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文化论文

蚕丝文化论文
蚕丝文化论文

蚕丝文化论文

蚕丝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是蚕丝的发源地。在漫漫的中国历史中,蚕丝文化深深地渗透到了每个时代、不同的社会中,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浓缩品,在各个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继学院开展的蚕丝文化课之后,我对于蚕丝的了解已不是之前那样零碎,这门课程至少让我对中国文化又多了些崇敬。

中国蚕丝文化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5000年前,人们就对蚕吐出的丝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远古时代,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气候温湿、土地肥美,野桑资源丰富,这位蚕的养殖提供了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为先民采集蚕丝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从那时起,蚕成为人们制作精美丝绸最得意的宝物,也为之后的蚕丝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为蚕丝,开辟了丝绸之路,造就了一段曲折丰富的文化路程。古丝绸之路的兴衰演变也成为蚕丝文化史上重要的一方面。我国很早以前就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打开了通向西方的国际交通线,即西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国际交通线特别是两条陆路曾是链接中国与多国的纽带。世界三大佛教亦在丝路所经的国度形成和传播。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丝绸在当时不仅是消费品,也是表示友好的有效手段,因为中国当时的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其作为礼物。丝绸使当时多个国家认为中国诗歌富裕之地,由于丝绸和瓷器的价格其高,各国的元首及贵族曾以穿着中国丝绸使用中国瓷器为富有的象征。

内蕴丰富的蚕丝文化背后是蚕丝不可磨灭的强大功能。

古时的先民把蚕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最初蚕蛹用来充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应用的范围愈加广泛,如生活必需品的组成,文化用品上的装饰等。蚕丝的满足功能,实际是蚕丝物质功利价值的体现。

古时蚕的出现为人们的穿衣提供了新的材料样式,人们在装扮

自己的同时自然会流露出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彰显出华贵的魅力。丝绸的出现必定成为美的化身,丝绸是物质美与精神美、形式美与内容美的有机结合,人们对丝绸的向往和追求标志着人类审美的程度的加深。

蚕也有着更深层意的教化功能,历代以来都有蚕丝物质、精神生产的突出人物,不论他们的高低贵贱,他们都是蚕丝文化精神的代表,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传统精神的代表者,他们在书写自己英勇事迹的同时,也把蚕丝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不断发挥着蚕文化的教化功能。

丝绸有着多种极好的特性,有舒适感,吸、放湿性好,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及良好的保暖性,吸音、吸尘、耐热性强,并且可有效地防紫外线功能。

蚕丝作为美好的象征,以强大的功能、精神的寄寓存在于富蕴的文化中,为一代代人类提供各种好处,悠久的文化教育着人们,它的精神文化生生不息。

陆咸:吴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

陆咸:吴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 中华文化起源是“多元一体”的。所谓“多元”,指的是起源是多方面的;黄河地区的半坡文化、仰韶文化,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吴越地区的良渚文化等,都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这些原始文化,在长期交流中互相影响,逐步形成统一的中华文化:统一的思维方式,统一的典章制度,统一的文字,大体相近的伦理观念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 虽然说中华文化是融合了各个地方文化的精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的,但在中华文化形成的比较长的时间中,中原地区的文化显然起着中心的作用。被奉为中华民族祖先的黄帝,以及以后对中华文化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堯、舜、禹,活动的中心都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汉字的起源也在中原地区。春秋时期,孔子把中华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主要是整理中原地区的文化。这是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文化比较先进,为其它地区的人民所仰慕。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原地区的文化也吸收了其它地区的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覆盖全中国的中华文化。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中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在大的统一方面的同时,也还存在因地方差异而形成的地方区域文化。虽然随着交通的发达,传媒手段的进步,地区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但不可能完全消失。 吴文化产生在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吴越文化,现在统称为“良渚文化”,主要从事农、渔生产,擅长开河、行船,在玉器雕琢和丝绸生产方面也有很大成就。据现在考古发现,在当时就和北方文化就有交流。到吴国建立以后,和其它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史书上说吴王寿梦时期“始通中国”,就是指吴国加大了和中原地区国家的交流。文化交流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派人出去学习是交流,外交活动是交流,打仗也是交流,战争往往可以向敌对方面学到很多东西。 吴地文化和其它地区的交流,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良渚文化阶段,属于史前时期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了对外交流,只是规模较小。第二阶段是吴王争霸时期,寿梦派小儿子季札出使中原各国,吴王夫差开邗沟,在战胜齐国后和中原各国会盟,都是吸收中原文化的过程。吴、越两国先后灭亡后,吴地被楚国占领,则大量吸收了楚文化。第三阶段是在汉代,由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统治。从这一时期起,中华文化称为“汉文化”,中心地区仍在中原。武帝独尊儒学,儒学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吴地当然也受到儒家思想统治,从这一时期起,吴文化成为汉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朱卖臣。第四阶段是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南北朝时期,北方是五胡乱华,大批中原地区贵族和士子过江来到南方,和南方贵族结合,带来了大量北方文化,促进了江南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陶渊明的诗文,王羲之的书法、陆机的文论、顾恺之的画,他们的成就,开启了隋唐文化的兴旺,至今仍有重大影响。陆机和顾恺之都是吴地人。隋朝时,隋炀帝把邗沟延伸为京杭大运河,对以后吴地文化和北方文化的加速交流起了极大作用。第五阶段是两宋时期和元代。北宋把都城建立在开封,南宋时建都杭州,吴地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苏杭地区被称为“天堂”,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中心地区之一。第六阶段是明、清时期,由于棉布和丝绸业的发展,吴地不仅是粮食生产基地,而且成为“衣被天下”的纺织品生产基地,商品经济有了极大发展。明清文化上出现了“吴风吴俗主天下雅俗”的局面。吴地的学术思想、文学作品、绘画、戏曲、建筑艺术等,都走在全国前列。

常州渊源历史

常州文脉被现代行政区域划分的支离破碎 月华如水,夜色阑珊。今晚的月色真美。 这个时候,正好在读张戬炜的《旧时月色》,一看书的名字,就生出几跟欢喜。在常州住了数十年的我,自认对常州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很多常州的风物,在我的少年时代,就已经变成历史,进了档案馆,进了人们那封存的记忆,对我而言,那只是人们偶尔口头上谈及的断片,对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没有感性认识的我,想要捕捉那一点点残存的常州文脉,怕是力不从心的。 近年来,本地报纸上多了对老常州的记忆,那些属于那个时代的回忆,现在出现在我们这些读者的眼前。不过,那多是个人的感怀,而能一气呵成,同时又娓娓道来叙述旧常州府的往事,这样的文章和书,还是很少。那些或者已经在史书里,或者尚在那些老人们的心里的往事,需要钩沉,而张兄就做了件大好事,他把这些碎珠串起来,如同在历史的天空下闪烁出灿烂光芒的常州府文化。现在的常州,仅占了旧常州府1/5的地方,即武进这一块,而其他几个旧的属县,现在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都和常州脱离了,而武进的西来桥,马山等乡镇,现在也没了,常州被割头断足,地脉断了,文脉也为之一蹶不振。 有回看到某个帖子,大意说是旧常州府的文脉大部分被无锡继承了,理由是无锡现在管辖三个旧属常州府的县市,时空变幻,人物更迭,风流不再,只留下荒草野蔓,给人以黍离之感,幸而有张兄重拾府城旧家山河,于文化常州的残垣断壁间,支撑起一片新的天地,也可以说是承继了原常州府的荣光,风云咸淡,星聚星散,此地留下的风流,尚不至被雨打风吹去。但是影像只是在纸面上记载了那当时的宇宙,而现实中,作为危房处理掉的常州特色住宅,甚至是名人故居,寺庙,那些传承着,曾经传承着常州的人文历史的载体,都在现代化的口号中灰飞烟灭,后人如果没有前人的指引,哪会知道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厚重的历史? 旧时的月色值得我们想念,但那只是梦,而张兄的这本书,作为文史小品也好,作为旧闻轶事也好,都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品味那与城市共呼吸的感觉。 文宗溯源 明成化十九年(1483),翰林院侍读学士徐琼为《重修毗陵志》作序,序中盛赞常州儒风说:“余考毗陵,本周吴国,继是历代称为名郡。……郊野多诗书之士,庠序有俊义之才,其用而见诸事功,光明正大可观者,济济乎盛矣。” 常州之所以能称为“儒风蔚然,为东南冠”,与2500年来,中原文化和吴文化在常州

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主要从文学的角度,阐述了自古以来吴语对吴歌的影响。 【关键词】文学;吴语;吴歌;影响 在中国文学史上,吴语对歌曲、戏文、话本小说、弹词说唱、俗谚笑话等方面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主要来说,以吴语为载体,形成了吴歌、吴语小说和地方戏曲等吴语文学。 吴歌,是指在吴语区内流行的民歌和歌谣,是文学史上对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迄今为止,唐末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B唱的一首即兴的山歌是最早用吴语记录的山歌。 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原始吴歌起源很早,但《诗经》中没有收录吴歌。顾颉刚《吴歌小史》说:至春秋时代,一些文献中记载了吴歌。《吴越春秋?渔父歌》:“日月照耀乎??已迟,与子期乎芦之漪。”又曰:“日已夕兮,余心忧悲。月已迟兮,何以渡为?事??急兮将奈何!”这大概是以汉语汉字译写的吴歌,而不是吴地歌谣的汉字记音。吴歌之名,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楚辞?招魂》有“吴歙蔡讴,奏‘大吕’些”之句。先秦时期吴歌即名吴?Q。春秋战国广为流传的《南山有鸟》,就是

地道的吴歌。 《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的“阿谁”;《迢迢牵牛星》中“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的“几许”等,在今天的吴语中还在使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阿母、阿女、阿兄、阿妹”,在称谓前加上词头“阿”字也是吴语至今尚在的使用习惯。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业成为吴地的中心,“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此所指的吴声歌曲,后来被人统称之为“吴歌”。在此之前,吴歌很少见诸文字,吴声歌曲弥补了先前的空白,有很高的价值。现存在《乐府诗集》里的吴歌,共326首。 《晋书?乐志》:“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最初用吴语演唱,都是清唱形式,被称为徒歌,比较纯朴,在《子夜歌》等吴声歌曲中保留了这种特点。而且,今存各种子夜歌中大多表现了称人为“侬”(“赫赫盛阳月,无侬不握扇。”“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和称己为“侬”(“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擘枕北窗卧,郎来说侬嬉”。)的吴侬特色。后来发展到用管弦乐来伴奏,这样,吴歌就从民间登上了大雅之堂。此后,许多文人加入仿作吴歌的行列,吴歌的文学意味日渐浓郁。 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刘禹锡,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大等翘楚,他们从吴歌中汲取养料,又仿照其体裁,写下了优

浅谈吴文化论文

常熟理工学院 日语专业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浅谈吴文化 作者完成日期2014年 4 月日 培养单位 指导教师 研究方向 论文类别 授予学位日期年月日

浅谈吴文化 日语专业 研究生:指导老师: 摘要 吴中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吴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对日本的文化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磨灭不了的影响,留下了许许多多于此相关的宝贵作品和文化瑰宝,对日本的来说,吴文化的影响已溶于血液之中,再难以分割。 关键词:吴文化意义影响日本 目录 第1章绪论4

1.1 吴文化的发展历程4 1.1.1吴文化的含义4 1.1.2吴文化的地位4 1.1.3吴文化的发展与繁荣5 第2章吴文化的意义及影响 (6) 2.1 吴文化对吴地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6 2.1 吴文化对日本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7 2.1.1吴越文化东传对日本国的形成发展的意义。7 2.1.2吴文化对日本农耕文明的影响8 2.1.3吴文化对日本和服的影响9 2.1.4吴文化对日语语言体系的影响。10 第3章吴文化的特色及对当代社会应如何发展吴文化 (10) 3.1吴文化的本质特征10 3.2吴文化的特色及发展道路11

第1章 1.1 吴文化的发展历程 吴文化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代吴越地区生活着勾吴和于越两个部族,夏商时代吴和越分别在江浙地区形成两个国家。春秋时期为了争夺霸主地位,吴越长期相互征伐,最后先后灭亡。两国政权虽亡,但“吴越”这一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吴越两国社会经济发展虽互有差异,而在历史渊源、地理分布和语言习俗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的文化特征,它们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彪炳史册的吴越文化。 吴文化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弘扬吴文化,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的应尽义务。 1.1.1吴文化的含义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苏州文化等。。吴地,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若以吴语来说,则南可至浙江温州、永嘉之地,东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的交界处。 1.1.2吴文化的地位 江南文明之源吴文化是开创江南古文明的源头,吴泰伯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吴国具有74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任何一个诸侯国所不可比拟的。对真理的追求要比对真理

吴文化发源地

吴文化发源地——梅村 我们是在一个典型的江南雨天进入梅村的。烟雨笼罩下的梅村乍现眼前时,流露着一种新鲜的乡俗气质,已很难觅得“江南第一古镇”的“古意”了。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知道梅村的名声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吴地祖先——吴泰伯(或作太伯)。据称,早在公元前12世纪的商朝后期,泰伯、仲雍从今天的陕西来到江南荆蛮之地,在梅里筑城建都,自号“勾吴”,至“王僚二十三君皆都在此”(《吴越春秋》),及阖闾立,始正式迁都苏州。因此,梅村又被称作“勾吴古都”。 《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出。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奔荆蛮,自号勾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有关泰伯奔吴的落脚地,眼下史学界依然流行多种说法,单江苏就为泰伯奔吴是在无锡一带还是宁镇地区就颇有争议,但根据大量的史料记载,泰伯当时所奔之“荆蛮”,应指无锡、苏州一带,有关泰伯奔吴在梅里,后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泰伯墓碑记》以及南朝的《后汉书》等,都有泰伯冢在梅里的记载,而关于“梅里”即“无锡梅村”,最早有东汉碑刻的记录。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注“吴太伯”也称:“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 也就是现在的梅村地区。更确切地说,古文献记载的“梅里”范围要远大于现在梅村镇的行政区划,比如,相邻的鸿声镇就应归入当时的“梅里”的区域内(泰伯募遗址现在鸿声境内)。 遗憾的是除了文献记载,目前有关泰伯奔吴的遗物、遗迹仍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不过在梅村地区,至今流传着大量有关泰伯奔吴、开发江南的动人故事。像“皇渡河”、“荒三千”、“九泾一渎”、“荆村”、“蛮巷”等,当地百姓给这些地名赋予了丰富的历史传说。虽说传说无从查考,无以为证,却给梅村历史渲染了浓厚的人文色彩。不过,在历尽千百年风雨沧桑、战乱动荡之后,随着近期梅村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当地所能寻访到的旧址多已成了残迹。现在的梅村,最能证明其历史,只有泰伯庙和伯渎河了。 泰伯庙是后人为纪念泰伯而建,始建于汉代,眼下所剩的最古老建筑已是宋代的。以前也曾到访过这里,跟诸多的江南庙宇相似,当时的泰伯庙几乎没能留下什么特别的感受。只有在江南绵长的雨季里,泰伯庙也才散发出缕缕静谧幽深的气息,让人可以透过时间的雨幕作悠长的遐想。 伯渎河相传说为泰伯开发江南时所修,但在尚未得到考古证实之前,这只能作为一种传说。尽管如此,作为比京杭大运河更早的古代运河,伯渎河的历史依然是漫长而古老的。据考证,伯渎河在吴王夫差时已存在。当时夫差为了北伐齐国、称霸中原,下令开凿古代运河,称“邗沟”,也就是东汉《越绝书》上记载的“吴古故水道”。伯渎河即“吴古故水道”的无锡段。如今的伯渎河,黝黑的暗流,散发着雨季的腥臭,已很难让人想象,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条运河还是当地主要的交通渠道。

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

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 吴文化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苏州文化等。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清代以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不同的区域文化,其间都蕴藏着一些生生不息的精神理念。要充分了解并发挥区域特色文化的作用,首先就必须探本求源,深刻揭示其本质内涵,全面把握其发展演进脉络。 从吴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来看,吴地中心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这里山明水秀、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气候温润,降水充沛,加之庞大的太湖水、长江水、运河水等水体,构成了吴人及其文化赖以生存的水乡泽国,成为吴地显著的地域特色。水成了吴地居民不可缺少的物质与精神元素。 自然环境在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对文化特征的培育与影响是真实的。吴文化以水为标识,是水的文化,其最直观的表象特征与水直接相关。一是秀美的水乡特色。谈起吴地,湖山、古镇、

小桥、流水、园林、曲径、荷池等精致小巧、优美典雅的自然文化景观就会自然浮现眼前。吴人的生活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水,是吴地居民不可缺少的物质与精神因素,对吴人的生产、生活以至性格特征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影响。吴文化就其主导性、基础性特征来说,是具有水的清新气息。吴人衣食住行中的蚕桑丝绸、稻米鱼虾、城和村、桥和船等,莫不与水相关。吴文化尽显江南水乡和谐秀美的特性。二是婉约的吴语文化。吴语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方言。吴侬软语清秀斯文、谦逊温和。吴语文化突显其了细腻、灵动的特点。吴地居民用吴语交流,用吴语抒发感情,从事创作,产生了极富人文特色和情韵的吴语文化艺术。如:纯朴清新、温柔敦厚的吴歌、吴乐,委婉清丽、悠扬动听的锡剧、昆曲、评弹等,倍受人们喜爱并代代相传。三是温良的民风习性。天然的湖光山色,和谐的水乡环境,加之吴人长期偏安一隅,得以修养生息、修身养性。文化的生态化取向培养起了吴人温良、平和、安祥的性格。外柔内刚是吴地民风习性的典型性征。吴地民俗,清丽委婉。无锡泥人“大阿福”和“老寿星”,笑容可掬、和谐可亲,即是写照。 但凡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肯定呈现着一些不同的特点,但作为一个长期葆有文化稳定性的形态,其内核一定存有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吴文化的本质特征可以概括成这样几点:一是厚

走进常州

走进常州 ---记一次文化旅程因为这次契机,我才能认真而细致地沿着青果巷斑驳的石墙领略我的故乡---常州的文化底蕴。身处其中太久,往往会遗忘时光赠予我们的财富,而我如今要将它们一一拾起,细细品味。 如果不是这次带着探究的目的重游青果巷,恐怕我会深深沉迷于浓浓的古典气息当中而不知所以。这儿是真正的小桥流水人家,一条长街伴着一条长河,凝聚了数千年常州古迹的精华,荟萃了数不尽的人物精英。青果巷,隐藏在繁华之下的苍老,即使处于常州最为热闹的中心城区,也改变不了它的历史气息……

自2008年开始,青果巷历 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就被提出, 深宅大院毗连,流水人家相映, 青瓦粉墙,一式明清风格建筑, 如诗如画。我所看到的房屋大多 临河而建,形成了与河道并行的 小巷和街道。弄堂或长或短,勾画出宁静的氛围,街道两边有许多小商店,有些年代已久,招牌都看不清了,所有的一切都在向我诉说着时光的匆匆……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到青果巷有500年历史的“八桂堂”。论说八桂堂的名人,第一个自然是明朝唐荆川,当年正是他种下的八棵桂花树,才有了后来的人杰地灵的八桂堂,所以他堪称为八桂堂的开山鼻祖。其次是清朝常州读书大户——庄家的的庄楷,还有清乾隆年间的状元、为后人留下许多稀世名画的著名画家钱维城和

钱维乔两兄弟,其著作《苏东坡舣舟亭图卷》名垂千古。另外,湖北布政史瞿赓甫以此为居,其侄孙瞿秋白也在这里出生,著名实业家张赞辰及其侄儿青年将领张太雷也居住于此,他们都与 八桂堂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的 人生一部分都在八桂堂上演,是 他们成就了八桂堂的百年人文 底蕴,使常州这个古老的城市光 耀千秋。 常州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齐梁故里,底蕴深厚,拥有6000多年的人类文明史,32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而在青果巷你可以很轻易地领略到这种文化的魅力,原因不在其他,单单是往来人群中不时常来的吴侬软语,便可体会一二。大多居住在青果巷中的是老年人,不是说青年人不喜欢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吴越文化又称江浙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浙的地域文化。下面给大家说说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供大家阅读! 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中心与代表。 今天不论研究吴越文化,还是海派文化,都必须将其置于长三角文明的大背景中。惟此方能历史地发展地把握其主体文脉与核心精神。长三角文化与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相承相继、一路走来,充分展现了归并和重塑传统优势的强大整合力。在当今新形势下,要使之得到应有的张扬和推进,再造长三角区域文化新的辉煌,对其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的充分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 海纳百川 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今天更要不断强化这种开放开拓的自觉意识,努力将长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吴越”、“汇通大海”的多元文化体。 聪慧机敏 二是,聪慧机敏、灵动睿智。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

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长三角文化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位,理当对其予以充分吸纳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经世致用 三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越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毫无疑义,大力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信守份的精神,正是如今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重任。长三角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求实、务实风格的延续。 敢为人先 四是,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生动力。只有始终坚持这种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增强突破意识,摆脱狭隘的视域和地域羁绊,才能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区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不断谱写新的华章。 吴越文化的影响吴文化、越文化都起源于长三角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吴越文化所蕴涵的内容和精粹,不断丰富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研究吴越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

浅谈常州与吴文化

浅谈常州与吴文化 常州历史文化渊源流长,自常州人文始祖季札分封延陵(常州古称)至今,已经是有了25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古城(历史上有“龙城”别称),同时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 常州古属吴地,是吴公子季札的封邑,素称“三吴重镇”、“中吴要辅”,是我国一座古老而文明的江南名城,是长江三角洲一个地区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性的文化,是古代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与江南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形成的,是我国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江苏和安徽二省长江沿岸及其以南地区在西周和春秋时都属于吴国的范围。这一地域的广大人民及其代表人物都对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在吴文化的研究中,出现了十分有益的讨论。苏州以吴国晚期国都而谓吴文化的发祥地和吴地文化的精华代表;无锡以太伯最早奔吴建国之地,故称开吴立国的发祥地和吴文化的源头;镇江以出土的宜侯簋和西周古墓作为最有力的佐证,认为宁镇地区应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吴文化是由宁镇地区逐步向太湖地区扩展的。常州在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常州有着丰富的先吴文化遗存。常州早在6000多年以前就是人类聚居的地区之一。经对遗址的考察,已陆续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多处,并出土了一批珍贵的考古资料,尤以常州戚墅堰圩墩遗址、武进郑陆镇的寺墩遗址以及金坛的三星村遗址,在国内很有影响。

圩墩遗址经三次发掘,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装饰品700余件,各种陶片5万多片,这是一处拥有相当人口的原始社会村落,距今约6500年至5000年左右。从出土文物看,圩墩先民已经使用各种磨制石器,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已有从事纺织的陶制纺轮和骨制的缝制工具,还出土了木浆和木橹,说明当时人们已能制造独木舟等原始交通工具,在河湖上航行和捕鱼。还出土了大量的炭化米粒,这是太湖流域水稻起源的珍贵实物资料。 寺墩遗址是高出地面20多米的椭园形土墩,经考古学家认定,寺墩原为一大型祭坛。寺墩上曾建有寺庙,环墩四周有一道河流,河道与祭坛之间有许多贵族大墓。墓的外围为平民居住区,平民区之外又有一道河流相环绕。占地面积约90万平方米,距今约5000余年。出土随葬重要玉器有玉琮、玉壁、玉钺、玉带钩,还有数十件珠、管、椎形坠组合而成的项链,质地晶莹、润滑,做工精细。 金坛三星村遗址是一座大型墓葬群,是距今约6500年至5500年间氏族或部落的公共墓地,为马家浜文化中晚期至崧泽文化早期的古文化遗存,具有宁镇地区和太湖地区文化的双重特征,填补了两大原始文化地区交界地带的空白。 这些足以证明,常州地区古代文明相当发达,是我国早期文明的重要例证。常州丰富的先吴文化底蕴,是形成吴文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然而,虽然关于常州的吴文化传统,大家都知道是一段灿烂多彩的史诗。但我们现在的常州人却逐渐忘却了这段优秀的历史,取而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题目:简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不仅对古代社会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地考察对我们现代社会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崇尚统一,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共同利益 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后出现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地域虽然不十分广大,政治上实行分封诸侯的分权制,但名义上毕竟是三个拥有“天下共主”的统一王朝。只是在东周后期才出现了诸侯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而当时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则是国家统一、法度一统的理想社会。这些大师无不主张国家统一,从而奠定了我国大一统的理论基础,并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国家,并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法令由一统,彻底改变了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并在思想文化上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极端措施,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承秦制。汉朝不仅继承了秦朝天下一统的局面,而且实行了秦始皇制定的郡县制、三公九卿制等基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秦始皇开创的统一大业,到汉武帝时得到巩固和进一步发展。秦皇、汉武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

此受到子孙后代的崇敬。从秦汉时起直到现在,我国统一的时间大概在三分之二以上,分裂的时间不到三分之一。它说明,在我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多数政治家、思想家和广大人民都反对分裂;而在分裂时,人民又盼望统一,进步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们则为争取国家统一而奋斗不息。 (二)以人为本,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 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处理人事与天道的关系时,不少政治家与思想家,都主张要先尽人事,然后再考虑天道。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合力、朋友同心。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强调君主专制,强调臣民要忠君,但同时也有不少政治思想家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贵君轻,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因此尊君重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主张自强不息、勤劳刻苦、刚健有为、鞠躬尽瘁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的运行是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人的活动也应该效法天,应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也就是说,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有一种奋斗拚搏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强调人格,提倡节烈,主张为国尽忠,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孔子认为,人生在世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为了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能苟且偷生。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认为,生命与道义都是可贵的,假如二者不能兼得,就应该舍生以取义。他认为,作为一个大丈夫,应该具备一种“富贵不能淫,

矛盾研究简答题自考复习(吴文化视野中的浙西现代作家)

绪论 1、文学存在(地域性),具有地域文化的色彩。 2、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位置和自然疆域内形成的具有强烈区域特征和明显地方特色的社会文化系统。它在保留 传统文化精神和思想结构的背景下,带有独立性、地域性和特殊性等特征,更多地体现着地区性的风俗传统、心理状态、生存方式和行为规范。 3、最早关注地域风貌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创作是1800年,法国文学史论家斯达尔夫人。1865年,法国文学艺术史家史纳 在《艺术哲学》中以荷兰为例论述了地理环境与艺术创造的关系。他还在论述意大利人和一般的拉丁民族的想象力时说:“表现这种想象力最完全的两大民族,一个是法国民族,更北方式,更实际,更重社交,拿手杰作是处理纯粹的思想,就是推理的方法和谈话的艺术;另外一个是意大利民族,更南方式更富于艺术家气息,更善于掌握形象,拿手杰作是处理那些诉之于感觉的形式,就是音乐与绘画。“ 4、南北文化区别之论,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礼记中庸》中记载孔子的话说:“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北方之强 也,而强者居之”。郑玄对此注说“南方以舒缓为强”“北方以刚猛为强”。早在《左传》襄公十八年的记载中,已经出现了“北风”和“南风”之语。 5、刘勰《文心雕龙》在《物色》篇中初步论及了自然环境对于形成不同文学风格的作用和影响。 6、近代著名学者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基本上是以阴阳来剖析中国最大的区域文化场。他第一次系统地论述 了中国文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南北形态的差异,全面而深刻地梳理了南北两大地域文化与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关联。 7、梁启超在《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也说“物质上生活还直接影响于习惯及思想。” 8、当代学者在研究我国南北文化的不同特质时也认为:“中国文化向来有南北之分,即北方是实用的、政治的、道德的, 而南方则是飘逸的、艺术的、审美的。” 9、浙东作家大多刚韧、劲直,文风多带“土性”,于是浙东就会出现两个特色鲜明的文学群体:乡土作家群和左翼作家; 反观浙西,如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等作家,大抵多情、浪漫,文风偏于温婉、飘逸,于是浙西就会有浪漫文学创作群体的形成。 10、吴文化地域的论定,一般是指长江下游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即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括上海、南京、苏州、常州、 无锡、镇江以及杭州、嘉兴、湖州以及长江以北的南通、扬州等地区的一个地域整体。 11、所谓“浙西”是历史上钱塘江为界,江之东称为浙东,江之西为浙西,史称两浙。 12、以会稽(绍兴)为中心的“浙东”为越文化范畴,而处于浙西的杭嘉湖则属于吴文化圈。本书涉及的“吴文化”的 概念,是指以太湖流域包括苏南、浙西在内的这个区域偏重于意识形态上的文化,它泛指该区域人民自古以来的社会生活方式、精神风貌、行为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13、文学的地域性研究可分两种情况:一是研究文学地域风格,研究某一地区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地方特色,即某一 地区生活环境、方土人情、地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另一种是某个历史时期的特定地域的创作,虽未形成完整的风格或流派特征,但却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共趋性的文化心态和审美情趣,在创作上出现了相似的共同特征。这两种情况均可挖掘其地域性的内在的心理特征。 14、从地域的视角研究浙西现代作家,具有多方面意义:其一、从纵向的角度审视,浙西现代作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 集聚了丰厚的文学库藏。他们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他们的特色也是鲜明的,他们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开拓和建设,具有择定方向和路标的意义。其二,从文学研究的类型来看,文学活动作为一种社交活动,仿佛是个名符其实的“场”,地域概括了这个“活动场”。因此,对文学的研究不能光从“点型”和“线型”的语码去研究,还应结合地域人文空

吴文化基本特征及时代价值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它泛指吴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发育,至隋、唐、宋、元及明形成高峰。清代及近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吴文化代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一是农耕文化;二是青铜文化;三是工商文化。1.鲜明的水乡文化特色。二、浓郁的市民文化特色。三、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四、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五、精巧细腻的文化品位。六、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泰伯为传播中原文化,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百姓丰衣足食。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促成市镇经济的逐步形成,江浙之地一跃成为全国经济、文化最先进的地域。近代以来,民族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发展带。上世纪70年代起,无锡首创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盛极一时,又一次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繁华之区,今天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成为全国乡镇企业的一面旗帜。 吴文化最明显的特色是“以水为本”。悠悠太湖水,潺潺伯渎港,滔滔大运河。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从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流淌,水的滋泽使江南水乡变成了鱼米之乡。每一个无锡人都知道水对于这座城市的意义,每一个来无锡旅游的人都知道那一句生动贴切的广告语:“无锡,充满了温情和水”。温情源于江南,秀水烘托灵山,“温情”和“水”自然就从吴文化的壶中溢出,濯淘出无锡这座山水名城的大气和灵气。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是历史形成的吴文化中心,苏州文化在整个吴文化体系中最具特色、最有个性,是吴文化最完美、最集中的体现。苏州地区作为地域文化的中心,历史遗产之丰厚、文化底蕴之深邃、文化内涵之博大,在国内同等城市少见。因此,以苏州为中心的文化反映了吴文化的本质特征,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历史上的吴文化成果,吴文化的时代价值 在苏州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先辈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为世人所景仰和瞩目的文化成果。从物质层面看:有被法国启蒙主义大师孟德斯鸠称为“鬼斧神工”的苏州古城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水巷风貌,有令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叹服的“吴戈”,有巧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美轮美奂的丝绸,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有文化层面看: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这些光彩夺目的文化成果,既是苏州对吴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代表性贡献,也是苏州对中华文化作出的独特而卓越的贡献。苏州,自从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构建阖闾城以来的2500年间,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的文化历史上,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物化成一种现象,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苏州人在长期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心态、文化精神、文化氛围有别于广义吴地的许多文化特征。 经过整理资料,了解到一些学者的想法,泰伯开创吴文化,是自觉地将中原文明与荆蛮本土文明进行整合的过程,由此提升了太湖流域的文明发展水平,加速了吴地文明的发展进程。泰伯三让王位的“至德”精神,展示了中华文明谦让、尚和的价值追求,经历代思想家的倡导而影响深远,是吴文化的精髓。还有学者指出,吴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其内容丰富、形象鲜明,至今仍在演绎它的精彩。深入研究吴文化,挖掘吴文化的时代价值,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尤其应注意对吴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避免研究的宽泛化、碎片化倾向。同时,如何在考古学、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术视域中构建当代“吴学”,也是值得学者高度重视并不懈努力的问题。 吴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锤炼中,凝聚了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追求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创造精神,是一种在面临挑战和机遇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是一种在时代变迁时既不能消融主体又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开放精神。今天,在建设现代化江苏进程中,就是要弘扬吴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吸收吴文化的精髓,加强对吴文化的研究,为江苏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动力和良好的服务。

浅析吴方言区“嗲”词汇的形成与吴越文化的关系

浅析吴方言区“嗲”词汇的形成与吴越文化的关系 吴方言,又称吴语、吴越语、江南话、江浙话、浙江话,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它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语言,其形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距今已有约2600多年的时间。“嗲”是吴方言区最具代表性的词,由它衍生出的词汇独具特色。如上海和无锡方言中的“嗲声嗲气”、“嗲得很”、“侬嗲啥”,常州方言中的“做嗲”、“就嗲”、“嗲个”、“嗲事体”……简单的“嗲”渗透出来的却是吴越人民的赖以生存的吴文化,“嗲”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甚至有向全球蔓延的趋势。笔者将从“嗲”的源头讲起,讲述它的发展变化,以及对“嗲”词汇的形成的原因分析,从而揭示出它与吴越文化的关系。 一、“嗲”的起源与发展 在“嗲”的起源方面,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论,有人认为它源于苏州,有人认为它源于上海,更多的人则认为它源于常州。在这里笔者支持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它源于常州。而常州话中的“嗲”最多的意思就是表示“什么”,与北方话中的“啥”意思相近。 据一些专家学者考证,近人说常州话的“嗲”本字就是古汉语里的疑问词“底”。“底”作“什么”古已有之,唐代颜师古《匡谬正俗》:“俗谓何物为底”;赵翼《陔余丛考》四三:“江南俗语何物为底物,何事为底事,唐以来已入诗词中。”可见“底”作为“什么”的通俗意义早已流入民间,诗文里也常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秋歌十三》“寒衣尚未了,郎唤侬底为”;《北史·艺术传·徐之才》:“之才谓坐者曰:‘箇人讳底?’”;杜牧《春末题池州弄水亭》诗:“为吏非循吏,论书读底书”;白居易《放言诗》:“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宋范成大《双燕诗》:“底处双飞燕,衔泥上药栏。”清代吴伟业《满江红·蒜山怀古》词:“白面书生成底用?萧郎裙屐偏轻敌”。像《子夜四时歌》正是六朝乐府中的吴歌。 冯沅君在《吴歌声中几个字》中写到“底”,“不独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也可作疑问代名词,吴声歌中的‘底’大都属于后者”。顾颉刚《吴歌·吴歌小史》里收集的常州民歌里《嘭嘭嘭》唱:“嘭嘭嘭,做刁得?磨竹刃;做刁得?劈蔑蔑。做刁得?箍蒸笼。做刁得?做花花团子。做刁得?娘家去。娘家那块?娘家天上……”,此处“刁”与“底”所指相同,也表明表示疑问的代词“底”在常州话里读音接近“刁”,现在通常写为了“嗲”。 其实这个代词不只常州人讲,周边甚至江北一些地方都说,如宜兴讲“底个”,丹阳说“底告”,靖江称“底高”,而吕墅就讲“嗲”,发音与常州话非常接近。溧阳、金坛也发类似的音,龚自珍在《金坛方言小记》中说:“问词曰爹。问何所作曰作爹特。问何等物也曰爹东西。” 如此看来,“嗲”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词,还是有点文化“底”蕴的词。 二、“嗲”的现代意思 “嗲”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演变,已由一种意思演变出四种主要意思。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其中对“嗲”的解释只有两个:一是形容撒娇的声音或姿态,如“嗲声嗲气”、“嗲得很”。二是好或者优异的意思。

根据吴文化课程学习,请简述对您影响最深刻的内容

选课的时候,吴文化属于通识类,在这之前就听选过这门课的同学说过,吴文化是网上教学,很轻松。我已经是大二的学生了,平时考证的课程比较多,所以选课的时候我果断选了吴文化。很幸运的,我速度比较快,在很多人没选到课的情况下我选到了吴文化。 加到了吴文化的QQ群,老师给了我们在智慧树学习的步骤,还记得一开始我没有点新手任务还是什么的,结果老师那边公布了未注册名单就有我。急的我赶紧重新看了下注册步骤才完成任务。第一次见面课有些戏剧化。我们按着老师说的教室去了,结果是别人的选修课,两个选修课的同学挤在一起,我们进群问助教,不知道哪个把之前的消息复制了一遍发群里。我们班的人傻乎乎的回宿舍了。完全不知道其他人换了另一个教室。老师交代了任务我们也没有收到。我们后来打了电话,单独见了老师才搞清楚自己在哪组组长是谁。在第二次见面课之前的那段时间我们就在宿舍自主在网上学习。吴文化很有趣,之前我都不知道吴文化的含义,今天才知道吴文化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无锡、苏州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的纸质试卷在教育教学大发展的今天,存在很多不足。利用网络技术改革传统的课程考试方式,是大势所趋。“吴文化”课程开发了专用的网络考试平台,实现了无纸化考试,取得了良好的考核效果。有时也会遇到些习题上的困难,但是有老师和同学在论坛上的热情解答,再大的问题也不是问题了。 第二次见面课来的理所当然来的突然。这次我们吸取上次的教

训,再三确认教室地点,提前15分钟来到了见面课地点。这次的见面课内容很简单,就是前三组用PPt汇报各组的作业成果。我们是第四组,我们在听别的组讲解的时候也在学习她们的亮点和优点,也在她们的讲解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吴文化的相关知识。不同于书本严肃呆板的解释,同学们的讲解充满趣味性和带了点个人感情,形式不重样,内容丰富,我们很喜欢。 见面课结束了,我们的课题也分派下来了。是范仲淹建立苏州府学的意义。按照组长的建议,我们每个人做了一份ppt,然后组长集思广益,删选出最精美的那一份。我们组也有自己的QQ群,大家在里面各抒己见,众人拾柴火焰高,第三次见面课我们信心满满。果然,我们组获得了众人的好评,内容贴合主题,音频视频丰富,背景新颖。唯一的缺点就是在颜色搭配上还有些欠缺。这点我们在以后的ppt制作中会注意的。老师表扬了我们组,我们很开心,这也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充满动力。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老师强调下节课一定要到,因为下节课是在禹济楼录直播。我们既兴奋又期待。 自己学习的日子里也很轻松,在宿舍空闲下来的时候,打开电脑看看教学视频,和室友一起讨论哪哪哪原来是这样子的,新鲜又有趣。作业题也有不会的,但是休息一会,吃吃东西喝喝水,灵光马上就来了。也有作业迟交的情况,但是再迟我也认真做并提交了。所以这里还要老师手下留情。 第三次见面课急促又紧张的到来了。首先这次的教室就与之前的大不相同,很高大上,座位是软的沙发,讲台是放映式的。这次的课

吴文化1

试题内容选项A 选项B 选项C 选项D 选项E 选项F 答案试题解析 新石器时代,“长三角”地区的太湖流域考古学文化系列,经过多年工作已确定的三种相承袭的文化是马家浜文化、崧泽 文化、良渚文化; 崧泽文化、良渚文 化、马家浜文化; 良渚文化、马家浜文 化、崧泽文化。 A 见教材P6 吴文化泛指吴地区域人群自立 国勾吴以来,在这一区域创造出的与自 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 神的成果总和。 后稷;古公亶父;泰伯;仲雍; C 见教材P1 江南地区最早的土著居民——原始人类 生活在。 长江下游;长江中游;淮河流域;黄河流域。 A 见教材P2 考古发现的江苏南部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地点是。苏州工业园区唯亭 镇草鞋山; 南京汤山;苏州吴中区三山岛;无锡鸿山。 B 见教材P3 江苏南部的太湖地区乃至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旧石器地点是吴江同里;常州淹城;苏州吴中区三山岛;苏州工业园区唯 亭镇草鞋山。 C 见教材P2 以下图片显示的远古文化遗址是。浙江嘉兴马家浜遗 址; 浙江余杭良渚遗 址; 上海青浦崧泽遗址;苏州工业园区唯 亭镇草鞋山遗址。 D 见教材P7 以下图片显示的远古文化遗址是。浙江嘉兴马家浜遗 址; 浙江余杭良渚遗 址; 上海青浦崧泽遗址;苏州工业园区唯 亭镇草鞋山遗址。 A 见教材P7 以下图片显示的远古文化遗址是。浙江嘉兴马家浜遗 址; 浙江余杭良渚遗 址; 上海青浦崧泽遗址;苏州工业园区唯 亭镇草鞋山遗址。 C 见教材P7 以下图片显示的远古文化遗址是。浙江嘉兴马家浜遗 址; 浙江余杭良渚遗 址; 上海青浦崧泽遗址;苏州工业园区唯 亭镇草鞋山遗址。 B 见教材P8 马家浜文化遗址类型,以浙江的 马家浜遗址命名。 余杭;嘉兴;宁波。 B 见教材P6 崧泽文化遗址类型,以上海的崧宝山;嘉定;青浦; C 见教材P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