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类胶粘剂的研制

丙烯酸类胶粘剂的研制
丙烯酸类胶粘剂的研制

(2011届)

题目丙烯酸类胶粘剂的研制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专业纺织工程

班级##########

导师姓名###

导师学科**********

导师职称**********

嘉兴学院教务处制

2011年5月10日

诚信声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_嘉兴学院_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授权声明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丙烯酸类胶粘剂的研制

摘要:丙烯酸类胶粘剂用于制备各种粘合剂、增稠剂、纸张补强剂、交联剂等。已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日用化工、环氧树脂固化剂、感光树脂助剂、纺织助剂、医疗卫生等领域中。本论文介绍了丙烯酸类胶粘剂的用途、应用前景、研究现状及合成提取工艺路线,对两种合成路线的优缺点作出了分析,研究确定了以丙烯酸盐和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双丙酮丙烯酰胺的路线和以丙烯酸丁酯和醋酸乙烯酯为原料合成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路线。

关键词:双丙酮丙烯酰胺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

Acrylic Adhesive

Abstract:Acrylic adhesive is used for preparation of various adhesives,thickener,paper intensifier, crosslinking agent and etc.And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oatings,adhesives,daily chemical,epoxy resin curing agent,photosensitive resin additives,textile assistant,medical and health and etc.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urpose that acrylic adhesive’s application,prospect,research status and synthetic extraction process route,on two kind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ynthetic route i made analysis,and has identified with acrylic and acrylamide to synthesize the Diacetone Acrylamide and with butyl acrylate and the vinyl acetate to synthesis hydrophilic acrylic ester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Keywords:Diacetone Acrylamide;hydrophilic;acrylate;PSA(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目录

目录..............................................................................................................................................................VI 1.绪论 (1)

1.1概述 (1)

1.2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2)

2.实验部分 (3)

2.1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制备 (3)

2.1.1实验原料 (3)

2.1.2实验仪器 (3)

2.1.3实验步骤 (3)

2.1.4实验结果与讨论 (3)

2.2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研制 (4)

2.2.1实验原料 (4)

2.2.2实验仪器 (4)

2.2.3实验配料 (4)

2.2.4实验步骤 (4)

2.2.5反应条件的影响 (4)

3.实验测试 (7)

3.1双丙酮丙烯酰胺的红外线光谱法测试结果 (7)

3.2双丙酮丙烯酰胺的DSC测试结果 (8)

4.总结与展望 (11)

4.1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应用与市场 (11)

4.2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应用与市场 (12)

1.绪论

1.1概述

丙烯酸类胶粘剂用于制备各种粘合剂、增稠剂、纸张补强剂、交联剂等。已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日用化工、环氧树脂固化剂、感光树脂助剂、纺织助剂、医疗卫生等领域中。其中,双丙酮丙烯酰胺和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双丙酮丙烯酰胺,即N-(1,1-二甲基-3-氧代丁基)丙烯酰胺,简称双胺,英文名称为Acrylamide,N-(1,1-dimethyl-3-oxobuthyl)-,简写为DAAM,是一种新型的乙烯基功能单体,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精细化工产品。将其与同类化工产品相比较,具有价廉,用途广泛及其它同类产品不能代替使用的特点,并且具有贮存和运输均很方便等优点。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分子结构式如下:

从结构式可以看出,该化合物具有以下三个反应活性点:

(1)碳-碳双键:DAAM可进行典型的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自身可以形成均聚物,也可以和许多不饱和单体如丙烯酸、丙烯酸酯、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腈等聚合生成共聚体。

(2)酮羰基:可以进行交联反应和其它一些反应。

(3)羰基上的α一氢原子:可以进行如醇醛缩合等交联反应。其中,在通过碳碳双键聚合到丙烯酸类共聚物中的研究应用较多。由于DAAM的分子的独特构型,使其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例如:DAAM含有两个羰基,使其可以发生交联反应。同时,羰基的α氢比较活泼,也可以发生交联反应,如醇醛缩合。不仅如此,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的存在,使其易于进行加成和聚合反应。由于其具有胺基,使其显示出独特的反应性和溶解性。DAAM作为一种重要的乙烯基单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进行典型的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如能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醋酸乙烯、聚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丙烯酰胺、N一乙烯基吡咯烷酮等聚合生成均聚物或共聚物;此外,DAAM分子中羰基上的O原子可进行交联反应,如醇醛缩合、Mannnich反应等,羰基可进行交联反应和其它反应,如Shift·S碱的生成等,这些特点使得DAAM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双丙酮丙烯酰胺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晶体,熔融后无色,分子式C 9H 15NO 2.Mw=169.25,

m.P.54~57℃,Bpl20℃/8mmHg,闲点110℃。比重0.998(80℃),对皮肤、眼睛没有刺激性。DAAM可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四氢呋喃、乙酸乙酯、氯甲烷、苯、甲苯、正丙醇和苯乙烯等有机溶剂,难溶于石油醚(沸程30~60℃)。DAAM易潮解,在相对湿度大于70%的环境中易吸水而潮解,吸湿后的单体熔点随吸湿量的增加而降低。一般情况下,双胺的化学性能比较稳定,常温贮存两年以上而不致聚合。如果添加氢醌、对苯二酚等阻聚剂后,则其稳定效果更佳。

双丙酮丙烯酰胺作为一种重要的乙烯基单体,1965年由美国润滑油公司开发成功。由于DAAM

的分子的独特结构使其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在化工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丙烯酸酯压敏胶在生产各类压敏胶制品中约占50%左右,可见,丙烯酸乳液压敏胶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是由各种丙烯酸酯单体经过共聚得到的一类压敏胶粘剂产品。丙烯酸酯型压敏胶的基体,是具有不饱和双键的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的丙烯酸酯树脂。聚合时所采用的单体可分为三类:

(1)粘性单体:它是碳原子数为4~12的丙烯酸烷基酯,具有粘性用,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为20~70℃,常用的有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丁酯等。

(2)内聚单体:这是一些玻璃化温度较高的单体,它不仅能提高胶液的内聚力,而且对耐水性、胶接强度、透明性等也明显改善。

(3)改性单体:主要是一些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含有双急需的单体,如含羧基、羟基、酰胺基等的丙烯酸衍生物。它能与其它单体起交联作用,促进聚合反应,加快聚合速度,提高胶液的稳定性。

它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外观一般为无色透明;耐溶剂、防老化性能好;对各种材料,如塑料、纸张、金属及陶瓷等都具有良好的粘合性能;大多数产品是低毒的,可以直接用于食品包装和医疗卫生制品。由于它具有初粘力高、持粘力大,在不被污染的情况下能够反复使用,且揭开后一般不影响被粘物表面等特点,因此,在汽车内装饰、电子元件加工、军用侦毒制品、彩色扩印、电工绝缘及医疗等多种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这类压敏胶虽然开发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1.2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本课题主要研制了价格低廉的双丙酮丙烯酰胺和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讨论单体的选择及配比、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反应的条件。这对于市场和消费者等来说,都将是极其重要。

2.实验部分

2.1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制备

2.1.1实验原料

丙烯酸钠、丙烯酰胺、过硫酸钾

2.1.2实验仪器

氮气钢瓶、500ml三口烧瓶、电动搅拌器、水浴锅、真空烘箱

2.1.3实验步骤

在装有搅拌棒的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两种单体、催化剂和水,然后通入氮气,在氮气的保护下开启水浴锅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开启电动搅拌器进行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终止加热、停止通氮气,得到双丙酮丙烯酰胺聚合物。

在聚合物中加入三倍的丙酮,得到的沉淀平铺在板材上,在7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得到的聚合物薄膜。

2.1.4实验结果与讨论

2.1.4.1单体配比的选择

在参阅相关文献和部分定性实验的基础上,本课题在温度50℃、过硫酸钾1.0克、水37克、反应时间为六个小时的条件下,加入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的质量分别为4.25g和7.5g、8.5g和7.5g 以及8.5g和15g。得到的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配比为8.5g和7.5g的聚合物粘度最高。

2.1.4.2温度的选择

在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配比为8.5g和7.5g、过硫酸钾1.0克、水37克、反应时间为六个小时的条件下,反应温度分别为40℃、50℃和60℃。在温度为50℃下,得到的聚合物粘度最高。

反应在50℃以下时是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DAAM的收率逐渐的增大,并在50℃时达到最大。而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持续下降,主要原因在于:温度升高,体系总的反应方向是有利于DAAM的生成,因为温度升高了,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的活化分子数也随之增多,这样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在50℃达到最大。温度过高时,副反应增多,另外生成的DAAM单体也会发生聚合,从而造成产品损失。前两个程中高温并不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在反应后期,反应物浓度降低,这时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平衡向着产品的方向移动。

2.1.4.3时间的选择

在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配比为8.5g和7.5g、过硫酸钾1.0克、水37克、反应温度为50℃的条件下,反应时间分别为5个小时、6个小时和7个小时。在六个小时的时候得到的聚合物粘度最高。当反应时间较短时,反应不完全,收率低;而当反应时间太长时,则可能使副反应增多,反应收率降低。实验测定,反应时间以6h左右为宜。

综上所述,在丙烯酸钠和丙烯酰胺配比为8.5g和7.5g、过硫酸钾1.0克、水37克、反应温度分别为50℃、反应时间为六个小时的条件下,得到的聚合物粘度最高。

2.2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研制

2.2.1实验原料

丙烯酸丁酯(BA)、醋酸乙烯酯(VAC)、OP-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丙烯酸(AA)、过硫酸铵

2.2.2实验仪器

电动搅拌器、500ml三口烧瓶、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水浴锅、PH试纸

2.2.3实验配料

(1)m(去离子水)=51g m(OP-10)=0.65g m(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23g

(2)m(BA)=25g m(VAC)=7.20g m(AA)=1.1g

(3)m(过硫酸铵)=0.9g m(去离子水)=1.3g

(4)m(过硫酸铵)=0.23g m(去离子水)=18.4g

2.2.4实验步骤

将配料(1)中各原料充分混合后加入反应瓶中,水浴加热至72℃;然后加入配料(3),并缓慢滴加1/5配料(2),滴加时间控制在50min左右;滴毕,将体系升温至87℃;随后同时滴加配料(4)和剩余的配料(2),滴加时间控制在3.5~4h之间;滴毕,将体系于87℃保温30-60min;反应完全后,将体系自然降温至40℃,然后调节pH值至7时即可。

2.2.5反应条件的影响

在乳液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率等反应条件非常重要,只有在适宜的反应温度下,引发剂的引发反应才能发生,聚合反应才能顺利完成;一定的反应时间是保证反应能够完成或产品达到性能要求所需的必要条件;搅拌是分散、均匀反应物质,促进传质、传热的必要措施,适宜的搅拌速率对聚合反应和产品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2.2.5.1反应温度的影响

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非常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聚合反应诱导期明显缩短,一定时间内反应产率显著提高;当反应温度为70℃时,聚合反应基本不能进行;75℃时反应虽能发生,但诱导期太长,最终转化率不高;87℃时聚合反应才能较好地完成。这是因为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引发剂的分解速率常数增大,当引发剂浓度一定时,自由基生成速率增大,致使反应诱导期缩短;并且当温度升高时,链增长速率常数也会增大,故聚合反应速率增加。但是,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乳胶粒的布朗运动加剧,乳胶粒之间的碰撞聚集几率增大,故聚合物乳液的稳定性下降。根据高分子理论,聚合反应温度越高、聚合速率越大,则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只有控制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适宜的范围内,才能制取性能优异的PSA。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对比试验,选择反应温度为87℃时,所制取的产品的综合性能最佳。

2.2.5.2反应时间的影响

反应时间的确定首先是要保证聚合反应能够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应尽量缩短反应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反应时间与反应速率成反比,一切能提高反应速率的因素都有助于缩短反应时间。由于聚合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转化率增大;但是,当反应达到某一时间时,转化率增长不明显;因此,该时间即为反应的最佳时间。在丙烯酸酯系PSA的合成过程中,采用连续加料方式,滴加时间以3.5-4h为宜,并于85℃—92℃时保温0.5~1h后。体系无明显回流现象、乳液基本上无单体气味且PSA的性能较好;若保温时间<0.5h,则乳液气味较大、PSA 性能较差。由此说明,保温时间为0.5h时单体已基本转化完毕,此时转化率超过98%;因此,后期保温时间不必过长。

2.2.5.3乳化剂的影响

在乳液聚合中,乳化剂的作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的分布、乳液表面张力以及乳液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压敏胶的剥离强度、初粘性和持粘性。常见的乳化剂有阴离子型乳化剂、阳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和两性乳化剂。阳离子型乳化剂一般在pH<7的条件下使用,最好低于5.5,由于胺类化合物具有自聚作用,且易被过氧化物引发剂氧化而发生副反应,因而阳离子乳化剂的应用较少。由于两性乳化剂价格昂贵,目前在压敏胶的生产中应用较少。阴离子型乳化剂是乳液聚合中应用最广泛的乳化剂,通常在pH>7的条件下使用。用它生产的乳胶粒子外层具有静电荷,能防止粒子聚集,因此乳液的机械稳定性强,但化学稳定性差,对电解质非常敏感。非离子型乳化剂可适用于很宽的pH值条件,且不怕硬水,化学稳定性强。本实验选用阴离子和非离子复合乳化剂。由实验所得:乳化剂用量过低,产物的稳定性及各项性能指标均差,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胶的稳定性和各项粘接性能指标都逐渐增加,而后又逐渐减弱,这是由于乳化剂用量过少起不到乳化的作用,乳化剂用量过多又阻碍了聚合物分子与被粘物表面的粘接。所以乳化剂的合适用量应是1.5%~2.0%。

2.2.5.4引发剂的影响

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属于自由基链式反应,常用水溶性引发剂。如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氧化氢等,本实验采用过硫酸铵作引发剂。在pH值较低时,过硫酸盐有自动加速分解现象,所以在反

组成缓冲体系,保证pH值大于4.5,使引发剂较均匀地分解、合成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NaHCO

3

稳定进行。实验表明,引发剂的用量对合成转化率影响不大,而对生成乳胶的性能影响较大。实验中采用固定单体配比、反应温度、乳化剂等因素,改变引发剂用量,制备了一系列乳胶液。得到的结果如下:引发剂用量为0.1%时,胶液的性能较差,引发剂用量达到0.7%时,胶液性能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随着引发剂浓度的增大,自由基生成速率增大,链终止速率也增大,使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降低。因此,引发剂的合适用量为0.5%。

2.2.5.5搅拌速率的影响

在乳液聚合过程中,搅拌的主要作用是把单体在水相中分散成单体球滴,形成均匀稳定的乳液,并有利于传质和传热。但搅拌速率又不宜太快,搅拌速率太快,会使乳胶粒子数目减少,乳胶粒直径增大及聚合反应速率降低,同时会使乳胶产生凝胶,甚至导致破乳。若搅拌速率过低,乳化不均匀,

传热传质效果差,导致聚合体系中浓度不均,温差较大,易发生暴聚和凝胶现象。所以,乳液聚合中控制搅拌速率以150r/min为宜。

综上所述,选用非离子和阴离子复合乳化剂,用量为1.5%一2.0%,引发剂用量为0.5%,控制反应温度87℃和加热时间,选择合适搅拌器和搅拌速率(150r/min),以及使用去离子水,可以得到稳定的压敏胶乳液,基本避免了凝胶现象,减少了固含量的损失。

3.实验结果

3.1双丙酮丙烯酰胺的红外线光谱法测试结果

红外光谱法是鉴别化合物和确定物质分子结构的常用手段之一。红外光谱属于分子吸收光谱,是四大波谱之一。红外光谱分析法主要是依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进行测定的。

图一丙烯酸钠聚合物的红外线光谱法测试结果

图二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红外线光谱法测试结果

图三双丙酮丙烯酰胺的红外线光谱法测试结果

3.2双丙酮丙烯酰胺的DSC测试结果

示差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一系列应用,它既是一种例行的质量测试和作为一个研究工具。该设备易于校准,是一种快速和可靠的方法热分析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给物质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

种技术。

图四丙烯酸钠的DSC测试结果

图五丙烯酰胺的DSC测试结果

图六双丙酮丙烯酰胺的DSC测试结果

4.总结与展望

4.1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应用与市场

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均聚物,虽然是不溶于水的硬的透明树脂,但却可以吸收水份。在高湿度的环境中其能吸收自重一的水份,在相对湿度以下时又能释放出所吸收的水分,所吸收的水分能起到聚合物增塑剂的作用。除均聚之外,双丙酮丙烯酰胺还可作为聚合物改性用单体进行共聚,能赋予共聚体以极性、亲水性、吸水性,是多种聚合物的改性剂。可与双丙酮丙烯酰胺共聚的单体主要有甲基丙烯酸甲醋、苯乙烯、乙酸乙烯醋、氯乙烯、马来酸醉、硬脂酸、N一乙烯基吡咯烷酮、偏氯乙烯、丙烯睛、氯化二烯丙基二甲基铵、甲基乙烯基酮、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一2一乙基己酯、N一乙烯基咔唑、丁二烯等。这些均聚物与共聚物用途广泛,应用领域主要有:

(1)涂料

双丙酮丙烯酰胺共聚物制得的涂料漆膜粘附性强,可以涂装在因温度和湿度变化而尺寸稳定性不好的底材上,漆膜也不易产生裂纹,而且漆膜有光泽,长时间不会脱落。另外其也适应于水性涂料和乳液型涂料等的生产。

(2)喷雾定型剂

双丙酮丙烯酰胺能给均聚物或共聚物赋予吸水性、透气性,虽然这些聚合物不溶水,但是具有“水呼吸性”,即在外界湿度大时可以吸收水份,当外界干燥时,吸收的水份可以重新释放出来。利用这一特性,技术人员开发出了双丙酮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多种用途,如喷雾定型剂。在发胶中加入15%-20%的双丙酮丙烯酰胺共聚物,可以长久维持头发造型,即使是淋雨或洗浴后,头发造型不易消失,而且可以使头发湿润、自然,有光泽。目前添加双丙酮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发胶已成为欧美日等发达地区日化用品中的主流。另外,根据这一性质,双丙酮丙烯酰胺聚合物还可以用于生产呼吸性和透气性薄膜、隐形眼镜、玻璃防雾剂、光学透镜和水溶性高分子介质等。

(3)环氧树脂固化剂

将双丙酮丙烯酰胺与胺类反应可以制得高档、专用的环氧树脂固化剂。该固化剂具有毒性小,紫外线稳定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好,固化物透明,固化时候收缩小,不易龟裂等优点,在涂料和胶粘剂用环氧树脂中应泛使用。

(4)感光树脂及其添加剂

由于双丙酮丙烯酰胺均聚物具有光交联性,自身就可以作为感光树脂。另外将其作为感光树脂添加剂掺入感光树脂后可以使感光速度加快,曝光后的非扫描部分容易被清除,得到图像或线条更加清晰鲜明,版面机械强度提高,耐溶剂和耐水性增强。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左右的双丙酮丙烯酰胺均聚物用作感光树脂及其添加剂。

(5)明胶替代品

明胶是生产胶卷和相纸的主要原料,国内外需求量很大。双丙酮丙烯酰胺分子中的酞胺基有较强的亲水性,与明胶分子结构相似,可以替代明胶。作为明胶的替代物,双丙酮丙烯酰胺共聚物对卤化有极强的保护作用,并且具有很强的胶溶能力,其互溶性好,可以提高银的遮盖力,能节省白银的用量并提高乳剂熔点,并可降低吸水胀量和改善照明性能。目前国外将双丙酮丙烯酰胺与丙烯酰胺、丙烯酸和乙烯基一一甲基咪唑共聚,可以得到性能极好的明胶替代品。

(6)其他

目前国外双丙酮丙烯酰胺应用研究方兴未艾,新的应用层出不穷。将双丙酮丙烯酰胺经甲基化可以得到热固性树脂双丙酮丙烯酰胺还可以替代苯乙烯用作不饱和聚醋生产中的交联剂另外,其还可以用于生产胶粘剂、纤维处理剂、混凝土表面涂层、皮革涂剂、润滑油添加剂、高级制版的光敏组份、无纺布粘合剂、油墨添加剂、纸张增强剂等。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双丙酮丙烯酰胺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国丙烯酸醋生产发展迅速,许多企业生产丙烯酸醋用粘合剂,双丙酮丙烯酰胺是粘合剂的主要成份之一,在国内目前还没有生产企业,主要依赖进口。目前国外添加有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发胶和冷烫精成为市场主导产品,进人国内市场后深受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我国近年来化妆品行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新型化妆品研究开发应用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国内企业为了竞争与发展需要,必然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紧跟国际潮流,因此日化领域将是未来双丙酮丙烯酰胺在国内大量使用的主要领域之一。我国明胶长期供不应求,作为明胶替代品,双丙酮丙烯酰胺开发与使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双丙酮丙烯酞胺具有在水中交联和硬化的功能,作为水性涂料添加剂,性能价格比非常优异,我国水性涂料发展较快,因此涂料行业也是双丙酮丙烯酰胺消费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

双丙酮丙烯酰胺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与开发,其发展前景十分光明。近年来国内对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合成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而且目前生产所需原料丙烯睛和丙酮均为普通石油化工产品,国内有关部门应抓住机遇开发生产双丙酮丙烯酰胺,加强应用研究工作,促进我国双丙酮丙烯酰胺早日实现工业化。

4.2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应用与市场

丙烯酸酯类压敏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压敏胶。它在包装方面的应用,由于热熔压敏胶粘接范围广泛,可对木材、纸张、纤维、金属、塑料、橡胶等进行粘接,对这些材料进行封装,具有不污染环境,快速粘接,密封性好的优点。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将水性医用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作为中医巴布剂的粘结剂,优化了巴布剂基质配方,拓展了丙烯酸酯粘结剂的应用领域。医用压敏性热熔胶主要起着保护伤口、固定仪器、传送药物和粘接皮肤的作用。医用有机硅压敏胶可用于止血贴片、眼用控释药膜、避孕药膜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可作为婴幼儿尿不湿,妇女用品,双面胶带,书籍装订,制鞋,表面保护胶带,如汽车、飞机、机械零件、塑料及塑料成型制品等方面。它符合无公害发展方向,今后将成为国内外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吴汝林,亓帅.丙烯酸酯系水溶性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中国胶粘剂,2009,18(1):35-39.

【2】王驰亮,王立,王苇等.压敏胶粘剂组成、结构及性能的研究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4,17(4):675-683,688.

【3】吕文志.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研制[D].南京林业大学,2004.

【4】邬国英.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制[J].2004:13-15.

【5】苏碧泉,盛丽,牛克彦.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合成[J].当代化工,2003,32(4):194-196.

【6】藤艳,周晓东,孙道兴.双丙酮丙烯酰胺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2001,30(6):78-81【7】姜菲,刘公召.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合成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09,31(10):798-801;806.

【8】张伟华.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7.

【9】张露露,瞿龙,刘其城,杨学林.水溶性压敏胶的合成[J].湖北化工,2000,17(2):20-22.

【10】管蓉,李建宗,等.丙烯酸酯乳液共聚物胶粘剂的合成、性能及应用[J].中国胶粘

剂,1994,3(2):43-46.

【11】STRER R I,CARRERA D E,NI Y,et a1.Enantioselective organocatalytic reductive amination[J].J.Am.Chem.Soc.,2006,128(1):84—86.

【12】H0FFMANN S,NIC0LETTI M,LIST B.Catalytic asymmetric reductive amination of aldehydes via dynamic kinetic resolution[J].J.Am.Chem.Soc.,2006,128(40):13074—13075.

致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此向兰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从本课题酝酿主题、收集资料、试验进行、动笔写作乃至成稿的整个过程中,#老师给我提供了不少建议和资料信息。另外,他在工作之余为我修改论文,提供许多有益的中肯意见。同时,还要感谢#老师在生活上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

此外,非常感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领导和老师近四年来对我的各方面的帮助,在此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课题的所有老师同学表示诚挚的谢意。最后,再一次致以我深深的谢意!

###

2010年5月10

胶粘剂行业研究报告

胶粘剂行业研究报告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胶粘剂行业,原隶属化工部直属管理,国家机构改革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家发改委承担对包括精细化工行业在内的整个化学工业进行直接行政性管理的模式。行业引导和服务职能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承担,主要负责产业与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的公共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和意见等。本行业内政府职能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下属的中国胶粘剂工业协会为本行业自律管理团体,1987 年7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中国胶粘剂工业协会由从事胶粘剂和密封剂的科研、生产和经营单位组成,下设压敏胶粘剂(带)、聚合物乳液胶粘剂、橡胶型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热熔胶粘剂和工程胶粘剂等六个专业委员会。 协会的宗旨主要包括:开展本行业的调查研究,参与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负责收集本行业的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和进出口等各方面的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按时在全行业内外发布;规范企业行为,开展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组织国(境)内外的技术信息交流和合作,举办国(境)内外技术信息交流会、展览会和相关的各种会议;参与制定和修改产品质量标准,推进本行业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高;组织科技创新和产品创优等活动,参与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组织申报和推荐本行业的“名牌产品”等活动。 (2)行业主要法规与政策 胶粘剂材料作为重点高新技术产品,得到了国家众多产业政策的扶持,具体情况如下:

2、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胶粘剂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态势,胶粘剂的产量和销售额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国内胶粘剂产品主要以中低档胶粘剂为主,部分胶粘剂产品(如通用型产品)的产能已超过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随着新能源、电子电器、机械、汽车、航天航空等行业的发展,高性能、高品质胶粘剂产品的市场需求仍在不断扩大,国际知名化工企业纷纷将相关生产装置与技术战略性地转移到中国大陆,并占据了国内高端胶粘剂市场的较大份额。

聚氨酯胶粘剂

聚氨酯胶粘剂 一.组成 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NCO)的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分为多异氰酸酯和聚氨酯两大类。多异氰酸酯分子链中含有异氰基(-NCO)和氨基甲酸酯基(-NH-COO-),故聚氨酯胶粘剂表现出高度的活性与极性。与含有活泼氢的基材,如泡沫、塑料、木材、皮革、织物、纸张、陶瓷等多孔材料,以及金属、玻璃、橡胶、塑料等表面光洁的材料都有优良的化学粘接力。 二.发展历史 1937年,德国化学家Bayer—聚氨酯工业的奠基人,与其同事发现异氰酸酯能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如二异氰酸酯与二元胺反应能制成有强度的聚合物,从而奠定了聚氨酯化学基础,并首次利用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合物制得聚氨酯树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拜耳公司用4,4‘,4’‘—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胶接金属和合成橡胶获得成功,应用于坦克的履带上,使聚氨酯胶黏剂首次工业化。该公司还首先以三异氰酸酯和聚酯多元醇为原料开发了商品名为Polystal的系列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为日后聚氨酯胶黏剂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于1953年引进德国技术,开发了以蓖麻油和聚醚多元醇为原料的聚氨酯胶黏剂。1968年,Goodyear公司开发了无溶剂型聚氨酯结构胶黏剂“,并成功地应用于汽车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胶接。1978年又开发了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胶黏剂,1984年美国市场上又出现了反应型热熔聚氨酯胶黏剂。 日本于1954年引进德国和美国聚氨酯技术,1960年生产聚氨酯原料,1966年开始生产聚氨酯胶黏剂。1975年日本光洋公司开发成功“乙烯类聚氨酯”水性胶黏剂,于1981年投入工业化生产。目前日本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与生产十分活跃,与美国、西欧一起成为聚氨酯生产、出口大国。 三.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配方 1.多异氰酸酯胶粘剂(单组分) 1.配制:将多异氰酸酯单体与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即可配制成多异氰酸酯胶粘剂(单组分)。 2.固化原理:—NCO与被粘物表面—OH作用,可在常温或高温下固化。 3.多异氰酸树脂胶粘剂的特点: 1)多异氰酸酯分子量低,渗透力强,且反应后性高,故粘结力很强; 2)固化后,耐热、耐溶剂性能好。

聚氨酯胶粘剂分类

聚氨酯胶粘剂分类 聚氨酯胶粘剂的类型、品种较多,分类方法也多,通常是按照反应组成与用途、特性进行分类。 (1) 按反应组成分类按反应组成可分为多异氰酸酯胶粘剂、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胶粘剂、含羟基聚氨酯胶粘剂和聚氨酯树脂胶粘剂。 (2) 按用途与特性分类,按用途与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型胶粘剂、食品包装用胶粘剂、鞋用胶粘剂、纸塑复合用胶粘剂、建筑用胶粘剂、结构用胶粘剂、超低温用胶粘剂、厌氧型胶粘剂、导电性胶粘剂、热溶型胶粘剂、压敏型胶粘剂、封闭型胶粘剂、水性胶粘剂以及密封胶粘剂等。 国外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动态 聚氨酯胶粘剂在国外已广泛用于纺织、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元件、制鞋、包装等工业,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聚氨酯胶粘剂工业的技术开发。 (1)快速发展结构胶与密封胶汽车工业大量采用塑料零部伯,特别是高强度的FRP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SMC(板材模塑料复合材料)需用聚氨酯结构与密封胶进行粘接装配,主要用于汽车挡风玻璃的密封、SMC车板的框架的粘接等。 聚氨脂密封胶对各种建筑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可应用于建筑领域中各部门,并且比有机硅与聚硫密封胶便宜。因此,聚氨脂密封胸前的需求超过有机硅与聚硫密封胶而占主导地位。 (2)开发无公害胶粘剂聚氨化胶粘剂在工业上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公害问题,水性聚氨脂胶粘剂、无溶剂聚氨脂胶粘剂、以及热熔聚氨脂胶粘剂可代替有毒的溶剂型聚氨脂胶粘剂,也可选用低毒溶剂、提高固含量以及密闭通风操作及溶剂回收以降低有机挥发物的逸出量。 (3)快速固化聚氨脂聚氨脂胶粘剂为适应自动化装配线,开发了快速固化反应型聚氨脂胶、辐射或紫外线固化胶以及反应热熔胶等。 (4)开发新型施胶设备聚氨脂胶粘剂在推广使用时,为了适应用户粘接施工的要求,研制开了发一系列相关设备如粘笛稠物料的计量、混合、输送和施胶设备等。 今后聚氨脂胶粘剂的开拓和扩展应用除关注胶粘剂的分子结构外,还应致力于施胶工艺和工具方面的开发。

胶粘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胶粘剂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版) 报告编号:163691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21456488.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胶粘剂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版) 报告编号:1636916←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92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321456488.html,/R_ShiYouHuaGong/16/JiaoZhanJiFaZhanQuShiYuCeFenXi. 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胶粘剂是以粘料为主剂,配合各种固化剂、增塑剂、填料、溶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偶联剂等助剂配制而成。最早使用的胶粘剂大都是来源于天然物质,如淀粉、糊精、骨胶、鱼胶等。仅用水作溶剂,经加热配制成胶,因其成分单一,适用性差,很难满足各种不同用途的需求。随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出现,人们开始研制出合成树脂胶粘剂,供各种粘接场合使用。近年来,随着材料研制水平的迅速提高,各种适用性更强的胶粘剂接连问世,大大充实了胶粘剂市场。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胶粘剂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版)显示,2014年全球胶粘剂需求总量达到190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26%;当中亚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胶粘剂需求区域,区域需求总量从2007年的530.7万吨增长至2 014年的832.2万吨,占同期全球需求总量的43.8%;北美地区胶粘剂需求总量为475万吨,较2013年同期增长2.04%;占同期全球总量的25.0%;西欧地区需求量为372.4万吨,较上年同期下滑0.29%。 2014年全球胶粘剂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83.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08%。当中进口贸易总额为89.36亿美元,同比下降18.29%;出口贸易总金额为94.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9%。 2010-2014年全球胶粘剂进出口贸易金额走势图 近年来,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中国胶粘剂行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品产量、销售额高速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胶粘剂与密封

胶粘剂种类及应用有哪些

胶粘剂种类及应用有哪些? 胶粘剂在我们日常已经是很常见的了,也是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体现在将两种不同的物体,或者相同的物体粘接在一起的一门技术,影响粘接的因素有,重量,密度,温度等等。胶粘剂特别适合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厚度的物体相连接。现在胶粘剂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在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的胶粘剂种类及应用有哪些?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已有6000多种胶粘剂产品问世,由于其品种繁多,组分各异, 热熔胶粘剂:根据原料不同,可分为EVA热熔胶、聚酰胺热熔胶、聚酯热熔胶、聚烯烃热熔胶等。聚烯烃系列胶粘剂主要原料是乙烯系列、SBS、SIS共聚体。 环氧树脂胶粘剂:可对金属与大多数非金属材料之间进行粘接,广泛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电器及日常家庭用品方面 密封胶粘剂:主要用于门、窗及装配式房屋预制件的连接处。过去用桐油与石灰拌制后作为密封剂,现在规定两层以上楼房必须用合成胶粘剂。高档密封胶粘剂为有机硅及聚氨酯胶粘剂,中档的为氯丁橡胶类胶粘剂、聚丙烯酸等。 电子用胶粘剂:消耗量较少,目前每年不到1万吨,大部分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产品,现主要用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机硅胶粘剂。

一、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 在汽车工业应用橡胶与金属胶粘剂是为了工艺简便、性能可靠,经济高效。它可用于金属,塑料、织物、玻璃、橡胶等材料自身或相互之间的粘涂,表面的结构连接,固定和密封等。目前,在汽车工业上的结构用胶部位有:车体与车项加固板,双层壳体顶板,车盖内外板、盘式制动器摩擦衬块,玻璃钢车身壁板,散热器水箱。车篷边缘突起,塑料地板和各部分镙纹锁因等。 二、在建筑工业上的应用 在建筑工业上胶粘剂主要用于结构和装饰,制造各种建筑构件,例如软木胶合板、层压木板,层压纸张板等。目前,在建筑工程上,粘接装镙的用胶有:整体衬板,墙面与木框架的粘接。带衬板的地板及天花板与木行条的粘接。各种表面受力在层板、胶合木顶木行架的装配等。 三、在电子、电气工业上的应用 胶粘剂在电子、电气工业上的应用有多种多样,从微电路定位到大电机线圈的粘接。对电气用胶粘剂除要求机械紧固外,还有导电、绝缘、减振、密封和保护基材等特殊性能的要求。 几乎在所有电气设备上,都能找到胶粘剂的应用,例如:雷达天线复合材料的粘接,还有导弹前锥体环的粘接。其典型的应用:舰船防空系统中跟踪照射雷达用的天线反射器,用于外部介雷窗与基体粘接的雷达系统。用导热膜粘接导弹计算机各种电子元件,空中交通指挥雷达中层压件粘接于金属构件上。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讲解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概述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是聚氨酯胶粘剂中最重要的一个大类,用途广,用量大。通常由甲、乙两个组分组成,两个组分是分开包装的,使用前按一定比例配制即可。甲组分(主剂)为羟基组分,乙组分(固化剂)为含游离异氰酸酯基团的组分。也有的主剂为端基NCO的聚氨酯预聚体,固化剂为低分子量多元醇或多元胺,甲组分和乙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生成聚氨酯树脂。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 (1)属反应性的胶粘剂在两个组分混合后,发生交联反应,产生固化产物。 (2)制备时,可以调节两组分的原料组成和分子量,使之在室温下有合适的粘度,可制成高固含量或无溶剂双组分胶粘剂。 (3)通常可室温固化,通过选择制备胶粘剂的原料或加入催化剂可凋节固化速度。一般,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有较大的初粘合力,叫加热固化,其最终粘合强度比单组分胶粘剂大,可以满足结构胶粘剂的要求。 (4)两个组分的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一般存在着一定容忍度。两组分的NCO/OH摩尔比在一般情况下大于或等于l,当固化时,一部分NCO基团参与胶的固化反应,产生化学粘合力,多余的NC0基团在加热固化时,还可产生脲基甲酸酯、缩二脲等,增加交联度,提高了胶层的内聚强度和耐热性。对于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来说,因各组分起始分子量不大,一般来说NCO/OH摩尔比等于或稍大于l,有利于固化完全,特别在粘合密封件时,注意NCO组分不能过量太多。而对于溶剂型双组分胶粘剂来说,其主剂分子量较大,初粘性能较好,两组分的用量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NCO/OH摩尔比可小于1或大于1的数倍。

当NCO组分(固化剂)过量较多的场合,多异氰酸酯自聚形成坚韧的胶粘层,适合于硬材料的粘接;在NCO组分用量少的场合,则胶层柔软,可用于皮革、织物等软材料的粘接。 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自问世以来,由于具有性能可调节性、粘合强度大、粘接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聚氨酯胶粘剂中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产品。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 通用型聚氨酯胶粘剂是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为原料、以溶剂聚氨酯树脂为主成分(甲组分),以三羟甲基丙烷—T1)I加成物为固化剂(乙组分)的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亦称101-聚氨酯胶粘剂,是上海新光化工厂最早投入工业化生产、至今仍是国内生产量最大的聚氨酯胶粘剂,国内用户达千家以上,主要用于绝缘材料、包装材料、复合膜、多孔材料、深冷保护材料等的粘接。 1.产品规格 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要制订国家标准,目前正在起草行业标准,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表通用型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产品的规格

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与研究

聚氨酯胶粘剂的应用与研究 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或异氰酸酯基团(-NCO)的胶粘剂。其具有胶膜坚韧、耐冲击、挠曲性好、剥离强度高、有很好的耐超低温性、耐油性以及耐磨性等特点。 我国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发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以后,我国对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更为活跃,但与国外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系列化大工业的水平相比,仍处于开发阶段。90年代,各行各业引进了众多的生产线,一大批三资企业相继建立,进口的产品迫切需要国产化,相关的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加大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涌现。迄今为止,除了原有的胶粘剂品种外,无溶剂型聚氨酯结构胶粘剂、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等国外有的胶粘剂品种我国现在也基本都有。 虽然我国聚氨酯工业已有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的差距是聚氨酯的总体产量不大,此外,技术水平也仍然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因此,我国的聚氨酯产业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聚氨酯胶粘剂作为一种环保型胶粘剂,已进入工业、农业、交通、医学、国防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那么,聚氨酯胶粘剂都具有哪些优良性能呢?下面,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大家列举了聚氨酯胶粘剂的两个典型特性: 1、聚氨酯胶粘剂的粘结力强,适用范围广 由于聚氨酯胶粘剂的分子链中-NCO可以和多种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反应,形成界面化学键结合。因此,对多种材料具有极强的粘附性能。不仅可以粘结多孔性的材料,如泡沫塑料、陶瓷、木材、织物等,而且可以粘接多种金属、无机材料、塑料、橡胶和皮革等,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胶粘剂。 2、聚氨酯胶粘剂具有突出的耐低温性能 在极低的温度下,一般的高分子材料都转化为玻璃态而变脆,而聚氨酯胶粘剂即使在-250℃以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剥离强度,同时其剪切强度随着温度的降低反而大幅度上升。 虽然聚氨酯胶粘剂优点良多,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下面是聚氨酯胶粘剂常见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洛阳天江化工的专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的几点改进方法:

胶粘剂国内外发展概况

胶粘剂国内外发展概况 查文海 (无锡石油化工总厂 214011) 1、概况 粘接剂是一种使物体与物体粘接成为一体的媒介。它能使金属、玻璃、陶瓷、木材、纸质、纤维、橡胶和塑料等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粘接成一体,赋予各物体有各自的应用功能,是精细化工中重要的一类。 据资料报导,粘接剂全球市场极大,1995年世界粘接剂消费量达728万吨,其中:北美地区270万吨、南美13.5万吨、欧洲279.5万吨、亚太地区135万吨、其它地区30万吨。据专家预测2000年全球耗用粘接剂将达到844.5万吨。 据另一专家所写资料数据表明我国粘接剂用量增长迅速:(表1) 预测2000年将达到200万吨以上。与上述资料所示的全球用量稍有出入。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粘接剂的发展速度都是较快的,用量也是可观的。因此该行业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家,在中国竟有600多家各种各样类型的粘接剂生产厂,数量可谓世界第一。也正因为有众多的粘接剂生产厂,所以在中国粘接剂市场上竞争极其激烈。 2、粘接剂主要品种状况 粘接剂种类很多,有天然的也有合成的,有无机的也有有机的,有水溶、热熔、压敏、溶剂型------。在我国用量较大的为“三醛胶”及“氯丁胶”,常用的还有醋酸乙烯乳液、丙烯酸乳液等。这几种胶的用量占总胶量的80%左右。但环氧胶、改性丙烯酸酯、聚氨酯、有机硅等粘接剂近年来发展速度极快,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三醛胶是指以尿醛、酚醛、三聚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制备而得的粘接剂,它们和醋酸乙烯乳液组成了粘接剂的主力军。1996年这几种粘接剂在国内的产量为75.8万吨。它们的主要市场是木材工业、建筑装璜、包装、纸管、胶合板和卷烟。这些胶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因而生产厂很多。大部

胶粘剂行业各大公司专家list

小】

地点:1号楼一层凯旋厅 12:00~14:00中餐(1号楼三层衡山厅) 18:00~19:30晚餐(1号楼三层衡山厅) 20:00~21:00演讲人会议(一层大堂) 2009年11月23日(星期一) 7:00~8:00早餐(1号楼三层衡山厅) 8:50~12:00全体会议(会议中心四海厅) 12:00~13:30自助午餐(1号楼三层衡山厅) 14:00~18:00技术和信息交流会I(分组会议) 18:00~19:30晚餐 2009年11月24日(星期二) 7:00~8:00早餐(1号楼三层衡山厅) 8:30~12:00技术和信息交流会II(分组会议) 12:00~13:30自助午餐 (1号楼三层衡山厅) 14:00~18:00技术和信息交流会III(分组会议) 18:00~19:30晚餐(1号楼三层衡山厅)

2009年11月25日(星期三) 7:00~8:00早餐(1号楼三层衡山厅) 8:00~9:00参会代表在1号楼一层大堂集合,集体乘车前往锦汉展览中心参观2009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胶粘剂和密封剂暨第四届胶带展览会 会议结束 2009年11月23日(星期一)上午 8:50~12:00 全体会议 地区和行业报告 (会议中心四海厅) 会议主持人:翟海潮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公司技术总监 8:50~9:00 开幕词 杨启炜先生中国胶粘剂工业协会理事长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付总经理 9:00~9:25 美国胶粘剂与密封剂产业概况 ——严成钊先生ASC特约代表ITW聚合和流体化学工业(中国)总部付总经理 9:25~9:55欧洲胶粘剂市场及FEICA活动安排 ——Dr. Bernd Burchardt, FEICA特约代表西卡公司研究中心主任 9:55~10:25 PSTC及北美地区胶带市场

滤芯基础知识

滤芯资料 一、滤芯的分类 1、按滤芯的功能分为:过滤滤芯、聚结滤芯、分离滤芯、吸附滤芯。 2、按过滤的介质分为:航油滤芯、工业油滤芯、烃滤芯、水滤芯、气滤芯。 二、滤芯的基本结构、 虽然滤芯种类较多,但结构主要由端盖、骨架、滤材、密封件组成。特殊结构需要按特殊结构要求进行增加,例如;旁通阀、提手、尼龙扎带、卡箍、缠绕带等特殊要求。各结构特点和作用如下; 1、端盖 特点:(1)为冲压件和机加工件,主要材料为、不锈钢、碳钢、铝、尼龙料等。(2)有一定的深度的注胶槽。(由图纸定) (3)径向密封滤芯的端盖需要O型槽,轴向密封滤芯的端盖需要便于安装密封垫的位置。 (4)表面处理为喷塑、镀锌、镀鉻、阳极氧化等。 作用:(1)存放胶粘剂(TH-1 又叫环氧树脂胶) (2)提供与过滤器连接的接口。

(3)提高滤芯端向负载强度。 (4)端盖、骨架、滤材连接的纽带。 (5)和密封件相连起到密封作用。 2、骨架 骨架按其作用分为两种,其支撑骨架和保护骨架。两者结构的区别主要是壁厚不同,密布孔的大小和数量不同。(有图纸要求) 支撑骨架(内骨架) 特点:(1)根据滤芯承受的强度压力不同,定制骨架壁较厚。 (2)壁面上均布小孔。 (3)金属材料(或特殊材料)制成。 (4)金属材料有不锈钢或喷塑和镀锌。 作用:(1)保护滤芯正常工作所承受滤材产生的压力差。 (2)是过滤介质均匀的通过,所产生的阻力小。 (3)成端向负载,保证滤芯的轴向垂直度、平行度。 保护骨架(外骨架) 特点:(1)骨架壁较薄(常用0.3-0.5mm) (2)孔径较大一些。 (3)一般由钢板或铝板制成。(油滤芯用的比较多一些) 作用:(1)保护滤材不受外部磕碰而损伤。 (2)防止滤材在工作中受到压力冲击所产生弯曲变形。 (3)承受部分端向负载。

浅谈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发展前景

浅谈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发展前景 摘要: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粘结力及耐腐蚀性能的高分子材料,环氧树脂以其优良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领先于其他热固性高分子材料,成为现阶段漆类产品发展的趋势和代表,并在国民经济产业构成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技术水平及推广应用的范围已成为衡量国家工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从对环氧树脂特性与用途的分析入手,综述了国内外环氧树脂胶粘剂消费市场及其应用的现状,并重点对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技术应用进展情况加以阐述和说明关键词:环氧树脂胶粘剂应用进展 一、引言 环氧树脂是指分子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在各类环氧树脂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是由环氧氯丙烷与二酚基丙烷在碱的作用下缩聚而成的具有线型结构的热塑性的高聚物。作为胶黏剂使用时,一般为低分子量液体环氧树脂,其分子量一般在340-700之间。环氧树脂有极强的粘结力,它对大部分材料如:木材、金属、玻璃、塑料、皮革、陶瓷、纤维等都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只对少数材料如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粘结力较差。近年来,环氧树脂总的发展趋势是寻找高耐热性、高强度、高韧性,以及能在低温或其他特殊环境下固化的、操作简便的新颖树脂体系。通常情况下,工程上应用的环氧树脂胶粘剂主要是由基料、稀释剂、固化剂等原料配置而成的,由于其低廉的成本,良好的粘接性能和简便的粘结工艺已在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及航天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现阶段,随着对环氧树脂特性的深入研究,新工艺、新配方得到了不断的使用,具有高性能的环氧树脂胶粘剂陆续出现。因而对于近年来环氧树脂胶粘剂发展状况及相关技术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环氧树脂胶粘剂特性与应用分析 环氧树脂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良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加工工艺性; 2.高度的粘结力; 3.收缩性小; 4.稳定性好; 5.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能; 6.由于结构中含有环氧基、醚键等,同时结构很紧密,所有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7.因含有稳定的苯环及醚键,因而热稳定性也很好; 8.吸水率低,室温下的吸水率在0.5%以下。 由于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粘结性、绝缘性以及耐化学腐蚀性等优异的特点,所以在许多工业部门,包括造船、化工、电器直至国防、航天飞船等方面都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作胶粘剂、作层压材料、作浇筑等磨具,并可以用作涂料等,特别是近年来,许多性能优异的新品种相继问世,使环氧树脂的用途越来越广。环氧树脂对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等材料都有很强的粘结力,故而用途广泛的胶粘剂,熟称“万能胶”。用它粘合拖拉机及起重机上的吊件可以承受12吨的载荷。由于环氧树脂可以在室温固化,固化后又可经受高低温作用,这就对一些不能经受高温的精密部件的紧固极为适用,光学仪器,蜂巢结构材料等的的胶粘剂已广泛使用环氧树脂。

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

胶粘剂行业分析报告

一、胶粘剂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3) 二、结构胶粘剂产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 (3) 1、结构胶粘剂市场容量分析 (4) 2、结构胶粘剂下游行业发展情况 (5) 三、国内胶黏剂企业打破国外先进企业垄断,逐步参与细分产品市场竞争 (7) 四、进入高端胶黏剂领域,存在较大壁垒 (8) 五、产业政策支持 (8)

一、胶粘剂行业保持稳定增长 胶粘剂又称粘合剂,俗称胶,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能使被粘合物结合在一起的材料。现代工业建设和科技发展都需要大量的高性能胶粘剂产品,同时新能源、电子电器、精密仪器仪表、汽车、航天航空等行业的发展也极大的刺激了国内市场对胶粘剂的需求。目前,我国已经成为胶粘剂及密封剂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 胶粘剂消耗量最大的仍然是建筑建材和室内外装饰装修行业,约占我国胶粘剂总产量的28%,其次是包装和标签及木材加工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和装配行业对胶粘剂的市场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而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胶粘剂产品,尤其是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 二、结构胶粘剂产量和需求量快速增长 结构胶粘剂是胶粘剂的高端产品,指用于受力结构件胶接的,能长期承受使用应力、环境作用的胶剂,和其他胶粘剂相比,有强度高、耐疲劳、耐老化等优点。结构胶粘剂的化学类型主要有:环氧树脂胶、

丙烯酸酯胶、厌氧胶、高性能聚氨酯胶、高性能有机硅胶。 目前结构胶胶粘剂需求量和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传统应用领域的稳步发展使得结构胶粘剂的市场需求保持稳步的增加;二是下游新兴应用领域对结构胶粘剂的市场需求快速增加;三是结构胶粘剂产品属于化工新材料,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支持。 1、结构胶粘剂市场容量分析 2010年我国结构胶粘剂的产量为32.31万吨,销售额约为97.23亿元,较2009年增长16.22%和20.60%。2015年我国结构胶粘剂产量和销售额将分别达到73万吨和230亿元,2010-2015年,结构胶粘剂产量和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17%和19%。结构胶粘剂产品中产量较大的主要是环氧树脂胶、有机硅胶和聚氨酯胶,2011年其产量分别为11.76万吨、14.75万吨、6.69万吨,分别占结构胶粘剂市场的32.26%、40.47%、18.35%。 环氧树脂胶、高性能有机硅胶和聚氨酯胶作为化工新材料,在传

聚氨酯黏合剂原理及其应用

过去的一节课,我们讲粘合剂,着重讲了粘合工艺和原理、代表性粘合剂,侯兴旺刘红良等同学也给出了对导电粘合剂的浅显理解。但是我没有讲应用的问题,请同学们逆向思考:粘合剂的使用是为了粘合两种材料,假设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粘合剂松开了,或者你想重新加工粘合两种材料,这样就需要除去或者洗脱掉原有的粘合剂,请至少列举一种粘合剂的应用以及其对应的后处理方法、并指出原理是什么。

一、聚氨酯黏合剂的应用 1、汽车用聚氨酯胶粘剂新型汽车结构中引入大量的轻质金属、复合材料和塑料,造成汽车用胶粘剂和密封胶持续增长。在汽车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聚氨酯胶粘剂主要有装配挡风玻璃用单组分程固化聚氨酯密封胶、粘接玻璃约维增强塑料和片状模塑复合村料的结构胶粘剂、内装件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水性聚氯酯胶等。此外,茎车内饰件也是胶粘剂用量增长的一个领域。汽车上应用广泛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是指聚氨酯溶于水或分散于水中而形成的胶粘剂。大多数水性聚氨酯是线性热塑性聚氨酯,由于其涂膜没有交联,分子质量较低,因而耐水性、耐溶剂性、胶膜强度等性能还较差,必须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其性能。聚酯和丙烯酸的杂和分散体与脲二酮和异氰脱脲酸酯配合制备的汽车修补清漆,不需要高速搅拌设备,容易混合在一起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 2、木材用聚氨酯胶粘剂随着世界性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和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小木材拼大板就要求胶粘剂粘接强度和耐久耐候等性能优于木材本身。胶粘剂用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木材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过去人们用的木村胶粘剂多为以甲醛为主要原料的脖醛树脂,酚醛树脂和三聚氰氨甲醛树脂,但由于游离的甲醛存在,产品使用期间会逐淋向周围散发甲醛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木村加工行业已开始将目光投向新型的环保胶粘剂聚氯酯胶,以期减少对环境的行染。木工行业使用的单组分湿气固化聚氨酯胶粘剂是液态的,在室温下使用。通常其粘接强度高、柔韧性和耐水性好,并能和许多非木基材(如纺织纤维、金属、塑料、橡胶筑)粘接。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在测试中所表现出的干、返强度均要好于酚醛胶粘剂。粘接前,在粘接基材表面涂布羟甲基间苯二酚(HMR)偶合剂可以提高粘接强度。HMR可以加强所有热固型木村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当木村表面预涂HMR偶合剂时,单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强度和耐久性可以满足大部分严格的测试要求。 3、鞋用聚氨酯胶粘剂我国是一个制鞋大国,鞋用胶粘剂的发展经历三代后,随着全球性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石油危机的加剧,促使第四代环保无溶剂型和水基型载用粘胶剂的出现。近年来,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己日趋成熟。对于一些低极性鞋材如SBS等材质的粘接, 聚氨酯胶粘剂的剥高强度达不到要求。通过添加增粘树脂等进行改性,可开发出具有结晶度高、结晶速度快、内聚强度大和剥离强度较理想的聚氨酯鞋用胶粘剂。 4包装用聚氨酯胶粘剂软包装又称软罐头,以其轻质方便、保鲜期长、卫生、易贮存运输、易拆开、垃圾量少及货架效应良好等独特的综合性能,现己超过硬包装如塑料、玻璃瓶和罐等。聚氨酯胶粘剂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可将不同性质的薄膜材料粘接在一起得到耐寒、耐泊、耐药品、透明、耐磨等各种性能的软包装用复合薄膜。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中, 聚氨酯胶粘剂已经成为软包装用复合薄膜加工的主要胶粘剂。在国内胶粘剂市场中,包装用复合薄膜制造业中, 聚氨酯胶粘剂用量仅次于制鞋业而居第二位。用于包装的聚氨酯胶粘剂品种繁多,如水基聚氨酯胶粘剂、热熔型聚氨酯胶粘剂、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以及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等。其中常用的聚氨酯热熔胶又可分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热熔胶与反应型热熔胶两类。热塑性热熔胶的主要缺点是粘度较高,故对涂布表观质量的影响较大。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粘剂是在传统热熔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胶粘剂,它不仅有传统热熔胶初粘性好和后固化性能优的特点,又具有聚氮酯的组成结构多变和性能调节范围大的优点,对多种基材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另外,在包装用水

中国胶粘剂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中国胶粘剂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胶粘剂又称粘合剂,俗称胶,是能使两个物体表面粘合在一起的物质。胶粘和其它的连接方法相比,有重量轻、连接部位应力分布均匀、强度高、耐疲劳等优点。 目录 1胶粘剂行业定义与分类 . 1.1胶粘剂行业定义 . 1.2胶粘剂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2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分析 3胶粘剂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4国际胶粘剂行业知名企业 5中国胶粘剂行业领先企业 6胶粘剂行业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 6.1上游议价能力 . 6.2下游议价能力 . 6.3新进入者威胁 . 6.4替代产品威胁 . 6.5行业内部竞争 . 6.6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1胶粘剂行业定义与分类 胶粘剂行业定义 胶粘剂又称粘合剂,俗称胶,是能使两个物体表面粘合在一起的物质。胶粘和其它的连接方法相比,有重量轻、连接部位应力分布均匀、强度高、耐疲劳等优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胶粘剂制造隶属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国统局代码C26)中的专用化学品制造(国统局代码 C266)中的其它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其统计四级码为C2669。 图表1:国家统计局对于胶粘剂行业的分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胶粘剂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胶粘剂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不相同,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三种: 1、根据其性能的不同可分为:胶粘剂和密封胶。凡具有优良的粘合性能,应用于物体之间主要起到粘结功能的胶粘物质称为胶粘剂;主要起到密封性能的胶粘物质称为密封胶。 2、根据化学成分及固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溶剂型胶粘剂、水基型胶粘剂、热熔型胶粘剂、反应型胶粘剂等几大类。 3、根据其性能及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普通胶粘剂和工程胶粘剂。其中工程胶粘剂是特指应用于受力结构件的粘接场合,能承受较大动负荷、静负荷,并能长期使用的胶粘剂,

新型环保胶黏剂技术解读

新型环保胶粘剂技术 2009-05-14 16:33:16| 分类:网络知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低档白乳胶/白胶/木工胶/纸箱胶/纸管胶/瓦楞纸贴面胶/平贴胶/对裱胶/裱纸胶,质感细腻黏稠、均匀无颗粒,具有粘接强度高,干燥速度快,使用领域广,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家具,胶合板,水泥,布,竹,纸制品等多孔材质粘接,调制涂料、腻子等,转让费电议。 2、高档白乳胶/高粘度白乳胶/聚酯酸乙烯酯乳液胶粘剂/PVAC 乳液/白乳胶/抗冻防水白乳胶/改性白乳胶/新型白乳胶: 一、概述: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为白色或酪色的粘稠液体,具有微酸性,能溶于水多种有机溶剂,并能耐稀酸,稀碱。具有良好的安全操作条件、常温固化速度较快、初期粘结强度高、应用范围广。 二、特点:我公司改性白乳胶与普通白乳胶相比,不需熬制聚乙烯醇胶水,因此生产周期短、防水、抗冻、耐蠕变性强,成本更低,而粘接效果超过市场同类产品。 高粘度抗冻防水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的粘接试验 粘接试验: 粘接材料经过72h50℃干燥破坏强度与破坏状况(N/2.5㎝) PVC塑贴片-中纤板48 中纤板破坏 宝丽板(酚醛贴片-中纤板)≥17 酚醛贴片破坏 竹-黄杨木片(100㎜×25㎜×5㎜)≥60木板破坏 植绒布经25℃水24h浸泡无脱绒现象

纸塑复合纸撕破坏 PVC塑板25℃水浸泡24h ≥20 竹-黄杨木粘接25℃水浸泡24h ≥32 三、用途:目前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主要用于木工工艺加工中的楔接合,细木工板的拼接,单板的修补及拼接,胶合板的修补以及人造板的二次加工等方面。此外,还用于纸张,布,皮革,陶瓷等多孔性材料的胶合,在建筑业中,用作内墙装修胶粘剂或用作乳胶漆等,并可调制其它市场紧缺的专用粘合剂。适用行业广、市场潜力大、投资少回本快,是普通白乳胶的换代产品,也是化工行业创业的首选项目。转让费电议。 3、高强度PVC贴面胶/真空吸塑胶/贴木皮胶/建筑装饰材料胶粘剂,产品具有持久的内增塑性和柔韧性、粘合速度快、粘接强度高、低温成膜性优良、抗冻、不易老化、并有抗水、耐腐蚀、难燃、不霉变等特点,按一吨反应釜计算,设备投入三万元左右。适用于聚氯乙烯(软硬膜)皮、三聚氰胺树脂板,聚丙烯膜板、纤维制品、无纺布软/硬泡沫材料、汽车内装饰材、建筑装饰板的复合、粘接。转让费电议。 4、石膏板贴面胶/PVC石膏板贴面胶/铝箔石膏板贴面胶,以多种单体聚合而成,环保无毒,可加水稀释,贮存6个月不凝胶、不变质,应用范围:PVC行业、天花板、家具/音箱制造行业、文具贴合(纸品文具、文件夹等)、彩印包装(彩盒封边、牙膏盒等)、家庭装饰等按一吨反应釜计算,设备投入三万元左右。转让费电议。

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史

聚氨酯胶粘剂的发展史 来源:阿里巴巴发布时间:2009-5-24 11:21:01 聚氨酯(PU)胶粘剂是分子链中含有氨酯基(--NHCOO--)和/或异氢酸酯基(--NCO)类的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由于性能优越,在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八大合成胶粘剂中的重要品种之一。1940年德国法本公司(I.G.FarBen,Bayer公司的前身)的研究人员发现异氢酸酯具有特殊的粘合性能,并将三苯基甲烷-4,4',4"-三异氢酸酯成功地用于金属与冬钠橡胶的粘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到坦克履带上。50年代以后,Bayer公司开发了Desmodurs系列(二异氢酸酯和多异氢酸酯)和Desmophens系列(低分子量端羟基聚酯多元醇)。按一定量的Desmodurs和Desmophens配置成Polystal 系列商品(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Polystal系列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可低温固化、粘合强度好以及耐水、耐溶剂、耐低温等优点,是当时最好的胶粘剂,为日后聚氨酯胶粘剂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学习德国的聚氨酯工艺,1953年引进了聚氨酯胶粘剂技术,同时开发一蓖麻油和聚醚多醇为原料的聚氨酯胶粘剂,美国B.F.Goodrich公司也开发了聚酯型热塑性聚氨酯胶粘剂。1968年Goodyear公司开发了无溶剂型聚氨酯结构胶粘剂“Pliogrip”,成功地应用于汽车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部件的粘接。1978年又开发了单组分湿固化型聚氨酯胶粘剂,并开始在其趁工业与建筑部门应用。1984年美国市场上又出现了反应型热熔聚氨酯胶粘剂,解决了聚氨酯胶粘剂使用时的公害问题。 日本于1954年引进德国和美国聚氨酯技术,1960年生产聚氨酯材料,1966年开始生产聚氨酯胶粘剂。1975年日本光洋公司开发成功“乙烯类聚氨酯”水性胶粘剂,并于1981年投入工业化生产。日前日本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与生产十分活跃,并与美国、西欧一起成为聚氨酯生产、出口大国。 我国大连染料厂于1956年最早研制并生产三苯基甲烷三异氢酸酯(列克纳胶),牌号定位JQ-1,很快又生产了甲苯二异氢酸酯(TDI),为我国聚氨酯工业打下了基础.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首先研究成功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后又上海新光化工厂将该胶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于1966年开始投入生产,牌号定位铁锚-101,至今荏为我国聚氨酯胶粘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80年代以来,各工业部门陆续从国外引进许多先进的生产线和产品,其中需要大量进口的聚氨酯胶粘剂与其配套,因此,促进了国内研究单位加速聚氨酯胶粘剂的开发,特别是在1986年以后,我国聚氨酯工业进入许素发展时期.1994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下设"聚氨酯胶粘剂委员会",该委员会业已成为全国聚氨酯 胶粘剂技术与信息交流的中心。 国外聚氨酯胶粘剂的市场发展动态欧洲(主要是德、法、英三国)聚氨酯胶粘剂1988年产量为6.85万吨,1993年为7.2万吨;聚氨酯密封剂市场销量为1.5万吨,1993年增长到1.9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和5%。生产聚氨酯胶粘剂的主要厂家有15个。 美国聚氨酯胶粘剂1990年消耗量为4.6万吨(100%固含量计),1995年达到5.9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4.8%,预计2000年将达到7.3万吨。聚氨酯密封胶1990年产量为2.8万吨,销售额为 1.24亿美元。美国聚氨酯胶粘剂生产厂家有115家,其中专业生产厂家有15个。主要消费市场是纺织、木材、包装。其中纺织与木材工业上的应用发展最快,纺织应用胶粘剂几乎占聚氨酯胶粘剂总量的1/2,主要用作地毯背衬胶粘剂。 日本聚氨酯胶粘剂1980年产量为5808吨,1990年达到3.3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20%。根据最近报道,日本生产的聚氨酯胶粘剂一半是用于食品包装复合薄膜,其次为制鞋与木材工业。聚氨酯密封胶1988年产量为2.3万吨,1990年达到2.8万吨。日本聚氨酯胶粘剂生产厂家有34个。 目前世界胶粘剂年总产量约为1000万吨,而聚氨酯胶粘剂仅有20万吨,因此聚氨酯胶粘剂是正在发展中的一类胶粘剂。 国外聚氨酯胶粘剂的技术发展动态 由于聚氨酯胶粘剂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在国外已广泛用于纺织、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元件、制

聚氨酯胶粘剂的优缺点及应用介绍

聚氨酯胶粘剂的优缺点及应用介绍 我国聚氨酯胶粘剂的研发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以后,我国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更为活跃,但与国外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系列化大工业的水平相比仍处于开发阶段。90年代,各行各业引进了众多的生产线,一批三资企业相继建立,进口的产品迫切需要国产化。相关的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加大开发力度,新产品不断涌现。 聚氨酯胶粘剂是指在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团或异氰酸酯基的胶粘剂。按反应组成分类按反应组成可分为多异氰酸酯胶黏剂、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胶黏剂、含羟基聚氨酯胶黏剂和聚氨酯树脂胶黏剂。按用途与特性分类按用途与特性分类可分为通用型胶黏剂、食品包装用胶黏剂、鞋用胶黏剂、纸塑复合用胶黏剂、建筑用胶黏剂、结构用胶黏剂、超低温用胶黏剂、发泡型胶黏剂、厌氧型胶黏剂、导电性胶黏剂、热熔型胶黏剂、压敏型胶黏剂、封闭型胶黏剂、水性胶黏剂以及密封胶黏剂等。但无论是哪种聚氨酯胶粘剂,都是体系中的异氰酸酯基团与体系内或者体系外含活泼氢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聚氨酯基团或者聚脲,从而使得体系强度大大提高而实现粘接的目的。 迄今为止,除了原有的胶种外,无溶剂聚氨酯结构胶、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等国外有的胶种,现在我国基本都有。虽然我国聚氨酯工业已有相当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主要是产量不大,技术水平仍较低。聚氨酯胶粘剂究竟具有哪些特性?它又应用于哪些领域呢?今天就由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给大家做一些简单介绍吧! 一、聚氨酯胶粘剂的特性 1、粘结力强,初粘力大,适用范围广 由于聚氨酯胶粘剂分子链中的-NCO可以和多种含活泼氢的官能团反应,形成界面化学键结合,因此对多种材料具有极强的粘附性能。不仅可以粘结多孔性的材料,如泡沫塑料、陶瓷、木材、织物等,还可以粘接多种金属、无机材料、塑料、橡胶和皮革等,是一种适用范围很广的胶粘剂。 2、突出的耐低温性能 在极低的温度下,一般的高分子材料都转化为玻璃态而变脆,而聚氨酯胶粘剂即使在-250℃以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剥离强度,同时其剪切强度随着温度的降

胶粘剂国内外发展概况和趋势

胶粘剂国内外发展概况和趋势 合成胶粘剂具有应用范围广,使用简便,经济效益高等许多特点。它能使金属、玻璃、陶瓷、木材、纸质、纤维、橡胶和塑料等不同材质或同一材质粘接成一体,赋予各物体有各自的应用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合成胶粘剂正在越来越多地代替机械联结,其应 用已扩展到木材、加工、建筑、汽车、轻工、服装、包装、印刷装订、电子、通讯、航天航空、机械制造、日常生活等领域。现已成为一个极具有发展前景的精细化工行业。 1世界合成胶粘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发达国家的合成胶粘剂工业已进入了高度发达阶段,90年代平均增长率为3%左 右。1998年全球合成胶粘剂销售额约250亿美元。其中美国约占全球销售额35%,西欧占25%,日本占15%,我国仅占7%。全球消费结构为包装占35%,建筑占25%,木材加工占20%, 汽车运输占10%,其它占10%。预计在2000-2005 年间,发达国家合成胶粘剂工业仍将保持3%的发展速度。Henkel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合成胶粘剂公司,年销售额已超过20亿美元。近年来,由于中国胶粘剂市场的不断扩展,许多外国公司和港台厂商看好我国大陆的巨大市场纷纷来华投资,建立独资和合资企业。为符合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发达国家大力研制和开发水系和热熔型等无溶剂胶粘剂。1998年发达国家合成胶粘剂市场上,水基胶占50%,热熔型 约占20%,而溶剂类胶粘剂仅占20%。未来,全球合成胶粘剂的市场主要由低污染的水基胶和热熔胶占领。也就是说环保型合成胶粘剂将是胶粘剂市场的抢手货。目前,由于建筑业和汽车业对胶粘剂质量要求严格,施工条件苛刻,发达国家致力于开发高性能高品质的新型胶种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发达国家合成胶粘剂产量的年增长 率虽然较低但他们的销售额却增长较快。主要是他们开发了高性能合成胶粘剂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