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规律;2)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形态:A、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区位相结合;B、经济活动体系与一定区域(整体)地理环境相结合3)既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状态(形式、静态、特征),也研究其形成、变化、发展过程(方式、动态、特征)的规律。

3、经济地理学特性:(一)地域性(区域性)——核心问题是地域分异规律。

(二)系统性——组分(元素)、结构、状态、过程称为系统构成的四要素。

二、经济活动

1、经济活动概念:微观经济活动:指以个体价格、市场为约束,以特定资源具体利用为特征的经济活动。宏观经济活动则是国民收入、总资源利用和总价格指数决定构成的过程。

2、经济活动过程: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过程)

3、经济活动特征: A、经济活动利益最大化(经济、社会、生态利益。)B、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间的统一协调C、经济活动部门分工D、经济活动地域分工E、经济活动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F、经济活动积聚与分散G、经济活动的空间形态H、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性

4、经济活动分类:

A、按经济活动部门分工特征分类:三次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B、按经济活动功能特征分类:1、主导产业经济活动;2、关联产业经济活动;3、基础产业经济活; 4、支柱产业经济活动;5、潜导产业经济活动

C、按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特征分类:资源;劳动;资金;技术;市场;不定指向经济活动

D、按经济活动空间形态特征分类:点、线、面状分布经济活动

5、经济活动联系的主要方面:产品和劳务联系;生产技术联系;劳动就业联系;投资联系;

消费市场联系;用地联系;公共物品联系

6、经济联系的若干特征:单向联系、双向联系、多向联系、前向联系、后向联系、横向联

7、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实现形式:人流、物流、信息流

8、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发生条件:、可转移性、互补性、介入机会

区位条件的构成与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一)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1、为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自然前提【(1)为经济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空间和场所

(2)为经济活动提供作为劳动对象或劳动必要条件的各种资源和原料】

2、是影响经济活动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

3、为实行劳动地域分工提供自然基础

4、是制约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二)不同自然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气候、地形地貌、矿产资源、地质、水文、

二、生产技术因素:一)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因素愈益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二)影响对自然优势的认识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三)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四)企业的小型化、分散化趋势,影响到工业布局中对集聚因素作用的再估计;五)引起产业布局出现向若干地区转移的趋势

三、社会经济因素:一)人口—劳动力资源【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人口构成、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二)经济活动布局的历史基础;三)市场、政策及行为条件

区位条件基本特征与规律

1、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 1、区位条件的唯一对应性

2、区位条件的系统性

3、区位条件的动态性

4、区位条件的开放性与层次性2、区位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指区位条件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区位条件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如自然地理要素的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干湿地带性和高原地带性。经济因素也具有地域分异规律,如我国经济发展的沿海和内地地域分异、城市经济分布的圈层结构或扇形分布规律,都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具体体现。

3、区位因素的作用距离衰减规律:距离衰减规律的实质是地理客体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越小。社会经济条件对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运输费用、价格、税收和行政体系等的影响。

4、区位条件评价的原则:从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实际要求出发、在全面综合分析基础上深入主导因素、运用辨证的观点、定性、定量、定位和定时分析相结合、运用发展的观点、运用开放的观点、在技术可能性前提下论证经济、生态合理性

5、区位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1、分析区位条件的组成及其特征 2、分析影响区位条件的主导和次要因素3、分析区位条件的有利和不利方面4、分析区位条件的多宜性 5、除考虑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要考虑自然界的反馈作用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6、分析区位条件的动态发展变化规律

7、分析区位条件的区位特色

6、区位条件的评价过程:1、划定评价单元2、评价因素的选择3、单因素评价 4、权重的确定与综合评价5、评价结果的检验与校正

第四章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因地制宜

1、概念:因地制宜,指决策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适宜的办法。

因地——指不同区位具体的条件和具体的地理环境特征,包括对在地理空间中确定经济活动位置、强度与关系起作用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特征;

制宜——指根据不同区位的具体条件,使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做法(方式、方法)。

2、具体内容:包括针对具体的区位条件,安排相适宜的经济活动、选择相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确定相适宜的开发利用强度;也包括针对具体的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把握区域具体条件的差异,为经济活动选择相适宜的区位,确定相适宜的活动方式和强度,优化经济活动与其他要素、其他活动的关系,促进经济联系。

3、条件供需匹配:经济活动的条件要求与地理环境的条件供给之间相匹配过程

1、经济活动与用地条件(面积、地形、承载力、远离自然灾害)

2、经济活动与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原料、燃料、劳动力、水资源、交通运输)

3、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利用方式与强度)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变化相适应(动态性)

5、经济活动与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性与动态性)

6、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要受到更大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开放性/空间层次性)第二节集聚与分散相结合

1、集聚概念:集聚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呈集中分布的状态,同时也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集聚的趋势和过程,这里用来描述将资源要素、经济活动集中配置到地理空间中的组织方式。

2、集聚类型:分为工业集聚、农业集聚、商业集聚、交通运输业集聚和城市集聚等。

3、集聚经济和不经济:在城市集中布置工厂企业,可以利用原有的公用设施,节约厂外工程投资费用,增加工业集聚吸引力。一定规模后,在城市用地、用水、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供应、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会出现集聚不经济现象,即当集聚规模超过了一定规模限度,出现相关企业、经济部门在资源及要素利用方面的竞争和牵制而带来集聚经济效益减少、丧失,以及因集聚而带来的外部环境对经济活动的负面约束现象,包括由于经济活动强度超过了环境容量(承载力)而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

4、集聚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作用:集聚使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促进了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也促进了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的形成和发展,但同时也会产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

5、分散: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分散分布的状态及分散的趋向与过程,是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避免出现集聚不经济的一种组织方式,也是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基本机制。

第三节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1、地区专业化:劳动地域分工或产业地区分工,也可叫做地区产业专业化,是社会分工在地区上的表现形式,即专业化部门在地区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模式,表现为相关专业部门在空间上一定程度的集聚。地区专业化是指在一个地区内,有一个或几个经济(产业)部门的地位特别重要,它们的产品服务在全国同类产品服务中,品种、产量、质量、产值都比较突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比较优越。地区专门化的产品服务具有区际意义,除供应本地需要外,主要面向区外、全国甚至面向国际。

2、综合发展:专业化部门一般针对地区主要资源与优势资源,是地区生产的骨干部门,与之相适应的还有次要资源的开发利用、辅助配套的部门和自给性部门,也就是要综合发展,形成合理的地区经济结构。

第四节统筹兼顾与综合平衡相结合

1、统筹兼顾——指顾及系统整体各个方面(组成)的统一安排,侧重于系统整体及全面。

综合平衡——指对统一体(系统)各方面的各种关系的统一协调。

城乡一体化——将城市和乡村看成整体,在地理空间组织城市和乡村的各种活动中,以将城市和乡村形成有机整体为目标,使得各部分分工协作、互为依托、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不仅指地域空间的一体化,也指经济职能的一体化。

区域一体化——指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将其下各个分区(经济子系统)组成为一个整体(统一的经济实体)为目标的过程或做法。

第五章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1、区域级因子指标体系

社会文化因素:人口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科技水平、文化教育

经济因素:经济基础与增长潜能、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经济制度、国民收入

基础设施:供水排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能源供应、辅助设施

自然地理条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环境保护

区域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税收政策、政策连续性

空间关系:空间联系、集聚

2、经济活动最佳区位选择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所谓技术经济论证方法,是指在进行经济活动区位选择(或研究经济活动布局)时,把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结合起来对各种不同的区位选择方案或布局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估计出各个比较方案的经济效益,从中确定出最佳的方案。

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决策标准:1、基建投资2、生产成本或经营费用3、产品运费

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基本过程:1、工业生产所需条件分析2、区位条件供给分析:场地要

求;交通运输;动力供应;给水排水;环境卫生;协作条件;消费条件;职工生活条件

第七章多部门企业区位选择

一、多部门企业(公司)的特点

企业组织结构:三层组织机构:决策机构(公司总部);协调机构(公司地区分部或产品分部);职能机构(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

1、功能部结构

2、产品部结构

3、区域部结构

4、顾客部结构:

企业空间结构:(1)决策机构在一个区位,协调机构和职能机构同处于另一个区位;(2)决策机构和协调机构同在一个区位,职能机构则在不同的区位;(3)决策机构、协调机构和职能机构全部分离在各自的地理区位

跨国公司:广义“跨国公司就是在其基地所在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生产与服务设施的企业”、“适用于凡是在两个或更多的国家里控制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他资产的企业”。

二、多部门企业多区位投资因素:实现规模效益、减少交易成本、发挥技术优势、竞争激烈

三、企业增长的战略:1、横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该类增长可以从3个方向进行:(1)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2)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3)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2、纵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化学公司可向石油冶炼、采油方向扩展,以实现后向一体化;也可向塑料制品、人造纤维等方向扩展,以实现其前向一体化。

3、多样化: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四、企业的空间扩张:(一)企业空间增长过程1、企业空间增长过程的一般分析:由近及远向外扩张。2、不同增长形式的空间扩张(1)内部增长(2)外部增长

五、企业空间扩张规律:(1)接触扩散——源于任一源点的地理扩散都具有距离衰减规律。(2)等级扩散——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这种扩散过程并不一定按地理邻近性,而是按区域(或城市)的重要等级跳跃式扩散的。

6、公司总部的区位选择:1、稳定的政治环境2、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3、及时的信息获取4、便于与政治经济高级决策机关和重要部门随时接触 5、有大量高素质管理人才6、拥有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链

7、东道国或地区提供的优惠政策

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选择

R&D营运的3个阶段:①研究阶段,通过市场营销,发现新产品(或者对原产品的改进)信息,同时,通过应用科学研究,了解生产这种产品的技术可行性;②研制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所获得的信息,对拟开发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③生产阶段,先对研制的产品进行样本生产,然后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修改,并进行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营销。

2、R&D的区位条件要求:①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②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③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和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3、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类型:1、全球集中生产型 2、市场地生产型3、专业化生产型

4、跨国横向一体化生产型

第八章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方式

第一节用地选择与用地平衡

1、用地选择:用地选择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为经济活动(系统)寻找适宜的、具有一定面积大小的场地或用地(地理区位)。用地选择是区域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最基本的方式,它是指根据经济活动自身发展对区位条件的要求,结合区位供给的各种条件进行匹配的过程。通过用地选择,一方面为经济活动选择适宜的区位,有利于经济活动节约、高效地开展,实现物得其所;另一方面,针对具体的区位条件,保证为其安排适宜的经济活动,选择适宜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实现地尽其用。

2、用地选择的标准: 1、适宜性标准2、效益标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外部经济性标准

3、用地选择的方法:1、经济活动区位条件需求分析2、区位条件供给评价 3、经济活动与侯选区位的匹配

4、侯选方案的适宜性评价

5、侯选方案综合效益分析

4、用地平衡:指从区域整体出发,平衡各种经济活动用地选择,使整个区域各类经济活动(系统)的用地需求都得到满足(物得其所),同时一区内所有土地资源都能发挥他们最佳的效用(地尽其用),从而实现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持续、稳定、协调高效的发展。

5、用地平衡的根本任务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协调用地矛盾。保证区域内各业各类用地需求,确定各业各类用地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空间位置;根据区域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确定各类用地安排的优先次序。

6、用地平衡的主要内容:(1)用地合理分配(2)公共资源合理利用(3)生态环境保护。

7、用地平衡的原则: 1、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综合效益原则 2、兼顾公平的原则

3、发挥区域特色的原则

8、用地平衡的决策方法:1、区域发展目标的确定: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目标:经济发展速度型目标、环境保护型目标、经济与环境协调型发展目标。

2、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约束条件的确定:【1、区域面积限制:经济活动用地受区域总面积限制;2)区域土地质量限制;3)基本农田保护率限制;4)生态约束;5)其他相关约束】

3、用地平衡方案的排列组合

4、用地平衡方案的评价与确定

5、用地平衡的空间落实:空间用地结构

第二节组团布局与功能分区

1、组团布局:组团布局是根据经济活动系统在生产、技术、经济和生态上的协作与联系,将各经济活动部门或企业在各级地域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原则与要求实现有机的结合,进而形成合理的地域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的过程。

2、组团布局的方式:1、工业企业组团布局(工业企业组团布局在现实中表现为大型企业或厂商的集聚布局和同类或关联企业(厂商)的集聚布局两种基本形式)

2、商业组团布局【商业组团布局是指大量相互关联密切的商业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

3、生活组团布局【大型居住小区、社区】

4、交通组团布局

3、功能分区:功能分区是在区域经济活动组团布局的基础上,从区域整体的角度来组织经济活动系统,即根据区域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系统之间的关系,将全区划分设计为一系列基于分工协作、各具功能的经济活动集聚体——功能区。

4、功能分区的主要内容:第一,按区域整体特征、经济活动的类型特征和区域发展的战略要求,确定全区域应划分的功能体系;第二,结合经济活动现状布局特征和经济活动适宜性评价结果及分工协作要求,确定各功能区适宜的位置和范围大小;第三,在此基础上,根据

各功能区的目标及其环境容量限制,确定各功能区内的经济活动布局方式和活动强度。

5、功能分区体系:1、经济功能分区 2、生态功能分区3、综合功能分区

6、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进行区域功能分区,确定经济活动强度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分区内要求确定经济活动强度,提高经济活动集中程度、集聚度和土地利用强度,然而这种集中程度、集聚度和土地利用强度的提高是以分区环境容量作为前提条件的,即集聚必须在环境容量容许范围内。

区域环境容量是指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或人类活动或污染物等的承受能力。

(1)土地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上,以土地利用不引起土地退化为前提,土地的生产能力所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它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即土地资源的数量、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及人均消费水平。

(2)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在一定条件下等同于区域流域或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可更新恢复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总量;二是现状水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需水的满足程度;三是用能承载的人口、经济、社会规模和经济增长限度来反映水资源承载力。

(3)矿产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个可预见的时期内,在当时的技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的经济可采储量或其生产能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2、人口环境容量:是指在某种环境条件下,能够维持人口的最大数量,它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存场所结构、经济结构和食物供应量等共同决定的。

3、经济活动环境容量

1)工业环境容量:工业活动规模受用地、资源供给、环境对污染物的承载能力和产品销售等的综合影响。

2)农业环境容量:农业对区域环境系统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农业生态系统是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和防尘等多项生态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灌溉会给水环境带来一定压力,农药、化肥等的施用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不正确的农业土地利用,如坡地开垦、围湖造田等都会给区域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3)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的上限,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

4、污染物环境容量

经济活动区是接纳污染废弃物的最终场所,当污染物超过区域的环境承受能力时,则出现环境污染。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一、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一, 土地资源成为真正的私产, 不再是所有权不明确的封建财产。二, 废除了农奴制, 土地的耕种者获得了自由。三, 市场调节发挥作用。四, 农民获得了向城市移民的自由, 农村的人口开始急剧地涌向城市五,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导致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六, 距离是影响农产品种植种类分布的重要因素。

目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二、基本假设:1、大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2、马车是唯一的运输工具3、除中心城市外农村与其他任何市场无联系中心城市是唯一农产品贩卖中心,也是工矿品的唯一供应者4、农民生产的动力是获得最大的区位地租农民生产的动力是获取纯收益,故他们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其生产品种类。 5、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力工资、资本利息均假定不变 6、运输费用同运输的质量和距离成正比运输费用由农业生产者负担。

三、形成机制:R=PQ-CQ-KtQ= (P-C-Kt)Q

R代表地租收入;P代表农产品市场价格;C为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等同于销售总量);K为生产地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地租曲线——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称为地租曲线。

四、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

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第二圈——林业圈;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第六圈——畜牧业圈。

五、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宏观尺度:乔纳森的欧洲农业分区模式:国家或大洲范围

(二)中观尺度:上海、北京郊区的农业圈层模式(城市范围)。

(三)微观尺度:纳瓦佛农村聚落的圈层模式(农村聚落范围)

六、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1)即使自然环境相同,仍然会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2)农业生产方式只存在相对优越性;(3)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经济学上的意义(1)研究方法: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2)经济区位研究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局限性:1、没考虑河流干扰要素

2、考虑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

3、农业生产大部分是并非商品经营,是自给性经营

4、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使得距离因素的制约作用变小

5、现代城市周边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也造成很大偏离。

七、农业区位论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1、中国的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农业区位论的空间法则:首先是区域间存在自然禀赋的差异。其次是区域空间距离的不可消除性。第三是经济活动的趋利性。任何经济活动都有谋求利益的目的。经济活动的趋利性在空间上表现为集聚经济或规模经济(效应) 。

2、农业区位论在中国农业经济中的现实运用:首先, 中国的城乡关系还基本上体现为农村包围城市,城市为农村提供加工产品,农村为城市提供农产品的这样一种相互依赖的现实情况。例如城市居民日常所需的蔬菜、禽蛋、水果乃至肉类大都来自城市郊区或周围的农村, 跨区域的农产品在城市的市场上并不占主导地位。因而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可以实现孤立国的假设。其次, 从市场特点来讲, 中国虽然建立了粮食大市场, 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信息不灵通, 造成农副产品丰收成灾和资源浪费的例子数不胜数。而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每城每镇的小农贸市场却异常发达, 参加交易的仍然是城镇居民和来自城镇周围的农民。再次, 中国的交通格局非常复杂, 交通状况和运输手段的区域差异较大, 发达和很不发达交错并存。农业生产要减少成本必然要考虑土地的天然特性、运输距离和农产品种类等因素。因此, 从中国交通运输的实际状况来看, 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最低的农业区位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于1909 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了他的工业区位理论。

1、基本概念: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它地点所获得的优势,称为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2、理论假设: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

3、理论方法:1)运费指向论:只考虑影响工业区位的运费因子;2)运费指向基础上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3)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基础上的集聚指向论。

4、理论重点

A、运费指向论:韦伯在区位理论推导中,把原料、燃料和消费地4种情况:①原料一种,同消费地在一起,区位图形为点;②原料一种,同消费地不在一起,区位图形为线;③原料两种(或原料、燃料),同消费地不在一起,区位图形为三角形或称为区位三角形④原料多种,同消费地不在一起,区位图形为多边形

B、劳动力成本指向论:劳动力成本指生产单位重量产品所需的工资,非工资的绝对额。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反之,这种可能性就小。

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

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决定劳动力成本指向有两个条件,一是基于特定工业性质的条件,通过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力系数来衡量;二是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

C、集聚指向论:集聚的两种形态:一是经营规模扩大产生的集聚;二是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集聚的两种类型:一是纯粹集聚,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二是偶然集聚,由诸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而带来的工业集中。当集聚节约额大于因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时,便产生集聚。加工系数——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较高的工业,集聚的可能性较大;相反,集聚的可能性较小。

现代研究认为产业空间集聚的原因主要有:①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②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市场;③使公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第一、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第二、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第三,对其他产业布局也有指导意义,已经发展成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五、理论的局限性

第一,韦伯区位论中统一的运价体系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

第二,韦伯假定的完全竞争条件是不现实的。产品价格不是统一的;

第三,工厂经营分生计性经营和企业性经营两种,生计性经营不太考虑生产成本的场所差异,不会受最小费用指向的影响;

第四,工厂区位的选定受决策者主观因素影响很大;

第五,技术进步的影响:原材料消耗下降或替代性材料的使用;产品从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发展;

第六,交通发达程度提高使运费占产品价格中的比重越来越小;

第七,其它如政策因素的影响。

六、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对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意义

(一)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揭示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的空间分布规律,符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背景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所分析的各种区位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仍具有重要影响第一,运输条件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一般说来,随着一个国家工业化的推进,高度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会逐步上升,这类产业在区位选择上对原材料、运输成本、劳动力因素的依赖会大为降低。

第三,韦伯所分析的几种区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是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

克里斯泰(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形成的背景:研究焦点:城市——城市形态、空间分布、规模等级。

二、基本概念

中心地: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称为中心地。

中心性:指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货物的供给范围:消费者到中心地购买货物,消费者从居住地到中心地的移动距离;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与职能是相对应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1、假设的前提条件:(1)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均质区域;人口均匀分布,收入、需求、消费方式相同;(2)运输条件相同,运费与距离成正比(3)人们的生活是有理智的,消费者就近购买货物;(4)相同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中心地的价格一样,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2、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原理

(1)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K=3的中心地系统 1,3,9,29,81

(2)中心地的数量关系: K=3 1,2,6,18,54

(3)市场原则下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A、中心地具有等级性,等级与职能相对应;

B、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C、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大致呈三的倍数变化。

(二)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间点。

2、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

K=4的中心地系统 1,4,16,64,256

3、中心地的数量关系

K=4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 1,3,12,48,192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市场区域的数量关系: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K=7的中心地系统 1,7,49,343

2、中心地的数量关系K=7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 1,6,42,294,2058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市场原则是基础,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是对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正。

高级中心地——对远距离的交通要求大,按交通原则布局;中级中心地按行政原则布局;低级中心地按市场原则布局比较合理。

(一)理论和实践意义:1、是现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2、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1)城市等级划分;(2)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关系;(3)城市内和城市之间的社会和空间模型;(4)城市的区位、规模和职能;(5)零售和服务业的区位、规模和空间模型。

3、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存在的问题: 1、克里斯泰(塔)勒只重视货物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即中心地的布局是按照上限大小来决定的。 2、在克里斯泰(塔)勒的中心地系统中,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实际不相符合。 3、克里斯泰(塔)勒把消费者看作“经济人”,消费者在最近地消费,但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行为是多目标的。

4、克里斯泰(塔)勒忽视了集聚利益。

5、该理论对需求的增加、交通的发展和人口的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没有加以论述。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2.名词提出: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3.学科形成的标志事件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a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相关理论,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b艾萨德创立的区域科学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c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等表明研究的地理尺度进一步拓宽,从一个区域转向多个区域d全球化研究(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企业组织向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a规范性分析:从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b 实证主义分析: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规律c行为主义分析: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d结构主义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出现的矛盾e 制度与文化转向: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 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位置、布局、场所、分布···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2.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所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法则。 3.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生产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经济地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2分) 1.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 2.掌握本教材对经济地理学的学科定义、研究对象。 3.了解经济地理学科的构成体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 3分) 4.掌握区位因子的定义与类型。 5.熟悉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第三章农业和工业区位论(简答题、论述题10分) 6.了解杜能农业区位论产生背景、理论前提,掌握其形成机制、主要内容,了解其意义和 缺陷。 7.掌握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基本概念与三种区位指向。 (1)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2)类型: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一般因子与所有工业有关,例如运费、劳动力、地租等;而特殊因子与特定工业有关,例如空气湿度等。(3)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子,集聚、分散因子。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论:No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运费最小的区位)。No2: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当节省的劳动费大于增加的运费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最低点,转向劳动费最低点)。No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

节约额大时,便会产生集聚。一般而言,发生集聚指向可能性大的区域是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8.了解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应用、意义和缺陷。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5分) 9.掌握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理论前提: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小交通费;相同的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中心地职能在统一的中心地集聚。 熟悉基本概念:中心地、中心性、货物供给范围、中心地等级等。 掌握3大原则——(1)市场原则:中心地是具有等级的,且各等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间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服从于K=3原则。(2)交通原则: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4原则。(3)行政原则:低级中心地完全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市场区的从属关系和中心地数量的从属关系服从于K=7原则。 了解:三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意义 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20分) 10.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规模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这种最佳规模在不断扩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五)96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五) 第五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是空间的特化。所谓特化就是地域空间的一部分被赋予特定的资源、环境与人口特征,使得一个空间范围在地理学性质上区别于另一个空间范围,分别都成为区域。 区域的内涵或本质:就是“空间”,是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依托;有大小、层次区分,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具有类型区别,如同质区域、集聚区域;有自己的结构与功能;区域的整体性:指区域有一致特征或对某种地理过程有一致的相应特征,这种一致性是由于区域内部单元强烈的联系造成的;动态性:区域结构自身在演化,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契机、甚至行政干预都可能影响区域结构和区域发展。 二、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因为,区域经济活动是在地理空间上进行的,一方面,各种经济活动的产生需要把分散在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另一方面,各种经济或动之间需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于是,就需要考虑如何克服地理空间对经济活动的约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技术与技术创新 (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1、技术创新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 (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 四、城市与区域关系 (一)、城市的一般特征 1、城市概念: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活动为主的居民点。现代城市的含义,包括3个因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意义。 2、城市的一般特征 城市职能:城市在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是()、()和()三个阶段。 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地理学文献:()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成最是()提出的。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 )、()。 5、经济地理学研究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十年代(),近二十年来( )。 6、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 (1)经济活动的内容(三大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场所发生、为什么会在这个场所发生,作用: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预测) (3)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相互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简述经济地理学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通论-(区域)(部门)-{(农)(工)(交)(商)(信)}(公司) 8、分析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 9、简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 (3)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益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事物所占有的场所,位置、位置关系、分布、布局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简述区位理论的含义 (1)由区位主体选最佳区位。 (2)已知区位研究区域,研究区位主体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条件:即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 主要包括:主要区位条件:劳动力、资源、原料、能源、运输、市场。 次要: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等 5、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等) 6、需求门槛:能支持任何经济活动的基本运营成本,达到的需求规模。 7、定价制度:(距离比例)、(区段)、(远距离递减)、(均一)定价。 8、交通网络连接度:β=边数/点数 9、通达度:可以用(通达指数)、(分散指数)来衡量。 10、通达指数:A i=一个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的区间个数,指数越小,该点越通达。 11、分散指数:各个点的通达指数之和,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指数越小,该网络越通达。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部分)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答: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 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 海经》、《禹贡》、《地理学》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1.时间——17世纪至19世纪。 2.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 (2)地理大发现 3.特点: (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1.背景 (1)产业革命(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答: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1) 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福师 《经济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四)11

福师《经济地理学》FAQ(四) 第四章跨国公司区位 一、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 跨国公司:指在两个以上国家(包括公司母国)具有生产或实际性经营活动的公司。 1、产品周期理论 (1)新产品阶段 (2)成熟产品阶段 (3)标准化产品阶段 (二)、跨国公司投资的国别选择 (三)、跨国公司的微观区位选择 二、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 (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 公司总部是整个公司的中心。其功能是制定影响公司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最为重要的权力之一就是资金控制。在全球性公司中,总部的视野是全球,所考虑的时间尺度也是较为长远的。公司总部还代表公司与其他公司进行高层协商、谈判,与政府部门交涉,与金融市场接触。 1、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1)便利的交通运输 (2)及时的信息获取 (3)便于与关键人员随时接触:关键人员: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有关机构的主要人员、其他公司首脑、金融机构的决策人员等,通过当面交谈、交流,不但要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建立人际联系,可行游说之便。 2、公司总部的实际区位——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的优势: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的可能性;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具有与其他大都市区高度接近性; 3、公司总部的区位变化

公司总部区位并非固定不变。随着公司的地理扩张及其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公司总部的区位也会发生变化:宏观尺度上,跨国公司一般很少将其总部从其母国移往它国,至多发现有的跨国公司将其总部的一部分迁往它国;在一国之内,公司总部在都市之间的迁移则时有发生。 (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R&D对公司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技术发展日益迅速、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技术对公司增长的作用更显重要。 1、R&D的过程特点 研究阶段:通过市场营销,发现新产品信息,做技术可行性分析; 研制阶段:根据第一阶段所获信息,对拟开发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和产品开发; 生产阶段:先对研制的产品进行样本生产,然后根据市场需要进行修改,并进行大规模生产,大规模营销; 2、R&D区位要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如大学、科研院所等)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 (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科学家、工程师、技工)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 (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3、R&D区位 趋向于大都市区和大科研集中区 (1)母国市场型:一般在母国设置R&D机构; (2)东道国市场型:趋向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 (3)世界市场型:具全球取向,如雀巢饮料公司 (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 抛开部门和公司的差异,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4种生产单位区位格局特征。 1、全球集中生产型 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一个国家),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重点整理by老眠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二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2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 、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2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3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5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 1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2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3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第三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 、概念题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经济地理学试卷

学院学期末试卷(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2.区位条件; 3.区域经济结构; 4.关联产业; 5.区际联系。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及理论意义。 3.简述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及演变规律。 4.简述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的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三、论述题(40分,每题20分) 1.试述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 2.以你所熟悉的区域为例,试述区域经济发展中城市与所依托区域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A卷)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经济地理学根据对象的不同,具有以下的分支学科: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在实证研究中,又分为 区域、公司、部门经济地理学,其中部门经济地理学下还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商业、信息业经济地理学等。 2、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其相对于区域主体而言,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区域经济结构: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臵的基 本模式。 4、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 5、区际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行为。 二、简答题(40分,每题lO分) 1、简述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影响。 要素投入是生产活动得以存在的基础。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土地因子(1分):任何经济活动都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的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经济区位都对经济活动区位有重要的影响(1分)。 原材料因子(1分):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主要通过运费大小、可运性、可替代性,以及价值尤其是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 区位施以影响(1分)。 能源因子(1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大量、稳定的能源供给尤其是二次能源中的电力供应对产业活动的发展尤其重要,其次能源还影响了产业经 营成本、效率、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公众对企业发展的态度等(1分)。 资本因子(1分):包括金融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经济地理学重点

经济地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指由于专业化水平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成本下降,规模扩大,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P115 2,门槛人口: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人口,即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P94 3,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P174 4,互补产品:指两种产品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 5,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产生的阶段扩展。P117 6,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的扩大。P117 7,范围经济:指企业由于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益。P115 8,霍夫曼比例:是一个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比利式,其重点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此比例被称为霍夫曼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增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增值。P181 9,增长极:指区域经济中,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而成的经济中心。P209 10,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长生示范、祖师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了其与周围的联系,而在此过程中受到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的扩大和强化,影响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增大的效应。P209 11,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的效应。P209 12,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效应。P209 13,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P209 14,区域管制:指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变化和政府自上而下的控制的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P228 二、简答题 1.简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P38 答:土地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其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其自身特性的主要表现,它一般以一下两种方式参与并影响经济活动。 其作为劳动对象,如在农业农业活动中自然特性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为作业的空间活动场所影响经济活动,如在城市的交通、建设用地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2,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形成机制P60 答:农业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合理行动。其研究认为交通工具唯一时,运费与距离成比例,运费率也因作物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度能给出了地租收入的公式: R=PQ-CQ-KtQ=(P-C-Kt)Q 其中,R为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K为生产地距离城市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3.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P69 答:运费指向论: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仅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最小运费原理和综合等费线的提出等三个方面。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_李小建_全本

第一章 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和经济地理学。 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征: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 2). 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 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 学科体系:通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公司(企业)地理学、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信息业地理学)。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区位(location)的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区位条件: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某处生产比在其他场所产生的费用降低的可能性。 区位因子:非经济因子;经济因子(收入因子;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 自然投入(包括土地、原材料、能源等)、劳动力和资本作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被通称为生产的三要素。技术与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要素投入) 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不同的区位选择。2)、

经济地理学期末资料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 1、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说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代替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 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取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工业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优越性。而对于机械加工,组装等以材料型工业企业的产品作为投入品的工业,除了受到提供加工原料的原材料工业企业区位的影响外,则更多地受到产品市场及劳动力成本,技术条件等的影响。 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及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 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韦伯工业区位论理论概要(P68) 1、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 (一)三个基本假设:(1)已知原料供基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 主编)期末考试复习题

1.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 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2.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 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3.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4.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 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5.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 6.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7.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 增加,称规模效益。 8.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9.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 提供相应的增加值。 10.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11.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12.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 1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 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14.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 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 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15.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 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6.地域根植性:指生产网络中的每个要素,都深深地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 文化和制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虽然地理距离的阻力变小,但地理的作用并未变小。 17.讨论新经济地理学及其发展特点。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界出现的新研究视角与研 究方向;其主要标志是“文化及制度转向”,即从原来单纯注重经济要素转向研究社会文化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发展特点:1、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近20年来,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日益增强,经济地理学家对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2、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的实际,更加侧重于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组分空间格局和演变的研究);3、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结构主义地理学应运而生。); 18.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 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19.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 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