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评价

“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用叶澜教授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所谓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那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就应看课堂上师生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力。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只是教育管理者、学校或同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出分数高低的评价,教师被排斥在评价主体之外,当然把对课堂教学最有发言权的学生也抛在一边;在评价维度上,只注重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素质的评价,主要是看教师讲得如何,看教师把教材教得如何,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学得怎样,完全忽视了其知识与技能是否得以迁移,是否在道德、情感、个性等方面得到发展。这种课堂教学评价既影响教师专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谈不上“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树立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即以“学”评“教”的思想。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人表演的过程,而是师生沟通、合作、交流互动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一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是教育管理者、学校或同行对课堂的评价,也应是教师个人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二要注意评价维度的多元化:一堂课的好坏既要从教师角度评价,更要从课堂的主体——学生发展情况来评价。

新课改课堂教学评价原则

优质课课堂教学评价参考意见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主体”的原则。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新课程条件下,面向全体学生含义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平等的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需要;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公正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要杜绝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相当一部分学生发展的做法。 3、“全面发展”的原则。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能正确发展,不能偏废也不能拔苗助长。全面发展是相对而言,不是“大一统、齐步走”,而是因材施教,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点和特殊教育需求出发实施教学,既鼓励冒尖,也允许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针对学生的差异,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 三、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基本要求 1、课堂教学模式要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要求,实行“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课型单元教学模式,或“预习、展示、反馈”三层次课时教学模式。教师讲解释疑时间一般掌握在15分钟左右。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释疑、总结。 2、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要正确处理这一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接受式教学方式的关系,即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传统的关系,推进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既要有利于为学生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又要有利于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协调全面发展。 3、大力推广学案教学。为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所有教师都要实现教学案一体化向学案教学的实质性过渡,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让学案取代教案。 四、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我阅读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本书包含了许多教师的思索和实践,正是这些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让我们的课堂恢复对学生的吸引力,向着更完美的方向发展,让我们做得更好。 本书根据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一方面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入手,如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并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另一方面通过对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总结出实践教学中的成熟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第一:探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问题主要表现是1、教案管理过于死板。 2、教案过于详尽。3、教学目标设计以偏概全4、教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考5、课堂教学成为教案执行过程6、不善于挖掘学生本身所蕴涵的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实行集体备课制的行动:教学设计与管理突破常规提倡集体备课,经验分享,集体备课出实效。 第二:重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始终是一对矛盾,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教师就需要转变观念,真正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课堂上要根据学情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做一个敏锐的倾听者,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情景,多用激励,慎用批评。寻找学科的魅力,关注个体,因材施教。 第三:实现有效课堂准备的三个纬度,要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的新要求,教学目标的叙写应该反映三个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做什么?根据什么标准去做?作到什么程度合格?以对教学和评价进行有效的整体指导,教学目标确定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方法渗透,开启社会百科全书,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第四:超越传统课堂形态的组织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一个问题困扰着教师,那就是课堂教学一统就死,一放就乱。如何把握这个度,处理好统与放的关系,这就需要谈到有效课堂教学的管理问题。营造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建立

小学数学教研组长课堂教学展示评课稿

数学教研组长课堂教学展示评课稿 尊敬的各位同行: 大家下午好! 董卿的遇见,如诗如画,每每读起她的文字似乎充满了力量,直击心底!今天我们的遇见,冬有了春的暖意,使每个人在数学教学上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思考?这次活动的主 题是“教研组长教学展示及研修活动”在座的各位在教学上都是一把好手,所以接下来我的发言不具权威性,只是和各位同行在一起交流一下我的所感所思! 一、活动安排“别有用心” 1、讲课内容的安排别有用心 一年级数学乐园、二年级观察物体,三年级整理和复习,这些内容恰巧是我们在教学中感到困惑的三个课型。也是这还是我们学校校本研修的课题,刚好通过这四位老师的展示,为我们指出了后期研究的方向。这次也难为这四名执教老师了。上周五接到通知后,我们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小,课堂教学难以组织,总不能把这个难题抛给外校来的客人吧!于是我们一年级的年级组长吴琼老师接过这个任务,当时定讲什么内容时老师说了这样一席话:后面只有3个内容,20以内进位加法、认识时间我们这儿的老师都讲过而且在全县都拿过一等奖再讲没意思。但数学乐园没有人讲过,这次我就尝试一下,挑战一下吧!这话着实让人激动! 2、讲课老师的安排“别有用心” 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终于见到了“资深大男人”,在我们学校1-3年级孩子想上一节男老师的课,难啊!因为我们学校都是“娘子军”。昨天那两个班的孩子绝对兴奋的很,两位男神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阳刚之气,再配上两位美女老师的课那叫锦上添花。这次活动这是珠联璧合。 二、听课感受

分别从4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听课感受。第一节课实验一小吴琼老师的《数学乐园》,在前面我谈到这节课从来没有人讲过,因为不好讲,“数学乐园不仅停留在表面上这个“乐”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来体验乐趣,把握不好的话课堂会失控,但是从吴老师的课堂上可以看出老师从教具、奖品,课件到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和预设。吴老师用她的智慧把课堂驾驭的张弛有度,可以说老师的这次挑战是成功的!但是从学生课堂上反映出部分孩子他们认为赢了是玩游戏赢了,而我们老师的意图是通过答题谁先走到终点谁赢了,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偏差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讲规则,发出指令的时候要更精准!下去以后,我将和老师,我的团队一道把这节课的一些细节再次打磨,争取打造成理想中的精品。 第二节课河夹袁秀信老师讲的《观察物体》,本节课袁老师首先用“盲人摸象”这个故事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如果袁老师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就更好了!例如:听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你们为什么笑了?他们为什么说法不一呢?老师选用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物体作观察物。例如:熊猫、大卡车、数学书等这能调动学生观察的兴趣,而且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通过想象和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老师在课堂提过观察方法,观察者转动位置观察或转动观察物的方式观察,那如果观察图片上的物体怎么办呢?这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一单元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也很关键! 第三、四节课观音李双老师和涧池王恋老师指教的《整理和复习》,同课异构。我想说“姜还是老的辣”,虽然年龄不老,但你的教学驾驭能力可是老道。这节课妙在哪里,他导学案上习题的设计层层递进,基础题知识的迁移训练,有促进能力的发展题,可惜时间不够没能一一展示。例如: 35+36+37+38+39+39+40= 51+52+53+48+49+47+46= 把这两题放到一起多好啊,第2题当时就把娃给弄住了嘛。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特征 1、自主性。传统的授受式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得不到体现。探究式教学给学生直接地接受、认识教育信息载体的机会,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保障,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2、情境性。探究式教学创设激发学生学习举的“易起反应”的、与生活、生产、科学、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和人文情境,实现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在具体情境中获取知识信息、解决问题等,在探究过程中形成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学习的空间,感受知识及科学方法的实际价值,提高学习兴趣及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交互性。探究式教学要求学生不断地从教育信息载体中感知、提取信息,进行“交互”,更重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经验世界,知识水平有参差,存在个性,从而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假设和推论,让他们相互争辩、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还可培养共同协作的精神,对知识形成更丰富、更深刻的理解。 4、实践性。探究式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实践性,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现实情境中,从问中学,从做中学,关注与外界交互、处理知识信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关注学生通过上述过程形成摇篮有实践能力,能独立处理信息、应用知识的教育效果,以最大限度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并没有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抛开,而是使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综合性的教与学的过程。探究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程序。 1、提出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要求,问题是提出或明确要从学科实际出发,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与社会生活,以一定的情景作为铺垫,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的不能偏离、超越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能明了所提出问题的指向性,不能仅仅为了提问而提出问题;当然问题的提出,最好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应尽量在课提出,要让学生有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同学讨论等形式制定一定形式的学习方案。 2、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是多样化的,可查阅报刊及文献资料,可利用网络资料上网查询,可以走访有关老师及专家,可以去有关部门咨询,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体验。收集资料要丰富,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使用资料。 3、验证假设。 验证是学生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的关键。允许学生验证时犯错和出现重复,甚至失败,然而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失败的根源所在,并增加适当的素材,指导学生重新进行假设、验证。 4、导出结论。 通过学习,学生既搞清了问题的实质,又活跃了思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内驱力,从提出问题、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到导出结论;从传授知识到德育教育;从激发探究兴趣、挖掘创新潜能、发展创新思维到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充分体现了探究式教学重过程、重发展、重探究和重育人的教学理论。 三、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实施探究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积极的亲身体验,可以逐步养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关于质疑、勤于思考,并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个体差异,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力求达到目标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在基础学力、发展学力、创造学力得到不同水平的发展。 2、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理念; 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 二、教学内容 3、活化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整合,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注意教学内容的重组和整合,活化教材; 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 学习材料充足、注重布局、条理清楚,为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4、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 内容的呈现有助于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教学方法 5、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言行有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获得发展。 6、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学习环境,善于激趣引疑,启迪创新思维。 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教学的度、量安排合理,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手段选择恰当,能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善于激趣引疑; 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四、教风教态 7、尊重学生,教风民主,学生的回答和质疑得到鼓励,及时反馈调控,应变力强。 尊重学生人格、教风民主、提供机会,引导求异,关注差生;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具有教学智慧;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过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8、教师情绪饱满、热情,教态自然,演示规范、媒体运用熟练。 教态自然亲切,语言规范、注重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演示规范,运用熟练。 五、参与状态 9、对问题情景关注,兴趣浓厚、主动投入、积极性高。

有感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学习心得 新乐小学唐平虎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对这一理想的最美好的注脚,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在这里成长。 拜读《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我收益匪浅!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有效率、有魅力,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交流平台,是我们一线教师的梦想。然而,课堂正失去往日的魅力,成为教师和学生都遭受折磨的地方,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他,重建课堂的魅力,让每一节课能够成为学生的快乐生活和成长的场所。这就需要教育的智慧,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用教学机智最大化“偶发事件”的潜价值。 以往的教学主要是教师来设计,来生成,课堂教学的预设太多,教案管理过于死板,过于详尽,也占用了教师大量的事件,形式主义的抄写教案风气严重,个性化的有独特风格的教学设计没有孕育空间,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不能真正的启发学生的思考,课堂教学成为不折不扣的教案执行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更注重互动探究,这

也需要教学机智,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统治者,而是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变为合作者。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从统治者的神坛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站在一个平台互动,探究。 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它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的力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波,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他能发掘出个人内在的潜能,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要科学组建合作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制定好小组合作规则,比如: a.一个一个的说,说出自己的见解; b.别人说的尽量不重复; c.注意听,听不懂马上问; d.轻轻的说,只要组内成员能听清楚; 整理小组研究成果,准备大组交流等,同时小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个学生都应当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检查者,报告者,记录者,操作者等,并且角色应该互换,增加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再要建立好面向小组而不是面向个人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加强合作意识。

课堂教学评价论文课堂评价论文

课堂教学评价论文课堂评价论文 浅谈我国高校课堂评价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了课堂评价理论的不同历史观点,比较高校现行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种课堂评价,认为采用双向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更能客观地对课堂教与学的活动和效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 关键词:课堂评价评价体系双向评价 课堂教学质量能否提高,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使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必须重视教学评价。教育评价就是衡量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程度的一种活动(泰勒.1920)。 1 课堂评价的不同观点概况 教育教学评价的理论形成于美国。 赫尔巴特认为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使教师更有成效地教,而不是让学生主动地从经验中学习。这种理论极大地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并成为课堂教学走向僵化的深层原因。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他极力反对传统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强调儿童的兴趣,从做中学,要求尊重儿重身心发展水平,他以“学生、经验、活动”新三中心取代传统教育的以“教师、书

本、课堂”旧三中心。 罗杰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思想。在罗杰斯看来,教学的本质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真正的学习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也即强调一个整体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罗杰斯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思想,认为应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运用情意教学,和谐师生感情,努力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个人的想法,自己引导个人的思想、情绪,自然地显示症结所在的情绪因素。 2 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和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区别比较 目前我国高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任课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其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诊断,在此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是被动的,一般说来教师给予什么样的评价学生就接受什么样的评价,至于学生是否认可教师的评定则不被关注。另一类是教务部门组织的评价。通常采用的形式有定期到课堂听课、评课、组织教师座谈或由学生填写对任课教师的评价表,这种评价常常是与教师自己的评价相脱节的,其表现为这种评价无论从评价设计、组织到最后评定结果都不为任课教师所知。 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深受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影响,评价以“教师中心”、“书本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确立的一堂好课的标准为核心,以教师传授学生书本知识为重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结构一般是把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展示与评价

《课堂教学中展示与评价的研究》实施 方案 韩张中学理化生组 2013年5月 一、课堂展示的意义 课堂教学中展示与评价是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具体体现。展示是合作交流,是个性张扬,是思维火花的绽放与碰撞,是知识形成的一个过程。评价是知识的感性认定,理性的研讨,方法的比较与优化,是知识内化的一个过程。此环节教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知识的认定,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教学效益的提高。对展示与评价的研究就是要把握展示与评价的时机、方法和力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 二、课堂展示提出的背景 目前课堂教学中展示与评价多有失当现象,基于以下几点提出 1、不重视此环节的教学。 2、方法陈旧。不少教师在此环节教学中还是课改前的方法,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只给予肯定或否定,并加以讲解。 3、展示的时机和度把握不当。展示的时机要么过早,要么过晚。展示的度要么过浅,要么过深。 4、在评价环节时机的把握要么过早,要么过晚,在度的把握上深浅不当,在方式上单一,缺乏人文性,激励性,开放性。 三、理论基础 1、科学教育理论。现代的素质教育观要求面对全体学生,尊重

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中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最大限度的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而展示与评价就为每一个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 2、教学方法论。新课标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和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3、教学评价论。新课标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行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激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四、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教学实践的观察、体会、反思,总结出“展示与评价”的教学策略。 2、经验总结法。经验的总结需要理论的支撑,但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因此,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发现闪光点,然后对闪光点进行归类,提炼出经验,从而形成一套具有操作性的策略体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教学设计界定 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就是针对教学进行的精心计划活动。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筛选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评价的实施以及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技术与手段的考虑等等一系列的整体性的活动。或者是教师对自己课堂行为的一种事先筹划,是对学生即将达成的教学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所做出的精心安排。或认为课堂教学设计是关于课堂教学与学的计划,既是教育技术学的主要领域,又是教科学的重要主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地学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不是以教为中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学为中心去组织教学过程。可以用冯校长的精髓之句来概括现代教师的教学策略“施教之功,贵在诱导;进学之功,贵在领悟。”教师只有把循循善诱调识到学生的独立思考上才会使教与学和谐一致。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主要从教学设计所包含的主要要素来谈谈。 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操作 (一)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目标要全面,不能唯知识要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2.目标要清晰明确具体。即:要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朗士,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可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母语,热爱自己的民族这个目标就是很具体明确,学生一看便知道掌握什么内容。 3.因材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甚至让学生参与目标的研制与确定,这个目标的设置,对于学生而言,同学们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促使学生在课前看课文去设定自己应能完成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也能够成功地驾驭这些目标。 (二)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 教学内容要精当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选择和加工;二是基于整体思路的问题筛选。 第一内容选择和加工确定。用教材的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合理性的加工。力求做到“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这就要求教师不但熟悉教材而且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养业务能力。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即一堂好课的标准,往往以教师教作为评价对象,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忽视了学生发展这一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评价功能过于注重其鉴定性和终结性,不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过于片面;评价主体过于单一等等,这种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桎梏。因此,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然。 二、新课程理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 而新的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纲要》内容简言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是保证进行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使评价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体现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应体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品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社会的能力的人。二是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练习及答案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练习及答案 一、判断(每小题1分,共50分;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 1.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 2.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缺乏研究意识。( ) 3.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强调评价策略。( ) 4. 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理的预设就必然有理想的生成。( ) 5.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认知目标代替所有教学目标的现象目前仍大量存在。() 6. 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既要拓展课程领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使问题设计能揭示矛盾,引起学生思考。() 7. 教师应善于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契机,产生新的教学生长点。() 8. 教学机智的实质是一种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教学。() 9.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10. 有人认为,把课堂教学设计搞得越天衣无缝,教学效果就越好。() 11. “填鸭式”教学的显著特征是缺乏交流,教师一味讲授,课堂呈单线状态。() 12. 教师对学生评价要多用批评,慎用激励。() 13. 教师应一切为了教材,重建魅力课堂。() 14. 学情是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或某一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 15. 当前教师教学方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学目标设计以知识为主,忽略三维目标落实。() 16.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17. 教学目标的编写应按照升学目标的要求办事。() 18. 只要有使用价值,都属于教学资源。() 19.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20.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室课程资源的作用。() 21. 不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丰富实验室的课程资源。() 22. 研究显示,孩子分心的程度与年龄成反比,随着年龄增大,有意注意的时间会逐渐延长 23. 合作学习的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24.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总体设计者,又是主要组织者。() 25.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 26. 合作学习只要在合作的基础上都能进行,并取得好效果。() 27. 考试成绩是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28. 在小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评价俗套化,应因人而异进行评价。() 29.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 30. 教师的口头评价也是一种正式评价。() 31. 一个教师的课如果讲得好,那么他的综合素质一定很高。() 32. 教学中教师关注结果和即时表现,往往会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33. “马太效应”有助于教师科学评价学生。() 34. 教师应从语言习惯入手,改变不良的口头评价行为。() 35. 教师应从评价方法入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6. 教师在实施口头评价时,信息反馈越及时,对即时反馈越有利。() 37. 教师评价学生,要克服主观偏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唤起他们的自信,以调动学生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是一节课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是我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追求目标。下面结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自己在评价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很好”“真好”“真不错”,这样的评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刚开始,学生可能很开心,但这种评语用得多了,学生就会变得麻木。这样的做法有很大的反作用,令学生难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师恰当运用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 1、真诚地赞美学生 赞美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学生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心灵深处却都隐藏着对自信心的渴求,赞美就是唤起学生自我意识的一剂“良方”。但赞美也需要讲场合、讲对象、讲分寸、讲实效,

否则,只会让学生迷失方向,变得麻木,效果适得其反。归结起来,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引导中赞美。要从长远考虑,在肯定、夸奖的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引导和企盼,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出色。 (2)使赞美更具体。一些老师在赞美学生的过程中,往往简单的选用一些诸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语言,时间长了,学生也习以为常了,提不起兴致。只有使赞美具体化、精细化、真实化,避免空洞乏味,才能让学生感到新奇和受用。 (3)赞美要恰如其分。善于区别赞美的广度和力度,避免夸夸其词、哗众取宠。如对成绩突出、进步明显的学生,应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表扬,使成绩有目共睹。这样既很有说服力,同时也可鞭策其他学生,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那些微不足道的优点,教师则宜私下表扬,避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否则,有些学生会因一点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另外,还要忌赞过多,让学生学会“惜赞如金”。 2、讲究批评的方法 批评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同样也是语言评价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 (1)期待式批评。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提醒或纠正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并寄于希望,如“你读得很好,如果声音能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请你再试一试!”(2)关爱式批评。如在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要采取当场点名批评的方式,可通过表扬好的学生促使该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模版

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用) (一般理论课) 课程名称:代码:任课教师姓名: 序号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权 值 优 (1.0) 良 (0.8) 中 (0.6) 差 (0.4) 1 讲课认真,治学严谨,遵守教学纪律8 2 对教学工作有热情,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教书 育人 8 3 能够熟练准确地讲授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做 到理论联系实际 10 4 教学内容的深广度适宜,有足够的信息量和较 高的学术含量 10 5 能将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 8 6 讲授内容条理清晰,能够突出重点,讲清难点10 7 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性高10 8 根据教学内容,恰当、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 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10 9 重视知识应用和基本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8 10 责任心强,认真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有助于 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 8 11 对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总体评价10

说明:每项得分=权值X等级系数(优:1.0;良:0.8;中:0.6;差:0.4)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用) (体育、音乐、美术技能课) 课程名称:代码:任课教师姓名:

说明:每项得分=权值X等级系数(优:1.0;良:0.8;中:0.6;差:0.4)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用) (外语课) 课程名称:代码:任课教师姓名:

说明:每项得分=权值X等级系数(优:1.0;良:0.8;中:0.6;差:0.4)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用) (实验课) 课程名称:代码:任课教师姓名: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 吴峰 教学设计,形象地说,就是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具体地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由此可见,教学设计要从三方面去把握: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习需要出发,系统地全面地观察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而不能孤立地处理教学中的每个具体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 教学设计有多方面的作用,但最根本的作用就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从1999年——2009年课程改革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各种理论体系的雏形基本浮出水面,有的被广大教师所肯定,有的成为教师们争论的焦点。我省从06年秋开始,经过省级全员培训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09年6月已经顺利完成了一轮高中三年的实践并进行了第一次高考,基本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初被誉为改

革热点的,把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走班上课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并无操作性,成为一句空话,综合素质测评和学习水平考试结果的利用率低,也成为一些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观念更新,教师教学方式优化,必定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们历来追求“井然有序”,我们历来赞许“环环相扣”,我们历来推崇“行云流水”,我们历来要求“设计严密”,我们历来追求“人人称道”。新课程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主要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替代讲授,灌输式教学。真正将这些教学理念和方式落到实处,课堂就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有的“秩序”,需要用一种新的秩序取而代之。由此不难看出教学设计和传统备课有一定的差别。 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学而设计,传统备课为教师的教做准备;教学设计侧重于在理念指导下的统筹安排,传统备课侧重于目标指导下的教学规划。 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与传统备课最本质的不同是,设计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备课是为教师的教而准备;教学设计使教学更具科学性,作为一门科学,它是凭借系统科学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评价解决方法,构建教学系统的科学,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和方法更趋最优化,最优化是我们教学工作追求的理想状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将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运用科学的教学设计理论设计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 略》心得体会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教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但是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会议精神,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二、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三、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是一节课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是我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追求目标。下面结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自己在评价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很好”“真好”“真不错”,这样的评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刚开始,学生可能很开心,但这种评语用得多了,学生就会变得麻木。这样的做法有很大的反作用,令学生难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找不到努力的方向。因此,教师恰当运用语文教学中的课堂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 1、真诚地赞美学生 赞美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学生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他们心灵深处却都隐藏着对自信心的渴求,赞美就是唤起学生自我意识的一剂“良方”。但赞美也需要讲场合、讲对象、讲分寸、讲实效,否则,只会让学生迷失方向,变得麻木,效果适得其反。归结起来,应该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引导中赞美。要从长远考虑,在肯定、夸奖的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引导和企盼,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出色。

(2)使赞美更具体。一些老师在赞美学生的过程中,往往简单的选用一些诸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语言,时间长了,学生也习以为常了,提不起兴致。只有使赞美具体化、精细化、真实化,避免空洞乏味,才能让学生感到新奇和受用。 (3)赞美要恰如其分。善于区别赞美的广度和力度,避免夸夸其词、哗众取宠。如对成绩突出、进步明显的学生,应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表扬,使成绩有目共睹。这样既很有说服力,同时也可鞭策其他学生,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那些微不足道的优点,教师则宜私下表扬,避免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否则,有些学生会因一点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另外,还要忌赞过多,让学生学会“惜赞如金”。 2、讲究批评的方法 批评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同样也是语言评价艺术中重要组成部分,采取适当的批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 (1)期待式批评。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提醒或纠正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并寄于希望,如“你读得很好,如果声音能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请你再试一试~” 2)关爱式批评。如在上课的时候,发现有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要采取( 当场点名批评的方式,可通过表扬好的学生促使该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运用机智的语言调整学生的状态,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3)启发式批评。课堂提问后,学生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如教师所愿,教师不能简单以“不对~再请一个同学回答”这样的语言来否定学生的答案。要在他们面临失败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3、运用幽默的评价语言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语文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观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观 新课改如一夜春风来,各种课堂形式如万树梨花开,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暴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有些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确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也有些课堂合作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地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新课标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为学生展示一个充满希望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实现新课程追求的理想课堂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理解粗略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眼中的教学观。 一、教学应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新课程则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意义建构,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二、教学应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而这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按学科编制的,故“课程”又被界定为学科或各门学科的综合。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需思考课程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课程和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传统的课堂教学观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作出任何调整和变革,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则是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的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进入教育的内核,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能动力量,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自由与解放的过程。这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教学改革。 三、教学不仅要重结论,而且要重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