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护理常规

管道护理常规
管道护理常规

氧气吸入护理常规

氧气吸入疗法是供给病人氧气,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1.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

2.检查输氧装置连接是否正确及是否漏气。

3.管道护理

(1)妥善固定:要求位置得当,有利于病人活动,注重美观。(2)保持管道通畅,保证病人有效吸氧。

a.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鼻腔。

b.输氧过程中防止管道扭曲、折叠、受压、脱落,并告知病人及

家属保持管道通畅的重要性及配合要点。

(3)每日更换输氧装置的湿化瓶、湿化液。

(4)湿化瓶内盛无菌注射用水或蒸馏水1|2-2|3满。

(5)换下的输氧装置按医疗废物处理。

4.输氧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缺氧症状有无改善等。

5.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等用氧安全工作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是在胸膜腔内放置引流管,又不与大气相通,以排出胸膜腔内的气体和液体,重建胸膜腔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的方法。常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

1.管道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瓶置于低于胸腔穿刺口平面60-100CM,妥善固定于床旁。

(2)保持密闭:检查引流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密闭,胸膜腔闭式引流长管应浸入水面3-4CM。

(3)保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定时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捏,或遵医嘱负压吸引,心包纵膈引流保

持低负压引流。

(4)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瓶及引流瓶内的液体,更换前双钳夹闭引流管,引流瓶内装500ML无菌生理盐水

并标明刻度,勿使瓶内液体超过其容积的五分之三,脓

胸病人根据需要随时更换。更换后观察长管水柱波动情

况。保持引流口处辅料干燥,随湿随换,更换引流瓶及

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

2.病情观察

(1)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量,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观察病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症状有无缓解。

(3)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瓶内的水柱波动情况,水柱波动表示引流通畅,反应死腔的大小与胸膜腔负压大小。一般情

况下水柱上下波动约4-6CM。

(4)观察引流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密闭。

3.记录24H引流量并记录。

4.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2)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咳嗽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于胸膜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

(3)搬运病人时双钳夹闭各引流管。

(4)病人下地行走时引流瓶不超过膝关节。

(5)防止引流管脱出胸腔或衔接处脱落。

5.拔管

(1)拔管指征:一般引流48-72H后,临床观察无气体逸出,或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浅,24H小于50ML,脓液

小于10ML,胸部X片提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

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

(2)拔管前行胸部X光透视。

(3)拔管后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气促,引流口有无渗液、漏气、皮下气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鼻饲病人护理常规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和水分的方法。适用于不能或不允许由口腔进食的病人、拒绝进食的病人,早产婴和病情危重的婴幼儿等。

1.管道护理

(1)妥善固定鼻饲管,防止脱落,确保鼻饲管在胃内。(2)每次注食前需用注射器进行抽吸,见有胃液抽出,再注入少量温开水,缓慢灌注鼻饲液或药液。

鼻饲液的温度为38-40度,每次鼻饲量不超过

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注食后再注入

少量温开水以冲洗胃管。

(3)胃管开口端反折,用纱布包好,再用别针固定于病员枕旁。每日更换固定胃管的胶布。

2.每日行口腔护理两次。

3.每周更换胃管一次。(当晚最后一次灌食后拔出,次

日晨从另侧鼻孔插入)

(1)用纱布环绕近鼻孔处胃管,嘱病员深呼吸,在病人吸气时拔管,边拔边用纱布擦拭胃管,到

咽喉处快速拔出。

(2)清洁病人口腔、鼻腔及面部,擦去胶布痕迹,协助漱口。

胃肠减压护理常规

胃肠加压是应用负压的原理,通过胃管及减压装置抽吸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常用于解除和缓解各种原因所致的肠梗阻,或用作消化道及腹部较大手术前的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以预防术后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切口疼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

1.管道的护理

(1)保持胃管通畅:定时挤捏胃管,防止胃内容物堵塞管道,必要时酌情调整胃管位置或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2)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防止管道扭曲、折叠、受压,嘱其不能自行拔出胃管。

(3)保持胃肠加压器呈负压状态,以确保有效减压。(4)妥善固定胃管及胃肠减压器,检查胃管插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固定胃管的胶布如有污染或脱落随时更换,以确保胃管在胃内。

2.口腔护理:留置胃管期间,病人容易感到口干、有异味、喉咙痛,应每天行口腔护理2次,同时指导病人多用温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无异味。

3.鼓励病人每日做深呼吸或遵医嘱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

4.准确记录胃液的颜色、性状及量。一般胃部手术后12-24H 内胃液可呈咖啡色或暗红色,如24H后有鲜红色液吸出,应停止负压吸引,保留胃管,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并将24H 的统计结果记录。

5.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水,必须经口服药时,可舌下含化或研碎调水后注入,注入后夹管min,以免将药物吸出,影响疗效。

6.胃肠加压期间应严密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果胃液引出较多,呈草绿色,提示肠道有梗阻应继续减压;如果病人腹胀缓解,胃液逐渐减少,肛门排气,提示肠功能恢复,遵医嘱停止胃肠减压,拔管。

腹腔引流护理常规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置一引流物(引流管或引流条)将体液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引流术。目的是: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或手术野内蓄积,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排除腹腔脓肿或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进炎症早日消退,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缝合部位的良好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管道护理

(1)保证通畅:每日多次从上而下挤捏管道保持通畅,若引流管被脓液或血凝块堵塞,用空针向外抽吸,不可向内冲洗,避免逆行感染。(2)妥善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压迫或滑脱,并告知病人及家属妥善固定的重要性和配合要点。(3)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一次,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并指导病人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伤口平面,有利于引流,防止逆行感染。

2.引流口护理:保持引流口敷料清洁干燥。若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引流口敷料。若渗液对皮肤有刺激应在引流口周围涂凡士林保护皮肤。

3.观察:(1)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气味,有无残渣、絮状物等,并注意引流液质和量的逐日变化。(2)观察腹部体征,及早发现腹膜炎的表现。(3)观察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破溃,观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

4.保持引流有效:防止受压、脱落,定时挤捏引流管保持通畅。

5.记录24h引流量。

6.及早发现腹腔引流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慢性窦道形成、损伤。引流管脱落等。

7.带管出院者应做好出院指导:防止脱落、扭曲,若腹痛腹胀应及时就诊。

管道护理_规范 Microsoft Word 文档

前言 为规临床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遵循“三基五性”的原则(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我们编写了《各种管道护理常规》。编写过程中,力求注重结合临床护理现状、国外医疗技术新进展及现代医院发展新要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并方便查阅,成为临床工作和护理教学活动遵循的规和标准。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可能存在许多不足,在使用过程中衷心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二0一一年四月

目录 一、氧气吸入护理常规 二、胃肠减压护理常规 三、胸膜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四、肠造口护理常规 五、腹腔引流护理常规 六、“T”管引流护理常规 七、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八、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九、鼻饲病人护理常规 十、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护理常规 十一、留置尿管病人护理常规

一、氧气吸入护理常规 氧气吸入疗法是供给病人氧气,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氧分压,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1.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 2.检查输氧装置连接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 3.管道护理 (1)妥善固定:要求位置得当,利于病人活动,注重美观。 (2)保持管道通畅,保证病人有效吸氧。 ①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鼻腔。 ②输氧过程中防止管道扭曲,折叠,受压,脱落,并告知病人及家属保持管道通畅的重要性及配合要点。 (3)持续吸氧者每日更换鼻导管,双侧鼻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和压迫,每日更换输氧装置的湿化瓶,湿化液及输氧连接管。间断吸氧病人,每次停吸氧后防更换鼻导管待用。 (4)湿化瓶盛无菌注射用水或蒸馏水1/2-1/3满。 (5)换下的输氧装置按要求处理后干燥保存备用。 4.输氧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缺氧症状有无改善等。 5.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等用氧安全工作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胃肠减压护理常规 胃肠减压是应用负压的原理,通过胃管及减压装置抽吸胃肠道的积气积液。常用于解除和缓解各种原因所致的肠梗阻,或用作消化道及腹部较大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以及预防术后腹胀,减少缝线力和切口疼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 1.管道的护理 (1)保持胃管通畅:定时挤捏胃管,防止胃容物堵塞管道,必要时酌情调整胃管位

各种管道的护理

各种管道的护理】十字方针 固定、通畅、无菌、观察、记录 目临床常用的管道有很,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常作治疗和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作为临床护士,必须要做到管理好些管道,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责。护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乃至患者生命。 1 管道分类 1.1 供给性管道特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等。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容量明显不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缺血缺氧,通过通畅的管道及时补充液体进行扩充血容量和供给氧气,抢救伤员生命。 1.2 排出性管道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引流管等。例:留置导尿管,它不仅排出尿液,消除代谢的产物,而且通过尿量测定,计算液体平衡,量出为入,指导输液,同时还可借助尿量来评估抗休克的效果。 1.3 监测性管道指放置在体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上腔静脉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等。例:上腔静脉导管,既可快速量补液,也可测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有意义。 1.4 综合性管道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等。例:胃管有三重作用:(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通过胃管进食。(2)在胃肠大手术后,肠胀气、胃液滞留可通过胃管减压,减轻腹部压力和不适。(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了解治疗的效果。 2 护理对策 2.1 保持通畅必须保证进出通畅,经常检查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不通畅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易误导观察结果。经常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如无物流出应检查可能管道被堵塞。 2.2 标志分明各种管道应标志分清,分别记录,不可混淆。 2.3 准确留置有的管子要做到准确留置,如鼻导管吸氧,对立即给氧病人以9.5cm为固定插入长度;对定时给氧及按时换鼻导管的病人测鼻尖至耳垂长度的2/3插入较为适宜。鼻饲管插入长度男性为42~43 cm,女性40~41cm为宜,注入食物后,其食道蠕动及括约肌功能仍存在,不会发生食物返流及呕吐。 2.4 固定牢靠维持其良好的固定,妥善安全放置。严防脱出或误拔,病人翻身、排便、下床时应防止引流管脱出,防止污染。病人搬移,因卧位改变,应注意保护各管道,防止滑脱、折断或受污染。 2.5 保持清洁经常观察管道有无松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血液污染。特别是侵入性的管道的护理,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皮管置时过久或被污染、腐蚀应调换皮管,保持清洁。

临床各管道护理常规.doc

第九篇临床常见各种管道的 护理常规 第一节气管插管的护理 1.病人的头部稍后仰,协助其每1-2h转动变换头部位置,避免导管压迫咽喉部 及头皮压伤。 2.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粘膜;标明导管 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3.选择合适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 4.保持导管通畅,及时吸出导管、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定时雾化吸入,防 止痰液粘稠不易吸出。 5.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做好口腔护理,用3%双氧水和清水冲洗口腔,防止口腔 溃疡。 6.气管套囊每隔3-4h放气3-5min,防止套囊对气管粘膜的长时间压迫。放气前,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出。 重新充气时应避免压力过高。 7.若气道阻力大或导管过细、无效腔气量大,可将留在口腔外的过长导管剪掉。 8.拔除气管插管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意有无会厌炎、喉水肿、喉痉挛 等并发症发生,并经鼻导管或开放式面罩给予吸氧,以防低氧血症。 第二节气管切开的护理 1.固定导管的纱带要松紧适当,以容纳一手指为宜。 2.支撑与呼吸机管道相连处的管道,以免重力作用于导管,引起气管受压而造 成气管粘膜坏死。 3.导管套囊适当充气,防止漏气或因压力过高而影响气管粘膜血液供应。 4.切口周围的纱布每日2次定时更换,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检查切口及周围皮 肤有无感染、湿疹等;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用凡士林纱布;若使用金属带套囊导管, 其内套管每日取出、消毒2次。 5.套囊充气放气同气管插管。

第三节脑室引的护理 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部位: 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2.目的: (1)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机状态病人,如枕骨大孔疝。 (2)自引流管注入人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行核素检查,以明 确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 (3)脑室内手术后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 粘连和蛛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 可以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3.护理要点: (1)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室后,立即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连接引流瓶(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瓶(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2)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 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瓶(袋)挂高,以减低 流速,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次放低。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 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电介质失衡。 (3)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 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应避免牵拉引流管。主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 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液通畅;若引 流管内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可能的原因有:a.颅内压力低于0.98—1.47kPa(10—15cmH2O),证实的方法是将引流瓶降低再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b 引流管放入脑室 过长,在脑室内盘曲成角,可提请医师对照X线片,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 液流出,然后重新固定; c 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 室壁;d 若疑引流管被小凝血块活挫碎的脑组织阻塞,可在严格消毒管口后,用无菌 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切不可注入生理盐水冲洗,以免管内阻塞物被冲至脑室系统狭 窄处,引起日后脑脊液循环受阻。经上述处理后,仍无脑脊液流出,必要时换管。 (4)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 后1—2日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 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 液浑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管道护理常规

氧气吸入护理常规 氧气吸入疗法是供给病人氧气,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1.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 2.检查输氧装置连接是否正确及是否漏气。 3.管道护理 (1)妥善固定:要求位置得当,有利于病人活动,注重美观。(2)保持管道通畅,保证病人有效吸氧。 a.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鼻腔。 b.输氧过程中防止管道扭曲、折叠、受压、脱落,并告知病人及 家属保持管道通畅的重要性及配合要点。 (3)每日更换输氧装置的湿化瓶、湿化液。 (4)湿化瓶内盛无菌注射用水或蒸馏水1|2-2|3满。 (5)换下的输氧装置按医疗废物处理。 4.输氧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缺氧症状有无改善等。 5.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等用氧安全工作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是在胸膜腔内放置引流管,又不与大气相通,以排出胸膜腔内的气体和液体,重建胸膜腔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的方法。常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 1.管道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瓶置于低于胸腔穿刺口平面60-100CM,妥善固定于床旁。 (2)保持密闭:检查引流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密闭,胸膜腔闭式引流长管应浸入水面3-4CM。 (3)保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定时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捏,或遵医嘱负压吸引,心包纵膈引流保 持低负压引流。 (4)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瓶及引流瓶内的液体,更换前双钳夹闭引流管,引流瓶内装500ML无菌生理盐水 并标明刻度,勿使瓶内液体超过其容积的五分之三,脓 胸病人根据需要随时更换。更换后观察长管水柱波动情 况。保持引流口处辅料干燥,随湿随换,更换引流瓶及 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 2.病情观察

管道护理规范 Microsoft Word 文档

前言 为规范临床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遵循“三基五性”的原则(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我们编写了《各种管道护理常规》。编写过程中,力求注重结合临床护理现状、国内外医疗技术新进展及现代医院发展新要求,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并方便查阅,成为临床工作和护理教学活动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可能存在许多不足,在使用过程中衷心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二0一一年四月

目录 一、氧气吸入护理常规 二、胃肠减压护理常规 三、胸膜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四、肠造口护理常规 五、腹腔引流护理常规 六、“T”管引流护理常规 七、气管插管护理常规 八、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九、鼻饲病人护理常规 十、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膀胱护理常规 十一、留置尿管病人护理常规

一、氧气吸入护理常规 氧气吸入疗法是供给病人氧气,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由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1.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 2.检查输氧装置连接是否正确及有无漏气。 3.管道护理 (1)妥善固定:要求位置得当,利于病人活动,注重美观。 (2)保持管道通畅,保证病人有效吸氧。 ①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鼻腔。 ②输氧过程中防止管道扭曲,折叠,受压,脱落,并告知病人及家属保持管道通畅的重要性及配合要点。 (3)持续吸氧者每日更换鼻导管,双侧鼻腔交替插管,以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和压迫,每日更换输氧装置的湿化瓶,湿化液及输氧连接管。间断吸氧病人,每次停吸氧后防更换鼻导管待用。 (4)湿化瓶内盛无菌注射用水或蒸馏水1/2-1/3满。 (5)换下的输氧装置按要求处理后干燥保存备用。 4.输氧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缺氧症状有无改善等。 5.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等用氧安全工作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胃肠减压护理常规 胃肠减压是应用负压的原理,通过胃管及减压装置抽吸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常用于解除和缓解各种原因所致的肠梗阻,或用作消化道及腹部较大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以及预防术后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切口疼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 1.管道的护理 (1)保持胃管通畅:定时挤捏胃管,防止胃内容物堵塞管道,必要时酌情调整胃管

各种管道护理常规

各种管道护理常规 一、腹部常规引流管及胃肠减压的护理常规 腹部引流管和胃肠减压管是外科术后成功的必要保证。引流管可将人体积血、积气、脓血、及胃内容物等引出体外,对引流物量、颜色及性质的观察,可判定术后又有无大出血及病人恢复情况。因此,对外科术后留置引流管或胃肠减压管的患者,应做好以下护理。 1、术后病人进入ICU病房后,护士应首先将腹部引流袋及胃肠减压管装置妥善固定,以防受压。引流袋不能高于腹部引流切口水平,以防引流物倒流,引起逆行感染。引流管不宜过长,防止扭曲、打折引起引流不畅,但要留出足够长度以供病人活动,同时注意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至引流管脱出。 2、引流袋应1次/日更换,如果引流液多应及时更换。胃肠减压器一定要保持密闭性。 3、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及性质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引流物为血性,量大于200ml/h,应高度警惕活动性出血的可能,持续2h仍无减少即可以确定为活动出血。若因流量不多,但经大量补液、补血后,CVP及血压仍不回升或呈下降,也应考虑有内出血及时通知医生。 4、留置胃管或更换为管时,应先向病人解释以取得病人合作。胃管外应涂石蜡油。插管长度应为剑突至前发迹。插管时动作要轻柔,当下咽至咽部后让病人做吞咽动作,随同病人的吞咽动作轻轻送管。当发生刺激性咳嗽时应暂停插管并让病人呼吸。到达胃内后可通过注射器和注气的方法确认插管成功。 5、引流管或胃管被引流物堵塞时,可用注射器将堵塞物抽出,或使用温开水冲管。 6、手术切口换药、更换无菌引流袋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7、胃肠减压管拔管前应先行拔管实验,如病人无明显腹胀或恶心、呕吐等不适时可拔管。 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常规 1.注意无菌操作 胸闭引流通常在手术室放置,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治疗血胸气胸脓胸。此项操作可在急诊或床边进行,但应遵循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性感染。 2.引流装置的位置 胸闭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应置于病人胸部水平下60-100cm,并应放在特殊的架子上,放置被踢倒或抬高。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闭引流管,在把引流管置于床上,搬运后先把引流管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送止血钳。 3.引流管的长度与固定 1)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 过长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 过短使病人翻身或做起以前拉倒引流管 2)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 4. 维持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因注意以下几点: 1)水封瓶应在病人胸部引流切口处以下60~100cm妥善放置。 2)水封瓶中的长管应在液面下3~4cm ,在液面处做一标志,以准确记录术后引流量。

各种管道的护理

各种管道的护理 一、留置尿管的护理: 目前用的较多的是气囊导尿管,它具有许多优点,操作简便,内固定稳定,刺激性小,无需胶布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度大,能有效的保持尿失禁患者会阴部干燥,有效的预防褥疮。①保持尿管通畅,引流管放置妥当,避免受压、扭曲、堵塞等造成引流不畅,以致观察、判断病情失误。 ②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0.5%碘附擦拭尿道口及导尿管近端( 1 0cm) 2次,大便污染时及时消洗消毒,储尿袋及引流管放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逆流。多喂患者温开水,有足够的尿液保持自然的冲洗尿道系统。 ③尿管更换时间:目前有两类引流系统:导尿管与引流袋预先密封连接成为无菌的密闭引流系统,2 周左右更换整套装置,这种装置可使菌尿发生时间推迟;另一类是导尿管与引流袋预先不连接,定时更换集尿袋。有资料表明,不同材质的尿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不同,一般情况下橡胶尿管每周更换1次,乳胶尿管2周更换1 次。硅胶导管组织相容性好,刺激性小,每月更换 1 次。有研究指出为防止膀胱结石形成及尿管堵塞,可据患者尿液 p H选择换管的时间:p H值小于6.7为非高危引流留管堵塞者,可以间隔4周换管;而p H值大于6.8为高危引流管堵塞者,间隔时间为 2周。 ④集尿袋更换时间目前多不主张每天更换集尿袋,频繁更换尿袋会破坏密闭引流系统,造成导尿管末端与集尿袋连接处污染,导致感染率明显增加但究竟问隔多长时间更换,尚存在争议较多研究建议 7天更换一次尿袋,留置尿管 l 0天以上尿液有混浊、结晶现象者,每周更换2次尿袋。但也有研究建议集尿袋3天更换一次,7天更换一次则间隔时间太长,尿培养细

菌阳性率增加。频繁倒空集尿袋内尿液也会增加污染的可能性。膀胱冲洗大量研宄证明,膀胱冲洗并不能减少留置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甚至由于冲洗破坏了引流系统的密闭,可能损伤膀胱粘膜等原因,反而增加细菌逆行感染的机会。因此医学界不主张做预防性膀胱冲洗只有当病人存在感染.出血,尿管可能堵塞的情况下才进行膀胱冲洗。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可以起到稀释尿液、生理性冲洗膀胱的作用,可减少细菌进入尿道的机会,预防感染。 二、胃管的护理: ①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鼻饲时适当抬高床头30~40度角或半卧位,注入食物前必须确定胃管在胃内,注入速度宜慢,一般 200ml在 20~30 min 内完成,鼻饲完毕,在旁观察 5 m i n,注意有无呕吐,食物反流,3Omin内不易翻身或进行其他护理操作,每次鼻饲量不宜超过 200ml ,每2—3小时1次,温度以38~40℃为宜,注入完毕后必须再注入温开水冲净胃管,避免鼻饲液存积在管腔中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对易反流者采取少量多餐,注意观察胃内容物残留情况,如鼻饲前抽出100ml,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②每天进行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黏膜清洁、湿润,鼻饲用物每日消毒1次。 ③胃管留置时间按《护理学基础》要求,长期鼻饲患者7d更换1根胃管,改插另一侧鼻孔,以预防鼻、咽黏膜刺激性损伤。随着医疗器械材料的更新,I 临床使用的橡胶胃管逐渐由硅胶胃管代替,目前硅胶胃管更换时间各学者意见不一。朱玉芹等研究表明,长期鼻饲患者每 4周更换 1

临床各种管道护理

临床各种管道护理 临床上,很多病人身上有各种管道,一不小心,可能就会造成护理差错,那么,如何熟练地掌握各种管道护理呢?医学教育网整理。 尿管护理 目前用的较多的是气囊导尿管,它具有许多优点,操作简便,内固定稳定,刺激性小,无需胶布固定,插入后与尿道密合度大,能有效的保持尿失禁患者会阴部干燥,有效的预防褥疮。 ①保持尿管通畅,引流管放置妥当,避免受压、扭曲、堵塞等造成引流不畅,以致观察、判断病情失误。 ②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0.5%碘附擦拭尿道口及导尿管近端( 1 0cm) 2次,大便污染时及时消洗消毒,储尿袋及引流管放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逆流。多喂患者温开水,有足够的尿液保持自然的冲洗尿道系统。

③尿管更换时间:目前有两类引流系统,导尿管与引流袋预先密封连接成为无菌的密闭引流系统,2周左右更换整套装置,这种装置可使菌尿发生时间推迟;另一类是导尿管与引流袋预先不连接,定时更换集尿袋。 有资料表明,不同材质的尿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不同,一般情况下橡胶尿管每周更换1次,乳胶尿管2周更换1 次。 胃管护理 ①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鼻饲时适当抬高床头30~40度角或半卧位,注入食物前必须确定胃管在胃内,注入速度宜慢,一般 200ml 在 20~30 min内完成。 鼻饲完毕,在旁观察 5min,注意有无呕吐,食物反流,30min内不易翻身或进行其他护理操作,每次鼻饲量不宜超过 200ml ,每2—3小时1次,温度以38~40℃为宜,注入完毕后必须再注入温开水冲净胃管,避免鼻饲液存积在管腔中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

对易反流者采取少量多餐,注意观察胃内容物残留情况,如鼻饲前抽出100ml,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②每天进行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黏膜清洁、湿润,鼻饲用物每日消毒1次。 ③胃管留置时间按《护理学基础》要求,长期鼻饲患者7d 更换1根胃管,改插另一侧鼻孔,以预防鼻、咽黏膜刺激性损伤。 目前硅胶胃管更换时间各学者意见不一。朱玉芹等研究表明,长期鼻饲患者每 4周更换 1次硅胶胃管为宜。 气管插管护理 ①妥善固定导管,及时清理口腔内分泌物,清洁口腔周围皮肤并保持干燥,防止固定胶布脱落。 ②牙垫和气管导管固定在一起,如果牙垫松动、移位,应及时取下胶布重新固定,防止牙垫移位或滑出,或造成牙齿直接咬压导管,阻碍通气。

各种管道护理

各种管道护理

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 一、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及中心静脉压测定 1、妥善固定导管,做好标记。每四小时检查一次,防止导管移位。 2、避免导管扭曲、折叠、受压,告知病人翻身避免积压。 3、每天消毒静脉穿刺部位、更换敷料,观察、记录插管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一旦发生,应及时拔出导管。 4、保持通畅,输液结束时,可用肝素稀释液封管,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长期输液者每日用肝素稀释液冲管。 注意: 1、排尽管道内气体,防止气泡进入体内形成气拴。 2、体位改变,应重新测定零点(零点测定:将零点测量器放在床旁,指针对准患者右侧腋中线第四肋间,然后根据这一高度调整)。 3、静脉压测量管道内不得输入血管活性药物。 4、注意保持管道通畅。每次测压后倒流入导管的血迹,应冲洗干净。 二、气管插管的护理: 1、病人的头部稍后仰,协助其每1~2小时转动变换头部位置,避免导管压迫咽喉部及头皮压伤。 2、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粘膜;标明导管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3、选择合适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 4、保持导管通畅,及时吸出导管、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定时雾化吸入,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吸出。

1、妥善固定: 术后除用缝线将T管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以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而脱出。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由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约束,避免将T管拔出。 2、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若引流带的位置太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予以挤捏,保持引流通畅。若术后1周内发现阻塞,可用细硅胶灌插入管内行负压吸引。1周后,可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U低压冲洗。 3、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正常每日的胆汁分泌量为800~1200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凉无沉渣。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术后1~2天胆汁呈混浊的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清亮,呈黄色。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流出,则可能有受压、扭曲、折叠、阻塞或脱出。应立即检查,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若引流量多,提示单到下端有梗阻的可能。 4、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长期带T管者,应定期冲洗,每周更换无菌引流带。引流管周围皮肤每日以0.5%碘伏消毒,管周垫无菌纱布,防止胆汁浸润皮肤引起发炎、红肿。行T管造影后,应立即接好引流管进行引流,以减少造影后的反应和激发感染。 5、拔管:一般在术后2周,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胆管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实验无不适时,可考虑拔管。拔管前引流管开放2~3小时,使造影剂完全排出,拔除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内可自行闭合。

管道护理常规

管道护理常规 氧气吸入护理常规 氧气吸入疗法是供给病人氧气,通过给氧,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纠正由各种原 因所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它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1. 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 2. 检查输氧装置连接是否正确及是否漏气。 3. 管道护理 ,1, 妥善固定,要求位置得当,有利于病人活动,注重美观。 ,2, 保持管道通畅,保证病人有效吸氧。 a. 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鼻腔。 b. 输氧过程中防止管道扭曲、折叠、受压、脱落,并告知病人及 家属保持管道通畅的重要性及配合要点。 ,3, 每日更换输氧装置的湿化瓶、湿化液。 ,4, 湿化瓶内盛无菌注射用水或蒸馏水1|2-2|3满。 ,5, 换下的输氧装置按 医疗废物处理。 4. 输氧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缺氧症状有无改善等。 5. 做好防火、防油、防热、防震等用氧安全工作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是在胸膜腔内放置引流管,又不与大气相通,以排出胸膜腔内的气体和液体,重建胸膜腔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的方法。常用于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及心胸手术后。 1. 管道护理 ,1, 妥善固定,引流瓶置于低于胸腔穿刺口平面60-100CM, 妥善固定于床旁。

,2, 保持密闭,检查引流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密闭,胸 膜腔闭式引流长管应浸入水面3-4CM。 ,3, 保持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定时从近心 端向远心端挤捏,或遵医嘱负压吸引,心包纵膈引流保 持低负压引流。 ,4, 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瓶及引流瓶内的液体,更 换前双钳夹闭引流管,引流瓶内装500ML无菌生理盐水 并标明刻度,勿使瓶内液体超过其容积的五分之三,脓 胸病人根据需要随时更换。更换后观察长管水柱波动情 况。保持引流口处辅料干燥,随湿随换,更换引流瓶及 敷料时严格无菌操作。 2. 病情观察 ,1, 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量,并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 时报告医生。 ,2, 观察病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症状有无 缓解。 ,3, 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瓶内的水柱波动情况,水柱波动表示 引流通畅,反应死腔的大小与胸膜腔负压大小。一般情 况下水柱上下波动约4-6CM。 ,4, 观察引流装置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密闭。 3. 记录24H引流量并记录。 4. 健康指导 ,1, 指导病人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2, 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咳嗽运动及变换体位,以利于胸膜 腔内气体和液体的排出。

常见管道护理及注意事项

一、管道的分类 1、供给性管道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 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2、排出性管道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 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3、监测性管道是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 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 4、综合性管道是指具有供给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二、常见管道的护理主要包括:胆道引流管(T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导尿管、中心静脉 导管(PICC),脑室引流管。 三、导管护理风险识别与评估 按管道滑脱对病人病情或生命影响大小而分: 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透析管、漂浮导管、心包引流管,尿道术后的导尿管等 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 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但病人病情才是决定导管风险程度的基本点。比如气管插管,对于要马上拔管的病人和呼吸困难而插管的病人存在的风险是不同的,前者可以是中危甚至低危,后者就是高危了,同样,对于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此时三腔二囊管就是高危导管了。 评估: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健康宣教等 评价:对于各种导管至少每班评估记录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记录 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导管滑脱,拔除各类导管必须及时记录。 T管 T管的作用: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有引流胆汁、支撑胆管及胆道减压作用,T管应垂直引出腹壁,用缝线牢固固定在腹壁上,防滑脱 T管的识别:T管上有字如(24),大多数情况下内有大量胆汁 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状。术后1~2天内,由于创伤原因,肝分泌胆汁减少,引流量也少,第3天肝分泌功能恢复,引流量渐增多,可达400~1000ml甚至更多,持续2~3天后渐减少,若长时间不减少,则考虑胆总管下端有梗阻可能 量:T管引流的胆汁约300-1000ml/d,肝胆管结石,胆肠内引流术后胆汁约可少于300ml/d 或大于1000ml.,如胆汁量减少,检查导管是否扭曲或折叠,在排除外界因素的情况下,胆汁量突然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查明原因;如果腹腔引流管胆汁增多或有腹痛发热,提示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的存在。若引流量大于1000 ,注意观察引流液性状。随着肠蠕动的恢复,胆汁量会逐渐减少,而无胆漏则是良好的征兆。 色:正常的胆汁为金黄色或黄褐色。红色或血样的胆汁示胆道出血,白色胆汁示胆道梗阻,肝功能不良的尿样胆汁转为墨绿色示肝功能逐渐恢复。 味:正常的胆汁无臭味,有腥味。如有粪臭味,高度警惕厌氧菌感染。 质:正常的胆汁,黏稠,清亮,胆汁稀薄,无黏液丝示肝功能不全,黏液性质恢复是肝功能恢复的征兆,胆汁内有泥沙或结石示肝胆管残留结石的存在,胆汁内有脓液或胆汁浑浊示

各种管道护理要点

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 一、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及中心静脉压测定 1、妥善固定导管,做好标记。每四小时检查一次,防止导管移位。 2、避免导管扭曲、折叠、受压,告知病人翻身避免积压。 3、每天消毒静脉穿刺部位、更换敷料,观察、记录插管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一旦发生,应及时拔出导管。 4、保持通畅,输液结束时,可用肝素稀释液封管,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长期输液者每日用肝素稀释液冲管。 注意: 1、排尽管道内气体,防止气泡进入体内形成气拴。 2、体位改变,应重新测定零点(零点测定:将零点测量器放在床旁,指针对准患者右侧腋中线第四肋间,然后根据这一高度调整)。 3、静脉压测量管道内不得输入血管活性药物。 4、注意保持管道通畅。每次测压后倒流入导管的血迹,应冲洗干净。 二、气管插管的护理: 1、病人的头部稍后仰,协助其每1~2小时转动变换头部位置,避免导管压迫咽喉部及头皮压伤。 2、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粘膜;标明导管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3、选择合适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 4、保持导管通畅,及时吸出导管、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定时雾化吸入,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吸出。 5、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做好口腔护理。

6、气管套囊每隔3~4小时放气3~5分钟,防止套囊对气管粘膜的长时间压迫。放气前,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出。重新充气时应避免压力过高。 7、若气道阻力大或导管过细、无效腔气量大,将留在口腔外的过长导管剪掉。 8、拔除气管插管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意有无会厌炎、喉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并经鼻导管或开放式面罩给予吸氧,以防低氧血症。 三、气管切开的护理: 1、固定导管的纱带要松紧适当,以容纳一手指为宜。 2、支撑与呼吸机管道相连处的管道,以免重力作用于导管,引起气管受压而造成气管粘膜坏死。 3、导管套囊适当充气,防止漏气或因压力过高而影响气管粘膜血液供应。 4、切口周围的纱布每日2次定时更换,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检查切口及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湿疹等;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用凡士林纱布;若使用金属带套囊导管,其内套管每日取出、消毒2次。 5、套囊充气放气同气管插管。 6、拔出气管导管后,及时清除分泌物,经常更换纱布,使窦道逐渐愈合。 四、T管引流的护理: 主要目的:①引流胆汁;胆总管切开后,可引起胆道水肿,胆汁排出受阻,胆总管内压力增高,胆汁外漏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隔下脓肿等并发症。②引流残余结石:将胆囊管及胆囊内残余结石,尤其是泥沙样结石排出体外;术后亦可经T管溶石、造影等。③支撑胆道:避免术后胆总管切口瘢痕狭窄、管腔变小、粘连狭窄等。 1、妥善固定: 术后除用缝线将T管固定于腹壁外,还应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

临床护理中常见的管路护理

临床护理中常见的管路护理 内蒙古呼和浩特土默特左旗人民医院赵凤桃 【摘要】在临床护理中,适当及时建立相关的管路必不可少,而正确的管路护理至关重要,它确保了患者的有效治疗,促进了疾病的早日康复。 【关键词】各种管路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可将常见的管路分为4大类,即与输液、气道、引流、营养相关的管路。 1 与输液有关的管路 静脉留置针,也称套管针,可用于静脉输液、输血、动静脉抽血等。(1)适用于长期输液、年老体弱、血管穿刺困难的患者。(2)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输完20%甘露醇,确保脑疝患者的抢救成功率。(3)套管针的柔软性可避免躁动、昏迷患者翻身时造成液体外渗。(4)连接三通管可同时输入多种无配伍禁忌的药物。(5)为保证血药浓度,可用于持续给药治疗。静脉留置针一般保留3-5天,最好不超过7天。可保护患者静脉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 护理:穿刺时血管选择行走较直、弹性好、部位易固定,避开上方有静脉瓣的静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以防深静脉栓塞。严格无菌操作,标明穿刺时间,妥善固定,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注意保护有留置针的肢体,避免肢体下垂,以防血液回流阻塞导管。穿刺点透明贴膜应隔日更换。每次输液前后检查穿刺部位上方有无红、肿、热、痛、硬结等,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及时拔除套管针,局部肿胀可用50%硫酸镁或土豆片湿敷3次/日,直到肿胀消退。每次输液完后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避免空气进入,封管不宜过快过猛。 2与气道有关的管路 2.1 吸氧管 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组织缺氧患者,比如气胸、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及某些外科手术、大出血休克患者等。 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用氧时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给氧前检查鼻腔有无生理性异常、肿痛及通气不畅情况,用氧时先调节氧流量再给氧,停用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以免关错而造成大量氧气冲入呼吸道损伤肺组织。鼻导管或鼻塞给氧的患者应每日更换鼻导管,避免分泌物堵塞导管影响患者吸氧情况。吸氧期间多观察患者病情、用氧效果、皮肤颜色、有无缺氧、呼吸困难、发绀、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等。 2.2气管套管 气管套管是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管路,适用于连接呼吸机、长期昏迷不能自主咳痰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 护理:保持套管清洁通畅,每天清洁套管内管2次,气管套管口覆盖2-4层生理盐水纱布,及时更换,保持湿润*,避免粘液干结堵塞套管。及时正确吸痰并常规给予气道湿化。气管切开伤口每日换药保持干燥。气管套管应牢固固定,松紧适宜。严密观察有无皮下气肿、伤口出血、套管有无堵塞、脱出,拔管后24小时内床边备气管切开包,以备抢救使用。 3 与引流有关的管路 3.1 尿管 适用于不能自行排尿、尿失禁、某些外科手术等患者。 护理:插尿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尿袋应低于臀部水平面以下,搬动或翻身时夹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