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历史范围

2016年中考历史范围
2016年中考历史范围

[泰安]2015年中考说明历史

Ⅰ.命题指导思想

一、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选用的教材。

二、结合我市初中历史教学的实际。

三、命题力求科学、规范、公平,试题有较高的信度,难度适当。试题易、中、难比例7:2::1。

四、不同版本、不同学制不受影响,中考命题遵照本说明。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要求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初中教学的目标要求,历史学科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即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同时注意考查学生初步运用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综合、观察、比较、概括和表述历史问题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考查,寓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之中。教材中的小字、注释不作考试要求。

各部分内容考查比例:

中国历史中国古代史20分

60分合

100

分中国近代史25分

中国现代史15分

世界历史世界古代史4分

40分世界近代史20分

世界现代史16分

试题题型及分值

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非选择题含材料解析题和简答题等,共60分。

二、考试内容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1、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①西周的分封制

2、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3、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4、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5、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6、第10课“秦王扫六合”

7、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①汉武帝的大一统

8、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9、第16、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二)

七年级下册

1、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2、第2课“贞观之治”

3、第3课“开元盛世”①“开元之治”

4、第7、8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二)

5、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6、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7、第13、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二)

8、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①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9、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①君主集权的强化

10、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①收复台湾

11、第19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八年级上册

1、第1课鸦片战争

2、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①火烧圆明

园②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3、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4、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第6课洋务运动

6、第7课戊戌变法①百日维新

7、第8课辛亥革命

8、第9课新文化运动

9、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0、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第14课难忘“九一八”

12、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权”

13、第16课血肉筑长城①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②中共七大③抗日战争的胜利

14、第17课内战烽火③重庆谈判②转战陕北

15、第18课战略大决战

16、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7、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8、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9、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八年级下册

1、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2、第5课三大改造

3、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①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4、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①十一届三中全会

5、第9课改革开放

6、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7、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①“一国两制”的构想②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8、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9、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①中美关系正常化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增加: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增加:第8、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二)

2、第10课资本主义世界的曙光

3、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第12课美国的诞生

5、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6、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7、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8、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9、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0、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1、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2、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九年级下册

1、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2、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3、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第4课经济大危机

5、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6、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7、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8、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9、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①东欧剧变

10、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11、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①“一超多强”

12、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3、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2016年深圳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试卷·学生版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内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2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华夏儿女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蚩尤B.黄帝C.尧D.禹 2.(2分)山西省简称“晋”,山东省简称“鲁”。这些简称源于下列哪一制度()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内阁制 3.(2分)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主张() A.“知彼知己,百战不殆”B.“仁者爱人” 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 4.(2分)学习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 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C.实物资料D.影像资料 5.(2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下列选项中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游 6.(2分)下列制度中,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推动了文学艺术发展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 7.(2分)我国古典文学灿烂辉煌。下列文学家及其作品出现时间最早的是() A.曹雪芹《红楼梦》B.李白《早发白帝城》 C.关汉卿《窦娥冤》D.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2分)我国古代经济中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下列对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B.北方各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 C.南方开发的时间比北方要早D.中原人南迁带去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9.(2分)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 A.秦始皇B 10.(2分)历史纪年表能帮助我们理清朝代的更替顺序。根据下列历史纪年表,判断表中的①应该是() A.秦B.清C.唐D.元 11.(2分)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读?书(12分) 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2分) 参考答案: 2.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停杯投箸不能食,。(《行路难》李白) (2),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李清照) (3)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白居易) (4)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李商隐) (5),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秋瑾) (6)不义而富且贵,。(《论语》12章) (7),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8)善哉,善哉,,。(《列子》一则) (9)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 “。” 参考答案: (1)拔剑四顾心茫然;(2)九万里风鹏正举;(3)心忧炭贱愿天寒;(4)蜡炬成灰泪始干;(5)俗子胸襟谁识我;(6)于我如浮云;(7)一鼓作气;(8)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9)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读?思(38分) (一) 3.雁翔同学有搜集对联并归类的好**惯。现在他将下列有关书法的对联整理在了一起,但是其中有一副不属此类,请你帮他找出来。(B )(2分) A.大力可能通纸背,尖毫仍觉吐花香 B.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C.紫玉池中含雨露,白银笺上走龙蛇 D.贮水养来清玉案,和烟磨成紫溪云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考查对联的特点及用法。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题目中的对联都符合要求。但是B项是不属于书法类的对联,而是告诉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地去翻书。 4.下列读图信息,表达有误的有误的一项是( D ) A.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是: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B.汉字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C.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对我们理解和辨析形近字有帮助。 D.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完全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此题考查对汉字的认识。我们知道,汉字有一个别的文字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字形和字义是严密相关的,通过观察字形可以了解它所表达的意义,明显D项错误。 5.施耐庵具有深刻的语言功力,她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著阅读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交流《水浒》108将中的有关人物。下列是林霏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

2016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6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2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题2表 A.墨家B.儒家 C.道家 D.法家 3.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D.诸葛亮《出师表》 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5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a)秦统一货币(b)唐开元通宝(c)北宋交子 题5图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 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 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 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6.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锦衣卫B.军机处 C.中书省 D.六部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8.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提倡民主、科学 10.题10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 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1.读题11表,指出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

2020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

机密★启用前 2018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说明:1. 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挣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姗;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 2.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3.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4.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6.题6图所示情景应选自 A.《伤寒杂病论》 B.《资治通鉴》 C.《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题6图 7.题7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 记述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军机大臣年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8.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

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X2016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一、读·书(12分) 1.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赏读这幅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 内。 【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临摹,注意做到正确,流利美观。平时练字过程中,要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力争写一首漂亮的钢笔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书写时,注意“师”的写法)(字的大小要适度,太大了有饱胀之感,太小了又太小气,所以大小要安排恰当)【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读下列古诗文句子,将空缺处的原文语句书写在横线上。(10分) (1)停杯投箸不能食,。(《行路难》李白) (2),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李清照)(3)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白居易)[来源:学科网ZXXK] (4)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李商隐) (5)?英雄末路当磨折。(《满江红》秋瑾)[来源:学科

网] (6)不义富且贵,。(《论语》12章) (7),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8)善哉,善哉,,。(《列子》一则) (9)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井口北固亭有怀》的词作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最后一句感叹道:“。” 【答案】(1)拔剑四顾心茫然(2)九万里风鹏正举(3)心忧炭贱愿天寒(4)蜡炬成灰泪始干(5)俗子胸襟谁识我?(6)于我如浮云(7)一鼓作气(8)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9)生子当如孙仲谋。【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的能力。(1)至(8)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小题1注意“茫然”的写法。小题2注意“鹏”的写法。小题3注意“炭贱”的写法。小题5注意“胸襟”的写法。(9)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诗,然后根据要求,选择恰当的句子。小题9注意“孙仲谋”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读·思(38分) (一)

毕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5??2)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兴旺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答案】C 2.(2015??5)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南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C 3.(2015??2)北宋前期,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用铜版印刷,版图精美。“交子”的出现有利于( ) ①商业的发展②西域地区的开发③印刷业的发展④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控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4.(2015??4)汉代时“(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至宋代则有“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B.大运河贯通南北 C.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 D.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5.(2015??4)“宋齐继,梁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不相符的是( ) A.东晋结束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B.北曾经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和西 C.这一时期正式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答案】C 6.(2015?眉山?20)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答案】A 7.(2015?省?3)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达的农业生产 B.繁荣的南方经济 C.精巧的手工技艺 D.独特的活字印刷 【答案】B 8.(2015??16)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的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的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和下西洋 D.在设立十三行

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分值125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10题地理,每题1分;11—22题历史,每题2分;23—32题政治,每题2分) 1、读下左图判断正确的是( ) A.四地都位于西半球 B.四地都位于高纬度 C.甲位于乙的正西方 D.四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2、读上右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A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B大洲有世界最长的山脉 C. C大陆位于太平洋板块 D. 赤道穿过的大洲只有BE 3、以下四副等高线地形图坡度最大的是( )

A . B . C. D .④ 4、 以下气候类型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 5、关于亚洲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分布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和最大的高原 C.跨寒温热三带,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D.季风气候显著且地区分布最广 6、下列地区位于我国非季风区的是( ) A.我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C.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D.我国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 7、我国许多山脉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右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作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是二三级阶梯的

分界线 C.④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D.④都是两省区的分界线 8、关于我国的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气候呈大陆性特点 ,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B.我国山区面积广大耕地少宜多开垦梯田 C.我国多河流湖泊淡水资源丰富 D.我国多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是寒潮 9、关于长江黄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河都流程长支流多流域广 B.两河最大的水利枢纽都建立在上游 C.两河下游都水流平缓航运价值高 D.两河最大的支流都发源于秦岭山脉 10、我国盛产长绒棉的地理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对下面年代尺提供的时间,解读错误的是 A. A到F是中国近代史时期

山西省2016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带答案

山西省2016年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试题 文科综合 历史 注意事项: 1.文科综合由历史和思想品德两部分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其中历史部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1.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列由于运用了先进技术而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的是 A.耒耜 B.牛耕 C.曲辕犁 D.筒车 2.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地方管理制度。下列对其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②都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③官员都由君主直接任免,不得世袭④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A. 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灿烂辉煌。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小报。下列能入选的一组是 A. 都江堰、祖冲之、毕升、《天工开物》 B. 大运河、《红楼梦》、华佗、郑成功 C. 《伤寒杂病论》、指南针、张骞、郑和 D. 《清明上河图》、火药、司马光、戚继光 4.“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反映了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的普遍追求。这说明近代晋商衰落的原因是 A. 晋商思想守旧,不愿远离故土 B. 晋商农本观念,阻碍资本积累 C. 晋商攀比虚荣,回乡盖房炫富 D. 晋商不思进取,乐于享受生活 5.下列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攫取的特权中,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英商进出口货物需缴纳的税款,中国政府需同英国商定 ②北京东交民巷一带辟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准在界内居住 ③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土

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2016·山东济南·1)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 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 2.(2016·山东济南·2)下列图片是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砖画,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融合B.江南开发C.中外交往D.政权分立 3.(2016·山东济南·3)“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下列事件不能说明唐朝对外开放的是() A.遣唐使来华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 4.(2016·山东济南·4)法国史学家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或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下图反映的社会风貌主要是() A.民族政权并立B.商业繁荣C.经济重心南移D.科技发达 5.(2016·山东济南·5)某中学的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主题为“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管辖”的研究性学习,为此同学们搜集了右表所示材料。据此判断这是对哪一地区的管辖() A.新疆B.西藏C.东北D.台湾

6.(2016·山东济南·6)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是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7. (2016·山东济南·7)下图为2013 年发现的长眠于黄海海底的沉船,被考古人员命名为“丹东一号”。到目前为止,从中打捞出包括印有“致远”字样的瓷盘碎片等诸多文物。由此推断这艘沉船失事于() 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8.(2016·山东济南·8)2016 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长征途中的哪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9.(2016·山东济南·9)1937 年,埃德加·斯诺在(北平)参加日军召开的一次记者招待会时大声质问:“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兵?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军队撤出宛平?”埃德加·斯诺的质问,针对的是()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10.(2016·山东济南·10)1979 年1 月1 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如下图所示),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他() A.开始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B.解决了文革中的遗留问题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1.(2016·山东济南·11)下图为周恩来在北京机场迎接尼克松访华的场景。周恩来对

【中考历史真题】湖南省长沙市2016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试题

2016年长沙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文科综合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学科为开卷考试,全卷共六道大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20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13.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 .项羽 B .张骞 C .蔡伦 D .华佗 14.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 .采邑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15.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外交出现新形势:开始遭受外国侵略,由此出现了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下列哪项史实体现了上述特点 A .靖难之役 B .雅克萨之战 C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6.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A .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B .出国留学的青年 C .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D .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17.“以下犯上,促成民族团结”。这句话适合评价下列哪一事件 A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 .南昌起义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18.下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中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1979年—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 农村 姓名 准考证号

江苏省常州市2016年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6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书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我国历史上“通西域”始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2.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 A.册封达赖、班禅 B.郑和下西洋 C.澶渊之盟 D.迁都洛阳 3.赵翼《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该著作是() A.《论语》 B.《史记》 C.《资治通鉴》 D.《水经注》 4.严复被誉为“放眼世界,又葆有纯正中国心”.他的主要成就是()A.译述《天演论》 B.率军收复新疆 C.编著《海国图志》 D.创办《新青年》 5.1936年12月13日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张杨发表对时局宣言》的新闻报道(见图).该新闻报道的是() A.七七事变爆发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西安事变爆发 D.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6.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导弹部队)改成“火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第二炮兵”成立于() A.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年 C.20世纪六十年代 D.中美正式建交后 7.“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坚持立场,排除阻力 8.辉煌的人类文明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下列文明成就中属于古巴比伦的是() A.《荷马史诗》 B.《汉谟拉比法典》 C.佛教 D.广义相对论 9.某历史学家认为:“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该认识形成的主要依据是,哥伦布等人的探险活动()A.加剧了“三角贸易” B.使用了蒸汽轮船 C.传播了启蒙思想 D.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状态 10.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C.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 政变” D.1813年,玻利瓦尔领导委内瑞拉人民举行起义

2016年广东省揭阳市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6年揭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14.“他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历史学家评价的这一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 B.张骞 C.汉武帝 D.班超 15.孝文帝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他的目的是 A.恢复北方生产 B.巩固鲜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C.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D.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16.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研究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状况的是 A.《缀术》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7.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不属于宋代已完成南移史实的是 A.太湖流域的苏州、扬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B.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C.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D.广州等地造船业发达 18.大画家张择端描绘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的风俗画是 A.《历代帝王像》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女史箴图》 1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 A.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由此起步 B.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 C.辛亥革命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D.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20.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事变,侵占我国东北三省。这一事变是 A.西安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九一八事变 21.1947年夏,毛泽东在听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后,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 A.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解放战争打响了 D.大决战开始了 22.东北解放纪念币,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碑文记载了东北三省军民浴血奋战解放全东北的业绩。下列与东北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秦岭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23.在中国近代与关键词“甲午状元、实业救国、弃官从商”相关的著名实业家是 A.荣德生 B.周学熙 C.张謇 D.荣宗敬 24.假如你是晚晴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的是

山西省2016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山西省文科综合(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A.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 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3.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 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20世纪50年代,在山西发现了种类繁多、古朴精美的宋、辽、金戏曲文物,有戏台遗迹、戏剧壁画、出土珍品等。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元杂剧也发源并成熟于山西,成为元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梆子戏”,即北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蒲剧。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 A. 丰富的戏曲文物,说明了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 B. 元杂剧作为元曲的组成部分,发源并成熟于山西 C. 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梆子戏”形成于明清时期 D. 山西“四大梆子戏”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形成的 5. 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 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 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7. 历史地图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面两幅战役地图,从中能提取到这两场战役的相同点

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卷

2016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10题,每小题1分;第11~17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1分)(2016?连云港)“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2.(1分)(2016?连云港)如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 A.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 3.(1分)(2016?连云港)如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A.优越的自然条件B.人口的大量迁徙 C.统治者的措施D.稳定的社会环境 4.(1分)(2016?连云港)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5.(1分)(2016?连云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描述的是() A.拓印刻石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双色套印

6.(1分)(2016?连云港)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B.郑成功C.文天祥D.戚继光 7.(1分)(2016?连云港)当今出版《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的商务印书馆创办于19世纪()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 8.(1分)(2016?连云港)毛泽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了哪一重大战役()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9.(1分)(2016?连云港)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并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焦裕禄B.袁隆平C.王进喜D.牛玉儒 10.(1分)(2016?连云港)伯里克利时期,民主政治达到巅峰,这一现象出现在()A.古埃及B.古斯巴达C.古雅典D.古罗马 11.(2分)(2016?连云港)下列古代史实或措施,能直接促进中外交流的有()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创立行省制度③郑和七下西洋④设立驻藏大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2.(2分)(2016?连云港)“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B.爱国C.平等D.博爱 13.(2分)(2016?连云港)1956年,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导致这些数据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建立B.召开一届人大 C.实施三大改造D.掀起大跃进运动 14.(2分)(2016?连云港)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列依次为()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③“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15.(2分)(2016?连云港)1972年,尼克松下飞机后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并动情地说:“当我们握手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时代开始了.”他说的“另一个时代”是指()A.世界进入信息时代B.中日正式建交 C.中国加入APEC D.中美关系正常化 16.(2分)(2016?连云港)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B.否定了天主教会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7.(2分)(2016?连云港)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一现象直接来自于() A.欧共体的组建B.欧盟的成立C.欧盟的扩张D.欧元的发行

2016山西卷历史中考试题及详解

山西省2016年高中阶段 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历史 部分 6A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2.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3.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20世纪50年代,在山西发现了种类繁多、古朴精美的宋、辽、金 戏曲文物,有戏台遗迹、戏剧壁画、出土珍品等。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元杂剧也发源并 成熟于山西,成为元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还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梆子戏”,即 北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蒲剧。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 A.丰富的戏曲文物,说明了山西是中国戏曲的摇篮 B.元杂剧作为元曲的组成部分,发源并成熟于山西 C.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梆子戏”形成于明清时期 D.山西“四大梆子戏”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形成的 5.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 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 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6.下表所列为中国历史上有关学校教育的一些史实,其中史实与结论搭配不正确的是() 结论 府的局面 育的推广和发展 早创办的西式学堂 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7.历史地图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面两幅战役地图,从中能提取到这两场战役的相 同点有() ①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②都是彭德怀指挥领导的 ③都是八路军组织发起的 ④山西都是主要战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 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

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6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1.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项羽B.张骞C.蔡伦D.华佗 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 3.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外交出现新形势:开始遭受外国侵略,由此出现了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下列哪项史实体现了上述特点() A.靖难之役B.雅克萨之战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4.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合100年前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B.出国留学的青年 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5.“以下犯上,促成民族团结”.这句话适合评价下列哪一事件()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D.七七事变 6.如表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中农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增长高于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1979年﹣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增长率表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 4.5%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土地私有制的实行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7.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A.基督是救世主B.国王软弱无能 C.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8.图中由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是()

2016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6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是居民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学派是()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3.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D.诸葛亮《出师表》 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 ()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 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 6.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 A.锦衣卫B.军机处C.中书省D.六部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8.据载,清政府的官员都不知道俄国人要求的领土有多大,兴安岭离乌苏里江有多远,还有哪些内容在《尼布楚条约》中尚未确定.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提倡实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提倡民主、科学 10.如图所示为近代某一战争形势示意图.下列表述中与这场战争相关的是() A.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B.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 C.实现了孙中山的理想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河北省年中考文综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7 年河北省中考文综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12 题, 1-10 题,每题2 分; 11-12 题,每题3分,共 26 分 1.冀华中学准备举办“图说时政”专题展览,小亮同学搜集到的下列图片,适宜归入“厉害了,我的 国” 这一主题的是() 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阴雨天,在有积水的路上,大多数机动车驾驶员看到路上有行人会主动减速慢行,生怕将路上的脏水溅 到行人身上。对这样的驾驶员我们会心生敬意,其原因是他们() ①尊重他人 ②尊重劳动 ③讲公德 ④有教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近年来,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利用健康讲座、夸大效果、赠送礼品的手段,诱导老人高 价购买质量低劣的保健品,引发较多消费投诉。为了让更多老人认清不法经营者的真实面目,小亮和同学 们准备到附近居民小区举办公益宣传活动。小亮他们应揭露不法经营者() ①虚假宣传 ②价格欺骗 ③践踏诚信 ④侵犯知识产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河北省雄县有“中国温泉之乡“的称号,全县的六成面积蕴藏地热资源,这里的地热水储量丰富富,埋藏 较浅,出水温度较高,回答 4 5 题。 4.过去,雄县冬季取暖主要靠烧煤,自2009 年开始,这里实施地热代带煤取暖,地热代带煤取暖()

①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②说明自然资源取之不尽 ③解决了我国协调发展问题 ④符合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的要求。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雄县在利用地热资源过程中,应该() ①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利用效率 ②强化节约意识 ③坚持各项工作都服从经济效益 ④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回答 6 7 题。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丰厚的精神滋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启发我们与人为善、平等 待人;“群己合一”,启示我们要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和而不同”,启迪我们尊重不同文化并与之 和平共处 ,, 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①影响我们的道德情操 ②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 ③凝聚中华民族的智慧 ④决定我们的行为方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④ 7.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被英国哲学家培根誉为“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75 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人类如果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 年前,去孔子那里 汲取智慧”。培根和75 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观点共同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 A.对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 B.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C.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最大 D.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郑家庄村,是全国闻名的民族团结示范村。这个125 户的小村庄,聚居着汉、白、 藏、傈僳、傣、纳西和彝7 个民族。小亮和同学们慕名来到郑家庄,感受它的魅力。回答8 10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