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城市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们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区范围而尚待开发使用的土地。

2.城市人口: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该城市的社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的服务对象,他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3.城市建设用地:指城市市区范围内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也包括设置在近邻但与城市的各项市政设施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等)。也就是市区或城区用地面积,除去水面、山地、农田以及暂时不宜建筑的地域。

4.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建筑密度:是恒量土地上建筑密集程度的指标,即用地上建筑的基底面积占建筑用地的百分比。

6.城市性质: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指各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职能。

7.绿化覆盖率:是反映城市绿化效果的一个指标,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占城市规划用地的百分比。乔、灌木按树冠投影估算,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木不再重复计算。

8.热岛效应: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释放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即所谓城市的“热岛效应”。

9.容积率:是衡量土地开发强度的一个指标,即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0.铁路枢纽:在铁路网的交叉点或铁路网的尽端,有几个协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

路组成整体。

11.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

并不为城市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

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12.千人指标:是根据建筑不同性质而采用不同的定额单位来算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

13.城市建设用地:指城市市区范围内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也

包括设置在近邻但与城市的各项市政设施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如机

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等)。也就是市区或城区用地面积,除

去水面、山地、农田以及暂时不宜建筑的地域。

14.城市对外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运输的总称。

15.城市用地标准:是总体规划远期用地控制标准,也是城市确定详细规划定额指标的

依据。包括城市建设地标准、城市单项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

16.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

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17.城市规划纲要: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18.风向频率图:累计某一时期内各个方位风向次数,并以占该时期内累计各不同风

向总次数的百分比。

19.城市绿地:是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

赋以一定的功能与用途的场地。城市绿地是构成城市自然环境基本的物质要素。

同时城市绿地的质和量乃是反映城市生态质量和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

20. 仓储用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主要包括仓储企业的库房、堆

场、包装加工车间及其附属设施,并不包括工业企业内部、对外交通设施内部或

商业服务业内部的专用仓库。

21. 城市流动人口:是指短期从市外进入城市办理公务、商务、探亲访友和旅游度假

的人口。

22. 市朝一夫:这是《周礼·考工记》中有关城市型制论述的一句,“市”即市场,“朝”

即是皇帝朝政的场所,“夫”是面积单位,指一个劳动力平均一年所能耕作的田

地范围,一般方圆百步。即“市”和“朝”的面积大小各百步。

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10分)

1.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2.我国将城市分为五类: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3.邮电设施用地属于城市用地分类中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其代码为U。

4.计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有劳动平衡法、职工带眷系数法、综合平衡法。5.“雅典宪章”中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

6.从城市使用的观点看,仓库可分为:储备仓库、转运仓库、供应仓库、收购仓库。7.城市用水主要包括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

8.工业用地的适用坡度为0.5%--2%,居住用地的适用坡度为0.3%--10%。

9.按照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城市用地划分为10大类、46中类和73小类。

10.居住区绿化的标准可按人均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来衡量。

11.在研究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时,通常根据年龄统计作出年龄构成图百岁图。

12.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设计方法有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

13.殡葬设施用地属于城市用地分类中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其代码为U。

14.按劳动构成,城市人口可分为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

15.原始固定居民点的两大特点:迎水、向阳。

16.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包括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

17.城市道路系统形式有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混合式。

18.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沿街建筑长度超160米时应设消防通道。

19.城市中居住用地指标包括居住用地占城市总用地的比重和居住用地人均指标两部

分。

21.当住宅区内红线大于10米的道路与城市道路相交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

22.五层住宅山墙临居住小区道路时,建筑应退后道路2米。

23.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分三个方面现场踏勘,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

24.各级公共建筑合理的服务半径为:居住区级800-1200米,居住小区级400-500米,

居住组团级150-200米。

25. 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基本布置方式有两种:一是设在住宅或其它建筑的底层,

二是独立设置。

26.

27.根据居住区的功能组织和居民对绿地的使用要求采取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

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28. 居住区的用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住宅用地,公共服务

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29.按劳动构成,城市人口可分为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

30.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分三个方面现场踏勘,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

31.在研究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时,通常根据年龄统计作出年龄构成图百岁图。

32.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设计方法有设计等高线法、高程箭头法、纵横断面法。

33.管线工程综合一般可分为规划综合,初步设计综合,施工详图的检查三个工作阶

段。

34.中学属城市用地大类中居住用地,其用地代码为R。

35. 最早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结果。

36.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37.《雅典宪章》核心的规划思想是功能分区。

38. 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能作为城市水源的

为潜水、承压水。

39.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40.根据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城市规划用地标准》的规定,Ⅲ级城市,规划人均用

地指标为90.1~105㎡/人。

41. 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42. 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小于9米。

43. 城市用水分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以及水厂自身用水、管

网漏失水量、其他未预见水量等。

44. 根据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城市规划用地标准》的规定,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

地的比例为20%-32%,人均18-28㎡,大中城市不得少于16㎡/人。

45. 按部颁标准,城市绿地的指标分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三

项指标。

46. 确立城市性质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以城市的“共性”作为城市的性质;

另一种是不区分城市基本因素的主次,——罗列,结果,却失去指导规划与建设

初中的意义。

47. 城市道路系统可归纳为方格棋盘式、环形放射式。

三、简答题(40分)

1.简述卫星城镇理论的发展过程(4分)

1)卧城--- 除了居住建筑之外,还有起码的生活福利机构。

2)半独立--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

3)独立--- 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且还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基本上可以就地解决。

2.简述各种对外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8分)

1)铁路;良好的通过能力和较高的速度,运量大,成本低,不受季节和气候条件限制,可保证中途的经常不断运输;但投资多,对铁轨、机车的技术要求较高;

2)公路;运输速度较高,投资较省,道路容易修建,基本可保证不间断运输,可

达性最强,适合中短途运输;但运量较小;

3)水道运输量大,投资省,成本低,对城市的干扰较少,但速度较慢。海洋及大江适合中长途运输,内河则适合中短途运输;

4)航空运输速度最高,特别适合长途客运,必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成为城市重要的运输方式,但成本高运量少,且受气候条件限制,对城市的干扰较大。

3.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功能(5分)

1)城市园林绿地分为公共绿地、专用绿地、街坊庭院绿地、道路绿地、生产防护绿地和风景旅游区等;

2)改善自然环境: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吸尘减噪;

3)调节小气候;改善空气湿度、温度,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

4)美化城市环境;园林绿地景色宜人,丰富了城市空间景观,并为居民提供了休憩的场所;

5)战备、防震、抗灾功能。

4.对于防震区的居住区规划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

1)居住区的用地选择避开不稳定地段。

2)考虑适当的安全疏散用地,便于居民避难和搭建临时避震棚屋之用。

3)居住区内的道路应平缓畅通,便于疏散,并布置在房屋倒塌范围之外。

4)居住区内的各类建筑除考虑建筑物设防烈度外,房屋形体尽可能简单,同时还必须采用合理层数、间距和建筑密度。

5.简述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1)主要是两个方面:自然增长、机械增长。

2)自然增长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与死亡的净差值。

3)机械增长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年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

6.简述“人车分行”交通方式原则(6分)

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通路与汽车通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

2)车行路应分级明确;

3)在车行路周围或尽端应设置适当数量的住户停车车位;

4)步行路应该贯穿于住宅区内部。

7.简述仓库用地布置的一般原则(6分)

1)满足仓库用地的一般技术要求。

2)有利于交通运输。

3)有利于建设,有利于经营使用。

4)有足够的用地,并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尽量节约用地。

5)沿河布置仓库时,必须留出岸线,照顾城市居民在生活、游憩利用河(海)岸线的需要。

6)注意城市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保证城市安全,应满足有关卫生安全方面的要求。

8.简述郊区的功能(6分)

1)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为城市设施提供分布空间。

3)为市区供应农副产品。

4)作为市民的游憩基地。

5)接纳市区疏解的人口。

6)协同市区发展经济。

9.简述用地评定的含义及其把用地分为哪几类(8分)

城市用地的评定是在调查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基础上,按照规划与建设的需要,以及整备用地在工程技术上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质量评价,以确定用地的适用程度。

通常将用地分成三类。

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

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够修建的用地。

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10.简述居住区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6分)

沿街线状布置;

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

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

11.简述居住区道路分级标准(4分)

居住区级道路,红线20—30米;

居住小区级道路,红线10—14米;

居住组团级道路,路面4—6米;

宅间小路,路幅宽度不宜小于2.5米。

12.分析“人车分行”交通方式产生的原因(4分)

保证居住区内部居住生活环境的安静与安全;

避免区内大量私人机动车交通对居住生活质量的影响。

13.简述居住区供水系统的分类(6分)

分类供水系统;

分压供水系统;

分质供水系统。

14. 我国居住区的合理规模是多少?

确定居住区的合理规模需要考虑哪几方面的因素?(8)

答:人口一般以3—5万人为宜,其用地规模应在50—100公顷左右。

(1)设置居民区级商业、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

15.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安全要求有哪些?(15)

A、防火

当两建筑物的相对山墙无门窗时,火灾蔓延的可能性较小,其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5米,以保证消防车的通行,当建筑沿街布置时从街坊内部通向外部的人行通道的间距不能超过80米,而当建筑长度超过160米时,应留出消防车的通道,其净宽和净高都不应小于4米。为了考虑消防用水的需要,在居住区内还必须设置室外消为栓,每个消火栓的服务半径为150米。

B、震灾

(1)居住区用地的选择。

(2)应考虑适当的安全疏散用地

(3)居住区内的道路应平缓畅通

C、人防

(1)人防建筑应贯彻“平战结合”的原则

(2)人防地下建筑应与地下工程管网的规划设计密切配合,统一考虑。

16.简述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布局的基本要求(4分)

1)各级公共建筑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

2)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

3)在独立的工矿居住区内,则应考虑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

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靠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17. 述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6)

居住区的道路系统根据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三种形式:

(1)人车交通分流的道路系统。

(2)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

(3)人车部分分流的道路系统。

18.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6)

(1)公共绿地

(2)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专用绿地

(3)宅旁和庭院绿地

(4)街道绿地

19.管线综合中管线处理冲突的一般原则(6分)

(1)没有修建让已建成的

(2)临时让永久

(3)小让大

(4)压力让重力自流

(5)可弯曲让不易弯曲

20.分析比较城市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的特点。(6分)

(1)交通性道路主要解决城市中各用地分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其特点是;行车速度快,车流量大,交通性质以货运为主,车道宽,行人少,道路平面线型要符合高速行车的要求,道路两侧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

(2)生活性道路主要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交通需要。其特点是;车速较低,交通性质以客运为主,行人为主,车道宽度可稍窄一些,路两侧可布置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和停车场地。

21.简述邻里单位理论(8分)

1、20世纪30年代,先在美国,后在欧洲,提出“邻里单位”理论;

2、老的居住区路格很小,儿童上学及居民购买日常的必需品,必须穿越城市道路,

很不安全;住宅大都沿街周边布置,朝向不好,建筑密集,沿街噪声大;

3、邻里单位”内设置小学,保证儿童上学不穿越交通道路,并以此来控制和计算“邻

里单位”的人口及用地规模;

4、邻里单位”内设置为居民服务的常用公共建筑和设施;

5、“邻里单位”内外道路要有分工,防止外部交通穿过;

6、建筑的布置要较多的考虑朝向和间距。

22.我国城市按人口规模可分几类?(4分)

1、人口大于100万人,特大城市;

2、人口大于50万人,大城市;

3、人口20~50万人,中等城市;

4、人口小于20万人,小城市。

23.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的作用。(6分)

1、反映土地使用的水平和比例,作为调整用地和制定规划的依据。

2、用以比较城市之间建设用地的情况。

3、作为规划管理单位审定城市建设用地的依据。

24. 简述城市化的含义。(6分)

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基地域空间的变化。

25. 简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8分)

1、城市人口暂占总人口的比总不断提高。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它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

果。农业人口的剩余也成为城市化的推动力。

26. 简述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5分)

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

2、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

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5、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27. 简述工业对城市的影响。(8分)

1、工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是构成城市人口的主要部门。

2、工业发展带动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3、工业的布置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城市的空间布局。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并

产生可货运量,它对城市的主要交通的流向、流量起决定影响。

4、许多工业在生产中散发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引起城市自然环境生态

平衡的破坏和环境质量的恶化。

28. 简述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8分)

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

有方便物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2、职工的居住用地应颁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

的交通联系。

3、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

分注意节约用地。

4、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

少市内运输。

29. 简述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及其优缺点。(6分)

一般有三种布置形式:

1、一类是工业用是与居住用地平行布置,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工业区和居住

区相应呈带形发展,互不干扰,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关系较好。

2、另一类是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垂直布置,这种布置方式的优点是:工人上下班

不为工业区内铁路线所隔断;这种布置方式对占地面积较小的工业区较为合适,但对于占地面积大的工业区,采用这种布置方式就会增加工人上下班的距离。

3、第三种是混合布置方式,它既有平等布置的优点,也具有垂直布置的长处,是

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

30. 简述旧城市工业布局调整的一般措施。(8分)

1、留:原有的工厂,厂房设备好,位于交通方便、市政设施齐全的地段,而且对

周围环境没有影响,可以保留,通话就地扩建。

2、改:包括改变生产性质、改革工艺和生产技术两方面。

3、并:规模小、车间分散的工厂可适当合并,以改善技术设备,提高生产率。

4、迁:凡在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有严重污染,又不易治理,或有易燃、易爆

的工厂,应尽可能迁往远郊;

31. 简述了解年龄构成的意义。(5分)

(1)比较成年组人口数与就业人数,可以看出就业情况和劳动力潜力。

(2)掌握劳动后备军的数量,对研究经济的重要作用。

(3)掌握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数量和发展趋向,是制定托、幼及中小学等公共设施规划指标的重要依据。

(4)掌握老年组的人口数及比重,分析城市老龄化水平及发展趋势,是城市社会福利服务设施规划指标主要依据。

(5)分析年龄结构,可以判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变化趋势;分析育龄妇女人口数量,是预测人口自然增长的主要依据。

32. 简述矿业城市布局的特点。(6分)

(1)矿区生产不同于一般工业生产,矿区资源条件是矿区工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矿井分布比较分散,因此也就决定了矿区工业分布的分散性这一显著特点。

(2)矿区生产需有频繁的交通运输、大量的动力用电和生产用水。

(3)矿区工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矿区居民布局的形式。但居民点过于分散,不便组织生活,应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4)由于矿区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和地质构造比较复杂的地方,因此矿区的规划布局要很好地考虑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5)由于矿区与农村的联系较为密切,在进行矿区总体布局的同时,应尽可能结合考虑矿区所在地区的工农业基本建设。

(6)不同的矿产性质和种类的矿业城市在规划布局上也会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33. 如何处理风景旅游城市中风景与工业的关系。(3分)

1)从工业性质方面加以严格控制,合理选择工业项目。

2)在工业布局方面,合理选择工厂建设的地点,使工业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妨碍风景区内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并与周围自然环境取得配合。

3)对于已经布置在风景区或风景城市内的工业,应根据其对城市环境与风景的影响程度,分别采取强制治理、改革工艺、迁移等不同的处理办法,逐步加以解决。

34. 简述现代交通发展趋向的特点。(6分)

1、交通工具的高速、大型、远程化。

2、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

3、城市内外交通的延续与相互渗透。

4、高速干道系统、城市街道系统以及步行系统的分离。

5、城市交通组织的立体化。

6、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组织。

35. 简述改善旧城道路系统的措施。(4分)

1、对原有道路作必要的分工,重新分配车流和人流,尽可能减少各种车流之间以

及车流与行人之间的干扰。

2、利用平行的、路面宽度不足的街道,组织单行行车,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道路

的通行能力。

3、为了疏散闹市地区和有大的车流的街道,或者为了适应市区外围地区建设发展

的需要,修建环形干道和开辟绕行干道,对减轻旧有道路的交通负担、改善城市道路系统很有成效。

4、封闭次要交叉口,加大某些主要交叉口之间的距离。

四、绘图题(20分)

1.图示并说明卡洪城(Kahun)平面(4分)

2.图示几种排水管网布置形式(4分)

3.图示几种居住小区内部道路布置形式(4分)

4.图示并说明周王城想象图平面(4分)

5.住宅群体平面组合中行列式的布置手法及特点(4分)

6.图示几种典型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6分)

7.图示并说明“田园城市”方案图(4分)

8.住宅群体平面组合中行列式的布置手法及特点(4分)

9.住宅群体争取日照的规划设计措施(6分)

10.图示几种给水管网布置形式(4分)

11.图示并说明什么是滑坡和崩塌(6分)

12.绘图表示道路的画法(平面、立面)并说明几条线的名称及道路用地的组成。(4

分)

13. 地下水的组成示意图。(4分)

14. 图示并说明谷地逆温的形成。(6分)

五、简要论述公路线路与城市的联系(8分)

公路既是城镇的对外交通,又是城镇的主要道路。

将过境交通引至城市外围通过,避免进入市区产生干扰。

公路离开城市,与城市的联系采用入城道路引入。

城市部分交通干道与公路联接。

设城市环路环绕于城市中心区外围,环路是交通性干道。

以公路组成城市外环道路,兼作城市近郊工业区之间联系的交通性干道。

公路从城市功能分区之间通过。

发展高速公路或立体交通。

六、简述居住区规划中如何做到节约用地(7分)

1、住宅底层布置公共建筑;

2、合理利用住宅间用地;

3、空间借用;

4、少量住宅东西向布置;

5、高低层住宅混合布置。

七、试分析城市的形成。(8分)

1、居民点形成。

2、城

3、市

4、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八、市中心区在交通组织上应考虑哪几点?(10)

(1)市中心是居民活动大量集中的地方,在这范围内的交通以步行为主。为了接纳和疏散大量人流,必须有便捷的公共交通联系。

(2)解与中心活动无关的车行交通。如有大量城市交通通过,可开辟与市中心主干道相平行的交通性道路,或在市中心地区外围开辟环行道路,或将通过的交通改为地下行驶,或控制车辆的通行时间的方向。

(3)心区四周布置足够的停车设施。

(4)展立体交通,建设步行开桥或隧道,以减少人车冲突。

(5)中心区规模相当大时,可划定一定范围作为步行区。

九、举例说明完善城市道路系统的几种措施。(10分)

通常采用车辆分流的办法。

1、在城市中心地区开辟步行街和步行区。

2、建立自行车系统。

3、开辟快速公共客运车道

十、为什么在城市中发展公共交通是必要的,并列举“公交优先”的部分措施。(10分)

1、占用道路的动态时空面积

2、载客量

3、停车场

4、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交通公害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__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高自考城市规划原理(0958)

高自考城市规划原理(0958) 第1章 1、城市的含义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的规定,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其中直辖市、市、镇,是按行政区划的意义界定的,其中按行政管辖的不同,还可以把市进行进地步的划分,即为地级市和县级市。而建制镇是城镇的一种类型。 2、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标志是什么? 3、人们日渐失去了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与之带来的是工业排放的废气,污水等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就是一种负面效应。 4、城市化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5、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6、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P9 7、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阶段;稳定阶段。 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2章 8、《周礼·考工记》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9、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包括: 1).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托马斯·莫尔在16世纪时提出的;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方案中财产为公有制; 城市空间结构由7个同心圆组成。 3).罗伯特·欧文是英国19世纪初有影响力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以上的这些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和理论学说中,把城市当成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他们的这些理论为下面我们讲的田园城市和卫星城市提供了理论依据, 10、世界上第一个田园城市是莱奇沃思,第二个田园城市是韦林 11、田园城市的主要内容:(1)城市的“磁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人口的这种“磁性”所致。(2)田园城市的结构(3)社会城市。 12、卫星城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如何? 答:卫星城的发展经历了“卧城”、半独立城镇、独立新城三个阶段。“卧城”只供人居住,没有生活服务等设施。居民的生产工作及文化生活上的需要就要到母城(巴黎)去购买。半独立城镇除了居住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独立新城特点是公共交通便捷,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生活接近自然。独立新城特点是比第一代和第二代卫星城有所扩大,完善了公共交通福利设施,而且还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生活接近自然。 13、“卧城”指只供人居住,没有生活服务等设施,居民的生产工作及文化生活上的需要就要到母城(巴黎)去购买。 14、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有以下的几个代表性的文献P25 15、雅典宪章是指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的《城市规划大纲》,后被称为雅典宪章。这个大纲集中的反映了当时的“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大纲首先提出了,城市要与其周边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大纲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的正常进行。 16、马丘比丘宪章是指 1978年12月,一批建筑师在秘鲁的利马集会对《雅典宪章》40多年的实践进行评价,例如,道路应按功能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

名词解释: 1.城市性质: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城市用地评价: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做的评价。 3.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指的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4.卫星城:一些半独立的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去母城。 简答题: 城市化具体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地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比较集中成片的、密度高的居住形状,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2、论述可持续发展概念、意义且具体说明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协调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意义:三者关系: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涉及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 具体来说,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数量,更注重和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大社会环保意识,防治污染于产生污染的源头,解决污染于经济发展之中。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达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经济持续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求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城态发展不能背离环境的承载能力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和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创建一个保障公平、自由、教育、人权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此外,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习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和决策取舍的参照依据。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3、居住用地选择要考虑那些方面? 居住区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物质条件,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灾害、滑坡、沼泽、风口等不良条件的地区。在丘陵地区,宜选择向阳、通风的坡面。在可能情况下,尽量接近水面和风景优美的环境。 (2)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就业区、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相结合,协调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考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城市规划原理》试卷-答案

宁波工程学院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卷 建筑08—1、2班 开卷考试 一、选择题(20分)每题一分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产业分成(A)。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2.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 B)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A.9%;6% B.10%;7% C.12%;8% D.15%;10% 3.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A )。 A.以教堂为城市中心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 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4.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C )。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 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

5.城市道路应分为(B )。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 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6.城市机场的选址应(C )为宜。 A.使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过市区,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B.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C.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D.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垂直,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7.下面关于现代城市设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城市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可能的最大便利与舒适,给人以美的享受 B.城市设计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依据,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多学科的综合、 C.城市设计方法应贯穿在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详细规划层次,并随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不断深化由浅入深,从粗到细,从宏观到微观,从原则到具体 D.在详细规划阶段应运用城市设计方法,使之成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中间环节,成为单体建筑设计的先导,并充实城市管理的依据 8.下面关于城市设计的表述正确的是(A )。 A.城市设计的对象范围很广,从宏观的整个城市到局部的城市地段乃至单幢建筑和城市细部 B.城市设计是研究城市用地组织规划中各主要要素相互关系的设计 C.城市设计为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依据 D.城市设计自从城市形成就存在,但作为一个学科的确立,却是近二十年来的事9.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 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 C.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中心;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外围

城市规划原理40模拟题

[模拟] 城市规划原理40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风景名胜区要处理好()的关系,把()放在首位。 A.保护和利用;保护 B.开发和利用;利用 C.保护和开发;保护 D.保护和发展;发展 参考答案:A 第2题: 城市生态规划即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城市规划原则,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能动地调控()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A.城市空间 B.城市社区 C.城市居民 D.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C 第3题: 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新兴产业 B.城市文化 C.全球化 D.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D 第4题: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是指()。 A.其他绿地 B.生产绿地 C.附属绿地 D.防护绿地 参考答案:A 第5题: 《镇规划标准》考虑调整因素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每人()平方米。 A.70~100 B.75~120 C.75~140

D.80~160 参考答案:C 第6题: 下列()不属予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A.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换乘枢纽 B.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与城市大型公共设施人流的换乘枢纽 C.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与城市对外客运交通的换乘枢纽 D.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与转换公共交通的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枢纽 参考答案:B 第7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下列()不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 A.建设条件分析 B.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C.确定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 D.竖向规划设计 参考答案:C 第8题: 由于具有(),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不仅是专业技术,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A.全局性和单一性 B.全局性和综合性 C.分散性和单一性 D.分散性和综合性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下列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程序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审批机关批准同意修编,开展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 B.规划草案公告20日以上,组织编制单位采取论证会、听证会 C.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 D.在政府审查基础上,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参考答案:B 第10题: C3级民用机场的指标为()。 A.机场长度800~1200m;翼展:24~36m B.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24~36m C.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15~24m D.机场长度>1800m;翼展:52-65m 参考答案:B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卷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 试卷B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 分,共 分) 、城市规划——一 、地基承载力—— 、居住用地—— 、环境容量—— 、城市总体布局——二、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分) 1、城市产生于( )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奴隶向封建过渡时期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下列关于居住用地选择,错误的是 。 .用地数量与形态应考虑其适用性 .注意与工业等就业区的相对关系 .布置在较繁荣的城市中心地段 .尽可能布置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段 、《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规定,盲人学校属于 。 .体育类 .医疗卫生类 .大专院校、科研设计类 .行政办公类 、居住区的用地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居住建筑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唐长安城较为完整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中最具影响力的典型格局,其特征中不包换( ) 、中轴线对称 、大套方城、宫城居中 、规整的方格路网 、居住区采用里坊制 、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采用同一种管渠混合后汇集后,全部送至污水厂处理后再排放的排水系统,指的是( ) 、直泄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 、全处理式合流式 、完全分流制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 。 规划文本和附件 图纸和附件 图纸和专题研究报告 文字说明、图纸和专题研究报告 、( )是我国目前道路上所普遍采用的断面形式。 、一块板 、二块板 、三块板 、四块板 、下列关于仓库规划布局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油库应靠近重要的交通枢纽布置 供应仓库可布置在使用仓库的地区内或附近地段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模拟试题

1 在下列城市中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是(C) A 南京B苏州C 常熟D 扬州 2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B) A 经济 B 速度C规范D秩序 3历史地段土地使用调整的途径:(A) ①保持原用途②恢复原用途③纳入部分其他用途④改为新的用途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以下什么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保障(A) A.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 B.城市规划 C.历史沿革 D.城市居民的认知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C)大类 A.46 B.68 C.10 D.73 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的比例尺一般为(C) A、1/20000---1/5000 B、1/10000---1/5000 C、1/10000---1/2000 D、1/30000---1/2000 7某消防站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有车五辆,则该消防站为(B) A、一级消防站 B、二级消防站 C、三级消防站 D、四级消防站 8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C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A 4 B 5 C 6 D 7 9下面哪个类型是内廊式住宅和外廊式住宅的变形式,一般用于高层住宅。(C) A 并联式 B 梯间式 C 跃廊式 D 内天井式

10(C)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居住区内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基本都是用这种方式。 A.人车交通分行 B.人车共存 C.人车混行 D.人车部分分行 11仓储用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以下属于它的有(C) A 商业服务内部的 B 对外交通设施内部的 C 包装加工车间的 D 工业企业内部的 12郊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A) A疏散一些不适宜在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工业企业 B.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 C城郊防护林待遭到破坏 D农田蔬菜地遭受蚕食 13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的总体期限一般为(B)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A.10 B。20 C。30 D。50 14广场四周的建筑高度、体量应与(A)相协调。 A 广场尺度 B 广场布局 C 广场规模 D 广场功能 15居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A 800~1000m B400~500m C 150~200m D50~100m 16混合通道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约为(C) A.300辆/时 B.350辆/时 C.400辆/时 D.450辆/时 17在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中,(B)是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

2008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全真模拟试题(5)

2008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全真模拟试题(五) 单项选择题 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B.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 C.确定区域规划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 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 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后的城市问题,提出的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正确的对应关系是()。①索里亚·玛塔(SofiaYmata);②西谛(CamilloSitte);③戈涅(TonyGarnler);④格迪斯(PattickGeddes);⑤工业城市;⑥城市形态研究;⑦线形城市; ⑧现代城市演进学说。 A.①—⑥;②—⑧;③—⑦;④—⑤ B.①—⑧;②—⑦;③—⑤;④—⑥ C.②—⑥;①—⑧;③—⑤;④—⑦ D.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3.地块控制性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属于指导性指标的为()。 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 B.用地面积、性质 C.容积率 D.建筑密度 4.衡量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用地规划结合的程度,很重要的一条标准,是看其是否最大程度()。 A.减少居民出行次数 B.减少货物的周转周期 C.减少交通 D.减少道路长度 5.下列关于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陈述错误的是()。 A.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

D.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包括了田国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等 C.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通过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的 D.城市发展理论认为,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 6.索里亚·码塔的线形城市以()为前提。 A.城市运输 B.城市工作 C.城市居住 D.城市道路 7.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交通行为的运作是指()。 A.城市运输系统 B.城市道路系统 C.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D.城市对外交通系统 8.我国公路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及其在国家公路网中的位置,可分为()。 A.国道、省道、县道 B.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C.国道、省道、市道、县道 D.国道、省道、市道 9.青岛市的城市职能有:外贸、海港、纺织机械工业、国防、疗养、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可见青岛的城市性质是()城市。 A.港口 B.轻工业 C.疗养 D.海洋科学研究 10.机场的选址应()。 A.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B.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代码:03305) 课程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2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方针 1.3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1.4 城市规划学科的性质与体系 1.5 城市规划学的内容结构与学习方法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和编制程序 2.1 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2.2 城市规划的要素 2.3 城市规划体系 第三章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 3.1 城市系统 3.2 城市用地的基本功能 3.3 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3.4 城市用地的构成 3.5 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编制 4.1 城市规划的编制主体、要求及原则 4.2 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 4.3 城市战略规划 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 5.1 城市性质 5.2 城市规模

5.3 城市总体布局 5.4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5.5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成果要求 5.6 城市总体规划的实例 第六章城市分区规划 6.1 城市分区规划概述 6.2 城市分区规划的原则与程序 6.3 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6.4 城市分区规划的成果要求 6.5 城市分区规划实例 第七章城市详细规划 7.1 城市详细规划概述 7.2 控制性详细规划 7.3 修建性城市详细规划 7.4 城市详细规划实例 第八章城市交通规划 8.1 城市交通规划概述 8.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8.3 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8.4 城市交通规划案例 第九章城市绿化规划 9.1 城市绿化概述 9.2 城市绿地的分类与测度 9.3 城市绿化规划的编制要求、目标与内容9.4 城市绿化规划的编制与成果要求 9.5 城市绿化规划案例分析 第十章城市商业用地规划 10.1 商业用地规划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10.2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10.3 城市商业用地规划的主要内容 10.4 上海中心商务区规划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A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A 一、名词解释(5分*5个= 25) 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3.城市职能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5..户室比 户室比又叫户型比,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总套数的比重 二、单项选择题(4*8=32) 1.城市道路应分为(B )。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 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产业分成(A)。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3.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指( b )。 A.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B.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c.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D.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4.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 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课程考试大纲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 (课程代码:04228) 课程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臵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简介 1.1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简介 1.2工程量清单组成及编制原则 1.3 工程量清单编制 1.4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 第二章建筑面积计算 2.1 建筑面积的概念及应用 2.2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与方法 第三章地基与基础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 3.1 地基与基础工程概述 3.2 土石方工程 3.3 地基处理与边坡支护工程 3.4 桩基工程 3.5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示例 第四章主体结构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 4.1 结构工程概论 4.2 砌筑工程 4.3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4.4金属结构工程 4.5木结构工程 第五章屋面及防水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 5.1屋面及防水工程概述

5.2瓦、型材及其他屋面 5.3屋面防水及其他 5.4墙面防水防潮 5.5楼(地)面防水防潮 第六章保温隔热、防腐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6.1保温隔热、防腐工程概述 6.2.保温隔热工程 6.3 防腐面层 6.4其他防腐 第七章措施项目 7.1 脚手架工程 7.2 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撑) 7.3垂直运输 7.4超高施工增加 7.5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 7.6施工排水、降水 7.7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措施项目 第八章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编制8.1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报)价 8.2 建筑工程投标报价编制 8.3投标报价文件的组成与填写方法 8.4某小区住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第九章合同价款支付与调整 9.1合同价款约定 9.2工程计量与合同价款期中支付 9.3合同价款调整 9.4工程结算与支付 9.5合同解除的价款结算、支付与争议处理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规划】城市规划原理试卷二

【关键字】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1、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 A.经济 B.速度 C.规范 D.秩序 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的比率尺一般为() A.1/20000---1/5000 B.1/10000---1/5000 C.1/10000---1/2000 D.1/30000---1/2000 3、()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居住区内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基本都是用这种方式。 A.人车交通分行 B.人车共存 C.人车混行 D.人车部分分行 4、广场四周的建筑高度、体量应与()相协调。 A.广场尺度 B.广场布局 C.广场规模 D.广场功能 5、大连市是一个有名的城市,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便利,并且商贸也十分便利,那么大连市从城市类型来看属于什么城市() A.工业城市 B.商贸城市 C.交通港口城市 D.综合性城市 6、( )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 A.城市建设 B.城市发展 C.城市规划 D.城市管理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生态绿化的功能表现在为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创造条件,提供休闲观光场所 B.无锡市的山水城市布局方案使城市结合自然环境,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应 C.莫斯科的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满足居民休息需要,二是为了美化环境(保持自然环境的再生能力) D.波兰华沙郊区的休息区规划将华沙的休闲活动场所构成从居住到整个城市地域的多级结构 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矿业城市的特点() A.矿区工业生产特点决定了矿区居民点布局形式 B.矿区城市的规划布局要很好考虑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C.不同的矿产性质和种类的矿业城市在规划布局上也会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D.矿藏的分布对矿区城市影响并不重要 9、中国古代从那个朝代开始在都城内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 A.周 B.商 C. 唐 D.宋

土木工程类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3模拟试题与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3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 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 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 答案:B 2. 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答案:C 3. 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 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 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 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 答案:D 4.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采掘业 B.物流仓储业 — 1/26 — — 1/26 —

C.建筑业 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 答案:B 5.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A.城市性质与规模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 答案:A 6. 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A.建筑布置规模 B.以宫殿为核心 C.以广场为核心 D.以神庙为核心 答案:D 7. 《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答案:B 8. 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 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 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 答案:D 9.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 — 2/26 —

2015上半年自考城市规划原理实践考试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2015年上半年自学考试工程造价管理专业 《城市规划原理》实践考核方案 (课程代码:03306) 一、考核大纲 (一)考核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分理论讲授,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三部分。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总体规划意识,并城市规划相关的原理、规划技能,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二)考核内容 1、居住区规划的经济指标计算。 2、公路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3、考生所在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概况。 (三)考核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题,对相关实践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考核标准 总分100分,案例一,40分,案例二30分,案例二30分。60分及格。 (五)考核用仪器设备及材料 黑色水笔。 (六)考核时间:月日前交材料至三专306 (七)考核地点: 二、考核内容及要求(考核试题) (一)内容 案例一:(50分) 已知某居住组团规划用地10公顷,拟建设小高层,多层低层别墅住宅和配套设施等,

规划住宅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公共建筑5000平方米,计划各类建筑及其控制指标如下表所示,求平均层数,住宅用地建筑面积,住宅用地指标,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面积毛密度,容积率,建筑总造价。 案例二:(30分) 图为青光镇的布局现状,津霸公路是该城镇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因此造成过境公路穿越城镇中心。请提出改线的方案,并将其表示在图上。

案例三:根据你所在的城市或乡镇,结合城市规划原理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概述。 答案: 案例一 1、基底面积: 2层:12000/2=6000 m2 6层:18000/6=3000 m2 9层:54000/6=6000 基底总面积:6000+3000+6000=15000 m2 2、平均层数:84000/15000=5.6层 3、住宅用地面积: 2层:6000/0.3=20000 m2 6层:3000/0.25=12000 m2 9层:6000/0.2=30000 m2 住宅用地总面积:20000+12000+30000=62000 m2 4、住宅用地指标:62000/100000=0.62 5、住宅用地净密度: 2层: 1.2/2=0.6(万m2/h m2)6层:1.8/1.2=1.5(万m2/h m2) 9层: 5.4/3=1.8(万m2/h m2) 6、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8.4/10=0.84(万m2/h m2) 7、公共建筑占地面积:(5000/2)/0.25=1000 m2 8、容积率:(8.4-0.5)/10=0.89 9、建筑总造价:1.2*6000+1.8*5000+5.4*4000+0.5*10000=4.28亿元 案例二:(30分) 在城市范围内德公路,有的是城市道路的组成部分,有的是城市道路的延伸,应结合城市的总体布局合理确定公路线路的走向及站场位置。(10分) 青光镇的布局现状,津霸公路是该城镇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因此造成过境公路穿越城镇中心,所以采用改造旧有城镇道路与一般公路合用的常用方式,将津霸公路引至城市的外围通过,将车站设在城市的边缘,使城市干道与津霸公路连接。(10分)图示表示。(10分) 案例三:(30分) 论点、论据、表述层次各占10分

城市规划原理各章节_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 .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 .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的不同。 .人口规模.空间规模.居住形式.产业结构 、一般把()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发明蒸汽机.汽车的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市场推动型.地方推动型.辐射扩散型.外资促进型 、以下四项中,()项不是城市化。 .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 、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 .;;.;~;一 .;;.;~;~ 、()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 、通常我们把()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③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 ④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①③.②③.①②.③④ 、城市以()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斗兽场.广场.公共建筑.铜像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是由()编写的。 .伊利尔?沙里宁().勒?柯布西埃(?) .赖特(..).佩里() 、索里亚?玛塔的线形城市以()为前提。 .城市运输.城市工作.城市居住.城市道路 、()对当时的规划思想进行总结,然后对未来的发展指出一些重要的方向,而且它是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性文件。.《“得过且过”的科学》和《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雅典宪章》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马丘比丘宪章》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再适当考虑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对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作适当的控制,对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能力作重点考虑 .可持续发展就是对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下面关于“田园城市”的论述有()项不妥。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自学考试大纲

山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2241)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学习过程评价部分考核大纲 一、学习过程评价的课程性质及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基本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学习过程评价的设置目的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规定必考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当前,微型计算机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尤其在机械电子等工业领域的检测与控制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发展极其迅速,是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设计的技术手段之一,本课程正是为满足这一要求而设置的。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通过实验则无法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接口技术。在自学过程中,必须与自学或助学同步的进行上机,才能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进行程序调试和接口应用的基本训练,培养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的应用开发能力,因此,考生都应十分重视实践环节。 本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非常强,考生应做较多的习题,并进行一定数量的上机(软件和硬件)实验,以便具有上机操作、调试程序和接口应用能力。 (二)学习过程评价基本要求 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实验: (1)通过DEBUG调试程序的应用掌握8088/8086系列微机的指令系统; (2)通过MASM等软件的应用,学会源程序的编辑、编译、连接和可执行文件的调试,以便初步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和调试; (3)通过硬件接口实验掌握常用的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和编程规定,并通过应用示例,掌握这些接口芯片的应用方法; 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思考题。 二、学习过程评价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一)实验内容与要求 实验1 利用DEBUG调试程序进行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实验(第二章学完后进行); 实验2 利用MASM宏汇编软件进行汇编语言程序调试实验(第三章学完后进行); 实验3 LED显示接口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