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共22页word资料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共22页word资料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共22页word资料

广东经济发展演变轨迹

建国以来,广东经济从弱到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从多角度展现广东解放以来经济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分析其增长格局与机理,并探讨广东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一、广东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1、经济增长轨迹

广东改革开放前经济低平台运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快速,GDP总量从1989年起位于全国之首,2001年首次超越东南亚经济总量最大的印度尼西亚。在广东58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9.7%增长,计划时期(1950-1978)年均增长为6.0%,低于全国

(1953-1978)6.1%的水平,经济快起快落,经济增长最高时为15.1%,最低时为-22.0%,各年平均落差有6.6个百分点,波动半距达18.6%,波动剧烈,波动系数为8.2%。改革开放至2005年,(1979-2005)GDP年均增长达13.7%,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各年平均落差为3.8个百分点,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

改革开放27年来,广东以政策性倾斜启动经济,以对外开放拓展成长空间,以体制改革作为根本保障,通过市场与投资双重拉动,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起飞,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可比价格计算2005年的GDP相当于1978年的32.3倍,27年翻了5番,平均不到6年翻1番,1979年到2005年这27年间,除4个年份为一位数增长外,其余23年,均为二位数增长,其中1990-2005连续16年达二位数增长,1979-2005年经济年均增长为13.7%,这一数字远高于新加坡1970年至

1978年间8.4%的年均增速,高于韩国1966年至1976年10.8%的年均增速,高于日本1960年至1970年10.5%的年均增速。新、韩、日是上世纪后50年经济增速最高的几个国家,而广东不仅在平均增速方面明显高于上述国家起飞期的平均增速,且高速增长持续的时间已经两倍于这些国家。经济总量上,在1989年超过江苏成为全国第一至今仍稳固继续排在榜首, 在东南亚中于2000年超过泰国,于2001年首次超过东南亚经济总量最大的印度尼西亚。

从发展历程看广东的经济发展可分为七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

1950-1957年,即三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GDP年均增长达

10.5%,是广东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合作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增加值年均达8.5%增长,工业方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重点发展地方工业和轻工业,使工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达22.3%的增长。第二个时期是1958-1962年“二五”时期,这一时期,片面追求高指标,这种“大跃进”的严重失误,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影响,使经济发展遭受严重挫折,1958-1962年的GDP增长为-1.1%,按可比价计算1961年GDP相当于1955年水平,经济倒退了近六年,这一时期为建国以来经济最差的时期。第三个时期是1963-1965“三年调整时期”,这一时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GDP增长达13.2%,是改革开放以前的最好时期。第四个时期是1966-1978年“文化大革命”及粉碎“四人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建设受到了极左路线的严重干扰,GDP增长仅为4.6%,人均

GDP增长仅为2.4%。第五个时期是1979-1990年,改革开放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广东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广东依靠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资,使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1979-1990年均GDP增长达12.7%。第六个时期1991-2002年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实施市场经济,争取率先实现四个现代化阶段,广东经济进入起飞阶段时期,GDP 年均增长达14.6%。第七个时期2003年至今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GDP年均增长达14.5%,经济增长动力从单纯依赖外源型经济的拉动到内外源经济共同拉动,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2、产业结构演变

产业结构随着工业化进程呈现由低级向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并不断优化的发展变动过程。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经济发展逐步由初级结构向高级结构演变。在工业化之前,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随着人均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则上升。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把现代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依据人均GDP收入水平将结构转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6个等级,研究得出人均GDP各阶段产业结构一般模式,如下表。

钱纳里等人研究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赛尔奎和钱纳里的发展模式

从广东发展历程看,建国58年来,广东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趋势和世界上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基本一致。第一产业比重趋势下降,从1952年的48.7%,下降到2005年的6.2%,年均下降0.8个百分点,特别是1983年以后几乎直线下降,其平均下降的幅度较大,年均下降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呈现趋势上升的轨迹,特别是1983年以前,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几乎互补,第二产业的上升来自第一产业的下降,产业主要在一、二产业之间互动;1970年以后第二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产业结构由“一、二、三”的格局转变为“二、一、三”的格局;1982年以后,广东第三产业开始启动,特别是1985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主要由第一、第二产业带动转为由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由“二、一、三”的格局转变为“二、三、一”的格局。从"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比较看,广东2005年人均GDP2983美元(当年汇率计),相当于工业化阶段中后期,按赛尔奎和钱纳里的发展模式,现阶段第三产业比重在41%-45%之间,第一产业比重在10%-15%之间,广东2005年实际三次产业构成为6.2:50.7:43.1,这可看出广东第三产业比重与"标准工业化结构转换模式"吻合,但第二产业比重高于标准模式,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过快,第一产业比重低于标准模式,隐含我省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带来反哺农业过程。

从结构模式看,建国以来的前30年,广东形成了一套重工业高度倾斜发展并自我服务,而生产生活消费品的轻工业以及与工业配套的其他产业相对薄弱的产业结构模式。50-70年代,我省与全国一样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特别是50年代“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轻工

业比例严重失调。改革开放后重新定位,1979年提出优先发展轻纺工业,对其实行政策倾斜,广东当年抓住时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食品和日常用品为主的轻工业,当年以“广东粮、珠江水,岭南衣”为代表的“广货”风靡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广东1989年一跃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进入90年代,家庭用具、家电等大件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家庭,广东以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家电产业,使广东成为家电大省。根据消费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居民消费结构开始从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零售、汽车等行业被触发。广东1996年实现人均GDP1000美元的跨越,已步入消费结构转型期,电脑、高级视频、汽车等万元以上级商品进入家庭,广东产业结构已从轻型化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发展,经济得以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3、投资率、消费率轨迹

消费率逐级下滑,投资率已跨越了倒U型高点,消费率与一、三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关联性,消费对第三产业的拉动强于投资对第三产业的推动。广东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从1952年的14.5%,上升至1993年倒U型高点44.9%;然后下降至2005年的37.5%。消费率(最终消费/地区生产总值)呈现逐级下滑,从1952年的94.2%下降至2005年的51.6%,政府消费率与第三产业比重波动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而最终消费率与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之和波动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特别是1985年以来,出现更加奇妙经济现象,它们之间非常接近,它们的平均绝对差仅为2.2个百分点。从2002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增加一个单位居民消费所产生的增加值54.8%是属于第三产业,25.4%是属于第二产业,而

增加一个单位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所产生的增加值33.1%是属于第三产业,65.2%是属于第二产业,这也说明消费对第三产业的拉动强于投资对第三产业的推动,提高消费率对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意义重大,在消费中,每增加一个单位政府消费,所产生的增加值有88.0%是第三产业,政府消费对第三产业的拉动又强于居民消费对第三产业的拉动。

二、增长因素分析

1、产业对经济的推动力

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对GDP贡献率近期有所下降。从供给而言,GDP增长由三次产业带动,在1953-2005年新增的GDP中,58.1%来自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8%,第一产业仅为4.1%,这说明第二产业是我省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从历史轨迹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总的是在下降趋势,从1953年的24.3%下降到2005年的2.1%。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改革开放前波动剧烈,改革开放后呈上升趋势,从改革开放前的54.6%上升到“十五”时期的56.4%,并在大多数年份里保持了第一推动力的地位。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呈上升趋势,“十五”时期为41.6%,比改革开放前提高了19.9个百分点。进入“九五”时期以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都呈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一起构成国民经济的主要推动行业。

分时期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2、需求对经济的拉动力

广东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启动逐步向消费拉动转变。从需求角度分析,拉动GDP增长的因素有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流出,从广东的发展历程看,“六五”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4%,大于最终消费的53.1%,表现为投资启动型特征,随着市场进程加快,改革的深入,消费拉动作用显得更加重要,“七五”最终消费对GDP拉动作用达54.4%超过资本形成,十五时期为54.8%,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显现消费拉动型特征。

分时期消费、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广东是对外贸易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大进大出,2005年对外依存度达156.8%,海外市场对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分析说明出口对经济的影响,我们把出口、及调出从净流出剥离出来,对经济影响分为四个因素:消费、投资、出口、调出,并利用2002年投入产出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在2002年广东生产总值总量中,有36.6%是由出口拉动,11.9%是由省外拉动,这也反映出当前我省外向度在较高水平,对外依赖程度强,显现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世界经济对广东经济影响大。

3、区域对经济的贡献

珠三角为广东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山区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加强。从区域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对广东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珠三角市对广东经济的贡献率最高时2001年达86.4%,近年来随着广东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有所减弱,2005年仍达81.3%的贡献率,而随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山区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有所加强,从2001年的4.8%上升到2005年

的6.2%,但还未达到90年的7.4%的水平。从1990-2005年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为深圳,其贡献率达21.4%,其次为广州20.6%。经济总量排前四位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市贡献率达63.4%,支撑了广东经济增长的半壁江山。珠三角对广东贡献大,其贡献率从1990的71.5%上升到2005的81.3%,主要原因是其增长快,1990-2005年其年均增长高于全省3.4个百分点,从偏离份额分析显示,珠三角按八个行业计算其结构偏离分量及竞争力偏离分量,结果均远大于0,表现为明显的产业结构以快速增长、竞争力占绝对优势地位特征。而山区、东西两翼其结构偏离分量及竞争力偏离分量均小于0,表现为不具产业结构及竞争力优势。

1990-2005年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率前4位的市

分区域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率

注:珠三角市为珠三角九个市、山区市为山区五市。

4、生产要素对经济的贡献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体现速度效益型特征,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配置起重要作用。从要素角度分析,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资本等,要素对经济增长影响一方面是要素的投入,另一方面是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前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其增长缓慢,改革开放后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特别是1991-1995年达最高水平,广东经济增长速度也在这一阶段达最高水平,这也反映出广东经济是速度效益型特征。分产业而言,第一产业在改革以前,生产水平低,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特别是1971-1975年出现倒退,改革初期,实行承包责任制,极大地释放生产力,使第一产

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其增长速度高于第二、第三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迅速增长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东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减弱,2001-2005年增长为3.8%。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总的趋势则是在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前其提高幅度相对较慢,改革开放后不断加快,90年代初,其发展速度达到高峰,近年来有所降低。广东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一方面是各行业自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应。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水平,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在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总的劳动生产率必然提高。我们通过劳动生产率分解进行测算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解如下:

劳动生产率分解式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于各部门劳动生产率自身的提高,另一部分是由于部门间劳动力的再配置对整体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我们也称之为资源配置效应。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前劳动力资源配置对劳动生产率提高在较低水平,分时期1952-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资源配置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3%、3.0%、33.5%、10.9%、7.4%。改革开放后劳动力的转移对劳动生产率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初期,1981-1985年,1986-1990年总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均高于分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结果,1979年资源配置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贡献达45%,第一产业劳动力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为广东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六五”、“七五”、“八五”、“九

五”、“十五”时期,资源配置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5%、11.2%、11.2%、4.0%、21.0%,“十五”的资源配置是“六五”以来的最好时期,“九五”的资源配置是“六五”以来的最差时期。

劳动生产率没有考虑到资本对经济影响作用,为了更全面分析经济影响作用,我们用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说明,从钱纳里研究国外多国的发展经验看,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全要素的生产率对产出的贡献为25%,中级阶段为36%,高级阶段为44%,发达经济阶段50%及以上,我们对广东的全要素通过如下的方法进行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在1991-1995年达10.8%的最高水平,经济增长也达最高水平,全要素贡献率达54.9%,这也反映出广东经济速度效益型特征。改革开放前经济增长慢的重要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慢,其增长仅为0.4%,低于国外一般经验初级产品生产阶段0.72%水平,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7.7%,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1979-2005年达6.1%,比改革开放前高5.7个百分点,其中“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增长分别为6.2%、6.5%、10.8%、3.5%、4.3%,“九五”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增速,当年企业改革、减员增效不仅没有带来全要素生产率较快增长,反而全要素生产率改革以来最低,劳动力资源配置也是最差时期,1999年达历史最低,这值得深思。广东1983年进入工业化初级阶段,全要素增长与国外发展经验比较显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对较快,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低,改革开放以来全要素增长最慢的“九五”时期为3.5%,

比国外工业化阶段一般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到3%要高,但经济增长贡献率低,特别是近年其对经济增长贡献为改革开放后的较低水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广东全要素投入增长比国外同阶段时期更快。

钱纳里等人研究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各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对GDP增长贡献率

三、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广东经济发展的潜力

广东经济增长惯性大,劳动力成本低,城市化水平2010年要达65%均为广东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广东预期经济快速增长还能保持较长时期,主要原因是:

(1)经济增长惯性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历年形成的资本总量是创造经济的重要因素,2005年投资规模为7164.11亿元,2005年的资本总量增长达12.6%,假设2005年投资在原规模上多增长30%,2005年资本总量才多增长5.9个百分点。假若2005以后投资水平没有增长,

也就是说以后历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零增长,从模型测算,2006年广东的资本总量增长还会超过11%,以后每年平均大概少一个百分点,到2010年还有7.5%以上的增长,说明当前经济增长惯性较大,广东1950-2005GDP 的平均增速达9.7%,经济增长平台较高,潜力较大。

(2)城市化水平。广东2005年常住人口9194万人,按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2010年城市化率达65%,2020年达75%,每年平均约增加1个百分点的城市居民,平均每年约90万农村居民成为城市居民,消费、住房等升级将是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3)非农就业比重。按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非农就业比重由2000年的60.1%到2010年的72%,2020年的78%。2005年非农就业比重为67.9%,2006-2020年均比重有0.7个百分点变动,按2000-2005年劳动生产率水平,劳动力结构变化带来大约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2005年劳动力三次产业构成为32.1:38.1:29.8,而同年增加值构成为

6.2:50.7:43.1,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比增加值的比重多25.9个百分点,为劳动力资源配置带来广阔的空间。

(4)新消费热点正在形成。2005年人均GDP2983美元,近3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以汽车、旅游、住房服务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热点将形成,对经济发展将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2005年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2万亿,达20267.76亿元,是当年GDP的90.6%,增长15.0%,具有较强购买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住宅、汽车、教育、旅游等万元、十万元级消费强劲启动,200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5.4%,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汽车拥有量、摄像机、家用电脑、移

动电话拥有量分别增长47.7%、26.6%、22.2%、26.5%。

(5)人均指标基数小。2003年广东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18,水平还很低,增长基数还较小。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经验来看,基数小,增长快,基数大,增长慢,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美国2003年人均GDP 达到37756美元,年增长1%,绝对额增加378美元,而广东2003年人均GDP2150美元,如果人均增长15%,绝对额增加322美元,还不及美国1%

增长带来的增长额。因此,广东未来低基数基础上的高增长是国民经济成长的重要趋势。

(6)劳动力成本低。2001年美国的劳动报酬率为58.7%,而广东2001年的劳动报酬率43.7%,据此推算,目前广东的劳动力成本是美国的1/24,劳动力便宜的成本比较优势和人力资本的增加,将成为经济的强大动力。

2、制约广东经济发展的因素

广东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消费过度模式,收入分配不合理,城乡、地区差异严重制约广东经济的发展。资源是广东经济发展制约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能源消费总量逐年扩大,经济对电力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强,1990-2000年电力的平均弹性系数为0.99, 2001-2005年电力的平均弹性系数为1.01。从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显示, 1987年对采掘业的消耗为2.9%,1997年对采掘业的消耗达3.3%。近年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变,2002年对采掘业的消耗大幅降低,为1.6%,但对经济制约还较明显。广东走适度重型化道路是需求导向的必然选择,当前产业结构正从轻型化向高级化、适度重型化发展,从国外发展经验看,这必然要消耗更多能源,而“十一五”规划,万元GDP能耗比“十

五”末降低16%,这给广东走适度重型化道路带来一定的压力, 也给广东自主创新带来机遇和挑战。

城乡差别扩大的制约。1978-2005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仅为6.8%,低于GDP6.9个百分点,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6.9%,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1.8%,城乡差别在扩大,2005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城镇的29.0%,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只相当于1988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滞后城镇近18年。城乡差别过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消费结构的断层,抑制消费市场的发展,影响消费的增长,从而制约经济发展。城镇居民内部差距也在扩大,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从1995年的0.26上升到2005年的0.36,接近0.4的水平。

地区内发展差距制约。从各地区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人均GDP最高的深圳为60801元,它是最低河源7488的8.1倍,2005年人均GDP不平衡差为0.88,从泰尔指数显示,地区间的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其泰尔指数从1993年的0.117上升到2005年最高0.129,近年还在上升,但幅度有所减弱,地区差距主要是各市之间的差异所引致,2005年88.9%是由于各市之间差异所产生,仅11.1%是由于市内部各县之间的差异所产生,过分不平衡将造成地区间人民的不满情绪,带来不确定因素,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省际发展差距制约。从各省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人均GDP最高的省为浙江27703元,最低的贵州省为5052元,不平衡差为0.82,2005年全国GDP增长为10.2%,而广东为14.2%,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省外经济发

展大部分地区慢于广东,省外消费市场对广东经济的拉动作用将减弱,也会对广东快速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数据表明,广东与全国年均增长差从1985-1995年的6.4个百分点,回落为1996-2005年的3.0百分点。

四、几点启示

稳定压倒一切,政策必须平稳连续,政府对经济运行应具有远见性。改革以来广东经济快速的发展得益于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政策,经济的发展以社会稳定为基础,经济大起大落必然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改革开放前发展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不稳定,扣除不稳定及其附近年份1959、1960、1961、1966、1967、1968年的数字,则改革开放前年均经济增长达9.2%,比1950-1978年均增长高3.2百分点,这充分说明稳定压倒一切。具体政策必须平稳连续,把握宏观调控的时机和力度,对经济运行应具有远见性,1981年对基建投资收缩过猛而导致增长率下降过猛,1989年过度紧缩停顿导致经济增长滑坡过度,均是具体政策不平稳而引起的经济较大幅度波动。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广东改革以来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主要是坚持了“发展是硬道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要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

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优化结构。广东的发展过程实际是不断调整优化结构的过程,要不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优化结构。

要创造良好的稳定社会环境,必须解决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地区、城乡的差距扩大,一方面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障碍,另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地区、城乡协调发展也是建立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重要保证,广东应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高投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剧,严重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广东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效率,走科技自主创新之路,从资源依赖向科技支撑、从外延向内涵转变。

经济增长取得了奇迹,但人均GDP与国外比较相差甚远,经济发展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

广东经济增长虽然取得了世界奇迹,但按美元计人均GDP现价增长与国外比较还是相差甚远,从计算结果显示,日本从人均268美元至3829

美元用了18年时间,而广东从人均268美元至2983美元就用了26年时间,而广东GDP增长速度同期达13.9%,高于日本对应期4.1个百分点。韩国从人均146美元至5000美元用了27年时间,而广东完成这一跨越最少要比其多6年以上时间。台湾人均237美元至5162美元用了22年时间,而广东完成这一过程最少要比其多6年以上时间。香港人均912美元至5445美元用了10年时间,而广东人均GDP从人均912美元至3000美元就花了10年多时间,反映出广东经济增长成效与国际比较存在明显差距。

按美元计人均GDP比较

汉字的演变过程表

汉字的演变过程表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一、汉字的演变过程表: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 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 篆.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 ●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 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 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二、五个阶段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 ⑴“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鹅、鸡、鸭、猫……”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⑵“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⑶“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造字的基本部件。 ⑷“数”概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⑸“理”是“象、数”的扩展。汉字外延的演变主要是通过“理”来扩大的,即相“象”的事物,“理”也相通。例如:“明”本意是明亮,延伸出“眼睛看得清楚、心里明白、事情变得明显……”等。 三、汉字演变的规律 1、笔画线条化 2、字形符号化 3、结构规范化 4、字集标准化 资料 1、笔画线条化 笔画:有一个形成过程.从甲骨文到篆字的古文字阶段,笔画逐渐形成直笔和圆转两种.隶变以后逐渐形成笔画匀称、线条统一的楷体字的笔画系统. 2、字形符号化

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低碳经济分析及优化建议 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加大,在生产力进步的同事,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由于现代产业的发展,碳排放量随之扩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全球变暖的现象导致世界各地发生了剧烈的环境变化。本文从微观经济学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征,在生产领域中,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行为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如何实现社会最优,实现社会公平。分析低碳经济的最优合理配置,并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对解决低碳经济中的多边外部性的政府规制和碳交易进行了分析,MSC和MPC以及MSB和MPB之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相等,因此需要引入政府为外部化成本买单,即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或者收费政策来实现帕累托最优。合理的制度安排会引致低碳经济达到帕累托的最优。对于污染水平达到最优进行碳排放配置的分析。最后总结低碳经济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外部性,公共物品,政府管理,产权交易 一、前言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大量化石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人为地增加了大自然的二氧化碳浓度,打乱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现象。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International Panelon Climate Change,IPCC)会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过去的100年(1906年~2005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56℃~0.92℃,由于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GHG)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3℃~0.6℃;预计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与1980年~1999年相比)将继续升高l.8℃~4.0℃,平均地面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IPCC,2007),这种全球的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气候现象和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退化等。 由于人们无节制地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1988年,联合国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监测和报告全球气候变化。1997年,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制定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明确提出:“将大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鳘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 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小屯)。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殷商社会,科学文化很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以知吉凶,再决定行止。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

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容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2、发现 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不断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十六,七万片。从甲骨记录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几乎天天在占卜。根据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卜人的名字,结合所刻的文字容。我们知道了这些甲骨刻载了从盘庚到纣王的12个帝王的273年间的大小事情。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总数在4500左右,但已认识的还不到1/3。不认识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专用的字。大量的甲骨片的发现,是研究汉字发展与古代汉字文化的珍贵史料。 3、特点 a 瘦弱纤细的风格。由于这种文字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所以笔道都是直的,有时与圆转相同。故而字形瘦长,线条细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劲的风格。b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一个字刻怎样去写,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并保留着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如字形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1低碳经济概况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的含义与解释也存在诸多不同。但普遍认同的概念为“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人力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表征的温室气体排放,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换言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通过先进技术、有效制度或新能源开发等方式,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量,达到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作用。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属于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但资源相对匮乏。如水资源位于我国第19位,与全国水资源人均量相比,仅为其20%;与全国矿产资源占有量相比,仅为其25%,与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相比,仅为其1/7。由此可见,河南省属于资源贫困省,但河南经济总量却位于全国第五位,河南2009年单位GDP能耗值为每一万元1.156吨标准煤,比全国均匀水平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则为142.8万吨/亿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由河南主导的“中原经济区”开始向国家战略提升,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不能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

应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中原经济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河南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能源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 在煤、石油与天然气三者中,煤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要远远多于石油与天然气,而河南资源条件为“富煤、少气、缺油”,该条件在能源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河南省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在选择低碳能源方面十分有限。自2002年起,河南省煤炭生产量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就占据较高比例,基本都超过80%。以2012年为例,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在76.3%,石油为12.1%,天然气为7.1%,4.5%为水电、核电及风电比例。通过计算得出,一吨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4.12吨,与石油、天然气相比,每吨多出的比例分别为30%、70%,由此可见,河南省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量较高,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将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由于技术水平低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无法充分利用能源,造成资源浪费。 2.2产业结构不合理

浅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浅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摘要: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找到一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道路。本文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对策建议,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困境策略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a low carbon economy is to find a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 i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road. this paper to a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low carbon econom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plight strategy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具体表述不尽相同,但是核心思想并无出入。即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

杭州城市肌理历史变迁以及对人类的影响论文

论杭州城市肌理之历史变迁 由于在杭州生活多年,对杭州的感情也是颇深,作为一个生活节奏适中,气候适宜的沿海城市,杭州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很多人中意的生活旅游之处。 众所周知,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简称杭,是浙江省省会,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传媒、通信和金融中心。 1953年,针对杭州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初步规划方案提出杭州市应发展成为以旅游疗养等为主的城市。1956~1959年,对1953年的规划方案作了根本性的修改。修改方案于1959年开始实施,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城市布局。这个经过修改的规划方案规定杭州市的城市性质是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综合性工业城市。1978年重新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杭州的城市性质是:省会所在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 这些都是近代对杭州城市的规划,在古代,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在那时经济与发展达到一时的巅峰,环绕凤凰山麓,北起凤山门,西至万松岭,东白候潮门,南到钱塘江边,方圆共九里的范围,成为南宋皇城所在地。因此,对于杭州的规划,以及皇城内部的规划,在当时更是颇受重视。 在皇城周围建设城墙,其南门为丽正门,北门为和宁门,东门为东华门,在绍兴二十八年又增筑皇城西门即西华门及东南之外城。所有的城墙高三十余丈,阔一丈多。其中比较出名的外城城门有清波门,亦称暗门,在今天杭州清波路与南山路相交处。 与此同时,除了对皇城的精心布局外,对于整个杭州城也有系统的规划。南宋杭城主要以北宋杭城南部是州衙所在,中北部为民居生活及市场区的布局结构为基础在作较大的调整来进行规划的。 南宋杭城主要以北宋杭城南部是州衙所在,中北部为民居生活及市场区的布局结构为基础在作较大的调整来进行规划的。首先,皇宫是在州衙之址上持续扩建而成,朝廷中枢官署则位于皇城以北。它的大致范围在今天的六部桥以西,直至青平山、宝莲山麓一带方圆数里之地。其次,独具特色的御街建设。御街是专供皇帝通行的、贯穿京城南北的大道,又名天街;它是南宋天下第一街。御街的中心是御道,街道两边是用砖石砌成的河道,河道外边是走廊,以供市民百姓行走。同时御街两旁出现了店铺林立的景象,形成了以御街为中心的南、中、北三大商业闹市区。再然后,出现了新的坊市布局。由于北宋以前是坊市严格分开的,坊即为居住区,市即为商业区。到了南宋时期的杭州两边民房与店铺相间混杂;坊内的巷与大街相接,形成纵横交错大街小巷的网状的道路。极大的提高了购物的效率和促进了夜市的繁荣。 当然,杭州整个城市肌理的变化还不仅仅在于城市本身的规划布局而已,南宋朝廷着力于杭州市政城市建设也是不可小觑的,特别在整饬河道,疏浚西湖方面做作出了巨大成就。在一百年中,史书记录的较大规模的疏浚治理西湖,达七次之多,历任都城知府,都极为重视治理西湖环境,美化景观。维护了西湖的良好生态,美化了景观,形成了著名的西湖十景。为现今西湖的旅游文化、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南宋西湖的建设,就没有如今举世闻名的西湖遗产。同时南宋政府还着力于整治杭州城内河道组成了京都内外的水运网,保证了京都航运的畅通与物资供应。而这,也奠定了杭州城市繁荣发展的基础。 而如今,杭州随着历史的变迁,愈加的繁荣,也愈加的引人注目。如今杭州市的布局按照“保护西湖风景,开辟钱(塘)江新区,逐步改造旧城,统筹生活设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刘莎5000109092 新闻091 摘要:“低碳经济”这一最早见诸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低碳经济》的词汇,已经深深烙进了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201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确定在5省8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以当今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如何面对时下的低碳经济发展,今后又可能遇到怎样的经济挑战?有没有什么可行性策略?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挑战可行性策略 一、低碳经济概念界定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知道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除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等大气灾害之外,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成了不争的事实,当下已经显现的气候异常和预测可能出现的灾难,是人尽皆有的体验和担忧。摒弃20世纪以来经济的传统增长模式,迈向生态文明的新路子,是世界经济的出路,也是中国经济关注度重点。 二、世界走向低碳经济 近年来,世界正在酝酿着低碳的技术创新,低碳经济的突破可能成为经济危机后新一轮的主要带动力量,首先突破的国家可能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领跑者。 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大国都在低碳经济这场经济“赛跑”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美国:将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战略选择。主要的措施可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锁定新能源为核心。 日本:将低碳社会作为发展方向。提倡物尽其用的节俭精神,通过更简单的生活方式达到更高质量的生活,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同时发展提高新能源利用技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巴西:大力推动生物燃料发展。进一步完善乙醇、生物柴油等的提炼和利用技术,利用政府推出的一些列金融支持政策,发展农业种植,以满足生物柴油的原料需求。 韩国:将“低碳绿色增长作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通过减少能源依赖、提升绿色技术、发展再生能源,促进就业和人民增收。 世界各国都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发展本国的低碳经济,以便在新一轮的经济赛跑中抢占先机。中国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三、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又面临着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积重难返等问题,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节能减排上形势严峻。 基于这些原因,有人说,经济要发展,工业是先导,要发展工业就必然有排放。保持低碳状态,除非人们不开车,不烧煤,放弃重工业发展。这种说法显然是极端的。中国有些城市一开始对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很有热情,但后来却不愿意高调践行,就是英文害怕大型的化工、钢铁行业投资受到限制。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些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来保障经济的运行和生活的质量,否则社会将无法运转。低碳经济不是要排斥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而应该想办法提高碳效率。在这一点上,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

如何从唐诗中探索唐朝历史的发展

如何从唐诗中探索唐朝历史的发展,麻烦详细举例并论述,谢谢。 linda911010 |浏览604 次 2011-05-09 20:43 2011-05-09 22:46最佳答案 按照探索唐诗历史的要求,似乎诗圣杜甫的是最合适的,谁让他的诗号称“诗史"呢,如果是要从整体全貌上来论,可能可以从一些颇具代表性的诗人诗派来分析。建议去看《唐之韵》这套视频,很全面。如果懒得看,下面是我按照视频脉络大概总结的,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你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 第一,初唐四杰,代表性的人物就是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彰显了初唐人的从容不迫和自信大气。当然骆宾王的经历也会反映出一些初唐时期的政治斗争。另外初唐诗文的革新人物之一的陈子昂,风格激昂悲越,亘古苍凉,也标志着唐代诗风从魏晋时期的旖旎奢华的转变。 第二,边塞诗人,代表人物是王昌龄,高湿,岑参等。作为盛唐国威的代表者。不管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烈决绝;还是”汉家烟尘,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的气势胸襟;(唐代诗人特别喜欢以汉代相拟,这也可以说是唐诗的一个特点)亦或是”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的孤寂难言,都在述说边塞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由衷热爱,对边塞风光的热切赞美和对征战沙场的将士们的深切钦佩,当然,我总觉得也有一些悲

凉的意味在里面。 第三,山水诗人,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无不写出了诗人的轻松惬意,优雅闲适。也正是在盛唐这种内无隐患,外无急忧,经济发展,心态放松的境况下,才能有这样的心境和淡然。不过,在这两位诗人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经济繁荣,政事安稳,国有明君的表象下,腐败颓靡也在暗暗滋生。(虽然我个人感觉,能写诗作词的要真是放到高位上去,也未必就是个出色的官员,不过他们怀才不遇也是确实的) 第四,号称诗仙诗圣的大李杜。这个我觉得不太用多说,大家都太熟悉了。李白的壮年时期也正是大唐最繁荣昌盛的时期,所以他的诗反映的基本都是,呃,怎么说,比较快乐的事,当然也和李白自己的个性有关。比较放达,追求自由,浪漫。比他小点的杜甫就比较悲剧,赶上安史之乱的全程,天天忧国忧民。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石壕吏》之类的。不过也有点开心的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 第五,大历诗人,这批比较惨,青少年时期处在盛唐,结果被安史之乱冲击,唐王朝一撅不正,他们的梦想也被重创,所以无疑带有失落哀叹迷茫色彩。代表人物刘长卿,诗作多描写生活的孤独寂寞和自然景物的美丽。“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曾经的繁华如同古调一般逝去,今人似乎也无缘得见了。韦应物,崔护等都属于这个时代的诗人。此时的诗人们,对生活迷茫而矛盾,也折射出社会的现状是纷乱纠结的。 第五,韩孟诗派。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将议论引入诗句,是中唐开宗立派的人物。在经历过暴风骤雨的变动后,唐朝人需要一种沉静的反思。孟郊我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护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严峻,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热点。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重大进步[1]。 1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较高,低能耗的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中煤炭所占比例达2/3,电力结构中,燃煤发电约占80%,这与我国的“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密切相关[2]。建材、钢铁、电力和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过热,部分行业仍存在工艺和装备缺陷。 1.2资源、能源消耗日益加剧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资源、能源消耗日益加剧,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我国高碳经济特征十分明显,作为出口大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能源和消耗快速增长。单位GDP能耗虽然有所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部分地区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经济生产方式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工艺陈旧,设备老化,节能技术应用不广,造成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环保设施落后甚至缺少,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 1.3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低 可再生的能源在消耗后可以得到恢复和补充,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清洁能源。但由于技术条件、区域限制、前期经济投入等因素的制约,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普及率很低。 1.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大部分人普遍认为低碳环保是政府的行为,与个人没关系,一些人甚至认为低碳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关系,制约经济的发展,公众的节约意识不高、绿色消费意识淡薄,过度消费现象较为普遍。 2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2.1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培育全民低碳意识

唐诗的繁荣和唐代历史

从唐代历史来看唐诗的兴衰 摘要:唐代在中国诗史上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但是就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言,唐诗有兴盛则也有低谷。本文主要从唐代的历史发展的角度逐层分析唐诗繁荣或相对衰败的原因其中侧重对繁荣原因的分析,包括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部分。 关键词:唐诗唐朝历史 一:唐宋诗之争 在中国诗史的研究上常常存在着一些纷争。作为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唐和宋之间自然也有着诸多争论。唐诗和宋诗之争便是其一。 唐宋诗之争,起于南宋。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首次区分唐宋诗的界限,其后永嘉四灵、江湖派诗人及严羽、方回等理论家都对唐、宋诗的差异作出了辨析。其中以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总结的“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影响最大。但将严羽的这一概括系统化、理论化,则是由推崇唐诗的明代复古诗论家们完成的。清初的诗坛以学习宋诗为主。 诗分唐宋(唐又分初、盛、中、晚)以来,赞成反对者争辩不休。今人钱钟书认为,“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谈艺录》。 不过,虽然唐诗与宋诗在诗史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但是提到诗歌,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唐诗,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每个朝代都有自己出彩的东西,对后人来说影响特别深的东西。那么唐朝可以说完完全全是个诗歌的朝代,那么唐代诗歌究竟为何如此繁荣呢?本人将会从历史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 二:唐代历史的发展与唐诗的兴衰 唐代是一个健康而富有活力的时代。唐诗有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它的繁荣兴盛经历了一个曲折演变的过程,明初高棅在《唐诗品汇》中把唐诗总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大致符合唐诗的发展情况。 (1)初唐——时间最长,诗歌数量与质量却最差 从唐高祖武德元年至睿宗延和元年为初唐,共92年,然而这一时期并没有产生伟大的诗人和诗歌。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初唐时间最长,可是无论诗歌的质量还是数量都是最差的,而且一百年间竟然没有出现一流的诗人,缺少异峰的突起。“但是这一时期诗人们特别是初唐四杰纠正了齐梁以来柔弱轻艳的宫体诗余风并酝酿形成了各种新的诗歌形式【律诗】,可以说为盛唐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虽然初唐为盛唐奠定了基础,但是初唐诗歌的平庸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制约了初唐诗歌的发展呢?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隋末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的影响,靠农民战争取得政权的唐朝统治者所采取的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农民的生活和要求,但是这毕竟是一个刚结束战乱的年代,百废待兴,因此在社会经济上初唐稍差。 社会文化基础的薄弱,虽然统治者爱好提倡诗歌,但是诗坛长期为宫廷馆阁的文馆学士所支配,诗歌创作中心下移过于缓慢。创作主体的贵族化和诗歌风格的单一化制约了唐诗的发展。唐初的几代君主,不仅太宗如其自称喜“以万机之暇,游息艺文”(《帝京篇·序》),高宗、武后、中宗等,也都如此。为了炫耀大唐帝国的治世气象,他们又广引天下文士,编纂类书,赋诗唱酬。由此在唐初先后出现了几个宫廷文人集团。初唐宫廷诗人虽然在诗歌形式方面作

中国汉字的演变历史

\ diagnim 订個5讪只W样刖询恫和“ DFCttirxx whofu钉审’ 汉字的演变图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⑴声”是任何一种语言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遥远漫长的太古时代,人类从本能的哭声、笑声……”或模仿大自然的鸟鸣、虫叫、兽吼、风声、雷声、雨声……J 中逐渐分化出具有一定意义、代表一定事物的声音”这就是语音的进化。例如: “ma ba”用于代表妈、爸'可能是从哭声啊……”中分化出来。语音进化到现代,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汉语中大约有4X400 = 1600种声音。语音的分化必定有其自身一定的规律,从现代语言中可以分辩出一些线索。例如: 鹅、鸡、鸭、猫.... ”等家禽和家畜可能是依据其叫声而定其名的 哈、喔、嘘、哎唷……”等声音是直接表示人类在不同情绪下的自然发声 五一午”苗一渺”木一冒” ?…音相通,意相联。 【原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⑵ 形”是语言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必要的。在远古时代人类主要面

临的是生存和种族延续问题。在与大自然和猛兽毒蛇等的斗争过程中,有时需要用形”或画”来表示事物。例如:远出狩猎,为了不至于迷失道路,可能在岩石上或树干上做一些标记。人类在狩猎时,也注意观察野兽的足迹,以辨别出野兽的特性。另外,人类也可能出于对神秘大自然的崇拜或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在岩洞壁上,画上日、月、人、山、木、屮、动物、祖先……”等图象。 《说文解字》说,黄帝的史官仓颉看见鸟兽的脚印,明白可以用形来区分事理,开始创造文字。” 【原文】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h a ng野兽经过后留下的痕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 审(审)-宀番一宀采田”,番”胃田中野兽的脚印。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审” 悉也。 【原文】采,辨别也,象兽指爪,分别也。兽足谓之番,从采、田,象其掌。审,悉也,知审谛也,从宀、从米。悉,详尽也,从心、从米。释,解也,从米。米取其分别物也。 由图画”经过一个简化过程,取事物的主要特征,开始了文字”的进化过程。拼音文字是由原始图象向表示声音的字母方向发展,以语音作为主体。汉字由原始图象向象、数、理”方向发展,用不同的图象来表示各种各样的意思。 ⑶ 象”是创造汉字和《易》说理预事的主要方法。日、月”等属于象形文字,是 造字的基本部件。这些基本部件相互组合,产生各种各样的象”创造出更多的字。基本部件和字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产生用于表示各种事物、各种意念的诸多文字。 【原文】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如:明一日月”易一日勿一日月”旦一日一”(下边的一”表示地”与“?” 三阳爻象天、人、地”相通),显一日业”(业”表示地上有茂密的树木,日已上树梢,太明显”了)。 这些字还可以组成更多的字。如:盟f明皿” 踢易”、湿f氵显” 但f / |—r 造字和易理在这里完全相通,即所谓的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维和阴阳互动”的二 分原理。 ⑷ 数”既念是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首先掌握的概念可能是无” 和有”没水喝会渴,没东西吃就会饿。有-r月”字中“”表示手,月”表示肉。 有”字原意手下有肉”有肉吃就不会挨饿。有”进一步分化形成一、二、三、 多”等数的概念。

中国文字的演变发展史

中国文字的演变发展史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据传汉字最早在黄帝时候就已经出现。传说黄帝时期,有一位叫仓颉的大臣,他可以画出许多的图形符号,各种的图形符号代表了各不相同的意义,后来他创造的符号就逐渐发展为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国自古就有仓颉造字的说法,大概就是源于此,而仓颉也被后人尊称为“文字神”。但是,文字的繁大,造字绝不是一时一人就能完成的。其实,早在仓颉以前,各部落应该就已经有了许多表意的符号,只是各不相同罢了,仓颉应该只是加以统一与整理,而后人则说是仓颉造字。这样中国的文字就产生了,这样看来中国文字的产生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现在可以看见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之后依序大致是金文、籀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与行书。 甲骨文是刻在动物骨头上的文字,是现在可见的最早的中国文字。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最原始的文明方式和生产力水平。正是由于生产力的落后,所以人们把文字记录的载体选择为动物的骨头,而这同时也是中国人就地取材的这一个思想方式的反映。这些甲骨文在后世被人们当做龙骨来医治疾病,尽管这种方式被我们现代人看作是迷信,但是这一思维的确延存了数千年。这些“龙骨”在清代被欧洲考古学家发现,当时就引发世界轰动,到今天也是中国最早的文明见证物。 金文是指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因为中国从夏朝开始就进入青铜器时代,而现在出土的很多青铜器上都刻有一些文字,又因为周朝人把铜叫金,所以现在就叫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它的使用持续到秦国末年,随着籀文的出现而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籀文,就是大篆,是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其原有的大篆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后的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后来因为小篆写起来的一些缺点,带来的不方便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种较易书写的新字体:隶书,起初隶书在下层和民间流传,后来则逐渐取代了小篆的位置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小篆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与政府对策

2012年第15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No.15 收稿日期:2011-11-30,修回日期:2012-02-24 基金项目:2009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低碳经济取向下加快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L09BZX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15.01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与政府对策 秦书生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许多困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有待于完善,低碳技术开发不足,能源的使用效率较低等。我国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低碳经济教育引导,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关键词:低碳经济;政府;技术;政策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15-0056-04 Difficulties and Government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QIN Shush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Law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China ) Abstract :Low carbon economy is an ecological economic model which is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and low emission as its foundation.We fac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course of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For example ,it is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coal -based energy structure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which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ic need to be perfect ;the low carb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insufficient ;the use of energy is inefficient ,and so on.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for our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public education and guidance ,strengthen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push forward low carbon technology R&D ,vigorously develop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establish the market service system of low carbon market.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government ;technology ;policy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性难题。降低能耗和减排温室气体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经济热点。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形成全球的共识。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经济之路,各国都在探索中前进。中国是一个高耗能的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为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同时带来了机遇。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传统的发展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即通过低端技术开采、利用资源,持续不断地将其变成废物,通过牺牲环境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其环境治理模式是末端治理:先污染,后治理,即以环境和资源的高耗竭性消费取得经济发展后再治理 环境。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加重了资源耗费、环境污染,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CO 2)浓度升高,并带来全球气候变暖,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日渐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消耗低碳燃料为主,追求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最小化排放的生态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 虽然我国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国低碳经济发

杭州的变迁与发展

杭州的变迁与发展 ——从杭州人休闲活动的变化看发展 朱琪 土管11乙1192310215 【摘要】:休闲方式的变迁是人们富裕起来的象征,喻示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变迁的背后,是旅游业、交通、信息、商业、餐饮、文化娱乐等与休闲相关的产业的快速增长。专家预言,休闲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从休闲活动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杭州的发展。 【关键词】:休闲活动;变迁;发展;杭州人 1、引言 发展是现代社会的关键词,那我们要怎么看到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呢?我们小组决定从人们休闲活动的变化来探讨杭州市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 所谓闲暇,就是个人从工作岗位、家庭、社会义务中解脱出来的时间,为了休息,为了消遣,或为了培养与谋生无关的智能,以及为了自发地参加社会活动和自由发挥创造力,亦即,休闲是人们对可以不劳动的时间的一种利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提起休闲,就是游手好闲等反面联想,这形成了一种主流价值观。如今,休闲不仅是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从世界按照国际上发达国家休闲活动发展的经验,人均在GDP3000美元是一个临界点。当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到达这个阶段以后,人们休

闲方式选择将逐步由注重较低层次的娱乐功能向注重较高层次的发展。随着我国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实施,人们的闲暇时间会更多。从而人们对休闲活动的需求会增加,以及对休闲活动多样化的需求会增加,可以看出杭州人均GDP增长幅度,从而反映杭州的发展状况。 2、研究方法 我们小组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通过随机抽样,在杭州不同地区进行了问卷发放。调查现在人们休闲活动的内容,以及十年前主要的休闲活动情况,然后统计各项数据,作为分析的参考。拟定了访谈稿子,随机选择样本,进行了简单的访谈。 3、研究结论及其分析 首先,数据显示有99.7%的人认为“近些年来休闲活动有变化”,所以,近些年来杭州人休闲活动的变化时肯定存在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变化反映的发展在哪些方面。休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经济现象,对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建制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1995年,我国实施每周5 天工作制,1999 年开始实行每年3个“长假”,使全年法定节假日达到了114 天,标志着我国正步入休闲时代,休闲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现代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因而居民的休闲活动成为现代许多学科的研究焦点。

低碳经济公共课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1.(2分)碳生产力是指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 2.(2分)气候变化问题从科学议程向国际政治议程的真正转变始于。 1988年的多伦多会议 3.(2分)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增强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4.(2分)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背景是气候变化 5.(2分)政府财政补贴节能减排的方式是贴息、直接补贴 6.(2分)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发展权之争 7.(2分)低碳经济首次出现的官方文件是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8.(2分)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限额—交易 9.(2分)中国的第一笔自愿减排量的交易的完成是在北京环境交易所 10.的低碳发展模式主要致力于发展生物质能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巴西 11.(2分)气候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能源活动 你的答案: ABCD得分: 2分 12.(2分) 2010年4月1日我国实施的关于低碳转型方面的法律是 《可再生能源法》 1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缔约国在减排任务上的规定是共同但有区别 14.(2分)当碳市场流动性加强且价格稳定后,碳资产赢得基金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 双重收益模式

15.(2分)自产业革命以来,高度依赖的技术成为各产业的主导技术。化石能源 16.(2分)是碳金融的原生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权 17.(2分)碳金融的兴起,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展到()阶段的结果 量化温室气体减排 18.(2分)碳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口的高能耗产品 19.(2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理想轨迹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 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下降 你的答案: ABCD得分: 2分 20.(2分)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的要求,对人口密 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地区要.优化开发 30.(2分)在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象会议上,科学家们将全球变暖问题提上了科学研 究的日程。日内瓦 31.(2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2.(2分)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京都议定书》 33.(2分)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这被称之为厄尔尼诺现象 34.(2分)低碳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体系低碳化是指A.降低能源体系中碳的含量及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轨迹* 施威刘青匡导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摘要:技术创新是推动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自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媒介技术 演进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近代化、现代化和数字化阶段。在技术创新的作用下,媒介产业实现了三次整体性提升,并呈现出不同的行业特征和发展规律。 关键词:媒介技术演进近现代 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科技和文化影响下,中国媒介产业体系逐渐建立,并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进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19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媒介技术实现了三次重大创新,在形态、运行机制和影响力等方面不断推动媒介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一、近代媒介技术的引进与推广(1882-1949年) 鸦片战争后,伴随这西方先进近代技术的输入,新式媒介经营理念、行业规则和运行模式也移植到中国,并促成了传统知识分子和精英文化的近代化转型,这些都是近代中国媒介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因。① 自1815年英国人马礼逊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后,西方传教士带来了铅印术和中文活字制造技术,为近代中国媒介技术变革奠定了基础。1882年上海同文书局成立后,民营新闻出版业成为媒介技术的创新主体,在出版救国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西方最先进的出版技术都被引进到国内,主要包括:(1)蒸汽、电力等动力设备和技术;(2)石印、轮转、胶印等印刷设备和相关技术;(3)制版技术,如珂罗版、石版、金属板等;(4)铸字设备和技术;(5)其他辅助设备和技术,如排字架、纸型以及纤维纸、油墨制造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铅字印刷成为市场主流,传统雕版技术逐渐被淘汰。 在媒介技术变革的作用下,中国出版业实现了近代化转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机械化媒介出版技术显著提高了媒介生产效率,各地媒介形式日渐丰富,报纸、杂志、教科书和各类读物开始大量出现;出版物在形制、印装水平、内容等方面也得到全面提升,媒介产品不再是上层社会独享的“奢侈品”,普通读者群体迅速扩大。其次,出版行业内部发生了深刻变革,媒介从业者的角色与职能都实现了更新,编辑、记者、撰稿人、出版人等主体作用逐渐凸显;传统编辑技术被现代编辑形制所替代,实现了编、著分离和校、印独立,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完整、高效的近代编辑技术体系。再次,随着媒介市场的蓬勃发展,整个产业的核心技术、生产流程、企业组织形式乃至产业属性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是媒介从业人员趋于专业化、职业化;二是新闻、出版和发行机构开始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有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SJB071)。 作者简介:施威(1976-),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导;刘青(1990-),女,硕士研究生;匡导球(1964-),教授、博士、硕导。 ①王建辉.中国出版的近代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