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包装材料选择与要求汇总

初包装材料选择与要求汇总
初包装材料选择与要求汇总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初包装材料的选择与要求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hoice of packaging materials and requirements

受控印章:

案卷题名:受控文件

档号: AP-QMS 001-010

1 概述

本公司生产的注药泵配用液袋,是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特别是无菌医疗器械产品,其质量和由包装材料引起的安全性隐患不容忽视,所以对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的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包装袋的选择,要考虑包装材料是否能满足无菌产品应能达到的无菌保证水平的要求,确保其安全性。

无菌屏障系统是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安全性的基本保证。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系统的目标是能进行灭菌、提供物理保护、保持使用前无菌水平并能无菌使用。包装材料的选择是最终灭菌器械适宜的无菌包装开发的关键步骤。医疗器械的具体特性、预期的灭菌方法、预期使用、失效日期、运输和贮存都对包装系统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带来影响。在选择包装材料时至少应考虑:微生物屏障、包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毒理学特性、物理和化学特性、与成型或密封过程的适应性、与预期灭菌过程的适应性、与被包装的器械的相容性、与标签系统的适应性、灭菌前和灭菌后的贮存寿命限度等。

根据欧州标准 EN868《待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材料的系统》、国际标准ISO EN 11607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633—200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等的要求,作为无菌包装材料必须满足包装工艺、灭菌工艺以及临床使用等多方面的要求。主要包括:阻菌性能,即阻止细菌通过的能力,防止灭菌包被重新污染;灭菌的适应性,需要能够达到灭菌的要求;安全性、包装材质强度等。

2 常用包装材料

2.1 用于手工装填的医疗器械包装的袋子种类繁多,目前常用包装材料有:

a) 用于医院重复使用的器械灭菌的卷袋、自封袋、单袋、全纸袋等

b) 纸塑袋,包括:

PET/CPP+自粘纸

PET/PE+自粘纸

PET/PE+涂胶纸

涂塑纸+涂胶纸

涂塑纸+自粘纸

c) 顶头袋

d) 复合袋(夹透气纸条)

e) 复合袋(不透气)

f) PE 袋

g) PE 窗口袋

h) PP 袋

i) 铝薄袋

2.2 包转材料的性能要求

材料一般性能要求应满足:在规定的条件下无可溶出物,无味,不对与之接触的医疗器械的性能和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无穿孔、破损、撕裂、褶皱或局部厚薄不均;重量与规定值一致;具有可接受的清洁度、微粒污染和落絮水平;满足确立的最低物理性能( 如抗张强度、厚度差异、撕裂度、透气性和耐破度) ;满足确立的最低化学性能( 如pH 值,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使用条件下,材料在灭菌前、中、后不释放引起健康危害的毒性物质。在规定的灭菌前、中、后,材料及组成( 涂层、印墨、化学指示物) 不应与器械发

生反应,不应对器械产生污染;密封成形时密封宽度和强度( 抗张强度和/ 或耐破度) 应满足规定要求;剥开结构应连续、均匀、无影响无菌器械打开和取出的材料分层或撕屑;密封和/ 或闭合应对微生物提供屏障。

2.3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MDSP)要求

2.3.1 MDSP 最重要的是要和灭菌方式相适应。

MDSP 设计包装方式和材料选择,按照ISO 11607.1-2006 附录A,有下列决定因数:a)器械产品自身的自然属性,包括材料、重量、硬度、耐抗性等;

b)将使用的灭菌方法;

c)目标用途;

d)设计的有效期;

e)运输和贮存环境。

2.3.2 判断MDSP 的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

a)包装的完整性;

b)包装的保护性;

c)洁净开启性。

包装的外观,可以目测检查。

2.3.2.1 包装的完整性——包装材料微生物屏障

微生物屏障即包装系统在规定条件下防止微生物进入的特性。在建立无菌屏障系统中,材料的微生物屏障特性对保障包装完好性和产品的安全十分重要。包装的完整性,主要要求包装系统能阻菌,就是说,包装要形成阻菌系统。

2.3.2.2 包装的保护性——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

对于医疗器械来说,无菌屏障系统的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包装/ 无菌屏障系统的密封或闭合失效造成微生物屏障的物理性破裂,可引发医疗事故。包装的保护性,要求包装系统要有强度,无论是包装材料本身,还是不同材料结合处,如热合处强度,其机械强度均应足够。但也不能过大,以免带来问题,比如影响洁净开启性。包装材料的特性决定了成型和密封过程的完好性。

2.3.2.3洁净开启性——无菌操作易开封及包装开启证明

洁净开启性(无菌操作),对材料本身和材料热合处都有很高的要求,首先是材料的机械强度要合格,同时热合处的热合强度也不能太高,否则不易开启,开启后开口面上会有很多碎屑。其次是易撕开,易撕封口和易撕口的位置要使使用者方便打开包装,并且撕开后有明显痕迹证明,显示曾被打开过,包装不应有再封合性,否则会使包装打开后,被污染然后再重新合上,以免二次封合使用。

以上的验证确认详见《注药泵配用液袋包装完整性验证报告》和《注药泵配用液袋有效期验证报告》。

3 医疗器械灭菌包装材料的基本要求

3.1 MDSP 的功能及其材料选择

MDSP 自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出厂、储存、运输,到无菌医疗器械产品使用完毕,在无菌医疗器械产品有效期内,发挥着保护其质量、方便医疗使用的功能。因此,必须根据无菌医疗器械产品的特性要求和包装材料的材质、配方及生产工艺,选择对水蒸气、微生物等因素屏蔽阻隔性能优良,自身稳定性好、灭菌过程相容的包装材料。

3.2 MDSP 与灭菌过程的相容性

3.2.1 工业灭菌现主要方式

目前用于医疗产品灭菌工业化的方法有:辐射、环氧乙烷、湿热、干热、过氧化氢、臭氧六种,医疗器械最常用的灭菌法为环氧乙烷、辐射和电子束以及蒸汽。

a) 环氧乙烷灭菌

EO 灭菌自1960 年开始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工业灭菌柜一般操作条件为:温度50-60 ℃,湿度≥60%(一般要<90%),EO 浓度800mg/L 左右,灭菌时间8-12h(整个灭菌过程要16-20h 左右)。EO 灭菌要求构成包装系统的材料中最起码有一种具备一定的透气性

b) γ射线灭菌(钴60 灭菌)

γ射线灭菌是由专业灭菌站在水下放置放射性同位素CO60,CO60产生r射线达到灭菌效果。一般食品、种子等剂量在15-25kGray,医疗器械一般在25kGray以上,最大的可达到40-45kGray。辐射灭菌为冷灭菌,具有灭菌彻底、无残留、不必开包装等优点,支持工业化加工,但会使少数高分子材料降解。灭菌的原理为γ射线将能量给予了被照射物质的原子或分子,γ射线的能量大于分子键能,可使分子电离、断键,造成微生物的核糖核酸、蛋白质及酶变性、失活,而使其致死。同时γ射线电离微生物细胞中的水分子,所产生的自由基与核糖核酸、蛋白质及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致死微生物。

c) β射线灭菌(电子束灭菌)

β射线灭菌是由一个电子加速器产生电子束瞬间灭菌,是连续化生产过程中在线灭菌方式。辐照灭菌(Gamma)和电子束灭菌(E-Beam)则要求构成包装系统的所有包装材料都能够耐抗辐照射线的处理而不至于老化脆裂。

d) 蒸汽灭菌

工厂用蒸汽灭菌一般采用下排气式大型灭菌器,如培养基的生产。高温蒸汽灭菌(Steam)则要求所有构成包装系统的包装材料都能够耐抗适当的高温,通常是121~136℃的环境下放置15~30 分钟。一般医疗器械灭菌过程2h 左右,条件为121℃,20 分钟。

3.2.2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容性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容性,见表1。

表1 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相容性

由表1 可以看出,所有材料均与EO 灭菌过程是相容的。

选择灭菌过程时,受很多因素制约。如果器械组成材料不具辐射稳定性,则通常使用环氧乙烷灭菌。如果器械预期吸附高的EO 残留浓度,器械制造商通常会选择辐射灭菌。本公司注药泵配用液袋主要材料为PVC,不宜辐射灭菌,选择使用环氧乙烷灭菌。

3.3 环氧乙烷灭菌

3.3.1 EO 的理化性质及灭菌原理

环氧乙烷(ethyleneoxide,简称EO)又名氧化乙烯或氧丙烷。但将其作为消毒与灭菌剂应用是在1936 年。EO 是一种简单的环氧化合物,分子式为C2H4O,分子量为44.05。

据报导,EO 5min 能穿透0.1mm 厚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22min 能穿透0.04mm 厚的尼龙薄膜,26min 能穿透0.3mm 的氯丁胶布,41min 能穿透0.39mm 厚的丁橡胶布。因为要充分达到对物品的灭菌效果,灭菌剂必须能充分接触物品的各个表面(内、外、浅、深)。EO 的这种高穿透性大大提高了其灭菌效果。

EO 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和真菌孢子,是一种广谱灭菌剂。它之所以能杀灭各种微生物,目前一般认为是由于它能与微生物的蛋白质、DNA 和RNA发生非特异性烷基化作用。

水溶液中的环氧乙烷能与蛋白质上的游离羧基(—COOH)、氨基(—NH2)、硫氢基(—SH)和羟基(—OH)发生烷基化作用,取代不稳定的氢原子而形成带有羟乙根(—CH2CH2OH)的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从反应中可以看出,蛋白质上的羧基、氨基、硫氨基和羟基被烷基化,蛋白质上的基团被烷基化,使蛋白质失去了在基本代谢中需要的反应基,阻碍了细菌蛋白质正常的化学反应和新陈代谢,从而导致微生物死亡。到目前为止,所有数据显示EO 杀菌作用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EO 是杀菌剂(sterileagent)而不是消毒剂(disinfectant)。而且根据各种临床、科研结果显示,EO 是所有化学消毒剂或灭菌剂中灭菌效果最好的一种化学灭菌剂。EO 能抑制一些微生物酶的活性,包括磷酸致活酶、肽酶、胆碱化酶和胆碱脂酶。EO 也和DNA、RNA 发生烷基化作用而导致微生物的灭活。但必须是水溶液中的环氧乙烷,必须有水的存在。

3.3.2 EO 灭菌的优缺点

3.3.2.1 EO 灭菌的优点

a) 可用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物品的灭菌;

b) EO 被认为是一种灭菌效果最好的化学灭菌剂,可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

c) EO 穿透性强。可用以各种难通透部位的灭菌,如:有些较细、较长的导管用其它低温灭菌方法很难达到灭菌效果,而只能用EO 或辐照;

d) 对物品损坏小。由于EO 杀灭微生物是利用烷基化原理而非氧化过程,因此对物品损坏非常小,对不耐热精密仪器灭菌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e) EO 灭菌时,可以用各种包裹材料包裹,便于储存、运输,打开包裹即可使用,避免了交叉污染的危险;

f) 有标准的化学、生物监测手段,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灭菌质量,及时发现灭菌失败的包裹;

g) 有几十年的使用经验。

3.3.2.2 EO 灭菌的缺点

a) 整个灭菌循环时间较长,其原因是需较长时间通风以去除EO 残留;

b) EO 有毒,是可疑的致癌物,必须控制室内空气中EO 的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c)EO 易燃易爆,储存和灭菌时绝对不能泄露。必须选择安全的灭菌器,进行安全操作和储存。

3.3.3 EO 灭菌关键参数的控制

3.3.3.1 EO 灭菌作用的影响因素

EO 灭菌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灭菌剂的浓度、灭菌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灭菌处理的时间,灭菌物品的质量和厚度,微生物的菌龄和含水量等。

最关键的因素——微生物的含水量和灭菌环境的相对湿度。灭菌物品的含水量、微生物本身的干燥程度和灭菌环境的相对湿度,对环氧乙烷的灭菌作用均有显著的影响。为了保证EO 杀灭各种表面上的微生物,需要有充分的水分以保证其穿透。

EO 需要溶解于水才能向微生物穿透,而它与微生物生命物质的烷基化反应更是需要有

适当的水作为介质,因此当水分低于临界水平时(一般认为杀灭纯培养细菌的相对湿度为30%)EO 难以发挥杀菌作用。但是,如果水分太多,势必造成EO 被稀释和水解,从而减慢其灭菌过程。

3.3.3.2 EO 灭菌作用对包装材料的要求

灭菌包装材料必须能同时满足EO 和蒸汽穿透,才能达到有效灭菌的目的。如果包装材料阻隔了水蒸气,则包装内的产品灭菌时EO 不易透入微生物内部,亦缺乏烷基化反应所必需的水分子桥,故灭菌效果很差,即使延长暴露时间,亦不能达到灭菌。如果包装材料是低透水蒸气的,必须提高灭菌柜内的相对湿度,大量水蒸气势必造成EO 的水解,减慢灭菌过程。总之,包装材料必须是水蒸气穿透好的材质才能保证EO 灭菌的安全有效。

3.3.3.3 EO 灭菌过程关键参数控制

EO 灭菌过程关键参数的控制是达到灭菌质量的保证。EO 灭菌的关键参数为EO 的浓度、灭菌时腔体内的湿度、温度和时间。这些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灭菌的效果;每个关键因素在程度上可有所不同,但相互之间必须达到平衡。

a) EO 的浓度

EO 的浓度通常以mg/L 表示。灭菌器常用的浓度为450 mg/L~1200mg/L ,在一定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水平下,EO 浓度升高(从50~500mg/L),微生物杀灭率也显著增加,灭菌时间也随着EO 浓度达到其最高点而相应缩短。但EO 浓度>500mg/L,并没有显著提高微生物的灭活率,甚至反而降低其杀灭率。实际灭菌时,因考虑EO 的损失,包括EO 的水解、吸附等,选择的浓度应比相对浓度最高点要高。

b) 相对湿度

灭菌物品的含水量、微生物本身的干燥环境和灭菌环境的相对湿度,对EO 灭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EO 浓度为600mg/L,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40%,其杀灭微生物能力为相对湿度为0 的10 倍。其原因主要是:(1)在烷基化反应过程中,水是必须的反应剂,水与EO 反应以打开其环氧基团,促使其与微生物作用。(2)水促进EO 穿透性,干燥的EO 其穿透速率大大降低。(3)湿化可帮助加热被灭菌物以达到所设定的温度。

b.1) 预湿

灭菌物必须先被预湿。一般要求灭菌物放在50%相对湿度的环境条件下>2h;同时,应保持锅内足够的湿度以杀灭微生物。很多研究资料已证实灭活微生物理想的相对湿度约是30%,然而实际情况,EO 锅体内要求的相对湿度范围为40%~80%,以保证有足够的动力推动湿气进入包装和物品内。但是必须注意被灭菌物品上不能有水滴或水分太多,以免造成EO稀释和水解。细菌含水量和灭菌环境的水分之间的相对比例,对EO 杀菌效果也有明显影响。

b.2) 湿化方式

目前主要的加湿方式是在负压条件下自动喷射水蒸气,此过程又叫湿化阶段。通常需要>20min。其优点为:湿度均匀;湿度水平较易控制;能加热物品。20 世纪90 年代后期推出最新型的灭菌器配备湿度探测仪,能直接监测锅体内相对湿度水平,如不能达到其设定的最低相对湿度水平,会自动停止灭菌,重新湿化。

c) 时间

气体灭菌不是一个快速过程,灭菌时间必须足够杀灭微生物。其时间长短受以下因素影响:灭菌物品的洁净程度;微生物的湿润和含水量;所用包装材料的种类和密度;包裹的大小和灭菌负荷的装载情况;EO 的浓度;灭菌时温度;EO 气体类型等。灭菌包装内所载物品因其制造材质和包装材料不同,灭菌时间有所不同,灭菌时间必须确保负荷内最难灭菌之物品达到灭菌效果。在同样条件下,装载方式和装载量不同也会影响灭菌的时间。灭菌锅温度及EO 浓度也会影响灭菌循环时间;温度或EO 浓度越高,所需灭菌时间越短;温度低,则需较长的灭菌时间或较高的EO 浓度;灭菌时间同时也受锅内压力及EO 气体循环方式的影响;有效的EO 气体循环,可以协助锅内负荷均匀的润湿及加热;EO 气体类型不同,灭菌时间也不同,100%纯EO 气体比EO 混合气体灭菌时间要短。一般使用的灭菌器灭菌时间为1~18h不等。一般来说纯EO 灭菌比EO 混合气体灭菌时间要短,其时间的长短须根据灭菌器生产商的产品说明书,最后经验证确认。

d) 温度

EO 灭菌时,温度会影响微生物杀灭的速率。据测算,温度每升高10℃,芽胞杀灭率提高1 倍,温度可增加EO 的穿透力。目前使用的灭菌器,一般设置的温度在45~65℃之间,少量不能耐受此温度物品,可选择35~38℃之间。但此时必须提高EO 的浓度或延长灭菌时间。在灭菌阶段温度下降可能会导致灭菌失败;按照AAMI 要求,灭菌器温度误差<±5℃;灭菌器的温度通常已预先设置好,常设置两个温度(如37℃和56℃)供不同需要选择。总之,EO 浓度、湿度、时间、温度是影响EO 灭菌效果的关键参数。但不象压力蒸汽和干热灭菌存在理想的参数值,以达到灭菌的效果,因此很难规定确切的灭菌参数,必须经过实际的灭菌过程验证加以确认。

3.3.4 塑料膜材对不同气体的穿透和阻隔性能

3.3.

4.1 塑料薄膜的阻隔性能

在评价塑料薄膜的阻隔性时,可用塑料薄膜对气体和水分(水蒸气)的透过率表示,详见表2.

表2 塑料薄膜对气体和水分(水蒸气)的透过

塑料薄膜

品种

O2 透过量

(24h)/(cm3/m2)

CO2 透过量(24h)/(cm3/m2)

H2O 透过量

(24h)/(cm3/m2)

LDPE 6000 3000 20

HDPE 2500 9000

PP 3000 9500 10

PVC 200 240 40

PA6 50 400 160

PET 150 465 90

PVDC 1.6 4.7 1.6

EVOH 0.4 1.3 60

注:塑料薄膜厚度为25μm

3.3.

4.2 影响塑料包装阻隔性的因素

a)分子极性

比较各种聚合物树脂的分子极性,当结晶度一定时,极性大分子或强极性大分子比非极性大分子或弱极性大分子因分子间结合紧密而使气体在其内部的扩散困难。分子极性越大,其树脂透气率越小,阻气性越好。常用塑料树脂中,PET 和PVA 为强极性树脂,PA、PVC 为极性树脂,PS 等为弱极性树脂,PE、PP 等为非极性树脂。它们的阻气性随分子极性的提高而提高,如PET 和PE 对O2 的透气率相差十分悬殊。

水蒸气是极性分子,所以水蒸气对极性分子塑料的溶入和扩散速度均大于对非极性塑料分子,透湿系数值也较大。高阻隔性材料PET 分子极性强,而其透湿系数值大于非极性分子PE,故PE 是一种极好的防潮包装材料。

b)分子结晶性

气体和水蒸气透过结晶性聚合物的扩散能量比非结晶性聚合物高,扩散系数小,故结晶性聚合物表现出较好的阻气性。在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树脂分子结晶度越高,表现出越好的阻隔性能。

c)分子定向

塑料薄膜和容器因成型加工时的拉伸作用而使大分子受到不同程度的定向作用,使大分子呈规则分布而排列紧密,阻隔性提高。大分子定向程度越高,其阻隔性能越好。尤其是塑料薄膜经过双向拉伸处理后,不仅晶粒尺寸可大大降低,而且结晶度也可增高,其原理可解释为拉伸使原来的结晶颗粒破碎而变小;另一方面拉伸使大分子取向增加,使大分子排列更加规整而有序,从而提高结晶度和大分子的排列密度。

d)分子亲水性

塑料树脂中具有亲水性能的主要是PVA、PA 等薄膜,亲水性树脂由于其强的吸水性,树脂的水蒸气扩散系数不是常数,它随水蒸气的浓度增大而增大,从而导致透湿系数的改变。非亲水性聚合物的透湿性几乎不受环境湿度的影响。

e)环境温度与塑料树脂的阻隔性关系

温度对塑料树脂的分子结构有影响,温度升高将使树脂的结晶度、定向度降低、分子间距拉大、密度降低,这都使塑料薄膜的阻隔性降低。

3.3.5 与标签系统的适应性

3.3.5.1 标签系统可有多种形式,标签系统在使用前要保持完整和清晰,即不应有因印刷导

致的图文缺残和不易目力识别。

3.3.5.2 在规定的灭菌过程中和过程后,标签系统与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应相适应且不对灭菌过程造成不良影响,即灭菌过程不应对油墨产生影响,或其自身不能达到有效寿命,如印刷书写可能因灭菌而在有效期内因变色而难以辨认。油墨不应与所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物起反应,而导致材料的有效性缺失。

3.3.5.3 医疗器械的无菌屏障系统是由多方面共同保证来实现的。我们选择初包装袋后,最终灭菌包装无菌有效期、最终灭菌包装完整性、最终灭菌包装与器械适宜性、最终灭菌包装和保护性包装及运输贮存适应性、最终灭菌包装与标签系统的相适应等方面均进行了验证。详见《注药泵配用液袋包装完整性验证报告》和《注药泵配用液袋有效期验证报告》。

3.3.6 其他要求

3.3.6.1 物理和化学特性

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赋予了产品的功能性要求,在EN868 中有详细的物理化学性能指标和方法,这些指标和方法是我们进行进货确认的依据(纸袋参见EN868-4, 纸塑袋参见EN868-5)。

3.3.6.2 生物相容性和毒理学特性

包装材料应成分简单、纯净,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少加或不加添加剂或回收成分。生物相容性和毒理学性能应按照GB/T 16886(ISO10993) 进行验证。可以通过标准提供的方法进行检测或从包装供应方处获得的证书,对包装材料进行系统的评价。

结论

PE、PP 类包装目前在EO 灭菌的产品上大量使用,由于PE、PP 对水蒸气的高阻隔性,使袋内产品灭菌时和灭菌柜湿度毫无关系,产品是在一种不知道湿度如何的情况下灭菌的,所以工厂灭菌长达十几小时,有时会在找不出任何原因的情况下,产品检测时发生热原反应。

根据上面的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包装车间湿度很小(<30%)时,微生物干燥程度高,即使在高湿下都很难灭菌,在PE 包装内只有干态EO进入,无法实现100%灭活。

b)包装车间湿度太大(>80%)时,微生物含水量大,会出现EO 反渗透现象,EO 气体很难进入微生物内部与DNA 分子发生烷基化反应,因此也很难100%灭活。

c)只有在包装车间湿度适中,且长时间EO 作用下,使用PE 包装才能保证有效灭菌。

而我们的包装车间湿度很难控制,随季节变化较大。

d)根据以上讨论研究和验证,注药泵配用液袋使用纸塑(解析袋)包装可完全解决以上问题,可100%灭活,是避免热原反应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验证详见

《注药泵配用液袋纸塑包装再确认报告》、《注药泵配用液袋有效期验证报告》、《环氧乙烷灭菌过程验证确认报告》。

包装材料课后答案

第一章金属包装材料 1.试述金属包装材料的性能特点。 (1)优良的机械性能(2)综合保护性能好(3)外表美观(4) 加工性能好 (5)资源丰富(6)废弃物处理性好 2.常见的金属包装材料有哪些? 金属材料的种类极多,但用于包装上的材料品种并不很多,包装用金属材料的品种有:钢铁、铝、铜、锡、锌、铅等。其中使用较多的主要是钢材、铝材及其合金材料。 3.简述金属包装材料的包装适性。 耐蚀性、力学性能、印刷适性与造型、卫生性 4.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有哪几项? (1)弹性和刚度(2)强度和塑性(3)冲击韧性(4)疲劳(5)硬度(6)断裂韧性5.什么是金属键,它的特点是什么? 金属原子结构的特点是外层电子少,容易失去。当金属原子相互靠近时,这些外层电子就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所共有,它们在整个金属内部运动,形成电子气。这种由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相互作用而结合的方式称金属键。 6.简述常见钢质包装材料的结构、性能特点及使用范围。常见钢质包装材料有镀锡薄钢板、镀铬薄钢板、镀锌薄钢板和低碳薄钢板。镀锡薄钢板结构由钢基板、锡铁合金层、锡层、氧化膜和油膜构成。各层的厚度、成分因生产方法的不同有一定差异。油膜的特点是润滑和防锈;氧化膜具有防锈、防变色和防硫化斑的作用;锡层美观、易焊、耐腐蚀且无毒;锡铁合金层耐腐蚀;钢基板加工性良好,制罐后具有必要的强度。由于锡的电极电位比铁高,且化学性质稳定,因此镀锡层对铁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一般物品可直接用镀锡薄钢板罐包装。不能直接使用镀锡薄钢板容器的物品,应使用涂料镀锡薄钢板制罐。镀铬板是表面镀有铬和铬的氧化物的低碳薄钢板,它的结构由钢基板、金属铬层、水合氧化铬层和油膜构成。油膜防锈和润滑;水合氧化铬层保护金属铬层,便于涂料和印铁,并防止产生孔眼;金属铬层有一定耐蚀性;钢基板加工性好,制罐后具有必要的强度。镀铬板现主要用于腐蚀性较小的啤酒罐、饮料罐以及经内外涂装后用于制作冲拔罐和食品罐的底和盖等。镀锌薄钢板是在酸洗薄钢板表面上镀上一层厚度为0.02mm 以上的锌保护层而成。镀锌薄钢板的机械性能和镀锡板、镀铬板相近。它表面光亮,强度、韧性良好,耐腐蚀性能也不错。镀锌板多用于制造中型和大型容器,适宜盛装中性食品及其原料,或盛装粉状、浆状和液状等其它物料。因为锌的电极电位比铁低,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能很快生成一层氧化锌薄膜,大大提高了钢板的耐腐蚀性能。用镀锌板制成容器后就不必再进行表面防腐处理,镀锌板所制的容器还具有强度高、密封性能好等特点。包装用钢材主要是含碳量低于0.25%的低碳薄钢板,这种钢材中的组织大多数为铁素体,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足够的塑性和韧性,便于冲压成型和拉拔成型,制成各种桶、罐类包装容器。低碳薄钢板机械强度高,加工性能良好,具有优良的综合防护性能,遮光性强,导热率高、耐热性和耐寒性优良,易于印刷装饰,是制作各种运输包装用金属容器和金属罐如集装箱、钢桶、钢箱、钢托盘等的主要材料。低碳薄钢板的缺点是耐腐蚀性差,一般需要加涂料处理。 7.简述铝质包装材料的性能特点及使用范围。 (1)质轻、无毒无味(2)有优良的加工性(3)表面性能好(4)热传导率高(5)阻隔性好(6)再循环性能好(7)能与其它材料如纸、纸板及塑料等复合成复合材料通常L1、L2、L3适合于制作啤酒桶、日用及医药用金属软管;L5-1适合于制作防盗盖、果汁三片罐的易拉盖;LF21常用于低内压的易拉盖、拉环;LF1、LF2用于制作二片罐的罐身、罐盖及拉环等。铝箔常用于包装糖果、香烟、食品、药品等。 8.简述镀锡薄钢板及镀铬薄钢板的制造工艺过程。

包装材料基本知识 (1)

包装材料基本知识 一.纸箱与彩盒制做采用的常见纸板种类: (1)见坑纸板:A9、B9、C9、A3、B3等。 (2)单坑纸板:A3A、B3B、K9A、B9C等。 (3)双坑纸板:K=K、A=A、B=B、B=C、W=B等。 (4)三坑纸板:A三A、B三B等。 (5)300g粉灰卡裱A9. 备注:其中“3”表示粗坑(包括A坑、B坑、C坑)。 “9”表示E坑(幼坑).“=”表示双坑.“三”表示三坑。 二.面纸的分类: (1)K纸:250克/米2. (2)A纸:175-180克/米2. (3)B纸:125克/米2. (4)C纸:125克/米2(表面较粗糙). (5)W纸(白纸):180克/米2或140克/米2. (6)芯纸:105-115克/米2. (7)坑纸:160克、125、115克/米2。 备注:一般情况下,面纸颜色越深或呈暗黄色,其纸质韧性越好,各方面强度指标也越高; 面纸颜色越浅或呈浅黄色, 其纸质越软, 各方面强度指标也越低. 三.坑纹的分类: (1)A坑:厚度为4.5-5MM 34±2坑/300MM长. (2)B坑:厚度为2.5-3MM 50±2坑/300MM长. (3)C坑:厚度为3.5-4MM 38±2坑/300MM长. (4)E坑:厚度为2MM 96±2坑/300MM长. (5)F坑:厚度为1MM 130±2坑/300MM长. 四.彩色印刷品质量标准(定性质量标准): (1)墨色鲜艳,画面深浅程度均匀一致. (1)墨层厚实,具有光泽. (2)网点光洁,清晰、无毛刺. (3)符合原稿,色调层次清晰. (4)套印准确. (5)文字不缺笔断道. (6)印张外观无褶皱.,无油迹,赃污和指印. (7)背面清洁,无脏迹. (8)裁切尺寸符合规律要求,

医疗器械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标准

医疗器械产品包装材料验证标准 一、总则 1 包装材料的要求 参考依据: 制定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中的一些信息,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Y/T0681.1 YY/T0313。 用作制造的包装材料原料是原始材料,应有原料的来源,明确其历史和可追溯性,并受到控制,以确保成品始终能满足要求。 2 包装材料的设计必须在满足原定用途的条件下,既能够确保内包装材料的符合性,又把对使用者或患者的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2.1 包装材料与的相容性(即包装与医疗器材相互无不良影响):主要考虑的有:包装材料的安全性毒性的要求,拟包装的医疗器械的大小和形状,对物理和其它防护的要求,医疗器械对特殊危险例如辐射、湿气、机械性撞击,静电放射的敏感性。 2.2 包装材料与标识方式的相容性:标识方法必须对包装材料与采用的灭菌过程的相容性无不良影响,印刷或书写所采用的油墨不会转移到产品上,也不会和包装材料起反应而影响包装材料的效用,也不会变色而使标识变的模糊不清,对固定在包装材料表面的标识,其附着方式必须能耐受灭菌过程的使用及制造

厂规定的贮存和运输条件。 3 包装材料能够提供对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防护。 3.1包装材料在使用场所与使用者撕开包装取出使用时的要求相容性(例如无菌的开封)。 3.2 在使用条件下,在灭菌前、中、后,包装材料不可释放已知是有毒的,其数量足以对健康危害的物质。 3.3无菌状态的保持:(即从其产品灭菌后,成为无菌之时起,直至规定的失效日期或使用时止),包装完整性及包装材料的微生物阻隔特性。 3.4 材料的毒性检测。 二、包装完整性试验 1 试验目的 对的包装系统,按照YY/T0681.1、YY/T0313 和“包装完整性试验方案”进行包装完整性验证,来评价包装系统的符合性。 2 试验样品:产品及其包装 3 试验依据:YY/T0681.1、YY/T0313。 4 试验项目 a) 单包装初始污染菌; b) 单包装阻菌性(不透气性); C) 单包装材料的细胞毒性。 5 试验结论 按“包装完整性验证方案”对所有项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全部合格。 6 验证和试验小组成员: 7 试验日期:

食品包装相关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号名称 1 GB/T 330 2 - 2009 日用陶瓷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规则 2 GB/T 3532 - 2009 日用瓷器 3 GB/T 4456 - 2008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4 GB 4544 - 1996 啤酒瓶 5 GB/T 4768 - 2008 防霉包装 6 GB 4803-9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7 GB 4804-84 搪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8 GB 4805-84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 9 GB 4806.1-94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 10 GB 4806.2-94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 11 GB 4808 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 12 GB/T 4879 - 1999 防锈包装 13 GB 5369 - 2008 船用饮水舱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14 GB/T 5737-1995 食品塑料周转箱 15 GB/T 5738-1995 瓶装酒、饮料塑料周转箱 16 GB 7105-86 食品容器过氯乙烯内壁涂料卫生标准 17 GB 7189-1994 食品用石蜡 18 GB 8058-2008 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 19 GB/T 8946-1998 塑料编织袋 20 GB/T 8947-1998 复合塑料编织袋 21 GB 9106-2001 包装容器铝易开盖两片罐 22 GB 9680-1988 食品容器漆酚涂料卫生标准

23 GB 9681-1988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24 GB 9682-1988 食品罐头内壁脱膜涂料卫生标准 25 GB 9683-1988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26 GB 9684-1988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27 GB 9685-200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28 GB 9686-1988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 29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0 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1 GB 9689-1988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2 GB 9690-2009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 33 GB 9691-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34 GB 9692-1988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35 GB 9693-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 36 GB/T 10002.1-2006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37 GB/T 10002.2-2006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 38 GB/T10003-2008 普通用途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39 GB/T10004-200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40 GB/T 10440-2008 圆柱形复合罐 41 GB 10442-1989 夹链自封袋 42 GB 10457-2009 聚乙烯自粘保鲜膜 43 GB/T 10811-2002 釉下(中)彩日用瓷器 44 GB/T 10812-2002 玲珑日用瓷器 45 GB/T 10813.4-1989 食用青瓷包装容器

包装的基本流程

. ’. 包装的基本流程 操作步骤 质量要求 包装工作台清洁,工作人员穿专用工作服,戴圆帽物品的准备: 包装材料、包装器械、包装的辅助物品(包内外化学指示物、器 械包标识牌、放大镜、包装黼) 器械的清洁度、器械功能完好的检查包装材料质量的检查:棉布 必须经清洗去污后使用;纸塑根据包装物品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 的包装袋,尖锐物品应用胶套套住,封口严密并预留2 cm的位 置;缸,包装器皿的穿透性能及密闭性能 根据包装物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与大小的包装材料 检查包内化学指示物和化学指示胶带的有效期 对照器械清单进行组装 包内器械按使用先后顺序摆放 关节位及咬齿部位打开 器械的尖锐部分加保护套 穿刺针类、精细或细小器械要用纸袋或其他容器放置再包装化学 指示卡不与金属器械直接 接触整齐排放,便于核对 器械的清洁度、数目、规格、功能及结构等质量合格 包内物品、摆放方法正确,包内化学指示物放在孔巾上或用纱布 包好放置包内中心位置 包装材料与灭菌方式的要求相符 一工作人员复核;按照上一步骤的质量要求逐一复核,全部合格 后,签名确认方可进行最后包装 手术包使用内包装与外包装,包装材料面积大小能覆盖被包装物 品;纸塑封口纸长度合适,封口严密(。边留出2.5~2 crn) 包装规格,包装松紧度符合要求 包外有化学指示胶带 器械包的标识项目齐全、书写清楚:注明器械包名称、器械清单、 失效期、包装者、核对者、灭菌者代码和灭菌锅号、锅次核 对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期、责任者,合格后签名确认可进 行灭菌工作程序 清理工作环境及杂物,地面及物表进行湿式清洁 工作台用清水抹拭,同时进行30 rain紫外线或臭氧消毒 未包装的物品根据管理要求分类储放

DIN_10955_感观分析-食品用产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件的测试标准

DIN10955 感观分析-食品用产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件的测试 目录 前言 1范围 2标准参考 3术语和定义 4 单位 5 原理 6 测试小组 7 方法名称 8 仪器 9 测试物质 10 抽样和样品储存 11 程序 12 评估 前言 此标准由食品和农业产品标准委员会制定,因部分内容已经被DIN EN1230-1:2002-04和DIN EN1230-2:04取代,故必需对之前的版本进行修订,此标准的范围限于食品产品包装材料而非纸和纸板。然而,它可继续作为在非室温和间接接触的条件下纸和纸板的测试依据。修正内容: 此标准与之前DIN 10955: 1983-04版本不同之处: a) 标准范围已经限于非纸和纸板制成的包装材料和包装件,从而不包含在DIN EN1230-1 和DIN EN1230-2标准内,然而此标准相继适用于由纸和纸板制成且与食品接触的包装材料和包装件,但这些包装材料和包装件要求是打算在非室温且间接接触条件下测试; b) 包装材料和包装件定义已经延伸到涉及食品处理产品; c) 为了与DIN EN1230-1和DIN EN1230-2标准保持一致,样品大小已设定为6dm2; d) 用于做判断分析的全部各项试验结果的份数已从5份改为6份; e) 如果各项测试结果与适用的中间值偏差不超过1.5,则认为结果一致; f) 此标准已经以编辑形成做了修订; g) 参考文献已经更新与最新法规一致。 1. 范围 此标准详细说明了对食品的包装材料或包装的感观分析方法,目的是评估它们是否与食品兼容,此方法用于确定食品包装件或包装材料或食物处理产品是否具有内在的气味或者是否包含在规定测试条件下通过气体挥发或直接接触会迁移到食品上的物质。原始包装产品或食物模拟物(见第9条款)可用于作测试物质。 如果因为用户对最终包装件的包装材料具有感观投诉而进行测试,则首先要求确定测试方法是否适用,因为感观投诉的变化会是由于二次影响,或包装件对有气味物质的渗透性,或者能够吸收它. 2. 标准参考(略) 3. 术语和定义 除DIN10950-1,DIN55405-1和DIN55405-5规定的内容之外,以下术语和定义使用在此标准中。

湖南工大包装材料学课后答案

1.包装材料的定义是什么?对于从事包装专业的人员,为什么要学习包装材料?如何学习? 答:包装材料是指作包装容器和满足产品包装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对于从事包装专业的人员,只有具备丰富的包装材料的理论与知识,才可能创造出新型的产品包装和包装方法,提高包装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学习、研究包装材料的过程中,要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入手,认识和掌握组成、结构、性能、应用四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最佳的技术比和经济比。 2.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有哪些?答:保护性、安全性、加工性、方便性、商品性。 第二章塑料包装结构 1.名词解释 填料:填料又称填充剂,是塑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合成树脂呈现惰性的补充材料。 增塑剂:又称塑化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 塑化:塑化指塑料在料筒内经加热达到流动状态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的全过程。 塑料: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添加其他添加剂,经一定的温度,压力、时间等塑制成型或制成薄膜的材料。 2.塑料一般由哪几种成分组成?各组分在塑料中作用是什么? 答:树脂:黏合剂的作用。填充剂:增量、降低成本、改变塑料的硬度、冲击强度等。增塑剂:增强塑料的柔韧性、搞冲击性、弹性等。稳定剂:抑制塑料的降解。固化剂:提高塑料硬度。着色剂:使塑料着色。 3.试从LDPE、LLDPE、HDPE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其性能上的差异。 答:LDPE大分子中含有各种式样的长短支链使它不易产生结构致密的晶体;LLDPE分子链上含有许多短小而规整的支链,性能与LDPE相近;HDPE分子中支链很少,且主要呈线形结构,使它分子堆积较密,致使其密度较大。 4.BOPP薄膜与CPP薄膜相比,在性能上有哪些区别? 答:BOPP的厚度较小,抗张强度经CPP大得多,延伸率比CPP要小,透湿度和氧气透过度都比CPP要小。 5.PVC和PVDC都是由相同的元素C、H、Cl构成,而PVC为典型的非晶体塑材,PVDC为结晶塑材,为什么?并分析性能上的差别。 答:由于PVC线性大分子链上氯原子的存在,破坏了结构的对称性,因此其为非晶体塑材;而PVDC分子上不存在这种现象,故为结晶塑材。PVC化学稳定性好,热软化点低,而PVDC耐燃、耐腐蚀、气密性好,极性强,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且光、热稳定性差,加工困难。 6.常用乙烯共聚物有哪几种?简述其功能、特点及应用。 答:聚乙烯:机械强度、透光性、透湿性、耐溶性均较差,但伸长率、耐冲击性、柔软性均较高,广泛用于包装袋。聚苯乙烯:透光性好、不易燃、燃烧时发出带烟的火焰,主要用于透明包装容器、容器盖、真空镀铝、蒸镀容器等。聚氯乙烯:耐酸耐碱,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和介电性能,不易降解,广泛用于容器制造、工业塑料包装袋、管道等。聚偏二氯乙烯:密度较大、熔点范围窄、质硬、不易加工,可用于制作复合薄膜、黏合剂、涂料、食品包装膜等。聚乙烯醇:透明度高、黏合强度大、抗老化性、耐执性优良、吸水性强,广泛用于真空包装、充气包装、防气剂之类的升华性物质的包装。 7.试从PA类塑料的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其主要性能特点。 答:聚酰胺链段中,重复出现的酰胺基团中有一个带极性的基团,这个基团上的氢能与另一个酰胺基团链段上的给电子的羰基(C=O)结合形成相当能力的氢键,使结构晶体化,这样会导致熔点升高,使成品具有良好的韧性、耐油脂和耐溶剂性,机械性能优异。 8.什么叫聚酯?为什么说PET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塑料包装材料? 答:聚酯(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它是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缩聚物。聚酯的耐低温性能很好、线膨胀系数小、成型收缩性低、气密性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机械性能尤其卓越!故称PET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塑料包装材料。 9.排列下列聚合物的性能顺序:PE、增塑PVC、PA66、PC。(a)按抗热能力的强弱排序;(b)按强度的大小排序;(c)按韧性的优良排序

包装材料标准号

目录 1.包装设计标准 (1) 2.包装材料标准 (3) 3.包装容器标准 (9) 4.产品包装标准 (11) 5.集装箱标准 (12) 1.包装设计标准 G190《GB 190-2009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32.40 G191《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16.80 G4122.1《GB/T 4122.1-2008 包装术语:基础》21.60 G4122.2《GB/T4122.2-1996 包装术语:机械》14.40 G4122.4《GB/T4122.4-2002 包装术语:木容器》16.80 G4122.5《GB/T4122.5-2002 包装术语:检验与试验》14.40 G4768《GB/T 4768-2008 防霉包装》16.80 G4857.2《GB/T 4857.2-2005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温湿度调节处理》9.60 G4857.3《GB/T 4857.3-2008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静载荷堆码试验方法》12.00 G4857.4《GB/T 4857.4-2008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采用压力试验机进行的抗压和堆码试验方法》16.80 G4857.7《GB/T 4857.7-2005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正弦定频振动试验方法》9.60 G4857.9《GB/T 4857.9-2008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喷淋试验方法》12.00 G4857.10《GB/T 4857.10-2005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9.60 G4857.11《GB/T 4857.11-2005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水平冲击试验方法》12.00 G4857.13《GB/T 4857.13-2005 包装运输包装佯基本试验:低气压试验方法》9.60 G4857.14《GB/T4857.14-1999 运输包装件:倾翻试验方法》7.20 G4857.15《GB/T4857.15-1999 运输包装件:可控水平冲击试验方法》9.60 G4857.22《GB/T4857.22-1998 运输包装件:单元货物稳定性试验方法》9.60 G4857.23《GB/T4857.23-2003 运输包装件:随机振动试验方法》14.40 G4879《GB/T4879-1999 防锈包装》9.60 G4892《GB/T 4892-2008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16.80 G5048《GB/T5048-1999 防潮包装》9.60 G5398《GB/T5398-1999 大型运输包装件试验方法》9.60 G7350《GB/T7350-1999 防水包装》9.60 G9174《GB/T 9174-2008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16.80 G12123《GB/T 12123-2008 包装设计通用要求》16.80 G13201《GB/T13201-1997 圆柱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7.20 G13384《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12.00 G13385《GB/T 13385-2008 包装图样要求》19.20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图文稿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 品卫生标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规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特定迁移量或最大残留量及其他限制性要求。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名单959种(其中染颜料品种有116个,名单附后)。标准规定了着色剂纯度要求: 1、杂质在0.1mol/L盐酸中检出量占着色剂的质量分数应符合:锑≤0.05%;砷≤0.01%;钡≤0.01%;镉≤0.01%;铬(VI)≤0.1%;铅 ≤0.01%;汞≤0.005%;硒≤0.01%。 2、其他杂质占着色剂的质量分数应符合:多氯联苯≤0.0025%;芳香胺≤0.05%,其中对二氨基联苯,β-萘胺和4-氨基联苯三种物质各自或总和≤0.001%。 根据付印稿内容的了解(最终以颁布印刷稿为准),有一部分可以使用的有机颜料、染料产品未列入标准名单,6月1日以后将停止使用。 附产品名单: 1、氧化锌;C.I.颜料白4? 2、氧化铁黑;C.I.颜料黑11? 3、氧化铁;C.I.颜料红101? 4、酞菁绿G;C.I.颜料绿7? 5、酞菁蓝;C.I.颜料蓝15? 6、酞花青;C.I.颜料蓝16? 7、水合氧化铁;C.I.颜料黄42?

8、双苯并咪唑[2,1-b:2‘,1‘-i]苯并[lmn][3.8]菲咯 啉-8,17-二酮; C.I.颜料橙43? 9、铝酸钴;C.I.颜料蓝2? 10、二氧化钛;C.I.颜料白6? 11、N-[4-(氨基羰基)苯基]-4-[[1-[[(2,3-二氢-2 -氧代-1H-苯并咪唑-5-基)-氨基]羰基]-2-氧代丙基]偶氮] 苯胺;C.I.颜料黄181? 12、N-[2-(4-环己基苯氧基)乙基]-N-乙基-4-(2,2-二 氰基乙烯基)-3-甲苯胺;C.I.分散黄201? 13、N,N‘-1,4-亚苯基-二[4-(2,5-二氯苯基)偶氮]-3 -羟基萘-2-甲酰胺;C.I.颜料红166? 14、N,N‘-(6,13-二乙酰氨基-2,9-二乙氧基-3,10-三苯 并二恶嗪二基)二苯甲酰胺;C.I.颜料紫37? 15、N,N‘-(2,5-二氯-1,4-亚苯基)双[4-[(2,5-二氯 苯基)偶氮]-3-羟基-2-萘甲酰胺;C.I.颜料红214? 16、N-(4-氯-2,5-二甲氧基苯基)-3-羟基-4-[[2-甲氧 基-5-[(苯氨基)羰基]苯基]偶氮]-2-萘甲酰胺;C.I.颜料红146? 17、N-(2,3-二氢-2-氧代-1H-苯并咪唑-5-基)-3-氧代 -2-[[2-(三氟甲基)苯基]偶氮]丁酰胺;C.I.颜料黄154从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获悉: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 全所负责起草,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所、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参加起

包装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指标(正式版)

乳白玻璃酒瓶 1 目的与范围 1.1为了使包装材料感观检验及物理性能检测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工作。 1.3 本标准适用于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MTJ08.01-2010 《包装材料检验标准》 Q/MTJ06.14-2009 《包装材料检验指导书》 Q/MTJ06.20-2009 《抽样方法总则》 Q/MTJXX.XX-2011 《包装材料检测仪器操作指导书》 3 乳白玻璃酒瓶 3.1容量系列及允差 3.1.1 容量及允差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3.2 酒瓶几何尺寸及瓶底要求 参照《包装材料技术标准汇编》 3.3 技术要求 3.3.1乳白玻璃酒瓶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3.3.2 玻璃瓶的强度要求:拿着玻璃瓶颈离水泥地面1.5m高自由落下,连续二次以上,玻璃瓶无破损。 3.3.3 酒瓶光洁度、乳白度要好,瓶壁细腻、光滑、合逢线无明显凸出、无炸裂纹、皱纹、桔皮状、砂粒等,且瓶身垂直无座底、失圆现象. 3.3.4 酒瓶渗漏率不得超过万分之五,综合合格率达98%。

彩盒 1 目的与范围 1.1为了使包装材料感观检验及物理性能检测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工作。 1.3 本标准适用于质量检验部包装材料检测室所需材料的抽样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MTJ08.01-2010 《包装材料检验标准》 Q/MTJ06.14-2009 《包装材料检验指导书》 Q/MTJ06.20-2009 《抽样方法总则》 Q/MTJXX.XX-2011 《包装材料检测仪器操作指导书》 3 规格尺寸 参照《包装材料技术标准汇编》 4 技术要求 4.1字体及颜色要求。 4.1.1各种规格(除珍品系列外)彩盒红色部分均为大红色,要求色彩鲜艳,金色部分采用青色金粉烫金;珍品系列彩盒颜色由茶色、淡红色和金黄色三中颜色组成,要求色彩过渡自然流畅。 4.1.2食品标签内容、位置及颜色。 ——所有系列的茅台酒食品标签内容相同,均印彩盒上,内容为“食品名称、原料与配料、酒精度、净含量、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生产许可证号、厂址“等内容。 4.1.3本标准未注明的字体大小、图案设计尺寸、颜色均以抽取的样品彩盒为准。 4.1.4普通彩盒“贵州茅台酒”五个字,均采用凹凸工艺,增强字体、图案立体感。 4.2 质量要求。 4.2.1印制好的彩盒,色彩、图案、文字应与抽取样品相同,要求表面整洁,不褪色、不

包装材料学 教学大纲

《包装材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包装材料学课程编码: 英文名称:Packaging Material 学时:96学分:6 适用专业:包装工程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基础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科学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 参考教材:包装材料学,轻工业出版社,王建清主编,2011.06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包装材料学是包装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系统了解和掌握纸、塑料、玻璃、金属、木材、复合材料等包装材料及包装辅助材料的性能、用途及其制品成型工艺,熟悉测试和分析材料和制品性能的技术方法,并初步具备新型包装材料和制品的研究能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包装材料学的系统知识,为包装工艺学、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机械和运输包装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将各种材料最新科技发展和趋势等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将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改进,同时加入了一些自学讨论的教学方式;另外,将课外习题量进行了适当增加,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包装材料工业的现状及研究发展趋势,本课程重点讲授包装纸、纸板、加工纸、瓦楞纸板、金属、木材、塑料、玻璃等包装材料及其包装制品的结构与性能、品种和应用,以及包装辅助材料的种类、作用和使用方法,介绍改善和提高这些包装材料适应性的技术与方法;讨论将不同包装材料生产成包装制品的工艺与设备;重点讨论纸及塑料包装制品成型技术与工艺;着重介绍各种包装材料及制品的检测技术与方法,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原理与使用。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根据商品性能和包装要求,正确选择包装材料,制定材料

《包装材料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篇纸包装材料与制品(习题集) -------------------------------------------------------------------------------- 第一章概论 思考题: 1.纸包装为什么在包装工业中占有主导地位? 2.为什么提倡绿色包装? 3.简述纸包装种类及主要性能。 第一章 1. a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 b保护性能优良; c加工储运方便; d印刷装潢适性好;e安全卫生; f绿色环保,易于回收处理; g复合加工性能好。 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重视。包装材料作为原料和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保护带来的重大压力。使人们在开发包装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同时,要将包装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绿色包装是实现包装工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即在使用包装材料制造包装制品时,要考虑到包装减量(Reduce)、重复使用(Reuse)、回收利用(Recycle)和再生(Recover),尽量使用可降解材料(Degradable),减少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 3. 包装纸和纸板的种类繁多,根据加工工艺可分为包装纸、包装纸板、加工纸和纸板等大类。作为包装材料,纸和纸板应该具备各种包装适性,以满足不同商品包装的要求,如外观性能、强度性能、抗弯曲及压缩性能、表面性能、透气与吸收性能、光学性能、适印性能、卫生和化学性能。 第二章包装纸和纸板

思考题: 1.简述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物理结构特征、化学组成及其主要性能。 2.简述纸和纸板的生产工艺。 3.怎样才能制造出质量良好的纸和纸板? 4.试样测试前为什么要进行予处理? 5.总结纸和纸板物理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6.怎样评价纸和纸板质量的优劣? 第二章 1. 纤维是造纸原料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植物细胞,细胞壁是由原生质体所分泌的物质形成的。根据细胞壁形成的先后和结构方面的差异,细胞壁可以分为胞间层(ML)、初生壁(P)和次生壁(S)三个部分。根据形成顺序,次生壁可分为外层(S1)、中层(S2)和内层(S3)。次生壁是细胞(纤维)的主体。化学组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和其他化学成分。纤维素是植物纤维原料最主要的化学成分,增加纸和纸板的强度;保留较高的半纤维素含量,对于提高纸张的裂断长、耐折度、吸收性和不透明性是有利的;保留少量木素可提高纸和纸板的挺度,过多则使纸张发脆,影响白度;其他成分为树脂、果胶质等,它们在纸和纸板中保留较少。 2. 原料――料片――纸浆――打浆――调料――抄造――纸张 3. 首先制浆过程中保留适量的木素,在保证纸张挺度的同时使纤维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和强度。其次适度打浆,提高纸张强度的同时保证纤维具有一定长度。调料要适当,适度施胶、加填、加入化学助剂。抄造时,控制流浆箱的速度,使纸页质量均匀,网部速度决定纸页厚度和定量均匀,控制压榨部压力,使纸幅脱水均匀,在干燥初期要避免高温造成水分蒸发过快,否则要影响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使成纸出现强度差、松软、施胶度低、收缩不均匀、翘曲等纸病。压光,使纸页紧密、表面平整,尽量消除两面差。 4. 纸和纸板的含水量对其物理性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为了能准确地反映和比较各种纸包装材料的性能,除了测试纸和纸板的水分外,其它性能指标的测试一般都要在恒温恒湿的标准大气中进行。 5. 纸和纸板的物理性能包括抗张强度、耐破度、撕裂度、耐折度、挺度、环压强度等。他们分别可用拉力机、耐破度仪、撕裂度仪、耐折度仪、挺度仪和环压机等。

包装技术要求

包装技术要求 1、基本要求 1.1 产品经检验合格并做好防护和必要的内包装后方可进行外包装。 1.2 产品包装应符合牢固、经济、美观的要求,能适应长途运输、多次装卸,确保产品完整、无损、安全运达目的地。 1.3 包装件的外形尺寸、重量和标志应符合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受运输条件限制可分段、分片包装,并在供需合同中注明。 1.4 凡产品包装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应按规定程序审批。对包装无特殊要求时,均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产品包装前要求 2.1 产品内部的积物、积水等必须清理干净,内外表面不得带有任何无关的字迹符号。 2.2 产品上凡未涂油漆的加工面,均应涂防锈油脂,对精度要求高的加工面还应用防锈材料包封和粘贴。 2.3 分段件、分片件应按拼装关系进行编号,并在接合处作出定位标志。 2.4 对刚性不足的筒体、薄壁、壳体等件,在两端中间或弦向进行支撑加固。 3、分装原则 3.1 产品应一台为单位,按装箱清单进行包装,在同一箱内只能装同一产品的零部件。 3.2 大型产品原则上按部(组)件包装,部(组)件划分以装箱单为依据。 3.3 对形状相同、规格不同的零件,应分别包装后装箱。 3.4 对易损坏可卸的仪器、仪表等精密零件应装在专用箱内;紧固件、金属管件等应单独包装,放在所属产品的包装箱内。 4、材质要求 4.1 木材 4.1.1 包装用木材可采用针、阔叶树种等。对滑木、枕木、框架等受力构件主要采用马尾松、落叶松和云杉,也可采用与上述材料机械性能相近的其他树种。4.1.2 木材等级应符合GB1532.2和GB4817.2的分级规定。滑木、枕木及框架用不低于二等材制作,顶板、底板及侧板用不低于三等材制作。 4.1.3 滑木、辅助滑木、花格箱用木材的含水率不大于30%;封闭箱箱板与箱内构件的含水率为12%~25%。 4.2 钢带 包装用钢带质量应符合GB4173的规定。 4.3 钢钉 制箱用钢钉质量应符合GB349的规定。 4.4 钢材 包装用型钢、钢板材料不低于A3F。 4.5 钢丝 包装用镀锌低碳钢丝应符合GB3031的规定。

包装材料基础知识

包装材料基础知识.txt每天早上起床都要看一遍“福布斯”富翁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有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最他妈伤钱。我诅咒你一辈子买方便面没有调料包。包装材料基础知识 一.分类 常用的包装材料有: 1)卡通箱(CARTON) 2)内卡通箱(INNER CARTON) 3)平卡(PARTITION) 4)蛋隔(EGG) 5)白盒(WHITE BOX) 6)彩盒(GIFT BOX) 7)海报(POSTER) 8)考贝纸(SEPARSTOR) 9)贴纸(LABEL) 10)吸塑(BLISTER) 11)吸塑卡(BLISTER CARD) 12)保利龙 13)胶袋(BAG) 14)说明书和邮卡(MANUAL AND POST CARD) 15)珍珠棉 16)扎带 二.材料和选型 1.卡通箱 a.卡通箱纸质: 卡通箱纸质X为:K A B C 3 依次变差; X9X(厚度为2 mm)表示E坑(幼坑) X3X (厚度为3mm)---表示单层 X=X(厚度为6mm)----表示双层 X≡X(厚度为9mm)----表示三层 X----表示表面用纸 , 坑纹----普通之坑纸, 中间层平纸----无表示,则为普通纸. W—表示白书纸, 单坑(纸质) 双坑(纸质) 三坑(纸质) 幼坑(纸质) C33 B=3 B≡B B9B B33 B=C B≡C B9C B3C B=B B≡3 A9A B3B A=B A≡B A9B A3B A=A A≡A W9A W3B W=B W≡B W9B b.卡通箱材料之选择: 一般用B=B,纸厚度约为6mm,该种材料最低.如果客人有要求,也可用A=B,这种材质比B=B强度好,价格偏高, 而A=A纸质比A=B、 B=B好,厚度为6mm,价格也偏高,除非特殊要求才选用. c.箱唛 根据客人的要求,卡通箱分印刷箱唛和不印刷箱唛两种,印箱唛的卡通箱,需将箱唛资料给供货商作胶板和打板, 要留意箱唛的颜色,通常箱唛色与PANTONE色有差别,主要是由于纸的本色为深咖啡色. 箱唛上如有凈重和毛重、才数等要求的,在卡通箱尺寸和箱唛等确认后,要通知供货商同箱唛一起印在卡通箱上. 才数---通常为日本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才数=卡通箱长x宽x高/25.43x123; 注:卡通箱尺寸以mm为单位. d.卡通箱尺寸计算 i.卡通箱尺寸计算公式(尺寸以mm为单位):卡通箱内所装货品为凈尺寸长x宽x高,即LxWxH, 则卡通箱的外尺寸为L1=L+13;W1=W+13,H1=H+18(mm). ii.如果卡通箱内含平卡,则要加上平卡的厚度.

包装材料塑料薄膜性能的测试方法

包装材料塑料薄膜性能的测试方法 包装材料塑料薄膜性能的测试方法 信息来源:软包装 在塑料包装材料中,各种塑料薄膜、复合塑料薄膜具有不同的物理、机械、耐热以及卫生性能。人们根据包装的不同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使用。如何评价包装材料的性能呢?国内外测试方法有很多。我们应优先选择那些科学、简便、测量误差小的方法。优先选择ISO国际标准、国际先进组织标准,如ASTM、TAPPI等和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BB/T标准、QB/T标准、HB/T标准 等等。 笔者在从事检验工作中,使用过一些检测方法,下面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规格、外观 塑料薄膜作为包装材料,它的尺寸规格要满足内装物的需要。有些薄膜的外观与货架效果紧密相连,外观有问题直接影响商品销售。而厚度又是影响机械性能、阻隔性的因素之一,需要在质量和成本上找到最优化的指标。因此这些指标就会在每个产品标准的要求中作 出规定,相应的要求检测方法一般有: 1.厚度测定 GB/T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该非等效采用ISO4593:1993《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适用于薄膜和薄片的厚度的测定,是采用机械法测量即接触法,测量结果是指材料在两个测量平面间测得的结果。测量面对试样施加的负荷应在0.5N~1.0N之间。该方 法不适用于压花材料的测试。 2.长度、宽度 GB/T 6673-2001《塑料薄膜与片材长度和宽度的测定》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4592:1992《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

宽度的测定》。该标准规定了卷材和片材的长度和宽度的基准测量方法。 塑料材料的尺寸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解卷时的操作拉力也会造成材料的尺寸变化。测量器具的精度不同,也会造成测量结果的差异。因此在测量中必须注意每个细节,以求测量的结果接近真值。 标准中规定了卷材在测量前应先将卷材以最小的拉力打开,以不超过5m的长度层层相叠不超过20层作为被测试样,并在这种状 态下保持一定的时间,待尺寸稳定后在进行测量。 3.外观 塑料薄膜的外观检验一般采取在自然光下目测。外观缺陷在GB/T 2035《塑料术语及其定义》中有所规定。缺陷的大小一般需用 通用的量具,如钢板尺、游标卡尺等等进行测量。 物理机械性能 1.塑料力学性能——拉伸性能 塑料的拉伸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强度、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等试验。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的方法国家标准有几个,适用于不同的塑料拉伸性能试验。 GB/T 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一般适用于热塑性、热固性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填充和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以及塑 料制品。适用于厚度大于1mm的材料。 GB/T13022-1991《塑料薄膜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184-1983《塑料薄膜拉伸性能的测定》。适用于塑料薄膜和厚度小于1mm的片材,该方法不适用于增强薄膜、微孔片材、微孔膜的拉伸性能测试。 以上两个标准中分别规定了几种不同形状的试样,和拉伸速度,可根据不同产品情况进行选择。如伸长率较大的材料,不宜采用太宽的试样;硬质材料和半硬质材料可选择较低的速度进行拉伸试验,软质材料选用较高的速度进行拉伸试验等等。 2.撕裂性能 撕裂性能一般用来考核塑料薄膜和薄片及其它类似塑料材料抗撕裂的性能。 GB/T 16578-1996《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试验方法裤形撕裂法》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6383-1:1983《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包装概论试题参考83215

(一)多项选择题 1.包装设计属于什么类型的设计?( D ) A.工业设计 B.环境设计 C.动画设计 D.视觉传达设计 2.包装是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有哪些学科知识?(ABCD) A. 社会学 B. 心理学 C.经济学 D.管理学 3.包装设计包括哪些要素,它是一个立体的多元化的艺术处理过程。(ABCD) A.造型 B.材料 C.印刷 D.视觉传达设计 4.包装的功能有哪些?(ABCD) A. 保护功能 B. 运输功能 C.促销功能 D.美化功能 5.下面哪个包装不属于自然的包装?(C) A.空间包装 B.身体包装 C.信息包装 D.物品包装 6.下面哪个包装不属于按包装的形态分类?(B) A.单个包装 B.内包装 C.中包装 D.外包装 8.公元300年,玻璃容器在哪国的普通家庭中使用,成为最早的玻璃包装?(C) A.美国 B.中国 C.罗马 D.埃及 9.下面哪个性质不属于包装视觉表达语言的特征?(B)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寓意性 D.竞争性 10.包装设计定位有哪些?(ABCD ) A. 产品性能定位 B.品牌定位 C.文案定位 D.造型定位 11.包装的构思的开展从那些方面进行(BCD ) A.包装的造型 B.消费层 C.消费地点 D. 包装的内容物 12.包装的设计构思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ABCD ) A.表现重点 B.表现角度 C.表现手法 D.表现形式 14.常用的包装材料有哪些?(ABCD) A.纸材料 B.塑料材料 C.金属材料 D.玻璃材料 15.纸包装材料的特点有哪些?(ABCD ) A.原料来源光,生产成本低 B.保护性能优良 C.安全卫生 D.绿色环保 16.常用的纸张材料有哪些?(ABCD) A. 瓦楞纸 B. 玻璃纸 C. 铜版纸 D.卡纸 17.环保包装主要体现在哪?(ABCD) A.包装材料的节约 B.包装材料回收和再生率提高 C.包装能源的节约 D.包装材料销毁便易 18.下面哪个不属于新型环保材料?(C) A. 木粉塑料 B. CT材料 C. 吹塑薄膜 D.侦菌薄膜 19.绿色包装应具备的功能是什么?(ACD) A.易回收 B.绿色材料制作而成的 C.燃烧时不污染空气 D.材料可降解 20.回收处理包装废弃物的生态平衡标准是什么?(ABCD) A.包装废弃物的体积减少率 B. 包装废弃物的清洗,干燥,再利用性 C.包装废弃物在焚化时所能回收的热能 D. 包装废弃物作为材料资源的回用性 21.塑料包装的特点是什么?(ABC) A.质轻,机械性能好 B.化学稳定性好 C.光学性能优良 D.卫生环保 22.塑料在包装上的主要应用有哪些?(ABCD) A.薄膜 B.容器 C.防震缓冲材料 D.密封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