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与旅游城镇发展的关系

摘要:旅游业的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关联的互动关系。据此本文深入阐述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互通互融、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并进一步提出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以及发展旅游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旅游业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

前言

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创“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未来最大的发展潜力是城镇化的重要政见。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可以预见,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党和政府很长一段时间内重要的政策发展指向,完善后的新型城镇化也将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发动机。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特别提出“旅游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进的重要时期,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强调“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应主动参与国家实施的城镇化战略,积极探索以旅游业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与旅游是一个高度关联的问题,实际上,中国的旅游业已经与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全面结合,也已经走出了一些旅游型城镇化的成功模式和路径。党的“十八大”把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新型城镇化建设给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潜力空间,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与旅游的互动关系,抓住机遇促进新型城镇化与旅游良性互动发展,是当前应重点探讨的课题。

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与核心要素

(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最新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了新型城镇化五大内涵: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新型城镇化的“新”,本质在于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更不是“造城运动”,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的五大核心要素

1、“业”——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基础

首先,坚实的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首要基础。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只有产业发展的需要,才会有人口的聚集,否则就容易出现无产业支撑的“空城”,或者出现大量的城市贫民。当然这里所指的“产业”包含了第二、三产业和其他新型业态的产业门类。过去,中国城镇化选择了工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一股新生推动力。

2、“人”——人是城镇化的核心

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镇化的主要特点。“人”是城镇化的核心,是城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型城镇化应当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让转移人口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3、“钱”——资金是城镇化的重要保障

公共服务配套、社会保障等都是城镇化的核心要素。公共服务配套包括学校、医院、银行、商场等生活服务设施,以及公安、工商、市政等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机构。这是城镇化最大的社会公共成本与社会发展基础,没有公共服务,就不能称其为城镇,而这些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为解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农民变市民的人均成本大约10万元。

4、“地”——土地集约使用是城镇化的重大问题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是城镇化的另一特点,即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的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密度高、成片的居住形式。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耕地保护两者间的矛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土地集约使用和土地改革中如何保护农民利益的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为此,走土地集中规模经营之路,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监管,是保障城镇化建设用地的集约使用,推动农村转移人口有序流转的重要方法。

5、“房”——安居乐业的城镇化的重点所在

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城镇人口的转变,必然需要增加相应的具有人畜分离、自来水、电、天然气、供暖等条件的城镇化住宅,因此使集聚到城市的“新市民”安居是城镇化的重点所在。要通过构建合理的住房供需格局,有效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常住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使进城人口住有所居。在这一过程中,要建立覆盖不同收入群体的多元化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使进城人口实现安居梦想。

二、旅游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大效应

(一)就业效应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服务产业,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是有效解决城镇化中就业问题的优势产业。据研究,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能带动产生5个就业岗位;旅游业每投资8万美元,相应制造41个就业机会。据统计,2012年,我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已超过1350万,与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约8000万,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0.5%。据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就业人数将达到1亿,乡村旅游收入受益农村超过2万个,直接受益农民超过2400万。

(二)城镇化效应

旅游业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就业问题,促进农产品由单纯生产向生产、加工转变,单纯农业向二、三产融合发展,从而促使农民从农业向旅游服务第三产业转变,逐渐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实现城镇人口集聚,推动城镇化进程。

(三)产业带动效应

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已经极大地突破了传统旅游业的范围,广泛涉及并交叉渗透到许多相关行业和产业中,如工业、农业、教育、医疗、科技、生态、环境、建筑、海洋等领域,是极具产业带动效应的优势产业。据研究,旅游业可以带动110多个行业的发展。其中,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客运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产业的贡献率达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

(四)投资消费效应

据国家旅游局旅游项目管理系统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旅游项目投资总额累计达到2.67万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6%;居民国内旅游消费

达到了19305.39亿元,占到了整个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11.7%;旅游总收入为2.25万亿元,实现20.1%的快速增长,占GDP的比重上升到了4.77%。

(五)绿色低碳效应

旅游业是与自然结合最紧密、最协调的产业,对自然的破坏小,反哺率高,对环境、对生态的影响低,是典型的“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还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城镇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三、新型城镇化与旅游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关系

(一)旅游产业特性与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有诸多契合之处

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资源消耗低、经济贡献率大、绿色特征显著、兼具经济性与文化性等产业特性,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核心本质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

首先,绿色生态都二者共同的发展理念。旅游业的资源消耗低,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特征显著,这与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宜居、环境友好的理念是一致的。

其次,农村、小城镇是二者共同的着眼之处。在我国,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农村或小城镇,可以说,未来小城镇和乡村旅游产业大有可为,这与新型城镇化的着眼点是一致的。

第三,文化传承、传播是二者共同强调的特质。新型城镇化强调“文化传承,彰显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实际上,体现城市特色,传承地域文化,正是“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重视发展地域文化,从而发挥旅游区域竞争力,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为解决传统城市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工业化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发展,但传统工业化的城市化道路却带来了

以“城市病”为突出表现的诸多问题,包括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生态失衡、城乡冲突等。以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崛起,为解决传统城市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一是为城市规划、城市功能定位提供了新视角。传统城市化重点关注宜业、宜居而忽视宜游的问题。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公共服务,都是以常住人口数量为基础来布局、决策,并没有对流动性的旅游人数进行考量,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大量旅游者来访后,城市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短缺的压力。而新型城镇化的“农民变市民”不仅包括本地居民的城镇化,而且包括流动人群的城镇化。

二是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提供新借鉴。旅游业发展虽然晚于城市发展,但它的一些发展理念却优于城市建设。如差异化发展、竞合分析的理念,是旅游项目开发的立命之本,但大部分城市还未做到,这些都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三是为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在以往的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缺乏特色,贪大求洋、照搬照抄,使得“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一些农村地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所谓的新农村,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实际上,能够延续区域历史,传承文化,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正是“旅游城市”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旅游”的重要资源依托。

四是为解决传统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管理难题提供了新方向。发展旅游有助于减轻城镇化的压力。旅游资源通常在偏远的农村,通过发展旅游百姓富裕了,农民愿意在乡村就业,实现了就地城镇化,从而减少对大城市的压力;利用历史古迹、文化遗存等发展旅游小城镇后,居民享受到既得利益,自然会主动保护乡村风貌、文化遗存,这样既减轻了政府对民生的扶持压力,又顺利推进了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工作。

(三)旅游是城镇化发展中的最重要的新型推动力

近些年来,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不但影响旅游业本身,且其巨大的拉动效应,直接推动和影响了包括新型城镇化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将成为城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新型推动力。

一是旅游业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的产业基础。产业支撑是区域经济发

展的内在推动力。依托于现代服务产业的城镇化,代表了世界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在中国,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代表了未来城市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如博鳌、三亚、青岛、大连、张家界的城镇化升级,充分体现了旅游产业带动下的城镇化的巨大效应。

二是“旅游+地产”旅游开发模式已经成为城镇运营的成功路径。旅游引发产业集聚,提升周边土地价值,高额的土地一级开发利润和旅游休闲度假房产利润,抵消了旅游项目开发的高成本,从而形成了养生社区、度假社区、养老社区、文化小镇、生态商务新城、会展新城等模式,这实际上就是旅游城镇化的一种模式。

三是以旅游为导向的城镇化将大大提升城镇化质量。旅游业具有产业、居住双重价值,发展旅游产业将带来的景观环境改善、城市休闲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传播、文化保护、宜居、宜业、居民幸福指数增强等,都是城镇化关键要素。以旅游产业为主导构建的旅游城市、旅游小城镇、旅游新型农村社区等,将大大提升城镇化质量。

(四)新型城镇化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空间

1、巨大的城镇化发展空间将带来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

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的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这将为旅游业发展带来庞大的市场客群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持续而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城镇化强大的市场需求也势必将全方位影响到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和产品结构。

2、城镇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是旅游型城镇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空间。旅游型城镇往往依托于大型景区,如丽江、九寨沟等都是这种类型,或者有极深厚的城市休闲文化,例如杭州。无论是哪种类型,都为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服务设施和有力的

拓展空间,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大大提升城市自身的品质。另外,由于当今休闲旅游的发展,现在的旅游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景区,而是包括娱乐、休闲、体育、文化、度假等,本地居民城市休闲和旅游休闲已经没有界限,也可以说依托城市良好的基础就可以发展旅游。

二是旅游城镇为旅游业提供了休闲消费、居住等集聚的空间。旅游城镇不仅包括依托景区而形成的中心城镇、小城镇,而且包括依托景区、集散中心等形成的无建制的旅游度假小镇、旅游综合体、第二居所等。这些无建制旅游城镇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休闲消费、度假、居住的空间,是旅游业重要的服务设施,同时也是旅游业盈利的重要项目载体。

四、旅游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旅游业的产业特性及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关系,使旅游型城市化成为多途径城市化中的新路之一。因此,以发展旅游业为导向的“非工业化”城镇化模式,实际上是一条非常重要和值得推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

(一)旅游城镇化的内涵

旅游城镇化概念在我国还尚未形成共识。马林斯在1991年最早明确提出“旅游城市化”概念,并指出旅游城镇是为消费而建立的,城市旅游引导着一种新的不同寻常的城市化类型。有学者借鉴国外旅游城镇理论,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旅游城市化”概念,认为旅游城市化是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人口、资本和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依托地区积聚和扩散,从而带动城市不断推进和延伸的过程。它包括使城市规模扩大和使城市质量提高两方面内容。

(二)旅游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对于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结合,其实已经进行了许多实践,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路径:

1、大城市的旅游化升级打造

主要指拥有50万以上人口的大中型城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旅游业向泛旅游业发展的特点,旅游化升级打造、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文化品牌,将成为这些大城市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景城一体化”打造。城市即景区,把整个城市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如杭州、上海、北京等就是这样的典型;二是城市休闲区建设,开辟专门的城市休闲空间。如宽窄巷子、后海酒吧街等休闲街区,如王府井、西单、上海新天地等城市商业游憩区(RBD)都属于这种类型;三是环城游憩带开发。是指在大型城市周边1小时车程内,依托卫星城镇、景区、民族村等开发旅游,承接大城市外溢的旅游休闲功能,这将成为我国近期旅游城镇化发展最有特色和成效的区域。

2、旅游特色城镇建设

主要指小型地级市、县城、小城镇,根据资源特色、区位特点以及发展潜力等综合条件,可以实现旅游特色化发展,打造旅游特色城镇。依托自然资源,打造滨海度假城镇、温泉休闲城镇、滑雪运动城镇等特色城镇;基于文化资源,可以打造民族风情城镇、创意文化城镇、影视主题城镇等;依托旅游区,可以打造旅游服务城镇。

3、依托旅游集散中心建城市新城区

目前,旅游集散中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平台,尤其是大型旅游集散中心,已经具备了参团旅游、散客咨询、交通换乘、自助服务、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等一站式的旅游服务功能,进入旅游集散中心,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一应俱全。这种大型旅游集散中心通过不断的功能配套、完善,甚至需要银行、邮政、通信、公安等机进驻,实际上,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城市新区。

4、建设旅游综合体发展城市社区或新城镇

借鉴于城市综合体,发展于旅游集散中心,是旅游集散中心的升级换代版,

体量大、功能全,是全产业高度融合的旅游产品。不仅是旅游综合服务区,更是一个景区,同是又是一个大型社区。它的成功模式是依托一定的旅游资源,以景区建设为基础,联动发展旅游地产,即“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地产”的发展模式。这样的旅游产品,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新型社区、一个新的城镇。

5、通过建设大体量的景区发展新城

“先景后城、因景建城”,走曲江新区旅游新城发展的成功之路。这种模式在现在的新城开发中已经被大量借鉴。大型景区,体量大,功能全,产业联动动性强,就业带动突出,具有极大地城镇化推动效应。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建,城在景中现。一个城市一个景,一个景区一座城,是典型的景城一体,产城一体的成功模式,是新型城镇化可以借鉴的一条成功之路。

6、发展特色旅游村镇使农村就地变城

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大都位于我国农村等偏远地区,这既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基础,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在建设过程中,只要把旅游发展的理念和城市建设的理念有机融合,优势互补,就能建起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比如利用温泉资源建设温泉旅游小镇;利用民族村建设民族风情小镇;利用优势产业建设特色产业旅游小镇等。这样的发展模式,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一城一业,一区一品”的旅游业发展特色,使城市个性更鲜明。特色旅游村镇是低成本低碳化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五、发展旅游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进行深度规划衔接,制定科学规划

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等上位规划应与旅游规划衔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确定具有旅游专业水准的规划队伍,充分听取各利益主体的意见,促进旅游与城镇化建设在规划中得到协调,制定出高水准的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的土地利用规划、景观保护和建设规划、水资源和能源保护利用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

(二)构建利益驱动机制,推动低碳新型城镇

旅游业一直被称为低碳环保产业,但是往往经营企业在高额利润同时,忽略了生态保护效应的发挥。因此,政府因在开发、筹资、税收等方面,给予经营企业相应政策上的扶持,鼓励企业作为各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者,把旅游要素功能的植入和环境保护目标纳入经营目标,把企业对旅游要素的配置和环境保护的收益转化为特许经营权,从而形成开发和保护的良性循环外。

(三)协调当地社区和农民利益,打造安居乐业的新型城镇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主体的发展是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中,不仅要考虑征求当地民众的意见,而且理应吸纳当地群众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发和经营,保护当地社区和农民利益最大化。通过政策导向,鼓励当地农民参与旅游住宿接待、旅游商品售卖,甚至投资建设当地特色旅游项目等。有效吸纳当地民众参加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发和经营,协调当地社区和农民利益,才是决定城镇化开发建设成败的关键,实现新型城镇化“安居乐业”的既定目标。

(四)发展旅游业新业态,推动多元化的旅游型城镇发展

产业融合是业态产生的渠道。旅游业内涵的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与其他行业的交叉程度逐渐频繁,致使多业共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工业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休闲农业、修学旅游等。通过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性,不仅要和一、二、三产融合,还要和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通过产业高度融合,真正实现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多元化的旅游型城镇发展。

(五)破解旅游用地制约,助力新型城镇化发展

我国旅游用地一直以来存在着土地资源使用权与所有权交杂、产权残缺等土地利益矛盾冲突等问题,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创新旅游用地政策,释放旅游发展潜力,为新型城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重点措施包括:一是实

施政策导向型的旅游用地差别化管理政策。对于符合规划、具有良好效益的旅游业项目可优先使用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二是稳步推进乡村土地确权,规范租赁、入股或置换等流转方式,支持农民发展旅游业;三是要探索城乡联动机制。允许农民利用宅基地置换城市居民资金,用于发展乡村旅游,乡村地区发展旅游经营项目,给予政策优惠等;四是土地规划要重视目前的产业发展态势,制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规划区的旅游用地问题;五是旅游用地也要充分考虑通过土地整理等方式利用存量土地和废弃地,实现以旅游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