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3):524~531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524

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林 岭 张力为

(中国民航大学体育部,天津 300300)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 通过对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和检测评价方法等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和不足进行的综述讨论,作者分析指出目前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有关研究成果满足不了中国训练体系下训练实践的需要,提出有必要系统进行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实证研究。就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切入点,作者认为应综合开展运动性心理疲劳神经生理与心理机制的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包括:(1)研究建立适合中国运动训练体制与环境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构建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模型;(2)基于此模型研究建立多维检测评价方法系统和运动性心理疲劳问卷。研究过程中要将神经生理方法与心理测量、行为观察等方法结合起来同步测量,在训练过程中开展纵向追踪与横向调查综合性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运动,心理疲劳,概念模型,检测方法。 分类号 B849

1 问题的提出

竞技体育近乎极端性的特殊环境使运动员长期承受高应激压力和大负荷运动训练,不可避免地、而且经常性地产生各种教练员和心理学工作者称之为“心理疲劳”的现象。如何明确界定、诊断、监测和控制运动性心理疲劳就成了国内外有关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由于心理疲劳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的复杂性,使得焦点问题成了焦点难题。

在我国独特的“举国体制”竞技体育管理与训练模式下,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系统训练过程中,无论是从理论研究与发展角度,还是从训练实践需要角度看,我们都不得不面临并迫切需要回答如下一些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问题:

(1)在运动训练环境下,发生于运动员身上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是什么?如何检测评价?

(2)我们应如何开展“运动性心理疲劳”有关问题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6-05-09

通讯作者:林岭,E-mail: linling712@https://www.360docs.net/doc/353073093.html,

2 理论认识和方法系统能满足训练实践的需要吗?

作为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其对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实践的行为过程将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甚至可能严重影响到运动员的成长与发展。

国内外体育界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教练员的经验判断和运动员的主观体验层面上,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很多时候是套用其他行业、研究领域的涉及心理疲劳概念的有关研究结论,如心理耗竭(Burnout )、过度训练综合症(Overtraining )、慢性疲劳综合症(CF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 )等,但所有这些概念在解释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时都有其局限性[1]。这种状况在训练实践过程中将造成两个主要后果: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导致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实践过程中对心理疲劳现象认识不深、不透,尤其是绝大多数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训练过程质量、效果和运动员行为的直接影响认识不到位,直接影响了训练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一是一旦出现了心理疲劳,缺乏系统、有效的检测和调控方法。

第15卷第3期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525-

对截止到2006年的国内外文献检索发现在运动队进行的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在国家队和省市运动队训练实践中未见真正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疲劳状况诊断和调控的报道。我们面临的现实情况是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理论认识和检测方法均难以满足训练实践的需要。

3 心理疲劳有关概念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3.1 心理疲劳概念研究与性质认识现状

从运动领域看,关于心理疲劳研究最为系统、相对较为成熟的概念是心理耗竭。最早系统提出心理耗竭概念模型的是Maslash和Jackson(1986),该模型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丧失(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2]。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心理耗竭的研究最为活跃,成果也最为丰富,近年关于心理耗竭的概念研究没有大的进展与突破。研究者仍普遍采用该概念解释有关行业的心理疲劳现象,对概念本身的研究不多。Raedeke(1997)这样定义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耗竭: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耗竭现象是“一种综合症,泛指体力/情感被耗尽,运动被贬值和运动员运动成绩下降的综合表现”[3]。解释体育运动心理耗竭现象的模式有训练压力模式(Training Pressure Mode)、认知-情感模式(Cognition Mood Mode)、投入模式(Devotion Mode)和授权模式(Warrant Mode)[3~6]。

到目前为止,在运动队关于心理耗竭的实证性研究开展得并不多[7]。西方研究者针对心理疲劳、心理耗竭等进行了一些有关调查研究。在针对疲劳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心理耗竭比过度训练和疲倦更受人重视[8]。Falkum(2000)用心理耗竭问卷(MBI,Mental Burnout Inventory)对1476名医务工作者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3%的被试达到心理耗竭的标准[9]。研究人员还研究了教练员出现的心理耗竭现象[10]。Vealey,Armstrong等(1998)的调查结果显示,教练员的心理耗竭与运动员的心理耗竭相关[11]。

在国内,针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理论、方法和发生情况等的研究甚少。刘芳琳(2005)对12位退役不久的不同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发现:区别于运动心理学领域所盛行的心理耗竭概念,心理疲劳是长期伴随运动员的、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渐进发展的可预测现象,它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心理疲劳区分为真性心理疲劳和假性心理疲劳,这一概念的区分有助于心理疲劳的早期诊断,对心理疲劳的预防和干预有实际意义[12]。

过度训练综合症(overtraining)是指运动员长时间从事大负荷训练,超过其机体承受限度而同时恢复不足导致的一种包括身体疲劳、心理疲劳、健康水平下降、运动创伤、运动能力下降等表现的综合症状群[13]。在运动训练领域,对过度训练综合症研究的主要出发点集中在过度训练导致的生理疲劳、运动创伤、训练控制、疲劳恢复以及其发生的内部机制、检测和干预方法等方面,心理疲劳只是其考察过度训练现象诸多症状中的一个方面。与过度训练有关的心理疲劳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情绪和动机方面等。Puffer,McShane(1992)的研究提示,竞技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对成功的刻意追求易于导致过度训练,并呈现出慢性疲劳和情绪消沉[14]。Peluso,Andrade(2005)研究了运动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该研究提示适度的训练有利于心理健康,但过度训练则不利于心理健康,突出表现在情绪的负性变化方面[15]。Pierce(2002)对游泳运动员进行了一项在为期24周的赛季中训练负荷与情绪关系的研究,结果提示,训练量的增加会导致情绪的扰乱,情绪状态测试对预测过度训练比较敏感[16]。

Kentta,Hassmen等(2001)对272名不同项目运动员进行的调查研究提示,过度训练性疲劳(staleness)和心理耗竭会导致训练动机的下降和负性情绪变化,导致过度训练性疲劳(staleness)和心理耗竭的主要原因除了训练性因素外,非训练性压力源也是主要原因[17]。Armstrong,VanHeest (2002)研究提出,过度训练与抑郁症可能具有相似的病因,如脑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等,并可以用抗抑郁药进行治疗[18]。Morgan,Brown 等(1987)对400名男女游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10年的情绪研究,结果显示,情绪扰乱对训

-526- 心理科学进展 2007年

练的反应依存量效反应方式,即训练量的增加导致情绪扰乱程度的增加,提示情绪状态的监控是防止心理疲劳发生的有效方法[19]。Veale(1991)也提出,过度训练性心理疲劳(staleness)可以通过情绪状态的检测加以预防[20],他们的研究与Urhausen,Gabriel等(1998)和Urhausen,Kindermann等(2002)的实验研究结果比较一致[21,22]。

在心理耗竭与动机关系方面,国外研究者也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实证研究。Cresswell,Eklund (2005)对102名职业橄榄球运动员进行了一项旨在观察心理耗竭对运动动机影响的为期12周的追踪研究,结果提示:运动员的内部动机与心理耗竭程度呈负相关,外部动机与负评价和成就感降低呈负相关,与情绪体力耗竭呈正相关[23]。Cresswell,Eklund(2004)关于运动员运动动机与心理耗竭关系的另一项研究提示:心理耗竭会出现一些早期迹象,对社会支持的感知、能力感、和自我控制感与心理耗竭呈负相关,而对从事项目和物质回报的知觉与心理耗竭呈正相关[24]。

慢性疲劳综合症(简称CFS)是由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87年正式命名的因持续性工作压力导致的以长期身心疲劳为主要特征并伴有慢性咽炎、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及关节痛等临床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状群[25]。在运动训练领域针对CFS的研究不是很多,这主要是与运动领域关于疲劳的概念较为模糊有关。有关的描述包括疲劳(fatigue)、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CFS和过度训练综合症(OTS)等,队医、教练、有些研究者常将其混为一谈。Derman,Schwellnus (1997)对此概念混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有必要建立有效的诊断标准来区分运动性慢性疲劳、具有一定临床症状或达临床诊断标准的CFS以及OTS[25]。Shephard(2005)在一篇关于CFS的综述中认为CFS既可以发生于一般人群,也可以发生于运动员,过度训练、能量负平衡、强烈的身体和环境应激、人格的紊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免疫抑制、慢性感染等均可导致CFS的发生,但运动人群和非运动人群的CFS病因有所差异[26]。

心理疲劳(mental fatigue)是一个更为宽泛而模糊的概念,似乎适用于描述几乎所有行业的各种心理疲劳现象,是一个无边界概念。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文献都从各自行业角度提及心理疲劳一词,并用其描述、解释各种不同的心理疲劳现象,可见该概念只是一种习惯性表述,缺乏具体的和较为稳定的概念内涵与指向。

另外还有一些有关的习惯性表述,如疲倦(staleness)、厌倦(boredom)等。这些表述也都没有明确的定义或概念模型。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与心理疲劳有关的表述中只有心理耗竭具有较完整的概念模型,过度训练综合症和慢性疲劳综合症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其他表述均缺乏明确的定义或概念模型。尽管心理耗竭、CFS、过度训练综合症均与心理疲劳有关,但这三个概念反映的视角、成因、性质和适用对象有着很大差别,是三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其中,心理耗竭反映的是认知性疲劳,而且是一种极端状态,适用于所有领域;过度训练综合症反映的是过度训练导致的综合性身心疲劳,主要适用于运动训练领域;CFS反映的是一种因持续性工作压力导致的以长期身心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疲劳综合症,主要适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迄今为止,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性质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国内外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概念,用现有概念描述运动性心理疲劳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为更为全面而准确地解释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有必要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性质进行界定并对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进行定义。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结合我们多年在运动实践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我们认为运动性心理疲劳应是特指在运动训练环境中发生于运动员身上的特有的一种心理疲劳现象,从成因、环境到发生的主体,该现象均应具有明显的运动性特征。在此,我们认为运动性心理疲劳应是“一种运动因素性的包括中枢疲劳(中枢信息加工能力下降)、负性情绪变化、训练动机水平下降、躯体行为症状等内部、外部现象的脑功能下降或紊乱的状态”。

3.2心理疲劳检测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各种无创性检测技术的日趋发展与成熟极大地促进了神经生理与神经心理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大脑的了解也日趋深入。从脑功能的定位、各种行

第15卷第3期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527-

为、心理现象的神经生理心理机制到各种生理、病理状态下脑功能的变化方面的研究均不断取得突破与进展[27]。

神经生理学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为各种心理疲劳的现象、概念、发生机制、干预措施等神经生理学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条件支持,极大地促进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近十余年来,各学科应用神经生理技术开展与各种心理疲劳有关现象,如心理耗竭、心理疲劳、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尤其是应用ERP (Event-Related Potential)技术开展疲劳状态下认知加工过程与能力的评价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涉及与心理疲劳有关认知加工过程的诸多方面,从注意、语言、记忆、动作感知觉到脑内信息加工等[28~30]。

与此同时,神经心理学检测手段也日益丰富,更加专业化、具体化、多样化。各种与疲劳有关的专业性心理测评工具日益增多并不断完善,测评工具的应用方法也日益科学、成熟。总体呈现出工具手段多样化、具体化,测评手段选择的针对性、多环节、多角度,测评过程综合化、动态化、个体化、情景化的趋势。主要测评工具涉及应激、动机、人格、心境、认知、疲劳等心理过程与现象的特点与状态等方面[1]。

2000年,Falkum使用MBI问卷进行了一项旨在考察该概念各维度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概念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良好(Cronbach’alpha 为0.91到0.69)[9]。Cresswell,Eklund(2006)在运动员中就运动员疲劳问卷(ABQ,Athlete Burnout Questionaire)和MBI两个主要测量心理耗竭的自陈报告问卷各维度间的效度进行了一项多特质-多方法的分析研究,结果提示相匹配的分量表间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高度正相关),非匹配分量表间的内部区分效度也令人满意(负相关),而这两个量表都显示耗竭与抑郁有较好的区分效度,MBI和ABQ的构想效度较好,并得出可以用ABQ来测量运动员的心理耗竭的结论[31]。这两个问卷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心理疲劳问卷,尤其是ABQ在运动领域应用更加广泛。

另外,一些常用的简单的心理疲劳评价方法如声光反应时、临界闪光融合频率、皮肤两点辨别阈、皮温、心率、血压、传统脑电图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辅助性指标和方法来针对性选用,配合其他方法综合评价运动性心理疲劳[32]。

4 前人研究的局限

尽管各领域就心理疲劳问题进行了大量多角度研究,从涉及心理疲劳的概念、形成机制、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因素、测量评价手段、心理疲劳对人的行为和健康影响、干预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问题是这些研究成果我们能直接应用于中国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现象的解释、评价和干预吗?要回答这个关键性问题,我们就必须冷静而客观地就前人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在特定环境应用的局限性进行独立性思考和分析。纵观国外各领域有关研究,我们认为其直接应用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首先是跨文化差异问题: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和西方个体主义文化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认知方式。在中国举国体制训练管理模式下,运动员是弱势群体,其行为、甚至思想的自由程度受限制较多,很多情况下,被迫服从成了中国运动员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必须服从教练、领队的安排,甚至其个体的训练目标和动机也必须服从于国家的需要。西方运动员则不然,自主选择、自主决定是其行为的基本准则,而自主选择权利的限制可能更易于导致心理疲劳的发生。这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向、性质、程度是迥然不同的。

(2)心理疲劳相关概念的局限性:运动环境条件下,主要发生于运动员群体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应主要反映“运动性”特征,从成因、产生条件、形成过程与后果、主要发生人群等环节都应该立足于运动员这个主体。而前面讨论的几个心理疲劳有关概念都无法准确而全面地体现运动性心理疲劳特征,都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用其解释运动性心理疲劳都难免以偏概全,并易于导致认识、评价和干预决策方面的误导。以国内外运动界普遍认可的心理耗竭概念为例,该概念描述的是一种极端情况下的心理耗竭综合症,其主要成因是高心理压力所致,形成过程较长,结果较严重,有明显的行

-528- 心理科学进展 2007年

业特点(高风险行业为主)。用该概念解释、评价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会经常出现的运动性心理疲劳,可能会造成中低程度心理疲劳案例的漏诊、误诊,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利,而且一旦达到情绪耗竭的程度,往往调整起来难度加大,不少优秀运动员就是因为严重的心理耗竭而被迫长时间停训,甚至终止运动生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我们对待不利情况处理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早发现、早干预,用一句成语说就是要“防微杜渐”。在训练环境中,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检测评价更应该立足于早发现、早干预,以免事态的日益严重并最终影响训练过程和运动员的培养、健康与发展。

(3)测评方法应用的局限性:由于客观生理测评对设备条件要求较高,况且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就有关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达成共识,对心理疲劳测评的最主要的手段还是主观性的问卷测评。尽管国际上依据不同理论发展了许多问卷测评工具,但现阶段普遍采用的针对心理疲劳或心理耗竭的问卷有两个:MBI、ABQ。从这两个问卷的维度来看,其具有相似的设计理论基础,即都是建立在以情绪体力耗竭为心理疲劳的核心标志基础上的。这两个问卷对运动员心理疲劳时更容易发生的情绪、动机、躯体和行为等其他综合症状的解释和描述都存在不足,以这两个问卷中的任何一个来测评运动员心理疲劳现象,都难免以偏概全。以心理耗竭理论和方法评价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其局限性突出表现在:该概念主要反映的是个体认知因素性的情绪耗竭,对其他外部因素(如训练、管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心理疲劳检测效度不足;心理耗竭反映的心理疲劳程度较为严重,对训练过程中可能经常出现的中低程度的心理疲劳易于造成漏诊和误诊,不利于及时调控和保障训练质量;心理耗竭有关测量工具在检测评价心理疲劳常见的情绪、动机、躯体、行为等症状方面存在不足。许多研究中不得不另外同时采用其他诸如情绪、动机、躯体和行为等问卷来对心理疲劳进行更为全面和综合的评价实属无奈之举,这也正是现有测评手段的局限性所在。试想一下,在运动训练环境中,同时让运动员面对一大堆问卷会是怎样一种情景,能保证问卷测评的客观性吗?

(4)前人研究过程的局限性:在众多心理疲劳的有关实验研究过程中,为了达到研究目的,研究者普遍采用的是横断性实验室研究,而且心理疲劳也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创造的“模拟性”心理疲劳,是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真实验研究[33~35]。在有关研究中,“心理疲劳”是自变量,由于保证了自变量变异的强度和典型性,该种研究过程对揭示心理疲劳的内部机制和心理疲劳对其他生理心理过程的影响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科学价值。但正是由于条件控制过于严格,那么,该实验条件就离现实更远,其生态学效度就更低。况且,无论是从训练实践需要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有利于发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角度考虑,我们研究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寻求能有效发现和解决训练实践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的“真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验条件越“真”,其对现实中的“真”问题的代表性就越“假”。就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而言,我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首先应该是运动性心理疲劳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检测、评价和调控),在这样的研究思路里,心理疲劳是因变量。要达到预期研究目的,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深入到训练实践过程中去,在训练实践的生态环境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5 开展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的必要性

与紧迫性

众所周知,我国运动训练的管理体制是举国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的训练行为和管理环境是独特的,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这种环境下从事运动训练的主体即运动员所面临的问题也是独特的,它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训练动机、训练行为、生活行为、认知方式。我国训练管理、训练组织方式和运动员的个体行为有着如下一些明显有别于其他各国的特点:首先,我国运动员在整个训练管理链条里处于末端,是弱势群体,其个体自主决策、控制和调适功能被弱化,从训练目标到训练行为到生活行为,运动员必须服从组织的规定;其次,我国大多数运动队的训练是常年集训制,到了重大国际比赛前,甚至长时间进行封闭性训练,再加上严格的管理,除训练以外运动员的其他社会活动空间被严重压缩甚至剥夺,与外界信息交流被压制,社

第15卷第3期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529-

会支持功能也被弱化;再次,受一些传统思维乃至管理行为的影响,我国各运动队的训练负荷普遍较大,恢复相对不足等。上述特征性因素加上民族传统文化等的影响,我国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过程、频率、性质、特征不可避免地都会带有中国特色。因此,在考虑中国运动员的心理疲劳问题时,我们必须充分结合我们的训练现实,在借鉴、吸纳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开展本土化的心理疲劳问题研究。

6 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研究的主要切入点

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原因以及症状表现的复杂性,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形成机制、性质界定、评价方法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研究水平基本停留在症状描述性研究阶段,检测评价手段主要采用主观的心理测量与行为观察,缺乏有效而规范的客观评价标准。现有概念和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理论基础,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对象,但同时也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将其照搬用来检测评价中国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现象时局限性就更加明显。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相对滞后,综合开展运动性心理疲劳神经生理与心理机制的探索性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思路,丰富研究手段,提高研究深度,有助于从更深的层次进行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探索运动性心理疲劳形成与发展的脑内机制。在进行有关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通过现象分析结合其他领域有关研究进展,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的神经生理机制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与假设,并以此来提出和设计研究思路与方向,提高研究的针对性、目的性。根据综合理论分析,我们认为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可能神经生理机制、过程与有关特征如下:

第一,尽管不同层次与阶段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症状表现有所不同,但其有着共同的内在神经生理学基础,即都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下降或紊乱。但因其神经生理活动变化的程度差异、大脑内发生区域的差异、生理变化性质与过程差异以及个体生物特点差异等而表现出疲劳症状的差异与多样化;

第二,运动性心理疲劳时,中枢神经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生理性的,但不排除部分患者脑组织结构与功能病理性变化的可能;

第三,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神经生理学过程的变化是动态的、不稳定的、有很大个体差异的,而且绝大多数是可逆的;

第四,运动性心理疲劳与运动性生理疲劳的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内在神经生理学机制之间的关系复杂,因果关系与关联度变异范围较大;

第五,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神经生理机制主要表现在:导致情绪变化的神经生理生化改变、导致中枢信息加工能力各环节机能状态的变化(突出表现为认知过程能力的下降、行为控制能力的下降)、神经系统可能的结构与机能性病理性变化等。

基于前面的讨论和现实需要,我们认为比较合适的研究思路是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开展运动性心理疲劳有关问题的实证研究。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包括:(1)研究建立适合中国运动训练体制与环境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构建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模型;(2)基于此模型研究建立多维检测评价方法系统和运动性心理疲劳问卷。研究过程中要将神经生理方法(脑波超慢涨落技术、认知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等)与心理测量、行为观察等方法结合起来同步测量,在训练过程中开展纵向追踪与横向调查综合性的实证研究。

通常意义上的运动性心理疲劳包括一组复杂多变的症状群,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给运动性心理疲劳下一个简单明确的诊断性定义的想法似乎不切实际,同样,用一个相对僵化的静态概念来描述可逆的、动态的运动性心理疲劳过程的逻辑基础也是值得怀疑的。给运动性心理疲劳建立一个动态的、描述性的、过程性的分类概念模型是比较可行的思路。我们认为在构建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时应本着如下几个主要原则:

(1)心理疲劳是个开放性过程与开放性现象,构建的概念系统也必须是开放性的。这种开放性主要体现在:①维度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不确定的并行关系或影响关系);②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产生与发展是可逆的动态变化过程,构建的概念系统也要体现心理疲劳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动态性,避免用静态、僵化的概念来解释、描述动态的心理疲

-530- 心理科学进展 2007年

劳现象。

(2)运动性心理疲劳是个心理和生理过程交融的过程,这种生理、心理的交互作用将导致复杂的内部神经生理和外部行为、情绪、动机等疲劳现象的综合变化。因此,构建的概念系统应该采取心理与生理结合的方式和取向。

(3)构建的概念和检测方法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具有在运动队推广应用的价值,并能为提高科学训练、科学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 林岭, 张力为. 可以用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评价运动性心理

疲劳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5, 24(6): 731~735

[2] Maslash C, Jackson S E. 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 1981, 2: 99~113 [3] Raedeke T D. Is athlete burnout more than just stress?A sport

commit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997, 19: 396~417

[4] Silva J M. An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stress syndrome in

competitive athletic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990, 2: 5~20

[5] Smith R E. Toward a cognitive-affective model of athletic

burnout.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1986, 8: 36~50

[6] Coakey J. Burnout among adolescent athletes: A personal

failure or social problem.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992, 9: 271~285

[7] 张力为主译. 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 北京: 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3

[8] Gould D, Tuffey S, Udry E, Loehr J. Burnout in competitive

junior tennis players: I.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burnout experience.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997, 11: 257~276

[9] Falkum E. What is burnout? Tidsskr Nor Laegeforen, 2000,

120(10): 1122~28

[10] Raedeke T D, Granzyk T L, Warren A. Why coaches

experiment burnout : A commit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000, 22: 85~105

[11] Vealey R S, Armstrong L, Comar W, Greenleaf C A.

Influence of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on burnout competitive anxiety in female collegiate athlete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998, 10: 297~318

[12] 刘方琳,张力为. 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定性探索. 体育科学,

2005, 24(11): 39~46

[13] 曲绵域等. 实用运动医学. 北京: 北京科技出版社, 1995

[14] Puffer J C, Mcshane J M. Depression and chronic fatigue in

athletes. Clinics in Sports Medicine, 1992, 11: 327~381 [15] Peluso M A, Andrade L H.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ercise and mood. Clinics,

2005, 60(1): 61~70

[16] Pierce E F.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volume and mood

states in competitive swimmers during a 24-week season.

Perception Motor Skills, 2002, 94(3 Pt 1): 1009~12

[17] Kentta G, Hassmen P, Raglin J S. Training practices and

overtraining syndrome in Swedish age-group athle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Sports Medicine, 2001, 22(6):

460~465

[18] Armstrong L E, VanHeest J L. The unknown mechanism of

the overtraining syndrome: clues from depression and psychoneuroimmunology. Sports Medicine, 2002, 32(3):

185~209

[19] Morgan W P, Brown D R, Raglin J S, O’Connor P J,

Ellickson K A. Psychological monitoring of overtraining and staleness.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1987, 21:

107~114

[20] Veale D M.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staleness and

dependence on exerci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Sports Medicine, 1991, 12(Supplement 1): S19~22

[21] Urhausen A, Gabriel H H, Weiler B, Kindermann W.

Ergometric and psychological findings during overtraining:

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in endurance athle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Sports Medicine, 1998, 19(2): 114~20 [22] Urhausen A, Kindermann W. Diagnosis of overtraining:

what tools do we have? Sports Medicine, 2002, 32(2):9

5~102

[23] Cresswell S L, Eklund R C. Motivation and burnout among

top amateur rugby players. Medicine Science Sports Exercise, 2005, 37(3): 469~77

[24] Cresswell S L, Eklund R C. The athlete burnout syndrome:

possible early signs. Journal of Science & Medicine of Sport, 2004, 7(4): 481~87

[25] 张智军,唐日新.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心理特征、认知特

征和研究展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9):

783~786

[26] Shephard R J.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 brief review of

functional disturbances and potential therapy. Journal Sports

Medicine Physical Fitness, 2005, 45(3): 381~92

[27] 汤慈美等. 神经病学: 神经生理学卷. 北京: 人民军医出

版社,2001

[28] Sandstrom A, Rhodin N. Impaire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burnout syndrome. Biology Psychology, 2005, 69(3): 271~9

[29] Lorist M M, Boksem M A, Ridderinkhof K R. Impaired

cognitive control and reduced cingulate activity during mental fatigue. Brain Reseach Cognition Brain Reseach, 2005, 24(2): 199~205

[30] Boksem M A, Meijman T F, Lorist M M. .Effects of mental

fatigue on attention: an ERP study. Brain Reseach Cognition

Brain Reseach, 2005, 25(1): 107~16

第15卷第3期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531-

[31] Cresswell S L, Eklund R C. The converg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burnout measures in sport: A multi-trait/multi-method analysis. Journal Sports Science, 2006, 24(2): 209~20

[32] 张力为,任未多.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北京: 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0

[33] Pelosi L, Slade T, Sharma V K. Working memory

dysfunction in major depression:an ERP study. Clinic

Neurophysioogy, 2001, 111: 1531~1543

[34] Lorist M M, Boksem M A, Ridderinkhof K R. Impaired

cognitive control and reduced cingulate activity during mental fatigue. Brain Reseach Cognition Brain Reseach, 2005, 24(2): 199~205.

[35] Boksem M A, Meijman T F, Lorist M M. Effects of mental

fatigue on attention: an ERP study. Brain Reseach Cognition Brain Reseach, 2005, 25(1): 107~16

The Research Actuality of the Sport Mental Fatigue

Lin Ling Zhang Liwei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Tianjin 300300, China)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By summing up and discussing to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esent research condition about the problem of the sport mental fatigue concepts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and its limits and shortages etc,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bout sport mental fatigue problem can't satisfy the demand of the training practice under Chinese training system, puts forward it’s necessary to carry on systemic research to the sport mental fatigue problems. About the research ways and research cut-in points of the sport mental fatigu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should synthetically develop exploring researches on physical mechanisms and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the sport mental fatigue. The study cut-in points include: 1)researches and sets up the conception about the sport mental fatigue that adapts to Chinese training system and condition, forms the conception model of the sport mental fatigue; 2)based on the model, researches and builds up the multi-dimensions test method system and the questionnaire of the sport mental fatigue .In the process, it should be processed to measure in-phase that combines with the neurophysiology methods and psychology scales and behaviour observe methods, and the all-round demonstration researches with the portrait trace experiments and landscape orientation surveys should be put up in the training practice.

Key words: sport, mental fatigue, concept mode, examination method.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的综述.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及恢复的综述 学号:2010540101018姓名:莘建一 一运动疲劳不同层面的概述 参加体育锻炼以及运动训练和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就会产生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早在1880年,莫索(Mosso就开始研究人类的疲劳。此后,许多著名学者从多种视角采用不同手段广泛研究疲劳,并先后给疲劳不同的概念。 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指出,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一概念把疲劳时体内 组织和器官的机能水平与运动能力结合起来评定疲劳的发生和疲劳程度,同时有助 于选择客观指标评定疲劳,如心率、血乳酸、最大吸氧量和输出功率间在某一特定水平工作时,单一指标或各指标的同时改变都可用来判断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本身引起的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经过适当时间休息和调 整可以恢复的生理现 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身体变化综合反应过程。疲劳时工 ,疋 作能力下降,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工作能力又会恢复,只要不是过度疲劳,并不损害人体的健康。所以,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运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又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能采取一些措施,就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就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运动疲劳的分类 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以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有其不同的表现,躯体性疲劳表现为动作迟缓,不灵敏,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失眠、烦躁与不安等;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活动造成的一种疲 劳状态,其主观症状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障碍,理解、推理困难,脑力活动迟钝、不准确。

网络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正文

第1章绪论 1.1 开发背景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网络考试系统也逐渐成为校园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学校基本都有网络覆盖,硬件条件也比较完善,这为网络考试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学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思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考试方式中,从出卷、印刷、监考、评分等等一系列的操作,教师有大量繁重的工作要做,学生也难及时发现自己的考试问题。网络考试系统可以克服传统考试的弊端,考题由计算机自动抽取,考生自助答题,计算机自动评分,教师可以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提高了考试效率与作用。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学科考试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而且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掌握知识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做出评价,这既能激励学生学习进步,同时也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结合目前网络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网络考试系统还能使参考人员考试不会受地理和时间的限制。提高了考试工作的效率,避免了中间环节的投入和资源浪费,网络考试适应了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能为技能培训,学校教学成果检验等方面提供帮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研究和开发了网络考试系统。 1.2 课题的意义 本次设计的网络考试系统,正是顺应了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大趋势,是Internet 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网络考试系统,它将给现代教育教学的考试,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最佳辅助方式之一,让传统教育中的考试也朝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网络考试系统借助计算机技术,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IE浏览器,完成考试、交卷等考试任务,还可以通过互联完成考试结果的管理。后台借助数据库,各考点可以通过网络获取题库。学生通过网络选择开考的试卷,然后进行网络作答。做完试卷后,学生便能够网络自动交卷。交卷同时,系统将把客观题自动评分,生成考试临时成绩。教师可网络查看各考生的试卷,并且给出主观题成绩。同时网络考试系统,可对学生基本信息及考试成绩信息进行查询等管理,也有利于学校教务的管理。

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摘要:针灸疗法在防治运动性疲劳上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笔者通过查阅近几 年来有关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认为针灸疗法操作简便、 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并且不涉及兴奋剂等问题,在消除运动性疲劳、改善机 体运动能力等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关键词:针灸疗法;运动性疲劳;综述 1 前言 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运动过度而引发身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是人体运动到一定阶段 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1]。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体育竞技水平将越来越高,运动强度越 来越大,运动员也将承受更大的负荷。如何使运动性疲劳更快更好的恢复一直是运动医学领 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已开始使用针灸疗法来消除运动性疲劳 和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均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其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2 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2.1 针刺治疗运动性疲劳 针刺可通过加快代谢产物排泄,增加能源物质供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系统功能,减轻运动性疲劳状态下骨骼肌线粒体的损伤,纠正线粒体功能紊乱的情况,来达到抗疲 劳效果。尹文举[2]让研究对象完成提举运动后同时采集左右侧肱二头肌休息前后肌电数据, 休息两周后再进行提举运动针刺实验,利用自身对照来进行针刺与休息对肌肉疲劳恢复的比 较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的MF、MPF下降率较休息组高。赖秋媛[3]在三组受试者完成训练后,实验组取四神针、定神针、足三针、足智三针,常规针灸组取关元、气海、足三里、三 阴交,空白对照组不予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常规针灸组均能有效降低RPE评分、血BUN 和血清CK水平,缩短反应时,且实验组疗效更为显著。李丽艳[4]对运动员分组进行针刺及 穴位注射刺五加和针刺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穴,结果显示刺五加穴位注射与针刺均可降 低LA,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说明针刺能通过改善生化指标,以改善疲劳程度。 2.2 艾灸治疗运动性疲劳 艾灸是中医学的外治法之一,早在两千年前人们就用它来治疗各科虚症。艾灸具有温补 阳气、温通经络、补中益气等功效。王彬等[5]将高水平运动员分男女组进行艾灸足三里、涌泉、神阙三个穴位,结果表明艾灸足三里、涌泉、神阙能抑制体液中乳酸过度产生,使血睾 酮和皮质醇比值维持在一定水平[6]。包信通[7]将90位运动性疲劳运动员随机分为灸百会、 灸气海和空白对照三组,经艾灸治疗一周后,观察到艾灸气海和百会均能改善运动员运动后 疲劳主观感觉评分、症状体征积分、心率、反应时、血清肌酸激酶活性。 2.3 耳穴贴压治疗运动性疲劳 耳穴是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分布在耳廓特定区域上的穴位。 常有压痛、变形、变色、结节等反应出现,而这些反应点就是耳穴贴压治疗疾病的刺激点。 耳穴贴压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无副作用等特点。陈静雅[8]在受试者结束训练后,取耳 穴心、肺、肝、脾、肾、交感、内分泌进行贴压治疗。结果显示,耳穴组与对照组在血清肌 酸激酶、血尿素氮、反应时、疲劳主观感觉评分、症状评分等测试与指标在首次与末次对比 呈显著性降低。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后,耳穴组体能恢复明显改善,运动性疲劳有效缓解。胡 友樾[9]选择内生殖器、胆、食道、眼、大肠、胃耳穴进行贴压治疗,结果显示,耳穴贴压可 加速游离脂肪酸、乳酸、丙酮酸、尿素等代谢产物的清除,使之尽快回到安静状态时的水平。 2.4 温针灸治疗运动性疲劳 温针灸是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热力,由针身传入体内, 使其发挥针和灸的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陈颖等[10]将运动员按形体疲劳症和神志疲劳症分 别进行不同穴位温针灸治疗,其中形体疲劳症选取肾俞、腰阳关、阳陵泉、委中及局部阿是穴,神志疲劳症选取关元、足三里、百会、太溪及随症配伍神门、内关、风池等穴。结果显 示治疗组两周内恢复比例94.90%,对照组恢复比例79.05%,说明温针灸能加快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赵伟忠等[11]对运动性疲劳运动员进行关元、足三里、中脘穴温针治疗,并且在温针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现状 一、分布式发电概况 分布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所在地附近的,所生产的电力除由用户自用和就近利用外,多余电力送入 当地配电网的发电设施、发电系统或有电力输出的多联供系统。分布式发电形式多种多样,因资源条件和 用能需求而异,发电方式包括三大类:1、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是热电联产和冷热电多联供等;2、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主要包括小型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涵盖工业余压、余热、废弃可燃性气体发电和城市垃圾、污泥发电等。 由于发达国家的热电联产主要采用天然气在用户端或靠近用户区域发电供热,故均被纳入分布式能源。“国际热电联产联盟”已将其名字更改为“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World Alliance Decentralized Energy),Decentralized在英文中强调了分散化或非集中化的含义,是受到“互联网革命”去中心化的影响,而Energy强调并非单一供电,能源就地供应的种类可以是多样性的。但该组织更加侧重天然气为燃料的 分布式能源,兼顾了燃煤的热电联产,未覆盖中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据统计,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 的热电联产(CHP)2006年装机容量已达到32,920万千瓦(表-1)。 美国将分布式能源称为(Distributed Energy)或DER(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istributed虽 然也是指“分布式”,但是更多地应用于互联网式的分布信息处理分散化的扁平式解决方案,显示了能源行 业受到互联网革命的启迪,暗喻了这些分布在用户端或资源现场的系统是相互联系或相互连接的,更向一

武术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手段

武术运动性疲劳与恢复手段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武术的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疲劳的消除和机体机能不断恢复的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按照现代竞技的要求,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都遵循着“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生理现象一直伴随着武术运动的实践存在而存在,疲劳与恢复决定的训练的成败,而合理的机能恢复手段正是弥补了运动性疲劳的不足。因此,研究武术运动性疲劳的特点与恢复手段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运动性疲劳(sports fatigue或sport fatigue)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 2.武术运动性疲劳机制: 2.1.身体疲劳机制: 武术运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其套路演练要求节奏明快、劲力顺达、动作连贯,是一种短时间、运动强度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生理理论已阐明,运动时人体内的能量供应可以分两种代谢类型: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这两种代谢类型包括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一般情况下,武术的供能体系是由ATP—CP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两部分组成。运动时,肌糖原是骨骼肌最重要的能源物质之一。运动强度越大,糖供能的百分率也越高。耐力训练对运动时肌糖原的利用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时,较多的利用脂肪酸的氧化来供能,对糖的利用有节省作用。根据上述生化的特点,要提高武术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能力,提高肌体在缺氧时的能量供应和增加肌糖原消耗,使肌糖原达到较高的超量恢复,以保证运动员在激烈比赛时的能量供应。 2.2心理疲劳机制: 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长期处于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心理不安和疲劳感,称之为“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国内外学者对运动性心理疲劳认识不同,项目不同对其定义的界定亦有所不同。结合我国的训练实际情况,学者张力伟、林岭认为运动性心理疲劳是特指在运动训练环境中发生于运动员身上的一种特有的心理疲劳现象,从成因、环境到发生的主体,该现象均应具有明显的运动性特征;是“一种运动因素性的包括中枢疲劳(中枢信息加工能力下降)、负性情绪变化、训练动机水平下降、躯体行为症状等内部外部现象的脑功能下降为:训练动机不强,甚至厌倦训练,比赛成绩下降、发挥失常等。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

体育锻炼与运动性疲劳 一、运动性疲劳的概念 在1982 年的第5 届国际运动生物力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这种疲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超过原有的运动水平。但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而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体育运动员的健康,所以对人体疲劳的这种反应要能掌握其规律并及时进行调整。这样就不会影响正常的体育训练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 各国学者较公认的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机制有以下几种: 2.1 衰竭学说 2.1.1 磷酸原储备的减少 在人体骨骼肌中,ATP(腺苷三磷酸)含量约为 6mg 分子/kg 湿肌,CP(磷酸肌酸)的含量约为 17~20mg 分子/kg 湿肌。在激烈运动的 30s 内,肌肉中的 ATP 和 CP 大量消耗供能,其储存量明显下降;而以极限强度持续运动 2~3min 至精疲力竭时,CP 的浓度下降至接近于零但不会为零。最新用核磁共振技术的研究结论不支持 CP 大量消耗是疲劳产生的原因,而认为 CP 在运动时的主要作用是使ADP(腺苷二磷酸)再磷酸化为 ATP,以保持 ATP 达到放松时需要的

水平。可见,有关 ATP 和CP 在疲劳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1.2 糖原储备的减少 研究表明,在长时间运动中,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在补充糖以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事实上在血液等细胞外液中,葡萄糖贮量约为 20g,而 1 个马拉松运动员每分钟可消耗的葡萄糖为 5g,因此,肝脏必须不断地将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以防止因低糖而导致疲劳,但肝糖原贮量约为 100g,仅可供约 20min 运动时能量的供应。人体肌肉中糖原含量约 300~400g 左右,当肌糖原被大量消耗时,运动能力就下降,这是长时间运动疲劳的重要原因。 2.2 堵塞或窒息学说 该理论认为疲劳是由于某些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首先,19 世纪兰克发现肌肉收缩期产生的乳酸、二氧化碳等可使肌肉的收缩能力下降;其次,1907 年费来切和露普金斯发现,在肌肉疲劳的同时,出现了高乳酸浓度;再次,1925 年迈耶霍夫把离体肌肉放进碱性任格氏中,发现肌肉工作时间延长、乳酸增多,因之认为是氢离子浓度上升造成的 PH 值下降是引起疲劳产生的机制;最后,Karlessonl975 年的研究认为,乳酸堆积会引起肌肉机能下降,原因是通过乳酸分子上的氢离子起作用的。上述学者们都是支持“堵塞”学说的,另外,因为乳酸是由于缺氧产生的,所以“堵塞”学说也叫“窒息”学说。

在线考试系统

学号: 在线考试系统 教学院计算机学院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导论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 6 月19 日 (完成时间)

目录 一、可行性研究 (3) 1.1、背景 (3) 1.2、可行性论证 (3) 二、需求分析 (7) 2.1 系统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7) 2.1.1 系统功能概括 (7) 2.2 UML下的需求分析 (8) 2.2.1系统用户角色 (8) 2.2.2 UML用例图描述 (9) 2.3 系统数据流程图 (10) 2.3.1零层数据流图: (10) 2.3.2第一层数据流图 (10) 2.3.3第二层数据流图 (11) 三、概要设计 (12) 3.1 系统功能描述 (12) 3.1.1系统的基本功能: (12) 3.1.2系统权限说明: (12) 3.1.3开发目标: (12) 3.2系统层次图 (14) 四、详细设计 (16) 4.1、伪代码 (16) 4.2、UI设计(注册窗口) (17) 五、编码 (19) 5.1、前台代码: (19) 5.2、后台代码: (23) 六、软件测试 (27) 6.1、黑盒测试 (27) 6.2、白盒测试 (28)

一、可行性研究 1.1、背景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越来越广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思维方式,也引起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于现代高等教育中,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改革教育模式,提高学校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提高科研和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目前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采用大规模试题库的计算机网络考试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生产生活、科技教育中的普及,传统试的考试出卷、答卷方式以及学绩管理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因此,如何使考试过程变得方便、高效、快捷、公正,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网络考试系统是传统考场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广阔空间,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考试,加上数据库技术的利用,大大简化了传统考试的过程。因此网络考试系统是电子化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有趋势表明,考试的标准化、计算机网络化已当今考试的发展方向,无纸化的考试形式有着其科学、及时、准确、公平等优点,具有传统考试形式无法替代和比拟的优势。 1.2、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开发前期对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调查研究,其目的是要判断项目可行与否。信息系统技术可行性研究要从系统开发的计划出发,论述系统开发力量的可行性,同时论证系统方案中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手段上是否可以实现。信息系统经济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分析系统建设投资的可能性以及评价系统运行之后给组织带来的效益。信息系统营运可行性研究要给出的方案是否可以从人力、物力、组织工作等方面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实施,还要说明项目开发后在经济、技术和环境等方面能否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它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可行性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1.技术可行性 目前,网络应用软件运行的模式主要有两件:Client/server模Browser/Web 模式。前者主要的缺点是维护,升级较麻烦后者是近几年伴随Internet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它与客户/服务器方式类似,客户端是一个标准的浏览器,服务器端是Web Server,而Web Server与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的紧密结合,使得这

运动疲劳与神经递质的生理学研究进展(综述)

第9卷第2期2002年3月 体育学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9No.2 Mar.2002 运动疲劳与神经递质的生理学研究进展(综述) 张蕾,邓树勋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从肌肉的外周机制和大脑中的中枢机制两个方面对运动性疲劳进行阐述,总结了神经递质与中枢疲劳的关系。资料表明,5-羟色胺(5-HT)、r-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等是脑组织抑制性神经递质;而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等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此外,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血氨(NH 3 )等均是运动性中枢疲劳较为敏感的神经递质。 关键词:神经递质;运动疲劳;5—羟色胺;乙酰胆碱 中图分类号:G8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2)01-0118-03 Neurotransmitters and exercise-induced fatigue(Review) ZHANG Lei,DENG Shu-xu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reveals the mechanisms of exercise-induced muscle fatigue which include the peripheral mechanism of fatigue and the central mechanism residing in the brain.It summar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urotransmitters and the central fatigue.Many evidence showed that serotonin(5-HT),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glycine(GLY)are in-hibitory neurotransmitters while the glutamate(GLU)and Aspartates(ASP)are excitatory neurotransmitters.In addition to dopamine(DA)、acerylcholine(ACH)、ammonia(NH3),et al.all of them might be neurotransmitter with a higher sensibility to central fatigue during exercise. Key words:neurotransmitters;exercise fatigue;serotonin;acerylcholine 自1880年莫索(Mosso)研究人类的疲劳开始,距今已有100多年了,但运动性疲劳的生化机制至今还没有完全阐明。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本文从外周疲劳机制与中枢疲劳机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外周疲劳的机制 有关外周疲劳的机制,早期曾用“衰竭学说”、“堵塞学说”和“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假说解释。1982年Edwards提出疲劳的“突变”理论,把疲劳的产生归结于在细胞的能量消耗、兴奋性或活动性衰减的过程中肌肉力量急剧下降的综合结果。该理论从三维立体观出发,把疲劳的发生与能量的消耗、肌肉收缩力下降和细胞兴奋性或活动性丧失三者联系在一起,认为通常的疲劳途径,是发生在运动导致能量物质消耗和细胞兴奋性或活动衰减的过程中,并出现能力的突然下降阶段,以避免能量贮备进一步耗竭[1]。Maclaren[2](1990)认为,突变理论强调“能量”和“电传导”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了肌肉力量突然下降的原因。1990年Hultmn[3]观察股四头肌间歇性收缩时发现,在ATP、CP含量下降和乳酸上升的同时,肌肉收缩力量前20s呈缓慢减弱,20s以后突然下降,为突变理论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 以上这些假说指出:在运动疲劳发生时,机体内离子代谢发生紊乱,自由基增多,氨大量生成,高能磷酸盐和脂肪酸的浓度改变,内分泌、神经、免疫系统的协调平衡被打破等诸多变化,从而导致疲劳的发生[4]。这些假说虽然有局限性,然而在现代生理学研究中仍然得到许多实验的支持和补充,被认为是阐明外周疲劳机制的基础。 2中枢疲劳与神经递质 疲劳是由于大脑皮层保护性作用的结果,尤其是长时间的中等强度的运动产生的疲劳,以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保护性 收稿日期:2001-06-04 作者简介:张蕾(1977-),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及政策支持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及政策支持 (1)丹麦是世界上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自1990 年以来,丹麦大型凝气发电厂容量没有增加,新增电力主要依靠安装在用户侧的、特别是工业用户和小型区域化的分布式能源电站(热电站)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热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61.6%。2005年7月,丹麦政府宣布计划铺设全球最长的智能化电网基础设施,这将使分布式能源系统成为丹麦主要的供电渠道。 丹麦对于分布式能源采取了一系列明确的鼓励政策,先后制定了《供热法》《电力供应法》和《全国天然气供应法》等,在法律上明确了保护和支持立场。《电力供应法》规定,电网公司必须优先购买热电联产生产的电能,而消费者有义务优先使用热电联产生产的电能(否则将做出补偿)。 (2)1988年,荷兰启动了一个热电联产激励计划,制定了重点鼓励发展小型的热电机组的优惠政策。实践证明,荷兰的分布式能源为电力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热电联产装机容量由1987年的2 700 MW猛增到1998年的7 000 MW,占总发电量的48.2%。荷兰实行了能源税机制,标准为6.02欧分/kWh,但绿色电力可返还2欧分。荷兰颁布了新的《电力法》,赋予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产)特别的地位,使电力部门须接受此类项目电力,政府对其售电仅征收最低税率。由荷兰能源分配部门起草的《环境行动计划》中,电力部门将积极使用清洁高效能源技术以承担其对环境的责任。其中分布式能源是最为重要的手段,将负担40%的二氧化碳减排任务。 (3)日本是亚洲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自1981 年东京国立竞技场第一号热电机组运行起,截至2000 年,分布式能源项目共1 413个,总容量2 212 MW。分布式能源能够在日本快速发展,关键是政府的有效干预。1986年5月日本通产省发布了《并网技术要求指导方针》,使分布式能源可以实现合法并网。1995年12月又更改了《电力法》,并进一步修改了《并网技术要求指导方针》,使拥有分布式能源装置的业主,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反卖给供电公司,并要求供电公司为分布式能源业主提供备用电力保障。此外,分布式能源业主不仅能够得到融资、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还能享受减免税等鼓励。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运动性疲劳产生原理与恢复方法初探 摘要:一个世纪以来,运动性疲劳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重要的课题,本文拟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预防及恢复手段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运动性疲劳进行深入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运动疲劳;身体机能;恢复 Abstract: Exercise fatigue is always a key subject of sports science for a century. This paper analyzes mechanism,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of exercise fatigue in order to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s for making deeply research. Key words: exercise; fatigue; body function; recovery 1. 研究目的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是当代竟技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我们常说,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或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为了提高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就要及时消除负荷后产生的疲劳。负荷后或过度负荷后不采取有效措施使运动员的机体得到必要的恢复。就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过度疲劳,所以“没有恢复就不可以继续训练”【1】。恢复与训练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而负荷—疲劳一恢复始终是运动训练中紧密相连的过程,是决定训练成败的最基本因素。训练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训练时的消耗即要接近人体生理极限,又必须在极限内进行,这使得我们对负荷、疲劳与恢复三者既统一又复杂的关系很难掌握。因此,研究疲劳的发和加快机体恢复的措施已与运动训练本身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运动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文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与恢复措施进行研究,目的是提高对恢复过程在训练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把训练和恢复过程统一起来作为一个训练的整体,加速运动疲劳的恢复速度,促进运动员机能水平的提高。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理和生物化学机制 3.1.1 运动性疲劳的定义 运动性疲劳是指运动引起的肌肉最大收缩或者最大输出功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肌肉运动能力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标志和本质特性【2】。 疲劳概念的研究与人类探索疲劳的研究是同时起步的,它一开始就成为疲劳问题研究的热点。1880年,莫桑( Mosso )就开始了对人类疲劳的研究,在1915年他就提出了:疲劳是细胞内化学变化衍生物导致的一种中毒现象;1980年,Karlsson提出【3】,疲劳是丧失保持所需或预想的输出功率。经过近100年的历史,直至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近些年来,对运动性疲劳概念的提法已较为明确,这些提法的共同点,即生理性疲劳是由于工作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已区别于诸如疾病、环境、营养等原因所致。我国学者,把“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运动能力及身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现象”叫做运动性疲劳。 3.1.2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 a.“衰竭学说” 这一理论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在某一大强度运动中,起主要供能作用的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例如百米跑运动,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运动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磷酸肌酸的

运动性疲劳研究综述

运动性疲劳研究综述 [摘要] 目的:为了从多个角度对运动疲劳的产生原理、机制及疲劳的消除手段和恢复的现状等热点问题进行综述。方法: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从运动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营养康复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结合实际出发进行研究叙述。结果:从理论高度和训练实践得出对运动疲劳消除和恢复不但包括最基本的训练学手段、生理生化方法,更重要的是对疲劳产生机制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做出最佳恢复计划。结论:结合当前运动疲劳热门话题总结运动性疲劳研究的发展趋势,根据疲劳产生的机制来分析消除疲劳的手段和方法以便更好的投入训练和学习。 [关键词] 运动疲劳产生机制恢复消除手段 前言 疲劳是运动训练达到某种程度的标志,是训练效果的具体表现,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将运动性疲劳(exercis—ineluced fatigue)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持续保持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1] 。了解疲劳的产生机制采取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恢复和消除办法,使运动员的机体得以顺利恢复,为以后训练提供良好的身体条件,从而避免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效果。所以,研究消除疲劳的方法有利于运动后尽快恢复体力,为运动员提供帮助和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 生理生化学研究认为;疲劳的产生与体内能量物质的过多消耗,血糖下降或补充恢复不足,血液酸度增加,机体缺氧,疲劳物质在体内积累,乳酸和蛋白质分解物大量存留在体内,使体内内环境发生变化,包括体液的酸碱平衡、离子分布、渗透压平衡等的变化或破坏,不能完全适应各种应激反应以及和神经因素有关。 运动学研究认为;运动疲劳是指机体运动至一定时候,工作能力下降,经过休息后又能恢复的状态。在运动训练中疲劳出现是正常现象,训练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疲劳程度,才能引起机体的剧烈变化而产生适应以提高身体的各方面能力,取得训练效果[2]。其原因是人在不断运动过程中,骨和肌肉会反复受力,当这种反复作用的力超过某一生理限度时会使骨或肌肉组织受到损伤。 心理学研究认为;运动疲劳的心理学原因主要有锻炼动机的丧失、体育锻炼与比赛的复杂性和紧张性、锻炼内容的单调性和恢复措施的局限性等;有研究指出:体育锻炼中导致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有:1环境因素。2行为因素和客观因素。3动机因素:从锻炼者的动机来划分,主要有内在和外在动机两种。由此可见;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原因很多,除了与生理疲劳有一定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及个体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

国外分布式能源发展状况 一、分布式发电概况 分布式发电是指位于用户所在地附近的,所生产的电力除由用户自用和就近利用外,多余电力送入当地配 电网的发电设施、发电系统或有电力输岀的多联供系统。分布式发电形式多种多样,因资源条件和用能需求而异,发电方式包括三大类:1、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是热电联产和冷热电多联供等;2、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 主要包括小型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3、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涵盖工业余压、余热、废弃 可燃性气体发电和城市垃圾、污泥发电等。 由于发达国家的热电联产主要采用天然气在用户端或靠近用户区域发电供热,故均被纳入分布式能源。国际热电联产联盟"已将其名字更改为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 (World Alliance Decentralized Energy ),Decentralized在英文中强调了分散化或非集中化的含义,是受到互联网革命"去中心化的影响,而Energy强调 并非单一供电,能源就地供应的种类可以是多样性的。但该组织更加侧重天然气为燃料的分布式能源,兼顾了燃煤的热电联产,未覆盖中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据统计,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的热电联产(CHP )2006年装机容量已达到32,920万千瓦(表-1 )。 表if 球主要国貳热电联产英机富童*' 美国将分布式能源称为( Distributed Energy )或DER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 ,Distributed 虽然也是指分布式”但是更多地应用于互联网式的分布信息处理分散化的扁平式解决方案,显示了能源行业受到

互联网革命的启迪,暗喻了这些分布在用户端或资源现场的系统是相互联系或相互连接的,更向一个网络化的能 源系统。加入Resources 一词,反应了人们将阳光普照的可再生能源和分散化的废弃资源视为一种资源,充分涵盖的可再生能源和废弃能源资源的分散化利用。全球分布式风电2008年装机容量达到0.4万千瓦(表-2)。2010 年底,全球光伏发电装机总量高达3,950万千瓦(表-3),其中日本、欧洲等地分布式光伏发电位居世界前列。 M ?金球小型凤电克场艾机情乱- 1 ' wind global D13, rkst 2008+-1 <3^^主要国家和地区太阳能光伏发电娄札恬况£忑土屁八 来溥:0P昭-(中卜和Qw UE「yr 訂帚U" U 1M】” 国外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支持市场化的独立发电商(IPP )和能源服务商(ESCO )为用户提 供了专业化的能源服务与节能服务,因地制宜、因需而异、因势利导,建设个性化的能源梯级利用设施,转变了传统低效的所谓集约化”、规模化”的能源生产供应模式,直接对社会分工进行了重构,为未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和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清洁能源供应和提高能效,推动信息技术与能源系统的整合优化进行了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 美国、欧洲和日本在先进的分布式发电基础上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为各种分布式能源提供自由接入的动态 平台;为节能和需求侧管理提供智能化控制管理平台;为高效利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梯级利用;为因地制宜地利用小水电资源、生物质资源及可再生能源;为清洁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的资源能源来增加电力和其他能量供应提供

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 【关键词】运动性猝死 近些年国内外关于运动性猝死的研究与探讨从未停止,但是运动性猝死仍然时有发生。发病人群主要有运动员、大学生和体育教师等。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高校体育的教学、锻炼或比赛过程中发生运动性猝死会给高校的体育工作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影响学校体育的发展,甚至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研究、了解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1 运动性猝死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心脏病学会,分别在1970年和1979年认定为,猝死是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h内发生的意外死亡。运动性猝死(exercise [Athletic]sudden death)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但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一段时间的界定存在分歧。Maron认为是6h,Chriscm认为是1h。而我国学者认为是24h。现在大部分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h内。 2 运动性猝死发生的项目分布特征 国内唐培等进行的研究表明,在46例运动性猝死病例中,参加项目以田径、篮球和排球多见;徐昕等的调查显示,在82例运动性猝死病例中,共涉及15种运动项目,其中田径、篮球、慢跑、足球、排球多见;而李之俊等对40例运动性猝死研究显示,体育课和训练课(多为体育达标测试)11例,篮球、长跑、田径、足球次之。从以上情况看出运动性猝死与运动项目之间尚难得出相关程度,运动性猝死与项目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项目的不确定性给我们体育工作者在开展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如何预防运动性猝死带来更大的困难。 3 运动性猝死的发病机理 3.1 心脏的器质性疾病,心血管结构异常 在发生运动性猝死前,患者存在着心脏的器质性病变或心血管结构异常,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冠状动脉异常、瓣膜性心肌病等心脏性疾病是诱发猝死的可能因素。在这些疾病中有一些是后天患得的,有一部分是遗传性的、先天性的。 3.2 超负荷的运动 在国内运动性猝死的研究报道中,有不少病例分析表明,尸解未发现任何心脏器质性病变和异常,其死因可能是因运动负荷已超出其承受范围,心脏循环系统不堪重负,需要的血液量和需氧量突增,而供给量却相对减少,在这种血氧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运动者的心肌会出现急性缺血,继而出现心脏停搏和脑血流中断进而发生运动性心脏猝死和脑性猝死。

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一)填空题 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疲劳、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3.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5.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 6.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7.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8.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 9.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 1.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2.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生理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动态变化中发展提高。() 3.极量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疲劳可能与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Ach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去极化,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有关。() 4.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脱偶联,出现运动性疲劳。() 5.不同运动项目的疲劳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性疲劳往往与能源贮备动用过程受抑制有关。() 6.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速率下降所致。()7.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肌肉活动量愈大,消耗过程愈剧烈,超量恢复愈明显。() 8.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9.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是从整体出发,分型注重征候、项目特性、个体表现、四时气节与环境等。() 10.定量负荷后,恢复时间延长;基础心率加快不一定是疲劳的征象。() (三) 多选题 1.突变理论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在于() A 能量消耗引起肌肉的兴奋性下降; B 在ATP耗尽时,不引起肌肉僵直; C 肌肉兴奋性下降、能量消耗和肌肉力量衰退的综合表现; D 兴奋性突然崩溃,并伴随力量或输出功率突然衰退。 2.目前,有关运动性疲劳发生部位的外周疲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 脊髓运动神经元 B 神经-肌肉接点 C 肌细胞膜 D 肌质网 3.非周期性练习和混合性练习,较容易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是() A 不习惯性的动作 B 节奏性强的动作 C 要求精力高度集中的动作 D 运动中动作多变化的动作 4.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 A 运动时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 B 运动时能源物质消耗,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不变。 C 运动停止后消耗过程减少,恢复过程占优势,各器官功能立即恢复到原来水平

网上考试系统(学生端)的设计和实现

网上考试系统(学生端)的设计和实现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已成为计算机技术开发的热门项目,而网上考试做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网上考试可以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考试的质量,公证性,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备的网上考试系统(学生端)应包括以下功能: 1.验证用户登陆的合法性 2. 禁止用户重复登陆同一考试 3.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考试科目 4. 实现考试中的师生交互。教师要能够监控考生屏幕、查看考生完成情况、 对考生发送信息,以及是否允许考试继续进行。考生有问题可以电子举手,提醒老师注意。 5. 能对考试时间加以控制,时间到了会要求考生交卷 6. 自动对客观题判分 7. 即时保存答案及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答案恢复 本考试系统以Windows 2000操作系统为运行平台,通过Visual Basic 6.0来编程实现,采用ADO技术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接口,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均已经过了测试,运行情况良好。 关键字: 考试,Visual Basic,数据库,安全性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Student Terminal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long distance education has become a popular project for computer science.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n-line examination has got much attention, for it lightens the burdens of teachers, increases working efficiency, guarantees equity and stimulates students' curiosities. A complete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includes functions listed below: 1. Validate user's login information. 2. Prevent user from logging into the same exam. 3. Provide certain exams to be selected. 4. Realize interac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be able to real-timely supervise student's monitor and completion of the exam, send out messages to students, and decide if the exams could go on.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get teacher's notice using the system. 5. Control the time length of the exam and remind students before time is up. 6. Automatically grade object questions like multiple choices. 7. Regularly save answers in case of unexpected situations. This system is designed and created on Windows 2000 OS, using Visual Basic 6.0 as programming language, ADO as the connectivity between application and database, and Microsoft SQL 2000 to manage database. Main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have been tested and are proved to work fairly well. Key words: Exam, Visual Basic 6.0,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Secur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