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必然趋势_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_杨叔子

时代的必然趋势_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_杨叔子
时代的必然趋势_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_杨叔子

时代的必然趋势:

杨叔子

摘要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前者主要为后者导向,后者主要为前者奠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两者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不可分割,对其形而下的基层与形而上的顶层而言,则完全一致,而在知识这一中层,两

者互异,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的交融,在人生追求、知识、思维、方法、相互关系与身

心健康诸方面,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学习、思考与实践三方面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两者的

交融,以实现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科学人文文化教育

一、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是江泽民%&&!年’月在一次讲话中的精辟论述。国力竞争之所以激烈,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之所以初见端倪,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归根结底,当今时代发展的关键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与技术之源,技术的重大进展直接来自基础科学的进展,亦即来自科学文化的进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赐福于民,也可造祸于民,问题在于人如何去认识、去把握。二、三百年来,科技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问题与精神问题以及科技本身发展问题。而且,科技发展的速度正越来越快,科技成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美国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年出版的《高科技?高思维——

—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一著中,忧虑此事。他在"###年此著的中文版序中明确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怎么办?他坚定认为要作人性思索,要呼吁人性。而人性、责任感,也正是%&&&年(月“世界科学大会”所给出的最主要的信息。奈斯比特呼吁:“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什么样的人?至少有三点:一是要有高度的人性,会高度地对社会负责;二是要有高度的灵性,能高智力地预知与控制科技成果的后效;三是要有高度的人性与灵性,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以更高的科技手段去制止坏人利用高科技去干坏事,化解其危险的后果。重要的是,这就需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需要人性与灵性的交融来实现。显然,这正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二、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

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人特有的人性,人还有人特有的灵性,更有人性与灵性交融而升华成的精神境界,及其由此而产生的巨大能力。人性的开发与培育,主要靠人文教育;灵性的开发与培育,既要靠科学教育,也要靠人文教育。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科学教育主要是科学文化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质言之,教育主要是要用文化开发人的大脑,开发进化了’##万年而具有极大潜能的人脑,而且主要用人文文化开发人脑固有的人性与灵性,主要用科学文化开发固有的灵性,不开发,愚昧、无知,似“人”实非人;而错误开发,则可导致异化人性,扼杀灵性,摧毁潜能。

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主要是求真,简而言之,主要就是“是什么”。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一切违背客观实际及其本质与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

!

规律的认识与活动,必然失败。然而,科学文化本身不能保证科技发展的方向正确,能造福于人,有利于社会,而引导这一发展方向的是人文文化。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主要是求善,简而言之,主要就是“应该是什么”。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一切危害人与社会的认识与活动,必须制止与消除。然而,人文文化本身也不能保证其发展的基础正确,能造福于人,有利于社会,保证这一基础正确的是科学文化。此即,人文为科学导向,科学为人文奠基;善为真导向,真为善奠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主要关系即如此。

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教育,首先是教如何做人,是要开发人性,要有高度责任感。荀子讲得对:“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正因为如此,人文文化至少严重关系到如下七个方面:第一,民族的存亡。民族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概念,而非种族“基因”的概念。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至今唯一幸存的古老的文明实体。罗素讲了一个事实:只有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文化,经历了人类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风风雨雨,不仅没有消灭,也从未中断,而且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表明:中华民族文化蕴含有深刻的、普适的、永恒的哲理,以这个文化作为民族脊梁骨的民族精神是无穷活力的源泉,以这个精神凝聚起来的中华民族具有不可压倒、不能战胜的强大生命力。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中深刻地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的,爱国主义正是中华文化哲理中整体思想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集中体现,国重于家,家重于己,格、致、正、诚、修,为的是齐、治、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然,这也蕴涵着“协和万邦”,“四海兄弟”人际关系。这支持着中华民族顽强地走过五千多年的风雨征程。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中国特色,主要是“背靠五千年,坚持三面向”,“五千年”就是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精神自古迄今的五千多年。可以说,民族的人文文化,即民族文化,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存亡。

第二,国家的强弱。国家强弱取决于综合国力。江泽民讲过,这主要包含三个因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民族凝聚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凝聚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族凝聚力是人和,其核心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无此,就无民族凝聚力。

第三,社会的进退。社会的进步是全面的进步,既包括物质文明方面的进步,又包括精神文明方面的进步。一个社会没有物质文明的进步,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野蛮、愚昧、落后;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没有人文文化的发展,就是卑鄙、无耻、下流;但是,如果有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而没有精神文明、人文文化,就是大灾难!

第四,人格的高低。人格是度量人性、情感、做人的尺子。一个人的品质或思想素质,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人格,中层是法纪观念,顶层是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绝对是第一位的,统领一切;方向一错,全盘皆错。但是,基础是人格。没有人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遵纪守法,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人格,就丧失了人应有的一切。人性贵于灵性,情感重于智力,做人先于做事。这对青少年,特别是对少儿,尤为重要。“幼而学,长而行”;苗不好,成什么材?!才高德缺的人是社会的大灾星。固然,做人往往通过做事来体现;但是,做事更要做人来引导,来保证。成材未必成人,成人大可成材。应深知:人格的影响是巨大的,人文文化基本决定着一个人的人格,文艺起着重大的作用。

第五,涵养的深浅。一个人的涵养,主要指人文文化的涵养。李岚清"##"年&月在一次讲话中强调指出:可以断言,一个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没有足够的人文底蕴是肯定不行的。人文涵养,包括言行的文野、度量的大小、见识的高低、待人的厚薄等等;它为事业奠基。苏轼有两文写得深刻,《贾谊论》与《留侯论》,前者论贾谊,后者论张良,两人都很有才华,贾谊失败了,张良成功了;因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张良则志大量大,才足识足,“有过人之节”。如此事例,不胜枚举。

第六,思维的智愚。美国斯佩里研究人的大脑,’!%"年获诺贝尔奖金。他发现左脑功能主要同科技活动有关,同严密的逻辑思维有关;右脑功能主要同文艺活动有关,同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灵感、顿悟有关,其记忆量是左脑的一百万倍。因此,主要应开发右脑,而文艺主要是开发右脑。日本春山茂雄认为,左脑是个人脑,右脑是祖先脑,人类大脑进化五百万年的精华都在右脑,人的重大决策几乎全由右脑最后做出。因此,要有高超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创造力,一定要重视人文文化,重视右脑。右脑是原创性创新的源泉。但两脑相互联系,用其一废其二,不仅其二废,其一也不会好。

!

第七,事业的成败。人文文化主要两大作用:一是陶冶情感,提升精神境界,几乎决定着人性;一是活跃思维,开拓原创性创新的源泉,严重关系着灵性。一般所讲的非智力因素或“情商”,实际上是人文文化素质的体现,对一个人事业的成败起了主要作用。其实,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苟利国家,死生以之。”讲得多好!

当然,这决不是说,科学文化不重要。科学文化异常重要,是“立世之基”。无科技发展,就无社会进步;无现代科技,就无现代文明。一个文化至少包含四个方面:知识、思维、方法与精神。人文知识是人文文化的载体,是精神世界的基础;人文思维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是人文文化发展的支撑;人文方法是人文知识、人文思维得以实现的手段;人文精神则是人文文化的精髓,是求善而止于至善的境界,并推动着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与人文方法等的发展。

对于科学文化而言:第一,科技知识是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是一元的;正因如此,所以是普适的,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而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类没有发现、发明、创造,社会就不能前进。科技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历史。第二,科学思维主要是逻辑思维,这是正确思维的基础。一切反逻辑的,必然是错误的。第三,科学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这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一切反实证的,必然导致失败。爱因斯坦在#"世纪&"年代曾说过,西方科技之所以比中国发展得快,在于有系统的逻辑思维与严密的实证方法。第四,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精髓,并推动着科学知识、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等的发展。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因为精神本身就是人文的。一切反科学精神的,必然是反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必然是没有任何好下场的。要高度重视科技。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年#月!’日在杂志《()*+,)+》撰文《让科学服务于所有国家》中指出:“我们怎样才能在信息经济时代促进发展?我们怎样才能防止全球和地区性环境破坏?什么才是利用有益新技术、制止恐怖主义和对较快传播的疾病做出快速反应的最好办法?今天,为解决这些问题,每个想制订合理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的国家都必须依赖于它自己的科技能力。”安南此文是为国际科学院委员会(-./)提出的报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世界范围内培养科技能力的战略》而写的“序”。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共生、互通、互补

尽管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者形态有所不同,功能颇具差异,但决非水火不容。两者同源、共生、互

通、互补,两者及其延伸则不可分割地构成人类文化。《华严经狮子章》讲得对:“狮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从一缘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滥是异相;诸根合会有狮子是成相,诸根各住其位是坏相。”如果以狮子比喻为人类文化,那么合会成狮子的诸根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及其各种的延伸了。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同源于实践,同源于人脑,同源于人脑对客观世界中实践的反映以及对反映的加工。

正因如此,两者既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不仅共生,而又互通,即:第一,都承认客观实际;第二,都提炼客观实际的本质;第三,都追索客观实际规律;此即,既求实,又求是。显然,这三点恰恰是科学文化所主要追求的目标;然而,正因为人文文化也源于实践,就自然蕴涵着这三点追求。由此可知,无论是严肃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还是严肃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或者其他领域的严肃的工作者,凡要取得伟大的成就,作出卓越的贡献,概莫能外。对人文文化,如此事例,不胜枚举!韦应物《滁州西涧》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尽管他远不懂水动力学,但承认“舟自横”这一实际;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尽管他远不知地球是球体,但承认“登得高,望得远”这一实际;他们都确认实际而不会去颠倒黑白,妄自臆造。漫画家画人物那惟妙惟肖的几笔,就是现代数学“拓扑学”中三维几何图形的“特征不变量”;文艺作品主要追求“神似”而非“形似”,“神似”就是提炼作品对象的“特征不变量”,即客观实际的本质。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与“好烦其令,而卒以祸”,就是管理哲学的精粹,即按客观规律管理就成功,反之就失败。绝对可以说,一切脱离实际的“成果”,一切闭门造车的“作品”,一切不经艰苦劳动而粗制滥造的“产品”,绝对不是什么好的。

正因两者既源于人脑对客观世界中实践的反映,又源于对此反映的加工,从而不仅也共生,而且也又互通,即:第一,都与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第二,都是精神世界所需而形成的产品;此即,既求实,又求善。显然,这两点恰恰是人文文化所追求的目标;然而,正因为科学文化也源于人脑,也就自然蕴含着这两点追求。众多实例,俯拾皆是!众所周知,科学研究的驱动力,一是社会的要求,一是个人的好奇心。前者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如同爱德华?詹纳为根治天花而发现接种疫苗法,更不要谈我国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的贡献了。救死扶伤治病防病的医学

!"

就是如此。后者是为了满足个人精神世界的需要,如同牛顿因为好奇追寻苹果落地的原因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居里夫人因胶片显影而发现放射性元素,正如同有“为艺术而艺术”,也有“为科学而科学”。因此可见,科学文化又怎么能脱离人文文化的追求呢?只不过这两者主要涉及的对象不同,一是客观世界,一是精神世界,从而差于形态,异于功能罢了!所以,绝对可以说,无论谁,一切不经艰苦劳动、深入思考、反复推敲或反复考验而粗制滥造出来的“作品”,只能归于劣坏之类!至于与“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相比,劣坏不知应愧于何地!

正因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世界的,从而科学的求真精神贯串科学文化始终,科学文化中的知识、思维、方法、精神是一体的。求真,力求反映客观世界的知识才可能是一元的;求真,思维才要求合于逻辑,以保证结果正确、唯一;求真,方法才敢面向实际,才能依赖实证,才能保证思维逻辑与知识一元。同样,正因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从而人文的求善精神贯串人文文化始终,人文文化中的知识、思维、方法、精神也是一体的。一旦涉及价值判断,求善,在不同条件下,知识往往是多元的;求善,思维往往不拘一格、纵横奔放,往往依赖直觉、灵感、顿悟与形象思维方式,以达到其价值判断的结果;求善,方法往往是体验的,以自身精神世界的体验来判断思维与工作结果的成效及其价值。

如前所述,正因所有文化,均源于实践,就往往不可能不体现客观实际的真实与一元,又正因所有文化,又均源于人脑,源于人对客观实际的认识,就往往不可能不体现精神世界的多样性。此即,科学文化中含有人文文化,人文文化中含有科学文化。科学知识是人对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认识,不一定等于客观实际及其规律,因此,前一时期认为是正确的结论到后一时期就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否定,再到更后一时期,又可能出现否定的否定;还有,“公理”就是“不言自明”,“就是如此”,就是没有论证的,就是体悟的、直觉的,其本质就是人文的。科学思维,固然大量的是系统的逻辑思维;然而,导致原创性突破的,著名的科学家认为是直觉、灵感、顿悟、形象思维。与此相应,科学方法,固然大量的是严密的实证方法,但在导致重大成果时,往往靠体验。同样,只要涉及客观实际,不关乎价值判断时,人文知识就是一元的;人文思维在高度重视直觉、灵感、顿悟与形象思维时,也十分关注严密、精炼、系统、层次、呼应,即关注逻辑,具有说服力的作品莫不具有强有力的逻辑;人文方法,当然也重视实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至于精神,当然是人文的,而且伟大的科学家莫不努力追求崇高的品德,求善;伟大的文艺家,莫不竭心反映深刻的实际,求真。

显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有三层:基层,形而下的一层,是实践,是大脑对实践的反映,两者完全一致。中层,知识层,包括思维、方法等在内,这就是作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存在的形式这一层,两者互异。正是这个互异及其特点,差于形态,异于功能,才将文化划分成种种不同的学科。然而,如上所述,两者之中,仍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衰则俱衰,盛则俱盛,在科技高度发达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顶层,形而上的一层,是精神层面,是情感与智力交融的、人性与灵性交融的境界层面,两者又完全一致。科学文化主要追求“是什么”,进一步的追求是“果真如此吗”;人文文化主要追求是“应该是什么”,进一步的追求是“果应如此吗”;其实,百川归海,两者归结就是“果如此吗”。两者为了进一步的追求,都对已有的文化反思、怀疑、批判,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以达到更深刻、更普适、更永恒。而且,基层的实践无止境,中层的知识创新无止境,顶层的精神追求也无止境。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人文贯串科学的始终,为其导向,提供动力,开辟原创性源泉;科学也贯串人文的始终,为其奠基,提供素材,避免误入荒谬。没有人文的科学教育,可能培养出没有人性、缺乏灵性的书呆子、机器人、乃至刽子手;没有科学的人文教育,可能培养出没有真正的人性、实在的灵性的而目空一切的精神病患者、狂人、乃至毒枭。这决不是所希望的。

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本来是交融的,所以,应该交融,可以交融,而且必须交融。交融则两利,盛则俱盛;分离则两弊,衰则俱衰。交融不仅利于两者的发展,而且根本是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即升华人性与灵性,提升精神境界。这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既求真,又求善,方能形成全面负责的责任感,从而有动力,有激情;从而可能全身心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而创造性奇迹往往在这个境界中迸发出来,达到求真、务善、完美、创新。第二,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交融,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知识是

!!

文化的载体,是思维、方法、精神等等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这些,就没有力量;没有完备的知识基础,就没有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交融,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优秀的思维,一要正确,二要有原创能力。逻辑思维保证思维的正确性,直觉、灵感、顿悟与形象思维保证思维的原创能力。彭加勒讲得对:逻辑是证明的工具,而直觉是发现的工具。证明只能跟踪,发现才可原创。第四,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交融,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工作方法。科学方法讲实证,讲严谨、有序,讲“天理”;人文方法讲体验,讲宽松,活泼,讲“人情”。合“天理”顺“人情”,自然有效。第五,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相互关系。科学文化承认客观,人文文化关怀客观。客观世界一是有差异,二是又和谐。有差异才要承认,要和谐就需关怀。既承认,又关怀,就可能同外界和谐相处。第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身心状态。科学文化主要解决生理健康问题,人文文化主要解决心理健康、脑健康问题,而且心理健康往往严重影响生理健康,起着主导作用。具备以上六点,就可以达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所提出的成功三个条件:有志,有力,有物相之,即有理想,有能力,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是的,不同而和,和为贵,和则生实,和而创新。

如果讲,科学文化主要是讲客观世界,讲“天理”,讲“天道”;人文文化主要是讲主观世界,讲“人情”,“人道”,那么,两者交融就是“主客一体”、“天人合一”。不但历史事实而且现代科学也已证明:主客不可分开,天人不能割裂。显然,“天人合一”是我国一大优秀传统,也正是中华文化哲理中整体思想在世界观方面的精彩体现。身需彩凤双飞翼,一翼是科学,一翼是人文;双翼健劲,才能击水三千,扶摇九万,长空竞胜。

五、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的紧密结合,有利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者的本质交融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如何交融?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结合。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

第一,学习是基础。学习,首先就是要读“书”,读“书”是继承前人的知识;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即使是错误的,也要知道错在何处。其次要向实践学习,实践是最大、最活的教科书。再次还要向自己学习。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不骄不馁,才能不断前进。宋代姜夔讲:“不知诗病,何由能诗?”老子讲:“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病病两字中第一个病就有认识、反省的意义。老子又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论语》开宗明义的第一篇第一章第一句讲的就是学

习。不学无术,不学无知!

第二,思考是关键。我们提倡要善于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还不够,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

果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能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那么只能永远跟踪,高级落后。“学而不思则罔”,

行而不思也罔,看到的接触的都是个性的、特殊的、

形而下的,“道可道,非常道。”能不能从个性看到共

性,从特殊看到一般,从形而下看到形而上,非常重

要。要善于超越,要善于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即善于

抽象,善于抓住本质,如同韩愈所讲,要“思其义”,

“提其要”,“钩其玄”;当然,也要善于从形而上到形

而下,即善于联想,举一反三。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

以能创造,就在于人有人特有的灵性,能思考,能创

造性地思考。恩格斯讲得好: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

人类的智慧,是独立思考着的精神。

第三,实践是根本。这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实践是最大的教科

书。现在所谓的知识、自然的奥秘、人生的真谛、社会

的规律都在实践里。三,能力来源于实践。不实践,就

无法将知识升华为素质。能力是素质的一种表现,还

有些能力,绝对不是学来的,只能在实践中领悟、培

养。四,品德来源于实践。道德,也是素质的一种表现,

道是行,“德”其实是“得”,只有行了(即实践了)以后

才能得到,才能表现为道德。很多德行,读不来,在实

践中才能体省。读“书”只关系到认知过程,而实践还

关系到非认知过程。能力与品德的形成,本质上即素

质的形成,不但要有认知过程,也要有非认知过程,这

绝不能离开实践。五,创新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没

有创新。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始终贯串着实践。

学习、思考、实践这三者决非是彼此孤立的。要

在学习中思考,否则是死读“书”,读“死书”,成了书

呆子、计算机的存贮装置。要在实践中思考,否则不

是“盲动”,就是“照章办事”,甚至比不上会学习的机

器人。思考把学习与实践紧紧联在一起。通过思考,

可以在学习中去实践,更可以在实践中去学习。即学

中做,做中学。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也不能脱离学习

与实践去思考,即不能随意空想,不能胡思乱想,“思

而不学则殆”,殆者,危险也。“躬行为启化之源”,不

“行”,没有恰当形式的实践,思有何益?!我国有着这

三者相结合的极为优秀的传统。荀子《劝学》中讲: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岳麓

!"

!"

!!!!!!!!!!!!!!!!!!!!!!!!!!!!!!!!!!!!!!!!!!!!!!!!!!!!!!!!!!!

王孙禺

袁本涛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摘要

回顾了人类发展观的演变,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发展经验的全面总结和人类发展思想的结晶与升华。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有着丰富的意蕴,它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处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同时,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应该根据科学发展观来处理好几对关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教育发展书院有四句话:“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

于成人。”讲的都是此意。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的紧密结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者的本质交融,极有助于将精神升华到一个“止于至善”的境界,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质言之,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是:源于实践,生于大脑;差于形态,异于功能;起于知识,通于思维;补于方法,融于精神;升于境界,止于至善。

时代在呼唤,要把科学文化同人文文化交融!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一开始的三句话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一句讲的是人文,核心是关怀人,即为了谁,依靠谁,这也是人文教育的要点;第二句讲的是科学,核心是要全面地按客观规律办事,这

是科学教育的要点;第三句话讲的两者交融可达到的

结果。是的,只有交融,才能创新,才能发展,才能持续进步。

在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与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科学,没有现代技术,就是落后,就是衰弱,一打就垮,痛苦地受人凌辱与宰割;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文化,没有民族精神,就会空虚,就会异化,不打自垮,就会甘愿受人奴役与鞭打。历史之鉴,难道还少吗?忧患之思,难道可丧失吗?时代趋势,难道可不察吗?当前大好机遇,难道可以不抓住吗?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湖北武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

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

想。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在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快速发展形势下的理性思考。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也必须遵循科学的发展观,没有城乡间、区域间、群体间教育的协调发展就谈不上教育的公平与正义,没有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也不可能保证教育在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我国总体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这里拟就

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以及如何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谈一点感想。

一、发展观的演进:从以()*的增长为中心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发展观也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众所周知,#$世纪%$年代以来,人类的发展观实际上已经经历了多次的变革,这一变化的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

自#$世纪%$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以工业化

进程作为现代文明重要特点的“工业文明观”以来,直

到上世纪’$年代以前,追求()*的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强调通过经济增长和现代化,消除传统二元经济和社会不公,发展几乎就是被看作一种经济现

_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_研究综述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融合”研究综述 冯 艳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均主张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并纷纷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汇合点,探索两者融合的基本途径。 成思危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趋向正在兴起,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哲学基础是客观世界的系统性。他从战略高度探讨了推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几个重要问题,指出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的系统性和系统的复杂性,发展并完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为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应鼓励学者自觉地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鼓励跨学科的研究,努力培养跨学科研究人才。 肖峰在《两种文化的亲和———罗蒂论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一文中,介绍、评述了罗蒂在科学与人文关系上的主要观点。罗蒂反对用硬事实和软价值、真理和娱乐、客观性和主观性来区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统观点,分析了造成科学与人文对立的原因,赋予“合理性”这一概念以“清醒的”、“合情理”的新的含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两种文化的“亲和”。肖峰认为,罗蒂在反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二元对立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他又走向似乎要完全取消科学与人文之间差别的极端。肖峰主张,科学与人文应向在有差别基础上互融互渗的内容多样性的统一趋近。肖峰在《论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观念互启与方法互用》一文中还进一步深化了对两种文化相互关联的认识,指出科学与人文在观念上是互相启发的,在方法上是互相应用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互相渗透与交融的这两种形式具有层次递进关系。 黄瑞雄分别介绍和评述了费耶阿本德、萨顿对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的观点。黄瑞雄指出,努力消除科学与人文分裂对立的现象是费耶阿本德科学观产生的背景,费氏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批判,主张“反对一切方法”、 “怎么都行”,认为科学与非科学无优劣好坏之分,它们拥有平等的权力和机会,不可比较和评价。黄瑞雄认为,费耶阿本德对于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更多关注的是平等问题,而不是协调、融合,其相对主义色彩浓厚。费耶阿本德力图以贬低科学的地位来协调科学与人文关系,走向一个极端,从而抹杀了科学与人文的差别,这些是不对的。 黄瑞雄在《萨顿科学人性化的理想与现实》一文中指出,萨顿科学人性化的理想是一种新人文主义,即以科学为基础的人文主义,其实质是要使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协调。实现科学人性化的理想虽有很多困难,但萨顿坚信它是可以实现的,并认为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间的桥梁。黄瑞雄肯定了萨顿倡导科学人性化的积极意义,但认为把科学史作为科学人性化的唯一途径不妥。 常立农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两者倡导的价值观念不同。人文文化倡导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强调人和人的价值;科学文化倡导理性至上的价值观念,强调逻辑分析和认知世界。他着重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人类在技术实践中形成的以功利性、科学性、商品性、伦理性、系统性价值观念为基础的技术文化,认为它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实现两者融合的桥梁。 郝刘祥利用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本主义传统》中对人文主义的阐释,考察了科学史与人文主义的关系,指出科学史特别关注科学家的生活和思想;科学史研究旨在弘扬人的创造性;科学史本质上是一门思想史;科学史是沟通科学与人文主义的桥梁;特别强调科学史在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方面负有重大责任。 黄少华认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人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共同的研究对象,科学的统一性问题只有在存在论人学的视界内才能获得真正的解决。存在论人学着重追问人的存在方式,强调对人的本性的存在把握。人的感性生命本性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奠定了人性立足点。 孟建伟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应当汇合于一种共同的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的人文精神。他强调,人文精神不仅仅是“文人精神”或“人文科学的精神”,而且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是一致的,并且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梁枫英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成果的功能方面 ? 7 1 ? ?信息综览? ?《学术月刊》2001年第11期?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 化的冲突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自然辩证法》作业—— 浅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我国着名的机械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从表面上看,科学是求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人文是求善,解决的是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但从两者内在的关系来看,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两者不可分割。”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左膀右臂,两者在浩瀚的文明发展史上相爱相杀,纠葛不止。 可以说世界范围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要远比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繁荣。在那个长达几千年的时间跨度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受到了歧视和打压,被视作一种与固有人文、宗教精神格格不入的“异者”,是一种可怕的需要打压的冲突,是荒谬而又可笑的“外乡人”。 15世纪至17世纪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发现和发展了“日心说”,这个本可以让人类对宇宙星空的认识进一个大步的新发现,却因为与天主教所遵从的“地心说”相悖而得到罗马教廷的封杀和禁锢。以至于,在《》出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心说”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寥寥无几。 在中国古代,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一步步成为统治思想。朝廷里一些迂腐的儒士片面理解儒家典籍中孔子对待技术的思想,将科学技术视为“艺成而下”的“小道”。头脑灵光的年轻人都秉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鲜有人涉足民用工具

或军事器械的革新创造。有发明被采纳,无非也是因为辅助了人文文化的发展而得已延存,如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等。 从文艺复兴开始,科学技术逐渐赶上人文文化的发展步伐,两者开始有了一些新鲜而有趣的交融。达芬奇的着名素描《维特鲁威人》就是一部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达芬奇将生物学基础(形体和比例)和几何学知识(方形和圆形)都运用到这幅人体素描之中,使《维特鲁威人》在他的妙笔下既展现出精妙的比例又有了艺术的美感。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号召下,各级政府、大中专院校、研究所都将推动各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为最重要的工作。一大批知识青年投身于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曾被长期冷落的科学技术终于在知识体系中翻身,成为先进和富强的代名词。国家对科技的重视造就了科学技术文化的繁荣,也成就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此时,已没有人再说科技使无关紧要的东西,更没有人用排斥的眼光看待它。科技一跃成为了无比重要的一个工具,甚至一度超越“人文”在人们内心中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国际社会接轨。除了获得巨大的国际市场这一好处外,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竞争,而文化竞争就是一方面。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群众的实惠就是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这不能不说是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强国战略的硕果。然而,这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文文化发展的滞后。广大群众普遍拥有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但却没有相对丰富的精神生活。于是,外国的文化产品趁着国内市场的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否能交融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否能交融、如何交融? 科学与人文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础文化,他们在不同领域发展不同的作用。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时期,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革命将人类带入了自动化的电气时代。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有一天,人们突然问,科学与人文有什么区别?是不是一回事?能不能交融?如何交融? 科学是在探求自然世界的真理,人文是在发现自然世界的美好,这并不矛盾,将科学与人文统一起来,就是真正的美好,正式人类最向往的终点。虽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在发展过程和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但是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交融就是必须的,而且是有意益的。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杨叔子先生说过,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问题在于人如何去认识、去把握。科学文化可以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规律的,但其本身不能保证科技发展的方向正确,能造福于人,而引导这一发展方向的是人文文化。人文文化可以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与终极关怀但其本身也不能保证其发展的基础正确,能造福于人,保证这一基础正确的是科学文化。因此,只有两者交融,互相作用才能保证科学文化的正确方向,保证精神世界的稳定基础,才能造福于人。 爱因斯坦和达芬奇就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的典范。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基本上是个绝对的和平主义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的积极的进步活动,让我们看到科学家是不可能置身

世外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必然要与社会交融,与社会文化交融。他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他自己正是这样去做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达芬奇的众多画作中,《维特鲁威人》就最好的展现了达芬奇将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他用最直观的方法证明了维特鲁威定律的科学性。 如果交融是必然的,那么如何交融?前人指出,最根本的就是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紧密结合。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第一,学习是基础。学习,首先是继承前人的知识;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继承,才能发展。第二,思考是关键。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创造,就在于人有人的灵性,能思考。第三,实践是根本。这至少体现在五方面: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实践是最大、最活的教科书;三,能力来源于实践;四,品德来源于实践;五,创新来源于实践。创新始于实践,终于实践,始终贯穿着实践。 当前国力的激烈竞争,竞争的关键是科技,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竞争

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

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围绕这两种文化,谈谈怎样科学规划自己的发展与学习,两种文化在个人身上的体现。1,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过程中,我们须明白科学不是万能的,唯人文主义也是不行的。唯科学主义和唯人文主义都会阻碍我们的发展与学习,2,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中常常会接触到科学技术知识,比如我们随处可见的手机,汽车,电脑等,这些都是科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现了科学的神光异彩,这样会膨胀我们的唯科学思想。纵观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是科学和文化这两大引擎,我们要清楚认识到科学不是完全独立的,科学需要人文来对其批判,指引其前进,最后才能矫正科学前进的方向。如果科学不能为推动文明的进度,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还会要它吗,3,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思想。强调科学既可给我们的发展和学习带来福音,也可给我们发展与学习带来灾祸的两面性,否定把科学简单地等同于真理和绝对的正确,肯定错误的认识的必然性和积极作用;强调主体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科学知识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而非纯粹的客观等等,4,在我们的发展和学习中,我们要注意两种文化的学习,逐渐让其二者融合和相互补充;注意不是让它们“合二为一”,而是让他们共存并保留各自的不同。但“人”是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科技要以人为本,科学要人性化。要实现这些,都离不开人文文化,5,在我们的发展和学习中,破除“重理轻文”思想,应走“文理并进”之道路,树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同等重要的思想观念。要强调两门科学相互尊重、相互吸收、

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

《自然辩证法》作业—— 浅谈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我国著名的机械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过,“从表面上看,科学是求真,解决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问题;人文是求善,解决的是精神世界的认识问题。但从两者内在的关系来看,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两者不可分割。”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左膀右臂,两者在浩瀚的文明发展史上相爱相杀,纠葛不止。 可以说世界范围内,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人文文化的发展状况要远比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繁荣。在那个长达几千年的时间跨度里,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受到了歧视和打压,被视作一种与固有人文、宗教精神格格不入的“异者”,是一种可怕的需要打压的冲突,是荒谬而又可笑的“外乡人”。 15世纪至17世纪时,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发现和发展了“日心说”,这个本可以让人类对宇宙星空的认识进一个大步的新发现,却因为与天主教所遵从的“地心说”相悖而得到罗马教廷的封杀和禁锢。以至于,在《天体运行论》出版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日心说”极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支持者更是寥寥无几。 在中国古代,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一步步成为统治思想。朝廷里一些迂腐的儒士片面理解儒家典籍中孔子对待技术的思想,将科学技术视为“艺成而下”的“小道”。头脑灵光的年轻人都秉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鲜有人涉足民用工具或军事器械的革新创造。有发明被采纳,无非也是因为辅助了人文文化的发展而得已延存,如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等。

从文艺复兴开始,科学技术逐渐赶上人文文化的发展步伐,两者开始有了一些新鲜而有趣的交融。达芬奇的著名素描《维特鲁威人》就是一部科学与人文完美融合的经典之作。达芬奇将生物学基础(形体和比例)和几何学知识(方形和圆形)都运用到这幅人体素描之中,使《维特鲁威人》在他的妙笔下既展现出精妙的比例又有了艺术的美感。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号召下,各级政府、大中专院校、研究所都将推动各自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定为最重要的工作。一大批知识青年投身于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曾被长期冷落的科学技术终于在知识体系中翻身,成为先进和富强的代名词。国家对科技的重视造就了科学技术文化的繁荣,也成就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此时,已没有人再说科技使无关紧要的东西,更没有人用排斥的眼光看待它。科技一跃成为了无比重要的一个工具,甚至一度超越“人文”在人们内心中的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发展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国际社会接轨。除了获得巨大的国际市场这一好处外,我们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竞争,而文化竞争就是一方面。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群众的实惠就是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这不能不说是国家大力倡导科技强国战略的硕果。然而,这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文文化发展的滞后。广大群众普遍拥有了充裕的物质条件,但却没有相对丰富的精神生活。于是,外国的文化产品趁着国内市场的空缺而迅速涌入。进口的文化产品带来的是西方文化,而西方文化在我国的传播造成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和人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这两者的后果就是国人道德观念的沦丧与一系列有悖社会公德的违法活动的出现。如食品生产中“毒豆芽”、“地沟油”、“激素奶”等有毒食品的层出不穷以及拐卖妇女儿童、建造“豆腐渣”工程、在景区乱写乱画等违法行为的屡禁不止。 面对如此多棘手的社会矛盾,党和国家领导人开始意识到,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化一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两者的关系。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

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

谈谈你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两种文化的认识,围绕这两种文化,谈谈怎样科学规划自己的发展与学习,两种文化在个人身上的体现。1,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过程中,我们须明白科学不是万能的,唯人文主义也是不行的。唯科学主义和唯人文主义都会阻碍我们的发展与学习,2,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中常常会接触到科学技术知识,比如我们随处可见的手机,汽车,电脑等,这些都是科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展现了科学的神光异彩,这样会膨胀我们的唯科学思想。纵观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是科学和文化这两大引擎,我们要清楚认识到科学不是完全独立的,科学需要人文来对其批判,指引其前进,最后才能矫正科学前进的方向。如果科学不能为推动文明的进度,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还会要它吗,3,在我们的发展与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把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思想。强调科学既可给我们的发展和学习带来福音,也可给我们发展与学习带来灾祸的两面性,否定把科学简单地等同于真理和绝对的正确,肯定错误的认识的必然性和积极作用;强调主体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认为科学知识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而非纯粹的客观等等,4,在我们的发展和学习中,我们要注意两种文化的学习,逐渐让其二者融合和相互补充;注意不是让它们“合二为一”,而是让他们共存并保留各自的不同。但“人”是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科技要以人为本,科学要人性化。要实现这些,都离不开人文文化,5,在我们的发展和学习中,破除“重理轻文”思想,应走“文理并进”之道路,树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同等重要的思想观念。要强调两门科学相互尊重、相互吸收、相

互讨论的科学态度,克服故步自封的态度。只有我们清楚认识到以上的这些,才能更好地指引我们的发展与学习,这样也就能更好地指引社会前进。

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石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包括精神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技术一般属于物质文化。科学器物、工具等也属物质文化之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知识成果,才属于精神文化。科学技术文化与其他文化共存于人类文化的整体之中,构成一个有机体。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不能不把它和其他文化区分开来,这便要找出它的特点。 一、科学技术文化是自然的人化。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把自己的本质力量投射到自然界,并通过自然界实现自我的外化,这便创造了一个人化了的自然,或现在一般说的“人工自然”、“第二自然”。这是人创造的,属于人的,属于人类的自然,这就是科学技术文化及其成果。 二、科学技术文化的自然性。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不断地作用于自然,也就是人的价值目标外化,通过自然界这个载体,实现人的目的性和人的存在价值。然而,自然界并非俯首听命,任人摆布,而是以它特有的方式不断地作用于人。在这种自然和人的相互作用之中,铸造了人类文化,其主体是科学技术文化。自然科学根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文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离开了自然的质料和运动,科学技术文化既没有内容,也没有载体,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我们从这种文化的内容上说,它具有自然性。 三、科学技术文化的客观实在性。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上,创造了科学技术文化,这种文化一经形成,便营造成为一个独立的客观世界,一个可直观的外在世界,成为人面临的客观世界的一个实在的部分,并成为人再次对象化的对象世界。 四、科学技术文化具有理性。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这种力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智能,也就是人的理性的批判能力。无论是经验理性,还是近现代的实验理性,都是科学技术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科学理论、科学思辨纯粹是在理性世界中游弋,即使科学技术物质成果,也是人类的心智的结晶。情感的东西,在科学技术文化中已被生产实践所清洗,部分地被分化到宗教中去了,正是在这里,科学和宗教发生分野。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形式及其成果。 五、科学技术文化的人类性。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它所反映的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是一个不分民族、不分地域的统一的大自然。因此,虽然这种文化从个体上,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人创造的,但是从整体上看,它一经产生,便是全球文化、国际文化,是没有民族性、国家性和阶级性的。从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的鉴定标准,到提倡的科学精神乃至所要求遵守的道德规范,全球都是一致的。科学的价值观念,虽然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取向,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开始从全球利益来思考,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逐步成为科学技术文化的一致追求。 六、科学技术文化的整体性。科学技术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然而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摘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推动文化巨车前进的两个轮子,是铸就先进文化强劲肌体的重要元素。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演进中产生的两大文化现象。两者是从融合到分裂再到融合的历史演变过程,目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进一步的融合具有历史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意义。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具有深刻的价值一致性,两者共同的目标是指向人类真善美的崇高理想境界。 【关键词】科学文化,人文文化,融合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辨析 文化是人类发展史上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合,表现为人类生活与生产的方式。文化可分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构成了文化的两个维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存在的两大文化现象。它们统摄着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形成不同视野中的世界图景,它们的分野、对峙与交融、互渗,赵成了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曲折演进。尽管人们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争论不休,但对其概念却仍然缺少基本的、清晰的界定。 英文中“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一是就是“知识”、“学问”,所以,从最初人们使用“科学”这一范畴时起,就是把它和知识联系在一起的[1]。在这里,“科学”是指自然科学,科学文化是在人类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的,是人类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所创造的,表现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并反过来成为人们追求真理时的科学指导。科学求真就是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他有三个特点:一是追求真,崇尚客观性和求实性。具体表现为以物为尺度,以客观世界为认识对象,把主体对认识过程的干扰视为科学的大敌,竭力去逼近排除了一切主体作用的事物本来面貌。二是理性至上,努力把个别的、无限丰富多彩的感性经验抽象为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简洁性的概念、范畴和公式。三是科学的对象无禁区,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范围和不断开拓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是主体认识客观世界的内在冲动。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是科学文化的五个要素[2]。 “人文文化”是从“人文主义”演变过来的。人文文化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它是指蕴含在人文学科中的共同的东西——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

论科技与文化的关系

论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 摘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而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核心,自古以来,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与发展,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承载着不同的任务,但二者共同服务于社会、经济的作用未曾改变过。科学技术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融合、促进,二者既有联系、区别、统一、融合的相互关系,为人类生活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做突出贡献。 关键词:科学技术;文化;融合;统一;区别 一、引言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情形下,科学技术与文化的交流日益紧密与深入,在当前发展趋势下,正确认识和对待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为指导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提供有力的帮助。众所周知,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潮流中不断改革创新,经久不衰,为人类生活不断创造新的血液与活力,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为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和创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精神映射,反映着人类的精神高度和思维方式,同时承载着引领社会进步和提升人类素质水准的功能,从侧面指导着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科学技术应发展的方向。经过岁月年轮的不断洗礼,二者从最初的相互独立,到如今不断地相互交错、融合,让人类生活与社会发展有更为鲜明的旗帜,当下,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应成为我们的尤为关注的目标。 二、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内涵与界定 对于特定的名词都会有本质上的概念,而概念的最本质解读就是传统意义上该名词的定义或内涵,一旦弄清其内涵,对我们了解其本质与认识其功用起到重要作用。同样的,对于科学技术及文化这样两个重要名词,从根本上解析其内涵,对于我们研究或阐述二者的关系,分析现状等起着指导作用。 1.科学技术 我们熟知的科学技术,实际上是科学、技术两个名词的统称,我们习惯上将二者统一称为科技。实质上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自然学科,主要解决理论问题。而技术则是生产实践中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方法等,主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总而言之,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体,科学是新的发现与认知,是技术的完成的重要指导,而技术反过来是发明,是科学的实际应用。 2.文化

时代的必然趋势_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_杨叔子

时代的必然趋势: 杨叔子 摘要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前者主要为后者导向,后者主要为前者奠基;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两者同源、共生、互通、互补、不可分割,对其形而下的基层与形而上的顶层而言,则完全一致,而在知识这一中层,两 者互异,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的交融,在人生追求、知识、思维、方法、相互关系与身 心健康诸方面,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学习、思考与实践三方面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现两者的 交融,以实现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科学人文文化教育 一、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是江泽民%&&!年’月在一次讲话中的精辟论述。国力竞争之所以激烈,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之所以初见端倪,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归根结底,当今时代发展的关键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与技术之源,技术的重大进展直接来自基础科学的进展,亦即来自科学文化的进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赐福于民,也可造祸于民,问题在于人如何去认识、去把握。二、三百年来,科技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问题与精神问题以及科技本身发展问题。而且,科技发展的速度正越来越快,科技成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美国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年出版的《高科技?高思维—— —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一著中,忧虑此事。他在"###年此著的中文版序中明确指出: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怎么办?他坚定认为要作人性思索,要呼吁人性。而人性、责任感,也正是%&&&年(月“世界科学大会”所给出的最主要的信息。奈斯比特呼吁:“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去实现?”什么样的人?至少有三点:一是要有高度的人性,会高度地对社会负责;二是要有高度的灵性,能高智力地预知与控制科技成果的后效;三是要有高度的人性与灵性,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以更高的科技手段去制止坏人利用高科技去干坏事,化解其危险的后果。重要的是,这就需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需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需要人性与灵性的交融来实现。显然,这正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二、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 人之所以为人,因为人有人特有的人性,人还有人特有的灵性,更有人性与灵性交融而升华成的精神境界,及其由此而产生的巨大能力。人性的开发与培育,主要靠人文教育;灵性的开发与培育,既要靠科学教育,也要靠人文教育。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科学教育主要是科学文化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质言之,教育主要是要用文化开发人的大脑,开发进化了’##万年而具有极大潜能的人脑,而且主要用人文文化开发人脑固有的人性与灵性,主要用科学文化开发固有的灵性,不开发,愚昧、无知,似“人”实非人;而错误开发,则可导致异化人性,扼杀灵性,摧毁潜能。 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主要是求真,简而言之,主要就是“是什么”。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一切违背客观实际及其本质与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 !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和文化竞争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民族存在主体的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相互之间角逐,被置于一个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广阔和开放的世界历史舞台上,这种竞争和发展的共存使各个国家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空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各个领域,无时无处不在进行着激烈地碰撞与磨合,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巨大作用被凸显出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技术的实力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这个世界历史大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其所处的地位。 当今的世界大舞台无疑是全球化的,从有形的人口、产品、资本到无形的理念、文化、意识形态,这些介质在世界范围内无比自由的得以流通。这种流通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物理概念的消失,世界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在这里,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受到了冲击,每一个个体与世界整体无比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人类面临着的是全球问题,接触到的是全球资讯。而这样的世界地球村的形成无疑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伴生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指数函数速度的增长,把人类从记忆中的农耕劳作、手工经济、祭天祈福、兵车马行的古代社会带入到了如今的现代化大生产、电子化生活、交通便利的全球社会。 然而,国家仍然是民族的存在主体,仍然是国际活动的主体,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仍然是各个国家民族不变的主题。各国在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武器强大自己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同样成了各个民族用作保护自己的特色化发展、抵制全球化浪潮的另一件武器,科学技术和文化成了新的国际形势下各国维护国家主权的两把利器。 传统的国家主权主要是指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肆虐、大国关系的新的变化,国家主权问题更涉及到信息主权、生态主权、文化主权等更广阔的范围。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需要军事实力、经济水平、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共同的保障。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都有其不可抗拒的规律。历史总是有章可寻,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国际竞争形势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强者生存有着可以比照的相同历史痕迹。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自然界的“丛林法则”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潮流中仍然具有普适性。 各个国家只有在用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硬实力提升的同时,用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来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在适者生存的国家丛林中立足。 二、不平衡发展下的文化侵略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目前存在于国际交往中的仍然是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各国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不同的形式依旧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世界的永久和平,“弱肉强食”在经济繁荣、世界大同的面具下悄然进行。 文化帝国主义成了让世人担忧的新的名词,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诞生的。所谓“新帝国主义”,指的是在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的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扩张战略由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文化控制为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融合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融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1959年,英国著名学者斯诺在剑桥大学演讲中提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所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关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经常处于相互对立的位置,并且还相互鄙视、甚至不屑于去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这一现象被称为“斯诺命题”。斯诺认为两种文化的分裂必然会妨碍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概念 科学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与财富的总和,大致可划分为物质、规范、精神三个基本层次。物质文化是指科学文化的物质,主要是科学能够被人类所利用其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科学的规范文化是科学文化的服务中介,包括科学的伦理规范、科学的法律规范和科学的政治、组织规范。科学的精神文化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

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的,是求真,研究“是什么”的问题。 人文文化是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体认和追求的结晶,它关注对象是“人”,而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强烈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特征。人文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侧重于人类生存意义、方式与价值的关怀与维护;其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是人文学科知识体系及体现人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价值理性、精神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研究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实质是真与善的交融。李政道博士曾深刻指出二者的关系: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和普遍性。科学文化的本质是求真,但是科学文化本身并不能保证科技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造福于人类和社会,引导这一发展方向的是人文文化。人文文化本身也不能保证其发展的基础一定是正确的,一定能造福于人类和社会,保证这一基础正确的是科学文化。因

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浅谈“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 摘要:由大学中科技文化教育和人文文化教育的不平衡这一主要现象出现,讲述了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概念、特点以及这两者各自的发展历史,最后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之中,我们应该在大学教学中同样重视人文文化教育而不是一味的强调科技文化教育。 关键词:教育、科技文化、人文文化、结合 在大学教育中,科技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主流,而人文文化教育受到严重轻视,出现科技文化教育与人文文化教育相互对立的情形。许多大学理工科专业占三分之二以上,在中国的青年学生中更是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这就势必导致学生的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严重脱节,许多理工科学生仅仅局限于本行业本专业的知识,连基本的人文素质都不具备,人文意识非常薄弱;而文科学生对科技文化则是一无所知,逻辑思维、动手能力极差,整体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 针对在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被提了出来,素质教育所强调的是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以及外在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其实质是打好基础、全面训练,使学生学到的东西得以内化为替在的能力和内在的品质与精神,而这种知识底蕴与身心素养正是人文精神的追求。也就是说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处于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地位。中国教育部顺应文理渗透科学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是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必须是以科学知识传授为内容的科学教育和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内容的人文教育的统一。 科学技术不仅是系统化的理论和工艺,而且是一种角色、职业、产业、体制,一种社会活动。在科学活动中形成了科学共同体以及科技文化,科技文化主要表现在科学共同体所认同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制度、科学活动方式等方面①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包括追求真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怀疑精神、破除迷信和不为教条束缚的精神、理性思维的精神、创新精神等;科学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科学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科学知识反映人类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水平,其内容包括在各具体自然科学中,它是科学文化的基础;科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方式之一,科学活动属于知识生产,是研究性质的。 科学技术作为特殊的职业、特殊的产业、特殊的组织、特殊的活动方式而形成有特点的科技文化。首先,科学技术是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文化中,科学技术相对于文化的整体则是比较活跃的因素,容易发生变革,文化的变革往往是先从科学技术的变革开始,文化的其他部分则比较滞后。其次,科学技术具有通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杨叔子 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科学化的前提是人文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血肉相依,一切为人,这就是人文的问题,人文的问题就是对人的高度关心。 一个科学家的想象力主要来源于人文。多读一些人文书多一些人文知识,起码有几点好处:树立民族责任感,知识渊博、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学人文知识可以提升精神境界放开想象力。 科学教育跟人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的教育发展趋势。 从科学家到大学生到中学生到小学生,人文科学文化是起巨大作用的,里面也包括学习人文科学的人,应该适当的了解数理化知识,了解自然科学情况。 时代呼唤我们将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交融起来。科学文化是客观规律,人办事肯定要学习科学文化。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是同源的,共生的,互通的,互补的,不可分割的,交融能够提高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交融就是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 日本发展快,跟教育的飞速发展有关系。提高人的素质,就是提高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科学技术成果的作用不看未来是非常危险的。 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特别快,信息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甚至改变人本身,科学技术给人类送来了神奇的创新,同时带来了潜在毁灭性的后果。科学技术要有人性,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一个是人性,一个是灵性,对工作负责。 科学文化跟人文文化起着不同的作用,科学文化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认识客观世界,要了解客观世界,使我们做的事情符合客观世界规律。这是求真的问题,也是世界发展下去的原因。 一个人五岁时的创新能力最强,小孩子的好奇心强,创新最大的动力就是好奇,但是小孩的好奇心要善加引导。人文主要涉及到精神世界的问题,涉及到人与人终极关怀的问题。一切人文活动的基础是科学,人文为科学导向,一切科学必须要以人文为指导方向。 人文文化是确定为人之本。教育要放在第一位,提高国民素质,才能改变社会风气,才能办好其他事情。教育、教人,是人文化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 两种文化的提出 英国学者查尔斯·帕希·斯诺(,1905-1980)1959年在剑桥大学的讲演中指出现代社会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一方是文学知识分子,一方是科学家,并犹以物理学家最有代表性。 斯诺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属于这种文化的科学家们彼此之间尽管也有许多互不理解之处,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其约束力甚至比宗教、政治和阶级的模式更强。 科学文化可比喻为日神阿波罗文化,人文文化又称为酒神文化。 人文文化 “人文”一词的英文humanity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人性、教养),有这样一些含义: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或慷慨的行为或性情。 人道指对人和人类福利的关心;博爱指对人和人类的广泛的爱;人本主义指与神本主义相对立,主张人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人文文化是以人道、博爱和人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它兴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它与科学文化追求真实理性至上不同,追求首先是美与善。并对理性之外的意志、信仰、情感和潜意识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两种文化的对立 从历史上讲,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并不是一开始就对立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共同反对至高无上的神权。与神学不同,这两种文化都推崇人,认为人和动物区别在于有理性。理性是人的本质。要冲破神学的束缚就要唤醒人的理性。显然近代科学是在人文主义的帮助下诞生的。只是在科学主义把理性推崇至极,而人文主义对非理性或反理性顶礼膜拜时,两种文化的鸿沟才越来越深。 斯诺认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裂的原因,最主要是我们对专业化教育的过分推崇和我们的社会模式固定下来的倾向。 我们总是希望一个人能很快地在某个领域达到深入的境界,而且认为专业化教育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的捷径。我们也是总是不由自主地希望我们现存的社会模式永久不变,力图使它固定下来,按这个模式发展下去,而这却是一种保守僵化的倾向。” 近代科学发展建立在对自然界进行分门别类研究和每门科学内部的独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其特点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分解为简单的,把高级的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的运动形式。“科学的兴起把人推入一条专门化训练的隧道。人越在知识方面有所进展,就越看不清整体世界,也看不清自己,于是就进一步陷入了…存在的遗忘。” 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唯一崇尚的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把科学同其它一切知识对立起来,主张从科学中清除价值,拒斥世界观,认为不能证实的知识都是无意义的。理性脱离了人文,丧失了人类的终极价值,沦为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在哲学界里,叔本华和尼采等人通过强调意识、意志与理性主义抗衡,存在主义把人的生存问题置于哲学的中心位置,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狄尔泰等人则试图建立与自然科学不同的历史科学、文化科学和精神科学等等。认为研究精神和价值应有与研究自然科学不同的方法。 两种文化的交融趋势 两种文化的交融各自双方。20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和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科学内部涌现了一批交叉科学和综合科学(如:系统科学、生态学、技术经济学等)。另外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arl Popper,(1922-1994)认为一切科学发现中都包含非理性因素。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强调社会和心理因素对接受某一理论的影响,费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1994)则认为科学并没有独特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普遍的方法论原则。他提倡多元方法论原则。 两种文化的交融也是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发现科学不是万能的,任何科学技术的出现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使人在思考,科学技术能确保人类的幸福吗?为什么有人享受着物质文明却并不感到幸福?为什么物质财富如此丰富的今天还没有消除贫困和不公正?人是不是会成为技术的奴隶?技术是否终将失控? 爱因斯坦就说过:“我们的问题不能由科学来解决,而只能由人自己来解决。”确实,研究科学技术本身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需要考虑人文、社会因素。科学技术已成了一种包括大量人员、巨额资金、昂贵设备和复杂组织在内的大科学、大技术,成为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