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新版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新版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新版

柳州市驾鹤路小学“活美课堂”教学设计表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正面为诺贝尔的半身侧面像,右边为诺贝尔的生卒年(罗马数字),左下角有作者签名“E.LINDBERG 1902” 奖章背面图案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健康女神许癸厄亚,正在从岩石中收集泉水,为生病的少女解渴。奖章上刻有一句拉丁文,大致翻译为:新的发现使生命更美好。 单元内容及学习目标 人类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中推动文明的进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驱动我们不断追求,努力创新;创新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又饶有趣味。广阔的未知世界,正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书写。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反映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中的探索及其发现,展现了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本单元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述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323507367.html,/v?vid=18439117094599905231&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青蒿素)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323507367.html,/x/page/u0533jp4wx9.html(广义相对论)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323507367.html,/v?vid=13371402646531508911&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斗拱)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323507367.html,/v?vid=8508549922540938268&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中国木建筑)

2019年部编人教版初三上册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教案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第1课时延续文化血脉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中华文化的意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精心举办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节目,播出以来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想一想:不断掀起亲近经典、热爱诗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传统文化独具魅力,传统文化传承也十分重要。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传统文化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 1.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 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意义 1.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共同总结: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四)中华文化的发扬 1.阅读教材第62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1)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日益密切的国际文化交流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怎样的时代机遇?我们肩负着怎样的文化使命? 3.共同总结:(1)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目标导学二:美德万年长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阅读教材第64-65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1)扶危济困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有机会见到“顺其自然”,你最想问他什么问题?(2)青岛有“微尘”,宁波有“顺其自然”,你身边有这样的中国好人吗?分享他们的故事,共同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3.共同总结:(1)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力量。 (2)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3)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精华所在。 (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问题提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好家道和,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面貌的潜在气质,也是家庭兴衰的隐性因子。”传文明家风,做美德少年是对青少年的希望,许多地方正在评选美德少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问题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 3.问题解决: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4.作业布置:选择教材65-66页“拓展空间”中推荐的作品,认真阅读经典,在好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与同学交流读后体会。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意义和怎样发扬中华文化;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民

模块三第三单元教案

牛津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文档内容:教学设计—教案 板块:Welcome to the unit 课堂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通过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用英语了解,描述,表达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为下一课作好铺垫。 Teaching aims: 1.Students will be asked to talk about some magnificent structures, including the Statue of Zeus, the Taj Mahal, the Hanging Gardens and the Pltala Palace. 2.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get involved in the discussion, practise their spoken English and participated in all the designed activities. 3.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be able to describe one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and develop their sense of culture protection.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Introduction 1.The teacher starts the lesson with the song Rivers of Babylon and introduce the topic. 2.Arouse students interests by introducing 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and introduce the topic by asking questions “Why are they called 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and“What other ancient civilizations do you know about?”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音乐话题引入主题。 Step 2 Look and understand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ask them what they know about the pictures. 【设计说明】通过问答了解学生对四幅图片的了解程度。 Step 3 Read and understand Introduce the Statue of Zeus, the Taj Mahal, the Hanging Gardens and the Potala Palace. Ask students to go through the descriptions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then fill in the form. 【设计说明】通过介绍背景知识,填空确保学生掌握所需知识,并以此作为示范,为下面学生要做的Presentation作铺垫。 Step 4 Discussion Ask students to talk about ancient civilizations they are interested in . 【设计说明】鼓励学生用刚接触的有关古代文化建筑的语汇来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Step 5 Presentation Ask students to introduce one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设计说明】让学生模仿老师前面的图片表述,介绍一个古代文化建筑,以操练巩固所学知识。 Step 6 Homework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introducing one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牛津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为文言诗文单元,包括《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这三篇文言散文和《诗词三首》。这四篇课文,既描绘了亭台楼阁、湖光山色等自然美景,又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之中的思想情感和忧乐情怀,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时需要关注到的。 《岳阳楼记》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通过对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的描写和对游宴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湖心亭看雪》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湖心亭看雪的经过,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以及超然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以巧遇知己的愉悦化解了怀恋前朝往事的淡淡愁绪。 《诗词三首》中,《行路难(其一)》描写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的强烈苦闷和抑郁不平之情,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写了诗人被贬的不幸遭遇,抒发了诗人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借赏月抒发了丰富而乐观的思想情感,写出了作者以理遣情,以超然的思想排解政治上的失意,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抑郁惆怅之情的心理过程。 “写作议论要言之有据”要求学生将议论写得言之有据,具有说服力,提高写议论文的能力。 “课外古诗词诵读”旨在让学生积累古代诗歌,培养鉴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2.培养学生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感受舒缓自如的风格。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1、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3、准确、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一、教学重难点 1、自主熟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引导品赏诗歌,探究学习、背诵古诗词的方法。 3、迁移延伸,激发积累兴趣,养成诵读习惯。 二、教学设想 统编教材的“课外古诗词诵读”板块,以四首诗为一组,配合注释和精要的赏析语段,分置于两个单元之后,是对有限的古诗词课文内容的重要补充。对于这一板块,本设计试着将第三单元后的四首课外古诗词与第三单元古诗文教学融合在一起,分散到课内课文的学习中去,引导学生自主发掘每一首古诗与课文的相关点(不作要求,可以是在内容上、情感上、表达技巧上等等各方面),依“读、解、赏、诵、评”五个环节,先自主学习诗歌,再以小组为单位,整合和总结,随第三单元课文的学习利用课堂或课外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班级小展示。旨在期望对这些经典的优秀古诗词做不止于简单的积累背诵要求。 我国的古代诗文,无论作者何人,朝代何时,在写作内容、表达情感、表达技巧等方面,均能找到诸多相通点。尤其是同一册同一单元的诗文,更容易找到相关之处。四首诗歌分散教学一则可以减轻集中背诵的压力。二则为学生构建了更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更利于实行课内外延伸,帮助学生培养积累兴趣和养成诵读习惯。三则给予一个赏析点,能放中有收,利于学生勾连前后所学,较科学地做整合和总结。 由于第一单元是诗歌探究活动单元,探究活动和背诵任务均较重,而第二单元识记内容相对较少,所以设计从第二单元课文学习开始,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当然,提前到暑假布置也可。 三、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任务单 1、读 独立朗读第三单元后“课外古诗词诵读”的四首诗歌,不参考任何资料,初步感受音韵和意境之美。 2、解 依旁注和赏析短文,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或者网络,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背景资料,初步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做到准确熟读,力争背诵。(此环节可落实到摘抄本上)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阅读方法”为主题,包括《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习作:_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本单元所选的3篇课文都是要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找到恰当的阅读方法去解决阅读问题。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指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理清学习任务,学习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根据阅读任务有针对性地运用阅读方法。写事物时,注重融入情感,表达看法,本单元的习作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点滴事物,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语文园地”则是通过系统性地总结、语用练习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9 竹节人 教学目标: 1.会写“豁、凛”等14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疲倦”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 3.通过文中表达竹节人给作者带来乐趣的语句,感受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4.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重点 体会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难点 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豁、凛”等14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疲倦”等17个词语。 2.朗读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梳理文章脉络,明确阅读任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竹节人”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你们小时候最爱玩什么玩具?有动手制作过玩具吗?(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2.今天,咱们要回到20世纪,去看看那时候的小朋友爱玩什么样的玩具。 (板书课题:竹节人) 3.生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们有疑问浮现出来吗? 预设1:什么是竹节人? 预设2:竹节人怎么玩? 5.课件出示: 师:竹节人是怎么做的?又是怎样玩的?围绕竹节人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 【设计意图】 课堂伊始,通过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共鸣,围绕题目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既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最快地接触到文本的核心。 二、初步感知,完成阅读任务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完成阅读任务单。 课件出示: 2.在读课文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出示课件,介绍范锡林。 课件出示: 范锡林,江苏无锡人,1950年一月出生于江苏无锡,1968年赴靖江市靖南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靖江团结中学教师,靖江中学教师,靖江市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江苏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睁开吧,长长睫毛的眼睛》获《少年文艺》好作品奖,中篇小说《秘道》获上海市首届巨人优秀作品奖。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一、考点、热点回顾 【语法】 1.交通方式表达法 (1)用“by + 交通工具名词”表示交通方式。此时交通工具的名词只能用单数,不能用复数,也不能被冠词或物主代词等限定。如:by bike, by bus, by train, by ship, by plane They often go home by bus. (2)用“by + 交通路线的位置”表示交通方式。如: by land, by water, by sea, by air They go to England by air. (3)用“in/on+ 交通工具名词”。此时交通工具名词前必须有冠词、名词所有格形式或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等限定词修饰。其用法与“by+ 交通工具名词” He often goes to school on a (his) bike. (4)用“take a/the+ 交通工具名词”表示交通方式。 如:take a bus, take a train, take a ship, take a plane, ride a bike Will you take a bus to go there? (5)表示“步行去某地”, a)go to +某地+on foot 如:She goes to work on foot. b)walk to +某地(walk to 后接地点副词here, there, home时,介词to 要省去) 如:He walks to school every day. I usually walk home. 【练习】 (1). ——_____ do you get to the zoo? ——Take the bus. A. What B. How C. Which D. When (2). 你通常怎么到学校? ______do you usually _____ to school? (3).——______ _____ is it ______ your home ______ the hospital? 从你家到医院有多远? ——It’s about three kilometers. 大约有3千米远。 (4) Allan will go back to England by plane next month. (就画线部分提问) _____ _____ Allan go back to England next month? 2.不一样的“到达”:get to, reach, arrive in/at get 是不及物动词,当后面接表示地点的名词时应和介词to连用,但如果是接here, there 等地点副词时,应省略to. reach是及物动词,后面可以直接跟名词 arrive是不及物动词,后面接大地点时,用arrive in, 接小地点时,用arrrive at. 但当接here, there 等地点副词时,不用介词。 【练习】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单元初步感知 授课提要课时 5小公鸡和小鸭子 课文讲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出去玩,小公 鸡给小鸭子捉虫吃,小鸭子奋力抢救落水的小公 鸡,告诉我们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 6树和喜鹊 一只喜鹊,一棵树,很孤单;好多喜鹊,好多 树,很快乐。所以有朋友才会快乐,有友爱才会幸 福。 1 7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玩很快乐,与他人一起玩也很快乐。作 者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什么,两个人玩什么……许多 人玩什么,说明只要心情好,玩什么都快乐。 2 口语交际: 请你帮个忙 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别人帮忙,请别人帮忙 时要使用礼貌用语。 1 语文园地三 1.查字典:学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记住音序查 字法的口诀,并能利用口诀熟练查字典。 2.日积月累:积累优美诗句,感受诗人与朋友的 依依惜别之情。 1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主题是“朋友与友情”,在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讲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有了朋友才会更快乐。把句子写生动是本单元的一个知识点,音序查字法是本单元的重点,让学生熟记音序表,通过多种练习掌握音序查字法。 授课方法探究 5小公鸡和小鸭子 认真读课文,想一想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感受他们之间纯洁的友情。 6树和喜鹊 通过自读自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树和喜鹊开始孤单,后来快乐的原因。 7怎么都快乐 朗读诗歌,画出有关句子,知道一个人玩什么,两个人玩什么……许多人玩什么,说明只要心情好,玩什么都快乐。 口语交际: 请你帮个忙 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并认识到请人帮忙时应该用哪些礼貌用语。 语文园地三 在充分读和说的基础上,练习用音序法查字典,做到准确熟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9、穷人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 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 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开火车朗读课文(按座位顺序每人朗读一段)。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2.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读课文 1.同座互相练习朗读。 2.指名分段朗读。 五、识记生字。书写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第一、二题,进一步自学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课文第一~三段。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教案、第三单元

10、飞檐走壁的虎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抓住重点词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3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介绍的壁虎的有关知识,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根据挂图简介壁虎,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壁虎的常识性课文,请用一句话把你眼中的壁虎向大家介绍一下。 2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 3好,我们今天进一步学习有关壁虎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抽生读课文,注意准确、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自悟:课文介绍了壁虎的哪些特点?可分为几个部分? 2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3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文,了解特点 你对课文的哪部分感兴趣?可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展开学习,注意

用上以前我们学过的学习方法。 1复习学习方法:如“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抓重点词句法”、“反复朗读,读悟结合法”等。 2自选学法自由组合合作学习。 二、汇报交流,深入理解 1.从壁虎的外形,你体会到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了壁虎确实是名副其实的虎将? (1)捕捉蚊子、苍蝇、飞蛾。抓住描写壁虎动作的词,如“伸长”、“跃起”、“张开”、 “吐出”等分析体会。 (2)捕食蝎子。抓住“面无惧色”、“毫不在乎”、“大发虎威”、“纵身一跃”等词进 行体会。 (3)用同样的方法体会壁虎胃口很大、能飞檐走壁、巧妙避敌、喜欢清静、机警的 特点。 3.可借助多媒体教学,重点理解第六段。 (1)读读画画: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勾出来。 (2)可借助媒体演示体会壁虎是怎样“丢卒保帅”的。 (3)多种形式读,体会壁虎的机灵可爱。 4.借助多媒体教学,体会壁虎冬眠的情景,说说哪些动物也像壁虎一样冬眠。 5.总结交流、读写结合。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壁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读写结合:运用本课所学方法,观察、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吞食虫子 捕食蝎子名副其实的虎将 胃口大 10飞檐走壁的虎将飞檐走壁 巧妙避敌大自然的神奇 静静冬眠

九年级英语unit3教案

Unit 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 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话题为得体礼貌地运用语言索取信息及提供信息。Section A 以购物和去游乐园游玩等日常生活为切入口,通过问路及指路引入语言操练及学习,让学生通过模拟日常真实场景体会、感受及领悟目标语言内容。Section B 部分突出帮助学生扩充自己的描述性词汇语库,训练他们运用形容词描述相关场所的品质特征,以及对形容词句型(to be +adj.)的正确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训练学生在不同场合用词用句的礼貌性及得体性。 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重点单词和短语。 2. 学会礼貌性地询问信息;能正确使用含有wh-问句的宾语从句。 3. 培养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个人独立思考,两人或多人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策略,积极创设较真实的语言环境,利用教学图片、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来展开课堂的听力和口语交际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在不同场合下礼貌性地使用语言并能结合不同文化背景得体使用语言。 教法导航 采用直观教学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法导航 采用Using contest guessing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 课时支配 第1课时:Section A 1a-2d 第2课时:Section A 3a-4c 第3课时:Section B 1a-2d 第4课时:Section B 3a-Self Check 课时教案

教案I 第1课时Section A 1a-2d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restroom,stamp,bookstore,beside,postcard,pardon,bathroom,rush 2. 理解并掌握重点句型: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Excuse me, do you know where I can…? 3. 能听懂有关问路的对话。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语言使用的礼貌性和得体性。 教学重点 礼貌地运用句型:Excuse me, could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Excuse me, do you know where I can…? 能听懂有关问路的对话。 教学难点 能抓住录音中的关键词。 教法导航 课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老师少讲,鼓励学生多练。 学法导航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积极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图片,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students as usual. Step 2 Presentation 1. Guessing game Show pictures to the whole class, one student explains the places in English and another one who doesn’t look at the blackboard guesses what place it is. For example, one student says: We can save money or exchange money in this place, another one guesses it is a bank. Get students to guess the places like bank, post office, bookstore, museum, bathroom, washroom, mall and so on.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套教案(统编本)

第三单元 本单元以“阅读方法”为主题,包括《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习作:____________让生活更美好”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本单元所选的3篇课文都是要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找到恰当的阅读方法去解决阅读问题。教学本单元课文时,要指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理清学习任务,学习不同的阅读方法,并根据阅读任务有针对性地运用阅读方法。写事物时,注重融入情感,表达看法,本单元的习作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要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点滴事物,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语文园地”则是通过系统性地总结、语用练习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9 竹节人 1.会写“豁、凛”等14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疲倦”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 3.通过文中表达竹节人给作者带来乐趣的语句,感受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4.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重点

体会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难点 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1.字词教学 本课14个生字,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词语和语段进行教学。可把本课的词语进行分类,分别有“跺脚”“大步流星”“轻手轻脚”这类跟动作有关的词,“疙瘩”“冰棍”这类名词,“别出心裁”“技高一筹”这类形容词,还有“沮丧”“忘乎所以”这类描绘神态的词语。不同类型的词语要有不同的学习策略,比如在学习“威风凛凛”的时候,注意前后鼻音的区别,体会竹节人有气势的样子。在识记“跺脚”“大步流星”“轻手轻脚”时可通过肢体动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理解“别出心裁”中“裁”字的字义,积累“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这类四字词语并学会运用。 2.阅读理解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阅读品析。阅读应该有更强的目的性,要与锻炼思维能力、阅读能力、阅读方法相整合。本课学习,要理清三个不同的阅读任务,通过快速浏览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精准找到与阅读任务密切关联的文段内容,并抓住重点的语句体会作者文字背后隐藏的思想情感,总结本文的表达方法。既重视对学生阅读分析与整合能力的训练,也重视对文本情感的体会,这是六年级语文学习的方向。 3.表达运用 学会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也是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表现。学生在学习文章后,能学会通过说明性、叙述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做到语言形式与表情达意的统一,实现了文本学习的迁移运用,把学习落实到语用上。 1.预习提纲 (1)通过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快速浏览课文,找到与三个阅读任务相对应的文本段落。 (3)用“______”画出你觉得有意思的语句,多读几遍并做批注,写写你的感受。 2.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小学第十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10 杨氏之子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感受文言 1、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说明:“之”是助词,相当于“的”。 2、读读课题,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可能回答:不太好懂;像古诗的语言……教师小结:这是古代汉语,也叫文言文。 3、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4、自由的说说你感受到的差别和不同。 学生可能的回答:很难读通顺;有些字没见过,不好认;意思不懂;句子很短……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教学: (1)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wèi)”、“应 (yìng)”。 (2)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字词,讲解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比较的知识,比如:有些古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节词等。 二、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大声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随机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教师要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困难所在。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 比较困难的句子,可能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为设果,果有杨梅。”省略了主语,前面要加上“小孩”。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难点是“夫子”的理解。 课文的意思: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中的小孩九岁了。孔君平去看望小孩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小孩摆出水果招待客人。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小孩说:“这是你们家种的水果吧。”小孩应声回答:“我没听说孔雀是您的家禽呀。” 三、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哪些有疑难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想象情境,感情朗读 1、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 (孔君平可能是神态很随便,甚至有些看不起小孩,认为他还是一个孩子,说话的语气可能有些傲慢、随意;杨氏之子很机智、神采飞扬,说话语气有挑战性。)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试着有感情的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两人不同语气。 二、深入理解,体会语言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九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及反思 1.教学内容: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2.教学方法和目标: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谈论一下学校制度或家庭制度,以练习“允许做某事”(allow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应该被允许做某事”(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omething )的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学校或其他制度的讨论,培养学生自我判断是非的能力,作为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针对一些社会的不良现象,也应该有极强的判断力和正义感。 4.能力目标:能正确使用情态动词和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omething )结构表达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和观点。 5.探究活动(任务):结合班上的实际情况,分小组分别讨论,编写一份行之有效的、受同学们欢迎和认可的班级规章制度,并与其他小组进行比较和修改,最后将之作为正式的班规张贴起来。 【教学过程】 1.导入: T:Do you love our class? Ss:Yes. T:Did you do anything bad for our class?Do you have any bad manners? Ss:Yes.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S :Some students often make noises. S :Someone sleeps in class. S :Someone is often late for school. S :Someone often throws litter on the ground of our classroom. S :someone often draws on the wall and make it very dirty. (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谈论起来,只不过他们用中文,英语好的学生帮助他们用英语表达。)2.分组讨论。 T:What should you do to make our class better?Discuss in groups. (全班分成10个小组,每组有4 个人,人人参与,各抒己见。小组长主持并作笔录。教师巡查指导)以下是第一小组的讨论情景。 Group 1 S :I think students should keep quiet in class. S :I agree with you.We should 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make noise in the classroom. Group Leader:Have you ever been sleeping in class?(问一个上课经常睡觉的学生)Do you know “sleep ”?(做睡觉状) S :(不好意思地说):Yes.yes,sometimes… Group Leader :What should you do from now on? S :No sleep.(其他组员帮他纠正。) Ss:Are you sure you will not sleep in class?We don’t think you should be allowed to sleep in class from now on.(大家鼓掌认可,那位同学红着脸表示接受。) Group Leader :Do you know who often throws the rubbish in the classroom or from the window?(随手做扔垃圾状。)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教案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教案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教案 教学内容:有多重(认识千克、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2.估算一些物品的重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同学们,上节课有两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好,老师要和他们热烈拥抱。 老师抱一个特别瘦的学生一下就抱起来了,而抱一个胖的学生怎么

抱也抱不起来。 师:通过刚才老师抱这两个学生你有什么发现? 师:真的吗?(让一个学生再来抱抱试试) 2.师让学生从桌上任拿2个物品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较轻,谁比较重。 (二)探索新知 1.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刚才我们通过抱一抱和掂一掂都可以大体比较出两个物品的轻重,那么要知道物品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 (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用秤来称。) 师:这两个方法都不错!如果物品的包装上标有质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些物品的质量。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到商店任选5件自己喜欢吃的食品调查它们的净含量,谁来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好!同学们刚才说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用来表示物品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2.认识秤。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比如:刚才两个同学的体重、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物品,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 (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的准确质量可以用秤来称,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汇报: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健康秤等等。用课件介绍各种秤的简单使用。 台秤:把物品放入盘内,指针会告诉我们物品的质量。 电子秤:把物品放入盘内,会自动显示物品的质量。 弹簧秤:把物品挂在钩子上,就可以读出物品的质量。 天平: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标尺表示的刻度来计算左盘中物品的质量。 磅秤:计算秤砣质量和秤杆刻度表示的质量,我们可知被称物品的质量。 3. 简单介绍天平和盘秤的用法。 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台天平和一个台秤。老师简单介绍天平各部分的名称:托盘、横梁、标尺、指针、螺旋、砝码……(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