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类论文

医患关系类论文
医患关系类论文

学校代码:10226

大庆校区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和谐医患关系构建

所在系部:人文社会科学系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方向)

年级: 2008级

学号: 0817210121

姓名:张春阳

指导教师:邓玉霞杨秋菊

实习单位:北京友谊医院

起止日期: 2012 年 1 月至 2012 年 4 月

2012年 5月 20日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1. 文献综述 (3)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3)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3)

1.3 研究现状 (3)

2. 前言 (4)

3. 医患关系及其现状 (5)

3.1 医患关系的概念 (5)

3.2 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 (5)

4.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5)

4.1 体制因素 (5)

4.2 患方因素 (6)

4.3 医方因素 (7)

4.4 媒体导向 (8)

5.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8)

5.1 增加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8)

5.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9)

5.3 强化医院管理服务 (9)

5.4 建立医疗保险制度 (10)

5.5 加强医德建设 (10)

5.6 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效应 (10)

5.7 建立健全的监督激励机制 (11)

6. 结论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浅谈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中文摘要

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其原因包括体制因素、患方因素、医方因素、媒体导向等等。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立法、医院推进改革、媒体发挥正面作用、以及全社会的监督等多方主体,齐心协力,和谐医患关系才有可能实现。

关键词:医患关系;和谐;措施;因素

Abstract

Tens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has become a social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 The reasons include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e risk of side factors, the medical side factors, the media-oriented, and so on.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Be possible to achieve by increasing government spending, improve the legislative and hospitals to promote reform and multi-main of the media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as well as the supervis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make concerted efforts to build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Harmonious;Build;Element

一文献综述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发展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医患关系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不仅影响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更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活适量提高的一道难题。为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切实解决人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求我们在考虑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本文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文的研究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成果,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才能认识到我国医患关系的严重程度,进而从中得出解决该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2描述性研究方法

通过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对专家以往的研究成果有了一定的认识。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自己的理解。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首先介绍医患关系的定义,然后简介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我国医患矛盾的严重程度,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2拟分析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从体制原因、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媒体导向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引出论文主题。

3结合相关文献、政府出台措施、以及国外的经验,拟提出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措施。对多个主体提出建议,希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突出文章重点。

(三)研究现状

香港大学医学院许志伟教授从医学专业的产生、特点的历史分析出发,认为医患关系首先而且主要是一种信托、诚信关系。当然这种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关系,但是诚信是医患关系的基础。

史云政政委、第四军医大学郭照江教授和昆明医学院人文学院张瑞宏院长等专家,从学科研究方向、医疗纠纷中医生的心理特征和医患关系管理等角度,就医学伦理学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医患关系现状及原因,对解决医学伦理学棘手问题提出了解决新思路。

二前言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医患关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与建议,缓和医患矛盾,为促进医院发展及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对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医疗体制发展尚不完善,不能很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患者的某些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医生的工作压力大、强度大,造成医患关系持续紧张,医院成为矛盾爆发点。另外,随着经济发展,患者对医院、医生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新要求。而由于某些医生工作不到位,存在个别素质较差医生,以及医院管理漏洞的原因,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此外,媒体的错误导向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另一导火索。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满足人民健康保健需求呢?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立法部门完善法律法规,执法部门严格执行,强化医院管理,建立健全医疗保健制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媒体发挥监督作用,以及全社会的监督。涉及多方面的改革和多主体的努力,和谐医患才有可能实现,才能向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步伐迈进坚实一步。

三医患关系及其现状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

所谓的医患关系就是人们为维护身体健康,提高生命质量而在医疗行为过

程中与实施医疗行为的医疗单位、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它是以疾病和医学技

术为基础,以医学道德权利与义务对立为特征的一种特殊的双向人际关系。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医患关系在医疗活动中由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两大部分组成。非技术性关系是指求医过程中医务人员与病员的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在医疗过程中对医疗效果有着无形的作用。

(二)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进行市场化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得到满足。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疗体制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和缺陷,医患之间还存在着种种短时间内不可调和的矛盾。北京同仁医院血案,哈医大二院天价医药费事件,尤其是近日来的杀医事件。近十年间,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医生普遍感到执业中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患者更是深受看病难、看病贵之苦。

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敌人应该是疾病。然而,现实情况是医生接诊最怕遇上难缠的患者,患者也使劲浑身解数防范医生不负责任。双方你来我往,呈剑拔弩张之势。这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横在构建和谐社会面前的一道难题。[1]

四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一)体制因素

1.医患关系紧张的最根本原因是我国医疗体制不健全造成的

该“体制”包括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医疗保障制度、法律法规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医疗机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减少,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发达,医疗纠纷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部门权责划分不够明确,举证倒置等政策的出台更让医生和患者感到无所适从,这些体制漏洞是医患关系紧张的症结所在。[2]

2.市场经济是大背景

市场经济是我国的基本经济类型,医疗领域不可能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 无论我国的医疗体制如何改革, 都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的, 而医疗活动本身与

社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使其容易成为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更为巨大的领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院实行市场化改革,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中国被列为卫生系统“财务负担”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

3.我国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弊端

我国的医改虽已取得重要进展,医疗保险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当前医疗保障水平仍较低,医疗保险制度,再加上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监管不到位、不健全,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存在弊端,以及政府监管不力等原因。病人看病自费比例较高,遇大病、复杂疾病时往往难以承受巨大的医疗开支,有的甚至卖房交医疗费。这种情况下如果病人死亡了,人财两空,矛盾直接转化成医患冲突,医院成为冲突的爆发点。

4.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大部分优势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而相比之下,部分农村缺医少药,连基本的卫生保健都难以保障,一旦遇到大病难病更是苦不堪言。

(二) 患方因素

1.消费者维权意识高涨

据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连续四年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武汉、广州等地对过千名居民的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增强。在遇到权益受损时,有百分之九十四的消费者表示会主动采取各种行动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顾客是上帝”这句商业活动中的口号被某些患者简单的套用过来。[3]

2.健康意识加强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自身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就更加关注,对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治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同样,对疾病的愈后及效果期望更高。然而,实际上仍有许多疾病是目前无法治疗的。医生能做的只有三件事,减少痛苦、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很多患者认识不到这点。一旦达不到他们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往往容易认为是医院和医生没有尽力。这种不合理的需求和期望影响了医患关系。

3.患者对医疗过程参与意识加强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民文化水平上升,病人自主及参与意识的觉醒,患者更方便了解到与疾病相关的信息,患者要求更多地了解自己病情的方方面面,从疾病的成因到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都希望自己可以参与。但医学知识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医生没用精力和时间,也不可能完全解释清楚。然而,按照知情同意原则,病人或家属有权利知晓治疗真实充分的信息,特别是可能引发的风险,取得病人或家属的自主同意。这就容易使医生在和患者沟通时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4.“就医感受”对医疗满意度的影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就医时也相应的有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患者更注重就医感受,希望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心境下治疗并痊愈。这除了要满足技术性医疗服务需求之外,还对人文性医疗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医生要给予人文关怀,秉着同情心和同理心给予病人足够的精神支持,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一部分经济能力较好的患者还对就医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满足病人的社会需求。以在医院生孩子为例:常规顺产数千元就够了,大城市费用高达上万元的高级产科病房需要提前半年预约。总之,我国现阶段的卫生资源难以满足人民对卫生服务更高层次的需求。[4]

(三)医方因素

1.医务人员收入偏低

众所周知,医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具有特殊性、科学性强、风险高的特点,自身的责任大、压力大,工作量大,在“非典”疫情中,医护人员职业的危险性就充分凸显出来。但医生的收入是和工作的强度和风险极不相称的。导致部分医生心理失衡。医生的收入长期低迷,无法体现工作价值,这也是造成现在一部分医生收红包回扣的根源。同时也造成医生在大众心目中唯利是图的偏见。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引发纠纷的一个因素。[5]

2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欠缺

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往往不能明确界定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所以医方常常出现越权或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造成了非医源性的医患纠纷。作为医护人员,虽然在医学知识构成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法律意识欠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能会出现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规定,而引起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不满,使患方对医方的信任度降低,这是医患矛盾产生的潜在因素。

3.医务人员的工作心态

医生收入低,压力大,风险高,加上社会及不良媒体的报道,负面舆论较多。部分医生心情压抑,工作抱打工心态,对待病,很少关心患方的心理感受。有时甚至会出现面对患方的询问不耐烦、不理睬的情况,导致了部分患者不愿意再与医方进行沟通,这很容易激化医患矛盾的产生。[6]

4.医院重程序轻人文关怀,医德建设不到位。

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以及不合理的补偿机制的影响,医院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有很多医院只是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停留在口号上,而没有落实到现实的工作之中。医院的工作重心偏向经济创收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质量。

(四)媒体导向

医患关系紧张有几方面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这并不是个人的责任,在本质上是政策问题,如果政策没有调整的很好,具体做事的人就会面临尴尬处境。但是,现在舆论为寻求买点,过多地将医疗问题说成是医院和医生的问题,没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试图把患者和医务人员对立起来,做出失实报到。由于公众缺乏对医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对医疗工作高风险性和局限性的不理解,加上部分媒体片面的把医患关系理解为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强调患方的弱势群体地位,试图扮演锄强扶弱角色以唤起大众的共鸣,误导了读者和公众,强化了人们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不满和不信任。对医患关系的紧张、医患矛盾的激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和谐,是一个新的标准,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当前复杂的医患关系,是医学界、法学界、政府和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增加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

1.增加投入,体现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

医疗卫生事业是带有一定福利性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仅靠市场机制管理的结果就是“以药养医”。政府要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负担,药品以“零利润”供应患者,保障中、低收入阶层的医疗服务需求。[7]

2.改变医保费用结算方式

实行医保预付制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从根本上切断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业务收入的挂钩关系,从以往追求经济指标转变为追求居民满意度。使医疗行为趋向合理,医保费用增长得到控制,既解决因不合理的大检查、大处方所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又保证了卫生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应有的报酬问题。这就要破除按项目付费的老机制。支付制度改革就是按病种、按人头付费,这是系统工程。

3.改变医疗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大力扶持乡镇、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人、财、物及政策上予以倾斜,夯实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彻底改变医疗资源地域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并鼓励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医生支援祖国偏远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二)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1.完善卫生法律法规

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和谐医患关系构建制度基础。在医疗活动中,医生行医和患者就医都受到法规的保护和制约,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继续加大卫生立法的力度,逐步完善卫生法律体系,把医患关系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医患关系,解决其冲突性问题是十分必要的。[8]

2.做到责任清晰、权责明确

任何违反法律规定,在医疗机构闹事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医患双方都能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如果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不作为行为,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另外,医疗事故鉴定涉及多个部门,多重管理难免会出问题,容易产生矛盾。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把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统一起来,消除各级医学会鉴定和司法部门鉴定不一致的问题。

(三)强化医院管理服务

1.进行医院改革,适应时代发展

引导医患关系最终走向和谐、走向双赢,需要医院大力推进改革。规范医院医疗过程中的诊断、治疗记录,并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尊重患者的权利,尊重生命的尊严。给患者更多的亲情关怀,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例如:医生对于同一病例,往往可以提出多种诊疗方案,如果医生采取参与-协商或是指导-合作的新型医患模式,根据患者、疾病的个体情况切实设计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提供给患者知情、同意、选择的权利,则必将有助于缓和医患矛盾。

2.取消药品加成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避免医院靠多开药、开贵药盈利的现象,废除“以药养医”这种不合理的经营机制。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更实际的解决老百姓看病药费贵的问题。

3.打造诚信医院

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努力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花费情况,让患者放心;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制度,杜绝药商在医院带钱促销药品的现象;实行医患协议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和接受“吃请”。[9]

(四)建立医疗保险制度

1.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

任何医疗行为都存在风险,医疗的失败对患者而言,意味着“人财两空”。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医院、医生将面临巨额的索赔和责任追究。为了规避医疗风险,让医方放开手脚,大胆治疗,我们应该强行推行医疗保险制度。如果发生医疗事故,由医方与保险公司按投保金额和约定分担损失。[10]

2.社会医疗责任保险体制

保险机制应是独立于医院和政府机制之外的第三方机构,与医院和患者的利益无直接关系,从而更好的保证公平。政府从税收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医疗责任保险基金投入,补偿医疗机构医疗收入与赔偿之间的差距,确保政府投入的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同时采用强制性投保模式,医院和医生也要拿出相应比例,作为医疗机构和医生的风险保障。如果某医生终身未发生事故和赔偿,可在退休后按其投入的比例领取奖金,医疗机构发生赔偿时由医疗责任保险基金额赔付。[11]如果某医院或医生赔付数额较少或较多,可逐年减少或增加保费。保费基金的筹集可类似医保资金筹集模式,三方共同投保,也可募捐社会基金加入等。如果建立医疗意外和补充医疗责任商业保险险种,医患双方在手术前、检查治疗前都可以购买,一旦发生意外或是由于非医务人员过错引起的后果,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适当补偿,使患方心态得到一些平衡,同时也使医患双方共同承担风险。

(五)加强医德建设

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做到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给病人一种亲切感、信任感和安全感。通过强化管理,积极引导医患关系走向和谐。提高人文素质,不仅需要医务人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医院管理,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教育。要强化对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使其从学生时代起就树立良好的人文素养。[12]

2.要加强医患交流与沟通

现在大多数的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只是用传统医学模式进行治疗与护理,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医务人员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以致造成患者对医方不信任、不主动配合,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层次的提高,患者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医疗和护理,而是医疗和护理的评判者、参与者、诊疗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受到患者的监督。而积极地沟通能够使双方达到更满意的效果。[13]

(六)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效应

媒体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积极作用

新闻舆论具有透明的特征和广泛的影响力,可以对医疗机构和人员行为起到监督与约束的作用,客观上推动了卫生部门医德医风的建设。媒体作为舆论机关,

应加强责任意识,不应把医疗卫生界的违规违法个案扩大化。在当前不容乐观的医患关系状态中,媒体应当充分履行舆论引导和社会监督的职责,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出发,既要揭露医疗队伍中的少数害群之马,也应披露患者中存在的“医闹”现状和扰乱医院治安和社会治安的行为。媒体对医疗冲突报道前,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员或招聘一些医疗方面的人才,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贡献力量。真正做到监督各方,共创和谐。[14]

(七)建立健全的监督激励机制

让社会各界的监督员参与到监督激励机制中来

发放医疗改革征求意见函,广泛征求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以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为金标准。增强医护人员的危机感、竞争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提高工作自觉性与主动性。同时,要尽力解决医护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安心上岗,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服务。[15]

六结论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要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让群众享有公平、安全的医疗服务。医方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改变服务理念,提高医疗质量;患者要积极配合和理解;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增加对医疗服务的精力与物力支持。只有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方能最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致谢

首先,感谢对我呵护有加、悉心栽培的母校。这几年的大学生活我收获很多,成长很多。不仅丰富和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更摆正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的一草一木使我难忘,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警醒。我相信,承载着母校希望的我们,必会飞的很高很远。

其次,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邓玉霞老师和杨秋菊老师。正是她们不辞辛苦的耐心指导,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为我的大学生活打上完美的句号。我从两位老师那里不仅学习到了知识,更学习到了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做事态度。

再次,我要感谢陪伴我走过四年,朝夕相处、相亲相爱的同学们。正是有了她们,我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我收获了值得珍藏一生的友谊。

参考文献

1 吕兆丰,王晓燕,张建等.医患关系现状分析研究——全国十城市典型调查[J].中国医院,2008,(12)12:25-31

2 张建军. 关于医患关系问题的探讨[R]. 医疗管理,2008,5(6):10-12

3 温今中,叶旨微.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 [R]. 卫生经济研究,2008,1(7):15-19

4 吴卫红.医患和谐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N].健康报,2008,1(3):1-5

5 乔木. 后非典时期中国经济走向[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41

6 张峰.医生职业道德自律内驱力的形成机制思考[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 4):113-116

7 于海莉.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创造和谐诊疗环境[R]. 卫生管理,2007,8

8 付海涛. 论和谐医患关系之建构[C]. 法制与社会,2008,1

9 陈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9):87-90

10 姜鑫.经济关系视角下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J].学术交流,2009(4):111

11 李菲,陈少贤,彭晓明等.医患关系的主要困惑与对策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8,53(28):22-24

12 于岚.谈医德与医疗纠纷之因果[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2):687-688

13 吴宇彤.医患关系与社会和谐[J].中华医院管理,2006,22(12):823-825

14 邱仁宗.医患关系严重恶化的症结在哪里[J].医学与哲学,2005,56(11):90-95

15 吕志,徐勇.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责任[J].医学与哲学,2008,33(7):25-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