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艺术论文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论文
中学物理教学艺术论文

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初探

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激发求知欲望

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设计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那么准确界定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

北京初中物理各区所用教材

《北师大实验版》 (八上) 第一章测量: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质量及其测量三、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四、密度密度知识的应用五、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二章常见的运动一、机械运动二、比较运动的快慢三、测量平均速度四、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五、音乐和噪声 第三章运动和力一、力二、力的测量三、重力四、摩擦力五、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六、二力平衡七、力和运动 第四章压强与浮力一、压强与浮力二、液体内部的压强三、连通器四、大气压强五、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六、浮力七、物体的浮沉条件 (八下) 第五章人与机械一、杠杆二、滑轮三、机械传动四、机器人 第六章功和能一、功二、功率三、机械功的原理四、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五、机械能 第七章热现象一、温度、温度计二、熔化与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五、分子动理论的基本事实六、内能七、热量比热容八、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九、热机

第八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探究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透镜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七、生活中的透镜八、眼睛和眼镜九、物体的颜色 (九全) 第九章简单电路一、认识电路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三、测量电流四、测量电压五、电阻六、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第十章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一、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二、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和电压的关系三、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四、欧姆定律的应用五、测量导体的电阻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第十一章电功和电功率一、电功和电能二、电功率三、电流的热效应四、探究影响小灯泡功率的因素五、简单实用电路 第十二章磁现象一、磁场二、通电螺管的磁场三、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四、电磁铁的应用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六、电动机七、电磁感应发电机第十三章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一、电磁波二、广播和电视三、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 第十四章粒子和宇宙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二、浩翰的宇宙三、能源:危机与希望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二调考试 物理试题

河北衡水中学2013~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二调 高二年级 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4页,第Ⅱ卷共2页。共11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6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全部选对的4分,有漏选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最早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 .磁场的最基本性质是对放在磁场中的磁体或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C .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 .磁场的方向和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相同 2.如图(甲)所示为一个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滑动,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 现给圆环向右初速度v 0 ,其中 0v >qB m g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圆环运动的速度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 ) 3.有两根长直导线a 、b 互相平行放置,如图所示为垂直于导线的截面图.在图中所示的平面内,O 点为两根导线连线的中点,M 、N 为两导线附近的两点,它们在两导线连线

的中垂线上,且与O点的距离相等.若两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恒定电流I,则关于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D.在线段MN上只有一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4.如图所示,台秤上放一光滑平板,其左边固定一挡板,一轻质弹簧将挡板和一条形磁铁连接起来 ,现在磁铁上方中心偏左位置固定一导体棒,当导体棒中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长度将变长 B.弹簧长度将变短 C.台秤读数变小 D. 台秤读数变大 5.如图所示,a、b、c三个闭合线圈,放在同一平面内,当a线圈中有电流I通过时,它们的磁通量分别为Фa、Фb、Ф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Фa<Фb<Фc B.Фa>Фb>Фc C.Фa<Фc<Фb D.Фa>Фc>Фb 6.回旋加速器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如图1所示.它的核心部分是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相距很近,分别和高频交流电源相连接,两盒间的窄缝中形成匀强电场,使带电粒子每次通过窄缝都得到加速.两盒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盒底面,带电粒子 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通过两盒间的窄缝时反复被加速,直到达到最 大圆周半径时通过特殊装置被引出.如果用同一回旋加速器分别加速 氚核和α粒子,比较它们所加的高频交流电源的周期和获得的最大动 能的大小,有 ( ) A.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也较大 B.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大,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小 C.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也较小 D.加速氚核的交流电源的周期较小,氚核获得的最大动能较大 7.如图所示,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沿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向右运动,速度的方向垂直于一个水平方向

中学物理教材分析

中学物理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对教学的意义 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有的人可能会说,课本对教学内容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教师按课本讲就是了,对教材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呢?我们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一种贮存状态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把这种贮存状态的知识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再把传输状态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而这两种知识形式的转化过程与方法,由于受多种形式的制约,课本上是很难把它们全都写出来的。因此,不经过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就难于把握和完成知识形式的这两次转化。 教材中所讲的知识,要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以真正掌握它的内容,认识它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认识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一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有些青年教师,讲课只照本宣科,书本上怎么写的,就原原本本的怎么讲,对教材缺乏分析,因而把握不住概念、规律的本质及它们间的联系,抓不住教材的重点。这是造成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培养能力需要认识和比较各种知识的能力价值。而知识的能力价值具有隐蔽性,表现为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的能力价值,以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确定不是随意的,它既受教学思想的指导,又受教学内容的制约。进行教材分析,同时也是在酝酿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因而教材分析的深广程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材分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坏节,并要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掌握分析教材的一般方法。 二、分析教材的基本依据 分析教材时,主要应以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为依据。 (一)物理学的知识体系 所谓物理学的知识体系即学科体系,就是物理学按其自身发展所形成的知识内容和逻辑程序。从整个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来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经典物理,它由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部分所组成的知识系统。另一部分是近代物理,它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知识系统。认识这个知识体系,在分析教材时,才能看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才能把各部分教材内容放在物理学知识体系中来理解。认识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从知识方面居高临下,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容,作到深入浅出;才能从发展的观点掌握好知识,避免教学中的绝对化和片面性。 (二)学生学习物理的状况: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 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并落实在学生学习的效果上。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地认识和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规律。只有充分把握住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才能使教学活动落实到学生身上。因而分析学生学习物理的接受水平、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是分析教材的另一个重要依据。 初中学生学习的特点是学习兴趣的范围大大扩展了,这为我们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和可能,但学生这时的兴趣一般还限于直接兴趣的水平上。初二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对物理只有直接兴趣,他们只满足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鲜明、生动、不平常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而未产生探索这些物理现象原因的需要。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开始表现有操作性的兴趣,他们要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对物理现象施加影响,但往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一调(物理)

衡水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一调考试 物理试题 时间:110 分钟 分值:110 分 一、选择题(共 15 个,每个 4 分,共 60 分,在每个题目所给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 4 分,选不全者得 2 分,有错选的得 0 分) 1.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 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 A = v t - v 0 ,其中v 和v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 s 内的初速度和末 s t 速度。A>0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 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a = v t - v 0 ,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若 A 不变,则 a 也不变 若 A>0 且保持不变,则 a 逐渐变大 若 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v 0 + v t 2 若 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2. 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为一条抛物线,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 10s 末,质点的速率最大 B. 在 0~10s 内,质点所受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C. 在 8s 末和 12s 末,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 在 0~21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100m 3. 如图 1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O 为水平直线 MN 上的一点,质量为 m 的质点在 O 点的左方时受到水平 向右的恒力 F 1 作用,运动到 O 点的右方时,同时还受到水平恒力 F 2 的作用,设质点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 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 2 所示,在 0- t 4 时间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点在 O 点右方运动的时间为t 3 - t 1 B. 质点在 O 点的左方加速度大小为v 1 / (t 4 - t 3 ) C. F 2 的大小为 2mv 1 / (t 3 - t 1 ) t 2 v 2 + v 2

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数学物理法解题技巧讲解及练习题 一、数学物理法 1.如右图所示,一位重600N 的演员,悬挂在绳上.若AO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37?,BO 绳水平,则AO 、BO 两绳受到的力各为多大?若B 点位置往上移动,则BO 绳的 拉力如何变化?(孩子:你可能需要用到的三角函数有: 3375 sin ?=,4cos375?=,3374tan ?=,4 373cot ?=) 【答案】AO 绳的拉力为1000N ,BO 绳的拉力为800N ,OB 绳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把人的拉力F 沿AO 方向和BO 方向分解成两个分力,AO 绳上受到的拉力等于沿着AO 绳方向的分力,BO 绳上受到的拉力等于沿着BO 绳方向的分力.根据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即可求解. 把人的拉力F 沿AO 方向和BO 方向分解成两个分力.如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AO 绳上受到的拉力为21000sin 37 OA G F F N == = BO 绳上受到的拉力为1cot 37800OB F F G N === 若B 点上移,人的拉力大小和方向一定不变,利用力的分解方法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乙所示: 由上图可判断出AO 绳上的拉力一直在减小、BO 绳上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2.[选修模块3-5]如图所示,玻璃砖的折射率2 3 n = ,一细光束从玻璃砖左端以入射角i 射入,光线进入玻璃砖后在上表面恰好发生全反射.求光速在玻璃砖中传播的速度v 及入射角i .(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 =3.0×108 m/s ,计算结果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答案】83310/v m s =?;3 sin i =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c n v = ,83310/v m s =? 全反射条件1 sin C n =,解得C=600,r =300, 根据sin sin i n r = ,3 sin 3 i = 3.质量为M 的木楔倾角为θ (θ < 45°),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将一质量为m 的木块放在木楔斜面上时,它正好匀速下滑.当用与木楔斜面成α角的力F 拉木块,木块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已知木楔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静止). (1)当α=θ时,拉力F 有最小值,求此最小值; (2)求在(1)的情况下木楔对水平面的摩擦力是多少? 【答案】(1)min sin 2F mg θ= (2)1 sin 42 mg θ 【解析】 【分析】 (1)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在沿斜面和垂直斜面两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 (2)采用整体法,对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利用正交分解,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方向列方程,进行求解. 【详解】 木块在木楔斜面上匀速向下运动时,有mgsin mgcos θμθ=,即tan μθ= (1)木块在力F 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则: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论文 一堂音乐课生动与否,是看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与配合。如果只有教或者只有学就没有默契可言,没有生动可言,更没有没有效率可言,没有效率就是我们教师的失败。怎样才能做到教与学的互动是我们一直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一些教学实践经验,并参考部分音乐教学论文和专著而成,以音乐课上如何来搭建师生之间的默契桥梁为主题,以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目标,较浅显的做了以下论述。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是通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而达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活动。音乐课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的音乐课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仍然是个通病,在音乐课堂中,音乐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缺少师生互动的现象仍然存在。 一个人的情绪是极具感染性的,人们的情绪情感很容易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在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应该是非常富有感染力的,不同的教学情绪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学生们参加活动不积极,如果此时老师采用消极的态度,可能活动就没法再继续进行下去,相反如果老师主动的为大家起个好带头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可能此时的课堂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我看来学习应该是非常快乐的,所以作为老师的我,时常都提醒自己要把快乐带到课堂上,带给我的每一位学

生。教师快乐的教学,学生才会快乐的学习,作为非主科的音乐课更应如此。 目前教育界大力推行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的全新改革旨在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怎样才能做到呢,关键在于课堂中“教”与“学”,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与“学”的配合默契度,怎样来提高两者之间的默契度还值得我们继续总结、研究。

中学音乐试讲教案模板

中学音乐试讲教案模板 【篇一:音乐试讲教案《学会聆听》】 音乐试讲教案|《学会聆听》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感悟音乐的表现和创造,逐步激发对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 【过程与方法】 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两部作品中发挥的不同艺术作用。 【知识与技能】 学习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音响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学会聆听》节目,我是这期节目的主持人。在我们开始聆听音乐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两个问题。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听歌吗?通过歌曲大家都能感受到什么,可以举例子说明。 (生举手发言) 师: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播放一段音乐时,我们不只是听,还要会听,听它音乐方面的特点,听它表达的情感状态等等。我们可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每个人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

来鉴赏两首作品,那么大家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我们首先来回忆 一些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授 1.回顾音乐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力度、速度、调式、曲式、和声等等。 一般音乐是通过其形式要素来体现情感和特点的。节奏是指音乐运 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力度是音量的强弱程度。速度是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2.欣赏《草原放牧》 (1)欣赏并回答问题 ①那些音乐要素发挥了主要作用?(节奏、力度、速度等推动音乐的 发展变化。) ②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 ③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机勃勃、活泼的,能想象到美丽的草原和 放牧生活的情景。) 《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作于1972年春。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尝试着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为主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 的现实题材。 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 真实故事写成的。乐曲采用无标题协奏曲与标题交响诗相结合的写 作手法,将多乐章的划分与单乐章的归纳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曲 式中的多段体与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结合起来,将有情节的叙 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这部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 (2)分别欣赏作品的第一、第二主题 学生练习分别打出两个主题的节奏,再加入旋律线哼唱主题旋律, 最后加入速度、力度感受主题情感。通过练习对比分析两个主题: ①第一主题是根据吴应炬作曲的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 主题歌改写的。着力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 少年形象以及她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这一主题经过几次反复, 通过节奏、配器上的一些改变使音乐趋向热烈、欢快。

中学物理教学的数学思想运用

中学物理教学的数学思想运用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加上新课程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完善,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数学思想能够有效解决物理问题,使得物理表达公式更加简洁,能够对各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辅助学生更好的解答各项问题。本文对中学物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运用进行探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思想,更好地促进物理教学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物理;数学思想;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对于中学教学活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教材内容以及各项考试试题来看,物理学科中对于学生数学知识也做出了相应考查。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物理问题有效转换为数学问题,是相关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进行培育,让学生能够在物理理论以及实践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数学知识点建立物理概念,培养学生推理和论证能力,让学生学习能力有效提升,便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一、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数学思想的重要作用分析 物理学主要对物体运动形式以及基本结构进行研究,数学是探究现实空间形式以及数量关系之间的学科,虽然二者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研究,但是实际目的却存在一定相似性。物理与数学都是对自然界中各项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从实践活动中更好的应用,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新课程标准中针对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做出了明确要求,通过科学化的物理实验以及数学思想方法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工具,更好的发现物理学中各项变化过程,找寻最常见的发展规律。从物理学长期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将物理学相关知识与数学方法有效结合,能够使得物理学从定性描述转为实际计算。数学思想以及数学知识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应用,能促进力学相关知识以及统计物理学的发展。数学思想是进行有效推理论证的重要手段,在现阶段物理教学中,有大多数公式能够全面反映出各项实验规律以及定义知识,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推算,能够总结出更多公式。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取更多全新的理论知识,还能强化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各个现象的实际本质有效显现。 二、中学物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运用探析 (一)逆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参考答案

河北衡水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4页,第Ⅱ卷共2页。共11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涂在答题卡上) 1.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2倍,甲从H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与甲同时由静止 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落地之前,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s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与乙的加速度相同 2.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开科学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图示是他做了上百次 的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它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 B.它是伽利略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C.伽利略设想,图中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0,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 动就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 D.伽利略认为,若发现斜面上的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3.氢气球用绳子系着一个重物,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当到达40m高度时,绳子突然断开,

重物从断开到落地过程:(g=10m/s2) A、下落时间为4s B C、落地速度为10m/s D、落地速度为30m/s 4.质量m= 1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 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0-8s内的平均速度方向与1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B.物体在0-2s内的速度变化比2-4s内的速度变化快 C.物体在2-4s内合外力做的功为零 D.物体在2s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5.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 如图所示。在 t=5s时,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s,a车在前 B.t=10s,两车第二次相遇 C.t=15s,两车第二次相遇 D.t=20s,两车第二次相遇 5.如图所示,汽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 m处时,绿灯还有3 s 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象可能是 7.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10m/s,方向沿x轴正方向,经过2s,末速度变为10m/s,方向沿x轴负方向。则其加速度和2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w.、.k.s.5*u.c.#o@ mA.10m/s2;0 B.0:10m/s C.-10m/s2;0 D.-10m/s2;10m/s 8.一条光线在三种介质的平行界面上反射或折射的情况如图,若光在 I、

欣赏《十面埋伏》_初中音乐教案_模板

欣赏《十面埋伏》_初中音乐教案_模板 一、乐曲简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在垓下决战,汉军的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项羽的楚军这个历史故事。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曲使学生了解琵琶曲《十面埋伏》的产生年代、创作背景以及它应体现的情绪特征; 2. 使学生感受乐曲《十面埋伏》描绘古战场上的壮烈情景。 3. 懂得用乐曲的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十面埋伏》 三、教学难点: 根据速度、力度、节奏等要素去欣赏乐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熟悉乐曲(25分钟) 1.“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欣赏音乐吗?为什么呢?” (音乐能抒发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 2.“好,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21页,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一首器乐曲——《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是我国传统器乐作品中大型琵琶舞曲的优秀代表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聆听,用心的体会,听完之后谈谈你们的第一感觉。 3.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7分钟) 4.首先我想提问的是这首乐曲是由何乐器演奏的呢?(琵琶) 琵琶简介:琵琶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弹拨乐器,相传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琵琶的种类很多,但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是四弦琵琶。 5.“我们听了这首乐曲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它给你的整体气氛是什么呢?兴奋?激动?还是紧张?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汗两方在垓下(今安徽省灵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此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的。这首乐曲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战争场面的激烈雄壮,及当时刀光剑影、惊天动地的激烈场面,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6.“下面我们结合音乐故事《楚汉相争》再次感受一下此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它所运用演奏技巧。” 7.再次播放器乐曲《十面埋伏》,同时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诵音乐故事“楚汉相争”及“垓下歌”(把项羽在面临失败时的那种焦虑及儿女情长表现出来)。(7分钟) “楚汉相争”: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猛烈打击下,秦王朝宣告灭亡。此时,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展开了逐鹿中原、争霸天下的斗争。到公元前202年,楚汉双方已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战争,由于西楚霸王项羽骄矜、优柔寡断而一再坐失良机,错过消灭刘邦汉军的机会,到该下决战时,刘邦

高年级初中中学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江宁 数学计算是指人们根据利用已有的知识,对一定的现象、规律进行数学计算,发现各个量之间的数学关系,从深一层次去认识新的事物的方法。 数学计算是研究性学习中必备的手段,是初中物理研究性学习中进一步认识事物中最可靠的工具。通过数学计算,学生可以从定性认识事物发展到定量认识事物,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更准确地认识事物各个量之间的内在规律。 以下所列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一些数学方法: 1、代入法 “代入法”是指在研究物理问题中,已知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公式,将物理量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学会利用公式直接进行计算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之一,它可以促进学生掌握物理量之间的来龙去脉,熟悉物理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质量为的水,温度从 60℃降至40℃,会放出______J 的热量。若将这部分热量全部被初温为10℃、质量为的酒精吸收,则酒精的温度将上升______℃。[酒精的比热容为×103 J /(kg ·℃),水的比热容为 ×103 J /(kg ·℃)] 解:物体升、降温时吸、放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c ·m ·Δt 应用“代入法”进行解题时,可以根据公式用自变量求因变量,也可以根据公式用因变量求自变量,但要注意在计算过程中,物理单位必统一。 2、比例法 “比例法”是指用两个已知的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第三个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可以充分体现出在两个物理量同时变化的条件下影响物理过程的真正因素。 例:现有两杯质量不同的液体酒精和水,若两者的质量之比为2∶3,求两种液体的体积比?(ρ酒 精 = ×103kg/m 3,ρ水= ×103kg/m 3) 解:6 58.0132=?=?==酒水水酒水 水酒酒 水酒ρρρρm m m m V V 另外,初中物理中的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介绍的,如:速度、密度、热值、电阻等等。是中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学到的第一个数学方法。 3、近似法 “近似法”是指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当个别量的微小变化并不影响整体结果时,为了计算与分析的方便,将个别量进行一定程度的近似代换或取舍的方法。利用近似法可以降低复杂的数学计算,帮助学生用最根本的数据去认识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抓住各种物理现象中最本质的特征。 例:一位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 时间,他的功率大概是多少? 解:根据生活经验,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 ,g 取10N/kg 。 事实上,只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任何一种测量和计算都是对所求物理量的实际情况的一个近似。运用近似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研究中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真正含义。 4、方程法 “方程法”是指在求解某个物理量时,根据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列出方程,通过求解方程从而求出物理量的方法。方程法可以减少学生的数学过程思维,解决问题简捷明了,方便于学生发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因果关系。 W s m kg N kg t Gh t W P 300106/1050=??===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初探论文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浅谈 内容摘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中我就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结合了自己的实际经验,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讲述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想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音乐实践,以此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的能力、与音乐创造能力。 关键词:直观教学;主体参与;营造氛围;情感互动现今在很多学生的眼中,仍有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其实自“学堂乐歌”后,由于种种原因,这种音乐课上只教唱歌的形式,确实一直延续了90多年。而到了现在,这种制度和观念却早已落后了。音乐欣赏,即感受与鉴赏,作为现今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已越来越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它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之 中。 但是,传统的欣赏教学已愈来愈不受学生的欢迎。在我们的欣赏课中,一般为先介绍作品基本情况、创作背景、作曲家,然后进行初步欣赏;接下去就是分析曲子,乐器,表现手法,再度欣赏。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于是往往出现教师在上面口若悬河,学生却是云里雾里,甚至根本不想听。那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就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 问题。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是我在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 通过实践和探索,我认为以下一些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一、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说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健全审美心理、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的。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有许多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特别是在上到欣赏课的时候,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 去学习的兴趣。 我们的学生在欣赏课中,认识音乐主要靠听觉、想象来完成。其实,视觉也是一种很好的辅助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比如说美丽的挂图与优美的板书就能令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忘情的学习。例如:在教唱歌曲《阿西里西》时,我在黑板上画了美丽的傣家竹楼,把歌谱和歌词抄在水波荡漾之中,学生一进教室,就被这强烈的视觉冲击所吸引。上课时自然格外用心。在教唱歌曲《保卫黄河》时,利用大幅彩色挂图引导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兴趣。另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福音。多媒体教学的兴起,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形象逼真。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音像同步展现夕阳西下,皓月东升,江上微波涟涟,白帆点点。乐队的演奏如同正坐在音乐厅中现场欣赏一样。学生们忘情地投入在民族器乐所展现的清丽优雅的意境中。再者在学习戏剧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录像、听唱腔、见脸谱和戏装、知道舞台美术、用上锣鼓、学点念白和走步、甚至学一两个唱段等,通过这些最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戏剧有了感性认识,加深理解。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和体验,对于理解、评价京剧艺术也有 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所以在欣赏过程中,运用一些直观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的音乐欣赏、变抽象为直观。这样的方式能让教师教地更轻松,学生学地更乐意,更投入。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表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 时间和位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4 自由落体运动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第三章相互作用 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2 弹力 3 摩擦力 4 力的合成 5 力的分解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 4 力学单位制 5 牛顿第三定律 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 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2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 追寻守恒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势能 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7 动能和动能定理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第六章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4 抛体运动的规律 5 圆周运动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1 行星的运动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 万有引力定律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5 宇宙航行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1-1 第一章电流 1、电荷库仑定律 2、电场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4、电流和电源 5、电流的热效应 第二章磁场 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2、电流的磁场 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5、磁性材料 第三章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现象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交变电流 4、变压器 5、高压输电 6、自感现象涡流 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 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 1、电磁波的发现 2、电磁光谱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信息化社会 5、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二(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B.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C.当波长趋于零时,辐射可以无穷大 D.黑体辐射与材料种类和表面状况无关 2.入射光照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而频率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 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C.单位时间里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减少 D.不发生光电效应 3.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小君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甲光的照射功率大于乙光的照射功率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4.下列关于力的冲量和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它的动量一定为零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做的功为零,它的动量变化一定为零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它的动量变化不一定为零 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变,它的动量变化率不变 5.一质量为m的铁锤,以速度v竖直打在木桩上,经过△t时间而停止,则在打击时间内,铁锤对木桩的平均冲力的大小是() A.mg△t B.C.+mg D.﹣mg 6.质量为m的物块以初速v0沿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冲上斜面,滑到B点速度为零,然后滑下回到A点.关于物块所受的冲量,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冲量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B.物块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受到摩擦力冲量等值反向 C.无论上滑过程还是下滑过程,物块所受支持力的冲量始终为零 D.物块从冲上斜面到返回斜面底端的整个过程中合外力的冲量总和小于 2mv0 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1逆时针运动,一质量为m的物块以大小为v2的初速度从传送带的P点冲上传送带,从此时起到物块再次回到P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对物块的冲量大小一定为2mv2 B.合力对物块的冲量大小一定为2mv1 C.合力对物块的冲量大小可能为零 D.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可能为零 8.(2014春?桃城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木块,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2=2m1.开始两木块之间有一根用轻绳缚住的已压缩的轻弹簧,烧断细绳后,两木块分别向左、右运动.若两木块m1和m2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μ2,且μ1=2μ2,则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两木块() A.动量大小之比为1:1 B.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 D.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1 9.如图所示,一只内壁光滑的半球形碗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正前边的碗边A处无初速度释放一只质量为m的小球.则小球沿碗内壁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半球形碗的半径为R)() A.小球、碗和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小球的最大速度度等于 C.小球、碗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小球不能运动到碗左侧的碗边B点 10.质量为m a=1kg,m b=2kg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碰撞,碰撞前后两球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碰撞属于()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模板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模板 教材分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教学重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时数:一课时(40分钟) 教具:音响、录音带、投影片、钢琴、小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忆式)(5分钟)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下面请一位同学,用她那把心爱的小提琴来为我们演奏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表演) 提问:“你在多次演出中都演奏了这首乐曲,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高中物理数学物理法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物理数学物理法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含解析 一、数学物理法 1.两块平行正对的水平金属板AB ,极板长0.2m L =,板间距离0.2m d =,在金属板右端竖直边界MN 的右侧有一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3510T 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两极板间电势差U AB 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右图所示。现有带正电的粒子流以 5010m/s v =的速度沿水平中线OO '连续射入电场中,粒子的比荷 810C/kg q m =,重力忽略不计,在每个粒子通过电场的极短时间内,电场视为匀强电场(两板外无电场)。求: (1)要使带电粒子射出水平金属板,两金属板间电势差U AB 取值范围; (2)若粒子在距O '点下方0.05m 处射入磁场,从MN 上某点射出磁场,此过程出射点与入射点间的距离y ?; (3)所有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 。 【答案】(1)100V 100V AB U -≤≤;(2)0.4m ;(3) 69.4210s -? 【解析】 【分析】 【详解】 (1)带电粒子刚好穿过对应偏转电压最大为m U ,此时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加速大小为a ,时间为t 1。水平方向上 01L v t =① 竖直方向上 2 1122 d at =② 又由于 m U q ma d =③ 联立①②③得 m 100V U = 由题意可知,要使带电粒子射出水平金属板,两板间电势差 100V 100V AB U -≤≤ (2)如图所示

从O '点下方0.05m 处射入磁场的粒子速度大小为v ,速度水平分量大小为0v ,竖直分量大小为y v ,速度偏向角为θ。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则 2 mv qvB R =④ 0cos v v θ=⑤ 2cos y R θ?=⑥ 联立④⑤⑥得 2 0.4m mv y qB ?== (3)从极板下边界射入磁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如图所示 粒子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为v 1,速度水平分量大小为01v ,竖直分量大小为v y 1,速度偏向角为α,则对粒子在电场中 011L v t =⑦ 11022 y v d t +=⑧ 联立⑦⑧得 101y v v = 101 tan y v v α= 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