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对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浅谈阅读对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浅谈阅读对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浅谈阅读对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专业,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多种多样,有各类集体培训、学习、各类进修、座谈,而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进一步得到提高,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类众多的教师培养活动中,教师自身的成长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而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量阅读中外关于教育观念和教学指导以及相关方面的书籍,不断的给自己补充新知识,开拓视野,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别是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像这样的书籍,对于教师解决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具有着很好的启发意义,有利于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的形成,更好的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书中谈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这里面除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教师是否具有阅读的主动性,是教师的阅读习惯能否养成的重要原因

素。

首先,我们要明白,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那你就要多读书。确实,我们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学校所发的那本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而只有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我们才能满足自身生活和工作的需求,才能够不断的丰富自我,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和成长。

因此,我以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把自觉读书、自觉思考、自觉研究与写作等自我的行为有效结合才是实现其自我专业成长的关键。即读书、思考、写作三位一体。首先阅读是夯实语文教师人文底蕴,提高我们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的基础。联合国第16届大会确定了“阅读社会”的概念倡导全社会人人读书,我们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首当其冲。

一个语文教师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习惯的有无、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薄。一个有功底、有思想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决不以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为本,他深知真正的教学能力取决于他读书的质量与数量。如果说教学方法是常教常新的“流”,那么知识才是永远不息的“源”。阅读是由内而外的美容艺术,让我们和古今中外无数优秀的人成为真心朋友,阅读不单是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手段,更是现代人之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和生命组成部分。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阅读对于教师的个人生活,都是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

语文教师的阅读不能仅囿于语文教学领域,而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尽可能广泛涉猎历史、哲学、美学甚至自然科学。语文教师的读书笔记可常备两本,家里一本、办公室一本,进退有章。读书是第一位的,思考是第二位的,只读书不思考,往往是身入宝山空手而返。

我个人这样认为:读书是借别人的智慧,思考才是自己的智慧。语文教师的自我成长是思考紧随其中,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里有这样一句话:“人若一思考,真主就发笑。”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佩于漪的睿智、魏书生的卓越,折服之余,我发现在他们专业成长的共性中,除了勤于读书之外还有另外至关重要的两点:那就是课前的独立的阅读、思考和课后深刻的反思。现代语文学习的载体是文本,包括课内教本与课外读本,试题的开放性,语文的人文性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摒弃教参上别人思考出的话语系统,用自己独立的思考进行个性化阅读,形成自我思考的话语系统。怎样进行课前的独立思考、个性化阅读呢?

我个人认为:阅读过程中要有两种类型的思维活动:一是靠逻辑思维,读出文章内在的“理”;一是靠形象思维,读出文章内在的“情”。这两种思维活动交融,思考水平、能力才可形成。对课后的思考,现在已有人把他称之为反思。课后思考之处较多,主要有课堂里的得意之处、课堂里的灵感之处、课堂里的败笔之处、课堂里的学生智慧之处、课堂里的学生困惑之处。把这些思考记录下来,就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比某些林林总总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抄袭的教育理论

要有价值得多。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文学底蕴以及分析课文文本的能力。而这一能力的养成,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必须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积累总结,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游刃有余。由此可见,阅读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会阅读的人,才能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重视语文教师阅读习惯的培养,便显得愈发的势在必行。

浅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令狐采学 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教育的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振兴国家、民族的根本保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既是一种认识、一个奋斗过程,更是一名教师自觉追求的终身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认识的提高,我认为要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根据认识论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人类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理性的认识才能科学的指导实践。换句话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不断升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发展最具积极性的因素。反思是总结、是批判、是追求。只有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才有可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寻找自身的缺失与遗憾。从目前实践看,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而且,现代教

育本身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与专业化的标准是非常一致的。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因为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有些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仍然没有多大的长进,教学方法老一套,老经验,一用几十年,他们是经验主义者,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但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他们不去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只是一味的“灌”。他们不去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只是一味的争课时,加班加点。他们不去充实自己,更新知识结构,只是一味强调教材的变化太快……我们现处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陈旧率周期进一步缩短的年代,人类开始步入教育终生化、全民化、个性化的学习社会,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为了迎接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批判性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走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形成性评价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表现做出价值判断以促进其专业发展的连续历程。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一部分。通过评价,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优点、缺点和专业发展中所欠缺的能力,促使教师的自我进修和自我专业发展。一般来说,教师评价有两个目的:一是形成性目的,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通过评价使教师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缺点和需求,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和专业发展。二是总结性目的,把评价结果作为教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孩子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教师所必须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成长的一个历程,需要不断的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业技能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很多人认为,幼师只不过是带孩子的“保姆”,薪水不高且地位也不高,比不上中小学教师,更不如律师、工程师那么“吃香”。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幼师的专业含金量过低。那么是否属实呢?在一有些人眼里,从职业技术和科学创造性来说,幼儿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谁都会做。那么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呢?最重要的就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修养。 一、改变教育观念,吸收教学经验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未来的教育事业在全面提高孩子综合素养的同时,更关注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名好的幼儿教师,不光是自己的专业知识需要过硬,最主要的是要在工作中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经验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丰富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二、从教学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教学是一门培养人的艺术,一名好老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具体说来:首先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其次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第三要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三、自我反思尤为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则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自我反思是多么的重要,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曾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有两类教师,一类是“为生存而教育”,一类是“为教育而生存”。如果一位教师把学校当做谋求生存的场所,把教书当做养家糊口的手段,而得不到内心的自然与和谐,那么他就把自己也塑造成为了一台机器,只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地重复自己的工作,例行公事。他的生命内涵日益贫乏,生存品质日益下降,不仅容易在教育工作中迷失自我,也大大降低了职业幸福的可能,失去了精神支点。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终身与奉献和牺牲为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教师奉献与牺牲精神的真实写照。教育工作是一种极艰苦的呕心沥血的职业,只有情志专一、艰苦奋斗,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措施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 ——枫溪区蔡陇小学麦柔阳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的过程,主要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丰富与娴熟,专业信念与理想的坚持与追求,专业情感与态度的积极与深厚,教学风格和品质的独特与卓越。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教育的地位日显重要,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核心是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觉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书,催生教育智慧 读书学习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首先,读书学习可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当今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能系统整合、灵活调度,跨学科的或人文、或自然、或社会、或经济等知识丰富广博,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运用自如。现代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无论走到哪里,中心都随之转移到哪里。而且有“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气概,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充实的知识和心灵的震撼。因此,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才能支撑起知识的天空,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 其次,读书学习可以丰富教师的生活。教师读书学习就像歌手练声、枪手打靶,是教师的“看家本领”,像呼吸、吃饭一样自然,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教师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口”。唯有如此,教师的思想的河流才能潺潺不断,才能提高生命的强度。 接着,读书学习可以提升教师的精气。教师悠游于书籍之中,聆听古圣先哲教诲,欣赏宇宙的真谛和振聋发聩的哲理睿思,感悟人生,感悟世界,从不同角度追问、挖掘自我,不断提升“已成的我”,在书香四溢中经营自由的心灵、睿智的精神和丰富的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品味、气质和精神境界。 最后,读书学习可以增长教师的职业智慧。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有才华的、富有教育智慧的。读书学习,能够让教师易于感知这个世界,易于走进学生的心灵,能在各种情境中做出独到的判断。读书学习,能于无形中提升教师的锐气、灵气、慧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催生职业智慧。 二、课堂,激发生命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探究的园地、发展的场所,是师生交往的舞台,课堂不是“产品加工厂”,而是有鲜活和灵性的生命成长的原野、思想的摇篮、精神的栖息地。课堂是一名教师或教育家最为核心成长的阵地。教师应该积极改革课堂,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蕴涵其中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把课堂营造成生动活泼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然、有序地学习和操练,不断发展、提高各自的生命质量。 教师改革课堂教学,重点要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材只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框架和思路,教师需要收集各种资源来发展、丰富自己的课程,带进课堂的只是一种教学预设,而不是剧本化的教案。因为只有在这种开放的状态中,教师才能在课堂中敏感地感受到学生与自己创造性火花的撞击产生共振,真正锻炼和成就这段共同的旅程。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实际、学生需要,有效地加工、整合教材,对教材作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进行创造性实施。 二是预习与深度学习的关系。预习是学习的起点,是课堂学生展示的前提和基础,是现

浅谈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学院:人文学院 学生姓名:林静 专业班级: 11语文教育(3)班 学号: 2011123682 指导教师:曾志梅

目录 摘要 引言 (3) 一、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作用 (3) (一)课外阅读有利于智力的开发 (3)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 (3) 1.生自主实践,合作探究 (4) 2.拓展延伸,利用课外资源进行阅读探究 (4) (三)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 (4) (四)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5) 二、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及其表现 (5) (一)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 (5) (二)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 (6) 三、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6) (一)创立班级“图书一角”活动 (6) (二)开展读书活动,促进习惯养成。 (6) 1.开展故事演讲比赛,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6) 2.鼓励学生收集优美的词句 (7) (二)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7)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锻炼阅读意志。 (7) 四、结语 (7) 参考文献 (8)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摘要】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所以探讨课外阅读与学生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及其意义。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良好心理品质、此外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也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如何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对阅读层次不同的同学之间的差别和表现都体现出课外阅读对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阅读;小学生;重要性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是体现在造就高素质的学生群体。教师专业化本质是个体成长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辛勤的教师,一个好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幸福,一个差的教师能让学生一生痛苦。所以说,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是关键。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教育好学生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身处当今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时代,知识的积淀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而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则来自于知识与经验的更新与提升。让教师重视专业化学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与相互促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所在。让教师置身于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不断的实践与提升之中,真正体验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对自己当前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帮助,对自己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呢? 一、科研促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素质。 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理论素质、不断优化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措施。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以教育思想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的。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远远超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主体模式,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而是学生的领路人。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理性思维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体系化。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的是理性过程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如何思维、如何将所学知识再加工,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加工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教育理论素养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础,为此,加强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性认识,即通过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来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就必须进行教育理论学习。 二、立全新的教育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浅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近年来,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进步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利用信息技术为自己服务,教育行业也不例外。除了在教学过程中用到信息技术,教师能力培训中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应用起来,现在全国性进行的各种教师培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可见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技术引发教育变革和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专业能力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强调教师“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达到“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因此,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

技术,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在掌握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努力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在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应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引入教育领域,不仅引起了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变革,而且给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教师信息素养必须提升。然而就在这样的信息技术环境中,传统落后的观念、僵化保守的体制、教师信息素养的参差不齐,制约着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 我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达到上千亿元,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远远未达到预期目标。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和技术能力较低。笔者了解到,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和技术能力的状况是城市好于县乡,男教师好于女教师,年轻教师好于中年教师。以城市为例,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时基本不使用信息技术。而且,仍有部分40岁以上的教师基本不知如何操作电脑!这种状况,县乡学校更为严重!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淡薄

浅谈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浅谈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更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分析目前我国特教教师素质的现状和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诊断分析;指出特教教师走专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试图从教师自身角度分析总结出我国特教教师达到专业化的标准和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专业成熟的途径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 一、背景 近些年,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既关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又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1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条件准入、培养培训、教师管理、落实待遇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专业水平较高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养体系,到2020年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爱心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这些年,我国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数量的增加,自闭症、脑瘫以及多重障碍类型的增加,个体差异大,对特殊学校教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条件 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在知识和技能、专业的服务理念、连续的培训、专业自治等方面达到专业水平。 (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由于特殊教育教师所面临的儿童都是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就更加需要有 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表现在作为特殊教育的教师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教育知识和理论,还要在此基础上学习专门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术。这需要长久的爱心、耐心、恒心和毅力。他们必须在生活态度、人际交往、毅力磨炼等方面为特殊儿童树立榜样,并且要从小事上启发学生。另外特殊教育的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如手语、盲文、行为矫正等来帮助特殊儿童,便于与他们沟通,保证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身体健康状况保持良好。 (二)专业服务理念。 我国有学者曾经明确指出:“新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服 务性质,它是为学习服务,为学生服务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作为一种专业性的职业,必然有专业性的服务理念和精神。这就需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发表时间:2009-10-21T15:07:55.763Z 来源:《华夏教育》第8期供稿作者:杨双伟[导读]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河北省永清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杨双伟 065600 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的学科,它不像其它学科侧重于理性分析作为主导的思维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材料,进而通过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材料进行编码重组解析破译,再现作者借助语言材料提供的完整信息的过程。 一、中学语文阅读的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强调阅读主体运用分解、剥离手段,对阅读对象的信息进行识别区分、判定、筛选、组合,达到正确感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中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可见,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窨究竟如何搞好阅读呢?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谈到阅读,往往会有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只有自由读书才叫阅读,以为只有课外书才叫阅读,其实构成阅读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可以是教材上的作品,也可以是非教材上的内容。课外阅读只是课内阅读的延伸的补充,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补充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因此,我们应该既注重对教材的阅读欣赏,同时也应该放开视野,去了解些中外名著及时文,让他们对各种文学样式均有所涉猎,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貌及风土人情有所了解。这样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二、选择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是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材料进行筛选,进行加工的过程,在阅读中如果缺乏系统性指导,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一定要注意阅读的目的性和恰当的阅读方法。目的性是阅读的前提。在阅读时,我们要寻找一个思维的突破口。这种突破口常在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两个基本角度。阅读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或从内容(含思想感情)来理解感悟作品,也可以从作品形式(含文学样式、组材方式、语言特色)来理解作品,获取信息。总之阅读的目的性明确,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得,不至于使阅读变成一种散漫无边的行为活动。方法是阅读牧师的保证。不同作品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散文有“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阅读法。小说有“三要素”阅读法,散文有“形神”阅读法。这些基本阅读方法是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的,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喜欢的,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充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以读带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现代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欠佳。这一方面表现在词汇的比较贫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语言组织缺乏严密逻辑思路,语言材料显得零乱不堪。 通过阅读,感悟作品主旨,积累语言素材。 通过阅读,感悟作品的思路,可以有效地规范自己的逻辑思维,使语言条理清晰,发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真正感受到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节都是一个优美的音符,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贯主张以读带说,充分使每个学生“站出来”、“说开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要求学生每天坚持适量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两句。 另外,还可以根据教材的情节编写故事,自编自演,还可以结合时事展开辩论、讨论、演讲比赛,使学生在不断的初中运用中,砥砺自己的语言,使之趋向完善。以读促写,提高写作水平。南宋大诗人陆游有句名言:“工夫在诗外。”强调指出写诗方法、技巧之外的生活积累,对于我们的写作尤为重要,而读书是写作的基础,生活的源泉。通过广泛的阅读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学识,培养创作的灵感。也唯有博览群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过重,沉重的考试压力使他们根本没有心思去不涉猎课外知识。有些中学尽管开设阅读课,也是形同虚设。如此,学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僵化,语言干瘪枯燥,索然无味,也是无足为怪的事了。 笔者认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不失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授散文时,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周作人、巴金等人的名篇,并指导学生洞悉其中的美质,在学习诗歌时,除了介绍传统的精典名篇之外,不向学生推荐徐志摩、闻一多、臧克家等人的诗篇,体会诗歌的意象和音韵之美,此外,每年的寒暑假,介绍两到三部世界名著给学生,并提出适当的阅读要求等。通过这些有目的的阅读训练,学生一方面积累了不少语言素材,同时也促使学生努力摹仿,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写作特色,大面积提高写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大量的阅读,向他人借鉴语言素材,对提高我们的语言感悟能力有很大作用,对于我们田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至关重要。 因此,学好语文必须多阅读,善阅读,提高语文阅读的实效性!

教师专业化含义

教师专业化含义--摘自《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育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摘自《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的召开率先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推动了教师专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是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的说明,提出“应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30年后,这一原则在同名文件中再一次得到重申。 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报告,如《教师培训》《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教师质量》等;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以“加强在变化着的世界中的教师的作用之教育”为主题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 1998年,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 美国在1986年,卡内基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强调以确立教师专业性为教师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卡内基基金组织的“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还专门编制了明确界定教师职业专业性的文件《教师专业标准大纲》。 日本在1971年就在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文件《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和加强教师的专业化。1997年,日本再次强调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识。 英国在80年代末建立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1998年教育与就业部颁发了新

浅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教育的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 知识的学习,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振兴国家、民族的根 本保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 必由之路。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既是一种认识、一个奋 斗过程,更是一名教师自觉追求的终身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认识的提高,我认为要想促进教师 的专业化成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根据认识论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人类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理性的认识 才能科学的指导实践。换句话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也就是"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不断升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发展最具积极性的因素。反思是总结、是批判、是追求。只有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才有可能以批判的眼光审 视自己,寻找自身的缺失与遗憾。从目前实践看,教师的各 种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

而且,现代教育本身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与专业化的标准是非常一致的。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因为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有些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仍然没有多大的长进,教学方法老一套,老经验,一用几十年,他们是经验主义者,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但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他们不去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只是一味的“灌”。他们不去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只是一味的争课时,加班加点。他们不去充实自己,更新知识结构,只是一味强调教材的变化太快……我们现处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陈旧率周期进一步缩短的年代,人类开始步入教育终生化、全民化、个性化的学习社会,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为了迎接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批判性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走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形成性评价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表现做出价值判断以促进其专业发展的连续历程。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一部分。通过评价,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优点、缺点和专业发展中所欠缺的能力,促使教师的自我进修和自我专业发展。一般来说,教师评价有两个目的:一是形成性目的,以促进教师发 展为目的,通过评价使教师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缺点和需

幼儿园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与天使同行 学校的教研工作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际的桥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力途径,我们在几年的校本教研工作中,立足本园实际,脚踏实地,锐意创新,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以研促教,努力寻求有幼儿园自身特色的校本教研之路。 一、健全校本教研培训网络和管理制度,脚踏实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 1、校本教研管理规范化: 1)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建立了以园长为站长,副园长全面负责的幼儿园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同时建立以教科研相互融合、教研组、年级组、学科组纵横交错的培训网络,保证校本培训工作的畅通。 (2)重新制定和建立了有利于教师主体性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教研制度是校本教研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合并后,我们在吸收两个幼儿园优势的基础上,以教师为本,重新制定了校本教研四级制度(一级:园长、副园长、园教研室、教科室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三级: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四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2、校本教研管理质量化: 1)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的质量管理,遵循“加强针对性、强调互动性、注重实效性”的原则。在活动中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 (2)重视幼儿园教研组、年级组、学科组的规范建设,注重良好组风建设。定期召开了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科组会议,统一认识。要求各部教研组与年级组、学科组要以解决教师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开展教研工作为己任,不搞花架子,不走场子,切实提高教研组、年级组、学科组活动的成效。同时,园领导加强了对各教研组、年级组、学科组活动的指导与检查,重视活动的过程,并通过相互的观摩、学习、研讨,切实提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科组长的能力,使教研组、年级组、学科组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重视对校本教研活动的调研,了解教师的想法与困惑,寻找问题、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提供了依据。 (3)引进竞争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我们为激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把竞争机制引进到教研活动中来,尝试在学年结束时根据教师参加活动情况与成绩,评选园优秀教研组(年

浅谈如何实现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成果类型: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实现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单位: 职务: 姓名:张洁平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挑战,尽管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在新课改的各种培训中,“教师专业化”这一名词不断出现并被强调。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专业”、“专业人员”的研究不够重视,对教师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社会上不少人,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一些人也认为中小学教师所教知识较浅,没有很高的学术性,谈不上专业性,误认为只要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就能当教师。同时,教师对自身角色定位也较低,很多教师仅仅把自己定位于“教书匠”角色,这与现代教育所强调的专业要求有一定距离,离“专业的教育家”和“研究型教师”的要求差距更大。因此,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谈谈对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几点认识: 一、何为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身心素质的持续成长过程。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顾明远教授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可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 新课改要求把教师的职业看成专业,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求教师应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那种专业素质的过程。其实,教师这种职业并不是人人都可胜任的。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诸方面的素质,才符合从教的整体要求。 二、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重新发现教师,重视教师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已成为教师教育实践的主流话语。2004年12月15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目的也就是要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那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呢? (一)以新课程改革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通过新课改,教师们更新了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

浅析阅读的功能

浅析阅读的功能 江西吉安师范学校李桃红 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创造应是发明了文字,一个文明人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能读会写。现代社会信息量以几何基数增长,阅读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更为重要,阅读已成为除吃穿住行之外人类最重视的生活内容,没有文字、不阅读的日子简直无法想象。如果说,文字最初发明是为了记事,而人们的阅读也是为了了解自己无法看到、听到或者已经忘了的事,那么现在阅读的功用可是变得这般广泛而深刻,相信发明文字的老祖宗是绝对无法预计的。 人们拿起一段文字材料,常会发自本能地去随意翻翻看看,粗略的了解里面到底写的是什么,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已经是进入到阅读的一个层面,即浏览,也可以说是阅读的一种方式。那么这样的阅读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其实就是一种对外部世界的感知选择。在纷繁复杂的书海中,善于选择成为一个读书人必须掌握的能力。选择是有标准的,这与个人对阅读结果的期待有关。阅读结果实际上就是阅读功能的体现。我们可以试着分析几种阅读的结果,能比较明晰地找出阅读的几大功用。 首先,广泛的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人类在不断的了解世界了解自身,这种知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获取这种知识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从书本中获得。比如一些基本的文

化知识与生活劳动技能知识,有一部分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接受,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阅读文字材料得到。读书能明智,这已成为人类的共识。我们拿起书本,便是找到一条联系古今,联系中外,联系已知与未知领域的捷径。这条捷径很有可能要伴随我们终生,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一生就是从未知世界走向已知世界的过程,那么阅读的获知功能就越发显得重要而不可或缺。郁达夫曾十分虔诚地写道:“书本原是人类思想的结晶,也就是启发人类思想的母胎。它产生了人生存在的意义,它供给了知识饥渴的乳料。世界上的大思想家和大发明家,都是从书堆中进去,再从书堆中回出来。因书本与人类关连之密切,所以古来学者多把书本当作人类的朋友看待。” 其次,阅读还有非常重要的立德功能。良好的社会道德和完善的个人品德是人类社会顺利运转的一个关键因素。许多作家都以弘扬社会正气,提倡道德完善为己任,有些作家虽然并不以此为目的,可在作品中也自觉不自觉地表露自己的道德认识,以及对道德现象的评价。这些从作品中可追寻到的道德因素对阅读者起到一个道德导向的作用,积极的道德因素能使阅读者的道德认识得以纠正或趋于完善,这就是道德的立德作用。书是知识的载体,也是道德的载体。作为意识形态的东西,道德以文字的形态在书中保存下来,千古流传。通过阅读,我们对照这些榜样,可以“见贤思齐”。读过《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在少年时代就明白为人要谦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使保尔·柯察金成为一代青年心中的偶像;诸葛亮的《出师表》让我们看到“鞠躬尽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加强教研组建设促教师专业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在社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顺利的主导力量,他们对教育改革的理解、认同和参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效。然而,我国的教师长期处于管理性的应试教育的评价制度下,仅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缺少对学生适应现在社会的素质的关心,对教育改革的热情不高。于是,应试教育模式成为根深蒂固的模式教育。现行的教育机制,使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使教师的一切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时数的分配,对学生发展评价等始终如一的围绕考试的指挥棒进行。于是,教师所关注的是如何积累考试资料,如何对这些考试资料进行科学而详尽的分析,如何使学生掌握与考试指挥棒相应的学科内容,如何使学生对考题做出灵活得应对,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技能。这种残缺不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难以生动活泼主动,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难以形成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也是教师自己无暇顾及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无暇考虑教育教学科学方法的改进,即使有所改进,也是为了应试的目的,无暇顾及也无力开展真正的科学教研。目前中小学的教育教研并未取得突破性的突破和进展,有的甚至以教学科研之名大搞应试教育之实。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引导教师不从根本上思考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窒息了教师内在的专业程度的愿望,需求和动力,进而造成了整个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迟缓和落后。 有的理论。最后一条途径尤为重要,课程研究和课程编制应该成为教师自己的事情,实践业己显示它是有前途的方式,当然也不得不承认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如果大多数教师而不只是少数人掌握了研究技巧,那么教师的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就会得到改善。 实际上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专业化水平需要得到发展,教师综合素养需要大幅度提升,光靠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已是一件不现实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因此教研组建设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应该得到加强。可以说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新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拓展教学内涵的主要途径。加强教研组建设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或许还可以说教研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它能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现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方法于举措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以教研组活动为主阵地,培养教师的成长热情 教学是一个学校工作的中心,这个中心任务不能只靠教务处的任务传达来完成。教研组是完成专业学科教学任务的组织实施者,完成教学任务则是教研组的工作中心。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组织,因此,新课程改革中,要促进教师进行专业化成长,教研组就是活动的主阵地。主要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激发教师的成长热情。开展教研活动,必须创设平等和谐的环境,让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发表有建设性的观点和看法,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切实开展活动,让教师成为活动的主人。教研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诸如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理论学习、教学沙龙、专题研修等,在这些活动中只有让教师们参与其中,亲历活动的全过程,才能收到实效。一个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与否,体现在老师参与的热情度上。当然,行政领导也应深入到各个教研组,一起参与讨论研究,对集体备课、业务学习、教学公开课、评课进行指导和监督,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3、有评比总结,让教师看到进步与成功。教研组的活动中,教师对理论的掌握有了一定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校这时就应当让他们看到进步的足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如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评比等等,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肯定,也将会成为教师成长的永远动力。 4、团结合作,共同进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部分老师的成长,不能代表着全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只有大部分老师在教育事业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才能代表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知识型、学习型教师的培养,把学习培训的机会让给一线教师,让成功的教师带领落伍的教师,让进步的教师带动安于现状的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开展校际间结对子帮扶活动,开展随堂听课、磨课等,千方百计促进教师的整体进步。 二、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培养教师的创新探索精神 对教师而言,课题研究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形势的发展探索教育过程规律性、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以达到在一定的范围内推广运用的目的,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明显。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中,要求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教务处实施课题监控,要求参加人员做好期中小结,做好成果收集的研究记录,并运用有效的评价方法对

2021年浅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认识 欧阳光明(2021.03.07) 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教育的目标不仅关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振兴国家、民族的根本保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既是一种认识、一个奋斗过程,更是一名教师自觉追求的终身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认识的提高,我认为要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根据认识论的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人类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理性的认识才能科学的指导实践。换句话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也就是"教学-反思-再教学-再反思"的不断升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发展最具积极性的因素。反思是总结、是批判、是追求。只有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人才有可能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寻找自身的缺失与遗憾。从目前实践看,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而且,现代教育本身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与专业化的标准是非常一致的。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因为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有些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仍然没有多大的长进,教学方法老一套,老经验,一用几十年,他们是经验主义者,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但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他们不去引导学生如何去学,只是一味的“灌”。他们不去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只是一味的争课时,加班加点。他们不去充实自己,更新知识结构,只是一味强调教材的变化太快……我们现处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知识陈旧率周期进一步缩短的年代,人类开始步入教育终生化、全民化、个性化的学习社会,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为了迎接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批判性反思,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走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加强形成性评价 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表现做出价值判断以促进其专业发展的连续历程。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一部分。通过评价,让教师了解自己教学工作的优点、缺点和专业发展中所欠缺的能力,促使教师的自我进修和自我专业发展。一般来说,教师评价有两个目的:一是形成性目的,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通过评价使教师认识自己 在教学中的优缺点和需求,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和专业发展。二是总结性目的,把评价结果作为教师晋升和聘任的主要依据。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强调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允许教师民主地参与评价,注重教师的自评和互评,引导教师将自我发展的目标与评价目标相结合, 帮助教师建立理想的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不断追求专业发展。三﹑坚持实践导向

阅读到底有什么意义

阅读到底有什么意义? 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这种可以行走,可以叫嚣,可以斗殴与行凶的躯体,即使勉强算作人,也只是原初意义上的人。关于人的意义,早已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便是:两腿直立行走的动物。现代,人的定义却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世界上唯一的那种动物,叫人。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另一种人认为——其实,他们并没有所谓的“认为”,他们不阅读,甚至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阅读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们不阅读,只是因为他们浑浑噩噩,连天下有无阅读这一行为都未放在心上思索。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我们更要诅咒。因为这是一种主动放弃的堕落。几乎可以说:这是一种明知故犯的犯罪。 读书可帮助我们壮大经验并创造经验 天下事,多到不计其数,人不可件件亲自实践。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验生活,经验人生。个人之经验,九牛一毛、沧海一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由于如此,人匆匆一生,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也就一片苍白,乃至空洞;人对活着的享受,也就微乎其微,生命看似蓬勃,但实际上只是虚晃一世。鉴于如此之悲剧,人发明了文字,进而用文字写书。书呈现了不同时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可怜的生活圈栏,而进入—个无边疆域。明明就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情趣……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一日又一日地发现,读书使你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丰盈。 读书养性 人之初,性浮躁。落草而长,渐入世俗,于滚滚不息、尘土飞扬的人流中,人很难驻足,稍作停顿,更难脱浊流而出,独居一隅,凝思冥想。只有书可助你一臂之力,挽你出这糟局。读书具有仪式的作用。仪式的力量有时甚至超过仪式的内容。今日,人焦灼不安,从心底深处渴求宁静和绿荫。此时,人的出路也大概只在读书了。那年,我在东京教书时,我的研究生们来信,说了他们工作之后的心态,觉得自己现在变得很难沉静下来,对未来颇感惶恐。我写信给他们说: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不将书丢掉,一切就都不会丢掉。 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 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的,也是没有过去的。拿我自己讲,我写了那么多的书,那里头的那么多故事,其实都是写的我的来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