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版本比较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版本比较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版本比较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版本比较

1685年3月21日,星期六。历史的镜头聚焦在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一个叫爱森纳赫的小镇。镇上的一所二层红顶楼房内,一个啼声洪亮的男婴呱呱坠地了。两天以后,孩子在圣奥尔格教堂受洗,父母为他取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十八岁时,巴赫的音乐生涯开始了。在当时的保护人制度下,巴赫不可能如后来的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一般风光,更不可能像今天的明星一样大红大紫,而是以仆人的身份,在保护人(教堂,贵族,市政府)的荫庇下生活和创作。历史就是那么不公平。这虽然让巴赫有了稳定的收入,却也不可避免的要和保护人发生冲突,乃至蒙受屈辱。按照巴赫一生活动的地点,魏玛,克腾和莱比锡,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巴赫最初于1703年和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的教堂中人管风琴师,创作当然也以宗教音乐为主。随着他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技艺的日趋成熟,巴赫也随之名声鹊起,并且也脱去了教堂乐师的黑色长袍,穿上华丽的制服,成为宫廷乐师。从1708年到1723年的十五年间,巴赫先后在魏玛和科滕的宫廷中供职。

在科滕的日子是巴赫一生中的一个黄金时代。此间他创作了被誉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和在管弦乐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乐。还有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等等作品。1723年,巴赫的主人科滕亲王对音乐的兴趣似乎淡漠了,于是他辞去了宫廷中的职务,来到莱比锡出任圣托马斯教堂学校的乐监(音乐指导),在那里他度过了一生中余下的27年时间。莱比锡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创作最多的时期。此时的巴赫无论演奏技巧还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在莱比锡谱写的杰作,有感人至深的《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乐》,《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和体现他高深作曲造诣的《赋格的艺术》等。1747年,这位无冕音乐之王去波茨坦旅行时被另一位国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召见,并表演了即兴演奏,在座的观众无不为之折服。第二年,巴赫把这次演奏的主题加以发展,写成了另一部总结他作曲和演奏艺术的作品——《音乐的奉献》。

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安然的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坛。三天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此时,维瓦尔第已入土九年,他另一位伟大的同行亨德尔也因失明,创作渐少。可以说,随着巴赫的逝世,巴罗克时代也就此结束了。回顾巴赫的一生,可以说,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海一般的博大。巴赫全面的继承了欧洲几百年的音乐传统,把巴罗克复调音乐艺术推向了高峰。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巴赫在音乐史上,将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l001—1006,大约于1720年作于德国的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颠峰。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颠峰。?

第一位为巴赫写传记的作者福克尔在1802年写道:巴赫的时代,在教堂里演奏一件独奏乐器是司空见惯的事。不过,这些小提琴独奏作品是否为教堂使用是很有疑问的。巴赫在克藤宫廷期间没有为教堂服务的责任。同时,在他周围也没有第一流的小提琴家。巴赫自己是一位技艺颇可观的小提琴家,但在乐器上示范他写的这些难得要命的作品恐怕未必称职。这样看来,巴赫写作这些作品缺乏直接的动因。不过我们不应该忘记,巴赫曾经为键盘乐写下了大量的练习用乐曲,包括平均率。那么,巴赫为什么不可以为优秀的小提琴家写下迈向新的艺术台阶的作品呢??

1720年,巴赫完成了这6首独奏乐曲的手稿。有80年之久,它们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一些专业人员之间私下交流。1798年,在一本名为《小提琴的艺术》的曲集中,第一次发表了

其中一个乐章。1802年,发表了3首奏鸣曲的初版本。1814年有人在圣彼得堡一家奶油店的包装纸堆中发现了这6首作品的巴赫手稿。1839年,德国小提琴家费迪南德·大卫予以编订出版。?

实际上,小提琴独奏作品算得上是德国音乐的一个传统。一位与巴赫会过面的小提琴家韦斯特霍夫1682年曾在法国宫廷中演奏过他自己创作的独奏组曲,引起了阵阵赞羡之声。1696年,韦斯特霍夫发表了6首独奏小提琴帕蒂塔,每首都由4个乐章组成,这些珍贵的文献现存匈牙利图书馆。再往前溯,1676年比贝尔为独奏小提琴写下一首帕萨卡里亚,这是独奏小提琴乐曲中第一首成模成样的作品。它是巴赫《恰空舞曲》的前驱,两者都建立在主题变奏的基础上。?

巴赫的这套作品大大地超越了前人的这些成就。一把单薄的乐器,在巴赫的手中发出两个声部(甚至三个、四个声部)的声音。主旋律有时出现在高声部、有时在中声部,有时在低声部,有时几个声部同时进行或穿插进行。巴赫创造了一种旋律的进行是有低声部伴奏的听觉效果,和声的进行是镶嵌在单一的水平线上。怎样把这些听觉效果转变成实在的音响,就是摆在小提琴家面前最具挑战性的难题。这需要高超的技巧是不消说的,但仅有技巧远远不够,它还需要演奏者具备深刻的洞察力。他必须把旋律从伴奏声部中分开:有时还要注意和弦音的相互配合。特别是在赋格曲中,他必须把嵌在低声部中的主题带出来。最后,还要把各个乐章连接成一个有说明力的逻辑的整体。在演奏连续的和弦进行时,现代的小提琴会产生许多困难。这是因为,在巴赫的时代,弓子是弯弓形的,马尾(弓毛)绷得不是很紧。这样在演奏和弦时就能使三个音或四个音同时发声。因此,现代就不得不采取变通的手法。有人认为演奏巴赫作品必须忠于原作,有人认为应当有现代的时代精神。好的演奏应当体现两者的结合。

1. 海菲兹的版本

他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之王”!海菲兹个性中的桀骜不驯、唯我独尊的特点与巴赫作品中包罗万象、谦卑宽容的内涵与神髓并不矛盾。相反,因为伟大的冲击和对比而更动人心魄。海飞兹以舍我其谁的惊人绝技、速度及精准而极其完美的演奏著称于他对此曲目的演奏,《企鹅唱片》评介为“深思熟虑、富有灵感”,“梦幻一样的运弓手法产生出比巴赫时代更加变化多端的音色和微妙的力度变化”。如第二帕蒂塔的“阿勒曼德”和“吉格”,著名的“夏康”细节清晰完美,力度撼人心魄。这种十分自然的效果给人以无比的愉悦,而轻快活泼的段落又惹人喜爱……我觉得海菲兹展现了巴赫音乐圣洁纯粹的一面,MONO登峰造极的伟大演绎!

2. 克莱默的版本

印象中克莱默只录了两次小无,一次在菲利普,第二次在ECM。这版总体风格可用神清气爽来形容。音色偏冷。注重的是层次感,强调的是对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不论是巴赫的大无或小无,我个人有个偏好。我个人不是很喜欢那种风格柔美的类型,我喜欢朴素,沉稳,注重内在张力的演绎。对作品的解构,强调层次感等要素是我关注的……也请听过的朋友一起讨论。

3. 克莱默在菲利普

这版也非常出色。我觉得菲利普这版和ECM那版是难分伯仲的。这两版好象用的是不同的提琴。那位朋友说说?

4. 谢林单声道版本

这个版本是网友下海兄送的,感谢!这个谢林单声道索尼版不是很常见。市面上流行的是米而斯坦的立体声DG版和EMI单声道版,谢林的DG立体声版,格罗米欧和克莱默的菲利普版,还有西盖蒂、海菲兹、敏茨、郑京和、波洁等人的版本。其实这个谢林单声道版很有个人魅力。风格古朴雅致,不像DG版那般充满柔情,更多的是体现了巴赫的风骨。整体风格质朴,

洗练且耐人寻味……

5. 谢林DG版

谢林为DG公司录制的巴赫无伴奏富于个性,一方面气度不凡,线条清晰,另一方面又激情四逸、灿烂辉煌。谢林在演奏中采用的揉弦较少,比较符合巴洛克时代的本真演出方式,但音色较为柔美甚至色彩斑斓。最喜欢的版本之一。

6. 波洁的古乐版

Rachel podger 是Sigiswald Kuijken的优秀学生.她的维瓦尔第曾获2003年留声机大奖,水平有目共睹,是一位巴洛克专家.她的巴赫小无技法非常流畅,琴声非常饱满,录音水平更是超一流.至于演绎就见仁见智了。喜欢巴赫小无的朋友可找来听听,它也是我最近听得比较多的一张唱片。

7. 库依肯的版本

希吉斯瓦德·库依肯(Sigiswald Kuijken)是比利时著名的当代乐器演奏大师家族里面最著名的一位。他详细地研究了早期乐器演奏技巧和作品诠释。并由此提出,小提琴的最正确的演奏方式,不是将琴夹在下巴下,而是自如地搁在肩膀上。这种方式在其失传了二百余年后,被库依肯发掘并倡导,这对所有小提琴音乐作品的真实演绎和完美体验起了极巨大的影响。这种演奏方式从70年代初开始为越来越多的演奏家所接受。他的巴赫小无是古色古香的,琴声幼细,也许是最本真的演绎。我听后不觉得偏干,相反,音色很好。这是非常有个人特色的版本,即使是盲听,也很容易识别。

8. 梅纽因30年代版

梅纽因,犹太血统的美国小提家、指挥家、国际音乐活动家,1969年起,三次连任国际音乐家理事会主席。他的小无演奏技巧高超、感情丰富、音色清澈甜美,具有非常迷人的魅力。梅纽因用其率真的琴声直截了当地就将巴赫作品里常常被成人们忽略的惹人爱怜的许多因素牵引了出来,一切都显得那么轻松。拉巴赫的众大师若论以情动人这一条,的确还数少年梅纽因。

9. 梅纽因50年代版

是交流版,无意中觅得,大喜过望。比30年代版更成熟老练,技术是否衰退有争议。而30年代版会更多一些青春气息,最好两版都听听。

10.?格罗米欧的版本

格雷米欧与谢林不一样,较多的揉音使得表情丰富一些,加上合理的节奏因素,使得格雷米欧的巴赫无伴奏给人一种高贵大方,却又和蔼可亲的感觉。我觉得巴赫的这部小无,初听可能要属格雷米欧的更容易接受。

11. 敏茨的版本

敏茨1957年出生于莫斯科。两岁的时候,随父母迁居到以色列。大约5岁的时候,他迷上了小提琴,开始随匈牙利籍著名小提琴教授依罗娜·菲赫尔(Ilona Feher)学琴。敏茨在依罗娜的指导下,演奏技艺进步很快。谢林对敏茨的天赋和才华十分看好。敏茨9岁首次登台演奏,10岁与以色列爱乐乐团首次合作,成功地举行了音乐会。在斯特恩的帮助下,敏茨很幸运地成为著名小提琴教授多罗茜·迪蕾的学生。1973年,年仅16岁的敏茨首次登上纽约卡内基大厅,他与美国匹兹堡交响乐团合作。其精湛的琴韵被《纽约时报》说成是“可以和任何一位小提琴演奏名流相媲美的琴声。”此后,他便开始了自己国际性的演奏生涯。1980年,应卡拉扬之邀,他首次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并举行了个人独奏音乐会。从那时至今,敏茨的琴音始终不辍,录下了大量的精彩录音。我喜欢敏茨巴赫小无的朴素沉稳,少年老成。12. 郑京和的版本

韩裔小提琴家郑京和可以说是女性小提琴家中最出类拔萃的巾帼英雄,她的巴赫无伴奏弓法精准利落,琴声纤细但柔韧绵密,优雅纯净且情感丰富,如此出色的表现即使很多男性小提

琴家也自愧不如。也可以这样说:她的巴赫小无柔美秀气,有点顾影自怜,充满东方女性特色。而且至今没有别的女性小提琴家能超越,就是放在唱片录音的历史长河中,这也是最优秀且充满魅力的巴赫无伴奏录音之一。最令人遗憾的是:郑小姐没录完。

13. 约翰娜·玛茨的版本

约翰娜·玛茨,匈牙利人,1924年出生。1932-1942年在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师从胡拜(Hubay,1858-1937),是西盖蒂的同门师妹。1947年在日内瓦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首奖,名声鹊起,随后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极受欢迎。曾三次荣获欧洲的小提琴比赛大奖。后在瑞典、苏格兰和德国有过成功的事业发展。她的演奏纯净、优雅,富于情感,体现了典型的匈牙利小提琴学校风格。50年代是其艺术生涯的顶峰。单是一套如此高水平的巴赫无伴奏,就足应让玛茨在乐坛上名流青史。玛茨采用偏慢的速度,在端庄的造型中表现出十足人性化的巴赫世界。在全套作品中,玛茨做到了字字句句都清晰干净,在夏康和几首艰深的赋格中,玛茨对庞大结构的把握能力更令人钦佩。

14. 霍普金森史密斯鲁特琴版

美国鲁特琴演奏家。1946年出生于纽约。青少年时期曾弹奏过吉他,并自学了鲁特琴。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音乐学,1972年毕业。次年至欧洲进一步深造鲁特琴,曾在加泰罗尼亚(Catalonia)随普霍尔(Emilio Pujol)、在瑞士随多姆鲍伊斯(Eugen Dombois)学习。1970年代中期起,在一些早期音乐乐团中演奏,他是 Hespèrion XX 乐团的发起人之一,曾与维奥尔琴演奏家萨瓦利有过10年的合作,这使他取得了丰富的室内乐经验。1980年代中期开始专注于早期弹拨乐器,包括比尤埃拉琴(vihuela)、文艺复兴时期的鲁特琴、西尔伯琴(theorbo)、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吉他以及巴洛克鲁特琴等。鲁特琴版本的巴赫无伴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琴声清脆,轻重有度,听来别有一番滋味。

15. 米尔斯坦DG版

伟大的俄国小提琴家米尔斯坦的演奏具有贵族般的优雅气质,音乐中最困难的技艺障碍都被轻易地征服,细致的指法、精准的弓法,确保每个乐思紧密相连。米尔斯坦录制这套唱片的时候已经七十岁,高雅的气质与成熟的艺术性不论在分句、旋律的发展上都有极美、极高水平的演出,七O年代出版后被英国《留声机》杂志赞叹为「令人惊叹的演出」,企鹅评鉴更认为这是一个「最令人满意」的版本。

16. 米尔斯坦EMI版

米尔斯坦一生只录了两版完整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即DG版和EMI这版单声道版。但不完整的版本无数,他一生在无数次独奏会上演奏着巴赫。这版比较优雅,却更有咖啡般苦涩而悠长的回味。巴赫在世的时候从不是一个名声显赫的人。他把虔诚的祈祷奉献给上帝,把冷静的思考留给后人;米尔斯坦也从未成为天下第一的演奏家,硬技术不比海飞茨,软情调稍逊克莱斯勒,但他的巴赫就是优秀之极。他为巴赫而生。

17.?米尔斯坦57年萨尔茨堡现场版

米尔斯坦57年萨尔茨堡现场版充满动感和活力,同时感人至深。一把小提琴硬是拉出了一个世界,刚直雄浑且神清气爽。也是一个不完整的版本:有第一,第三奏鸣曲;第二帕蒂塔……

18. 米尔斯坦56年萨尔茨堡现场版

米尔斯坦的这个现场只演出了第一帕蒂塔。另外一出重头戏是贝多芬的克莱采奏鸣曲。

19.米尔斯坦的《夏空》。

20. 米尔斯坦的告别音乐会。

21. 约翰威廉姆斯的版本

只有一首吉他版《夏空》,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里的第二帕蒂塔的最后一首《夏空》是很多大师的珍贵保留曲目,也是很多爱乐者的最爱。

22. 迪莫尼的版本

只有第二帕蒂塔,但录音出奇的好。迪莫尼是帕尔曼的同学,他的小提琴天碟《妈妈教我的歌》发烧友人手一张。

23. 帕尔曼的版本

帕尔曼这个版本是非常出色的,层次清晰,有血有肉。但与最顶尖的版本相比可能内涵稍欠深刻。

24.海菲兹的《夏空》,古朴苍劲,令人感叹。他好象有三版夏空,不能证实。

25. 伟大的告别

海菲兹在他的告别演奏会上再拉巴赫,只有第三帕蒂塔是个遗憾。

26. 舒曼改编加入了钢琴伴奏的版本

带钢琴伴奏的处理方式一直是有争议的。这张唱片来自德国名MDG,这个公司声誉很高,出品过很多精品。这张唱片很迷人,听来让人心旷神怡。小提琴声不夸张,非常轻松自然。有别于以上几位大师的演绎.这里没有暴风骤雨般的激昂和争鸣。钢琴在轻声细雨地与小提琴交谈,绝不喧宾夺主,控制拿捏得恰到好处。录音不追求发烧,是一种自然和轻松的风格。我对这个舒曼改编的版本的喜爱之情难予言表。它比较自然地表达了巴赫的崇高境界,温馨恬淡,气质高雅,与世无争,宽容理解和爱……向喜欢巴赫的朋友推荐这个版本,它会给你带来新鲜和美感……

27. 小提琴演奏家寺神户

1985年在海牙皇家音乐学院,师从库依肯。1989年毕业,他也是著名的“库依肯小乐队”的小提琴首席。同时任职于东京巴赫莫扎特管弦乐团和欣欣向荣艺术合奏团。在日本和古乐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寺神户亮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比较优秀。比较《小无》,听听《第二帕蒂塔》就很明白了。《吉格》和《夏空》都非常出色。

28. 很多优秀的立体声巴赫小无的琴声是不会干涩刺耳的,可能和播放器材的风格也有关系。象这版东德苏斯克的版本就是很优美的,费拉斯的版本也是这样。巴赫小无穷尽了小提琴的一切可能,是小提琴艺术的颠峰,值得细细品味。karl suske这版小无优雅,清峻而带点遒劲。线条,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整体风格有点中国古诗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属于一流演绎之列。他的《夏空》果敢决断,清晰明了。而整首曲子又不紧不慢,控制得恰到好处。

凄婉绝美大提琴曲殇版

凄婉绝美大提琴曲殇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凄婉绝美的大提琴曲《殇》,经典收藏版这首《殇》低沉回旋、孤寂、苍白、虚弱、呻吟,有着无尽的悲哀,很多电视电影里都选用过。来自台湾的陈冠蒲就曾翻唱过,并作为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片头曲——太多。最经典就是被作为电影《倩女幽魂》中的插曲,大提琴低音部分的浑厚深沉,震撼于它的哀和死,与影片情节完美融合,也成就了这部影片。这首《殇》是来自英国的天才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的作品,她十一岁时就嬴得the Suggia Award,成为全英国最受瞩目的演奏家。她琴技超群,然而生命短暂,终年42岁。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旁人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杜普蕾。史塔克说:“像她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可见杜普蕾是用生命来演奏她的作品的。感伤的旋律,柔柔轻拨是心痛的驿动,是心愁的缓泻,大提琴是弓弦乐器中的低音乐器,它的音色具有人声的歌唱美,,大提琴的高音区开朗、壮丽,有如男高音的气质,中音区丰满、坚实,低音区是浑厚、深沉,特别喜欢大提琴低音部分的浑厚深沉,更震撼于它的哀和愁,大提琴-乐器中的美男子。在零星清脆的竖琴伴奏下,大提琴如泣如诉感伤的旋律令人唏嘘,弥漫的哀怨、凄婉的倾诉,感觉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悲欢离合了。这就是大提琴的魅力所在,坚强而不息。就好像我们选择了自己的路一样,哪怕跪着也要走完. 杜普蕾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她对古典乐的贡献不可磨灭,她的一生还被拍成电影《狂恋大提琴》,另外还有她的专题纪录片《Who Was Jacquline du Pre》,详细描述了她的一生。杜普蕾一生中拥有三把名琴,其中一把是现代制作师的作品,两把则是史特拉第瓦里古琴,其中大卫朵夫如今则为马友友所有。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乐评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乐评 巴赫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都举世无双。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乐评吧。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乐评 周末赖在床上,灰蒙蒙的阳光还是不留情面穿透了淡色窗帘,突然想听点巴赫,随手翻出斯塔克的巴赫的大六,这是他晚年录制的一版,醇厚的大提琴伴着春日的阳光。 斯塔克晚年的大六速度较65年的水星(Mercury)来的慢。水星版的录音较晚年版的录音偏冷,也快。当然细节也较丰富,这二版录音我都有。在这里斯塔克的演绎是那种稍暖,犹如君子之交淡似水的意思。整体的演奏旋律起伏不大有些慢乐章,前奏曲和萨拉班德的整体处理的甚至有些“支离破碎”内在的分句短促,不够连贯。快速的舞曲乐章也没有那种欢快或者很强的律动,不知道是技巧下降还是为了深度研磨挖掘营造出的效果。这个版本不似法系富尼埃和让德隆的“温文尔雅”,也没有卡萨尔斯的博爱般浓郁的人文精神,总体风格依旧延续60年代版的冷,不过比那版稍暖,第六号组曲D大调晚年版本竟然比水星版多出9分多。这种暖的感觉恐怕是因为速度的处理和慢乐章分句内在的不连贯导致的。 在来说说老罗(Rostropovich)的大六, 这个EMI公司的录音上

市之后不久就被评为三星,带不带花忘了。老罗的演绎就和斯塔克处于两个极端,老罗的大六乐句旋律起伏强烈,充盈着冲突的张力和对比,短句气息连贯,处处浸透着斯拉夫民族的热情洋溢,甚至可以听到老罗演奏时候随着乐句急促的呼吸声,有些乐句带有压迫感或者窒息感,随着旋律和节奏心潮律动起伏。有些乐句甚至是比较较劲的,一个浪漫主义风格的巴洛克作品演绎,甚至有这样的评价,说有点像老罗醉酒之后的演绎。比较Bohemian式的演绎。色彩斑斓恣肆….. 斯塔克的大六感觉是演奏家与大提琴在君子般的娓娓交谈,语气平缓,但不缺少长辈的威严。水星版的封面是现存大六版本中本人看着最舒服的一帧 老罗的版本有点像是激情肆意的波细米亚艺术家与大提琴疯狂的鱼水之欢,时而高山时而低谷时而缠绵私语时而黯然神伤。呼吸急促大汉淋漓….心潮彭湃后气息平顺…. 巴赫的大六不愧是一部经典的大提琴作品,就我看来,斯塔克和老罗占据着二个极端,各有媚惑之处,不能总是君子淡淡,也不能总是情感肆意汪洋。喜欢哪个还是按自己的心情和好恶来选择吧。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乐评 这是我古典的入门唱片,虽得之偶然,甚幸也。 “bach其实就在那里,没有过分的情感”,在我看来也许是对此片最好的褒扬。 如果说人生有高潮与低谷,那么低谷犹如在冥河中裸泳,高潮好似在云中漫步。何以鉴别,如认为大无甚为欢乐,此刻应当身处逆境,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版本比较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版本比较 1685年3月21日,星期六。历史的镜头聚焦在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一个叫爱森纳赫的小镇。镇上的一所二层红顶楼房内,一个啼声洪亮的男婴呱呱坠地了。两天以后,孩子在圣奥尔格教堂受洗,父母为他取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十八岁时,巴赫的音乐生涯开始了。在当时的保护人制度下,巴赫不可能如后来的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一般风光,更不可能像今天的明星一样大红大紫,而是以仆人的身份,在保护人(教堂,贵族,市政府)的荫庇下生活和创作。历史就是那么不公平。这虽然让巴赫有了稳定的收入,却也不可避免的要和保护人发生冲突,乃至蒙受屈辱。按照巴赫一生活动的地点,魏玛,克腾和莱比锡,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巴赫最初于1703年和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的教堂中人管风琴师,创作当然也以宗教音乐为主。随着他的演奏技巧和作曲技艺的日趋成熟,巴赫也随之名声鹊起,并且也脱去了教堂乐师的黑色长袍,穿上华丽的制服,成为宫廷乐师。从1708年到1723年的十五年间,巴赫先后在魏玛和科滕的宫廷中供职。 在科滕的日子是巴赫一生中的一个黄金时代。此间他创作了被誉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和在管弦乐发展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乐。还有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等等作品。1723年,巴赫的主人科滕亲王对音乐的兴趣似乎淡漠了,于是他辞去了宫廷中的职务,来到莱比锡出任圣托马斯教堂学校的乐监(音乐指导),在那里他度过了一生中余下的27年时间。莱比锡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创作最多的时期。此时的巴赫无论演奏技巧还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在莱比锡谱写的杰作,有感人至深的《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乐》,《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和体现他高深作曲造诣的《赋格的艺术》等。1747年,这位无冕音乐之王去波茨坦旅行时被另一位国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召见,并表演了即兴演奏,在座的观众无不为之折服。第二年,巴赫把这次演奏的主题加以发展,写成了另一部总结他作曲和演奏艺术的作品——《音乐的奉献》。 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安然的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坛。三天后,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此时,维瓦尔第已入土九年,他另一位伟大的同行亨德尔也因失明,创作渐少。可以说,随着巴赫的逝世,巴罗克时代也就此结束了。回顾巴赫的一生,可以说,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海一般的博大。巴赫全面的继承了欧洲几百年的音乐传统,把巴罗克复调音乐艺术推向了高峰。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巴赫在音乐史上,将是一座永恒的丰碑。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l001—1006,大约于1720年作于德国的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颠峰。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颠峰。? 第一位为巴赫写传记的作者福克尔在1802年写道:巴赫的时代,在教堂里演奏一件独奏乐器是司空见惯的事。不过,这些小提琴独奏作品是否为教堂使用是很有疑问的。巴赫在克藤宫廷期间没有为教堂服务的责任。同时,在他周围也没有第一流的小提琴家。巴赫自己是一位技艺颇可观的小提琴家,但在乐器上示范他写的这些难得要命的作品恐怕未必称职。这样看来,巴赫写作这些作品缺乏直接的动因。不过我们不应该忘记,巴赫曾经为键盘乐写下了大量的练习用乐曲,包括平均率。那么,巴赫为什么不可以为优秀的小提琴家写下迈向新的艺术台阶的作品呢?? 1720年,巴赫完成了这6首独奏乐曲的手稿。有80年之久,它们一直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一些专业人员之间私下交流。1798年,在一本名为《小提琴的艺术》的曲集中,第一次发表了

浅析巴赫平均律C小调赋格曲

浅析巴赫平均律C小调赋格曲 【摘要】赋格以模仿复调为基础,是16世纪发展起来的音乐体裁。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作为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使用了娴熟的复调技巧、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更是将这种体裁的写作技术发挥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巴赫的赋格作品有着严谨的技术规则,本文将从旋律、调式、和声、复调手法与结构等方面分析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中c小调赋格曲,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巴赫;平均律;赋格;C小调 巴赫被称为“现代音乐之父”,其音乐作品多为宗教内容。古钢琴作为巴赫重要的创作频域,他的平均律钢琴曲等作品都是为了古钢琴的教学所用。《平均律钢琴曲集》按十二平均律调弦,分别置于各个大调和小调。每一首均由统一调性上的前奏曲与赋格曲的组合。巴赫写作的赋格主题多种多样,复调手法更是娴熟。虽古典时期以后赋格曲在音乐创作中所占的比例大大减少,但仍有不少作曲家写作完整的赋格或在作品中局部运用赋格。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作品847也叫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这首赋格是一首三声部的赋格曲,主题材料集中,共31小节,短小精炼。这首赋格的调式调性主要在主调c小调与属调g小调上呈示,中间部分只有两次转调的展开,再现部回归主调c小调,尾声时两个多小节的主持续音的主调写法更是使调性更稳固。 一、呈示部 赋格的开始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多种组合的两个小节构成了这首赋格曲的主题,也奠定了这首赋格曲较为欢快、有些舞曲风格的基调。主题的动机由弱起的c和声小调主音到导音的下行16分音符的半音级进开始,紧接着8分音符的主音到属音的下行跳进再上行级进到下中音。接下来主题的乐汇延续这种节奏型与主音到导音的下行级进最后经由一个大切分后到c小调的中音结束。整个主题轻快活泼、有些滑稽,级进为主、跳进为辅,弱起的开始使其有些舞曲的风格。 最开始主题先在中声部上进行陈述,第3小节高声部紧接着在属调上的守调答题,中声部开始连续的16分与8分音符的下行级进构成这首赋格的固定对题①。第5、6小节是连接第三次答题的小尾声,高声部由主题(答题)材料构成,中声部由固定对题①的材料倒影得来,通过三次上行大二度的模进将调性引回主调接着从第7小节开始低声部的答题。低声部在主调的答题时高声部也进行固定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赏析

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赏析 最初听大提琴,是从德沃夏克的协奏曲开始的。那个由罗斯特罗波维奇和卡拉扬合作的录音原版盒带是我最 早的音乐收藏之一。虽然早就知道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但想象无(钢琴)伴奏的大提琴独奏,一定是很单调的。所以多年中几乎听遍了所有古典协奏曲,也听了不少巴赫作品,但从未听过它们。后来听了罗氏和李赫特演奏的贝多芬五部大提琴奏鸣曲,才想起该试试巴赫的无伴奏组曲。这一听不得了,由《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曲》在我心中营造的崇高的巴赫形象,简直就变得“无比伟大”了,也变得更加亲切了。巴赫在这套作品中,用平常的舞曲体裁,通过大提琴深遂的琴声,象一位历经世事沧桑而又智睿非凡的老人,滔滔不绝地向人们讲述他生活的故事和理念…… 我听音乐和吃饭一样,很有点偏食。知道好吃的,多吃。没吃过的,不太愿意去品尝。至今还有很多可以说是标准的古典音乐曲目,我仍未“品尝”过。而自己听过喜欢的作品,很多都有不同演奏版本收藏,有的多达十个以上。这套《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我至今收藏了三代大师的演奏:卡萨尔斯,富尼埃,和罗斯特罗波维奇。

不敢在这里多说,也说不出多少各个演绎的特点。但毫无疑问,三位大师的录音都是他们各自一生在大提琴演奏中辉煌成就的总结。但正如很多唱片评论家所指出的,没有哪一位演奏家能解读出这套作品中每部组曲的各个方面的全 部内涵。而就器乐作品的“演绎”再创作而言,演奏家在这套作品中总能发掘出无限的新意。以我浅见,在这方面,很难找到另外一部器乐作品能与之相比了。 仅从第一组曲的前奏曲,从他们下弓的第一个音符,就能感受到三位大师的对作品的非常不同的处理。卡萨尔斯的浑厚有力,富尼埃的舒展如歌,罗斯特罗波维奇轻盈而显得匆忙,初听上去简直就象不同的作品。这段仅两分多钟的乐曲,三人演奏的速度却大不相同。富尼埃最慢,用了近3分钟(2'50),罗斯特罗波维奇最快,刚2分钟多一点(2'04),卡萨尔斯的界于其中(2'28)。由此可以窥见各位大师的解读是多么的不同。不过,切不可以为这就概括了他们在这套作品中风格。事实上,就最直接能感受到的演奏速度而言,全部六首组曲,卡萨尔斯的演奏最快,近130分钟,富尼埃比他慢了近10分钟,而老罗最慢,比富尼埃的多用了近10分钟。在第六组曲的阿莱蒙德中,更能听到他们完全不同的演绎。老罗最慢(10'31),简直将她奏成了一只悲歌似的。而富尼埃最快(5'43),几乎快了一倍,他在这里只是在对你尽情歌唱,

浅析《降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

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降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Simple analysis《E major prelude and fugue》 学院(系):艺术与传媒学院 专业:音乐学(钢琴) 学号: 学生姓名: 入学年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20日

I 浅析《降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 摘要 巴赫是巴洛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的作品总是富有条理,很有逻辑性。他的钢琴作品在其音乐创作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巴赫创作的时代处在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追寻各种情绪的表现手段,在细节上注重装饰,强调情感的表达和充满戏剧性的对比,音乐语言以复调为主,重视旋律和低音声部,大小调和声系统的形成,使这个时期的音乐语言更加规范,音乐手段更加丰富,表现出一种不曾有过的热情,开始强调情感,注重装饰。在他大量的作品中以复调作品《十二平均律》曲集最为著名,在巴洛克时期钢琴作品中占有非常主要的地位,具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巴赫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使钢琴演奏在艺术方面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在《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中,《降E大调前奏曲与赋格》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文中以此首作品为例,对巴赫的写作手法与作品构思及演奏特色等进行分析,通过主旋律、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织体写作、演奏技法,多个方面来表现复调的最高典范,阐述这位伟大作曲家的情感风格与审美观念,以及复调这个音乐体裁所特有的魅力,他的别具一格带来的是作曲家巴赫独特的标志,在钢琴艺术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关键字:前奏曲;赋格;曲式分析;演奏分析

Abstract Bach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musician in Baroque period, His music composition is full of logic. His piano wor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s music creation. Bach's age in the baroque period, music style pursuit of various emotional expression means, pay attention to the decoration on the details, emphasizing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and dramatic contrast, mainly polyphony music language, pay attention to the rhythm and bass line, and the formation of a sound system, make the music of this period more formal language, music means more rich, showed a of passion, began to emphasize emotion, pay attention to the decoration. In a large number of his works in polyphonic works twelve equal temperament most famous album, in the baroque period piano works, has been one of the very major has its own unique charm. Bach polyphonic music he put development into advocate tone music, greatly enriched the music's expressive force. He established a keyboard instrument principle of twelve-tone equal temperament, and also make the piano in the arts have further deepened. In the piano, twelve equal temperament, prelude and fugue in e-flat major "is representative works. First works as an example, on the concept and playing Bach's writing technique and work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such as through the main melody, mode, tonality, melody structure, texture writing, playing techniques, multiple ways to represent the highest model of polyphony, to illustrate the great composer's emotional style and aesthetic idea, and polyphonic music genre this peculiar charm, he is having a unique style of the composer johann Sebastian Bach unique logo, has an indelibl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iano art history. Key words: prelude; fugue; The buckling analysis;Performance analysis

试析谢德林《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曲》之赋格曲二

试析谢德林《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曲》之赋格曲二[摘要] 本文介绍了谢德林的生平、音乐创作阶段,并用简明的图示与谱例展 现《二十四首前奏曲于赋格曲》中第二首赋格曲的曲式结构,从而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谢德林的作曲思路,为理解作曲家所要表现的内容、情感和音乐形象提供了有力依据。 [关键词] 谢德林赋格曲音乐分析 作曲家罗季翁•谢德林(Rodion Shchedrin)于1932年12月出生于莫斯科,是俄罗斯冷门作曲家之一,同时也是钢琴演奏家、音乐活动家。1945年就读于莫斯科合唱学校,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攻读完硕士研究生后毕业留校。1962年担任作曲协会会长,1973年根据苏联作曲家协会的创始人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意愿,谢德林接替肖斯塔科维奇担任会长长达10年的时间。从1989年起,成为柏林艺术学院的院士,1992年获得当时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颁发的国家奖章。 谢德林对巴赫和巴赫以前的传统复调,以及俄罗斯的传统复调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受到巴赫《十二平均律》的启示,在1963~1970年创作出可与同期前辈大师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媲美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曲》,并以此作品献给他父亲。 一、创作的三个阶段 谢德林早期作品是用地道的苏联风格写成的,从1960年代开始融入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他的创作既不超前也不像肖斯塔科维奇那种旋律剑拔弩张、情绪强烈的风格,而是将俄罗斯的民族风格与现代创作技法相结合反映了他对传统复调音乐多方面的继承和创新。 纵观他的整个创作过程,大约可以分出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之前):有《第一钢琴协奏曲》,合唱、室内乐等形式的作品。 第二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各类体裁形式的作品,其中包含两部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几部歌剧、芭蕾舞剧音乐、诗朗诵剧及清唱剧等杰作。 第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除了继续创作歌剧、舞剧音乐之外,还在纯器乐体裁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例如,《吉奥尼西的壁画》(为九件乐器而作,1981年),长达两小时五十分钟的音乐巨篇《音乐的奉献》(纪念约•瑟•巴赫,由管风琴和九件管乐器演奏),小提琴独奏的《回声奏鸣曲》(1984

凄婉绝美的大提琴曲《殇》, 经典收藏版

凄婉绝美的大提琴曲《殇》,经典收藏版 这首《殇》低沉回旋、孤寂、苍白、虚弱、呻吟,有着无尽的悲哀,很多电视电影里都选用过。来自台湾的陈冠蒲就曾翻唱过,并作为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片头曲——太多。最经典就是被作为电影《倩女幽魂》中的插曲,大提琴低音部分的浑厚深沉,震撼于它的哀和死,与影片情节完美融合,也成就了这部影片。这首《殇》是来自英国的天才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DuPre)的作品,她十一岁时就嬴得theSuggiaAward,成为全英国最受瞩目的演奏家。她琴技超群,然而生命短暂,终年42岁。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旁人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杜普蕾。史塔克说:“像她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可见杜普蕾是用生命来演奏她的作品的。 感伤的旋律,柔柔轻拨是心痛的驿动,是心愁的缓泻,大提琴是弓弦乐器中的低音乐器,它的音色具有人声的歌唱美,,大提琴的高音区开朗、壮丽,有如男高音的气质,中音区丰满、坚实,低音区是浑厚、深沉,特别喜欢大提琴低音部分的浑厚深沉,更震撼于它的哀和愁,大提琴-乐器中的美男子。在零星清脆的竖琴伴奏下,大提琴如泣如诉感伤的旋律令人唏嘘,弥漫的哀怨、凄婉的倾诉,感觉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悲欢离合了。这就是大提琴的魅力所在,坚强而不息。就好像我们选择了自己的路一样,哪怕跪着也要走完.杜普蕾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她对古典乐的贡献不可磨灭,她的一生还被拍成电影《狂恋大提琴》,另外还有她的专题纪录片《WhoWasJacqulineduPre?》,详细描述了她的一生。杜普蕾一生中

拥有三把名琴,其中一把是现代制作师的作品,两把则是史特拉第瓦里古琴,其中大卫朵夫如今则为马友友所有。 狂恋大提琴之杜普蕾纪录片 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原配音乐奖,全片的音乐均由杰奎琳·杜普雷这位早逝而才华横溢的大提琴家的录音配成,其中尤其是她在片中发现她的姐夫又悄悄去和她姐姐杰珂亲热时她在客厅拉的音乐,如暴风骤雨般,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她的内心。就象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第一次听到杰奎琳·杜普雷的演奏时说:“象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恐怕根本活不长。” 《狂恋大提琴》:凝结在电影内外的泪珠 听巴赫的《大提琴无伴奏组曲》,托特利埃1961年的版本,惊诧于这位学院派音乐家对巴赫一丝不苟、中规中矩的演绎,蓦地想起他那位风格与之截然不同的学生杰奎琳·杜普蕾,不禁哑然失笑,不知当初托特利埃初见形体夸张狂放、有着火山迸裂般激情的杜普蕾时,有没有惊掉下巴。在那部备受争议的电影《狂恋大提琴》中,我没有找到托特利埃的身影,倒是看见了杜普蕾的另一位老师,音乐界的泰斗级人物,俄罗斯着名大提琴家、指挥家罗斯特罗波维奇。电影中的杜普蕾对罗斯特罗波维奇说:她痛恨大提琴,因为它令她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电影中的罗斯特罗波维奇面无表情,杜普蕾苦笑着黯然离去,电影外的我,早已张口结舌。在浩如烟海的古典音乐宝库中,大提琴的曲目很少,除了一些奏鸣曲与独奏曲目外,协奏曲

浅析巴赫《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演奏技巧

浅析巴赫《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演奏技巧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巴赫《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艺术特征,让演奏者对这首曲子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理解,并且通过演奏技巧分析进行分析,以便能更好的演奏这首作品。 关键词:巴赫;前奏曲;艺术特征;演奏技巧 1 引题 《圣母颂》是一首充满着一种高雅圣洁的氛围和气息悠长的旋律的圣歌,这首歌曲的伴奏部分其实就是巴赫所写的一首钢琴曲《C大调前奏曲》。曲子的写作手法很简练,也很有特色。自始至终采用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如流水一般地缓缓流淌,而和弦的变化就像色彩在变幻。在相对稳定的节奏和速度上,那音乐就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细腻人微的变化给人多么丰富的遐想。 巴赫(1685-1750年)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他对欧洲音乐贡献很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就是创作了十二平均律。虽然在巴赫已经有人发现了平均律的理论,包括我国明朝时期的朱载育。然而真正在音乐上将平均律付诸实践的却是巴赫,他将八度音程平均分为十二个音来调律,使得音乐的转调变得非常简单和方便。他因此创作的《钢琴琴平均律曲集》(48首)便成为现代钢琴音乐的圣经,在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巴赫分别在1722和1742年写成的《钢琴平均律曲集》(两集)就是这样的作品。在写第一集的时候,他在乐谱

上便标明:为了使好学的年轻人从中得到启发,让他们在这些技巧中消遣”。在第一套曲集中,最开始的曲子就是这首《C大调前奏曲和赋格》。曲子有前奏曲和赋格两个部分,人们熟悉的就是前面的部分,即前奏曲。尤其是通过19世纪法国作曲家古诺在这个前奏曲上写了一段天衣无缝的旋律,并填上歌词后,成为流传极广的独唱曲。有人还喜欢将钢琴部分用竖琴来代替,更加反映出音乐的圣洁和高雅气质。音乐家莱曼听完这首音乐说: “它就像是奥林匹亚宁静、晴朗的太空一样的清澈。”这大概是对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最绝妙的评价了吧。 2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音乐特点及艺术特征 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采用琶音形式的织体,并以此贯穿全曲。节奏上几乎没有变化,分解和弦在每一小节都反复出现一次(除了终止)。全曲无明显的旋律;和声节奏保持一小节使用一个和弦,乐曲使用的和弦及和弦序进关系属共同手法时期的类型,即以三度叠置的自然音体系上的三和弦和七和弦,并采用强功能根音序进关系,外音使用在乐曲中不多见。 2.1 和弦结构及序进关系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使用的主要是自然音体系的三和弦及七和弦,以三度叠置,之中也使用了离调性和弦,和弦之间的序进关系当然是传统风格,采用了线式和声的写法,注重横向线条流动,纵向

钢琴曲名读法、曲式举例、古典乐小辞典

一、古典器乐小词典 1.曲式、风格 2.舞曲 3.速度标记 4.速度标记修饰词 5.调性 6.艺术流派与代表人物 7.乐器 8.室内乐(chamber music)编制 二、如何阅读钢琴曲名 1.曲式构成形式 2.举例分解构成 3.特殊编号 三、不同曲式视频举例 【曲式呢很多同学不理解,打个比方,就好比写文章的体裁,散文、杂文、小说、诗歌,虽然不是特别到位,但是大体是这个意思,不同曲式有不同的创造,曲式只是一个创作思路,一种音乐体裁。最容易被弄混的就是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卡农就是一种曲式,但是由于帕赫贝尔的这个太出名了,因此好多人理解成了曲名,这是不对。】 一、古典器乐小词典(字母排序与时间排序) 1.曲式、风格(舞曲单另分组) Alborada晨歌 起源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的田园风味乐曲 Bagatelle小品 轻快,幽默的特性曲,常为钢琴小曲 Ballade 叙事曲 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钢琴独奏曲 Barcarolle 船歌 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这种歌曲的声乐曲和器乐曲 Berceuse摇篮曲 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 Caprice\Capriccio随想曲 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Canon卡农

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Character piece特性曲 指富于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的器乐小曲,主要是钢琴小曲 Concerto协奏曲 由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团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分独奏协奏曲、大协奏曲、小协奏曲等 Concerto Grosso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的先驱 比古典或浪漫时期的协奏曲结构规模较小,大协奏曲的独奏乐器通常都有两件或以上。 Cycle套曲 一种由多乐章组合而成的大型器乐曲或声乐曲 Divertimento嬉游曲 18世纪欢娱宾客的一种器乐重奏组曲 Elegy悲歌 常出现哀伤情绪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Etude练习曲 为提高乐器演奏者技术水平而写的乐曲 Fantasia幻想曲 形式自由,给人以即兴创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乐曲 Fugue赋格曲 拉丁文音译意为遁走。以复调手法写成的大型乐曲 Humoresque\humoreske 诙谐曲\幽默曲 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乐曲 Impromptu即兴曲 偶发创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纪成为器乐短曲曲名,形式类似歌曲 Intermezzo间奏曲 为歌剧或戏剧中的过场音乐或幕间曲;另一种为形式较自由篇幅较小的器乐曲 Invention 创意曲 复调结构的钢琴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称 Lullaby 摇篮曲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一共6首,BWVl001—1006,大约于1720年作于德国的克滕。这6首奏鸣曲与组曲,巴赫设计了小提琴表达所能演奏的一切和弦,使用了几乎不可能演奏的对位技巧。它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颠峰。在巴赫之后,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很少有人再创作,是因为再也无法逾越这座颠峰 巴哈无伴奏弦乐作品包括三首小提琴奏鸣曲, 三首组曲(Partita)和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suite),都是他任职科登时所作, 在同时期他也创作了许多器乐曲, 这跟那时环境有关, 因为当时并没有合唱团供他使用, 他也不必创作宗教性质音乐. 这些作品的创作顺序并没有历史文献可以考证, 如果单纯以推论方式来说, 似乎无伴奏小提琴在先, 这是因为无伴奏小提琴写作在这之前已有许多先例, 而整套无伴奏大提琴作品则以巴哈开先河. 就乐曲组成来看, 小提琴组曲型式非常不统一, 大提琴组曲型式十分一致,似乎是他先在小提琴上熟悉无伴奏弦乐曲写作后再应用于大提琴. 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组曲的出版顺序是: 奏鸣曲第一号, 组曲第一号, 奏鸣曲第二号组曲第二号, 奏鸣曲第三号, 组曲第三号如是交错出版. 为何如此呢? 三首组曲的形成为不规则, 但三首奏鸣曲却很明显的为一个统一架构, 是自成一套系统的作品. 是因为调性安排的关系吗? 这六首确实可以找到调性的关联, 但却是组曲, 奏鸣曲自成系统.因此这样的出版顺序可以推论为: 巴哈意欲将这六首统一为一组作品, 避免明显的分为组曲和奏鸣曲两组, 而且如是交错出版也使这六首的安排不致太单调. 专辑曲目: Disc 1 Sonata No. 1, BWV 1001, in G Minor/g-moll/sol mineur g小调第一奏鸣曲,BWV 1001 1 Adagio 柔板 4:42 2 Fugue: Allegro 赋格曲:快板 4:41 3 Siciliano 西西里舞曲 4:05 4 Presto 急板 3:24 Sonata No. 2, BWV 1003, in A Minor/a-moll/la mineur a小调第二奏鸣曲,BWV 1003 5 Grave 壮板 3:37 6 Fugue 赋格曲 5:59 7 Andante 行板 5:38 8 Allegro 快板 5:15 Sonata No. 3, BWV 1005, in C/C-dur/ut majeur C大调第三奏鸣曲,BWV 1005 9 Adagio 柔板 3:50 10 Fugue: Alla breve 赋格曲:每小节二拍 8:40 11 Largo 广板 2:37 12 Allegro assai 极快板 4:35

试析巴赫音乐的创作特征及意义(一)

试析巴赫音乐的创作特征及意义(一) 论文关键词:巴赫音乐创作特征 论文摘要:巴赫是西方音乐史巴洛克时期德国的音乐巨匠,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本文对巴赫音乐的创作特征和意义进行研究,包括体裁形式、作曲技法、多元性的内容、深邃的思想性等。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西方一音乐史巴洛克时期德国的音乐巨匠,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巴赫的创作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据不完全统计,他的作品共有1000多部。巴赫的音乐有卓越的价值,其旋律优美,对位严格,节奏生动活泼,和声深奥,思想深邃。巴赫的作品是全世界音乐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不仅把巴赫看作是一个为音乐带来新意义的完美艺术家,而且也是作为西方文化的巨人之一川。 在西方音乐史,巴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天才型”人物,但他生前与去世后很长的一段时期,未被公认为伟大的作曲家,大部分的作品非但不能出版,也不能为人们所理解。直到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演出了他的《马太受难乐》,巴赫的音乐才开始复苏,通过门德尔松和塞缪尔.韦斯利等人的发掘,巴赫的音乐得以在欧洲复兴。1850年,德国成立了巴赫协会,1900年出版了《巴赫全集》,到了20世纪,巴赫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巴赫的音乐已成为欧洲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巴赫音乐创作特征中的“体裁形式的多样性、作曲技术的独特性、内容的多元性、思想的深邃性”以及意义进行研究。 一.体裁形式的多样性 体裁是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种类和形式,是分析音乐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理解作品内涵的重要依据。巴赫创作了巴洛克时期除歌剧以外所有的音乐体裁,现从声乐体裁和器乐体裁两方面分析巴赫创作体裁形式的多样性。 (一)康塔塔、受难乐、弥撒曲 在巴赫音乐的创作中,声乐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声乐创作又以康塔塔(流传下来的约200多首)最为丰富多彩。康塔塔是一种与清唱剧类似的以独唱、重唱、合唱和管弦乐队组成的声乐套曲。巴赫的康塔塔在乐队的编制上进一步扩大,除了运用弦乐器和木管乐器以外,还加入小号、长号、定音鼓以及运用古钢琴或管风琴演奏数字低音,其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有的具有史诗性,表现恢宏的气势;有的重抒情,描写内心的情感。巴赫的康塔塔有宗教和世俗之分,巴赫创作的宗教康塔塔,作品内容深刻,感情细腻,代表作如《醒来吧,一个声音在呼喊》。世俗康塔塔是为了贵族的应酬而作,它们多是些轻松活泼的“音乐剧”,包含宣叙调、咏叹调、合唱和重唱。有的作品直接运用民间音调,具有农村生活的情趣和城市生活的风情,代表作有《农民康塔塔从《咖啡康塔塔》等。受难乐是宗教性的音乐,从中世纪的格里戈利圣咏变化而来,是为耶稣受难的故事而谱写的音乐。巴赫的受难乐形式和康塔塔一样,有独唱(喧叙调、咏叹调)、合唱和管弦乐,歌词取自福音书,有叙述和发展剧情的作用。巴赫的受难乐中,以《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最为出色。他们以强烈的戏剧性处理悲壮的体裁,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具有史诗般的效果。在巴赫的受难乐中,一方面吸收了古希腊戏剧中合唱,意大利歌剧的因素,一方面又继承了德国宗教作品和清唱剧的传统,具有同歌剧一样强烈的戏剧性。弥撒是一种天主教堂日祷所运用的赞美歌套曲。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是弥撒领域的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其曲式规模宏大,曲式构成的手法,主题的对比,音调体系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巴赫声乐作品的宗教因素一方面体现了他虔诚的新教信仰,同时也包含从世俗人性观念出发对宗教的让释,其中所揭示的心理情感的深刻性是同时代音乐家所不及的。 (二)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与赋格 自16世纪初,这些体裁开始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存在,巴赫则将这些体裁进行完善和定型。

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赏析

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赏析 摘要: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是巴赫创作的众多优秀音乐作品之一,是为他的第二任妻子而作。巴赫在其中融人了丰富的和声与对位法,使小提琴这一旋律性乐器在独立、没有其它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演奏出不可思议的多声部复调音乐。本文通过对该曲的研究分析以及对作者巴赫的了解,以达到更好的欣赏理解该曲所表达的乐思的目的。 关键词: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g小调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小提琴 ;多声部复调音乐;赏析;感受 一、巴赫简介 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1685年3月21日诞生在属于图林根州边远小城市爱森纳赫的一个祖祖辈辈以音乐为职业的平民家庭.十五岁起,巴赫也开始从事自己的音乐职业生涯---在卢内堡一个教会附属的圣咏团当歌童(1700年),在魏玛公爵的乐队拉小提琴(1703年),在安什塔特一所新教堂(1703年)和缪尔豪森的教堂(1707年)弹管风琴,然后又到魏玛任公爵侍从管风琴师兼宫廷音乐师(1708年),在刻顿一个没落小宫廷任乐队长(1717年),最后在莱比锡任圣多玛教堂合唱指导和教堂附属歌唱学校教师(1723年).巴赫在担任各种音乐职务的同时,一直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写出大量各种类型的作品.1750年7月28日,他在莱比锡逝世,他遗下的子女很多,由于家境困难,身后萧条,他的妻子甚至不得不靠别人的施舍度日. 恩格斯在论述德国农民战争时曾说过:"在历史上德国也曾出过能和他国最优秀的革命人物媲美的人才.……如果是在一个中央集权化了的国家,说不定会创造出多么伟大的成果.在历史上德国农民和平民所怀抱的理想和计划,常常使他们的后代为之惊惧."巴赫就是这样的人才之一.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巴赫还不可能像在他之后法国的狄德罗和博马舍那样,具体塑造出像雅克和费加罗那样的文学典型,直接为平民---第三等级登上历史舞台而大喊大叫;他也不可能像后来的贝多芬那样,用英雄性的交响乐公开提出斗争的主题.他是按自己的方式去反映德国平民的"理想和计划",在德国民族处在灾难和分裂的状态中奠立了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石,开创了德国古典音乐的纪元. 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三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巴赫的音乐诞生在巴洛克的大时代背景中。他的作品主要是在教堂和宫廷中创作的:1708-1717年,巴赫在魏玛担任宫廷管风琴师和室内乐演奏家。这一时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艺术特征和演奏技巧分析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艺术特征和演奏技巧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巴赫《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艺术特征,让演奏者对这首曲子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理解,并且通过演奏技巧分析进行分析,以便能更好的演奏这首作品。 关键词:巴赫;前奏曲;艺术特征;演奏技巧 1 引题 《圣母颂》是一首充满着一种高雅圣洁的氛围和气息悠长的旋律的圣歌,这首歌曲的伴奏部分其实就是巴赫所写的一首钢琴曲《C大调前奏曲》。曲子的写作手法很简练,也很有特色。自始至终采用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如流水一般地缓缓流淌,而和弦的变化就像色彩在变幻。在相对稳定的节奏和速度上,那音乐就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细腻人微的变化给人多么丰富的遐想。 巴赫(1685-1750年)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他对欧洲音乐贡献很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就是创作了十二平均律。虽然在巴赫已经有人发现了平均律的理论,包括我国明朝时期的朱载育。然而真正在音乐上将平均律付诸实践的却是巴赫,他将八度音程平均分为十二个音来调律,使得音乐的转调变得非常简单和方便。他因此创作的《钢琴琴平均律曲集》(48首)便成为现代钢琴音乐的圣经,在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巴赫分别

在1722和1742年写成的《钢琴平均律曲集》(两集)就是这样的作品。在写第一集的时候,他在乐谱上便标明:为了使好学的年轻人从中得到启发,让他们在这些技巧中消遣”。在第一套曲集中,最开始的曲子就是这首《C大调前奏曲和赋格》。曲子有前奏曲和赋格两个部分,人们熟悉的就是前面的部分,即前奏曲。尤其是通过19世纪法国作曲家古诺在这个前奏曲上写了一段天衣无缝的旋律,并填上歌词后,成为流传极广的独唱曲。有人还喜欢将钢琴部分用竖琴来代替,更加反映出音乐的圣洁和高雅气质。音乐家莱曼听完这首音乐说: “它就像是奥林匹亚宁静、晴朗的太空一样的清澈。”这大概是对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最绝妙的评价了吧。 2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音乐特点及艺术特征 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采用琶音形式的织体,并以此贯穿全曲。节奏上几乎没有变化,分解和弦在每一小节都反复出现一次(除了终止)。全曲无明显的旋律;和声节奏保持一小节使用一个和弦,乐曲使用的和弦及和弦序进关系属共同手法时期的类型,即以三度叠置的自然音体系上的三和弦和七和弦,并采用强功能根音序进关系,外音使用在乐曲中不多见。 2.1 和弦结构及序进关系 《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使用的主要是自然音体系的三和弦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下载

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下载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大提琴演奏家们最钟爱的曲目。因为由大提琴担任主要演奏乐器的曲目相比小提琴、钢琴等要少得多,所以几乎所有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都演奏过这六首组曲。然而它的难度、深度,却又几乎耗尽了历代大提琴演奏家们毕生的心血。有的演奏家曾经反复灌录它的唱片,而且每次都有所变化、发展。有的演奏家甚至要到晚年才开始录制它。 前奏曲”(Prelude)这套组曲的结构比较特殊。六首组曲中,每一组都由一首“ 和五首不同节奏、风格的“舞曲”组成。其中第一、二、三、五首“舞曲”没有变化,依次是“阿勒曼德舞曲”(Allemande)、“库朗舞曲”(Courante)、“萨拉邦德舞曲”(Sarabande)、“吉格舞曲”(Gigue)。第四首“舞曲”在第一、二组曲中是“小步舞曲”(Menuet),在第三、四组曲中是“柏雷舞曲”(Bourr,e),在第五、六组曲中是“嘉禾舞曲”(Gavotte)。这些“舞曲”都是巴洛克时代盛行的舞蹈音乐,各自有其特殊的节拍要求。不过巴赫在这里只是借用它们的节奏,组曲本身并不是为舞蹈伴奏而写的。 历来演奏这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名家甚多。比如在1890年发现巴赫此曲的手稿并首次演奏它们,让这样美妙的音乐免于被历史遗忘的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尔斯(Pablo Casals,1876,1973),匈牙利著名大提琴家斯塔克(Janos Starker,1924,),苏联著名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奇(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等。这里提供下载的是马友友演奏的版本。相比而言,马友友的版本比较明快、甜美。没有太复杂的情绪和技巧,适合普通音乐爱好者们欣赏。 罗斯特洛波维奇曾经用这样的词语概括这六首组曲:第一组:“明亮”;第 悲伤而强烈”;第三组:“辉煌”;第四组:“庄严而不透明”;第五二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