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科学-六上1-1《使用工具》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上1-1《使用工具》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上1-1《使用工具》教学设计

1.使用工具

【教材简析】

本课是单元起始课,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使用工具经验的回顾和用熟悉的工具解决具体问题,感受工具能帮助我们省力或提供方便,形成初步i的工具和机械的概念,为本单元后续学习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做铺垫。

本课教材由两个活动构成。

第一个活动: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回忆曾经使用过的工具以及各种工具的作用,教师出示相应的工具帮助学生认识。通过交流,引发学生对工具的一些思考,产生关于工具的一些可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活动:选用什么工具好

设置一些探索任务,如拔图钉、铁钉和螺丝钉,撬开奶粉罐盖子,把一根导线分成两段等等。通过这些体验活动学生会发现:铁钉可以用老虎钳、羊角榔头来拔,用羊角榔头更省力些;剪刀、一字螺丝刀、镊子等可以撬开盖子,但一字螺丝刀更省力些等。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会初步认识到: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完成同样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能给我们带来方便和省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都使用过工具,他们对简单机械并不陌生。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甚至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或者没有意识地去研究这些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机械在习惯上被人们称

为工具。

2.象螺丝刀、羊角锤、剪刀等构造简单的机械叫做简单机械。

科学探究目标

能尝试使用5-7种常见工具,体验科学合理使用工具的技能技巧。

科学态度目标

能思考和提出一些问题,能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和使用感受。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用材料一套,一些常见工具,一块木板,一颗铁钉。

小组:

1.常用工具:剪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

镊子、老虎钳等。

2.钉有三个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木螺丝钉的木块一块,铁丝一根,奶

粉罐一个。

3.《使用工具》活动记录单(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一块木板,一颗铁钉,一些常见工具]

1.出示木板和铁钉,谁能把这颗铁钉钉到木板上?(学生说需要工具)

提问:需要什么工具?(预设:榔头、螺丝刀或老虎钳)

提供学生所说的工具让他尝试。

成功后,提问:你认为这个活动中,榔头起到了什么作用?(预设:省力、方便)

2.出示工具概念:像榔头这样的物体我们给他们取个名字——工具。(板书)

3.提问: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根据学生所说的工具,老师一一展示实物,并板书工具名称)

4.揭示课题:使用工具(补充板书)

二、探索:(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一块钉有三个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螺丝钉的木块、一根铁丝、一个奶粉罐、一套常用工具、《使用工具》活动记录单]

1.分给每人一张活动记录单,约45秒钟阅读后,提问:

(1)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你有什么地方需要再提醒大家吗?(以奖励的方式分发活动材料:一块钉有三个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螺丝钉的木块、一根铁丝、一个奶粉罐。)

2.小组讨论:(1)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工具;(2)这样选择的理由。

3.分发工具,学生自主探究。

4.教师巡视,提醒学生记录。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2分钟)

[材料准备:一块钉有三个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螺丝钉的木块、一根铁丝、一个奶粉罐。]

1.统计全班的任务完成情况,为交流做准备。

2.学生反馈交流:做了什么活动?选用了什么工具?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感受?认为完成这个任务最合适的工具是什么?

3.交流中随机提问并适当演示:怎样用老虎钳夹断导线最方便?拔出木板上的图钉有何窍门?拔不同的螺丝钉用什么工具最方便等。

4.小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选用合适的工具,做事更省力、方便。

四、拓展应用:(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课件一一出示:油桶和卡车、五星红旗、大石头;定滑轮、长木板、木棍和绳索。提问:你打算选择什么工具完成这些工作?说说选择的理由?

2.学生交流(预设:油桶用斜面推上卡车,可以省力;五星红旗用绳子和定滑轮可以方便地升上去;大石头用木棍撬动省力)

3.小结:是的,有一些费力、很难做的事情,使用工具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我们称为“机械”。今天我们用的螺丝刀、羊角锤等机械构造简单,叫“简单机械”,人们习惯称之为“工具”。

4.延伸:关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要研究?

【板书设计】

1.使用工具

剪刀

老虎钳省力

小刀简单机械

螺丝刀方便

……

【活动记录单】

《使用工具》活动记录单

1.根据任务要求讨论:完成任务各需要哪些工具,并说说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爱护课桌。

3.完成一个任务后及时记录。

【作业设计】

1.选择题

(1)打开啤酒瓶盖子,最合适的工具是()。

A. B. C.

(2)小核桃很硬,剥开小核桃,用下面哪个工具省力又方便。()

A. B. C.

2.判断题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2)使用工具做事,一定可以省力。()(3)镊子、羊角锤、剪刀等工具,又叫简单机械。()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大部分学生身体健康,活泼好动、求知欲望强烈,但自我管理能力差,意志力弱,需培养和磨练。经过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在家过于娇惯的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弱。受基础设施限制的原因,有些探究活动因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无法展开,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探究活动的方法不系统,探究习惯需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以下五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遗传与变异》、《假设与实验》,在探究序列中的水平是:1、探究对象主要是认识系统与平衡;2、过程与方法着重与假设与实验、拓展与应用;3、探究水平是以自主探究为主。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是了解微生物世界,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并有意识地应用到科学知识指导自己日常生活的主要单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水滴里的生命》、《做酸奶》、《馒头发霉了》、《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是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的,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与地震》、《地表的变迁》。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是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

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是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本单元由以下几课组成:《我们周围的变化》《铁钉生锈了》、《变色花》、《洗衣服的学问》。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教学只要求学生了解一些月球的现象就行了,这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不能讲解的太深奥。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中包括以下内容: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基础;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本单元由以下两课组成:《假设》、《实验》。 三、教学目标 1、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习惯和生活习惯。 2、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学习解释模型,以验证的假设。 3、学会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与价值观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利用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人与自然相处的意识。 5、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和表达的见解。 6、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知识。比如,在《做酸奶》一课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火山和地震》一课中对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

苏教版六上科学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表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六2科学六1科学 第四节六1科六4科学六3科学六3科学 午休 第五节六2科 第六节六4科 第七节

学案目录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任课教师安全工作责任书…………………………………………………() 实验员安全工作责任书……………………………………………………() 第五小学教师廉洁从教承诺书……………………………………………() 学生过程性成绩评价登记表………………………………………………() 导学进度计划………………………………………………………………() 实验进度计划………………………………………………………………() 《课程标准》对学年或学期的要求………………………………………() 学期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备课……………………………………() 1、水滴里的生物………………………………………………………() 2、做酸奶…………………………………………………………() 3、馒头发霉了…………………………………………………()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第一单元目标达成情况小结………………………………………………()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单元备课………………………………………()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表面…………………………………………………………() 3、地球的内部…………………………………………………………() 4、火山和地震…………………………………………………………() 5、地表的变迁…………………………………………………() 第二单元目标达成情况小结………………………………………………()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单元备课…………………………………………() 1、蜡烛的变化………………………………………………………() 2、铁钉生锈了………………………………………………………() 3、变色花………………………………………………………………()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显微镜下的世界 城关小学邓永亮 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 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 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 四、课时安排: 1、水滴里的生物 2课时 2、做酸奶 2课时 3、馒头发霉了 2课时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2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1-2) 第一课:水滴里的生物 城关小学邓永亮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水样和显微镜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取水样(课前布置,注意安全)观察水样,引出显微镜的观察活动。 观察水(颜色,透明度),还能看到水中有些什么吗? 用显微镜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2、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了解起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第二课时 1、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了解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借助资料,知道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认识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 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 你观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它是否在运动? 4、巩固学习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你对微生物有什么了解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安胜军 2018.2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3、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录表。 学生准备:直尺、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 2.谈话:同学们,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3.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诉大家?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 1.谈话: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 4.学生进行排序。 5.汇报:你是怎样排的?为什么这样排? 6.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相片,感觉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了;比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长大。 (二)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全 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显微镜的下的世界 1课《水滴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

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对着眼睛) 物镜(对着标本) 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 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 镜臂 通光孔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轻拿轻放。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 第一课我在成长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科学知识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重难点: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做出解释。教学准备: (1)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身高体重仪。 (3)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 (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与过程: 一、集中话题

1、导入新课。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 自己的收集结果。课前,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写一封信或一张便条,讲清楚要上什么内容的课,需要家长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必要时可以详细列出你的要求,以保证证据的收集。 二、探索和调查 1、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2、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教师讲解教材上测身高和体重的方法。(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注:也可在课前讲清楚测量方法后布置学生测量,上课时把测得的身高、体重数据带来)(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一、单元名称:显微镜下的世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 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 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 四、课时安排: 1、水滴里的生物1课时 2、做酸奶1课时 3、馒头发霉了1课时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课时 一、课题:1、水滴里的生物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水样和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2、做酸奶 二、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交流,认识细菌和病毒。 能够通过做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知道细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增进健康生活和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 鲜牛奶、白糖、温度计、保温杯。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3、馒头发霉了 二、教学目标: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作业《科学活动记录》参考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作业《科学活动记录》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水滴里的生物 1.用显微镜观察水样,我看到了: 答: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2.我还在那些地方看到的微生物踪迹? 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3. 我想到的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方法? 答: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 略。 3、馒头发霉了 1.画出显微镜下看到的各种霉。 略。 2.“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报告 答:假设(温暖、潮湿的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试验设计 实验记录:放在暖气片上的湿馒头发霉最厉害。 结论:温暖、潮湿的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3、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1.比较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异同 答:共同点:都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不同点:第一个区别,细胞的功能: 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细胞就要完成全部生命的功能,也就是细胞是多能的。而多细胞生物,有多个细胞完成全部生命功能,细胞之间是有分工的。 第二个区别,细胞之间的关系: 单细胞生物,即使有很多细胞聚集在一起,例如细菌,细胞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表现为没有胞间连丝等结构。 多细胞生物,细胞因为有分工,细胞之间就有联系。细胞之间可能是一些可以看见的物理联系,例如胞间连丝,或者通过某些组织相连;也可以是化学或信息的联系,例如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的联系。 2.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

(完整版)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第一课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 ·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1)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身高体重仪。 (3)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 (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与过程: 一、集中话题 1.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

集结果。 课前,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写一封信或一张便条,讲清楚要上什么内容的课,需要家长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必要时可以详细列出你的要求,以保证证据的收集。 二、探索和调查 1.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2.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教师讲解教材上测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注:也可在课前讲清楚测量方法后布置学生测量,上课时把测得的身高、体重数据带来) (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最好是将教材第4页的数据表利用起来,绘制出从出生到现在的标准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和自己的数据比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出生后第一年生长迅速,又发现从10岁左右开始长得较快。自己的身高体重是否符合标准;体重是否超标,等等。(注:会出现有的人稍微提前一点,有的人稍微滞后一点的情况,向学生讲明这些都是正常的) 3.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第二学期班级:六年级任课教师:×××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苏教版国标本《科学》六年级下册是在六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从问题入手 (2)强调秦立科学探究的过程 (3)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内容结构:这套《科学》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特点:从这套教材的“单元主题结构表”和“科学探究序列表”的图表中,您可以看出,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饿。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5.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 ·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1)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身高体重仪。 (3)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 (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与过程:

一、集中话题 1.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 课前,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写一封信或一张便条,讲清楚要上什么内容的课,需要家长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必要时可以详细列出你的要求,以保证证据的收集。 二、探索和调查 1.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2.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1)谈话: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我们来测一测。教师讲解教材上测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小组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注:也可在课前讲清楚测量方法后布置学生测量,上课时把测得的身高、体重数据带来) (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最好是将教材第4页的数据表利用起来,绘制出从出生到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苏教版

芜湖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三大领域。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同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查阅资料了解,亲自动手实验接触微生物,使他们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时,发现秘密,掌握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到目前为止也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自从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

的积极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孩子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问题,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本单元首先是通过问题与探究方法的关联,引导出“提出假设”也是探究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其次通过对实验的定义介绍了实验的两种基本类型: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由于实验是一种综合的探究技能,因而,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既包括体现实验自身特点的最基本的方面,即实验的类型、因果假设、实验中的条件与单变量控制,还包括学生能够按照实验的基本步骤从事实验活动。 二、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科学老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各方面知识的储备和对实验仪器的规范操作、实验材料的制作,以及学生实验的课前准备、课中指导工作等。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水滴里的生物、做酸奶、馒头发霉了、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等4课。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 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 课时安排: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做好观察记录。 2、知道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

看到。 3、了解列文虎克是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认识微生物。 难点: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教学准备: 水样和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对着眼睛)物镜(对着标本)载物台(放置标本) 反光镜(反射光线、照亮标本)调节螺旋(调节焦距、看清标本)镜臂通光孔镜座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①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轻拿轻放。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 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

2016~2017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六年级科学(上)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三大领域。教材既注重渗透性培养,又注重显性化训练。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本单元主要采用总——分——总的设计思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同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的多样的生物之三:常见的其他生物来编写的。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要让学生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同时要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亲自动手做验证细菌存在的实验。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真菌特别是食用菌种类。初步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研究神秘微生物的同时,体验到研究微观世界的乐趣。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中的“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自从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按照人类认识、探索地球的顺序,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火山喷发、地震现象,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现象入手,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变化入手,让学生了解这些变化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形态的变化和会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从而提升了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关注周围常见物质的变化,进行初步的解释,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本单元是地球宇宙部分与生命世界部分相结合的单元综合性单元。探索宇宙的奥秘,开展空间实验,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是当今世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在各个单元学习中均有过程与技能训练。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4、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5、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五、教学措施 1、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第一课、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 难点:正确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教学准备:1、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身高体重仪。 3、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 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 2.没有身高体重仪的学校,学生要带木板和尺子,也可用其他东西替代。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 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3、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完整版)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安排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

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六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 【篇一: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我在成长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3、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3、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 五、教学重难点 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 录表。 2、学生准备:直尺、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 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 八、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

2.谈话:同学们,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 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3.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诉大家? 〈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 1.谈话: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 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 4.学生进行排序。 5.汇报:你是怎样排的?为什么这样排? 6.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相片,感觉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了;比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长大。 (二)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 讲述:刚才有同学说,自己今年比去年长高了,长高了多少呢?你 是怎么知道的?测量后就知道自己的变化了吗? 2.小结:对,同学们真聪明,要从数据上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一 定要进行“测量——记录——比较”。 3.谈话:你们想测量吗?那测量前我们是不是该讨论一下,制订好 方案呢?下面就请每一小组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制订好方案。 4.出示思考题: (1)如果测量身高、体重,应该注意什么? (2)除了身高、体重,你还喜欢测量什么项目,准备怎样测量? 5.汇报:你们小组想测量什么?怎样测量? 6.小结:同学们想测量的项目可真多,那老师就给你们充足的时间 去测量,测量要认真,测好后要记录。身高、体重每个同学都要测的,测完后可测量其它项目,请组长负责。 三、绘制身高、体重的曲线图 1.提出要求:你能将自己从入学到现在的身高、体重绘制成曲线图吗? 2.学生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3.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