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录像方法与技巧

课堂教学录像方法与技巧
课堂教学录像方法与技巧

课堂教学录像的方法与技巧

一、前期拍摄

摄象机的状态—拾音状态,光圈位置(自动与手动),色温片与色温,聚焦方式(自动与手动),快门与场频同步设定。

基本要求:

水平重要—垂直物体是参考线,可以利用黑板、墙角做参照物。

画面稳定—用好的三脚架,少运动镜头,不频繁切换,避免摄像机找镜头。

聚焦清晰—运用景深,运动中的聚焦与跟焦,自动对焦与人工调焦。

拾音清晰—避免电平过幅,教师、学生、课件电平尽量一致。

运动画面—推、拉、摇、移和缓均匀、有目的性。

情绪节奏—有目的的选择景别,控制镜头长度,根据制片需要,确定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等画面的节奏。

二、画面与构图:

画面与构图要做到:平、稳、匀、准

1、构图和景别要舒适:

画面饱满,但避免主体顶天立地的充满画面。

布局合理,合理布局的核心是注意画面的平衡性,画面结构的稳定性,基本方法是符合黄金分割原理。

右黄金分割

左黄金分割

景别的取舍。

画面内容与构图的基本禁忌:图象扭曲,头重脚轻,人物面壁、横线切脖、顶天立地、透视变形,主体缺少陪衬、顾此失彼,(例如:实验过程)画面杂乱、抖动、长焦摇晃。

画面平衡

画面留白(人物的前方)

镜头移动快慢不均匀,起落幅度不稳,运动随意,犹豫不定,主体游移,表现空洞。

2、防止背景画面的干扰,养成眼观画面主体四周的习惯。

运动物体的干扰:运动的物体不管多小都比静止的物体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要注意背景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防止喧宾夺主。

3、聚焦:

拍摄对象在镜头轴线上、面积较大且无大面积前景和背景。

4、色温:

自动白平衡与手动调节白平衡,背景对色温的影响,后期色温调整。

使用自动白平衡的条件:顺光,单色光线及有足够的照明亮度。

5、照明:

有条件尽可能使用照明,以不影响教学效果为原则,光线均匀,避免聚光点,

6、光圈调整:

自动光圈: 顺光、被拍摄对象大面积平均受光。

手动光圈:在逆光或拍摄对象只有小面积受光而又想把小面积部位(如脸部)拍清晰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方式才能拍出曝光准确的画面。曝光量至拍摄对象出现斑马纹为止(拍人物时,一般以人脸作为测光点)。

动态反差控制(对比度控制) DCC打开可以有效的降低高亮区的色度信号的损失。

7、拾音:

摄象机话筒的动态拾音注意平衡,可以运用调音台,老师与学生声道分开,音量控制切忌过大。

三、拍摄机位:

1、尽量用同侧机位,防止穿帮,学生画面一中远景为主,教师画面一近中景为主。必要时教师要有特写。

教师画面

2、计算机课的机位:机位-教师-投影屏幕不在一直线上,根据需要调整学生

位置,教师机位高于学生站立高度。

四、课件和投影的导入:

课件和投影的导入可分为:现场导入和后期补拍导入,主要是掌握好切入时机和长度,必要时做特效(如画中画)。

五、特殊课程的拍摄

活动课—定机位,定拾音点,善于捕捉精彩镜头。

计算机课—机位(捕捉尽可能多的学生屏幕),调整学生座位,游动镜头,CRT屏场频调整,液晶显示器就无所谓啦。

实验课—强调实验过程与结果(现象、数据等)。

美术课—学生作品,特写镜头,游动镜头。

音乐课—拾音要求高,配乐的比例,注重学生反应。

体育课—预先了解活动范围,移动机位,双机位避免穿帮清晰,教师拾音。

六:多机位拍摄的要求

1、预见人物的动向,配合默契(对讲机),为对方着想,给出切换时机,

2、教师镜头:

全场要保证教师的音画同步,以中近景为主、适当拉全景交代环境,学生做练习或活动的拍摄,能预见教师的教学进度。特别是教师辅导时要面对镜头。

教师辅导

3、景别

全景镜头:

交待了时间、地点以及整体的状态,是场景的客观性描述。通过全景镜头渲染整体气氛,体育课可多用。

中全景镜头:

画面下边框在主要人物的膝盖以下。即能较清楚的表现教态以及与学生的互动。

中近景镜头:

半身人像,教师讲课最时常用的画面。

特写镜头:

由于视距贴近,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集中、突出,把所表现的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放大,因此可以造成强烈和清晰的视觉形像,得到强调的效果。多用于拍摄学生的反应和实践课。

学生回答问题

七、注意事项

1、背景与背光,课室风扇的干扰

2、教师无线麦的固定,学生拾音的定位

3、摄像位置的遮挡,中途停机做好场记,必要时补拍备用镜头

4、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起立站稳后再回答。

5、每个镜头要保持三秒以上的时间

6、镜头移动时一步到位,速度平稳,严禁扫摄。

7、教师、学生不要注视镜头

8、学生尽量用中、远镜头,最好不要给特写,特殊情况除外。

注意尽量不要出现切半边脸的镜头

八、后期剪辑要点

基本原则:突出录制主题,画面随着声音走,删剪无用画面。

赵卿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策 略 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教学策略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发现策略’和接受策略'中间有不同的混合、过渡的情况。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 1 ?训练与练习策略 这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接受学习策略。由于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记忆感知材料,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只须示范做什么并提供练习,而学生只需记忆学习内容,并不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因此基本上是属于机械记忆的策略。 训练与练习策略的模式如下: 提供示范f巩固练习f反馈迁移 训练与练习策略尽管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容易导致死背硬记,但是作为一种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物理教学中的某些内容(大多为言语信息),适当地运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陈述性知识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能因为训练与练习策略容易导致死背硬记而望而却步。应通过对物理知识所属学习类型的分析,选用适用于接受学习的信息,适当地选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扬其长,避其短,合理运用之。 2?演绎策略 演绎策略也是基于接受学习而设计的策略,但这种接受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倡的意义接受学习而非机械学习。由于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某种形式的抽象观念一一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结论),因此,运用演绎策略设计课堂教学,须考虑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成为推理过程起点的物理概念,及他们能否通过观察将现象与概念联系起来。 演绎策略的模式如下:

(完整word版)浅谈课堂教学录像的拍摄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的拍摄 目前,课堂教学录像已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远程教学以及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资料留存等方面。课堂教学录像不仅要客观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还要能充分表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摄制者只有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正确利用拍摄技巧,才能摄制出优秀的课堂教学录像。本文谈谈自己对如何拍好课堂教学录像的体会。 一、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一部好的课堂实录应该是拍摄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摄制人员事先应和教师沟通,了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过程,然后进行适当的策划(如机位、景别等),做到心中有数。 机位的安排是课堂教学录像拍摄的重要准备工作。一般课堂实况采用双机位拍摄。2台机子的信号可分别通过视频线输送到切换台进行现场切换。2台机子具体分工为:①号机负责拍学生,如学生听课、做实验、练习、记笔记、回答问题、朗读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同时要注意抓拍好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个别学生的瞬间动态(如脸部神态、表情等)。②号机主要拍教师活动,如课堂的全景、教师的中景或近景、板书、投影及演示实验等。 一般情况下,2台机子按照各自的职责拍摄。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应安装导播与摄像人员之间的通话系统,以便两个机位之间的协同配合。 另外,教学软件(课件)的信号,可利用视频转换卡从电脑中将数字信号变换成视频信号,输送到切换台。 二、拍摄技巧 拍摄技巧主要为景别的运用和镜头的运动。 1.景别的运用 课堂教学录像的景别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

远景:是各类景别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画面内呈现的是开阔的空间或壮观的场面,人物所占的面积极少,基本上呈点状。它适用于外景拍摄,用于介绍环境。 全景:表现的是某一被摄对象(如课堂、人物等)的全貌。主要用于事物全貌的介绍或展示,如课堂的环境、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教态等,强调的是课堂的氛围、情景,揭示事物互相之间的关系。此景别在课堂录像的开头、结尾及中间环节都会用到。 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一个场面局部的画面。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缩小了,进一步接近了被摄主体;画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摄主体外,还有与主体有关的周围环境,此时环境和背景因素起着辅助、陪衬或烘托的作用,并与主体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中景主要是用来揭示主体人物的情绪、身份以及动作目的。如用中景拍摄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情景,不但可以表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表情和神态,同时还可显示邻座学生的反应(如表情、动作等)。 近景:是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它与中景相比,画面表现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内容也更趋单一。它主要是用来表现含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以交流感。如学生回答问题、朗读、做作业、做实验;老师讲课、写板书、做演示实验等。这是课堂录像中最常用的一种景别。 特写:是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是对事物细小部位的放大,给人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的认识和感受,加深记忆。如板书内容、实验现象、师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态等。 2.镜头的运动和运用 摄像机常用的拍摄方式有推、拉、摇、移、跟等几种,恰当地运用镜头,才能达到好的拍摄效果。 摇镜头:所谓摇镜头,就是摄像机位置不动,借助于三脚架上的云台,按某一方向水平或垂直转动摄像机所拍摄到的镜头。其画面效果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绕四周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其目的就是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将画面向四周扩展,使画面更加开阔,给人完整的印象。如为了强调课堂上学生活动或反映整个课堂气

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技巧

主题: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技巧 目标: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技巧 内容: 1、课堂课堂要实行民主化 2、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话插嘴 3、要让全体参与原则。 措施: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不要以自己为中心,只爱自己说,不让学生讲,要建立一个伙伴性的师生关系,问错的可以重问,答错的可以重答不同见解可以争议,老师错了允许学生提出意见。 2、传统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洗耳恭听,学生回答问题必须先举手,允许后才可以发言,不经允许视为“接话”和“插嘴”这样学生的心里没有一点自由,教师应该解放思想,允许“接话插嘴”。 3、课堂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都是教师思考的力量。课堂教学学生提出各种各样问题是学生的动力,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要不拍学生提问题,要随时做好回答学生问题的准备。 反思: 只有了解并掌握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技巧,并运用于课堂中,才能更好的上好每一节课。 主题: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目标: 目标:如何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内容:一、具有人格的魅力 二、具有走进学生心灵的魅力 三、具有学识魅力 措施:1、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和言行感染、影响学生,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所在。 2、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学生。不会因为学生是“差生”而袖手旁观的,或经常批评、指责,而是会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 3、教师的文化形象是教师形象的核心,古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之说,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更多的文化资源,使自己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反思:教师不仅以忙碌、奉献为荣。还以追求人生的质量,并在创造性教学中发展自身。让学生愉快轻松地学。 主题:课堂教学提问技能。 目标:掌握课堂教学提问技能。 内容:课堂提问作为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常用手段之一,课堂提问设计成功与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科学适时适度的提问,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反之,低效、无效的课堂提问,则会导致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降低,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措施: 1、问题经要心安排,不能随意发问,问题没价值,缺乏科学依据与科学设计,表面上启发学生思考,实则缺乏针对性,收效甚微。 2、问题形式要多样化和教师点评准确化,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到位,学生学习才能激发创造性。 反思:问题表面化、简单化,缺少思考价值,要么满堂问;要么蜻蜓点水,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应尽量避免。

浅谈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几点做法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兴趣越大,教学的高效性就越高。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的高效性,首要的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性方面谈几点粗浅的尝试和体会。 1.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案时都要从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考虑,不能照搬书本和教参书。例如设定《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目标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我把“惯性”的知识内容没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而是把重点放在探究实验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课堂上时间相对充裕,而且通过师生合作解决了学生能力水平差异的问题,所以能完整地按照“创设情景一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的过程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体验了自己探究获得成功的愉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往往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过分强调所谓的全面,常常会得不偿失。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不能被尿憋死。要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学生状况,组织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只是用教材教。 2.创设激发兴趣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可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新奇直观的实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导入新课。这样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用小激光灯沿着黑板或者白墙照射引入光的直线传播,看自己在镜中的像引入平面镜。在导入“汽化”的内容,教师用手指沾水在黑板上写字,让学生观察字迹的变化;教师让学生听口令先走起来然后突然停止,让学生体验“惯性”。在引入“大气压强”的内容时,取两支粗细相差不大的试管,向大试管里注满水,将小试管底朝下放入大试管中,(小试管有一半插入大试管即可),这时有一部分水被排挤出去。当把两试管一起倒过来松开拿小试管的手时,小试管不下落,而是上升。这样导入新课,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形象直观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步的教学创造了情感条件。虽然教无定法,但如果能做到因人因地,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创设情境的方法,可以重点利用多媒体,用好多媒体,创设好教学情境。 3.不断地探索和改进物理实验 重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知识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展现物理现象,找出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得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大量练习相结合,基本上由教师手把手讲授实验目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常用的几种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规定了教学活动的总体风格和特征。教学策略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发现策略’和‘接受策略’,中间有不同的混合、过渡的情况。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 1.训练与练习策略 这是一种比较机械的接受学习策略。由于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记忆感知材料,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只须示范做什么并提供练习,而学生只需记忆学习内容,并不需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活动,因此基本上是属于机械记忆的策略。 训练与练习策略的模式如下: 提供示范→巩固练习→反馈迁移 训练与练习策略尽管不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容易导致死背硬记,但是作为一种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策略,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物理教学中的某些内容(大多为言语信息),适当地运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陈述性知识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不能因为训练与练习策略容易导致死背硬记而望而却步。应通过对物理知识所属学习类型的分析,选用适用于接受学习的信息,适当地选用训练与练习策略,扬其长,避其短,合理运用之。 2.演绎策略 演绎策略也是基于接受学习而设计的策略,但这种接受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倡的意义接受学习而非机械学习。由于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某种形式的抽象观念——概念或概括)到特殊(得出特定的结论),因此,运用演绎策略设计课堂教学,须考虑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成为推理过程起点的物理概念,及他们能否通过观察将现象与概念联系起来。 演绎策略的模式如下: 提出物理概念(原理) →进行演绎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 演绎策略是一种教学效率较高的教学策略,由于省略了学生用来探究、发现的时间,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可以容纳较多的信息。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这种策略设计的教学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教学基本上是讲解式的,因而学生的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这一点看,演绎策略对于发展学生的远迁移能力不利,而有助于近迁移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选择演绎策略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并尽可能地多用实例(或演示)进行论证,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归纳策略 归纳策略是由教师展示定律和定理的发现过程,因此,归纳策略既具有发现策略对过程学习的特点,又具有接受学习的讲解特点,故也称为“思考性讲解”。较演绎策略而言,运用归纳策略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获取概念或定理的发现过程——由于归纳推理是从特殊(个别的事物)到一般(概念和原理),因而教师必须向学生呈现形成概念和定理的过程——故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归纳策略的模式如下: 演示(或列举)个别实例→进行归纳推理→实验(例)验证→概括得出结论

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

青年路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课堂实录拍摄基本要求 为了更好地配合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做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中的课堂录像的拍摄制作工作,提课堂录像质量,同时为了避免因同一课堂的重复拍摄制作而浪费人力物力,特提醒各有关老师做好以下几点: 1、师生统一着校服,干净整齐,执教者使用扩音设备。学生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课堂上,老师不要过多提问和过多巡视走动。 2、课堂上书本等文具摆放整齐划一。教师不得拖堂,防止最后的几分钟视频出现下课铃响了还在上课的情况。教室内录像的,需要与相邻班级做好沟通,防止出现周边噪音过大影响录像质量。课堂开始和结束以上下课铃声为准。 3、精心准备要拍摄的课堂的课堂教学设计。按一师一优课课堂的要求,作为一师一优课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需要连续拍摄大于30分钟小于40分钟。所以,上课的老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准备好充足的教学内容。 4.拍摄一师一优课课堂前对需要拍摄的课堂的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演练,以保证正式拍摄时课堂教学活动能顺畅地进行。 5.拍摄前,”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要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进行必要的沟通。做好预约,拍摄时间安排等工作,商定拍摄时所需要的各种设备、设备的摆放位置以及学生坐位安排等事项。将提问的学生安排在教室正中间就坐。

6.”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把授课老师上课时用到的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料保存好,以备后期的编辑制作之需。全部交给李海。 7.”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需编写一份拍摄脚本交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脚本里详细列出所要拍摄的场景及特写镜头。 8.”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配合好现代教育中心做好后期的编辑制作工作,参与编辑制作过程,对编辑制作工作作必要的指导,使制作出来的课堂能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组织者的期望相吻合。 9、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要使用标准普通话,教师不宜在课堂上进行过多的走动。 10、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站位正确性,不得遮挡学生观看屏幕,不得遮挡摄像机镜头,不得走入盲区(摄像机拍不到的地方)。 11、建议执教者能使用电子白板和学乐云教学平台的功能。 12、课堂结构要符合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该有的环节必须有。 13、滥竽充数者、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不过关者请自觉放弃。 14、教师需要完成的环节:注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报名,在平台上编写教学设计,上传针对课堂实录课程的微课(目的是为学生提供针对重难点的学习素材)、上传作业、编写课程说明,上传课堂实录。 https://www.360docs.net/doc/355230598.html,/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龚富 (贵州省威宁县羊街镇兴隆厂小学553100) 小学数学教师要上好一堂数学课是很不容易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情感体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坚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首先是由于教学的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教师素质不同所决定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条件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势必不同。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其次是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心理学证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是由各种教学方法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各个教学方法有各自的适应性,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如观察法有利于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讨论法有利于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博采众长,综合地运用教学方法。 一.阅读数学教材 学习数学只需要多做习题,认真听讲和多“加餐”,就会提高学习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至于数学教材则可读可不读。其实大谬不然。众所周知,数学中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叙述及例题的解答或证明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况且数学中的符号、图表、算式、例题的解答都以其形式优美、内容丰富、表达准确而简明见长,数学教材在表述上科学而通俗、生动而有趣,因而大有可读之处,大有阅读之必要。 从学习的角度上讲,阅读材料,特别是阅读已解答好的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好处。学习数学,目的是为了掌握数学,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独立思考、合情思考。有些学生虽然懂得解题方法,心里明白却又说不清楚。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比较课本上的规范形式与自己的解答,从中找出异同,发现纰漏,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标准的格式,养成严谨而深刻地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同时,阅读

录像课规范标准

教学录像课拍摄需知 目前,课堂教学录像已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以及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资料留存等。因此录像不仅要客观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还要能充分表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一节好的录像课需要师生与摄制者的共同努力,请各位老师录课之前仔细阅读一下规范,以期拍摄和制作品质精良的视频课件。 一、讲课教师 1、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了解整个上课的过程,如每个环节的大体时长、师生 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要活动等,以让摄制人员进行适当的机位及景别策划。 2、形象要求:建议化淡妆;着装应与课堂教学内容想协调,简洁大方,色彩不要过于鲜艳, 颜色比黑板浅,不要穿细条纹衣服(会影响摄像机聚焦);不穿有“咔咔”声的高跟鞋。 3、讲课过程中,声音洪亮,表情自然。不要看镜头、低头看教案、手表(学生练习需要计 时除外)。 4、教师讲课的移动速度不可过快,不做小动作(如斜视、努嘴、皱眉、整理衣服等)。 5、教师应始终用你的正面或3/4正面对着位于教室后面的摄像机,禁止长时间背对学生。 6、授课时,根据教室情况,按照摄制人员的要求站位,不要走出摄像机镜头范围内,不要 长期在一个位置讲课。 7、应充分发挥教学媒体(一体机、投影、录音)的作用,使录像课有较强的示范、借鉴作 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要用得适当。 8、如有条件,建议教师使用无线小蜜蜂等扩音设备,以保证收音效果。 二、上课学生 1、服装统一,人数不超过30人。 2、要求学生起立的时候,不要让桌椅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3、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先站好再说话,避免坐在座位上回答或变站边回答问题。回答问 题声音响亮。 4、首选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声音洪亮的学生参加录课,参加正式拍摄的学生最好是未上 个同样课的学生。 5、学生不可关注摄像机镜头,不可四处张望去看镜头,自然状态下即可。 三、教室及布置要求 1、录课过程中要关闭教室门窗,使用灯光照明以获得统一的色温和均匀照明,保证灯光充 足。同时可以得到较为安静的上课环境,不影响录音的效果。 2、教室要有足够的空间供摄像机、三脚架等设备的架设。 3、教室内讲桌、课桌等要整齐有序,不要在讲桌上堆砌杂物、与该节课无关的书本。黑板 使用之前要擦除干净,不要留有粉笔灰。 4、学生课桌应全部在摄像机的镜头范围内,可根据摄像机机位进行细微调整。 5、录课之前教师应当与摄制人员协调选择单机位、多机位录制,以方便按照摄制现场布置 机位。

浅谈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

浅谈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 着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在成为可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作为教师,我们肩负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创新,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在课堂中能主动地进行思维探索,开拓创新。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激情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颖独特的教学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在每节课的开始,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而且能在趣味横生的情景中,形成“好学”“乐学”的学习气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满堂灌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但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阻碍了学生的智力发展,更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有趣的导入方法,创建生动的情景,以趣激学,以趣导学,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的导入方法,以适当的问题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游戏导入法,故事感染法,动手操作法,形象直观法、新奇引趣法等,既适合学生的心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对于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创造思维的过程,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中,尝试知识形成过程,掌握知识,从而培养创造能力。 2.以趣励学,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质疑问难不仅仅是让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更重要的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深入思考,敢于发问。深入钻研的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根本无所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意识,这样,既要影响学生独特的思维,又会影响学生对科学的审美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要求和精神,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着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上,可以设计有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课例研究—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和程序的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具体包括:分析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解决方法、反馈调整方案四个具体过程。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七个基本要素优化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系统论和程序论的思想。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 2、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3、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4、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课堂教学录像方法与技巧

课堂教学录像的方法与技巧 一、前期拍摄 摄象机的状态—拾音状态,光圈位置(自动与手动),色温片与色温,聚焦方式(自动与手动),快门与场频同步设定。 基本要求: 水平重要—垂直物体是参考线,可以利用黑板、墙角做参照物。 画面稳定—用好的三脚架,少运动镜头,不频繁切换,避免摄像机找镜头。 聚焦清晰—运用景深,运动中的聚焦与跟焦,自动对焦与人工调焦。 拾音清晰—避免电平过幅,教师、学生、课件电平尽量一致。 运动画面—推、拉、摇、移和缓均匀、有目的性。 情绪节奏—有目的的选择景别,控制镜头长度,根据制片需要,确定教师-学生-多媒体课件等画面的节奏。 二、画面与构图: 画面与构图要做到:平、稳、匀、准 1、构图和景别要舒适: 画面饱满,但避免主体顶天立地的充满画面。 布局合理,合理布局的核心是注意画面的平衡性,画面结构的稳定性,基本方法是符合黄金分割原理。 右黄金分割 左黄金分割

景别的取舍。 画面内容与构图的基本禁忌:图象扭曲,头重脚轻,人物面壁、横线切脖、顶天立地、透视变形,主体缺少陪衬、顾此失彼,(例如:实验过程)画面杂乱、抖动、长焦摇晃。 画面平衡 画面留白(人物的前方) 镜头移动快慢不均匀,起落幅度不稳,运动随意,犹豫不定,主体游移,表现空洞。 2、防止背景画面的干扰,养成眼观画面主体四周的习惯。

运动物体的干扰:运动的物体不管多小都比静止的物体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要注意背景人物的动作和表情,防止喧宾夺主。 3、聚焦: 拍摄对象在镜头轴线上、面积较大且无大面积前景和背景。 4、色温: 自动白平衡与手动调节白平衡,背景对色温的影响,后期色温调整。 使用自动白平衡的条件:顺光,单色光线及有足够的照明亮度。 5、照明: 有条件尽可能使用照明,以不影响教学效果为原则,光线均匀,避免聚光点, 6、光圈调整: 自动光圈: 顺光、被拍摄对象大面积平均受光。 手动光圈:在逆光或拍摄对象只有小面积受光而又想把小面积部位(如脸部)拍清晰时,必须采用手控光圈方式才能拍出曝光准确的画面。曝光量至拍摄对象出现斑马纹为止(拍人物时,一般以人脸作为测光点)。 动态反差控制(对比度控制) DCC打开可以有效的降低高亮区的色度信号的损失。 7、拾音: 摄象机话筒的动态拾音注意平衡,可以运用调音台,老师与学生声道分开,音量控制切忌过大。 三、拍摄机位: 1、尽量用同侧机位,防止穿帮,学生画面一中远景为主,教师画面一近中景为主。必要时教师要有特写。 教师画面 2、计算机课的机位:机位-教师-投影屏幕不在一直线上,根据需要调整学生

浅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曹钤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而创新教育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教学创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增强学生探求未知事物及领域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获取新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方法。 1、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场所,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威严下被扼杀。因此,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尤其必要。在课堂里,使学生保持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书本挑战。即使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不成熟、不严谨,甚至是荒唐、离奇,教师也不能以嘲讽、挖苦的语言对待学生的失误。教师在课堂上要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教学的民主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性情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2、注重引导求异、求奇、求新的学习心理品质 创新本身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填鸭式”、“灌输法”教学法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异点、疑点、插图、注释等,灵活驾驭,扩充延伸,合理联想。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巧妙地展开讨论,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思维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在求异、求奇、求新中寻找灵感,点燃创新的火花。 3、尽力扩展课堂教学空间 教学内容来自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创新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为现实生活和实践服务。传统的教学是把学生封闭在校园内、教室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学生置于书海之中,空洞的理论、繁琐的公式,把学生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离开来,可能仅有的创新火花也在书海中熄灭了。面对时代对学生创新素质的迫切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实施开放式教学,把课堂向外延伸,增加一些实践课、活动课,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在活动中学会观察,激发创新欲望。奇妙的自然、多彩的社会、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产生创造、创新欲望的基础和源泉。 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几点理解

课堂常用的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哪些特点

课堂常用的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哪些特点 (一)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都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中教学方法。 2 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3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4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2 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三)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等方法。 1 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2 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伯的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3 实习法(或称实习作业法) 实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纽上,利用一定实习场所,参加一定实习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或验证间接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

教学录像课拍摄基本要求 一、对讲课教师的要求: ?一节好的课堂实录是由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的,拍摄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互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了解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过程,在录制时每个环节的大体时长、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学生要从事的活动等,这些都应该在课堂录制之前告知摄制人员,让其进行适当的策划(如机位、景别等),做到摄像主体和相关人员心中有数。所以要求需要录课的老师一定要提前至少一天,把教案和课件交到摄像人员手中,并给其讲解上课的环节,精彩的地方等,让摄像人员心中有数。 ?普通话标准,发音清晰响亮;着装与课堂教学内容协调,符合教师形象,一般应有袖有领; 避免鲜艳、灰暗或细条纹服装;根据需要着淡妆。 ?不要穿细条纹(摄像机如果录细条纹的东西它自己就不会聚焦了)和纯色的衣服,比如:纯红、纯黄、纯黑、纯白或与黑板颜色同色的衣服 二、对于教室布置方面的要求 1、上图的窗户1、 2、3应该遮挡起来,如果有遮光帘最好,没有窗户更好,这样摄像时就不会逆光了。 2、窗户4、5、6不能让阳光直射进来照到老师和学生。 3、所有的学生课桌椅要尽量向窗户1、2、3方向移动,给摄像机留出一定的空间来,上图中的灰颜色部分 三、对于学生方面的要求 ?根据不同类型课程要求,学生人数控制在30—40人;好、中、差各层次学生兼顾,首先挑选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声音洪亮的学生参加;学生着妆不要太鲜艳;不化妆;参加正式拍摄的学生必须是未上过同样课的学生。 ?服装如果能统一最好,但这不是主要的,可统一可不统一。 ?练一练起立的时候不要让桌子和椅子发出那种刺耳的摩擦声 ?回答问题的时候要站好后再说话 ?学生不要特意“关注”摄像机的镜头 四、对于摄像器材和人员的要求 ?双机录像要准备好两台摄像机和2盘崭新的录像带,因为放DV带的摄像机重复使用录像带就会出现问题。在录课之前要先录十几秒钟再回放检查一下摄像机是否有问题。 如果用内存卡的就要先看下卡或硬盘容量,要有足够的容量使用。 五、录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讲课老师要注意:1、形象:讲课过程中不要看镜头、低头看教案、手表(学生练习需要计时除外)。不穿硬底的高跟鞋(走路时“咔咔响”的那种)、移动速度不可以过快、不做一些小动作比如斜视、努嘴、皱眉等。始终用你的正面或3/4正面对着教室后面那台摄像机。 2、位置:老师所站的位置尤其要注意,有几种情况大家先练习一下 ?1、老师所处位置如下图所示,在这个位置的时候老师不能提问哪几个学生?老师提问学生的时候站在什么位置会更好一些? ?2、在哪几个学生起立时,老师处于同样的位置,不能讲课? ?3、处于同样的位置,老师辅导哪位同学最合适,辅导哪位同学最不合适? 六、摄像老师要注意 ?主摄像(本例中指摄录老师活动的那台)在上课后先给一个全景,再慢慢拉近到合适的程度,人物不能过大或过小。一般很少给特写镜头或全景镜头,如果画面中人物过大的话人物很容易跑到画面外,过小的话就会主体人物不突出

浅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而创新教育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教学创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增强学生探求未知事物及领域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获取新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方法。 1、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场所,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师的威严下被扼杀。因此,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尤其必要。在课堂里,使学生保持一种开放自由的心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书本挑战。即使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不成熟、不严谨,甚至是荒唐、离奇,教师也不能以嘲讽、挖苦的语言对待学生的失误。教师在课堂上要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教学的民主能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性情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2、注重引导求异、求奇、求新的学习心理品质 创新本身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教师在学生创新教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填鸭式”、“灌输法”教学法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异点、疑点、插图、注释等,灵活驾驭,扩充延伸,合理联想。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巧妙地展开讨论,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思维处于自由活跃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氛围充满活力和激情,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在求异、求奇、求新中寻找灵感,点燃创新的火花。3、尽力扩展课堂教学空间 教学内容来自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创新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为现实生活和实践服务。传统的教学是把学生封闭在校园内、教室里,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学生置于书海之中,空洞的理论、繁琐的公式,把学生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离开来,可能仅有的创新火花也在书海中熄灭了。面对时代对学生创新素质的迫切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实施开放式教学,把课堂向外延伸,增加一些实践课、活动课,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在活动中学会观察,激发创新欲望。奇妙的自然、多彩的社会、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产生创造、创新欲望的基础和源泉。 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切实转变观念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出发点是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实践,我们要充分吃透新课程标准中相关的要求,从传统的教 学思想和方法中解放出来,大胆地去实践,特别是物理教师,因为物理学科更

教学录像课摄制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录像课摄制中的注意事项 一、课堂录像中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1、着装要得体,忌穿纯黑、白、红。 2、语言流畅不随意(要按教学设计中的所有环节教学,不可随意添加、删除)。 3、不戴首饰化淡妆(太多的饰品会让人感到授课教师不够自重,浓妆艳摸与教师身份也不相符)。 4、避免无故乱走动,要有一定的节奏感。(摄像机镜头若随教师遥来恍去,观众会感到很不自在,摄像师也太累)(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前后走动不要超过学生课桌数的一半、左右走动也要有节奏)。 5、媒体使用要规范,课前准备细调整,课件中的人或事要符合时宜。比如建筑物不能旋转出场,可左右滑进滑出等等。 6、书写板书勿遮挡定好区域长方形(授课教师要有固定的授课区域,提问区域,辅导范围等)。 7、教态要稳重自然大方,提出问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也给摄像师留有一定的准备时间)。 8、避免投影光线照在脸上(投影光线照在授课教师脸上脸上,在摄像机镜头中很不美观)。 9、教师在课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要让电视观众知道教师要干什么,在干什么。 10、课前要把教室的教学环境,多媒体音量调试好,随身带的耳麦音

量要适中,特别注意讲话不要吹到话筒。 二、摄像师注意: 摄像师在录制过程中要专心(关闭手机等),要把本机位所要展示的主体人物用不同的景别表现出来,并且要到位、得体。避免走神,丢镜头画面,更不要长时间大景别不跟不进,一贯到底。 1、一台摄像机录制时一般机位设在光线较强一侧教室的中后部,要兼顾教师、学生及上课要表达的方方面面内容。 2、两台摄像机录制时一般机位设在光线较强一侧教室的前后各一台。 3、三台摄像机录制时一台设在教室的正后面(要隐藏拍摄),主要摄录授课教师,讲台两侧各一台(或教室中间一台作为流动机,录学生活动),摄录学生回答问题等。 4、摄像画幅中全景不宜过多,各种画幅都要有。切忌一个画幅一贯到底。跟随教师讲课时一般用中景,表现教师精彩讲解时用特写。等等。 5、避免在同一画面中有多媒体画面又有板书又有教师讲课(这样教师的表情根本表现不出来)。 6、摄像机三角架各部分要松紧适度,更不要出现“吱吱声”。 7、录像师要反复熟悉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以便录课时做到心中有数,镜头运用自如。 8、在遥移跟进教师讲课时注意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避免前面空间小后面大。 9、运用镜头的推拉遥移时要平稳,快慢适度,要一步到位,不可一

课堂常用的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哪些特点

课堂常用的三种教学方法各有哪些特点 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讲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直观形式获得接经验的教学方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之所以经常被采用,主要是因为它们都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须切实把握各种常用教学方法的特点、作用,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发挥作用。 (一)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都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中教学方法。 2 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学的知识。 3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4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2 参观法 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三)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这类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等方法。 1 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2 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伯的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3 实习法(或称实习作业法) 实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纽上,利用一定实习场所,参加一定实习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或验证间接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