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浓浓的教学情境

营造浓浓的教学情境
营造浓浓的教学情境

中学美术教学叙事

营造浓浓的教学情境--美术欣赏教学探讨

张训军

我时常听到同事们问:“怎么那么多的学生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怎么历届学生对你的满意率都是那么高?”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工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是人类的文化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整个快速的信息技术社会过程中,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更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美术欣赏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里面渗透了各门学科的知识。根据科学研究,人脑的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维,右半球分管形象思维,许多复杂的精神活动是由大脑两半球协同完成的。美术欣赏课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美术欣赏课的目的不是把所有学生培养成艺术家,但是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陶冶其情操,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高中学生对学习美术的态度是复杂的,大多数学生对美术学习缺乏兴趣,只有少部分学生是真正喜欢,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一边做其它学科作业,一边听课。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的复面影响,加之美术学科没有硬性考试,没有量化标准,致使学校、老师、家长,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也认为美术课听不听无所谓,如不报考艺术院校,似乎没有非学不可的理由。

如此困境下,我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创造轻松、愉快、良好的课堂气氛。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的目标,因而地位最高,据德、依仁、志道,太紧张了,有时要轻松一下。因而“游于艺”,作为调剂精神而用。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也正因为美术课不考试,所以学生能够在没有压力下轻松、愉快地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去拔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去感染学生;要用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把上美术课当成一种享受,如同欣赏一部电影,而不是一种负担。

其一、通过多媒体将音乐融入教学中来,例如欣赏《梅杜萨之筏》时,我以大家非常熟悉

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了特有的悲剧氛围,使学生“动情”,增强学生对这幅画主旨的理解。

其二、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模拟真实场景,图像大,更清晰,便于学生观察、记忆和欣赏的提高。例如: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这一课时,就要先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背景,当讲到秦始皇兵马俑雕塑,二号坑排兵布阵时,为了显示秦军“士勇兵利,车坚马良”的强盛局面,插入《英雄》电影片段,展示古代战场上,千军万马,万弩齐发的巨大场面。映射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魄和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所向披靡的宏伟景象,学生们都为之一振。

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如果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三维动画,模拟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直立行走带来骨骼的变化,人体结构中许多比例关系接近0.618,学生可能更感兴趣。试图直立的人类,就必须让自己的骨盆旋转,使其向上竖立。这个旋转的支点在后肢插入骨盘的地方。由于脊椎是牢固地插入骨盆里的,所以旋转骨盆势必带动脊椎,胸廓和头颅一起转动。为了直立的平稳,人类的脊椎慢慢发展成头部以下呈一种曲线,胸廓以下呈现另一种曲线。胸廓也慢慢向两边扩展,变得扁平,肩胛骨也逐渐靠向背部,直立的进一步结果,就是我们的视野开阔了,手变得更加灵巧,脚趾逐渐退化化成只支撑身体的重量。“同时我们的心脏被提高了,负荷加重了,心脏病患者比率也加大了”(有待与进一步考证)。头骨和腿骨变化最大,躯体外形由于近似黄金矩形变化最小,从而使人体美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学生们通过我这一分析,瞪大双眼,注意力特别集中,深感美术欣赏课非常有意思,从这儿得到了生物课里人口进化方面得不到的知识。

二、以启发式代替满堂灌,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幽默,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以循循善诱的方式,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我在讲解作品时,凡是学生可以在书本上读到的知识,我就不过多重复,主要是“传道、受益、解惑”。促进学生互评、讨论、加以点拨,总结评价时,把自己的判断尽量变成推测性的语言。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例如在欣赏在东晋画家顾恺之作品《洛神赋图》时,对学生讲十八描,就很难提起他们兴趣。要是讲曹植和甄氏的爱情悲剧,结合赋文内容和画面一道分析,效果会更好。而当我念到洛神身姿“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生”,“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时,学生们是拍案叫绝,原来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的轻功“凌波微步”出于此处。金庸熟读经史,郭靖的“降龙十八掌”中的一招“亢龙有悔”就是取自《易经》,至于张无忌的“乾坤大挪移”还有待于考证,这时,学生显得异常兴奋,气氛热烈,时而举于提问,时而沉思,时而讨论,连平时对美术不大感兴趣的学生也积极起来,师生互相取长补短,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寓教于乐、寓教于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