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期末考试

城市规划期末考试
城市规划期末考试

1. 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发展的产物,防御的需要,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的明显反映,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近现代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工业技术使农业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类基本需求,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原始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引力”。工业的兴起为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工业的就业规模逐渐超过了农业,城市所具有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之成为工业经济所必须依赖的物质载体,因而也就成为工业社会的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三产业的繁荣是城市化进程的后续动力。

2. 城市发展的历史特征?A.农业社会的城市特征:缓慢,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或军事、宗教)的,而不是经济的。B.工业社会的城市特征:工业化使城市扩展,新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

3.城市的定义?现代城市的含义?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GB/T50280-98《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依一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中国大百科全书》

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1.人口数量2.产业构成 3.行政管辖的意义

4.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水平的含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区域人口的比重。

5.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GDP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也是一个经济发达程度及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表现。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6.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的发动和发展以政府为主导。2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特点及典型城市代表?

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宗法礼制),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天人合一),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重选址,如近水、向阳、避风等地段中轴对称,“不正不威”等级严格。道路系统——方格网。重视水源利用和城市绿化。

唐长安城及其代表意义:布局严格、分区明确,宫城为中心,坊里制(坊门朝开夕闭),集中设市(东西两市),中轴线对称。

元大都及其代表意义: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明清北京城及其代表意义:突出中轴线(故宫8km的中轴线);在城外设天、地、日、月四坛;皇城南形成市肆。

明南京城及其代表意义:依山傍水,布局灵活,自然观理念占主导的典型城市格局。

2分析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

1、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古希腊时期: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古罗马时期:广场群;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道路、桥梁、城墙、输水道等城市设施。

2、中世纪城市:教堂成为城市的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

3、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

3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渊源。

18世纪工业革命——圈地运动——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病”——城市中住房短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匮乏,环境质量导致传染病流行。

针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促进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19世纪开始关注城市的未来发展,为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思想、理论、制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空想社会主义,源自莫尔“乌托邦”概念;法律基础:英国1848年《公共卫生法》、1868年《贫民窟清理法》、1890年《工人住房法》;实践基础:巴黎改建、城市美化。奥姆斯特——纽约中央公园。美国城市美化运动——以1893年芝加哥博览会为起点的对市政建筑物进行全面改进为标志。

4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的年代、背景、核心内容?试比较二者的异同。1933年;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它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功能分区及其之间的机械联系——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人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1977年;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建协鉴于世界城市化趋势和城市规划出现的新内容,于1977年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了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以《雅典宪章》为出发点,总结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来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方法的演变,展望了城市规划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并发表了《马丘比丘宪章》。

5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有哪些?它们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主要有:空想社会主义(莫尔等)、霍华德“田园城市”、格迪斯出区域规划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奥斯曼巴黎规划、美国“城市美化运动”、英国公共卫生法、住宅与城市规划法、美国分区区划法规、40年代制定的大伦敦规划等。1933年的《雅典宪章》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里程碑,奠定了功能主义的主流地位。代表理论有勒·柯布西耶城市集中主义、赖特的“广亩城市”理论、带形城市理论、佩里“邻里单位”理论、特里普的“扩大街坊”模式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综合理性规划、倡导公众参与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人性化等反思,形成《马丘比丘宪章》,是新时期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总结。

规划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城市规划师必须把城市看做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不应当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之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6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

跨入21世纪,城市未来发展面临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等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城市规划随意性: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市广场、社区街道、景观绿化等建设都应该纳入城市规划。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经常被改动,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

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四追求速度忽视质量;五规划缺乏前瞻性:没有在近期或是较长一段时期内给建设留有一定发展空间,导致了大量的拆迁现象。

1.城市规划的任务?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间资源;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机制,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发展目标相一致;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2.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1)深入开展城市规划研究工作是新形势下重要的基础工作。(2)完善规划编制体系,提高规划质量和水平。(3)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4)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5)深化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加强规划队伍建设。

3.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城市建设、工业生产、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建设和开发和环境保护应有机结合,使得经济效益与环境统一起来。减排节能、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保持城市发展过程的历史延续性,在规划过程中,注意文脉的承继、历史遗存的保护把科技、文化的进步与传统文化遗产继承统一起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努力构建城市特色。

(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作为时代文明集中体现的城市--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统一的载体。全球化时代,随着我国加入WTO,城市规划更应为城市中所有居民创造健康的城市生活。讲求社会公平,达成各社会集团和谐、公平相处。重视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我们追求的目标。

4.城市规划工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工作特点?

(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2)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5)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9)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城市规划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现实性,关注时效性、可操作性),民主性(公共资源的配置——社会利益调整的手段)。

5.城市规划调查的内容有哪些方面?调查方法?

①区域环境:不同的规划阶段有不同的区域范围,均需将所规划的地域纳入更广阔的范围统筹研究。②历史文化环境:通过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调查,把握城市发展动力及城市形态的演变原因。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发展演变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③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涉及自然地理环境、气象和生态因素。④社会环境: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及变迁)、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⑤经济环境:经济环境的调查,在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中的重点有所不同。在总体规划阶段,主要涉及区域的、城市的整体经济状况,而详细规划阶段则主要侧重于地区性的或项目的经济状况。⑥市政基础设施:各种市政设施的“源”及其管网的调查。⑦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调查各类土地的界限、用地性质。

现场踏勘或观察,抽样(1%左右的市民)、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会,运用文献资料。

6.城市规划基础资料的内容?

(1)城市勘察资料:主要包括工程地质,地震地质,水文地质,(2)城市测量资料,

(3)气象资料,(4)水文资料,(5)城市历史资料,(6)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7)城市人口资料,(8)市域自然资源资料,(9)城市土地利用资料,(10)工矿企事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11)交通运输资料,(12)各类仓储资料,(13)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社会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14)建筑物现状资料,(15)工程设施资料,(16)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等资料。(17)城市人防设施及其它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资料。(18)城市环境资料。

7.城市规划的层面?各层面的主要内容?一般城市规划分为战略性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和实施性规划(建设控制引导,法定性规划)两个层面。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

8.城市规划体系的组成?

①调查分析预测: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条件。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规划布局: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③区域发展支撑条件: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④实施保障: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9.城镇体系的概念?

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10.城镇体系布局中“三大结构”?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11.城市规划区的概念?

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12.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内容及成果要求?

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文字说明: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初步方案。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防灾、环境保护、重点建设项目等提出意见。提出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的意见。原则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图纸要求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比例为1:50000~1:200000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重要工矿和风景名胜区。城市现状示意图:图纸比例1:10000~1:25000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及重要基础设施。城市规划示意图:图纸比例1:10000~1:25000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地、主要干道、河湖水面、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等。

13.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重要体现;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

14.试述科学发展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体现。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题中之意。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对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是最大的支持,同时,也是更加严峻的考验。这些年,我们制定了不少规划,总体上看,成绩不小,水平不断提高......

1.城市由哪些系统构成?

空间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生态系统。

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

①工程地质: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地形条件,冲沟、滑坡、崩塌、岩溶、地震。②水文及水文地质。③气候;太阳辐射、风向、气温、降水与湿度。

3.用地评定的内容与分类?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有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包括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

4.居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规划布置原则?

①住宅用地②公共服务设施用地③道路用地④公共绿地一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二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三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四类居住用地: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①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适应城市总体结构布局的需要;尊重传统文化,体现生活的秩序、效能、需求;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注意生态效应的原则;符合控制指标的需求;营造社区生活环境。②居住用地的分布:中小城市:集中布置,②自然地形等,产业分布及道路网络的影响:分散布置。

5.工业用地布置的基本要求?

1.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用地形状和规模,地形需求,水源需求,能源需求,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需求,工业的特殊要求。

2.交通运输的要求。

3.防止工业对环境的污染。

4.工业与居住区的空间关系:工业区与配套居住区的安排要使职工上下班方便。

6.公共设施的概念?其用地指标是如何确定?

城市中为社会公共活动服务的行政、经济、体育、科研、福利等机构或设施的建设用地。按人口变化情况计算——与人口有关的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根据各专业系统和有关规定来确定——有一些公共设施自身业务与管理的需要自成系统,并各自规定了一套具体的建筑与指标。根据地方的特殊需要,通过调研,按需确定。城市公共设施指标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城市具体需要与条件,同时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7.公共设施分布规划应考虑哪些方面?

1公共设施项目的合理配置2.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半径3.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4.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5.公共设施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创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组织街景景点。6.公共设施的分布要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7.公共设施的布置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8.仓储用地布置的一般技术要求?

要满足仓储用地的一般技术要求如:地势高,有利于排水。有利于交通运输(接近货运量大,供应量大的地区),有利于建设,有利于经营(相同类型的集中,不同类型的分别布置在不同地段)节约用地。沿河布置时,注意岸线的利用。满足环保、安全、卫生方面的相关要求。

9.城市绿地的涵义、功能与作用?

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

1.提高城市环境自然生态质量

2.有利于环境保护

3.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调适环境心理。

4.增加城市地景的美学效果。

5.增加城市经济效益

6.有利于城市防灾。

10.城市绿地的规划布置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本底系统。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要有利于城市生态机制的优化及运作,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构筑城乡一体化,联结区域关联环境,合理布置各种功能绿地。通过绿地与城市其他功能用地的组合,发挥整合化的功能与环境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均衡、共享、便利。结合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景观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要通过绿化、建筑、自然地理特征的有机组合,塑造有美学价值的城市景观,强化城市空间的个性。同时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充实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1.城市发展战略及其背景。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历史背景: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分析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区域及城市基础条件,经济基础。

2.城市规划纲要的任务及内容。

任务是研究确定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及战略部署。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将其战略目标在城市物质空间上的落实和具体化。为使二者更好的衔接,在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之前,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3.城市性质的含义及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职能、主导因素、基本因素)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主要职能。从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认识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因素中去认识。

4.城市人口概念、城市人口规模估算基本原理及方法。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人口是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包括城市市区和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①劳动平衡法:按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经济的增长,确定新增基本人口数量,然后按基本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例,推算城市的总人口。②职工带眷系数法:根据新增就业岗位数及带眷情况来计算。③递推法

5.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自觉的发展、理智的。既承认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享受的权利,又承认人类对环境的保护责任和义务。

6.城市环境容量的概念。

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具体的说: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安全卫生要求下,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以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强度提出的允许限度。)

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8.生态城市的概念。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即高效、和谐、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城市规划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度计划及中长期计划的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城市规划的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的是有关生产力布局、人口、城乡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发展计划。城市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确定的内容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内容等。城市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落实作空间上的部署。城市规划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尚无法涉及但却会影响城市长期发展的内容,应作出更长远的预测。

1.现代交通的发展趋向?

综合运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补充,综合利用)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速度。

2.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1.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安全、快捷、方便、卫生的要求;绿化、环境、景观的要求;功能明确,系统完整;交通均衡分布;恰当的干道网密度。

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5.满足地下管线及与人防工程要求。

3.掌握城市道路系统的技术空间布置的主要内容及有关技术要求。

(1)交叉口间距,快速路:1500--2500,主干路:700--1200,次干路:350--500,支路:150--250。(2)道路网密度①城市干道网密度:大城市为2.4~3 km/k㎡,中等城市为2.2~2.6 km/k㎡。②城市道路网密度:大城市为5~7 km/k㎡,中等城市为5~6 km/k㎡。(3)城市红线宽度:道路实际宽度根据周边用地功能、交叉口而发生变化。红线不应该一定是一条直线。快速路:60--100;主干路:40--70;次干路:30--50;支路:20--30。(4)城市横断面类型①一块板道路横断面②两块板道路横断面

4.道路红线?干道网密度?道路网密度?交叉口间距?

道路红线的概念: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城市干道网密度=干道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城市道路网密度=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

5.道路断面形式?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

①一块板道路横断面:适应非机动车、机动车均较少的情况。②二块板道路横断面:适应非机动较少、机动车较多。③三块板道路横断面:适应非机动车较多,机动车较少的情况。④四块板道路横断面:适应非机动车较多,机动车较多的情况。

6.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了解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的布置要点。

1.铁路:中小城市客运站通常采用通过式的布局形式,可以提高客运站的通过能力;大城市客运站常采用尽端式或混合式布置,可减少干线铁路对城市的分割。

2.港口:港口城市的规划要妥善处理岸线利用、港区布置及城市布局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船舶航行、货物装卸、库场储存及后方集疏运等四个环节的布置。

3.公路:①要有利于城市与市域内各乡、镇间的联系,适应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划要求。②干线公路要与城市道路网有合理的联系。过境公路应绕城(切线或环线)而过。③要逐步改变公路直穿小城镇的状况,并注意防止新的沿公路建设的现象发生。

4.航空港:①净空限制要求:机场跑道中心与市区边缘的最小距离应5~7km以上。②通讯联络的要求:避免电波、磁场等对机场导航、通讯系统的干扰。③与城市距离的要求:国际民航机场与城市的距离一般应超过10km。

7.城市停车场的规模要求?服务半径?分布要求

总用地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计算。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80%-9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10%-20%. ①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在市中心地区不大于200m;一般地区不大于300m;②自行车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宜在50~100m,不大于200m。 1.外来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应设置在城市的外环路和城市出入口道路附近。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分布:在市中心和分区中心地区。

8.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

规划中公路和城市的关系一般有三种情况:①到达交通。以城市为目的地,要求公路线路直通市区并与城市干道直接衔接。②过境交通。尽可能由城市边缘通过。③联系市郊各区的交通一般多采用环城干道解决,根据城市大小,可设不同数量的环线。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__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心得

有些考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会超过平时的水平,而有些同学则正好相反,这就是如何发挥考试技巧的问题。我建议你不妨按以下方法试试看。 一、注意临场心理调节。当你进入考场后切莫慌张,可用“我能行”、“静心”、“认真”等自我暗示来稳定自己的情绪。 二、把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全丢掉,轻装上阵,尽力而为。 三、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动笔,用十分钟时间浏览试题,领略各题的难易、分值,然后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四、答题前,要逐字逐句审清题意,明了要求。答题力争简明扼要,答其所问。卷前的“注意事项”要仔细过目。 五、分值较小的题,如果一时做不出来,可先放一放,抢时间先做会做的题,然后再回头考虑本题。 六、有些看起来较容易的题目,其中可能有难点,切忌疏忽大意。 七、巧用图表法,碰到有些数学难题,可将已经数和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列成图表,然后进行分析。找出解题的方法。 八、复查是考试中的重要一环,如果时间来不及,宁可把做完的题先复查一遍,而不做无把握的题。 九、不要见别人交卷就着慌,草率收兵,要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圆满的答完、检查完。 十、考完一科后,精神要放松,不要参加考生之间的议论或互相对答案。应抓紧时间清醒头脑,做好考下一科的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所有参加考试的人来说,就是在与时间做斗争,很多考生可能是边工作边学习的,时间成了最稀缺的资源,有的时候不是因课程困难而通不过考试,往往是因为时间不够,才名落孙山,这是最让人懊恼的,因为这样只能来年再考,就会耽误更多的时间。所以如何安排时间,应该是大家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但每个人因为工作情况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自制力不同,所以能够实行的方法也千差万别,但基本上我总结了一下,无外乎如下两点: 一、开源 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如果你挤总会有的,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申请假期 考前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请几天假,哪怕是请半天假也好,好好休息休息,对考试也极有好处。 2、放弃休闲活动 考前的一段时间建议同学们暂时停止休闲活动,不仅仅是因为可以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休闲活动会分散一个人的精力,这会影响你的专注力。 3、利用休息时间 如果工作实在是很忙,就只好利用休闲时间和睡眠时间了,每天保持最基本的6-8小时睡眠,然后利用其他时间复习,可能会很辛苦,不过趁年轻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4、利用零散时间 可能每天很多考生都有很多时间花在交通上,我建议大家把这点时间利用起来,背几个单词,做几道选择题,都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MP3录下自己背诵的资料,然后在路上反复听。我举这个例子,只是零散时间中的一种,比如午休等等其他时间如果合理安排计划一下,把时间分配一下,制定出这周的作息时间,你会发现,以分钟计算时间的人,比以小时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60倍。 二、截流 一寸光阴一寸金,浪费时间是最奢侈的,而最可怕的是很多考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自己却并没有意识到,下面列出了几个方面,希望大家能注意: 1、集中时间复习 大自然界万物都存在惯性,学习也是一样,半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很难让人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所以建议大家尽量抓紧整块时间,不要浪费,几个小时专注于一个科目,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很容让人进入状态,大大提高记忆和理解的效率。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下的城市规划 在公共政策的角度下讨论城市规划,从单纯的物质形态设计逐步深入转变对社会内在问题的分析、理解,直到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技术等方面得问题。 标签:公共政策概念演变城市规划 一、序言 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聚居模式的变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进行工作和生活。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掀起了各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浪潮。城市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高度文明的同时,却是以牺牲人类的生存空间位代价。随着城市的不断向四周蔓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人口爆炸、交通拥挤、空气混浊、传染病肆虐、农田绿地不断被蚕食、河流等水资源日见匮乏、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等问题,关键要解决好城市问题,针对城市运营中产生的“城市病”,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具体来说,城市规划是一种以公共利益为核心,摒弃以往城市发展缺陷,由政府权威智能部门依据现在有的资源技术手段,确定城市性质、规模,科学的预测城市发展方向,对当前城市土地和各项资源配置进行有效控制,协调城市发展布局,以实现一定时期内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践活动。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良好的城市规划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可以使城市物质环境协调发展,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城市伴随着城市规划观念的变迁和社会经济以及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前进。 二、规划理论演变过程 城市规划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个从蓝图转变为一个过程,即由技术性规划向政策性规划转变。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城市规划是被视为放大的建筑设计。二战后到60年代的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规划仍旧和单体建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直到1969年,麦柯劳林的《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统探索》出版,标志着城市规划已经由“物质形态设计”的“艺术”转变为“系统理性”的“科学”。无论是传统的“物质形体设计”的城市规划,还是“系统理性”的城市规划,都认为城市规划需要依靠具备相关知识技能或是具备科学系统分析和理性决策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随着城市的社会问题得到人们的重视,体现多元民主、公众参与、平等协商等城市规划内在价值要求的“公共政策”性规划渐渐取代了纯粹意思上的“技术”性规划。 在现代城市规划工作中,虽然有许多技术工程问题需要研究,但这些只是实现城市规划的局部手段,不是全部,分析和解决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才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现代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的干预是为了社会公众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考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吐血整理 注册规划师备考经验

注册规划师考试复习重点 一、《城市规划实务》在实施注册城市度中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l、《实务》的含义: 城市规划实务主要是指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规划及设计方案的审核、规划文件的拟定、管理案件的处理、建设工程的规划验收、违法建设的查处等实际业务工作,是注册城市规 2、《实务》在实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制度中的重要性。 考核规划人员的业务工作能力。包括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法规、政策能力,对规划问题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是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师综合素质,从而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编

3、《实务》一书的特点: 以结论性条文为主,条条多,论述性较少。要学习掌握《实务》的内容,必须在学习、理解《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和《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由于《实务》的重要性,在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中,《实务》的绝大部分内容被列为应试者应"掌握"的要求,按考试大纲要求,《实务》一书共三部分20项具体内容中,被列为"掌握"要求的有16条,占80%;另4条也被列为"熟悉" 实例、案例、表格较多。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实例和案例加深理解,提高规划师的业务工作能力。我们学习《实务》一书是。要下功夫很好理解这些实例、案调、表格,从中掌握要领.置、学习《城市规划实务》应掌握的一些主要内容根据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国家近年来下发的有关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文件的要求,在全面学习

理解《实务》的基础上,我个人体会应掌握以下内容: l 本部份应熟悉城镇体系规划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掌握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案和控制详细规划方案的编 城市规划方案编制的方法与工作重点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包括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其编制方法与工作要点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工作阶段划分。均分为五个阶段; 2)制定规划编制工作计划得考虑的基本因素;

城市规划原理试卷二

《城市规划原理》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5分,共30分) 1、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 A.经济 B.速度 C.规范 D.秩序 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A.1/20000---1/5000 B.1/10000---1/5000 C.1/10000---1/2000 D.1/30000---1/2000 3、()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居住区内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基本都是用这种方式。 A.人车交通分行 B.人车共存 C.人车混行 D.人车部分分行 4、广场四周的建筑高度、体量应与()相协调。 A.广场尺度 B.广场布局 C.广场规模 D.广场功能 5、大连市是一个有名的城市,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便利,并且商贸也十分便利,那么大连市从城市类型来看属于什么城市() A.工业城市 B.商贸城市 C.交通港口城市 D.综合性城市 6、( )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 A.城市建设 B.城市发展 C.城市规划 D.城市管理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生态绿化的功能表现在为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创造条件,提供休闲观光场所 B.无锡市的山水城市布局方案使城市结合自然环境,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应 C.莫斯科的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满足居民休息需要,二是为了美化环境(保持自然环境的再生能力) D.波兰华沙郊区的休息区规划将华沙的休闲活动场所构成从居住到整个城市地域的多级结构 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矿业城市的特点() A.矿区工业生产特点决定了矿区居民点布局形式 B.矿区城市的规划布局要很好考虑地形条件和地质条件 C.不同的矿产性质和种类的矿业城市在规划布局上也会有不同的特点与要求 D.矿藏的分布对矿区城市影响并不重要 9、中国古代从那个朝代开始在都城内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 A.周 B.商 C. 唐 D.宋

城市规划原理40模拟题

[模拟] 城市规划原理40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风景名胜区要处理好()的关系,把()放在首位。 A.保护和利用;保护 B.开发和利用;利用 C.保护和开发;保护 D.保护和发展;发展 参考答案:A 第2题: 城市生态规划即是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城市规划原则,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能动地调控()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A.城市空间 B.城市社区 C.城市居民 D.自然环境 参考答案:C 第3题: 推动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新兴产业 B.城市文化 C.全球化 D.科学技术 参考答案:D 第4题: 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是指()。 A.其他绿地 B.生产绿地 C.附属绿地 D.防护绿地 参考答案:A 第5题: 《镇规划标准》考虑调整因素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每人()平方米。 A.70~100 B.75~120 C.75~140

D.80~160 参考答案:C 第6题: 下列()不属予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 A.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换乘枢纽 B.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与城市大型公共设施人流的换乘枢纽 C.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与城市对外客运交通的换乘枢纽 D.各类城市公共交通线路与转换公共交通的其他交通工具的换乘枢纽 参考答案:B 第7题: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下列()不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 A.建设条件分析 B.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C.确定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 D.竖向规划设计 参考答案:C 第8题: 由于具有(),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不仅是专业技术,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A.全局性和单一性 B.全局性和综合性 C.分散性和单一性 D.分散性和综合性 参考答案:B 第9题: 下列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程序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审批机关批准同意修编,开展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 B.规划草案公告20日以上,组织编制单位采取论证会、听证会 C.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 D.在政府审查基础上,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参考答案:B 第10题: C3级民用机场的指标为()。 A.机场长度800~1200m;翼展:24~36m B.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24~36m C.机场长度1200~1800m;翼展:15~24m D.机场长度>1800m;翼展:52-65m 参考答案:B

关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若干思考

文章编号:1009-6825(2011)23-0007-03 关于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若干思考 收稿日期:2011-05-02 作者简介:孟江平(1982-),男,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00 孟江平 摘 要:结合国内城市规划处于转型期的现状,针对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城市规划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及其地位和作用,并阐述了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绩效,指出应及时建立约束机制,引入政策评估体系。关键词: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地位,作用,绩效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城市规划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 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的认识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接受。特别是《城乡规划法》在提高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加强规划管理、加强公众参与与监督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愈发体现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然而结合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及 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实践所体现出来的特征我们发现,中国的城市规划改革之路还任重而道远,至少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城市规划代表的 “公共利益”纵观历史,早期的传统规划师是将规划和政治分开来区别对 待的。认为规划就是价值中立的理性工具, 美国规划管理学者曾经说 :“规划……可以超越卑鄙的政治。”然而,现实中的规划要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规划要面对的城市系统极其庞大, 牵涉到的利益关系又错综复杂,每个利益主体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诉求与权力。而规划的对象又是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资源的分配只有在利益主体间不停的讨价还价中才能达到最终的平衡。但是利益主体之间又并非是势均力敌的协商关系,总有一方占据着主动,支配着整个讨价还价的过程,成为判断与决策 者, 而另一方就成为被决策者。而这个价值判断与决策的过程就是政治。城市规划的政治性体现了一般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公 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权力机关制定的, 为解决公共问题、保护公共利益,对社会价值所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是一个保障社会公平 与公正的行动方案、计划和规划等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光塔”庄重古朴,“蟠龙塔”轻巧秀丽,两塔遥相呼应,互为衬景,双 塔竞秀成了蟠龙山公园的一大景观,使龙城景观格外生辉。采用现代建筑材料重建的蟠龙双塔已成为柳州市的标志性景观和重 要的文化窗口。柳州蟠龙山文化公园分佛教、 道教、儒家、上古、地方等文化区,浓厚的宗教色彩,引来八方朝者,终日烟香雾绕。在柳江南岸的蟠龙山与灯台山之间重建的新文庙以仿古形式修 建,占地约20亩,西连蟠龙山瀑布广场,东为待修建的窑埠古街,与周边的蟠龙双塔、王氏山房、回族墓地、“天山万里”摩崖石刻等 文物古迹一道, 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c.生态———以植物为背景,以水景为造景特色,注重景观生态设计与滨水景观的营造,体 现生态休闲的自然山水空间。柳州蟠龙山文化公园围绕大型人工瀑布群,在蟠龙山、灯台山之间的空地上进行植物造景,强调公园绿化与外围背景山体的渗透和协调,配置色彩丰富,造型美丽的本土植物, 如种植以小叶榕、竹类、棕榈科植物为主干景,配置其他乔木和时令花卉,铺设草坪,营造绿色景观,既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又能表现地域特色。 4启示 21世纪的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对地域文化延续的载体,过分痴 迷于全球性的科技文明,并不符合将各族文明多元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地区、各个城市都应该探索各自的发展规律,拟定各自 不同的发展模式。一个能够为我们提供认同性的景观环境应该是环境上、文化上、象征意义上的表达,是独特文化形成的。文化形成的景观不仅仅只是视觉风格上的事情,而是文化、人的行为、环境等因素完整融合的产物,独特的文化特性或风格不是可以刻意模仿和贴在设计表面的,它是深深地融入独特文化模式的结果。只有尊重本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遵循本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充分挖掘地域传统文化内涵,使文化在景观设计中释放出鲜活的、独特性的魅力,让地域文化的营养赋予创作的作品以生命。参考文献: [1]Simonds ,J.O.Landscape Architecture :A Manual of Site Plan-ning and Design [M ].New Fork :McGram-Hill ,1997. [2]李洁.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组合观念[J ].山西建筑,2010, 36(22):36-37.[3]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J ]. 建筑学报,2000(15):77-78.[4]吴良镛.“山水城市”与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纵横谈[ J ].建筑学报,1993(6):29-30.[5]设计尊重自然———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http ://www. ddyuanlin.com /html /article /2007-08/07/18310.html. On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regional culture LI Hong-jian Abstract :Taking Panlongshan culture park in Liuzhou as the example , the paper from the natural ,the social and humanistic attributes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landscapes design ,illustrat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modern landscapes design for the regional culture ,so as to inherit ,ex-tend and develop the regional culture. Key words :landscapes design ,regional culture ,park ,humanistic attribute · 7·第37卷第23期2011年8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7No.23Aug.2011

2008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全真模拟试题(5)

2008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全真模拟试题(五) 单项选择题 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A.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B.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提纲,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主线 C.确定区域规划中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 D.论证城市在区域空间发展中的地位 2.下列关于工业革命后的城市问题,提出的有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正确的对应关系是()。①索里亚·玛塔(SofiaYmata);②西谛(CamilloSitte);③戈涅(TonyGarnler);④格迪斯(PattickGeddes);⑤工业城市;⑥城市形态研究;⑦线形城市; ⑧现代城市演进学说。 A.①—⑥;②—⑧;③—⑦;④—⑤ B.①—⑧;②—⑦;③—⑤;④—⑥ C.②—⑥;①—⑧;③—⑤;④—⑦ D.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3.地块控制性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属于指导性指标的为()。 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 B.用地面积、性质 C.容积率 D.建筑密度 4.衡量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用地规划结合的程度,很重要的一条标准,是看其是否最大程度()。 A.减少居民出行次数 B.减少货物的周转周期 C.减少交通 D.减少道路长度 5.下列关于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陈述错误的是()。 A.城市分散发展理论的基础在于经济活动的聚集

D.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包括了田国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有机疏散理论等 C.城市分散发展理论是建立在通过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的 D.城市发展理论认为,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 6.索里亚·码塔的线形城市以()为前提。 A.城市运输 B.城市工作 C.城市居住 D.城市道路 7.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交通行为的运作是指()。 A.城市运输系统 B.城市道路系统 C.城市交通管理系统 D.城市对外交通系统 8.我国公路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及其在国家公路网中的位置,可分为()。 A.国道、省道、县道 B.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C.国道、省道、市道、县道 D.国道、省道、市道 9.青岛市的城市职能有:外贸、海港、纺织机械工业、国防、疗养、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可见青岛的城市性质是()城市。 A.港口 B.轻工业 C.疗养 D.海洋科学研究 10.机场的选址应()。 A.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B.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修订版)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 二OO八年六月

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实务》。本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在《城市规划实务》科目中,“掌握”是指考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一、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考试科目,内容是关于城市与城市发展的知识,城乡规划学科知识,城乡规划体系知识,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形成的知识,城乡规划编制的知识,城乡规划实施的知识。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所具备的城乡规划理论知识的状况,包括对城市发展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对城乡规划制定、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 1.城市与城市发展 1.1 城市与乡村 1.1.1 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 1.1.2 熟悉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特点 1.2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 1.2.1 了解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1.2.2 熟悉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差异 1.2.3 熟悉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 1.3 城镇化及其发展 1.3.1 熟悉城镇化的含义 1.3.2 熟悉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1.3.3 熟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及当前状况 1.4 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的关系 1.4.1 熟悉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1.4.2 熟悉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4.3 熟悉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4.4 熟悉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及主要理论与实践 2.1 国外城市与城市规划理论 2.1.1 了解欧洲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2.1.2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2.1.3 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2.1.4 熟悉现代城市规划主要理论发展 2.2 中国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发展 2.2.1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2.2.2 了解中国近代城市发展背景与主要规划实践 2.2.3 熟悉我国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发展历程 2.3 当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2.3.1 了解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和趋势 2.3.2 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2.3.3 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3.城乡规划体系 3.1 城乡规划的内涵 3.1.1 掌握城乡规划的概念 3.1.2 熟悉现代城乡规划的基本特点与构成 3.1.3 熟悉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3.1.4 熟悉规划师的角色与地位 3.2 我国城乡规划体系 3.2.1 熟悉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 3.2.2 熟悉我国城乡规划行政体系的构成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 答案)

2017年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得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城市形成得表述,正确得就是() A.城市最早就是军事防御与宗教活动得产物 B.城市就是由社会剩余物资得交换与争夺而产生得,也就是社会分工与产业分工得产物 C.城市就是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得产物 D.“城市”就是在“城”与“市”功能叠加得基础上,以贸易活动为基础职能形成复杂 化、多样化得客观实体 2.下列关于全球城市区域得表述,准确得就是() A.全球城市区域由全球城市与具有密切经济联系得二级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 B.全球城市区域就是多核心得城市区域 C.全球城市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相互合作,与外部城市相互竞争 D.全球城市区域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尚未出现 3.下列关于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得表述,错误得就是() A.1949-1957年就是我国城镇化得启动阶段 B.1958-1965年就是我国城镇化得倒退阶段 C.1966-1978年就是我国城镇化得停滞阶段 D.1979年以来就是我国城镇化得快速发展阶段 4.下列关于古罗马时期城市状况得表述,错误得就是() A.古罗马城市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B.古罗马城市以广场、凯旋门与纪功柱等作为城市空间得核心与焦点 C.古罗马城市中散布着大量得公共浴池与斗兽场 D.罗马帝国时建设得营寨城多为方形或长方形,中间为十字形街道 5.下列关于“有机疏散”理论得表述,正确得就是() A.在中心城市外围建设一系列得小镇,将中心城市得人口疏解到这些小镇中 B.中心城市进行结构性得重组,形成若干个小镇,彼此间以绿地进行隔离 C.中心城市之外得小镇应当强化与中心城市得有机联系,并承担中心城市得某方面功能 D.整个城市地区应当保持低密度,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应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6.下列关于柯布西埃现代城市设想得表述,错误得就是() A.现代城市规划应当提供充足得绿地、空间与阳光,建设“垂直得花园城市” B.城市得平面应该就是严格得几何形构图,矩形与对角线得道路交织在一起 C.高密度得城市才就是有活力得,大多数居民应当居住在高层住宅内 D.中心区应当至少由三层交通干道组成:地下走重型车,地面用于市内交通高架道路用 于快速交通 7.下列关于城市发展得表述,不准确得就是() A.农业劳动生产率得提高有助于推动城市化得发展 B.城市中心作用强大,有助于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得均衡发展 C.交通通讯技术得发展有助于城市中心效应得发挥 D.城市群内各城市间得互相合作,有助于提高城市群得竞争能力 8.下列关于城市空间布局得表述,正确得就是() A.城市轨道交通线、地面公交干线应当与城市主干路组合,形成城市交通走廊 B.城市街区内应当有多种不同功能,保证居民能够就近就业 C.城市居住地得布局应充分考虑小学得服务范围,避免学生穿越城市主干路 D.城市中心区土地价格昂贵,应该鼓励各地块进行高强度开发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模拟试题

1 在下列城市中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称是(C) A 南京B苏州C 常熟D 扬州 2现代城市交通的灵魂是(B) A 经济 B 速度C规范D秩序 3历史地段土地使用调整的途径:(A) ①保持原用途②恢复原用途③纳入部分其他用途④改为新的用途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以下什么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保障(A) A.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 B.城市规划 C.历史沿革 D.城市居民的认知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C)大类 A.46 B.68 C.10 D.73 6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的比例尺一般为(C) A、1/20000---1/5000 B、1/10000---1/5000 C、1/10000---1/2000 D、1/30000---1/2000 7某消防站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有车五辆,则该消防站为(B) A、一级消防站 B、二级消防站 C、三级消防站 D、四级消防站 8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C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A 4 B 5 C 6 D 7 9下面哪个类型是内廊式住宅和外廊式住宅的变形式,一般用于高层住宅。(C) A 并联式 B 梯间式 C 跃廊式 D 内天井式

10(C)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居住区内最常见的居住区交通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在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比较适合,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基本都是用这种方式。 A.人车交通分行 B.人车共存 C.人车混行 D.人车部分分行 11仓储用地是指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的用地,以下属于它的有(C) A 商业服务内部的 B 对外交通设施内部的 C 包装加工车间的 D 工业企业内部的 12郊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A) A疏散一些不适宜在城市中心区发展的工业企业 B.大城市建成区的蔓延 C城郊防护林待遭到破坏 D农田蔬菜地遭受蚕食 13建设部制定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的总体期限一般为(B)年,同时应当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A.10 B。20 C。30 D。50 14广场四周的建筑高度、体量应与(A)相协调。 A 广场尺度 B 广场布局 C 广场规模 D 广场功能 15居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A 800~1000m B400~500m C 150~200m D50~100m 16混合通道时,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约为(C) A.300辆/时 B.350辆/时 C.400辆/时 D.450辆/时 17在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中,(B)是其中最为重要和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

全国城市规划师执业 资格考试大纲 全国都市规划执业资格考试科目为:《都市规划原理》、《都市规划治理与法规》、《都市规划有关知识》、《都市规划实务》。本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不用把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把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样知识。在《都市规划实务》科目中,“把握”是指考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一、都市规划原理 二、都市规划治理与法规 三、都市规划有关知识 四、都市规划实务 一、都市规划原理 《都市规划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考试科目,内容是关于都市与都市进展的知识,都市规划学科的知识,都市规划体系的知识,都市用地与空间布局的知识,都市规划编制的知识,都市规划实施的知识。本科目的目的是:考核应试人员所具备的都市规划理论知识的状况,包括对都市进展及都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理论的具备程度,对都市规划编制、实施等有关的专业理论的具备程度。 1. 都市与都市进展 1.1 都市的形成与进展规律 1.1.1 了解都市形成的要紧动因 1.1.2 了解都市进展的差不多规律 1.2 都市的物质构成、社会构成和产业构成 1.2.1 熟悉都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 1.2.2 了解都市社会的差不多特点及与农村社会的要紧差不 1.2.3 了解都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3 都市社会经济进展与都市化的关系 1.3.1 把握都市化的含义 1.3.2 熟悉都市化进程与经济进展的关系 1.3.3 熟悉都市化进程与社会进展的关系 1.4 都市与区域进展的一样规律 1.4.1 熟悉都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1.4.2 熟悉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进展的一样规律

土木工程类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3模拟试题与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模拟13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 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 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 答案:B 2. 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答案:C 3. 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 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 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 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 答案:D 4.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采掘业 B.物流仓储业 — 1/26 — — 1/26 —

C.建筑业 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 答案:B 5.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A.城市性质与规模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 答案:A 6. 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A.建筑布置规模 B.以宫殿为核心 C.以广场为核心 D.以神庙为核心 答案:D 7. 《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答案:B 8. 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 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 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 答案:D 9.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 — 2/26 —

城市规划政策与法规

关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与法规的讨论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经过百年的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史,人们越来越发现城市规划需要更多地关注广泛的社会问题,城市规划更应该强调实现目标的过程和时间顺序。“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已成为政府、规划者乃至公众的共识。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城市发展建设实践经验证明,城市规划面临着向市场经济职能的转变,2008年开始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在总结原《城市规划法》的基础上,更加强调把社会公共利益放在核心位置,提出重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等规定,体现了社会公共利益基本构成在城乡规划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开发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空前提高,但各种各样的公共问题又随之而来。在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宏观建制有了相当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了持续改善。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公共问题,如环境恶化、人口爆炸、气候变暖、网络诈骗、地下水超采、垃圾肆虐、森林面积缩小、水土流失、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基础设施缺乏长期的保养机制等。面对这些公共问题,显然是任何私人组织所不能解决的。因此,只能诉诸于政府通过城乡规划制定灵活高效的公共政策和法规,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培养解决公共问题的适当机制,激励公民社会在政府引导下与政府努力协作,共同解决公共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价值取向是判定政策性质、方向、合法性、有效性和社会公正程度的依据,它直接影响社会资源的流向与分配形式。城市规划作为决策者对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配置城市资源、有效平衡公共利益等对城市的复杂关系进行调整和协调。这一过程必须在确定政策选择和制定政策的一个价值排序基础上来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人在城市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着主要作用,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当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政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城市规划公共政策成为推动人全面发展的动力,进而成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桥梁。要强调以人为本,那就必须要强调公平的社会理想和原则,它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社会权利关系的理性追求。从多种价值中进行选择或排序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判断问题,也包含着对道德因素评判的过程。要做好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的协调平衡,必须树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协调理念,强化城市规划的政策性,兼顾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公共政策的道德要求。 城市规划是政府掌握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它既能在城市的空间配置及环境建设中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意图,又能平衡和维护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政府通过城市规划制定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将对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和谐进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A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A 一、名词解释(5分*5个= 25) 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3.城市职能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5..户室比 户室比又叫户型比,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总套数的比重 二、单项选择题(4*8=32) 1.城市道路应分为(B )。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 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产业分成(A)。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3.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指( b )。 A.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B.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c.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D.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4.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 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