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西财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西财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西财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其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施拉姆:人们称他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曾任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并先后创办了四个传播学研究机构:衣阿华大学舆论调查中心(1934)、伊利诺伊大学传播研究所(1948)、斯坦福大学传播研究所(1955)和夏威夷东西方中心传播研究所(1955)。他著述宏富,一生撰写、主编了近30部著作及大量学术论文,是美国传播学的主要奠基人和集大成者,被人誉为“传播学之父”。

新闻五要素:新闻5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hat)、何因(why )、何人(who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假定前提:观点的公开市场:人们运用理智可以辨别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因此人们应当不受限制地去了解别人的观点和思想。“真理的自由斗争”只要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真理本身就具有战胜其他意见而生存下来的无可比拟的力量。

弊端:1,传播媒介不受政府控制,但受到资本控制。媒介所有者形成了垄断,使得其他声音的发出者根本无法进入这个领域,自然谈不上意见的自由竞争。

2,传播媒介为了获取利润,将倾向于看拨打量肤浅和刺激性的新闻事件,黄色娱乐内容也将充斥市场,媒介对社会的积极性作用将受到抑制,

3,强势传播媒介会极力维护本国、本民族、本集团的利益而不顾他国和其他民族的利益,大量传播有偏见的报道。

社会责任理论

新闻自由是一种权利,权利和责任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人和任何新闻媒体,都不能只讲权利而不承担责任。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理论是西方传播学者针对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而提出来的一种新闻传播理论。

产生背景:

社会责任理论是在20世纪西方传媒业进入垄断时期兴起的。由于垄断性传媒机构只传播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和意见,自由竞争、信息与意见的自由市场被垄断所破坏,社会大众缺乏对媒介的批判与监督的能力,倾向于接收低级趣味的内容,传媒格调降低等现象不断出现,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两个标志

1,1947年美国自由委员发表《一个自由与负责的报刊》2,威廉霍京发表《新闻自由:原则的纲要》:

主要观点:

1,报业自由放任主义是有害的,报业新闻自由要以不损害他人自由、公众自由为界线;

2,公众自由高于媒介自由,反对极权对报界的控制

3,报刊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满足公众对新闻的需求。新闻自由应以社会责任为规范,报道新闻要准确有意义。

4,对新闻自由的主要威胁来自新闻界自身,新闻界如不能约束自己,只图私利,将损害公众的利益

5,政府应对报业正当的自由加以保护和支持,也应对报业滥用自由加以干涉,政府为保证公众服务可接管和创办报纸。

传者和受众关系理论

一,两者关系的表现

1.相互依存和转化

传者主动方式:没有信息的传达,就没有信息的接收,没有传者,就没有受众。传者传出什么,受众只能收到什么,无法更多。

受众主动方式:受众对传媒有自由选择权,这种选择决定了传媒的存在价值,是传媒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传者传什么、怎么传、都必须符合受众的要求,得到受众的认可,如果受众不接受,传者就必须设法改变以获得受众的选择。

相互转化:受众可以通过传媒机构或自己直接在网络上发布消息、发表意见,而成为传者。

传者在接收其他媒介的传播时,便成为了受众之一,在接收受众的反馈信息时,也成了受众。2,相互追逐和选择

一方面,传者需要获得受众,以实现自己的价值;需要选择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获得较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受众也需要传媒,以了解环境,增长知识、娱乐消遣等;需要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传媒,尽可能方便。迅速充分地满足字的的需求。

3,传者市场和受众市场

传者市场就是媒介成为强者条件:媒介稀缺,受众缺乏可选择的媒介。

受众市场就是受众成为强者条件:媒介众多,受众可以任意选择媒体

二,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和处处里

1,以传者为中心:

在媒介稀缺的年代,传播理论出现了“魔蛋论”,单方面强调传者的强大作用。在大众传播和接收收到严密控制的地方,传者也能成为中心,如两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战时宣传效果。

我国以前的传媒体制和控制方法也与此有关。

2.,以受众为中心

受众是传媒的服务对象。只要有选择的机会,受众总是从满足自己的需要出发,来选择使用媒介,因此,在现代社会,传者只有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的需求,才能赢得受众自觉自愿的选择和使用,产生比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

3,我国的现状

我国新闻传媒发展初期,传媒的主要功能是宣传教育,传者主导、受众从属。改革开放以后,媒介的商业属性受到重视,媒介以争取读者、扩大销路、赢得利润为主要目标,受众的需求得到部分满足,媒介改革创新的局面初步形成。

4,我国媒介改革方向

进一步重视媒介的商业属性,发展和壮大传媒,争取读者,扩大销路,占领市场,走向世界,赢得国际舆论话语权。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重视受众的权利,拓展受众监督媒介的渠道,形成改革创新的局面。

传播活动管理调控理论

一,为什么要对传播活动进行管理调控

1,传播自由并非绝对的自由,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制约。传播自由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技术、市场、受众等条件。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需要政府来进行管理和调控,以达到保障、规范和促进的目的

2,掌握了大众传媒的个人、机构和社会集团,并非都能很好地行使传播自由权,往往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放弃社会责任,设置降低格调,不顾对社会的信息,文化污染,或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为自己谋利。

3,大众传媒所拥有的宣传功能,议程设置功能,授予地位功能,树立形象功能,潜移默化功能等,都使许多虽不直接掌握大众传媒的组织和个人,通过各种方法对大众传媒施以影响和控制,其中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只利于个人或小团体,并危害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损害主办、主管者的声誉

二,管理调控传播活动的手段

1,法制的调控

法制的调控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方式较为规范,反映了社会管理水平,也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主要调控方式。

2,权力的调控

权力调控主要是国家的政治权力调控,政府的行政权力调控,传媒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拥有者的经济权力调控,以及广告商等传媒收入来源的影响和控制。

我国目前的体系

审批制调控调控,通过审批控制传媒市场准入

所有者调控,通过实施国有控制传媒

行政权力调控,通过委派负责人控制传媒

内容审读调控,通过事后审读及追究责任的方式来影响和控制传媒

信息调控,通过控制信息来调控传播

3,经济调控

经济调控是指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具体手段有投资、信贷、税收、发行费率、利润提成等优惠政策和办法,资助、奖励、惩罚等措施。如对新闻单位进行退税,由主管部门按传媒机构的优劣、轻重再作分配

4,社会调控

包括三种形式

行业组织调控:行业调控主要由行业组织、团体实施。行业调控也有管理、协调、奖惩作用。

如对传媒的降低格调以迎合受众等倾向进行批评、曝光,对传媒提升格调的努力进行公开表彰和奖励,从而提高有关传媒及从业者个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国的行业组织有记者协会、报业协会、广播电视协会等。

舆论调控:舆论调控的作用主要通过传媒间相互竞争来承担,通过在不同传媒上讨论、宣传、反映、批评等,促使传媒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受众调控:受众调控即通过舆论,也通过信件、电话等各种形式的反馈,包括媒介-----发行量、阅读率、收视收听率、网站点击率等已成为对传媒机构有很大影响力的反馈信息。受众的目标一般是分散的,影响力朝着不同的方向,而当受众的目标大体一致时,会产生很大的调控力。

受众防卫圈理论

1,选择性接触

2,选择性注意

受众会选择性注意哪些传播内容?

1,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使用价值或娱乐价值。2,信息具有易得性3,传播形式能引起受众注意4,其他

3,选择性理解

传播自由及其制约

传播自由这一问题早在米尔顿时代就已经被提出来讨论,米尔顿有关言论出版自由“天赋论”

就已经部分阐述了传播自由的观点,其后,许多学者对这一理论的讨论中进一步阐明了该问题。

传播自由及制约

传播自由是人的一向基本权利,它包括传和受两方面的活动,具体而言,传播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信息自由和接收自由等内容。

制约

1,他人正当权益的制约。任何人的传播自由,都不应妨碍他人的各种自由,不得侵犯他人的正当权益,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不得在传播中泄露国家机密,不得造谣惑众、

制造社会混乱。

2,人类传播能力的制约。人类生产能力的不同会造成传播能力的不同。即使有了印刷技术、电子技术、因特网、人类传播也会存在限制

3,物质条件的制约。物质条件的不平等会造成意见表达的不平等,信息传播和接受的不平等,机会和权利的不平等。

4,社会环境的制约。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的制约。

魔弹论

20世纪40年代之前,是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魔弹论认为,受众成员是一个个孤立的人,很容易受到大众传播的影响,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主要观点:受众就像射击场里固定不动的靶子或医生面前昏迷的病人,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毫无反抗能力,只要枪口对准靶子,枕头扎准人体某部位,子弹和注射液就会迅速产生出神奇效果。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收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提供1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受众的性格差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讯息,讯息直接改变态度,而态度的变化即等于行为的变化。

魔弹论的缺陷:1,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2,忽略受众的选择性接收特点3,忽略受众的个人差异大众传播的内容不可能对所有人都产生同样的效果。

适用与满足理论

传播效果:指受众能从大众传媒的讯息当中得到什么样的需求满足

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评价

1,“适用与满足”研究使传播学者的关注点从传播者向受众的主动传播转移到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主动使用上来,开创了传播研究的新阶段。正如施拉姆说,使用与满足研究还远远不是一种理论,但指明了形成理论可能采取的某些方向

2,研究者们深入探讨了受众使用大众媒介的各种心理动机,对于了解受众的根本需要非常有帮助,但是,研究者们对受众所受到的更广泛社会影响缺乏充分的考察

3,此外,仅仅强调受众的能动作用而忽略媒介产生的生产过程不能完整解释整个传播过程。受众对大众媒体的压力是有限的,他们的选择只能是在媒体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议程设置理论

大众传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知识沟假说

主要观点: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关于传播效果的探讨

1,大众传播会影响社会群体的知识差距

2,大众传播可能使得所有人的知识水平提高

3,但是不同群体的提高水平是不一样的,而社会的知识沟有些增大的趋势。

沉默的螺旋理论

大众传媒所鼓吹的观点被人们认为是主流观点,于是持异见的人害怕被孤立,避免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际支持也随之减弱,最终“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被群起而攻之),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的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面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客观报道与主观报道

客观报道————指在新闻写作中客观、忠实朴素地叙述事实的报道方法,这种报道方法通常要求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而应做到事实与意见、情感分离。

主观报道————指在新闻写作中记者表露自己对新闻事实的主观意见、主观情感的报道方法关系

客观报道和主观报道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没有客观报道,就没有主观报道,反之亦然。在新闻报道实务中,客观报道方法和主观报道方法不可能截然分开,不存在绝对的客观报道,也不存在绝对的主观报道。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报道方法都是交织在一起的。许多新闻报道,主要采用客观报道方法报道新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运用了主观报道方法报道新闻。另一些新闻报道,主要采用主观报道方法报道新闻,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运用了客观报道方法报道新闻。

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

1,写具体事实

写具体事实要求记者把写作的重点落在具体事实上,首先写清楚已发生过的具体事实。只有写清楚了基本事实,读者才能真正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2,交待消息来源

在新闻消息报道中交待消息来源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它能够使报道更客观、更可信,同时能避免法律上的问题。交代消息来源的主要目的是把信息归属于消息提供者。在消息写作中,不需要写明出处的情况有;(1)起码的常识性的事实(如职务、履历等)以及公认的事实(2)记者亲眼目睹的事实

3,事实与意见分离

新闻消息写作要求事实与意见分离,即:不在报道中直接和随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这是新闻消息客观原则的重要基础

4,用事实解释事实

用事实解释事实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记者不应自己出面对事实进行解释,而是应通过提供充分的背景事实来“客观地解释”新闻事实,不是记者的主观评价。

主观报道的几种形式

记者在主要报道事实的同时隐晦添加了个人情感和主观评论

记者直接对事实进行主观解析

记者直接发表主观评论

记者报道其他专家的主观意见

新闻的真实性理论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要求记者真是地反映和记录客观发生的事实,不能虚构和夸大事实,不能编造假新闻。

内涵

1,具体事实的真实。包括每一个细节、背景材料的真实、准确。

2,事实总体的真实。即新闻报道的全部事实,而与现实中的情况总体一致。

3,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因果关系

区别

1,新闻事实不等于事实真实。因为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

2,新闻不可能做到绝对真实,记者在采写的过程中需要对事实进行选择,同时会掺杂个人情感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把关人这一概念,现在已得到大众传播学者的普遍承认,把人的作用、性质也随之成为大众传播学的重要课题。

15新闻价值标准理论

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

(1)新鲜性包括两层意思:时间新,内容新

(2)重要性:指某个事实为广大受众关注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程度较高。

(3)指新闻人物和事件具有引人注目、超出一般的性质。

(4)接近性是指某个事实和读者有某种关联而产生亲近感。

(5)趣味性:特有情趣和意味。人情味:人们同种情感的反应。

1、“把关人”又称“守门人”

“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最新《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资料

绪论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广告学自己整理知识点

广告学复习整理(自己) 1、广告是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有计划地通过媒介向所选定的消费对象传播有关商品、劳务信息的大众传播活动,通过强化传播形成认知,诱发和说服消费者购买使用,达到销售推广的目的 2、广告要素: (1)广告主(2)广告媒体(3)广告信息(4)广告受众(5)广告效果(6)广告费 3、广告特点: (1)具有一切经济活动所具有的投入产出特点 (2)必须明确广告主(3)需要投入费用 (4)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传播(5)对特定对象的信息传播 (6)必须传达准确的信息(7) 说服艺术 (8)具有特定内容(9)是被管理的信息传播活动 4、广告的基本功能 (1)告知(informing):通过宣传介绍有关产品的信息(名称、特征、好处等)影响人们的认知。 (2)说服(persuading):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法等感染、激发人们的购买热情和愿望。 (3)提醒(reminding):通过频繁的广告试图建立品牌形象,产生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 5、广告的作用 (1)现代广告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广告是生产与消费的润滑剂 广告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作用表现 广告具有沟通产销、刺激需求的功能; 广告能够加速流通,扩大销售; 广告利于竞争,能促进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广告可以促进社会经济财富的增长。 广告对企业的作用 促进企业内外信息沟通顺畅2)提高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 有助于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4)塑造品牌形象 5)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度6)维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竞争优势 (3)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 是消费者获得商品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 改变消费观念和影响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 广告能引导潮流,创造时尚 广告是消费的好参谋 (4)广告促进了大众媒体、文学、艺术的发展 (5) 广告对美化环境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的作用 广告传承着历史文化2)传达着流行的时尚美3)传递关爱的情感美 6、我国古代广告常见的形式 ⑴陈列与叫卖是广告最古老的形式 ⑵实物广告是当时交换推销商品的一种最原始的广告形式之一 ⑶标记广告也是古老广告形式

文学概论考试资料总结

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 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哪部着作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分别是什么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研究座标:强调文学研究要从世界、作者(艺术家)、作品、读者(欣赏者)四个角度进行,这就是着名的“四要素”说。 2、模仿说与表现说 模仿说:【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的特点,西方有古老的“模仿说”。模仿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祭司表演的歌舞,后来从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现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模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什么是文学的。】 模仿说的文学观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得到了详尽、系统的阐述。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艺术的本质,一切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并强调不同的艺术在模仿的对象、媒介和方式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史诗与戏剧的模仿对象是人,是人的“行动和生活”。显然,与前人偏重于模仿自然的说法相比,他更关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表现说:“表现说”的文学观认为,“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因此,一首诗的本原和主题,是诗人心灵的属性和活动,如果以外部世界的某些方面作为诗的本质和主题,那必须先经诗人心灵的情感和心理活动由事实而变为诗”。 表现说认为文学是对主体心灵与情感的表现和抒发。中国古代文论倾向于表现说。中国古代的“诗言志”和“诗缘情”的理论与上述的观点非常接近,特别是“诗缘情”的认识,不仅注意到主体在文学创造中的作用,而且把情感视为文学表现的主要对象,这大大推进了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特质的认识。(1)“言志说”。《庄子天下篇》最早提出:“诗以道志”。(2)“缘情说”。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由于叙事文学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表现说的文学观在西方产生的比较晚,直到18世纪末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才对文学实践发生广泛的影响。表现论是近现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文学观。(1)情感表现说。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2)本能表现说。弗洛伊德:“艺术即做梦”,是作家愿望的实现。合理性与不足:本能表现说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丰富的心理蕴涵,对文学的性质和规律有不少新的发现。但片面强调艺术的自我表现性,忽视了文学与广阔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广告学自己整理知识点

广告学复习整理(自己) 1、广告 是广告主以付费的方式,有计划地通过媒介向所选定的消费对象传播有关商品、劳务 信息的大众传播活动, 通过强化传播形成认知, 诱发和说服消费者购买使用, 达到销售推广的 目的 2、广告要素 : ( 1)广告主 (2)广告媒体 (3) 广告信息 (4)广告受众 ( 5)广告效果 (6)广告费 3、广告特点: (1)具有一切经济活动所具有的投入产出特点 ( 2)必须明确广告主 (3)需要投入费用 ( 4)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进行传播 (5)对特定对象的信息传播 ( 6)必须传达准确的信息 (7) 说服艺术 ( 8)具有特定内容 (9)是被管理的信息传播活动 4、广告的基本功能 ( 1)告知( informing ):通过宣传介绍有关产品的信息(名称、特征、好处等)影响人们的 认知。 (2)说服 (persuading ) :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手法等感染、激发人们的购买热情和愿望。 (3)提醒 (reminding ) :通过频繁的广告试图建立品牌形象,产生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 5、广告的作用 (1)现代广告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1) 广告是生产与消费的润滑剂 2) 广告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 作用表现 A. 广告具有沟通产销、刺激需求的功能; B. 广告能够加速流通,扩大销售; C. 广告利于竞争,能促进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D. 广告可以促进社会经济财富的增长。 ( 2) 广告对企业的作用 1) 促进企业内外信息沟通顺畅 3)有助于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5)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度 (3)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 1) 是消费者获得商品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 2) 改变消费观念和影响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 3) 广告能引导潮流,创造时尚 4) 广告是消费的好参谋 (4) 广告促进了大众媒体、文学、艺术的发展 (5) 广告对美化环境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的作用 1) 广告传承着历史文化 2 )传达着流行的时尚美 3 )传递关爱的情感美 6、我国古代广告常见的形式 ⑴陈列与叫卖是广告最古老的形式 2 )提高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 4 )塑造品牌形象 6 )维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得竞争优势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明确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规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要联系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理论。 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狭义的新闻学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样式、规律、功能、目的等等。重点是现代新闻业和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新闻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新闻学概论》中的新闻学,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 一、中国新闻教育对新闻学发展的贡献: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2、我国大学设立新闻系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创办报学系,由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逊(Don Patterson)主持系务,并发行英文《约大周刊》。 3、我们认为,新闻学要想发展到“学术性专业的层次”,这种研究视域和理论建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域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域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域。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专业视域称之为“本质视域”。 二、学习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我们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3、指导我国新闻改革的顺利进行。

广告学著名理论整理

广告学著名理论(2008-01-26 09:08:21) ▼ 标签:教 育 正文开始 策划常用的理论 一、二八法则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客户?公司里20%的员工完成80%的业绩?20%的强势品牌占据着80%的市场…………“二八法则”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用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二八法则”之所以得到业界的推崇,就在于其提倡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方略,确定了传媒业的视野。 ?二、CIS理论系统 其英文全称是Corporation Identity System。中文译为“企业识别系统”。CIS 理论主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企业行为及企业视觉标志通过统一设计加以整合,强化其传播效果,使组织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公众的认可度。CIS有三部分构成: 1 企业的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简称mi); 2 企业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简称bi); 3 企业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 简称vi). 形象一点说,CI就是一支军队,MI是军心,是军队投入战争的指导思想,是最不可动手的一部分;VI是军旗,是军队所到之处的形象标志;而BI则是军纪,它是军队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三、USP理论 罗瑟·瑞夫斯(Rosser Reeves)提出USP理论,要求向消费者说一个“独特的销售主”(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简称USP理论。 USP理论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每个广告不仅靠文字或图象,还要对消费者提出一个建议,即买本产品将得到的明确利益; 二是这议一定是该品牌独具的,是竞争品牌不能提出或不曾提出的; 三是这议必须具有足够力量吸引、感动广大消费者,招徕新顾客购买你的东西。1954年,瑞夫斯为M&M糖果所作的“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广告创意是USP 理论典之作。 四、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 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 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 五、5W2H法 这七个方面是: (1)Why:为何----为什么要如此做? (2)What:何事----做什么?准备什么? (3)Where:何处----在何处着手进行最好? (4)When:何时----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完成? (5)Who:何人----谁去做? (6)How:如何----如何做? (7)How much:何价----成本如何?达到怎样的效果? 包含了品牌从战略(WHO、WHY)到策略(WHAT、WHEN、WHER)直至战术(HOW)的完整运作系统,在加上另一个H----HOW MUCH(多少)即品牌预算,实际就是一个完整的品牌运作全案!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 一、选择填空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 3.文学文化学又可以说是一种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 4.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5.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的概念。 6.在魏晋以前,文学的文化含义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7.查理斯·巴托作出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之中。 8.话语的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9.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 10.文学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11.精神生产的概念最初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12.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13.文学创造的主题是具体的社会人。(马克思) 14.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15.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 16.“诗意的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17.高尔基曾不无道理地把文学称之为“人学”。

18.克莱夫·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 19.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二.名词解释 1.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 2.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3.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4.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特征:首先,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鉴赏的原型和最高典范。其次,审美理想是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第三,审美理想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三.简答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 2)社会责任论 3)发展新闻学 4)党报理论 2. 1918年,蔡元培创立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3. 1919年,徐宝璜出版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 4. 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 第二章 一、新闻起源 1、唯心主义的“生理本能”和“心理欲求”说 代表人物: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柏约斯特 代表作品:《新闻学原理》 主要观点:人类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新闻欲的源泉。 2、唯物主义的“社会生产实践说” 主要观点: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原始社会就已开始,人类通过传播新闻信息协调行动、趋利避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作品: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好奇心源自于人类劳动过程 二、新闻传播发展过程(十个阶段) (一)、原始人的手势语交流:原始人智力低下,语言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手势语成为最初的表达手段。 (二)、口语新闻媒介:当有声语言完善到可以交流的程度,出现了原始新闻的传播,语言和说话器官构成口语新闻媒介。以上两方面都可称为新闻传播的人身载体。 (三)、实物媒介:以某些物体作为媒介,构成原始社会的实物新闻媒介。 (四)、声光媒介:原始社会的声光媒介,多指用鼓声,烽火和烟雾传播信息。需要事先对信号的含义进行约定,并在视听能力所及的限度内使用。这种传播的共时性和有限距离,制约了传播范围。 (五)、图示媒介:图示媒介用线条把事物的分布写下来,构成信息画面,是象形思维的产物。以上三个方面的传播媒介可通称为体外传播载体。 (六)、手抄媒体:标志人类第一次传播革命开始,传媒发展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跨跃。成果:1)文字 2)手抄新闻:如中国殷墟甲骨文;盛行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中期; 3)手抄报纸:如唐代《邸报》;公元前59年,罗马议事厅《每日纪闻》;1550年至1566年间的意大利《威尼斯公报》是最有名的手抄报纸。 (七)、印刷媒体:一种高效复制的媒介,开拓了辽阔的信息空间,标志着第二次新闻传播革命的出现。第一份以报纸形式出现的新闻传单,是1529年维也纳政府因土耳其的侵入而刊印的,其内容是向整个基督教世界要求援助这个被围困的城市。 1605年,英国第一位报人:奈森尼乐巴特出版了《约克郡谋杀案》新闻专刊; 1814年,《泰晤士报》和《晚邮报》采用了蒸汽印刷机,宣布了印刷新闻时代的到来。(八)、电子新闻媒介:电信号及其发射、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称作电子媒介。广播与电视成为新闻传播的第三、第四次革命。 1920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KDKA电台正式播音;1925年10月,苏格兰的约翰贝尔德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视机; 1936年,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BBC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建立; 同年11月20日,世界上最早的电视节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厅内诞生,著名的女歌星艾德尔迪克森演唱了一首名叫《电视》的歌。 (九)、互联网传播媒介:20世纪70年代兴起,又称“第四媒体”,互联网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五次传播革命的开始。

新闻学概论考试资料

新闻学概论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 1、新闻: A.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形式) B.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实质) 2、信息的定义: A.广义信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B.一般信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C.狭义信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3、宣传: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 立场态度等),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4、大众传播:由一些机构和技术所构成,专业化群体凭借这些机构和技术通过技术手段向 为数众多,各不相同而分布广泛的受众传播符号。 5、舆论: A.定义: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 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B.特点: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 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6、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不仅局限于通过大众传播工具传递信息,也包括 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7、新闻事业:是新闻事件采集、生产、传播以及管理机构的总称,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

性安排。 8、新闻要素:是新闻构成必须的材料。 五要素:发生新闻的主角(who),发生的事情(what),发生的时间(when),发生的地点(where),发生的原因(why) 9、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要求: A.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 B.要求报道尽可能地准确,叙述尽可能地量化。 10、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和人们切身利益无多大关 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或作为谈资。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属于延缓性新闻,其公开发表也没有时间的紧迫性。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写出情趣来(散文笔法)。 11、新闻学: A.研究对象: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 B.研究重点:新闻媒体和人类社会的关系 C.研究内容: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D.研究范围: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媒体产生、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12、新闻选择: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13、新闻价值:新闻所陈述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切合受众的信息需求(共同兴趣) 14、新闻价值观:在长期的频繁的新闻传播收集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逐渐形成了判 断新闻价值的较为稳定的看法。这种个人或团体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观标准就是新闻价值观,即新闻价值取向。 15、宣传价值: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中传广告学考研辅导资料整理

中传广告学考研辅导资料整理 中传广告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广告学考研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初试参考书 《有效的品牌传播》张树庭、吕艳丹 《广告策划》黄升民 《广告调查与数据库运用》黄京华 《媒体与广告》钟以谦 《中国广告图史》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 提示:虽然以上书相对不多,但是有些书的某些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本文系统介绍中传广告学考研难度,中传广告学就业,中传广告学考研辅导,中传广告学考研参考书,中传广告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广告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 一、中传广告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中传广告学专业招生量大,2015年招生数为20人,考研难度不高。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广告学考研的考生中90%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广告学考试科目里,传播历史与理论和广告传播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广告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传广告学就业怎么样? 中传广告学专业就业实践多且中传在广告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传广告学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可以进入市场调研、媒介、企业、高等教育等领域,比如央视索福瑞、AC 尼尔森、央视广告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国家广电总局、上海文广集团、媒介方面包括各大电视台、报社、广播电台、网站,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各大知名高校广告系等等。 三、中传广告学专业学费介绍及各培养方向介绍 中传广告学专业学费总额为3万元,学制为3年 广告学专业其专业方向如下: 1、广告理论与广告史 2、广告实务 3、广告媒介 4、品牌传播

高二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1、艺术产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但决定艺术生产的本质的,并不是其物质生产性质,而是他的精神生产性质。 马克思对艺术生产有两方面含义的阐述: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 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生产方式。 2、寓教于乐: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3、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4、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作家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的气质、人格、人生观、审美趣味、艺术才华、语言敏感等个体素质在艺术表现中形成的独特性。 5、诗可以观: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的的盛衰、民风的好坏。 6、创作冲动: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 7、二度创作:是指阅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在心里层面展开的再创造活动。 8、文学消费:是指购买并阅读文学作品以满足精神需求的社会过程。 9、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10、文学批评:也叫文学评论,是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阐释、评价。换而言之,文学批评就是在鉴赏的基础上产生的带有评论性质的活动。 11、文学经典:是指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蕴含社会与历史意义,凝聚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范作品。 12、潜在的文学作品:未经阅读者的文学作品作为“物”客观存在,仅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未被阅读之前,它的价值还处在睡眠状态,只有经过阅读、欣赏,潜在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被唤醒,成为活的文学作品。 13、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状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14、艺术直觉:是指创作主体在瞬间直接把握客体审美意蕴的思维方式或能力。 15、艺术变形:是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于不同于生活常态的变异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过程。

新闻学概论考点与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 知识点和考点 一、名词解释、填空题 (说明:但是可能会在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中用到) 绪论: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前提、基本概念、最终效果)(P6页)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2)主要观点: ①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人民有权利监督政府,最重要、最常见的中介就是报刊。即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表达各自的意见。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④对事实的信念。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大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缺陷: 1.它最大的缺陷:就是对公众的通讯工具的逐日进行的工作未能提供严格的标 准。 2.报刊作为私人企业和作为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3.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和大报竞争,最后只能 被淘汰或兼并。 2.社会责任理论(P8页) 3.发展新闻学(“三功能”P10页) 媒介有守望、整合、教育的功能 第二章: 4.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P26页) 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第三章: 5.狭义的信息(P44页)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6.宣传(P49页)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7.决定宣传效益因素(P52页)

广告学概论 期末考试笔记整理(详)

第一章广告概论 一广告概念的定义 1广义的广告,包括经济广告和非经济广告 经济广告又称商业广告,它所登载的是有关促进商品或劳务销售的经济信息,尽管内容多样,表现手法不一,但都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 非经济广告是指除了经济广告以外的各种广告,如社会各团体的公告、启事、申明、寻人广告、征婚启事等 2一种由广告主付出某种代价的,通过传播媒介将经过科学提炼和艺术加工的特定信息传达给目标受终,以达到改变或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目的的,公开的,非面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 现代广告的四大特征: (1)广告的本质特征是一种公开的、非面对面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到目标受众的信息活动,而且这种特定信息是付出了某种代价的特定信息 (2)明确了广告是一种通过科学策划和艺术创造的将信息符号高度形象化、带有科学性和艺术特性的信息传播活动 (3)指出了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 (4)说明了广告是为了实现传播者的目标而带有较强自我展现特征的说服性传播活动,通过改变和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来达到其特定的传播效果 二广告的构成要素 1,以广告活动的参与者为出发点: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代理商),广告发布者(广告媒介),广告的目标受众,广告文本。 2,以大众传播理论为出发点,广告信源(广告信息的传播者),广告信息(广告传播的核心),广告媒介,广告信宿 三广告的分类 1 按诉求方式分:理性诉求,感性诉求 2 按媒介使用分:印刷媒介广告(平面媒体广告),电子媒介广告,户外媒介广告, 直邮媒介广告※(通过邮寄途径将传单、商品目录、订购单、产品信息等形式的广告直接传递给特定的组织或个人),

销售现场广告※(也称pop广告、售点广告,就是在商场或展销会上等场所,通过实物展示、演示等方式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 数字互连媒介广告, 其他媒介广告 2针对目标受众的活动区域分:家中媒介广告,途中媒介广告,购买地点广告 3 按广告目的分:产品广告(商品广告),企业广告(企业形象广告),品牌广告,观念广告 4 按传播区域分:国际性广告,全国性广告,区域性广告 5 按传播对象分:消费者广告,经销商广告,工业企业广告(生产资料广告),专业广告 6 按广告的最终目的: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7 按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产品导入期、产品成长期、产品成熟期、产品衰退期 8 按广告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分:经济广告、文化广告、社会广告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性质:广告学是在许多的边缘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的社会学科 广告的本质不是经济性的而是一种广泛的信息传达。广告实际上在做三件事:传播一种信息、提供一种服务、倡导一种理念 2 研究对象:广告活动和广告事业的产生和发展规律 可分为:理论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应用广告学 3 研究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3)运用比较法 第二章广告的发展 AIDA法则:一个广告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能够达到引起注意(Attention)产生兴趣(Interest)引起欲望(Desire)促成行动(Action)的效果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 ●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 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 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10.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11.文学变异研究的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12.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平行研究主要有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 13. 渊源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4.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15.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有直译、转译;常见形式有直译、意译。 16.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17.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 18.平行研究的种类: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 19.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20.用西方文论阐发中国文学的做法被台湾学者总结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阐发研究”。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分,共分) .舆论 .新闻价值 .报纸地二次售卖 .接近权 二、观点辨析题(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每小题分,共分) .凡是世界上,新发生地与人类生活有关地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新闻选择地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地媒介市场. .新闻地客观性就是报道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三、简答题(每小题分,共分) .新闻与宣传地联系与区别. .新闻媒介产品地商品属性是否等同于有偿新闻? .简述你对当前娱乐新闻地看法. 四、论述题(每小题分,分) .何谓传媒市场细分?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传媒市场细分地现状. .试评价年来中国地新闻改革. 五、分析题(分) 根据所学地新闻理论知识,分析当前中国传媒由“信息为王”向“故事为王”方向发展地利弊得失.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分,共分)

.舆论 答:舆论是在特定地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地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地基本一致地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地一种,是社会心理地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b5E2R。 .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地足以构成新闻地种种特殊素质地总和.这些特殊素质地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地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p1Ean。 .报纸地二次售卖 答:报纸地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地是信息,这一次销售地是信息地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地是读者地注意力,这一次销售地落脚点是广告量.DXDiT。 .接近权 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地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地义务和责任.这个新地权利概念出现于世纪年代地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地社会影响.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RTCrp。 二、观点辨析题(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每小题分,共分) .凡是世界上,新发生地与人类生活有关地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答:题中所述观点有误. ()新闻不是“事实”、“现象”,而是“事实”或“现象”地信息. ()新闻只是“为受众所关注”地事实信息,不一定是“与人类生存有关”. “与人类生存有关”.中说明了新闻地重要性,而没有包括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5PCzV。 ()新闻可以定义为:新闻是被报道地新近发生地,为受众所关注地事实地信息. .新闻选择地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地媒介市场. 答:()传者中心论、受者中心论都是不全面,不科学地.传者与受者地关系是互动地, 互为存在地前提和条件. ()传者具有传播渠道优势,是“把关人”,但传者地新闻选择也要受到一些标准地制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