔,这样既保留了原有的实用价值,又具有美观的效果。如果说,拣取自然的石块,进行石打石的处理,说明古人类已经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那么,磨光和穿孔则意味着中华古代先民不仅已经能够制造高一级的工具,而且在思维当中产生了带有观念形态的内容。尽管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还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工艺,可祖先们竟为之实实在在奋斗了几十万年之久。从史学的观点看,这构成了划时代的标志。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祖先们把那些色泽晶莹的“美石”,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制成带有一定意义的形状,并钻上一个小孔,甚至还穿上自己捻的小绳,将它套在颈项上或挂在胸前,这是一幅多么美妙动人的情景,它说明古人在进行美的追求,标志着人的思想中有了信仰和寄托。玉石具有无比的美丽,无比的坚硬,无比的价值,它与上古先民思想中至上的祖先、至上的自然力、至上的鬼神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了。古代护身符一类的东西正是循着这一自然过程而产生的。在此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更产生了许许多多和玉紧密关联的神话和传说,这都表明在古时候人们的思维想象当中,一块美玉,它对天地四方、对列祖列宗、对电闪雷鸣、对万物生灵都有说不尽的联系和影响力量,这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大量古代的文字记载和大

量的出土文物,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史实:一块玉、一件件小小的饰物、一点最原始的审美意识和一种最早的信念和虔诚,都不断地被赋于了新的含义,发生着新的作用,并终于孕育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2)玉图腾与中国玉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曾有一个被称为玉图腾的阶段,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用带有某种含义的玉刻制品作为民族的标志,历史文献也的确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拾遗记》卷一《少昊》记载,少昊的母亲皇娥在少女的时候,白天乘木筏在苍茫的大海上漫游,有一天她到了西海之滨的穷桑之地,那里生产一种叫孤桑的大树,高达千寻,吃了此树果实会长生不老。在那里,她遇到了神童“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她与这位童子同乘木筏,嬉戏于海上,他们用桂树的树干作旗杆,将董茅草结于杆上作旗帜,用玉石雕刻成鸠鸟的形态,装饰在旗杆顶上,即“刻玉为鸠,置于表端”。后来皇娥生下了少昊,称号叫“穷桑氏”,也叫“凤鸟氏”。而且属少昊的各族有元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鸣鸠氏、鹘鸠氏,这是以玉鸟为图腾的最好体现。

玉石是当时人类用得最多、最广泛的物质,被推为天地之精,既美观又实用。因此,上古之时,先民将玉雕琢成鸟兽等各种图案,作为图腾崇拜,而且围绕图腾标志,还产生了一些原始的公共活动,如包括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在内的巫术礼仪活动等,反映了玉图腾是远古文化和意识形态-玉文化萌芽初期的一种形式。

(3)世系英雄与玉文化:我国关于古代英雄的神话故事很多。这些人战功赫赫,智慧超人,为推动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神话故事在叙述这些伟大人物时,也将玉融合了进去,例如,传说炎帝时曾“有石磷之玉,号日夜明,以之投水,浮而不下”。其实这是一种磷光效应,但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和炎帝神农的圣德联系在一起,似乎天地为贤人的圣德所感,以致于玉石都显了灵;轩辕黄帝传说是他最早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典章制度的,国人至今仍以作为炎黄子孙而自豪。《拾遗记·轩辕黄帝》中记载他曾“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先列诡玉于兰蒲,席上燃沈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这说明黄帝时代已建立了圭玉制度;唐尧是圣德之主,传说他得到了块雕刻着“天地之形”的玉版,说明唐尧圣世,功绩卓著,与其得玉版受天意和知识有关;夏禹治水,奏万古奇功,皆因他得到“蛇身之神”传授玉简的结果。所有这些描述将玉的神格化作用与世系英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烈地表现了古人对玉的狂热宗教情绪。

(4)玉振之声与文学艺术:巫术是古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礼天祈福,祭祀祖先等等,《周礼·春官宗伯第三》曰:“若国大旱,则师巫而舞”。就是证明,巫术活动的一般形式是巫师带领一群人边唱边舞边敲。而历史记载和分析表明,敲打的东西就是玉石,《尚书·舜典》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描述了古人进行巫术活动的情景,即敲击玉石发出有节奏的音响,人们模仿着百兽的动作,开始狂热地舞蹈。玉是当时制作乐器的最好材料,古人把这一特征作为衡量玉石的标准,及“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活动在原始社会还是混为一体的,但到了阶级社会,便开始一分为二,发展成社会上层建筑的两个独立的部分,原始歌舞演变成“乐”,巫术礼仪演变成“礼”。一是文学艺术,一是行政典章。玉从参与歌舞,巫术礼仪活动而成为中国古文化的开端之一。

11.3.2 玉在古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1、中国国家的产生与玉文化

国家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取决于许多因素。但通过对玉的研究明显看出,玉在中国国家产生的过程中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起过极大的推动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玉促进了文明社会的产生,从而为国家产生打下了基础:历史知识告诉我们,在国家形成之前,首先是文明社会的产生。文明社会所包含的现象和内容很多,比如文字的起源和应用、专门治人的劳心者阶层的形成、手工业工匠和作坊的产生、宗教和巫师的出现、工艺美术、装饰绘画及其它艺术品的大量创作和运用等。在这许许多多的文明现象中,玉器和其他文化产物相比,有过独占鳌头、特别引人注目的地位。

(2)玉的一些原始意识逐步演化成了国家意识:同任何国家产生一样,中国的国家历史也经历过由血缘氏族组织向地域组织演进、由氏族社会向古代都市演进的历程。从村落社会到村群社会再到国家政治的过程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轨迹,这其中国家意识的产生和形成是关键。玉图腾作为一个氏族和部落的象征,代表了当时人们已有了氏族、组织和地域组织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必然要进一步发展扩大,青铜器的使用,推动了这种发展进程。当玉器的产生和对其的追求进一步发展时,人们赋予了玉器更为丰富的观念形态和内容,这些观念和内容不再是一个氏族或一个村落所独有,它大大超越了氏族地域的界线,成为相当大范围内人们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崇拜,如玉器时代的玉璧和玉琮可广泛出土于中国的各个地域,于是便产生了国家建立之初的意识现象,这些现象在《山海经》和《尚书》中有很多描述。

(3)玉本身的性质推动了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历程:玉由于难得和稀有,成为当时人们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便开始了掠夺和占有,谁掠夺和占有的越多,谁的地位就越高。这种过程逐步演化,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于是就产生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4)玉推动了古代国家上层建筑的发展:国家的产生需要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理论、思想文化意识、军队和武器。而在所有的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玉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的礼乐器、工具,仪仗器和葬玉等都是其重要的内容。

总之,玉与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主要原因在于它本身固有的强烈的两重性,即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当作为工具、器物和财富使用时,它属于经济范畴;当它作为艺术品为人们所欣赏时,就能使人联想,遐想以至于幻想。于是乎关于玉的多种神奇观念,包括符合人类善良愿望的观念、迎合统治阶级奢望的观念以及与此有关的各项习俗和规定,都统统产生出来了。玉器的产生要远早于其它材料的工艺品,它最易为上层建筑吸收和运用,客观上只有它具有较早地登上政治舞台的条件。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产出数量之大,使用地域之广,运用形式之高,社会理论之丰富,确实无他物可及。因而,当古代社会各种文明最终汇成古代地域内的统一意识形态(即国家意识)时,曾经大量溶进了玉文化这个内容,并在中华民族祖先形成国家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玉文化与古代国家政治理论的联系

玉在中国古代国家政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还体现在古代关于玉的一些概念和学说上,实际上就是当时国家政治理论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下列四方面内容:

(1)万物主宰说:这一学说认为玉能代表天地四方及人间帝王,能够沟通神与人的关系,表达上天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间福祸的主宰。在古文字中,“玉”字并没有一点,和帝王的“王”共用一个字。《说文·段注》解释帝王的“王”字时,认为王者即“天下归注也。”董仲舒也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

王也。”《说文·段注》解释玉的字型为“三玉之连贯也”,即三横一竖象征一根丝线贯穿着三块美玉。另“皇”字则是“白”和“玉”的组合。

古文中“王”“玉”字型相同,绝非是偶然的巧合,“天地人参通”与王之连贯,两者关系奥秒,意味深刻。许多经学典著作中有众多的描述,证明“三玉之连”实际上就代表“天地人参通”。《周礼·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本质上就是玉能代表天地四方,通过它,便能勾通天、地、人间的愿望和意识。

(2)天地之精说:这一学说是用天地之精化生万物的思想来解释玉的起源,用阴阳对立的观点来说明玉的本质和作用,从而把玉推崇为事物之尊者,赋予其神奇的魅力。这一学说的论点广见于各种古代文献中,例如《周礼正义》引郑注日:“货,天地所化生,谓之玉也。金玉并天地所化生,自然之物,故谓之货。”,此外《白虎通义·考黜篇》、《财货源统》和《玉纪》等均有相同论述。

(3)道德楷模说:这一学说的内容是将玉石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性质与当时社会中对于善恶、是非、荣辱、美丑等观念糅合在一起,加以拟人的解释,作为评价,判断人们行为的标准,这种说法也广见于各种古代文献记载中。典型的有《说文》释玉为:“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行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

《礼记.聘义》中:“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曰:‘非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似栗,知也;廉而不技,义也;垂之如队,礼也;扣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绌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君傍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也,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4)辟邪除崇和延年益寿说:这一说法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崇的祸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这种说法在古文文献中记载也很多。例《拾遗记·高辛》载:“丹丘之地有夜叉驹跋之鬼,能以赤马瑙为瓶孟及乐器,皆精妙轻丽,中国人有用者,则魅不能逢之”。同时相信玉有使人长生不老的功能,相信通过食玉和服用玉类可以实现永远年轻的目的。这一观念宣扬和使用得最多的大约要推道家的学术和法术了。东晋葛洪著《抢扑子》,其中《仙药》一卷说:“玉亦仙药,但难得耳。”又说:“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等等。

11.3.3玉与中国的古代文化文学、历史著作

玉对中国的文学、历史著作影响极大,许多著作都以玉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论述,如前面提到的《山海经》,《拾遗记》等。这里再以以《三礼》和《红楼梦》为例来对玉与中国古代文学著作的关系作一简要论述。

1、玉与《三礼》

《三礼》是《周礼》《仪礼》和《礼记》的总称。它所叙述的内容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是当时社会中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等的最高训条。它包含有当时帝王贵族及整个统治阶级的一整套礼节和仪式,也包含有建立这种教条的指导思想。“礼”在当时是用来巩固统治的严格制度,在后世则一直为封建伦理的依据,《三礼》对现代的思想和行为道德规范仍有重大影响。这样重要的《三礼》中关于玉的论述相当多,可以说玉是《三礼》的重要内容,仅以《周礼》而言,玉的规定达数十条,如果把这一部分文字抽出来,足以汇成一部关于我国古玉器从理论到使用各方面的较完整的历史文献。就其内容而言,它包括了我国古玉

理论、分类及使用规定;就其使用范围而言,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外交诸领域;就其用途方式而言,它遍及祭祀、庙制、朝聘、盟会、婚丧、车服、宫室、器物、音乐等方面;就其所能表示的功能而言,它可代表天地鬼神、王权象征、国家财政、人格化身等。正因为《三礼》对玉的关系极大,姚士奇先生提出了“三礼玉论”的观点,其主要内容如下:(1)管玉机构(玉府):《周礼》明确规定,玉府属于天官,其人员组成:“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共78人。对玉府藏玉责能,《周礼》也说得很清楚;“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斋则共食玉;大丧其含玉复衣裳角枕角泗;若合诸侯则共珠磐玉敦;凡玉之好赐共其货贿”。《周礼》还有一介官名叫典瑞,隶属于春宫,专门管理玉瑞和玉器。“典瑞掌玉瑞玉器之藏,辩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

(2)六器与六瑞:六器与六瑞是古代最重要的礼器,《周礼》也有明确记戴。《周礼》曰:“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恒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3)玉的用途:《三礼》根据用途将玉分成礼用器、祭用器、丧葬用器、佩用器、财货用、军用器、节用器、嵌用类、食用、乐用等类型

(4)用玉规定:《三礼》还对玉的具体使用方式定下了人人必须严格遵守的规定。其内容包括:鉴玉尚质:即要求玉制品雕刻朴素少纹,着重突出玉的美质,《礼记》有这样的说法,“大圭不琢,美其质也”;执玉尚谨:要求执持用玉时必须严肃认真,不得马虎随便,《礼记·曲礼》是这样讲的,“惟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受珠玉者以鞠,受弓剑者以袂,饮玉爵者弗挥”。“凡执玉,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圭器,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用玉尚慎:古之用玉,公礼用私礼要严格分开,不得混同使用。

总之,《三礼》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历史著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中众多关于玉的论述是我们研究中国玉文化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2、玉与《红楼梦》

在中国历史上,《红楼梦》是另一部著名的与玉关系密切的著作。作者曹雪芹举家食粥,十年辛苦,泪尽而逝,方哭成《红楼梦》此书,洋洋百万多言。此书原名《石头记》,即从一小小的石头“通灵宝玉”的出土写起,到此石头的失踪而结束,全书借此全面否定了自古被尊为天地之主宰、天地之精的玉器理论观念,全面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性,并预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规律。因此,无论是红学的爱好者,还是古玉文化的爱好者,都有必要从这一角度深入进行一番研究,以进一步深刻理解《红楼梦》这一宏篇巨著的价值和写作的艺术手法。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结合的理解,对玉与《红楼梦》的关系提出几点看法,目的是抛玉引玉,以便引出广大鉴赏者更多的精辟见解。

1、《红楼梦》借“通灵宝玉”对传统玉观念和学说进行了无情嘲讽和否定

通读《红楼梦》,联系到中国传统玉文化理论。我们可清楚地看到,书中“通灵宝玉”的诞生和最终的结局是对封建社会中玉是天地主宰和天地之精学说的无情嘲讽和否定。我们从下列几方面得到验证:

(1)书中的“通灵宝玉”原是娲皇炼制而成,可谓是是天地之精华,但虽经锻炼,而无才补天,继被僧道刻上神奇印记,使之堕落凡胎,遂由小儿衔之而带入红尘。说明玉并非像历代统治阶级宣染的玉是天地之主宰。

(2)是宣扬“人玉一体”。书中大凡讲到宝玉的地方,似乎都可理解为贾宝玉本人。而若干关于贾宝玉的情节,又似乎是在讲那块“通灵”的历史。这直接了当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那一套玉石理论实际就是宣扬统治阶级本身。

(3)“通灵”的经历和顽石历劫,不仅象征贾宝玉的思想性格和反抗历程,并且还映照着贾府的盛衰,意味着封建统治的中落。

(4)“借玉非今”。书中讲到:作者自云曾经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也。这一个“借”字,证明那“通灵”并非作者杜撰,而是世上原本有之,不过权且借来一用罢了。但书中借来的“通灵”却和传统的玉理论大不相同了。玉历来被誉为能辟邪除崇,永保吉祥之物,而书中的“通灵”却喻示着覆灭和消亡;作者描写贾宝玉衔玉而诞,显然是违反客观规律的,进一步说明“通灵”所预示的覆灭又是由于违反客观规律所至。

曹雪芹借用天地造化的说教来塑造人物形象,又用畿伟的手法来预示情节,借一块通灵宝玉,让吉祥的玉石来象征主人公的温柔富贵。但到最后,却又用完全相反的结局来说明其纯属无稽,它既不能保住贾府世袭的荣华,也不能保住封建王朝的百年筵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玉文化中关于玉石起源的理论,创作了一个从顽石到宝玉再到顽石的梦幻,使之贯穿于全书的情节之中,实际上是对传统玉论的彻底批判和无情嘲讽。

2、“通灵”的褒贬是封建社会思想政治斗争的体现

《红楼梦》中的各色人等,对一块“仙寿恒昌”的宝玉视之如命者有之,嫉如寇仇者亦有之,趋炎附势者有之,鄙夷唾弃者亦有之。例如贾府最

高统治者贾母曾直接宣称“通灵宝玉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当宝玉丢失时,立即悬出一万两银子的赏格以寻求宝玉。实际上,贾母不仅把“通灵宝玉”视作是贾宝玉的命根子,也视此作为贾府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命根子。

北静王路祭秦可卿,指名要见宝玉,声言“久欲一见为快”,直至见了,连称名不虚传。后来还特意仿造了一件膺品供贾宝玉玩耍,这无疑是代表了一班王公大臣对玉的崇拜心理。

持褒玉态度的人们,主要是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的人物,属于社会的中上阶层,这些人的命运和封建王朝的命运连在一起。

而持贬玉态度的人也大有人在,连贾宝玉本人也包括在内,他曾骂到:“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我已有了心了,要那玉何用?”等等。

鸳鸯抗婚,哭诉于老太君之前,竟有一句惊天动地之词:“我这一辈子,别说是宝玉,就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这都对吉祥权威的宝玉进行了鞭笞,以对封建社会进行反抗和斗争。

3、以中国传统玉文化的研究为起点,结合作者对通灵宝玉的诞生与历劫的描述的研究,是进行红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有效的途径。由于《红楼梦》博大精深,历史、文学、政治价值巨大,国际上成立了许多红学研究的学术组织,但这些组织的研究者大都是文学、历史、政治和社会科学的学者,较少有宝石学家来参与这项研究。笔者认为这可能正是红学取得新的进展的途径。为了担起这方面的历史责任,我们从事玉石学研究的人应当仁不让。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第一节社会互动概述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社会互动:人发生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社会互动是相互依赖性的行为; ?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媒介; ?社会互动并不是非要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能发生; ?社会互动包括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1.合作: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互动方式。 2.竞争: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 3.冲突: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等而互相斗争、 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冲突的特点: ?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 ?冲突双方是直接对立关系 ?冲突的双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质;又有不同性质; ?冲突在形式上要比竞争激烈得多; ?冲突双方的利益、态度及意见是根本对立的。 三、集体行为 1.含义:也叫集群行为、大众行为,是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 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2.特点:群体性;自发性;突发性 3.具体表现:情绪;感染时尚;骚动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1.交往:既包括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既 包括物质交往,叉包括精神交往。 2.主要内容 ①揭示了社会互动的物质条件; ②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 ③分析了社会互动层次,指出经济互动是其他一切互动的基础。 3.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 二、符号互动论 1.代表人主要是米德、布鲁默等人。 2.该理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 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

福州大学《社会学概论》的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法国社会学家最早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这一概念,并力图将它建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此他也通常被当做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A涂尔干 B斯宾塞 C孔德 D韦伯 2.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流动属 于。 A结构性流动 B自由流动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3.对一般社会成员具有最强约束力的社会控制方式 是。 A道德控制 B法律控制 C宗教控制 D风俗习惯 4.下列属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是。 A公司员工B同一辆车中的乘客C商店里的顾客D邻居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A王某30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B青少年犯罪已占犯罪案件的60%以上 C不少年轻人赞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当前教育水平呈整体下滑趋势 6.下列关于社会互动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B只有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有可能形成社会互动 C社会互动以互动双方都能理解的信息传播为基础 D社会化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 7.集合行为历来是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他们提出了很多理论观点来解释这种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在这些理论中,对集合行为的性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有认为集合行为是一种非理性行为,有的则认为集合行为是理性行为。在下列几种理论中,将集合行为视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理论 是。

A感染理论 B控制转让理论 C模仿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8.下列现象中,体现出社会分层特点的现象是。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通过民族识别,我国确认的民族有56个 C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D进过调查,发现某班40个同学,竟分别来自20个省份40个县市 9.下列有关参照群体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参照群体并非某一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却被他用做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 B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 C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D一个人的参照群体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10.社会学回答社会"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 的。 A描述功能 B解释功能 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 11.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12.下述判断中,不是非正式群体结构特点的是。 A.它是个人基础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B.它具有不固定的目标或任务 C.它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D.它没有自己的领袖 13.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社会整台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 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 (5)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7)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7)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8)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 (8)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一.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定义 今天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代学人在翻译解释西方相关词语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文化,并加以锻炼,再创造而成的。 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是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即天文相对称,叫做“人文”,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叫做“文”,即文与质,文与野相对,基本属于狭义的文化。 文化和西方对应的词,拉丁文和英文都叫culture.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生活里所得一切能力与习惯。 冯天瑜(武汉大学),何晓明等认为凡是超与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地人话”,即是文化。 1989年出版的《辞海》把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隘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明有光明,文德彰显的含义,其文明部分与文化相交叉,后来文明也只文明的进步状态,而与野蛮相对,因此,近代以来,学术界用文明一词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其本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文雅之意,二是有政治文明方面的含义,与国家的概念相适应。 从现在意义上讲,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是指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文化成果,他通常与国家的概念相对应即通常指国家文明。 二,文化的分类和内部结构 文化概论有两个概念,一是中国文化史,二是文化学。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别。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的文化: 1.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等各种物态实体,以及制造这些物态实体的技术。这些物态实体不仅 渗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还包括着技术和科学技术知识。如四大发明 2.文学艺术 3.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也可以叫风俗文化,是一种以礼俗,习惯,风尚及各种社会组织(婚姻,家 庭,社团,聚落)形态出现的,见之于行动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指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等各种制度及运行机构,以及社会,民众对这些制度产生的文化回应。 5.心态文化,又叫观念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中长期孕育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三,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是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文化中,曾累的堆积着中华名族的高度智慧,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反思,明确他的形成,中国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它在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方面的优势和缺陷,自觉有效地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在饮食文化中,中国人是植物性,吃热食。 (三)利用文化是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将文化史的内容和研究成果作为重铸现代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下,为职业道德的转型建设提供文化资源。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了解中国的国情,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走出世俗偏见的俗区,以文化的眼观观察社会,体味人生,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与能力。 1.要做好社会工作,首先要了解社会,也就是了解中国的国情。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关社会救济,救助,福利的社会工作思想,它们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继承创新的前提。 3.由中国文化概论转变出的应变能力,创意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4.社工专业的本土化是源于西方社工专业理论与中国社会需求的一个适应过程和消化过程。 四.中国文化概论的参考书 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史著作是梁启超的《中国文化史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讲义

中国文化概论 目录 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第十讲导论 炎黄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开端 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 伦理道德的人文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德 中国文物与艺术精品 中国饮食与医药、养生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文化的摇篮——学校与教育 挑战与机遇 第一讲导论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中国文化概况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要认识中国文化的方 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 1.文化的概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 2.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层次 本课程是以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概况的一门课程,要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及其精神, 必须从理论的角度,结合中国文化的实际来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不为众多的文化现象所感;也才能不把 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抽象化,而只剩下理论的条文。 中国文化包含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文化学是有其同性,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p.2 — p.3)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萌芽很早。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通过自身修养的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 理想的人。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负面价值的估价与评说。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既存在于观念文化,也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p.3 — p.4) 中国文化的创造有其物质基础,而在古代中国,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农耕生产方式。 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力求与自然合谐的行为。 三、中国文化的“奇偶”精神( p.4 — p.5) 中国人在农耕的实践中,创造了“阴”、“阳”两个中国文化范畴,又在数字计称方面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奇偶”变纶形成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征。 四、中国文化的“会通”精神( p.5 — p.6) 中国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变化。中国文化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之长,加以消化吸收,用 以丰富自己,这就是“会通”的精神。 上过精神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思想文化都具有现代价值。从哲学自变说,任何真理都 是相对真理和绝点理的统一,无数相对点理的学和就是绝对真理。(p.6 — p.7)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表层,另一个层面是深层。文化的表层价值

社会学概论复习提纲与答题要求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的题型与7 答题要求: 1, 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只需要回答要点。2, 简答题(4题,每题8分):只需要回答要点。 3, 论述题(2题,每题24分):尽可能详细地对相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说明和解释(12分),并尽可能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论证,着重考察描述与分析的逻辑性、条理性与准确性(12分)。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2014) 第一讲:社会学导论 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条件什么是社会学的想象力 第二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经典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主张(孔德,斯宾塞,马克思,韦伯,迪尔凯姆) 社会学主要理论视角的主要观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冲突主义理论,符号互动理论) 尝试运用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来解释和分析某些具体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现象(例如离婚率上升、农民外出务工或者社交网络使用率提高等现象)。 第三讲:文化 文化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观,规范,物质文化)的定义分别是什么?主文化、亚文化以及文化滞后(文化堕距Culture lag)的定义。 看待文化的三种态度及其定义: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以及文化理想主义。 第四讲:社会化 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定义主要的社会化主体有哪些?镜中我理论与角色借用理论的内容 第五讲:社会结构与社会互动 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先赋地位、自致地位、角色冲突、角色紧张的定义。印象管理的定义 社会互动的具体类型(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强制)及其定义。 第六讲: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的定义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的定义 初级社会群体和次级社会群体的定义及其特征群体规范、信息遵从与规范遵从的定义 第七讲:正式组织与科层制 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的定义正式组织中为什么会存在非正式组织(小圈子)? 科层制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科层制的优越性(正功能)与主要弊端(负功能) 第八讲: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 越轨、反常越轨、不遵从越轨、初级越轨与次级越轨的定义 关于越轨的社会学理论有哪些,其主要观点如何?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失范的概念以及默顿关于失范困境的反应模式的分析。社会控制、内化的定义。 社会控制的具体手段(强制性的和非强制性的)有哪些? 第九讲: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社会分层、社会不平等、社会流动、个人流动、结构性流动、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的定义 阶级分层体系与其他分层体系(奴隶制,种姓制,封建等级制度)的主要区别。 西方关于社会分层的两种主要理论视角及其主要内容(马克思与韦伯)。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的主要理论观点(参考更多课外阅读文献了解陆学艺、孙立平、李强、孙立平与沈原等学者的主要观点)。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结合实例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角度出发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第十讲:社会制度(以家庭制度为例) 社会制度的定义及其主要类型社会制度的功能 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的定义结构功能理论和冲突主义理论分别是如何分析家庭的?

湖南科技大学在职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湖南科技大学在职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英语笔译(055101)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培养翻译专业硕士,我校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借鉴、吸收国外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翻译的实际需要及我校翻译方向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务院学位办〔2007〕78号转发的由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制定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特制定如下《湖南科技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笔译专业人才。 二、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可以脱产学习,也可以不脱产学习。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者视其修满学分与完成论文情况,最多不超过五年,最少不低于三年。 三、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且通过中期考核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采用课堂研讨式、案例式和翻译工作坊式教学。翻译实践课程教学体现如下特点:1)运用语料库、翻译软件、互联网、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多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2)聘请企事业单位及外事部门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3)结合本院企事业实习单位和翻译公司的业务,采用项目合作方式授课,由导师及实习指导教师讲评;4)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强化翻译技能的训练。 凡取得国家人事部笔译二级资格证书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免修一门专业课程。凡已经出版译著累计10万字以上(以汉字计算)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免修一门专业课程。 3、重视实践环节。研究生在校期间须完成8万字以上(以汉字计算)的笔译任务方能申请毕业论文答辩。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研究生平时笔译训练及案例分析资料须以纸质档案保存,毕业之前将其个人翻译资料装订成册交研究生教务办和导师组审查,教务办存入其学习档案。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且具有长期翻译实践经验的正、副教授和博士为主,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参加,采用双导师制。 四、课程设置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1、翻译项目:翻译项目的选材要具备一定难度,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并经导师组认可方可作为学位论文题材进行翻译,英译汉字数不少于15000字,汉译英不少于10000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_

书本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绪论1、‘文化’中的‘文’的本义是:花纹。 2、《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中的文是指:品德。 3、在中国古代经典中,“文化”的含义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4、现代学者钱穆认为广义的“文化”是:长期的大群集体公共人生。 5、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 6、只有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才是文化产品。 7、我们平时所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等等,是针对所称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8、战国时期文字构形的差异远远高于它的前后时代是属于文化现象。 9、由中国境内56个名族构成的中国文化具有多维性。 10、民俗学家钟敬文提出“中国名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民俗文化。 11、任何一种名族传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名族文化的影响,所以,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就引进和吸收外来文化。 12、中国的诗歌传统是讲求韵律,这一点,不论是民歌还是魏晋、唐宋的文人诗词,以至近现代白话诗,以不同的形式保持这种传统的,都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 13、从学科性质来说,《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14、《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和人文分别指:自然现象和规律及社会现象和规律。 15、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分别属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范畴。 16、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文化现象分别与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的相适应。 17、狭义文化的定义适用的学科有人类文化学、国别文化学、名族文化学。 18、以下几种表述,正确反映“文化现象”和“文化事象”两个概念区别的是:文化现象具有经验性,文化事象已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现象是个别、具体的;文化事象则是概括的、抽象的。文化现象偏重感性的体验,有些现象带有单一性;文化事象是理性认识,有一定规律性。 19、文化事象包括:原始的巫术、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宫廷服饰以颜色和样式代表等级、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20、在诗歌题材的问题上,人们观察出的文化现象包括:律诗盛行于唐代、词盛行于宋代、曲盛行于元代。 21、文化事象在内容和形式上往往有彼此类似的性质,同时有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变异,两者分别称为文化事象的类型性和变异性。 22、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2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采用四分法,可分为:生活生产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24、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25、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是文化事象。 26、“化”的本义是改易。 27、宫廷文化属于上层文化。 28、在中国典籍中,“文化”合成的最早典籍是《说苑·指武》 29、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都属于国别文化。 30、文化政策包括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和语言文字政策。 31、农具、陶器、雕塑、绘画、典籍都属于广义文化产品。 32、上层文化包括宫廷礼仪、文庙典礼、宗庙音乐。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P-42) 二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 1 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 2 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 3 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 4 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5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 6 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简记:官僚体系的剥削对工商业经济剥削保守不前平均主义商者依附)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P-56) 二国君主专制制度有些什么特点?(P-56) 三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1 是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 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3 是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史上居有什么样的地位?: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以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 ,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其次有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等。百家争鸣是中国教育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空前繁荣和极为活跃的一次盛会。史学教育家孙培青先生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思想成果,堪称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 。百家争鸣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所推崇的传统文化就是百家争鸣的思想精华。秦朝所采用的治国思想是法家的思想,从汉朝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后各朝都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法家、儒家都是百家中的大家。百家争鸣为各朝代的统治者提供了各种治国思想,也开辟了多元文化的先河。可以说,百家争鸣的精华部分的组合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源泉。百家争鸣的影响一直贯穿与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虽然自汉开始,儒家正统。此后历代都以儒为主流。但是,百家争鸣的思想依然存在,只不过是融合进儒家的思想当中去了。儒家思想随着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不断完善自身的特点。为了符合统治者的治国需要,儒家思想必须不断的补充新的内容,而这些部分绝大多是从百家争鸣的精华中取得。可以说,儒家的思想是百家争鸣的一个浓缩。综上所述,百家争鸣自出现的时代起一直到现在,其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2000 多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都可以从先秦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可见,百家争鸣在中国文化中是起着基础性作用的。 二儒学是怎样崛起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 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如何? 1 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由于战争不断,在战争中衰败的诸侯大臣们,他们畜养的家庭文人乐师流落四方,促使了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最新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状貌》 1.中国传统文化:即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2.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尊祖敬宗的前提下,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 确定宗族成员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3.文化的主要功能:(1)传承功能(文化忠实的记录人类的活动历程)(2)教化功 能(文化通过提高认知能力,达到教化的目的)(3)凝聚功能(文化可使一个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式中收到教化,并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从而紧紧团结在一起,并产生巨大的认同抗异力量)(4)调适功能(文化对生存环境不断调适) 4.文化的基本特征:(1)文化是一个综合统一体;(2)文化体现了人类集体创造的意 志和力量;(3)文化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与创新性;(4)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5)文化具有同一性和时代性。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自然的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5.文化结构的四种形态:(论述) 物质文化(物态文化)——面对自然的困境与限制时,为克服自然这个敌人所创造的第一类文化,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 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制度文化——人为了与他人和谐相处,以维持社群的生活而创造了第二类文化,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所构成。 行为文化——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又多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它们是人类所创 造的第三类文化。 精神文化——为了克服人类自身在感情、或心理、及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而创造了第四类文化。它包括了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绘画)、宗 教信仰,尤其是从中折射出来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等。 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 的局面。 2.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历程: 一、炎黄时代:中国文化的开端二、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三、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四、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 五、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六、隋唐:文化隆盛的时代 七、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于市井文化的勃兴八、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九、明清:沉暮与开新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及外国文化课件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及外国文化课件课后习题答案_完整版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在文化的创造与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 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改造着“改造者”自身,即实践着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是文化创造的基础2,制度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 3,行为文化层: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 4,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社会心理: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大众心态心态文化 基层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 高层意识形态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1,持续性 2,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 纵: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 横: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3,早熟性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一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1,家天下的延续 ①宗法制度的本质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②这种家天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还深深地影响到广大的民众 举例:西汉末年农民起义时为反对王莽的新朝,都去找西汉皇室的后裔作为自己的旗帜:绿林找来刘玄,赤眉找来刘盆子 ③家天下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 ④嫡长子继承制这一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历代皆沿袭下来 2,封国制度不断 中国历史上不少严重的封王反叛,封国制度依然存在是宗法关系严重存在造成的,封国之王与皇帝为同姓,是一个血缘家族

中国文化概论答案

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状貌》思考题 名词: 1、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即指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 2、宗法制 宗法制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简答: 1、简答文化的主要功能。 凝聚导向功能、规范培育功能、教育预防功能、约束惩治功能、激励助推功能、保障保护功能、协调服务功能、兼容整合功能 2、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二、重和谐与统一 三、重实际、追求稳定 四、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论述: 1、试论文化结构的四种形态。 1、在人类的历史上,人们首先面对的无疑就是自然的限制与困境,为了克服自然这个敌人所以创造了第一类的文化,我们可称之为“物质文化”或者“物态文化”。 2、人为了与他人和谐共处,以维持社群的生活,所以又创造了第二类文化,我们或可称之为“制度文化”。它们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所构成。 3、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又多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它们是人类所创造的第三类文化,我们或可称之为“行为文化”(即含有文化意义的行为)。 4、如果说,人类为了战胜自然,创造了物质文化;为了与他人和睦相处,创造了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那么,为了克服人类自身在感情、或心理、及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因而创造了第四类文化,我们或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或“心态文化”。它包括了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绘画)、宗教信仰,尤其是从中折射出来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等。 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史学概论第四讲复习题范文

后现代史学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开始用一种批判现代理性的方法研究社会,研究现实,研究现代文化,逐渐成为一种以批判现代文化为主的社会思潮,而被人们统称为“后现代主义”。随之产生后现代史学。 如果说分析的历史哲学着重强调历史学家主体作用的话,后现代史学则是通过分析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结构来解构传统史学。他们认为,历史描写采取陈述的形式,而陈述要通过语言来实现;我们所了解的历史事实只是通过语言中介构建的历史,历史的真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 历史研究兴趣的转移和内容的更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后现代史学的影响。这一点与后现代主义的总体认识倾向有关。作为反思和批判以往所有“现代文明”思潮的总汇,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普世主义和目的论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强调事物的复杂性、相对性、多样性、特殊性和无结构性。 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传统历史学研究中的“宏大叙事”不见了,代之以日常生活、底层人物、突发事件、妇女、性行为、精神疾病等微观和细节,这差不多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史研究的勃兴。 后现代史学在世纪之交对我国的历史学研究产生冲击,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不过无论怎样,我国学术界要认真的对待和分析后现代史学,而不要盲目追风或一棍子打死。后现代史学的许多观点是走了极端,但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意义不可小视。 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也称数量史学或定量史学,指有意识地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从事史学研究,并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特点,而不同于定性分析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史学。计量史学首先在美国、法国兴起,然后扩展到世界各地。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用计量的方法研究历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形成了新的学科分支。 计量史学在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我国,立即引起我国史学界,特别是青年史学工作者的兴趣。对西方计量史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研究,同时也对计量史学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计量的方法使历史研究的对象从传统的以个人和时间为中心的政治史向以普通大众及历史发展过程为中心的整体史转变,扩大了研究的范围,拓新了研究课题。同时也扩大了资料的范围,计量的方法使历史学变得更严谨、精确。在我国利用计量的方法从事具体的历史研究不如理论探讨活跃。这主要是因为,用计量的方法从事历史研究的前提是研究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有时甚至需要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计量方法并不能使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切领域,主要在经济史、政治史、科技史、人口史、社会史、军事史的研究中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