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长筋与架立筋的区别

通长筋与架立筋的区别

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接长且两端一定在端支座锚固的钢筋。通长筋是“抗震构造”需要,架立筋是“一般构造”需要。

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

当抗震框架梁采用双肢箍时,跨中肯定只有通长筋而无架立筋;只有采用多于两肢箍时,才可能有架立筋.通长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长度接长,而架立筋仅交错150,是“构造交错”,不是起连接作用。

架立钢筋。为了使纵向钢筋和箍筋能绑扎成骨架,在箍筋的四角必须沿全梁长配置纵向钢筋,在没有纵向受力钢筋的区段,则应补设架立筋。

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从字面上理解即可。架立筋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设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

一般的说,架立筋是梁中用来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两边的筋是通过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们说的挑筋),如果没有架立筋的话,中部的那肢箍筋没法绑了,所以出现了架立筋。

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区别

要弄清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先要了解箍筋的具体含义,因为钢筋混凝土梁总要设箍筋的。有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一般说来,梁的上部均设有负筋,不管它是受力的或是构造的。根据受力或构造,梁设双肢箍或四肢箍。如果是四肢箍,上、下势必有四个角点。如果不让四个点空着,则梁上、下也须相应设有四根钢筋。如为框架梁,梁的两端负筋为受力钢筋,在理论上,梁靠中间1/3区段,不受力或只受很小的力。那么,梁上部的这一区段,就不用配纵向钢筋了。可是,上面说了,箍筋又不能空摆着,就要设根数与箍筋肢数相应的构造钢筋,这些构造钢筋,直径要比受力钢筋小,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架立筋。 上面讲的架立筋中,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当上部通长钢筋的数量少于箍筋的肢数时,就要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把箍筋空着的角点填补起来。通长钢筋总是放在外侧,架立筋放在中间。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架立筋是由于钢筋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03G101-1 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 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径钢筋。所以按新版的03G101-1就不存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的匹配问题(因为可以是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形成通长筋嘛)。 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架立筋和贯通筋怎么区分

这是两个互相交叉的概念。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一般的说,架立筋是梁中用来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两边的筋是通过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们说的挑筋),如果没有架立筋的话,中部的那肢箍筋没法绑了,所以出现了架立筋呀. 1、梁往往并非一跨,而是多跨.贯通筋就是通长筋,一直穿过多跨.中间接头需要绑扎或机械连接,质量确有保证时也可用焊接. 2、梁的集中标注中必注贯通筋.贯通筋是纵筋,是梁最重要的受力筋. 3、梁的的支座需要附加筋和负筋,此类钢筋往往伸入相邻跨三分之一处截断,不是贯通筋. 4、非贯通筋应原位标注.多数时候也是受力筋. 5、梁的箍筋为多肢,上下筋不能满足肢数要求时,需要增加架立筋.架立筋计算时不考虑受力,仅为满足箍筋肢数要求,保证梁的整体性,图纸上不需要标注. 6、梁的侧面有时需要增加构造筋,抗扭钢筋等等,集中标注必注. 架立筋是指梁内起架立作用的钢筋。其主要功能是当梁上部纵筋的根数少于箍筋上部的转角数目时使箍筋的角部有支承。所以架立筋就是将箍筋架立起来的纵向构造钢筋。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梁内架立钢筋的直径,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时,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不宜小于12mm。平法制图规则规定:架立筋注写在括号内,以示与按计算配置的受力筋相区别。 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可能发生的变化。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捋清受力筋、架立筋、贯通筋

捋清受力筋、架立筋、贯通筋 1、架立筋 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距,不能缺少(架立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筋。架立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2、腰筋

又称“腹筋”,它的得名是因为它的位置一般位于梁两侧中间部位而得来的,是 梁中部构造钢筋,主要是因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条连接筋 (梁侧的纵 向构造钢筋实际中又称为腰筋)。在梁高 450mm 处,沿梁高两侧应设腰筋, 所以数量上就不会少于2根。腰筋的最小直径为10mm ,间距不应大于200mm , 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同时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 0.3%,在梁两侧的纵向 构造钢筋(腰筋)之间还要配置拉结钢筋。一般民用建筑的腰筋直径采用16mm 和18mm 就可以了,拉结钢筋采用?8。 3、受力筋 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起弯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1) 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 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 的钢筋全部是受(分布(受力筋户

力筋。 2)以钢筋直径区分:钢筋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 3)以布置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部的钢筋为受力筋,其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部的钢筋为分布筋,其上钢筋为受力筋。 4、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5、箍筋 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

什么是架立筋贯通筋通长筋

什么是架立筋、贯通筋、通长筋? 要弄清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先要了解箍筋的具体含义,因为钢筋混凝土梁总要设箍筋的。有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一般说来,梁的上部均设有负筋,不管它是受力的或是构造的。根据受力或构造,梁设双肢箍或四肢箍。如果是四肢箍,上、下势必有四个角点。如果不让四个点空着,则梁上、下也须相应设有四根钢筋。如为框架梁,梁的两端负筋为受力钢筋,在理论上,梁靠中间1/3区段,不受力或只受很小的力。那么,梁上部的这一区段,就不用配纵向钢筋了。可是,上面说了,箍筋又不能空摆着,就要设根数与箍筋肢数相应的构造钢筋,这些构造钢筋,直径要比受力钢筋小,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架立筋。 上面讲的架立筋中,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当上部通长钢筋的数量少于箍筋的肢数时,就要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把箍筋空着的角点填补起来。通长钢筋总是放在外侧,架立筋放在中间。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架立筋是由于钢筋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 03G101-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 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径钢筋。所以按新版的03G101-1就不存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的匹配问题(因为可以是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形成通长筋嘛)。 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墙问题(1):在03G101-1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 剪力墙顶有暗梁AL时,是否只需锚入AL够锚固长度即可? ■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 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 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 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 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 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 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 ■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 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箍筋,第三层为AL纵向(水平) 钢筋。端头直钩与AL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

架立筋、负弯矩筋、贯通筋、拉结筋、分布筋、腰筋(腹筋)、受力筋的区分

各类钢筋的区分 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钢筋及抗剪切的弯起筋.吊筋等。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1)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如果是单向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2)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3)以布置上来区分: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 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

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架立筋:是梁上部的钢筋,只起一个结构作用,没实质意义,但在梁的两端则上部的架立筋抵抗负弯矩,不能缺少。(架立钢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如受压区配有纵向受压钢筋时,则可不再配置架立钢筋。架立钢筋的直径与梁的跨度有关。) 贯通筋: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建筑中架立筋和通长筋的区别

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从计算上没有受什么力,但实际上也受压。用于定位的后来可以不用,无须计算,而结构架立筋则须计算。架立筋起一定的受压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载力。 这是两个互相交叉的概念。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力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要弄清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先要了解箍筋的具体含义,因为钢筋混凝土梁总要设箍筋的。有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一般说来,梁的上部均设有负筋,不管它是受力的或是构造的。根据受力或构造,梁设双肢箍或四肢箍。

如果是四肢箍,上、下势必有四个角点。如果不让四个点空着,则梁上、下也须相应设有四根钢筋。如为框架梁,梁的两端负筋为受力钢筋,在理论上,梁靠中间1/3区段,不受力或只受很小的力。那么,梁上部的这一区段,就不用配纵向钢筋了。可是,上面说了,箍筋又不能空摆着,就要设根数与箍筋肢数相应的构造钢筋,这些构造钢筋,直径要比受力钢筋小,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架立筋。 上面讲的架立筋中,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当上部通长钢筋的数量少于箍筋的肢数时,就要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把箍筋空着的角点填补起来。通长钢筋总是放在外侧,架立筋放在中间。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架立筋是由于钢筋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 03G101-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

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区别

钢筋误区 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区别 要弄清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先要了解箍筋的具体含义,因为钢筋混凝土梁总要设箍筋的。有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一般说来,梁的上部均设有负筋,不管它是受力的或是构造的。根据受力或构造,梁设双肢箍或四肢箍。如果是四肢箍,上、下势必有四个角点。如果不让四个点空着,则梁上、下也须相应设有四根钢筋。如为框架梁,梁的两端负筋为受力钢筋,在理论上,梁靠中间1/3区段,不受力或只受很小的力。那么,梁上部的这一区段,就不用配纵向钢筋了。可是,上面说了,箍筋又不能空摆着,就要设根数与箍筋肢数相应的构造钢筋,这些构造钢筋,直径要比受力钢筋小,我们把它们称之为架立筋。 上面讲的架立筋中,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当上部通长钢筋的数量少于箍筋的肢数时,就要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把箍筋空着的角点填补起来。通长钢筋总是放在外侧,架立筋放在中间。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架立筋是由于钢筋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03G101-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 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径钢筋。所以按新版的03G101-1就不存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的匹配问题(因为可以是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形成通长筋嘛)。 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梁通长筋、架立筋、贯通筋定义与区别

xx长筋、架立筋、贯通筋定义与区别 1、架立筋 架立筋是一种构造钢筋,是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因为钢筋混凝土梁设置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梁上部钢筋在梁净跨的处就断开了,中间的距离没有纵筋,但是梁的箍筋没法固定,这种情况就需要加设架立筋。 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架立筋的直径主要根据梁的跨度确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9.2.6-2规定: 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 12mm。 2、通长筋 通长钢筋是受力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 通长筋在梁上部和底部均有布置,架立筋只在梁上部布置。 通长钢筋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机械连接或者焊接的钢筋。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 通长筋是受力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长于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

通长筋的配筋量主要根据计算确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3.4-1规定了最小配筋量: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级、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梁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 通长筋与架立筋区别: 1)通长筋是受力钢筋,而架立筋是不受力的; 2)通长筋是框架梁(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的要求,架立筋是非抗震梁的要求(抗震梁在通长筋的量以外也可用架立筋); 3)通长筋可采用搭接、机械连接或者焊接,架立筋采用搭接; 4)通长筋在梁上部和底部均有布置,架立筋只在梁上部布置; 5)通长筋搭接长度按规范的搭接要求,架立筋搭接长度一般为150-250。 3、贯通筋 贯通筋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4、主要区别: 1)架立筋是构造钢筋,通长筋是受力钢筋,贯通筋只是描述钢筋是否贯通整个梁,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构造钢筋。 2)由于梁跨中下部受拉,故架立筋一般只布置在梁上部,而通长筋是受力钢筋,抗震设计时,梁上部及下部均应布置;大部分设置架立筋的情况有两种: 箍筋肢数多于通长筋时需设置,省钢筋不设通长筋而采用架立筋。

架立筋 构造筋 抗扭筋 附加筋的几个问题

一、腰筋和抗扭筋的区别是:1.腰筋是构造钢筋,不计算,在梁有一定高度时候配置,抗扭筋是要计算的,要满足配筋率,要满足构件的受扭承载力。2.腰筋的布置一般在梁的两侧,沿梁高布置,而抗扭筋还用在螺旋楼梯,用在截面的四角,侧面,顶面等位置。3.腰筋是纵向构造钢筋,抗扭筋一般都是由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两部分组成。 二、梁中架立筋构造筋抗扭筋附加筋的几个问题: 1.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有个通长钢筋与贯通筋有点区别,通长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架立筋是构造配置的非受力钢筋,主要是用于固定箍筋和受力筋位置的,当配置有负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的跨中,两端与负筋来搭接,但也可以是贯通全梁,一般在梁的上部。 2.构造筋是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按规范要求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梁中腰筋(构造筋)和扭筋有什么区别.附加筋是按结构或构造的要求,在特定部位附加的加强钢筋。如:集中力处抗剪作用的吊筋或附加箍筋,洞口周围补强的附加绑扎短钢筋,现浇板转角处的抗裂的辐射筋等都是属于附加筋。腰筋是纵向构造钢筋,在梁腹板(粱高减去楼板厚度)高度大于等于450mm的时候,需要配置腰筋。腰筋沿梁高两侧布置。

平法中表示用G起头。 三、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是有区别的,计算钢筋也是有区别的高度大的梁,上边受压筋和下部受拉筋相距较远,中间如果没有构造钢筋,容易造成混凝土开裂,所以要配构造钢筋.同时也好控制上下钢筋的相对位置.抗扭钢筋当然需要配在有抗扭要求的梁中,一般是框架边跨的梁抗扭钢筋长度=支座宽-保护层+弯折+净长+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构造钢筋长度=锚固+净长+锚固框架梁当Hw大于等于450mm需要配置构造钢筋(构造腰筋);普通梁Hw大于等于700mm需要配置构造钢筋(构造腰筋),详见03G101-1图集

【精品结构设计知识】贯通筋和通常筋的概念和区别

【精品结构设计知识】贯通筋和通常筋的概念和区别 一、贯通筋的概念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立筋。 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立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立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立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长的钢筋,一般在梁上(受压区)且直径较小的是架立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钢筋。 二、通长筋的概念 通长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必须采用搭接、焊接或机械连接接长且两端不一定在端支座锚固的钢筋。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地震作用下弯矩的方向可能顺时针也可能逆时针),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 通长筋可分为受力筋和分布筋,两者作用不同。 受力筋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温度裂缝。 三、贯通筋和通长筋的区别 通长筋是抗震构造要求,他是受力筋,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直径可以不相同,搭接长度满足ln,而贯通筋可以受力可以不受力,可以指通长筋

也可以是架立筋起骨架作用,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详解混凝土梁通长筋架立筋和贯通筋

1、架立筋的作用 主要是为了形成钢筋骨架、实际不参与受力的钢筋,称为架立筋。 2、通长筋的作用 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混凝土规范》(2010版)条文说明,11.3.7~11.3.9 沿梁全长配置一定数量的通长钢筋,是考虑到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可能出现的移动。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都配置有这部分钢筋。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梁顶负弯矩。 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主要根据受力确定,其次还需满足《混凝土规范》(2010版)1 1.3.7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面积)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3、贯通筋 贯通筋是03G101-1之前版本中提出的概念,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 4、三者之间的区别 1)在整根梁中的分布长度不一样 贯通筋和通长筋均贯通整根梁,而架立筋可只布置在连续梁中的某一跨,甚至只布置在某一跨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 2)钢筋直径不同 贯通筋和通长筋均为受力筋,其直径大小与外力大小有关,且与抗震构造要求相关。而构造筋由于不参与受力,直径较小,一般为12mm(砼规9.2.6)。 3)连接时对钢筋直径是否相同要求不一样 通长筋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因为《混凝土规范》(2010版)条文说明提到,通长筋并不意味着不允许这部分钢筋在适当部位设置接头。 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4)搭接长度不一样 架立筋是构造钢筋,搭接长度只要150。而通长筋之间的搭接长度满足规范构造要求。 5、通长筋的数量如何确定? 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首先根据受力确定。例如,对于长短跨相交时的支座,小跨的跨中和支座均有负弯矩,因此,短跨梁跨中上部还需配置一定的通长钢筋;对于地震作用下的梁,其梁跨中顶部可能受到负弯矩作用,也需配置一定数量的通长钢筋。在SATWE中,若梁跨中顶部需要配置受力钢筋,软件会在跨中顶部显示配筋数量,此钢筋可按通长钢筋配置。 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其次,还需满足规范构造要求,如《混凝土规范》(2010版)1 1.3.7条,但该条仅对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梁顶面通长钢筋总截面面积作了1/4的规定,而对三、四级的框架梁,仅做了2根12mm的要求。例如,对于一根4跨的二级框架梁,1、4边跨梁支座负筋很小,而2、3中跨支座负筋很大,如何确定该梁的通长钢筋?

各种钢筋详解-受力筋分布筋架立筋箍筋贯通筋负筋拉结筋

学习钢筋】各种钢筋详解-受力筋/分布筋/架立筋/箍筋/贯通筋/负筋/拉结筋 钢筋(Rebar)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 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 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 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对受弯、压、拉等基本构件配置的主要用来承受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其作用是使构件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 怎么样区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 以板的开间、进深跨度区分 如果是单项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钢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长跨方向的钢筋是架立筋。如果是双向板,那么长跨、短跨方向的钢筋全部是受力筋。 以钢筋直径上来区分 钢筋的直径大的为受力筋,直径小的钢筋为分布筋; 以布置上来区分 正弯矩筋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负弯矩筋(如悬挑板)相反,在下的钢筋为分布筋,在之上的钢筋为受力筋。 分布筋: 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图中布置在下的钢筋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钢筋为分布筋 箍筋: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是梁和柱抵抗剪力配置的环形(当然有圆形的和矩形的)钢筋,是口字形的,将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固定起来,同时抵抗剪力。

现浇板中跨板受力筋、通长筋、贯通筋、构造筋、架立筋、分布筋、负筋定义

现浇板中跨板受力筋、通长筋、贯通筋、构造筋、架立筋、分布筋、负筋定义 1.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对受弯、压、拉等基本构件配置的主要用来承 受由荷载引起的拉应力或者压应力的钢筋,其作用是使构件的承载力满足结构功能要求。承受拉应力的通常称为纵向受拉钢筋、受拉钢筋,承受压应力的通常称为纵向受压钢筋、受压筋,统称受力筋。 2.通长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 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3.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 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4.构造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 钢筋,如:混凝土结构中梁的架立筋、纵向构造钢筋(其配置在梁侧中部,俗称腰筋)。 5.架立筋:在混凝土构件中起架立作用(固定箍筋位置)形成钢筋笼骨架的构造钢筋,如 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受压筋(称单筋截面梁),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理论上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钢筋布置在上面的两角,计算上不考虑其受力,但实际上受压,同时起到抵抗混凝土的收缩应力或者温度应力,这就是架立筋。如梁根据承载力计算的需要既配置受拉纵筋也配受压钢筋(称双筋截面梁),则不需另外配置架立钢筋。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立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6.分布筋:分布筋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与受力钢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 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平行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 7.负筋:负筋是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 位。其为受力筋。 8.跨板受力筋是指图纸上标注的板上部通长并且伸出板外的受力钢筋。

当梁的上部既有架立筋又有通长筋时

当梁的上部既有架立筋又有通长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1、上通筋的计算 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必须弯锚,弯锚长度=hc-保护层+15d LaE的取值,钢筋级别直径,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 若某框架梁混凝土强度为C30,柱为C40,如何得到LaE 2、下部通长筋的计算 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同上部通长筋 3、左右支座负筋的计算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4、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第一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 第二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 5、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6、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7、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8、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60度)+2*20d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 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 La, 1、(支座宽度-1 个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 La 即可; 2、La>(支座宽度-1 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 15d 弯钩; 3、(支座宽度-1 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 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 Ln/4+端支座锚固值

通长筋、底板筋、上部筋、下部筋的含义

通长筋、底板筋、上部筋、下部筋的含义通长筋、底板筋、上部筋、下部筋的含义提要:梁板式筏型基础在柱底下往往是双向等高粱,特别是高层,当两个方向的间距差不多的时候,很难区分主次;其二,地基梁的受力方向很难分清 更多精品地产学堂 通长筋、底板筋、上部筋、下部筋的含义 通长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通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底板筋通常就是独立基础的板底或基础梁,基础承台等处的钢筋。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就是建筑构件上部或下部配置的钢筋。架立筋主要是固定间距和受力筋位置所配置的构造钢筋。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元宝筋就是当梁承受集中力,抗剪不够,为了防止梁开裂,在集中力处设置附加吊筋,样子就象个元宝,所以就叫元宝筋。 梁板式筏型基础的下下层筏板筋和基础梁下部纵筋同向且位于基础梁正下方时 梁板式筏型基础在柱底下往往是双向等高粱,特别是高层,当两

个方向的间距差不多的时候,很难区分主次;其二,地基梁的受力方向很难分清,那么向哪个方向吊呢?加上这里钢筋较多,再设吊筋的话(又是双向),节点内全是钢筋,施工时很难保证砼的密实度。所以,这个地方建议放置加密箍筋(双梁都放哦),而且基础梁的箍筋一般不小,8~12个加密箍应该够了,加密箍间距@50,大了不起作用,小了砼难以施工。 架立筋一般的说,架立筋是梁中用来架立箍筋的,差不多出现在三肢箍以上的梁,就是两边的筋是通过了,中部筋只有附加筋(也就是我们说的挑筋),如果没有架立筋的话,中部的那肢箍筋没法绑了,所以出现了架立筋呀. 贯通筋 1、梁往往并非一跨,而是多跨.贯通筋就是通长筋,一直穿过多跨.中间接头需要绑扎或机械连接,质量确有保证时也可用焊接. 2、梁的集中标注中必注贯通筋.贯通筋是纵筋,是梁最重要的受力筋. 3、梁的的支座需要附加筋和负筋,此类钢筋往往伸入相邻跨三分之一处截断,不是贯通筋. 4、非贯通筋应原位标注.多数时候也是受力筋. 5、梁的箍筋为多肢,上下筋不能满足肢数要求时,需要增加架立筋.架立筋计算时不考虑受力,仅为满足箍筋肢数要求,保证梁的整体性,图纸上不需要标注. 6、梁的侧面有时需要增加构造筋,抗扭钢筋等等,集中标注必

架立筋和通长筋和钢筋

架立筋和通长筋和钢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架立筋通长筋贯通筋的概念区别

架立筋、通长筋、贯通筋的概念区别 1、架立筋 架立筋是一种构造钢筋〃是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因为钢筋混凝土梁设置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梁上部钢筋在梁净跨的1/3处就断开了〃中间的1/3距离没有纵筋〃但是梁的箍筋没法固定〃这种情况就需要加设架立筋。 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架立筋的直径主要根据梁的跨度确定。《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2.6-2规定: 对架立钢筋〃当梁的跨度小于4m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m~6m时〃直径不宜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2、通长筋 通长钢筋是受力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 通长筋在梁上部和底部均有布置〃架立筋只在梁上部布置。 通长钢筋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机械连接或者焊接的钢筋。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

通长筋是受力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长于架立钢筋的搭接长度。 通长筋的配筋量主要根据计算确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3.4-1规定了最小配筋量: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级、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梁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4。 3、贯通筋 贯通筋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4、主要区别: 1)架立筋是构造钢筋〃通长筋是受力钢筋〃贯通筋只是描述钢筋是否贯通整个梁〃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构造钢筋。 2)由于梁跨中下部受拉〃故架立筋一般只布置在梁上部〃而通长筋是受力钢筋〃抗震设计时〃梁上部及下部均应布置;大部分设置架立筋的情况有两种:箍筋肢数多于通长筋时需设置〃省钢筋不设通长筋而采用架立筋。 3)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4)平法表示方法差异: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角部纵筋写加号前面〃架立筋写加号后面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架立筋与通长筋的区别

架立筋与通长筋的区别 2014-12-16 11:33:52 来源:PCHOUSE作者:佚名(评论2条) 在建筑行业中,钢筋的种类也多种多样,其中有架立筋、通长筋以及贯通筋等。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很难去理解什么是架立筋和通长筋以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小编调查了一下关于架立筋与通长筋的相关资料,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架立筋与通长筋的区别是什么。 架立筋与通长筋的区别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架立筋和通长筋,这样才能更好地区别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1、架立筋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须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已足够,无须配筋,那在做钢筋骨架的时候,梁的上部就没有纵向筋,箍筋的上角点就无法固定,因此一般用两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两角,这就是架立筋。

2、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

它们之间的区别: 1、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2、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两根架立筋)。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