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本科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

Experiments of Principle in Resistance of Plant Disease

一、理论课程(或实验课程)课号:

适用专业:植保(植)、植保(农药)

理论课程总学时:40

实验总学时(周学时):16(4)

学分:0.5

开出实验个数:7(验证实验 5 个;综合实验 1 个;设计实验 1 个;创新性实验个)(选修4个)

应开实验学期:第7学期

二、实验课程简介

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是以植物抗病性机制,植物病原物的寄生专化性及其变异,植物抗病性遗传和变异,植物抗病性鉴定为方要研究内容,通过实验的方法,了解植物体的各种抗病因子在抗病中所起的作用,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植物抗病性的原理。

实验课程的特点,发展现状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该项实验,使学生掌握重要植物本身结构与形态特征、植物本身含有的物理化学物质、病原菌的变异、品种间的不同抗病性等与抗病相关的因素在实际中是如何作用的,为将来如何控制病害,更好的进行病害防治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植物病理知识、实验技能和植物抗病性的理论知识支持。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2000年后出版的书籍)

(一)教科书

1.植物免疫学李振岐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2.《植物抗病性原理实验指导》李永刚主编东北农业大学统编教材2004年(二)参考书

1、《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

五、考核办法

本实验采用百分制考核,其中实验操作中表现及出勤占总成绩的2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80%。

大纲主撰人:杨明秀

(一)实验项目1 木栓化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必修)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6

首开日期:第7学期第4周

2.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寄主组织木栓化程度不同,进一步了解木栓化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

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间隔一定的时间对植物进行切伤处理,从而使植物具有不同的木栓化程度不同,再同时对处理过的植株进行接种,观察植物不同木栓化程度与病原物侵染的关系。

5.实验操作要点

根据植物切伤时间不同,进行病原的接种,掌握接种的方式、时间与抗病的关系。

6.注意事项

(1)选择接种方式一定要根据病原菌的侵染特性来决定。

(2)每组都要设好对照,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

(3)浓度一定要适当,否则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二)实验项目2 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必修)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6 首开日期:第7学期第5周

2.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同一作物不同品种接种同一生理小种,了解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存在差别。

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育苗——菌种扩繁——接种——保湿——观察结果

5.实验操作要点:

育苗在接种前一个月左右,菌种扩繁在一周前,接种后要求保湿。

6 .注意事项:

(1)不同品种的幼苗一定要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

(2)其它条件也应该保持一致

(3)每组都要设好对照,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

(4)菌悬液的浓度一定要适当,否则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三)实验项目3 不同接种方法对植株发病程度的影响(必修)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综合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2 每组人数:5~6 首开日期:第7学期第6周

2.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采用不同接种方式接种植物,了解寄主的外部结构具有一定的抗病性。

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土传病害:拌土法——蘸根法——切根法

气传法:喷粉法——涂抹法

水、雨传病:喷雾接种——针刺接种——伤口接种

5.实验操作要点:

不同病害的不同接种方法。接种成否与寄主本身抗性、病原、环境三要素的关系。病原接种与寄主植物抗性的关系。

6.注意事项:

(1)寄主一定要选择均匀一致的,选择接种方式一定要根据病原菌的侵染特性来决定。

(2)操作一定要规划,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

(3)浓度一定要适当,否则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四)实验项目4 同一病原物对不同寄主致病力不同(必修)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设计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2 每组人数:5~6 首开日期:第7学期第6周

2.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不同寄主(非寄主)植物接种,了解同一病原物对不同寄主(非寄主)的致病力不同。

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针对同一病原菌,选择不同的寄主接种,了解其发病程度。

5.实验操作要点:

都采用同一种接种方法,一致的条件,接种同一病原菌,看其不同的寄主发

病情况。

6 .注意事项:

(1)不同寄主的生长情况要一致。

(2)选择接种方式一定要根据病原菌的侵染特性来决定。

(3)每组都要设好对照,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

(4)条件要一致。

(五)实验项目5 植物的诱导抗病性(选修)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6 首开日期:第7学期第7周

2.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水扬酸诱导辣椒对病毒病的抗性,了解化学物质可以诱导植物抗性的提高。

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通过水扬酸的间隔一定时间喷雾处理(设空白对照),对处理后的植物进行接种,从而了解水杨酸在植物诱导抗病性中的作用。

5.实验操作要点:

学习诱导抗病性测定方法。如何进行计算。不同测定方法中的相对的关键环节。

6. 注意事项:

(1)水扬酸处理时间一定计算好,否则抗性会发挥不出来。

(2)水扬酸的配制浓度一定要准确。

(3)所有操作必须是一致,否则结果一定是失败的。

(六)实验项目6 不同生长时期抗病性的差异(选修)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6 首开日期:第7学期第7周

2.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植物不同时期植物幼苗进行接种,了解植物不同生长时期其抗病性存在差异。

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对不同时期的植物的幼苗进行喷雾接种

5.实验操作要点:

用相应的接种方法对不同时期的植物进行接种,注意接种的方式以及接种植物苗期的选择。

6. 注意事项:

(1)选择接种方式一定要根据病原菌的侵染特性来决定。

(2)每组都要设好对照,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

(3)设计一定要合理。

(4)浓度一定要适当,否则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

(七)实验项目7 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测定(选修)

1.实验特点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基础计划学时:4 每组人数:5~6 首开日期:第7学期第7周

2.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的方法,了解该酶含量变化与病程发展、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3.主要仪器设备

4.实验内容提要:

实验前一周对植物进行接种处理,设空白对照。利用化学制剂将植物体内的多酚氧化酶提取出来后用分光光度计没量其OD值,计算出接种与未接种植物中多酚氧化酶的含量变化。

5.实验操作要点:

研磨植物一定要充分,每一步的实验操作时间要掌握精确。

6.注意事项:

(1)提取多酚氧化酶的植株应挑选发病较典型的。

(2)研钵应先预冷,研磨时应加缓冲液和石英砂。

(3)每组都要设好对照,实验结果才有说服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