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心理学第六章完整版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
一、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
二、 思维的分类:
1. 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来分:
1) 动作思维:又叫直觉行动思维,是以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2) 形象思维:又叫直观形象思维,它是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 抽象思维:是依赖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是借助于语词、符号来思考问题,所以又叫做语词逻辑思维。
2.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来分:
1) 聚合式思维:又叫集中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发散式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3. 根据思维的创造性来分:
1) 常规思维:运用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着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缺乏创造性,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2) 创造思维: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有一定的独创性。
三、 思维过程:
1. 分析与综合:
1) 分析:是在思想上吧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食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2) 综合:是在思想上八十五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3) 分析与综合的关系(简答题):
A. 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反之,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也是肤浅、空洞的。
B. 有分析,无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也就不可能形成对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
C. 同时,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使得综合更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
D. 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在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
4) 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简答):
A. 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
B. 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
C. 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2. 比较与分类:
1)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事物异同的思维过程,比较以分析综合为前提。
常用的比较方式如下:
A. 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
B. 对事物发展进行纵向比较
C. 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
2) 分类:是思想上按照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3. 抽象概括与具体化:
1) 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质属性、特征抽取出来,并把这些本质属性、特征与其他属性、特征分离开来的思维过程。
2) 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象出来本质属性、特征推

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思想过程。
3) 具体化:是同抽象和概括相反的思维过程,它是将抽象概括出来的一般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上去。
四、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方式,使用一定的词来记载和标志的。
五、 概念的形成: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进行反复感知和不断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概括出某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
六、 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的获得,它是人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掌握。掌握概念即掌握了这一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也掌握了具体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同类事物。
七、 概念掌握的途径:
概念的掌握又叫概念的获得,它是人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掌握,包括两种途径:
1.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如在日程上生活中,儿童看到麻雀、燕子等,经过一定时间的分析、综合而形成“鸟”的概念。,这种在日常生活当中形成的概念叫做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
2. 通过课堂教学(或自己自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一类概念叫做科学概念。
八、 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学生如何掌握科学概念
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
1. 过去经验。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不一致时,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
2. 变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形式。多提供具体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
3. 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语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
4. 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
九、 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影响提出问题的因素:
1) 人对活动的态度
2) 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3) 人的知识经验
2. 分析问题,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过程。分析问题是否顺利,取决于人是否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材料,还取决于人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 提出假设,找出问题解决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 检验假设,是解决问题的最后阶段。主要有

两种方法:
1) 通过实践活动直接进行检验
2) 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通过逻辑推理对假设作出合乎规律的检验。
十、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述题>)
1. 人的知觉特点。人的知觉的整体性有时会使人偏离问题解决方向,使思维陷入困境。如果人的知觉克服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倾向,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2. 定势。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1) 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如连续做加法,然后突然出现乘法就容易出现把“×”号看成“+”号的情况。
2) 思维定势:即先前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对解决常规问题有帮助,遇到新问题往往会有阻碍。
3) 定时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功能固定”上,“功能固定”是指,当一个人了解到某物体的某种作用是,很难看出它还有其他作用,特别是最初看到的它的功能影响更大。“功能固定”作用,对问题解决是个很大的障碍。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定势的消极作用,如通过言语暗示,启发学生从定势中解脱出来。
3. 已有知识经验和动机。具备有关问题的丰富知识及运用知识于时间的丰富经验,均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解决同样与自身需要和动机有关。需要和动机越强烈,思维越活跃,在解决一般难度的问题时,人的动机强度适中,能获得最佳的效率;解决比较容易的问题是,动机强度偏高,效率最佳;解决很困难的问题时,动机强度偏低,效率最佳。
4. 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
1) 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有远大理想,意志坚强的人,能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
2) 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智力水平高,遇到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假设、推理、试验,促进问题解决。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效率高,解决方法和途径也多样化。
十一、 创造思维及其特点:
创造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的特点如下:
1. 创造思维一般是与创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2. 创造思维既是发散式思维与聚合式思维的统一,又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3. 创造思维往往具有突发性,即灵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4. 创造思维是一种连续的思维品质,是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创性、敏捷性的综合表现。
十二、 创造思维的过程:
1. 准备期。在这一阶段,创造者收集材料、信息,即创造活动所

必须的各种信息,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的准备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另一种是有特定目的的准备;
2. 酝酿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创造活动就进入了酝酿期;
3. 豁朗期。通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新的假设出现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做灵感。是创造活动的重要阶段;
4. 验证期。这个阶段,将假设和新的观点放到实践中进行验证,验证可以对新的观点和想法加以判断、完善、修正。
十三、 创造思维的培养:(论述题)
1.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创造性学习重要的内部力量。强烈的求知欲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探求新知及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去发现一线新现象,鼓励学生采取新的思路和方案解决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
2.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创造思维活动由发散思维主导,其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从而产生新的构思;其独特性能使思维产生新的成分,对问题提出独特的间接;流畅性使人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当然也要培养聚合思维。
3. 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绘画、音乐等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力的学生。
1)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除了评价学生的成绩,还要重视对学生品德、智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2) 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为学生发展自身创造力提供条件。
3) 及时发现有创造性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持续发展和表现的机会。
5.
十四、 思维的品质:
1.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的思考问题,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的。
2. 思维的批判性。使自己的思维能够受到已有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以思维的广阔性为基础。
3. 思维的深刻性。能够深入事物的本质里面去思考问题,以思维的批判性为前提,有深刻性思维的人善于钻研问题,不受表面现象的迷惑,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4. 思维的灵活性。思维活动能够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根据所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自己原来的想法,是思维从成见和教条中解脱出来。
5. 思维的敏捷性。指能够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也就是说,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当机立断,不犹豫。思维的敏

捷性是思维其他品质发展的结果,也是所有优良品质的集中表现。
十五、 灵感:指创造者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产生新的假设或对所思考的问题豁然开朗的现象。
十六、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十七、 想象的分类:
1.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分:
1) 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惊醒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2)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进行的想象。
2.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1) 再造想象: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等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力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4. 梦:是睡眠状态下所发生的想象活动。
十八、 想象形成的方式
1. 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组合在一起;
2. 夸张。改变事物的本来特征,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
3. 拟人化。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
4. 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文学创作和绘画中被广泛应用。
十九、 简述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1. 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有远大理想,意志坚强的人,能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
2. 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智力水平高,遇到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假设、推理、试验,促进问题解决。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效率高,解决方法和途径也多样化。
二十、 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1. 人对活动的态度。人对活动的态度越积极,对活动价值、意义和必要性认识的越清楚,在活动过程中就越积极,个人的主动性发挥的就越充分,就越容易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不断端正态度,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2. 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有强烈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人,在活动中就越能发现他人不容易发现的问题,或在大家都熟悉的、普通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人发现问题的内部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 人的知识经验。人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受到人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的影响。知识经验越丰富的人,越善于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丰富的只是和经验能够使人更全面更深入的看到活动的复杂性,从而有利于

发现问题。相反,知识经验少的人容易把事物看得简单,所以不容易发现问题,但一个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具有强烈的认识兴趣时,也能够激发他去提出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