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doc

gbz 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doc
gbz 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doc

前言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原卫生部标准《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同时废止。氯乙烯是生产聚氯乙烯塑料的主要原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接触氯乙烯后可引起多种职业危害。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有效地防治职业性氯乙烯中毒,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大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大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化工厂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hloroethylene Poisoning

GBZ90-2002

急性氯乙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时间内吸入大剂量氯乙烯气体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慢性氯乙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氯乙烯气体引起的以肝脾损害为主要表现,以及肢端溶骨症、肝血管肉瘤等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乙烯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氯乙烯引起中毒的诊断和处理。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氯乙烯所引起的氯乙烯中毒的诊断,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

GBZ18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20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59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GBZ94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3 诊断原则

3.1 急性氯乙烯中毒

短时间内吸入大剂量氯乙烯气体,出现以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排除其它病因,方可诊断为急性氯乙烯中毒。

3.2 慢性氯乙烯中毒

有长期接触氯乙烯的职业史,主要有肝脏和/或脾脏损害、肢端溶骨症及肝血管肉瘤等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类似损害,方可诊断为慢性氯乙烯中毒。

4 接触反应和观察对象

4.1多或少接触反应: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氯乙烯气体后出现头晕、恶心、胸闷、乏力而无意识障碍。

4.2 观察对象:长期接触氯乙烯的人员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睡眠障碍等脑衰弱综合征及恶心、食欲减退、肝区胀痛等消化功能障碍,但肝功能试验正常者。

5 诊断分级标准

5.1 急性氯乙烯中毒

5.1.1 轻度中毒

出现轻度意识障碍。

5.1.2 重度中毒

具有下列表现之-者:

a)中度以上意识障碍;

b)呼吸、循环衰竭。

5.2 慢性氯乙烯中毒

5.2.1 轻度中毒

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且伴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肝脏胀痛、肿大;

b)肝功能试验轻度异常;

c)雷诺氏症;

5.2.2 中度中毒

前述全身症状加重,且具下列表现之一者:

a)肢端溶骨症;

b)肝脏进行性肿大;

c)肝功能试验持续异常;

d)脾脏肿大。

5.2.3 重度中毒

肝硬化;

6 处理原则

6.1 治疗惊则

6.1.1 急性中毒

应迅速将中毒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清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注意保暖,卧床休息。急救措施和对症治疗原则与内科相同。

6.1.2 慢性中毒

可给予保肝及对症治疗。符合外科手术指征者,可行脾脏切除术。肢端溶骨症患者应尽早脱离接触。

6.2 其它处理

6.2.1 急性中毒

a)轻度中毒者治愈后,可返回原岗位工作;

b)重度中毒者治愈后,应调离有毒作业岗位。

6.2.2 慢性中毒

a)轻度中毒和中度中毒治愈后,一般应调离有毒有害作业岗位;

b)重度中毒者应调离有毒有害作业岗位,应予以适当的治疗和长期休息,如需职业病伤残程度鉴定,按GB/T16180处理。

7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关于观察对象

慢性氯乙烯中毒病程进展较缓慢,有计划的动态观察,对尽早明确诊断和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观察对象应定期复查。

A.2 关于鉴别诊断

应注意氯乙烯中毒对肝脏的影响与病毒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参见

GBZ59),特别要考虑两种病因交叉作用的可能性。临床上应全面分析,不要单凭病毒性肝病血清学指标阳性即排除氯乙烯中毒对肝脏的影响。

A.3 关于肢端溶骨症

肢端溶骨症是氯乙烯作业人员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指骨末端溶解性病变。可有雷诺氏症表现。参见GBZ8早期X射线检查可见一指或数指末节指骨粗隆的边缘性缺损,进而骨折线形成,逐渐缺损增宽,使粗隆逐渐与骨干分离,也可伴有骨皮质硬化。最后导致指骨变短变粗,呈杵状指。个别也可见趾骨病损。A.4 关于肝血管肉瘤

参见GBZ94-2002

A.5 关于肝功能试验

氯乙烯是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的主要毒物之一。肝脏损害病因的鉴别诊断和肝功能试验的临床应用问题在慢性氯乙烯中毒的诊断中非常重要,其原则和方法参见GBZ59中的附录B: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和附录C:肝功能试验的临床应用。

A.6 关于职业接触氯乙烯所致的皮肤损害

职业接触氯乙烯所致的皮肤病,其诊断和处理参见GBZ18及GBZ20。

本标准不包括接触液态氯乙烯所引起的皮肤冻伤,其诊断和处理与一般皮肤冻伤相同。

GBZ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GBZ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hronic Lead Poisoning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是由于接触铅烟或铅尘所致的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及处理。非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和处理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原则 根据确切的职业史及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与有关实验室检查,参考作业环境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4 观察对象 有密切铅接触史,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 a)尿铅≥0.34mmol/L(0.07mg/L、70mg/L)或0.48mmol/24h(0.1mg/24h、100mg/24h); b)血铅≥1.9/mmol/L(0.4mg/L、400mg/L,); c)诊断性驱铅试验后尿铅≥1.45mmol/L(0.3mg/L、300mg/L)而< 3.86/mmol/L(0.8mg/L)者。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轻度中毒 5.1.1 血铅≥2.9mmol/L(0.6mg/L、600mg/L)或尿铅≥0.58mmol/L(0.12mg/L、120mg/L);且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 a)尿δ-氨基-r-酮戊酸≥61.0mmol/L(8mg/L、8000mg/L)者; b)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EP)≥3.56mmol/L(2mg/L、2000mg/L); c)红细胞锌原卟啉(ZPP)≥2.91mmol/L(13.0mg/gHb); d)有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症状。 5.1.2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mmol/L(0.8mg/L、800mg/L)或 4.82mmol/24h(1mg/24h、1000mg/24h)者,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 5.2 中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 a)腹绞痛; b)贫血; c)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5.3 重度中毒

职业性苯中毒的危害与预防

职业性苯中毒的危害与 预防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职业性苯中毒的危害与预防职业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苯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近年来在国内,由于使用含苯原材料造成了多起苯危害事件,比较重大的、震惊全国的有:河北省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发生苯中毒致6人死亡;浙江温岭市制鞋企业发生28人苯中毒致4人死亡;山东聊城时风集团公司使用含苯黏合剂致31人苯中毒,其中2人死亡;广东东莞发生8人苯中毒;北京天晔包装制品企业20人苯中毒致1人死亡1人病危,广东南海平洲制鞋业67人苯中毒……,在社会上曾有“苯毒猛于虎”的说法。因此,鉴于苯中毒的危害性,我们要提高对苯危害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职业性苯中毒发生。 一、苯的理化性质 苯(benzene),熔点:5.5℃,沸点:80.1℃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化学上,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烃;。它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主要用于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苯可燃易爆,引燃温度为560℃,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爆炸限1.2-8.0%(V/V),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二、苯的毒性与危害

苯是一种毒性物质,在毒物分类里属高毒性化学物,同时也是一种国际证实的致癌物。从苯的沸点可以看出,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挥发扩散,所以苯主要以蒸气形态呼吸道吸入,经过皮肤也能吸收一部分,经过消化道吸收则很完全。人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 (一)苯的急性毒性。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或口服多量液态苯会引起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在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重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呼吸及心足不规则、血压下降、肺水肿,继而因为中枢系统麻痹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轻者会出现粘膜刺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症状。摄入含苯过多的食物会导致呕吐、胃痛、头昏、失眠、抽搐、心率加快等症状,甚至死亡。吸入4000ppm以上的苯短时间除有黏膜及肺刺激性外,中枢神经亦有抑制作用,同时会伴有头痛、欲呕、步态不稳、昏迷、抽痉及心律不整。吸入14000ppm以上的苯会立即死亡。 (二)苯的亚急性毒性。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后会导致亚急性苯中毒,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症状,约经1~2个月后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如及早发现,经脱离接触,适当处理,一般预后较原发性再障为好。 (三)苯的慢性毒性。长期接触低浓度苯会引起慢性苯中毒,主要表现:1、造血系统:造血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2、神经系统:多数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类神经症。可伴有植物神

“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

“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 “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 2006年10月03日18:28大| 中| 小 今年春天,医生们在治疗一位在严重的电击事故中受伤的五岁男童时,发现了另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男童血液里的铅含量已达到相当危险的水平。这个发现揭开了中国最为严重的的铅中毒事件之一。在中国西部甘肃省群山环抱、与外界相对隔绝的新寺村,一家制造铅锭的工厂已在这里生产了10年。铅锭通常用于生产彩色电视显像管以及电缆,然后这些产品又被销往世界各地。政府官员说,这家工厂排出的有毒气体含铅量是准许排铅量的800倍。迄今为止这个村里所有接受检测的村民(包括来自三所学校的250名儿童)都被查出体内含铅量超标。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Xinhua)报导,在这个1,800人的村庄中有10名儿童仍在住院接受治疗,至少有4人的大脑受到了严重损害。村民周翔(音)说,这个村子里面每个人都受到铅中毒的侵害,我孩子的手指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他的儿子每升血液中的含铅量为488微克,已在医院接受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称,儿童血铅含量超过每升100微克(美国中常用的衡量标准是每分升10微克)就可能带来危害。众多研究表明,血

铅含量略高于这个水平都会导致永久性的神经创伤和智商下降。新寺村的家长们紧紧握着仔细折好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指着304、488甚至是798这样的数字说,他们终于明白了孩子们为什么总说感到恶心、头疼和其它部位疼痛。他们说,孩子们的牙齿都是黑的,有的根本不长牙齿。家长和老师都反映孩子们有记忆力和注意力不好的问题。这场灾难体现了在面对中国飞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损害时中国民众是多么的脆弱。这些损害最终将引发影响一代人的健康危机。政府官员表示,即使在上海以及广东省等中国相对富裕的城市和地区,环境不断恶化是导致畸形儿出生率上升的元凶之一。污染控制措施的不足已使中国的土壤、水源以及空气受到了铅、汞及其他污染物的侵害,这种现状使数百万儿童血液中有毒金属的含量达到了极其危险的水平。更糟糕的是,曾经污染西方国家的众多制造业在中国找到了新的栖身之地,因为在这里环境法规的执行力度较松。北京大学医学部(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 Beijing)研究人员回顾了过去10年的数据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约34%的中国儿童血铅含量超过WHO规定的最高限。新寺村等设有工厂的城镇情况更糟。而在美国,血铅含量超过WHO限制水平的儿童不足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附属新华医院(Xinhua Hospital)的儿童铅中毒专家颜崇怀说,含铅量高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有哪些 导语: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有哪些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身边的环境和自己的身体健康,对于许多有害身体的事物都提出了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有哪些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身边的环境和自己的身体健康,对于许多有害身体的事物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笨是一种化学化合物,没有什么颜色,但是具有一种芬芳的味道,在工业上有着很大的用处,虽然笨的用处很大,但是对于人体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经常接触笨这种气体很容易发生中毒事件,给自己的健康带来重大的威胁,有人说你是在骗人吧!其实这是有科学的依据的,那么慢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有哪些呢? 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引起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在重症起初有流泪、咽痛、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神志恍惚、步伐蹒跚等酒醉状态。病情继续发展还可出现昏迷、谵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脉细、呼吸浅表、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伤人体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慢性苯中毒的血象异常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实际绝对数也减少),晚期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医学教`育网整理、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个别晚期病例有四肢尖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 此外,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以至皲裂,也可出现过敏性湿疹。女工长期接触会导致月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存活。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苯中毒事故案例

苯中毒事故案例 案例:2001年7月12日下午17时左右,某建筑工地防水工史某(男,29岁)与班长(男,46岁)2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入一个7m×4m×8m的地下坑内,在坑的东侧底部2m,面积约为2m×2m的小池进行防水作业,另一名工人马某在地面守候。约晚19时许,班长晕倒在防水作业池内,史某奋力将班长推到池口后便失去知觉倒在池底。马某见状,迅速报告公司负责人。约晚20时,经向坑内吹氧,抢救人员陆续将2名中毒人员救至地面。经急救中心医生现场诊断,史某已死亡。班长经救治脱离危险。 该地下坑防水池底部、中部、池口空气进行监测分析,并对施工现场使用的L-401胶粘剂和JS复合防水涂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发现L-401胶粘剂桶口饱和气中,苯占58.5%、甲苯占8.3%。JS复合防水涂料中醋酸乙烯酯占78.1%。事故现场经吹氧后2h,防水池底部空气中苯浓度范围仍达17.9~36.8毫克/平方米,平均23.9毫克/平方米,其他部位均可检出一定量的苯。估计事发时现场空气中苯的浓度可能会更高。 防止苯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急性吸入性苯中毒需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以苯挥发形成的蒸气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其特点为时间短,中毒急骤,病情危重常以损害心脏、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主。防止苯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1、作为企业,在使用含苯(包括甲苯、二甲苯)化学品时,应通过下列方法,消除、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化学品产生的危害:

(1)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替代品。 (2)选用可将危害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 (3)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离、密封等)。 (4)采用能减少或消除危害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时间。 (5)采取其他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2、对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的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对检测和评估结果应建立档案。作业人员接触的化学品浓度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暂时没有规定的,使用车间应在保证安全作业的情况下使用。 3、在工作场所应设有急救设施,并提供应急处理的方法。 4、使用单位应将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临床分析与防治探讨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临床分析与防治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临床的表现,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防治。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36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的比较分析。结果36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中慢性轻度和慢性中度中毒均为16例,占44.44%,慢性重度中毒有4例,占11.11%;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临床症状中头晕和乏力各有34例,占94.44%,睡眠差有33例,占91.67%,出血征象有18例,占50.00%。结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会严重侵害人的血液系统,极易出血并发症,临床中应该加强防护,降低苯接触导致的中毒损害。 标签: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苯(C6H6)属于中等毒类,它是一种芳香烃类的化合物[1]。其病理损害主要是发生在神经系统和造血组织,如果与一定浓度的苯长期接触会导致慢性苯中毒,苯中毒严重的患者造血系统也会受到影响,还极可能引起患者的全血细胞的减少、产生再生性贫血严[2-3]。为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危害,我院对36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36例患者进行研究。36例病患都在知悉本次研究的目的后,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在25~73岁,平均年龄在(33.21±8.82)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的患者进行外周血象的检查、骨髓象的检查、并发症的检查,及其对头晕、头痛、失眠等全身症状的检查并详细记录。所有患者在确诊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后,应该即刻撤离具有苯毒或者含有其他的有毒物质的地方。一些低强度的工作是适合那些轻度苯中毒患者做的,然而,对于中度苯中毒的患者必须立即卧床静养,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医院接受有关苯中毒后的详细检查。患者在首检之后,按照中毒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需要给予患者白药、雄性激素、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对于神经有出现衰弱综合症的患者采取有关治疗还有解决贫血的现象。丙酸睾酮可以用来解决患者的再障礙。抗肿瘤的化疗是针对骨髓异常增生和白血病患者。 1.3观察指标采用(GBZ68-2008)《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为标准:轻度,3个月持续血象检查,<2000个/mm3的中性粒细胞数,或者<4000个/mm3的白细胞数;中度,<1500个/mm3的中性粒细胞数、<60000个/mm3的血小板数,并且还有明显的出血倾向,或白细胞数基本<3000个/mm3;重度,骨髓及血象检查,确定有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4]。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作数

苯中毒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发布者:职业卫生科栏目:卫生标准发布日期:2006-03-13 点击次数:1187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气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气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的诊断及处理。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 诊断原则 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又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二级。 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主

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又按血细胞受累及的系列和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分为轻、中、重三级。 3 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种,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a)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109~4.5×109/L(4000~4500/mm3); b)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109~80×109/L(6~8万/mm3); c)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400万/mm3),女性低于3.5×1012/L(350万/mm3);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12g/dL),女性低于110g/L(11g/dL); d)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出现幼稚或形态不正常的血细胞。 4 诊断与分级标准

儿童铅中毒及血铅检测

儿童铅中毒及血铅检测 铅是一种较常见的金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据称全球年产量超过800吨。但是,铅是一种对人体没有任何益处的金属,尤其对于儿童,即使是低浓度铅的摄入,都有可能影响到认知功能和神经行为的健全发展。 儿童铅中毒的首选指标是血铅,血铅水平是目前儿童铅中毒的诊断和分级的首选指标,根据中铅的含量能判断儿童是否有过量的铅吸收,是否必须进行医学干预或治疗。血铅检测方法常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微分电位溶出法。 检测流程 1.血样采集:用0.2%硝酸、纯水、碘酒、酒精清洁皮肤后抽静脉血,采集末梢血则要求先洗手,用0.2%硝酸、纯水、碘酒、酒精清洁中指或无名指指腹后采血(尽量使用激光采血),让血自然流出,放弃第一滴,采集足够平行样血量。 2.血样检测:预热稳定、制备标准曲线、、样本平行样分析、实验记录、结果报告。 检测要求 1.基本条件:检验人员经培训考核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采血场所无污染源,条件和仪器、耗材、试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基本检测方法:血铅检测方法的主要参数如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应符合《血铅临床规范》要求。 3.:质量保证措施必须贯穿于整个分析步骤的每一个环节,样品的选择、采集、运输、实验记录、报告及评价等步骤都要有质量把关。 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1)尽可能地降低检测空白值:分析过程使用的试剂(抗凝剂、清洁和消毒液等)以及实验器皿(注射器、采血量器、带盖试管、消毒棉棍等)的空白抽检尤为重要,要求所有空白铅含量低于6 g/L。 (2)采血场所必须远离铅污染源,有流动水洗手设备,室内地面和墙壁应易于湿式清洗,采血前清洁采血场所、采血间不要使用风扇降温以防止污染。

近年湖南省重金属污染事件汇总

近年湖南省重金属污染事件汇总 近几年,湖南省重金属污染事件发生频繁,重金属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2006年湘江湖南株洲段发生镉污染事故,湘潭和长沙两市水厂取水水源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2006年9月8日,湖南省岳阳县城饮用水源地新墙河发生水污染事件,砷超标10倍左右,8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和影响。 2009重金属污染湘江威胁4000万人饮水安全作为湖南的母亲,湘江流域内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湘江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千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有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能食用 2009湖南武冈市企业污染造成儿童血铅超标的事件。当地政府组织检测的1958名儿童中,有1354人血铅疑似超标。目前,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检测认定的高铅血症儿童38名,轻度铅中毒儿童28名,中度铅中毒儿童17名。 2010年,湖南省嘉禾县发生重金属污染事件,嘉禾县200多名儿童出现血铅超标,引发中毒事件的是炼铅企业腾达公司。 2011年3月10日,湖南省环益阳八三锑品冶炼厂原厂区内,有部分职工出现砷中毒症状。邵阳市双清区金属提炼厂为肇事企业,该厂将清洗废水和冲洗地面的水直排资江导致水质超标。 这些重金属污染事件造成的影响与人类的生活有着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其造成的污染有的直接危害人的身体,有的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污染生态环境,例如一些饮用水,食物,人类食用后间接地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湖南的重金属工业正面临环境资源与行业发展的严峻挑战,有关重金属的所有生产活动过程都会对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严重程度则取决于废弃物的排放量以及生产活动的性质。为了地球生态环境,为了人类的健康。对于这类与环境资源息息相关的行业,政府更应该高度重视重金属行业的发展。近

仓库管理员慢性苯中毒案例讨论

[案例二] 患者张XX,女性,36岁,某皮鞋厂仓库保管员。因头痛、头昏、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而入院。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呈贫血面容,皮肤黏膜无瘀点,体温37度,呼吸21次/min,血压110/65mmhg,心肺(-),腹部平软,肝在肋下1.5cm,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2.5*10^9/L,中性粒细胞1.3*10^9/L,血小板50*10^9/L,红细胞3*10^12/L,血红蛋白60g/L;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正常。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问题讨论1]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毒物是什么?其接触机会有哪些? 2、要确定其为职业性中毒,还应调查什么? 患者自诉以往身体健康,从1990年开始担任仓库保管员工作,工作一直勤勤恳恳,每一都在仓库工作。仓库中存有苯、甲苯、汽油、醋酸乙酯等化学品。经测定,空气中苯浓度最低位120mg/m^3,最高达120mg/m^3(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g/m^3),是标准值的20~60倍,诊断为慢性苯中毒。 患者的办公室设在仓库内,工作时无任何防护措施,室内无通风排毒装置。无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制度,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上岗前未进行健康检查。本人不知道仓库中存放的苯、甲苯、醋酸乙酯等是有毒物质,从事此工作后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才去医院就诊。 [问题讨论2] 3、试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毒作用机制。比较急、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4、指出造成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住院后警用升白细胞药、多种维生素、核苷酸类药物以及泼尼松、丙酸睾丸素,辅以中草药治疗,患者的病情好转,血象已回升至正常水平,即出院,休息半个月后,又回到原工作岗位。继续从事仓库保管工作,7个月后患者出现反复发热,口腔溃疡,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产以前严重而再次入院治疗。 [问题讨论3] 6、简述慢性苯中毒的治疗和处理措施。 7、患者为什么再次入院?其后果如何? 8、此患者经治疗出院后,应注意什么事项? 答案分析: 1苯及其衍生物 工农业接触机会较多:苯的制造,作为有机化合物中的原料,作为溶剂、稀释剂和萃取剂。日常生活:新房装修时采用含苯的涂料、胶等 2除却医院的临床诊断外, 1)病人的职业史包括: ①患者的工种和工龄; ②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情况; ③症状出现的时间; ④同工种人群的发病情况;

苯对人体的危害

苯对人体的危害 “苯”,俗称天那水,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蒸汽有爆炸性,常温下挥发很快。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可发生急性苯中毒,出现兴奋或酒醉感,伴有黏膜刺激症状。轻则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重则昏迷、抽搐及循环衰竭直至死亡;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苯后可发生亚急性苯中毒,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失眠、月经紊乱等症状,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表现为迅速发展的贫血、出血、感染等。苯中毒对身体的危害归结为3种:致癌、致残、致畸胎。 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疗 临床表现为: l、轻度中毒现呈兴奋或酒醉状态,欣快感,面部潮红,继以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步态蹒跚等,并可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 2、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震颤、呼吸浅而快、室性心率不齐、抽搐、谵妄和昏迷。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心室颤动。 3、误服苯后除可引起全身性中毒外,还可发生口腔、咽喉、食管和胃黏膜刺激症状,甚至引起肺炎、虚脱。成人口服15 m1以上可致死。 4、苯的液体吸入肺内,可引起肺水肿和肺出血。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汽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汽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诊断: 1、诊断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诊断原则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又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二级。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主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又按血细胞受累及的系列和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分为轻、中、重三级。 3、诊断及分级 3.1、急性苯中毒 3.1.1、急性轻度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3.1.2、急性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和循环衰竭。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职业性苯中毒的危害与预防示范文本

职业性苯中毒的危害与预 防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职业性苯中毒的危害与预防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职业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苯后引 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 身性疾病。 近年来在国内,由于使用含苯原材料造成了多起苯危 害事件,比较重大的、震惊全国的有:河北省白沟镇箱包 加工企业发生苯中毒致6人死亡;浙江温岭市制鞋企业发 生28人苯中毒致4人死亡;山东聊城时风集团公司使用含 苯黏合剂致31人苯中毒,其中2人死亡;广东东莞发生8 人苯中毒;北京天晔包装制品企业20人苯中毒致1人死 亡1人病危,广东南海平洲制鞋业67人苯中毒……,在社 会上曾有“苯毒猛于虎”的说法。因此,鉴于苯中毒的危 害性,我们要提高对苯危害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

施,预防职业性苯中毒发生。 一、苯的理化性质 苯(benzene),熔点:5.5℃,沸点:80.1℃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化学上,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芳烃;。它难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本身也可作为有机溶剂,主要用于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苯可燃易爆,引燃温度为560℃,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爆炸限1.2-8.0%(V/V),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二、苯的毒性与危害 苯是一种毒性物质,在毒物分类里属高毒性化学物,同时也是一种国际证实的致癌物。从苯的沸点可以看出,

预防铅中毒

一、婴幼儿铅中毒的危险 铅是一种多系统、多亲和性的毒物,铅及其化合物的蒸汽、烟和粉尘主要以呼吸道侵入人体,也可经消化道吸收,主要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血管和肾脏,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智力发育、潜能发展都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并保留终身。理想状态下,人体内的含铅量应为零。一般来说,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为血铅水平超过或等于0.483 u mol/L,不管是否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血液生化变化。 血铅水平分五级 Ⅰ级:<0.483 u mol/L(10 ug/dl) Ⅱ-A级:0.483-0.1676 u mol/L(10-14 ug/dl) Ⅱ-B级:0.724-0.917 u mol/L(15-19 ug/dl) Ⅲ级:0.965-2.123 u mol/L(20-33 ug/dl) Ⅳ级:2.172-3.330 u mol/L(45-69 ug/dl) Ⅴ级:≥3.378 u mol/L(70 ug/dl) 目前认为,I级是相对安全的血铅水平,而Ⅱ一V级属于不同程度的铅中毒。 二、铅的来源 环境中的铅是造成婴幼儿铅中毒的根本原因。 1.大气中的铅的来源 (1)自然来源:自然环境中的铅可能经过地壳侵蚀、火山爆发、海啸和森林山火等自然现象而释放于大气环境中。 (2)非自然来源 非自然来源主要是指来自工业和交通等方面的铅排放。 2.环境媒介中的铅 土壤是自然界中铅的最大储存库。土壤中的铅会在婴幼儿玩耍时被有意无意地摄入,造成婴幼儿的铅中毒。室内铅尘也是婴幼儿铅暴露的重要来源之一。室内铅尘的含量和婴幼儿血铅水平呈非常明显的相关,所以控制室内铅尘能有效降低婴幼儿的血铅水平。 3.水中的铅 一般情况下水中的铅不至于成为婴幼儿铅暴露的主要来源。清晨第一次打开水龙头放出的水往往含铅量较高。热水龙头放出的水含铅往往较冷水龙头为高。但其生物利用度往往较食物中的铅高。 4.食物中的铅 食物中的铅可能来自几个方面:大气中的铅直接沉积到谷物和蔬菜中;室内铅尘污染厨房中的食物;以含铅釉彩器皿储存食物造成污染;铅质焊锡制作的食品罐头对食物的污染等,其中,铅污染罐头食品的危害最大。 食品中的铅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

陕西凤翔铅中毒事件

陕西凤翔铅中毒事件始末:政府招商强势征地 2009-08-21 03:23:26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来源:网易新闻:https://www.360docs.net/doc/326235330.html,/09/0821/03/5H78JB780001124J.html

次日,宝鸡市市长戴征社表示,首要问题是扩大排查铅超标年龄和地域范围,拿出医治方案。 宝鸡市政府承诺,对长青工业园及东岭冶炼公司做出长远环评,不保证群众健康安全,该公司永不能开工。 至此,愤怒的长青镇村民,情绪逐渐平息。 但纵观6年来,身处污染包围的长青镇村民与东岭冶炼公司的拉锯战,这次或许仅是一次小小的胜利。 政府招商强势征地 为项目拆迁,赵县长强调,“不存在商量”,强制手段“一定要有” 时间追溯到2003年3月。东岭集团与长青镇村民第一次“见面”。 东岭冶炼有限公司,为凤翔县设立长青工业园区后进驻的第一家大型企业。 当年一份凤翔县东岭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的材料中说,“这是我县进入新世纪最大的工业项目,是我县招商引资的历史性突破。” 该项目当年被陕西省、宝鸡市确定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来自项目领导小组的材料中说,长青工业园区所处环境地质条件差,“从长远来看,不是人居最佳环境。” 据凤翔县发改局副局长师平堂介绍,当时宝鸡周边几个县都在争这个项目。而东岭主要看中长青工业园属于河滩区域,地势开阔。并且从长青开车到宝鸡约20分钟。 长青镇马道口村72岁的老人梁忠孝,作为村民代表,曾与项目指挥部展开过数十次谈判。 8月18日,梁忠孝说,以前这个地方全是水浇地,有自流灌溉系统,属于旱涝保收的良田,并非居住条件差。 当时的长青镇马道口村,居民人均耕地5分,这次建东岭公司,又先租后征1300亩地,村民意见很大。 但东岭项目得到凤翔县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时任县长的赵晓明任东岭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组长。 在2003年7月7日东岭项目专题办公会议纪要中,赵晓明要求,关于拆迁工作,两个月内确保完成,“不存在商量,不存在研究,不能有任何含糊”。

如何鉴定苯中毒职业病

如何鉴定苯中毒职业病 急性苯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出现昏迷和肌肉抽搐;高浓度的苯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长期接角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苯中毒,出现造血障碍,早期常见血白细胞数减低,进而出现血小板数减少和贫血。 1、诊断原则 急性苯中毒需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苯蒸气,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参考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方可诊断。 慢性苯中毒需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骨髓象改变,方可诊断。 2、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在3个月内每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3、诊断与分级标准 (1)急性苯中毒 轻度中毒,短期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后出现头晕、头晕、恶心、呕吐、粘膜刺激症状,伴有轻度意识障碍。 重度中毒,吸入大量苯蒸气后出现中、重度意识障碍(见GBZ76)或呼吸循环衰竭,猝死。 (2)慢性苯中毒 轻度中毒,可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易感染或出血倾向等。

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基础上,符合下列之一者,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 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伴血小板计数低于60*109/L;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40*109/L。 重度中毒,符合下列之一者:全血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赠送异常综合症;白血病。 4、预防及预后 急性苯中毒主要采取急救和对症治疗,慢性苯中毒可采用刺激骨髓细胞造血的各种药物,必要时可输血;慢性苯中毒的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脱离苯作业,以治疗恢复以后,短期内不应再接触苯以及有关化合物。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油漆和喷漆使用无苯稀料,使用苯的生产场所要加强密闭通风,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沾染有苯的口罩和工作服要经常清洗,不用手直接接触苯,以防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以及对指甲和皮肤产生脱脂和腐蚀作用。常接触苯的人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肝肾损害者不宜从事接触苯的工作。在空气中苯蒸汽的容许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从每立方米几毫克到几百毫克不等。

苯对人体的危害

苯对人体得危害 “苯”,俗称天那水,就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得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蒸汽有爆炸性,常温下挥发很快。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可发生急性苯中毒,出现兴奋或酒醉感,伴有黏膜刺激症状。轻则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重则昏迷、抽搐及循环衰竭直至死亡;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苯后可发生亚急性苯中毒,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失眠、月经紊乱等症状,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表现为迅速发展得贫血、出血、感染等。苯中毒对身体得危害归结为3种:致癌、致残、致畸胎。 苯中毒得临床表现及诊疗 临床表现为: l、轻度中毒现呈兴奋或酒醉状态,欣快感,面部潮红,继以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步态蹒跚等,并可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 2、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震颤、呼吸浅而快、室性心率不齐、抽搐、谵妄与昏迷。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与循环衰竭,心室颤动。 3、误服苯后除可引起全身性中毒外,还可发生口腔、咽喉、食管与胃黏膜刺激症状,甚至引起肺炎、虚脱。成人口服15 m1以上可致死。 4、苯得液体吸入肺内,可引起肺水肿与肺出血。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汽所引起得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得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汽引起得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得全身性疾病。

诊断: 1、诊断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得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接触含苯得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得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得苯中毒得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诊断原则急性苯中毒得诊断就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并排除其她疾病引起得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又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轻度与重度二级。慢性苯中毒得诊断就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得职业史,临床表现主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她原因引起得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又按血细胞受累及得系列与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分为轻、中、重三级。 3、诊断及分级 3.1、急性苯中毒 3.1.1、急性轻度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3.1.2、急性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与循环衰竭。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1例慢性轻度苯中毒的诊断探讨

1例慢性轻度苯中毒的诊断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在职业病诊断中正确理解,使用标准;方法:对1例接苯作 业人员相关临床资料及职业病诊断意见,以求与同行共同探讨诊断过程中遇到类 似问题;结果:该患者有头昏、头痛、刷牙出血等临床症状,连续复查6次血常规,其中中性粒细胞低于2.0×109/L四次,符合《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68-2013中4.2.1白细胞计数大多低于4×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0×109/L标准,而专家组诊断意见分别为慢性轻度苯中毒(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接触苯作 业人员重点监护(定期复查)。结论:在标准没有对百分比有明确规定时,不能 根据个人对“大多”的理解而使诊断有偏差,建议今后在修订诊断标准时尽量避免 使用“大多”等模糊概念,使诊断指标更客观、更准确,减少诊断争议、纠纷。 【关键词】慢性轻度苯中毒;诊断;探讨 【中图分类号】R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054-02 慢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血细胞异常减少(包括贫血)、骨髓异常综合征及白血病。由于引起上述疾病的原因比较多,加之苯中毒又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如果 在诊断过程中忽视鉴别诊断,常易造成误诊[1]。慢性苯中毒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主要以造血系统症状为主,且与中毒的程度不完全相称[2]。为更好、更准确的开 展诊断工作积累经验。为今后修订和完善诊断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对1例职业病 苯中毒诊断病例进行回顾性探讨如下: 1.病史以及职业史 患者女性,1970年6月出生,系某焦化厂化验员。主要工作任务是生产用原 辅料质量检验、中间产品及产品过程质量检测。工作流程:取样→制样→检验。2007年11月~2008年1月从事化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月从事胶质 层分析,2011年1月~2014年7月从事煤炭分析。每天工作8小时,工作场所 进行通风换气,个人防护用品为口罩、手套,休息室距工作场所较近。2012年诊 断为“观察对象(苯)”。 患者2014年7月31日岗中体检发现白细胞3.78×109/L、中性粒细胞 2.4×109/L,血小板219.00×109/L。自诉头昏、头痛、刷牙出血,查:血压 96/68mmHg,心率84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全腹无压痛。B超示:肝脾未见异常;心电图示:肢导低电压;尿常规示:未见异常;肝功能示:未见异常。骨髓 检查:部分细胞形态发生改变,6次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均低于11.0g/L(女性),考虑轻度贫血。该患者已于2012年诊断为“观察对象(苯)”。根据GBZ68-2013 4.2.1三个月内每两周复查一次血常规,复查情况见下表1。 2014年工作场所现场检测结果见下表2。 2014年化验室、值班室苯检测结果:在职业接触限值范围内,其它年度检测 结果均为STEL接触容许浓度,不能真实反映工作场所苯浓度。 2.诊断过程以及意见 2015年4月用人单位、劳动者本人向诊断机构提出职业病诊断申请,2015 年5月组织专家组对该病例进行职业病诊断。 专家组诊断意见1。 该病例职业史明确,接触苯作业7年,现场检测资料及血常规复查齐全,骨 髓像检查部分细胞形态改变,职业危害因素与损伤的靶器官相对应。血常规复查 6次,中性粒细胞低于2.0×109/L四次,符合《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GBZ68-

急性苯中毒急救

急性苯中毒急救 急性苯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麻醉为特征,并可出现全身性危重症状,重者数分钟内可死亡。据报道,人最低吸入800~1000mg/m3浓度的苯蒸气4~6小时即可引起急性苯中毒,吸入1.6g/m3浓度的苯1小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6.1~6.4g/m3浓度下吸入5~10分钟可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多于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数分钟至几小时内突然发病。 1、黏膜刺激症状:接触高浓度苯蒸气,多先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双眼怕光、流泪、视物模糊及咽痛、咳嗽、胸闷、憋气等。若及时脱离现场,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消失。 2、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症状:继续接触,患者初始兴奋,面色潮红,随即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症状,并可伴有恶心、呕吐、心悸、腿软、步态不稳、神志恍惚,呈醉酒状态。若中毒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严重头痛、复视、嗜睡、幻觉及肌肉痉挛、震颤,乃至谵妄、昏迷、强直性抽搐等。体检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音微弱或心律不齐等,最终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中毒几小时后,皮肤及黏膜可出现淤点或淤斑。吸入极高浓度苯蒸气或口服中毒者,可在几分钟内突然昏倒在地,意识丧失,个别可在清醒后再度昏迷,如未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 3、急性中毒后,患者外周血象可有变化:轻度中毒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数日内可恢复正常;重度中毒者可先有白细胞增。 苯中毒常规急救 (1)、吸入高浓度苯发生中毒时,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处;皮肤出现接触时,尽快用清水冲洗,换去污衣,冬季注意保暖。 (2)、可迅速给予吸氧,并保持中毒者呼吸道通畅。 (3)、应给予精神安慰,克服紧张情绪,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防止过分躁动。 (4)、发生误服者应及时使用0.5%活性炭悬液、1%~5%碳酸氢钠液交替洗胃,然后用25-30g硫酸钠导泻(忌用植物油)。 (5)、苯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尽快到医院眼科救治处理。 苯中毒治疗 (1)、治疗原则:给氧,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施用心肺脑复苏措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解毒及对症支持处理。 (2)、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可用葡萄糖醛酸酯钠(肝泰乐)0.4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点;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0.6g,加入壶内滴入,每日1~2次;维生素C亦有解毒作用,可用1g加入50%的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静脉推注,或2~3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3)、密切观察呼吸、心跳、瞳孔、眼底变化及液体出入量、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胸片等,及时根据病情变化给予处理。 苯中毒急救处理 苯是一种优良的溶媒,具芳香性,工业上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但却含有毒性,所以使用不当或不小心时,常会对使用者造成中毒或伤害,具麻醉性、在常温下易挥发,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下中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