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练习

专题四水体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种有灌木、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2019安徽安庆期中统考)雨水花园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蒸发

答案 C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雨水花园是用于汇聚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的,因此首先直接

影响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2.(2019安徽安庆期中统考)图中暗管的作用是( )

A.及时吸收下渗的雨水

B.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

C.收集可利用的地下水

D.加速地下水的净化

答案 B 图中暗管位于排水砂砾层,暗管和排水砂砾层功能相似,均可及时排出下渗的雨水。而暗管并不能减缓或阻止雨水下渗,也不能加速地下水的净化,经表层种植土壤简单过滤的雨水并不是可利用的地下水。

3.(2019安徽安庆期中统考)下列城市最适宜大面积发展雨水花园的是( )

A.乌鲁木齐

B.北京

C.杭州

D.拉萨

答案 B 雨水花园适宜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的地区发展,一方面排洪,另一方面及时收集

雨水,以应对缺水季节水量不足。选项中的四个城市只有北京符合。

洮河是黄河上游地区的重要支流。下图示意洮河流域地理要素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2019安徽合肥教学质检)岷县与海甸峡之间河流流向大致是(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答案 B 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洮河为黄河上游支流,大致自南向北汇入黄河,据此根据经纬网即可判断洮河该河段的流向。

5.(2019安徽合肥教学质检)图中落差最大的河段是( )

A.碌曲—下巴沟

B.下巴沟—岷县

C.岷县—海甸峡

D.海甸峡—临洮

答案 B 结合图示信息,四河段中下巴沟—岷县间年均温差最大,说明其地势落差最大。

6.(2019安徽合肥教学质检)图中洮河自然状态下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有( )

①河流流速快

②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③气温高于0℃

④河流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洮河处于黄河上游,河流水量较小,但洮河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较快。洮河流域地处我国西部,冬季以地下水补给为主。该流域纬度和地势较高,气温低于0℃。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的流量补给类型示意图,其中甲表示浅层地下水补给。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7.(2019北京东城综合练习)图中( )

A.a表示深层地下水补给

B.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

C.c表示雨水补给

D.d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答案 B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流域河流径流量小,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冰川融水和雨水为主要补给水源;降水的补给量随时间波动明显,冰川融水波动较小,因此a表示雨水补给;b表示冰川融水补给;c主要在春季补给河流,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的补给量全年稳定,应为深层地下水补给。

8.(2019北京东城综合练习)对该河流夏季流量变化影响最大的补给类型是( )

A.a

B.b

C.c

D.d

答案 A 读图可知,夏季最大补给量为a。

9.(2019北京东城综合练习)该河流所在地区( )

A.流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

B.夏秋季洪涝频发

C.水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D.属于太平洋流域

答案 C 结合上题分析,该河流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风力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春季受积雪融水影响,洪涝频发;西北地区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属于北冰洋流域。

下图斜线区域为季节性渔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10.(2019湖南株洲教学质检)该渔场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寒暖流交汇

B.底层海水上泛

C.水温高,浮游生物丰富

D.靠近陆地,营养物质丰富

11.(2019湖南株洲教学质检)该渔场最适宜捕捞的时间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答案 B B 根据图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阴影区域的海水受西南季风影响,吹离海岸,导致海洋深处冷水上泛,利于渔场发育。据此得出该题组结论。

二、综合题(共46分)

12.(2019广西南宁适应性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伊犁河发源于天山西坡,由东向西注入巴尔喀什湖。上游河谷降水丰富,森林、草原、雪山相互辉映。下游流经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由于河床浅,河流时常改道,形成面积较大的入湖三角洲。伊犁河下游胡杨林沿河岸伸展,远离河道的地区植被稀疏,沙丘活化,成为东亚冬春季节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下图为哈萨克斯坦东部区域图。

(1)概述伊犁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并指出影响其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8分)

(2)分析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之间的水循环过程。(8分)

(3)根据各自然环境要素相互影响关系,说明伊犁河下游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8分) 答案(1)水文特征:年径流量小;汛期在夏季,冬季断流;结冰期较长;含沙量不大。(4分)主要因素:流域内的降水量、河流流域面积、冬夏季气温、植被覆盖率、冰川面积等。(合理即可,答出四点,4分)

(2)巴尔喀什湖湖水蒸发和植物蒸腾的部分水分随西风输送至东部山地形成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汇入伊犁河,再经伊犁河流入巴尔喀什湖。(8分)

(3)伊犁河下游地处内陆,距海洋遥远,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导致当地气候干旱,降

水稀少;河流径流量小,河床发育浅;由于降水少,流域内植被稀疏;地表腐殖质少,土壤贫瘠,

土质疏松;由于植被少,能够提供的食物有限,生物种类少。(答出四点,合理即可,8分)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从径流量大小及其变化、结冰期和含沙量等方面说明伊犁河水文特征。从气候、植被及冰川面积大小等方面说明影响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第(2)题,结合伊犁河与巴尔喀什湖相对位置,结合大气环流和地形说明湖泊对东部山地降水的影响,进而结合大气降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转化关系说明水循环过程。第(3)题,结合伊犁河下游所处地理位置,说明其气候特征,进而分析河流水文特征、植被和土壤等自然要素特点。

13.(2019山东济南5月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呼伦湖(下图)是我国第五大湖泊,属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水系,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素有“草原明珠”的美誉。湖水补充来源除湖面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外,主要依靠地下水的补给和地表径流。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为其主要补给河流。湖泊东北部的新开河长25千米,流向受呼伦湖和海拉尔河水变化的制约,顺逆不定,是呼伦湖的吞吐河流。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呼伦湖已经呈现富营养化状况。

(1)新开河的吞吐受图中其他河流流量影响较大,据此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4分)

(2)推断在新开河以吐为主的年份呼伦湖盐度变化并说明理由。(6分)

(3)2012—2015年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径流量增加,但呼伦湖水位涨幅并不大,分析其原因。(6分)

(4)说明近年来入湖营养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6分)

答案(1)新开河吞: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流量较大,海拉尔河流量较小。(2分)新开河吐: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流量较小,海拉尔河流量较大。(2分)

(2)盐度上升。(2分)该区域气候较干旱,湖水蒸发旺盛;(2分)此时湖泊成为内流湖,入湖径流带来的盐类物质不断积累,盐度上升。(2分)

(3)呼伦湖面积广大;(2分)流域内草原广布,调节径流;(2分)新开河为吞吐型河流,对呼伦湖水位有调节作用。(2分)

(4)呼伦湖流域以畜牧业为主,牲畜粪便随径流入湖;(2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流入湖泊;(2分)受人类活动影响草原退化,使更多营养盐类随径流和风进入湖区。(2分)

解析第(1)题,新开河的吞吐受其上下游河流水位高低制约,当位于上游的克鲁伦河和乌尔逊河水位高于下游的海拉尔河流水位时,新开河接受补给,处于“吞”水状态;反之处于“吐”水状态。第(2)题,新开河以吐为主的年份,新开河补给呼伦湖。说明湖水水位较低,该年份湖泊所在区域可能干旱较为严重,盐度较高。第(3)题,结合呼伦湖湖泊面积及植被和新开河对湖泊水位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第(4)题,结合农业和工业生产活动及草原退化现象进行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