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教学设计

浓硫酸教学设计
浓硫酸教学设计

《浓硫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中学化学中,浓硫酸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含氧强酸,是中学化学学习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化学教学大纲要求,“浓硫酸的化学性质”为D级,要求能够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能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其中,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则是浓硫酸化学性质的重中之重,也是本专题教学的重点所在。硫酸的性质不仅是本专题的重点,而且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始终,也是各类考试中常常设计的热点。

必修课程《化学1》的目标定位是最重要的特点是基础性。硫酸是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质,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重要性质,浓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巩固稀硫酸的性质;熟悉浓硫酸的物理性质;掌握浓硫酸的三大特性;了解浓硫酸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加以证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和再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动手实验,提升分析和观察能力,培养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和树立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

三、教学重点

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难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实验药品、实验仪器等

六、教学过程

板块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以新闻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回忆】

在实验室里我们是如何稀释浓硫酸的?

学生:把浓硫酸缓缓地注入水中,期间还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使散热均匀。【思考】

思考能否把水倒入浓硫酸中,这样做会造成什么后果?

学生:讨论

【板书】

一、浓H2SO4的物理性质:

A.色态: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B.沸点:约338℃——难挥发酸(高沸点酸)

C.密度:1.84g/cm3——高密度酸

D.溶解性:跟水任意比互溶,溶解放出大量热。

【讲解】为什么不可以水入酸

板块2——浓硫酸的特性

【实验】向表面皿中加入少量CuSO4·5H2O粉末,再加入约3mL浓硫酸,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并描述现象

【提问】生成的灰白色物质是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

【提问】回忆初中我们学习过胆矾的加热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回忆、回答

蓝色五水硫酸铜加热失水成白色无水硫酸铜。

分析比较说明浓硫酸体现了吸水性。

【讲解】胆矾失去了结晶水,结晶水与浓硫酸分子形成了硫酸水合物。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结晶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小结、板书】2.1吸水性(干燥剂)

【设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作为干燥剂,那么它能干燥哪些气体呢?不能干燥哪些气体呢?

【设疑】为什么H2S、HI、HBr不能用浓硫酸来干燥?欲知原因,我们继续学习。

【过渡】

演示实验:

取10g蔗糖放入小烧杯中,用2ml水调成糊状,再加入1ml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

学生活动:观察并描述

现象:a.蔗糖由白变黑;b.放出大量的热;c.蔗糖体积显著膨胀,呈疏松海绵状;d.有刺激性酸味气体生成

【提问】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引导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C12H22O1112C+11H2O

【小结板书】2.2脱水性(炭化)

【引导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浓硫酸既具有吸水性又具有脱水性,一字之差,请分析比较。

分析讨论,学生发言小结。作笔记。

【设疑】蔗糖碳化后,为什么能形成海绵状的碳,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学习硫酸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强氧化性。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猜想

【设问】铜能与浓硫酸反应吗?

【投影】用FLASH动画

思考:(1)本实验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2)反应前后铜丝有哪些变化?

(3)实验发生后品红溶液(或紫色的石蕊试液)有何变化?由此得出什么结论?试管口的棉花起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观察、描述现象

(1)反应条件:加热

(2)反应后溶液变为蓝色,加热后铜丝变黑

(3)品红褪色、石蕊变红产生SO2

棉花作用:棉花蘸有NaOH溶液,吸收SO2,防止SO2气体逸出。

教师:加热前无现象;加热后铜丝表面变黑;产生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将反应后液体倒入盛有水的试管后溶液变为蓝色。

根据反应现象你认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反应中的浓硫酸表现出什么性质?

棉花作用:棉花蘸有NaOH溶液,吸收SO2,防止SO2气体逸出。

Cu +2H2SO4 (浓4 +SO2↑+2H2O

学生活动:

2

44 +SO 2↑+2H 2O

化合价降低,得2e

还原剂 氧化剂

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酸性

氧化剂:还原剂=1:1

归纳总结: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提问】除了和铜反应,还能和其它金属反应吗?例如Fe 、Al

学生思考、回答

【设问】为什么浓硫酸能与铜反应,而活泼的铁、铝放入其中无明显现象呢?

【讲解】

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它可以使某些金属如铁、铝等表面发生“钝化”。 解释“钝化”现象。

应用:常温下,用Fe 、Al 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

【展示图片】运输浓硫酸的槽车图片。

【小结、板书】2.3 强氧化性

2.3.1 氧化大多数金属(除Pt 、Au 不反应)

K Ca ……Pb(H) Cu Hg Ag 。

常温:反应(除Fe 、Al 钝化不反应)。

加热:反应,不放出H2,放出SO2。

【过渡】

浓硫酸除了能和金属反应,那么它能与非金属反应吗?

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来探讨

课堂练习:

作业:完成课后及《练习册》上的相应的练习

化合价升高,失2e -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 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 常识性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 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 知道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 进一步了解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 爱世界,热爱科学。 教学重、难点解析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 难点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 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调、响度和单色三者的区别。 教学准备师收录机、乐器电子琴、小鼓等、钢尺、发音齿轮、音叉、 示波器、乒乓球、收音机及喇叭生自带器具如梳子、塑料硬片、钢尺、塑 料尺等、音叉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创造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 究愿望约 4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用收录机播放一曲交响曲。

如《命运》交响曲 2.讲述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震撼人心的乐曲,表 达了人们与命运抗争,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 有的地方音调低沉,有的地方单调高昂;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 有钢琴和其它乐器组合演奏出了伟大的乐章。 为何能奏出如此变化多端的曲子来呢?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 其中的奥妙。 教师板书出课题声音的特性 1.欣赏乐曲,受到强烈的音乐感染。 2.听讲,产生探究声音奥妙的迫切愿望。 二、音调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但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约 16 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演示拿出一个乐器用简易的儿童乐器也行,没 有乐器可用实验室不同的音叉演奏音调高低不同的音符。 讲述刚才同学们听到的音符,有的音高,有的音低,我们也知道,按 动钢琴的琴键,从左到右,音调逐渐增高。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板书音调的定义。 2. 探究 1 提出问题问学们不仅知道了音调有高低, 还能分辨高低音, 那么音调为什么有高低呢?它的高低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2 设计实验和 进行实验随堂学生实验同学用自己手边的器具,能想办法发出音调不同的 声音吗?大家能拿出既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又便于观察的方案吗?引导 有些小组进行教材中的方案其他方案也行。 如 19 图 13-1 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高中化学必修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创新教案】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二课时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并对现象做出客观解释的科学探究素养,以及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教材分析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本节主干知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对浓硫酸和硝酸的相关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浓硫酸和硝酸作为酸所具有的酸的通性,本节课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根据现象推测实验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2.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及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知识的建构能力的,理解知识结构由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构成,主干知识作支撑。 (2)重视实验尾气处理,提倡环境保护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设计 【提问】硫酸和硝酸都具有酸的通性,具体有哪些?

【学生讨论后回答】 1、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盐反应 5、与活泼金属反应 【思考】实验室里用金属和酸的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学生回答】:性质决定用途,可能是具有某些性质使它们不能制取氨气 【新课】浓硫酸的氧化性 教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就知道了,首先来复习浓硫酸的两个特性。 1、吸水性 实验室常用做干燥剂。 2、脱水性 【演示实验】观看浓硫酸与蔗糖实验视频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生成了黑色的碳,而产生了气体使它变得疏松多孔 (辨析脱水性和吸水性的本质) 【提问】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是什么呢?稀硫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而浓硫酸不能制取氢气,下面我们以实验的方法来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反应条件 2、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产物 3、写出反应方程式 4、氧化剂、还原剂 【教师讲解】:浓硫酸的氧化性体现在硫元素 请同学们写出稀硫酸与金属铁的反应以及加热条件下,浓硫酸与金属铁的反应

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小结

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物理方法: 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相同体积,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

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2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 6.导电法: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

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差。 化学方法: 1.钝化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2.氧化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3.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4.脱水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5.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 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 6.食盐(硝酸钠)法:在试管中加入少许食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食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 7. 镁锌法:稀硫酸与镁锌等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氢气,浓硫酸与镁锌等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最新浓硫酸教案设计

第三节硫酸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硫酸酸性,学习并掌握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了解硫酸的用途;使学生掌握枪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实验等途径获取有用信息,并能用化学语言表达、交流的能力;学 会运用比较、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情感目标: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浓H 2SO 4 的性质和SO 4 2-的检验 教学难点 浓H 2SO 4 的强氧化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实验 教学用具 试管、胶头滴管、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导气管 浓核酸、纸屑、木条、棉花、铜片、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蔗糖、蒸馏水教学过程 【引入】生活不能没有酸,这个说法并不夸张。我们调味需要酸,消化需要酸,遗传基因中有酸,工业生产需要酸,向科学进军也需要酸。酸已越来越被人们熟悉。硫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它的产量是一个国家无机化工生产水平的标志之一。那么硫酸有那些性质?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板书】第三节硫酸 【提问】初中时我们就学习过稀硫酸,回忆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因为硫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 H2SO42 H++ SO42- 【板书】硫酸的性质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提问】酸的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板书】1.与碱、碱性氧化物、指示剂作用:H2SO4=2H++SO42- 【小结、设疑】稀硫酸与以上物质作用时表现出酸的通性时H+的价态未发生变化,是不是H+的价态一直不会变呢? 【板书】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弱氧化性) 【过渡】稀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以H+和SO42-的形式存在,而浓硫酸主要是以H2SO4分子的形式存在,由于溶液中粒子不同,所以性质上肯定有差异,即浓硫酸具有自己的特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浓硫酸。

声音的特性教案

声音的特性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 什么因素有关。 三、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预习提纲:(预习要求:根据预习提纲,仔细阅读课本P32—P35相关内容,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将答案写在题目下面的空白处。) 1、声音有哪几个特性? 2、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什么叫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 3、响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音调 探究1: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一: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第一次伸出桌边大约1/3,第二次伸出桌边2/3;两次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振动的快慢。 思考:哪一次振动的快,哪一次音调高 活动二:将硬纸片从梳子齿上划过,第一次较慢的划过,第二次较快的划过,注意听它两次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的不同。 思考:哪一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 你的发现是: 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 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_______; 频率越低,音调越______ . 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单位___________(符号Hz) 物体的振动频率与发声体的形状有关,一般而言,大而长的物体振动频率低,小而短的物体振动频率高;物体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物体越薄、越细,振动频率越高。想想议议 印度洋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到2005年1月1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次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15.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然而救援人员当时在清理海滩时却几乎没发现除了人类以外其他动物的尸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读一读P34小资料“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范围”,聪明的你就会明白。) 问题: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探究2、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进行实验】

沪科版化学高一下册-5.3.1 《浓硫酸》 教案

《浓硫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 硫酸是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典型的含氧酸,所以掌握硫酸的性质,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硫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初中的《常见的酸一一硫酸》基础之上的,对其物理性质和稀硫酸的酸性、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是在学习过电离理论及氧化还原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认识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具有酸性,但不同于稀硫酸,在表现氧化性时,化合价改变的元素不同,这也就是浓硫酸的另一个特性——强氧化性。浓硫酸是强氧化性酸的代表,所以这部分内容,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对共性和个性的一个体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告诉学生学无止境。 二、学情分析 1.已知:学生在初中已掌握了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2.一知半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使纸、火柴 梗等变黑,但并不清楚二者的本质区别。 3.未知: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化合价改变的元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辨别浓硫酸的性质; 能用浓硫酸的性质解释现象;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对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概念的比较和具体案例的分析,概括浓硫酸脱水性和吸水性性质的区分点并能加以运用; 通过使用化合价对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对比辨析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找到与稀硫酸体现的酸的氧化性的不同点。 通过浓硫酸分别与碳和铜的反应感受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的多样性,可以是“实验探索—分析现象—归纳性质”的实验探究法,也可以是“性质分析—推理预测—实验验证”的理论探究法,建立模型。能简单设计研究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浓硫酸的危害与用途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正确对待、扬长避短,并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对浓硫酸事故处理的分析,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节主要任务是通过探究体验表征声音特性的三个要素,得出影响响度、音调和音色的主要因素。教材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三个环节,相对音调而言,响度的探究较为直观,而音色则较为抽象,故本节涉及三个探究活动的次序为响度、音调、音色。 具体授课时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实验探究、定性观察、交流讨论等),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强化过程、简化概念、用逐渐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领悟自然科学学科中有关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教学流程如下: 【教学目标】 1.通过“手耳并用”,产生并描述不同的声音,初步感知可根据响度、音调、音色等特性将各种不同声音分类。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响度、音调、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 。 2.经历“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体会显示振幅的方法,归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3.经历“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能正确区分响度与音调,归纳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 并能借助身边的物体设计实验进行二次探究。 4?通过辨别声音的活动,体会声音的另一特性一一音色,通过阅读了解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学生交流事先查阅的我国古代有关声音的史料,简要了解我国古代声学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资源】 教师用演示实验器材:大/ 小鼓各一个、鼓槌一支、细纸屑(米粒)适量、大/ 小音叉各一个、梳子一把、硬卡片一张、乒乓球、铁架台,多媒体电脑。 学生用实验器材:直尺一把、木梳一把、硬卡片一张、自带乐器。 【教学过程】活动一:“手耳并用”,产生并描述不同的声音请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包括老师提供的器材及学生自带的乐器)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 (学生1)声音有大小不同。用力敲桌子,声音大;轻敲,声音小。 (学生2)有的声音低沉、浑浊,有的声音尖锐、清脆。敲大鼓,声音低沉;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鼓,声音尖锐。 (学生3)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声音刺耳难听。(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类,并引导学生用专门的物理术语表示声音的不同。 小结与板书: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大小)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尖锐或低沉,清脆或浑浊)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感觉特性(悦耳、刺耳) (教师)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高低的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请同学们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手来回摆动的动作。学生观察,总结振动有哪些不同。 (学生)振动的幅度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 (教师)介绍振幅、频率两个物理术语。 §提出冋题: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 (设计意图:设置情景,展开讨论,引出声音的三要素,形成认知表象,并从声音的产生即“振动”的角度提出探究问题,明晰问题研究的价值。) 活动二: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么做?

高中化学教案《氨硝酸硫酸

课题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第1课时)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氨、硝酸、硫酸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典型代表,也是化学必修(1)的重点之一,氨的学习将对后面的铵盐、硝酸、硫酸的学习起铺垫作用。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本节内容。 2、本课时在选材上着眼于氨气的主要性质,在知识安排上尽量使知识与用途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物质的重要性能与在利用中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二、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氨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过程与方法] 1、运用对比的方法,归纳与总结氨气的有关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明确化学对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化学的功与过。 2、通过对液氨泄漏事件处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不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归纳、整理知识线索,交流学习方法,建立自信心,培养求实、创新的精神,并尝试创造的喜悦。 三、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喷泉实验的反应原理 四、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也学习了氧化还反应的基本原理、金属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但还无法把理论的指导作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化合物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他们已初步掌握某些基本实验技能,思维活跃,喜欢挖掘问题的本质,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五、教材的处理 1、实验的改动:增加了氨溶于水与空气溶于水的对比实验,变浓氨水与浓盐酸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了浓氨水与浓硫酸反应的对比实验,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一 氨硝酸和硫酸 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硝酸和硫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硝酸和硫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氨硝酸和硫酸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性质。 2.了解硫酸、硝酸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化学对环保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2、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重点、难点 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引入]硫酸被称为现代工业之母,它在化学、冶金、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盐酸、硫酸、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对于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只作简单的介绍。现在通过填写表格我们来回想一下 [交流讨论]酸的通性 1、物理性质:纯净的硫酸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98%的浓硫酸是一种高沸点的难挥发的强酸,密度大,极易溶于水,能与水任意比溶,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问题]如何稀释浓硫酸?在稀释时要注意什么? 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的注入预先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并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 [板书]2.浓硫酸的特性:

[分组实验1]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浓硫酸、烧杯) 五分钟后观察现象 学生描述: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变成白色 (1)吸水性 原理:可以吸游离的水(空气中的水、物质中的水分、结晶水合物中的水) [应用]实验室利用浓硫酸的这一性质干燥气体。(但显碱性的和还原性的除外)[问题]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之后,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是浓盐酸呢?是不是一样的结果呢? (分组实验2)“黑面包”实验(蔗糖、浓硫酸、蒸馏水、烧杯、玻璃棒) [现象]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空的海绵状的炭,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大量的白雾。 [分析]浓硫酸有吸水性可吸收蔗糖中加入的蒸馏水,并放出热使温度升高。在此浓硫酸与蔗糖有表现出很强的脱水性,将蔗糖中的氢氧元素按2:1的形式脱去变黑。 [板书](2)脱水性:原理(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那为什么体积膨胀,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呢? [分析]这是由浓硫酸的第三个特性----强氧化性 [板书](3)强氧化性: ①和某些非金属单质的反应(C、P、S) 2H2SO4(浓)+C=CO2+2H2O+SO2 [问题]根据浓H2SO4与C反应的产物分析,浓硫酸和C各表现什么性质,做什么剂? [学生]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做氧化剂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讲解]除了金铂之外的绝大数金属都能被浓硫酸氧化(有的反应需要加热) ②与金属反应

公开课浓硫酸教案

公开课教案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2.将棉花撕出一小块置于点滴板 上,滴加一滴浓硫酸,观察现象。 3.取少量蔗糖置于点滴板上,先加 一滴水再加两滴浓硫酸,观察现象。 现象:。 结论:。 3、浓硫酸的脱水性 概念:是指。 书写葡萄糖脱水的化学方程式 C 12H 22 O 11 12C + 11H 2 O 【思考讨论】:1.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 2.万一不小心将浓硫酸见到皮肤上,眼睛上,衣服上或桌面上应分别怎样处理? 3、有两瓶硫酸,一瓶为浓硫酸,一瓶为稀硫酸,你能想出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 1、观察状态,略摇动,观察。 2、将少量的酸加入水中,观察。 3、取少量酸,投入一小块胆矾,观察。 4、用玻璃棒蘸取少量酸在纸上写字。 5、取少量试液,加入Fe粉。[讨论]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 [归纳]吸水性:指浓硫酸直接吸收现有的水分子。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

常州冶金技师学院

练习 1、将下列性质的番号,填入各小题后面对应的括号中: A、酸性 B、脱水性 C、吸水性 D、强氧化性 (1)将胆矾放入装有浓H2SO4的干燥器中,过一段时间胆矾变白色() (2) 某些罪犯用浓硫酸给人毁容。() (3)在烧杯中放入蔗糖,滴入浓H2SO4变黑,并产生大量气体() (4) 用稀硫酸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5)在稀H2SO4中放入铝片就产生H2。() (6)常温下用铁、铝制的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7)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8)魔术师用玻璃棒蘸无色液体在白布上写字而变黑。()2、下列关于硫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浓H2SO4可用来干燥SO2、NH3、H2 B.浓H2SO4可以使蔗糖变黑,并能产生气体,此气体可能是SO2和CO2 C.常温下可将浓H2SO4盛放在密闭的铝制容器中 D.浓H2SO4可制取HCl、HF等,但不能制HBr、HI 3、浓硫酸与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中,浓硫酸所表现的性质有 A.只有酸性B.只有强氧化性C.脱水性D.既有强氧化性,又有酸性 4、若浓H2SO4不慎溅在皮肤上,清洗的方法应该是( ) A.用NaOH溶液去中和B.用纱布擦干后涂油 C.用布擦干后,用水冲洗,然后涂3%~5%的NaHCO3溶液 D.用大量的水冲洗 5、下列对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浓H2SO4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H2SO4 B.浓H2SO4具有吸水性,能使蔗糖炭化 C.浓H2SO4和铜片加热时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 D.浓H2SO4和亚硫酸反应制取SO2时,浓H2SO4表现出强氧化性 6、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烟囱造搞;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开发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完美版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l.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由“音调”“响度”和“音色”三部分内容组成。本节课的教学,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不宜过分强调概念的记忆与辨析。相对来讲,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特征的三个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是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三、教学策略 教材中“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实验探究较为简单,但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可设计游戏使学生切实感悟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还是有区别的,有各自的特色。教材安排的观察波形的演示实验,除了能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声波,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外,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的声音的本质,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感性认识。因此对于本节内容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讨论、阅读和交流等,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尺(钢锯条)每人一把,吉他(或二胡)、笛子、小鼓、音乐磁带(录有钢琴、吉他、提琴等演奏曲的音乐片段)、话筒、示波器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4 氨硝酸硫酸 第二课时

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通过探究硫酸、硝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脑、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浓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 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 [引言]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又有那些不同的性质? [投影] 酸的通性 稀硫酸盐酸硝酸 离子方程式H2SO4==2H+ + SO42 -HCl==H+ + Cl- HNO3==H+ + NO3 - 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 与碱反应H+ + OH-== 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 应 CuO + 2H+ == Cu2+ + H2O 与盐反应CO32-+ 2H+ == CO2↑+ H2O 与金属反应Fe + 2H+ == Fe2+ + H2↑(HNO3不产生H2)

我们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用浓硫酸和硝酸来制取,说明它们除了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特殊性质。 [实验4-8]浓硫酸与铜反应,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并观察溶液的颜色。 [师问]品红溶液有什么变化? [生答]品红溶液褪色。 [补充实验]加热褪色的品红溶液,观察其现象。 [提问]浓硫酸与铜反应产生什么物质会引起这样的变化? [生答]产生了SO2气体。 [展示]浓硫酸与铜反应后的溶液,并提问:溶液的颜色说明产生了什么离子? [生答]产生了Cu2+。 [师问]硫酸和铜中的元素化合价有什么变化,并分析产物是什么,硫酸和铜各表现什么性质? [生答]产生了SO2和Cu2+,硫元素从+6价变成了+4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铜从0价变成了+2价,被氧化。硫酸表现氧化性,作氧化剂;铜表现还原性,作还原剂。 [讲解]浓硫酸与铜反应除了表现氧化性,还表现酸性。 [板书]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浓硫酸的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 △ 2H2SO4(浓)+ Cu === CuSO4 + SO2↑+ 2H2O

硫酸的危害性和预防

硫酸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 一、硫酸的腐蚀性 硫酸分为稀硫酸和浓硫酸,在化学成分上,稀硫酸和浓硫酸是相同的。但是,浓硫酸中硫酸的含量要比稀硫酸中高得多。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强腐蚀性,其中浓硫酸还具有强脱水性。硫酸是蓄电池的填充材料之一,电解液成分是稀硫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对皮肤又烧伤作用。 二、硫酸对人体的危害 硫酸对人体的危害大致有三个途径——皮肤、消化器官和呼吸器官,而其危害性又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 人体一接触到浓硫酸,便即刻遭到烧伤,如果进入眼内,严重时会使眼睛失明,喝入硫酸会使内部器官严重损害或死亡。如果吸入大量热硫酸蒸汽或发烟硫酸放出的浓蒸气,就要损害上呼吸道以至肺部组织,严重时会失去知觉。人体对这种蒸气的敏感性因人而异,通常在(0.125~0.5)×10-6范围时会使人感到轻度不快, (1.5~2.5)×10-6范围时会使人感到明显不快,( 10~20)×10-6范围时则会使人感到难以忍受,经常处于低浓度硫酸蒸气下操作人员,对此种刺激的敏感性会逐渐减退,即所谓“耐酸”,反而更易受硫酸蒸气的毒害,必须注意。 2、慢性 与硫酸接触会引起皮肤炎症,经常吸入硫酸蒸气或酸雾会引起呼吸道或支气道管炎。长期吸入硫酸蒸气会引起牙齿的酸蚀症,先是失去珐琅质的光泽,继而露出象牙质,而造成缺损,表面变黑。所以在劳动场所一般工厂规定硫酸蒸气的最高浓度不得超过1mg/m3。 三、硫酸的爆炸性和燃烧性 硫酸本生虽无爆炸和着火性质,但由于硫酸的氧化性和脱水性,当它与可燃物接触时,有时即会着火。当硫酸在设备或管线内腐蚀金属产生的氢气蓄积,并达到爆炸范围时,遇明火时即会产生爆炸。因此,硫酸应与有机物、硝酸盐、碳化物、氯酸盐、金属粉等隔离放置。装满硫酸的容器,汽车槽车、火车槽车及酸罐附近,必须严禁吸烟和明火,并且不能用锤子敲打部件,以免发生火花。在硫酸贮藏设备和管线上焊接及进行其它明火作业时先要进行动

高中化学《浓硫酸》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章第四节《浓硫酸》教学设计 板块一:浓硫酸的引入 给学生播放刘海洋硫酸泼熊的图片和家里竹制笔筒的图片,从情感态度方面入手引起学生共鸣,引入浓硫酸。 板块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回忆】}之前学习过的酸的通性有哪些啊?回忆实验室里我们是如何稀释浓硫酸的? 学生:把浓硫酸缓缓地注入水中,期间还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使散热均匀。 【讨论】根据以上的材料和讨论,请概括出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硫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总结为两高两大。 【小结】 壱、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1)色态: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 (2)沸点:约338 度---难挥发酸(高沸点酸) (3) 密度:1.84g/cm3---高密度酸 (4) 溶解性:跟水任意比互溶,溶解放出大量热。 板块三:浓硫酸的特性 【过渡】动手做五水硫酸铜上滴加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浓硫酸的吸水性:吸收物质本身含有的水。可以做干燥剂,不可干燥碱性气体。 【过渡】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出现黑色字迹。 浓硫酸的脱水性:将有机物中H、O 原子按2:1 的比例脱去---物质本身不含水。 【探究实验】黑面包实验 回答五个问题: 1.蔗糖为什么会由白变黑? 2.黑色的物质为什么会体积膨胀? 3.刺激性气味是什么气体的气味? 4.这个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吗?你认为可能发生了什么反应? 5.实验前滴入蔗糖的水再反应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浓硫酸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2H2SO4(浓)+C=2H2O+2SO2↑+CO2↑

【思考】通常用稀硫酸或者稀盐酸制取氢气,而不用浓硫酸,这是为什么呢? 【探究实验】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一片铜片,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用酒精灯加热,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将反应后试管中的液体倒入蒸馏水中进一步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a 试管: b 试管:品红溶液逐渐变为色 c 试管:紫色溶液变色 结论及解释:在常温下,铜与浓H2SO4 ,在加热时反应生成。停止加热,将 试管中液体冷却至室温,将试管a 中液体倒入盛少量水的大试管中大试管中的溶液呈 色,证明CuSO4 溶于水。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归纳总结: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思考】那为什么生活中运输浓硫酸的车是铝制或铁制的呢? 在常温下,浓硫酸使铝、铁等金属钝化。钝化是因为形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行,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 板块四:总结 浓硫酸的性质小结 1、吸水性 2、脱水性 3、强氧化性

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 高中化学 2010-05-26 20:21 物理方法 1.称重法浓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相同体积,重的是浓硫酸。 2.粘度法浓硫酸是粘稠的液体,而稀硫酸则接近于水的粘度,所以将试剂瓶拿起摇动几下 3.沸点法硫酸是高沸点的酸,98%的浓硫酸沸点为338℃,故可取少许于试管中加热,先沸腾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稀硫酸 4.稀释法浓硫酸溶解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故可在小烧杯中加20mL水,沿烧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将水加到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的是浓硫酸 5.露置法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浓硫酸。 6.电导法取两个碳棒作电极,插入酸中,电路中串联上小灯泡,用两节干电池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发光且较亮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中水较少,绝大部分硫酸分子没有电离,故自由移动的离子很少,导电性较差。 化学方法 1.铁铝法分别取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铁丝或铝片,无现象的是浓硫酸,有气泡出现的是稀硫酸。因为浓硫酸在常温时可使铁、铝等金属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 2.铜碳硫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铜片或木炭后,再分别加入酸,然后加热,能够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 3.胆矾法分别取两支试管,加入胆矾少许,再分别加入酸,晶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稀硫酸,晶体表面变白色的是浓硫酸。

4.纤维素法分别用玻璃棒醮取两种酸在纸或木材或棉布上画痕,表面脱水炭化的是浓硫酸。 5.蔗糖法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0g蔗糖,滴入1mL水后,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脱水炭化产生“黑面包”的是浓硫酸。 6.食盐(硝酸钠)法在试管中加入少许食盐,然后分别加入酸,产生刺激性气体的是浓硫酸,食盐溶解无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稀硫酸。 7. 镁锌法稀硫酸与镁锌等反应产生无色无味的氢气,浓硫酸与镁锌等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8. 试纸法滴在紫色石蕊试纸上,稀硫酸的变红,浓硫酸的碳化变黑。 不管鉴别几种什么物质,只有找出这些物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即可。 更多博文 ? (2011-04-30 20:09:45) ? (2011-04-30 20:04:35) ? (2011-04-29 09:58:50) ? (2011-04-28 12:30:12) ? (2011-04-24 07:47:26)

《声音的特性教案》教学设计

声音的特性思维导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1.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2.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3.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4.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教学用具: 钢锯条、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教学过程: 引人新课: 自然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有的银铃般清脆悦耳,有的瓮声瓮气,有的如响雷一般震耳欲聋,有的如声如细丝几乎听不到。这些声音都是有哪些区别,我们这一节就来学习一下声音的特性。 板书声音的特性 请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包括老师提供的器材及学生自带的乐器)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 生1:声音有大小不同。用力敲铜锣,声音大;轻敲,声音小。 生2: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尖锐。敲大鼓,声音低沉;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鼓,声音尖锐。

生3:有的声音浑浊,有的声音清脆。敲大木鱼,声音浑浊;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小木鱼,声音清脆。 生4:声音有强弱不同。用力敲铜锣,声音强;轻敲,声音弱。 生5:…………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类,并引导学生用专门的物理术语表示声音的不同。 声音为什么会有强弱、高低的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请同学们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回答: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手来回摆动的动作。学生观察,总结振动有哪些不同。 与前面声音的不同对应。 (一)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振幅有关,有的学生猜想响度可能与频率有关。 【进行实验】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响度 和振动的哪方面有关?先引导 学生猜想。 课本上图所示的实验,用不 同的力敲击音叉,然后将发声的 音叉靠近小球,观察小球被弹起 的距离。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 规律? 学生分小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振幅大,响度大;振幅小,响度小。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成果展示与总结】

高一化学《硫酸的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

《硫酸的性质》说课稿 一、对标定位说教材 1、地位、作用及处理 从初高中衔接来看,本节是初中酸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新教材把这一节放在基本实验、基本理论、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既可以承前加深对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启后为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搭建框架。参照新课标,依据我校 “明任务、小步伐、多训练、快反馈”的分步达标教学策略,将本节处理为3个课时,硫酸为第2课时,它也将为第3课时硝酸的氧化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参照。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酸的通性,掌握浓硫酸的特性,提高实验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提炼——理性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性质对比实验,树立实践出真知的信心,体会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关系,提高实验安全与环保意识。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浓硫酸的特性。 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二、据实剖析说学情 1、学生已有认知 学生已掌握酸相似的化学性质,但还没有上升为酸的通性理论;浅显知道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但不明确二者的区别;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陌生的。 2、学生已备技能 通过前期基本实验、基本理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具备自学、观察、质疑的水平,具备小组实验探究学习的技能。 3、新旧知识摩擦 浓硫酸与金属、非金属反应不符合学生原有知识逻辑,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方法选择说教学 1、教法分析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可以优化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节课主要采用“3W ”实验探究教学法(What: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是什么;Why :小组探讨分析为什么;How :解决问题如何做)。在实验教室里,教师将以多媒体为辅,以系列探究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分解知识目标,突破重难点。 2、学法分析 学生以问题情境为出发点,实验为手段,探究为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验、分析、归纳能力,学会评价与反思。具体措施为:师生共同提出实验问题,确立实验设计、探究方向,经过系列实验的观察、对比、探究、分析构建出本节知识体系,巩固稀硫酸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而多媒体设置的问题情境,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四、流程展示说实施 化 学 实 验 问 题 提 出 化 学 实 验 探 究 设 计 化 学 实 验 现 象 观 察 化 学 实 验 现 象 分 析 对 知识的构 建 、拓 展与应 用

声音的特性教案(探究式)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

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生甲]前者的演唱声音低沉,后者的演唱声音尖细。 [生乙]前者的演唱是通俗唱法,后者的演唱是民族唱法。 [生丙]前者的演唱声音小,后者的演唱声音大。 [生丁]前者的演唱音调低,后者的演唱音调高。 [师]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二、进行新课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师]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生]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生]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师]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一些,再次拨动,注意要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得快慢和发出的音调。 [生]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音调低。 [师]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为同学们成功的合作及探索鼓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