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容常见 种技术科普

医疗美容常见 种技术科普
医疗美容常见 种技术科普

一、果酸换肤

果酸换肤,是指用20%-70%的高浓度果酸(常用甘醇酸)酸化皮肤,剥脱表皮,并在恰当时间及时终止的一种皮肤美容方法,通常每2周一次,4次一个疗程,具体根据皮肤问题与治疗反应,决定疗程和次数。

作用机理:

1、调节角化,畅通毛孔,避免角质堆积;

2、抗炎抑菌;

3、增加表皮厚度和屏障功能;

4、增加真皮厚度和弹性。

适应症:

1、痤疮相关问题,如痘痘、粉刺、脓疱、黑头、毛孔粗大、痘坑、痘疤等;

2、色素相关问题,如炎症后色素沉着、黄褐斑、晒斑等;

3、老化相关问题,如皮肤干燥、粗糙、缺少光泽、肤色不匀、皱纹等。

优点:

1、操作简单,无需昂贵仪器;

2、能同时改善多种皮肤美容问题。

缺点:

1、有皮肤刺激和敏感性,须严格甄别适宜人群,严密观察治疗反应;

2、酸化过程中,皮肤会有蚁走、刺痛、灼痛等不适;

3、治疗期间,皮肤防晒力降低,加上亚洲人色素沉着风险较白人高,所以果酸

换肤治疗期间防晒非常重要;

4、治疗期间,不宜化妆,皮肤需要特别呵护。

二、强脉冲光(IPL、OPT、DPL)

强脉冲光(IPL、OPT、DPL)指波长为500-1200nm的高强度脉冲光(即强脉冲光),因其照射皮肤产生的热效应可刺激胶原再生,获得除皱嫩肤效果,由此俗称光子嫩肤。

IPL是强脉冲光简称,OPT是指优化的强脉冲光,目前常规光子嫩肤多是OPT 光源。DPL则指波长为500-600 nm的优化强脉冲光,主要针对面部发红等血管问题。

作用机理:

1、破坏色素,收缩血管;

2、抗炎杀菌,控油抑脂;

3、增加表皮厚度;

4、增加真皮厚度和弹性。

适应症:

1、痤疮相关问题:痘痘、痘印、毛孔粗大、痘坑、痘疤等;

2、敏感相关问题:激素依赖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敏感肌肤等;

3、血管相关问题:各种红斑(包括激光后红斑)、红血丝、蜘蛛痣等;

4、色素相关问题:肤色不匀、雀斑、炎症后色素沉着、黄褐斑等;

5、老化相关问题:细纹、皱纹、粗糙、缺乏光泽、老年斑、红血丝等。

优点:

1、操作简便,疼痛轻微,无需麻药止痛;

2、不破坏表皮,正常情况治疗当天即可护肤,不影响日常生活;

3、擅长治疗复杂皮肤问题;

4、安全性高,操作护理得当,几乎没有副作用;

5、可作为皮肤日常保养项目长期进行。

缺点:

1、需多次治疗,大多2次以上才能看到效果;

2、虽然副作用少,但操作护理不当或治疗时机不宜,也会出现红斑、水泡,甚至色素沉着(减退)、疤痕(罕见),因此光子嫩肤也不宜太过频繁等。

三、激光“取”痣

激光“取”痣指用激光将色素痣烧灼去除。目前条件好的医疗机构,通常用脉冲二氧化碳激光,尤其是治疗面部痣的时候。

作用机理:烧灼破坏痣细胞

优点:

1、操作简便,治疗后无需包扎;

2、较药水点痣安全有效,可控性好。

缺点:

1、治疗时有明显疼痛,常需麻药止痛;

2、大多会留疤,疤是否明显,与痣的大小、深浅及个人皮肤的自我修复力等有关;

3、可能复发,如果复发,可再次激光,之后再复发,则不宜再激光治疗;

4、痣细胞被激光彻底烧毁,不能像手术那样,可将取下的痣组织送检,以确定痣是否恶变,因此激光“取”痣只适合无恶变迹象的良性色素痣。

四、激光祛斑

激光祛斑指用强脉冲光或激光破坏色素和(或)色素细胞,以淡化和清除色斑。

具体治疗比较复杂,需要面诊医生根据斑的类型选择恰当的仪器和参数。常用的有强脉冲光、紫翠玉宝石激光、红宝石激光、像素(点阵)激光、净肤镭射(如C6、C10)等。

作用机理:破坏色素和(或)色素细胞。

适应症:雀斑、黄褐斑、老年斑、太田痣、获得性太田痣、咖啡斑等。

优点:

1、操作简便,疼痛轻微,成人大多能耐受;

2、雀斑、老年斑疗效显着,激光常可一次去除;

3、不破坏表皮或仅稍微受损,日常护理简单容易,恢复期短;

4、操作护理得当,一般不留疤痕(疤痕治疗除外)。

缺点:

1、会出现红斑、灼痛等烫伤样反应,尤其是高能量和治疗面积大时;

2、治疗后初期,色斑颜色有时会加深,并有可能持续1-3个月;

3、太田痣、获得性太田痣疗效显着,但治疗周期长,需耐心和坚持;

4、黄褐斑病因复杂,有时治疗反令色斑更加明显或像白癜风似的色素减退,需

特别小心谨慎,同时个人全方位的配合也非常重要;

5、咖啡斑清除率低,个体差异大。

五、脉冲染料激光

脉冲染料激光是针对血管问题的激光,这类激光的能量容易被血管里的血红蛋白吸收,主要用来治疗皮肤血管相关问题。

作用机理:破坏和收缩血管。

适应症:鲜红斑痣、红血丝、蜘蛛痣、酒糟鼻、疤痕等。

优点:

1、操作简便,疼痛轻微,成人大多能耐受;

2、不破坏表皮或仅稍微受损,日常护理简单容易;

3、操作护理得当,一般不留疤痕(疤痕治疗除外)。

缺点:

1、会出现红斑、灼痛等烫伤样反应,尤其是能量高、治疗面积大时;

2、治疗后有紫癜(治疗部位呈蓝黑色),可持续1-3周;

3、紫癜后会有色素沉着,可持续1-6个月;

4、除红血丝、蜘蛛痣可治疗1次即可,其他大多需3次以上。

六、点阵激光

点阵激光有剥脱(即气化)和非剥脱型两种,通过激光的局灶性光热效应发

挥治疗作用,与普通激光的关键区别在于它的局灶性。

作用机理:

1、剥脱表皮,优化重建表皮(剥脱型);

2、刺激真皮,优化重建真皮(剥脱、非剥脱型)。

适应症:

1、各种增生和萎缩性疤痕,如痘坑、痘疤、外伤疤痕;

2、老化相关问题,如皱纹、松弛、皮肤粗糙、肤色不匀等;

3、妊娠纹、膨胀纹、毛孔粗大、黑头、粉刺、色素沉着等。

优点:

1、操作简便,治疗后一般无疤痕;

2、非剥脱型激光不破坏表皮,恢复时间短(通常只需2-7天)。

缺点:

1、治疗时疼痛明显,常需麻药止痛;

2、会有红斑、灼痛等烫伤样反应,能量高、面积大时特别明显;

3、剥脱型激光疗效较非剥脱型显着,但治疗后的创面愈合及红斑消退需要1-4周,亚洲人在红斑消退后,还容易有色素沉着,可持续2-6个月;

4、为安全起见,常需多次治疗,通过累积效应获得理想效果。

七、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通过注射肉毒素(常用注射用肉毒素A型)改善皮肤美容问题。作用机理:令肌肉松弛,不再收缩或收缩减弱。

适应症:额纹、鱼尾纹、眉间纹、唇纹、口角纹、颈纹等运动性皱纹(指笑、皱眉、撅嘴等肌肉运动时出现或明显的皱纹),以及咬肌肥大、痤疮、腋臭、多汗症。

优点:

1、刺激敏感性低,注射前无需皮试;

2、操作简单,注射时疼痛轻微,大多可耐受,无停工期;

3、对效果不满意无需紧张,随时间推移能逐渐回复原貌。

缺点:

1、效果不持久,一般维持3-9个月;

2、注射后1-2周会有面部表情僵硬感;

3、频繁注射,会出现“面具脸”,甚至出现耐受,需换新型肉毒素;

4、肉毒素有抑制油脂分泌作用,皮肤原本干燥者,注射后需加强滋润保湿;

5、肉毒素属剧毒物质,滥用有生命危险。

八、玻尿酸注射

玻尿酸注射属填充类美容方式,通过注射玻尿酸(也叫透明质酸)改善皮肤美容问题。

作用机理:补充玻尿酸,增加皮肤丰盈、饱满度。

适应症:法令纹、额纹、眉间纹、鼻背纹等静止性皱纹(指无肌肉运动也存在的皱纹),以及鼻、唇、苹果肌、太阳穴、下颌等任何需要填充塑形部位的微整形。优点:

1、刺激敏感性低,注射前无需皮试;

2、操作简单,治疗后无停工期;

3、对效果不满意无需紧张,随时间推移能逐渐回复原貌;

4、玻尿酸属皮肤自身原有物质,无毒副作用。

缺点:

1、注射时,疼痛明显,常需冰敷或麻药止痛;

2、注射后,局部会有肿胀感,可持续3-10天;

3、效果不持久,一般维持6-10个月;

4、不良反应、意外发生率较肉毒素高,甚至可危及生命。

中医医疗技术说明材料(第六篇)

第六篇敷熨熏浴类技术 第一章穴位敷贴技术 穴位敷贴技术是将药物制成一定剂型敷贴到人体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发挥治疗作用。常用于软组织损伤等疼痛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常用药物选择 临床有效的方剂,都可以熬膏或者研末作为穴位贴敷用药防治相应疾病。但与内服药物相比,穴位贴敷用药还有以下特点: 1.通经走窜、开窍活络类药物:如冰片、麝香、丁香、薄荷、细辛、白芷等。此类药物具有芳香通络作用,能够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拔病外出。但此类药物易耗伤人体气血,不宜过量使用。 2.刺激发泡类药物:如白芥子、斑蝥、毛茛、蒜泥、生姜、甘遂等。此类药物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能够较好地发挥刺激腧穴作用,以达到调节经络脏腑功能的效果。 3.气味俱厚类:如生半夏、附子、川乌、草乌、巴豆、生南星等。此类药物气味俱厚,药力峻猛,有时甚至选用力猛有毒的药物。这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掌握用量及贴敷时间,不宜用量过大,贴敷时间也不宜过长。 (二)赋型剂的选择 赋形剂能够帮助药物的附着,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因此,赋形剂选用适当与否,直接

关系到保健治疗的效果。现代穴位贴敷中主要常用赋型剂为:水、盐水、白酒或黄酒、醋、生姜汁、蒜泥、蜂蜜、鸡蛋清、凡士林等。此外,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赋形剂。 1.水:可将药粉调为散剂、糊剂、饼剂等,既能使贴敷的药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又有利于药物附着和渗透。 2.盐水:性味咸寒,能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 3.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用酒调和贴敷药,则可起到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促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以发挥作用。 4.醋:性味酸苦、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淤止痛、矫味矫臭作用。应用醋调和贴敷药,可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 5.生姜汁:性味辛、温。升腾发散而走表,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 6.蒜汁:性温味辛。能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 7.蜂蜜:性凉味甘,具有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有“天然吸收剂”之称,不易蒸发,能使药物保持一定湿度,对皮肤无刺激性,具有缓急止痛,解毒化瘀,收敛生肌功效。 8.鸡蛋清:能清热解毒,含蛋白质和凝胶,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可使药物释放加快,但容易干缩和变质。 9.凡士林:医用凡士林,呈半透明状,主要用于医药上配制各种软膏、眼膏的基质,还可用于皮肤保护油膏。凡士林粘稠度适宜,穿透性较好,能促进药物的渗透,可与药粉调和为软膏外敷。 10.麻油或植物油:麻油调和贴敷药,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可润肤生肌。 11.透皮剂:透皮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制剂,可增加皮肤通透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增强贴敷药物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透皮剂为氮酮为无色至微黄透明油状液体,性质稳定、无毒、无味、无刺激性,且促透效率相当高,是目前理想的促透剂之一。

中医医疗技术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医院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为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技术的操作,预防和控制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保障,根据《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制定此制度,请遵照执行。 1、必须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对医务人员开展预防与控制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知识及技能培训,并承担相关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3、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中医医疗技术诊疗操作规程,掌握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预防要点,落实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防控措施。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不应参与诊疗工作。 4、应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建议患者保持皮肤清洁,患呼吸道感染时建议其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5、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督查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 6、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执行中医医疗技术时按照医院其他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空气通风与消毒、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织物的使用、手卫生及无菌技术操作。 7、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做好中医医疗技术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物。 2017年7月

中医灸类技术和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本制度的灸类技术包括麦粒灸技术、隔物灸技术、悬灸技术、热敏灸技术、雷火灸技术及推拿类技术等。 2、医务人员操作时应穿工作服、必要时戴帽子、口罩,操作前后做好手卫生。 3、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衣着宽松避免摩擦,防止破损,任其吸收,一般2~5天即可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或覆盖无菌纱布等,保持疮面清洁。 4、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一人一用一更换,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区分使用。每次推拿治疗前后,医生须按手卫生相关要求做好手卫生。 5、施灸物品燃烧易产生烟雾,应注意选取排风条件好的区域或安装排烟系统。 中医敷熨熏浴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穴位敷贴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中药冷敷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熏蒸技术、中药泡洗技术及中药淋洗技术等。 2、应选取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的诊疗场所。采用自然通风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 3、每日诊疗活动结束后,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应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照射60分钟。 4、床单、枕巾、椅垫(罩)等直接接触患者的用品应每人次更换,亦可选择使用一次性床单。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立即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5、进行穴位敷贴时,贴敷部位皮肤应完整、洁净,如有污渍等皮肤不清洁状况,可用75%乙醇棉球擦拭干净后再敷药。 6、敷熨熏浴类诊疗操作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应保持清洁,遇到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75%乙醇消毒。 7、穴位敷贴使用的毛巾、胶布、纱布应一人一用一丢弃,一次性使用。盛装药液的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 8、患者每次使用过的熏蒸床以500mg/L含氯消毒溶液擦拭,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熏蒸锅定时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熏蒸室每日诊疗结束后紫外线照射1小时。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规范标准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卫生部印发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

卫生部印发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 准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卫生部关于印发《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 (试行)》的通知 卫医发[xx]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我部对《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卫医发[1994]第30号)中美容医院、医疗美容门诊部、医疗美容诊所的基本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现将《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本标准字印发之日起施行。凡与本标准不一致的规定一律以本标准为准。 二00二年四月十六日 附件: 美容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室)基本标准(试行)美容医疗机构 美容医院 一、床位和牙椅 住院床位总数20张以上,美容治疗床12张以上,牙科综合治疗椅4台以上。

二、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有美容咨询设计室、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美容治疗室、麻醉科。 (二)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技工室、消毒供应室、病案资料室。 三、人员 (一)每床(椅)至少配备1.03名相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二)每床(椅)至少配备0.4名。 (三)至少有6名具有相关专业副主任以上的主诊医师和至少2名主管护师资格以上的护士。 (四)每科至少有1名本专业的具有主治医师资格以上的主诊医师。 四、医疗用房 (一)每病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三)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诊室每牙科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四)每美容治疗床建筑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每美容治疗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五、设备 (一)基本设备

医疗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医疗美容行业分析报告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医疗美容中国消费升级的最先受益者行业背景 2015年,包括IDG在内多家投资机构的年度投资报告中都将消费升级看做2016的三大重点投资领域之一。统计数据显示2005到2010年,私人消费对GDP的增长贡献仅有32%,而在2010-2015年这个数据已经攀升至41%。阿里研究院的数据预计未来5年投资和净出口在GDP增长的贡献占比上还将继续减少,而私人消费却将不断增长达到48%。BCG(波士顿咨询)报告揭示,即使中国“十三五”期间年均GDP增速放缓至%,由于上层中产及富裕阶层消费者日渐增多、“新世代消费者”崛起以及网络购物增长的推动,中国私人消费仍能够实现年均9%左右的增速,未来五年中国消费市场增量至少为万亿美元。 2015年《中国消费者新消费阶层崛起》的报告显示:中国城市中产消费者的人数已经过亿,约有亿,他们的人均年收入在11733美元。这一亿中产消费者连同另外亿的城市大众消费者——他们都“不再只会花钱去置办基本品”。 中国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追求意识正在苏醒。 医疗美容、跨境电商和出境旅游将是中国消费升级红利的最先受益者。 一、医疗美容行业现状及行业特点

世界范围内,规范的整形美容术始于16世纪,最初仅是为保证患者获得正常生活必要条件的一种简单的畸形矫正手术,当属“治病救人,雪中送炭”之举。真正属于“锦上添花”范畴的医疗美容则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人体美不再被视为是一种天然的禀赋,人们开始大规模地采用先进的科技来改造自己的身体,整形美容开始在许多国家兴起,以韩国、日本、美国为甚,在韩国,始于演艺圈的整容已发展为一项全民“运动”。 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医疗美容又可以分为手术类美容、非手术类美容,后者多为美容皮肤科下属项目。非手术美容由于无需手术、见效快、风险小、效果可逆等优势,正在逐步成为引领医疗美容中的主流方式。2014年全世界医疗美容总量约2020万例,其中手术类占比%,非手术类占比%。而在具体整形美容项目上,在手术项目中,眼睑手术、吸脂手术、隆乳手术排名前三,合计占比43%。而在非手术项目中,肉毒素、玻尿酸注射合计占比约70%。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 1、毫针技术 (1) 2、头针技术 (2) 3、耳针技术 (3) 4、腹针技术 (4) 5、三棱针技术 (5) 6、皮肤针 (6) 7、穴位注射疗法 (8) 8、电针技术 (9) 9、醒脑开窍技术 (10) 二、灸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14) 1、直接灸技术 (14) 2、隔物灸技术 (15) 3、悬灸技术 (16) 4、天灸技术 (17) 5、温针灸技术 (18) 6、热敏灸技术 (19)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23) 刮痧技术 (23)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24) 1、拔火罐技术 (24) 2、留罐技术 (25)

4、走罐技术 (27) 5、针罐技术 (28) 6、刺络拔罐技术 (29) 7、刮痧拔罐技术 (30) 五、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32) 1、运动关节推拿技术 (32) 2、小儿推拿技术 (36) 六、敷熨熏浴类疗法操作规程 (39) 1、穴位贴敷技术 (39) 2、中药熨敷技术 (42) 3、冷敷技术 (43) 4、湿敷技术 (44) 5、熏蒸技术 (45) 6、泡洗技术 (45) 7、中药灌洗肠技术 (46) 七、骨伤类疗法技术操作规程 (48) 1、复位技术 (48) 2、夹板固定技术 (49) 3、石膏固定技术 (50) 4、牵引技术 (54) 5、正骨技术 (57) 八、肛肠类技术操作规程 (59)

2、痔结扎技术 (59) 3、挂线技术 (60) 4、注射固脱技术 (63) 九、其他类技术操作规程 (65) 1、经穴光疗技术 (65) 2、中药换药技术 (65) 3、中医放血疗法 (66) 4、脐疗技术 (67)

中医医疗技术项目

中医医疗技术目录 一、针刺疗法技术目录(27种) 1.毫针技术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4.腹针技术 5.眼针技术6.手针技术 7. 腕踝针技术 8.三棱针技术 9.皮内针技术10.火针技术 11.皮肤针(梅花针)12.芒针技术 13.鍉针技术 14.穴位注射疗法 15.埋线疗法16.平衡针技术 17.醒脑开窍技术18.靳三针疗技术19.贺氏三通技术 20.子午流注技术21.灵龟八法技术22.飞腾八法技术 23.电针技术24. 针刺麻醉技术25. 鼻针技术26. 口唇针技术 27. 浮针技术 二、灸类疗法技术目录(7种) 1. 直接灸技术 2. 隔物灸技术 3. 悬灸技术 4. 天灸技5.温针灸技术 6.热敏灸技术 7.雷火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目录(3种) 1.刮痧技术 2. 撮痧技术 3. 放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目录(7种) 1. 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 5.刺络拔罐技术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目录(8种) 1.针刀技术 2.带刃针技术 3.刃针技术 4.水针刀技术5.钩针技术 6.长圆针技术 7.铍针技术 8.拨针技术六、推拿类疗法技术目录(9种)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7.小儿推拿技术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 9.耳鼻喉擒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 1.穴位敷贴技术 2.中药熨敷技术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5.熏蒸技术6.泡洗技术7.淋洗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8种) 1.理筋技术2.复位技术3.正骨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7.牵引技术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说课材料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试题 科室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1、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 _________的原则,要求达到— 2、诊桌、诊椅、诊床、地面等无明显污染时采用 ____ 清洁为主,每 日_次。发生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先采用 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采用有效氯_________________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min 。 3、针刺操作前应检查针具的包装,确保 ___ 无 ___ ,有效期内使用。 包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____ ,无菌针具包装打开操作—小时不应继续使用。 4、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治疗后,嘱患者 ____ 小时内局部皮肤避 免沾水。 5、针具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 ______ 操作必须达到_____ 水平。 6、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一—一 废弃,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专用_______ 中,集中处置,严禁重复使用。 7、中医微创技术操作皮肤消毒范围:以 _____ 为中心,由—向—缓 慢旋转,逐步涂擦,共—次,消毒皮肤范围直径应》_cm。 8微创针具盛放容器不得使用___________ 或______ 替代。有侧孔的不锈钢盒可以作为针具容器,但应____________ 并符合《医院消毒

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10.2灭菌包装要求。 9、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 ______ ,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_____ 使用。 10、肛门、直肠、结肠局部有感染病灶者,必须使用 ____ 灌肠器具, 按_____________ 处置,严禁______ 使用。 11、治疗部位存在______ 、___ 及________ 等,不宜进行刮痧治疗。 12、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有感染性的物质时,应 戴手套;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时,应戴________ 手套。13、患者施治部位皮肤应 ____ 没有 ______ ,刮痧部位可使用热毛巾 或一次性纸巾或生理盐水棉球或75临醇棉球进行______ 或____ 。 14、重复使用的刮痧器具应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易 ________ 。 15、刮痧器具如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 _____________ ,再用含有效 氯—L ?mg/L 消毒液浸泡消毒,时间大于_______________ 分钟,清水冲洗,干燥保存。 16、刮痧润滑油应_______ ,保持清洁干净,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 17、穴位敷贴使用的胶布、纱布应一—一—一 ______ ,一次性使用。 18、中药湿热敷技术中使用的湿敷垫应一人一用一更换,使用后清洁 和消毒,A o值至少达到_____ 。盛装药液的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 一消毒。 19、针罐或刺络拔罐时皮肤消毒棉球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个消 毒棉球擦拭_____ 以上部位。 20、血罐的消毒液浓度应为有效氯mg/L ,浸泡时间〉—in 。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建设方案详细

临床医学专业(美容方向)2010-2014学科建设 1.建设基础 1.1社会需求 目前,我国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主要体现在以 下三方面: 第一,从美容行业的现状上看,我国从事美容行业人员已达到 1000万人以上,其中医疗美容专业的人才甚少,在国家支持与鼓励民营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民营的医疗美容机构的大量产生,已超过公立医疗美容机构的发展,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特别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县一级以上已设立医疗美容专业机构,使得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就业趋势非常乐观,这对高职医疗美容教育的就业是十分有利的。2006年,我校针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市场调研,调查结果表明,需要该专业毕业生的医院占调查医院的 27.38%, 有98%勺非医疗机构需要该专业人才。 第二,从美容行业的从业素质上看,在我国美容行业知识层次较高、素质较全面、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极为缺乏。通过对江西的美容行业的调查我们发现,从事美容行业人员约4万多人,而从事医学美容的人员约300多人,仅占美容行业的1%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所以发展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高职

高专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美容人才势在必行,是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提高美容行业知识技能水平与整体素质的需要。 第三,从专业的教育现状上看,全国大专层次的医学美容教育始 建于1993年(大连),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直至2005年,教育部将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列入《医药卫生类高职高专专业设置指南》中(专业代码为630408),目前开办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院校仅有 30余所,江西只有我校等2-3所开办了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历届毕业生为不足200人,仅占江西美容行业从业人员的0.5%,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广阔的就业市场为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1.2专业定位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 论知识及医疗美容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从事医疗美容技术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能在以下岗位从事医疗美容技术工作: 1.2.1医院与医疗美容机构的医疗美容技术岗位从事激光美容师 (士)、医疗美容治疗师及医疗美容咨询师等岗位,能胜任激光美容、 生物注射美容、物理美容、美容皮肤治疗及纹刺美容等工作。 1.2.2国际与国内美容连锁机构及大型美容院从事与医疗美容相 关的美容培训师、美容导师、化妆品营销师、美容顾问及店长等。

某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通州区中医院中医医疗技术操作 规范 2012年8月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一、针刺疗法技术操作规范(14种) 1.毫针技术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4.三棱针技术 5.眼针技术6.火针技术 7. 腕踝针技术8.穴位注射疗法 9.皮内针技术10.醒脑开窍技术 11.皮肤针(梅花针)12.鼻针技术 13.电针技术14.口唇针技术 二、灸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5种) 1. 直接灸技术 2. 隔物灸技术 3. 悬灸技术 4. 热敏灸技术 5.温针灸技术 三、刮痧疗法技术操作规范(1种) 1.刮痧技术 四、拔罐疗法技术操作规范(7种) 1. 留罐技术2.闪罐技术 3.走罐技术 4. 针罐技术 5.刺络拔罐技术6.药物拔罐技术 7.刮痧拔罐技术 五、中医微创类技术操作规范(2种) 1.针刀技术2.拨针技术 六、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9种) 1.皮部经筋推拿技术2.脏腑推拿技术 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6.导引技术 7.小儿推拿技术8. 器物辅助推拿技术 9.耳鼻喉擒拿技术 七、敷熨熏浴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8种) 1.穴位敷贴技术2.中药熨敷技术 3.冷敷技术 4. 湿敷技术 5.熏蒸技术6.泡洗技术

7.淋洗技术8.中药灌洗肠技术八、骨伤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8种) 1.理筋技术2.复位技术 3.正骨技术4.夹板固定技术 5.石膏固定技术6.支架固定技术 7.牵引技术8.练功康复技术九、肛肠类技术操作规范(3种) 1.注射固脱技术2.痔结扎技术 3.挂线技术

一、针刺疗法操作规范 针刺是中医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医疗美容技术操作规范

近年来,人们常说:"美容医疗技术操作亟待规范"。直接受卫生部医政司的委托,在中华医学会领导下,为卫生部起草《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文件而着手组编的《医疗美容技术操作规程》,先后十三次易稿,五次征询国内本学科专家及相关学科专家意见,力求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后经卫生部医政司和中华医学会进一步研究决定,将其列为《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现已圆满完成。 一、规范的指导思想 制定该《规范》分册的目的是:规范全国美容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其技术实施的质量;同时为评价美容医学临床技术实施的质量和处理医疗美容事故和纠纷提供依据。 何谓美容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分册明确地认为:美容医学临床技术操作是以医学美学和美容心理学为指导,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手段和方法,对人的容貌及各部位的形态加以修复和再塑,以达到维护人体健美为目的的一类医学技术。 鉴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复杂性,美容医学临床技术操作的项目分属于美容医学的各个分支领域。本《规范》将美容医学整体学科的技术操作内容清理为横向的和纵列的两类:横向的技术操作为医学审美技能和美容医学心理学诊断和辅导技术;纵列的技术操作分为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和美容医疗技术五个部分。关于医学审美技能和美容医学心理学诊断与辅导技术,除在"开篇"中加以原则叙述外,也在这五个部分的各项技术操作程序中分别进行了具体的规范。 本《规范》体现了以下三大专业特点: 1、美容医学学科内涵的专业技能特点。主要是"三大技能":临床操作技能、医学审美技能、美容医学心理诊断与辅导技能。这是医学服务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 2、美容医学学科的前瞻性特点。其前瞻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2)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3)21世纪社会人群的审美需求;(4)培养新代美容医学专业全才技术人才的需要。 3、还注意到美容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伦理学特点。 从整体上来说,本《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上符合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美容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人群的需求。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美容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在"三大技能"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经过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才可能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些专业技术内容和要求,才能满足新时期的美容医学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人群的审美需求。这也是美容医学专业继续教育的一项新任务。 本《规范》的基本内容是美容医学临床领域里常用的、成熟的技术项目。对于有争议的技术项目,暂未录入。 二、规范美容医学临床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 1、医学审美原则 在美容医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医学审美不仅仅是一种指导原则,还必须成为一种医疗操作技能,并贯穿于其实践的全过程。

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

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脑卒中所致瘫痪,脑瘫,周围神经损伤,颈肩腰腿痛,各种关节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胃肠炎,尿潴留,聋哑,癔症,月经不调,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和功能失调等。 二、禁忌症 晕针,出血性疾病,皮肤感染症,孕妇下腹部,虚脱无脉等。 三、准备工作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四、操作方法 (一) 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二) 进针角度和深度 1、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 腧穴。 (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 处或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 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行针基本手法 (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 补泻手法 (1) 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多用于虚证。 (2) 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 (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中医医疗技术医院感染控制制度

##医院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为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技术的操作,预防和控制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保障,根据《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试行)》,制定此制度,请遵照执行。 1、必须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职责。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对医务人员开展预防与控制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知识及技能培训,并承担相关业务技术咨询、指导工作。 3、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中医医疗技术诊疗操作规程,掌握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预防要点,落实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的防控措施。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不应参与诊疗工作。 4、应教育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建议患者保持皮肤清洁,患呼吸道感染时建议其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5、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督查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 6、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执行中医医疗技术时按照医院其他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空气通风与消毒、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织物的使用、手卫生及无菌技术操作。 7、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做好中医医疗技术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物。 2017年7月

中医灸类技术和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本制度的灸类技术包括麦粒灸技术、隔物灸技术、悬灸技术、热敏灸技术、雷火灸技术及推拿类技术等。 2、医务人员操作时应穿工作服、必要时戴帽子、口罩,操作前后做好手卫生。 3、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衣着宽松避免摩擦,防止破损,任其吸收,一般2~5天即可愈合。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或覆盖无菌纱布等,保持疮面清洁。 4、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一人一用一更换,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区分使用。每次推拿治疗前后,医生须按手卫生相关要求做好手卫生。 5、施灸物品燃烧易产生烟雾,应注意选取排风条件好的区域或安装排烟系统。 中医敷熨熏浴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穴位敷贴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中药冷敷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熏蒸技术、中药泡洗技术及中药淋洗技术等. 2、应选取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的诊疗场所。采用自然通风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 3、每日诊疗活动结束后,接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后应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灯照射60分钟. 4、床单、枕巾、椅垫(罩)等直接接触患者的用品应每人次更换,亦可选择使用一次性床单。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立即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5、进行穴位敷贴时,贴敷部位皮肤应完整、洁净,如有污渍等皮肤不清洁状况,可用75%乙醇棉球擦拭干净后再敷药。 6、敷熨熏浴类诊疗操作中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应保持清洁,遇到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75%乙醇消毒。 7、穴位敷贴使用的毛巾、胶布、纱布应一人一用一丢弃,一次性使用.盛装药液的容器一人一用一清洁一消毒. 8、患者每次使用过的熏蒸床以500mg/L含氯消毒溶液擦拭,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熏蒸锅定时用0.5%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消毒,熏蒸室每日诊疗结束后紫外线照射1小时。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针灸康复科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基本操作方法: 包括消毒、进针、留针、行针、出针等。 (一)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针具、腧穴部位及医生手指的消毒。 (二)进针法 进针时,一般用左右双手配合。右手持针,靠拇指、食指、中指夹持针柄,左手按压针刺部位,以固定腧穴皮肤。具体的进针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切指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者的指甲掐切腧穴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甲缘迅速刺入。 2、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食指将所刺腧穴部分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常用于皮肤松弛部分的腧穴。 3、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食者将欲刺腧穴两旁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刺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刺入。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等。 4、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1) 行针与得气 毫针刺入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及进行补泻,要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会感到针下有沉紧的感觉;同时 病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得气与否以及得气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行针手法有以下两种 1、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部位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将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有深层向上退至浅层为提。 2、捻转法 捻转法是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右手拇指与食、中指夹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3、留针与出针 医生可根据病情确定留针时间,一般病症可酌情留针15~30分钟。出针时,用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 适应症: (1)上呼吸道疾病 1、急性(慢性)鼻窦炎; 2、急性(慢性)鼻炎; 3、感冒; 4、急性(慢性)扁桃腺炎。 (2)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慢性)气管炎;2、支气管哮喘。 1 (3)眼科疾病

医疗美容常见8种技术科普

一、果酸换肤 果酸换肤,就是指用20%-70%的高浓度果酸(常用甘醇酸)酸化皮肤,剥脱表皮,并在恰当时间及时终止的一种皮肤美容方法,通常每2周一次,4次一个疗程,具体根据皮肤问题与治疗反应,决定疗程与次数。 作用机理: 1、调节角化,畅通毛孔,避免角质堆积; 2、抗炎抑菌; 3、增加表皮厚度与屏障功能; 4、增加真皮厚度与弹性。 适应症: 1、痤疮相关问题,如痘痘、粉刺、脓疱、黑头、毛孔粗大、痘坑、痘疤等; 2、色素相关问题,如炎症后色素沉着、黄褐斑、晒斑等; 3、老化相关问题,如皮肤干燥、粗糙、缺少光泽、肤色不匀、皱纹等。 优点: 1、操作简单,无需昂贵仪器; 2、能同时改善多种皮肤美容问题。 缺点: 1、有皮肤刺激与敏感性,须严格甄别适宜人群,严密观察治疗反应; 2、酸化过程中,皮肤会有蚁走、刺痛、灼痛等不适; 3、治疗期间,皮肤防晒力降低,加上亚洲人色素沉着风险较白人高,所以果酸换肤治 疗期间防晒非常重要; 4、治疗期间,不宜化妆,皮肤需要特别呵护。

二、强脉冲光(IPL、OPT、DPL) 强脉冲光(IPL、OPT、DPL)指波长为500-1200nm的高强度脉冲光(即强脉冲光),因其照射皮肤产生的热效应可刺激胶原再生,获得除皱嫩肤效果,由此俗称光子嫩肤。 IPL就是强脉冲光简称,OPT就是指优化的强脉冲光,目前常规光子嫩肤多就是OPT光源。DPL则指波长为500-600 nm的优化强脉冲光,主要针对面部发红等血管问题。 作用机理: 1、破坏色素,收缩血管; 2、抗炎杀菌,控油抑脂; 3、增加表皮厚度; 4、增加真皮厚度与弹性。 适应症: 1、痤疮相关问题:痘痘、痘印、毛孔粗大、痘坑、痘疤等; 2、敏感相关问题:激素依赖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敏感肌肤等; 3、血管相关问题:各种红斑(包括激光后红斑)、红血丝、蜘蛛痣等; 4、色素相关问题:肤色不匀、雀斑、炎症后色素沉着、黄褐斑等; 5、老化相关问题:细纹、皱纹、粗糙、缺乏光泽、老年斑、红血丝等。 优点: 1、操作简便,疼痛轻微,无需麻药止痛;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中医诊疗技术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说明:本文档为word版,版面已排好,可编辑或者直接使用) 一、中药薰洗(中药足浴) 适用于消渴痹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 二、穴位注射 适用于消渴痹、腰痛、萎证等。主要选取足三里穴进行药物穴位注射。 三、艾条灸、隔姜灸 适用于消渴引起的胃痛、腹泻、呃逆、呕吐和便秘等之脾胃虚寒者,主要穴位有神阙、中脘、天枢。 中药熏洗(中药足浴) 中药足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进行足药浴,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1.用物准备 足浴盆、足浴椅、足浴保健药材的选择, 2.操作方法 移动足疗机,把足疗机推到足浴椅前部位置;患者脚部放进足疗仓;.将调配好的药浴浸泡脚部和小腿部;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度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好。浴足时间不要少于30分钟,40分钟较适宜, 3.操作规范要点 (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评估患者的病情、足部皮肤情况。 (3)按需要准备用物及环境、水温适宜。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若有不适告知护士。 (5)操作过程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感受及需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必要时涂润肤乳。 (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4.临床应用

糖尿病患者足浴可以借助药力和热力,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除邪毒的目的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每天坚持“热水足浴”30-40分钟,可调节和平衡人体分泌、舒展紧张神经、防治神经衰弱,改善失眠 5.中药足浴的禁忌 1、不适合足浴的人群: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妊娠及月经期中的妇女,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就不适合足浴。 2、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吃完饭后,人体内大部分血液都流向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本该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转而流向下肢,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因此,最好吃完饭过1小时后再泡脚。 6.预期目标 (1)患者和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足部清洁并达到一定疗效,增加舒适感。 (3)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处理及时。 穴位注射 概念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疗法,是选用某些中西药物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穴位,使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注意事项 一、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经常规消毒即可使用。一般可使用1ml、2ml、5ml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ml、20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注射针头。 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局部常规消毒,用无痛进针法刺入穴位,然后慢慢推进或上下提插,待针下有"得气"感后,回抽一下,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推入。 三、使用穴位注射法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药物。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